CN104943668B - 储液罐 - Google Patents

储液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43668B
CN104943668B CN201510131980.3A CN201510131980A CN104943668B CN 104943668 B CN104943668 B CN 104943668B CN 201510131980 A CN201510131980 A CN 201510131980A CN 104943668 B CN104943668 B CN 1049436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ing solution
main body
storage device
device main
liquid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3198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43668A (zh
Inventor
小堀哲生
中村元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toliv Nissin Brake Systems Jap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hon Okutori Tatsuro Nisshin Syste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hon Okutori Tatsuro Nisshin System filed Critical Nihon Okutori Tatsuro Nisshin System
Publication of CN1049436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36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436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36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00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with accumulators; Supply reservoir or sump assemblies
    • F15B1/26Supply reservoir or sump assembl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1/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out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or where such assistance or drive is irrelevant
    • B60T11/1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out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or where such assistance or drive is irrelevant transmitting by fluid means, e.g. hydraulic
    • B60T11/26Reservoi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201/00Accumulators
    • F15B2201/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accumula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201/41Liquid ports
    • F15B2201/413Liquid ports having multiple liquid 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mission Of Braking Force In Braking Systems (AREA)
  • Valv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For Brak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储液罐(1),能适当地捕获混到入罐内的异物。该储液罐(1)具备:在内部形成工作液的贮存室(1a)的储液器主体(3)、设于储液器主体(3)的上部的工作液注入口(2)、设于储液器主体(3)的下部的工作液供给口(4),其中,构成为,在储液器主体(3)的底面(31a)形成有槽状的凹部(5),在将工作液注入口(2)投影于储液器主体(3)的底面(31a)侧的投影观察时,凹部(5)配置于工作液注入口(2)与工作液供给口(4)之间。

Description

储液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液罐。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储液罐,已知有被用于车辆用的制动主缸装置或车辆用的液压控制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该储液罐作为与制动主缸装置分体的分体型罐构成,以经由连结软管等向制动主缸装置供给工作液的方式构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06778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的储液罐中,在工作液的注入口安装有过滤器。但是,在该储液罐中,如果在进行过滤器交换等维护时尘埃等异物混入到罐内,则很难将其捕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异物混入到罐内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将其捕获的储液罐。
为解决这种课题而创立的本发明的储液罐具备:在内部形成工作液的贮存室的储液器主体、设于所述储液器主体的上部的工作液注入口、设于所述储液器主体的下部的工作液供给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储液器主体的底面形成有槽状的凹部,在将所述工作液注入口投影于所述储液器主体的底面侧的投影观察时,所述凹部配置于所述工作液注入口与所述工作液供给口之间。
根据这样的储液罐,即使在进行过滤器交换等维护时异物混入到罐内,在工作液自工作液注入口流向工作液供给口的过程中异物也能够进入凹部内,从而将异物捕获到凹部内。
另外,也可以为,所述工作液供给口形成于所述储液器主体的侧壁的下部,所述凹部沿着与设于所述工作液供给口的管接头的延伸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据此,由于凹部沿着与管接头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所以能够在工作液供给口的上游侧有效地捕获向工作液供给口流动的异物。
另外,也可以为,所述凹部的底面具有朝向远离所述工作液供给口的方向成向下坡度的倾斜面。据此,能够在凹部内将异物诱导至远离工作液供给口的方向。从而,能够有效地捕获异物。
另外,也可以为,所述工作液供给口在所述侧壁并设有一对,所述倾斜面以朝向一对所述工作液供给口间的中间部分成向下坡度的方式形成。据此,能够将异物分别汇集于远离一对工作液供给口的方向。
另外,也可以为,在所述储液器主体的下面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所述凹部形成于所述突出部的内侧,在将所述储液器主体放置于平坦的载置面时,所述管接头位于比将所述突出部的与载置面的抵接部位和所述储液器主体的下面或者自下面突出的其它的突出部的与载置面的抵接部位连结的线更靠上的位置。据此,由于在突出部内形成凹部,所以与在储液器主体的底部内形成凹部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底部的厚度变小。另外,在将储液器主体放置于平坦的载置面时,突出部作为载置面的支承脚部而发挥作用,能够防止管接头与载置面的接触。因此,可以适当地保护管接头。
另外,也可以为,所述工作液供给口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储液器主体的底面与所述凹部的底面之间。据此,由于工作液供给口的一部分偏置配置于比储液器主体的底面更靠下侧,所以可以得到工作液的供给性良好的储液罐。
另外,也可以为,所述工作液供给口形成于所述储液器主体的底壁,所述凹部俯视以围绕所述工作液供给口的方式形成。据此,在工作液流向形成于底壁的工作液供给口的过程中,异物进入凹部内,能够将异物捕获到凹部内。
另外,也可以为,所述储液器主体作为经由与所述工作液供给口连接的连结软管向制动主缸装置供给制动液的分体型罐而构成。据此,能够提高发动机室内等的布局性。
根据本发明,能得到即使在罐内混入异物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异物适当捕获的储液罐。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后方斜上方观察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储液罐的立体图;
图2是同上储液罐的左侧面图;
图3是同上储液罐的右侧面图;
图4是同上储液罐的前面图;
图5是表示下部半体的平面图;
图6是图5的A-A线的剖面图;
图7是图5的B-B线的剖面图;
图8是图5的C-C线的剖面图;
图9是表示放置于作业台上的状态的储液罐的左侧面图;
图10(a)、(b)是异物混入时的作用说明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储液罐的图,(a)是表示下部半体的平面图,(b)是(a)的D-D线的剖面图,(c)是作用说明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储液罐的变形例的图,(a)是工作液供给口周边的放大剖面图,(b)是作用说明图。
符号说明
1 储液罐
1a 贮存室
2 工作液注入口
3 储液器主体
4、4B 工作液供给口
4a 开口部
4a1 下部(工作液供给口的一部分)
5、60 凹部
5a 中间部分
31a 底面
31c 底壁
33 侧壁
41 管接头
51 突出部
54a 底面(倾斜面)
55 边界部
S、S1 空间(工作液注入口和工作液供给口之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此外,说明中对同一要素使用同一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下面的说明中所说的“前后”“左右”“上下”以图1等所示的方向为基准。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储液罐1由车辆的未图示的托架保持。例如,托架在未图示的发动机室内的发动机罩的下方由发动机室的侧壁等支承。此外,下面对与设于液压控制装置的制动主缸装置连接的储液罐进行了示例,但是并不限定连接储液罐的装置。
例如,制动主缸装置安装于划分发动机室和车室内的前围板。贮存于储液罐1的工作液(制动液)经由连结软管H(参照图2以下相同)供给至制动主缸装置。
此外,在发动机室内,在储液罐1的下方通常配设有未图示的发动机及变速器等、或者它们周边设备、或代替发动机的电动机等。
储液罐1作为与制动主缸装置分体的分体型罐构成,经由安装凸缘37或安装挂钩38(参照图2、图3)固定于未图示的托架等,经由托架配置于发动机室内的安装空间。
如图1所示,储液罐1具备储液器主体3,其具备工作液注入口2及一对工作液供给口4、4。工作液注入口2设于储液器主体3的上部,用未图示的帽堵塞。工作液供给口4、4设于储液器主体3的下部。在工作液供给口4、4的前方设有槽状的凹部5。凹部5连通工作液供给口4、4而设置。储液器主体3是硬质的树脂制。
如图1~图4所示,储液器主体3由下部半体31和上部半体32构成。储液器主体3的内部为贮存工作液的贮存室1a。如图1所示,下部半体31和上部半体32通过使形成于其相对端的凸缘31f、32f相互熔接而液密接合。
如图5所示,在下部半体31的大致中央部立设有大致圆筒状的浮动导向件6。浮动导向件6在其内侧形成有浮动件室7。
在浮动件室7配设有未图示的液面检测装置。液面检测装置是检测储液器主体3内的制动液量为适当贮存范围的最低水平(储液器主体3内的制动液量异常)的装置,并具备未图示的浮动件和检测器8。
浮动件由发泡树脂材料等轻量材料构成,伴随储液器主体3内的制动液的液面的位移而在浮动件室7内浮动(上下移动)。
检测器8是检测浮动件降至规定位置的装置。在检测器8的内部设有未图示的行程开关等。此外,行程开关在浮动件下降,储液器主体3内的液量变为适当贮存范围的最低水平时工作。利用行程开关可以检测储液罐1内的液量异常。
工作液供给口4、4并设于作为下部半体31的后端下部的侧壁33的下部。工作液供给口4、4以在左右方向隔开间隔的状态平行并设。在工作液供给口4一体设有直线管状的管接头41。各管接头41具备能够连接上述的连结软管H的软管接头部。另外,各管接头41朝向储液器主体3的后方(向管接头41的前端)以成向下坡度的方式倾斜。
如图5所示,工作液供给口4、4通过开口部4a、4a与贮存室1a内连通。如图8所示,开口部4a、4a的下部4a1、4a1在储液器主体3的底面31a和凹部5的底面54a之间(比边界部55(边界线,用点划线图示)靠下侧)开口。由此,如图6所示,开口部4a、4a自下部半体31的侧壁33直至凹部5的后壁53形成开口。即,工作液供给口4、4设于侧壁33和凹部5(底壁31c)的角部。开口部4a、4a利用自下部半体31的下面31b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51的后壁53,设于比下部半体31的底面31a更靠下侧偏斜的位置。
如图5所示,凹部5在下部半体31的底面31a形成开口。在将工作液注入口2的内周面2a(图5中用双点划线图示)投影至底面31a的投影观察时,凹部5配置于形成于工作液注入口2(内周面2a)和工作液供给口4、4(开口部4a、4a)之间的空间S。
凹部5沿底面31a的左右方向延伸。如图6、图7所示,凹部5形成于突出部51的内侧(内部空间)。突出部51自下部半体31的下面31b向下方一体地突出形成。突出部51具有前壁52、后壁53、底壁54、左壁56及右壁57。
前壁52及后壁53向下面31b的下方下垂。另外,前壁52及后壁53在前后方向隔开间隔大致平行地配置,沿与管接头41、41的延伸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即,凹部5为沿与管接头41、41的延伸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槽。
如图8所示,在后壁53开设有开口部4a、4a的一部分(下部4a1、4a1)。比边界部55(边界线)更靠下方是后壁53。
如图6、图7所示,底壁54连接前壁52的下端和后壁53的下端。如图8所示,底壁54的底面54a朝向工作液供给口4、4间(开口部4a、4a间)的中间部分5a以向下坡度倾斜。即,在一对开口部4a、4a的下方形成有朝向凹部5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向远离的方向)成为向下坡度的倾斜面。
底壁54的下面54b模仿底面54a的倾斜,成为朝向作为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分的下端部51a成向下坡度的倾斜面。
如图2、图3所示,这样的突出部51比设于下面31b的其它的突出部(连接部36或安装挂钩38等)更靠下方突出。
例如,如图9所示,将储液器主体3载置于作业台W等平坦的载置面W1时,突出部51的下端部51a与载置面W1抵接。由此,突出部51作为载置面W1的支承脚部而发挥功能。
另外,在这种载置状态下,管接头41位于比连结突出部51和其它突出部的抵接部位的线(与载置面W1重叠的线)更靠上方。
由此,能够防止管接头41与载置面W1的接触。
其次,参照图10说明异物G自工作液注入口2混入贮存室1a内情况的作用。
例如,在未图示的过滤器的交换作业时等,若异物G自工作液注入口2(参照图1)混入贮存室1a内,则异物G向贮存室1a的底面31a下沉的同时,随工作液的流动而向下游侧的工作液供给口4、4移动。
若因工作液向工作液供给口4、4的流动而异物G向凹部5的开口缘的内侧移动,则如图10(a)所示,异物G落下到凹部5内并向底面54a下沉。
在此,如图10(b)所示,由于凹部5的底面54a向工作液供给口4、4间(开口部4a、4a间)的中间部分5a以向下坡度倾斜,因此,下沉到底面54a的异物G在底面54a上向中间部分5a移动。
由此,异物G聚集在离开两方的开口部4a、4a的位置即底面54a的中间部分5a周围。
此外,凹部5沿与管接头41的延伸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由于异物G沿与工作液的流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下沉凹部5内,所以难以受到工作液的流动的影响,能够适当地留存于凹部5内。因此,被捕获于凹部5内的异物G不会通过开口部4a、4a流出至工作液供给口4、4。由此,能够适当地防止异物G混入下游侧的制动主缸装置。
根据上述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储液罐1,即使在进行过滤器交换等维护时异物G混入贮存室1a内,在工作液自工作液注入口2向工作液供给口4、4流动的过程中,异物G也会进入凹部5内,可以将异物G捕获到凹部5内。
由于凹部5沿与管接头41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所以能够在工作液供给口4、4的上游侧有效地捕获向工作液供给口4、4流动的异物G。
由于凹部5的底面54a具有向远离工作液供给口4、4的方向成向下坡度的倾斜面,所以能够在凹部5内向远离两方的工作液供给口4、4的方向诱导异物G。因此,能够有效地捕获异物G。
另外,由于凹部5的底面54a以向一对工作液供给口4、4间的中间部分5a成向下坡度的方式形成,所以能够将异物G分别汇集于分别远离一对工作液供给口4、4的方向。
另外,由于在自储液器主体3的下面31b突出的突出部51内形成凹部5,所以与在储液器主体3的底壁31c内形成凹部5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底壁31c的厚度。另外,由于突出部51比管接头41更靠下方突出,所以在将储液器主体3载置于作业台W等载置面W1时,突出部51作为载置面W1的支承脚部而发挥作用,可以防止载置面W1与管接头41的接触。因此,可以适当保护管接头41。
另外,开口部4a、4a的下部4a1、4a1位于储液器主体3的底面31a和凹部5的底面54a之间,由于开口部4a、4a偏置配置于比底面31a更靠下侧,所以能够得到工作液的供给性良好的储液罐1。
另外,由于储液器主体3作为经由连接于工作液供给口4B的连结软管H向制动主缸装置供给制动液的分体型罐构成,所以能够提高发动机室内等的布局性。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11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储液罐1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相对设于下部半体31的底壁31c的工作液供给口4B设有凹部60。此外,在工作液供给口4B一体具备软管接头部。
如图11(a)所示,凹部60俯视以围绕设于底面31a的工作液供给口4B的开口部4a的方式开口形成为圆筒状。在将工作液注入口2的内周面2a(图11(a)中用双点划线图示)投影至底面31a的投影观察时,凹部60配置于在工作液注入口2(内周面2a)和工作液供给口4B(开口部4a)之间形成的空间S1。
如图11(b)所示,凹部60形成于自下部半体31的下面31b一体突出形成的突出部61的内侧。突出部61呈有底圆筒状,以从径方向外侧包围工作液供给口4B的上部外周面的方式设置。突出部61具有圆筒状的躯体部62和与躯体部62的下端连续的底部63。底部63的径方向内侧部分与工作液供给口4B的上部外周面一体连接。此外,突出部61作为支承工作液供给口4B的支承部件发挥作用,工作液供给口4B经由突出部61被下部半体31支承。
此外,如图11(a)所示,在下部半体31的侧壁33设有管接头41。管接头41俯视相对于侧壁33保持角度地连接。本实施方式中,以凹部60位于管接头41的延伸方向的延长线上的方式构成。
其次,参照图11(c)对异物G自工作液注入口2混入贮存室1a内的情况的作用进行说明。
例如,在进行未图示的过滤器的交换作业时等,若异物G自工作液注入口2混入贮存室1a内,则异物G向贮存室1a的底面31a下沉的同时,随着工作液的流动而向下游侧的工作液供给口4B移动。
若通过工作液向工作液供给口4B的开口部4a的流动,异物G向凹部60的开口缘的内侧移动,则异物落下到凹部60内并向底面63a下沉。在此,由于凹部60圆环状开口,所以无论异物G自开口周围的任何方向移动过来,都能够被捕获到凹部60内。
此外,由于凹部60沿与工作液向工作液供给口4B的开口部4a的流动方向大致正交的下方延伸,因此,被捕获到凹部5内的异物G难以受到工作液的流动的影响,可以适当地留存在凹部60内。因此,被捕获到凹部60内的异物G不会流出至工作液供给口4B。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储液罐1,由于凹部60俯视以围绕工作液供给口4B的方式形成,所以在工作液向形成于底壁31c的工作液供给口4B流动的过程中,异物G进入凹部60内,可以将异物G捕获到凹部60内。
因此,能够防止异物G混入储液罐1的下游侧的制动主缸装置。
另外,由于凹部60位于管接头41的延伸方向的延长线上,所以即使在有异物G混入向管接头41流动的工作液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凹部60适当地捕获该异物G。
图12(a)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在该变形例中,工作液供给口4B的上端部65比下部半体31的底面31a更靠上方突出。
如图12(b)所示,在该变形例中,相对工作液向工作液供给口4B的开口部4a的流动,上端部65成为工作液的流动的阻力,其结果是异物容易落下至凹部60内。因此,能够将异物G适当地捕获到凹部60内。
此外,也可以构成为沿纵方向延伸的狭缝在上端部65形成由一个或多个,工作液通过该狭缝流向工作液供给口4B。
另外,也可以在管接头41的眼前位置(上游侧位置)设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凹部5。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将凹部5设为截面大致矩形状,但不限于此,只要具有将异物G捕获到凹部内的形状,则就可以采用截面大致三角形状、截面包含圆弧状部分的形状等各种各样的形状。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显示了工作液供给口4、4的开口部4a、4a遍及侧壁33的下部和凹部5的后壁53而设置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仅设于侧壁33侧或者后壁53侧。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空间S设有一个凹部5,但也可设置多个。另外,也可以狭缝槽状地连续设置多个。而且,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在空间S1设有一个凹部60,但也可以同心圆环状等地设置多个。

Claims (7)

1.一种储液罐,具备:在内部形成工作液的贮存室的储液器主体、设于所述储液器主体的上部的工作液注入口、设于所述储液器主体的下部的工作液供给口,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储液器主体的底面形成有槽状的凹部,该凹部保持异物并设置在所述工作液供给口的下方,
在将所述工作液注入口投影于所述储液器主体的底面侧的投影观察时,所述凹部配置于所述工作液注入口与所述工作液供给口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液供给口形成于所述储液器主体的侧壁的下部,
所述凹部沿着与设于所述工作液供给口的管接头的延伸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的底面具有朝向远离所述工作液供给口的方向成向下坡度的倾斜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液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液供给口在所述储液器主体的侧壁并设有一对,
所述倾斜面以朝向一对所述工作液供给口间的中间部分成向下坡度的方式形成。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储液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储液器主体的下面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所述凹部形成于所述突出部的内侧,
在将所述储液器主体放置于平坦的载置面时,所述管接头位于比将所述突出部的与载置面的抵接部位和所述储液器主体的下面或者自下面突出的其它的突出部的与载置面的抵接部位连结的线更靠上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储液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液供给口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储液器主体的底面与所述凹部的底面之间。
7.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储液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液器主体作为经由与所述工作液供给口连接的连结软管向制动主缸装置供给制动液的分体型罐而构成。
CN201510131980.3A 2014-03-27 2015-03-25 储液罐 Active CN1049436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66293 2014-03-27
JP2014066293A JP6253100B2 (ja) 2014-03-27 2014-03-27 リザーバタン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43668A CN104943668A (zh) 2015-09-30
CN104943668B true CN104943668B (zh) 2019-11-01

Family

ID=52997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31980.3A Active CN104943668B (zh) 2014-03-27 2015-03-25 储液罐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995317B2 (zh)
EP (1) EP2923906B1 (zh)
JP (1) JP6253100B2 (zh)
CN (1) CN1049436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9686B (zh) * 2014-12-29 2019-07-12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分体式制动液贮存器及其集液罐
FR3072349B1 (fr) * 2017-10-12 2020-03-06 Robert Bosch Gmbh Bloc hydraulique de servofrein electrohydraulique
JP7217086B2 (ja) * 2017-12-19 2023-02-02 日立Astemo上田株式会社 リザーバタンクおよび車両用ブレーキ装置
KR20230094854A (ko) * 2021-12-21 2023-06-28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의 제동 장치용 리저버 장치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46656U (zh) * 1980-04-03 1981-11-05
JP2003118560A (ja) * 2001-10-17 2003-04-23 Bosch Automotive Systems Corp 作動液リザーバ
CN201246351Y (zh) * 2008-06-30 2009-05-27 李文飞 汽车液压转向助力系统储油罐
CN102556028A (zh) * 2010-12-22 2012-07-1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制动液容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46656A (en) 1980-04-15 1981-11-14 Hino Motors Ltd Automatic profiling grinder
DE3720802A1 (de) * 1987-06-24 1989-01-05 Bosch Gmbh Robert Bremsfluessigkeitsbehaelter
FR2660280B1 (fr) * 1990-03-27 1995-05-05 Aerospatiale Reservoir pour aeronef, notamment pour circuit hydraulique d'helicoptere.
JPH1120660A (ja) * 1997-06-30 1999-01-26 Aisin Seiki Co Ltd リザーバ
FR2810097B1 (fr) 2000-06-09 2005-04-08 Bosch Gmbh Robert Support pour connecteur rapide, reservoir et systeme d'alimentation en liquide de frein comportant un tel support
JP3967651B2 (ja) 2002-09-20 2007-08-29 日信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液圧マスタシリンダのリザーバ
KR100569465B1 (ko) * 2003-11-04 2006-04-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파워스티어링장치의 리저버탱크
JP2011126322A (ja) * 2009-12-15 2011-06-30 Bosch Corp リザーバタンク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液圧作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46656U (zh) * 1980-04-03 1981-11-05
JP2003118560A (ja) * 2001-10-17 2003-04-23 Bosch Automotive Systems Corp 作動液リザーバ
CN201246351Y (zh) * 2008-06-30 2009-05-27 李文飞 汽车液压转向助力系统储油罐
CN102556028A (zh) * 2010-12-22 2012-07-1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制动液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275926A1 (en) 2015-10-01
CN104943668A (zh) 2015-09-30
EP2923906B1 (en) 2018-01-03
JP2015189276A (ja) 2015-11-02
EP2923906A2 (en) 2015-09-30
US9995317B2 (en) 2018-06-12
JP6253100B2 (ja) 2017-12-27
EP2923906A3 (en)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43668B (zh) 储液罐
JP7401583B2 (ja) 便器本体
JP6366951B2 (ja) 車載用撮像装置
JP4799079B2 (ja) 液体タンク装置
CN108291506A (zh) 燃料供给装置
CN208416757U (zh) 进气歧管
CN209600454U (zh) 车辆用清洁器
JP7217086B2 (ja) リザーバタンクおよび車両用ブレーキ装置
CN107585019A (zh) 燃油箱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GB2472181A (en) Float device combined with liquid pickup
KR102557443B1 (ko) 정수기
CN205744635U (zh) 油箱
JP4145934B2 (ja) 樋継手
JP4925177B2 (ja) 曳航集油フロート搭載型油分濃縮式油回収装置
JP2004132317A (ja) オイルパン
CN208742559U (zh) 减少产品表面有浮沫的氧化槽
JP2017110401A (ja) 小便器
JP6584233B2 (ja) 車両の排水構造
JP4327652B2 (ja) リザーバタンク
BR102015020548A2 (pt) dispositivo de admissão de motor de combustão interna para veículo pequeno
JP4644628B2 (ja) エアクリーナ装置
EP2843404B1 (en) Fuel property detection apparatus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
CN208988728U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
CN209296104U (zh) 一种应用于废水集水池的液位计结构
JP6180107B2 (ja) 水洗式大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05

Address after: Nagano

Applicant after: AUTOLIV NISSIN BRAKE SYSTEMS JAPAN CO., LTD.

Address before: Nagano

Applicant before: Nissin Industr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