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37287B - 用于盲固到支承体的制品 - Google Patents

用于盲固到支承体的制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37287B
CN104937287B CN201380070700.1A CN201380070700A CN104937287B CN 104937287 B CN104937287 B CN 104937287B CN 201380070700 A CN201380070700 A CN 201380070700A CN 104937287 B CN104937287 B CN 1049372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
opening
relative
main body
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07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37287A (zh
Inventor
让-皮埃尔·勒塞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Original Assignee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filed Critical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9372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72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372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72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9/00Bolts without screw-thread; Pins, including deformable elements; Rivets
    • F16B19/04Rivets; Spigots or the like fastened by riveting
    • F16B19/08Hollow rivets; Multi-part rivets
    • F16B19/10Hollow rivets; Multi-part rivets fastened by expanding mechanically
    • F16B19/1027Multi-part rivets
    • F16B19/1036Blind riv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9/00Bolts without screw-thread; Pins, including deformable elements; Rivets
    • F16B19/04Rivets; Spigots or the like fastened by riveting
    • F16B19/08Hollow rivets; Multi-part rivets
    • F16B19/10Hollow rivets; Multi-part rivets fastened by expanding mechanically
    • F16B19/1027Multi-part rivets
    • F16B19/1036Blind rivets
    • F16B19/1081Blind rivets fastened by a drive-p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naps, Bayonet Connections, Set Pins, And Snap Rings (AREA)
  • Bli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品,所述制品包括:配有挠性凸耳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其具有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旋转运动的脚,以及具有与所述脚连接的头部;以及阻挡元件、引导区和锁定区,其被构造成允许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旋转然后锁定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旋转,以便使所述制品从等待构造转到锁定构造,在所述等待构造中,所述元件处于引导区中并且所述凸耳处于静止位置,在所述锁定构造中,所述元件在锁定区中,并且所述凸耳处于工作位置,在所述工作位置中,与所述静止位置相比,它们被分隔开并且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被阻挡。

Description

用于盲固到支承体的制品
本发明涉及用于盲固的制品。
本发明的目的是允许操作者(尤其是在车辆组装线上)不使用工具而使用适当的力(即,使用不会导致特定的肌肉疲劳的力)来固定制品。
已知的是,存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制品,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平移组装在一起。这些制品允许通过相对于第一部分旋转第二部分而将塑料电动机外壳固定在设有具有预定轮廓的开口的车辆支承体上。
该第一部分配有两个挠性凸耳,每个挠性凸耳均具有自由端并且被构造成在不存在压力的情况下呈现静止位置,在此静止位置,这两个挠性凸耳可以在没有力的情况下从它们的自由端被引入到支承体的开口中第一预定长度。
这些挠性凸耳也被构造成呈现工作位置,在此工作位置,和静止位置相比较,这些凸耳被分隔开,以便将制品固定在支承体上。
该第一部分包括挡块元件,该挡块元件被构造成当挠性凸耳已经引入到支承体的开口中第一预定长度时停靠在支承体上。
该第一部分还包括主体,每个挠性凸耳通过与对应的自由端相对的第二端与该主体连接,该主体设有开口在挠性凸耳之间的具有预定轮廓的开口。
该第二部分设有具有自由端的固定脚,该固定脚被构造成与第一部分配合,使得该固定脚能从其自由端穿过该第一部分的主体中的开口而轴向地引入,并且使得该固定脚能够相对于第一部分旋转运动四分之一圈,以使挠性凸耳从它们的静止位置运动到工作位置。
该第二部分还包括头部,该固定脚经由与自由端相对的第二端与该头部连接。
该头部由具有上表面的板形成,该上表面中设有凹槽,该凹槽被构造成接收用于驱动第二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旋转的工具。
因为第二部分被相对于第一部分旋转驱动,所述制品可以从挠性凸耳处于它们的静止位置的等待构造被带到挠性凸耳处于它们的工作位置的固定构造。
本发明旨在提供用于这种类型的盲固的制品,但是在特别简单并且便于生产和使用的同时又具有提高的性能。
本发明因此涉及一种待盲固到设有具有预定轮廓的开口的支承体的制品,包括:
-第一部分,其具有两个挠性凸耳,每个挠性凸耳均具有自由端并且被构造成在不存在压力的情况下呈现静止位置,在所述静止位置,所述两个挠性凸耳能够在没有力的情况下从它们的第一自由端被引入到所述支承体的所述开口中第一预定长度,并且每个挠性凸耳被构造成呈现工作位置,在所述工作位置,与所述静止位置相比较,所述两个挠性凸耳被分隔开,以便将所述制品固定到所述支承体;所述第一部分(10)还具有挡块元件(24)和主体(11),其中挡块元件被构造成当所述两个挠性凸耳已经被引入到所述支承体的所述开口中所述第一预定长度时停靠在所述支承体上,每个所述挠性凸耳通过与各自的第一自由端相对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主体,并且所述主体设有开口在所述两个挠性凸耳之间的具有预定轮廓的开口,以及
-第二部分,配有具有自由端的固定脚,所述固定脚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一部分配合,使得所述固定脚能够从其自由端通过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主体的所述开口被轴向地引入,并且使得所述固定脚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旋转运动,以使得所述两个挠性凸耳从它们的静止位置移动到它们的工作位置,并且所述第二部分配有头部,所述固定脚经由与所述自由端相对的第二端而与所述头部连接;
所述制品的特征在于,所述制品还包括至少一个阻挡元件、至少一个引导区以及至少一个锁定区,所述至少一个引导区以及所述至少一个锁定区的每个均被构造成接收所述至少一个阻挡元件,所述至少一个阻挡元件、所述至少一个引导区和所述至少一个锁定区被构造成允许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旋转,直到所述两个挠性凸耳到达它们的工作位置,然后锁定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旋转,所述制品因此从等待构造运动到锁定构造,在所述等待构造中,所述阻挡元件处于所述至少一个引导区中,并且所述两个挠性凸耳处于它们的静止位置,在所述锁定构造中,所述阻挡元件处于所述至少一个锁定区中,所述两个挠性凸耳处于它们的工作位置,并且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被阻挡。
根据本发明的制品允许引导第二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在其等待构造与用于固定该制品的构造之间旋转,并且然后允许当所述两个挠性凸耳处于它们的工作位置时关于所述第一部分阻挡所述第二部分,然后所述制品则处于其锁定构造。
应当注意,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制品所提供的锁定构造使制品比上文所述的仅提供固定构造(未锁定)的现有制品更加方便和安全。
换句话讲,根据本发明的制品的阻挡元件以及引导区和锁定区被构造成允许在不存在压力的情况下引导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旋转并且防止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回转。还应当注意,为了相对于第一部分解锁第二部分,或者换句话讲,为了使制品返回到等待构造,根据本发明的制品的阻挡元件以及引导区和锁定区被构造成使得需要特别大的力。换句话讲,解锁需要的力远大于用于锁定所施加的力。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制品的优选、简单、便捷且经济的特征:
-所述引导区及锁定区是由障碍物隔开的不同区;
-所述引导区由周向凹槽形成,所述锁定区由设置成紧邻所述周向凹槽的开口形成,并且所述阻挡元件由刚性指状物形成,所述指状物设置成从所述制品的表面伸出并且用于被引入所述周向凹槽并且在所述周向凹槽中被引导,以及随后被引入所述开口中;
-所述制品还包括凸台,所述凸台设置成在与所述周向凹槽的位于所述开口附近的端部成一定距离处伸入到所述周向凹槽中;
-所述阻挡元件具有平行六面体的形状,并且具有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具有第一预定斜率,并且所述第二表面具有比所述第一预定斜率大的第二预定斜率,在所述阻挡元件在所述引导区中运动时,所述第一表面指向所述锁定区,并且在所述阻挡元件处于所述锁定区中时,所述第二表面指向所述引导区;
-所述第二部分包括至少一个阻挡元件,所述第一部分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引导区和所述至少一个锁定区;
-所述引导区和所述锁定区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主体中,并且所述至少一个阻挡元件从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头部的下表面伸出,所述下表面被构造成抵靠所述主体的上表面;
-所述主体还包括与所述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所述下表面具有平坦的中心部分和倾斜的外围部分,并且所述引导区和所述锁定区设置在所述主体的边缘,并且均开口到所述主体的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主体的所述下表面的所述倾斜外围部分两者中;
-所述固定脚包括躯干,所述躯干具有外侧壁和两个间隔元件,所述两个间隔元件从所述外侧壁伸出并且被构造成与所述两个挠性凸耳的内表面接触;
-每个所述挠性凸耳的所述内表面均具有倾斜部分,并且每个所述间隔元件具有倾斜部分,所述倾斜部分具有与每个所述挠性凸耳的所述内表面的所述倾斜部分的斜率类似的斜率;
-所述第一部分还包括从所述主体的下表面伸出的靠近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开口的至少一个旋转挡块元件,所述间隔元件均设有侧壁,所述侧壁被构造成在所述制品处于其锁定构造时抵靠所述至少一个旋转挡块元件;
-所述固定脚包括躯干,所述躯干具有总体矩形的轮廓的,所述矩形轮廓限定两个侧向间隔表面,所述两个侧向间隔表面彼此相对并且构造成与设置在所述两个挠性凸耳的内表面上的所述平坦部分接触;
-所述制品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上的并且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轴向地保持所述第二部分的挡块元件;
-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两个挠性凸耳具有相对的内表面、与所述内表面连接的侧面以及凹陷,所述凹陷分别开口到一个所述内表面和一个所述侧面中,并且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固定脚包括两个齿,所述两个齿径向延伸并且被构造成当所述制品处于其锁定构造时容纳在所述凹陷中;和/或
-所述头部由具有底切的吊钩形成,所述底切被构造成接收车辆遮阳板的栓。
现在将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和所附附图描述本发明,下文给出的示例性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其中附图中:
-图1是处于等待构造的单独观察的根据本发明的制品的前视图;
-图2和图3是图1中的制品的第一部分从不同角度观察的立体图;
-图4是图1的制品的第二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图4的第二部分的阻挡指状物的图示;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在图4的标记VI-VI的水平截取的第二部分的固定脚的一部分的横截面;
-图7是图1的制品的立体图;
-图8是平面图,该平面图部分且单独示出了支承体,图1至图7中的制品将被固定在该支撑体上;并且
-图9和图10是与面盘一起安装在图8的支承体上的图1和图7中的制品的剖视图,其分别处于等待构造和锁定构造。
图1至图7示出了制品1,其包括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9,这两部分被组装起来并且在这里显示处于等待构造。
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9均由单块塑料模制而成。
制品1被构造为盲固到支承体2(这里该支承体是由位于车辆挡风玻璃上方的车身面板(图8)形成),伴随以元件(这里是装饰面板95)夹在第二部分9与支承体2之间(图9和图10)。
制品1总体上在轴向方向上延伸。
第一部分10包括两个挠性凸耳12以及与各挠性凸耳12连接的主体11,而第二部分9装有固定脚42,该固定脚42被构造为与第一部分10配合,第二部分还装有头部40,该头部与固定脚42连接。
第一部分10的主体11具有平坦的圆板形形状,其中大致矩形的开口15设置在中心,该矩形开口的拐角被修圆,并且所述开口在挠性凸耳12之间敞开。
主体11具有上表面13以及与上表面13相对的下表面14。
上表面13是平坦的,而下表面14具有平坦的中心部分8以及几乎为截头圆锥形的倾斜的外围部分86,开口15设置在平坦的中心部分中,该外围部分与平坦的中心部分8连接。
开口15通向上表面13和下表面14。
开口15具有两个相对的长边62和两个相对的短边87以及两个凸起16,这两个凸起16均为拱形形状并且设置在两个对应的长边62上。
第一部分10也具有两个周向凹槽17(也称为引导区)和两个开口19(也称为锁定区),每个周向凹槽17为弓形形状并且延伸几乎四分之一个圆,每个开口19设置在主体11中。两个凹槽17和两个开口19均通向上表面13和下表面14。
凹槽17和开口19是由障碍物20彼此隔开的不同区域,该障碍物在此由主体11的材料区形成。
开口19设置成紧邻对应的凹槽17并且设置成在对应的凹槽17的周向延伸部分中。
由凹槽17、障碍物20和开口19形成的每个组件总体上延伸四分之一个圆,并且所形成的两个组件在主体11上设置成彼此径向相对。
各凹槽17均具有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以及内壁88,该第二端与第一端21相对并且位于紧邻在对应的凹槽17旁边的开口19,该内壁88界定在这两端21和22之间的预定长度的引导空间。
第一部分10还包括两个凸台18,这两个凸台18均设置成从内壁88伸入对应的凹槽17的引导空间。
这些凸台18均位于对应的凹槽17的第一端21旁边并且因此与第二端22间隔一定的距离。
凸台18均局部地限制对应的凹槽17的引导空间。
各开口19在横截面上具有总体方形的形状,并且具有界定锁定空间的内壁23。
各开口19在凹槽17的第二端22侧紧跟着凹槽17,而障碍物20将开口19与对应的凹槽17隔开。
形成这两个障碍物20的主体11的材料区均具有第一前缘92和第二前缘93,该第一前缘在第二端22水平处连接到对应的凹槽17的内壁88,该第二前缘与第一前缘92相对并且连接到对应的开口19的内壁23。
主体11、凹槽17和开口19被构造成使得主体11的上表面13在各障碍物20的第一前缘92的水平处与各凹槽17的内壁88形成直角,并且在各障碍物20的第二前缘93的水平处与各开口19的内壁23形成直角。
凹槽17和开口19在这里被构造成使得连接凹槽17的第一两端21的对角线穿过设置在主体11上的开口15,穿过开口15的短边87,而连接两个开口19的对角线穿过主体11的开口15,穿过开口15的长边62,与凸起16相交。
换句话讲,第一两端21均设置成与开口15的对应的短边87相对,而两个开口19均设置成面对在对应凸起16的水平处的开口的长边62。
两个挠性凸耳12均从主体11的下表面14的中心平坦部分8伸出,并且均在第一端37(也称为自由端)和与第一端37相对的第二端89之间轴向地延伸,各凸耳12在第二端的水平处与主体11连接。
各凸耳12均具有内表面29、与内表面29相对的外表面30、连接内表面29和外表面30的第一平坦侧面63以及与侧面63相对的第二平坦侧面64,并且第二平坦侧面也连接内表面29和外表面30。
内表面29具有通过第二端89与主体11连接的第一平坦部分31、与第一平坦部分31相对的第二平坦部分33,以及将第一平坦部分31和第二平坦部分33连接的具有预定斜率的倾斜部分32。应当注意,该内表面也具有在倾斜部分32与第一平坦部分31之间的过渡部分(未示出)。
外表面30具有通过第二端89与主体11连接的第一平坦部分71、连接到第一平坦部分71的第二直部分72和连接到第二直部分72的第三倾斜部分73。
多个槽口34设置在各凸耳12的第二直部分72中,使得这些槽口34均具有与第二直部分72相关的基部和凹部以及位于第二直部分72的水平的顶部。
应当注意,第二直部分72在轴向上相对于第一平部分71偏移,以便在第一平坦部分71与第二直部分72之间形成肩部91,而第一平坦部分71比第二直部分72更靠近制品1的轴线。
各凸耳12也具有凹陷35,该凹陷开口到内表面29的第二平部分33中,并且开口到其第一侧面63并且位于其第一自由端37的水平。
各凹陷35因此具有设置在对应的凸耳12的侧面63上的侧开口38、设置在对应的凸耳12的第一自由端37的水平的下开口67,以及设置在对应的凸耳12的内表面29的第二平坦部分33上的内开口68。
各凹陷35从侧开口38延伸到与侧开口38相对的设置在对应的凸耳12中的内侧壁36,从下开口67延伸直至设置在对应的凸耳12上的与下开口67相对的上内壁39上,并且从内开口68延伸到与内开口68相对的设置在对应凸耳12上的内底壁66。
上内壁39具有弯曲部分以及与弯曲部分连接的平坦部分,该弯曲部分从侧开口38延伸到平坦部分。
两个挠性凸耳12彼此对称(镜像),使得一个凸耳12的内表面29面对另一个凸耳12的内表面29,并且使得凹部35交错设置。换句话讲,设置在一个凸耳12中的侧内壁36与设置在另一个凸耳12中的侧内壁36对角地相对,并且设置在凸耳12中的侧开口38同样如此。
应当注意,各凸耳12具有刚性部分(未示出)以及相对于刚性部分的挠性部分(未示出),该刚性部分分别形成在内表面29的部分31和外表面30的部分71的水平处,该挠性部分由对应的凸耳12的剩余部分形成。
在不存在压力的情况下(图1至图3、图7和图9),挠性凸耳12呈现静止位置,在该静止位置,各个凸耳12的内表面29的两个平坦部分33以第一预定距离间隔开。各个凸耳12的外表面30的第二平坦部分72同样如此,以第二预定距离间隔开。
这些凸耳12也被配置成在它们各自的内表面29的水平受压时分隔开。
凸耳12然后呈现工作位置,在该工作位置,各个凸耳12的内表面29的第二平坦部分33以第三预定距离间隔开,第三距离大于第一距离。各个凸耳12的外表面30的第二平坦部分72同样如此,以第四预定距离间隔开,第四距离大于第二距离(详见下文)。
第一部分10还包括两个类似的叶片24,各叶片均从主体11的下表面14的中心平坦部分8伸出,并且均朝向各自的自由端94轴向延伸。
各叶片24均具有内表面25以及与内表面25相对的外表面26。
外表面26是平坦的,而内表面25在主体11的一侧具有平坦部分并且在自由端94的一侧具有弯曲部分。
各叶片24被构造成使得其对应的内表面25设置成与对应的凸耳12的外表面30的第一平坦部分71相对并且部分地与第二直部分72相对。因此,第一两个凸耳12部分地在两个叶片24之间延伸。
更准确地讲,各叶片24被构造成使得其内表面25的平坦部分设置成与对应的凸耳12的外表面30的第一平坦部分71相对,而其内表面25的弯曲部分设置成与形成在对应的凸耳12的第一平坦部分71与第二直部分72之间的肩部91相对。
各叶片24也被构造成抵靠支承体2(图10),并且因此形成用于制品1的轴向定位挡块(见下文)。
叶片24和挠性凸耳12相对于彼此布置地特别紧凑,但是给叶片24和凸耳12提供充足的运动间隙,使得这两者在受压时不会彼此碰撞。
第一部分10还包括两个类似的旋转挡块元件27,各旋转挡块元件27均从主体11的下表面14的中心平坦部分8伸出,并且均朝向靠近开口15的对应的自由端69轴向地延伸。
各旋转挡块元件27设置成抵靠对应的凸耳12的内表面29的第一平坦部分31,各旋转挡块元件27通过第一侧壁96和与第一侧壁96相对的第二侧壁97连接到第一平坦部分31。
各旋转挡块元件27也具有弯曲壁28和内壁70,该弯曲壁与第一侧壁96连接并且布置在设置于开口15中的对应凸起16的下方,该内壁70与弯曲壁28连接,并且与第二侧壁97连接,并且轴向地设置在开口15的对应的长边62的延伸部分中。
第二部分9包括与头部40连接的固定脚42,该头部在这里由吊钩形成。
吊钩40包括主体98,该主体在与固定脚42的相对侧具有底切75,该底切75被构造成接收车辆遮阳板的铰链栓(未示出)。
吊钩40还在转向固定脚42的一侧包括均设置在主体98中第一凹陷76和第二凹陷99,并且主体98包括隔开第一凹陷76和第二凹陷99的基部47。
吊钩40具有平坦的下表面43,固定脚42在基部47的水平处连接该下表面。
吊钩40在其下表面43的水平处具有总体上与第一部分10的主体11的圆形外轮廓对应的圆形外轮廓,并且吊钩40和主体11被构造成使得吊钩40的下表面43抵靠主体11的上表面13(参见下文)。
吊钩40还包括挠性舌状物79,该挠性舌状物与主体98连接并且突出到底切75中。
主体98配有窗口81,该窗口通向第一凹陷76,并且当主体98受到插入底切75中的栓的挤压时允许挠性舌状物79相对于主体98运动。
第二凹陷99由主体98的内壁77限定,该主体还包括肋78,该肋总体上沿着该内壁77轴向地延伸。
肋78在吊钩40的下表面43的水平在一端开口,并且在其端部具有从此下表面43伸出的阻挡指状物44,也称为阻挡元件。
指状物44旨在被引入并在圆周凹槽17之一中被引导,然后被引入到在周向上直接跟着凹槽17的第一部分10的开口19中。
指状物44具有平行六面体形状,具有基部41、与基部41相对的平坦的端面83、具有第一预定斜率并且使基部41与端面83连接的第一表面45以及与第一表面45相对并且还使基部41与端面83连接的第二表面46,该第二表面具有比第一预定斜率大的第二预定斜率。
应当注意,第一表面45形成锁定表面,而第二表面46形成解锁表面。
第一表面45在这里具有相对于基部41的斜率a1,该斜率a1在35°至60°的范围内,而第二表面46在这里具有相对于基部41的斜率a2,该斜率a2例如在70°至90°的范围内。
指状物44被构造成使得其第一表面45在该指状物44在对应的凹槽17中移动时指向开口19,并且使得第二表面46在指状物44在对应的开口19中时指向凹槽17(参见下文)。
固定脚42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穿过设置在第一部分10的主体11中的开口15。
固定脚42包括形成支柱的圆柱体部分48和躯干85,该圆柱体部分在基部47的水平处与吊钩40的下表面43连接,该躯干85从圆柱体部分48轴向地延伸到自由端61。
圆柱体部分48具有基本上等于开口15的深度的高度,并且被构造成设置在第一部分10的主体11的开口15中。
躯干85具有总体上呈矩形的轮廓并且具有彼此相对的两个长边50以及彼此相对的两个短边51,这四个边限定侧外壁100。
各短边51通过两个对应的接头与两个长边50连接,其中一个接头形成圆形部分52。
躯干85因此具有设置成径向相对的两个圆形部分52。
各短边51还被构造成与对应的凸耳12的内表面29的第二平坦部分33接触,并且与被构造成首先遇到第二平坦部分33的对应的圆形部分52接触。
固定脚42还包括两个突起49,这两个突起均从躯干85的对应的长边50伸出。
各突起49具有截头圆锥形部分(未示出)和半圆柱体形部分(未示出),该截头圆锥形部分的宽端位于躯干85与圆柱体形部分48之间的接合处的水平,该半圆柱体形部分在截头圆锥形部分的最窄端的延伸部分中延伸对应的长边50的部分长度。
各突起49的宽端被构造成与躯干85一起形成用于相对于第一部分10的第二部分9的轴向挡块元件90(参见下文),该轴向挡块元件90具有比开口15的两个凸起16隔开的距离稍大的直径。
固定脚42还包括两个间隔元件53,这两个间隔元件均从躯干85的短边51伸出,并且均从躯干85与圆柱体部分48之间的接合处轴向地延伸该短边51的部分长度。
各元件53具有两个相对的侧壁84以及外壁82,这两个侧壁从它们所连接的对应的短边51径向地延伸,并且该外壁连接到各侧壁84。
各元件53的侧壁84被构造成在所述制品为锁定构造时抵靠第一部分10的旋转挡块元件27。
外壁82具有平坦的T形部分54和倾斜部分55,T的上分支位于固定脚42的圆柱体部分48的一侧,并且该倾斜部分连接到平坦部分54,并且返回到躯干85的外侧壁100。
元件53均被构造成与对应的凸耳12的内表面29接触,而对应的元件53的倾斜部分55具有与对应的凸耳12的内表面29的倾斜部分32的斜率相似的斜率。
应当注意,对应的元件53的倾斜部分55的长度基本上等于对应的凸耳12的内表面29的倾斜部分32的长度,并且平坦部分54的长度基本上等于对应的凸耳12的内表面29的平坦部分31的长度。
锁定脚42还包括形成在锁定脚42的自由端61上的两个齿56,齿56径向地延伸。
各齿56均包括连接到躯干85的对应的短边51的平坦上表面57、均连接到躯干85的对应的长边50的两个相对的侧面58、连接两个侧面58并且连接到平坦上表面57的外表面74和与平坦上表面57相对的倾斜下表面59。
各齿56被构造成在制品1的锁定构造中容纳在对应的凸耳12的凹陷35中,并且各齿56的上表面57与设置在对应的凸耳12中的内上壁39一起被构造成形成轴向挡块元件,以便相对于第一部分10轴向地保持第二部分9。
应当注意,各齿56位于对应的间隔元件53的轴向延伸部分中,并且各齿56的上表面57与对应的元件53的倾斜部分55间隔预定距离,该预定距离比对应的凸耳12的内表面29的第二平坦部分33的长度稍大。
现在我们将描述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9的组装,以便获得处于其等待构造的制品1(图1和图7)。
第二部分9呈现为与第一部分10相对,而锁定脚42面对主体11的上表面13,并且所述锁定脚插入到开口15中,锁定脚42的躯干85的长边50沿着开口15的长边62延伸。
锁定脚42自由滑动到开口15中,直到形成在锁定脚42的躯干85上的轴向挡块元件90与侧面凸起16接触。
需要施加力以使该元件90经过主体11的上表面13到达该主体11的下表面14,并且因此使锁定脚42继续插入到开口15中。
因此,一旦元件90与下表面14的平坦部分8相对,锁定脚42就夹到第一部分10上,并且更一般地讲,第二部分9固定到第一部分10。
锁定脚42继续插入直到吊钩40的主体98的下表面43抵靠主体11的上表面13,指状物44在其第一端21的水平引入到凹槽17之一中。
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9然后被组装起来,并且制品1处于其等待构造,在该等待构造中,其凸耳12处于它们的静止位置。
在等待构造中,锁定脚42的躯干85的长边50均与对应的凸耳12的内表面29相对,锁定脚42的间隔元件53和齿56均基本上与对应的凸耳12的内表面29垂直,各齿56位于与对应的凹陷35相对,并且锁定脚42的圆柱体部分48设置在开口15的厚度中。
由于两个凹槽17和两个开口19,第二部分9可以在不需要强迫定向吊钩40的底切75(绕半圈)的情况下安装在第一部分10上。
在此等待构造中,制品1被交给在组装线上的操作者,操作者现在仅仅需要着手将制品1安装在支承体2和面板95上。
支承体2具有与盘4连接的基本上平坦的表面3,该盘具有倾斜侧面5以及与表面3平行的基本上平坦的基座6,矩形开口7设置在该基座中,该矩形开口的拐角经过修圆(同样参照图9和图10)。
支承体2被装饰面板95覆盖,该装饰面板具有上表面101、与上表面101相反的下表面102、设置在上表面101中的盘103以及通孔104,该通孔设置在盘103中,并且大于且围绕支承体2的开口7。
为了继续安装处于等待构造的制品1,吊钩40呈现为面对由支承体2和面板95形成的组件,使得挠性凸耳12首先与它们所插入的孔104和开口7对齐。
如上所述,凸耳12在不需要特定的力的情况下穿过孔104和开口7,直到:首先,主体11的下表面14的平坦部分8在盘103的水平处停靠在面板95的上表面101上,其次,各叶片24的自由端94停靠在支承体2的基座6上。制品1无法进一步插入。
应当注意,凸耳12的槽口34则轻轻地抵靠支承体2的开口7的轮廓。
为了将凸耳12从它们的静止位置带到它们的工作位置,与静止位置相比,凸耳在它们的工作位置被分隔开,并且因此,将制品1从其等待构造带到其锁定构造,吊钩40用作手柄以驱动(或移动)第一部分10相对于第二部分9旋转四分之一圈。
吊钩40上需要轻微的力以使指状物44离开它被引入的凹槽17的第一端并且经过凸台18。
必须维持力以便使指状物44在此凹槽中滑动直到第二端22。
该力的目的是使锁定脚42旋转,使得其躯干85的圆形部分52均与对应的凸耳12的内表面29的第二平坦部分33接触。
因此,短边51和间隔元件53的倾斜部分55逐渐抵靠对应的凸耳12的内表面29的第二平坦部分33和倾斜部分32,以便使凸耳12分开而离开它们的停止位置。
在此旋转期间,锁定脚42的各齿56通过侧开口38进入而容纳在对应的凸耳12的凹陷35中。
该力较为恒定,直到指状物44的第一表面45与障碍物20的第一前缘92在指状物44在其中滑动的凹槽17的第二端22的水平接触。
施加在吊钩40上的力则必须更大,以便使该第一表面45滑过该第一前缘92,并且因此使指状物44经过障碍物20的上方,直到它被引入到紧跟着凹槽17的开口19中,并且因此完成四分之一圈运动。
一旦指状物44位于开口19中,第二部分9相对于第一部分10的旋转就停止,并且指状物44阻挡在该开口19中使得制品1处于其锁定构造,在该锁定构造中,第二部分9和第一部分10被旋转锁定(并且挡块元件90阻挡轴向平移)。制品1则通过凸耳12锁定在它们的工作位置。
应当注意,在没有特别大的力(远大于引入指状物所需的力)的情况下指状物44不可能离开开口19,使得制品1的锁定构造特别安全。
这是由于指状物44的第二表面46(其然后转向凹槽17)具有比指状物44的第一表面45的第一预定斜率更大的第二预定斜率。
在此锁定构造中,锁定脚42的各元件53的侧壁84抵靠第一部分10的对应的旋转挡块元件27的第一侧壁96。
在此锁定构造中,锁定脚42的躯干85的长边50和短边51分别横向地朝向开口15的长边62和短边87。
在此锁定构造中,各齿56容纳在对应的凸耳12的凹陷35中,齿的一个侧面58面对设置在对应的凸耳12中的内侧壁36,各齿56的上表面57与设置在对应的凸耳12中的上内壁39一起形成轴向挡块元件,以进一步提高第二部分9相对于第一部分10的轴向保持。
在此锁定构造中,如上所述,凸耳12处于它们的工作位置,在此工作位置,与静止位置相比,凸耳分隔开,并且设置在外表面30上的槽口34抵靠支承体2的开口7的轮廓而锁定,这进一步提高了制品1在支承体2上的轴向保持。
在此锁定构造中,制品1因此固定在支承体2上,特别是由于第一部分10在支承体上的锚固,并且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9被轴向地且相对彼此旋转地阻挡。
如果因为任何原因制品1必须返回到其等待构造,就需要迫使吊钩40以与它首先旋转的方向的相反方向上旋转,以便从开口19释放指状物44并且使其进入凹槽17。
解锁指状物44所需的力特别大(该力大于用于锁定指状物所需的力),以便允许指状物44的第二表面46在障碍物20的第二前缘93上滑动,并且因此允许指状物44穿过障碍物20上方直到它进入紧邻开口19的凹槽17。
应当注意,可能需要使用工具(例如螺丝刀)以形成杠杆臂从而将指状物44稍稍带出开口19,进而开始在反向上转动第二部分9。
未示出的变化:
-第二部分配有两个阻挡指状物;
-第一部分仅配有单个引导凹槽和单个阻挡开口;
-挠性凸耳不具备凹陷,并且固定脚的齿被构造成经过这些凸耳的自由端;
-挠性凸耳更一般地具有不同于附图所示的形状;
-第二部分的头部不是吊钩,而是可以盲装在任何壁上的另一种元件;和/或
-该制品固定在支承体的总体上平坦的区域,盘的基座中没有设置安装开口。
一般回顾说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及所示的示例。

Claims (15)

1.一种待盲固到设有具有预定轮廓的开口(7)的支承体(2)的制品,包括:
第一部分(10),所述第一部分(10)具有两个挠性凸耳(12),每个所述挠性凸耳(12)具有自由端(37)并且被构造成在不存在压力的情况下呈现静止位置,在所述静止位置,所述两个挠性凸耳(12)能够在没有力的情况下从它们的第一自由端(37)被引入到所述支承体(2)的所述开口(7)中第一预定长度,并且每个所述挠性凸耳(12)被构造成呈现工作位置,在所述工作位置,与所述静止位置相比,所述两个挠性凸耳(12)被分隔开,以便将所述制品(1)固定到所述支承体(2);所述第一部分(10)还具有挡块元件(24)和主体(11),其中所述挡块元件(24)被构造成当所述两个挠性凸耳(12)已经被引入到所述支承体(2)的所述开口(7)中所述第一预定长度时停靠在所述支承体(2)上,每个所述挠性凸耳(12)通过与各自的所述第一自由端(37)相对的第二端(89)连接到所述主体(11),并且所述主体(11)设有开口在所述两个挠性凸耳(12)之间的具有预定轮廓的开口(15),以及
第二部分(9),所述第二部分(9)配有具有自由端(61)的固定脚(42),所述固定脚(42)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一部分(10)配合,使得所述固定脚(42)能够从其自由端(61)通过所述第一部分(10)的所述主体(11)的所述开口(15)被轴向地引入,并且使得所述固定脚(42)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10)旋转运动,以使所述两个挠性凸耳(12)从它们的静止位置运动到它们的工作位置,并且所述第二部分(9)配有头部(40),所述固定脚(42)经由与所述自由端(61)相对的第二端与所述头部(40)连接;
所述制品(1)的特征在于,所述制品(1)还包括至少一个阻挡元件(44)、至少一个引导区(17)以及至少一个锁定区(19),所述至少一个引导区(17)和至少一个锁定区(19)中的每个均被构造成接收所述至少一个阻挡元件(44),所述至少一个阻挡元件(44)、所述至少一个引导区(17)和 所述至少一个锁定区(19)被构造成允许所述第二部分(9)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10)旋转直到所述两个挠性凸耳(12)到达它们的工作位置,然后锁定所述第二部分(9)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10)的旋转,所述制品(1)因此从等待构造移动到锁定构造,在所述等待构造中,所述阻挡元件(44)处于所述至少一个引导区(17)中并且所述两个挠性凸耳(12)处于它们的静止位置,在所述锁定构造中,所述阻挡元件(44)处于所述至少一个锁定区(19)中,所述两个挠性凸耳(12)处于它们的工作位置,并且所述第二部分(9)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10)被阻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区(17)及锁定区(19)是由障碍物(20)隔开的不同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区由周向凹槽(17)形成,所述锁定区由设置成紧邻所述周向凹槽(17)的开口(19)形成,并且所述阻挡元件由刚性指状物(44)形成,所述刚性指状物设置成从所述制品(1)的表面伸出,并且旨在被引入所述周向凹槽(17)并且在所述周向凹槽(17)中被引导,然后被引入所述开口(19)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品还包括凸台(18),所述凸台设置成在与所述周向凹槽(17)的位于靠近所述开口(19)的端部成一定距离处从所述周向凹槽的内壁(88)突出进入到所述周向凹槽(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元件(44)具有平行六面体的形状并且具有第一表面(45)和与所述第一表面(45)相对的第二表面(46),所述第一表面具有第一预定斜率,并且所述第二表面具有比所述第一预定斜率大的第二预定斜率,在所述阻挡元件(44)在所述引导区(17)中运动时,所述第一表面(45)指向所述锁定区(19),并且在所述阻挡元件(44)处于所述锁定区(19)中时,所述第二表面(46)指向所述引导区(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9)包括所述至少一个阻挡元件(44),并且所述第一部分(10)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引导区(17)和所述至少一个锁定区(1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区(17)和所述锁定区(19)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10)的所述主体(11)中,并且所述至少一个阻挡元件(44)从所述第二部分(9)的所述头部(40)的下表面(43)延伸出,所述下表面(43)被构造成抵靠所述主体(11)的上表面(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1)还包括与所述上表面(13)相对的下表面(14),其中所述下表面(14)具有平坦的中心部分(8)和倾斜的外围部分(86),并且所述引导区(17)和所述锁定区(19)设置在所述主体(11)边缘并且开口到所述上表面(13)和所述主体(11)的所述下表面(14)的所述倾斜的外围部分(86)两者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脚(42)包括躯干(85),所述躯干(85)具有外侧壁(100)和两个间隔元件(53),所述两个间隔元件(53)从所述外侧壁(100)伸出并且被构造成与所述两个挠性凸耳(12)的内表面(29)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挠性凸耳(12)的所述内表面(29)具有倾斜部分(32),并且每个所述间隔元件(53)具有倾斜部分(55),所述倾斜部分(55)具有与每个所述挠性凸耳(12)的所述内表面(29)的所述倾斜部分(32)的斜率类似的斜率。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10)还包括从所述主体(11)的下表面(14)伸出的靠近所述第一部分(10)的所述开口(15)的至少一个旋转挡块元件(27),所述间隔元件(53)均设有侧壁(84),所述侧壁(84)被构造成在所述制品(1)处于其锁定构造时抵靠所述至少一个旋转挡块元件(27)。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脚(42)包括躯干(85),所述躯干(85)具有总体上矩形的轮廓,所述矩形轮廓限定彼此相对的两个侧向间隔表面(51),并且所述两个侧向间隔表面(51)被构造成与设置在所述两个挠性凸耳(12)的内表面(29)上的平坦部分(33)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品包括挡块元件(90,16,56,35),所述挡块元件(90,16,56,35)形成在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9)上并且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10)轴向地保持所述第二部分(9)。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10)的所述两个挠性凸耳(12)具有相对的内表面(29)、与所述内表面(29)连接的侧表面(63)以及凹陷(35),所述凹陷(35)分别开口到一个所述内表面(29)和一个所述侧表面(63)中,并且所述第二部分(9)的所述固定脚(42)包括两个齿(56),所述两个齿(56)径向延伸并且被构造成当所述制品(1)处于其锁定构造时容纳在所述凹陷(35)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40)由吊钩形成,所述吊钩具有被构造成接收车辆遮阳板的栓的底切(75)。
CN201380070700.1A 2013-01-17 2013-12-31 用于盲固到支承体的制品 Active CN1049372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350386A FR3001006B1 (fr) 2013-01-17 2013-01-17 Article a fixer en aveugle sur un support
FR1350386 2013-01-17
PCT/US2013/078475 WO2014113213A1 (en) 2013-01-17 2013-12-31 An article for blind fastening to a suppor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7287A CN104937287A (zh) 2015-09-23
CN104937287B true CN104937287B (zh) 2017-04-05

Family

ID=48139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0700.1A Active CN104937287B (zh) 2013-01-17 2013-12-31 用于盲固到支承体的制品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036410B2 (zh)
EP (1) EP2946121B1 (zh)
CN (1) CN104937287B (zh)
BR (1) BR112015016875A2 (zh)
FR (1) FR3001006B1 (zh)
WO (1) WO20141132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29687B2 (ja) * 2015-03-26 2017-11-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取付クリップとそれを用いた被取付物取付構造
JP6281514B2 (ja) 2015-03-26 2018-02-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取付クリップとそれを用いた被取付物取付構造
ES2688107B2 (es) * 2017-04-28 2019-07-10 A Raymond Et Cie Fijacion para montaje sobre un soporte
KR102644372B1 (ko) * 2019-01-24 2024-03-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도어 커튼 후크 장치
US11882906B2 (en) * 2019-04-03 2024-01-30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Dual engagement fastener
CN110939694A (zh) * 2019-12-27 2020-03-31 郭爱贵 一种适用于非均布多行星轮系的均载装置
CN114060359B (zh) * 2020-08-03 2024-03-12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 用于部件连接用装置
US20220065281A1 (en) * 2020-09-03 2022-03-03 Milbank Manufacturing Co. Plumb adjuster for electrical enclosure
US20230235595A1 (en) * 2022-01-24 2023-07-27 Timothy J. Costello Latch tampering indicator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8506895U1 (de) * 1985-03-09 1985-05-02 R. Schmidt GmbH, 5940 Lennestadt Vorrichtung zur lösbaren Befestigung, insbesondere eines Teppichbodens od. dgl. an einem Blechchassis
US6196756B1 (en) * 1997-03-24 2001-03-06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Releasable fastener assembly for preferred use in a vehicle
JP2007131142A (ja) * 2005-11-10 2007-05-31 Toyota Motor Corp サンバイザーホルダー
CN101313166A (zh) * 2006-01-09 2008-11-26 法国I.T.W. 用于接收铰接轴颈的钩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78069Y2 (ja) * 1991-03-11 1998-08-06 株式会社 ニフコ グロメット
JP3251775B2 (ja) * 1994-06-15 2002-01-28 株式会社ニフコ クリップ
DE20020983U1 (de) * 2000-12-07 2001-02-15 Deutsche Telephonwerk Kabel Vorrichtung zum Verriegeln von miteinander verbundenen Gehäuseteilen eines mehrteiligen Gehäuses
DE20116249U1 (de) * 2001-10-04 2002-01-17 Kenmark Ind Co Ltd Verbindungselement
US7272873B2 (en) * 2003-05-09 2007-09-25 Newfrey Llc Sill plate retainer
JP4213550B2 (ja) * 2003-09-24 2009-01-21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クリップ
JP5165632B2 (ja) * 2009-04-14 2013-03-21 株式会社ニフコ 固定具及び被取付部材の固定構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8506895U1 (de) * 1985-03-09 1985-05-02 R. Schmidt GmbH, 5940 Lennestadt Vorrichtung zur lösbaren Befestigung, insbesondere eines Teppichbodens od. dgl. an einem Blechchassis
US6196756B1 (en) * 1997-03-24 2001-03-06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Releasable fastener assembly for preferred use in a vehicle
JP2007131142A (ja) * 2005-11-10 2007-05-31 Toyota Motor Corp サンバイザーホルダー
CN101313166A (zh) * 2006-01-09 2008-11-26 法国I.T.W. 用于接收铰接轴颈的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345531A1 (en) 2015-12-03
EP2946121A1 (en) 2015-11-25
BR112015016875A2 (pt) 2017-07-11
FR3001006B1 (fr) 2015-03-13
US10036410B2 (en) 2018-07-31
FR3001006A1 (fr) 2014-07-18
WO2014113213A1 (en) 2014-07-24
EP2946121B1 (en) 2016-12-07
CN104937287A (zh) 2015-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37287B (zh) 用于盲固到支承体的制品
EP3538775B1 (en) Fastening clip device configured to secure a door module to a door frame of a vehicle
CN100479727C (zh) 可拆卸手柄
JP7168508B2 (ja) ピースの高さを調整するためのデバイス
KR101589859B1 (ko) 부품과, 판형 지지 부재 상에 부품을 탄성 결합하기 위한 고정 장치를 포함하는 어셈블리
JP2002516962A (ja) 自動車用デッキリッドバンパー
CN109899366A (zh) 安装简单且可靠的连接器
CN103930317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雨刷系统的连接组件
EP2553188A1 (en) Handle assembly for double-walled door
KR20190088415A (ko) 핸드 레버
CN108700101A (zh) 用于家具和装饰物品的部件的管形接头的管形件
CN206220707U (zh) 门定位器
JP6993438B2 (ja) 内部ドアオープナー構成
CN211113913U (zh) 一种花洒座
CN110685505B (zh) 一种自动智能锁具
CA2970631A1 (en) Furniture hinge
CN110953290B (zh) 脱敏可调节缓冲器
US5207546A (en) Securement device adapted to retain in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 first member on a second member
CN106132769A (zh) 用于车辆座椅之间的连接装置
CN106870545B (zh) 一种吸盘模组及应用该吸盘模组的固定装置
CN205654200U (zh) 一种锁定装置
CN205089098U (zh) 尾门开启机构及汽车
CN110456457B (zh) 连接器及其弯式尾部附件
CN104002738A (zh) 一种汽车的衣帽钩组件以及汽车
US10260263B2 (en) Furniture hin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