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32179B -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仪 - Google Patents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32179B
CN104932179B CN201510354756.0A CN201510354756A CN104932179B CN 104932179 B CN104932179 B CN 104932179B CN 201510354756 A CN201510354756 A CN 201510354756A CN 104932179 B CN104932179 B CN 1049321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roducing port
light source
light
flow export
supply apparatus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547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32179A (zh
Inventor
馆野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9321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21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321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21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6Cooling; Preventing over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5Projectors using an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but not peculiar thereto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5Housing details, e.g. position adjustments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66Reflectors in illumination be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44Cooling syste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源装置以及投影仪,该光源装置在各种姿势中都能够高效地冷却光源。光源装置具备:光源;反射镜,其反射从光源射出的光束;光源用框体,其收纳光源以及反射镜,并且具有能够导入冷却风的多个导入口、以及与多个导入口分别连通并供所导入的冷却风流出的多个流出口;以及开闭装置,其选择性地开闭多个导入口,多个导入口配置于中心轴的周围,多个流出口沿反射镜的开口部设置,开闭装置具备旋转部件,该旋转部件根据光源装置的姿势旋转,从而选择性地开闭多个导入口。

Description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仪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3年05月21日、申请号为201310189086.2、发明名称为“光源装置以及投影仪”的发明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源装置以及投影仪。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一种投影仪,该投影仪根据图像信息来调制从光源射出的光束,将调制后的光束投影到投影屏等的投影面。为了使投影的图像在该投影仪鲜明地进行显示,使用超高压水银灯等的光源。光源伴随着光束的射出而发热,因此光源需要冷却,提出了投影仪构成为在放置于桌子上等的放置设置以及设置于天花板等的吊挂设置中高效地冷却光源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对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投影仪而言,在放置设置以及相对于放置设置上下反转的吊挂设置中,构成为,通过因重力作用而转动的快门来开闭多个设置于光源灯框体的通气路,通过下降气流来冷却光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0505号公报
然而,对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而言,在放置设置投影仪以及吊挂设置投影仪以外的姿势例如相对于放置设置使投影仪旋转90°的姿势、相对于放置设置使投影仪倾斜的姿势中,快门不一定会转动到所希望的方向,因此恐怕难以朝光源输送冷却风。另外,在放置设置以及吊挂设置以外的姿势中,吹出冷却风的吹出口不一定位于光源的上方,因此存在难以通过下降气流来冷却光源的课题。即、近年来,为了扩展投影仪的使用场景,需要在放置设置以及吊挂设置以外的姿势中能够投影的投影仪,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在该放置设置以及吊挂设置以外的姿势中,存在难以高效地冷却光源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能够作为以下的实施方式或者应用例来实现。
(应用例一)本应用例的光源装置具备:光源;反射镜,该反射镜反射从上述光源射出的光束;光源用框体,该光源用框体收纳上述光源以及上述反射镜,并且具有能够导入冷却风的多个导入口、以及与上述多个导入口分别连通且供所导入的上述冷却风流出的多个流出口;以及开闭装置,该开闭装置选择性地开闭上述多个导入口,上述多个导入口配置于中心轴的周围,上述多个流出口沿上述反射镜的开口部设置,上述开闭装置具备旋转部件,该旋转部件根据该光源装置的姿势以上述中心轴为中心旋转,从而选择性地开闭上述多个导入口。
根据该结构,光源装置具备上述的光源用框体以及开闭装置,因此能够使从打开的导入口导入的冷却风从与该导入口连通的流出口流出,送风到光源。另外,多个导入口根据光源装置的姿势而被选择性地开闭。由此,在以沿光源的光轴的方向的轴为中心来旋转光源装置的方向中,不管光源装置所处的姿势如何,都能够从在铅垂方向上的大致相同的方向朝光源送风冷却风。例如,在使用放电型的光源的情况下,在对置的一对电极间产生的电弧因伴随着光束的射出的发热而产生热对流,因此电弧的中心位置朝在铅垂方向上比电极间的中心位置靠上侧的位置偏离。由此,通过使用上述的光源装置,即便在变更光源装置的姿势的情况下,也能够从在铅垂方向上的大致相同的方向朝光源送风冷却风,从而能够稳定地冷却光源。
(应用例二)在上述应用例的光源装置中,优选上述旋转部件打开与上述多个流出口中的位于该光源装置的铅垂方向的上侧的上述流出口连通的上述导入口、并且关闭与位于该光源装置的铅垂方向的下侧的上述流出口连通的上述导入口。
根据该结构,不管光源装置所处的姿势如何,都能够从铅垂方向的上侧冷却光源。因此,在使用放电型的光源的情况等,能够对铅垂方向的上侧容易变热的光源的上侧集中地送风冷却风,从而能够高效地冷却光源。
(应用例三)在上述应用例的光源装置中,优选上述旋转部件借助重力而旋转,从而选择性地开闭上述多个导入口。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选择性地开闭导入口而不用具备驱动旋转部件的驱动部、控制该驱动部的控制部等。
(应用例四)在上述应用例的光源装置中,优选上述流出口设置为四个以上。
根据该结构,流出口设置为四个以上,因此从光源的光轴观察该四个流出口能够以包围光源的方式形成。因此,即便在变更光源装置的姿势时,在铅垂方向上,也能够从大致相同的方向对光源送风冷却风,能够稳定地冷却光源。特别是在流出口设置为四个的情况下,能够以使从导入口到流出口的流路形状简单化、提高空间效率的方式形成流路,因此能够实现使形成流路的部件的制造简单化、使光源用框体小型化。
(应用例五)在上述应用例的光源装置中,优选上述旋转部件具有以上述中心轴为中心的俯视观察呈圆形的形状,并且具有打开上述多个导入口中的任意导入口的开口部。
根据该结构,旋转部件以上述方式形成,因此能够容易地构成选择性地开闭并列设置于中心轴的周围的多个导入口的构造。
(应用例六)本应用例的投影仪具备:光调制装置,该光调制装置根据图像信息对从上述光源装置射出的光束进行调制;投影透镜,该投影透镜对由上述光调制装置调制后的光束进行投影;以及冷却风扇,该冷却风扇将冷却风送出到上述多个导入口。
根据该结构,投影仪具备上述光源装置,在投影仪的、包含设置于桌子上等的放置设置、以及相对于放置设置上下反转并设置于天花板等的吊挂设置在内的各种姿势中,能够高效地冷却光源。因此,可以提供能扩展使用场景、长期地使用光源装置的投影仪。
(应用例七)在上述应用例的投影仪中,上述光源用框体具有:反射镜收纳部,该反射镜收纳部收纳上述光源以及上述反射镜,并且设置有上述多个流出口;以及导入口形成部,该导入口形成部设置有上述多个导入口,并且支承上述旋转部件,上述反射镜收纳部构成为与上述导入口形成部分离,且装卸自如。
根据该结构,在将导入口形成部以及开闭装置配置于投影仪主体的状态下,通过取出反射镜收纳部,能够更换光源。因此,在用于更换光源的更换部件不需要包含导入口形成部以及开闭装置,因此能够抑制更换部件的件数增加、能够使更换的单元小型化,从而实现操作性能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简要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的剖视图,并且是省略了主体罩的图。
图5是从流出口形成部的内表面侧来观察本实施方式的流出口形成部、导入口形成部以及保持部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流出口形成部、上罩以及下罩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导入口形成部以及开闭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表示安装有本实施方式的导入口形成部的保持部的立体图。
图9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动作以及冷却风的流动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动作以及冷却风的流动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动作以及冷却风的流动的图。
图12是表示变形例一的导入口形成部以及流出口形成部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变形例一的动作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变形例一的动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根据图像信息来调制从光源射出的光束并将其放大投影到投影屏等。该投影仪构成为,在包含有放置于桌子上等的放置设置以及相对于放置设置上下反转而吊挂于天花板等的吊挂设置并且以如下轴为中心360°旋转投影仪的范围内的姿势中,能够高效地冷却光源,其中,上述轴沿着光源的光轴的方向。
(投影仪的主要结构)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的简要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投影仪1具备构成外装的外装框体2、控制部(省略图示)、具有光源装置31的光学单元3以及冷却装置9。此外,虽然省略图示,但是在外装框体2的内部还配置有对光源装置31、控制部供给电力的电源装置等。
虽然省略对外装框体2的详细说明,但是外装框体2具有形成上部的上壳体以及形成下部的下壳体等,上述部件通过螺钉等而固定。而且,在外装框体2设置有用于获取外部空气的吸气口以及用于将外装框体2内部的热的空气排出到外部的排气口等。此外,在吸气口配置有未图示的防尘过滤器,并且该防尘过滤器构成为抑制混入到外部空气中的尘埃侵入外装框体2内。
控制部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ROM(Read 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以及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等,控制部是作为计算机来发挥功能的部件,该控制部进行对投影仪1的动作的控制,例如与图像的投影有关的控制、冷却装置9所具备的冷却风扇91等的驱动等的控制。
光学单元3在控制部所进行的控制下,对从光源装置31射出的光束进行光学性处理并进行投影。
如图1所示,光学单元3不仅具备光源装置31,还具备平行化透镜313、积分照明光学系32、色分离光学系33、中继光学系34、电气光学装置35、投影透镜36以及将上述光学部件配置于光路上的规定位置的光学部件用框体37。
光学单元3如图1所示形成为俯视观察呈大致L字状,在一方的端部配置有光源装置31,在另一方的端部配置有投影透镜36。此外,以下,为了说明方便而以如下方式进行记载,将从光源装置31射出的光束的方向设为+X方向(左侧),将从投影透镜36射出的光束的方向设为+Y方向(前侧),将放置设置状态下的上方设为+Z方向(上侧)。
光源装置31具备由超高压水银灯、金属卤化物水银灯等构成的放电型的光源311、反射镜312、光源用框体4以及开闭装置5等。光源装置31通过反射镜312来反射从光源31射出的光束,并且将其朝平行化透镜313射出。
另外,在光源用框体4设置有多个流路,该多个流路供从冷却风扇91送出的冷却风流通,后面详细地进行说明。开闭装置5构成为根据投影仪1的姿势从而冷却风在该多条流路中的任意流路流通,还构成为在投影仪1的各种姿势中光源311均能够被高效地冷却。
平行化透镜313安装于光源用框体4,对于从光源装置31射出的光束,使其射出方向一致并将其朝积分照明光学系32射出。
积分照明光学系32具备第一透镜阵列321、第二透镜阵列322、偏光转换元件323以及重叠透镜324。
第一透镜阵列321是将从光源装置31射出的光束分割为多个部分光束的光学元件,并且具备多个小透镜,该多个小透镜在相对于从光源装置31射出的光束的光轴C大致正交的面内排列为矩阵状。
第二透镜阵列322具有与第一透镜阵列321大致相同的结构,并且与重叠透镜324一起使从第一透镜阵列321射出的部分光束重叠到后述的液晶光阀351的表面。
偏光转换元件323具有以下功能:使从第二透镜阵列322射出的随机光统一为大致一个种类的能够通过液晶光阀351来利用的偏光。
色分离光学系33具备两片分色镜331、332以及反射镜333,并且将从积分照明光学系32射出的光束分离为红色光(以下称为“R光”)、绿色光(以下称为“G光”)、蓝色光(以下称为“B光”)的三种颜色的色光。
中继光学系34具备入射侧透镜341、中继透镜343以及反射镜342、344,并且具有将通过色分离光学系33而被分离了的R光引导至R光用的液晶光阀351R的功能。此外,对于光学单元3而言,中继光学系34采用了引导R光的结构,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引导B光的结构。
电气光学装置35具备作为光调制装置的液晶光阀351以及作为色合成光学装置的正交二向色棱镜352,并且根据图像信息来调制通过色分离光学系33而被分离了的各色光并对调制后的各色光进行合成。
针对三种颜色的色光的每个均具备液晶光阀351(R光用的液晶光阀是351R,G光用的液晶光阀是351G,B光用的液晶光阀是351B),液晶光阀351具有各色光分别透过型的液晶面板以及配置于该液晶面板的两面的入射侧偏光板、射出侧偏光板。
液晶光阀351具有未图示的微小像素形成为矩阵状的矩形的像素区域,各像素被设定为与图像信息对应的光透过率,并且液晶光阀351在像素区域内形成显示图像。而且,由色分离光学系33分离后的各色光被液晶光阀351调制以后,射出到正交二向色棱镜352。
正交二向色棱镜352形成为使四个直角棱镜贴合而成的俯视观察呈大致正方形的形状,在使直角棱镜彼此贴合的界面形成有两层电介质多层膜。正交二向色棱镜352的电介质多层膜对由液晶光阀351R、351B调制后的色光进行反射,并透过由通过液晶光阀351G调制后的色光,对各色光进行合成。
投影透镜36构成为具有多个透镜,并且将由正交二向色棱镜352合成的光放大投影到投影屏上。
如图1所示,冷却装置9具备冷却风扇91以及未图示的吸气风扇、排气风扇以及管道。
冷却风扇91由西洛克风扇构成,如图1所示,配置于光源装置31的附近,并且送出冷却风。
吸气风扇从设置于外装框体2的吸气口获取外部空气,朝液晶光阀351等的光学部件送风。
排气风扇将外装框体2内的热空气从外装框体2的排气口排出。
(光源装置的结构)
此处对光源装置31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2是光源装置31的立体图。图3是光源装置31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光源装置31的剖视图,并且是省略了后述的主体罩42的图。
如图2~图4所示,光源装置31不仅具备光源311、反射镜312以及光源用框体4,还具备开闭装置5以及保持部6。
如图4所示,光源311具备发光管3111、电极3112、3113以及导线3114、3115。
发光管3111由石英玻璃等的耐热玻璃形成,如图4所示,具有设置于中央的球状的发光部3111A以及从该发光部3111A的两侧延伸出的一对密封部3111B、3111C。
在发光部3111A内形成有封入了水银、稀有气体以及卤素等的放电空间,并且在发光部3111A内配置有彼此的前端接近地对置的一对电极3112、3113。
在一对密封部3111B、3111C的内部,配置有分别与电极3112、3113电连接的未图示的一对金属箔。在上述一对金属箔分别连接有延伸到密封部3111B、3111C的外部的导线3114、3115。若向这些导线3114、3115供给电力,则光源311在对置的电极3112、3113之间发生放电并射出光束。
而且,在发光部3111A内,由于伴随着光束的射出而发热从而产生热对流,在电极3112和电极3113之间的产生电弧朝铅垂方向上侧弯曲,电弧的中心位置朝比电极间的中心位置靠上侧的位置偏离。
对于电极3112、电极3113而言,在制造的调整工序中,电极3112、3113以该电弧位于适当的位置的方式被调整而安装于反射镜312,从而光源装置31能够高效地射出光束。
如图4所示,反射镜312具有筒状的头状部3121以及从头状部3121扩展为剖视大致凹状的反射部3122。
在头状部3121设置有供一方的密封部3111B插通的插通孔,在密封部3111B和该插通孔之间注入粘合剂从而将发光管3111固定于反射镜312。
在反射部3122的内表面蒸镀有金属薄膜,将从发光部3111A射出的光束朝与头状部3121相反侧的开口部312A侧反射。
(光源用框体的结构)
光源用框体4收纳光源311、反射镜312以及平行化透镜313,并且具有第一流路至第五流路F1~F5(在图3中表示了各流路的一部分),上述第一流路至第五流路F1~F5能够供为了冷却光源311而从冷却风扇91送出的冷却风流通。
如图3所示,光源用框体4具备反射镜收纳部4A、上罩43U、下罩43D、导入口形成部4B以及如图4所示的第一金属板4C。
反射镜收纳部4A由高耐热性的合成树脂制成,以收纳光源311以及反射镜312的方式形成为箱状,如图3所示,具有在+X侧形成的流出口形成部41以及在-X侧形成的主体罩42。
首先,对于流出口形成部41,从其内表面侧的形状开始对其进行说明。
图5是从流出口形成部41的内表面侧(-X侧)观察流出口形成部41、导入口形成部4B以及保持部6的立体图。
如图5所示,流出口形成部41从-X侧观察形成为俯视呈矩形形状,在其-X侧的四角设置有平坦部,在该平坦部形成有供螺钉插通的插通孔41H。
流出口形成部41具有与四角的平坦部相比向+X侧凹陷的第一凹部411以及与第一凹部411相比向+X侧凹陷的第二凹部412。
如图4所示,第一凹部411形成为收纳反射镜312的开口部312A侧的大小,并且反射镜312的前端经由第一金属板4C而与该第一凹部411的底面抵接。
第一金属板4C具有抑制因从反射镜312反射的光束而导致流出口形成部41产生劣化的功能,如图4所示,第一金属板4C沿第一凹部411的底面以及第二凹部412的内表面配置。
如图4所示,第二凹部412形成为与密封部3111C的前端相比向+X侧凹陷,并且在底面的中央部设置有供从反射镜312反射的光束通过的开口部4121。
另外,如图5所示,第二凹部412形成为俯视观察呈大致八边形的形状。具体而言,在图5的图面视角下,第二凹部412形成为下述八边形的形状,即、上下的壁部大致沿X-Y平面,左右的壁部沿X-Z平面,上下的壁部和左右的壁部与倾斜的壁部连接。而且,在倾斜的壁部附近的第二凹部412的底面,设置有矩形的流出口41a、41b、41c、41d。
流出口41a、41b、41c、41d设置于第一流路至第四流路F1~F4各自的下游侧的端部,并且供在各自的流路流通的冷却风流出。
在图5的图面视角下,流出口41a、41b、41c、41d相对于光轴C分别形成于左上侧、右上侧、右下侧、左下侧。流出口41a、41b、41c、41d与反射镜312的开口部312A相比位于+X侧,并且以沿开口部312A的方式形成。换言之,流出口41a、41b、41c、41d从X方向观察以包围发光管3111的方式配置。
另外,流出口41a的开口面积设定为比流出口41b的开口面积小,流出口41d的开口面积设定为比流出口41c的开口面积小。而且,流出口41a、41b、41c、41d形成为相对于通过光轴C的X-Y平面大致上下对称。
另外,如图5所示,在流出口形成部41,且在形成于第一凹部411与第二凹部412之间的左侧(-Y侧)的壁部,形成有辅助流出口41e,该辅助流出口41e供被第五流路F5引导的冷却风流出。如图4所示,辅助流出口41e从Y方向观察,以位于密封部3111C的前端、换言之位于导线3115附近的方式形成。
接下来,对流出口形成部41的外表面侧的形状进行说明。
在流出口形成部41的外表面侧设置有第一流路至第四流路F1~F4各自的下游侧,上述第一流路至第四流路F1~F4各自的下游侧由收纳有平行化透镜313的框部413以及上罩43U和下罩43D形成。
如图3、图4所示,框部413以从第二凹部412(参照图5)的外表面侧覆盖平行化透镜313的外周的方式突出地形成为框状。
图6是流出口形成部41、上罩43U以及下罩43D的分解立体图,图6(a)是从上方观察的图,图6(b)是从下方观察的图。
如图6(a)所示,第一流路F1以及第二流路F2的下游侧由第二凹部412(参照图5)的外表面侧的上表面413A、从上表面413A立起的多个壁部413B以及架设于多个壁部413B的上罩43U形成。
如图3所示,在第一流路F1的下游侧设置有供上游侧的冷却风流入的流入口4Aa。流入口4Aa设置于流出口形成部41的-Y侧且在上端附近的位置,如图6(a)所示,并且形成为与流出口41a连通。
如图3所示,在第二流路F2的下游侧设置有供上游侧的冷却风流入的流入口4Ab。流入口4Ab并列设置于流入口4Aa的-X侧,如图6(a)所示,并且形成为与流出口41b连通。而且,从流入口4Aa到流出口41a的路径形成为比从流入口4Ab到流出口41b的路径短。
如图6(b)所示,第三流路F3以及第四流路F4的下游侧由第二凹部412(参照图5)的外表面侧的下表面413C、从下表面413C立起的多个壁部413D以及架设于多个壁部413D的下罩43D形成。
如图3所示,在第三流路F3的下游侧设置有供上游侧的冷却风流入的流入口4Ac。流入口4Ac设置于流出口形成部41的-Y侧且在下端附近的位置,如图6(b)所示,并且形成为与流出口41c连通。
如图3所示,在第四流路F4的下游侧设置有供上游侧的冷却风流入的流入口4Ad。流入口4Ad并列设置于流入口4Ac的+X侧,如图6(b)所示,并且形成为与流出口41d连通。而且,形成为从流入口4Ad到流出口41d的路径比从流入口4Ac到流出口41c的路径短。另外,如图3、图4所示,上罩43U以及下罩43D形成为不从第一凹部411的外表面侧突出。即、第一流路至第四流路F1~F4的下游侧设置于投影仪1内的容易成为死区的空间。
而且,如图3所示,在流入口4Aa、4Ab和流入口4Ac、4Ad之间设置有与上述的辅助流出口41e连通的流入口4Ae。
另外,在流出口形成部41,且在与流入口4Aa、4Ab、4Ac、4Ad相反侧,如图6(a)所示,设置有供对光源311进行了冷却的冷却风排出的排出口414。
如图3所示,主体罩42具有与流出口形成部41的-X侧的端面大致一致的俯视观察呈矩形的端部。而且,在该俯视观察呈矩形的端部的四角形成有位于一方的对角上的一对凸台421,以及位于另一方的对角上的一对筒状部422(对一方的筒状部422省略图示)。
一对凸台421沿X方向延伸,在与流出口形成部41的插通孔41H对置的位置设置有螺纹孔(省略图示)。收纳有光源311以及反射镜312的流出口形成部41通过螺钉SC插通于该插通孔而固定于主体罩42。
一对筒状部422形成为,以比凸台421长的方式沿X方向延伸并且延伸到主体罩42的-X侧的端部附近。在一对筒状部422形成有插通孔422H,该插通孔422H位于与流出口形成部41的插通孔41H对置的位置,如图3所示,在该插通孔422H插通有装卸用螺钉SCt。此外,装卸用螺钉SCt构成为通过挡圈而不会从主体罩42脱落。
而且,收纳有光源311以及反射镜312并且安装有上罩43U以及下罩43D的反射镜收纳部4A通过该装卸用螺钉SCt而被固定于保持部6。即、反射镜收纳部4A构成为相对于保持部6沿X方向装卸自如。
接下来,对导入口形成部4B进行说明。
在导入口形成部4B设置有第一流路至第五流路F1~F5各自的上游侧。另外,如图3所示,导入口形成部4B将开闭装置5收纳于内部,并且固定于保持框6A的-Y侧。即、对于第一流路至第五流路F1~F5而言,通过将安装有上罩43U以及下罩43D的反射镜收纳部4A安装于保持部6,从而将反射镜收纳部4A和导入口形成部4B组合在一起而从上游侧连接下游侧。
图7是导入口形成部4B以及开闭装置5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7所示,导入口形成部4B配置于保持部6的-Y侧,并且具备第一形成部44以及第二形成部45。
第一形成部44形成为箱形,并且具有将从冷却风扇91送出的冷却风导入的导入口44a、44b、44c、44d及辅助导入口44e、和分别与导入口44a、44b、44c、44d及辅助导入口44e连通的第一导出口44f、44g、44h、44i、44j。
如图7所示,导入口44a、44b、44c、44d设置于第一形成部44的+X侧端部的中央部,并且并列设置于沿X方向延伸的中心轴44S的周围。具体而言,导入口44a、44b、44c、44d通过以中心轴44S为中心的俯视观察呈圆形的开口部由两个壁部分隔为大致四等份而形成,其中,一个壁部沿过该中心轴44S的X-Y平面,另一个壁部沿X-Z平面。换言之,导入口44a、44b、44c、44d通过俯视观察呈圆形的开口部由从中心轴44S呈放射状地延伸的壁部分隔而形成。另外,在中心轴44S设置有螺纹孔。
具体而言,在图7的图面视角下(从+X侧观察),导入口44a、44b、44c、44d分别形成为相对于中心轴44S位于右上侧、左上侧、左下侧、右下侧,并且导入口44a、44b、44c、44d形成第一流路至第四流路F1~F4的上游侧的端部。而且,如上所述,在图5的图面视角下(从-X侧观察),流出口41a、41b、41c、41d分别形成为相对于光轴C位于左上侧、右上侧、右下侧、左下侧。即、导入口44a、44b、44c、44d形成为,各个导入口44a、44b、44c、44d相对于中心轴44S的位置关系与各个流出口41a、41b、41c、41d相对于光轴C的位置关系相同。
在第一形成部44设置有矩形的框部441,该矩形的框部441形成为包围导入口44a、44b、44c、44d。
如图3所示,辅助导入口44e设置于框部441的+Y侧的壁部和导入口44a、44b、44c、44d之间,并且辅助导入口44e形成第五流路F5的上游侧的端部。
将冷却风扇91的冷却风送出的送出口的前端插入到框部441,送出的冷却风被导入到导入口44a、44b、44c、44d以及辅助导入口44e。
如图7所示,第一导出口44f、44g、44h、44i、44j设置于第一形成部44的+Y侧的端部。具体而言,在第一形成部44的上侧端部附近,第一导出口44f、44g以第一导出口44f位于第一导出口44g的+X侧的方式并列设置。在第一形成部44的下侧端部附近,第一导出口44h、44i以第一导出口44i位于第一导出口44h的+X侧的方式并列设置。而且,第一导出口44j形成于第一导出口44f、44g与第一导出口44h、44i之间。
第二形成部45是组装于第一形成部44的+Y侧的部件,如图7所示,第二形成部45具有分别与第一导出口44f、44g、44h、44i、44j连通的第二导出口45a、45b、45c、45d、45e。
在反射镜收纳部4A安装于保持部6时,第二导出口45a、45b、45c、45d、45e的周缘部与设置于流出口形成部41的流入口4Aa、4Ab、4Ac、4Ad、4Ae(参照图3)的周缘部良好地嵌合,并且以从第一形成部44流出的冷却风高效地流入流入口4Aa、4Ab、4Ac、4Ad、4Ae的方式形成。
反射镜收纳部4A安装于保持部6,从而与固定于保持部6的导入口形成部4B组合,流出口41a、41b、41c、41d分别与导入口44a、44b、44c、44d连通。即、对于第一流路至第五流路F1~F5而言,通过将反射镜收纳部4A和导入口形成部4B组合而将上游侧和下游侧连接起来。另外,从导入口44a到流出口41a的路径形成得比从导入口44b到流出口41b的路径短,从导入口44d到流出口41d的路径形成得比从导入口44c到流出口41c的路径短。而且,在更换光源311时,反射镜收纳部4A从导入口形成部4B分离并从保持部6拔脱。
(开闭装置的结构)
开闭装置5具备能够旋转的旋转部件51,并且该旋转部件51构成为根据投影仪1的姿势选择性地开闭导入口44a、44b、44c、44d。
如图7所示,开闭装置5不仅具备旋转部件51,还具备限制用螺钉52。
旋转部件51由外形比俯视观察时的导入口44a、44b、44c、44d的外形大的圆形的金属板形成,在中央部形成有插通孔(省略图示),该插通孔供第一形成部44的中心轴44S插通。而且,在旋转部件51设置有开口部511,该开口部511以将周缘部以及圆形状的大致一半余下的方式形成,并且该开口部511将任意导入口44a、44b、44c、44d开放。
在旋转部件51的插通孔中插通中心轴44S,由此该旋转部件51被支承为以该中心轴44S为中心旋转自如。即、旋转部件51能够以沿与光轴C相同的方向延伸且设置于反射镜312的外侧的中心轴44S为中心进行旋转。而且,对于旋转部件51而言,由于设置有开口部511的一侧比其相反侧轻,因此由于重力作用,旋转部件51相对于中心轴44S以设置有开口部511的一侧成为铅垂方向的上侧的方式进行旋转。
限制用螺钉52螺纹紧固于支承有旋转部件51的中心轴44S的螺纹孔,从而对旋转部件51进行限制以便该旋转部件51不会从中心轴44S脱落。
(保持部的结构)
如图3所示,保持部6安装有收纳开闭装置5的导入口形成部4B,并且将反射镜收纳部4A保持为装卸自如。
保持部6具备保持框6A以及第二金属板6B。
图8是表示安装有导入口形成部4B的保持部6的立体图,并且是省略了第二金属板6B的图。
保持框6A由高耐热性的合成树脂制成,如图8所示,形成为在-X侧具有开口部的俯视观察呈矩形的形状,如图5所示,保持框6A具有供流出口形成部41的前端侧插入的形状。
如图8所示,在保持框6A形成有开口部61,该开口部61供光束朝+X侧的面通过,在+Y侧的面形成有排出口62,该排出口62与流出口形成部41的排出口414(参照图6(a))连通。而且,在保持框6A的-Y侧的面设置有开口部63,借助该开口部63,导入口形成部4B的第二导出口45a、45b、45c、45d、45e露出。
在保持框6A的四角中的、位于一方的对角上的角部形成有螺纹孔6H,从主体罩42的插通孔422H突出的装卸用螺钉SCt(参照图3)与该螺纹孔6H螺合。而且,如图7所示,在保持框6A的下端部形成有朝+X方向突出的一对突起部64,在该突起部64设置有供螺钉插通的插通孔64Hd。另外,在保持框6A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对圆孔64Hu。
第二金属板6B具有抑制由于从反射镜312反射的光束而造成的保持框6A劣化的功能,如图4所示,第二金属板6B沿保持框6A的内表面配置。
保持部6通过将螺钉插通到插通孔64Hd中而螺纹固定于外装框体2的下壳体,在该下壳体安装外装框体2的上壳体时,设置于上壳体的突起部(省略图示)插通于圆孔64Hu,从而保持部6固定于外装框体2。
而且,收纳有光源311以及反射镜312、并且安装有上罩43U以及下罩43D的反射镜收纳部4A能够相对于安装有导入口形成部4B且固定于外装框体2的保持部6进行装卸。
(开闭装置的动作以及冷却风的流动)
这里,使用图9~图11对开闭装置5的动作以及从冷却风扇91送出的冷却风的流动进行说明。
图9(a)是表示放置设置的投影仪1的示意图,9(b)是表示放置设置的投影仪1中的、导入口形成部4B、开闭装置5以及流出口41a、41b、41c、41d的俯视图。其中,图9(a)是比图9(b)的放大率小的图,图9(b)是示意地表示流出口41a、41b、41c、41d的图。
如图9(a)所示,在放置设置投影仪1时,投影仪1的+Z侧成为铅垂方向VL上的上侧。而且,如图9(b)所示,导入口44a、44b位于导入口44c、44d的上方。而且,流出口41a、41b位于发光管3111的上方,流出口41c、41d位于发光管3111的下方。
由于因重力作用而旋转部件51的开口部511成为铅垂方向VL的上侧,因此成为导入口44a、44b被打开且导入口44c、44d大致被关闭的状态。而且,从冷却风扇91送出的冷却风朝导入口44a、44b送风,而几乎不朝导入口44c、44d送风。
被送风至导入口44a、44b的冷却风,在第一流路F1、第二流路F2流通,如图9(b)所示,从流出口41a、41b流出。然后,如图4、图9(b)所示,从流出口41a、41b流出的冷却风10f成为直接朝发光管3111送出的冷却风10f、沿反射镜312的内表面流通而朝发光管3111送出的冷却风10f。即、发光管3111被从铅垂方向VL的上方送风的冷却风10f冷却。
另外,从导入口44a到流出口41a的路径形成得比从导入口44b到流出口41b的路径短,流出口41a的开口面积设定为比流出口41b的开口面积小,因此从流出口41a、41b流出的冷却风成为同等的风量。而且,对发光管3111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从排出口414、62流出到光源装置31的外部,并由排气风扇(省略图示)排出到投影仪1外部。
图10(a)是表示吊挂设置的投影仪1的示意图,10(b)是表示吊挂设置的投影仪1中的导入口形成部4B、开闭装置5以及流出口41a,41b、41c、41d俯视图。此外,与图9同样地,图10(a)是比图10(b)放大率小的图,图10(b)是示意地表示流出口41a、41b、41c、41d的图。
如图10(a)所示,在吊挂设置投影仪1时,投影仪1的+Z侧成为铅垂方向VL的下侧。而且,如图10(b)所示,导入口44c、44d位于导入口44a、44b的上方。而且,流出口41c、41d位于发光管3111的上方,流出口41a、41b位于发光管3111的下方。
导入口44a、44b、44c、44d通过由于重力而旋转的旋转部件51成为导入口44c、44d被打开且导入口44a、44b大致被关闭的状态。而且,从冷却风扇91送出的冷却风朝导入口44c、44d送风,而几乎不会朝导入口44a、44b送风。
送风至导入口44c、44d的冷却风在第三流路F3、第四流路F4流通,如图10(b)所示,从流出口41c、41d流出,并送风到发光管3111。即、即便为吊挂设置,发光管3111也能够被从铅垂方向VL的上方送风的冷却风11f冷却。
另外,从导入口44d到流出口41d的路径形成得比从导入口44c到流出口41c的路径短,流出口41d的开口面积设定为比流出口41c的开口面积小,因此从流出口41c、41d流出的冷却风成为同等的风量。
图11(a)是表示相对于放置设置将投影仪1倾斜地设置的倾斜设置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11(b)是表示该倾斜设置的投影仪1中的导入口形成部4B、开闭装置5以及流出口41a、41b、41c、41d的俯视图。此外,与图9同样地,图11(a)是比图11(b)放大率小的图,图11(b)是示意地表示流出口41a、41b、41c、41d的图。
如图11(a)所示,在投影仪1以如下的方式设置时,即、相对于放置设置,投影仪1以投影透镜36位于下方的方式倾斜(大致倾斜45°)时,投影仪1的+Z侧成为相对于铅垂方向VL朝左方倾斜大致45°的状态。而且,如图11(b)所示,导入口44a位于导入口44c的上方,导入口44b、44d成为大致沿水平方向的位置。而且,流出口41a位于发光管3111的上方,流出口41c位于发光管3111的下方。而且,流出口41b、41d位于发光管3111的侧方。
如图11(b)所示,导入口44a、44b、44c、44d通过由于重力而旋转的旋转部件51成为导入口44a被打开、导入口44c被关闭、导入口44b、44d被打开大致一半的状态。而且,从冷却风扇91送出的冷却风朝导入口44a、44b、44d送风,而几乎不朝导入口44c送风。
送风至导入口44a、44b、44d的冷却风在第一流路F1、第二流路F2、第四流路F4流通,如图11(b)所示,从流出口41a、41b、41d流出,并且送风到发光管3111。另外,由于导入口44b、44d处于被打开了大致一半的状态,因此从流出口41b、41d流出的冷却风12f比从流出口41a流出的冷却风13f的风量小。这样,即便为倾斜设置,发光管3111也能够由从上方送风的冷却风13f以及从侧方送风的冷却风12f冷却。
对于投影仪1而言,即便为如图11(a)所示的倾斜大致45°的以外的姿势,根据其姿势,旋转部件51也以如下方式旋转,即、打开与流出口41a、41b、41c、41d中的、成为在铅垂方向VL的上侧的流出口连通的导入口,关闭与成为下侧的流出口连通的导入口。而且,光源311主要由从上方送风的冷却风冷却。即、在投影仪1以沿光轴C的方向轴为中心旋转360°的范围内,光源311主要由从铅垂方向VL的上方送风的冷却风冷却。
此外,无论投影仪1所处的姿势如何,辅助导入口44e都不会不被关闭,因此从冷却风扇91送出的冷却风的一部分在第五流路F5流通,从辅助流出口41e流出,冷却发光管3111的前端侧。
这样,对于光源装置31而言,根据投影仪1所设置的姿势,开闭装置5选择性地开闭导入口44a、44b、44c、44d。而且,光源311由从铅垂方向VL的上方送风的冷却风冷却,另外由从相邻的多个流出口流出的冷却风冷却。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1)光源装置31具备上述的光源用框体4以及开闭装置5,因此,即便在变更投影仪1的姿势的情况下,也从铅垂方向VL上的大致相同的方向朝光源311送风冷却风,从而能够稳定地冷却光源311。
(2)对于光源装置31而言,构成为无论投影仪1所处的姿势如何,均从铅垂方向VL的上侧冷却光源311。由此,铅垂方向VL的上侧朝容易变热的光源311的上侧集中地送风冷却风,从而能够高效地冷却光源311。
(3)旋转部件51构成为借助重力而旋转。由此,无需具备驱动旋转部件51的驱动部、控制该驱动部的控制部等,从而能够通过简单的构造来选择性地开闭导入口44a、44b、44c、44d。
(4)在流出口形成部41设置有四个流出口41a、41b、41c、41d,从光轴C方向观察,四个流出口41a、41b、41c、41d配置为包围发光管3111。由此,即便在变更投影仪1的姿势时,也能够从铅垂方向VL上的大致相同的方向朝光源311送风冷却风,能够稳定地冷却光源311。
另外,第一流路至第四流路F1~F4的下游侧设置于投影仪1内的容易成为死区的空间,因此抑制了投影仪1的大型化。
(5)投影仪1具备上述的光源装置31,因此,投影仪1在包括放置设置以及吊挂设置在内的以沿光轴C的方向轴为中心旋转360°的范围内的姿势中,能够高效地冷却光源311。因此,扩展了使用场景,可以提供能长期地使用光源装置31的投影仪1。
(6)在将导入口形成部4B以及开闭装置5配置于投影仪1主体的状态下,通过取出反射镜收纳部4A,能够更换光源311。因此,在用于更换光源311的更换部件不需要包含导入口形成部4B以及开闭装置5,因此,能够抑制更换部件的件数增加、能够使更换的单元小型化,从而实现操作性能的提高。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变更。
(变形例一)
上述实施方式的光源用框体4构成为,具备四个作为由开闭装置5来开闭的导入口的导入口44a、44b、44c、44d,但是并不限定为四个,也可以构成为其他的数量。
图12是表示变形例一的导入口形成部7以及流出口形成部8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在导入口形成部7设置有六个并列设置于中心轴7S的周围的导入口7a~7f。导入口7a~7f通过俯视观察呈圆形的开口部由从中心轴7S呈放射状延伸的壁部分隔而形成。
具体而言,导入口7a位于中心轴7S的上方(+Z方向),观察图12的图面,导入口7b~7f形成为从导入口7a依次顺时针以大致相等间隔并列设置。
如图12所示,在流出口形成部8设置有六个流出口8a~8f。流出口8a~8f配置为,从X方向观察包围发光管3111,流出口8a位于发光管3111的上方(+Z方向),观察图12的图面,流出口8b~8f形成为从流出口8a依次顺时针地并列设置。而且,流出口8a~8f分别与导入口7a~7f连通。
图13、图14是用于说明变形例一的动作的图。
如图13(a)所示,在放置设置投影仪1时,如图13(b)所示,成为导入口7a、7b、7f被打开且导入口7c、7d、7e由旋转部件51大致关闭的状态。而且,从冷却风扇91送出的冷却风从导入口7a、7b、7f导入,从流出口8a、8b、8f流出,送风到发光管3111。流出口8a、8b、8f在铅垂方向VL上位于发光管3111的上方,因此发光管3111由从铅垂方向VL的上方送风的冷却风20f冷却。
如图14(a)所示,在与图11(a)所示的倾斜设置同样地倾斜设置投影仪1时,如图14(b)所示,成为导入口7a、7b、7c被打开、导入口7f的一部分被打开、导入口7d、7e由旋转部件51关闭的状态。而且,从冷却风扇91送出的冷却风从导入口7a、7b、7c、7f导入,从流出口8a、8b、8c、8f流出,送风到发光管3111。另外,导入口7f处于其一部分被打开的状态下,因此从流出口8f流出的冷却风21f比从流出口8a、8b流出的冷却风22f以及从流出口8c流出的冷却风23f的风量小。
流出口8a、8b在铅垂方向VL上位于发光管3111的上方,流出口8c、8f位于发光管3111的侧方,因此,发光管3111由从铅垂方向VL的上方送风的冷却风22f、从侧方送风的冷却风23f冷却。
这样,即便在导出口形成有六个的情况下,对于光源装置31而言,根据设置投影仪1的姿势,也选择地开闭导入口7a~7f,发光管3111由从多个相邻的流出口流出的冷却风冷却。另外,发光管3111主要由从铅垂方向VL的上方送风的冷却风冷却。
(变形例二)
也可以构成为,将反射镜收纳部4A和导入口形成部4B一体化,并且将该一体化了的单元形成为能够装卸。
(变形例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第一流路至第四流路F1~F4分别设置有一个流出口41a、41b、41c、41d,但也可以构成为在一个流路设置多个流出口。
(变形例四)
上述实施方式的开闭装置5构成为,旋转部件51借助重力而旋转,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具备使旋转部件旋转的驱动部,通过电动使该旋转部件旋转。
(变形例五)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光调制装置设置为三个,但是并不限定于三个,也可以设置一个、两个、或者四个以上。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光调制装置构成为具有透过型的液晶面板,但是也可以是利用了反射型液晶面板的装置。另外,光调制装置也可以是使用了微镜阵列的设备等的结构。
(变形例六)
光源311并不限定于放电型的灯,也可以由其他方式的灯、发光二极管等的固体光源构成。
附图标记说明:
1...投影仪;2...外装框体;3...光学单元;4A...反射镜收纳部;4B、7...导入口形成部;5...开闭装置;6...保持部;7a、7b、7c、7d、7e、7f、44a、44b、44c、44d...导入口;8a、8b、8c、8d、8e、8f、41a、41b、41c、41d...流出口;10f、11f、12f、13f、20f、21f、22f、23f...冷却风;31...光源装置;36...投影透镜;51...旋转部件;311...光源;312...反射镜;312A...开口部;351、351B、351G、351R...液晶光阀;3111...发光管;3111A...发光部;91...冷却风扇;VL...铅垂方向。

Claims (4)

1.一种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装置组装于具有送出冷却风的冷却风扇的投影仪并加以使用,
所述光源装置具备:
光源;
反射镜,该反射镜反射从所述光源射出的光束;
反射镜收纳部,该反射镜收纳部收纳所述光源以及所述反射镜;
导入口形成部,该导入口形成部具有能够导入所述冷却风的多个导入口、以及与所述多个导入口分别连通且供所导入的所述冷却风流出的多个流出口;
开闭装置,该开闭装置选择性地开闭所述多个导入口;以及
保持部,该保持部安装有收纳所述开闭装置的所述导入口形成部,
所述保持部固定于构成该投影仪的外装的外装壳体,将所述反射镜收纳部保持为装卸自如,
所述开闭装置具备旋转部件,该旋转部件借助重力而旋转,根据该投影仪的姿势选择性地开闭所述多个导入口,
所述旋转部件打开与所述多个流出口中的位于该光源装置的铅垂方向的上侧的所述流出口连通的所述导入口、并且关闭与位于该光源装置的铅垂方向的下侧的所述流出口连通的所述导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出口设置为四个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装置具备光源用框体,该光源用框体具有使所述多个导入口与所述多个流出口分别连通的多个流路,
所述光源用框体具有:
辅助导入口,该辅助导入口不被所述旋转部件关闭;以及
辅助流出口,该辅助流出口与所述辅助导入口连通并且使来自所述辅助导入口的冷却风流出。
4.一种投影仪,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
光调制装置,该光调制装置根据图像信息对从所述光源装置射出的光束进行调制;以及
投影透镜,该投影透镜对由所述光调制装置调制后的光束进行投影。
CN201510354756.0A 2012-05-23 2013-05-21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仪 Active CN1049321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17256A JP6078983B2 (ja) 2012-05-23 2012-05-23 光源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12-117256 2012-05-23
CN201310189086.2A CN103424968B (zh) 2012-05-23 2013-05-21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仪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89086.2A Division CN103424968B (zh) 2012-05-23 2013-05-21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2179A CN104932179A (zh) 2015-09-23
CN104932179B true CN104932179B (zh) 2017-04-12

Family

ID=4962135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54756.0A Active CN104932179B (zh) 2012-05-23 2013-05-21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仪
CN201310189086.2A Active CN103424968B (zh) 2012-05-23 2013-05-21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仪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89086.2A Active CN103424968B (zh) 2012-05-23 2013-05-21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仪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9335615B2 (zh)
JP (1) JP6078983B2 (zh)
CN (2) CN1049321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24053A1 (ja) * 2011-03-15 2012-09-20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JP5817261B2 (ja) * 2011-07-04 2015-11-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US9841663B2 (en) 2015-03-06 2017-12-1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ght source apparatus and projector that selectively opens and closes openings based on posture
JP2017003800A (ja) 2015-06-11 2017-01-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ユニット、光源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17003794A (ja) * 2015-06-11 2017-01-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17003796A (ja) * 2015-06-11 2017-01-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照明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07390462B (zh) 2016-05-17 2020-07-03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机及其光源模块
WO2018198278A1 (ja) * 2017-04-27 2018-11-01 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投射型映像表示装置
CN109426053A (zh) * 2017-08-31 2019-03-05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机与光源模块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30890A (ja) * 2000-05-22 2001-11-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源装置及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CN1525239A (zh) * 2003-02-25 2004-09-01 ������������ʽ����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机
JP2005010505A (ja) * 2003-06-19 2005-01-13 Seiko Epson Corp 照明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プロジェクタ
US7179048B2 (en) * 2004-10-28 2007-02-20 Coretronic Corporation Cooling apparatus with a mesh structure
CN102193293A (zh) * 2010-03-04 2011-09-2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93959A (ja) * 1991-10-02 1993-04-16 Sharp Corp ランプ冷却装置
JPH10106307A (ja) * 1996-09-30 1998-04-24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 Corp 光源装置、プロジェクタおよび光照射装置
US7210825B2 (en) * 2002-12-16 2007-05-01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Light source device
JP2005024735A (ja) * 2003-06-30 2005-01-27 Toshiba Corp 光源装置
JP3966288B2 (ja) * 2004-01-28 2007-08-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変調素子保持体、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JP4529483B2 (ja) * 2004-03-02 2010-08-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投射型表示装置
JP4759961B2 (ja) * 2004-09-21 2011-08-31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JP4698203B2 (ja) * 2004-11-02 2011-06-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投写型表示装置
JP4491406B2 (ja) * 2005-11-18 2010-06-30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ランプ冷却構造、投射型表示装置、およびランプ冷却方法
JP2008226569A (ja) * 2007-03-12 2008-09-25 Seiko Epson Corp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JP4966755B2 (ja) * 2007-06-15 2012-07-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TWI346832B (en) * 2007-07-25 2011-08-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Illumination system adapted for a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cooling air guiding apparatus thereof
JP4479784B2 (ja) * 2007-11-29 2010-06-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JP2009237237A (ja) * 2008-03-27 2009-10-15 Brother Ind Ltd プロジェクタ
JP2010085555A (ja) * 2008-09-30 2010-04-15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
JP5217904B2 (ja) * 2008-10-28 2013-06-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JP5263993B2 (ja) * 2008-10-31 2013-08-14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光源冷却装置、投写型表示装置、および光源冷却方法
JP5378112B2 (ja) * 2009-08-28 2013-12-25 日立コンシューマ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投射型映像表示装置
CN102043315B (zh) * 2009-10-23 2012-07-04 扬光绿能股份有限公司 导流装置与投影机
JP5232132B2 (ja) * 2009-12-08 2013-07-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ランプユニット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JP2011164170A (ja) * 2010-02-05 2011-08-25 Panasonic Corp 投射型表示装置
JP2011203515A (ja) * 2010-03-25 2011-10-13 Seiko Epson Corp 光源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11209382A (ja) * 2010-03-29 2011-10-20 Seiko Epson Corp 光源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5488293B2 (ja) * 2010-07-22 2014-05-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TW201215991A (en) * 2010-10-12 2012-04-16 Delta Electronics Inc Cooling device and projector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2486600B (zh) * 2010-12-03 2014-04-23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模组及其投影装置
JP5611800B2 (ja) * 2010-12-16 2014-10-2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投写型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30890A (ja) * 2000-05-22 2001-11-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源装置及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CN1525239A (zh) * 2003-02-25 2004-09-01 ������������ʽ����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机
JP2005010505A (ja) * 2003-06-19 2005-01-13 Seiko Epson Corp 照明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プロジェクタ
US7179048B2 (en) * 2004-10-28 2007-02-20 Coretronic Corporation Cooling apparatus with a mesh structure
CN102193293A (zh) * 2010-03-04 2011-09-2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24968B (zh) 2015-07-08
US20130314673A1 (en) 2013-11-28
CN103424968A (zh) 2013-12-04
US9335615B2 (en) 2016-05-10
US9651852B2 (en) 2017-05-16
CN104932179A (zh) 2015-09-23
JP6078983B2 (ja) 2017-02-15
JP2013246183A (ja) 2013-12-09
US20160209737A1 (en) 2016-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32179B (zh)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仪
CN100356268C (zh)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机
US9316897B2 (en) Light source unit and projector
CN100517056C (zh) 投影装置
CN100594422C (zh) 光源装置和投影型显示装置
US20060170879A1 (en) Rear projector
CN101131533B (zh) 投影装置
JPWO2004036308A1 (ja) 照明装置、排気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プロジェクタ
CN100543579C (zh) 投影仪装置
TWI363245B (en) Projector
JP6179152B2 (ja) 光源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US9568815B2 (en) Light source unit and projector
CN100451739C (zh) 投影装置
CN106249525B (zh) 光源装置单元、光源盒和投影仪
US9817302B2 (en) Lighting device and projector
JP2014191016A5 (zh)
CN105938291A (zh) 光源装置及投影仪
US20060170881A1 (en) Rear projector
US20160363846A1 (en) Light source device,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projector
JP6417595B2 (ja) 光源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02436128B (zh) 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
CN106647123A (zh) 光源装置、照明装置和投影仪
JP2016180940A (ja) 光源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14048554A (ja) 光源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16339051A (zh) 投影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