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08431B - 擦拭装置、液体排出装置以及擦拭方法 - Google Patents

擦拭装置、液体排出装置以及擦拭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08431B
CN104908431B CN201510096699.0A CN201510096699A CN104908431B CN 104908431 B CN104908431 B CN 104908431B CN 201510096699 A CN201510096699 A CN 201510096699A CN 104908431 B CN104908431 B CN 1049084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per
head
rotation
gear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966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08431A (zh
Inventor
宫泽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4598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7209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9341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4103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908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84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084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84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35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 B41J2/16541Means to remove deposits from wipers or scra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 B41J2/16523Waste ink transport from caps or spittoons, e.g. by su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35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 B41J2/16538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with brushes or wiper blades perpendicular to the nozzle pl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35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 B41J2/16544Constructions for the positioning of wi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35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 B41J2/16544Constructions for the positioning of wipers
    • B41J2/16547Constructions for the positioning of wipers the wipers and caps or spittoons being on the same movable supp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擦拭装置、液体排出装置以及擦拭方法。通过简单且小型的结构实现能够对喷墨头(7)的单位头(71~74)选择性地进行擦拭的擦拭装置(30)。打印机的擦拭装置具备排列为一列的四个擦拭单元(50Bk、50C、50M、50Y)。若驱动轴基于擦拭器马达的旋转而进行旋转,则进行使四个擦拭单元向排列方向的一侧依次动作的去路的顺序动作、与向另一侧动作的回路的顺序动作。四个头单元(7Bk、7C、7M、7Y)具备单位头(71、73)的列以及单位头(72、74)的列。四个擦拭器(57Bk、57C、57M、57Y)能够向能够对单位头(71、73)进行擦拭的位置以及能够对单位头(72、74)进行擦拭的位置移动。

Description

擦拭装置、液体排出装置以及擦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擦去附着于液体排出头的喷嘴面的墨水等液体的擦拭装置、液体排出装置以及擦拭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具备排出墨水等液体的液体排出头的液体排出装置,使用有喷墨打印机。在喷墨打印机中,往往在喷墨头(液体排出头)的喷嘴面附着有纸粉等异物、墨水。以往,为了防止由上述的附着物引起的不良情况,而使喷嘴面在由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的擦拭器的前端滑动接触,从而除去附着物。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结构,即在具备排出颜色不同的墨水的四个喷嘴头的喷墨打印机中,针对每个喷嘴头设置擦拭器。各擦拭器分别搭载于擦拭器载体,针对每个擦拭器载体设置有载体往复移动机构。各载体往复移动机构能够独立地驱动。因此,能够对需要擦拭的喷嘴头选择性地进行擦拭。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在与多个头对应的位置配置多个维护单元的喷墨打印机。在各维护单元搭载有擦拭单元及其驱动机构。在专利文献2中,对多个维护单元独立地进行驱动,从而能够对多个头选择性地进行擦拭。
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如下结构,即在具备多个头的喷墨打印机中,具备数量比头的数量少的擦拭器。在专利文献3中,使搭载了四个头的滑架相对于两个擦拭器移动,从而能够对四个头两个两个地进行擦拭。由此,能够通过比头的数量少的擦拭器对多个头选择性地进行擦拭。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050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10497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4-43026号公报
在对多个头(喷嘴头)选择性地进行擦拭的情况下,以往,如专利文献1、2那样,针对每个头设置擦拭器,对这些擦拭器独立地进行驱动而进行擦拭。然而,对于针对每个擦拭器设置促动器的结构而言,构成部件较多,且构造较复杂,因此不利于小型化。另外,在行式头方式的喷墨打印机的情况下,各头单元较大型且喷嘴数也较多,因此迫切期望即便在同一头单元中也欲划分成多个喷嘴组并对其进行擦拭。在上述的情况下,擦拭器与促动器的数量进一步增加,因此构成部件进一步增加,从而导致大型化。
与此相对,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如下打印机,该打印机为使滑架相对于擦拭器相对地移动,从而擦拭器的数量比头的数量少的结构,并且能够对多个头选择性地进行擦拭。然而,在上述的结构中,虽然通过减少擦拭器的数量从而能够实现擦拭装置的小型化,但需要设置使滑架相对于擦拭器相对地移动的机构。特别是当进行擦拭时,在使滑架从打印位置向维护位置移动的情况下,除了使滑架在打印位置与维护位置之间移动的机构之外,还需要使滑架相对于擦拭器相对地移动的机构。因此,需要复杂的滑架移动机构,从而不利于小型化。
另外,在对多个头选择性地进行擦拭的情况下,若擦拭器的动作缓慢,则导致花费时间。因此,也迫切期望欲缩短擦拭器的动作时间。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问题点,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实现一种能够通过具备数量比头少的擦拭器的简单且小型的结构对多个头的喷嘴面选择性地进行擦拭的擦拭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擦拭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擦拭器,其数量比将排出液体的多个头排列为多列的头单元的上述头的列数少;马达;擦拭器驱动机构,其基于上述马达的旋转,使上述擦拭器与上述头的喷嘴面滑动接触而对上述头的列进行擦拭;以及擦拭器移动机构,其使上述擦拭器向能够对多个上述头的列中的第一列进行擦拭的第一位置、以及能够对与上述第一列不同的第二列进行擦拭的第二位置移动。
如上,本发明中,与具备排列为多列的头列的头单元相对应,能够通过一个擦拭器对多列中的相互不同的两列(第一列、第二列)选择性地进行擦拭。即,本发明的擦拭器通过擦拭器移动机构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对第一列进行擦拭,在第二位置对第二列进行擦拭。在上述的结构中,能够使擦拭器的数量比与头的数量相比,因此有利于擦拭装置的小型化。特别是在头单元较大型且喷嘴数较多的行式头的情况下,往往在排出相同墨水的头单元设置多列头的列,从而能够实现能够对上述的行式头的头单元的头选择性地进行擦拭的小型的擦拭装置。另外,不需要在搭载擦拭装置的打印机侧设置能够使搭载了多列头的列的大型的头单元相对于擦拭器相对地移动的头移动机构。因此,有利于搭载该擦拭装置的打印机等的液体排出装置的小型化。
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擦拭器向上述头的列延伸的方向移动,而对上述头的列进行擦拭。这样一来,能够通过简单的动作对头的列选择性地进行擦拭。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具有多个上述擦拭器的情况下,上述擦拭器移动机构使上述多个擦拭器分别向能够对设置于上述头单元的多个上述头的列中的邻接的两列头中的一列进行擦拭的上述第一位置、以及能够对另一列进行擦拭的上述第二位置移动。这样一来,多个擦拭器分别能够对多个头的列选择性地进行擦拭。因此,能够通过小型的擦拭装置对具备多个头的列的大型的头单元选择性地进行擦拭。
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擦拭器驱动机构具备基于上述马达的旋转而进行旋转的驱动轴,基于该驱动轴向一个方向的旋转,使沿着该驱动轴的轴线方向配置为一列的上述多个擦拭器以预先决定的顺序与上述头的喷嘴面滑动接触,而对多个上述头的列进行擦拭。若形成上述的结构,则在具有多个擦拭器的擦拭装置中,能够基于通过一个马达旋转的一根驱动轴向一个方向的旋转而对这些擦拭器依次进行驱动。因此,为能够选择性地进行擦拭的结构,并且不需要设置多个驱动源。另外,只要使多个擦拭器以决定的顺序驱动即可,由此动作模式较简单,因此能够简化结构,也适于高速化。因此,有利于擦拭装置的小型化以及简化、高速化。另外,适于对搭载于大型的头单元的多个头的喷嘴面选择性地进行擦拭。
在本发明中,能够形成如下结构,即上述擦拭器驱动机构具有沿上述驱动轴的轴线方向排列的多个齿轮单元,上述齿轮单元具有基于上述驱动轴的旋转而进行旋转的驱动齿轮、以及与该驱动齿轮啮合的间歇齿轮,上述多个擦拭器分别基于上述间歇齿轮的旋转而与上述头的喷嘴面滑动接触,来对上述头的列进行擦拭,上述多个齿轮单元以上述间歇齿轮与上述驱动齿轮基于上述驱动轴向一个方向的旋转而沿着上述多个齿轮单元的排列方向依次啮合的方式连结。根据上述的结构,基于驱动轴向一个方向的旋转,使多个齿轮单元的相位错开地啮合,由此,能够依次进行由多个擦拭器进行的擦拭动作。
在本发明中,能够形成如下结构,即上述擦拭器基于与上述间歇齿轮一体地旋转的旋转凸轮的旋转,而从不与上述头的喷嘴面滑动接触的后退位置向能够与上述头的喷嘴面滑动接触的擦拭位置移动,然后,返回上述后退位置。如上,使间歇齿轮与旋转凸轮形成一体,从而能够通过小型的结构进行擦拭动作。
在本发明中,优选还具有对上述间歇齿轮向从与上述驱动齿轮啮合的旋转范围脱离的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这样一来,在驱动齿轮与间歇齿轮的啮合刚脱离后的位置,对间歇齿轮向空转位置侧施力。因此,能够防止间歇齿轮成为不稳定的状态。由此,能够防止间歇齿轮与驱动齿轮因振动等而意外地啮合,而能够防止擦拭器意外地动作。
另外,在本发明中,能够形成如下结构,即还具有:第一壳体,其对上述马达、上述擦拭器驱动机构、以及上述多个擦拭器进行保持;第二壳体,其将该第一壳体支承为能够向上述驱动轴的轴线方向移动的状态;第一移动机构,其基于上述驱动轴向上述第一旋转方向的旋转,而使在上述第一壳体保持有上述马达、上述驱动轴、上述多个齿轮单元、以及上述多个擦拭器的可动单元向上述轴线方向的一侧移动;以及第二移动机构,其基于上述驱动轴向上述第二旋转方向的旋转,而使上述可动单元向上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移动。这样一来,能够使搭载了多个擦拭器的可动单元整体往复移动。因此,能够通过一个擦拭器对邻接的两列头选择性地进行擦拭。
因此,能够对数量比擦拭器数量多的头选择性地进行擦拭。因此,适于对高密度地配置有喷嘴的大型的头单元的每个头进行擦拭。
作为上述的结构,例如能够采用如下结构,即,上述第一移动机构具备:第一螺旋凸轮,上述第一螺旋凸轮基于上述驱动轴的旋转而进行旋转;以及第一凸轮销,上述第一凸轮销设置于上述第二壳体并配置于在上述第一螺旋凸轮的外周面设置的第一螺旋状凹部,上述第二移动机构具备:第二螺旋凸轮,上述第二螺旋凸轮基于上述驱动轴的旋转而进行旋转;以及第二凸轮销,上述第二凸轮销设置于上述第二壳体,并配置于在上述第二螺旋凸轮的外周面设置的第二螺旋状凹部。如上,使用两个螺旋凸轮,从而能够基于驱动轴的旋转使可动单元往复移动。
在本发明中,能够形成如下结构,即上述多个擦拭器分别与能够和该擦拭器滑动接触的擦拭清洁器一同构成擦拭单元,该擦拭单元基于上述驱动轴向一个方向的旋转,而以连动的方式进行使上述擦拭器与上述头的喷嘴面滑动接触的擦拭动作、以及由上述擦拭清洁器进行的上述擦拭器的清洁动作。这样一来,能够基于驱动轴向一个方向的旋转,将由擦拭器进行的擦拭动作以及由擦拭清洁器进行的动作作为一组动作进行。因此,为能够选择性地进行擦拭以及清洁的结构,并且不需要设置多个驱动源。因此,有利于小型化。
作为上述的结构,例如能够形成如下结构,即,上述齿轮单元具备与上述驱动轴一体地旋转的第一驱动齿轮以及第二驱动齿轮,该第一驱动齿轮以及该第二驱动齿轮沿上述驱动轴的轴线方向交替地排列,上述齿轮单元具备与上述第一驱动齿轮啮合的第一间歇齿轮、以及与上述第二驱动齿轮啮合的第二间歇齿轮,在上述第一间歇齿轮,一体地形成有对上述擦拭清洁器进行驱动的第一旋转凸轮,在上述第二间歇齿轮,一体地形成有对上述擦拭器进行驱动的第二旋转凸轮。如上,使用两组齿轮单元,从而能够基于驱动轴向一个方向的旋转而以连动的方式进行由擦拭器进行的擦拭动作以及由擦拭清洁器进行的动作。
更具体而言,例如能够如以下那样构成。当上述驱动轴向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时,上述第一间歇齿轮与上述第一驱动齿轮啮合,在与该第一驱动齿轮的啮合脱离前的规定的旋转范围内,上述第二间歇齿轮基于该第一间歇齿轮的旋转而进行旋转,从而与上述第二驱动齿轮啮合。然后,在上述第二间歇齿轮与上述第二驱动齿轮的啮合脱离前的规定的旋转范围内,设置于邻接的上述齿轮单元的上述第一间歇齿轮基于该第二间歇齿轮的旋转而进行旋转,从而与该邻接的上述齿轮单元的上述第一驱动齿轮啮合。然后,当上述驱动轴向与上述第一旋转方向反向的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时,上述第二间歇齿轮与上述第二驱动齿轮啮合,在与该第二驱动齿轮的啮合脱离前的规定的旋转范围内,上述第一间歇齿轮基于该第二间歇齿轮的旋转而进行旋转,从而与上述第一驱动齿轮啮合。然后,在上述第一间歇齿轮与上述第一驱动齿轮的啮合脱离前的规定的旋转范围内,设置于邻接的上述齿轮单元的上述第二间歇齿轮基于该第一间歇齿轮的旋转而进行旋转,从而与该邻接的上述齿轮单元的上述第二驱动齿轮啮合。这样一来,使驱动轴向第一旋转方向旋转,从而作为一系列的动作进行擦拭清洁器的动作与擦拭器的擦拭动作,另外,能够使邻接的擦拭单元依次进行该动作。另外,使驱动轴向第二旋转方向旋转,从而作为一系列的动作进行擦拭器的擦拭动作与擦拭清洁器的动作,另外,能够使邻接的擦拭单元依次进行该动作。
接下来,本发明的液体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头单元,其搭载有排列成为多列的排出液体的多个头;以及上述的擦拭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液体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头单元,其搭载有排列成为多列的排出液体的多个头;以及上述的擦拭装置,设置于该擦拭装置的上述多个擦拭器分别在上述可动单元位于可动范围的一端时,能够对邻接的两列头中的一列进行擦拭,在上述可动单元位于可动范围的另一端时,能够对另一列进行擦拭。
接下来,本发明的擦拭方法是具有搭载有排列成为多列的排出液体的多个头的头单元、以及具备数量比上述头的列数少的擦拭器的擦拭装置的液体排出装置中的上述头的喷嘴面的擦拭方法,上述擦拭方法的特征在于,使上述擦拭器向与和该擦拭器对应的多个上述头的列中的第一列对置的第一位置移动,而通过上述擦拭器对上述第一列的头的喷嘴面进行擦拭,使上述擦拭器向与和上述第一列不同的第二列对置的第二位置移动,而通过上述擦拭器对上述第二列的头的喷嘴面进行擦拭。
在本发明的擦拭方法中,优选上述擦拭装置具备:多个上述擦拭器;马达;以及基于上述马达的旋转驱动上述多个擦拭器而对上述头的喷嘴面进行擦拭的擦拭器驱动机构,上述液体排出装置具有使上述头单元移动的头移动装置,基于上述马达向一个方向的旋转而对上述擦拭器驱动机构进行驱动,进行以预先决定的顺序进行上述多个擦拭器的擦拭动作的顺序动作,在该顺序动作中,以在上述多个擦拭器中的任一个进行擦拭动作的时刻上述头单元通过与上述多个擦拭器对置的位置的方式,对头移动装置进行驱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图1的打印机的简要纵向剖视图。
图3是从打印机下侧观察喷墨头的仰视图。
图4是维护单元的立体图。
图5是擦拭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擦拭装置以及可动单元的立体图。
图7是擦拭装置的内部机构的立体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外壳内的可动单元的位置的说明图。
图9是擦拭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擦拭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将擦拭单元分解成擦拭器部与擦拭清洁器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擦拭单元的动作说明图。
图13是改变例的擦拭清洁器部的立体图。
图14是改变例的擦拭清洁器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应用本发明的擦拭装置、具备该擦拭装置的液体排出装置、以及擦拭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本发明应用于喷墨打印机的维护单元,但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排出墨水以外的液体的液体排出装置。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为具备行式头(line head)方式的打印头的打印机,但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具备串行头(serialhead)方式的打印头的打印机。
整体结构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外观立体图。另外,图2是其简要纵向剖视图。如图1所示,打印机1具备整体在前后方向较长的长方体形状的打印机框体2。以下,在本说明书中,用附图标记X表示打印机宽度方向,用附图标记Y表示打印机前后方向,用附图标记Z表示打印机上下方向。X、Y、Z三个方向相互正交。另外,用附图标记X1表示打印机宽度方向X的一侧,用附图标记X2表示另一侧,用附图标记Y1表示打印机前方,用附图标记Y2表示打印机后方,用附图标记Z1表示打印机上方,用附图标记Z2表示打印机下方。
在打印机框体2的前表面2a的上侧部分的、打印机宽度方向X的一侧X1,设置有操作面板3,在另一侧X2形成有排纸口4。在排纸口4的下侧设置有开闭盖5A。若打开开闭盖5A,则打印机内部的介质输送路10(参照图2)被敞开。另外,在操作面板3的下侧设置有对墨盒收容部(省略图示)进行开闭的开闭盖5B。在墨盒收容部安装有供黑色墨水Bk、青色墨水C、品红色墨水M、黄色墨水Y四种颜色的墨水存积的四个墨盒(省略图示)。
如图2所示,在打印机框体2的内部的打印机后方Y2侧的下部形成有卷纸收纳部6。另外,在打印机前方Y1侧的上部配置有喷墨头7(液体排出头),在打印机前方Y1侧的下部配置有压板单元8。喷墨头7配置为使形成有喷墨嘴的喷嘴面7a与压板面8a对置。从装填于卷纸收纳部6的卷纸9拉出的长条的记录纸P沿着由双点划线表示的介质输送路10被输送,经由喷墨头7的打印位置从排纸口4被排出。
喷墨头7为行式型,并具备头单元7Bk、头单元7C、头单元7M、头单元7Y四个头单元。即,喷墨头7为具备排出四种颜色的墨水的四个头单元的大型的头单元。四个头单元沿打印机前后方向Y以一定间隔排列。喷墨头7搭载于滑架11。滑架11通过配置于该打印机前方Y1侧的滑架移动机构15,在图1中由虚线表示的压板对置位置11A与图1中由双点划线表示的待机位置11B之间移动。滑架移动机构15具备一对同步带轮(省略图示)、同步带(省略图示)、滑架马达15a等。一对同步带轮配置于滑架导轴14的两端的附近。同步带架设于上述一对同步带轮,将其一部分固定于滑架11。若驱动滑架马达15a,则一方的同步带轮旋转而使同步带移动。由此,滑架11沿着一对滑架导轴14在打印机宽度方向X往复移动。
当滑架11位于压板对置位置11A时,搭载于滑架11的喷墨头7与沿着压板面8a被输送的记录纸P对置。该位置为喷墨头7的打印位置7A。另一方面,当滑架11位于待机位置11B时,喷墨头7与配置于其下侧的维护单元16对置。该位置为喷墨头7的维护位置7B。如上,由滑架11、滑架导轴14、以及滑架移动机构15构成使喷墨头7在打印位置7A与维护位置7B之间往复移动的头移动机构(头移动装置)。
喷墨嘴的配置
图3是从打印机下方Z2侧观察喷墨头7的仰视图。如上所述,喷墨头7具备:头单元7Bk、头单元7C、头单元7M、头单元7Y。上述四个头单元分别呈整体在打印机宽度方向X细长的形状,并具备沿打印机宽度方向X排列的四个单位头71~74(头)。四个单位头71~74的邻接的单位头沿打印机前后方向Y前后配置,整体排为两列。单位头71、73构成打印机前方Y1侧的列,单位头72、74构成打印机后方Y2侧的列。当沿打印机前后方向Y观察时,在打印机宽度方向X邻接的单位头的端部分重合。
在四个单位头71~74,各形成有两列将多个喷墨嘴沿打印机宽度方向X以规定的喷嘴间距排列的喷墨嘴列。在头单元7Bk的单位头71~74形成有排出黑色墨水Bk的喷墨嘴。另外,在头单元7C的单位头71~74形成有排出青色墨水C的喷墨嘴。另外,在头单元7M的单位头71~74形成有排出品红色墨水M的喷墨嘴。另外,在头单元7Y的单位头71~74形成有排出黄色墨水Y的喷墨嘴。
维护单元
图4是维护单元16的立体图。维护单元16具备吸引装置20以及擦拭装置30。吸引装置20对喷墨头7的喷嘴面7a进行遮盖并进行墨水的吸引等。另外,擦拭装置30擦去附着于喷墨头7的喷嘴面7a的墨水、异物。如图4所示,吸引装置20与擦拭装置30配置为沿打印机宽度方向X邻接,并支承于矩形的基架17。当将喷墨头7定位于维护位置7B时,喷墨头7的喷嘴面7a与吸引装置20对置。擦拭装置30相对于吸引装置20配置于压板单元8所定位的一侧。因此,当喷墨头7在维护位置7B与打印位置7A之间移动时,喷墨头7的喷嘴面7a在擦拭装置30之上通过而移动。
吸引装置
吸引装置20具备:头帽21、使头帽21沿打印机上下方向Z升降的升降机构(省略图示)、废墨罐(省略图示)、废墨管(省略图示)以及吸引泵26等。头帽21具备帽单元21Bk、21C、21M、21Y。各帽单元具备四个单位帽22~25。四个单位帽22~25与头单元侧的四个单位头71~74对置。单位帽22~25通过废墨管与废墨罐连接。在维护时以及喷墨头7进入待机状态时,使头帽21上升,并通过单位帽22~25对单位头71~74进行遮盖。
在打印机1中,为了预防或者消除喷墨头7的喷墨嘴因墨水的增粘而堵塞,而进行冲洗以及墨水吸引动作(清洁)。
冲洗是使喷墨头7向维护位置7B移动并朝向头帽21排出墨水的动作。通过冲洗被排出的墨水保持于配置在单位帽22~25内的墨水吸收件。另外,在进行墨水吸引动作时,在通过单位帽22~25对单位头71~74进行遮盖的状态下驱动吸引泵26。由此,在喷墨嘴的周围的封闭空间形成负压,从而能够对喷嘴内的墨水进行吸引。被吸引出的废墨与排出至墨水吸收件的废墨一同经由废墨管回收于废墨罐。
擦拭装置
图5是从打印机前方Y1侧观察擦拭装置30的立体图。另外,图6是擦拭装置30及其可动单元40的立体图,图6(a)是从打印机宽度方向X的另一侧X2(压板单元8侧)观察擦拭装置30的状态,图6(b)表示卸下了擦拭装置的外壳的状态(可动单元40)。如图5、图6所示,擦拭装置30具备在打印机前后方向Y较长的外壳31(第二壳体)以及收容于外壳31的可动单元40。可动单元40被外壳31支承为能够向打印机前后方向Y移动。在可动单元40的打印机前方Y1侧的部位配置有后述的擦拭单元50。
外壳31具备构成壳体底面以及壳体侧面的箱型的下壳体32、以及构成壳体上表面的盖壳体33。盖壳体33通过螺钉等固定部件相对于下壳体32装卸。在盖壳体33的与头帽21在打印机宽度方向X邻接的部位,形成有沿打印机前后方向Y延伸的开口34。另外,在盖壳体33的比开口34更靠打印机后方Y2侧的部位形成有窗部35。在开口34的打印机前后方向Y的两侧形成有第一凸轮销36A以及第二凸轮销36B(参照图5)。第一凸轮销36A配置于开口34的打印机后方Y2侧,第二凸轮销36B配置于开口34的打印机前方Y1侧。第一凸轮销36A以及第二凸轮销36B从盖壳体33的背面向壳体内突出。这些凸轮销与后述的螺旋凸轮一同构成使可动单元40在外壳31内沿打印机前后方向Y移动的移动机构。
如图6(b)所示,可动单元40具备内壳体41(第一壳体)以及保持于内壳体41的内部机构42。内壳体41被外壳31保持为能够沿打印机前后方向Y滑动。在内壳体41的与外壳31的开口34重叠的部位,形成有从开口34向打印机上方Z1突出的突出部43。突出部43的上表面为沿打印机前后方向Y观察的情况下的剖面形状向打印机上方Z1凸出的平缓的弯曲面44。在弯曲面44沿打印机前后方向Y以一定间隔排列有四个开口45。四个开口45形成于与吸引装置20的帽单元21Bk、21C、21M、21Y在打印机宽度方向X邻接的位置。在四个开口45配置有后述的擦拭单元50的擦拭器57等。
擦拭装置的内部机构
图7是擦拭装置30的内部机构42的立体图。内部机构42具备:沿打印机前后方向Y排列为一列的四个擦拭单元50、驱动力传递机构60、擦拭器马达46、以及配置于四个擦拭单元50的排列方向的两侧的第一螺旋凸轮47A以及第二螺旋凸轮47B。如图6(b)所示,在内壳体41的打印机后方Y2侧的端部设置有马达安装部41a,此处安装有擦拭器马达46。驱动力传递机构60具备:驱动轴61、支轴62、减速机构63、第一驱动齿轮64A、第二驱动齿轮64B、第三驱动齿轮65A以及第四驱动齿轮65B。
驱动轴61以及支轴62沿打印机前后方向Y平行地延伸。减速机构63对擦拭器马达46的输出旋转进行减速并传递至驱动轴61。减速机构63为具备如下部件的轮系:与安装于擦拭器马达46的输出轴的小齿轮(省略图示)啮合的第一齿轮63a、与第一齿轮63a的小径齿轮部啮合的第二齿轮63b、以及与第二齿轮63b的小径齿轮部啮合的第三齿轮63c。驱动轴61与第三齿轮63c一体地旋转。第一齿轮63a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驱动轴61,第二齿轮63b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支轴62。减速机构63以及擦拭器马达46配置于驱动轴61的打印机后方Y2侧的端部。
第一驱动齿轮64A与第二驱动齿轮64B设置有四组,从驱动轴61的打印机后方Y2侧朝向打印机前方Y1按第一驱动齿轮64A、第二驱动齿轮64B的顺序交替地排列四组。另外,在上述四组驱动齿轮的打印机前后方向Y的两侧配置有第三驱动齿轮65A以及第四驱动齿轮65B。第三驱动齿轮65A配置于四组驱动齿轮的打印机后方Y2侧,第四驱动齿轮65B配置于打印机前方Y1侧。四组第一驱动齿轮64A以及第二驱动齿轮64B、配置于其两侧的第三驱动齿轮65A以及第四驱动齿轮65B与驱动轴61一体地旋转。
支轴62配置于驱动轴61的打印机上方Z1侧。在支轴62安装有四组擦拭单元50的第一间歇齿轮51A与第二间歇齿轮51B。第一间歇齿轮51A配置为与驱动力传递机构60的第一驱动齿轮64A啮合,第二间歇齿轮51B配置为与驱动力传递机构60的第二驱动齿轮64B啮合。另外,在支轴62的、四组间歇齿轮的打印机前后方向Y的两侧,安装有第三间歇齿轮66A以及第四间歇齿轮66B。第三间歇齿轮66A与第三驱动齿轮65A啮合,第四间歇齿轮66B与第四驱动齿轮65B啮合。上述四组第一间歇齿轮51A以及第二间歇齿轮51B、与配置于其两侧的第三间歇齿轮66A以及第四间歇齿轮66B能够相对于支轴62相对地旋转。在第一间歇齿轮51A、第二间歇齿轮51B、第三间歇齿轮66A、以及第四间歇齿轮66B,分别遍布周向的规定的范围,设置有形成有齿槽的齿部、以及未形成有齿槽的无齿部。
如上所述,驱动轴61以及支轴62的轴线方向配置于打印机前后方向Y。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在朝向打印机前方Y1侧时成为逆时针方向的旋转方向设为第一旋转方向CCW,将在朝向打印机前方Y1侧时成为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方向设为第二旋转方向CW(参照图7)。驱动轴61基于擦拭器马达46的旋转以其中心轴线L为中心向第一旋转方向CCW以及第二旋转方向CW旋转。当驱动轴61向第一旋转方向CCW旋转时,安装于支轴62的各间歇齿轮通过各驱动齿轮以支轴62的中心轴线L1为中心向第二旋转方向CW旋转。另外,当驱动轴61向第二旋转方向CW旋转时,各间歇齿轮向第一旋转方向CCW旋转。
可动单元移动机构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外壳31内的可动单元40的位置的说明图。如该图所示,可动单元40在外壳31内能够在靠近打印机后方Y2的后方位置40A(第一位置)、与靠近打印机前方Y1的前方位置40B(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可动单元40位于后方位置40A时,可动单元40中供擦拭器57配置的部位亦即突出部43(参照图5、图6)位于盖壳体33的开口34的打印机后方Y2侧的端部附近。另一方面,当可动单元40位于前方位置40B时,突出部43位于开口34的打印机前方Y1侧的端部附近。
如图7所示,设置于内部机构42的打印机后方Y2侧的部位的第一螺旋凸轮47A以能够相对于支轴62相对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支轴62,与第三间歇齿轮66A一体地旋转。在第一螺旋凸轮47A的外周面形成有第一螺旋状凹部48A。在第一螺旋状凹部48A配置有上述的盖壳体33的第一凸轮销36A。第一螺旋状凹部48A的仅打印机前方Y1侧的侧面成为螺旋状的面。另外,在第一螺旋状凹部48A的周向的两端形成有与第一凸轮销36A抵接的面。当驱动轴61向第二旋转方向CW旋转时,第三间歇齿轮66A向第一旋转方向CCW旋转,与此相伴,第一螺旋凸轮47A也向第一旋转方向CCW旋转。此时,第一螺旋凸轮47A通过第一凸轮销36A向打印机前方Y1侧移动。由此,可动单元40的单元整体在外壳31内向打印机前方Y1侧移动。如上,第一螺旋凸轮47A与第一凸轮销36A构成使可动单元40整体向打印机前方Y1侧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49A(参照图7)。
另一方面,设置于内部机构42的打印机前方Y1侧的部位的第二螺旋凸轮47B以能够相对于支轴62相对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支轴62,与第四间歇齿轮66B一体地旋转。第二螺旋凸轮47B及第四间歇齿轮66B为与上述的第一螺旋凸轮47A及第三间歇齿轮66A在打印机前后方向Y反向的结构。即,在第二螺旋凸轮47B的外周面形成有第二螺旋状凹部48B。在第二螺旋状凹部48B配置有上述的盖壳体33的第二凸轮销36B。第二螺旋状凹部48B的仅打印机后方Y2侧的侧面成为螺旋状的面。另外,在第二螺旋状凹部48B的周向的两端形成有与第二凸轮销36B抵接的面。当驱动轴61向第一旋转方向CCW旋转时,第四间歇齿轮66B向第二旋转方向CW旋转,与此相伴,第二螺旋凸轮47B也向第二旋转方向CW旋转。此时,第二螺旋凸轮47B通过第二凸轮销36B向打印机后方Y2侧移动。由此,可动单元40的单元整体在外壳31内向打印机后方Y2侧移动。如上,第二螺旋凸轮47B与第二凸轮销36B构成使可动单元40整体向打印机后方Y2侧移动的第二移动机构49B(参照图7)。
可动单元40基于第一移动机构49A以及第二移动机构49B移动的移动距离d1(参照图8)、与在喷墨头7的各头单元排列为两列的四个单位头71~74的打印机前后方向Y的排列间隔d2(参照图3)一致。当可动单元40位于后方位置40A时,配置于四个开口45的擦拭器57能够对各头单元中构成打印机后方Y2侧的头列的单位头71、73的喷嘴面进行擦拭。另外,当可动单元40位于前方位置40B时,配置于四个开口45的擦拭器57能够对各头单元中构成打印机前方Y1侧的头列的单位头72、74的喷嘴面进行擦拭。
如图8所示,将与四个头单元7Bk、7C、7M、7Y对应的四个擦拭器57分别设为57Bk、57C、57M、57Y,将搭载于四个头单元7Bk、7C、7M、7Y的单位头71~74分别设为单位头71Bk~74Bk、单位头71C~74C、单位头71M~74M、单位头71Y~74Y。于是,由擦拭器57Bk、57C、57M、57Y进行的对单位头的选择性的擦拭如下进行。当可动单元40位于后方位置40A(第一位置)时,擦拭器57Bk能够对头单元7Bk具备的两列单位头的列中的由单位头71Bk、73Bk构成的列(第一列)的喷嘴面进行擦拭。另外,此时,相同地,擦拭器57C能够对头单元7C所具备的两列单位头的列中的、由单位头71C、73C构成的列(第一列)的喷嘴面进行擦拭。另外,擦拭器57M能够对头单元7M所具备的两列单位头的列中的、由单位头71M、73M构成的列(第一列)的喷嘴面进行擦拭。另外,擦拭器57Y能够对头单元7Y所具备的两列的单位头的列中的、由单位头71Y、73Y构成的列(第一列)的喷嘴面进行擦拭。
另外,当可动单元40位于前方位置40B(第二位置)时,擦拭器57Bk能够对头单元7Bk所具备的两列单位头的列中的由单位头72Bk、74Bk构成的列(第二列)的喷嘴面进行擦拭。另外,此时,相同地,擦拭器57C能够对头单元7C所具备的两列单位头的列中的、由单位头72C、74C构成的列(第二列)的喷嘴面进行擦拭。另外,擦拭器57M能够对头单元7M所具备的两列单位头的列中的、由单位头72M、74M构成的列(第二列)的喷嘴面进行擦拭,擦拭器57Y能够对头单元7Y所具备的两列单位头的列中的、由单位头72Y、74Y构成的列(第二列)的喷嘴面进行擦拭。
如上,擦拭装置30具备多个能够对单位头的列进行擦拭的擦拭器57。而且,为单位头的排列数(八列)比擦拭器57的数量(四个)多的结构,并且通过使可动单元40沿打印机前后方向Y移动,从而能够对全部的头列的喷嘴面选择性地进行擦拭。当使各擦拭器57向进行擦拭的头的列移动,使喷墨头7在打印位置7A与维护位置7B之间移动时,喷墨头7相对于擦拭器57沿头的列延伸的方向(打印机前后方向Y)相对地移动。此时,能够对头的列进行擦拭。
擦拭装置的顺序动作
设置于擦拭装置30的四个擦拭单元50进行沿着其排列方向一个一个地被依次驱动的顺序动作。顺序动作为从打印机后方Y2侧朝向打印机前方Y1侧按顺序驱动四个擦拭单元50的去路的顺序动作、与从打印机前方Y1侧朝向打印机后方Y2侧按顺序驱动四个擦拭单元50的回路的顺序动作。如后所述,去路的顺序动作通过使位于擦拭单元50的排列方向的打印机后方Y2侧的端部的第一间歇齿轮51A基于位于其旁边的第三间歇齿轮66A的旋转而向第二旋转方向CW旋转,来开始。另外,回路的顺序动作通过使位于擦拭单元50的排列方向的打印机前方Y1侧的端部的第二间歇齿轮51B基于位于其旁边的第四间歇齿轮66B的旋转而向第一旋转方向CCW旋转,来开始。
驱动轴向第一旋转方向CCW旋转时的动作
在擦拭装置30中,若使驱动轴61向第一旋转方向CCW旋转,则在可动单元40位于上述的前方位置40B的状态下,进行四个擦拭单元50的去路的顺序动作,然后,进行可动单元40向打印机后方Y2侧的滑动动作(从前方位置40B向后方位置40A的移动)。
首先,若使驱动轴61向第一旋转方向CCW旋转,则第三间歇齿轮66A以及第一螺旋凸轮47A通过第三驱动齿轮65A向第二旋转方向CW旋转。此时,第一凸轮销36A在第一螺旋状凹部48A内空转,因此可动单元40不从前方位置40B移动。若第三间歇齿轮66A到达规定的旋转位置,则设置于第三间歇齿轮66A与位于擦拭单元50的排列方向的端部(打印机后方Y2侧的端部)的第一间歇齿轮51A之间的凸轮机构卡合。由此,使第一间歇齿轮51A基于第三间歇齿轮66A的旋转而旋转。其结果,第一间歇齿轮51A从未与第一驱动齿轮64A啮合的空转状态向与第一驱动齿轮64A啮合的状态转移。
设置于第三间歇齿轮66A与第一间歇齿轮51A之间的凸轮机构如下构成。在第三间歇齿轮66A形成有向擦拭单元50侧突出的突出部67A(参照图7)。在突出部67A的前端面形成有凸轮部(省略图示)。该凸轮部呈与后述的第二旋转凸轮55的第七凸轮部55d(参照图10)相同的形状,呈使圆形凹部上的内周面的周向的一部分向内周侧突出的形状。在该凸轮部插入设置于与第一间歇齿轮51A一体地旋转的第一旋转凸轮52的第三凸轮部52c(参照图9、图11)。通过上述凸轮部彼此卡合,从而能够将第三间歇齿轮66A的旋转传递至第一间歇齿轮51A。
第一间歇齿轮51A以及第三间歇齿轮66A的无齿部的相位设定为在第一间歇齿轮51A基于第三间歇齿轮66A的旋转而开始旋转后,在进一步旋转规定角度(例如,30度)后,第三间歇齿轮66A与第三驱动齿轮65A的啮合脱离而成为空转状态。
在第一间歇齿轮51A与第一驱动齿轮64A啮合后,若进一步使驱动轴61向第一旋转方向CCW继续旋转,则四个擦拭单元50被依次驱动,而进行去路的顺序动作。该顺序动作的详情后述。当去路的顺序动作结束时,最后,位于四个擦拭单元50的排列方向的打印机前方Y1侧的端部的第二间歇齿轮51B旋转。第二间歇齿轮51B的旋转传递至第四间歇齿轮66B。
从第二间歇齿轮51B向第四间歇齿轮66B传递旋转通过与设置于第三间歇齿轮66A与第一间歇齿轮51A之间的凸轮机构相同的凸轮机构进行。即,在第四间歇齿轮66B的打印机后方Y2侧的面形成有向擦拭单元50侧突出的凸轮部(省略图示)。该凸轮部呈与上述的第一旋转凸轮52的第三凸轮部52c(参照图9、图11)相同的形状。该凸轮部配置于形成在第二间歇齿轮51B的打印机前方Y1侧的面的第七凸轮部55d(参照图10)。通过上述凸轮部彼此卡合,从而第四间歇齿轮66B的旋转能够传递至第二间歇齿轮51B。另外,第二间歇齿轮51B与第四间歇齿轮66B的无齿部的相位设定为与第一间歇齿轮51A以及第三间歇齿轮66A的无齿部的相位相同。即,设定为在第四间歇齿轮66B开始旋转后,在进一步旋转规定角度(例如,30度)后,第二间歇齿轮51B与第二驱动齿轮64B的啮合脱离而成为空转状态。
这样,接着擦拭单元50的去路的顺序动作,第四间歇齿轮66B以及第二螺旋凸轮47B向第二旋转方向CW的旋转开始。第二螺旋凸轮47B当在前方位置40B向第二旋转方向CW旋转时,被第二凸轮销36B向打印机后方Y2侧按压而移动。由此,可动单元40向后方位置40A移动。
基于驱动轴向第二旋转方向CW的旋转的动作
接下来,在擦拭装置30中,若使驱动轴61向第二旋转方向CW旋转,则在可动单元40位于上述的后方位置40A的状态下,进行四个擦拭单元50的回路的顺序动作。然后,进行可动单元40向打印机前方Y1侧的滑动动作(从后方位置40A向前方位置40B的移动)。
首先,若使驱动轴61向第二旋转方向CW旋转,则第四间歇齿轮66B以及第二螺旋凸轮47B通过第四驱动齿轮65B向第一旋转方向CCW旋转。此时,第二凸轮销36B在第二螺旋状凹部48B内空转,因此可动单元40不从后方位置40A移动。若第四间歇齿轮66B到达规定的旋转位置,则设置于第四间歇齿轮66B与位于擦拭单元50的排列方向的端部(打印机前方Y1侧的端部)的第二间歇齿轮51B之间的凸轮机构卡合。由此,使第二间歇齿轮51B基于第四间歇齿轮66B的旋转而旋转。其结果,第二间歇齿轮51B从未与第二驱动齿轮64B啮合的空转状态向与第二驱动齿轮64B啮合的状态转移。
设置于第四间歇齿轮66B与第二间歇齿轮51B之间的凸轮机构、以及第二间歇齿轮51B与第四间歇齿轮66B的无齿部的相位如在去路的动作说明中叙述的那样。因此,在回路的顺序动作的开始时,若第二间歇齿轮51B开始旋转,则第四间歇齿轮66B的旋转稍后停止。
在第二间歇齿轮51B与第二驱动齿轮64B啮合后,若进一步使驱动轴61向第二旋转方向CW继续旋转,则四个擦拭单元50被依次驱动,而进行回路的顺序动作。该顺序动作的详情后述。在回路的顺序动作结束时,最后,位于四个擦拭单元50的排列方向的打印机后方Y2侧的端部的第一间歇齿轮51A旋转。第一间歇齿轮51A的旋转通过凸轮机构传递至第三间歇齿轮66A。
设置于第一间歇齿轮51A与第三间歇齿轮66A之间的凸轮机构、以及第一间歇齿轮51A与第三间歇齿轮66A的无齿部的相位如在去路的动作说明中叙述的那样。因此,在回路的顺序动作的开始时,若第三间歇齿轮66A开始旋转,则第一间歇齿轮51A的旋转稍后停止。
这样,接着擦拭单元50的回路的顺序动作,第三间歇齿轮66A以及第一螺旋凸轮47A向第一旋转方向CCW的旋转开始。第一螺旋凸轮47A当在后方位置40A向第一旋转方向CCW旋转时,被第一凸轮销36A向打印机前方Y1侧按压而移动。由此,可动单元40返回前方位置40B。
擦拭单元
图9、图10为擦拭单元50的分解立体图,图9表示从打印机后方Y2侧观察的状态,图10表示从打印机前方Y1侧观察的状态。另外,图11是表示分解成擦拭器部与擦拭清洁器部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且表示从打印机后方Y2侧观察的状态。如图11所示,擦拭单元50的擦拭清洁器部50A与擦拭器部50B沿打印机前后方向Y邻接排列。在本方式中,具备四个擦拭单元50,因此擦拭清洁器部50A与擦拭器部50B沿打印机前后方向Y交替地排列四组(参照图7)。
另外,擦拭装置30具备使擦拭清洁器部50A的擦拭清洁器杆53的动作与擦拭器部50B的擦拭器57的动作沿着擦拭单元50的排列方向依次进行的擦拭器驱动机构30A(参照图7)。擦拭器驱动机构30A具备上述的驱动轴61以及支轴62、与沿驱动轴61的轴线方向排列的多个齿轮单元30B。齿轮单元30B由第一齿轮单元30B(1)以及第二齿轮单元30B(2)两组齿轮单元构成,其中,第一齿轮单元30B(1)具备第一驱动齿轮64A、后述的擦拭清洁器部50A的第一间歇齿轮51A以及第一旋转凸轮52,第二齿轮单元30B具备第二驱动齿轮64B、后述的擦拭器部50B的第二间歇齿轮51B以及第二旋转凸轮55。第一齿轮单元30B(1)、第二齿轮单元30B(2)沿着驱动轴61以及支轴62交替地配置。多个齿轮单元30B以基于驱动轴61向一个方向的旋转而沿着其排列方向依次啮合的方式连结。
擦拭清洁器部
擦拭清洁器部50A具备:第一间歇齿轮51A、第一旋转凸轮52、擦拭清洁器杆53、第一升降部件54、以及第一螺旋弹簧58A(参照图10)。擦拭清洁器部50A进行通过与第一间歇齿轮51A一体地旋转的第一旋转凸轮52使擦拭清洁器杆53以其下端为中心向打印机宽度方向X摆动的动作。在擦拭清洁器杆53的前端(上端)设置有清洁板59。如图4、图5等所示,清洁板59配置于擦拭装置30的内壳体41的开口45。清洁板59作为对开口45进行开闭的盖部件发挥功能,并且作为除去附着于擦拭器57的墨水、异物的清洁部件发挥功能。
清洁板59弯曲为沿着形成有开口45的内壳体41的弯曲面44的形状。若擦拭清洁器杆53摆动,则清洁板59向打印机宽度方向X移动。擦拭清洁器杆53在清洁板59从打印机上方Z1侧覆盖配置于开口45的擦拭器57的闭合位置53A(参照图4~图7)、与使清洁板59后退至吸引装置20的一侧的打开位置53B(参照图4~图7)之间移动。在图4~图7中,示出如下状态:在擦拭单元50的排列方向上的位于打印机后方Y2侧的端部的擦拭单元50中,擦拭清洁器杆53位于打开位置53B,其他三个擦拭清洁器杆53位于闭合位置53A。在打开位置53B,清洁板59从擦拭器57的上方后退,因此成为从开口45沿打印机上下方向Z升降的擦拭器57与清洁板59不干涉的状态。
如图9、图10所示,擦拭清洁器杆53的与清洁板59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下端)分支成两个。在设置于分支部之间的槽部53a配置有驱动轴61。由此,擦拭清洁器杆53被驱动轴61支承为能够向打印机宽度方向X摆动。另外,在擦拭清洁器杆53形成有沿打印机前后方向Y贯通清洁板59与槽部53a之间的部位的贯通部53b。贯通部53b为沿打印机上下方向Z延伸的长孔。第一升降部件54配置于擦拭清洁器杆53的打印机后方Y2侧。第一升降部件54具备与擦拭清洁器杆53的贯通部53b重叠的贯通部54a。贯通部54a为沿打印机宽度方向X延伸的长孔。
如图9所示,第一旋转凸轮52具备:从第一间歇齿轮51A向打印机后方Y2侧突出的第一凸轮部52a、从第一凸轮部52a的前端进一步突出的第二凸轮部52b、以及从第二凸轮部52b的前端进一步突出的第三凸轮部52c。如图11所示,第一间歇齿轮51A及第一旋转凸轮52、擦拭清洁器杆53、以及第一升降部件54这三个部件组装为将第一凸轮部52a配置于擦拭清洁器杆53的贯通部53b,并将第一凸轮部52a配置于第一升降部件54的贯通部54a。第一旋转凸轮52与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支轴62的第一间歇齿轮51A成为一体,并以支轴62的中心轴线L1为中心进行旋转。在组装后的状态下,第三凸轮部52c从第一升降部件54进一步向打印机后方Y2侧突出。如上所述,第三凸轮部52c在位于擦拭单元50的排列方向的打印机后方Y2侧的端部的情况下,构成在其与第三间歇齿轮66A之间传递旋转的凸轮机构。另外,构成在其与邻接的擦拭单元50的第二间歇齿轮51B之间传递旋转的凸轮机构。
如图10所示,在第一间歇齿轮51A的打印机前方Y1侧的面形成有第四凸轮部52d。第四凸轮部52d呈在以第一间歇齿轮51A的旋转轴线(即,中心轴线L1)为中心的圆形凹部使其内周面的周向的一部分向内周侧突出的形状。在第四凸轮部52d配置有设置于邻接的擦拭器部50B的第二旋转凸轮55的后述的第六凸轮部55c。第四凸轮部52d以及第六凸轮部55c构成在擦拭清洁器部50A的第一间歇齿轮51A、与擦拭器部50B的第二旋转凸轮55以及第二间歇齿轮51B之间传递旋转的凸轮机构。
对擦拭清洁器部50A而言,在第一间歇齿轮51A与第一驱动齿轮64A啮合的状态下,若驱动轴61向第一旋转方向CCW旋转,则与第一间歇齿轮51A形成为一体的第一旋转凸轮52向第二旋转方向CW旋转。此时,第一旋转凸轮52的第一凸轮部52a在贯通部53b内向打印机上下方向Z移动,并且使擦拭清洁器杆53向打印机宽度方向X的一侧X1(图4所示的吸引装置20侧)摆动。即,使擦拭清洁器杆53从闭合位置53A向打开位置53B移动。该动作为擦拭清洁器杆53的打开动作。另一方面,若驱动轴61向第二旋转方向CW旋转,则第一旋转凸轮52向第一旋转方向CCW旋转。此时,第一凸轮部52a使擦拭清洁器杆53向打印机宽度方向X的另一侧X2(与吸引装置20相反的一侧)摆动。由此,擦拭清洁器杆53从打开位置53B向闭合位置53A移动。该动作为擦拭清洁器杆53的闭合动作。
另外,当第一旋转凸轮52向第二旋转方向CW或者第一旋转方向CCW旋转,第一凸轮部52a使擦拭清洁器杆53摆动时,第二凸轮部52b在第一升降部件54的贯通部54a内向打印机宽度方向X移动,并且使第一升降部件54向打印机上下方向Z升降。在对擦拭单元50进行收容的内壳体41的壳体侧面的内侧形成有供第一升降部件54的打印机宽度方向X的侧端缘插入的引导槽。第一升降部件54被该引导槽引导而升降。如图10所示,在第一升降部件54卡合有第一螺旋弹簧58A(第一施力部件)的一端。第一螺旋弹簧58A的另一端与内壳体41的壳体侧面的下端卡合。第一升降部件54被第一螺旋弹簧58A向打印机下方Z2施力。
第一旋转凸轮52在第一凸轮部52a使擦拭清洁器杆53移动到闭合位置53A的旋转位置A1(参照图11)、与第一凸轮部52a使擦拭清洁器杆53移动到打开位置53B时的旋转位置B1(参照图11)之间旋转。此时,与第一旋转凸轮52成为一体的第一间歇齿轮51A也以相同的相位旋转。第一间歇齿轮51A在从旋转位置A1旋转至旋转位置B1的期间与第一驱动齿轮64A啮合的范围内形成有齿部,其他的部分成为无齿部。此处,第一螺旋弹簧58A的作用力经由第一升降部件54作用于第二凸轮部52b。该作用力以使第一间歇齿轮51A向与第一驱动齿轮64A的啮合脱离的一侧(即,空转位置侧)旋转的方式作用。具体而言,在旋转位置A1,作用于向与旋转位置B1相反的一侧旋转的方向,在旋转位置B1,作用于向与旋转位置A1相反的一侧旋转的方向。如上,以使第一间歇齿轮51A向空转位置侧后退的方式施力,由此能够避免第一间歇齿轮51A的旋转位置因振动等偏移,而使第一间歇齿轮51A与第一驱动齿轮64A意外地啮合开始动作。
擦拭器部
擦拭器部50B具备:第二间歇齿轮51B、第二旋转凸轮55、第二升降部件56、擦拭器57以及第二螺旋弹簧58B。擦拭器部50B进行如下动作:通过与第二间歇齿轮51B一体地旋转的第二旋转凸轮55而使第二升降部件56升降,由此使搭载于第二升降部件56的擦拭器57升降。擦拭器57由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并配置于第二升降部件56的上端。擦拭器57在从开口45下降到打印机下方Z2侧的后退位置57A(参照图4、图7)、与从开口45向打印机上方Z1侧突出的擦拭位置57B(参照图4、图7)之间移动。在擦拭器57向擦拭位置57B突出的状态下,若使喷墨头7向打印机宽度方向X移动而通过擦拭装置30的上方,则擦拭器57与喷墨头7的喷嘴面7a(单位头71、73的喷嘴面或者单位头72、74的喷嘴面)滑动接触。另外,擦拭器57在向后退位置57A后退的状态下,不与喷嘴面7a滑动接触。
如图9所示,第二旋转凸轮55具备:从第二间歇齿轮51B的中心部向打印机后方Y2侧延伸的圆筒部55a、在比圆筒部55a更靠外周侧向打印机后方Y2侧突出的第五凸轮部55b、以及沿着圆筒部55a的外周面向打印机前后方向Y延伸的第六凸轮部55c。在圆筒部55a插通有支轴62。
在第二升降部件56形成有沿打印机前后方向Y贯通的贯通部56a。贯通部56a为沿打印机宽度方向X延伸的长孔。如图11所示,第二间歇齿轮51B及第二旋转凸轮55、与第二升降部件56这两个部件组装为将圆筒部55a、第五凸轮部55b以及第六凸轮部55c配置于第二升降部件56的贯通部56a。第二旋转凸轮55与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支轴62的第二间歇齿轮51B成为一体,并以支轴62的中心轴线L1为中心进行旋转。在组装后的状态下,圆筒部55a以及第六凸轮部55c从第二升降部件56进一步向打印机后方Y2侧(擦拭清洁器部50A侧)突出。如上所述,第六凸轮部55c配置于邻接的擦拭清洁器部50A的设置于第一间歇齿轮51A的第四凸轮部52d。
如图10所示,在第二间歇齿轮51B的打印机前方Y1侧的面形成有第七凸轮部55d。第七凸轮部55d呈在以第二间歇齿轮51B的旋转轴线(即,支轴62的中心轴线L1)为中心的圆形凹部使其内周面的周向的一部分向内周侧突出的形状。如上所述,该第七凸轮部55d在位于擦拭单元50的排列方向的打印机前方Y1侧的端部的情况下,构成在其与第四间歇齿轮66B之间传递旋转的凸轮机构。另外,构成在其与邻接的擦拭单元50的第一间歇齿轮51A之间传递旋转的凸轮机构。
对擦拭器部50B而言,在第二间歇齿轮51B与第二驱动齿轮64B啮合的状态下,若驱动轴61向第一旋转方向CCW旋转,则与第二间歇齿轮51B形成为一体的第二旋转凸轮55向第二旋转方向CW旋转。此时,第二旋转凸轮55的第五凸轮部55b在贯通部56a内向打印机宽度方向X移动,并使第二升降部件56升降一次。此时,擦拭器57在从上述的后退位置57A向擦拭位置57B上升后,返回后退位置57A。该动作为擦拭器57的擦拭动作。另外,对擦拭器部50B而言,在驱动轴61向第二旋转方向CW旋转时,第二旋转凸轮55使第二升降部件56升降一次。换句话说,擦拭器部50B在驱动轴61向第一旋转方向CCW与第二旋转方向CW的任一方向旋转时,均使擦拭器57进行相同的擦拭动作。
在对擦拭单元50进行收容的内壳体41的壳体侧面的内侧,形成有供第二升降部件56的打印机宽度方向X的侧端缘插入的引导槽。第二升降部件56被该引导槽引导而升降。如图9所示,在第二升降部件56卡合有第二螺旋弹簧58B(第二施力部件)的一端。第二螺旋弹簧58B的另一端与内壳体41的壳体侧面的下端卡合。第二升降部件56被第二螺旋弹簧58B向打印机下方Z2施力。
第二旋转凸轮55在第五凸轮部55b位于贯通部56a的打印机宽度方向X的一端侧时的旋转位置A2(参照图11)、与第五凸轮部55b位于贯通部56a的另一端侧时的旋转位置B2(参照图11)之间旋转。此时,与第二旋转凸轮55成为一体的第二间歇齿轮51B也以相同的相位旋转。第二间歇齿轮51B在从旋转位置A2旋转至旋转位置B2的期间与第一驱动齿轮64A啮合的范围内形成有齿部,其他的部分成为无齿部。此处,若第二螺旋弹簧58B的作用力经由第二升降部件56作用于第五凸轮部55b,则该作用力以使第二间歇齿轮51B向与第二驱动齿轮64B的啮合脱离的一侧(即,空转位置侧)旋转的方式作用。具体而言,在旋转位置A2,作用于向与旋转位置B2相反的一侧旋转的方向,在旋转位置B2,作用于与旋转位置A2相反地旋转的方向。如上,以使第二间歇齿轮51B向空转位置侧后退的方式施力,由此能够避免导致第二间歇齿轮51B的旋转位置因振动等偏移,而使第二间歇齿轮51B与第二驱动齿轮64B意外地啮合开始动作。
去路的顺序动作
图12为擦拭单元50的动作说明图。图12(a)为擦拭清洁器杆53位于闭合位置53A,擦拭器57位于后退位置57A的状态。另外,图12(b)为擦拭清洁器杆53位于从闭合位置53A向打开位置53B移动的中途的位置,且擦拭器57位于从后退位置57A向擦拭位置57B上升的中途的状态。另外,图12(c)为擦拭清洁器杆53位于打开位置53B,擦拭器57位于擦拭位置57B的状态。
擦拭单元50的去路的顺序动作,将擦拭清洁器杆53的打开动作(从闭合位置53A向打开位置53B的单程移动)与擦拭器57的升降动作(从后退位置57A向擦拭位置57B移动,再次返回后退位置57A的一个往返的动作)这两个动作作为一组进行。而且,在四组擦拭单元50中分别一次一次地依次进行该去路动作(去路的顺序动作)。在去路动作中,擦拭单元50按图12(a)、图12(b)、图12(c)的顺序动作,最后,进行直至擦拭器57下降到后退位置57A的动作。去路的顺序动作在四组擦拭单元50中,从擦拭清洁器杆53全部位于闭合位置53A的状态(初始状态)开始。若去路的顺序动作结束,则四组擦拭单元50成为擦拭清洁器杆53全部位于打开位置53B的状态(中途状态)。
如上所述,擦拭单元50的去路动作通过擦拭清洁器部50A的第一间歇齿轮51A基于邻接的间歇齿轮(第三间歇齿轮66A或者邻接的擦拭器部50B的第二间歇齿轮51B)的旋转而开始旋转,由此开始。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四个擦拭单元50中的、位于打印机后方Y2侧的端部的擦拭单元50设为第一个擦拭单元50Bk。而且,按从打印机后方Y2侧朝向打印机前方Y1侧的顺序设为第二个擦拭单元50C、第三个擦拭单元50M、第四个擦拭单元50Y(参照图4、图5、图7)。
在去路动作开始时,擦拭单元50为图12(a)所示的状态。首先,若擦拭单元50的排列方向上的、第一个擦拭单元50Bk的第一间歇齿轮51A与第一驱动齿轮64A啮合而从空转状态脱离,则第一旋转凸轮52旋转,擦拭清洁器杆53的打开动作开始。第一间歇齿轮51A在进行擦拭清洁器杆53的打开动作的中途的旋转位置,经由凸轮机构(第四凸轮部52d以及第六凸轮部55c)使邻接的擦拭器部50B的第二间歇齿轮51B开始旋转。由此,比擦拭清洁器杆53的动作稍微延迟地开始擦拭器57的上升(参照图12(b))。在第二间歇齿轮51B开始旋转后,第一间歇齿轮51A在进一步旋转规定角度(例如,30度)后,与第一驱动齿轮64A的啮合脱离而返回空转状态。由此,擦拭清洁器杆53在打开位置53B停止。另一方面,从空转状态脱离的第二间歇齿轮继续旋转,擦拭器57上升至擦拭位置57B(参照图12(c)),然后下降。至此为第一个擦拭单元50(1)的去路动作。
接着,进行第二个擦拭单元50C的去路动作。第一个擦拭单元50Bk的第二间歇齿轮51B在擦拭器57的升降动作结束前的旋转位置,经由凸轮机构(第七凸轮部55d以及第三凸轮部52c)使设置于第二个擦拭单元50C的擦拭清洁器部50A的第一间歇齿轮51A开始旋转。其结果,第一间歇齿轮51A与第一驱动齿轮64A啮合而从空转状态脱离。由此,第二个擦拭单元50C的去路动作开始。以下相同地,在第二个擦拭单元50C的去路动作结束时,开始第三个擦拭单元50M的去路动作,接着,进行第四个擦拭单元50Y的去路动作。
如上,擦拭单元50的去路的顺序动作通过四组第一间歇齿轮51A以及第二间歇齿轮51B从配置于打印机后方Y2侧的端部的第一个第一间歇齿轮51A按顺序以预先决定的相位差依次从空转状态脱离并基于驱动轴61的旋转而进行旋转然后依次返回空转状态,来进行。
回路的顺序动作
另一方面,擦拭单元50的回路的顺序动作,将擦拭器57的升降动作(从后退位置57A向擦拭位置57B移动,再次返回后退位置57A的一个往返动作)与擦拭清洁器杆53的闭合动作(从打开位置53B向闭合位置53A的单程移动)这两个动作作为一组进行。而且,在四组擦拭单元50中分别一次一次地依次进行该回路动作(回路的顺序动作)。回路动作从擦拭清洁器杆53位于打开位置53B,擦拭器57向后退位置57A下降的状态开始。回路动作与去路动作相反地,以图12(c)、图12(b)、图12(a)的顺序使擦拭单元50动作。回路的顺序动作在四组擦拭单元50中从擦拭清洁器杆53全部位于打开位置53B的状态(中途状态)开始。若回路的顺序动作结束,则四组擦拭单元50复原成擦拭清洁器杆53全部位于闭合位置53A的状态(初始状态)。
如上所述,擦拭单元50的回路动作通过擦拭器部50B的第二间歇齿轮51B基于邻接的间歇齿轮(第四间歇齿轮66B、或者邻接的擦拭清洁器部50A的第一间歇齿轮51A)的旋转而开始旋转,由此开始。
首先,若擦拭单元50的排列方向上的第四个擦拭单元50Y的第二间歇齿轮51B与第二驱动齿轮64B啮合而从空转状态脱离,则第二间歇齿轮51B与第二旋转凸轮55基于驱动轴61的旋转而进行旋转,进行擦拭器57的升降动作(参照图12(a))。第二间歇齿轮51B在擦拭器57的升降动作结束前的旋转位置经由凸轮机构(第四凸轮部52d以及第六凸轮部55c)使邻接的擦拭清洁器部50A的第一间歇齿轮51A开始旋转。由此,第一旋转凸轮52旋转,从而进行擦拭清洁器杆53的闭合动作(参照图12(b))。在第一间歇齿轮51A开始旋转后,第二间歇齿轮51B在进一步旋转规定角度(例如,30度)后,与第二驱动齿轮64B的啮合脱离而返回空转状态,从而擦拭器部50B的升降动作结束。另一方面,从空转状态脱离的第一间歇齿轮进行旋转直至擦拭清洁器杆53返回闭合位置53A(参照图12(a)),然后返回空转状态。至此为第四个擦拭单元50Y的回路动作。
接着,进行第三个擦拭单元50M的回路动作。第四个擦拭单元50Y的第一间歇齿轮51A在擦拭清洁器杆53的闭合动作结束前的旋转位置经由凸轮机构(第七凸轮部55d以及第三凸轮部52c)使设置于第三个擦拭单元50M的擦拭器部50B的第二间歇齿轮51B开始旋转。其结果,第二间歇齿轮51B与第二驱动齿轮64B啮合而从空转状态脱离。由此,第三个擦拭单元50M的回路动作开始。以下相同地,在第三个擦拭单元50M的去路动作结束时,开始第二个擦拭单元50C的回路动作,接着,进行第一个擦拭单元50Bk的回路动作。
如上,擦拭单元50的回路的顺序动作通过四组第一间歇齿轮51A以及第二间歇齿轮51B按与去路相反的顺序以预先决定的相位差依次从空转状态脱离并基于驱动轴61的旋转而进行旋转然后依次返回空转状态,来进行。
以上的说明为使四个擦拭单元50全部移动的顺序动作的例子,但也可以进行仅使四个中的一部分移动的顺序动作。例如,也能够在进行到从第一个至第三个中的任一个的去路动作的阶段切换驱动轴61的旋转方向,而进行回路动作。这样一来,能够不使不需要的擦拭单元50移动,而能够通过位于目标位置的擦拭器57进行擦拭。
擦拭动作
如图9~图11所示,在擦拭清洁器杆53,在清洁板59的打印机宽度方向的一侧X1(与吸引装置20相反的一侧)的边缘部,形成有擦去部59a。擦去部59a为在擦拭清洁器杆53从打开位置53B返回闭合位置53A时位于移动方向的前方并与擦拭器57的墨水、异物所附着的面滑动接触的部位。在擦拭装置30中,在擦拭清洁器杆53从打开位置53B返回闭合位置53A前,进行擦拭器57的升降动作(擦拭动作)。打印机1的控制部以当擦拭器57通过该升降动作向擦拭位置57B上升时,使喷墨头7从吸引装置20的上方的维护位置7B向压板单元8的上方的打印位置7A移动的方式,对擦拭装置30以及头移动机构12进行控制。由此,通过上升至擦拭位置57B的擦拭器57擦拭喷嘴面7a,从而除去墨水、异物。
打印机1的控制部例如当对位于喷墨头7的打印机后方Y2侧的端部的头单元7Bk的喷嘴面进行擦拭时,进行第一个擦拭单元50Bk的去路动作,当在该去路动作的中途使擦拭器57向擦拭位置57B上升时,使喷墨头7从维护位置7B向打印位置7A移动。另外,当在对头单元7C的喷嘴面进行擦拭的情况下,在第二个擦拭单元50C的去路动作的中途使擦拭器57向擦拭位置57B上升时,使喷墨头7从维护位置7B向打印位置7A移动。相同地,当在对头单元7M、7Y的喷嘴面进行擦拭的情况下,在第三个擦拭单元50M、第四个擦拭单元50Y的去路动作的中途使擦拭器57向擦拭位置57B上升时,使喷墨头7从维护位置7B向打印位置7A移动。
如上所述,去路的顺序动作在搭载了擦拭单元50的可动单元40位于前方位置40B的状态下进行。因此,若在去路动作的中途使喷墨头7移动,则各头单元的单位头71、73被擦拭。另一方面,回路动作在可动单元40位于后方位置40A的状态下进行,因此若在回路动作的中途使喷墨头7移动,则各头单元的单位头72、74被擦拭。如上,在去路与回路的顺序动作的中途使喷墨头7适当地移动,从而能够针对两列两列地设置于每个头单元的每个头列选择性地进行擦拭。
擦拭器形状
擦拭器57由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并呈向打印机宽度方向X的一侧X1(吸引装置20侧)凸出的形状。另外,在擦去部59a形成有与擦拭器57的凸状对应的形状的凹部59b。此处,如上所述,当擦拭器57擦拭喷嘴面7a时,喷嘴面7a从维护位置7B向朝向打印位置7A方向移动,因此擦拭器57以成为凸状的面为开头与喷嘴面7a滑动接触。即,擦拭器57呈朝向相对于喷嘴面7a的滑动接触方向的前侧凸出的形状。如上,以成为凸状的面为开头进行擦拭,从而能够抑制擦拭中的擦拭器57的变形。因此,从喷嘴面7a除去墨水、异物的性能增高。另外,擦去部59a在擦拭清洁器杆53进行闭合动作时,向与喷嘴面7a相同的方向移动,与擦拭器57的凸状侧的面滑动接触,而从擦拭器57擦去墨水、异物。在上述的形状中,当使擦去部59a与擦拭器57滑动接触而进行清洁时,能够抑制擦拭器57凹陷。另外,擦去部59a的形状与擦拭器57的凸形状对应地成为凹状。因此,能够使擦去部59a与擦拭器57的表面密接而进行擦拭。因此,能够提高从擦拭器57除去墨水、异物的性能。
擦去的墨水的处理
在内壳体41中,在开口45的内侧的与返回闭合位置53A的清洁板59的擦去部59a在打印机上下方向Z重叠的部位,形成有供擦去部59a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部45a(参照图4~图6)。滑动接触部45a相对于擦拭器57位于擦去部59a在清洁时移动的方向的前侧(打印机宽度方向X的另一侧X2)。对于从擦拭器57移动到清洁板59的擦去部59a的墨水、异物而言,在擦拭清洁器杆53进行闭合动作时,最后擦去部59a与滑动接触部45a滑动接触,由此能够从清洁板59除去。被除去的墨水、异物从滑动接触部45a滴在内壳体41内的机构的上方,或者在内壳体41的壳体侧面等传递而流下。流下的墨水、异物浸透并保持于配置在外壳31的壳体底部的墨水吸收件80(参照图6(a))。
此处,在内壳体41的壳体侧面41b,在滑动接触部45a的附近形成有贯通部41c。通过该贯通部41c,在从滑动接触部45a通过壳体侧面41b的外侧直至壳体底部的范围内,配置有多孔质的密封件81(流路部件)。密封件81在将内壳体41收容于外壳31的下壳体32内时,配置于下壳体32与内壳体41的间隙。密封件81的下端延伸至到达墨水吸收件80的位置。由该密封件81构成从滑动接触部45a直至外壳31的壳体底部的墨水流路。通过设置上述的墨水流路,从而能够使通过擦拭器57除去的墨水浸透于密封件81而到达壳体底部的墨水吸收件80。因此,能够抑制墨水直接滴在机构部的上方,并且将除去的墨水高效地收集于墨水吸收料。
本方式的主要的效果
如以上那样,本方式的打印机1及其擦拭装置30将使用了螺旋凸轮的第一移动机构49A以及第二移动机构49B配置于擦拭单元50的排列方向的两侧,使搭载了多个擦拭单元50(50Bk、50C、50M、50Y)的可动单元40整体往复移动。此时,四个擦拭器57(57Bk、57C、57M、57Y)向与由搭载于头单元7Bk、7C、7M、7Y的头71~74构成的头列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而且,各擦拭器57向能够对头71、73的列进行擦拭的位置(第一位置)、与能够对头72、74的列进行擦拭的位置(第二位置)移动。由此,通过一个擦拭单元50,能够对邻接的两个单位头列选择性地进行擦拭。因此,能够将喷嘴面7a划分成数量比擦拭器数量多的区域并对其选择性地进行擦拭,而在搭载了比擦拭器数量(四个)多的单位头(16个)的头单元中,能够对各头选择性地进行擦拭。因此,能够实现能够对高密度地配置喷墨嘴的大型的喷墨头7选择性地进行擦拭的小型的擦拭装置30。
另外,在本方式中,具有擦拭器马达46;以及具备能够与喷墨头7的喷嘴面7a滑动接触的擦拭器57、与能够与该擦拭器57滑动接触的擦拭清洁器杆53的多个擦拭单元50,上述多个擦拭单元50通过擦拭器驱动机构30A,基于擦拭器马达46向一个方向的旋转,而以预先决定的顺序进行擦拭动作以及清洁动作。具体而言,驱动轴61通过擦拭器马达46向第一旋转方向CCW旋转,从而进行从打印机后方Y2侧朝趋向打印机前方Y1侧的方向依次驱动四个擦拭单元50的去路的顺序动作。另外,驱动轴61通过擦拭器马达46向第二旋转方向CW旋转,从而进行从打印机前方Y1侧朝趋向打印机后方Y2侧的方向依次驱动四个擦拭单元50的回路的顺序动作。
根据上述的结构,打印机1及其擦拭装置30能够对喷嘴面7a的一部分选择性地进行擦拭,而为能够选择性地进行擦拭的结构,并且不需要设置多个驱动源。另外,即使擦拭单元的数量增加,也能够通过一个擦拭器马达46进行驱动,从而不需要使促动器的数量增加。另外,只要以决定的顺序驱动多个擦拭单元50(50Bk、50C、50M、50Y)即可,从而动作模式较简单。因此,能够简化结构,也适于高速化。因此,有利于擦拭装置30的小型化以及简化、高速化。另外,适于对行式头等的大型的喷墨头7的喷嘴面7a选择性进行地擦拭。
另外,在本方式中,通过组合驱动齿轮、间歇齿轮、以及旋转凸轮而得的齿轮单元30B,基于驱动轴61向一个方向的旋转,使由擦拭器57进行的擦拭动作与擦拭清洁器杆53的打开动作或者闭合动作连动地进行。擦拭清洁器杆53在进行打开动作或者闭合动作时与擦拭器57接触而能够除去附着于擦拭器57的墨水、异物,由此能够对擦拭器57进行清洁。因此,能够通过一个驱动源进行擦拭动作与清洁动作这一系列的动作,因此有利于小型化以及结构的简化。另外,在本方式中,通过沿着驱动轴61以及支轴62排列多个齿轮单元30B而成的小型的结构,能够实现基于一个擦拭器马达46的多个擦拭单元50(50Bk、50C、50M、50Y)的顺序动作。另外,在该结构中,能够高速地进行顺序动作。即,为通过一个促动器使多个擦拭单元50(50Bk、50C、50M、50Y)选择性地移动的结构,并且能够实现高速化。
另外,在本方式中,构成为通过第一螺旋弹簧58A以及第二螺旋弹簧58B对第一间歇齿轮51A、第二间歇齿轮51B向空转位置侧施力。因此,能够防止第一间歇齿轮51A、第二间歇齿轮51B成为不稳定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第一间歇齿轮51A与第一驱动齿轮64A、第二间歇齿轮51B与第二驱动齿轮64B因振动等意外地啮合。因此,能够防止导致擦拭单元50意外地动作。
此外,本方式为排列具备擦拭清洁器部50A以及擦拭器部50B的擦拭单元50的方式,但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省略了擦拭清洁器部50A的方式。
改变例
在上述方式的擦拭单元50(50Bk、50C、50M、50Y)中,擦拭清洁器杆53在打开动作与闭合动作中通过相同的路径移动。在该情况下,不仅在擦拭清洁器杆53进行闭合动作时,在其进行打开动作时,擦拭器57的前端也与清洁板59的背面滑动接触。此时,擦拭器57向清洁板59的行进方向挠曲,在清洁板59从擦拭器57分离时通过弹性复原。如上,在擦拭器57在进行打开动作时被清洁板59弹开的结构中,当在擦拭器57附着墨水、异物的情况下,导致这些墨水、异物从擦拭器57飞散。因此,在通过闭合动作时的清洁动作未完全除去墨水、异物的情况下,存在这些墨水、异物从擦拭器57飞散,而附着于装置内的担忧。改变例构成为在擦拭清洁器杆53的打开动作中使清洁板59上升而避免与擦拭器57的接触,在闭合动作中通过与上述方式相同的路径进行清洁。
图13是改变例的擦拭清洁器部的立体图,图13(a)表示从打印机后方Y2侧观察的状态,图13(b)表示从打印机前方Y1侧观察的状态。另外,图14是改变例的擦拭清洁器部的侧视图。以下,仅对与上述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省略对与上述方式相同的部分的说明。如图13、图14所示,改变例的擦拭清洁器部150A具备与上述方式不同的擦拭清洁器杆153以及第一升降部件154(移动部件)。
与上述方式相同,改变例的第一升降部件154通过设置于第一旋转凸轮52的第二凸轮部52b的旋转而升降。在改变例中,擦拭器部50B的结构与上述方式相同,第一升降部件154的升降方向与擦拭器部50B的擦拭器57的升降方向相同。在第一升降部件154的上端形成有向打印机上方Z1突出的突出部154a。如图14所示,突出部154a与擦拭清洁器杆153的闭合位置153A在打印机上下方向Z重叠。另一方面,在改变例的擦拭清洁器杆153设置有清洁板159、以及配置于清洁板159的打印机下方Z2侧的被按压部160。被按压部160相对于突出部154a配置于打印机上方Z1侧。
改变例的擦拭清洁器杆153与上述方式相同,通过设置于第一旋转凸轮52的第一凸轮部52a的旋转而在闭合位置153A与打开位置153B之间移动。在改变例中,当擦拭清洁器杆153进行打开动作时,在被按压部160通过突出部154a的上方的时刻,第一升降部件154通过第二凸轮部52b的旋转而上升。因此,在打开动作时,突出部154a经由被按压部160将擦拭清洁器杆153向打印机上方Z1侧推起。因此,清洁板159通过向打印机上方Z1侧(箭头C方向)上升的路径而向打开位置153B侧移动。因此,清洁板159不与擦拭器57接触,而通过其上方向打开位置153B侧(图14的箭头D方向)移动。此外,擦拭清洁器杆153成为其下端横跨驱动轴61的分支形状,因此擦拭清洁器杆153整体能够向打印机上下方向Z移动。
若擦拭清洁器杆153的被按压部160越过第一升降部件154的突出部154a,则擦拭清洁器杆153下降。在擦拭清洁器杆153下降的时刻,清洁板159通过擦拭器57的上方。换句话说,擦拭清洁器杆153在进行从闭合位置153A向打开位置159B移动的打开动作时,经由利用第二凸轮部52b升降的第一升降部件154,通过不与擦拭器57接触的路径而移动。因此,擦拭器57在打开动作时不会被清洁板159弹开而使墨水、异物飞散。
被按压部160配置于清洁板159的打开位置153B侧的端部的下侧。因此,当擦拭清洁器杆153进行从打开位置159B返回闭合位置153A的闭合动作时,突出部154a上升的时刻、与被按压部160通过突出部154a的上方的时刻偏移。因此,在闭合动作时,擦拭清洁器杆153不会被突出部154a推起,而通过与上述方式相同的路径移动。因此,在闭合动作时,清洁板159的擦去部159a与擦拭器57滑动接触,从而能够从擦拭器57擦去墨水、异物。
如上,在改变例中,擦拭清洁器杆153通过第一旋转凸轮52而摆动,来进行打开动作与闭合动作,但此时,在打开动作中通过不与擦拭器57接触的路径,在闭合动作中通过与擦拭器57接触的路径进行清洁动作。因此,能够使擦拭清洁器杆153不在打开动作时与擦拭器57接触,从而能够防止擦拭器57在擦拭前被弹开而使墨水、异物飞散的不便。另外,第一升降部件154兼作为对第一间歇齿轮51A向空转位置侧施力的部件。因此,有利于部件件数的减少以及小型化。
此外,在上述方式中,构成为在清洁板59的打印机前后方向Y的边缘部设置有与开口45的边缘部重叠的延伸突出部,该延伸突出部插入开口45的边缘部的打印机下方Z2侧而滑动,但本方式的清洁板159成为在打开动作中被第一升降部件154的突出部154a推起时不插入比开口45的边缘部更靠打印机下方Z2侧的位置的形状。因此,不会被开口45的边缘部妨碍清洁板159向打印机上方Z1侧上升。

Claims (14)

1.一种擦拭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擦拭器,其数量比具有排出液体的喷嘴的喷嘴列的头排列成的头列的数量少;
擦拭器驱动机构,其基于马达的旋转,使所述擦拭器向能够与所述头中的设置所述喷嘴列的喷嘴面滑动接触的位置移动;以及
擦拭器移动机构,其使所述擦拭器在与所述头列的延伸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向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擦拭器通过所述擦拭器驱动机构能够与所述头列中的第一头列中所包含的所述头滑动接触,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擦拭器通过所述擦拭器驱动机构能够与同所述第一头列不同的第二头列中所包含的所述头滑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擦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擦拭器相对于所述头向所述头列的延伸方向相对移动,而与所述头列的所述头滑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擦拭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擦拭器,具有第一擦拭器以及第二擦拭器,
所述第一头列与所述第二头列是在所述交叉方向上邻接的所述头列,
作为所述头列,进一步具有在所述交叉方向上邻接的第三头列和第四头列,
当所述第一擦拭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擦拭器位于能够与多个所述头列中的所述第三头列中所包含的所述头滑动接触的位置,
当所述第一擦拭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擦拭器位于能够与所述第四头列滑动接触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擦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擦拭器驱动机构具备基于所述马达的旋转而进行旋转的驱动轴,
所述第一擦拭器以及所述第二擦拭器沿着所述驱动轴的轴线方向配置,
基于所述驱动轴向一个方向的旋转,使所述第一擦拭器以及所述第二擦拭器以预先决定的顺序向能够与所述头的喷嘴面滑动接触的位置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擦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擦拭器驱动机构具有沿所述驱动轴的轴线方向排列的多个齿轮单元,
所述齿轮单元具有基于所述驱动轴的旋转而进行旋转的驱动齿轮、以及与该驱动齿轮啮合的间歇齿轮,
所述第一擦拭器基于所述间歇齿轮中的第一间歇齿轮的旋转而向能够与所述头的喷嘴面滑动接触的位置移动,
所述第二擦拭器基于所述间歇齿轮中的第二间歇齿轮的旋转而向能够与所述头的喷嘴面滑动接触的位置移动,
所述第一间歇齿轮以及所述第二间歇齿轮基于所述驱动轴向一个方向的旋转而相对于所述驱动齿轮依次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擦拭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于基于所述间歇齿轮的旋转而旋转的旋转凸轮,所述擦拭器基于所述间歇齿轮的旋转,而从不与所述头的喷嘴面滑动接触的后退位置向能够与所述头的喷嘴面滑动接触的位置移动,然后向所述后退位置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擦拭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对所述间歇齿轮向从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的旋转范围脱离的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擦拭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第一壳体,其对所述马达、所述擦拭器驱动机构、以及所述擦拭器进行保持,
对于基于所述马达的旋转而旋转的驱动轴,所述擦拭器移动机构基于所述驱动轴向第一旋转方向的旋转,而使所述第一壳体向所述驱动轴的轴线方向的第一方向移动,并且基于所述驱动轴向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反向的第二旋转方向的旋转,而使所述第一壳体向所述轴线方向的与所述第一方向反向的第二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擦拭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支承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
所述擦拭器移动机构使所述第一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移动,
所述擦拭器移动机构具备:
第一螺旋凸轮,所述第一螺旋凸轮基于所述驱动轴的旋转而进行旋转;
第一凸轮销,所述第一凸轮销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并配置于在所述第一螺旋凸轮的外周面设置的第一螺旋状凹部;
第二螺旋凸轮,所述第二螺旋凸轮基于所述驱动轴的旋转而进行旋转;以及
第二凸轮销,所述第二凸轮销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并配置于在所述第二螺旋凸轮的外周面设置的第二螺旋状凹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擦拭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能够与所述擦拭器滑动接触的擦拭清洁器,
对于基于所述马达的旋转而旋转的驱动轴,基于所述驱动轴向一个方向的旋转,进行所述擦拭器与所述头的喷嘴面滑动接触的擦拭动作、以及所述擦拭清洁器与所述擦拭器接触的清洁动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擦拭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基于所述驱动轴的旋转而旋转的第一驱动齿轮以及第二驱动齿轮,
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以及所述第二驱动齿轮沿所述驱动轴的轴线方向交替地排列,
作为所述擦拭器,具有第一擦拭器以及第二擦拭器,
基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的旋转,与所述第一擦拭器接触的所述擦拭清洁器被驱动,
基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的旋转,所述第一擦拭器被驱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擦拭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基于所述驱动轴的旋转而旋转的第三驱动齿轮以及第四驱动齿轮,
第一间歇齿轮,其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啮合,并使与所述第一擦拭器接触的所述擦拭清洁器驱动;
第二间歇齿轮,其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啮合,并使所述第一擦拭器驱动;
第三间歇齿轮,其与所述第三驱动齿轮啮合,并使与同所述第一擦拭器邻接的所述第二擦拭器接触的所述擦拭清洁器在所述交叉方向驱动;以及
第四间歇齿轮,其与所述第四驱动齿轮啮合,并使所述第二擦拭器驱动,
当所述驱动轴向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时,
所述第一间歇齿轮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啮合旋转,所述第二间歇齿轮基于所述第一间歇齿轮的旋转而进行旋转从而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间歇齿轮基于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啮合的第二间歇齿轮的旋转而进行旋转,从而与所述第三驱动齿轮啮合,
当所述驱动轴向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反向的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时,
所述第四间歇齿轮与所述第四驱动齿轮啮合旋转,所述第三间歇齿轮基于所述第四间歇齿轮的旋转而进行旋转,从而与所述第三驱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间歇齿轮基于与所述第三驱动齿轮啮合的第三间歇齿轮的旋转而进行旋转,从而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啮合。
13.一种液体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头,其具有排出液体的喷嘴排列成的喷嘴列;
头单元,作为所述头排列成的头列,所述头单元搭载有第一头列和第一头列中未包含的所述头排列成的第二头列;
擦拭器,其数量比所述头列的数量少;
马达;
擦拭器驱动机构,其基于所述马达的旋转,使所述擦拭器向能够与所述头中的设置所述喷嘴列的喷嘴面滑动接触的位置移动;以及
擦拭器移动机构,其使所述擦拭器在与所述头列的延伸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向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移动,
当所述擦拭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通过所述擦拭器驱动机构使所述擦拭器向能够与所述第一头列中所包含的所述头滑动接触的位置移动,
当所述擦拭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通过所述擦拭器驱动机构使所述擦拭器向能够与所述第二头列中所包含的所述头滑动接触的位置移动。
14.一种擦拭方法,其是具有:具有排出液体的喷嘴排列成的喷嘴列的头、作为所述头排列成的头列搭载有第一头列和第一头列中未包含的所述头排列成的第二头列的头单元、以及数量比所述头列的数量少的擦拭器的液体排出装置中的所述头的喷嘴面的擦拭方法,
所述擦拭方法的特征在于,
使所述擦拭器在与所述头列的延伸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向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移动,
使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擦拭器在移动至能够与所述第一头列中所包含的所述头的喷嘴面滑动接触的位置的状态下,相对于所述喷嘴面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相对移动,从而进行擦拭,
使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擦拭器在移动至能够与所述第二头列中所包含的所述头的所述喷嘴面滑动接触的位置的状态下,相对于所述喷嘴面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相对移动,从而进行擦拭。
CN201510096699.0A 2014-03-10 2015-03-04 擦拭装置、液体排出装置以及擦拭方法 Active CN1049084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45989 2014-03-10
JP2014045989A JP6372099B2 (ja) 2014-03-10 2014-03-10 ワイパー装置、液体吐出装置、ならびにワイピング方法
JP2014193416A JP6341033B2 (ja) 2014-09-24 2014-09-24 ワイパー装置、液体吐出装置、ならびにワイピング方法
JP2014-193416 2014-09-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8431A CN104908431A (zh) 2015-09-16
CN104908431B true CN104908431B (zh) 2018-09-14

Family

ID=54016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96699.0A Active CN104908431B (zh) 2014-03-10 2015-03-04 擦拭装置、液体排出装置以及擦拭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233542B2 (zh)
CN (1) CN1049084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315308B1 (en) * 2016-10-31 2021-03-10 HP Scitex Ltd Overcoat printing and servicing
TWI705905B (zh) * 2019-11-06 2020-10-01 東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印表機清潔裝置
JP7432104B2 (ja) 2019-12-16 2024-02-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06038A (en) * 1994-10-28 1998-01-06 Hewlett-Packard Company Wet wiping system for inkjet printheads
JP2000198210A (ja) 1999-01-06 2000-07-18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1030507A (ja) 1999-07-23 2001-02-06 Toshiba Tec Corp カラー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6517187B1 (en) * 2001-09-14 2003-02-11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eaning residual ink from printhead nozzle faces
JP2008273081A (ja) * 2007-05-01 2008-11-13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
JP2011104979A (ja) 2009-10-20 2011-06-02 Seiko Epson Corp ヘッド保守装置、該ヘッド保守装置を備えた液体噴射装置
JP2011104980A (ja) * 2009-10-20 2011-06-02 Seiko Epson Corp ヘッド保守装置、該ヘッド保守装置を備えた液体噴射装置
JP5691716B2 (ja) * 2011-03-24 2015-04-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および吐出検査方法
JP6079009B2 (ja) 2012-07-04 2017-02-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ワイピング動作を行う方法
JP2014043026A (ja) 2012-08-24 2014-03-13 Canon Inc 記録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233542B2 (en) 2016-01-12
CN104908431A (zh) 2015-09-16
US20150251433A1 (en) 2015-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08430B (zh) 擦拭装置以及液体排出装置
CN104908431B (zh) 擦拭装置、液体排出装置以及擦拭方法
CN102653175B (zh) 维护装置、动力传递切换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US8025372B2 (en) Ink jet printer
JP2011104980A (ja) ヘッド保守装置、該ヘッド保守装置を備えた液体噴射装置
JP200425586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6341033B2 (ja) ワイパー装置、液体吐出装置、ならびにワイピング方法
JP5144301B2 (ja) ピンチバルブ、該ピンチバルブを具備する機器
JP6372099B2 (ja) ワイパー装置、液体吐出装置、ならびにワイピング方法
JP2015093467A (ja) 液体噴射装置
CN100457461C (zh) 擦拭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JP3797548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2005212387A (ja) キャップ及び液滴吐出装置
JP4561123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8149628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5561177B2 (ja) 液体吐出装置
JP4315188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0000650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08012787A (ja) 液体流通方法、液体流通装置、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JP5950081B2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5560652B2 (ja) ヘッド保守装置、該ヘッド保守装置を備えた液体噴射装置
JP2005074827A5 (zh)
JP2005001130A (ja)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に用いられる記録ヘッドおよび印刷装置に用いられるキャップヘッド
CN117301719A (zh) 液体喷射装置
JP2004090622A (ja) 液体噴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