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08426B - 液体喷射头和液体喷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射头和液体喷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08426B
CN104908426B CN201510108090.0A CN201510108090A CN104908426B CN 104908426 B CN104908426 B CN 104908426B CN 201510108090 A CN201510108090 A CN 201510108090A CN 104908426 B CN104908426 B CN 1049084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supply line
cooling
ejecting head
flow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0809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08426A (zh
Inventor
堂前美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I Prin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SII Prin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I Printek Inc filed Critical SII Printek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9084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84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084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84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88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using a specific wavefor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8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controlling heads based on piezoelectric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201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 B41J2/14209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of finger type, chamber walls consisting integrally of piezoelectric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202/0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or thermal heads
    • B41J2202/01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heads
    • B41J2202/08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heads dealing with thermal variations, e.g. 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202/0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or thermal heads
    • B41J2202/01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heads
    • B41J2202/12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heads with ink circulating through the whole print head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体喷射头和液体喷射装置,其课题是有效地冷却电路部(7)的驱动IC(8),并简化装置构成。根据本发明的液体喷射头(1)具备:头部(2),其包含流通从外部供给的液体的供给流路(3)、连通至供给流路(3)的压力室(4)、驱动压力室(4)的驱动元件(5)、以及连通至压力室(4)的喷嘴(6),从喷嘴(6)吐出液滴;电路部(7),其将驱动波形供给至驱动元件(5);以及冷却部(10),其包含流通液体的冷却流路(11),并与电路部(7)连结固定,液体在供给流路(3)和冷却流路(11)并联地流通。

Description

液体喷射头和液体喷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液滴喷射到被记录媒介而记录的液体喷射头和液体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利用着将墨水滴吐出到记录纸等而记录文字或图形的、或者将液体材料吐出到元件基板的表面而形成功能性薄膜的墨水喷射方式的液体喷射头。该方式将墨水或液体材料等液体从液体罐经由供给管引导至通道,并将压力施加到填充在通道内的液体而从连通至通道的喷嘴作为液滴吐出。在液滴的吐出时,使液体喷射头或被记录媒介移动而记录文字或图形,或者形成规定形状的功能性薄膜或三维构造。
墨水喷射方式的液体喷射头由以下构成:引导墨水等液体的压力室、驱动压力室的驱动元件、在驱动元件产生驱动波形并供给的驱动电路部、以及连通至压力室并将压力室的液体吐出的喷嘴等。驱动元件使用着利用压电体的压电效应而在填充于压力室的液体产生压力波、并通过该压力波吐出液滴的方式,或者加热在压力室设置的发热体而在压力室的液体产生气泡、并通过伴随着该气泡的产生的压力波而吐出液滴的方式等。在驱动时,驱动元件自身发热,并且产生驱动波形的驱动电路部也发热。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着进行使用压电体的驱动元件形成的头部的冷却、以及产生驱动波形的驱动电路部的冷却的构成。图8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墨水喷射印刷机头部105的透视图,图9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墨水喷射印刷机头部105用的温度控制用基座151的说明图。将墨水喷射印刷机头部105固定在温度控制用基座151上而冷却墨水喷射印刷机头部105的必要部分。墨水喷射印刷机头部105主要由墨水吐出部121和驱动波形产生部122构成。墨水吐出部121中,顶板125盖在PZT基板124上,喷嘴板126固定在前端部。PZT基板124具备未图示的多个槽,顶板125盖着而构成压力室。在压力室中,墨水经由墨水供给管127供给。驱动波形产生部122通过连结至墨水吐出部121的电路基板128构成。电路基板128通过直接固定在墨水吐出部121的第1基板128a、以及连结至第1基板128a并具备连接器130的第2基板128b构成。第1基板128a在下表面侧具备未图示的驱动IC。驱动IC产生驱动波形,并且如果该驱动波形被给予在压力室的两侧的支柱形成的未图示的驱动电极,那么支柱通过压电效应变形,并且槽的容积变化而填充在压力室的墨水从喷嘴123吐出。此时,驱动IC和PZT基板124发热。
温度控制用基座151中,第1基座152和第2基座153通过粘结剂层154连结,并固定在墨水喷射印刷机头部105的下方。构造基座151a安装在温度控制用基座151的下方。第1基座152固定在墨水吐出部121,并冷却墨水吐出部121的PZT基板124。第2基座153固定在驱动波形产生部122,并加热驱动器IC。第1基座152在内部具备液体流通用管,该管连结到两个第1连结部155。第2基座153在内部具备液体流通用管,该管连结到两个第2连结部156。使冷却用液体在第1连结部155和第2连结部156流通而将热散热到外部。水或油作为冷却用液体被使用。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着防止根据喷嘴设置场所在吐出用墨水产生温度差且记录品质下降的构成。如果根据喷嘴设置场所在吐出用墨水产生温度差,那么根据墨水的温度差而吐出特性变化,并且向被记录媒介的记录品质下降。因此,将产生头部驱动用的驱动波形的IC芯片连结至散热部件,并引导该散热部件直到头部的墨水供给部件的附近。结果,如果IC芯片发热,那么热在散热部件传递而在墨水供给部件的附近散热,并将墨水供给部件的墨水加热而使墨水的场所导致的温度偏差变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1279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799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墨水喷射印刷机头部105能将PZT基板124和电路基板128独立地冷却。但是,墨水喷射印刷机头部105有必要连接将墨水供给至头部的墨水供给管127、用于将PZT基板124冷却的冷却管、以及用于将电路基板128冷却的冷却管。各个冷却管必须是去路和回路两根,因此,必须在头部和控制部之间连接共计五根液体流通用管,构成要素多,构造变复杂。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利用头部驱动用的IC芯片产生的热的构成,但是没有记载将IC芯片有效地冷却的构成或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液体喷射头具备:头部,其包含流通从外部供给的液体的供给流路、连通至上述供给流路的压力室、驱动上述压力室的驱动元件、以及连通至上述压力室的喷嘴,并将液滴从上述喷嘴吐出;电路部,其将驱动波形供给至上述驱动元件;以及冷却部,其包含流通上述液体的冷却流路,并与上述电路部连结固定,上述液体在上述供给流路和上述冷却流路并联地流通。
另外,进一步具备:供给端口,其将从上述外部供给的上述液体流入;以及排出端口,其将上述液体向外部排出,在上述供给端口供给的上述液体分流到上述供给流路和上述冷却流路,从上述供给流路和上述冷却流路流出的上述液体汇流而从上述排出端口排出到外部。
另外,上述供给流路包含第一供给流路和第二供给流路,在上述供给端口流入的上述液体分流到上述第一供给流路、上述第二供给流路以及上述冷却流路,从上述第一供给流路、上述第二供给流路以及上述冷却流路流出的上述液体汇流而从上述排出端口排出到外部。
另外,具备上述液体分流到上述第一供给流路和上述第二供给流路的分岔点,从上述分岔点到上述第一供给流路的流路阻力与从上述分岔点到上述第二供给流路的流路阻力相等。
另外,具备从上述第一供给流路和上述第二供给流路流出的上述液体汇流的汇流点,从上述汇流点到上述第一供给流路的流路阻力与从上述汇流点到上述第二供给流路的流路阻力相等。
另外,上述电路部包含产生上述驱动波形的驱动IC以及安装上述驱动IC的电路基板,上述冷却部包含在内部形成上述冷却流路的冷却基板,上述电路基板与上述冷却基板对着基板面而连结固定。
另外,上述电路基板和上述冷却基板介入散热板而连结固定。
另外,上述电路基板包含第一电路基板和第二电路基板,上述第一电路基板连结固定在上述冷却基板的一方的基板面,上述第二电路基板连结固定在上述冷却基板的另一方的基板面。
另外,上述冷却流路的流路剖面的形状是在上述冷却基板的基板面平行方向的宽度比在上述冷却基板的板面垂直方向的宽度更宽阔。
另外,上述冷却流路在与上述冷却基板的基板面平行的面内弯曲行进。
另外,上述驱动IC对应于上述冷却流路而设置。
另外,上述冷却流路在上游侧中分岔为多条流路,在下游侧中多条上述流路合并。
本发明的液体喷射装置具备:上述的液体喷射头;移动机构,其使上述液体喷射头和被记录媒介相对地移动;液体供给管,其将上述液体供给至上述液体喷射头;以及液体罐,其将上述液体供给至上述液体供给管。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液体喷射头具备:头部,其包含流通从外部供给的液体的供给流路、连通至供给流路的压力室、驱动压力室的驱动元件、以及连通至压力室的喷嘴,并将液滴从喷嘴吐出;电路部,其将驱动波形供给至驱动元件;以及冷却部,其包含流通液体的冷却流路,并与电路部连结固定,液体在供给流路和冷却流路并联地流通。由此,不需要吐出用的液体以外的冷却液,能有效地冷却电路部,能简化与设置液体喷射头的装置之间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液体喷射头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液体喷射头的示意透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液体喷射头的说明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液体喷射头的说明图。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液体喷射头的内部流路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在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液体喷射头使用的冷却部的示意正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涉及的液体喷射头的示意透视图。
图8是现有公知的墨水喷射印刷机头部的透视图。
图9是现有公知的墨水喷射印刷机头部用的温度控制用基座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液体喷射头1的示意图。本第一实施方式示出本发明的基本构成。如图1中所示,液体喷射头1具备:头部2,其将液滴从喷嘴6吐出;电路部7,其将驱动波形供给至头部2;以及冷却部10,其连结固定在电路部7。头部2包含:供给流路3,其将从外部供给的液体的一部分流入而在内部流通并向外部流出;压力室4,其连通至供给流路3;驱动元件5,其驱动压力室4;以及喷嘴6,其连通至压力室4。电路部7产生用于驱动头部2的驱动元件5的驱动波形。冷却部10包含将从外部供给的液体的另一部分或其余的全部流入而在内部流通并向外部流出的冷却流路11。因此,液体在供给流路3和冷却流路11并联地流通。
压力室4例如被由PZT陶瓷等压电材料构成的左右侧壁4c、4d和由压电材料或非压电材料构成的上下侧壁4e、4f包围,连通至供给流路3和喷嘴6。驱动元件5由压电材料构成的左右侧壁4c、4d以及设置在该侧壁4c、4d的两侧面的驱动电极5a、5b构成。设置有驱动电极5a、5b的侧壁4c、4d预先以1/2的高度作为边界而在上方和下方实施分极处理。电路部7包含驱动IC8,驱动IC8产生用于将驱动元件5驱动的驱动波形。如果在压力室4一侧的驱动电极5a和与压力室4为相反侧的驱动电极5b之间施加驱动波形,那么两个侧壁4c、4d厚度滑动变形,并且压力室4的容积变化而填充在压力室4的液体从喷嘴6吐出。如果压力室4的液体消耗,那么从供给流路供给液体。此外,上下侧壁4e、4f能使用PZT陶瓷等压电材料或其他绝缘材料。
驱动IC8在将驱动波形供给至驱动元件5时发热。在电路部7的驱动IC8产生的热传递到冷却部10的冷却流路11,并传递到在冷却流路11流通的液体而放出到外部。因此,从外部供给的液体并联地流通冷却流路11和供给流路3。因此,例如,与使液体串联地流通冷却部10的冷却流路11和头部2的供给流路3的情况相比,能高精度地控制供给流路3的液体的压力。具体地,在喷嘴6的开口部形成的弯液面的控制变得容易。另外,因为共用冷却用的液体和吐出用的液体,所以能简化设置液体喷射头1的装置的构成。即,没有必要使用冷却专用的液体,没有必要设置冷却专用的管和送液或者吸液泵。而且,由于液体在供给流路3流通,因而能使头部2的温度稳定。
此外,也可以形成驱动电极5a、5b直到压力室4的侧壁4c、4d的1/2的高度,并将侧壁4c、4d预先在上方或下方一样地实施分极处理。另外,作为驱动元件5能使用与本实施方式不同的其他方式。例如,也可以为以下方式:在压力室4的内部设置由发热体构成的驱动元件,并将发热体加热而使气泡在压力室4的液体产生,通过伴随着该气泡的产生的压力波而将液体吐出。另外,也可以为以下方式:将在厚度方向实施分极处理的压电体作为驱动元件5设置在侧壁4c、4d的外部,驱动该压电体而使侧壁4c、4d变形,使压力室4的容积变化的方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头部2的供给流路3将从外部供给的液体的一部分流入,在内部流通并向外部流出。代替此,头部2的供给流路3也可以是以下构成:将从外部供给的液体的一部分流入,并供给至压力室4,不向外部流出。即,头部2的供给流路3主要用在吐出的液体的流通。
(第二实施方式)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液体喷射头1的示意透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液体喷射头1的说明图。图3(a)是从正面看冷却部10的液体喷射头1的正视示意图,图3(b)是从侧面看冷却部10和电路部7的液体喷射头1的侧视示意图,图3(c)是头部2的与基准方向K正交的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在相同部分或者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中标注相同的符号。
如图2和图3中所示,液体喷射头1具备:头部2,其将液滴向下方吐出;基座部件18,其固定有头部2;供给端口13和排出端口14,其设置在基座部件18的与头部2相反的一侧;冷却部10,其固定在供给端口13和排出端口14,在与头部2相反的一侧立起;以及电路部7,其连结固定在冷却部10。电路部7包含:驱动IC8,其产生驱动波形;电路基板9,其安装有驱动IC8;连接器9a、9b,其输入输出驱动信号等数据;以及未图示的电极端子,其用于输出驱动波形。冷却部10包含在内部形成冷却流路11的冷却基板12。电路基板9和冷却基板12介入由热传导硅膏或板构成的散热板15,并对着基板面而连结固定。具体地,这些基板从图3(b)中图画左侧起,以冷却基板12、散热板15以及电路基板9的顺序形成,在电路基板9的连接器9a等所在的位置的表面的相反侧,接触散热板15。另外,散热板15在与电路基板9相接触的表面的相反面,与冷却基板12接触。冷却基板12从基座部件18分离而固定在供给端口13和排出端口14。使基座部件18和冷却基板12分离而来自冷却基板12的热不传递到头部2。供给端口13具备连接部13a,从外部供给的液体流入连接部13a。排出端口14具备连接部14a,将液体从连接部14a排出到外部。
如图3(c)中所示,头部2具备:致动器基板2a;盖板2b,其接合在致动器基板2a的上表面;流路部件2d,其接合在盖板2b的上表面;以及喷嘴板2c,其接合在致动器基板2a的下表面。致动器基板2a例如由PZT陶瓷构成的压电体基板构成,具备在正交于基准方向K的方向上细长的压力室4a、4b。左右的压力室4a、4b在基准方向K偏离半个节距而并列地设置。构成压力室4a、4b的各个侧壁与在侧壁形成的未图示的驱动电极一起作为驱动元件起作用,并驱动各个压力室4a、4b。盖板2b具备:液室2e,其连通至压力室4a的右端和压力室4b的左端;液室2f,其连通至压力室4a的左端;以及液室2g,其连通至压力室的右端。在致动器基板2a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或者在盖板2b的上表面中,形成与驱动元件电连接的未图示的电极端子,经由未图示的柔性电路基板而与电路基板9的未图示的电极端子电连接。这样,构成为通过驱动IC8产生的驱动波形可传递到驱动元件。
流路部件2d具备:连通流路2h,其将中央的液室2e与供给端口13的内部流路R连通;以及连通流路2i,其将左侧的液室2f和右侧的液室2g与排出端口14的内部流路S连通。因此,从供给端口13流入的液体在包含头部2的内部的连通流路2h、液室2e、压力室4a、4b、液室2f、2g以及连通流路2i的供给流路3流通而在排出端口14流出。此外,连通流路2h与2i在基准方向K的一方和另一方的端部分别形成,彼此在基准方向K分离。而且,液室2e在基准方向K的一方的端部与连通流路2h连通,在图3(c)的纸面方向(多个压力室4a、4b分别排列的方向)遍及多个压力室4a、4b而定位。而且,液室2f在基准方向K的另一方的端部与连通流路2i连通,在图3(c)的纸面方向遍及多个压力室4a而定位。另外,液室2g在基准方向K的另一方的端部与连通流路2i连通,在图3(c)的纸面方向遍及多个压力室4b而定位。
喷嘴板2c具备分别地连通至左右的压力室4a、4b的左右的喷嘴6a、6b。即,喷嘴板2c具备左右2列的喷嘴列。供给端口13将从外部供给的液体分流到供给流路3和冷却流路11。排出端口14将从供给流路3和冷却流路11流出的液体汇流而向外部排出。
冷却基板12优选地使用铝等热良导体。冷却流路11在与冷却基板12的基板面平行的面内弯曲行进。由此,能扩大液体和冷却基板12之间的接触面积而提升冷却效率。另外,通过使冷却流路11成为平滑地弯曲行进的一条流路,在填充液体时气泡混入变难,另外,填充后的液体的排出变得容易。冷却流路11的流路剖面的形状优选为,在冷却基板12的基板面平行方向的宽度比在冷却基板12的基板面垂直方向的宽度宽阔。由此,能抑制冷却基板12的体积增加,并且扩大液体和冷却基板12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冷却效率。此外,构成冷却基板12的冷却流路11的顶板和底板优选地确保规定的厚度,例如0.5mm以上的厚度,并提升热传导性。
驱动IC8优选地对应于冷却流路11而设置。即,将驱动IC8设置为在冷却基板12的法线方向中重叠在冷却流路11。由此,能将在驱动IC8产生的热迅速地传递到冷却流路11的液体。此外,冷却流路11和驱动IC8的重叠面积优选为尽可能宽阔。另外,也可以将接触驱动IC8的外表面的热传导体固定在冷却基板12,并从两个侧面冷却驱动IC8。
这样,从外部供给的液体的一部分流通头部2的供给流路3,另一部分或者其余的全部流通冷却部10的冷却流路11,因而不再需要除吐出用的液体以外的冷却液,能有效地冷却电路部7。此外,因为共用冷却用的液体和吐出用的液体,所以能简化设置液体喷射头1的装置的构成。另外,电路基板9和冷却部10在与液体吐出方向相反的一侧立起,因而能缩小液体喷射头1的设置面,高密度地配置许多液体喷射头1。
(第三实施方式)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液体喷射头1的说明图。图4(a)是液体喷射头1的侧面示意图,图4(b)是头部2的正交于基准方向K的方向的剖视示意图。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的主要点是,第一和第二电路部7x、7y连结固定在冷却部10,头部2具备第一和第二供给流路3x、3y。在相同部分或者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中标注相同的符号。
如图4中所示,液体喷射头1具备:头部2,其将液滴向下方吐出;基座部件18,其固定有头部2;供给端口13和排出端口14,其设置在基座部件18的与头部2相反的一侧;冷却部10,其固定在供给端口13和排出端口14,在与头部2相反的一侧立起;以及第一和第二电路部7x、7y,其连结固定在冷却部10。
冷却部10包含在内部形成冷却流路11的冷却基板12。冷却流路11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在与冷却基板12的基板面平行的面内弯曲行进。电路部7具备第一电路部7x和第二电路部7y。第一电路部7x具备:第一驱动IC8x,其产生驱动波形;第一电路基板9x,其安装第一驱动IC8x;以及连接器9a,其设置在第一电路基板9x的上端。第二电路部7y具备:第二驱动IC8y,其产生驱动波形;第二电路基板9y,其安装第二驱动IC8y,以及连接器9a,其设置在第二电路基板9y的上端。第一电路基板9x在冷却基板12的一方的基板面介入散热板15a而连结固定,第二电路基板9y在冷却基板12的另一方的基板面介入散热板15b而连结固定。
头部2具有第二实施方式的头部2连结两个的构造,4个压力室4a、4b、4a、4b并排在正交于基准方向K的方向,4个压力室列排列在基准方向K。各列的压力室4在基准方向偏离1/4节距。头部2例如将具有第二实施方式的构造的第一头部2x和具有相同构造的第二头部2y在基准方向K偏离1/4节距而设置。或者,也可以4个压力室4并排在单一的致动器基板2a的正交于基准方向K的方向,4个压力室列排列在基准方向K。该情况下,分别地在该致动器基板2a的上表面设置单个盖板2b、在致动器基板2a的下表面设置具备4列喷嘴列的单个喷嘴板2c,流路部件2d设置在盖板2b的上表面,一体地构成。供给流路3包含第一和第二供给流路3x、3y,第一供给流路3x连通至两个压力室列,第二供给流路3y连通至其余的两个压力室列。此外,在第一电路基板9x和致动器基板2a之间以及第二电路基板9y和致动器基板2a之间设置有未图示的柔性电路基板,构成为通过第一驱动IC8x和第二驱动IC8y产生的驱动波形可供给至致动器基板2a。
冷却部10的冷却基板12从基座部件18分离而通过供给端口13和排出端口14来保持。供给端口13具备从外部供给的液体流入的连接部13a,将流入的液体分流到第一供给流路3x、第二供给流路3y以及冷却流路11。排出端口14具备将液体向外部排出的连接部14a,将从第一供给流路3x、第二供给流路3y以及冷却流路11流出的液体汇流而排出到外部。
供给端口13具备:分岔点Pb,其将液体分流到第一供给流路3x和第二供给流路3y;以及分岔点Pb',其在分岔点Pb和第一供给流路3x之间的流路中分流到冷却流路11。同样地,排出端口14具备:未图示的汇流点Pg,其将从第一供给流路3x和第二供给流路3y流出的液体汇流;未图示的汇流点Pg',其将从冷却流路11流出的液体汇流到汇流点Pg和第一供给流路3x之间的流路。从供给端口13的分岔点Pb到第一供给流路3x的流路阻力与从分岔点Pb到第二供给流路3y的流路阻力不同。另外,在分岔点Pb'处液体分岔到冷却流路11。同样地,从排出端口14的汇流点Pg到第一供给流路3x的流路阻力与从汇流点Pg到第二供给流路3y的流路阻力不同。另外,在汇流点Pg'处来自冷却流路11的液体汇流。因此,虽然在供给至第一供给流路3x的液体和供给至第二供给流路3y的液体之间产生压力差,但是设计排出端口13和排出端口14的内部流路R、S而使该压力差为不影响吐出特性的程度即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将分岔点Pb和汇流点Pg设置在供给端口13和排出端口14的内部流路R、S,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该构成。分岔点Pb或者汇流点Pg可以设置在冷却流路11,也可以设置在头部2的内部。
(第四实施方式)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液体喷射头1的内部流路的剖视示意图。与第三实施方式不同的点是供给端口13和排出端口14的内部流路R、Rx、Ry、S、Sx、Sy的构成,其余的与第三实施方式是同样的。因此,在下面,说明与第三实施方式不同的点,其余的构成省略说明。在相同部分或者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中标注相同的符号。
如图5中所示,头部2设置在基座部件18的下部,供给端口13和排出端口14设置在基座部件18的上部,冷却部10通过供给端口13和排出端口14从基座部件18分离而保持。供给端口13具备从外部供给的液体流入的连接部13a。同样地,排出端口14具备将液体向外部排出的连接部14a。
在供给端口13的内部中形成有使从外部供给的液体在冷却基板12流通的内部流路R。内部流路R与冷却流路11连通的地点成为分岔点Pb',在该分岔点Pb'中液体分流到冷却流路11和头部2侧的流路。在头部2侧的流路中设置有分岔点Pb,在分岔点Pb中分岔到连通至第一供给流路3x的内部流路Rx和连通至第二供给流路3y的内部流路Ry。同样地,在排出端口14的内部形成有使液体从冷却基板12向外部流通的内部流路S。冷却流路11和内部流路S连通的地点成为汇流点Pg',在该汇流点Pg'中从冷却流路11和头部2侧的流路流通的液体汇流。在头部2侧的流路中设置汇流点Pg,连通至第一供给流路3x的内部流路Sx和连通至第二供给流路3y的内部流路Sy汇流。因此,供给至供给端口13的液体分流到第一供给流路3x、第二供给流路3y以及冷却流路11,同样地,从第一供给流路3x、第二供给流路3y以及冷却流路11流出的液体汇流而从排出端口14排出。
在此,从分岔点Pb到第一供给流路3x的内部流路Rx的流路阻力与从分岔点Pb到第二供给流路3y的内部流路Ry的流路阻力相等。同样地,从汇流点Pg到第一供给流路3x的内部流路Sx的流路阻力与从汇流点Pg到第二供给流路3y的内部流路Sy的流路阻力相等。由此,能减少连通至第一供给流路3x的压力室与连通至第二供给流路3y的压力室的压力差,并将从各个压力室吐出时的吐出特性均一化。此外,也可如下构成:分别地将分岔点Pb设置在供给端口13的内部、将汇流点Pg设置在排出端口14的内部,使内部流路Rx的流路阻力和内部流路Ry的流路阻力相等,另外使内部流路Sx的流路阻力和内部流路Sy的流路阻力相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分岔点Pb、Pb'和汇流点Pg、Pg'设置在冷却基板12的内部,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该构成。例如,将从连接部13a流入的液体直接引导至头部2,在头部2设置具备分岔点Pb的内部流路R和具备汇流点Pg的内部流路S。而且,也可如下构成:使分岔点Pb和第一供给流路3x之间的流路阻力与分岔点Pb和第二供给流路3y之间的流路阻力相等,另外,使汇流点Pg和第一供给流路3x之间的流路阻力与汇流点Pg和第二供给流路3y之间的流路阻力相等。
(第五实施方式)
图6是在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液体喷射头1使用的冷却部10的示意正视图。与第一到第四实施方式的冷却部10不同的点是冷却流路11分岔为多个这点。其余的构成与其他实施方式是同样的。在相同部分或者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中标注相同的符号。
如图6中所示,冷却流路11在上游侧中分岔为多条流路11a,并在下游侧中多条流路11a合并。由此,能抑制流动阻力的增加而使流路面积扩大,提升冷却效率。
(第六实施方式)
图7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涉及的液体喷射装置30的示意透视图。液体喷射装置30具备:移动机构40,其使液体喷射头1、1'往复移动;流路部35、35',其将液体供给至液体喷射头1、1',并将液体从液体喷射头1、1'排出;以及液体泵33、33'和液体罐34、34',其连通至流路部35、35'。作为液体泵33、33',能设置将液体供给至流路部35、35'的供给泵与除那以外将液体排出的排出泵中的任一个或两者,并能使液体循环。另外,能设置未图示的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并控制液体的流量。液体喷射头1、1'能使用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头1。即,液体喷射头1具备:头部2,其吐出液滴;电路部7,其将驱动波形供给至头部2的驱动元件;以及冷却部10,其与电路部7连结固定。冷却部10使用吐出用的液体而冷却,因而液体喷射头1、1'没有必要连接至冷却专用的流路部,另外,没有必要设置用于冷却液体喷射头1、1'的专用的液体泵。
液体喷射装置30具备:一对搬送机构41、42,其在主扫描方向搬送纸等被记录媒介44;液体喷射头1、1',其将液体喷射到被记录媒介44;托架单元43,其承载液体喷射头1、1';液体泵33、33',其将储存在液体罐34、34'的液体挤压到流路部35、35'而供给;以及移动机构40,其使液体喷射头1、1'在正交于主扫描方向的副扫描方向扫描。未图示的控制部控制液体喷射头1、1'、移动机构40、搬送机构41、42而驱动。
一对搬送机构41、42具备在副扫描方向延伸、接触滚筒表面同时旋转的方格压印滚筒和压带轮。通过未图示的电动机使方格压印滚筒和压带轮在轴周围旋转而将插入滚筒间的被记录媒介44在主扫描方向搬送。移动机构40具备:一对导轨36、37,在副扫描方向延伸;托架单元43,可沿着一对导轨36、37滑动;无端传送带38,其连结托架单元43并在副扫描方向移动;以及电动机39,其使该无端传送带38经由未图示的滑轮而回旋。
托架单元43承载多个液体喷射头1、1',并喷射例如黄色、洋红色、青色、黑色4种液滴。液体罐34、34'将对应颜色的液体储存,并经由液体泵33、33'、流路部35、35'而供给至液体喷射头1、1'。各个液体喷射头1、1'根据驱动波形喷射各色的液滴。通过控制将液体从液体喷射头1、1'喷射的时机、和驱动托架单元43的电动机39的旋转以及被记录媒介44的搬送速度,能在被记录媒介44上记录任意的图案。
本发明涉及的液体喷射头1在头部2中除了液滴吐出用的液体以外没有使用其他的冷却专用的液体,因而没有必要在液体喷射头1、1'和液体泵33、33'之间设置冷却用液体的管。因此,液体喷射头1的设置变得容易,另外,液体喷射装置30的构成简化。此外,虽然本实施方式是移动机构40使托架单元43和被记录媒介44移动而记录的液体喷射装置30,但是代替此,也可以是固定托架单元并且移动机构使被记录媒介二维地移动而记录的液体喷射装置。即,移动机构使液体喷射头和被记录媒介相对地移动即可。
符号说明
1 液体喷射头
2 头部、 2a 致动器基板、 2b 盖板、 2c 喷嘴板、
2d 流路部件、 2e~2g 液室、 2x 第一头部、 2y 第二头部
3 供给流路、 3x 第一供给流路、 3y 第二供给流路
4、4a、4b 压力室
4c、4d、4e、4f 侧壁
5 驱动元件、 5a、5b 驱动电极
6 喷嘴
7 电路部、 7x 第一电路部、 7y 第二电路部
8 驱动IC、 8x 第一驱动IC、 8y 第二驱动IC
9 电路基板、 9x 第一电路基板、 9y 第二电路基板
9a、9b 连接器
10 冷却部
11、11a 冷却流路
12 冷却基板
13 供给端口、 13a 连接部
14 排出端口、 14a 连接部
15 散热板
18 基座部件
R、Rx、Ry、S、Sx、Sy 内部流路
Pb、Pb' 分岔点
Pg、Pg' 汇流点。

Claims (12)

1.一种液体喷射头,具备:
头部,其包含流通从外部供给的液体的供给流路、连通至所述供给流路的压力室、驱动所述压力室的驱动元件、以及连通至所述压力室的喷嘴,并从所述喷嘴吐出液滴;
供给端口,其将从外部供给的所述液体流入;
排出端口,其将所述液体向外部排出;
电路部,其将驱动波形供给至所述驱动元件;以及
冷却部,其包含流通所述液体的冷却流路,并与所述电路部连结固定,
在所述供给端口流入的所述液体分流到所述供给流路和所述冷却流路并在所述供给流路和所述冷却流路并联地流通,从所述供给流路和所述冷却流路流出的所述液体汇流而从所述排出端口排出到外部,
在所述电路部产生的热经由所述冷却流路传递到所述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给流路包含第一供给流路和第二供给流路,
在所述供给端口流入的所述液体分流到所述第一供给流路、所述第二供给流路以及所述冷却流路,
从所述第一供给流路、所述第二供给流路以及所述冷却流路流出的所述液体汇流而从所述排出端口排出到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特征在于,
具备所述液体分流到所述第一供给流路和所述第二供给流路的分岔点,
从所述分岔点到所述第一供给流路的流路阻力与从所述分岔点到所述第二供给流路的流路阻力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特征在于,
具备从所述第一供给流路和所述第二供给流路流出的所述液体汇流的汇流点,
从所述汇流点到所述第一供给流路的流路阻力与从所述汇流点到所述第二供给流路的流路阻力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部包含产生所述驱动波形的驱动IC以及安装所述驱动IC的电路基板,
所述冷却部包含在内部形成所述冷却流路的冷却基板,
所述电路基板与所述冷却基板对着基板面而连结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基板和所述冷却基板介入散热板而连结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基板包含第一电路基板和第二电路基板,
所述第一电路基板连结固定至所述冷却基板的一方的基板面,所述第二电路基板连结固定至所述冷却基板的另一方的基板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流路的流路剖面的形状是在所述冷却基板的基板面平行方向的宽度比在所述冷却基板的板面垂直方向的宽度更宽阔。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路在与所述冷却基板的基板面平行的面内弯曲行进。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IC对应于所述冷却流路而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路在上游侧中分岔为多条流路,在下游侧中多条所述流路合并。
12.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具备:
在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液体喷射头;
移动机构,其使所述液体喷射头和被记录媒介相对地移动;
液体供给管,其将所述液体供给至所述液体喷射头;以及
液体罐,其将所述液体供给至所述液体供给管。
CN201510108090.0A 2014-03-12 2015-03-12 液体喷射头和液体喷射装置 Active CN1049084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49366A JP6253460B2 (ja) 2014-03-12 2014-03-12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14-049366 2014-03-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8426A CN104908426A (zh) 2015-09-16
CN104908426B true CN104908426B (zh) 2018-05-22

Family

ID=52705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08090.0A Active CN104908426B (zh) 2014-03-12 2015-03-12 液体喷射头和液体喷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481169B2 (zh)
EP (1) EP2921300B1 (zh)
JP (1) JP6253460B2 (zh)
CN (1) CN104908426B (zh)
ES (1) ES2675013T3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22540B2 (ja) * 2015-09-30 2019-12-18 エスアイアイ・プ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6751256B2 (ja) * 2016-04-21 2020-09-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ヘッドユニット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6834193B2 (ja) * 2016-06-30 2021-02-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ヘッド
JP6869673B2 (ja) * 2016-09-15 2021-05-12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JP2018043434A (ja) * 2016-09-15 2018-03-22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JP2018154048A (ja) * 2017-03-17 2018-10-04 株式会社東芝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US10654269B2 (en) * 2017-06-28 2020-05-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ejection head
JP7057071B2 (ja) * 2017-06-29 2022-04-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モジュール
JP6922631B2 (ja) * 2017-09-29 2021-08-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ヘッドユニット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JP6930900B2 (ja) 2017-11-02 2021-09-01 エスアイアイ・プ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噴射記録装置
JP7055656B2 (ja) * 2018-02-13 2022-04-18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JP2019181856A (ja) * 2018-04-13 2019-10-24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CN111162023B (zh) * 2018-11-08 2023-03-21 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喷淋装置及清洗设备
JP7366586B2 (ja) * 2019-05-17 2023-10-23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JP2021091215A (ja) * 2019-12-02 2021-06-1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23090296A (ja) 2021-12-17 2023-06-29 エスアイアイ・プ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記録装置
JP2024032170A (ja) * 2022-08-29 2024-03-12 エスアイアイ・プ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ヘッド、液体噴射記録装置、及び液体噴射ヘッドの製造方法
JP2024047898A (ja) * 2022-09-27 2024-04-08 エスアイアイ・プ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ヘッド、液体噴射記録装置、及び液体噴射ヘッドの製造方法
JP2024047904A (ja) 2022-09-27 2024-04-08 エスアイアイ・プ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ヘッド、液体噴射記録装置、及び液体噴射ヘッドの組立方法
GB2624245A (en) * 2022-11-14 2024-05-15 Xaar Technology Ltd A droplet ejection head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77475A1 (en) * 1999-06-11 2000-12-21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for cooling and maintaining an inkjet print head at a constant temperature
US6315403B1 (en) * 1998-11-12 2001-11-13 Sony Corpor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3009810A (zh) * 2011-09-27 2013-04-03 精工电子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液体喷射头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3158358A (zh) * 2011-12-16 2013-06-19 精工电子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液体喷射头和液体喷射装置
WO2014021812A1 (en) * 2012-07-30 2014-02-0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head including integrated circuit die cool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17941A (en) * 1989-11-06 1991-05-21 Xerox Corporation Thermal ink jet printhead with recirculating cooling system
JP3795401B2 (ja) * 2002-01-11 2006-07-12 エスアイアイ・プ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温度制御装置及び温度制御方法並びに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3600606B2 (ja) * 2002-09-20 2004-12-15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
JP4457722B2 (ja) 2004-03-26 2010-04-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KR100612266B1 (ko) * 2004-09-09 2006-08-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페이지 폭 프린터 헤드 조립체, 잉크 카트리지, 잉크젯 프린터 및 페이지 폭 프린터 헤드의 제어방법
JP2006199021A (ja) * 2004-12-24 2006-08-03 Fuji Xerox Co Ltd 液滴吐出装置
JP4523436B2 (ja) 2005-02-01 2010-08-11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温度制御用ベース、温度制御機能付き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ヘッド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07001128A (ja) * 2005-06-23 2007-01-11 Olympus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JP2008279734A (ja) * 2007-05-14 2008-11-20 Brother Ind Ltd 液滴吐出装置
JP4949972B2 (ja) 2007-08-22 2012-06-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ヘッドアレイ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07644B2 (ja) * 2007-10-01 2012-08-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
US8517499B2 (en) * 2007-11-30 2013-08-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printing head and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US8220906B2 (en) * 2008-01-16 2012-07-1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jet head, a liquid jet apparatus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liquid jet head
JP5102108B2 (ja) * 2008-05-27 2012-12-19 大日本スクリーン製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ヘッドユニットおよび印刷装置
JP5640309B2 (ja) * 2008-07-16 2014-12-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ヘッド
JP2009099995A (ja) * 2008-10-27 2009-05-07 Toshiba Corp 冷却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6044080B2 (ja) * 2011-07-06 2016-12-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ヘッド、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ヘッドの製造装置
GB2504777A (en) 2012-08-10 2014-02-12 Xaar Technology Ltd Droplet ejection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15403B1 (en) * 1998-11-12 2001-11-13 Sony Corpor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WO2000077475A1 (en) * 1999-06-11 2000-12-21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for cooling and maintaining an inkjet print head at a constant temperature
CN103009810A (zh) * 2011-09-27 2013-04-03 精工电子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液体喷射头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3158358A (zh) * 2011-12-16 2013-06-19 精工电子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液体喷射头和液体喷射装置
WO2014021812A1 (en) * 2012-07-30 2014-02-0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head including integrated circuit die coo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8426A (zh) 2015-09-16
US20150258781A1 (en) 2015-09-17
EP2921300A1 (en) 2015-09-23
ES2675013T3 (es) 2018-07-05
US9481169B2 (en) 2016-11-01
JP6253460B2 (ja) 2017-12-27
JP2015171806A (ja) 2015-10-01
EP2921300B1 (en) 2018-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08426B (zh) 液体喷射头和液体喷射装置
CN104441992B (zh) 液体喷出头
KR101779247B1 (ko) 액체 토출 헤드
US9085164B2 (en) Liquid jet head and liquid jet apparatus
JP5941645B2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CN109747271B (zh) 液体喷射头以及液体喷射记录装置
JP6312404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CN106660366A (zh) 制造流体喷射芯片的方法、打印头、流体喷射芯片和喷墨式打印机
CN106956515A (zh) 液体排出头和液体排出设备
JP7255238B2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CN107825850A (zh) 喷墨头、喷墨记录装置以及喷墨头的制造方法
CN108724942B (zh) 液体喷出头和喷墨打印设备
US10596815B2 (en) Liquid ejection head and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CN106985542B (zh) 液体排出头和液体排出设备
CN105415886A (zh) 流道部件、液体喷射头、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搅拌方法
CN107443898A (zh) 打印元件基板和打印装置
JP2021062574A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EP3437868B1 (en) Ink jet head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EP4197790A1 (en) Liquid jet head and liquid jet recording device
US1166711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liquid discharge head, liquid discharge device,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7443899A (zh) 液体喷出头基板、液体喷出头和液体喷出设备
JP2012139866A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
JP2017148998A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JP2020163723A (ja) 液体吐出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