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63003B - 薄片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薄片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63003B
CN104863003B CN201510086608.5A CN201510086608A CN104863003B CN 104863003 B CN104863003 B CN 104863003B CN 201510086608 A CN201510086608 A CN 201510086608A CN 104863003 B CN104863003 B CN 1048630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fibrating
pipe section
defibrated material
defibrating unit
produc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8660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63003A (zh
Inventor
樋口尚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8630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630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630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6300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D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S BEFORE PASSING TO THE PAPER-MAKING MACHINE
    • D21D5/00Purification of the pulp suspension by mechanical means; Apparatus therefor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B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 D21B1/00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 D21B1/04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 D21B1/06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by dry method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片制造装置,其能够减少解纤部的噪音,并且防止被解纤物堆积在输送被解纤物的流道中的情况。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在空气中对被解纤物进行解纤的解纤部;和利用由解纤部进行解纤而得到的解纤物中的至少一部分来成形薄片的薄片成形部,向解纤部输送被解纤物的流道具有:供被解纤物通过的管道部(91);以不会使被解纤物通过的大小而被设置在所述管道部的表面上的开口(94);和以使开口(94)位于内部的方式而包围管道部(91)的包围部(92)。

Description

薄片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片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薄片制造装置中,采用一种将包括纤维在内的原料投入到水中,主要通过机械的作用而进行分解、抄造的所谓的湿式方法。这种湿式方法的薄片制造装置需要大量的水,从而装置较大。另外,水处理设施的配备的维护将花费时间和劳力,从而干燥工序所涉及的能量较大。
因此,为了实现小型化、节能,从而提出一种尽量不利用水的干式法的薄片制造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内容,即,在干式解纤机中将纸片解纤为纤维状,并在旋风分离器中将纤维分级为油墨颗粒和脱墨纤维,并使脱墨纤维穿过成型鼓表面的小孔过滤网,而堆积在网带上,从而成形纸。
在干式解纤机中,包括在对纸片进行解纤时所产生的解纤声在内的噪音在薄片制造装置之中较大。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的装置,即,在对苎麻进行解碎的解碎机中,于材料接收口与罩壳之间插入有用于吸收由转子的旋转而产生的噪音的消音器。
虽然在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消音器为利用配管截面面积的急剧的扩大来进行消音的部件,但当扩大流道时将存在材料堆积在消音器内部的问题。此外,当为了防止材料的堆积而在下游侧设置锥部时,将存在消音性能降低的问题、在输送方向上延长而难以实现小型化之类的问题、无法水平地进行配置之类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4481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2799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并且能够作为以下的方式或者应用例而实现。
(1)本发明所涉及的薄片制造装置的一个方式具有:解纤部,其在空气中对被解纤物进行解纤;薄片成形部,其利用由所述解纤部进行解纤而得到的解纤物中的至少一部分来成形薄片,向所述解纤部输送被解纤物的流道具有:管道部,其供所述被解纤物通过;开口,其以不会使所述被解纤物通过的大小而被设置在所述管道部的表面上;包围部,其以使所述开口位于内侧的方式而包围所述管道部。
在这种薄片制造装置中,通过在向解纤部输送被解纤物的流道中,在供被解纤物通过的管道部的表面上设有开口,并且设置以使开口位于内侧的方式而包围管道部的包围部,从而能够降低解纤部的噪音。此外,通过将开口的大小设为不会使被解纤物通过的大小,从而能够防止被解纤物堆积在管道部表面与包围部之间的空间内的情况。
(2)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薄片制造装置中,所述开口可以为由网状的网部所形成的开口。即,所述开口的大小可以为网状的网部的网眼开口(网部的网眼的间隔)。
在这种薄片制造装置中,通过将设置于管道部上的开口设为由网状的网部所形成的开口,从而能够增大开口的总面面积,由此提高消音性能。
(3)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制造装置中,可以遍及所述管道部的周向上的整周而具有所述网部。
在这种薄片制造装置中,通过设置遍及管道部的周向上的整周的网部,从而能够增大开口的总面面积,由此提高消音性能。此外,能够降低较宽的频带的声音。
(4)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薄片制造装置中,可以在所述管道部的周向的一部分上具有所述网部。
在这种薄片制造装置中,能够降低特定的频带的声音。
(5)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薄片制造装置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还具有对包括纤维在内的材料进行粗碎的粗碎部,所述解纤部将由所述粗碎部进行粗碎而得到的粗碎片作为所述被解纤物而在空气中进行解纤,所述流道被设置在所述粗碎部与所述解纤部之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模式化地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片制造装置的图。
图2中的(A)为模式化地表示消音器的立体图,(B)为模式化地表示消音器的内部的立体图。
图3为模式化地表示消音器的内部的立体图。
图4为模式化地表示连结在一起的两个消音器的立体图。
图5中的(A)、(B)为用于对消音部的配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6为模式化地表示在本实验中所使用的各个结构的剖视图。
图7中的(A)为模式化地表示解纤部的内部的侧视图,(B)、(C)为从导入口侧对转子进行观察时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并不是对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本发明的内容进行不当的限定。此外,在下文中所说明的全部结构并不一定都是本发明的必要结构要件。
1.整体结构
图1为模式化地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片制造装置100的图。如图1所示,薄片制造装置100包括:粗碎部10、解纤部20、分级部30、筛选部40、树脂供给部50、拆解部60和薄片成形部70。
粗碎部10在空气中对纸浆薄片或所投入的薄片(例如A4尺寸的废纸)等原料进行裁断(粗碎)而使之成为细片(粗碎片)。虽然细片的形状或大小并未被特别限定,但例如为几cm或几mm的方形的细片。在图示的示例中,粗碎部10具有粗碎刀刃11,并能够通过粗碎刀刃11而将所投入的原料裁断。也可以在粗碎部10中设置有用于连续地投入原料的自动投入部(未图示)。
通过粗碎部10而被裁断的细片在由漏斗15接收之后,经由第一输送部81而向解纤部20被输送。第一输送部81与后文叙述的第七输送部87汇合,并与解纤部20的导入口21连通。第一输送部81及后文叙述的第二输送部~第七输送部82~87的形状例如为管状。在第一输送部81及第七输送部87中,分别设置有用于降低解纤部20所产生的噪音的消音部90(对被解纤物进行输送的流道的一个示例)。在第一输送部81中设置有第一消音部90a,而在第七输送部87中设置有第二消音部90b。
解纤部20对细片(被解纤物)进行解纤处理。解纤部20通过对细片进行解纤处理从而生成被解开为纤维状的纤维。
在此,“解纤处理”是指,将多个纤维粘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细片解开成一根一根的纤维的处理。将通过了解纤部20的物质称为“解纤物”。在“解纤物”中,除了被解开的纤维之外,有时还会包括在解开纤维时从纤维中分离出的树脂(用于使多个纤维彼此粘合的树脂)颗粒或油墨、碳粉、防渗剂等油墨颗粒。在之后的记载中,“解纤物”为通过了解纤部20的物质中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混杂有在通过了解纤部20之后所添加的物质。此外,“被解纤物”是指,通过解纤部20而被实施解纤的物质。
解纤部20使附着于细片上的树脂颗粒或油墨、碳粉、防渗剂等油墨颗粒从纤维上分离。树脂颗粒及油墨颗粒与解纤物一同从排出口22被排出。解纤部20通过旋转刀刃而对从导入口21被导入的细片进行解纤处理。解纤部20在空气中利用干式法而进行解纤。
优选为,解纤部20具有产生气流的机构。在该情况下,解纤部20能够通过自身产生的气流而从导入口21将细片与气流一同抽吸,并进行解纤处理,且向排出口22进行输送。如图1所示,从排出口22被排出的解纤物经由第二输送部82而被导入至分级部30。另外,在使用不具有气流产生机构的解纤部20的情况下,也可以以外设的方式设置产生将细片向导入口21进行引导的气流的机构。
分级部30从解纤物中分离并去除树脂颗粒、油墨颗粒。作为分级部30,使用气流式分级机。气流式分级机为,产生旋转气流并根据离心力和被分级的物质的尺寸及密度而进行分离的部件,且能够通过气流的速度及离心力的调节而对分级点进行调节。具体而言,作为分级部30,使用旋风分离器、弯管射流分离机、涡流分级机等。尤其是旋风分离器,由于结构简便,因此能够作为分级部30而优选使用。在下文中,对于作为分级部30而使用了旋风分离器的情况进行说明。
分级部30至少具有导入口31、被设置于下部的下部排出口34和被设置于上部的上部排出口35。在分级部30中,使伴有从导入口31被导入的解纤物的气流进行圆周运动,由此,在被导入的解纤物上施加有离心力,从而被分离为纤维物(被解开的纤维)和与纤维物相比较小且密度较低的废弃物(树脂颗粒、油墨颗粒)。纤维物从下部排出口34被排出,并通过第三输送部83而被导入至筛选部40的导入口46。另一方面,废弃物从上部排出口35通过第四输送部84而被排出至分级部30的外部。由此,由于树脂颗粒通过分级部30而被排出至外部,因此,即使通过后文叙述的树脂供给部50供给树脂,也能够防止树脂相对于解纤物而过剩的情况。
另外,虽然对通过分级部30而分离为纤维物和废弃物的情况进行了记载,但是并不是能够准确地进行分离。存在纤维物之中的比较小或密度较低的纤维物与废弃物一起被排出至外部的情况。此外,还存在废弃物之中的密度比较高或与纤维物缠绕在一起的废弃物也与纤维物一起被导入至筛选部40中的情况。在本申请中,将从下部排出口34被排出的物质(与废气物相比包含较长的纤维的比例较多的物质)称为“纤维物”,而将从上部排出口35被排出的物质(与纤维相比包含较长的纤维的比例较少的物质)称为“废弃物”。另外,由于在原料不是废纸而是纸浆薄片的情况下,不包含相当于废弃物的物质,因此作为薄片制造装置100的结构也可以省略分级部30。
筛选部40在空气中将由分级部30所分离出的纤维物筛选为通过筛选部40的“通过物”和不通过筛选部40的“残留物”。作为筛选部40而使用筛子(筛网)。筛选部40具有导入口46和排出口47。筛选部40为通过电机(未图示)而使网部进行旋转的旋转式的筛子。筛选部40的网部具有多个开口。通过网部进行旋转,从而网部内的纤维物之中的能够通过开口的大小的纤维物会通过,而无法通过开口的大小的纤维物不会通过。筛选部40能够通过筛子而从纤维物中筛选出短于固定的长度的纤维(通过物)。网部由平纹金属网或焊接金属网等金属网构成。网部为将金属网形成为圆筒状的部件,圆筒的内部为空心。另外,在筛选部40中,可以代替由金属网构成的网部,而使用将具有裂缝的金属板拉伸而成的多孔金属网,也可以使用通过冲压机等而在金属板上形成了孔的冲孔金属网。在使用多孔金属网的情况下,开口是指对存在于金属板上的裂缝进行拉伸而形成的孔。在使用冲孔金属网的情况下,开口是指通过冲压机等而形成在金属板上的孔。此外,也可以利用金属以外的材质来制作具有开口的部件。另外,作为薄片制造装置100的结构也可以省略筛选部40。
未通过筛选部40的筛子的残留物从排出口47被排出,并经由作为回流流道的第五输送部85而被输送至漏斗15,进而再次返回至解纤部20。另一方面,通过了筛选部40的筛子的通过物在由漏斗16接收之后经由第六输送部86而被输送至拆解部60的导入口66。在第六输送部86上设置有用于供给使纤维彼此(解纤物彼此)粘合在一起的树脂的供给口51。
树脂供给部50在空气中将树脂从供给口51向第六输送部86进行供给。即,树脂供给部50在通过了筛选部40的开口的通过物从筛选部40朝向拆解部60的路径上(在筛选部40与拆解部60之间)供给树脂。作为树脂供给部50,只要能够向第六输送部86供给树脂则没有特别限定,可使用螺旋送料器、圆形送料器等。从树脂供给部50被供给的树脂为用于使多个纤维粘合在一起的树脂。在树脂被供给至第六输送部86的时间点,多个纤维尚未粘合在一起。树脂在通过后文叙述的薄片成形部70时发生固化,从而使多个纤维粘合在一起。树脂为热可塑性树脂或热固化性树脂,既可以是纤维状,也可以是粉末状。从树脂供给部50被供给的树脂的量根据所要制造的薄片的种类而适当地被设定。另外,除了使纤维粘合在一起的树脂之外,根据所要制造的薄片的种类,还可以供给用于使纤维着色的着色剂、用于防止纤维的凝集的凝集抑制材料。另外,作为薄片制造装置100的结构也可以省略树脂供给部50。
从树脂供给部50被供给的树脂通过被设置于第六输送部86内的混合部(省略图示),而与通过了筛选部40的开口的通过物进行混合。混合部在对通过物与树脂进行混合的同时,产生用于向拆解部60进行输送的气流。
拆解部60对相互缠绕的通过物进行拆解。而且,在从树脂供给部50被供给的树脂为纤维状的情况下,拆解部60对相互缠绕的树脂进行拆解。此外,拆解部60使通过物和树脂均匀地堆积在后文叙述的堆积部72上。即,“拆解”这样的词语包括使相互缠绕的物质散开的作用和使之均匀地堆积的作用。另外,在没有相互缠绕的物质时起到使物质均匀地堆积的作用。作为拆解部60,使用筛子。拆解部60为,通过电机(未图示)而使网部进行旋转的旋转式的筛子。此处,作为拆解部60而使用的“筛子”可以不具有对特定的对象物进行筛选的功能。即,作为拆解部60而使用的“筛子”是指,具备了具有多个开口的网部的筛子,拆解部60可以将被导入至拆解部60中的纤维物及树脂全部从开口向外部排出。在该情况下,将拆解部60的开口的大小设为大于等于筛选部40的开口的大小。拆解部60与筛选部40的结构上的不同在于,拆解部60不具有排出口(相当于筛选部40的排出口47的部分)。另外,作为薄片制造装置100的结构也可以省略拆解部60。
在拆解部60进行旋转的状态下,通过了筛选部40的通过物(纤维)与树脂的混合物从导入口66被导入至拆解部60。被导入至拆解部60中的混合物通过离心力而向网部侧移动。如上文所述,在被导入至拆解部60中的混合物包括相互缠绕的纤维或树脂的情况下,相互缠绕的纤维或树脂通过正在进行旋转的网部而在空气中被拆解。而且,被拆解的纤维或树脂通过开口。通过了开口的纤维及树脂在空气中通过,并均匀地被堆积在后文叙述的堆积部72上。
通过了拆解部60的开口的纤维物及树脂均匀地被堆积在薄片成形部70的堆积部72上。薄片成形部70具有堆积部72、拉伸辊74、加热辊76、张紧辊77、切断部78。薄片成形部70使用通过了拆解部60的解纤物及树脂来成形薄片。
薄片成形部70的堆积部72接收通过了拆解部60的开口的纤维物及树脂并使之堆积从而生成堆积物。堆积部72位于拆解部60的下方。堆积部72例如为网带。在网带上形成有通过拉伸辊74而被拉伸的网。堆积部72通过拉伸辊74进行自转从而进行移动。通过在堆积部72连续地移动的同时,解纤物及树脂连续地从拆解部60降下并堆积,从而在堆积部72上形成厚度均匀的料片。
在堆积部72的下方设置有从下方对堆积物进行抽吸的抽吸装置79。抽吸装置79隔着堆积部72而位于拆解部60的下方,并产生朝向下方的气流(从拆解部60朝向堆积部72的气流)。由此,能够对在空气中被分散的解纤物及树脂进行抽吸,从而能够加大从拆解部60排出的排出速度。其结果为,能够提高薄片制造装置100的生产率。此外,通过抽吸装置79,能够在解纤物及树脂的降落路径上形成下降流,从而能够防止在降落过程中解纤物或树脂相互缠绕的情况。
被堆积在薄片成形部70的堆积部72上的解纤物及树脂随着堆积部72的移动,而穿过加热辊76,从而被加热以及加压。通过加热,树脂作为粘合剂而发挥功能从而使纤维彼此粘合在一起,通过加压而变薄,进一步穿过未图示的轧光辊而使表面平滑化,从而薄片P被成形。
在与加热辊76相比靠下游侧的位置处,作为切断薄片P的切断部78而配置有在与薄片P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切断薄片P的第一切断部78a和沿着薄片P的输送方向而切断薄片P的第二切断部78b。第一切断部78a具备切断器,并根据被设定预定的长度的切断位置而将连续状的薄片P裁断为单片状。第二切断部78b具备切断器,并且根据薄片P的输送方向上的预定的切断位置而进行裁断。由此,可形成所需尺寸的薄片。被切断的薄片P被积载于堆叠器99等中。此外,通过第二切断部78b进行裁断(切断)而产生的细片在由漏斗17接收之后经由第七输送部78而被输送至解纤部20的导入口21。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不切断薄片P,而直接以连续状的状态通过收卷辊而进行收卷。通过以上步骤,从而能够制造出薄片P。
2.消音部的结构
在解纤部20中产生的噪音(被解纤物的碰撞音及流体音),经由第一输送部81而从漏斗15以及经由第七输送部87而从作为开放端的漏斗17输出。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薄片制造装置100中,为了降低解纤部20的噪音,而在第一输送部81和第七输送部87中分别设置有消音部90。
图2(A)为模式化地表示消音部90(90a、90b)的立体图,图2(B)为模式化地表示消音部90的内部的立体图。如图2(A)所示,消音部90具有供被解纤物通过的管道部91和包围管道部91的一部分的包围部92。管道部91构成第一输送部81或第七输送部87的一部分,并且管道部9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即,消音部90也作为向解纤部20输送被解纤物的流道而发挥功能。
在图2(B)中,由双点划线图示了包围部92的外形及内形。如图2(B)所示,在管道部91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具有多个开口94的网部93。在图2(B)所示的示例中,网部93遍及管道部91的周向上的整周而被形成为筒形状。网部93例如由平纹金属网或焊接金属网等金属网构成,并且为将金属网成形为圆筒状的部件。管道部91的内径与网部93的内径相同,或者不会由于因各内径的差所产生的高低差而使被输送的被解纤物为卡住的程度的大小。
包围部92以使网部93(多个开口94)位于内侧的方式(网部93不会露出的方式)而包围管道部91。将包围部92设为具有圆筒面和与圆筒面连接的上表面及下表面的圆筒形状,并且内部为空间。包围部92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与管道部91中的不是网部93的部分连接。对于包围部92,在被解纤物的输送方向上,与网部93的大小相比包围部92的大小(上表面与下表面的距离)较大。此外,与管道部91相比,包围部92在与被解纤物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空间截面面积较大。即,与管道部91的外径相比,包围部92的内径较大。另外,为了提高吸音性能,也可以在包围部92的内侧设置抽吸材料。
多个开口94为在网部93上所形成的开口(网部93的网眼)。虽然开口94的形状在图2(B)所示的示例中为正方形,但是也可以为多边形、圆形、椭圆形。优选为多个开口94的形状和大小相同,并且,优选为多个开口94以等间隔被配置。
开口94的大小(网部93的网眼开口)成为通过管道部91的被解纤物不会通过的大小。即,由于在第一输送部81中通过有由粗碎部10进行裁断而得到的细片和未通过筛选部40的开口的残留物,因此,被设置于第一输送部81中的第一消音部90a的开口94的大小小于由粗碎部10进行裁断而得到的细片及筛选部40的开口的大小。此外,由于在第七输送部87中通过有由第二切断部78b进行裁断而得到的细片,因此,使被设置于第七输送部87中的第二消音部90b的开口94的大小小于由第二切断部78b进行裁断而得到的细片。例如,在由粗碎部10进行裁断而得到的细片的短边为3mm、筛选部40的开口的大小为1.2mm、由第二切断部78b进行裁断而得到的细片(切断端部件)的短边为5mm的情况下,将第一消音部90a的开口94的大小(网眼开口)设为小于1.2mm(例如1mm),并将第二消音部90b的开口94的大小设为小于5mm(例如,3mm)。
在图2所示的消音部90中,由于通过包围管道部91的包围部92而使流道的截面面积迅速地扩大并收缩,因此通过由流道的截面面积的扩缩而产生的消音效果、从而能够降低解纤部20的噪音。此外,通过在包围部92的内部设置作为管道部91的一部分的网部93,并将网部93的开口94的大小设为被解纤物不会通过的大小,从而能够防止被解纤物(细片)堆积在包围部92(流道的扩张部)中的情况。
另外,可以代替设置遍及管道部91的周向的整周而被形成的网部93,而如图3所示这样,在包围部92内部的管道部91的周向上的一部分上设置孔部95,并在孔部95上设置网部93。由于通过孔部95从而声音在包围部92内部的空间内产生共鸣,因此,通过图3所示的消音部90也能够降低解纤部20的噪音,并且,通过在孔部95上设置网部93,从而能够防止被解纤物堆积在包围部92中的情况。另外,也可以在管道部91上设置多个孔部95。
通过图2所示的消音部90,能够降低大致100Hz~2kHz的较宽的频带的声音。另一方面,通过图3所示的消音部90,能够降低特定的频带的声音。因此,可以根据解纤部20的噪音的频率特性,而在欲降低较宽的频带的声音的情况下使用图2所示的消音部90,在欲降低特定的频带的声音的情况下使用图3所示的消音部90。另外,能够利用图3所示的消音部90进行消音的频带由孔部95的直径(面积)和包围部92的体积来确定。
此外,如图4所示,也可以连结图2所示的消音部90和图3所示的消音部90而用作一个消音部。如以这种方式进行设置,则能够在降低较宽的频带的声音的同时,降低峰值较大的特定频带的声音。当对在解纤部20中所产生的噪音进行频率分析时,该噪音的频率成分横跨较宽的频带而存在,其中对噪音贡献最大的频带为,被解纤物与解纤部20的送风叶片碰撞时所产生的声音的频带。因此,只要将图2所示的消音部90与图3所示的消音部90进行组合,且按照被解纤物的碰撞音的频带而对图3所示的消音部90的孔部95的直径和包围部92的大小进行调节,便能够有效地降低解纤部20的噪音。
虽然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对在第一输送部81和第七输送部87中分别设置有消音部9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如图5(A)所示,也可以在第一输送部81和第七输送部87的汇合点与解纤部20之间设置消音部90。在该情况下,以使通过第一输送部81的被解纤物与通过第七输送部87的被解纤物中的最小的被解纤物不会通过的方式,来确定开口94的大小。例如,在由粗碎部10进行裁断而得到的细片的短边为3mm、筛选部40的开口的大小为1.2mm、由第二切断部78b进行裁断而得到的细片的短边为5mm的情况下,将开口94的大小设为小于1.2mm(例如1mm)。
此外,虽然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对将来自筛选部40的残留物经由第五输送部85、漏斗15、第一输送部81而输送至解纤部2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构成为,通过使第五输送部85与第一输送部81及第七输送部87直接汇合,而将来自筛选部40的残留物向解纤部20进行输送。在该情况下,除了第一输送部81及第七输送部87之外,还可以在第五输送部85中设置消音部90,或者如图5(B)所示,在第一输送部81、第五输送部85以及第七输送部87的汇合点与解纤部20之间设置消音部90。
3.实验例
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消音部90,并实施在材料投入口(漏斗15)附近对解纤部20解纤时的噪音进行测量的实验。图6为模式化地表示在本实验中所使用的各个结构的剖视图。在本实验中,针对图6所示的比较例1~3的结构以及实施例1~3的结构中的各个结构,而使用噪音计对从漏斗15离开了1m的位置处的噪音等级进行测量,并且,对在铅直方向上配管的情况与在水平方向上配管的情况下的消音部90内部有无材料(被解纤物)的堆积进行评价。此处,将图2所示的消音部90(遍及管道部91的周向上的整周而设置了网部93的结构)设为实施例1,将图3所示的消音部90(在管道部91的周向上的一部分上所形成的孔部95上设置了网部93的结构)设为实施例2,将在图2所示的消音部90的包围部92的内侧设置了吸音材料96的结构设为实施例3。另外,在图6中,设为材料朝向图中下侧被输送,并且解纤部20与图中下侧连接。
在表1中示出了实验结果。另外,在表1中,将材料未堆积的情况标记为“○”,将存在材料的堆积的情况标记为“×”。
【表1】
在比较例1中,由于没有流道的扩张部分因此没有消音效果,因此噪音增大到98db。此外,在比较例2中,虽然设置有流道的扩张部分因而消音性能较高,但是材料堆积在了扩张部分中。在比较例3中,由于在扩张部的下游侧设置有锥部,因此虽然在垂直地配管的情况下未出现材料的堆积,但由于设置了锥部从而与比较例2相比消音性能降低,并且在水平配管的情况下出现了材料的堆积。
可知在实施例1及实施例2中,能够保持与比较例2同等的消音性能,并且通过设置网部93而使材料不会堆积,从而能够同时具有消音性能和材料输送性。在实施例3中,通过在扩张部(包围部92)内部设置吸音材料96,从而使1kHz以上的高频带的声音显著地衰减,并且与实施例1相比噪音减少了7db。此外,在利用现有的消音器中于扩张部上设置有吸音材料的情况下,虽然存在材料附着在吸音材料上的问题,但由于在本实施方式的消音部90中,通过网部93而使材料和声音分离,因此不会产生这种问题。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的消音部90中,优选为包围部92的侧面的延长与底面(或上表面)所成的角度θ为90°(在包围部92中不存在锥部),但θ只需大于45°乃至60°即可。
4.解纤部的结构
图7(A)为模式化地表示解纤部20的内部的侧视图。解纤部20具有转子23。转子23绕旋转轴24进行旋转。图7(B)为从导入口21侧观察转子23时的俯视图。在转子23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多个解纤用的突起25。此外,在与转子23的导入口21对置的一侧的侧面上设置有多个送风叶片26。当转子23绕旋转轴24进行旋转时,将通过送风叶片26而产生气流,通过该气流,被解纤物(细片)将从导入口21被抽吸,抽吸进来的被解纤物被进行解纤处理并向排出口22被输送。
如上所述,对解纤部20的噪音贡献最大的频带为,在解纤部20的送风叶片26与被解纤物发生碰撞时所产生的声音的频带。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解纤部20中,如图7(A)、图7(B)所示,以从导入口21侧观察时送风叶片26与导入口21(导入口21的内径PT)不重叠的方式来配置导入口21。如以这种方式进行设置,则能够抑制在送风叶片26与被解纤物发生碰撞时所产生的噪音直接进入导入口21(即,第一输送部81及第七输送部87)中的情况,从而能够降低从漏斗15及漏斗16出来的解纤部20的噪音。
另外,虽然在图7(B)所示的示例中,将送风叶片26以沿着从旋转轴24的中心呈放射状延伸的线的方式进行配置,但也可以如图7(C)所示那样,将送风叶片26配置成,送风叶片26的平面状的表面相对于从旋转轴24的中心呈放射状延伸的线而具有倾斜,并且送风叶片26相对于转子23的旋转方向(图中由D表示的方向)而后倾。当将送风叶片26以相对于旋转方向而后倾的方式进行配置时,被解纤物与送风叶片26发生碰撞时的角度将变大,因此碰撞音减小,从而能够降低解纤部20的噪音。此外,通过使送风叶片26相对于旋转方向而后倾,从而使被解纤物易于向转子23的外周部侧移动,因此能够提高被解纤物的输送能力。
5.改变例
本发明包括与在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结构实质上相同的结构(功能、方法及结果相同的结构,或者目的及效果相同的结构)。另外,本发明包括对在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结构中的非本质的部分进行置换的结构。另外,本发明包括实现与在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结构相同的作用效果的结构或者能够实现相同的目的的结构。另外,本发明包括在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结构中附加了公知技术的结构。
虽然在图2至图4中,将包围部92的截面设为圆形,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能够包围管道部91的外侧,则截面也可以是椭圆或多边形。另外,对于实施例1至3中的噪音而言,只要截面面积相同则由截面的形状引起的差几乎不存在。
另外,通过薄片制造装置100而被制造的薄片主要是指做成薄片状的物质。但是并不限定于薄片状的物质,也可以是板状、网状。在本说明书中的薄片被分为纸和无纺布。纸包括将纸浆或废纸作为原料而成形为较薄的薄片状的方式等,包括以笔记或印刷为目的的记录纸、壁纸、包装纸、彩色纸、画图纸、制图纸等。无纺布为厚于纸且低强度的物质,包括普通的无纺布、纤维板、餐巾纸、厨房用纸、清洁器、过滤器、液体吸收材料、吸音体、缓冲材料、垫子等。另外,作为原料,也可以为纤维素等植物纤维,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等化学纤维,或羊毛、丝绸等动物纤维。
此外,可以设置有向被堆积在堆积部72上的堆积物喷雾添加水分的水分喷雾器。由此,能够提高成形薄片P时的氢键的强度。水分的喷雾添加是针对通过加热辊76之前的堆积物而实施的。也可以在利用水分喷雾器而喷出的水分中添加淀粉或PVA(polyvinylalcohol:聚乙烯醇)等。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薄片P的强度。
在薄片制造装置100中,也可以没有粗碎部10。例如,如果将已有的通过碎纸机等进行粗碎而得到的物质作为原料,则不需要粗碎部10。
也可以不设置作为回流流道的第五输送部85。可以使残留物不回流至解纤部20,而对其进行回收并废弃。此外,如果为具有不会产生残留物这种性能的解纤部20,则不需要第五输送部85。
符号说明
10…粗碎部;11…粗碎刀刃;15…漏斗;16…漏斗;17…漏斗;20…解纤部;21…导入口;22…排出口;23…转子;24…旋转轴;25…突起;26…送风叶片;30…分级部;31…导入口;34…下部排出口;35…上部排出口;40…筛选部;46…导入口;47…排出口;50…树脂供给部;51…供给口;60…拆解部;66…导入口;70…薄片成形部;72…堆积部;74…拉伸辊;76…加热辊;77…张紧辊;78…切断部;79…抽吸装置;81…第一输送部;82…第二输送部;83…第三输送部;84…第四输送部;85…第五输送部;86…第六输送部;87…第七输送部;90…消音部;91…管道部;92…包围部;93…网部;94…开口部;95…孔部;96…吸音材料;99…堆叠器;100…薄片制造装置。

Claims (5)

1.一种薄片制造装置,具备:
解纤部,其在空气中对被解纤物进行解纤;
薄片成形部,其利用由所述解纤部进行解纤而得到的解纤物中的至少一部分来成形薄片,
向所述解纤部输送被解纤物的流道具有:管道部,其与所述解纤部相比被设置在上游侧,并供所述被解纤物通过;多个开口,其以不会使所述被解纤物通过的大小而被设置在所述管道部的表面上;包围部,其以使所述开口位于内侧的方式而包围所述管道部,
所述包围部在与所述被解纤物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空间截面面积与所述管道部相比较大,且所述包围部的内径大于所述管道部的外周部的外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开口为由网状的网部所形成的开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片制造装置,其中,
遍及所述管道部的周向上的整周而具有所述网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片制造装置,其中,
在所述管道部的周向上的一部分上具有所述网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薄片制造装置,其中,
还具有对包括纤维在内的材料进行粗碎的粗碎部,
所述解纤部将由所述粗碎部进行粗碎而得到的粗碎片作为所述被解纤物而在空气中进行解纤,
所述流道被设置在所述粗碎部与所述解纤部之间。
CN201510086608.5A 2014-02-21 2015-02-17 薄片制造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630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31424A JP6248691B2 (ja) 2014-02-21 2014-02-21 シート製造装置、解繊機
JP2014-031424 2014-0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63003A CN104863003A (zh) 2015-08-26
CN104863003B true CN104863003B (zh) 2019-02-01

Family

ID=53881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8660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63003B (zh) 2014-02-21 2015-02-17 薄片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09622B2 (zh)
JP (1) JP6248691B2 (zh)
CN (1) CN1048630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72065B2 (ja) * 2013-10-09 2018-08-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及び解繊部
JP6191374B2 (ja) 2013-10-09 2017-09-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及び解繊部
JP6287365B2 (ja) * 2014-03-07 2018-03-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
JP6269181B2 (ja) 2014-03-07 2018-01-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
JP6361209B2 (ja) 2014-03-25 2018-07-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シート製造方法及びシート
JP6269235B2 (ja) * 2014-03-26 2018-01-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
JP6264986B2 (ja) * 2014-03-26 2018-01-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
TW201700831A (zh) * 2015-04-06 2017-01-01 Seiko Epson Corp 片材製造裝置及片材製造方法
EP3348691B1 (en) 2015-09-11 2020-05-2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Sheet production device and sheet production method
CN108699741B (zh) * 2016-02-18 2021-07-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薄片制造装置
JP2021085129A (ja) * 2019-11-29 2021-06-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繊維体成形方法、繊維体成形装置、およびシート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7176A (zh) * 2011-04-29 2014-02-19 纳幕尔杜邦公司 轻型聚合物排气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720091A1 (ru) * 1978-04-03 1980-03-05 Централь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 Проектно-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По Проектированию Оборудования Для Целлюлозно-Бумажной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 Водоотделитель
CN2067757U (zh) * 1990-02-12 1990-12-19 顾锦梅 双层阻性消声器
JPH0823118B2 (ja) * 1991-12-06 1996-03-06 トスコ株式会社 ラミー麻セルロース繊維からなる不織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705777A (en) * 1995-10-20 1998-01-06 Carrier Corporation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muffler
JP5112029B2 (ja) * 2007-01-26 2013-01-09 イビデ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排気ガス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消音装置
CN201753417U (zh) * 2010-07-08 2011-03-02 杭州振兴工业泵制造有限公司 真空管道消声器
EP2664708B1 (en) 2011-01-12 2017-04-1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aper recycling system and paper recycling process
JP5720258B2 (ja) * 2011-01-14 2015-05-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紙再生装置及び紙再生方法
JP5720255B2 (ja) * 2011-01-12 2015-05-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紙再生装置及び紙再生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7176A (zh) * 2011-04-29 2014-02-19 纳幕尔杜邦公司 轻型聚合物排气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309622B2 (en) 2016-04-12
CN104863003A (zh) 2015-08-26
JP6248691B2 (ja) 2017-12-20
US20150240417A1 (en) 2015-08-27
JP2015155585A (ja) 2015-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63003B (zh) 薄片制造装置
CN104894904B (zh) 薄片制造装置
US9951473B2 (en) Sheet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CN104894903B (zh) 薄片制造装置
CN105937190B (zh) 片材制造装置
JP6263931B2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および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07250453B (zh) 薄片制造装置以及薄片制造方法
CN107949670A (zh) 薄片制造装置以及薄片制造方法
CN107923094A (zh) 薄片制造装置以及薄片制造方法
JP6508452B2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
JP6481749B2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および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6361772B2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および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6414153B2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および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16065339A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シート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01

Termination date: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