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61202A - 一种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61202A
CN104861202A CN201510255966.4A CN201510255966A CN104861202A CN 104861202 A CN104861202 A CN 104861202A CN 201510255966 A CN201510255966 A CN 201510255966A CN 104861202 A CN104861202 A CN 1048612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ide
metal oxide
iron
preparation
oxide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5596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杰
李宗起
费华峰
谭永霞
张学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Priority to CN20151025596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612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4861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612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norganic Compounds Of Heavy Metals (AREA)
  • Compounds Of Ir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具备如下特点:1)粉体材料,粒径为500nm-1μm;2)形状为三维花状结构,表面为纳米颗粒组成的多孔结构;3)由氧化铁和金属氧化物A组成,其中,所述金属氧化物A为氧化铟、氧化锡、氧化铜、氧化铈、氧化锌、氧化锰、氧化镧、氧化镁、氧化钛、氧化锆和氧化铝中的任一种,所述氧化铁和氧化物A的摩尔比为1:(0.05-0.25)。制备方法如下:1)将可溶性铁盐、可溶性非铁金属盐、酸吸收剂和保护剂于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混合液;2)对混合液离心得到沉淀物,对其热处理。方法简单、环保经济、易于规模化,其可有效提高硅橡胶的耐热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二元或多元纳米复合材料因其特殊的组成结构越来越多的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纳米复合材料不仅具有本体一元纳米材料的基本性能而且具有一元本体纳米材料所不具有的一些性能。从某种意义上说,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势必会把纳米科技推向一个新的层次,三维自组装纳米材料相比于低维材料,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能,因此也就具有新颖的应用。现有文献报道,大多是制备一元本体三维纳米材料,鲜有二元甚至多元三维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三维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最好是在一元纳米材料制备基础上引入第二种纳米材料,同步原位的形成最终的复合材料。在以往的报道中,合成的复合材料往往是方法复杂、合成过程中需要特殊的仪器、毒性大、耗能大、形貌不规则等缺点。因此发展一条环保、廉价、有效的方法来合成三维二元纳米金属氧化物,并通过简单调控就能最终获得不同掺杂比例的纳米复合材料是十分必要的。
硅橡胶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领域,但随着科技进步,这些领域对硅橡胶的耐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添加抗氧剂改善硅橡胶热性能的方法实用、简便,是提高其热性能的重要途径。最常用的抗氧剂是以氧化铁为代表的金属氧化物及其衍生物。在单一氧化铁基础上引入第二元素,因蜇合效应会比单一氧化铁在硅橡胶中起到的作用好,但如何用一种简便的方法合成出含铁的二元纳米金属氧化物,并将其应用到硅橡胶,以提高其耐热性能,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具备如下特点:1)粉体材料,粒径为500nm-1μm;2)形状为三维花状结构,表面为纳米颗粒组成的多孔结构;3)由氧化铁和金属氧化物A组成,其中,所述金属氧化物A为氧化铟、氧化锡、氧化铜、氧化铈、氧化锌、氧化锰、氧化镧、氧化镁、氧化钛、氧化锆和氧化铝中的任一种,所述氧化铁和氧化物A的摩尔比为1:(0.05-0.5)。
本发明所提供的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由下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本发明所提供的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复合金属氧化物前驱体混合液:将可溶性铁盐、可溶性非铁金属盐、酸吸收剂和保护剂于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复合金属氧化物前驱体混合液;
2)制备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对所述复合金属氧化物前驱体混合液离心得到沉淀物,并对沉淀物进行热处理,得到所述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
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可溶性铁盐具体可为硝酸铁、氯化铁、硝酸铁的水合物和氯化铁的水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硝酸铁的水合物具体可为Fe(NO3)3·9H2O,所述氯化铁的水合物具体可为FeCl3·6H2O。
所述可溶性非铁金属盐具体可为InCl3、SnCl4、CuCl2、Ce(NO3)3、ZnCl2、Mn(NO3)2、La(NO3)3、MgCl2、TiCl4、ZrCl4和AlCl3中的任一种。
所述酸吸收剂具体可为尿素、醋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保护剂为聚乙二醇、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氢氧化铵、四丁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和葡萄糖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可溶性铁盐、所述可溶性非铁金属盐、所述保护剂和所述酸吸收剂的摩尔比为1:(0.05-0.5):(3-20):(3-20)。
所述反应的反应温度为180℃-260℃,反应时间为30-360min。
所述有机溶剂为多羟基醇,所述多羟基醇具体可为乙二醇、丙三醇、1.2丙二醇和1.4丁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热处理的条件如下:热处理的温度为300℃-600℃,热处理的时间为3-6h,升温速率为20-50℃/min。具体可以20-50℃/min的升温速率从室温(25℃)升至450℃,并于此温度下热处理3-6h。
所述热处理之前,还包括将所述沉淀物于50℃-100℃下干燥10-24h得到复合金属氧化物前驱体的步骤。
所述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为二元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
此外,本发明所制备得到的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在作为耐热性添加剂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上述应用中,所述耐热性添加剂具体可为添加到到硅橡胶中的耐热性添加剂。
与添加到硅橡胶中的单一氧化铁相比,通过将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添加到硅橡胶中,能够有效地提高硅橡胶耐热性能,能广泛应用于硅橡胶耐热领域。
与其他现有制备技术相比,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法具有如下特点:
(1)采用廉价无毒的金属盐,廉价的酸吸收剂和保护剂,反应条件容易,后处理简单,故具有环保,易于操作、便于规模化生产不同比例,不同铁基二元复合金属氧化物的优点。
(2)前驱体只需在高温灼烧即可转化为复合纳米氧化物,灼烧前后形貌基本不变,无需复杂的转化过程。
(3)所得到的复合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比表面积大,表面多空。
(4)在硅橡胶耐热性考察中,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可有效地提高硅橡胶耐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制备的铁铟复合金属氧化物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2为实施例6中制备的铁锡复合金属氧化物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3为分别添加实施例1、6制备的复合金属氧化物的硅橡胶在氮气气氛下的TG曲线。
图4为实施例1中制备的铁铟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孔径分布图。
图5为实施例1中制备的铁铟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孔径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述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下述所述试剂均购自北京化学试剂厂。
实施例1、制备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
1)制备复合金属氧化物前驱体混合液:依次将FeCl3(0.006mol)、InCl3(0.0015mol)、四丁基溴化铵(0.06mol)和尿素(0.06mol)加入到180ml的乙二醇中,搅拌使溶液澄清,然后升温加热到240℃,持续4h;
2)制备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待温度降至到室温后,用乙醇离心洗涤5次,100℃下干燥20h。把干燥好的粉体放入马弗炉中以25℃/min升温速率升温至450℃并恒温保持4h。冷却后得到花状铁铟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所得到的铁铟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形貌如图1所示,从图1可知:其形貌为三维花状结构,表面为纳米颗粒组成的多孔结构;铁铟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的粒径为500nm。利用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最终产物中金属元素的摩尔比例,得知:铁铟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中氧化铁和氧化铟的摩尔比为4:1,通过比表面积测试,得到复合金属氧化物的比表面积的测结果如图4所示,从图4可得知:纳米复合材料孔径大部分分布在8-40nm,比表面积为29m2·g-1
实施例2、制备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
1)制备复合金属氧化物前驱体混合液:依次将FeCl3(0.006mol)、InCl3(0.0005mol)、四丁基氯化铵(0.03mol)和碳酸钠(0.054mol)加入到180ml的1.2丙二醇溶液中,搅拌使溶液澄清,然后升温加热到250℃,持续5h;
2)制备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待温度降至到室温后,用乙醇离心洗涤5次,100℃下干燥20h。把干燥好的粉体放入马弗炉中以25℃/min升温速率升温至450℃并恒温保持4h。冷却后得到铁铟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其形貌为三维花状结构,表面为纳米颗粒组成的多孔结构;铁铟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的粒径为500nm。利用ICP-AES测定最终产物中金属元素的摩尔比例。得知:铁铟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中氧化铁和氧化铟的摩尔比为12:1,纳米复合材料孔径大部分分布在8-40nm,比表面积为34m2·g-1
实施例3、制备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
1)制备复合金属氧化物前驱体混合液:依次将FeCl3(0.006mol)、InCl3(0.0015mol)、聚乙二醇分子量为5000(0.06mol)和碳酸氢钠(0.06mol)加入到180ml的1.4丁二醇溶液中,搅拌使溶液澄清,然后升温加热到250℃,持续5h;
2)制备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待温度降至到室温后,用乙醇离心洗涤5次,100℃下干燥20h。把干燥好的粉体放入马弗炉中以25℃/min升温速率升温至450℃并恒温保持4h。得到铁铟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其形貌为三维花状结构,表面为纳米颗粒组成的多孔结构;铁铟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的粒径为500nm。利用ICP-AES测定最终产物中金属元素的摩尔比例。得知:铁铟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中氧化铁和氧化铟的摩尔比为4:1,纳米复合材料孔径大部分分布在8-40nm,比表面积为29m2·g-1
实施例4、制备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
1)制备复合金属氧化物前驱体混合液:依次将FeCl3(0.006mol)、InCl3(0.0015mol)、四丁基氢氧化铵(0.06mol)和碳酸氢钠(0.06mol)加入到180ml的丙三醇溶液中,机械搅拌使溶液澄清,然后升温加热到260℃,持续5h;
2)制备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待温度降至到室温后,用乙醇离心洗涤5次,100℃下干燥20h。把干燥好的粉体放入马弗炉中以25℃/min升温速率升温至450℃并恒温保持4h。得到铁铟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500nm。利用ICP-AES测定最终产物中金属元素的摩尔比例。得知:铁铟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中氧化铁和氧化铟的摩尔比为4:1,纳米复合材料孔径大部分分布在8-40nm,比表面积为36m2·g-1
实施例5、制备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
1)制备复合金属氧化物前驱体混合液:依次将FeCl3(0.006mol)、SnCl4(0.0012mol)、四丁基溴化铵(0.04mol)和碳酸氢钠(0.08mol)加入到180ml的1,2丙二醇溶液中,搅拌使溶液澄清,然后升温加热到250℃,持续4h;
2)制备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待温度降至到室温后,用乙醇离心洗涤4次,100℃下干燥20h。把干燥好的粉体放入马弗炉中以25℃/min升温速率升温至450℃并恒温保持4h。冷却后,得到铁锡复合金属氧化物,500nm,用ICP-AES测定最终产物中金属元素的摩尔比例。得知:铁铟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中氧化铁和氧化铟的摩尔比为5:1,纳米复合材料孔径大部分分布在8-40nm,比表面积为32m2·g-1
实施例6、制备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
1)制备复合金属氧化物前驱体混合液:依次将FeCl3(0.006mol)、SnCl4(0.0015mol)、四丁基氯化铵(0.06mol)和碳酸钠(0.07mol)加入到180ml的乙二醇溶液中,搅拌使溶液澄清,然后升温加热到250℃,持续4h;
2)制备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待温度降至到室温后,用乙醇离心洗涤4次,100℃下干燥20h。把干燥好的粉体放入马弗炉中以25℃/min升温速率升温至450℃并恒温保持4h。冷却后,得到铁锡复合金属氧化物。所得到的铁锡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形貌如图2所示,从图2可知:其形貌为三维花状结构,表面为纳米颗粒组成的多孔结构;铁锡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的粒径为450nm,用ICP-AES测定最终产物中金属元素的摩尔比例铁锡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中氧化铁和氧化锡的摩尔比为4:1。通过比表面积测试方法,铁锡复合金属氧化物的比表面积的测结果如图5示,从图5得知:纳米复合材料孔径大部分分布在8-40nm,比表面积为55m2·g-1
实施例7、制备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
1)制备复合金属氧化物前驱体混合液:依次将FeCl3(0.004mol)、SnCl4(0.0008mol)、四丁基氯化铵(0.03mol)和碳酸钠(0.07mol)加入到180ml的乙二醇溶液中,搅拌使溶液澄清,然后升温加热到250℃,持续4h;
2)制备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待温度降至到室温后,用乙醇离心洗涤4次,100℃下干燥20h。把干燥好的粉体放入马弗炉中以25℃/min升温速率升温至450℃并恒温保持4h。冷却后,得到铁锡复合金属氧化物,其形貌为三维花状结构,表面为纳米颗粒组成的多孔结构;铁锡复合金属氧化物的粒径为500nm,用ICP-AES测定最终产物中金属元素的摩尔比例。得知:铁铟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中氧化铁和氧化铟的摩尔比为5:1,纳米复合材料孔径大部分分布在8-40nm,测得铁锡复合金属氧化物的比表面积为52m2·g-1
实施例8、制备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
1)制备复合金属氧化物前驱体混合液:依次将FeCl3(0.005mol)、SnCl4(0.001mol)、聚乙二醇分子量为3000(0.04mol)和醋酸钠(0.06mol)加入到180ml的1.4丁二醇溶液中,搅拌使溶液澄清,然后升温加热到260℃,持续5h;
2)制备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待温度降至到室温后,用乙醇离心洗涤4次,100℃下干燥20h。把干燥好的粉体放入马弗炉中以25℃/min升温速率升温至450℃并恒温保持4h。冷却后,得到铁锡复合金属氧化物,其形貌为三维花状结构,表面为纳米颗粒组成的多孔结构;铁锡复合金属氧化物的粒径为500nm,用ICP-AES测定最终产物中金属元素的摩尔比例。得知:铁铟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中氧化铁和氧化铟的摩尔比为5:1,纳米复合材料孔径大部分分布在8-40nm,比表面积测试方法,测得铁锡复合金属氧化物的比表面积为65m2g-1
实施例9、制备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
1)制备复合金属氧化物前驱体混合液:依次将FeCl3(0.009mol)、SnCl4(0.001mol)、四丁基溴化铵(0.04mol)和碳酸氢钠(0.04mol)加入到180ml的乙二醇溶液中,搅拌使溶液澄清,然后升温加热到240℃,持续4h;
2)制备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待温度降至到室温后,用乙醇离心洗涤4次,100℃下干燥20h。把干燥好的粉体放入马弗炉中以25℃/min升温速率升温至450℃并恒温保持4h。冷却后,得到铁锡复合金属氧化物,其形貌为三维花状结构,表面为纳米颗粒组成的多孔结构;铁锡复合金属氧化物的粒径为500nm,用ICP-AES测定最终产物中金属元素的摩尔比例。得知:铁铟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中氧化铁和氧化铟的摩尔比为9:1,纳米复合材料孔径大部分分布在8-40nm,比表面积测试方法,测得铁锡复合金属氧化物的比表面积为51m2g-1
实施例10、制备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
1)制备复合金属氧化物前驱体混合液:依次将FeCl3(0.007mol)、SnCl4(0.001mol)、四丁基氯化铵(0.09mol)和尿素(0.09mol)加入到180ml的1.2丙二醇溶液中,搅拌使溶液澄清,然后升温加热到180℃,持续5h;
2)制备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待温度降至到室温后,用乙醇离心洗涤4次,100℃下干燥20h。把干燥好的粉体放入马弗炉中以25℃/min升温速率升温至450℃并恒温保持4h。冷却后,得到铁锡复合金属氧化物,其形貌为三维花状结构,表面为纳米颗粒组成的多孔结构;铁锡复合金属氧化物的粒径为500nm,用ICP-AES测定最终产物中金属元素的摩尔比例。得知:铁铟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中氧化铁和氧化铟的摩尔比为7:1,纳米复合材料孔径大部分分布在8-40nm,比表面积测试方法,测得铁锡复合金属氧化物的比表面积为54m2g-1
实施例11、制备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
1)制备复合金属氧化物前驱体混合液:依次将FeCl3(0.006mol)、SnCl4(0.001mol)、聚乙二醇分子量为10000(0.06mol)和醋酸钠(0.05mol)加入到180ml的乙二醇溶液中,搅拌使溶液澄清,然后升温加热到260℃,持续5h;
2)制备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待温度降至到室温后,用乙醇离心洗涤4次,100℃下干燥20h。把干燥好的粉体放入马弗炉中以25℃/min升温速率升温至450℃并恒温保持4h。冷却后,得到铁锡复合金属氧化物,其形貌为三维花状结构,表面为纳米颗粒组成的多孔结构;铁锡复合金属氧化物的粒径为500nm,用ICP-AES测定最终产物中金属元素的摩尔比例。得知:铁铟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中氧化铁和氧化铟的摩尔比为6:1,纳米复合材料孔径大部分分布在8-40nm,比表面积测试方法,测得铁锡复合金属氧化物的比表面积为56m2g-1
实施例12、制备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
1)制备复合金属氧化物前驱体混合液:依次将FeCl3(0.008mol)、SnCl4(0.001mol)、四丁基溴化铵(0.06mol)和碳酸氢钠(0.06mol)加入到180ml的1.4丁二醇溶液中,搅拌使溶液澄清,然后升温加热到200℃,持续5h;
2)制备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待温度降至到室温后,用乙醇离心洗涤4次,100℃下干燥20h。把干燥好的粉体放入马弗炉中以25℃/min升温速率升温至450℃并恒温保持4h。冷却后,得到铁锡复合金属氧化物,其形貌为三维花状结构,表面为纳米颗粒组成的多孔结构;铁锡复合金属氧化物的粒径为500nm,用ICP-AES测定最终产物中金属元素的摩尔比例。得知:铁铟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中氧化铁和氧化铟的摩尔比为8:1,纳米复合材料孔径大部分分布在8-40nm,比表面积测试方法,测得铁锡复合金属氧化物的比表面积为60m2g-1
实施例13、制备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
1)制备复合金属氧化物前驱体混合液:依次将FeCl3(0.006mol)、SnCl4(0.0012mol)、四丁基溴化铵(0.06mol)和碳酸钠(0.06mol)加入到180ml的1.2丙二醇和乙二醇混合溶液中(体积比为1:1),搅拌使溶液澄清,然后升温加热到260℃,持续5h;
2)制备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待温度降至到室温后,用乙醇离心洗涤4次,100℃下干燥20h。把干燥好的粉体放入马弗炉中以25℃/min升温速率升温至450℃并恒温保持4h。冷却后,得到铁锡复合金属氧化物,其形貌为三维花状结构,表面为纳米颗粒组成的多孔结构;铁锡复合金属氧化物的粒径为500nm,用ICP-AES测定最终产物中金属元素的摩尔比例。得知:铁铟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中氧化铁和氧化铟的摩尔比为5:1,纳米复合材料孔径大部分分布在8-40nm,比表面积测试方法,测得铁锡复合金属氧化物的比表面积为63m2g-1
实施例14、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对硅橡胶耐热性能的影响:
将实施案例1中制备的花状铁铟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添加到硅橡胶中,使其摩尔百分比分别为1%,5%,10%,三辊混炼,固化;
将实施案例6制备的花状铁锡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添加到硅橡胶中,使其摩尔百分比分别为1%,5%,10%,三辊混炼,固化;
将商用氧化铁(AR级,购自北京化学试剂公司)添加到硅橡胶中,使其摩尔百分比分别为1%,5%,10%,三辊混炼,固化;
对上述得到的三组硅橡胶在氮气气氛下进行热重分析,相应的TG曲线如图3所示,从图3可得知:铁铟复合物材料在氮气下热转变温度最高接近610℃,铁锡复合金属氧化物为600℃,而商用AR级的氧化铁温度才为440℃,复合金属氧化物比普通氧化铁热转变温度提高近150℃。对硅橡胶耐热性影响的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得知:与商用氧化铁相比,本发明所制备的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无论在恒温热失重抑或TG上,其对硅橡胶的耐热性能均有所提高,且以摩尔百分比5%的量添加到硅橡胶中,对硅橡胶的耐热性能提高最大。
表1、具有花状结构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对硅橡胶耐热性能的影响

Claims (9)

1.一种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具备如下特点:1)粉体材料,粒径为500nm-1μm;2)形状为三维花状结构,表面为纳米颗粒组成的多孔结构;3)由氧化铁和金属氧化物A组成,其中,所述金属氧化物A为氧化铟、氧化锡、氧化铜、氧化铈、氧化锌、氧化锰、氧化镧、氧化镁、氧化钛、氧化锆和氧化铝中的任一种,所述氧化铁和氧化物A的摩尔比为1:(0.05-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由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而制备得到。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复合金属氧化物前驱体混合液:将可溶性铁盐、可溶性非铁金属盐、酸吸收剂和保护剂于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复合金属氧化物前驱体混合液;
2)制备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对所述复合金属氧化物前驱体混合液离心得到沉淀物,并对沉淀物进行热处理,得到所述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可溶性铁盐为硝酸铁、氯化铁、硝酸铁的水合物和氯化铁的水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硝酸铁的水合物为Fe(NO3)3·9H2O,所述氯化铁的水合物为FeCl3·6H2O;
所述可溶性非铁金属盐为InCl3、SnCl4、CuCl2、Ce(NO3)3、ZnCl2、Mn(NO3)2、La(NO3)3、MgCl2、TiCl4、ZrCl4和AlCl3中的任一种;
所述酸吸收剂为尿素、醋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保护剂为聚乙二醇、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氢氧化铵、四丁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和葡萄糖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有机溶剂为多羟基醇,所述多羟基醇为乙二醇、丙三醇、1.2丙二醇和1.4丁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可溶性铁盐、所述可溶性非铁金属盐、所述保护剂和所述酸吸收剂的摩尔比为1:(0.05-0.5):(3-20):(3-20);
所述反应的反应温度为180℃-260℃,反应时间为30-360min。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热处理的条件如下:热处理的温度为300-600℃,热处理的时间为3-6h,升温速率为20-50℃/min。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热处理之前,还包括将所述沉淀物于50℃-100℃下干燥10-24h得到复合金属氧化物前驱体的步骤。
8.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在作为耐热性添加剂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性添加剂为添加到硅橡胶中的耐热性添加剂。
CN201510255966.4A 2015-05-19 2015-05-19 一种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ending CN1048612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55966.4A CN104861202A (zh) 2015-05-19 2015-05-19 一种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55966.4A CN104861202A (zh) 2015-05-19 2015-05-19 一种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61202A true CN104861202A (zh) 2015-08-26

Family

ID=53907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55966.4A Pending CN104861202A (zh) 2015-05-19 2015-05-19 一种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61202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1371A (zh) * 2015-10-12 2016-01-27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花状氧化铟微米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178511A (zh) * 2017-12-06 2018-06-19 吕莉 一种高着色稳定型电致变色玻璃的制备方法
CN108264081A (zh) * 2016-12-30 2018-07-10 海门市源美美术图案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铝和氧化铜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31540A (zh) * 2018-07-09 2019-05-10 龙岩学院 一种多孔氧化镧的制备方法
CN110643069A (zh) * 2019-09-18 2020-01-03 江苏华永汽车悬架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MgO-Zn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方法
CN110801804A (zh) * 2019-12-09 2020-02-18 安徽建筑大学 一种微纳分级结构金属氧化物纳米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72811A (zh) * 2018-11-16 2021-04-16 优美科股份公司及两合公司 低温氮氧化物吸附剂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9186A (zh) * 2012-05-03 2012-09-12 西北工业大学 多孔花状超结构氧化铁纳米材料的室温液相合成方法
CN103146021A (zh) * 2013-03-01 2013-06-12 瑞科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硅橡胶耐热性能的稀土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9186A (zh) * 2012-05-03 2012-09-12 西北工业大学 多孔花状超结构氧化铁纳米材料的室温液相合成方法
CN103146021A (zh) * 2013-03-01 2013-06-12 瑞科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硅橡胶耐热性能的稀土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ONGQI LI,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elf-assembled three-dimensional flower-like iron(III) oxide–indium(III) oxide binary nanocomposites", 《RSC ADVANCES》 *
管思媚,等: "硅橡胶/复配金属氧化物复合体系耐高温性能研究", 《广东橡胶》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1371A (zh) * 2015-10-12 2016-01-27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花状氧化铟微米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264081A (zh) * 2016-12-30 2018-07-10 海门市源美美术图案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铝和氧化铜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78511A (zh) * 2017-12-06 2018-06-19 吕莉 一种高着色稳定型电致变色玻璃的制备方法
CN109731540A (zh) * 2018-07-09 2019-05-10 龙岩学院 一种多孔氧化镧的制备方法
CN109731540B (zh) * 2018-07-09 2021-10-22 龙岩学院 一种多孔氧化镧的制备方法
CN112672811A (zh) * 2018-11-16 2021-04-16 优美科股份公司及两合公司 低温氮氧化物吸附剂
CN110643069A (zh) * 2019-09-18 2020-01-03 江苏华永汽车悬架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MgO-Zn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方法
CN110801804A (zh) * 2019-12-09 2020-02-18 安徽建筑大学 一种微纳分级结构金属氧化物纳米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61202A (zh) 一种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Visinescu et al. The environmentally benign synthesis of nanosized CoxZn1− xAl2O4 blue pigments
CN102936500B (zh) 核壳结构光磁双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Saif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ew photoluminescent nano-powder based on Eu3+: La2Ti2O7 and dispersed into silica matrix for latent fingerprint detection
CN107033842B (zh) 一种复合吸波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381486B (zh) 一种表面改性的核壳结构Cu@SiO2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9908915B (zh) 一种处理六价铬废水的磁性可见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75985A (zh) 一种具有长余辉发光功能的Sr2MgSi2O7:Eu2+,Dy3+纳米线的合成方法
CN103213950A (zh) 一种氢氧化物及其氧化物空心结构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271405A (zh) 一种基于碳酸氧铋或氧化铋纳米管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96998A (zh) 一种光热转换相变储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976344B (zh) 一种硅酸锌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508468B (zh) 一种铁酸盐纳米超结构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38294A (zh) 一种新型二维双钙钛矿BA4AgSbBr8单晶的制备方法
CN104174414B (zh) 一种二硫化钼/二氧化钛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9623A (zh) 一种改性纳米氧化铜/氧化锌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Hosny et al. Solid state synthesis of hematite nanoparticles from doped poly o-aminophenol (POAP)
CN104151998A (zh) 一种耐洗刷复合抗菌金属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43515A (zh) 一种还原氧化石墨烯/铜纳米颗粒修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Bangi et al. Effects of successive additions of two capping ligands on the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PbO nanoparticles
CN106395804A (zh) “蚕蛹状”PbS量子点/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45535B (zh) 一种三维花样多级结构二乙二醇亚铁醇盐及其制备方法
Shi et al. Enhanced thermal stability of polystyrene by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spinel ZnCo 2 O 4 nanohybrids and the catalytic mechanism investigation
Shao et al. Photofunctional hybrids of rare earth complexes covalently bonded to ZnO core–shell nanoparticle substrate through polymer linkage
CN105016722B (zh) 一种制备单分散复合纳米ZnO压敏陶瓷粉体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