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54671B - 壳体模制型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壳体模制型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54671B
CN104854671B CN201380064234.6A CN201380064234A CN104854671B CN 104854671 B CN104854671 B CN 104854671B CN 201380064234 A CN201380064234 A CN 201380064234A CN 104854671 B CN104854671 B CN 1048546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
connecting portion
sealing plate
housing
capacitor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6423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54671A (zh
Inventor
佐藤慎也
三浦寿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26905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14569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26905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14563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8546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46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546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46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228Terminals
    • H01G4/236Terminals leading through the housing, i.e. lead-throug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3/00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apacitors;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apacito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G4/00 - H01G11/00
    • H01G13/003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encapsulating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3/00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apacitors;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apacito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G4/00 - H01G11/00
    • H01G13/006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applyin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2/00Details of capacitor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1G4/00-H01G11/00
    • H01G2/02Mountings
    • H01G2/04Mount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a chassi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2/00Details of capacitor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1G4/00-H01G11/00
    • H01G2/10Housing; Encap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2/00Details of capacitor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1G4/00-H01G11/00
    • H01G2/10Housing; Encapsulation
    • H01G2/103Sealings, e.g. for lead-in wire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005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018Dielectrics
    • H01G4/06Solid dielectric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224Housing; Encap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228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1Plural divers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including means for metal shaping or assembling

Abstract

壳体模制型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元件、分别与电容器元件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连接的第一母线和第二母线、收容电容器元件、第一母线及第二母线的壳体、以及填充于壳体内的模制树脂。壳体具有设有缺口部的侧壁。密封板以将缺口部密封的方式与壳体结合。第一母线及第二母线贯通密封板而固定于密封板。壳体模制型电容器不增加材料费地使第一母线与第二母线的端子部之间的尺寸精度提高,具有高可靠性。

Description

壳体模制型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各种电子设备、电气设备、工业设备、机动车等中使用、特别适于混合动力机动车的电动机驱动用逆变器电路(inverter circuit)的平滑用、滤波用、缓冲用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环境保护的观点出发,所有的电气设备都由逆变器电路控制,不断地推进节能化、高效率化。其中,特别是在机动车行业中,将在电动机与发动机的作用下进行行驶的混合动力车(以下称为HEV)引入市场等有关环保、节能化、高效率化的技术的开发日渐活跃化。
HEV用的电动机的使用电压区域高达几百伏,因此,作为与这样的电动机关联使用的电容器,具有高耐电压且低损耗的电特性的金属化膜电容器受到关注。而且,从市场上的免维护化的期望出发,采用寿命极长的金属化膜电容器的倾向也非常明显。
并且,就作为HEV用而使用的金属化膜电容器而言,从其设置部位等理由出发,强烈要求耐湿性、耐热性等耐外部环境性能。因此,一般而言,在将通过母线并联连接的多个金属化膜电容器收纳于树脂壳体内、并向该树脂壳体内浇铸了模制树脂的状态下使用。通过这样浇铸模制树脂,从而保护金属化膜电容器免受来自外部的水分的浸入或热影响。
关于这样的收容有金属化膜电容器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case-mold-typecapacitor)的以往的结构,以专利文献1记载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为例进行说明。图12是表示专利文献1记载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的结构的立体图。
就壳体模制型电容器101而言,成为在金属化膜电容器元件的两端面连接由铜板等构成的母线102、103、104、105、并将金属化膜电容器元件及母线102、103、104、105收容于上面开口型的壳体106的收容部内的状态。在壳体106的收容部内填充有模制树脂107,从而保护金属化膜电容器元件免受外部环境的侵害。
将壳体模制型电容器101进而收容于金属壳体内并与另行收容于该金属壳体内的其他部件连接是通常的使用方法。因此,要求与其他部件连接的母线102、103、104、105以高尺寸精度如设计那样配置,特别是相接近的母线之间(母线102与母线103之间、母线104与母线105之间)的尺寸精度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难以将母线102、103、104、105无误差地始终配置在同一位置,难以使制作出的多个壳体模制型电容器101中的相接近的母线之间的距离全都统一。
针对此种课题,在专利文献2中采用以下那样的手段。图13A是专利文献2记载的母线201的结构图。图13B是专利文献2记载的收容于壳体202内的金属化膜电容器元件和母线201的结构图。
如图13A所示,母线201在母线201的外部连接部用端子部201a、201b之间设置共用连接部203。设有共用连接部203的母线201在被安装于金属化膜电容器元件之后,如图13B所示那样与金属化膜电容器元件一起收容于壳体202。并且,最后向壳体202内填充模制树脂204,利用钳子等工具将共用连接部203切离除去,从而完成壳体模制型电容器。
即,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技术中,不是将独立分离的母线分别安装于金属化膜电容器元件,而是将借助共用连接部203使外部连接部用端子部201a、201b成为了一体的母线201安装于金属化膜电容器元件,这之后利用钳子等切断工具将共用连接部203切离除去。由此,抑制以往由于将独立分离的母线安装于金属化膜电容器元件而产生的端子之间的尺寸精度的偏差。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0510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2043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壳体模制型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元件、分别与电容器元件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连接的第一母线和第二母线、收容电容器元件、第一母线及第二母线的壳体、以及填充于壳体内的模制树脂。壳体具有设有缺口部的侧壁。密封板以将缺口部密封的方式与壳体结合。第一母线及第二母线贯通密封板而固定于密封板。
壳体模制型电容器不增加材料费地使第一母线与第二母线的端子部之间的尺寸精度提高,具有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1中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的金属化膜电容器元件的立体图。
图3A是实施方式1中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的母线的立体图。
图3B是实施方式1中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的另一母线的立体图。
图4A是实施方式1中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的母线与密封板的立体图。
图4B是图4A所示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的密封板的剖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1中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的电容器元件的立体图。
图6是实施方式1中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的立体图。
图8是实施方式2中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的立体图。
图9A是图7所示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的放大图。
图9B是图9A所示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的放大图。
图9C是实施方式2中的另一壳体模制型电容器的放大图。
图9D是图9C所示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的放大图。
图10是实施方式2中的又一壳体模制型电容器的立体图。
图11A是图10所示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的放大图。
图11B是图10所示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的放大图。
图11C是实施方式2中的再一壳体模制型电容器的放大图。
图11D是图11C所示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的放大图。
图12是以往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的立体图。
图13A是其他以往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的母线的立体图。
图13B是使用图13A所示的母线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10的立体图。壳体模制型电容器10具备壳体5、收容于壳体5内的电容器元件1、以覆盖电容器元件1的方式填充于壳体5内的模制树脂7、以及与电容器元件1电连接的母线2、3。母线2具有向壳体5的外部露出的端子部2b、2c,母线3具有向壳体5的外部露出的端子部3b、3c。
图2是电容器元件1的立体图。电容器元件1具有电容器元件主体1p和设于电容器元件主体1p的电极1a、1b。实施方式1中的电容器元件1是金属化膜电容器元件,通过将卷绕的一对金属化膜从上下方向按压为扁平型而形成。金属化膜具有由聚丙烯膜等构成的电介质膜和形成在电介质膜的一面或两面上的金属蒸镀电极。一对金属化膜在金属蒸镀电极隔着电介质膜对置的状态下被卷绕。电极1a、1b是在电容器元件主体1p的两端面上喷镀锌而制作成的金属喷镀电极。电极1a、1b成为P极与N极的一对取出电极。
图3A和图3B分别是母线2、3的立体图。母线2、3分别与图2所示的电容器元件1的电极1a、1b连接。
首先,使用图3A来说明将电极1a在电学上向外部引出的母线2。
母线2具有与电容器元件1的电极1a直接连接的连接部2a、以及构成为与连接部2a相连且与外部设备连接的端子部2b、2c。母线2的连接部2a与端子部2b、2c由一张铜板一体地形成。
连接部2a通过将具有长方形状的平板在短边的大致中央处呈大约90度地弯曲而形成,从而具有L字型的截面,并且该连接部2a沿长方形状的长边的方向延伸。连接部2a的弯曲为L字型的内侧一半的面与电容器元件1的电极1a抵接。在实施方式1中,如后述那样,在连接部2a上连接多个电容器元件1的电极1a。
构成为与外部设备连接的外部连接用的端子部2b具有平板形状。来自外部的电流经由端子部2b向电容器元件1流动。通过在设于端子部2b的中央的贯通孔2d中插入螺栓,并使用该螺栓将端子部2b与外部设备的连接部一起紧固,从而将端子部2b与外部设备电连接。
构成为与外部设备连接的外部连接用的端子部2c与端子部2b相比具有比较细长的平板形状。端子部2c可以用于使小电流从母线2向外部设备流动来测定施加于电容器元件1的电压。母线2具有设于端子部2c的局部上的、弯曲而向上方鼓起的弯曲部2e。母线2具有设于端子部2c且与弯曲部2e相连的弯曲为曲柄状的曲柄部2f。
接着,使用图3B来说明将电极1b在电学上向外部引出的母线3。
母线3具有与电容器元件1的电极1b直接连接的连接部3a、以及构成为与连接部3a相连且与外部设备连接的端子部3b、3c。连接部3a通过将具有长方形状的平板在短边的大致中央处呈大约90度地弯曲而形成,从而具有L字型的截面,并且该连接部3a沿长方形状的长边的方向延伸。连接部3a的弯曲为L字型的一半的面与电容器元件1的电极1b抵接。与母线2的连接部2a同样,在实施方式1中,在连接部3a上连接多个电容器元件1的电极1b。
构成为与外部设备连接的外部连接用的端子部3b具有平板形状。来自外部的电流经由端子部3b向电容器元件1流动。通过在设于端子部3b的中央的贯通孔3d中插入螺栓,并使用螺栓将端子部3b与外部设备的连接部一起紧固,从而将端子部3b与外部设备电连接。
构成为与外部设备连接的外部连接用的端子部3c与端子部3b相比具有比较细的平板形状。端子部3c可以用于使小电流从母线3向外部设备流动来测定施加于电容器元件1的电压。
图4A是固定于密封板4的母线2、3的立体图。密封板4具有互为相反侧的主面4a、4b。如图4A所示,端子部2c、3c在从密封板4的主面4b贯通到主面4a的状态下固定于密封板4。
母线2、3的端子部2c、3c与密封板4通过镶嵌成形而结合。即,将母线2、3配置于规定的模具中,在该模具内注入作为密封板4的材料的树脂并使其固化,从而使密封板4与母线2、3的端子部2c、3c结合固定。在实施方式1中,作为密封板4的材料,使用聚苯硫醚(PPS)。
图4B是密封板4的剖视图,特别示出母线2所贯通的部分。如图4B所示,密封板4以母线2的端子部2c的曲柄部2f埋入密封板4内的方式固定母线2。因此,固化后的密封板4在母线2的端子部2c的延伸方向上不可移动,母线2相对于密封板4被完全固定。在实施方式1中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10中,母线3不具有曲柄部。但是,母线3也可以具有埋入密封板4内的曲柄部,在该情况下,母线3也相对于密封板4被完全固定。
密封板4构成壳体5的侧面的一部分而密封壳体5。
图5是连接有母线2、3的电容器元件1的立体图。如图5所示,结合了密封板4的母线2、3与多个电容器元件1连接。在实施方式1中,利用母线2、3将两个电容器元件1并联地连接。
母线2、3均固定于密封板4,因此,能够使端子部2c、3c的前端以规定的距离分离、并以设计那样的位置关系将母线2、3与电容器元件1连接。
母线2的连接部2a以L字型的部分沿着电容器元件1的一方的端面的上部的方式配置,从而与电极1a连接。母线3的连接部3a以L字型的部分沿着电容器元件1的另一方的端面的上部的方式配置,从而与电极1b连接。
如图5所示,在将母线2、3与电容器元件1连接的状态下,母线2、3的端子部2b、3b均相对于电容器元件1的侧面中的平坦的部分呈直角延伸。
如图5所示,母线2的端子部2c的弯曲部2e以不与母线3的连接部3a接触的方式跨越连接部3a。弯曲部2e用于防止母线2、3之间的短路。
图6是将连接了母线2、3的两个电容器元件1收容的壳体5的立体图。壳体5具有上面敞开的箱型的形状,电容器元件1被收容于收容部5a内。壳体5由树脂形成,在实施方式1中与密封板4同样地由PPS形成。
在壳体5的侧壁5b上形成有从侧壁的上端延伸至下端附近的具有矩形形状的缺口部6。如图6所示,将密封板4配置于缺口部6而使密封板4与壳体5结合。壳体5和密封板4可以使用粘接剂等来接合。
如上所述,由于母线2的曲柄部2f埋入密封板4内部,因此,母线2相对于密封板4被完全固定。因此,与母线2连接的电容器元件1在将密封板4配置于壳体5的缺口部6时自然而然地被定位,能准确地配置到壳体5的收容部5a内的规定的位置处。
如图6所示,密封板4具有与壳体5的缺口部6相同的尺寸、厚度。因此,密封板4在与壳体5结合时构成壳体5的侧壁5b的一部分,将壳体5的缺口部6密封。
在密封板4将壳体5的缺口部6密封了的状态下从壳体5的上面的开口部注入模制树脂7并使其固化,从而完成图1所示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10。在壳体模制型电容器10中,如图1所示,模制树脂7以覆盖电容器元件1及母线2、3的一部分的方式填充于收容部5a内。母线2、3的端子部2b、3b从模制树脂7向上方露出而向外部引出。另外,母线2、3的端子部2c、3c的前端经由密封板4从壳体5的侧壁5b向外部引出而露出。
通过利用粘接剂等的粘接方法使密封板4与缺口部6牢固地连接,从而能够防止在向壳体5的收容部5a内注入了模制树脂7时模制树脂7从密封板4与缺口部6之间的间隙向外部漏出的情况。在实施方式1中,密封板4与母线2、3的端子部2c、3c通过镶嵌成形而被一体化,因此,母线2、3的端子部2c、3c与密封板4之间几乎不存在间隙,模制树脂7不会从端子部2c、3c所贯通的路径向外部漏出。而且,在端子部2c,利用曲柄部2f将端子部2c所贯通的路径复杂化,因此,能进一步降低模制树脂7向外部泄漏的可能性。
将端子部2b、2c、3b、3c与外部设备连接,从而使壳体模制型电容器10能被使用。
根据图13A和图13B所示的专利文献2记载的技术,能提高外部连接部用端子部201a、201b的端子之间的尺寸精度。但是,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中,虽然确实能抑制外部连接部用端子部201a、201b彼此的平面上的错位的产生,但依然不能抑制垂直方向上的错位。即,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中,利用钳子等切断工具将共用连接部203切离除去,但由于该切离除去的作业所引起的冲击,可能导致外部连接部用端子部201a、201b在垂直方向上发生错位。而且,由于不得不设置最终会被切离除去的共用连接部203,因此,材料费增加。
就实施方式1中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10而言,将母线2、3在固定于密封板4的状态下与电容器元件1连接,因此,连接后的母线2、3的端子部2c、3c之间的尺寸精度在平面方向、垂直方向上均极高。而且,密封板4直接作为壳体5的侧壁5b的一部分使用,因此,在作为最终产品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10中,端子部2c、3c之间的尺寸精度也高,具有高可靠性。
另外,不需要像专利文献2记载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那样切除共用连接部203,也没有材料的浪费。而且,用于使母线2、3固定的密封板4为壳体5的侧壁5b的一部分,不是用于固定母线2、3的新的构件,因此,材料件数也不会增加,壳体模制型电容器10在成本方面也优异。
(实施方式2)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20的立体图。在图7中,对与图1~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1中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10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实施方式2中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20具备壳体25和密封板24来取代图1~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1中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10的壳体5和密封板4。图8是填充模制树脂7之前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20的立体图。
如图7和图8所示,实施方式2中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20的壳体25和密封板24具有分别与图1~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1中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10的壳体5和密封板4大致相同的形状。密封板24以构成壳体25的侧壁25b的一部分的方式与壳体25结合。即,在壳体25的侧壁25b上形成有从上端切削至下端附近而成的具有矩形形状的缺口部26。在缺口部26上嵌插结合密封板24。壳体25具有包围缺口部26且与缺口部26面对的缘部25c。缘部25c具有比壳体25的其他部分局部稍大的厚度,从而能与密封板24结合。缘部25c的厚度与密封板24的厚度相同。
通过使设于密封板24与缘部25c的彼此抵接的部分上的凹凸相嵌合,由此密封板24与壳体25的缘部25c相结合。
密封板24具有供母线2、3的端子部2c、3c贯通的互为相反侧的主面24a、24b、与主面24a、24b相连的侧端面24c及侧端面24c的相反侧的侧端面24d。壳体25的缘部25c具有分别与密封板24的侧端面24c、24d抵接的内端面25d、25e。密封板24具有从侧端面24c(24d)向外方突出的凸部27。凸部27的截面具有圆弧形状。密封板24的侧端面24c、24d为密封板24的六个面中的、供母线2、3的端子部2c、3c贯通的主面24a、24b以外的四个侧端面24c~24f中的两个面。侧端面24e在图7和图8中朝向上方开放。侧端面24f在图7和图8中朝向下方且与壳体25的缺口部26周围的缘部25c抵接。凸部27设于密封板24的侧端面24c~24f中的、图8中朝向上方的侧端面24e以外的侧端面24c、24d、24f上。凸部27从密封板24的上端延伸至下端。
另一方面,在壳体25的缺口部26周围的缘部25c的内端面25d上设有凹部28。凹部28具有圆弧形状的截面。凹部28也与凸部27同样地从缺口部26的上端延伸至下端。
在图8中从上方朝向下方将密封板24嵌合插入缺口部26,并使密封板24的凸部27与缺口部26的凹部28嵌合,由此将密封板24与缺口部26相结合。
图9A是壳体模制型电容器20的放大图,特别示出将密封板24结合于缺口部26之后的、图7和图8所示的壳体25的缺口部26周围的缘部25c与密封板24相抵接的部分。
如图9A所示,通过使凸部27与凹部28嵌合,从而密封板24与缺口部26相结合。密封板24具有设于凸部27的截面的圆弧形状的顶点处的肋27a和分别设于凸部27的截面的圆弧形状的根部附近的两侧的肋27b、27c。图9B是壳体模制型电容器20的放大图,特别示出密封板24的侧端面24c。密封板24的肋27a~27c从凸部27的表面稍稍朝向外侧突出。肋27a~27c从密封板24的凸部27的上端延伸至下端。
另一方面,在凹部28未设置与肋27a~27c对应的凹陷。即,在将凸部27与凹部28嵌合时,肋27a~27c被压入凹部28而与凹部28弹性接触。其结果是,肋27a~27c稍稍侵入凹部28的壁面,在将密封板24与缺口部26结合之后,肋27a~27c附近施加有比其他部分强的压力。
需要说明的是,肋27a~27c没有设置于密封板24的侧端面24c、24d、24f上设置的凸部27中的、在图8中朝向下方的侧端面24f的凸部27上,而是设置于侧端面24c、24d的凸部27上。
通过从图8所示的壳体25的上面的开口部注入模制树脂7并使其固化,从而完成图7所示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20。在壳体模制型电容器20中,如图7所示,模制树脂7以覆盖电容器元件1及母线2、3的一部分的方式填充于收容部25a(图8)中。母线2、3的端子部2b、3b从模制树脂7向上方露出并向外部引出。另外,母线2、3的端子部2c、3c的前端经由密封板24从壳体25的侧壁25b向外部引出。
通过将端子部2b、2c、3b、3c与外部设备连接,从而使壳体模制型电容器20能被使用。
以下,说明实施方式2中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20的结构所带来的效果。
如图8、图9A所示,在实施方式2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20中,使设于密封板24的侧端面24c、24d的凸部27与设于壳体25的缺口部26周围的缘部25c的内端面25d、25e的凹部28嵌合。这样,将密封板24嵌插于缺口部26而将壳体25的收容部25a密封,由此将母线2、3的端子部2c、3c从壳体25的侧面向外部引出,并且能抑制在向收容部25a中填充了模制树脂7时模制树脂7从密封板24与缺口部26之间的微小的间隙向外部泄漏的情况。这是由于:即,通过使凹部28与凸部27嵌合,由此密封板24与缺口部26的定位精度提高,能在准确的位置处利用密封板24将缺口部26密封,进而能利用凹凸延长模制树脂7的泄漏路径且使该泄漏路径复杂化。另外,通过凹凸的嵌合,壳体25与密封板24的结合也牢固。其结果是,能显著性地抑制模制树脂7向外部泄漏的可能性。
另外,也可以在密封板24上设置多个凸部27,在壳体25的缘部25c上设置分别与多个凸部27嵌合的多个凹部28,由此,密封板24的侧端面24c、24d、24f与壳体25的缘部25c的内端面25d具有波形状。由此,能够获得与实施方式2中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20同样的效果。
在实施方式2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20中,在密封板24上一体地设有在将密封板24向缺口部26嵌插时被压入的肋27a、27b、27c。
如上所述,以使肋27a、27b、27c侵入缺口部26的凹部28的壁面的方式将凸部27压入凹部28,因此,即使模制树脂7浸入到密封板24与缺口部26之间的微小的间隙中,也能利用肋27a、27b、27c阻止模制树脂7进一步向外部泄漏。因此,通过肋27a、27b、27c,实施方式2中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20能进一步抑制模制树脂7泄漏的可能性。
在实施方式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20中,凸部27具有圆弧形状的截面。假设在凸部27的截面不是圆弧形状而具有矩形形状等形状的情况下,由于壳体25从肋27a、27b、27c受到的压力,在例如凹部28的矩形形状的角部附近局部地受到应力,从而存在壳体25破损的情况,另外,在模制树脂7受到来自外部的热而发生了膨胀时,也存在壳体25破损的情况。因此,在壳体模制型电容器20中,将凸部27的截面设为圆弧形状,从而将施加于壳体25的压力分散,抑制破损的可能性。
如以上说明那样,在实施方式2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20中,能够抑制将模制树脂7向壳体25填充时的模制树脂7向壳体25的外部泄漏的可能性,因此,壳体模制型电容器20具有高可靠性。
图9C和图9D是实施方式2的另一壳体模制型电容器20A的放大图。在图9C和图9D中,对与图9A和图9B所示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20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在壳体模制型电容器20中,肋27a、27b、27c设于凸部27。在图9C和图9D所示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20A中,没有在密封板24的凸部27设置肋27a、27b、27c,取而代之,壳体25具有从缺口部26周围的缘部25c的凹部28的表面稍稍突出的肋28a、28b、28c。如图9D所示,肋28a~28c从壳体25的凸部27的上端延伸至下端。
另一方面,在凸部27没有设置与肋28a~28c对应的凹陷。即,在将凸部27与凹部28嵌合时,肋28a~28c与凸部27弹性接触。其结果是,肋28a~28c稍稍侵入凸部27的表面,在将密封板24与缺口部26结合之后,肋28a~28c附近施加有比其他部分强的压力。
在壳体模制型电容器20A中,在壳体25的缘部25c一体地设置肋28a、28b、28c。
如上所述,以使肋28a、28b、28c侵入密封板24的凸部27的表面的方式将凸部27压入凹部28,因此,即使模制树脂7浸入到密封板24与缺口部26之间的微小的间隙中,也能利用肋28a、28b、28c阻止模制树脂7进一步向外部泄漏。因此,通过肋28a、28b、28c,壳体模制型电容器20A能进一步抑制模制树脂7泄漏的可能性。
在实施方式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20A中,凸部27具有圆弧形状的截面。假设在凸部27的截面不是圆弧形状而具有矩形形状等形状的情况下,由于壳体25从肋28a、28b、28c受到的压力,在例如凹部28的矩形形状的角部附近局部地受到应力,从而存在壳体25破损的情况,另外,在模制树脂7受到来自外部的热而发生了膨胀时,也存在壳体25破损的情况。因此,在壳体模制型电容器20A中,将凸部27的截面设为圆弧形状,从而能将施加于壳体25的压力分散,抑制破损的可能性。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实施方式2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20A中,能抑制将模制树脂7向壳体25填充时的模制树脂7向壳体25的外部泄漏的可能性,因此,壳体模制型电容器20A具有高可靠性。
图10是实施方式2的又一壳体模制型电容器20B的立体图。在图10中,对与图7所示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20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在图7所示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20中,在密封板24的侧端面24c、24d、24f设有凸部27,在壳体25的缺口部26周围的缘部25c的内端面25d、25e、25f设有凹部28,将凸部27与凹部28嵌合。在图10所示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20B中,在密封板24的侧端面24c、24d、24f设有凹部128,壳体25具有从缺口部26周围的缘部25c的内端面25d、25e、25f突出的凸部127。与图7所示的凸部27和凹部28同样,通过将图10所示的凸部127与凹部128嵌合,由此密封板24与壳体25的缘部25c结合而将缺口部26密封,具有同样的效果。
图11A和图11B是图10所示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20B的放大图。在图11A和图11B中,对与图9A和图9B所示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20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在图10所示的凸部127上设有与图9A和图9B所示的肋27a~27c相同的形状和位置的肋127a~127c,具有同样的效果。
图11C和图11D是实施方式2的再一壳体模制型电容器20C的放大图。在图11C和图11D中,对与图9A和图9B所示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20、图11A和图11B所示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20B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在壳体模制型电容器20B中,肋127a~127c设于凸部127。在图11C和图11D所示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20C中,在壳体25的凸部127没有设置肋127a~127c,取而代之,密封板24具有从凹部128的表面稍稍突出的肋128a~128c。如图11D所示,肋128a~128c从密封板24的凹部128的上端延伸到下端。肋128a~128b具有与图9C和图9D所示的肋28a~28c同样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方式1、2中,“上方”、“下方”等表示方向的用语表示仅依存于构成构件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相对的方向,不是表示铅垂方向、水平方向等绝对的方向。因此,在实际使用壳体模制型电容器10、20、20A、20B、20C时,未必需要如图1、图7所示那样配置为壳体5、25的开口部朝向铅垂方向上方,例如也可以配置为朝向铅垂方向下方或朝向水平方向。
另外,在实施方式1、2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10、20、20A、20B、20C中,用于测定电容器元件1的施加电压的端子部2c、3c贯通密封板4、24,供电流从外部向电容器元件1流动的端子部2b、3b从模制树脂7露出。也可以构成为母线2、3不具有端子部2b、3b,来自外部的电流经由端子部2c、3c流向电容器元件1。
工业实用性
就本发明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而言,构成为与外部设备连接的多个端子部之间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尺寸精度极高,具有高可靠性。因此,适合用作在各种各样的外部环境下使用且强烈要求高可靠性的混合动力车用的电容器。
符号说明
1 电容器元件
1a 电极(第一电极)
1b 电极(第二电极)
2 母线(第一母线)
2a 连接部(第一连接部)
2b 端子部
2c 端子部(第一端子部)
2e 弯曲部
2f 曲柄部
3 母线(第二母线)
3a 连接部(第二连接部)
3b 端子部
3c 端子部(第二端子部)
4 密封板
5 壳体
6 缺口部
7 模制树脂
10 壳体模制型电容器
20 壳体模制型电容器
25 壳体
24 密封板
26 缺口部
27 凸部
27a、27b、27c 肋
28 凹部

Claims (22)

1.一种壳体模制型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容器元件,其具有电容器元件主体、设于所述电容器元件主体的第一电极、以及设于所述电容器元件主体的第二电极;
第一母线,其具有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的外部连接用的第一端子部;
第二母线,其具有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的外部连接用的第二端子部;
壳体,其具有设有缺口部的侧壁,用于收容所述电容器元件、所述第一母线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母线的所述第二连接部;
密封板,其以密封所述缺口部的方式与所述壳体结合;
模制树脂,其以覆盖所述电容器元件、所述第一母线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母线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方式填充于所述壳体中,
所述第一母线和所述第二母线以使所述第一母线的所述第一端子部和所述第二母线的所述第二端子部向所述壳体的外部露出的方式贯通所述密封板而固定于所述密封板,
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缺口部面对且与所述密封板的端面抵接的内端面,
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内端面设有凹部,
所述密封板具有设于所述端面且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内端面的所述凹部嵌合的凸部,
所述第一端子部从所述第一连接部以沿着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周面的方式向所述第二电极的方向延伸,且以不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接触的方式跨越所述第二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其中,
所述第一母线和所述第二母线通过镶嵌成形而与所述密封板一体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其中,
所述第一母线还具有位于所述密封板内的曲柄部,该曲柄部具有弯曲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其中,
所述第一端子部具有以不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接触的方式跨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弯曲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其中,
所述电容器元件具有对置的第一扁平面及第二扁平面,
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将大致长方形状的平板在短边方向的大致中央处呈大致90度地弯曲而形成为截面L字型的形状,
所述第一连接部以L字部分沿着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一扁平面的方式配置,
所述第二连接部以L字部分沿着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一扁平面的方式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其中,
所述凸部的截面具有圆弧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其中,
所述密封板还具有设于所述凸部且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凹部弹性接触的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其中,
所述壳体还具有设于所述凹部且与所述密封板的所述凸部弹性接触的肋。
9.一种壳体模制型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容器元件,其具有电容器元件主体、设于所述电容器元件主体的第一电极、以及设于所述电容器元件主体的第二电极;
第一母线,其具有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的外部连接用的第一端子部;
第二母线,其具有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的外部连接用的第二端子部;
壳体,其具有设有缺口部的侧壁,用于收容所述电容器元件、所述第一母线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母线的所述第二连接部;
密封板,其以密封所述缺口部的方式与所述壳体结合;
模制树脂,其以覆盖所述电容器元件、所述第一母线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母线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方式填充于所述壳体中,
所述第一母线和所述第二母线以使所述第一母线的所述第一端子部和所述第二母线的所述第二端子部向所述壳体的外部露出的方式贯通所述密封板而固定于所述密封板,
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缺口部面对且与所述密封板的端面抵接的内端面,
在所述密封板的所述端面设有凹部,
所述壳体具有设于所述内端面且与所述密封板的所述端面的所述凹部嵌合的凸部,
所述第一端子部从所述第一连接部以沿着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周面的方式向所述第二电极的方向延伸,且以不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接触的方式跨越所述第二连接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其中,
所述第一母线和所述第二母线通过镶嵌成形而与所述密封板一体化。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其中,
所述第一母线还具有位于所述密封板内的曲柄部,该曲柄部具有弯曲的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其中,
所述第一端子部具有以不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接触的方式跨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弯曲部。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其中,
所述电容器元件具有对置的第一扁平面及第二扁平面,
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将大致长方形状的平板在短边方向的大致中央处呈大致90度地弯曲而形成为截面L字型的形状,
所述第一连接部以L字部分沿着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一扁平面的方式配置,
所述第二连接部以L字部分沿着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一扁平面的方式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其中,
所述凸部的截面具有圆弧形状。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其中,
所述壳体还具有设于所述凸部且与所述密封板的所述凹部弹性接触的肋。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其中,
所述密封板还具有设于所述凹部且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凸部弹性接触的肋。
17.一种壳体模制型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准备具有电容器元件主体、设于所述电容器元件主体的第一电极和设于所述电容器元件主体的第二电极的电容器元件的步骤;
准备具有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的外部连接用的第一端子部的第一母线的步骤;
准备具有第二连接部和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的外部连接用的第二端子部的第二母线的步骤;
准备具有侧壁的壳体的步骤,在所述侧壁上设有缺口部;
准备密封板的步骤,所述第一母线和所述第二母线以将所述第一母线的所述第一端子部和所述第二母线的所述第二端子部固定于所述密封板的方式贯通所述密封板;
在所述准备密封板的步骤之后,将所述第一母线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母线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的步骤;
以使所述第一母线的所述第一端子部和所述第二母线的所述第二端子部向所述壳体的外部露出的方式将所述密封板与所述壳体的所述缺口部结合,从而将所述电容器元件、所述第一母线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母线的所述第二连接部收容于所述壳体的步骤,
其中,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缺口部面对且与所述密封板的端面抵接的内端面,
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内端面设有凹部,
所述密封板具有设于所述端面且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内端面的所述凹部嵌合的凸部,
所述第一端子部从所述第一连接部以沿着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周面的方式向所述第二电极的方向延伸,且以不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接触的方式跨越所述第二连接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准备密封板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第一母线的所述第一端子部和所述第二母线的所述第二端子部通过镶嵌成形而结合的步骤。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中,
还包括以覆盖所述电容器元件、所述第一母线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母线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方式向所述壳体填充模制树脂的步骤。
20.一种壳体模制型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准备具有电容器元件主体、设于所述电容器元件主体的第一电极和设于所述电容器元件主体的第二电极的电容器元件的步骤;
准备具有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的外部连接用的第一端子部的第一母线的步骤;
准备具有第二连接部和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的外部连接用的第二端子部的第二母线的步骤;
准备具有侧壁的壳体的步骤,在所述侧壁上设有缺口部;
准备密封板的步骤,所述第一母线和所述第二母线以将所述第一母线的所述第一端子部和所述第二母线的所述第二端子部固定于所述密封板的方式贯通所述密封板;
在所述准备密封板的步骤之后,将所述第一母线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母线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的步骤;
以使所述第一母线的所述第一端子部和所述第二母线的所述第二端子部向所述壳体的外部露出的方式将所述密封板与所述壳体的所述缺口部结合,从而将所述电容器元件、所述第一母线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母线的所述第二连接部收容于所述壳体的步骤,
其中,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缺口部面对且与所述密封板的端面抵接的内端面,
在所述密封板的所述端面设有凹部,
所述壳体具有设于所述内端面且与所述密封板的所述端面的所述凹部嵌合的凸部,
所述第一端子部从所述第一连接部以沿着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周面的方式向所述第二电极的方向延伸,且以不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接触的方式跨越所述第二连接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准备密封板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第一母线的所述第一端子部和所述第二母线的所述第二端子部通过镶嵌成形而结合的步骤。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中,
还包括以覆盖所述电容器元件、所述第一母线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母线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方式向所述壳体填充模制树脂的步骤。
CN201380064234.6A 2012-12-10 2013-11-27 壳体模制型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48546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69056A JP6145690B2 (ja) 2012-12-10 2012-12-10 ケースモールド型コンデンサ
JP2012-269055 2012-12-10
JP2012-269056 2012-12-10
JP2012269055A JP6145631B2 (ja) 2012-12-10 2012-12-10 ケースモールド型コンデンサ
PCT/JP2013/006969 WO2014091696A1 (ja) 2012-12-10 2013-11-27 ケースモールド型コンデンサと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54671A CN104854671A (zh) 2015-08-19
CN104854671B true CN104854671B (zh) 2018-02-09

Family

ID=50934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4234.6A Active CN104854671B (zh) 2012-12-10 2013-11-27 壳体模制型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9824823B2 (zh)
CN (1) CN104854671B (zh)
WO (1) WO20140916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10050A1 (ja) * 2015-12-25 2017-06-2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子デバイス
DE102016000931A1 (de) * 2016-01-28 2017-08-03 Electronicon Kondensatoren Gmbh Niederinduktiver elektrischer Außenanschluss für in einem Gehäuse angeordnete Wickel elektrischer Leistungskondensatoren
CN108701543B (zh) * 2016-02-25 2020-03-1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薄膜电容器
JP6655456B2 (ja) * 2016-04-20 2020-02-26 株式会社指月電機製作所 外部端子構造及び樹脂モールド型コンデンサ
JP7108824B2 (ja) * 2017-02-28 2022-07-2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
JP6640772B2 (ja) * 2017-03-01 2020-02-05 株式会社指月電機製作所 コンデンサ
JP7213408B2 (ja) * 2017-11-29 2023-01-2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ンデンサ
JP7145463B2 (ja) * 2018-07-12 2022-10-0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ンデンサ
JP6709832B2 (ja) * 2018-10-16 2020-06-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樹脂モールド型コンデンサ、及び電力変換装置
JP7390531B2 (ja) * 2019-05-24 2023-12-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ンデンサ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42255A (en) * 1995-04-28 1997-06-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apacitor case having flat coupling sections
US6498712B1 (en) * 2002-03-06 2002-12-24 Voltronics Corporation Variable capaci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24907A (ja) * 1983-12-12 1985-07-04 株式会社指月電機製作所 樹脂封入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
JPS60129412A (ja) 1983-12-14 1985-07-10 斉藤 光司 圧入ピン
JP2559494B2 (ja) 1989-08-04 1996-12-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プログラム制御方法
JPH0758660B2 (ja) * 1990-02-09 1995-06-2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コンデンサ
JP2981000B2 (ja) 1991-03-27 1999-11-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22779A (ja) 1996-07-02 1998-01-23 Ngk Spark Plug Co Ltd 梯子型電気濾波器
JP4020479B2 (ja) 1998-01-16 2007-12-12 ニチコン株式会社 樹脂封口型コンデンサ
JP2002324727A (ja) * 2001-04-25 2002-11-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コンデンサ
JP4296886B2 (ja) * 2003-09-18 2009-07-1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キャパシタモジュール
EP1589547A4 (en) 2003-09-18 2009-11-25 Panasonic Corp CAPACITOR UNIT
JP2008541416A (ja) * 2005-05-02 2008-11-20 エプコス 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パワーキャパシタ
JP2007281882A (ja) 2006-04-06 2007-10-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送受信器
US20080121386A1 (en) 2006-11-29 2008-05-29 Denso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header tank for heat exchanger and heat exchanger having the header tank
JP2008261550A (ja) 2007-04-12 2008-10-30 Denso Corp 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099884A (ja) * 2007-10-19 2009-05-07 Toyota Motor Corp コンデンサ
JP4983540B2 (ja) 2007-10-22 2012-07-2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ケースモールド型コンデンサ
JP5029293B2 (ja) 2007-10-30 2012-09-19 株式会社指月電機製作所 ケース入りコンデンサ
JP5233294B2 (ja) * 2008-01-28 2013-07-1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
JP4642872B2 (ja) 2008-04-03 2011-03-02 東京瓦斯株式会社 オーブン装置
KR100983882B1 (ko) * 2008-07-07 2010-09-27 주식회사 뉴인텍 커패시터용 부스바 조립방법 및 그 제품
JP5212811B2 (ja) 2008-10-08 2013-06-19 株式会社指月電機製作所 樹脂封止電気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034063B1 (ko) * 2008-11-24 2011-05-1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필름커패시터
KR101310505B1 (ko) * 2008-12-10 2013-09-25 파나소닉 주식회사 케이스 몰드형 콘덴서
JP5424092B2 (ja) 2008-12-16 2014-02-26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リアクトルの製造方法
JP2010182914A (ja) 2009-02-06 2010-08-19 Panasonic Corp ケースモールド型コンデンサ
JP5391797B2 (ja) 2009-04-13 2014-01-1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ケースモールド型コンデンサ
JP5548424B2 (ja) 2009-10-28 2014-07-16 株式会社指月電機製作所 コンデンサ
JP2011155138A (ja) * 2010-01-27 2011-08-11 Shizuki Electric Co Inc コンデンサ
JP5376070B2 (ja) * 2011-01-21 2013-12-2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ケースモールド型コンデンサ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42255A (en) * 1995-04-28 1997-06-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apacitor case having flat coupling sections
US6498712B1 (en) * 2002-03-06 2002-12-24 Voltronics Corporation Variable capaci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91696A1 (ja) 2014-06-19
CN104854671A (zh) 2015-08-19
US20180040425A1 (en) 2018-02-08
US9824823B2 (en) 2017-11-21
US10079098B2 (en) 2018-09-18
US20150348710A1 (en) 2015-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54671B (zh) 壳体模制型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US938548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waterproof function
CN108292731B (zh) 蓄电装置
CN205790641U (zh) 电连接器
JP2012169105A (ja) 電動工具用バッテリ
JP2014164875A (ja) 端子台及びそれを含む電子機器
JP6234713B2 (ja) ギヤボックスおよびギヤボックスの製造方法
CN105009376A (zh) 线束
JP2007287642A (ja) コンデンサ内蔵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CN108701800A (zh) 布线模块
CN103403823A (zh) 电容装置
KR101229459B1 (ko) 차량용 센서 조립체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3682789A (zh) 电连接器
CN110337702B (zh) 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JP2015037007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3157229A (ja) コネクタ
CN102262969B (zh) 电气部件
CN214067190U (zh) 轮速传感器芯片模组和轮速传感器
JP6145690B2 (ja) ケースモールド型コンデンサ
JP6166654B2 (ja) 電子回路ユニットにおける外装ケースの成形方法
CN104466613A (zh) 导电油墨弹性模塑连接器
JP2021086766A (ja) コネクタ対、コネクタ付き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及び基板ユニット
JP6251565B2 (ja) 電子回路ユニ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3635590U (zh) 一种防电流互感器用二次端子松动的结构
JP6223819B2 (ja) 機能性成形部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

Assignee: PANASONIC ELECTRONIC DEVICES (JIANGMEN) CO.,LTD.

Assigno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8990000203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Case mold type capaci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9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80808

EC01 Cancellation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C01 Cancellation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PANASONIC ELECTRONIC DEVICES (JIANGMEN) CO.,LTD.

Assigno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8990000203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20831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

Assignee: PANASONIC ELECTRONIC DEVICES (JIANGMEN) CO.,LTD.

Assignor: Panasonic electromechanical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2990000977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Shell molded capacitor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9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