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37780A -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和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和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37780A
CN104837780A CN201380064954.2A CN201380064954A CN104837780A CN 104837780 A CN104837780 A CN 104837780A CN 201380064954 A CN201380064954 A CN 201380064954A CN 104837780 A CN104837780 A CN 1048377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mentioned
float
glass
glass ribb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6495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中誓也
稻井要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C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837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377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8/00Shaping glass in contact with the surface of a liquid
    • C03B18/02Forming sheets
    • C03B18/04Changing or regulating the dimensions of the molten glass ribbon
    • C03B18/06Changing or regulating the dimensions of the molten glass ribbon using mechanical means, e.g. restrictor bars, edge rolle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抑制粘着于上辊表面的锡在生产中落下到玻璃带上或熔融锡浴内、并抑制玻璃带的板宽度变动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和浮法玻璃制造方法。本发明为一种浮法玻璃制造装置(200),该浮法玻璃制造装置(200)包括:浮法槽(230),在该浮法槽(230)中输送熔融玻璃带(240);和上辊(300),其用于抑制熔融玻璃带(240)的收缩,其特征在于,上辊(300)具有与熔融玻璃带(240)相接触的、能够旋转的顶端部(320),顶端部(320)成为内部具有顶端部空间(322)的中空构造,且具有向顶端部空间(322)供给冷却水的流通路,该浮法玻璃制造装置(200)利用温度控制装置(265)以日为单位将上述冷却水的温度的变动幅度控制在4℃以内,该温度控制装置(265)包括:温度测量装置,其设置在浮法槽外,用于测量上述冷却水的温度;和冷却装置,其用于冷却因在浮法槽内热交换而温度上升的上述冷却水。

Description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和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和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制造玻璃板的一个方法,公知有浮法。在该浮法中,大致经过以下工序制造平板玻璃。
(1)向容纳在浮法槽内的熔融锡的表面导入熔融玻璃。
(2)在熔融锡上沿着自上游侧向下游侧连续输送熔融玻璃,形成玻璃带。
(3)轻轻按压玻璃带的两侧端部,抑制玻璃带在宽度方向上的收缩。
(4)一边将该玻璃带退火,一边通过辊输送将该玻璃带从浮法槽中拉出,由此制造平板玻璃。
在此,在(3)的工序中,使用称为上辊的装置。该上辊是为了控制流入到浮法槽内的熔融玻璃的玻璃带的宽度和厚度并且使玻璃带前进而在浮法槽的上游区域(熔融玻璃流入浮法槽的一侧的区域)多个配置在玻璃带的两侧的缘部的缘辊。该上辊在顶端部设有旋转构件。因而,通过使该旋转构件与玻璃带的两侧的缘部的表面相接触,且按压玻璃带并且使旋转构件旋转,来抑制玻璃带的收缩,从而能够以玻璃带具有规定的宽度和厚度的方式输送该玻璃带。另外,在以下的本说明书中,所谓的玻璃带收缩的情况是指玻璃带在宽度方向上收缩。
另外,由于上辊的顶端部与高温的玻璃带直接接触,因此,在无冷却状态下,可能导致在使用时温度显著上升。因此,通常,上辊的顶端部通过使冷却水在形成于上辊的内部的流通路中流动来进行冷却(例如专利文献1、2)。
在熔融锡浴内的上辊上随着时间变化主要附着熔融锡。这是因为,上辊被水冷而在熔融锡浴内为温度相对较低的构件,因此,在熔融锡浴内挥发了的锡等在上辊表面凝结、或熔融锡浴内的熔融锡因某种原因而直接附着于上辊。若附着在上辊与玻璃带之间的上辊的接触部上的锡增加,则在该锡的厚度的影响下,会发生由上辊按压玻璃带的压力变动、该锡容易附着在玻璃带上、玻璃带和上辊变得难以分开。由此,存在玻璃带的厚度变动而难以制造厚度均匀的平板玻璃的问题。
为了防止所附着的锡增加,虽然也能够间歇地使上辊振动、向上辊输送非活性气体,但若锡与上辊表面之间的附着性较高则无法获得充分的效果。另外,还存在如下问题:由于锡与上辊之间的粘着随时间变化而变得牢固,因此,需要隔一定期间更换上辊,有损生产率。
因此,提供了利用浮法进行的、特征在于利用设于上辊表面的薄膜降低熔融锡等的异物向用于利用浮法进行的平板玻璃的制造的熔融锡浴中所利用的上辊的表面附着的平板玻璃的制造方法、和适用于该方法的用于降低上述熔融锡等的异物的附着的上辊的发明(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89516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0/147189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即使采取上述发明的对策,也无法完全抑制锡在上辊表面附着,粘着于上辊表面的锡在生产中落下到玻璃带上,会使由上辊按压玻璃带的压力变动,无法抑制玻璃带的板宽度变动。
另外,粘着于上辊表面的锡在生产中落下到熔融锡浴内,从而产生气泡,在玻璃带的底面产生凹状的气泡缺陷,对平板玻璃的生产率产生了影响。
在此,上辊的冷却水的温度根据外部气温的变动而变动。也就是说,冷却水的温度在白天升高而在夜间降低。因而,根据外部气温的变动,粘着于上辊的锡因其与上辊表面之间的热膨胀差而发生在生产中落下到玻璃带上或熔融锡浴内的情况。
另外,因上辊的冷却水的温度变动,产生与上辊相接触的玻璃带的温度变动,由上辊按压玻璃带的压力变动,无法抑制玻璃带的板宽度变动。
本发明即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抑制粘着于上辊表面的锡在生产中落下到玻璃带上或熔融锡浴内、并抑制玻璃带的板宽度变动或玻璃带的底面的凹状的气泡缺陷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和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包括:浮法槽,在该浮法槽中输送熔融玻璃带;和上辊,其用于抑制上述熔融玻璃带的收缩,其特征在于,上述上辊具有与上述熔融玻璃带相接触的、能够旋转的顶端部,该顶端部成为在内部具有顶端部空间的中空构造,且具有向该顶端部空间供给冷却水的流通路,该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利用温度控制装置以日为单位将上述冷却水的温度的变动幅度控制在4℃以内,该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温度测量装置,其设在浮法槽外,用于测量上述冷却水的温度;和冷却装置,其用于冷却因在浮法槽内热交换而温度上升的上述冷却水。
优选的是,以小时为单位将上述变动幅度控制在3℃以内。
另外,优选的是,上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塔,其为水循环系统的冷却塔;和冷却风扇,其利用手动或变频器控制转速。
另外,优选的是,将利用上述温度测量装置测量到的、上述冷却水的上限温度设在40℃以下。
另外,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浮法玻璃制造方法,其具有以下步骤:向浮法槽导入熔融玻璃;自上述浮法槽的上游侧向下游侧输送上述熔融玻璃,从而形成玻璃带;以及通过在将上辊的顶端部向上述玻璃带的行进方向上的规定区域的两侧的上表面按压的同时使该上辊的顶端部旋转,来抑制上述玻璃带的收缩,其特征在于,上述上辊具有能够旋转的顶端部,该顶端部成为内部具有顶端部空间的中空构造,且具有向该顶端部空间供给冷却水的流通路,该浮法玻璃制造方法利用温度控制单元在上述顶端部空间和上述流通路中以日为单位将上述冷却水的温度的变动幅度控制在4℃以内,该温度控制单元包括:温度测量单元,其在浮法槽外测量上述冷却水的温度;和冷却单元,其用于冷却因在浮法槽内热交换而温度上升的上述冷却水。
优选的是,以小时为单位将上述变动幅度控制在3℃以内。
另外,优选的是,上述冷却单元包括:冷却塔,其为水循环系统的冷却塔;和冷却风扇,其利用手动或变频器控制转速。
另外,优选的是,将在上述浮法槽外测量到的冷却水的上限温度设在40℃以下。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中,能够提供抑制粘着于上辊表面的锡在生产中落下到玻璃带上或熔融锡浴内、并抑制玻璃带的板宽度变动、或玻璃带的底面的凹状的气泡缺陷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和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表示利用浮法进行的平板玻璃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2是概略地表示浮法玻璃制造装置的浮法槽的上表面的一例子的俯视图。
图3的(a)是概略地表示上辊与玻璃带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上辊的顶端部的一例子的侧剖视图。图3的(b)是概略地表示上辊的顶端部的一例子的剖视图。
图4是作为本发明的冷却装置的一例子的水循环系统的概略图。
图5是概略地表示利用本发明进行的平板玻璃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6是上辊冷却水的温度和外部气温的随时间变化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特征。
首先,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参照图1简单地说明利用浮法进行的平板玻璃的制造工序。
图1是概略地表示利用浮法进行的平板玻璃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利用浮法进行的平板玻璃的制造方法包括:
(I)熔化工序(步骤S110),将原材料熔化,从而制造熔融玻璃;
(II)玻璃带形成工序(步骤S120),在浮法玻璃制造时,向浮法槽导入熔融玻璃,从而形成玻璃带;
(III)退火工序(步骤S130),在退火炉将玻璃带退火,从而获得平板玻璃。
在(I)的熔化工序中,将配合平板玻璃的组成而进行调配、混合而成的硅砂、石灰石、和/或碱灰等原材料投入到熔化窑中,从而制造熔融玻璃。熔化窑的温度因平板玻璃的成分不同而不同,例如为1400℃~1600℃左右。
加热的方法没有特殊限定,例如可以利用设在熔化窑内部的燃烧器的火焰加热原材料。燃烧器例如以重油或天然气为燃料。或者,也可以使用一般的电熔化炉来进行加热。
在(II)的玻璃带形成工序中,将在(I)的工序中获得的熔融玻璃导入用于容纳熔融锡的浮法槽,形成玻璃带。另外,将获得的玻璃带从浮法槽的出口运出。该工序后述详细说明。
在(III)的退火工序中,将从浮法槽中拉出的玻璃带退火,从而提供平板玻璃。
退火炉能够将由燃烧气体或电加热器产生的热量供给至退火炉内的所需位置。因而,在相对较高的温度下导入到退火炉内的玻璃带最终被冷却至接近常温的温度域,并自退火炉中送出。
通过以上的工序来制造平板玻璃。
接着,参照图2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上述的(II)的工序(步骤S120)。
图2是概略地表示在(II)的玻璃带形成工序(步骤S120)中使用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的浮法槽的俯视图的一例子的图。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200具有导入部210、浮法槽230、输送装置280以及上辊300。
导入部210为用于将在上述的工序(I)中获得的熔融玻璃导入到内部具有熔融锡(也包含熔融锡合金,以下称为熔融锡。)220的浮法槽230内的部分。
导入到浮法槽230内的熔融玻璃在漂浮于熔融锡220的表面的状态下自浮法槽230的上游侧232朝向下游侧234连续移动,由此,形成玻璃带240。
另外,玻璃带240在无拘束状态下因熔融玻璃的表面张力和重力的关系而倾向于达到平衡厚度(例如7mm左右),另一方面,由于玻璃带沿行进方向被拉伸并被输送,因此,倾向于特别是宽度(图2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朝向中心方向收缩。在此,为了抑制该玻璃带240的收缩而将玻璃带240的厚度维持在规定的厚度,因而使用上辊300。
温度测量装置260为测量上辊300的冷却水的温度的装置,设在浮法槽230外。温度测量装置260例如使用热电偶。将所测量的温度数据依次显示在温度显示装置261的画面上,从而使得监视员能够容易地把握测量出的温度数据。
根据由温度测量装置260测量出的测量温度,通过由监视员以手动或以变频器262控制转速的冷却风扇263以日为单位将上述变动幅度控制在4℃以内。另外,本发明中的变动幅度是指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间的差。
说明变动幅度的控制。例如,在从早上到中午实施浮法玻璃的制造的情况下,外部气温是上升倾向。在上述冷却水的温度也是上升倾向、且变动幅度将要成为期望的范围外的情况下,增大冷却风扇263的转速。
在从中午到夜晚实施浮法玻璃的制造的情况下,外部气温是下降倾向。在上述冷却水的温度为下降倾向、且变动幅度将要成为期望的范围外的情况下,减小冷却风扇263的转速。
在上述说明中,从早上到中午增大冷却风扇263的转速,从中午到夜晚减小冷却风扇263的转速,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即使在深夜,在上述冷却水的温度的变动幅度将要成为期望的范围外的情况下,也可以增大或减小冷却风扇263的转速。
另外,变频器262将作为冷却风扇263的驱动电源而被供给的交流电力暂时转换为直流电力,再转换为与上述交流电力频率不同的交流电力。由于冷却风扇263的转速依赖于再转换的交流电力的频率,因此,通过改变交流电力的频率,能够微调整冷却风扇263的转速。因而,能够将上述冷却水的温度控制在期望的变动幅度的范围内。
在上述冷却水的温度上升而将要成为期望的变动幅度的范围外的情况下,利用变频器262将冷却风扇263的驱动电力频率转换为高频,使冷却风扇263的转速增大。另外,在上述冷却水的温度下降而将要成为期望的变动幅度的范围外的情况下,利用变频器262将冷却风扇263的驱动电力频率转换为低频,使冷却风扇263的转速减小。
变频器262的控制单元根据例如PID控制等反馈控制,对用于供给冷却用的空气的冷却风扇263输送调整转速的指令,以使测量温度接近预先设定的温度。由此,通过依次并连续实施温度测量、冷却条件设定、冷却条件变更,从而控制上述冷却水的温度,以使利用上述温度测量装置260测量的测量温度被控制在从上述设定温度到规定的温度范围内。
PID控制包括比例要素(P:proportional element)、积分要素(I:integralelement)以及微分要素(D:differential element),接收测量温度与目标温度的温度偏差,并根据规定的比例增益、积分时间以及微分时间计算分配率,决定冷却风扇263的驱动电力频率。
在图3中,表示使用上辊300将玻璃带240的厚度维持在恒定的厚度时的、玻璃带240与上辊300的顶端部320的相对位置关系。
如图3所示,上辊300在顶端部320具有圆盘状的旋转构件325。通常的情况下,该旋转构件325具有在该旋转构件325的周围沿圆周方向形成的突起部326。
在使该旋转构件325与沿着玻璃带240的行进方向延伸的两侧部分的表面相接触的情况下,利用旋转构件325、特别是突起部326按压玻璃带240的两侧部分,使旋转构件325旋转。因此,玻璃带240被旋转构件325约束,而变得无法向相对于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收缩。因而,通过使用上辊300,能够将玻璃带240维持在规定的厚度。
旋转构件325成为相对于上辊300的中心轴线328旋转的构造。
由于上辊300的顶端部320与高温的玻璃带240直接接触,因此,可能导致在使用时该上辊300的顶端部320的温度显著上升。因此,上辊300的顶端部320通过使冷却水在形成于上辊300的内部的顶端部空间流通而成为被冷却的结构。由此,能够抑制上辊300的顶端部320的温度上升。
另外,图2所示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200具有设于浮法槽230的下游侧234的出口的外侧的浮渣箱281的输送装置280。
输送装置280例如为提升辊装置。通过提升辊装置的旋转,将玻璃带240从浮法槽230的出口中引出,之后,送入退火炉285。之后,玻璃带240在退火炉285中被冷却至室温(附近)。
接着,参照图3详细地说明上辊。
图3的(a)是概略地表示了上辊与玻璃带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上辊的顶端部的一例子的侧剖视图。图3的(b)是概略地表示了上辊的顶端部的一例子的剖视图。
上辊300具有顶端部320和支柱部350,在支柱部350的一端设有顶端部320。
顶端部320包括大致圆盘状的旋转构件325,该旋转构件325成为内部具有顶端部空间322的中空构造。另外,旋转构件325沿圆盘的整个外周形成有两列齿轮形状,因此,在外周具有两列多个突起部326。另外,在图中,突起部326具有三角形状的截面,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即,突起部326可以具有任何的截面形状,例如,突起部的截面可以为矩形状或半圆状等。另外,突起部326的列数没有特殊限定,可以是如图3的(a)所示的两列,也可以是其他的列数(例如一列或三列以上)。
支柱部350具有沿同一中心轴线328的方向延伸的内管355和外管370。内管355和外管370包括中空的管状构件。内管355在内部具有内侧空间360。外管370的一端经由结合部340与顶端部320结合,在内部容纳有内管355。在外管370的内周面与内管355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外侧空间380。
另外,在图3的(a)中虽未图示,上辊300在支柱部350的另一端侧具有连接于外管370的齿轮等减速机构、以及马达等驱动装置。因而,利用驱动装置控制齿轮、同步带等减速机构,从而能够经由支柱部350的外管370使顶端部320的旋转构件325以规定的转速旋转。
如上所述,上辊300的顶端部320由冷却水冷却。冷却水例如通过内管355的内侧空间360到达旋转构件325的顶端部空间322,然后经过外侧空间380流动。或者,冷却水也可以向相反朝向流动。上辊300的内部在连通了内管355的内侧空间360、旋转构件325的顶端部空间322、外侧空间380的路径上形成冷却水的流通路。
在此,以往以来,在上辊300的流通路中流动的冷却水的温度与外部气温的变动相应地变动,为变化的状态。
近年,例如面向液晶面板等显示装置,扩大了厚度较薄的平板玻璃(例如厚度为0.1mm~1mm等)的生产。另外,作为这些玻璃主要使用无碱玻璃。该玻璃熔点高,相比于通常的钠钙玻璃,熔点高100℃以上。
在这样的玻璃的情况下,在制造玻璃时,需要使玻璃带比至今为止的玻璃带薄,需要超出以往地增加设置于每个制造设备的上辊的数量。另外,为了增加配置在相同的空间内的上辊的数量,需要进一步减小设于上辊的顶端部的旋转构件的尺寸。随着这样的旋转构件的尺寸的小型化,近年,冷却水用的流通路处于进一步狭小化的倾向,因此,容易受到冷却水的温度变动的影响。
因而,在这样的近年的状况下,除了锡在上辊表面附着、和随之产生的锡落下的问题以外,还使产生无法抑制玻璃带的板宽度变动的问题的倾向变高。
为了抑制上述锡落下、玻璃带的板宽度变动、或玻璃带的底面的凹状的气泡缺陷,使用将温度的变动幅度控制在4℃以内的冷却水。特别是,本发明所使用的冷却水的温度的变动幅度优选控制在3℃以内,更优选控制在2℃以内,进一步优选控制在1℃以内。
本发明中的上述冷却水的温度的变动幅度优选以日为单位(24小时)进行控制。由于外部气温在一日之内变动数℃~数10℃,因此,通过以日为单位控制变动幅度,能够抑制锡自上辊落下、玻璃带的板宽度变动、或玻璃带的底面的凹状的气泡缺陷。
另外,本发明中的上述冷却水的温度的变动幅度优选以小时为单位进行控制。由于外部气温有时在一小时之内变动接近10℃,因此,通过以小时为单位控制变动幅度,能够进一步抑制锡自上辊落下、玻璃带的板宽度变动或玻璃带的底面的凹状的气泡缺陷。
而且,利用上述温度测量装置测量出的冷却水的上限温度优选设在40℃以下。冷却水的温度在与玻璃带相接触的上辊300的顶端部空间322中变得最高。若上述上限温度超过40℃,则有可能在冷却水的蒸发的作用下使包含在冷却水中的杂质成分向构成流通路的壁析出并堆积。因而,可能产生冷却水的流通路变窄、或流通路被封闭、无法充分冷却上辊的顶端部的问题。
若产生这样的冷却水的“堵塞”,则有可能使上辊的顶端部的温度上升,使上辊的顶端部与熔融玻璃粘接、玻璃带卷绕于顶端部,使齿轮状的旋转构件无法充分旋转。该情况下,在上辊无法正确动作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对玻璃带的输送也产生阻碍。
另外,在暂时中断浮法玻璃制造而进行维护时,向上辊300的顶端部320吹送非活性气体,使粘着的锡落下,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是,与浮法玻璃制造时不同,若使冷却水的温度的变动幅度超过4℃,则能够更有效地使粘着的锡落下。因而,能够改善浮法玻璃制造时的浮法玻璃的生产率。
另外,在本发明的上辊300中,旋转构件325的材质没有特殊限定。通常的情况下,旋转构件325由例如钢、或耐热合金这样的金属形成。通过使用金属制的旋转构件325,能够提高对旋转构件325进行冷却时的冷却效果。
另外,旋转构件325的表面可以施加涂敷或表面改性。涂敷的材料优选为具有耐热性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金属氮化物等。表面改性优选使用相对于玻璃带、熔融锡、锡氧化物等的亲和性和/或吸附性较低的特性的材料。
另外,旋转构件325构成为其中心通过中心轴线328的大致圆盘的形状。圆盘的直径没有特殊限定,例如优选在100mm~300mm(约4英寸~12英寸)的范围内,更优选在120mm~250mm(约5英寸~10英寸)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在150mm~230mm(约6英寸~9英寸)的范围内。
内管355和外管370的材质没有特殊限定。内管355和外管370可以由例如钢(例如不锈钢)、或耐热合金这样的金属形成。另外,外管370的表面可以施加涂敷或表面改性。涂敷的材料优选为具有耐热性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金属氮化物等。表面改性优选使用相对于玻璃带、熔融锡、锡氧化物等的亲和性和/或吸附性较低的特性的材料。
图4是本发明中的冷却装置的一例子的水循环系统的概略图。
冷却装置400包括水循环系统的冷却塔410、和通过手动或变频器控制转速的冷却风扇263。
冷却塔410的底部的水槽部450经由管道连接于泵420的吸引口,泵420的排出口经由管道连接于换热器430的入口,换热器430的出口经由管道连接于冷却塔410的上方侧面。
在冷却塔410的内部上方设有散热片440,在水槽部450的供水通过的部分设有树脂或金属制的水处理件460。冷却塔410有圆形和方形,水处理件460也与之相对应地优选为圆形和方形。
接着,参照图5说明本发明的玻璃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玻璃的制造方法为基于上述的浮法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浮法槽导入熔融玻璃(步骤S510);
(2)自浮法槽的上游侧向下游侧输送熔融玻璃,形成玻璃带(步骤S520);
(3)在将上辊的顶端部向上述玻璃带的行进方向的规定区域、即浮法槽的上游区域中的玻璃带的两侧的上表面按压的同时使上辊向玻璃带的行进方向旋转,由此抑制上述玻璃带的收缩,并且,上述上辊在上述顶端部具有顶端部空间,在该顶端部空间内使冷却水流通,该冷却水的温度的变动幅度以日为单位在4℃以内(步骤S530)。
如上所述,抑制粘着于上辊表面的锡在生产中落下到玻璃带上或熔融锡浴内,抑制玻璃带的板宽度变动或玻璃带的底面的凹状的气泡缺陷。本发明在制造薄板(板厚:0.1mm~1.0mm)的无碱玻璃玻璃板方面有效。
实施例
以下示出制造尺寸为2500mm×2200mm×0.7mm的无碱玻璃(AN100:旭硝子商品名)时的实施例。
图6是表示了上述条件中的冷却水温度Tb、外部气温Ta的日变动的图表。图表的纵轴表示冷却水温度Tb和外部气温Ta。实线表示冷却水温度。外部气温由虚线表示,外部气温的值由设在浮法槽建筑物内的温度测量装置测量。另外,纵轴的变动量以各自的最低温度设为0℃而标准化。将标准化后的冷却水温度Tb、外部气温Ta分别设为Tb’、Ta’。
根据图6,尽管底壳外表面的外部气温Ta随着经过时间而有较大变动,但底壳外表面的冷却水温度Tb未有较大变动,其日变动幅度在期望的范围内。
在实施例1中,以日为单位将冷却水温度的变动幅度设在了2℃以内。在实施例2中,以日为单位将上述变动幅度设在了4℃以内,以小时为单位将上述变动幅度设在了3℃以内。在实施例3中,以日为单位将冷却水温度的变动幅度设在了4℃以内,以小时为单位将冷却水温度的变动幅度设为超过3℃。
在比较例1中,与外部气温的变动相对应地将冷却水的温度设为变化,因此,上述变动幅度以日为单位超过了4℃。在比较例2中,调整了冷却风扇的转速,以使在浮法槽外测量到的冷却水的上限温度超过40℃。
使用下述的(1)~(3)作为评价指标。
(1)玻璃带的板宽度变动发生频率(在此所谓的变动是指4英寸以上的变动)
(2)粘着于上辊的锡落下的发生频率
(3)玻璃带有无卷绕于上辊顶端部
表1表示评价结果,表2表示评价指标的定义。(1)、(3)通过利用浴内监视摄像机或从窥视窗对浮法槽内进行观察来确认。(2)由于难以通过利用浴内监视摄像机或从窥视窗对浮法槽内进行观察来确认,因此,在退火工序后利用缺陷检测机来确认。
表1
表2
确认了:通过以日为单位将冷却水的温度的变动幅度设在4℃以内,能够抑制(1)玻璃带的板宽度变动发生频率、和(2)粘着于上辊的锡落下发生频率。而且,确认了:通过以小时为单位将变动幅度设在3℃以内,能够进一步抑制锡落下发生频率。另外,确认了:若将在浮法槽外测量到的冷却水的上限温度设在40℃以下,则不会发生(3)玻璃带卷绕于上辊顶端部。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能够对上述的实施方式加以各种变形和替换。
本申请基于2012年12月11日申请的日本特许出愿2012-270240,其内容通过参照编入到本说明书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采用本发明,能够抑制粘着于上辊表面的锡在生产中落下到玻璃带上、或熔融锡浴内,能够抑制玻璃带的板宽度变动,能够改善浮法玻璃的生产率。该浮法玻璃能够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器用的玻璃基板等。
附图标记说明
200、浮法玻璃制造装置;210、导入部;220、熔融锡;230、浮法槽;232、上游侧;234、下游侧;240、玻璃带;250、冷却水循环路径;260、温度测量装置;261、温度显示装置;262、变频器;263、冷却风扇;264、通信线缆;265、温度控制装置;280、输送装置;281、浮渣箱;285、退火炉;300、上辊;320、顶端部;322、顶端部空间;325、旋转构件;326、突起部;328、中心轴线;350、支柱部;355、内管;360、内侧空间;370、外管;380、外侧空间;400、冷却装置;410、冷却塔;420、泵;430、换热器;440、散热片;450、水槽部;460、水处理件。

Claims (8)

1.一种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包括:浮法槽,在该浮法槽中输送熔融玻璃带;和上辊,其用于抑制上述熔融玻璃带的收缩,其特征在于,
上述上辊具有与上述熔融玻璃带相接触的、能够旋转的顶端部,
该顶端部成为在内部具有顶端部空间的中空构造,且具有向该顶端部空间供给冷却水的流通路,
该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利用温度控制装置以日为单位将上述冷却水的温度的变动幅度控制在4℃以内,
该温度控制装置包括:
温度测量装置,其设在浮法槽外,用于测量上述冷却水的温度;和
冷却装置,其用于冷却因在浮法槽内热交换而温度上升的上述冷却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其中,
以小时为单位将上述变动幅度控制在3℃以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其中,
上述冷却装置包括:
冷却塔,其为水循环系统的冷却塔;和
冷却风扇,其利用手动或变频器控制转速。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其中,
将利用上述温度测量装置测量到的、上述冷却水的上限温度设在40℃以下。
5.一种浮法玻璃制造方法,其具有以下步骤:
向浮法槽导入熔融玻璃;
自上述浮法槽的上游侧向下游侧输送上述熔融玻璃,从而形成玻璃带;以及
通过在将上辊的顶端部向上述玻璃带的行进方向上的规定区域的两侧的上表面按压的同时使该上辊的顶端部旋转,来抑制上述玻璃带的收缩,其特征在于,
上述上辊具有能够旋转的顶端部,
该顶端部成为内部具有顶端部空间的中空构造,且具有向该顶端部空间供给冷却水的流通路,
该浮法玻璃制造方法利用温度控制单元在上述顶端部空间和上述流通路中以日为单位将上述冷却水的温度的变动幅度控制在4℃以内,
该温度控制单元包括:
温度测量单元,其在浮法槽外测量上述冷却水的温度;和
冷却单元,其用于冷却因在浮法槽内热交换而温度上升的上述冷却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方法,其中,
以小时为单位将上述变动幅度控制在3℃以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冷却单元包括:
冷却塔,其为水循环系统的冷却塔;和
冷却风扇,其利用手动或变频器控制转速。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方法,其中,
将在上述浮法槽外测量到的冷却水的上限温度设在40℃以下。
CN201380064954.2A 2012-12-11 2013-12-03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和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483778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70240 2012-12-11
JP2012-270240 2012-12-11
PCT/JP2013/082492 WO2014091967A1 (ja) 2012-12-11 2013-12-03 フロートガラス製造装置、およびフロートガラス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37780A true CN104837780A (zh) 2015-08-12

Family

ID=50934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4954.2A Pending CN104837780A (zh) 2012-12-11 2013-12-03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和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14091967A1 (zh)
KR (1) KR102120201B1 (zh)
CN (1) CN104837780A (zh)
TW (1) TW201422540A (zh)
WO (1) WO201409196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7406A (zh) * 2019-08-21 2019-10-22 河北南玻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改变玻璃下表边部应力的边水装置
CN110407445A (zh) * 2019-07-09 2019-11-05 四川旭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浮法玻璃成型过程中板宽事故的检测和处理系统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22224A1 (en) * 2014-11-03 2016-05-05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Automated float glass system
BE1022595A9 (fr) * 2014-11-19 2016-09-28 Fives Stein S A Dispositif de manipulation du bord d'un ruban de verre flotte, comprenant une molette a axe incline, et installation comportant un tel dispositif
JP6953944B2 (ja) 2017-09-21 2021-10-27 Agc株式会社 ホウケイ酸ガラ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0026358A (ja) 2018-08-09 2020-02-20 Agc株式会社 冷却構造体、フロートガラス製造装置およびフロートガラス製造方法
CN112456774A (zh) * 2020-12-21 2021-03-09 成都金杉玻璃工艺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生产用快速冷却装置
CN113816590A (zh) * 2021-10-28 2021-12-21 河南省中联玻璃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浮法工艺的超白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37156A (ja) * 1987-11-25 1989-05-30 Mitsubishi Motors Corp クーリングタワー用冷却ファンの運転制御方法
JPH0222336U (zh) * 1988-07-29 1990-02-14
JP2004298918A (ja) * 2003-03-31 2004-10-28 Nippon Steel Corp 耐熱亀裂性に優れた連続鋳造ロール及び冷却方法
CN2743346Y (zh) * 2004-06-25 2005-11-30 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浮法玻璃生产线冷却水的恒温控制装置
JP2012086989A (ja) * 2010-10-15 2012-05-10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ガラス板製造装置及びガラス板製造方法
CN102803164A (zh) * 2009-06-19 2012-11-28 旭硝子株式会社 拉边机、浮法玻璃制造装置以及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56035B2 (ja) 2007-02-05 2012-10-24 旭硝子株式会社 フロート法による板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EP2636652A1 (en) * 2010-11-04 2013-09-11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Method for producing float plate glass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float plate glas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37156A (ja) * 1987-11-25 1989-05-30 Mitsubishi Motors Corp クーリングタワー用冷却ファンの運転制御方法
JPH0222336U (zh) * 1988-07-29 1990-02-14
JP2004298918A (ja) * 2003-03-31 2004-10-28 Nippon Steel Corp 耐熱亀裂性に優れた連続鋳造ロール及び冷却方法
CN2743346Y (zh) * 2004-06-25 2005-11-30 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浮法玻璃生产线冷却水的恒温控制装置
CN102803164A (zh) * 2009-06-19 2012-11-28 旭硝子株式会社 拉边机、浮法玻璃制造装置以及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JP2012086989A (ja) * 2010-10-15 2012-05-10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ガラス板製造装置及びガラス板製造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倪植森: "循环冷却水的稳定控制对浮法玻璃生产的影响", 《玻璃》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7445A (zh) * 2019-07-09 2019-11-05 四川旭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浮法玻璃成型过程中板宽事故的检测和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0407445B (zh) * 2019-07-09 2021-11-26 四川虹科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浮法玻璃成型过程中板宽事故的检测和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0357406A (zh) * 2019-08-21 2019-10-22 河北南玻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改变玻璃下表边部应力的边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50095662A (ko) 2015-08-21
KR102120201B1 (ko) 2020-06-08
TW201422540A (zh) 2014-06-16
WO2014091967A1 (ja) 2014-06-19
JPWO2014091967A1 (ja) 2017-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37780A (zh)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和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JP5288386B2 (ja)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及びガラス板製造装置
KR101699661B1 (ko) 열 조절에 의한 유리 유동 관리
TWI716561B (zh) 無鹼玻璃基板及無鹼玻璃基板之製造方法
WO2012060197A1 (ja) フロート板ガラ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フロート板ガラスの製造装置
KR20190077586A (ko) 유리 리본 열 조절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TWI613158B (zh) 玻璃基板之製造方法及玻璃基板之製造裝置
JP6048697B2 (ja) フロート槽及びそれを含むガラス製造装置
CN105036529B (zh) 无碱玻璃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TWI675012B (zh) 玻璃製造設備及方法
CN104671643B (zh)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及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JP2014198656A (ja)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ガラス板の製造装置
TWI766041B (zh) 控制壓實的方法
CN104797539A (zh) 缓冷装置、缓冷方法、玻璃板的制造装置、及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JP7085546B2 (ja) 成形本体の寸法変動を補償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14125363A (ja) ガラス基板製造装置及びディスプレイ用ガラス基板の製造方法
KR20200089740A (ko) 얇은 유리 시트를 형성하기 위한 방법
CN106007342B (zh) 支承辊、玻璃制造装置、及玻璃制造方法
US8794037B2 (en) Float bath for manufacturing glass, float glass forming method utiliz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barriers to the float bath
CN104743776A (zh) 浮法平板玻璃的制造方法
JP6346461B2 (ja)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及び、ガラス板の製造装置
JP2019094245A (ja) フロートガラス製造方法、およびフロートガラス
TWI454435B (zh) Glass pl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3373803A (zh) 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
JP6630217B2 (ja)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