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26934B - 一种支架向上打半剪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架向上打半剪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26934B
CN104826934B CN201510223558.0A CN201510223558A CN104826934B CN 104826934 B CN104826934 B CN 104826934B CN 201510223558 A CN201510223558 A CN 201510223558A CN 104826934 B CN104826934 B CN 1048269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die
bending block
top surface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2355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26934A (zh
Inventor
李国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Dianziyu Electr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Dianziyu Electr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Dianziyu Electr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Dianziyu Electr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2355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269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26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269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269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269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7/00Tools as parts of machin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B21D37/10Die sets; Pillar gui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架向上打半剪模具,包括上模与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夹板,所述上夹板的底部连接有上模板、上模折弯块、及上脱板,所述下模包括下垫板,所述下垫板的顶部设置有下模板,所述下模板包括右侧下模板和左侧下模板,所述右侧下模板和所述左侧下模板之间设置有下模折弯块、下脱板,所述下脱板的底部设置有弹性件;所述上脱板的底面凸出所述上模折弯块的底面设置,所述左侧下模板的顶面凸出所述右侧下模板的顶面设置,初始时,所述下脱板的顶面凸出所述下模折弯块的顶面设置;合模时,所述下脱板的顶面低于所述下模折弯块的顶面。该支架向上打半剪模具,适用于26寸液晶显示器的支架,且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成本低,快捷简便。

Description

一种支架向上打半剪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架向上打半剪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电视的迅速发展,26寸的液晶电视也得到更加广泛的使用。而26寸的液晶电视的支架,在加工时,一般都需要折弯,将下料压毛边后的一个平板型的结构向上打半剪,而现有技术中的折弯模具的结构过于复杂,不适合用于向上打半剪折弯,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支架向上打半剪模具,结构简单,成本低。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支架向上打半剪模具,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上模与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夹板,所述上夹板的底部从右至左依次连接有上模板、上模折弯块、及上脱板,所述下模包括下垫板,所述下垫板的顶部设置有下模板,所述下模板包括左右分开设置的右侧下模板和左侧下模板,所述右侧下模板和所述左侧下模板之间设置有与所述上模折弯块对应的下模折弯块、与所述上脱板对应的下脱板,所述下脱板的底部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右侧下模板对应所述上模板,所述左侧下模板对应所述上脱板的左侧的空位,所述上脱板的底面凸出所述上模折弯块的底面设置,所述左侧下模板的顶面凸出所述右侧下模板的顶面设置,初始时,所述下脱板的顶面凸出所述下模折弯块的顶面设置;合模时,所述下脱板的顶面低于所述下模折弯块的顶面。
其中,所述左侧下模板的厚度为所述右侧下模板的厚度的1.1倍,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金属弹片或塑胶片。
其中,
所述上模折弯块的底面的左部为左低右高且与所述上模折弯块的底面的右部的平面相切连接的下斜面;
所述下模折弯块的顶面的左部为左低右高且与所述下模折弯块的顶面的右部的平面相切连接的上斜面;
所述下斜面与所述上斜面的倾斜度一致。
其中,所述倾斜度为5°~12°。
其中,所述倾斜度为8°。
其中,所述上脱板的底面的右部设置有向下的凸台。
其中,所述凸台的高度为支架厚度的1/3。
其中,所述上模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夹板的顶部的上模座。
其中,所述下模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下垫板的底部的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底部设置有下垫块,所述下垫块的底部设置有下托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支架向上打半剪模具,适用于26寸液晶显示器的支架,其在工作时,将下料模具下料来的平整的支架放置在下模的下模折弯块与下脱板上,通过下模折弯块与下脱板预先支撑,当上模下压至与下模合模时,利用上模折弯块与下模折弯块的配合,以及上脱板与下脱板的配合,形成两段不同程度的冲压,具体地,由于所述上脱板的底面凸出所述上模折弯块的底面设置,所述下脱板的底部设置有弹性件,所述下脱板的顶面凸出所述下模折弯块的顶面设置,因而在合模时,由于上模的冲击作用,重重的压在下脱板上,使得下脱板挤压弹性件压缩变形,进而使得下脱板在上脱板的挤压下下陷,最终使得下脱板的顶面低于下模折弯块的顶面,由于支架的一段就夹在上模折弯块与下模折弯块之间,而另一端就夹在上脱板与下脱板之间,这两段所处的高度不同,因而就能形成上模折弯块与下模折弯块之间的部分所处高度高于夹在上脱板与下脱板之间的部分,最终实现向上打半剪折弯,该支架向上打半剪模具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成本低,快捷简便;进一步地,上模板和右侧下模板配对,在右侧对上模折弯块和下模折弯块形成限位,而左侧下模板与上脱板的左侧的空位部分配合,并利用左侧下模板的顶面凸出右侧下模板的顶面,从而合模时,左侧下模板挤压在上脱板的左侧,在左侧实现对上脱板与下脱板的限位,这就能够使得上模折弯块和下模折弯块、以及上脱板和下脱板能够不错位,实现精确折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支架向上打半剪模具的开模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支架向上打半剪模具的合模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下模折弯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上模折弯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经图1中的支架向上打半剪模具折弯后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支架;101-第一边;102-第二边;1-上模座;2-上夹板;3-上模板;4-上模折弯块;5-上脱板;6-下托板;7-下垫块;8-下模座;9-下垫板;10-下模板;11-下模折弯块;12-下脱板;41-下斜面;111-上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4所示,一种支架向上打半剪模具,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上模与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夹板2,所述上夹板2的底部从右至左依次连接有上模板3、上模折弯块4、及上脱板5,所述下模包括下垫板9,所述下垫板9的顶部设置有下模板10,所述下模板10包括左右分开设置的右侧下模板和左侧下模板,所述右侧下模板和所述左侧下模板之间设置有与所述上模折弯块4对应的下模折弯块11、与所述上脱板5对应的下脱板12,所述下脱板12的底部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右侧下模板对应所述上模板3,所述左侧下模板对应所述上脱板5的左侧的空位,所述上脱板5的底面凸出所述上模折弯块4的底面设置,所述左侧下模板的顶面凸出所述右侧下模板的顶面设置,初始时,所述下脱板12的顶面凸出所述下模折弯块11的顶面设置;合模时,所述下脱板12的顶面低于所述下模折弯块11的顶面。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上、下、左、右是根据图1、图2中视图所表达的方位为基准来定的,如图中,上模折弯块就位于上脱板的右侧,而上脱板则位于上模折弯块的左侧,而上模就是位于上方的,下模是位于下方的,这些位置都是为了更好地说明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形式而提出的,其位置都是相对的,如果视图角度变化,则对应地各个方位就会随着变化。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脱板5的底面凸出所述上模折弯块4的底面设置,是以水平面为参考面时,上脱板5的底面所处高度位置低于上模折弯块4的底面所处高度;同样地,所述左侧下模板的顶面凸出所述右侧下模板的顶面设置,是以水平面为参考面时,左侧下模板的顶面所在高度高于右侧下模板的顶面所在高度;所述下脱板12的顶面凸出所述下模折弯块11的顶面设置,是以水平面为参考面时,下脱板12的顶面所在位置高度高于下模折弯块11的顶面所在位置高度,相反地,所述下脱板12的顶面低于所述下模折弯块11的顶面,是以水平面为参考面时,下脱板12的顶面所在位置高度低于所述下模折弯块11的顶面所在位置高度。
本发明的支架向上打半剪模具,适用于26寸液晶显示器的支架,其在工作时,将下料模具下料来的平整的支架放置在下模的下模折弯块与下脱板上,通过下模折弯块与下脱板预先支撑,当上模下压至与下模合模时,利用上模折弯块与下模折弯块的配合,以及上脱板与下脱板的配合,形成两段不同程度的冲压,具体地,由于所述上脱板的底面凸出所述上模折弯块的底面设置,所述下脱板的底部设置有弹性件,所述下脱板的顶面凸出所述下模折弯块的顶面设置,因而在合模时,由于上模的冲击作用,重重的压在下脱板上,利用上脱板凸出的部分挤压下脱板,使得下脱板挤压弹性件压缩变形,进而使得下脱板在上脱板的挤压下下陷,最终使得下脱板的顶面低于下模折弯块的顶面,由于支架的一段就夹在上模折弯块与下模折弯块之间,而另一端就夹在上脱板与下脱板之间,就会导致这两段所处的高度不同,因而就能形成上模折弯块与下模折弯块之间的部分所处高度高于夹在上脱板与下脱板之间的部分,最终实现向上打半剪折弯,该支架向上打半剪模具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成本低,快捷简便;进一步地,上模板和右侧下模板配对,在右侧对上模折弯块和下模折弯块形成限位,而左侧下模板与上脱板的左侧的空位部分配合,并利用左侧下模板的顶面凸出右侧下模板的顶面,从而合模时,左侧下模板挤压在上脱板的左侧,在左侧实现对上脱板与下脱板的限位,这就能够使得上模折弯块和下模折弯块、以及上脱板和下脱板能够不错位,实现精确折弯。
所述左侧下模板的厚度为所述右侧下模板的厚度的1.1倍,也就是左侧下模板高出右侧下模板的高度为0.1倍。高出的部分,能够很好地限位上脱板,避免上脱板在冲压的过程中错位,其结构加工方便,而且通过实验证明,0.1倍的高度在加工时,左侧下模板和右侧下模板可以采用同一块板材加工,因而加工过程更加节省材料。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金属弹片或塑胶片。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为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的数量根据实际下脱板的长度而定,一般在两端设置2个,能够支撑即可,但在本实施例中,在下脱板的中间部位还设有一个压缩弹簧,加强支撑力度,避免下脱板受力不均,保护下脱板受损,延长使用寿命。
所述上模折弯块4的底面的左部为左低右高且与所述上模折弯块4的底面的右部的平面相切连接的下斜面41;所述下模折弯块11的顶面的左部为左低右高且与所述下模折弯块11的顶面的右部的平面相切连接的上斜面111;所述下斜面41与所述上斜面111的倾斜度一致。为了避免折弯时形成直角冲切,因而通过设置下斜面与上斜面配合,提供一定长度上的力的缓冲,避免支架被切断。优选的,所述倾斜度为5°~12°。进一步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倾斜度为8°。此时,折弯效果最优。
进一步地,所述上脱板5的底面的右部设置有向下的凸台,所述凸台的高度为支架厚度的1/3。因而在支架的第一边和第二边成型时,其中间连接部位将形成不同程度的拉伸和挤压,如拉伸发生在上表面、而挤压发生在下表面,而下表面的挤压将通过下模折弯块、下脱板的结合处的形状形成紧实的结构,此时,通过设置凸台,将配合上脱板、上模折弯块,使得上表面的拉伸部位也能够形成紧实的结构,避免出现拉裂、毛刺。
本发明的支架向上打半剪模具,其上模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夹板2的顶部的上模座1,下模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下垫板9的底部的下模座8,所述下模座8的底部设置有下垫块7,所述下垫块7的底部设置有下托板6。
如图5所示,其为通过本发明的支架向上打半剪模具折弯加工后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支架100包括第一边101和第二边102两部分,这两部分在初始时为平整的,也就是位于同一水平面的,在经本发明的支架向上打半剪模具折弯加工后,这两部分就变成了一高一低的状态,具体地,如图5所放置的方位来看,第二边102位于水平面上时,第一边101则悬空,其所处高度高于水平面,因而就实现了向上打半剪折弯。
本发明的支架向上打半剪模具,结构简单,专门用于26寸液晶显示屏的前框的支架的向上打半剪折弯操作,加工制作方便,成本低。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支架向上打半剪模具,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上模与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上夹板(2),所述上夹板(2)的底部从右至左依次连接有上模板(3)、上模折弯块(4)、及上脱板(5),所述下模包括下垫板(9),所述下垫板(9)的顶部设置有下模板(10),所述下模板(10)包括左右分开设置的右侧下模板和左侧下模板,所述右侧下模板和所述左侧下模板之间设置有与所述上模折弯块(4)对应的下模折弯块(11)、与所述上脱板(5)对应的下脱板(12),所述下脱板(12)的底部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右侧下模板对应所述上模板(3),所述左侧下模板对应所述上脱板(5)的左侧的空位,所述上脱板(5)的底面凸出所述上模折弯块(4)的底面设置,所述左侧下模板的顶面凸出所述右侧下模板的顶面设置,初始时,所述下脱板(12)的顶面凸出所述下模折弯块(11)的顶面设置;合模时,所述下脱板(12)的顶面低于所述下模折弯块(11)的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向上打半剪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下模板的厚度为所述右侧下模板的厚度的1.1倍,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金属弹片或塑胶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向上打半剪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折弯块(4)的底面的左部为左低右高且与所述上模折弯块(4)的底面的右部的平面相切连接的下斜面(41);
所述下模折弯块(11)的顶面的左部为左低右高且与所述下模折弯块(11)的顶面的右部的平面相切连接的上斜面(111);
所述下斜面(41)与所述上斜面(111)的倾斜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向上打半剪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度为5°~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向上打半剪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度为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向上打半剪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脱板(5)的底面的右部设置有向下的凸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架向上打半剪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高度为支架厚度的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向上打半剪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夹板(2)的顶部的上模座(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向上打半剪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下垫板(9)的底部的下模座(8),所述下模座(8)的底部设置有下垫块(7),所述下垫块(7)的底部设置有下托板(6)。
CN201510223558.0A 2015-05-05 2015-05-05 一种支架向上打半剪模具 Active CN1048269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23558.0A CN104826934B (zh) 2015-05-05 2015-05-05 一种支架向上打半剪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23558.0A CN104826934B (zh) 2015-05-05 2015-05-05 一种支架向上打半剪模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26934A CN104826934A (zh) 2015-08-12
CN104826934B true CN104826934B (zh) 2017-01-11

Family

ID=53805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23558.0A Active CN104826934B (zh) 2015-05-05 2015-05-05 一种支架向上打半剪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2693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10351A (ja) * 1993-01-11 1994-08-02 Sumitomo Light Metal Ind Ltd 板材の曲げ加工用プレス成形型
JP2000015496A (ja) * 1998-06-26 2000-01-18 Kiso Kogyo Kk プレス成形型装置とプレス成形方法
CN202114151U (zh) * 2011-06-10 2012-01-18 苏州华亚电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折弯模具
CN203495019U (zh) * 2013-09-05 2014-03-26 亿和精密金属制品(深圳)有限公司 模具折负角折弯结构
CN204735611U (zh) * 2015-05-05 2015-11-04 昆山电子羽电业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支架向上打半剪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26934A (zh) 2015-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47111U (zh) 一种空调外机前面板多工序冲压模具
CN208680347U (zh) 一种汽车配件的冲压模具
CN213350409U (zh) 一种具有防偏移结构的冲孔模具
CN107252846A (zh) 一种电脑扣板加工模具
CN209021060U (zh) 一种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
CN204735611U (zh) 一种支架向上打半剪模具
CN104826934B (zh) 一种支架向上打半剪模具
JP5385732B2 (ja) プレス成形装置及びプレス成形方法
CN107096830A (zh) 一种带孔电脑扣板冲压模具
CN206153402U (zh) 一种五金件加工双边折弯模
CN104525683A (zh) 薄形工件压紧冲裁模
CN207655720U (zh) 用于下踏步支撑板的冲孔侧冲孔模具
CN110509349A (zh) 一种汽车塑料内饰注塑件冲孔装置
CN104384343A (zh) 一种新型钣金压槽弯曲模具
CN205110545U (zh) 裙边翻边厚度不同的产品加工用冲压模具
CN107199281A (zh) 一种便于定位的电脑扣板冲压模具
CN210208188U (zh) 不锈钢弹片折弯角度调整模具
CN205571121U (zh) 垫片冲压模具
CN111660601B (zh) 一种多级折弯的冲压模具
KR101050566B1 (ko) 휴대 단말기용 금속 베젤 성형 금형 및 이를 이용한 금속 베젤 성형 방법
CN106077274B (zh) 一种用于管子自动缩口打孔的冲压连续模结构
CN105215193A (zh) 裙边翻边厚度不同的产品加工用冲压模具及加工方法
CN209647322U (zh) 一种汽车零件冲压装置
CN213350472U (zh) 具有折弯角度调节机构的冲压模具
CN204262188U (zh) 一种新型钣金压槽弯曲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