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08465A -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08465A CN104808465A CN201510038235.4A CN201510038235A CN104808465A CN 104808465 A CN104808465 A CN 104808465A CN 201510038235 A CN201510038235 A CN 201510038235A CN 104808465 A CN104808465 A CN 10480846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iving force
- gear
- roller
- input gear
- ratch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53—Structural details of heat elements, e.g. structure of roller or belt, eddy current, induction heating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G03G15/2028—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with means for handling the copy material in the fixing nip, e.g. introduction guides, stripping mea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6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combined with pressur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G03G15/2032—Retractable heating or pressure unit
- G03G15/2035—Retractable heating or pressure unit for maintenance purposes, e.g. for removing a jammed shee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5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 G03G2221/1657—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定影装置包含形成定影夹缝部的第一辊以及第二辊、压力调整机构、驱动力输入齿轮、棘轮机构以及传递机构。压力调整机构变更使所述第一辊与第二辊压靠的姿势。驱动力输入齿轮被施加绕齿轮轴的第一方向的旋转驱动力或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旋转驱动力。棘轮机构在所述驱动力输入齿轮被施加所述第一方向的旋转驱动力时将该旋转驱动力向所述第一辊传递,而在被施加所述第二方向的旋转驱动力时不传递该旋转驱动力。传递机构在所述驱动力输入齿轮被施加所述第二方向的旋转驱动力时,向所述压力调整机构施加用于所述姿势的变更的驱动力。所述驱动力输入齿轮具备收容所述棘轮机构的一部分的外壳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调色剂像定影于薄片体的定影装置以及适用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装置具备通过定影辊与加压辊压靠而形成的定影夹缝部。薄片体通过定影夹缝部时,该薄片体被加压以及加热,由此薄片体上的调色剂像定影于薄片体。已知有具备调整所述定影夹缝部的压靠力(夹缝压力)的压力调整机构的定影装置。由于具备压力调整机构,能够根据薄片体的厚度设定适当的夹缝压力,而且,在不使用时释放夹缝压力,以避免在定影辊发生压靠应变。
在如上所述的定影装置中,需要具备能够独立控制的定影辊的驱动系统和所述压力调整机构的驱动系统。虽然优选在各驱动系统具备驱动马达,但是在多数情况下为了削减零部件数量而用一个驱动马达使两个驱动系统工作。此时,用一个驱动马达使两个驱动系统共用的驱动力输入齿轮正转或反转,以使定影辊的驱动系统或压力调整机构的驱动系统驱动。在此种结构中需要仅将一方向的旋转驱动力选择性地传递给各个驱动系统的机构。在上述定影装置中使用了单向离合器。
单向离合器在功能上没有问题,但是价格比较高,因此尽量避免使用为宜。作为其代替构件,有棘轮机构和行星齿轮机构。但是,一般的棘轮机构虽然廉价但是需要用于配置棘爪以及棘轮齿的空间,而且还有两者滑动接触时的滴答滴答声会令人感到不愉快的问题。此外,行星齿轮机构由于需要使行星齿轮移动的空间,而且有难以提高齿轮间距的精度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和具备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定影装置具备夹缝压力调整机构的情况下,即使采用棘轮机构作为某一方向的旋转驱动力传递机构也能节省空间以及抑制不愉快的响声。
本发明一方面所涉及的定影装置,包括:第一辊和第二辊,形成定影夹缝部且分别绕其轴旋转;压力调整机构,使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在第一姿势与第二姿势之间进行姿势变更,其中,所述第一姿势以第一压力使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压靠,所述第二姿势以与所述第一压力相比减压的第二压力使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压靠;驱动力输入齿轮,被施加绕齿轮轴的第一方向的旋转驱动力或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旋转驱动力;棘轮机构,在所述驱动力输入齿轮被施加所述第一方向的旋转驱动力时向所述第一辊传递该旋转驱动力,在所述驱动力输入齿轮被施加所述第二方向的旋转驱动力时,不向所述第一辊传递该旋转驱动力;以及传递机构,在所述驱动力输入齿轮被施加所述第二方向的旋转驱动力时,向所述压力调整机构施加用于所述姿势变更的驱动力,其中,所述驱动力输入齿轮具备收容所述棘轮机构的一部分的外壳部。
本发明另一方面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包含:将调色剂像转印到薄片体的图像形成部;以及将所述调色剂像定影于所述薄片体的上述的定影装置。
根据本发明,在定影装置具备夹缝压力调整机构的情况下,即使采用棘轮机构作为某一方向的旋转驱动力传递机构也能节省空间以及抑制不愉快的响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概略剖视图。
图2是组装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所述定影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所述定影装置的夹缝压力调整机构的立体图。
图5是所述定影装置的侧视图。
图6(A)、(B)是用于说明所述夹缝压力调整机构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所述定影装置的齿轮传递机构的立体图。
图8是所述定影装置的侧视图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9是表示所述齿轮传递机构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所述齿轮传递机构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棘轮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所述棘轮机构的剖视图。
图13是驱动力输入齿轮以及所述棘轮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驱动力输入齿轮以及所述棘轮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详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图像形成装置1是带有黑白复印功能的打印机,包含由大致长方体的外壳形成的装置主体10。装置主体10是收容对薄片体进行图像形成处理的各种设备的壳体。装置主体10包含:大致长方体形状主体外壳11;配置在该主体外壳11的上方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扫描外壳12;以及连接两个外壳11、12的连接外壳13。
在主体外壳11收容有将调色剂像转印到薄片体的图形形成部20。在连接外壳13收容有使调色剂像定影于薄片体的定影装置30。在扫描外壳12收容有光学性地读取原稿薄片体的图像并生成图像数据的扫描单元17。由主体外壳11的上表面、扫描外壳12的下表面以及连接外壳13的左表面围成的体内空间是图像形成后的薄片体被排出的体内排出部14。
连接外壳13包括:配置于装置主体10的右侧面,并朝所述体内空间开口以便将薄片体向体内排出部14排出的第一薄片体排出口155;以及配置于该第一薄片体排出口155的上方,同样地朝所述体内空间开口的第二薄片体排出口156。所述体内空间的底部由体内排出盘141界定。体内排出盘141接收从第一薄片体排出口155排出的薄片体。在第一薄片体排出口155与第二薄片体排出口156之间安装有副排出盘142。副排出盘142接收从第二薄片体排出口156排出的薄片体或者用于双面印刷的薄片体为了转回输送而临时排出于副排出盘142。
在装置主体10的下部装卸自如地安装有收容将要被实施图像形成处理的薄片体S的供给盒15。此外,在装置主体10的右侧面设置有在手动供给薄片体时使用的手动供给盘16。
图像形成部20包含感光鼓21以及配置在该感光鼓21的周围的带电装置22、曝光装置23、显影装置24、转印辊26、清洁装置27和除电器28。感光鼓21绕其轴旋转,且具备形成静电潜影以及调色剂像的周面。带电装置22使感光鼓21的所述周面均匀带电。曝光装置23为了形成静电潜影而向感光鼓21的所述周面照射激光。显影装置24包含为了使形成在感光鼓21上的静电潜影显影而向感光鼓21的周面供给调色剂的显影辊24A。从调色剂容器25向该显影装置24补充调色剂。转印辊26与感光鼓21形成转印夹缝部,并将感光鼓21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薄片体上。清洁装置27清扫转印调色剂像后的感光鼓21的周面。除电器28向转印调色剂像后的感光鼓21的周面照射除电光,对该周面进行除电。
定影装置30包含:内置热源的定影辊31(第一辊);以及与定影辊31一起形成定影夹缝部N的加压辊32(第二辊)。定影装置30通过在定影夹缝部N对在所述转印夹缝部被转印了调色剂像的薄片体进行加热以及加压,实施将调色剂熔着于薄片体的定影处理。被实施定影处理的薄片体从第一薄片体排出口155或第二薄片体排出口156朝向体内排出部14而被排出。关于该定影装置30,将在后面详述。
扫描外壳12内的扫描单元17包含图略的拍摄元件、向原稿薄片体照射光的光源以及搭载将来自所述原稿薄片体的反射光导向所述拍摄元件的反射镜等的支架。扫描单元17的上表面嵌入有载置原稿薄片体的接触玻璃。此外,扫描单元17的上表面被用于按压载置于接触玻璃上的原稿薄片体的按压盖18覆盖。在扫描外壳12的前表面安装有操作面板19。操作面板19包含LCD触摸面板以及数字键,接收由用户进行的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种操作信息的输入。
在装置主体10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输送薄片体的薄片体输送通道。薄片体输送通道包含从装置主体10的下部附近至上部附近的经由图像形成部20以及定影装置30而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主输送通道P1。主输送通道P1的下游端连接于第一薄片体排出口155以及第二薄片体排出口156。在双面印刷时将薄片体翻转输送的翻转输送通道P2从主输送通道P1的最下游端延伸设置至上游端附近。
供给盒15具备收容多张薄片体S的薄片体收容部。在供给盒15的右上附近具备一张一张地送出薄片体摞的最上层的薄片体S的搓辊151以及将该薄片体向主输送通道P1的上游端送出的供给辊对152。载置于手动供给盘16的薄片体也朝向主输送通道P1的上游端而送出。主输送通道P1中比图像形成部20位于上游侧的位置配置有以指定的时机将薄片体向转印夹缝部送出的对准辊对153。
在对薄片体进行单面印刷(图像形成)处理时,薄片体S从供给盒15或手动供给盘16向主输送通道P1被送出,并在图像形成部20对该薄片体S进行调色剂像的转印处理,在定影装置30进行将转印的调色剂定影于薄片体S的定影处理。之后,该薄片体S从第一薄片体排出口155排出至体内排出盘141上。另一方面,在对薄片体进行双面印刷处理时,在对薄片体S的单面实施转印处理以及定影处理之后,该薄片体S的一部分从第二薄片体排出口156排出至副排出盘142上。之后,该薄片体S被转回输送,经由翻转输送通道P2而返回至主输送通道P1的上游端附近。然后,对薄片体S的另一面进行转印处理以及定影处理,该薄片体S从第一薄片体排出口155排出至体内排出盘141上。
下面,详细说明定影装置30的结构。图2是定影装置30的立体图,图3是定影装置30的左右方向的剖视图。定影装置30包含收容上述的定影辊31以及加压辊32的定影外壳300。定影外壳300具备:从图像形成部20接收薄片体的入口开口301;以及送出定影处理后的薄片体的出口开口302。在入口开口301的下游配置有向定影夹缝部N引导薄片体的上游引导板303,在出口开口302的上游配置有引导通过定影夹缝部N后的薄片体的下游引导板304。在出口开口302附近配置有薄片体输送辊154和具备薄片体引导功能的可动引导构件305。
定影辊31是在内部具备由卤素加热器构成的发热体的金属圆筒辊。加压辊32是具有由弹性橡胶等形成的弹性层的辊。加压辊32以指定的压力压靠于定影辊31,从而所述弹性层变形,由此形成指定宽度的定影夹缝部N。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影辊31被施加绕轴的旋转驱动力,加压辊32基于定影辊31的旋转而绕轴从动旋转。定影辊31的比定影夹缝部N位于旋转方向下游侧的位置配置有薄片体的分离构件33。分离构件33是防止通过定影夹缝部N后的薄片体缠绕于定影辊31的周面的构件。
在定影外壳300的前表面安装有由步进电机构成的驱动马达310和包含多个齿轮的齿轮传递机构50。驱动马达310生成使定影辊31旋转的旋转驱动力。齿轮传递机构50发挥向定影辊31传递驱动马达310的旋转驱动力并向后述的夹缝压力调整机构40传递所述旋转驱动力的作用。
图4是表示夹缝压力调整机构40的立体图。夹缝压力调整机构40是将定影夹缝部N的夹缝压力在常压状态与减压状态之间切换的机构。即,夹缝压力调整机构40是使定影辊31与加压辊32在第一姿势与第二姿势之间进行姿势变更的机构,其中,第一姿势是使定影辊31与加压辊32以指定的第一压力压靠的姿势,第二姿势是使定影辊31与加压辊32以与所述第一压力相比减压的第二压力压靠的姿势。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驱动侧辊的定影辊31被固定,作为从动侧辊的加压辊32移动而进行所述姿势变更。
所述常压状态(第一姿势)是加压辊32压靠于定影辊31而该加压辊32变形的状态,以使在定影夹缝部N获得在对通常的厚度的薄片体进行定影处理时所需的薄片体输送方向上的夹缝宽度。另一方面,上述减压状态(第二姿势)在对厚薄片体或信封等进行定影处理时或卡纸处理时被选择,是加压辊32与所述常压状态相比朝向离开定影辊31的方向移动的状态,以使定影夹缝部N的所述夹缝宽度变短。
夹缝压力调整机构40包含按压板41、第一推压弹簧44、第二推压弹簧45、杆46、凸轮47以及凸轮轴48(凸轮机构)。此外,这些构件以前后一对的方式被配置。在图4中只表示了前端侧,但是,夹缝压力调整机构40在定影辊31和加压辊32的前端侧以及后端侧分别被配置。以下是前端侧的夹缝压力调整机构40的说明。
按压板41是保持加压辊32以使其旋转自如并为实现所述姿势变更而摆动的板材。按压板41包含保持加压辊32的主体部42以及从该主体部42向下方延伸并从第一推压弹簧44或第二推压弹簧45受推压力的脚部43。在主体部42安装有轴承322,轴承322支撑加压辊32的旋转轴321的端部以使其旋转自如。从前面观察时,脚部43的形状呈L字型,即具有从主体部42的下部向右方延伸的大致水平的部分和从该水平部分的右端向下方延伸的垂下部分。脚部43包含配置在所述垂下部分的下端附近的第一受压部431和在所述垂下部分与第一受压部431相比位于上方且向左方突出的第二受压部432。第一受压部431以及第二受压部432是所述垂下部分的左缘部,且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端缘面,并与定影外壳300的基部框架306相向。
在主体部42的上缘,朝向前方突出设置有钩状的卡止部421。卡止部421是成为按压板41的摆动支点的部分。图5是定影装置30的侧视图。在定影外壳300的前侧板具备具有矩形开口的支承框307。卡止部421嵌入于支承框307的开口缘,并能沿上下方向移动。这是为了使成为按压板41的支点的卡止部421的位置根据按压板41的摆动而移位的结构,以便即使进行所述姿势变更,也能将加压辊32相对于定影辊31的接触角度维持为恒定。
第一推压弹簧44以及第二推压弹簧45均为以左右方向作为伸缩方向的线圈弹簧,且在上下方向上平行地被配置。第一推压弹簧44介于按压板41的第一受压部431与基部框架306之间。第二推压弹簧45介于第二受压部432与基部框架306之间。在所述常压状态下,第一推压弹簧44对按压板41进行推压,在所述减压状态下,第二推压弹簧45对按压板41进行推压。第二推压弹簧45的弹力被设定为比第一推压弹簧44弱,且弹簧长度也被设定为比第一推压弹簧44短与第二受压部432的突出部分相对应的长度。
杆46是切换让第一推压弹簧44还是第二推压弹簧45对按压板41进行推压的构件。杆46包含凸轮抵接板461和从凸轮抵接板461的左表面向左方突出设置的嵌合片462。凸轮抵接板461是在上方具有摆动支点(未示于图4中)的平板状的构件,凸轮47的周面能够抵接于其右表面。嵌合片462具有在左右方向上长的长孔,在该长孔嵌入有按压板41的下端部43T。嵌合片462的左缘抵接于第一推压弹簧44的右端。第一推压弹簧44通过嵌合片462向按压板41的第一受压部431施加推压力。
凸轮47具备具有长径部471和短径部472的周面。凸轮轴48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旋转轴,在轴端附近与凸轮47一体地被安装。凸轮47被配置在杆46的右侧相邻处,通过向凸轮轴48施加绕轴的旋转力,形成凸轮47的长径部471或短径部472与凸轮抵接板461抵接或相向的状态。
基于图6(A)、(B)说明夹缝压力调整机构40的动作。图6(A)是表示定影夹缝部N被设定在常压状态(第一姿势)的定影夹缝部N1的情况下的示意图。此时,凸轮47的短径部472与杆46的凸轮抵接板461相向。在短径部472与凸轮抵接板461之间存在间隙g1,杆46的压缩推压力不会作用于第一推压弹簧44。因此,第一推压弹簧44通过嵌合片462向第一受压部431施加推压力,使按压板41绕作为支点的卡止部421而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据此,加压辊32以比较强的力压靠于定影辊31,形成比较宽的定影夹缝部N1。此外,在第二推压弹簧45的右端与第二受压部432之间存在间隙g2,第二推压弹簧45的弹力不会作用于按压板41。
图6(B)是表示定影夹缝部N被设定在减压状态(第二姿势)的定影夹缝部N2的情况下的示意图。此时,凸轮47的长径部471抵接于凸轮抵接板461,杆46向左方摆动。基于该杆的摆动,嵌合片462的左端推压第一推压弹簧44,由此第一推压弹簧44被压缩。因此,第一推压弹簧44对第一受压部431的推压被解除。据此,按压板41绕卡止部421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第二推压弹簧45的右端抵接于第二受压部432。也就是说,第二推压弹簧45的弹力作用于按压板41。通过此种动作,加压辊32以比较弱的力压靠于定影辊31,形成比较窄的定影夹缝部N2。
接着,详述齿轮传递机构50。图7是表示齿轮传递机构50的立体图。齿轮传递机构50具有:将驱动马达310的旋转驱动力传递给定影辊31的定影辊驱动系统;以及将所述旋转驱动力传递给上述的夹缝压力调整机构40的凸轮轴48的夹缝压力调整驱动系统(传递机构)。齿轮传递机构50具备驱动力输入齿轮51以及棘轮机构60来作为所述定影辊驱动系统。此外,作为所述夹缝压力调整驱动系统包含驱动力输入齿轮51、第一空转齿轮52(第一传递齿轮)、第二空转齿轮53以及移动齿轮54(第二传递齿轮)。驱动力输入齿轮51是两个驱动系统共用的齿轮。
驱动力输入齿轮51是被施加驱动马达310生成的旋转驱动力的齿轮。驱动马达310生成正向或反向的旋转驱动力。驱动马达310由图略的马达驱动器(motor driver)控制,以便在使所述定影辊驱动系统动作时生成正向的旋转驱动力,在使所述夹缝压力调整驱动系统动作时生成反向的旋转驱动力。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果驱动马达310发出正向的旋转驱动力,驱动力输入齿轮51绕齿轮轴向逆时针方向(第一方向;参照图7的箭头A1)旋转。另一方面,如果驱动马达310发出反向的旋转驱动力,驱动力输入齿轮51向顺时针方向(第二方向;参照图9及图10的箭头A2)旋转。
在定影辊31的端部安装有辊齿轮31G,以便将绕轴的旋转驱动力向该定影辊31传递。作为所述定影辊驱动系统的驱动力输入齿轮51通过棘轮机构60向辊齿轮31G施加旋转驱动力,使定影辊31旋转。棘轮机构60以与驱动力输入齿轮51同轴的方式被组装,棘轮齿轮62被配置成与辊齿轮31G啮合。棘轮机构60具有如下作用,即:在驱动力输入齿轮51被施加逆时针方向的旋转驱动力时,将该旋转驱动力传递给辊齿轮31G(定影辊31),在被施加顺时针方向的旋转驱动力时,不向辊齿轮31G传递该旋转驱动力。关于该棘轮机构60,参照图12~图14,将在后面详述。
在薄片体输送辊154的端部安装有用于将绕轴的旋转驱动力传递给该薄片体输送辊154的辊齿轮154G。对于该辊齿轮154G,从辊齿轮31G经由第三空转齿轮55以及第四空转齿轮56而施加旋转驱动力。也就是说,当定影辊31旋转时,薄片体输送辊154也旋转。薄片体输送辊154通过被施加所述旋转驱动力,从定影外壳300送出定影处理结束后的薄片体。
第一空转齿轮52具备大径齿轮部52L和小径齿轮部52S。驱动力输入齿轮51具备外壳部51H。第一空转齿轮52以大径齿轮部52L啮合于形成在外壳部51H的周面的传递齿轮部的方式相对于驱动力输入齿轮51而被配置。第二空转齿轮53啮合于小径齿轮部52S。此外,第二空转齿轮53啮合于移动齿轮54。
移动齿轮54包含由圆柱体构成的移动绕线管541和旋转自如地套于移动绕线管541的外周的旋转齿轮544。移动绕线管541在前表面具备突出销542。此外,移动绕线管541具备沿前后方向贯穿的长孔,在该长孔插通有突出设置于定影外壳300的圆柱状的支承销543。移动绕线管541能够在所述长孔的行程范围内相对于支承销543移动。移动绕线管541是不旋转的构件,而旋转齿轮544以移动绕线管541为旋转轴而自如地旋转。
如图8所示,第二空转齿轮53以及移动齿轮54被组装于定影外壳300的盖框架501覆盖且受到限制。在盖框架501设置有作为长孔状的贯穿孔的窗部502。在该窗部502嵌入有移动绕线管541的突出销542。此外,在盖框架501具备供支承销543的突出端紧密嵌入的孔。基于从第二空转齿轮53施加的旋转驱动力的方向,突出销542被窗部502引导,且移动齿轮54滑动移动。
在凸轮轴48的轴端安装有凸轮驱动齿轮47G。凸轮驱动齿轮47G在从移动齿轮54输入旋转驱动力的情况下,使包括凸轮轴48和凸轮47的凸轮机构动作,实现上述的加压辊32的姿势变更动作。移动齿轮54以如下方式移动,即:在驱动力输入齿轮51被施加顺时针方向(图9及图10的箭头A2)的旋转驱动力的情况下与凸轮驱动齿轮47G啮合,在被施加逆时针方向(图7的箭头A1)的旋转驱动力的情况下解除与凸轮驱动齿轮47G的啮合。
即使驱动力输入齿轮51向任一方向旋转,第一空转齿轮52以及第二空转齿轮53也与该旋转从动而旋转。如图7所示,如果驱动力输入齿轮51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第一空转齿轮52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第二空转齿轮53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移动齿轮54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此时,移动齿轮54向离开凸轮驱动齿轮47G的方向移动,两者间形成间隙g3。因此,驱动力输入齿轮51的旋转驱动力不会传递至凸轮驱动齿轮47G,凸轮47不旋转。因此,在驱动力输入齿轮51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其旋转驱动力只传递至辊齿轮31G,定影辊31以及薄片体输送辊154被驱动。
相对于此,如图9所示,在驱动力输入齿轮51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其旋转驱动力基于棘轮机构60的作用而不会传递至辊齿轮31G,而凸轮驱动齿轮47G被传递旋转驱动力。在驱动力输入齿轮51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空转齿轮52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第二空转齿轮53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移动齿轮54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此时,伴随逆时针方向的旋转的朝向上方的移动力作用于移动齿轮54,移动齿轮54与凸轮驱动齿轮47G啮合。因此,凸轮驱动齿轮47G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伴随于此,凸轮47也旋转。
图9表示凸轮47的短径部472与杆46相向的状态。该状态是在前基于图6(A)说明的状态,是第一推压弹簧44伸长而向加压辊32施加推压力而形成常压状态的定影夹缝部N1的状态。图10表示凸轮47从图9的状态旋转半圈,且长径部471抵接于杆46的状态。该状态是在前基于图6(B)说明的状态,是第一推压弹簧44被杆46压缩而形成减压状态的定影夹缝部N2的状态。因此,通过以使凸轮47旋转半圈的旋转量单位向驱动力输入齿轮51施加旋转驱动力,能够进行在所述常压状态与所述减压状态之间的切换。
接下来,基于图11~图14详细说明驱动力输入齿轮51以及棘轮机构60。图11是用于说明驱动力输入齿轮51以及棘轮机构60的分解立体图,图12是这些的剖视图,图13及图14是驱动力输入齿轮51以及棘轮机构60的分解立体图。驱动力输入齿轮51以及棘轮机构60以沿轴向排列的方式组装于共用的支轴70。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向定影辊31的辊齿轮31G只传递一方向的旋转驱动力的机构采用进行棘轮的动作的机构的情况下,想出了能够节省空间而且尽可能地抑制令人不愉快的滴答滴答声(ticking sound)的结构。
驱动力输入齿轮51具备圆筒型的大径部510(图12)以及直径小于大径部510的圆筒体、即在轴向上与大径部510连续设置的外壳部51H。在大径部510的外周面刻有直齿的第一齿轮齿511,在外壳部51H的外周面刻有直齿的第二齿轮齿512(传递齿轮部)。驱动力输入齿轮51还具备轴套部(boss portion)513,该轴套部513由与大径部510以及外壳部51H同轴的小径圆筒体构成。圆板状的腹板部514连接轴套部513的外周与大径部510。外壳部51H的一端部连接于腹板部514的侧表面。轴套部513旋转自如地套于支轴70的前端部71。因此,驱动力输入齿轮51绕前端部71的轴旋转。
棘轮机构60具备棘轮接头61、棘轮齿轮62以及棘轮推压弹簧63(施力构件)。棘轮接头61包含圆筒型的主体部611和安装于主体部611的一端的圆板状的基部612。主体部611的另一端613成为受棘轮推压弹簧63的推压力的推压面。在基部612的表面形成有第一棘轮齿61T,该第一棘轮齿61T是由在周向上倾斜的突片构成的多个棘轮片被排列成圆环状而成。
在主体部611设置有沿支轴70的轴向延伸的多个狭缝614。另一方面,在驱动力输入齿轮51的外壳部51H的内周面突出设置有沿所述轴向延伸的突条515。主体部611的外径略小于外壳部51H的内径,以突条515嵌入于狭缝614的状态,主体部611的大致一半左右部分收容于外壳部51H的空腔51C中。主体部611以旋转自如且能够沿轴向移动的方式套于支轴70的中央大径部72。基于狭缝614与突条515的卡合,棘轮接头61与驱动力输入齿轮51一体旋转。
棘轮齿轮62包含圆筒型的轴套部621、由直径大于轴套部621的圆筒体构成的齿环部623(圆筒部)以及连接轴套部621和齿环部623的腹板部622(圆板部)。腹板部622堵塞齿环部623的一端开口部,具有由齿环部623的内周、腹板部622的内表面以及轴套部621的外周面界定的圆环状的空腔62C。轴套部621被套于支轴70的后端部73,且被固定于该后端部73(D切削嵌合)。因此,支轴70与棘轮齿轮62一起旋转。另一方面,棘轮接头61以及驱动力输入齿轮51与棘轮齿轮62同轴配置,但不与支轴70一起旋转。
在齿环部623的外周面刻有与辊齿轮31G啮合的齿轮齿624(齿轮部)。在腹板部622的内表面形成有第二棘轮齿62T。第二棘轮齿62T是由倾斜的突片构成的多个棘轮片被排列成圆环状而成。所述棘轮片的尺寸以及排列间距被设定为与第一棘轮齿61T的棘轮片相同。
棘轮推压弹簧63由圆筒型的线圈弹簧构成,是向棘轮接头61施力的构件。棘轮推压弹簧63具备能够收容于驱动力输入齿轮51的轴套部513与外壳部51H之间的环状空间内的直径以及长度。棘轮推压弹簧63以被压缩的状态组装于驱动力输入齿轮51的腹板部514与主体部611的另一端613之间。棘轮接头61的基部612以第一棘轮齿61T与第二棘轮齿62T相向的状态收容于棘轮齿轮62的空腔62C中。基于棘轮推压弹簧63的作用力,第一棘轮齿61T始终朝向第二棘轮齿62T被推压。
第一棘轮齿61T与第二棘轮齿62T在驱动力输入齿轮51被施加逆时针方向的旋转驱动力时互相卡合,在驱动力输入齿轮51被施加顺时针方向的旋转驱动力时互相滑动。在前者的情况下,驱动力输入齿轮51以及棘轮接头61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棘轮齿轮62,据此,辊齿轮31G(定影辊31)被驱动而旋转。另一方面,在后者的情况下,所述旋转驱动力不会传递至棘轮齿轮62。但是,由于第一棘轮齿61T基于棘轮推压弹簧63的作用力而始终与第二棘轮齿62T接触,因此,因棘轮片之间的干扰(滑动接触)而发出滴答滴答声。
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力输入齿轮51和棘轮机构60在支轴70的轴向串联排列而被组合,棘轮机构60的一部分被收容在驱动力输入齿轮51的外壳部51H中。具体而言,如图12所示,外壳部51H收容棘轮接头61的主体部611的另一端613侧的大致一半和棘轮推压弹簧63。并且,在棘轮齿轮62的齿环部623内的空腔62C收容有主体部611的剩余部分和具有第一棘轮齿61T的基部612。即,发挥棘轮作用的部分在空间上高效率地配置在驱动力输入齿轮51至辊齿轮31G的齿轮列之间,因此,能够节省空间。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外壳部51H以及齿环部623发挥对棘轮机构60发出的响声的防音屏蔽的作用,因此,能够大幅度地抑制所述滴答滴答声泄漏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部的程度。具体而言,第一棘轮齿61T与第二棘轮齿62T是在齿环部623的空腔62C内接触,该空腔62C的开口被外壳部51H的端缘51E以及第二齿轮齿512的端缘堵塞。因此,令用户感到不愉快的所述滴答滴答声难以泄漏,有助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静音化。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如下的定影装置30以及具备该定影装置30的图像形成装置1,即,在具备定影夹缝部N的夹缝压力调整机构40的定影装置30中,作为某一方向的旋转驱动力传递机构采用棘轮机构的情况下,能够节省空间以及抑制不愉快的声音。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能够采用如下的变形实施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一辊例示了由金属圆筒辊构成的定影辊31,作为第二辊例示了由具有弹性层的辊构成的加压辊32。这只是一个例子,第一辊以及第二辊的组合在能够实施定影处理的情况下是任意的。例如,也可以使用金属辊来作为加压辊32,并使用由弹性体和定影带的复合体构成的弹性辊来作为定影辊31。此外,也可以不采用电加热器方式而采用感应加热方式的定影装置30。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加压辊32搭载于移动的按压板41上,定影辊31为固定辊的例子。取而代之,也可以将定影辊31搭载于按压板41,并将加压辊32作为固定辊。此外,也可以将加压辊32作为驱动辊,并将定影辊31作为从动辊。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用外壳部51H的空腔51C和棘轮齿轮62的齿环部623内的空腔62C来覆盖第一棘轮齿61T与第二棘轮齿62T的卡合部的例子。取而代之,也可以将外壳部51H向轴向延长,实质上仅由外壳部51H覆盖所述卡合部。或者,在外壳部51H的端部51E设置凸缘部,进一步增大覆盖所述卡合部的程度。
Claims (6)
1.一种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辊和第二辊,形成定影夹缝部且分别绕其轴旋转;
压力调整机构,使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在第一姿势与第二姿势之间进行姿势变更,其中,所述第一姿势以第一压力使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压靠,所述第二姿势以与所述第一压力相比减压的第二压力使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压靠;
驱动力输入齿轮,被施加绕齿轮轴的第一方向的旋转驱动力或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旋转驱动力;
棘轮机构,在所述驱动力输入齿轮被施加所述第一方向的旋转驱动力时向所述第一辊传递该旋转驱动力,在所述驱动力输入齿轮被施加所述第二方向的旋转驱动力时,不向所述第一辊传递该旋转驱动力;以及
传递机构,在所述驱动力输入齿轮被施加所述第二方向的旋转驱动力时,向所述压力调整机构施加用于所述姿势变更的驱动力,其中,
所述驱动力输入齿轮具备收容所述棘轮机构的一部分的外壳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向所述第一辊传递旋转驱动力的辊齿轮,其中,
所述棘轮机构包括:
棘轮接头,具有第一棘轮齿和与所述驱动力输入齿轮卡合的主体部,且与所述驱动力输入齿轮一体旋转;
棘轮齿轮,与所述棘轮接头同轴配置,且具有:在所述驱动力输入齿轮被施加所述第一方向的旋转驱动力时与所述第一棘轮齿卡合的第二棘轮齿;和与所述辊齿轮啮合的齿轮部;以及
施力构件,向所述棘轮接头施力,以使所述第一棘轮齿被压向所述第二棘轮齿,其中,
所述外壳部收容所述棘轮接头的所述主体部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施力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棘轮齿包含圆筒部和堵塞该圆筒部的一端开口部的圆板部,所述第二棘轮齿形成在所述圆板部的内表面,所述齿轮部形成在所述圆筒部的外周面,
在所述圆筒部的内部收容所述第一棘轮齿以及所述主体部的剩余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递机构包含第一传递齿轮,
所述外壳部为圆筒体,且在其外周部具有传递齿轮部,
所述第一传递齿轮以使所述第一传递齿轮啮合于所述传递齿轮部的方式相对于所述驱动力输入齿轮而被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调整机构包括:实现所述姿势变更的凸轮机构;以及从所述传递机构被输入驱动力并使所述凸轮机构动作的凸轮驱动齿轮,
所述传递机构包含第二传递齿轮,该第二传递齿轮通过所述第一传递齿轮被施加旋转驱动力,并以如下方式移动,即:在所述驱动力输入齿轮被施加所述第二方向的旋转驱动力时,该第二传递齿轮与所述凸轮驱动齿轮啮合,在所述驱动力输入齿轮被施加所述第一方向的旋转驱动力时,解除与所述凸轮驱动齿轮的啮合。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形成部,将调色剂像转印到薄片体上;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使所述调色剂像定影于所述薄片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013083 | 2014-01-28 | ||
JP2014013083A JP5978235B2 (ja) | 2014-01-28 | 2014-01-28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08465A true CN104808465A (zh) | 2015-07-29 |
CN104808465B CN104808465B (zh) | 2017-05-10 |
Family
ID=52444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38235.4A Active CN104808465B (zh) | 2014-01-28 | 2015-01-26 |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201363B2 (zh) |
EP (1) | EP2924513B1 (zh) |
JP (1) | JP5978235B2 (zh) |
CN (1) | CN104808465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70545A (zh) * | 2016-09-26 | 2018-04-03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单向离合器、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CN109240058A (zh) * | 2017-07-10 | 2019-01-18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226137B2 (ja) * | 2014-05-30 | 2017-11-08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定着装置及び該定着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6078042B2 (ja) * | 2014-11-18 | 2017-02-08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定着ユニット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
JP6257543B2 (ja) | 2015-02-23 | 2018-01-10 | マブチモーター株式会社 | 逆転防止機構および減速機付モータ |
JP6889519B2 (ja) * | 2015-06-30 | 2021-06-1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WO2017020179A1 (en) * | 2015-07-31 | 2017-02-09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Stalling operation of imaging devices |
KR101733802B1 (ko) * | 2015-12-23 | 2017-05-10 | 에스프린팅솔루션 주식회사 | 현상 카트리지 및 이를 채용한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
WO2018020554A1 (ja) * | 2016-07-25 | 2018-02-01 | マブチモーター株式会社 | 逆転防止機構および減速機付モータ |
WO2018066846A1 (ko) * | 2016-10-05 | 2018-04-12 | 에스프린팅솔루션주식회사 | 화상형성장치 및 방법 |
JP6589841B2 (ja) * | 2016-12-07 | 2019-10-16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8128494A (ja) * | 2017-02-06 | 2018-08-16 | 株式会社東芝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定着装置 |
EP3401737B1 (en) | 2017-05-12 | 2021-09-0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rive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6926851B2 (ja) * | 2017-09-05 | 2021-08-25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定着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7135527B2 (ja) * | 2018-07-18 | 2022-09-13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CN108957997B (zh) * | 2018-07-27 | 2024-04-05 |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 处理盒 |
US11480900B2 (en) * | 2020-05-18 | 2022-10-2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2023084472A (ja) * | 2021-12-07 | 2023-06-19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7037556A1 (ja) * | 2005-09-30 | 2007-04-0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駆動伝達装置及びシート搬送装置 |
US20110069984A1 (en) * | 2009-09-22 | 2011-03-24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Fix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ixing image |
US20130071152A1 (en) * | 2011-09-20 | 2013-03-21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201976A (ja) | 2000-01-20 | 2001-07-27 | Canon Inc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DE102005010484B3 (de) * | 2005-03-04 | 2006-10-26 | Thyssenkrupp Automotive Ag | Verstellvorrichtung für variable Ventilsteuerung |
JP5022144B2 (ja) | 2007-08-30 | 2012-09-1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転写装置、画像定着装置、レジスト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0107008A (ja) * | 2008-10-31 | 2010-05-13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2022014A (ja) * | 2009-09-22 | 2012-02-02 | Toshiba Corp |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定着方法 |
JP5709432B2 (ja) * | 2010-08-20 | 2015-04-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20120263487A1 (en) * | 2011-04-18 | 2012-10-18 |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 Fix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and controlling mehod of the same |
JP6168725B2 (ja) | 2012-02-14 | 2017-07-2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像加熱装置 |
-
2014
- 2014-01-28 JP JP2014013083A patent/JP5978235B2/ja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1-26 CN CN201510038235.4A patent/CN104808465B/zh active Active
- 2015-01-26 US US14/604,909 patent/US9201363B2/en active Active
- 2015-01-27 EP EP15000235.0A patent/EP2924513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7037556A1 (ja) * | 2005-09-30 | 2007-04-0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駆動伝達装置及びシート搬送装置 |
US20110069984A1 (en) * | 2009-09-22 | 2011-03-24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Fix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ixing image |
US20130071152A1 (en) * | 2011-09-20 | 2013-03-21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70545A (zh) * | 2016-09-26 | 2018-04-03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单向离合器、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US10837524B2 (en) | 2016-09-26 | 2020-11-17 |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 One-way clutch that reduces occurrence of ratchet skip, an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07870545B (zh) * | 2016-09-26 | 2021-09-07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单向离合器、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CN109240058A (zh) * | 2017-07-10 | 2019-01-18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CN109240058B (zh) * | 2017-07-10 | 2021-06-11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08465B (zh) | 2017-05-10 |
US9201363B2 (en) | 2015-12-01 |
EP2924513A1 (en) | 2015-09-30 |
JP5978235B2 (ja) | 2016-08-24 |
JP2015141263A (ja) | 2015-08-03 |
EP2924513B1 (en) | 2017-03-01 |
US20150212466A1 (en) | 2015-07-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08465A (zh) |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
US8644735B2 (en) | Cartridge capable of varying ratio of circumferential speeds of supply roller to developing roller | |
JP3167011U (ja)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
JP2009180983A (ja)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
JP2011070154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9063474B2 (en) | Transfer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
US9388000B2 (en) | Spacing mechanism for spacing two members, and a fixing device sheet feeding-conve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 |
JP5418533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6094441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6078042B2 (ja) | 定着ユニット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 |
JP4561857B2 (ja)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
JP5709432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7973166B (zh) | 驱动传递装置、薄片体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
JP6119536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6849449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408173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9377747B1 (en) | Member moving mechanis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 |
JP2009180986A (ja)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
JP6409602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移動部材 | |
JP7222272B2 (ja) | 駆動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3602495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1002080A (ja) | ギア機構及び該ギア機構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 |
JP4681847B2 (ja)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
JP3167009U (ja)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
JP5211253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