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05725B - 造纸织物 - Google Patents

造纸织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05725B
CN104805725B CN201510043311.0A CN201510043311A CN104805725B CN 104805725 B CN104805725 B CN 104805725B CN 201510043311 A CN201510043311 A CN 201510043311A CN 104805725 B CN104805725 B CN 1048057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binder thread
papermaking
woven fabric
ro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4331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05725A (zh
Inventor
雷克斯·巴雷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mbach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Heimbach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mbach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Heimbach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4805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057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057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057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1/00Wet end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1/0027Screen-cloth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1/00Wet end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1/10Wire-cloth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1/00Wet end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1/0027Screen-cloths
    • D21F1/0036Multi-layer screen-cloths
    • D21F1/0045Triple layer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1/00Double or multi-ply fabr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1/00Wet end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1/10Wire-cloths
    • D21F1/105Multi-layer wire-cloth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aper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造纸织物(1、21),该造纸织物具有第一纺织织物层(2)和第二纺织织物层(3),第一纺织织物层(2)形成纸侧且由第一线(6、7、8)制成,第二纺织织物层(3)由第二线(9、10)制成,该两个纺织织物层(2、3)通过属于第一纺织织物层(2)的滚边线(7)连接,使得在滚边点(13)处,相应的滚边线(7)在纸侧上与一个第一线(6a)滚边,然后改变到第二纺织织物层(3)且与至少两个第二线(9a、9b)滚边,并且随后再次返回到第一纺织织物层(2)并在纸侧上与第一线(6b)滚边,其中,在滚边点(13)处,仅一个第一线(6c)不由滚边线(7)滚边。

Description

造纸织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造纸织物,其特别地能够用作在造纸机的成形区段中的成形织物,该造纸织物具有第一纺织织物层和第二纺织织物层,该第一纺织织物层在其外侧上形成纸侧且由相互交织的第一线制成,第二纺织织物层在其外侧上形成机器侧且由相互交织的第二线制成,该两个纺织织物层通过属于第一纺织织物层的固有滚边线相互连接,使得在滚边点处,相应的滚边线通过在其纸侧上方经过而与横向于滚边线延伸的第一线滚边,然后改变到第二纺织织物层并通过在其机器侧上经过而与至少两个相邻的横向于滚边线延伸的第二线滚边,并且随后再次返回到第一纺织织物层并在纸侧上与横向于滚边线延伸的第一线滚边。
背景技术
纺织造纸织物旨在用于在造纸机的区段中作为纸幅的支撑。它们是无边纺织织物或借助于在造纸机中循环的接缝无边地制成的织物。在造纸机的第一区段中,使用成形织物,一开始在成形织物的顶表面上设置纸浆,且纸浆通过成形织物脱水以便形成纸幅,其中脱水特别地通过设置在织物的底部或机器侧的抽吸箱支持。
造纸织物必须具有在纸侧上的精细结构,以便支撑和保持高百分比的沉积纸纤维。另一方面,这种织物的机器侧必须足够耐用以经受磨损并给予足够的寿命、足够强以抵抗张力且足够打开以提供排放。满足这些标准通常需要叠加至少两个织物层,所述织物层利用不同的尺寸和/或每厘米支数的线以及组织图案。
通常已知三种类型的用于造纸机的成形区段的造纸织物。第一类型由横向线的上层和下层构造,该两个层的线成对地叠加。织物层通过纵向线连接,纵向线主要地在上层交织且它们中的仅一部分另外地在下层交织,下层中的线优选地比纵向线的厚度大。这种成形区段通常称为双层织物。
第二类型的织物由两种不同的织物产生,一种织物具有纸侧所需要的质量,且另一种织物具有机器侧所需要的质量。两种织物通过另外的或独立的粘合纱缝合或结合在一起,它们不属于由两个层的纵向线和横向线形成的再现纺织织物重复。这种类型的造纸织物通常称为三层织物。
第三类型的造纸织物基于第二类型,即,具有分别包括相互交织的纵向线和横向线的不同织物层。与三层织物不同,这种类型的织物不具有另外的或独立的滚边线。两层的连接由它们自己的线制成,即,通过所谓的“结构的”、“固有的”或“织物天生的”线。这些是织物的组织图案或其纺织织物重复的整体部分的线。这些类型的复合织物通常称为SSB(纸页支撑结合件)织物。
前述三种类型的织物之间的区别也在US 5,152,326(第1栏和第2栏)、US 5,052,448(第1栏至第3栏)和US 4,554,953(第1栏至第3栏)中描述。
SSB复合类型的造纸织物是已知的,其中,两个层之间的连接通过固有的多个滚边线对来实现,如果一个滚边线以对称方式从一个层到另一个层改变,则该一个滚边线在一个层中的的滚边由滚边线对中的另一个滚边线继续,(US 5,152,326;US 2008/0035230A1;EP 1 605 095 A1和EP 1 365 066 A1;US 2010/0258259 A1;US 5,826,627;WO 2005/017254 A1)。而且还已知复合造纸织物的实施例,其中,两个层通过属于第一纺织织物层的固有滚边线连接(US 4,564,051;US 5,052,448;US 4,554,953;EP 2 314 762 A1;JP49010281 B;JP 62-78294;DE 298 07 274 U1和EP 1 365 066 A1;EP 1 506 339 A1;WO2006/020414 A1;EP 1 936 024 A1;DE 10 2004 016 640 B3)。在后者实施例中,还公开了一种实施例,其中,两个层通过形成机器侧层的第二纺织织物层的滚边线连接。
关于上面提到的SSB复合类型造纸织物,通常已知的是,在滚边点处,滚边线与第二纺织织物的仅一个第二线滚边。为了获得两个纺织织物层之间的强连接,必须在第一方向上形成作为滚边线的大量的第一线。缺点是,由于在滚边线改变到第二纺织织物层的地方的大量的滚边点,造纸织物的机器侧是不均匀的,且因此产生凹部或凹痕。然而,SSB造纸织物的实施例是已知的,其中,滚边线在一个滚边点处与两个或更多个相邻的第二线滚边(US 2010/0258259;EP 2 314 762 A1,第3栏第10行往后;US 5,437,315A;US 4,554,953A)。如在EP 2 314 762 A1中提到的,这些实施例具有的缺点是,第一滚边线然后在第一纺织织物层中具有较少的存在,即,在任何滚边点处产生较大的凹部,导致在纸侧上更不均匀的表面,这在纸张中造成较差的纸纤维保持和产生标记的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造纸织物,该造纸织物特别地能够用作在造纸机的成形区段中的成形织物,使得在两个纺织织物层之间的强连接与低的纸张标记趋势和良好的纤维保持组合。
该目的根据本发明实现,其中,在滚边点处,仅一个横向于滚边线延伸的第一线不由所述滚边线滚边。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提供滚边线获得在两个纺织织物层之间强的连接,滚边线在一些或任何滚边点处通过在其机器侧上经过至少两个相邻的第二线而滚边该至少两个相邻的第二线,但是在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在相应的滚边点处,仅一个第一线不由滚边线滚边。这导致在第一纺织织物层中,甚至在滚边点处,形成大致连续的组织图案,且因此提供纸侧的更均匀的表面。其显著减小纸张标记的趋势,且因而获得了更均质的纸质量。此外,纤维支撑得到改进且脱水特性更均质。由于在一个滚边点处滚边至少两个第二线而造成的脱层危险的减小导致造纸织物的长的操作时间。
以上的本发明概念不必在任何滚边点处实现。然而,优选的是,滚边线在所有滚边点中的至少50%或更好地75%处如上所指示地连接两个纺织织物层。当然,最优选的解决方案是,在任何滚边点处,滚边线在本发明的意义下滚边第二线,即,通过与至少两个相邻的第二线滚边,释放仅一个第一线没有在滚边点处被滚边。除此之外,不排除另外地提供形成用于连接两个纺织织物层的滚边线的第一线,该第一线没有根据本发明地滚边,例如,因为它们仅在任何滚边点处滚边一个第二线和/或释放多于一个第一线不被滚边线滚边。然而,同样在该情形中,优选的是,滚边线中的超过50%、更好地超过75%在本发明的意义下连接两个纺织织物层,且最优选的解决方案是,所有滚边线如上描述地被纺织。最后,不排除另外的滚边线横向于根据本发明的滚边线延伸地交织,且同样,不排除存在属于第二线的第二纺织织物且因此形成固有第二线的滚边线。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地交织的滚边线在相同方向上延伸,优选地横向于造纸织物的规定行进方向延伸。因为成形织物主要纺织成平的,所以这些滚边线形成纬线。
在第一纺织织物层的一个组织图案重复内提供仅一个滚边线可以是足够的。根据造纸织物的需要,可能希望在一个组织图案重复内的具有多于一个的滚边线,且不排除每一个在相同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线作为滚边线交织。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行进的滚边线通过至少一个不是滚边线的第一线与相应的相邻的滚边线隔开。这也能够是多于一个,特别地两个、三个或四个不是滚边线的第一线。数量可以取决于在两个纺织织物层之间获得足够强的连接的必要性。
为了提供良好的纤维保持和低的纸张标记趋势,优选的是,第一线,包括其滚边线在内,在成形织物的纸侧上形成平纹组织。第二纺织织物层可以对应至少4轴或线束且至多24轴,特别地6轴或8轴波形图案来纺织。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适于纺织造纸织物,其中,在多个线中存在横向于滚边线延伸的第一线,该线的数量至少与平行于线延伸的第二线的数量一样多,即,这些第一线和第二线的线数量之比是1:1。然而,2:1、3:2、4:3、5:3或5:4的比也能够被考虑,而没有任何与此相关的限制。此外,可能的是,横向于滚边线延伸的第二线关于横向于滚边线延伸的第一线偏移,使得所述第二线布置在两个相邻的横向于滚边线延伸的第一线之间的间隙下方。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线在机器侧处形成浮纱,该浮纱在机器侧上在一定数量的横向于浮纱延伸的第二线下方经过,浮纱在机器侧上在其下方经过的横向于浮纱延伸的第二线的数量大于由第二线在它们的浮纱之间滚边的横向于浮纱延伸的第二线的数量。这种长浮纱提供了特别是由造纸机的抽吸箱造成的良好的保持以免磨损。浮纱可以由作为纬线交织的第二线形成。
所有的合成物适合作为用于线的材料,合成物通常用于造纸织物,且特别是成形织物。有利的是,在造纸织物的规定行进方向上延伸的线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或这些材料的混合物或共聚物制成。横向于规定行进方向延伸的线应由PET、聚酰胺(PA)或这些材料的混合物或共聚物或者这些材料与聚氨基甲酸酯(PU)的共混物制成。
关于线的横截面形状,所有已知的横截面形状是可能的,特别是圆形、椭圆形、矩形横截面或具有与上述横截面不同的其它轮廓的横截面形状。而且,能够提供由至少两个单丝或多丝加捻或编织而成的线。最后,能够使用设置有涂层的线,所述涂层特别是由氨基甲酸乙酯或丙烯酸制成的或使用纳米颗粒的涂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造纸织物,所述造纸织物具有第一纺织织物层和第二纺织织物层,所述第一纺织织物层在其外侧形成纸侧且由相互交织的第一线制成,所述第二纺织织物层在其外侧形成机器侧且由相互交织的第二线制成,
所述第一纺织织物层和所述第二纺织织物层通过属于所述第一纺织织物层的固有滚边线相互连接,使得在滚边点处,相应的滚边线通过在所述纸侧上经过而与横向于所述滚边线延伸的第一线滚边,然后改变到所述第二纺织织物层且通过在所述机器侧上经过而与至少两根相邻的横向于所述滚边线延伸的第二线滚边,然后再次返回到所述第一纺织织物层并在所述纸侧上与横向于所述滚边线延伸的第一线滚边,
其特征在于,在滚边点处,仅一根横向于所述滚边线延伸的第一线不由所述滚边线滚边。
优选地,所述滚边线横向于所述造纸织物的规定行进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滚边线是纬线。
优选地,至少一根滚边线设置在所述第一纺织织物层的一个组织图案重复单元内。
优选地,所有的在相同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线作为滚边线交织。
优选地,所述滚边线分别地通过至少一根在相同方向上延伸且不是滚边线的第一线而与相应的相邻的滚边线隔开。
优选地,所述滚边线通过多于一根不是滚边线的第一线而与相应的相邻的滚边线隔开。
优选地,所述第一线,包括它们的滚边线,在所述成形织物的纸侧上形成平纹组织。
优选地,横向于所述滚边线延伸的所述第一线的数量对横向于所述滚边线延伸的所述第二线的数量的比等于1:1、2:1、3:2、4:3、5:3或5:4。
优选地,横向于所述滚边线延伸的所述第二线相对于横向于所述滚边线延伸的所述第一线偏移,使得所述第二线布置在两根相邻的横向于所述滚边线延伸的第一线之间的间隙下方。
优选地,第二线在所述机器侧形成浮纱,所述浮纱在所述机器侧上经过的横向于所述浮纱延伸的第二线的数量大于由所述第二线在其浮纱之间滚边的第二线的数量。
优选地,在所述造纸织物的规定行进方向上延伸的所述第一线和第二线由PET、PEN或PET和PEN的混合物或共聚物制成,并且/或横向于所述规定行进方向延伸的所述第一线和第二线由PET、PA或PET和PA的混合物或共聚物或者PET和PA与PU的共混物或者适合于在所述造纸织物中使用的其它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线和第二线具有圆形、椭圆形或矩形横截面,或者带有与上述横截面不同的轮廓的横截面。
优选地,提供这样的第一线和第二线:所述第一线和第二线由至少两根单丝或多丝加捻或编织而成,并且/或者所述第一线和第二线设置有涂层。
优选地,所述造纸织物能够用作在造纸机的成形区段中的成形织物。
优选地,在两根相邻的滚边线之间的不是滚边线的第一线的数量至多为四根。
优选地,所述涂层由氨基甲酸乙酯或丙烯酸制成或者利用纳米颗粒。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借助于示例性实施例示意本发明。其中:
图1是穿过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纺织造纸织物的局部横截面,
图2是穿过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纺织造纸织物的局部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示出的造纸织物1具有第一纺织织物层2和第二纺织织物层3。该两个纺织织物层2、3铺设在彼此之上。第一纺织织物层2的外侧形成纸侧4,并且第二纺织织物层3的外侧形成造纸织物1的机器侧5。
第一纺织织物层2由在造纸织物1的行进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纵向线(例如由6表示)和横向于第一纵向线延伸的第一横向线7、8构成,第一纵向线和第二横向线两者都具有圆形横截面。第一横向线包括横向滚边线7和不是横向滚边线7的第一横向线8。这两个种类的线7、8在第一纵向线6的方向上相互交替。第一横向线7、8大体上以平纹组织交织。
第二纺织织物层3由在行进方向上延伸的第二纵向线(例如用9表示)和第二横向线10构成,示出了第二横向线10中的单个第二横向线10。第二横向线10行进使得它们在机器侧上形成在五个第二纵向线9下方经过的浮纱11。在浮纱11之间,第二横向线10在指节12中与一个第二纵向线9滚边。由于第二横向线10的长浮纱11,纬向滚子被谈及。第二纵向线9具有圆形横截面,并且第二横向线10也具有圆形横截面。第一纵向线6和第二纵向线9的数量的比是1:1。
在滚边点13处,横向滚边线7通过在其纸侧上经过而与第一纵向线6滚边,然后通过几乎竖直地行进,即,在造纸织物1的厚度方向上行进而从第一纺织织物层2改变到第二纺织织物层3,并且在第二纺织织物层3中通过在其机器侧上经过而与两个相邻的第二纵向线9a、9b滚边。该两个第二纵向线9a、9b紧挨由第二横向线10形成的指节12。此后,横向滚边线7返回到第一纺织织物层2并与第一纵向线6b滚边。第一纵向线6a、6b通过仅一个第一纵向线6c分离。因此,在滚边点13处,仅一个第一纵向线6c从与横向滚边线7的滚边释放,因而平纹组织结构在成形织物的纸侧上继续。在滚边点13之前和之后,横向滚边线7也以平纹组织与其它第一线6、8交织。
图1示出了仅一个滚边点13。滚边点13的数量能够根据在第一纺织织物层2和第二纺织织物层3之间获得足够强的连接的必要性来选择。因此,与两个纵向第二线9的滚边能够在任何点处实现,所述点在任何指节12后面。
图2中示出了另一造纸织物21。其与根据图1的造纸织物1仅稍微不同,且因此这里图1中看到的附图标记用于纺织造纸织物21中的相同部件,且关于这些部件,参考了根据图1的造纸织物1的上述描述。仅有的区别是,在图1中示出的造纸织物中,每一个第二纵向线9设置在单个第一纵向线6的正下方,从而形成位于彼此之上的成对的第一纵向线和第二纵向线6、9,而造纸织物21的第二纵向线9关于第一纵向线6偏移,使得第二纵向线9设置在第一纵向线6之间的间隙的中间的正下方。两个造纸织物1、21之间的对比揭示了在造纸织物21的滚边点13处,横向滚边线7的路线比造纸织物1中的横向滚边线7的路线更对称。

Claims (17)

1.一种造纸织物(1、21),所述造纸织物具有第一纺织织物层(2)和第二纺织织物层(3),所述第一纺织织物层(2)在其外侧形成纸侧且由相互交织的第一线(6、7、8)制成,所述第二纺织织物层(3)在其外侧形成机器侧且由相互交织的第二线(9、10)制成,
所述第一纺织织物层(2)和所述第二纺织织物层(3)通过属于所述第一纺织织物层(2)的固有滚边线(7)相互连接,使得在滚边点(13)处,相应的滚边线(7)通过在所述纸侧上经过而与横向于所述滚边线(7)延伸的第一线(6a)滚边,然后改变到所述第二纺织织物层(3)且通过在所述机器侧上经过而与至少两根相邻的横向于所述滚边线(7)延伸的第二线(9a、9b)滚边,然后再次返回到所述第一纺织织物层(2)并在所述纸侧上与横向于所述滚边线(7)延伸的第一线(6b)滚边,
其特征在于,在滚边点(13)处,仅一根横向于所述滚边线(7)延伸的第一线(6c)不由所述滚边线(7)滚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边线(7)横向于所述造纸织物(1、21)的规定行进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造纸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边线(7)是纬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造纸织物,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根滚边线(7)设置在所述第一纺织织物层(2)的一个组织图案重复单元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造纸织物,其特征在于,所有的在相同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线作为滚边线(7)交织。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造纸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边线(7)分别地通过至少一根在相同方向上延伸且不是滚边线(7)的第一线(8)而与相应的相邻的滚边线(7)隔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造纸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边线(7)通过多于一根不是滚边线(7)的第一线(8)而与相应的相邻的滚边线(7)隔开。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造纸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6、7、8),包括它们的滚边线(7),在所述造纸织物(1、21)的纸侧上形成平纹组织。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造纸织物,其特征在于,横向于所述滚边线(7)延伸的所述第一线(6)的数量对横向于所述滚边线(7)延伸的所述第二线(9)的数量的比等于1:1、2:1、3:2、4:3、5:3或5:4。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造纸织物,其特征在于,横向于所述滚边线(7)延伸的所述第二线(9)相对于横向于所述滚边线(7)延伸的所述第一线(6)偏移,使得所述第二线(9)布置在两根相邻的横向于所述滚边线(7)延伸的第一线(6)之间的间隙下方。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造纸织物,其特征在于,第二线(10)在所述机器侧形成浮纱(11),所述浮纱(11)在所述机器侧上经过的横向于所述浮纱(11)延伸的第二线(9)的数量大于由所述第二线(10)在其浮纱(11)之间滚边的第二线(9)的数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造纸织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造纸织物(1、21)的规定行进方向上延伸的所述第一线和第二线由PET、PEN或PET和PEN的混合物或共聚物制成,并且/或者横向于所述规定行进方向延伸的所述第一线和第二线由PET、PA或PET和PA的混合物或共聚物或者PET和PA与PU的共混物或者适合于在所述造纸织物中使用的其它材料制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造纸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和第二线具有圆形、椭圆形或矩形横截面,或者带有与上述横截面不同的轮廓的横截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造纸织物,其特征在于,提供这样的第一线和第二线:所述第一线和第二线由至少两根单丝或多丝加捻或编织而成,并且/或者所述第一线和第二线设置有涂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造纸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纸织物能够用作在造纸机的成形区段中的成形织物。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造纸织物,其特征在于,在两根相邻的滚边线(7)之间的不是滚边线的第一线(8)的数量至多为四根。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造纸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由氨基甲酸乙酯或丙烯酸制成或者利用纳米颗粒。
CN201510043311.0A 2014-01-28 2015-01-28 造纸织物 Active CN1048057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4152822.4 2014-01-28
EP14152822.4A EP2899311B1 (en) 2014-01-28 2014-01-28 Paper maker fabric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05725A CN104805725A (zh) 2015-07-29
CN104805725B true CN104805725B (zh) 2017-04-12

Family

ID=50002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43311.0A Active CN104805725B (zh) 2014-01-28 2015-01-28 造纸织物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45696B2 (zh)
EP (1) EP2899311B1 (zh)
KR (1) KR101596732B1 (zh)
CN (1) CN104805725B (zh)
ES (1) ES2563193T3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0332A (zh) * 2016-03-23 2017-02-22 许长云 一种经线自绑定成形网
CN106087181B (zh) * 2016-08-09 2019-03-22 江苏金呢工程织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经扁丝干燥网制造方法以及双经扁丝干燥网
DE202018103522U1 (de) * 2018-06-21 2018-09-14 Heimbach Gmbh & Co. Kg Bespannung für Papiermaschinen oder Zellstoffentwässerungsmaschinen sowie Verwendung einer solchen
CN110804784A (zh) * 2019-09-25 2020-02-18 安徽太平洋特种网业有限公司 一种底层大跨度成形网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10281B1 (zh) 1967-03-27 1974-03-09
DE3305713C1 (de) 1983-02-18 1984-04-19 Hermann Wangner Gmbh & Co Kg, 7410 Reutlingen Verbund-Gewebe als Bespannung fuer den Blattbildungsteil einer Papiermaschine
US4564051A (en) 1983-07-16 1986-01-14 Andreas Kufferath Gmbh & Co. Kg Multiple ply dewatering screen particularly for a web forming part of a paper making machine
JPS6278294A (ja) 1985-10-02 1987-04-10 日本フイルコン株式会社 製紙用無端二層織物
US5052448A (en) 1989-02-10 1991-10-01 Huyck Corporation Self stitching multilayer papermaking fabric
DE3938159A1 (de) 1989-11-16 1991-05-23 Oberdorfer Fa F Verbundgewebe fuer papiermaschinensiebe
US5437315A (en) 1994-03-09 1995-08-01 Huyck Licensco, Inc. Multilayer forming fabric
GB9604602D0 (en) 1996-03-04 1996-05-01 Jwi Ltd Composite papermaking fabric with paired weft binder yarns
EP0889160B1 (de) 1997-07-02 2003-02-05 Andreas Kufferath GmbH & Co. KG Papiermaschinensieb
FI112261B (fi) 2002-05-06 2003-11-14 Tamfelt Oyj Abp Paperikonekudos
US7108019B2 (en) 2002-05-24 2006-09-19 Nippon Filcon Co. Industrial two-layer fabric
FI20030983A (fi) * 2003-06-30 2004-12-31 Tamfelt Oyj Abp Paperikonekudos
EP1656480A1 (en) 2003-08-13 2006-05-17 Voith Fabrics Patent GmbH Fabrics employing binder/top interchanging yarn pairs
DE102004016640B3 (de) 2004-03-30 2005-08-11 Andreas Kufferath Gmbh & Co. Kg Sieb, insbesondere Papiermaschinensieb
US7243687B2 (en) * 2004-06-07 2007-07-17 Weavexx Corporation Papermaker's forming fabric with twice as many bottom MD yarns as top MD yarns
RU2379400C2 (ru) 2004-08-04 2010-01-20 Олбани Интернешнл Корп. Трехслойная ткань с основными настилами и двойной внутренней связующей нитью основы
WO2006034576A1 (en) 2004-09-30 2006-04-06 Roger Danby Double layer forming fabric with high centre plane resistance
US7357155B2 (en) * 2005-12-29 2008-04-15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Different contour paired binders in multi-layer fabrics
US7743795B2 (en) 2006-12-22 2010-06-29 Voith Patent Gmbh Forming fabric having binding weft yarns
DE102007020071A1 (de) * 2007-04-28 2008-10-30 Voith Patent Gmbh Formiersieb
EP2067895B1 (de) * 2007-12-04 2011-04-27 Heimbach GmbH & Co.KG Formiersieb für den Einsatz in einer Papiermaschine
DE102008000088A1 (de) 2008-01-18 2009-07-23 Voith Patent Gmbh Gewebeband für eine Maschine zur Herstellung von Bahnmaterial, besondere Papier oder Karton
PT2314762E (pt) * 2009-10-23 2012-12-07 Heimbach Gmbh & Co Kg Tecido para máquina de fabrico de papel
FI20115222L (fi) * 2011-03-04 2012-09-05 Metso Fabrics Oy Paperikonekudo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596732B1 (ko) 2016-02-24
US20150211178A1 (en) 2015-07-30
ES2563193T3 (es) 2016-03-11
US9745696B2 (en) 2017-08-29
CN104805725A (zh) 2015-07-29
EP2899311B1 (en) 2016-01-13
KR20150089925A (ko) 2015-08-05
EP2899311A1 (en) 2015-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91719B (zh) 经纱缝合的多层造纸用织物
CN104805725B (zh) 造纸织物
EP1767691A3 (en) Papermaker's triple layer forming fabric with non-uniform paper side CMD floats
JP6060284B2 (ja) 異なる浮き長さを伴う複数の短手糸を含むランニングサイドを有する抄紙機スクリーン
CN102041707B (zh) 机织的造纸织物
CN1195922C (zh) 可在机上接缝的造纸机用织物中接缝的增强
MX2011007421A (es) Trama formadora de papel de multiples capas con hilos pareados de union en direccion de la maquina.
RU2011136809A (ru) Формующая ткань с двухкомбинационными связующими нитями утка
CN104631186A (zh) 一种改进的三层成形网
KR101631539B1 (ko) 제지기 스크린
ITMI20081779A1 (it) Tessuto triplo di fabbricazione della carta
CN102197176A (zh) 成型网
CN103061191B (zh) 机织造纸织物,具体是成型织物
CN101426977B (zh) 用于生产纤维网材料的机器的成型织物及生产方法
CN103290589B (zh) 用于形成具有压花表面的纸幅的织物
US7866350B1 (en) Forming fabric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fibrous web material
JP2013513732A (ja) ウェブ材料、特に紙又は厚紙を製造する機械のための織物帯
CN101910511B (zh) 供用于制造幅料、尤其纸张或卡纸的机器使用的织物带
US10465341B2 (en) Fabric belt
WO2014091410A1 (en) Triple papermaking fabric
CN112513354A (zh) 工业用双层织物
US20180171553A1 (en) Triple papermaking fabric
ITMI20081499A1 (it) Tessuto di fabbricazione della carta, in particolare da utilizzare nella sezione di formazione di una macchina di fabbricazione della cart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