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26977B - 用于生产纤维网材料的机器的成型织物及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生产纤维网材料的机器的成型织物及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26977B
CN101426977B CN2007800145121A CN200780014512A CN101426977B CN 101426977 B CN101426977 B CN 101426977B CN 2007800145121 A CN2007800145121 A CN 2007800145121A CN 200780014512 A CN200780014512 A CN 200780014512A CN 101426977 B CN101426977 B CN 1014269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tissue layer
forming fabric
warp thread
b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1451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26977A (zh
Inventor
佩特拉·哈克-尤伯拉尔
约翰·伯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oith Patent GmbH
Original Assignee
Voith Paper Patent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10200602863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02006028630A1/de
Application filed by Voith Paper Patent GmbH filed Critical Voith Paper Patent GmbH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EP2007/05048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7096218A1/de
Publication of CN1014269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269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269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269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1/00Wet end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1/0027Screen-cloths
    • D21F1/0036Multi-layer screen-cloths
    • D21F1/0045Triple layer fabric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生产织物材料尤其是纸或纸板的机器的带,该带包括纤维网侧的第一织物层(100)和机器侧的第二织物层(102),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通过接结纱(108,110)连接在一起,第二织物层具有不规则缎纹构造。

Description

用于生产纤维网材料的机器的成型织物及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织物材料尤其是纸或纸板的机器的成型织物。 
背景技术
这种类型的成型织物包括两个织物层,其通常也称作成型细丝或成形网,这从US2004/0149342中可知。带有要被生产的材料的纤维网侧或织物材料侧的第一织物层被编织成席纹组织,为了通过在纤维网侧第一织物层上提供尽可能光滑的表面以使标记要被生产的织物材料的危险降低到最小。背面侧或机器侧第二织物层给成型织物提供必要的稳定性并且在操作中运行经过引导或驱动成型织物的多个辊或罗拉。这两个织物层通过多根接结纱互相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织物材料的机器的成型织物,一方面其减少了标记(marking)的趋向,另一方面提供在负载情况下的高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通过一种用于生产织物材料尤其是纸或纸板的机器的成型织物来实现,该织物包括在纤维网侧或织物带材一侧的第一织物层和在机器侧的第二织物层,其中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通过接结纱互相连接,第二织物层编织成不规则的缎纹组织。 
利用不规则缎纹组织为第二织物层提供多种优点。均匀的缎纹组织产生了规定的支配性的贡斜纹,即,由经纱和纬纱的交织点确定的贡斜纹具有通过材料侧第一织物层标记的危险,而不规则缎纹组织确保不会出现上述的支配性贡斜纹。然而,不规则缎纹组织明显也考虑到形成缎纹组织的基本标准规则,例如没有交织点和另一交织点相邻。另一优点是使用缎纹组织给交织点提供了非常高的浮纱率。这意味着单独的相关纱延伸穿过大部分织物并且没有形成交织点。一方面,这有助于减少标记的趋向性,另一方面例如确保这样的纱线基本上出现在背面侧以满足在需要的地方出现。
一特别优选的设计形式可以提供不规则缎纹组织是不规则8-纱线缎纹组织。使用这样的不规则8-纱线缎纹组织一方面保留相对长的浮纱,然而,另一方面这些浮纱的长度为不至于由于在生产工艺中出现力而产生单根纱移动的危险。 
此外,本发明的成型织物可以设计成,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被构造成带有在成型织物纵向中延伸的纵向纱和在成型织物横向中延伸的横向纱,以及第二织物层的横向浮纱在第二织物层的纵向纱侧上延伸,背向第一织物层。 
这种结构主要使得横向纱形成背面侧或机器侧表面,相应地,纱线材料是非常耐磨的因此能够被选择用于本申请。第二织物层的纵向纱的选择能够基本上不考虑任何耐磨需要,因此它们提供了具有特殊抗张强度的成型织物。 
由于制造技术的原因,优选提供纵向纱是经纱而且横向纱是纬纱。 
一变形设计优选用于避免标记要被生产的织物材料,其设计为在第二织物层的花样循环中,在纵向纱和横向纱之间形成的交织点分布为存在至少两个具有三个交织点的组,其具有的间距相应于2的倍数(counter of 2)或2的累进数字。其产生了在相对小的区域中出现相对大数量的交织点,因此在5-纱线缎纹中产生基本一样的条件。交织点彼此靠近也有利于减少标记的趋向性。在其他的区域中具有相对少的交织点,以便在那里产生基本光滑的表面。 
可选的变形设计可以提供:在第二织物层的花样循环中,在纵向纱和横向纱之间形成的交织点分布为存在至少一个具有5个交织点的组,其带有的彼此间的间距相应于2的倍数或2的累进数字。这种设计此外还提供带有三个交织点的至少一个组存在于花样循环中,彼此之间的间距相应于2的倍数或2的累进数字。 
其它的变形设计可以提供,在第二织物层的花样循环中,在纵向纱和横向纱之间形成的交织点分布为存在至少一个具有4个交织点的组,其带有的彼此间的间距相应于2的倍数或2的累进数字。 
为了在两个织物层之间获得非常稳定的互相连接和通过引入接结纱减少标记要被生产的织物材料的危险,提议将接结纱形成接结纱对,其中纵向或横向中的每一接结纱对分别在第一织物层的两根纱线和第二织物层的两 根纱线之间延伸。 
优选接结纱对的一根接结纱一直和第一织物层的纱线互相连接,而该接结纱对的另一接结纱和第二织物层的至少一根纱线互相连接,该接结纱对的两根接结纱在交叉点对调位置,因此所述另一接结纱和第一织物层中的纱线互相连接,而所述一根接结纱和第二织物层中的至少一根纱线互相连接。 
相邻接结纱对的交叉点可以形成均匀的交叉点图案。此外提议在两个紧挨着的接结纱对的情况下,应当没有接结纱和第二织物层的同一纱线互相连接。 
为了避免由成型织物中过多不规则或非对称产生的有害影响,提议形成在接结纱和第二织物层的纱线之间的至少一部分交织点形成均匀的交织点图案。 
一优选的设计形式还提供,没有接结纱和第二织物层的纱线互相连接,通过这种方式第二织物层的纱线和所述接结纱相邻运行并且互相连接。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避免接结纱和第二织物层的纱线互相连接,由于所述接结纱和第二织物层的其他纱线的紧挨着相邻地互相连接是非常弯曲的,因此接结纱互相连接在由于弯曲的存在而能够向后推的位置。 
本发明成型织物的可选设计变形提供不规则缎纹组织是不规则6-纱线缎纹组织。因为缎纹组织中不规则性提供了基本的优点,没有在第一织物层中变得可见的贡斜纹的出现而因此产生标记织物材料(例如要被生产的纸)的危险。 
如果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由在成型织物纵向中延伸的纵向纱和在成型织物横向中延伸的横向纱构成,以及如果第二织物层的横向浮纱在第二织物层的纵向纱背向第一织物层的一侧延伸,这种类型的设计还具有优点。 
纵向纱可以是经纱以及横向纱可以是纬纱。 
此外,本发明的成型织物可以构造成,在成型织物纵向中延伸的第二织物层的纵向纱和/或在成型织物的横向中延伸的第二织物层的横向纱彼此之间基本上设置成均匀的间隔。 
可选地,在成型织物纵向中延伸的第二织物层的纵向纱和/或在成型织物横向中延伸的第二织物层的横向纱以成对的方式构成组,其中各自对内的纱线之间的间距低于一对纱与和其相邻对纱之间的间距。在这种成型织物的实施例中,由于第二织物层的纵向纱和横向纱的不均匀分布被认为是不利的, 如果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之间的纬纱比率和/或经纱比率是2:3,可以以一种特别有利的方式将纱线分成纱线对。这意味着在任一两根纱线的情况下,例如第一织物层的经纱分配给第二织物层的三根纱线。此外确保第一织物层的纱线延伸越过一对以及与所述对相邻的第二织物层的纱线之间的间距,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的各自纱线的相对位置被选择为两个织物层被定位成非常靠近,因此产生了非常薄的成型织物。 
此外,如果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之间的纬纱比率和/或经纱比率是3:3,将纱线分组成纱线对是非常方便的。这种情况可以提供,在一对以及与所述对相邻的第二织物层的纱线之间的空间内,提供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之间的互相连接的接结纱被结合到第二织物层。通过并入这样的接结纱,其在纱线对之间具有较大距离的位置和第二织物层互相连接,因此获得了一种结构特别优选的脱水标记。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生产用于生产织物材料,特别是纸或纸板的机器的成型织物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方法中,成型织物编织成带有面向织物材料侧的第一织物层和机器侧的第二织物层,其中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通过接结纱互相连接,第二织物层编织成不规则缎纹组织。 
附图说明
本发明参照相应附图将在下文详细描述,其中: 
图1是本发明包含多个花样循环的背面侧或机器侧第二织物层的组织图案; 
图2是图1中描述的织纹设计的花样循环的截面图,其表示在所述花样循环中出现的8根纱线的组; 
图3是相应于图1的示图,其描述了背面侧织物层的交织点以及在背面侧织物层中出现的接结纱的交织点; 
图4是根据图1方式描述的可选设置。 
图5是以图2方式描述的图4示出的设置。 
图6是以3方式描述的图4和5中示出的设置; 
图7是以图1方式描述的其他可选设置; 
图8是以图2方式描述的图7示出的设置; 
图9是以图3方式描述的图7和8的设置;
图10是以图1方式描述的其他可选设置; 
图11是以图2方式描述的图10示出的设置; 
图12是以图3方式描述的图10和11的设置; 
图13是以图2方式描述的其他可选设置; 
图14是以图3方式描述的图13示出的设置; 
图15是以图2方式描述的其他可选设置; 
图16是以图3方式描述的图15示出的设置; 
图17是以图2方式描述的其他可选设置; 
图18是以图2方式描述的图17示出的设置; 
图19描述纤维网侧织物层中两个相邻花样循环中接结纱的延伸情况; 
图20是以图2方式描述的其他可选设置; 
图21是以图3方式描述的图20示出的设置; 
图22是以图19方式描述图20和21的设置; 
图23是以图2方式描述其他可选设置; 
图24是以图3方式描述的图23示出的设置; 
图25是以图19方式描述图23和24中的设计设置; 
图26是一花样循环,示出了带有6根纱线不规则缎纹的本发明成型织物的可选设置的织造图; 
图27是根据图26的彼此相邻定位的多个花样循环组; 
图28是带有在图26中示出的花样循环中的经面缎纹织物的机器侧第二织物层的顶视图;
图29根据图28图示的纬面缎纹织物; 
图30根据图28图示的成对形成的纬纱; 
图31根据图28图示的成对形成的经纱; 
图32是经纱比率为2:3的成型织物的经纱截面图; 
图33是经纱比率为3:3的可选的成型织物的经纱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3描述了本发明的第一种设计形式的成型织物101,尤其在生产纸或纸板材料的机器中其可以用作成型细丝。成型织物101由两个织物层构成,如图2所示,即一顶层的纤维网侧第一材料层100,和一底层的背面侧或机 器侧第二织物层102。第一织物层100提供和加工后的织物材料接触的表面。第二织物层102表示成型织物的背面侧,在该侧上所述成型织物运行经过多个引导和驱动罗拉。 
图1示出第二织物层102的跨过几个花样循环距离的组织图案。每一花样循环延伸跨过机器方向MD中延伸的8根纵向纱和横向CMD中延伸的8根横向纱,机器方向通常大致相应于成型织物101的纵向。以下假定在纵向或机器方向MD中延伸的纱线在制造工艺中是经纱,而在横向CMD中延伸的纱线是纬纱。图2示出一花样循环的8个纬纱组1-8,在相同的重复组织中它们和经纱1-16交织。这些经纱中,奇数编号的经纱1,3,5,7,9,11,13,15沿着第一织物层100延伸,而偶数编号的经纱2,4,6,8,10,12,14,16沿着第二织物层102延伸。 
在图1和2示出的实施例中,用于第一织物层100和第二织物层102的每一纱线组1-8分别包括纬纱104或106,以及一对接结纱108,110。这些接结纱108,110在两个织物层100,102之间产生牢固的互相连接。 
此外,图1中的花样循环中的每一正方形表示经纱2-16中的任一经纱和相应的纬纱106的交叉点。如果“X”示出在一个正方形中,则一个交织点在这个交叉点产生,在该交叉点纬纱在各自指定的经纱上和经纱互相连结。在未被标记“X”的正方形中,纬纱106在第二织物层102的经纱2-16之下延伸。因此,它们在背向第一织物层100的侧面上行进。因此,任一“X”在第二织物层102中代表所谓的下降经纱。 
和图1相似,图3示出第二织物层102中的花样循环。其不仅通过标记各自正方形的形式示出纬纱106和第二织物层102的经纱2-16交织点,还示出和第二织物层102中的接结纱108和110的交织点。 
在图3中,每一黑色正方形表示纬纱106和一根各自经纱即下降经纱的交织点。标记“O”的正方形,也就是在图2中用于经纱组1,表示各自接结纱110与第二织物层102中的经纱2-16的交织点,而标记“X”的正方形表示接结纱108和第二织物层102的各自一根经纱2-16的交织点。当接结纱108或110在相关的经纱2-16的外侧上相连接时,形成了各自接结纱108或110和第二织物层102的经纱2-16的交织点,进而表示相对于各自接结纱108或110的提升经纱。 
在图2和3中描述的第一设计形式示出选择用于第二织物层102的组织 图案是不规则8根纱线缎纹组织。换句话说,组织这里指花样循环延伸超过观察到的织物层的8根纬纱和相同数量的经纱。例如,从图的顶部左侧示出的花样循环可以看出,其延伸超过纱线组1-8和经纱2-16,这也是缎纹组织所需要的,在经向中,在连续纱线组中产生的交织点没有一个交织点和相邻纱线组中的交织点相邻。在两个交叉点之间一直存在至少一个纱线组或至少一根经向或纬向中的经纱。如由图2中的8个可辨认的纱线组1-8所示出的,纬纱106延伸的地方未和经纱相连。换句话说,在成型织物102的外面没有下降经纱,其处在第二织物层102的背向第一织物层100的侧面上。在该点,浮纱均是跨过第二织物层102的7根经纱,这使得整个背面侧表面几乎由纬纱106形成。仅在纬纱106和各自经纱2-16相连的位置,即在经纱下降的位置,由各自交织点表示的相应的经纱片段位于背面侧表面上。例如,基于耐磨性考虑选择特别合适的材料作为纬纱106,则能够获得非常高的稳定性。同时,基本上不会因为和罗拉或类似装置的接触而受到磨损和撕破的第二织物层102的经纱2-16可以选自具有特定抗张强度的材料,因此,由于第二织物层的经纱2-16,本发明的成型织物100在成型织物纵向MD中具有非常高的抗张强度。与第一织物层的纬纱104相似,第一织物层100的经纱1-15可以选自特别适于和基底材料或将要生产的织物材料接触的材料。尤其是,能够使用较细的纱线,并且编织它们的方式为:在第一织物层100的两根纬纱104之间互相连接的接结纱108,110和第一织物层的经纱11-15交织,进而在织物材料侧上形成席纹。从图2可以看出,在该示例中,纱线组1在本文中被看作,每一对接结纱108,110交织的方式为,在接结纱108和第一织物层100的经纱1-15连接成席纹组织的位置,另一接结纱110和第二织物层102的经纱2-16产生交织点。在两根接结纱108,110交叉点之后,该接结纱位于两根经纱9和10之间,接结纱110和第一织物层100的经纱1-15产生席纹组织,而经纱108和第二织物层102的经纱2-16中的一根产生交织点。各个接结纱对的两根接结纱108,110一起在第一织物层100中形成组织图案,该组织图案和席纹组织的单根纬纱的组织图案相一致。因此,获得带有多个支撑点和相应低标记倾向的表面结构非常精细的第一织物层100。 
如已所述的,低标记倾向进一步通过本发明的不规则的缎纹组织实现。在图1可辨认的区域中,纬纱106和经纱2-16的交织点“X”互相靠近,而 在其他的区域中,在单个的交织点“X”存在较大的间距。在交织点互相靠近的区域中,得到的交织点密度几乎和席纹组织的密度一致,整体上获得了非常均匀的表面。在交织点之间存在较大间距的区域中,相应的该区域中纬纱106的浮线较长,或者经纱2-16非常光滑,因此整体上获得松散的表面。通常很少使用对于均匀缎纹组织典型的支配性贡斜纹(dominant diagonals)。所有这些导致形成在第二织物层102中的非常均匀的交织点图案通过第一织物层100标记到织物材料中,该织物材料是需要防止生产的材料。在图1中,如果一花样循环中的两组交织点中,单个的交织点之间存在的距离相应于2的倍数或2的累进数字是有利的,所述花样循环延伸越过8根纬纱和第二织物层102的8根接结纱,换言之,该组织代表经向和纬向中的最小组织图案。这在图1中通过箭头明显示出。在该示例中,2的倍数意味着纬纱组位于2个交织点之间是值得考虑的。2的累进数字意味着经纱位于2个交织点之间是值得考虑的。应当指出的是,图1中的适用的花样循环从上看例如从第二纬纱组8开始终止在第一纬纱组,当从上看时,第一纬纱组标记为7。当然,延伸越过第二织物层108的8根纬纱106和经纱的任何所希望的交叉点组可以作为一个花样循环。 
从图2可以清晰看出,在花样循环的8个连续的纱线组1-8的各自接结纱对108,110中,交叉点交替设置。接结纱108,110的第一交叉点位于经纱9和10之间,第二纱线组的接结纱108,110的交叉点位于经纱5和6之间。第三纱线组3的接结纱108,110的交叉点又位于经纱9和10之间,而第四纱线组的接结纱108,110的交叉点又位于经纱5和6之间。通过这种方式,在两个织物层108,110之间获得了非常对称的连接,因此不会产生使得织物层彼此之间发生侧向变形的基础力。同时,纬纱106和经纱2-16之间获得均匀的不规则跨度的交织点,这对于降低标记倾向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此外,通常所希望的是第二织物层102中的各自接结纱108或110设置的交织点相对于第一织物层中另一接结纱设置的交织点来说是对称的。在纱线组3的例子中描述这一点。在该例子中,交织纱110的点划线在第一织物层100的经纱3和7上互相连接。与之相配,以实线示出的接结纱108在第二织物层102的经纱6之下相对于这些交织点对称连接。在该点接结纱108在第一织物层100的经纱11和15之上互相连接,接结纱110在第二织物层 102的经纱14之下与其对称连接。如所示出的,例如通过两个纬纱组1和2,这种规则仅在第二织物层102的接结纱产生交织点的位置被中断,该交织点与第二织物层102中的纬纱106与同一经纱的交织点相邻。为了获得前述有利的对称外观,第一纱线组1的接结纱110将在第二织物层102的经纱6之下互相连接,在经纱8之下不连接。然而,第二织物层的紧紧相邻的纬纱106与经纱6互相连接。第二纱线组的交织点使得经纱6在该区域中产生较大的弯曲。如果第一纱线组的接结纱110也和经纱6互相连接,则指定的交织点“O”将出现在经纱6弯曲较大的区域中。这使得接结纱110在经向中产生所不希望的位移。该问题可以通过交织点向第二织物层102的下一相邻经纱横向位移抵消。 
图2中示出的接结纱108,110的组织图案另外确保在经向中各个接结纱和同一经纱未产生相邻交织点。一直存在至少一根偏移经纱。从图3中可以清晰看出,相邻的接结纱在经向中没有两个交织点,彼此上下设置不同的紧紧相邻接结纱对没有两个交织点。 
然而,可以看出接结纱108,110也形成延伸越过8根经纱的花样循环的组织图案,因此用于纬纱106和第二织物层102的经纱2-16之间的接结纱的同一花样循环也适用于接结纱108,110。因此获得的延伸越过8根经纱和8根纬纱或纬纱组的整个花样循环能够用于整个成型织物100。 
图4-6描述了一种变形的设计,其也提供了用于第二织物层102的不规则的8-纱线缎纹组织,该组织是纬纱106和第二织物层102的经纱2-16形成的组织图案。然而,交织点和前述的变形设计中相比设置不同。从图4可以看出,例如五个交织点“X”形成的组可以出现在一个花样循环中,进而交织点彼此之间设置为相对于2的倍数或2的累进数字。可选的图案循环的特征是有两个带有三个交织点的组,每一组具有2的倍数或累进数字。在前述的变形设计中,存在局部区域,例如在该区域中三个交织点在直线上具有相等的间距。随后,该花样或该规则又被中断,以便出现相对短的、低支配性(less dominant)贡斜纹组织,该组织在要被生产的织物材料上实际上是看不见的。 
另外从图5和6可以看出,该变形设计中,两个接结纱108,110的交叉点规则变化,另外第二织物层102中的各自接结纱108,110的交织点的位置尽量与第一织物层100中的各另一接结纱在所述局部区域中产生的交织 点对称。 
由于纬纱106和经纱2-16的交织点,在可以产生接结纱的交织点得到补偿的位置中,所述纱线再一次和相邻的经纱互相连接。然而从图6中可以看出,与图3相似,交织点“O”和“X”形成大致均匀的图案。即,它们定位在各自假想的贡斜纹附近。在带有不规则缎纹组织的覆盖层中,其再一次导致极低的标记趋向性,以及第一和首选确保两个互相连接的织物层1002,102中对称分布力。 
在图7-9中示出的第三变形设计中。在该示例中,在不规则8-纱线缎纹的图案中,纬纱106也和第二织物层102的经纱2-16互相连接。然而,由于图7中的交织点“X”的位置相对于前述的设计形式可以进行不同选择,局部区域获得四个交织点“X”彼此之间的间距定位为2的倍数或2的累进数字,如图7中的箭头所示。具有四个相邻交织点的这些纱线组形成带有加强固定经纱-纬纱的稳定区。通过不规则缎纹组织避免支配性贡斜纹引入的不均匀由相对距离小的四交织点纱线组的设置中的不均匀覆盖。这对于减少标记趋向性来说非常有利。均匀缎纹组织的支配性贡斜纹不会出现,由于“贡斜纹”一直由两个交织点确定,它们不会在4个交织点的纱线组中继续,这4个交织点出现在相连的纱线组中。 
就接结纱100,102的连接而言,图7-9中描述的变形设计相应于前述的设计。 
图10-12描述了另一可选变形设计。这里图10中的交织图案示出不规则8-纱线缎纹组织,其中交织点“X”的两个纱线组在第二织物层102的一个花样循环内设置的间距为2的倍数或2的累进数字。尽管任一各自纱线组的交织点位于一直的相连线上,这些线在邻接的花样循环中不会继续。因此在这里没有支配性贡斜纹。 
如前所解释的,在以上描述的变形设计中,至少一根纬纱设置在接结纱和纬纱106与第二织物层102的同一经纱的交织点之间,这根纬纱不会和这根经纱相连,即它浮在这根经纱之下。在图4的变形设计中,最小的间距由这样两根非连接的纱线确定,但纬浮纱106除外。然而,图10-12中描述的变形设计中的接结纱108,110的组织图案基本上满足前述的标准,其中两根接结纱107,110的交叉点交替变化。交织点“O”和“X”如图12所示再一次大致定位在贡斜纹上,相对均匀设置并且由不规则缎纹组织覆盖。
就纬纱106和第二织物层102的经纱2-16的组织图案而言,以下描述的变形设计和图7中描述的相似。为了避免重复,我们推荐你参见图7的解释。 
图13和14中描述的变形设计不同在于接结纱108,110交织的方法。其提供,在一花样循环中,第二织物层102中的纱线组中的接结纱108和110的交织点没有一直和第一织物层100中的另一接结纱的交织点对称定位。基于对称设置,第二织物层中的一个交织点一直由一根经纱相对于上部第一织物层100中的交织点横向偏移。关于接结纱附加的标准是底部织物层102中的交织点到纬纱106和经纱2-16中同一经纱的交织点之间的间距包含至少两根纬纱106。即,在纬纱106和经纱的各交织点以及同一经纱和接结纱的交织点之间的间距包含至少两根纬纱106,它们浮在所述经纱之下。 
此外,接结纱108,110满足一致性,当第二织物层102中的一个接结纱对中的一个交织点从对称位置横向位移时,例如向左位移(即图13中纱线组),当在下一纱线组中例如接结纱对108,110中,第二织物层102中的接结纱的非对称定位的交织点向另外一侧位移,例如向右位移(图13中的纱线组2),这两根观察到的接结纱,也就是图13中的第一纱线组的接结纱110和图13中的第二纱线组的接结纱108在同一经纱(即第二织物层102的经纱4)之下互相连接,进而一直产生交织点“O”或“X”,由此纬纱(即纬纱106)位于上述两个交织点之间。在随后的纱线组中,包括两对接结纱108,110,在该例中,它们是两个纱线组3和4,接结纱的第一交织点向其他方向位移。这意味着,在该种情况下,它向右位移(纱线组3中的接结纱108),而非对称的第二交织点向相反方向移动,在该情况下向左移动(纱线组中的接结纱108)。这些接结纱将在同一经纱之下互相连接,即第二织物层中的经纱8。交替的图案将其循环到纱线组5-8,因此织物层102中的接结纱108或110的非中心的交织点代表交替左-右偏移。即它们形成均匀的图案,这对于叠加不规则8-纱线缎纹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从图13中可以看出,借助该方式,接结纱108,110的交叉点再一次演示了前述的偏移。接结纱交叉点的均匀设置和接结纱交织点的均匀设置以及接结纱交织点的对称设计偏差,它们覆盖不规则缎纹。交叉点和交织点中的不均匀当它们定位在贡斜纹上是明显的或在两个方向中交替偏移。 
与图13和14相似,图15和16示出另外一种可选变形设计,就第二织 物层102的组织图案而言,其相应于图7-9中的变形设计。再一次发现不同在于接结纱108,110编织到成型织物101中的方式。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些互相连接的接结纱108,110中,接结纱108,110的均匀结构覆盖到不规则8-纱线缎纹组织上。 
初始辨认出的规律性是两个纬纱组一直紧紧挨着,就和接结纱108,110的连接而言它们是完全相同的。它们是纬纱组1和2,3和4,5和6,7和8。这些接结纱108,110对彼此设置完全相同,它们分别由第一织物层100的纬纱104和第二织物层102的纬纱分开。还可以看出,在纬纱组1和2,5和6中,接结纱108,110的交叉点分别定位在经纱9和10之间。在纬纱组3和4,7和8中,这些交叉点位于经纱5和6之间。再者,这提供了交叉点的交替变化。第二织物层102中的交织点又定位成,一个交织点相对于其上第一织物层100中的另一接结纱的交织点从对称位置横向位移。特别是,偏移到同一侧,例如横向位移的交织点都偏移到左侧。 
从图15和16还可以看出,在一根接结纱108或110和第二织物层102的经纱2-16中一根经纱的一个交织点与第二织物层102的所述经纱和第二织物层102的一根纬纱106的一个交织点之间,至少设置两根这样的纬纱106,它们未和所述经纱连接并且在该经纱之下浮纱经过。 
图16也清楚示出,一方面提供或可以提供其他所发明的变形设计。根据观察,例如第一纱线组包含纬纱1和两根接结纱1,2,从图6中可以看出,在经向中,初始接结纱108跟随包含在第二织物层102中的纱线组1中的纬纱106,并且和经纱14形成交织点“X”。然后,接结纱110跟随经向并且和经纱4形成交织点“O”。在下一纱线组中,即包含接结纱3,4的纱线组2中,初始接结纱110跟随并且形成交织点“O”。接结纱108在经向中跟随为了产生交织点“X”,例如和经纱14产生交织点。这意味着在纬纱组中,它们在经向中互相跟随,接结纱的纬纱变换。对于第一织物层100的表面结构来说这特别有利并且有助于避免标记效果(marking effects)。 
成型织物101的另外变形在图17-19中示出。在此示出的第二织物层102的组织图案与图7中图示的图案一致。基本区别在于接结纱108,110的互相连接主要在于,在纬纱组1-8中,接结纱110和底层织物102中的接结纱108交替和底层织物102的两根相邻的经纱相连。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加强整个结构。可以看出,特别是图17和18中,双交织点“OO”和“XX” 的位置被选择为得到均匀的设置,双交织点形成在斜纹行上。第二织物层中的接结纱108,110的单个交织点也被选择为位于贡斜纹上。这样导致了非常均匀的分布,接结纱108,110的截面在图19示出的第一织物层中形成席纹。纬纱组1-8中,接结纱108,110示出的接结纱截面表示第一织物层100的表面。可以看出对于单独的两根接结纱108,110片段而言获得了改进的贡斜纹图案。这意味着接结纱108,110的片段在第一织物层中形成席纹组织,它们设置成一直在经向中相互偏移,例如相邻纬纱组的各自两个相邻的接结纱108或110被相同地连接,因此在纬向中不会产生横向偏移。第一织物层100中的接结纱108,110的片段的这种偏移或成对偏移形成席纹组织还有助于均匀性高的组织图案覆盖底部第二织物层102的8-纱线不均匀缎纹的不规则组织图案。 
图20-22示出大致和图17-19中描述的变形设计一致的变形。其中接结纱108,110分别交替地和第二织物层的两根经纱互相连接。在图20描述的互相连接中,相邻纬纱组的交叉点再一次交替。因此,它们一度位于经纱9和10之间,一度位于经纱5和6之间。这样,结合各自一根接结纱108或110的双交织点得到图22中描述的图案,在相邻的纬纱组中,各自相同的接结纱和它们的片段一起形成第一织物层100中的席纹组织,示出一种纬向中逐渐的偏移。 
参照以前的图1-22,它们描述的组织图案以所谓的2:1的纬纱比率进行编织。这意味着第二织物层102的一根纬纱结合第一织物层100的两根纬纱。例如,从图20可以清楚看出,纬纱组1和2。这里,第一织物层包含第一纬纱组1的纬纱104,“纬纱”由形成席纹组织的接结纱108,110的两个片段形成,还包含第二纬纱组的纬纱104和由形成席纹组织的第二纬纱组2的接结纱108,110的两个片段形成的“纬纱”。第一织物层100因此总共包含四个“纬纱”,而第二织物层102仅包含两个纬纱组1和2的两个纬纱106。则纬纱比率为4:2,结果是2:1,由于第一织物层中相对高的纬纱配额,因此其被认为是特别优选的,作为给要被生产的织物材料提供支撑的织物层。 
图23-25示出纬纱比率为3:2的变形设计。其通过图23中纬纱组1和2的示例被进一步解释。这里,第一织物层100包含第一纬纱组1的纬纱104,形成席纹组织的第一纬纱组1的接结纱108,110的片段,换言之,其 又产生“纬纱,和第二纬纱组的纬纱104”。第一织物层100的这三根纬纱被第一纬纱组1和第二纬纱组2的两根纬纱106覆盖,因此获得了3:2的比率。本发明可以使用这种纬纱比率。纬纱106和第二织物层的经纱2-16可以如图7中描述的示例那样进行交织。换言之,它们产生了不规则8-纱线缎纹组织以及随之产生的优点。形成席纹组织的接结纱108,110的片段又被集中设置,因此产生对角条纹畦编组织,其中这样的片段一直出现第一织物层中,这样图25中的交叉点相应地形成贡斜纹图案,与以上所讨论的变形设计的是一样的情况。 
参照图26-33,根据本发明构建的成型织物的其他变形设计在生产纸的机器中可以用作成型细丝,这将在以下描述。图26描述了机器侧或背面侧第二织物层的花样循环,其延伸越过相同的经纱和纬纱数,如以前描述的成型织物一样。如图26所示,正方形的行一直代表纬纱,而正方形的列一直代表经纱。 
从图26可以看出,示出的花样循环是不规则6-纱线缎纹组织。在每一标记为“X”的交织点,一根纬纱延伸越过一根经纱,而在未标记的正方形中,这根纬纱在这种经纱之下运行。一经缎被提供,由于它的不规则提供前述相同的效果,即避免了明显的贡斜纹,其标记第一织物层,该织物层是和要被生产的织物材料接触的织物层。如果能够确保这种类型的不规则6-纱线缎纹组织用于第二织物层,例如结合用于第一织物层的席纹组织,均匀而又不规则的组织图案被覆盖,进而获得前述优选的效果。此外,确保了相对大的浮纱长度,例如纬纱几乎呈现在整个机器侧表面,基于选择的合适材料,磨损和撕破在相对重的受应力侧可以保持得低。通过选择较大直径的纬纱,可以提供相应的大磨损量。 
通过使用这种类型的不规则的6-纱线缎纹组织,即该缎纹组织的花样循环在纬向和经向中延伸越过相同数量的纱线,例如分别为6根纱线,因此获得了高质量的成型织物,它的材料和结构特征以不同的方式被影响如下所述。从图28示出的图案例子可以看出,其自上图示了第二织物层102,即其示出了面向第一织物层的一侧,当将图26中示出的具有不规则6-纱线缎纹组织的花样循环用于第二织物层时,可以获得在整个第二织物层102中水平延伸纬纱的相互之间的间距是大致均匀的结构。相应的数据应用到垂直延伸的经纱之间的相互距离。因此获得相同的效果,如图29所示,相同的花样 循环用于构建所谓的纬缎。和图28示出的经缎相比,在该变形中,纬纱浮动在面向第一织物层的一侧上,因此经纱浮动在相对的侧上,即在成型织物的背面侧上。选择使用经缎还是纬缎应当依据纱线类型,经纱或纬纱在机器方向中延伸以及在机器横向中延伸。由于经纱之间的均匀间距以及图28和29中示出的纬纱之间的均匀间距,均匀分布的起作用的纱线被不规则6-纱线缎纹组织覆盖。 
如图30和31示出的经缎示例,如图30所示的纬纱对组,或如图31所示的经纱可以通过从均匀的纱线设置中转变获得。例如,从图30可以看出,纬纱1和2,或5和6分别形成在所述花样循环中的各自纱线对,该花样循环包括纬纱1-6和经纱1-6,其中这个花样循环中的纱线3和6形成成对纱线之间(between-pair threads),即这些纱线离它们相邻的包含纱线1,2或4,5的纱线对的距离大于各自纱线对内的纱线之间的距离。相同的方式也适用图31中的花样循环图示的或数字标记的经纱对组,经纱2和3或5和6分别形成纱线对,而经纱1和4分别位于纱线对之间,并且离纱线对的距离相同,同时大于各自纱线对内的纱线之间的间距。 
形成对或组的效果可以以优选的方式被创造性地使用。这可以借助图32来解释。其示出了经纱侧面,这是图31中图案纬向中的侧面,因此经纱被图示成截面图。任何人可以辨认出第一织物层100的经纱以及经纱比率是2:3。这意味着第二织物层102中三根经纱分别结合第一织物层100中的两根经纱。根据本发明的原则还可以提供,根据这个经纱比率,第一织物层100的经纱总是在第二织物层102的相邻经纱之间有较大间距的地方延伸。这意味着第一织物层100的经纱未延伸越过或在第二织物层102的各自形成对的经纱之间延伸,但是延伸越过纱线对的纱线之间的空间,例如纱线对2-3的各自纱线3和未分配到对的纱线,例如纱线4。这可以得到,第一织物层100的经纱能够朝着第二织物层102中的经纱移动,甚至可能浸透到大间隙的空间内,因此以相同密度的纱线能够获得薄的成型织物101。 
如图30所示,如果纬纱形成对,选择纬纱的比率为2:3,也可以使用上述设计。 
形成对的效果能够被用于节省接结纱定位的空间,其产生第一织物层100和第二织物层102之间互相连接。这在图33中解释。随后假定图33也示出经纱侧面,也是纬向中经纱截面。在图33中图示的变形设计中,第一 织物层100和第二织物层102之间的互相连接和开始所讨论的变形设计相同不是通过纬纱来实现,而是通过经纱实现,其中经纱200和202分别形成经纱对一起实现互相连接。就纬纱而言如前所解释,经纱200,202中的一根和第一织物层100中的纬纱一起例如形成席纹组织,而经纱对200或202的其他纱线连接到第二织物层102中,以这种方式提供互相连接。在这些经纱变化以后,另一纱线在第一织物层100中形成席纹组织。就结合(tie-in)到第一织物层中而言,各自经纱对200和202实际上被看作是单根经纱。 
从图33还可以看出,从纬向看两对经纱200,202一直彼此相邻,被独自结合到第一织物层100的一根经纱204在它们之间延伸。因此,如前所解释的,第一织物层100中的经纱200,202在纱线对中交替,并且被看作接结纱,就结合到第一织物层100中而言,它们被看作单根纱线,在图33图示的配置中,第一织物层100的三根经纱现在与第二织物层中的三根经纱结合。这表示经纱比率为3:3。 
在该组织图案中,第二织物层102中使用形成的对,因此在任何位置,第二织物层102的两根经纱之间产生较大的间距,例如分别在经纱3和4或4和5之间,第一织物层100的各自经纱对200,202的经纱没有结合到第一织物层100中,而是结合到第二织物层102中。因此,通常纱线,特别是第一织物层100的经纱一定程度上其粗度小于第二织物层102的纱线,两个织物层之间建立的互相连接实际上没有提供多余的空间。 
例如还应当指出的是,显然两个织物层100和102之间的互相连接也可以通过纬纱实现,如前所解释的,其中特别是图30中示出的第二织物层中的纬纱组可以用作连接织物层。在该情况下,需将图33中的图示认为是纬纱侧面。 
对于效果的影响,即纬纱和/或经纱如图28和29所示应当被定位成均匀的间距,或如图30和31所示是否应当获得成对的组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体现。这种影响通过交织类型实现,即通过在织造工艺期间预定纬纱和经纱之间的纱线关系。通常,操作者将使用稳定预定纬纱张力,根据经纱张力的变化,获得图28和29中的均匀间距,也获得了张力范围的中心。当从所述张力范围偏离时,依据偏离方向,获得纬纱区域中的组或经纱中的组。通过预定经纱和纬纱直径的关系,可以实现或防止成组。此外,这组可以通过施加力来获得,或甚至单根纱线之间的可能间距通过填充特性获得,即通过预定材料 的填充率,其主要通过织造织物中的每单位长度的纱线密度以及通过纱线直径来获得。这里,通常使用的原则是纬纱将离开,纬纱密度变低以及经纱密度变高。相应地,在织造工艺中可以调节多个参数,通过适宜的调节可以获得所希望的织造结果。 
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原则的情况下,前述成型织物的改进的变形设计显然也可以在多个方面进行变化。显然没有规定纸侧织物层被织造成席纹组织。其他类型的组织,如斜纹组织也可是使用。两个织物层之间的互相连接也可以是结构上的连接,其中经纱或纬纱产生这种连接也有助于存在于纸侧或纸侧织物层上的连接。可选地,使用接结经纱或接结纬纱的唯一目的是产生两个织物层之间的连接,但是不能用于实现一般纸侧或背面侧织物层中的特定的基础组织图案。必须强调,前述的各种改进的变形设计可以用作所谓的高-经纱织机,即装配多个轴的织机,例如多达60个轴。 
总体而言,改进的设计的基本优点是使用不规则缎纹,其中避免了支配性贡斜纹的出现。然而,本发明使用在背面侧第二织物层中的相对长浮纱的优点,其中避免了过长的浮纱,特别是使用6-纱线或8-纱线缎纹组织时。通过在背面侧的组织图案中结合不规则性,结合接结纱的带有一定均匀性的第二材料层获得特别的优点。这些均匀性可以涉及接结纱交叉点的位置,但是也可以涉及第二织物层中所述接结纱的交织点的位置。这种均匀性可以通过在同一方向中前进的交织点或交叉点的偏移来获得,或通过这些交织点或交织点的交替偏移获得。 
总结来说,应指出参照示出的变形设计,在横向CMD中延伸的纱线一直表示纬纱,在纵向MD中延伸的纱线表示经纱。通常,由于这种类型的成型织物比它们宽度长,由于必须提供的经纱数在该方法中可以保持得低,因此这表示一种特别有利的变形。显然,本发明的原理可以用于到成型织物,其中在纵向MD中延伸的纱线是纬纱,在横向CMD中延伸的纱线是经纱。

Claims (23)

1.用于生产纤维网材料的机器的成型织物,该成型织物包括:
纤维网材料侧的第一织物层;
机器侧的第二织物层;以及
多根接结纱,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通过所述多根接结纱互相连接,第二织物层被编织成不规则缎纹组织,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包括在成型织物纵向中延伸的多根纵向纱和在成型织物横向中延伸的多根横向纱,所述多根接结纱形成多个接结纱对,纵向中或横向中的每一所述接结纱对分别在第一织物层的两根纱线和第二织物层的两根纱线之间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织物,其特征在于:不规则缎纹组织是不规则8-纱线缎纹组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织物,其特征在于:第二织物层的横向浮纱在第二织物层的纵向纱侧上延伸,背向第一织物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型织物,其特征在于:纵向纱是经纱以及横向纱是纬纱。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型织物,其特征在于:在第二织物层的一个花样循环中,形成在纵向纱和横向纱之间的交织点分布使得存在至少两个具有三个交织点的组,具有的间距相应于2的倍数或2的累进数字。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型织物,其特征在于:在第二织物层的一个花样循环中,形成在纵向纱和横向纱之间的交织点分布使得存在至少一个具有5个交织点的组,具有的彼此间的间距相应于2的倍数或2的累进数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型织物,其特征在于:此外,至少一个带有三个交织点的组存在于所述花样循环中,具有的彼此间的间距相应于2的倍数或2的累进数字。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型织物,其特征在于:在第二织物层的花样循环中,形成在纵向纱和横向纱之间的交织点分布使得存在至少一个具有四个交织点的组,具有的彼此间的间距相应于2的倍数和/或累进数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织物,其特征在于:接结纱对的一根接结纱一直和第一织物层的纱线互相连接,而该接结纱对的另一接结纱和第二织物层的至少一根纱线互相连接,该接结纱对的两根接结纱在交叉点对调位置,因此所述另一接结纱和第一织物层中的纱线互相连接,而所述一根接结纱和第二织物层中的至少一根纱线互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型织物,其特征在于:相邻接结纱对的交叉点形成均匀的交叉点图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成型织物,其特征在于:在两个相邻接结纱对的情况下,没有接结纱和第二织物层的同一纱线互相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型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结纱和所述第二织物层的所述纱线之间形成多个交织点,形成在接结纱和第二织物层的纱线之间的至少一些交织点形成均匀的交织点图案。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型织物,其特征在于:没有接结纱与第二织物层的纱线互相连接,借助这种方式,第二织物层的纱线与所述接结纱相邻运行,互相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不规则缎纹组织是不规则6-纱线缎纹组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成型织物,其特征在于:第二织物层的横向浮纱在第二织物层的纵向纱背向第一织物层的一侧延伸。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成型织物,其特征在于:纵向纱是经纱以及横向纱是纬纱。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成型织物,其特征在于:在成型织物纵向中延伸的第二织物层的纵向纱和/或在成型织物的横向中延伸的第二织物层的横向纱彼此之间基本上设置成均匀的间距。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成型织物,其特征在于:在成型织物纵向中延伸的第二织物层的纵向纱和/或在成型织物的横向中延伸的第二织物层的横向纱被分组成对,其中各自对内的纱线之间的间距小于一对纱与和该对纱相邻的纱之间的间距。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成型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纵向纱是多根经纱而所述多根横向纱是多根纬纱,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之间的纬纱比率和/或经纱比率是2∶3。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成型织物,其特征在于:第一织物层的纱线延伸越过一对以及和所述对相邻的第二织物层的纱线之间的空间。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成型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纵向纱是多根经纱而所述多根横向纱是多根纬纱,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之间的纬纱比率和/或经纱比率是3∶3。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成型织物,其特征在于:在一对以及与所述对相邻的第二织物层的纱线之间的空间内,提供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之间的互相连接的接结纱被结合到第二织物层。
23.用于生产成型织物的方法,所述成型织物用于生产纤维网材料的机器,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所述成型织物编织成带有面向纤维网材料侧的第一织物层和机器侧的第二织物层,
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通过接结纱互相连接,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包括在成型织物纵向中延伸的多根纵向纱和在成型织物横向中延伸的多根横向纱,所述多根接结纱形成多个接结纱对,纵向中或横向中的每一所述接结纱对分别在第一织物层的两根纱线和第二织物层的两根纱线之间延伸,
第二织物层编织成不规则缎纹组织。
CN2007800145121A 2006-02-25 2007-01-18 用于生产纤维网材料的机器的成型织物及生产方法 Active CN1014269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6008812.3 2006-02-25
DE200610008812 DE102006008812A1 (de) 2006-02-25 2006-02-25 Gewebeband für eine Maschine zur Herstellung von Bahnmaterial, insbesondere Papier oder Karton
DE102006028630.8 2006-06-22
DE102006028630A DE102006028630A1 (de) 2006-06-22 2006-06-22 Gewebeband für eine Maschine zur Herstellung von Bahnmaterial, insbesondere Papier oder Karton
PCT/EP2007/050486 WO2007096218A1 (de) 2006-02-25 2007-01-18 Gewebeband für eine maschine zur herstellung von bahnmaterial, insbesondere papier oder kart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26977A CN101426977A (zh) 2009-05-06
CN101426977B true CN101426977B (zh) 2012-02-01

Family

ID=38319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145121A Active CN101426977B (zh) 2006-02-25 2007-01-18 用于生产纤维网材料的机器的成型织物及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26977B (zh)
DE (1) DE1020060088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00088A1 (de) * 2008-01-18 2009-07-23 Voith Patent Gmbh Gewebeband für eine Maschine zur Herstellung von Bahnmaterial, besondere Papier oder Karton
DE102009054534A1 (de) 2009-12-11 2011-06-16 Voith Patent Gmbh Gewebeband für eine Maschine zur Herstellung von Bahnmaterial, insbesondere Papier oder Karton
DE102016103065B3 (de) * 2016-02-22 2017-04-27 Mario Browa Trockenlegungselement für Pflanzen und dessen Verwendung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42684A2 (de) * 1988-05-19 1989-11-23 NOVATECH GmbH Siebe und Technologie für Papier Doppellagige Bespannung für den Blattbildungsbereich einer Papiermaschine
CN2641101Y (zh) * 2003-09-17 2004-09-15 江门市新会区远东网厂有限公司 造纸用多层成形网
CN2744725Y (zh) * 2004-10-08 2005-12-07 江苏金呢集团有限公司 造纸用聚酯三层成形网
EP1619296A2 (de) * 2004-07-22 2006-01-25 Voith Fabrics Patent GmbH Papiermaschinenbespannu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42684A2 (de) * 1988-05-19 1989-11-23 NOVATECH GmbH Siebe und Technologie für Papier Doppellagige Bespannung für den Blattbildungsbereich einer Papiermaschine
CN2641101Y (zh) * 2003-09-17 2004-09-15 江门市新会区远东网厂有限公司 造纸用多层成形网
EP1619296A2 (de) * 2004-07-22 2006-01-25 Voith Fabrics Patent GmbH Papiermaschinenbespannung
CN2744725Y (zh) * 2004-10-08 2005-12-07 江苏金呢集团有限公司 造纸用聚酯三层成形网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06008812A1 (de) 2007-08-30
CN101426977A (zh) 2009-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59359B2 (en) Warp bound composite papermaking fabric
US5421375A (en) Eight harness double layer forming fabric with uniform drainage
US8652302B2 (en) Fabric belt for a machine for the production of web material, particularly paper or cardboard
US7775243B2 (en) Forming fabric for a machine for the production of web material, especially paper or cardboard
CA1290181C (en) Sixteen harness dual layer weave
CN101426977B (zh) 用于生产纤维网材料的机器的成型织物及生产方法
KR101596732B1 (ko) 제지 직물
US7503351B2 (en) Paper machine covering
CA2748789A1 (en) Embossing fabric including warp yarn sets
RU2005119296A (ru) Ткань с тремя сгруппированными по вертикали нитями утка со сдвоенными формирующими нитями утка
CN101117778A (zh) 造纸用成型网
US7584768B2 (en) Woven belt for a machine for producing web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uch a woven belt
US7866350B1 (en) Forming fabric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fibrous web material
CN201221040Y (zh) 干燥部织物和干燥部织物的接缝区
US7472726B2 (en) Paper machine mesh
MX2009000877A (es) Tela para secadora.
CN103061191A (zh) 机织造纸织物,具体是成型织物
CN112513354A (zh) 工业用双层织物
US8539987B2 (en) Papermaking fabric, in particular for use in the forming section of a papermaking machine
US20180171553A1 (en) Triple papermaking fabric
CA2554369A1 (en) Non-marking endless woven press felt seam
MX2014015387A (es) Tela industrial tejida de dos capas.
CN101631912A (zh) 用于制造幅材、尤其是纸或纸板的机器的织物带
JPH01250489A (ja) 抄紙用二重織物
JPH01260090A (ja) 抄紙用二重織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