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13354A - 工业用双层织物 - Google Patents

工业用双层织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13354A
CN112513354A CN201980049447.9A CN201980049447A CN112513354A CN 112513354 A CN112513354 A CN 112513354A CN 201980049447 A CN201980049447 A CN 201980049447A CN 112513354 A CN112513354 A CN 1125133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ve
yarns
fabric
yarn
war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4944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上田郁夫
村上晋也
梁井英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Philcom Corp
Nippon Filc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Philco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Philcom Corp filed Critical Japan Philco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5133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133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1/00Double or multi-ply fabr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1/00Wet end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1/0027Screen-cloths
    • D21F1/0036Multi-layer screen-cloth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4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44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with specific cross-section or surface shape
    • D03D15/46Flat yarns, e.g. tapes or films

Abstract

提供一种满足刚性、耐磨损性、脱水性、痕迹抑制、减少保水量的低保水性这样的织物的基本特性的工业用双层织物。本发明的工业用双层织物在完整组织中至少具有第一组织和第二组织,该第一组织由2根一组的上面侧经纱和1根下面侧经纱形成,所述第二组织由1根上面侧经纱和1根下面侧经纱形成,所述第一组织与所述第二组织相邻配置,所述第一组织中的上面侧经纱由具有将上面侧织物与下面侧织物接结的功能的经纱接结纱形成,形成所述第一组织的2根一组的上面侧经纱相邻配置并在上面侧织物的表面构成局部重平组织,所述下面侧经纱的线径大于形成所述第一组织的上面侧经纱的线径,且所述第二组织中的上面侧经纱由扁平经纱形成。

Description

工业用双层织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双层织物的网厚变薄,并且在刚性、耐磨损性、脱水性、痕迹抑制方面优异,还能够支持高速抄纸机的新型工业用双层织物。尤其涉及通过将由2根上面侧经纱构成的经重平组织(経畝織組織)与扁平经纱组合形成上面侧织物,从而成为扁平纱构造的织物,进而发挥基于经纱接结构造的缓慢脱水及低保水的效果的工业用双层织物。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工业用织物广泛使用由经纱、纬纱织造的织物,例如有造纸用织物或输送用带、滤布等,要求分别与用途、使用环境相适应的织物特性。这些织物中,在利用织物的网眼进行原料的脱水等的造纸工序中所使用的抄纸用织物的要求尤为严格。例如,要求织物的线痕迹(wire mark)不易转印到纸上的表面平滑性优异的织物,另外要求兼具用于对原料中含有的多余的水分进行充分且均匀地脱水的脱水性、即使在严酷的环境下也能够适宜地使用的程度的刚性、耐磨损性,以及为了制造良好的纸而能够长时间持续所需条件的织物。此外,还要求纤维支承性、造纸的成品率的提高、尺寸稳定性、运行稳定性等。进而,近年来随着抄纸机的高速化发展,对抄纸用织物的要求也变得更加严格。
以工业用织物中要求最严格的抄纸用织物为例,随着近年来抄纸机的高速化,尤其要求基于优异的脱水性、表面平滑性的痕迹抑制。虽然根据抄纸机、抄造物的不同所要求的脱水特性也不同,但不论对何种抄造物来说均匀的脱水性都是必须条件。另外,近年来废纸的利用增加,由于微细纤维大量混杂存在而造成脱水不足,充分且均匀的脱水变得更加重要,满足对抄纸用织物的要求特性处于更加困难的状况。进而,还要求在脱水时降低工业用织物保持在空间内的水分量(以下,记载为“保水量”)的低保水性。
例如,通过使网厚变薄,能够实现保水量的减少。因此,进行了通过仅减小经纱的线径而使网厚变薄的方案,但在这种情况下,网眼会变粗,基于网强度的刚性降低,网眼空间过度产生,因此原料不停留在织物上而脱落,成为使成品率降低的原因。
另外,通过原料被排出到织物上时的脱水(以下,记载为“初期脱水”),在织物上形成纤维层(以下,记载为“初始毡”)。
若织物的脱水速度快,则纤维堵塞织物的网眼等而形成牢固的初始毡。牢固的初始毡在原料的脱水结束前使织物的网眼堵塞,因此之后的脱水不完全,引起脱水不良,成为使纸的质地恶化的原因等,脱水性能变得不稳定。
织物的脱水速度由织物的表面、内部的空间等的影响而确定速度的缓急。
特别是,将上面侧织物与下面侧织物用接结纱接结的三层编织结构的工业用织物,由于脱水速度快,为了抑制初期脱水而将纬纱密度设定得较高来抑制脱水速度,但在形成有牢固的初始毡的情况下,会产生更显著的脱水性的降低。
另一方面,作为脱水性良好的织物,存在形成有从上面侧贯通至下面侧的脱水孔的工业用双层织物等。特别是作为以满足工业用双层织物所要求的表面性、纤维支承性、脱水性为目的的织物,已知使用经纱接结纱的工业用双层织物,该经纱接结纱与上面侧纬纱、下面侧纬纱编织形成上面侧经纱组织和下面侧经纱组织。
专利文献1中示出了使用经纱接结纱的双层织物。这样的现有技术是使经纱的一部分作为对上面侧层和下面侧层进行编织的接结纱发挥功能的双层织物,成组的经纱接结纱对上面侧经纱组织和下面侧经纱组织进行补充,形成各自的表面组织,因此成为表面性、接结强度优异的织物。但是,需要破坏组织的部分组织点来进行接结,需要针对相关部位在其他经纱上补充组织点。这时,已知由于相邻的经纱间连续出现交叉部,因此产生脱水阻力,容易成为在纸上产生痕迹的原因。
另外,专利文献2中示出了以均匀的脱水性为目的而配置有由上面侧经纱和经纱接结纱构成的组的工业用双层织物。该织物是通过将编织上下面的经纱接结纱的上面侧组织点与上面侧经纱组织组合,而在表面形成均匀的组织的织物。该织物由于所述2根经纱协作而在表面形成1根经纱的组织,因此组织不会变形,但经纱中的一者或二者都必须破坏自身的组织,它们在上下面侧往来时形成交叉部,并且经纱为2根一组而作为1根经纱配置,2根经纱在1根经纱的线上为不重叠而横向排列的状态,因此经纱接结纱在织入上面侧纬纱的附近堵塞网眼,存在由于线的脱水特性部分地变化而在纸上造成痕迹的情况。另外,该工业用双层织物由于在整个面上配置有从上面侧层至下面侧层完全贯通的脱水孔而脱水性良好,但由于强力的真空等,有时线上的薄片原料刺入织物,或发生纤维、填料等的脱落,脱水痕迹的产生变得显著。
进而,在现有的工业用双层织物中,有时为了提高脱水性而采用堆栈(オンスタック)构造,在该构造中,若以上下不同线径形成经纱,则表面空间变得过大,上面侧的经纱间的空间张开而下面侧的经纱间的空间变窄,因此脱水速度的控制不充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605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681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以提供一种满足刚性、耐磨损性、脱水性、痕迹抑制、减少保水量的低保水性这些织物的基本特性的工业用双层织物为目的。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持高速抄纸机的新型工业用双层织物。即,工业用双层织物的高速化中,脱水性与保水性的相关关系成为重要的因素,进而还要求抑制原料的脱落且高成品率。因此本发明以提供一种对上面侧与下面侧的网眼开口和内部空间进行改良,通过抑制初期脱水并提高脱水量等使脱水性提高,实现低保水性的工业用双层织物为目的。
进而,通过使上面侧织物与下面侧织物的经纱空间的比率为相同程度,使上面侧纬纱与下面侧纬纱的线径具有差,能够任意地设计空间密度的差,因此以提供一种可通过改变上面侧纬纱与下面侧纬纱的比率来调整脱水性或保水性的工业用双层织物为目的。
(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措施)
本发明的工业用双层织物的特征在于:具有第一组织和第二组织,所述第一组织中,2根一组地配置上面侧经纱,并针对2根一组的经纱中的至少一根,采用具有接结功能的经纱,所述第二组织中,在上面侧经纱中使用扁平纱,由此,具有刚性,并实现高脱水性和低保水性。即,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采用以下构成。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而采用以下构成。
(1)一种工业用双层织物,其特征在于:在由上面侧经纱与上面侧纬纱构成的上面侧织物和由下面侧经纱与下面侧纬纱构成的工业用双层织物中,该工业用双层织物在完整组织中至少具有第一组织和第二组织,该第一组织由2根一组的上面侧经纱和1根下面侧经纱形成,所述第二组织由1根上面侧经纱和1根下面侧经纱形成,所述第一组织与所述第二组织相邻地配置,所述第一组织中的上面侧经纱由具有将上面侧织物与下面侧织物接结的功能的经纱接结纱形成,形成所述第一组织的2根一组的上面侧经纱相邻配置并在上面侧织物的表面构成局部重平组织,所述下面侧经纱的线径大于形成所述第一组织的上面侧经纱的线径,且所述第二组织中的上面侧经纱由扁平经纱形成。
在此,重平组织是指相邻地配置2根上面侧经纱,两根纱穿过上面侧纬纱的上方和下方在织物的表面形成组织点。在本发明中,所述2根上面侧经纱为接结纱,为了相互补充而发挥接结功能,存在部分不是重平组织的部位。通过由2根上面侧经纱形成重平组织,能够得到宛如使用扁平纱的模拟效果。具体地说,能够使组织点形状平坦,能够提高表面平滑性、纤维支承性。另外通过相邻配置后述的扁平纱,能够发挥经地纱接结型的双层织物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中的扁平纱是指剖面形状不是圆形、上下面为大致平面的形状的纱。作为本发明的扁平纱,剖面形状不仅包含长方形、还包含椭圆系的纱,但使用宽度大于上下直径的纱。优选的纵横比为1.1~2.0。通过使用这样的扁平纱,能够抑制工业用双层织物中的网厚。
另外,以往使构成织物的纱的线径变细来抑制网厚,但在上下线径不同的工业用双层织物的情况下,上面侧的经纱的空间相对于下面侧较大,难以兼顾脱水抑制和网厚抑制。在本发明中,通过2根细经纱和扁平经纱的组合来抑制网厚,因此能够控制脱水速度。
进而,本发明采用由2根经纱构成织物组织并使其接结的构造,因此接结纱的2根中的至少1根具备织物组织构造和接结组织构造的二者,通过在该部分构成上表面的成对的另1根,能够起到将接结部位的织物组织的变形抑制在最小限度的效果。
(2)如上述(1)所述的工业用双层织物,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一组织的下面侧经纱的线径为形成所述第一组织的上面侧经纱的线径的130~300%。
在此,在下面侧经纱的线径不足上面侧经纱的线径的130%的情况下,上面侧经纱与下面侧经纱的线径差变小,织物产生伸长等,产生影响刚性、脱水性的危险。另一方面,若下面侧经纱的线径超过上面侧经纱的线径的300%,则织物自身的空间变少,从缩水速度的观点出发产生发生问题的危险。
(3)如上述(1)或(2)所述的工业用双层织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组织中,扁平经纱的纵横比为1.1~2.0。
在扁平经纱的纵横比不足1.1的情况下,不能得到充分薄的网厚。另一方面,若扁平经纱的纵横比超过2.0,则扁平纱自身变薄,织物自身的空间变少,织物的强度降低,产生影响脱水性的危险。
(4)如上述(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工业用双层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用双层织物由所述第一组织和所述第二组织交替配置而构成。
作为构成本发明的工业用双层织物的纱,存在与上面侧纬纱进行编织的上面侧经纱,与上面侧纬纱和下面侧纬纱的二者进行编织的经纱接合纱,上面侧经纱和经纱接结纱构成上下配置的经纱接结纱的组。在此,设为上下配置,但上面侧经纱仅与上面侧纬纱进行编织,经纱接结纱与上面侧纬纱和下面侧纬纱的二者进行编织,因此并非完全重叠地配置,实际上是交错地配置。另外,除了经纱接结纱的组之外,也可以配置由与上面侧纬纱进行编织的上面侧经纱和与下面侧纬纱进行编织的下面侧经纱构成的上下经纱的组。
(发明的效果)
通过采用本发明的工业用双层织物的构成,能够得到满足刚性、耐磨损性、脱水性、痕迹抑制、减少保水量的低保水性这些织物的基本特性的效果。
另外通过采用本发明的工业用双层织物的构成,能够提供一种支持高速抄纸机的新型工业用双层织物。本发明通过在经重平组织中组合扁平经纱,能够实现由具有扁平纱结构的经纱接结构造带来的缓慢脱水及低保水,因此与现有的织物相比,大幅提高脱水性,起到具有低保水性的优异效果。
进而,通过采用本发明的工业用双层织物的构成,能够使上面侧织物与下面侧织物的经纱空间的比率为相同程度,因此能够通过使上面侧纬纱与下面侧纬纱的线径具有差而任意地设计空间密度的差,能够得到可通过改变上面侧纬纱与下面侧纬纱的比率来调整脱水性、保水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具有构成本发明的经纱及纬纱的组织点形状、高度的织物的作用效果的概念图。图1的(a)是现有的经纱及纬纱的概念图。图1的(b)及图1的(c)是构成本发明的经纱及纬纱的概念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完整组织的设计图。
图3是表示从侧方观察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经纱的状态的局部侧视配置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完整组织的设计图。
图5是表示从侧方观察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经纱的状态的局部侧视配置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完整组织的设计图。
图7是表示从侧方观察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经纱的状态的局部侧视配置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完整组织的设计图。
图9是表示从侧方观察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经纱的状态的局部侧视配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工业用双层织物的实施方式。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并不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的工业用双层织物的特征在于:在由上面侧经纱与上面侧纬纱构成的上面侧织物和由下面侧经纱与下面侧纬纱构成的工业用双层织物中,该工业用双层织物在完整组织中至少具有第一组织和第二组织,该第一组织由2根一组的上面侧经纱和1根下面侧经纱形成,所述第二组织由1根上面侧经纱和1根下面侧经纱形成,所述第一组织与所述第二组织相邻地配置,所述第一组织中的上面侧经纱由具有将上面侧织物与下面侧织物接结的功能的经纱接结纱形成,形成所述第一组织的2根一组的上面侧经纱相邻配置并在上面侧织物的表面构成局部重平组织,所述下面侧经纱的线径大于形成所述第一组织的上面侧经纱的线径,且所述第二组织中的上面侧经纱由扁平经纱形成。
本发明所使用的纱根据用途选择即可,例如,除了单丝之外,还可以使用复丝、氨丝、实施了卷缩加工或膨松加工等的一般被称为变形纱、膨体纱、弹性纱的加工纱,或者将它们捻和等而组合的纱。另外,扁平经纱以外的纱的剖面形状也不仅是圆形,可以使用星形形状、矩形状或多角形状的纱或椭圆形状、中空等的纱。另外,纱的材质也可以自由选择,可以使用聚酯、聚酰胺、聚苯硫醚、聚偏二氟乙烯、聚丙烯、芳族聚酰胺、聚醚醚酮、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四氟乙烯、棉、羊毛、金属等。当然,也可以使用共聚物或在这些材质中根据目的混合或含有各种物质的纱。作为工业用织物,一般优选在上面侧经纱、下面侧经纱、下经地纱接结纱、上面侧纬纱中使用具有刚性、尺寸稳定性优异的聚酯单丝。另外,在要求刚性、耐磨损性的下面侧纬纱中,也可以交替配置聚酯单丝与聚酰胺单丝等而进行交织。
另外,在本发明中,第一组织中的2根一组的经纱通过并列而协作地形成重平组织。图1是用于说明构成本发明的经纱的组织点形状、高度的概念图。图1的(a)是表示由现有的经纱及纬纱编织的部位的概念图。并且,是表示使用织物中的线径的经纱及纬纱的组织点形状、高度的概念图。另外,图1的(b)是第一组织中的2根一组的上面侧经纱1t、2t被配置于上面侧纬纱1’u的下侧的图。另外,图1的(c)是第二组织中的扁平经纱3h被配置于上面侧纬纱1’u的下侧的图。本发明中的第一组织中使用的经纱的特征在于上面侧经纱的纱的线径小于下面侧经纱。因此如图1所示,可知由上面侧经纱1t、2t及扁平经纱3h形成的组织点形状的纵长L2、L3小于由现有的线径的纱形成的组织点形状的纵长L1。
因此,本发明的工业用双层织物与现有的工业用双层织物相比,能够使上面组织侧的组织点形状平坦地形成,因此能够得到抑制网厚的织物。另外,被织入2根经纱、扁平经纱的纬纱由于组织点形状变得平坦,因此能够提高表面平滑性、纤维支承性。进而,由于无需增加厚度,能够将网眼调整得较小,因此能够赋予以往不具有的脱水特性。
并且,本发明具有由2根经纱构成织物组织且接结的构造,因此接结纱的一组2根中的一根将具备组织构造和接结组织构造这二者,通过构成上面侧的另一根纱,能够将接结部位的织物组织的变形抑制在最小。
另外,本发明的工业用双层织物的所述上面侧经纱的线径可以全部相同地构成。另外,所述下面侧经纱的线径也可以全部相同地构成。进而,下面侧经纱的线径也可以构成为上面侧经纱的线径的130~300%。通过这样地构成,上面侧织物与下面侧织物的接结能够用由2根较细的经纱构成的重平组织的单侧的纱接结,因此在织物内部上下的接结纱的线径可以由比使用现有的经纱接结纱的工业用双层织物中的经纱接结纱细的线构成。因此,能够将局部脱水不均的产生抑制在最小限度。进而,以往通过使形成织物的纱的线径变细来控制网厚,但在上下线径不同的工业用双层织物的情况下,上面侧的经纱的空间相对于下面侧较大,难以兼顾脱水抑制和网厚抑制。本发明通过2根细经纱和扁平经纱的组合,能够在抑制网厚的状态下调节脱水速度。
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使用由构成第一组织的2根一组构成的上面侧经纱的线径比由构成第二组织的1根一组构成的上面侧经纱的线径细的纱。通过使由构成第一组织的2根一组构成的上面侧经纱的线径变细,能够使在组织点形成时施加到纬纱的力与1根一组为相同程度,能够提高表面平滑性、纤维支承性等。另外,也可以通过与线材一并选择线径来调节线径,因此能够适当地选择线径、线材。
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采用堆栈构造。通过设为堆栈构造,能够得到较高的脱水性,另一方面,由于表面组织为重平组织,因此能够用2根纱适度地堵塞纵眼,能够抑制上面侧与下面侧的网眼开口出现过度的差,因此能够控制脱水速度。
接着,按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工业用双层织物的实施方式。图2~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工业用双层织物的一个示例的设计图及局部侧视配置图。设计图是指织物组织的最小的重复单位,该完整组织在上下左右相连而形成织物整体的组织。在设计图中,用阿拉伯数字,例如1、2、3…表示经纱。用标注了撇的阿拉伯数字,例如1’、2’、3’…表示纬纱。接结纱是构成第一组织的上面侧经纱。另外,×标志表示构成第一组织的一根上面侧经纱位于上面侧纬纱的上侧,△标志表示上面侧经纱位于下面侧纬纱的下侧,○标志表示下面侧经纱位于下面侧纬纱的下侧。标注相同数字的上面侧经纱与下面侧经纱及上面侧纬纱与下面侧纬纱上下配置。在设计图中,纱在上下准确地重叠配置、或在2根上面侧经纱的中间地点配置有下面侧经纱,但这是为了便于图示,在实际的织物中也可以稍微偏离地配置。
实施方式1
图2是本发明的工业用双层织物的实施方式1的设计图。图3是本发明的工业用双层织物的实施方式1的局部侧视配置图。本实施方式1的第一组织由2根一组的上面侧经纱和1根下面侧经纱构成。第一组织中的上面侧经纱由具有将上面侧织物与下面侧织物接结的功能的经纱接结纱形成。另外,形成第一组织的2根一组的上面侧经纱相邻配置并在上面侧织物的表面构成局部重平组织。另外,第二组织由1根上面侧经纱和1根下面侧经纱构成。第二组织中的上面侧经纱由扁平经纱形成。另外,如图2所示,第一组织1、3、5与第二组织2、4、6相邻并交替配置而构成。进而,所述下面侧经纱的线径形成为大于形成所述第一组织的上面侧经纱的线径。
具体如图2及图3所示,第一组织中的一根上面侧经纱1成为穿过下面侧纬纱1’的下侧,并穿过上面侧纬纱5’、7’、9’、11’、13’、15’、17’、19’、21’的上侧的组织。并且第一组织中的另一上面侧经纱1成为穿过上面侧纬纱1’、3’、5’、7’、9’的上侧,并穿过下面侧纬纱13’的下侧,进而穿过上面侧纬纱17’、19’、21’、23’的上侧的组织。下面侧经纱1穿过下面侧纬纱1’、13’的下侧。因此如图3所示,第一组织中的2根一组的上面侧经纱1在上面侧纬纱5’、7’、9’及17’、19’、21’处,在上面侧织物的表面构成局部重平组织。接着第二组织中的作为扁平经纱的上面侧经纱2穿过上面侧纬纱2’、4’、6’、8’、10’、12’、14’、16’、18’、20’、22’、24’的上侧形成平纹组织。第二组织中的下面侧经纱2穿过下面侧纬纱3’、15’的下侧。
本实施方式1的工业用双层织物的第一组织可以通过在上面侧织物的表面的局部上使2根细的上面侧经纱并列而构成重平组织来形成模拟扁平纱。进而,通过将第二组织中的扁平经纱与第一组织相邻配置,与仅使用扁平纱形成表面组织的织物同样,能够抑制厚度并确保适宜的刚性和耐拉伸性,能够提供一种耐磨损性、适宜的脱水性、低保水性及表面平滑性优异的织物。
另外,通过采用本实施方式1的织物构造,能够抑制织物的厚度并使网眼减小,因此能够通过选择纱的线径来调节脱水性及保水性。
进而,通过2根的重平组织,能够使纬纱的组织点形状平坦,因此能够提高表面平滑性及纤维支承性。
实施方式2
图4是本发明的工业用双层织物的实施方式1的设计图。图5是本发明的工业用双层织物的实施方式2的局部侧视配置图。本实施方式2的第一组织由2根一组的上面侧经纱和1根下面侧经纱构成。第一组织中的上面侧经纱由具有将上面侧织物与下面侧织物接结的功能的经纱接结纱形成。另外,形成第一组织的2根一组的上面侧经纱相邻配置并在上面侧织物的表面构成局部重平组织。另外,第二组织由1根上面侧经纱和1根下面侧经纱构成。第二组织中的上面侧经纱由扁平经纱形成。另外,如图4所示,第一组织1、3、5与第二组织2、4、6相邻并交替配置而构成。进而,所述下面侧经纱的线径形成为大于形成所述第一组织的上面侧经纱的线径。
具体如图4及图5所示,第一组织中的一根上面侧经纱1成为穿过上面侧纬纱1’、3’、5’、7’的上侧,并穿过下面侧纬纱10’的下侧,然后穿过上面侧纬纱13’、15’、17’的上侧的组织。并且第一组织中的另一上面侧经纱1成为穿过下面侧纬纱1’的下侧,并穿过上面侧纬纱3’、5’、7’、9’、11’、13’、15’、17’的上侧的组织。下面侧经纱1穿过下面侧纬纱1’、10’的下侧。因此如图5所示,第一组织中的2根一组的上面侧经纱1在上面侧纬纱3’、5’、7’及13’、15’、17’处,在上面侧织物的表面构成局部重平组织。
接着第二组织中的作为扁平经纱的上面侧经纱2穿过上面侧纬纱2’、4’、6’、8’、10’、12’、14’、16’、18’的上侧而形成平纹组织。第二组织中的下面侧经纱2穿过下面侧纬纱2’、11’的下侧。
本实施方式2的工业用双层织物的第一组织可以通过在上面侧织物的表面的局部上使2根细的上面侧经纱并列而构成重平组织来形成模拟扁平纱。进而,通过将第二组织中的扁平经纱与第一组织相邻配置,与仅使用扁平纱形成表面组织的织物同样,能够抑制厚度并确保适宜的刚性和耐拉伸性,能够提供一种耐磨损性、适宜的脱水性及表面平滑性优异的织物。
另外,通过采用本实施方式2的织物构造,能够抑制织物的厚度并使网眼减小,因此能够通过选择纱的线径来调节脱水特性。
进而,通过2根的重平组织,能够使纬纱的组织点形状平坦,因此能够提高表面平滑性及纤维支承性。
实施方式3
图6是本发明的工业用双层织物的实施方式3的设计图。图7是本发明的工业用双层织物的实施方式3的局部侧视配置图。本实施方式3的第一组织由2根一组的上面侧经纱和1根下面侧经纱构成。第一组织中的上面侧经纱由具有将上面侧织物与下面侧织物接结的功能的经纱接结纱形成。另外,形成第一组织的2根一组的上面侧经纱相邻配置并在上面侧织物的表面构成局部重平组织。另外,第二组织由1根上面侧经纱和1根下面侧经纱构成。第二组织中的上面侧经纱由扁平经纱形成。另外,如图6所示,第一组织1、3、5与第二组织2、4、6相邻并交替配置而构成。进而,所述下面侧经纱的线径被形成得大于形成所述第一组织的上面侧经纱的线径。
具体如图6及图7所示,第一组织中的一根上面侧经纱1成为穿过上面侧纬纱1’、3’、5’、7’的上侧,并穿过下面侧纬纱10’的下侧,然后穿过上面侧纬纱13’、15’、17’的上侧的组织。下面侧经纱1穿过下面侧纬纱1’、10’的下侧。并且第一组织中的另一上面侧经纱1成为穿过下面侧纬纱1’的下侧,并穿过上面侧纬纱5’、7’、9’、11’、13’、15’的上侧的组织。因此如图7所示,第一组织中的2根一组的上面侧经纱1在上面侧纬纱5’、7’及13’、15’处,在上面侧织物的表面构成局部重平组织。
接着第二组织中的作为扁平经纱的上面侧经纱2穿过上面侧纬纱2’、4’、6’、8’、10’、12’、14’、16’、18’的上侧而形成平纹组织。第二组织中的下面侧经纱2穿过下面侧纬纱2’、11’的下侧。
本实施方式3的工业用双层织物的第一组织可以通过在上面侧织物的表面的局部上使2根细的上面侧经纱并列而构成重平组织来形成模拟扁平纱。进而,通过将第二组织中的扁平经纱与第一组织相邻配置,与仅使用扁平纱形成表面组织的织物同样,能够抑制厚度并确保适宜的刚性和耐拉伸性,能够提供一种耐磨损性、适宜的脱水性及表面平滑性优异的织物。
另外,通过采用本实施方式3的织物构造,能够抑制织物的厚度并使网眼减小,因此能够通过选择纱的线径来调节脱水特性。
进而,通过2根的重平组织,能够使纬纱的组织点形状平坦,因此能够提高表面平滑性及纤维支承性。
实施方式4
图8是本发明的工业用双层织物的实施方式4的设计图。图9是本发明的工业用双层织物的实施方式4的局部侧视配置图。本实施方式4的第一组织由2根一组的上面侧经纱和1根下面侧经纱构成。第一组织中的上面侧经纱由具有将上面侧织物与下面侧织物接结的功能的经纱接结纱形成。另外,形成第一组织的2根一组的上面侧经纱相邻配置并在上面侧织物的表面构成局部重平组织。另外,第二组织由1根上面侧经纱和1根下面侧经纱构成。第二组织中的上面侧经纱由扁平经纱形成。另外,如图8所示,第一组织1与第二组织2、8相邻配置而构成,第一组织5与第二组织4、6相邻配置而构成。进而,所述下面侧经纱的线径形成得大于形成所述第一组织的上面侧经纱的线径。
具体如图8及图9所示,第一组织中的一个上面侧经纱1成为穿过上面侧纬纱1’、3’、5’、7’、9’、11’的上侧,并穿过下面侧纬纱13’的下侧,然后穿过上面侧纬纱15’、17’的上侧的组织。下面侧经纱1穿过下面侧纬纱1’、7’、13’的下侧。并且第一组织中的另一上面侧经纱1成为穿过下面侧纬纱1’的下侧,并穿过上面侧纬纱3’、5’、7’、9’、11’、13’、15’、17’的上侧的组织。因此如图9所示,第一组织中的2根一组的上面侧经纱1在上面侧纬纱3’、5’、7’、9’、11’及15’、17’处,在上面侧织物的表面构成局部重平组织。
接着,第二组织中的作为扁平经纱的上面侧经纱2穿过上面侧纬纱2’、4’、6’、8’、10’、12’、14’、16’、18’的上侧而形成平纹组织。第二组织中的下面侧经纱2穿过下面侧纬纱2’、8’、14’的下侧。
接着,第二组织中的作为扁平经纱的上面侧经纱3穿过上面侧纬纱1’、3’、5’、7’、9’、11’、13’、15’、17’的上侧而形成平纹组织。第二组织中的下面侧经纱3穿过下面侧纬纱4’、10’、16’的下侧。
接着第二组织中的作为扁平经纱的上面侧经纱4穿过上面侧纬纱2’、4’、6’、8’、10’、12’、14’、16’、18’的上侧而形成平纹组织。第二组织中的下面侧经纱4穿过下面侧纬纱5’、11’、17’的下侧。
本实施方式4的工业用双层织物的第一组织可以通过在上面侧织物的表面的局部上使2根细的上面侧经纱并列而构成重平组织来形成模拟扁平纱。进而,通过将第二组织中的扁平经纱与第一组织相邻配置,与仅使用扁平纱形成表面组织的织物同样,能够抑制厚度并确保适宜的刚性和耐拉伸性,能够提供一种耐磨损性、适宜的脱水性及表面平滑性优异的织物。
另外,通过采用本实施方式4的织物构造,能够抑制织物的厚度并使网眼减小,因此能够通过选择纱的线径来调节脱水特性。
进而,通过2根的重平组织,能够使纬纱的组织点形状平坦,因此能够提高表面平滑性及纤维支承性。
(附图标记的说明)
1~8:经纱;1’~24’:纬纱。

Claims (4)

1.一种工业用双层织物,其特征在于,
在由上面侧经纱与上面侧纬纱构成的上面侧织物和由下面侧经纱与下面侧纬纱构成的工业用双层织物中,该工业用双层织物在完整组织中至少具有第一组织和第二组织,该第一组织由2根一组的上面侧经纱和1根下面侧经纱形成,所述第二组织由1根上面侧经纱和1根下面侧经纱形成,所述第一组织与所述第二组织相邻地配置,所述第一组织中的上面侧经纱由具有将上面侧织物与下面侧织物接结的功能的经纱接结纱形成,形成所述第一组织的2根一组的上面侧经纱相邻配置并在上面侧织物的表面构成局部重平组织,所述下面侧经纱的线径大于形成所述第一组织的上面侧经纱的线径,且所述第二组织中的上面侧经纱由扁平经纱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用双层织物,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第一组织的下面侧经纱的线径为形成所述第一组织的上面侧经纱的线径的130~30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业用双层织物,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组织中,扁平经纱的纵横比为1.1~2.0。
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工业用双层织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业用双层织物由所述第一组织和所述第二组织交替配置而构成。
CN201980049447.9A 2018-07-31 2019-07-16 工业用双层织物 Pending CN11251335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43611A JP7000272B2 (ja) 2018-07-31 2018-07-31 工業用二層織物
JP2018-143611 2018-07-31
PCT/JP2019/027881 WO2020026785A1 (ja) 2018-07-31 2019-07-16 工業用二層織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13354A true CN112513354A (zh) 2021-03-16

Family

ID=69230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9447.9A Pending CN112513354A (zh) 2018-07-31 2019-07-16 工业用双层织物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48015A1 (zh)
EP (1) EP3831993A4 (zh)
JP (1) JP7000272B2 (zh)
CN (1) CN112513354A (zh)
CA (1) CA3108043A1 (zh)
WO (1) WO20200267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83658B2 (ja) * 2018-02-15 2022-06-13 日本フイルコン株式会社 工業用二層織物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15499A (en) * 1986-11-28 1989-03-28 Jwi Ltd. Composite forming fabric
JPH11172591A (ja) * 1997-12-05 1999-06-29 Nippon Filcon Co Ltd 上層織物に補助緯糸を配置した工業用2層織物
JP2002020989A (ja) * 2000-06-30 2002-01-23 Nippon Felt Co Ltd 製紙用織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342889A (ja) * 2002-05-24 2003-12-03 Nippon Filcon Co Ltd 工業用二層織物
CN1653231A (zh) * 2002-05-06 2005-08-10 坦菲尔特公开有限公司 造纸机织物
JP2008057052A (ja) * 2006-08-29 2008-03-13 Nippon Filcon Co Ltd 工業用二層織物
JP2012117170A (ja) * 2010-11-30 2012-06-21 Nippon Filcon Co Ltd 工業用二層織物
JP2012117169A (ja) * 2010-11-30 2012-06-21 Nippon Filcon Co Ltd 工業用二層織物
JP2013227701A (ja) * 2012-04-26 2013-11-07 Nippon Filcon Co Ltd 工業用二層織物
CN104818642A (zh) * 2015-05-22 2015-08-05 安平县鑫鹏网带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织物
CN106255779A (zh) * 2015-03-30 2016-12-21 日本辉尔康株式会社 工业用双层织物
JP2017089022A (ja) * 2015-11-04 2017-05-25 日本フイルコン株式会社 工業用二層織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00029B2 (ja) 2002-07-05 2007-04-04 日本フイルコン株式会社 工業用二層織物
JP3900037B2 (ja) 2002-08-01 2007-04-04 日本フイルコン株式会社 工業用二層織物
DE102012207044A1 (de) * 2012-04-27 2013-10-31 Voith Patent Gmbh Formiersieb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15499A (en) * 1986-11-28 1989-03-28 Jwi Ltd. Composite forming fabric
JPH11172591A (ja) * 1997-12-05 1999-06-29 Nippon Filcon Co Ltd 上層織物に補助緯糸を配置した工業用2層織物
JP2002020989A (ja) * 2000-06-30 2002-01-23 Nippon Felt Co Ltd 製紙用織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653231A (zh) * 2002-05-06 2005-08-10 坦菲尔特公开有限公司 造纸机织物
JP2003342889A (ja) * 2002-05-24 2003-12-03 Nippon Filcon Co Ltd 工業用二層織物
JP2008057052A (ja) * 2006-08-29 2008-03-13 Nippon Filcon Co Ltd 工業用二層織物
JP2012117170A (ja) * 2010-11-30 2012-06-21 Nippon Filcon Co Ltd 工業用二層織物
JP2012117169A (ja) * 2010-11-30 2012-06-21 Nippon Filcon Co Ltd 工業用二層織物
JP2013227701A (ja) * 2012-04-26 2013-11-07 Nippon Filcon Co Ltd 工業用二層織物
CN106255779A (zh) * 2015-03-30 2016-12-21 日本辉尔康株式会社 工业用双层织物
CN104818642A (zh) * 2015-05-22 2015-08-05 安平县鑫鹏网带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织物
JP2017089022A (ja) * 2015-11-04 2017-05-25 日本フイルコン株式会社 工業用二層織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31993A1 (en) 2021-06-09
US20210148015A1 (en) 2021-05-20
JP7000272B2 (ja) 2022-01-19
CA3108043A1 (en) 2020-02-06
EP3831993A4 (en) 2022-03-16
WO2020026785A1 (ja) 2020-02-06
JP2020020054A (ja) 2020-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3013382A (ja) 工業用多層織物
JP7083658B2 (ja) 工業用二層織物
JP5777874B2 (ja) 工業用二層織物
WO2012120191A1 (en) Paper machine fabric
WO2021152903A1 (ja) 工業用織物
CA2686636C (en) Industrial two-layer fabric
JP5711946B2 (ja) 工業用二層織物
US20230257938A1 (en) Industrial two-layer fabric
CN112513354A (zh) 工业用双层织物
EP3409833B1 (en) Industrial double layer papermaking fabric
US7584768B2 (en) Woven belt for a machine for producing web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uch a woven belt
MX2009000877A (es) Tela para secadora.
CN101426977B (zh) 用于生产纤维网材料的机器的成型织物及生产方法
KR20080107371A (ko) 제지기 여과망
CA2733526C (en) Papermaking fabric, in particular for use in the forming section of a papermaking machine
WO2014125744A1 (ja) 工業用二層織物
CN117385662A (zh) 织物带
JP2004027407A (ja) 抄紙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