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90080B - 绢丝段彩纱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绢丝段彩纱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90080B
CN104790080B CN201510229415.0A CN201510229415A CN104790080B CN 104790080 B CN104790080 B CN 104790080B CN 201510229415 A CN201510229415 A CN 201510229415A CN 104790080 B CN104790080 B CN 1047900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un silk
silk
traction
roller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2941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90080A (zh
Inventor
张洪
苏旭中
刘新金
谢春萍
徐伯俊
刘燕卿
朱预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Suzhong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22941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900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900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900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900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9008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绢丝段彩纱加工方法,包括:对绢丝原料进行预处理,得绢丝;先将绢丝进行精练,再以温水漂洗绢丝,之后以清水将绢丝冲洗干净,然后将绢丝脱水;重复第二步至少一次,作为复练;将所得绢丝的精干绵残胶率、残油率、回潮率分别控制在相应的预设范围内;对第三步所得绢丝进行染色工序;将第四步所得绢丝依次进行开绵工序、切绵工序、梳绵工序、第一道理条工序、第二道理条工序、纤维切断工序、梳理工序、第一道并条工序、第二道并条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制得绢丝段彩纱线。本发明专门针对绢丝原料,能将绢丝制成段彩纱线。

Description

绢丝段彩纱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绢丝段彩纱加工方法,能将绢丝制成段彩纱,属于绢丝纺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申请人所知,近几年来出现了一种新型复合型色纺纱——段彩纱,段彩纱是在环锭纺细纱机上通过适当改造而生产出来的,它具有多颜色组合的新风格,有别于一般的花纱,段彩纱呈现不规则独特的花色效果,在纱线轴向不仅有粗细变化,而且有非连续分布交替出现的花式色彩。段彩纱线既具有色彩性,又具有结构性,既富有层次变化,又富有立体感,被广泛用于服装面料、装饰面料,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绢丝是我国特有的高档天然动物蛋白质纤维,价格昂贵,产品档次较高,绢丝具有较好的强伸度,纤维细而柔软,平滑,富有弹性,光泽好,具有闪光效应,吸湿性能好。
然而,现有绢丝色纺纯纺产品色彩往往比较单一,而段彩纱纺纱技术却能赋予纱线丰富的色彩性,如能采用段彩纱技术纺制绢丝产品,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该技术领域的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绢丝段彩纱加工方法,专门针对绢丝原料,能将绢丝制成段彩纱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绢丝段彩纱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对绢丝原料进行预处理,得绢丝;所述预处理包括:挑拣、扯松、 除去异纤和杂质;
第二步、先将绢丝进行精练,再以温水漂洗绢丝,之后以清水将绢丝冲洗干净,然后将绢丝脱水;
第三步、重复第二步至少一次,作为复练;将所得绢丝的精干绵残胶率、残油率、回潮率分别控制在相应的预设范围内;
第四步、对第三步所得绢丝进行染色工序;
第五步、将第四步所得绢丝依次进行开绵工序、切绵工序、梳绵工序、第一道理条工序、第二道理条工序、纤维切断工序、梳理工序、第一道并条工序、第二道并条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制得绢丝段彩纱线;
其中,梳理工序、第一道并条工序、第二道并条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分别在相应的棉型设备上完成。
发明人经深入地实践研究发现,若要将绢丝原料制成段彩纱线,则需要专门针对绢丝原料的特点进行工艺设计:一方面,绢丝原料中含油率和含胶率均较高,这就需要在预处理后、染色前采用至少两道精练工序,对绢丝进行较为彻底地脱油脱胶处理;另一方面,绢丝纤维较长,现有纺纱工艺中大多采用绢纺细纱机或毛纺细纱机来加工绢丝纱线,然而这样是无法加工出绢丝段彩纱线的,这就需要在开绵、切绵、梳绵后,先采用两道理条工序、再采用纤维切断工序,使绢丝纤维长度达到加工段彩纱所需达到的短纤维标准,后续即可采用相应棉型设备对绢丝进行棉型梳理工序、两道棉型并条工序、棉型粗纱工序、棉型细纱工序,最终制得绢丝段彩纱线,从而纺制出富有色彩风格的绢丝段彩纱系列产品。
本发明方法进一步完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为使绢丝纤维在切断后保持较好地长度均一性:
优选地,第五步的纤维切断工序中,采用纤维切断设备,
所述纤维切断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支撑有纤维切断刀具、一组进料牵引对以及一组出料牵引对,所述进料牵引对位于纤维切断刀具的进料侧,所述出料牵引对位于纤维切断刀具的出料侧,所述进料牵引对、出料牵引对分别由牵引罗拉和胶辊组成,所述牵引罗拉的末端设有同步轮;该组进料牵引对中牵引罗拉的同步轮分别与第一同步带传动连接,该组出料牵引对中牵引罗拉的同步轮分别与第二同步带传动连接;该组进料牵引对中最靠近纤维切断刀具的牵引罗拉的同步轮、该组出料牵引对中最靠近纤维切断刀具的牵引罗拉的同步轮还分别与第三同步带传动连接;该组出料牵引对中最远离纤维切断刀具的牵引罗拉的同步轮还经第四同步带与伺服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伺服电机受控端与PLC控制端连接;
纤维切断工序的具体过程为: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同步带的传动作用下,伺服电机带动进料牵引对的牵引罗拉以及出料牵引对的牵引罗拉同步转动;经前道工序加工所得的绢丝绵条依次在进料牵引对、出料牵引对的牵引下进行输送;在PLC控制下,伺服电机运转预设时间t1后停止运转,并等待预设时间t2后继续运转,在伺服电机等待过程中纤维切断刀具将绢丝绵条切断、并得到长度在预设长度范围内的绢丝短纤维,如此循环往复。
更优选地,所述纤维切断刀具由刀口相对的上切刀和下切刀组成,所述纤维切断刀具具有上切刀和下切刀分开的第一状态,以及上切刀和下切刀刀口对合的第二状态;该组进料牵引对的牵引罗拉和胶辊、该组出料牵引对的牵引罗拉和胶辊全部相互平行;所述牵引罗拉的同步轮为周向具有等距齿的齿轮,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同步带分别具有与相应等锯齿啮合的齿形结构;该组进料牵引对中相邻牵引罗拉的间距、该组出料牵引对中相邻牵引罗拉的间距 分别保持在18-28mm;所述预设长度范围为20-30mm。
采用该优选方案后,可结合实际情况,通过PLC预先设定伺服电机运转参数t1、t2,使所得短纤维长度在预设范围内并保持较好地长度均一性。
为使绢丝原料能够以较高效率脱油脱胶:
优选地,第二步中,精练时,将绢丝浸入pH值为7.0-11.0的精练溶液中,控制温度为90℃-115℃,按浴比1:50进行精练15-40min,所述精练溶液中含有0.45-0.65g/L助剂和0.3-0.65g/L除油剂;漂洗时采用温度为50℃-70℃的温水。
更优选地,所述助剂为雷米邦,所述除油剂为HS-Jconc。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第三步仅需重复一次第二步作为复练,即可较为彻底地将绢丝原料脱油脱胶。
为使复练后的绢丝能更好地适应后续加工工序:
优选地,第三步中,按重量百分比计,精干绵残胶率控制在2.5-4.5%,残油率控制在4%以下,回潮率控制在10-12%。
为更进一步地完善绢丝段彩纱加工工艺:
优选地,第五步中,开绵工序采用绢纺开绵机,工艺参数为:刺毛辊速度3.0-4.5r/min,锡林速度120-150r/min,锡林与刺辊的速比为205,工作辊速度7.5-10.5r/min,锡林-刺毛辊间的隔距5.5mm,锡林-工作辊隔距2.0mm,持绵刀-锡林隔距4.5mm,铺绵长度400-650mm,铺绵宽度450-700mm;
切绵工序采用切绵机,工艺参数为:锡林速度160-190r/min,锡林-刺辊间的隔距6-8mm,锡林与刺辊速比为350-380,铺绵张数3张;
梳绵工序采用圆梳机,工艺参数为:每门杆绵数9根,锡林速度5-15r/min,前滚筒速度75-90r/min,后滚筒速度190-220r/min,前滚筒-锡林隔距 0.4-0.8mm,后滚筒-锡林隔距0.4-0.8mm;
第一道理条工序和第二道理条工序相同,均采用双皮圈牵伸理条机,工艺参数为:前隔距350-370mm,前牵伸倍数5.39-11.5倍,后牵伸倍数1.01-1.55倍,后隔距150-255mm,喂入总根数9根。
优选地,第五步中,梳理工序的棉型梳棉机搭配有化纤型梳理针布,工艺参数为:锡林速度300-360r/min,盖板速度65-80m/min,刺辊速度700-800r/min,道夫速度28-32r/min,锡林-盖板五点隔距7mm、6mm、6mm、6mm、7mm,锡林-刺辊隔距7mm,锡林-道夫隔距5mm;
第一道并条工序的工艺参数为:预并条并合数为6根,后区牵伸倍数为1.10-1.25;前区罗拉中心距为45-48mm、中区罗拉中心距为41-45mm、后区罗拉中心距为51-56mm;
第二道并条工序的工艺参数为:预并条并合数为6根,后区牵伸倍数为1.09-1.15;前区罗拉中心距为45-48mm、中区罗拉中心距为41-45mm、后区罗拉中心距为51-56mm;
粗纱工序的工艺参数为:锭速500-620r/min,粗纱定量2.0-3.2g/10m,粗纱捻系数控制在45-56之间(由于绢丝纤维整齐度好,纤维表面光洁,因此在保证能成纱条件下尽量采用较小捻系数),罗拉隔距为9×24×32mm,罗拉直径28×28×25×28mm,后区牵伸倍数在1.13倍;
细纱工序采用EJM128K棉型环锭纺细纱机,牵伸形式为双区三罗拉式牵伸,具体工序为:先将本色粗纱从中罗拉钳口喂入,有色粗纱经喇叭口后从后罗拉钳口喂入,后罗拉间歇式将粗纱往前输送,在后罗拉停顿时,中罗拉加速喂入本色粗纱(这样所得细纱可形成以本色粗纱色调为主,有色粗纱色调为辅的色彩风格);具体工艺参数为:纺纱支数60-80Nm,细纱捻度570-700T/m,钢领 型号PG1-4054,罗拉表面隔距20.5×37,锭速为8500-9800r/min,钳口隔距2.75mm,段彩系数130-165,段彩倍率在100-350之间,段彩长度最小长度不小于15mm,本色纱长度最小长度不小于45mm。
更优选地,所述绢纺开绵机为DJ061型开绵机;所述切绵机为CZ181型切绵机;所述圆梳机为CZ163A型圆梳机;所述双皮圈牵伸理条机为BR221型双皮圈牵伸理条机;梳理工序采用A186G棉型梳棉机;第一、第二道并条工序分别采用棉型并条机FA302;粗纱工序采用棉型粗纱机FA425。
此外,其它的完善为:
优选地,第四步中,染色时,将绢丝浸入染液中,在室温下按浴比1:10固色30-40min,之后于温度85℃-95℃下皂洗,接着于室温下漂洗10-20min;所述染液含有重量百分比0.5-1.8%的活性染料X-3B、以及1.2-2.5g/L的Na2CO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发明人针对绢丝原料的特性,研制出绢纺梳理与棉型梳理相结合的加工方法,其中为使绢丝纤维更好地适用于棉纺设备,发明人更是创造性地提出纤维切断工序,直接将纤维加工到棉纺纤维长度,极大地加强了其在棉纺设备上的可纺性,提高了绢丝原料的利用率。
(2)本发明在细纱工序中运用了段彩纱纺纱技术,通过本色粗纱与有色粗纱的双粗纱喂入的办法,实现了绢丝段彩纱的生产加工,赋予了绢丝纯纺纱线更加丰富的色彩风格,提升了绢丝产品的附加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所用纤维切断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纤维切断刀具中同步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纤维切断刀具的正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所给出的例子。
本发明具体实施采用的绢丝段彩纱加工方法,包括:
第一步、对绢丝原料进行预处理,得绢丝;预处理包括:挑拣、扯松、除去异纤和杂质;
第二步、先将绢丝进行精练,再以温水漂洗绢丝,之后以清水将绢丝冲洗干净,然后将绢丝脱水;
第三步、重复第二步至少一次,作为复练;将所得绢丝的精干绵残胶率、残油率、回潮率分别控制在相应的预设范围内;
第四步、对第三步所得绢丝进行染色工序;
第五步、将第四步所得绢丝依次进行开绵工序、切绵工序、梳绵工序、第一道理条工序、第二道理条工序、纤维切断工序、梳理工序、第一道并条工序、第二道并条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制得绢丝段彩纱线;
其中,梳理工序、第一道并条工序、第二道并条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分别在相应的棉型设备上完成。
具体而言,第五步的纤维切断工序中,采用纤维切断设备,
如图1至图3所示,纤维切断设备包括机架(图中未示),机架支撑有纤维切断刀具1、一组进料牵引对2以及一组出料牵引对3,进料牵引对2位于纤维切断刀具1的进料侧,出料牵引对3位于纤维切断刀具1的出料侧,进料牵引对2、出料牵引对3分别由牵引罗拉4和胶辊5组成,牵引罗拉的末端设有同步轮6;该组进料牵引对2中牵引罗拉的同步轮6分别与第一同步带7传 动连接,该组出料牵引对3中牵引罗拉的同步轮6分别与第二同步带8传动连接;该组进料牵引对2中最靠近纤维切断刀具1的牵引罗拉的同步轮6、该组出料牵引对3中最靠近纤维切断刀具1的牵引罗拉的同步轮6还分别与第三同步带9传动连接;该组出料牵引对3中最远离纤维切断刀具1的牵引罗拉的同步轮6还经第四同步带10与伺服电机11输出轴传动连接;伺服电机11受控端与PLC(图中未示)控制端连接;
纤维切断工序的具体过程为: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同步带的传动作用下,伺服电机11带动进料牵引对2的牵引罗拉以及出料牵引对3的牵引罗拉同步转动;经前道工序加工所得的绢丝绵条12依次在进料牵引对2、出料牵引对3的牵引下进行输送;在PLC控制下,伺服电机11运转预设时间t1后停止运转,并等待预设时间t2后继续运转,在伺服电机11等待过程中纤维切断刀具1将绢丝绵条12切断、并得到长度在预设长度范围内的绢丝短纤维,如此循环往复。
纤维切断刀具1由刀口相对的上切刀1-1和下切刀1-2组成,纤维切断刀具1具有上切刀1-1和下切刀1-2分开的第一状态,以及上切刀1-1和下切刀1-2刀口对合的第二状态;该组进料牵引对2的牵引罗拉和胶辊、该组出料牵引对3的牵引罗拉和胶辊全部相互平行;牵引罗拉的同步轮6为周向具有等距齿13的齿轮,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同步带分别具有与相应等距齿啮合的齿形结构(图中未示);该组进料牵引对2中相邻牵引罗拉的间距、该组出料牵引对3中相邻牵引罗拉的间距分别保持在18-28mm;预设长度范围为20-30mm。
此外,第二步中,精练时,将绢丝浸入pH值为7.0-11.0的精练溶液中,控制温度为90℃-115℃,按浴比1:50进行精练15-40min,精练溶液中含有 0.45-0.65g/L助剂和0.3-0.65g/L除油剂;漂洗时采用温度为50℃-70℃的温水。助剂为雷米邦,除油剂为HS-Jconc。
第三步中,按重量百分比计,精干绵残胶率控制在2.5-4.5%,残油率控制在4%以下,回潮率控制在10-12%。
第四步中,染色时,将绢丝浸入染液中,在室温下按浴比1:10固色30-40min,之后于温度85℃-95℃下皂洗,接着于室温下漂洗10-20min;染液含有重量百分比0.5-1.8%的活性染料X-3B、以及1.2-2.5g/L的Na2CO3
第五步中,开绵工序采用绢纺开绵机,工艺参数为:刺毛辊速度3.0-4.5r/min,锡林速度120-150r/min,锡林与刺辊的速比为205,工作辊速度7.5-10.5r/min,锡林-刺毛辊间的隔距5.5mm,锡林-工作辊隔距2.0mm,持绵刀-锡林隔距4.5mm,铺绵长度400-650mm,铺绵宽度450-700mm;
切绵工序采用切绵机,工艺参数为:锡林速度160-190r/min,锡林-刺辊间的隔距6-8mm,锡林与刺辊速比为350-380,铺绵张数3张;
梳绵工序采用圆梳机,工艺参数为:每门杆绵数9根,锡林速度5-15r/min,前滚筒速度75-90r/min,后滚筒速度190-220r/min,前滚筒-锡林隔距0.4-0.8mm,后滚筒-锡林隔距0.4-0.8mm;
第一道理条工序和第二道理条工序相同,均采用双皮圈牵伸理条机,工艺参数为:前隔距350-370mm,前牵伸倍数5.39-11.5倍,后牵伸倍数1.01-1.55倍,后隔距150-255mm,喂入总根数9根。
梳理工序的棉型梳棉机搭配有化纤型梳理针布,工艺参数为:锡林速度300-360r/min,盖板速度65-80m/min,刺辊速度700-800r/min,道夫速度28-32r/min,锡林-盖板五点隔距7mm、6mm、6mm、6mm、7mm,锡林-刺辊隔距7mm,锡林-道夫隔距5mm;
第一道并条工序的工艺参数为:预并条并合数为6根,后区牵伸倍数为1.10-1.25;前区罗拉中心距为45-48mm、中区罗拉中心距为41-45mm、后区罗拉中心距为51-56mm;
第二道并条工序的工艺参数为:预并条并合数为6根,后区牵伸倍数为1.09-1.15;前区罗拉中心距为45-48mm、中区罗拉中心距为41-45mm、后区罗拉中心距为51-56mm;
粗纱工序的工艺参数为:锭速500-620r/min,粗纱定量2.0-3.2g/10m,粗纱捻系数控制在45-56之间(由于绢丝纤维整齐度好,纤维表面光洁,因此在保证能成纱条件下尽量采用较小捻系数),罗拉隔距为9×24×32mm,罗拉直径28×28×25×28mm,后区牵伸倍数在1.13倍;
细纱工序采用EJM128K棉型环锭纺细纱机,牵伸形式为双区三罗拉式牵伸,具体工序为:先将本色粗纱从中罗拉钳口喂入,有色粗纱经喇叭口后从后罗拉钳口喂入,后罗拉间歇式将粗纱往前输送,在后罗拉停顿时,中罗拉加速喂入本色粗纱(这样所得细纱可形成以本色粗纱色调为主,有色粗纱色调为辅的色彩风格);具体工艺参数为:纺纱支数60-80Nm,细纱捻度570-700T/m,钢领型号PG1-4054,罗拉表面隔距20.5×37,锭速为8500-9800r/min,钳口隔距2.75mm,段彩系数130-165,段彩倍率在100-350之间,段彩长度最小长度不小于15mm,本色纱长度最小长度不小于45mm。
绢纺开绵机为DJ061型开绵机;切绵机为CZ181型切绵机;圆梳机为CZ163A型圆梳机;双皮圈牵伸理条机为BR221型双皮圈牵伸理条机;梳理工序采用A186G棉型梳棉机;第一、第二道并条工序分别采用棉型并条机FA302;粗纱工序采用棉型粗纱机FA425。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采用上述绢丝段彩纱加工方法,具体参数如下:
第二步:采用pH值为8.9的精练溶液,控制温度为95℃,按浴比1:50进行精练25min,精练溶液中含有0.60g/L助剂和0.55g/L除油剂;漂洗时采用温度为60℃的温水。
第三步:重复第二步一次。
第四步:浴比1:10固色30min,之后于温度85℃下皂洗,接着于室温下漂洗15min;染液含有重量百分比1.25%的活性染料X-3B、以及2.0g/L的Na2CO3
第五步:
开绵工序的工艺参数为:刺毛辊速度3.5r/min,锡林速度120r/min,锡林与刺辊的速比为205,工作辊速度8.5r/min,锡林-刺毛辊间的隔距5.5mm,锡林-工作辊隔距2.0mm,持绵刀-锡林隔距4.5mm,铺绵长度450mm,铺绵宽度650mm。
切绵工序的工艺参数为:锡林速度180r/min,锡林-刺辊间的隔距8mm,锡林与刺辊速比355,铺绵张数3张。
梳绵工序的工艺参数为:每门杆绵数9根,锡林速度5-15r/min,前滚筒速度75r/min,后滚筒速度195r/min,前滚筒-锡林隔距0.6mm,后滚筒-锡林隔距0.4mm。
第一道理条工序和第二道理条工序的工艺参数分别为:前隔距350mm,前牵伸倍数6.98倍,后牵伸倍数1.17倍,后隔距205mm,喂入总根数9根。
纤维切断工序中,预设纤维长度为25mm;相邻牵引罗拉的间距为20mm。
梳理工序的工艺参数为:锡林速度320r/min,盖板速度68m/min,刺辊速度720r/min,道夫速度28r/min,锡林-盖板五点隔距7mm、6mm、6mm、6mm、7mm,锡林-刺辊隔距7mm,锡林-道夫隔距5mm。
第一道并条工序的工艺参数为:预并条并合数为6根,后区牵伸倍数1.15;前区罗拉中心距48mm、中区罗拉中心距45mm、后区罗拉中心距55mm。
第二道并条工序中的工艺参数为:预并条并合数为6根,后区牵伸倍数1.15;前区罗拉中心距为45mm、中区罗拉中心距42mm、后区罗拉中心距53mm。
粗纱工序的工艺参数为:锭速560r/min,粗纱定量3.0g/10m,粗纱捻系数47,罗拉隔距为9×24×32mm,罗拉直径28×28×25×28mm,后区牵伸倍数1.13倍。
细纱工序的工艺参数为:纺纱支数80Nm,细纱捻度690T/m,钢领型号PG1-4054,罗拉表面隔距20.5×37,锭速8500r/min,钳口隔距2.75mm,段彩系数155,段彩倍率140,段彩长度30mm,本色纱长度145mm。
本实施例可成功制得绢丝段彩纱线。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采用上述绢丝段彩纱加工方法,具体参数如下:
第二步:采用pH值为8.0的精练溶液,控制温度为100℃,按浴比1:50进行精练30min,精练溶液中含有0.50g/L助剂和0.45g/L除油剂;漂洗时采用温度为50℃的温水。
第三步:重复第二步一次。
第四步:浴比1:10固色40min,之后于温度90℃下皂洗,接着于室温下漂洗10min;染液含有重量百分比0.9%的活性染料X-3B、以及2.0g/L的Na2CO3
第五步:
开绵工序的工艺参数为:刺毛辊速度4.0r/min,锡林速度145r/min,锡林与刺辊的速比为205,工作辊速度7.5r/min,锡林-刺毛辊间的隔距5.5mm,锡林-工作辊隔距2.0mm,持绵刀-锡林隔距4.5mm,铺绵长度550mm,铺绵宽度 500mm。
切绵工序的工艺参数为:锡林速度175r/min,锡林-刺辊间的隔距6mm,锡林与刺辊速比360,铺绵张数3张。
梳绵工序的工艺参数为:每门杆绵数9根,锡林速度5-15r/min,前滚筒速度80r/min,后滚筒速度205r/min,前滚筒-锡林隔距0.4mm,后滚筒-锡林隔距0.4mm。
第一道理条工序和第二道理条工序的工艺参数分别为:前隔距360mm,前牵伸倍数7.53倍,后牵伸倍数1.23倍,后隔距215mm,喂入总根数9根。
纤维切断工序中,预设纤维长度为23mm;相邻牵引罗拉的间距为22mm。
梳理工序的工艺参数为:锡林速度345r/min,盖板速度65m/min,刺辊速度700r/min,道夫速度30r/min,锡林-盖板五点隔距7mm、6mm、6mm、6mm、7mm,锡林-刺辊隔距7mm,锡林-道夫隔距5mm。
第一道并条工序的工艺参数为:预并条并合数为6根,后区牵伸倍数1.15;前区罗拉中心距45mm、中区罗拉中心距43mm、后区罗拉中心距53mm。
第二道并条工序中的工艺参数为:预并条并合数为6根,后区牵伸倍数1.09;前区罗拉中心距45mm、中区罗拉中心距43mm、后区罗拉中心距54mm。
粗纱工序的工艺参数为:锭速530r/min,粗纱定量2.0g/10m,捻系数56,罗拉隔距为9×24×32mm,罗拉直径28×28×25×28mm,后区牵伸倍数1.13倍。
细纱工序的工艺参数为:纺纱支数60Nm,细纱捻度575T/m,钢领型号PG1-4054,罗拉表面隔距20.5×37,锭速为9500r/min,钳口隔距2.75mm,段彩系数165,段彩倍率200,段彩长度25mm,本色纱长度95mm。
本实施例可成功制得绢丝段彩纱线。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绢丝段彩纱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对绢丝原料进行预处理,得绢丝;所述预处理包括:挑拣、扯松、除去异纤和杂质;
第二步、先将绢丝进行精练,再以温水漂洗绢丝,之后以清水将绢丝冲洗干净,然后将绢丝脱水;
第三步、重复第二步至少一次,作为复练;将所得绢丝的精干绵残胶率、残油率、回潮率分别控制在相应的预设范围内;
第四步、对第三步所得绢丝进行染色工序;
第五步、将第四步所得绢丝依次进行开绵工序、切绵工序、梳绵工序、第一道理条工序、第二道理条工序、纤维切断工序、梳理工序、第一道并条工序、第二道并条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制得绢丝段彩纱线;
其中,梳理工序、第一道并条工序、第二道并条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分别在相应的棉型设备上完成;
第五步的纤维切断工序中,采用纤维切断设备,
所述纤维切断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支撑有纤维切断刀具、一组进料牵引对以及一组出料牵引对,所述进料牵引对位于纤维切断刀具的进料侧,所述出料牵引对位于纤维切断刀具的出料侧,所述进料牵引对、出料牵引对分别由牵引罗拉和胶辊组成,所述牵引罗拉的末端设有同步轮;该组进料牵引对中牵引罗拉的同步轮分别与第一同步带传动连接,该组出料牵引对中牵引罗拉的同步轮分别与第二同步带传动连接;该组进料牵引对中最靠近纤维切断刀具的牵引罗拉的同步轮、该组出料牵引对中最靠近纤维切断刀具的牵引罗拉的同步轮还分别与第三同步带传动连接;该组出料牵引对中最远离纤维切断刀具的牵引罗拉的同步轮还经第四同步带与伺服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伺服电机受控端与 PLC控制端连接;
纤维切断工序的具体过程为: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同步带的传动作用下,伺服电机带动进料牵引对的牵引罗拉以及出料牵引对的牵引罗拉同步转动;经前道工序加工所得的绢丝绵条依次在进料牵引对、出料牵引对的牵引下进行输送;在PLC控制下,伺服电机运转预设时间t1后停止运转,并等待预设时间t2后继续运转,在伺服电机等待过程中纤维切断刀具将绢丝绵条切断、并得到长度在预设长度范围内的绢丝短纤维,如此循环往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绢丝段彩纱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纤维切断刀具由刀口相对的上切刀和下切刀组成,所述纤维切断刀具具有上切刀和下切刀分开的第一状态,以及上切刀和下切刀刀口对合的第二状态;该组进料牵引对的牵引罗拉和胶辊、该组出料牵引对的牵引罗拉和胶辊全部相互平行;所述牵引罗拉的同步轮为周向具有等距齿的齿轮,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同步带分别具有与相应等距齿啮合的齿形结构;该组进料牵引对中相邻牵引罗拉的间距、该组出料牵引对中相邻牵引罗拉的间距分别保持在18-28mm;所述预设长度范围为20-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绢丝段彩纱加工方法,其特征是,第二步中,精练时,将绢丝浸入pH值为7.0-11.0的精练溶液中,控制温度为90℃-115℃,按浴比1:50进行精练15-40min,所述精练溶液中含有0.45-0.65g/L助剂和0.3-0.65g/L除油剂;漂洗时采用温度为50℃-70℃的温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绢丝段彩纱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助剂为雷米邦,所述除油剂为HS-Jconc。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绢丝段彩纱加工方法,其特征是,第三步中,按重量百分比计,精干绵残胶率控制在2.5-4.5%,残油率控制在4%以下,回潮 率控制在10-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绢丝段彩纱加工方法,其特征是,第五步中,开绵工序采用绢纺开绵机,工艺参数为:刺毛辊速度3.0-4.5r/min,锡林速度120-150r/min,锡林与刺辊的速比为205,工作辊速度7.5-10.5r/min,锡林-刺毛辊间的隔距5.5mm,锡林-工作辊隔距2.0mm,持绵刀-锡林隔距4.5mm,铺绵长度400-650mm,铺绵宽度450-700mm;
切绵工序采用切绵机,工艺参数为:锡林速度160-190r/min,锡林-刺辊间的隔距6-8mm,锡林与刺辊速比为350-380,铺绵张数3张;
梳绵工序采用圆梳机,工艺参数为:每门杆绵数9根,锡林速度5-15r/min,前滚筒速度75-90r/min,后滚筒速度190-220r/min,前滚筒-锡林隔距0.4-0.8mm,后滚筒-锡林隔距0.4-0.8mm;
第一道理条工序和第二道理条工序相同,均采用双皮圈牵伸理条机,工艺参数为:前隔距350-370mm,前牵伸倍数5.39-11.5倍,后牵伸倍数1.01-1.55倍,后隔距150-255mm,喂入总根数9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绢丝段彩纱加工方法,其特征是,第五步中,梳理工序的棉型梳棉机搭配有化纤型梳理针布,工艺参数为:锡林速度300-360r/min,盖板速度65-80m/min,刺辊速度700-800r/min,道夫速度28-32r/min,锡林-盖板五点隔距7mm、6mm、6mm、6mm、7mm,锡林-刺辊隔距7mm,锡林-道夫隔距5mm;
第一道并条工序的工艺参数为:预并条并合数为6根,后区牵伸倍数为1.10-1.25;前区罗拉中心距为45-48mm、中区罗拉中心距为41-45mm、后区罗拉中心距为51-56mm;
第二道并条工序的工艺参数为:预并条并合数为6根,后区牵伸倍数为 1.09-1.15;前区罗拉中心距为45-48mm、中区罗拉中心距为41-45mm、后区罗拉中心距为51-56mm;
粗纱工序的工艺参数为:锭速500-620r/min,粗纱定量2.0-3.2g/10m,粗纱捻系数控制在45-56之间,罗拉隔距为9×24×32mm,罗拉直径28×28×25×28mm,后区牵伸倍数在1.13倍;
细纱工序采用EJM128K棉型环锭纺细纱机,牵伸形式为双区三罗拉式牵伸,具体工序为:先将本色粗纱从中罗拉钳口喂入,有色粗纱经喇叭口后从后罗拉钳口喂入,后罗拉间歇式将粗纱往前输送,在后罗拉停顿时,中罗拉加速喂入本色粗纱;具体工艺参数为:纺纱支数60-80Nm,细纱捻度570-700T/m,钢领型号PG1-4054,罗拉表面隔距20.5×37,锭速为8500-9800r/min,钳口隔距2.75mm,段彩系数130-165,段彩倍率在100-350之间,段彩长度最小长度不小于15mm,本色纱长度最小长度不小于45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绢丝段彩纱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绢纺开绵机为DJ061型开绵机;所述切绵机为CZ181型切绵机;所述圆梳机为CZ163A型圆梳机;所述双皮圈牵伸理条机为BR221型双皮圈牵伸理条机;梳理工序采用A186G棉型梳棉机;第一、第二道并条工序分别采用棉型并条机FA302;粗纱工序采用棉型粗纱机FA425。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绢丝段彩纱加工方法,其特征是,第四步中,染色时,将绢丝浸入染液中,在室温下按浴比1:10固色30-40min,之后于温度85℃-95℃下皂洗,接着于室温下漂洗10-20min;所述染液含有重量百分比0.5-1.8%的活性染料X-3B、以及1.2-2.5g/L的Na2CO3
CN201510229415.0A 2015-05-07 2015-05-07 绢丝段彩纱加工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900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29415.0A CN104790080B (zh) 2015-05-07 2015-05-07 绢丝段彩纱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29415.0A CN104790080B (zh) 2015-05-07 2015-05-07 绢丝段彩纱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90080A CN104790080A (zh) 2015-07-22
CN104790080B true CN104790080B (zh) 2017-03-08

Family

ID=53555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2941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90080B (zh) 2015-05-07 2015-05-07 绢丝段彩纱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900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16823B (zh) * 2015-11-04 2017-07-25 浙江华孚色纺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色纺纱的方法
CN106319715A (zh) * 2016-10-09 2017-01-11 江南大学 一种逐层紧密包缠纱及其生产方法
CN106544766B (zh) * 2016-10-28 2018-10-02 江南大学 一种绢丝纱生产工艺
CN108998869B (zh) * 2018-09-18 2021-03-16 宜城市天舒纺织有限公司 多彩纱生产装置及生产工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636A (zh) * 1996-05-31 1997-05-14 绵阳市涪城区天宝绢纺厂 疵茧、废丝制丝绒的方法
CN1247243A (zh) * 1999-10-22 2000-03-15 秦志强 一种蚕丝针织编织纱线及其制造方法
CN104480590A (zh) * 2014-11-18 2015-04-01 江南大学 一种高支绢丝纱的纺纱方法
CN104562341A (zh) * 2013-10-29 2015-04-29 李长娟 纺织原料纺纱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63301A (ja) * 1992-03-17 1993-10-12 Asahi Chem Ind Co Ltd サポーティストッキング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636A (zh) * 1996-05-31 1997-05-14 绵阳市涪城区天宝绢纺厂 疵茧、废丝制丝绒的方法
CN1247243A (zh) * 1999-10-22 2000-03-15 秦志强 一种蚕丝针织编织纱线及其制造方法
CN104562341A (zh) * 2013-10-29 2015-04-29 李长娟 纺织原料纺纱工艺
CN104480590A (zh) * 2014-11-18 2015-04-01 江南大学 一种高支绢丝纱的纺纱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90080A (zh) 2015-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24658B (zh) 一种麻类韧皮纤维的加工工艺
CN102677247B (zh) 一种多彩复合竹节或缎彩系列纱线、面料及纱线的生产方法
CN104790080B (zh) 绢丝段彩纱加工方法
CN101638821B (zh) 一种有机长绒棉纤维纺纱工艺
CN106757618B (zh) 一种涤/棉精梳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CN102242403B (zh) 一种麻状竹纤维、可纺麻形竹纤维、竹纤维纱线的生产工艺
CN101851787A (zh) 一种韧皮麻纤维制作生产线
CN104846502B (zh) 一种竹/绢丝/彩棉段彩纱线的生产方法
CN1687501A (zh) 棉/毛结合型工艺路线的多原料混纺色纺纱线生产方法
CN105803608A (zh) 一种大麻/棉混纺的高档内衣面料用纱及其加工方法
CN105401293A (zh) 一种新型花式纱及其生产方法
CN107099897A (zh) 一种粘胶纤维、丽彩纤维混纺纱线及其纺纱工艺
CN104818559B (zh) 一种棉/绢丝段彩纱及其生产方法
CN109763229A (zh) 电磁屏蔽纱线的生产方法
CN103981612A (zh) 一种ab竹节复合纱及其生产方法
CN104831436A (zh) 一种多彩绢丝纱线及其生产方法
CN106012142A (zh) 一种棉纺加工方法
CN104593920A (zh) 一种棉型切断生产苎麻精梳纱的方法
CN101230509B (zh) 天然麻纱机械化生产工艺
CN102534914A (zh) 一种雪花纱线及其制造方法
CN1324176C (zh) 一种染色后棉花散纤维的纺纱方法
CN106884239A (zh) 一种棉与海藻酸铜混纺纱的加工方法
CN102517729A (zh) 一种彩色再生雪花混纺工艺
CN210237871U (zh) 毛纺专用打样梳毛机
CN110359141B (zh) 苎麻原麻纺纱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u Aimin

Inventor before: Zhang Hong

Inventor before: Su Xuzhong

Inventor before: Liu Xinjin

Inventor before: Xie Chunping

Inventor before: Xu Bojun

Inventor before: Liu Yanqing

Inventor before: Zhu Yuku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02

Address after: 226691, Nantong County, Jiangsu City, Haian Province, pier Town, pier West Village seven groups

Patentee after: NANTONG SUZHONG TEXTILE Co.,Ltd.

Address before: 1800 No. 214122 Jiangsu city of Wuxi Province Li Lake Avenue

Patentee before: Jiangnan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