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16823B - 一种生产色纺纱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产色纺纱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16823B CN105316823B CN201510746770.5A CN201510746770A CN105316823B CN 105316823 B CN105316823 B CN 105316823B CN 201510746770 A CN201510746770 A CN 201510746770A CN 105316823 B CN105316823 B CN 10531682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itta
- auxiliary
- special
- shaped section
- ro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色纺纱的方法,为将三种不同颜色的原料纤维分别依次通过抓棉、混棉、开棉、成卷、梳棉、头并和二并后制成半熟条,所述半熟条分别为主色条、第一辅色条和第二辅色条,所述主色条、第一辅色条和第二辅色条一起经末并条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和络筒工序制成纱线,所述末并条工序为在并条机装置中进行,所述并条机装置包括给棉罗拉和牵伸区。将这种并条机装置用于纱线纺制工序时,主色条、第一辅色条和第二辅色条的颜色不一致,一般具有鲜明的颜色对比,再经粗纱和细纱工序后获得的纱线及织物呈现出与传统织物完全不同的风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纱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色纺纱的方法。
背景技术
色纺纱已经是很流行的产品,而常规色纺纱在纱线长度方向上基本上颜色都是一致的,由这样的纱线织造而成的织物给人一种单调的视觉效果,而且其采用辅纱叠加在主纱之上的结构,纱线条干均匀度差,面料手感粗糙,光洁度差。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人们更加强烈的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现自己的个性,以体现自我的存在。因而那些与众不同,体现个性的纺织品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并条机的作用是改善条子的内部结构,从而提高其长片段均匀度,同时降低重量不匀率,使条子中的纤维伸直平行,减少弯钩,使细度符合规定,使不同品种的原料混合均匀,达到规定的混合比。并条机按牵伸机构形式分为罗拉牵伸并条机和针梳机两大类。且一般并条机由喂入部分、牵伸部分、成条部分和一些自动装置组成。
传统的并条机主要生产色调一致、条干均匀的纱线,即使是通过条混工艺也只能实现条子截面方向上的分布不均,而在条子纵向方向的色彩变化,并没有深入的研究。通过变频纱线的井喷市场,不难看出人们对于个性化的、视觉冲击力强的纱线有作较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色纺纱的方法,不仅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条混工艺中棉条缺乏纵向方向的色彩变化的问题,而且所生产纱线无纵向方向的粗细变化,条干均匀度好,织造的面料光洁。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生产色纺纱的方法,为将三种不同颜色的原料纤维分别依次通过抓棉、混棉、开棉、成卷、梳棉、头并和二并后制成半熟条,所述半熟条分别为主色条、第一辅色条和第二辅色条,所述主色条、第一辅色条和第二辅色条一起经末并条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和络筒工序制成纱线,
所述末并条工序为在并条机装置中进行,所述并条机装置包括给棉罗拉和牵伸区,所述牵伸区包括后罗拉、后皮辊、中罗拉、中皮辊、前罗拉和前皮辊;所述后皮辊的中间设有第一异形段和第二异形段,沿着所述后皮辊的圆周方向,所述第一异形段和所述第二异形段的表面上均设有至少两个切面或凹槽,且所述第一异形段上的切面或凹槽与所述第二异形段上的切面或凹槽交错设置;
所述并条机装置还包括分条器,所述分条器位于所述给棉罗拉和所述牵伸区之间;所述分条器包括分条杆和活动设在所述分条杆上的若干个分条柱;
在末并条工序中,所述主色条、第一辅色条和第二辅色条经过所述分条器,被所述分条柱隔开后喂入后罗拉和后皮辊之间进入牵伸区进行牵伸;且所述主色条经后皮辊的两侧喂入,所述第一辅色条经所述后皮辊的第一异形段喂入,所述第二辅色条经所述后皮辊的第二异形段喂入。
沿着所述第一异形段或所述第二异形段的圆周方向,所述第一异形段和所述第二异形段上的切面和凹槽间隔相邻两个之间的间隔相等。
更为优选地,沿着所述后皮辊的周长进行4、6、8、10、12、14或16等分,所述第一异形段和所述第二异形段上每隔一等分设有切面或凹槽,且所述第一异形段的切面或凹槽与所述第二异形段的切面或凹槽交错设置。
优选地,所述主色条、第一辅色条和第二辅色条的定量均为12.0~30.0克/5米。
优选地,所述分条柱垂直于所述分条杆。
优选地,经末并条工序后获得末并条的定量为12.0~30.0克/5米。
优选地,所述切面或凹槽的个数为2~8个。
优选地,所述切面或凹槽的个数为2~4个。
更优选地,沿着所述后皮辊的周长进行四等分,每一等分对应中心角为90度,所述第一异形段和所述第二异形段上每隔一等分设有切面或凹槽,且所述第一异形段的切面或凹槽与所述第二异形段的切面或凹槽交错设置。此时切面或凹槽的个数为2个。
更优选地,沿着所述后皮辊的周长进行六等分,所述第一异形段和所述第二异形段上每隔一等分设有切面或凹槽,且所述第一异形段的切面或凹槽与所述第二异形段的切面或凹槽交错设置。此时切面或凹槽的个数为3个。
更优选地,沿着所述后皮辊的周长进行八等分,所述第一异形段和所述第二异形段上每隔一等分设有切面或凹槽,且所述第一异形段的切面或凹槽与所述第二异形段的切面或凹槽交错设置。此时切面或凹槽的个数为4个。
更优选地,沿着所述后皮辊的周长进行十等分,所述第一异形段和所述第二异形段上每隔一等分设有切面或凹槽,且所述第一异形段的切面或凹槽与所述第二异形段的切面或凹槽交错设置。此时切面或凹槽的个数为5个。
以以上类推,分别可以获得更多凹槽时不同结构的后皮辊。
优选地,所述末并条工序中的后牵伸倍数为1.2~3.0倍。
优选地,在末并条工序中,所述主色条的喂入根数为6根,第一辅色条和第二辅色条的喂入根数均为1根。
优选地,所述原料纤维为棉纤维、麻纤维和化学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由上述方法获得的色纺纱线。
优选地,所述纱线的支数为10S~120S。
优选地,所述切面或凹槽的底面到所述后皮辊的轴心的距离比所述后皮辊的半径小1~6mm。
更优选地,沿着所述中胶辊的轴向方向,所述切面或凹槽的长度为所述中胶辊长度的0.1~0.25倍。
本发明的方法中在末并条工序中采用具有切面或凹槽的后皮辊并结合分条器的引导作用实现对棉条的局部牵伸和不均牵伸。现有技术中设有导条结构只含有两个导条钉,而本发明中新添加了分条器设有5个分条柱。所述分条柱能够限制棉条的喂入位置,避免半熟条在进入牵伸区时出现交叉和混乱,保证半熟条按照喂入次序分别分布在牵伸区的各皮辊的对应位置上进行牵伸,从而使得工艺易于控制,保证并条工作的稳定和有序。
本发明中其他工序如未经说明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装置和设备及参数。
本发明中在末并条工序中,后皮辊的切面或凹槽使得棉条进入并条机装置的牵伸区后经过切面或凹槽部分的棉条未被牵伸或牵伸力度较小,同时,将这种并条机装置用于纱线纺制工序时,主色条、第一辅色条和第二辅色条的颜色不一致,一般具有鲜明的颜色对比,再经粗纱和细纱工序后获得的纱线及织物呈现出与传统织物完全不同的风格。所制成的织物表现出明显的风格特征,具有一道道色彩对比明显或模糊的横条状,或深浅对比的条状。在不使用变频设备的情况下,生产出色彩或深浅变化的纱线,而且纱线条干均匀度好,强度高,达到了《针织棉色纺纱FZ/T 12014-2006》行业标准,克服了传统并条段彩纱条干差、强度低等问题。同时织物的表面光洁,结合条状效果,使得织物具有三维色彩对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所述并条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实施例中所述后皮辊及其表面的凹槽或切面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2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为分条器;
2为后皮辊;
21为切面或凹槽;
3为中皮辊;
4为前皮辊;
5为熟条;
6为主色条;
7为第一辅色条;
8为第二辅色条。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生产的纱线制备的面料的照片效果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生产的纱线制备的面料的照片效果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生产的纱线制备的面料的照片效果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生产的纱线制备的面料的照片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生产色纺纱的方法,为将三种不同颜色的原料纤维分别依次通过抓棉、混棉、开棉、成卷、梳棉、头并和二并后制成半熟条,所述半熟条分别为主色条、第一辅色条和第二辅色条,所述主色条、第一辅色条和第二辅色条一起经末并条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和络筒工序制成纱线,
所述末并条工序为在并条机装置中进行,所述并条机装置包括给棉罗拉和牵伸区,所述牵伸区包括后罗拉、后皮辊、中罗拉、中皮辊、前罗拉和前皮辊。所述主色条、第一辅色条和第二辅色条依次后罗拉和后皮辊、中罗拉和中皮辊、前罗拉和前皮辊握持而被拉伸。
所述后皮辊的中间设有第一异形段和第二异形段,沿着所述后皮辊的圆周方向,所述第
一异形段和所述第二异形段的表面上均设有至少两个切面或凹槽,且所述第一异形段上
的切面或凹槽与所述第二异形段上的切面或凹槽交错设置;
所述并条机装置还包括分条器,所述分条器位于所述给棉罗拉和所述牵伸区之间;所述
分条器包括分条杆和活动设在所述分条杆上的若干个分条柱;
在末并条工序中,所述主色条、第一辅色条和第二辅色条经过所述分条器,被所述分条柱隔开后喂入后罗拉和后皮辊之间进入牵伸区进行牵伸;且所述主色条经后皮辊的两侧喂入,所述第一辅色条和所述第二辅色条分别经所述后皮辊的第一异形段和所述第二异形段喂入。
本发明中后皮辊异形段为圆弧面和平面交错,随着后皮辊的转动,当圆弧面与后罗拉接触握持时,第一辅色条和第二辅色条以后罗拉的速度喂入;当圆弧面与后罗拉不握持时,第一辅色条和第二辅色条以中罗拉的速度喂入。而且,由于第一异形段和第二异性段的圆弧面和切面为交错设置,第一辅色条和第二辅色条交替以不同速度喂入。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原料纤维为本白色棉、红色棉和黄色棉。半熟条定量均为20.5克/5米。
喂入时的排列顺序为三根主色条、一根第一辅色条、一根第二辅色条和三根主色条依次架设在分条杆上并被分条柱隔开,且所述第一辅色条喂入后皮辊的第一异形段与后罗拉之间,所述第二辅色条喂入后皮辊的第二异形段与后罗拉之间。
本实施例中沿着所述后皮辊的周长进行四等分,每一等分对应中心角为90度,所述第一异形段和所述第二异形段上每隔一等分设有切面或凹槽,且所述第一异形段的切面或凹槽与所述第二异形段的切面或凹槽交错设置。此时切面或凹槽的个数为2个。
所述切面或凹槽的底面到所述后皮辊的轴心的距离比所述后皮辊的半径小3mm。
沿着所述中胶辊的轴向方向,所述切面或凹槽的长度为所述中胶辊长度的0.2倍。
本实施例中的后牵伸倍数为1.2倍。
具体工艺参数如下表:
备注:由于后皮辊的异形结构,辅色条一、辅色条二的喂入速度大于主色条的喂入速度。
采用上述工艺制得的末并条,再经粗纱、细纱、络筒工序,纺制出的纱线织布出的面料,具有新型的红、黄色多色新型外观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原料纤维为本白色原棉、蓝色棉、绿色棉。半熟条定量为15.0克/5米。
喂入时的排列顺序为三根主色条、一根第一辅色条、一根第二辅色条和三根主色条依次架设在分条杆上并被分条柱隔开,且所述第一辅色条喂入后皮辊的第一异形段与后罗拉之间,所述第二辅色条喂入后皮辊的第二异形段与后罗拉之间。
本实施例中沿着所述后皮辊的周长进行四等分,每一等分对应中心角为90度,所述第一异形段和所述第二异形段上每隔一等分设有切面或凹槽,且所述第一异形段的切面或凹槽与所述第二异形段的切面或凹槽交错设置。此时切面或凹槽的个数为2个。
所述切面或凹槽的底面到所述后皮辊的轴心的距离比所述后皮辊的半径小3mm。
沿着所述中胶辊的轴向方向,所述切面或凹槽的长度为所述中胶辊长度的0.2倍。
本实施例中的后牵伸倍数为1.8倍。具体工艺参数如下表:
备注:由于后皮辊的异形结构,辅色条一、辅色条二的喂入速度大于主色条的喂入速度。
采用上述工艺制得的末并条,再经粗纱、细纱、络筒工序,纺制出的纱线织布出的面料,具有新型的蓝、绿色多色新型外观效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原料纤维为本白色原棉、紫色棉、蓝色棉。半熟条定量为30.0克/5米。
喂入时的排列顺序为三根主色条、一根第一辅色条、一根第二辅色条和三根主色条依次架设在分条杆上并被分条柱隔开,且所述第一辅色条喂入后皮辊的第一异形段与后罗拉之间,所述第二辅色条喂入后皮辊的第二异形段与后罗拉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切面或凹槽的个数为3个。
所述切面或凹槽的底面到所述后皮辊的轴心的距离比所述后皮辊的半径小1mm。
沿着所述中胶辊的轴向方向,所述切面或凹槽的长度为所述中胶辊长度的0.25倍。
本实施例中的后牵伸倍数为2.5倍。具体工艺如下表:
备注:由于后皮辊的异形结构,辅色条一、辅色条二的喂入速度大于主色条的喂入速度
采用上述工艺制得的末并条,再经粗纱、细纱、络筒工序,纺制出的纱线织布出的面料,具有新型的紫、蓝色多色新型外观效果。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原料纤维为本白色原棉、蓝色棉、黄色棉。半熟条定量为12.0克/5米。
喂入时的排列顺序为三根主色条、一根第一辅色条、一根第二辅色条和三根主色条依次架设在分条杆上并被分条柱隔开,且所述第一辅色条喂入后皮辊的第一异形段与后罗拉之间,所述第二辅色条喂入后皮辊的第二异形段与后罗拉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切面或凹槽的个数为4个。
所述切面或凹槽的底面到所述后皮辊的轴心的距离比所述后皮辊的半径小2mm。
沿着所述中胶辊的轴向方向,所述切面或凹槽的长度为所述中胶辊长度的0.1倍。
本实施例中的后牵伸倍数为3.0倍。
备注:由于后皮辊的异形结构,辅色条一、辅色条二的喂入速度大于主色条的喂入速度。
采用上述工艺制得的末并条,再经粗纱、细纱、络筒工序,纺制出的纱线织布出的面料,具有新型的蓝、黄色多色新型外观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生产色纺纱的方法,将三种不同颜色的原料纤维分别依次通过抓棉、混棉、开棉、成卷、梳棉、头并和二并后制成半熟条,所述半熟条分别为主色条、第一辅色条和第二辅色条,所述主色条、第一辅色条和第二辅色条一起经末并条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和络筒工序制成纱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末并条工序在并条机装置中进行,所述并条机装置包括给棉罗拉和牵伸区,所述牵伸区包括后罗拉、后皮辊、中罗拉、中皮辊、前罗拉和前皮辊;所述后皮辊的中间设有第一异形段和第二异形段,沿着所述后皮辊的圆周方向,所述第一异形段和所述第二异形段的表面上均设有至少两个切面或凹槽,且所述第一异形段上的切面或凹槽与所述第二异形段上的切面或凹槽交错设置;
所述并条机装置还包括分条器,所述分条器位于所述给棉罗拉和所述牵伸区之间;所述分条器包括分条杆和活动设在所述分条杆上的若干个分条柱;
在末并条工序中,所述主色条、第一辅色条和第二辅色条经过所述分条器,被所述分条柱隔开后喂入后罗拉和后皮辊之间进入牵伸区进行牵伸;且所述主色条经后皮辊的两侧喂入,所述第一辅色条经所述后皮辊的第一异形段喂入,所述第二辅色条经所述后皮辊的第二异形段喂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色条、第一辅色条和第二辅色条的定量均为12.0~30.0克/5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经末并条工序后获得末并条的定量为12.0~30.0克/5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面或凹槽的个数为2~8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后皮辊的周长进行四等分,每一等分对应中心角为90度,所述第一异形段和所述第二异形段上每隔一等分设有切面或凹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末并条工序中的后牵伸倍数为1.2~3.0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末并条工序中,所述主色条的喂入根数为6根,第一辅色条和第二辅色条的喂入根数均为1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纤维为棉纤维、麻纤维和化学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9.一种由权利要求1~8任一方法获得的色纺纱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的支数为10S~120S。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46770.5A CN105316823B (zh) | 2015-11-04 | 2015-11-04 | 一种生产色纺纱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46770.5A CN105316823B (zh) | 2015-11-04 | 2015-11-04 | 一种生产色纺纱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16823A CN105316823A (zh) | 2016-02-10 |
CN105316823B true CN105316823B (zh) | 2017-07-25 |
Family
ID=55245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746770.5A Active CN105316823B (zh) | 2015-11-04 | 2015-11-04 | 一种生产色纺纱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31682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03614A (zh) * | 2016-05-12 | 2016-07-27 | 上海八达纺织印染服装有限公司 | 一种双色段彩混纺纱的纺制方法 |
CN106801282A (zh) * | 2017-01-23 | 2017-06-06 | 江苏新金兰纺织制衣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浅色号色纺纱线的生产方法 |
CN108004634B (zh) * | 2018-01-15 | 2021-01-01 | 无锡恒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聚乳酸彩色长竹节纱及其加工用并条装置和加工方法 |
CN109913986B (zh) * | 2019-04-19 | 2021-09-21 | 江南大学 | 一种精毛纺短竹节纱纺制细纱机装置及纺制方法 |
CN116254627A (zh) * | 2023-02-22 | 2023-06-13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差异化涡流纺花式纱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433227A (en) * | 1987-07-27 | 1989-02-03 | Kanebo Ltd | Slub yarn of fine spun monofilament |
CN103173904B (zh) * | 2013-03-15 | 2016-02-03 | 山东新易丰毛绒制品有限公司 | 多色渐变粗纱的纺织方法 |
CN203923514U (zh) * | 2014-04-28 | 2014-11-05 | 天津市靖隆纺织橡胶有限公司 | 一种分束罗拉 |
CN204162843U (zh) * | 2014-07-21 | 2015-02-18 | 浙江华孚色纺有限公司 | 一种差动纺色纺细纱机装置 |
CN104562338B (zh) * | 2014-12-12 | 2017-03-22 | 浙江华孚色纺有限公司 | 一种生产色纺纱的方法和色纺纱 |
CN204509599U (zh) * | 2014-12-29 | 2015-07-29 | 浙江华孚色纺有限公司 | 一种生产段彩粗纱的装置 |
CN104790080B (zh) * | 2015-05-07 | 2017-03-08 | 江南大学 | 绢丝段彩纱加工方法 |
-
2015
- 2015-11-04 CN CN201510746770.5A patent/CN105316823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16823A (zh) | 2016-02-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316823B (zh) | 一种生产色纺纱的方法 | |
CN104611807B (zh) | 一种生产段彩粗纱的方法 | |
CN103266374B (zh) | 一种喷气涡流纺花色纱的加工方法 | |
CN105624872B (zh) | 一种段彩纱纺纱装置和纺纱方法 | |
CN105755622B (zh) | 一种粗纱法ab纱生产工艺 | |
CN104818550B (zh) | 一种段彩并条机 | |
CN107460612A (zh) | 一种多彩渐变数码纱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887262A (zh) | 一种环锭纺粗纱错位纺生产ab纱的方法 | |
CN102505236A (zh) | 一种混纺断彩纱线制造方法 | |
CN103866441A (zh) | 一种生产多色段彩纱的方法及并条机装置 | |
CN108004634B (zh) | 一种聚乳酸彩色长竹节纱及其加工用并条装置和加工方法 | |
CN105671702B (zh) | 一种空间加捻纺纱装置和纺纱方法 | |
CN105019082B (zh) | 一种竹纤维与腈纶纤维混纺涡流纺纱品及其纺织方法 | |
CN110923873A (zh) | 纯棉色纺纱的生产方法 | |
CN109898213A (zh) | 一种基于边角料的循环棉面料生产方法 | |
US3020697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red single yarn in simulation of ply yarn | |
CN206033958U (zh) | 一种生产色纺纱的并条机装置 | |
CN110079909B (zh) | 双丝包芯包缠纱的生产方法 | |
CN104831436A (zh) | 一种多彩绢丝纱线及其生产方法 | |
KR101321569B1 (ko) | 벌키 t/r 헤어 복합사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헤어사 편직물 | |
CN104372482B (zh) | 一种新式溢彩竹节纱的加工方法 | |
CN104233553A (zh) | 一种ab竹节纱的制备工艺 | |
CN104562338B (zh) | 一种生产色纺纱的方法和色纺纱 | |
CN105887261B (zh) | 一种色纺花式粗纱的赛洛式生产方法 | |
CN205258715U (zh) | 一种生产色纺纱的并条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