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58715U - 一种生产色纺纱的并条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产色纺纱的并条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58715U
CN205258715U CN201520872890.5U CN201520872890U CN205258715U CN 205258715 U CN205258715 U CN 205258715U CN 201520872890 U CN201520872890 U CN 201520872890U CN 205258715 U CN205258715 U CN 2052587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groove
tangent plane
drawing frame
fram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7289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卫民
刘伟
宋祖龙
韩天活
蔡致远
吴洪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fu fashion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FU MELANGE YAR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FU MELANGE YAR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FU MELANGE YAR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7289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587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587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587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产色纺纱的并条机装置,所述并条机装置包括给棉罗拉和牵伸区,所述牵伸区包括后罗拉、后皮辊、中罗拉、中皮辊、前罗拉和前皮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皮辊的中间设有第一异形段和第二异形段,沿着所述后皮辊的圆周方向,所述第一异形段和所述第二异形段的表面上均设有至少两个切面或凹槽,且所述第一异形段上的切面或凹槽与所述第二异形段上的切面或凹槽交错设置。将这种并条机装置用于纱线纺制工序时,主色条、第一辅色条和第二辅色条的颜色不一致,一般具有鲜明的颜色对比,再经粗纱和细纱工序后获得的纱线及织物呈现出与传统织物完全不同的风格。

Description

一种生产色纺纱的并条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色纺纱的并条机装置。
背景技术
色纺纱已经是很流行的产品,而常规色纺纱在纱线长度方向上基本上颜色都是一致的,由这样的纱线织造而成的织物给人一种单调的视觉效果。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人们更加强烈的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现自己的个性,以体现自我的存在。因而那些与众不同,体现个性的纺织品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并条机的作用是改善条子的内部结构,从而提高其长片段均匀度,同时降低重量不匀率,使条子中的纤维伸直平行,减少弯钩,使细度符合规定,使不同品种的原料混合均匀,达到规定的混合比。并条机按牵伸机构形式分为罗拉牵伸并条机和针梳机两大类。且一般并条机由喂入部分、牵伸部分、成条部分和一些自动装置组成。
传统的并条机主要生产色调一致、条干均匀的纱线,即使是通过条混工艺也只能实现条子截面方向上的分布不均,而在条子纵向方向的色彩变化,并没有深入的研究。通过变频纱线的井喷市场,不难看出人们对于个性化的、视觉冲击力强的纱线有作较大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色纺纱的并条机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条混工艺中棉条缺乏纵向方向的色彩变化的问题。目前,一些通过设备改造的并条段彩专利产品,实现了纵向方向的色彩变化,但其采用辅色条叠加在主色条上,严重恶化了条干均匀度,影响了面料效果,限制了使用范围。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生产色纺纱的并条机装置,所述并条机装置包括给棉罗拉和牵伸区,所述牵伸区包括后罗拉、后皮辊、中罗拉、中皮辊、前罗拉和前皮辊,所述后皮辊的中间设有第一异形段和第二异形段,沿着所述后皮辊的圆周方向,所述第一异形段和所述第二异形段的表面上均设有至少两个切面或凹槽,且所述第一异形段上的切面或凹槽与所述第二异形段上的切面或凹槽交错设置。
沿着所述第一异形段或所述第二异形段的圆周方向,所述第一异形段和所述第二异形段
上的切面和凹槽间隔相邻两个之间的间隔相等。
更为优选地,沿着所述后皮辊的周长进行4、6、8、10、12、14或16等分,所述第一异形段
和所述第二异形段上每隔一等分设有切面或凹槽,且所述第一异形段的切面或凹槽与所
述第二异形段的切面或凹槽交错设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沿着所述后皮辊的轴向方向,所述切面或凹槽的长度为所述后皮辊长度的0.1~0.25倍。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切面或凹槽的宽度为所述后皮辊的直径的0.1~0.25倍。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切面或凹槽的个数为2~8个。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切面或凹槽的个数为2~4个。
更优选地,所述切面或凹槽的个数为2个。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并条机装置还包括分条器,所述分条器位于所述给棉罗拉和所述牵伸区之间;所述分条器包括分条杆和活动设在所述分条杆上的若干个分条柱。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沿着所述后皮辊的周长进行四等分,每一等分对应中心角为90度,所述第一异形段和所述第二异形段上每隔一等分设有切面或凹槽,且所述第一异形段的切面或凹槽与所述第二异形段的切面或凹槽交错设置。此时切面或凹槽的个数为2个。
更优选地,沿着所述后皮辊的周长进行六等分,所述第一异形段和所述第二异形段上每隔一等分设有切面或凹槽,且所述第一异形段的切面或凹槽与所述第二异形段的切面或凹槽交错设置。此时切面或凹槽的个数为3个。
更优选地,沿着所述后皮辊的周长进行八等分,所述第一异形段和所述第二异形段上每隔一等分设有切面或凹槽,且所述第一异形段的切面或凹槽与所述第二异形段的切面或凹槽交错设置。此时切面或凹槽的个数为4个。
更优选地,沿着所述后皮辊的周长进行十等分,所述第一异形段和所述第二异形段上每隔一等分设有切面或凹槽,且所述第一异形段的切面或凹槽与所述第二异形段的切面或凹槽交错设置。此时切面或凹槽的个数为5个。
以上类推,分别可以获得更多凹槽时不同结构的后皮辊。
本实用新型的方法中在末并条工序中采用具有切面或凹槽的后皮辊并结合分条器的引导作用实现对棉条的局部牵伸和不均牵伸。现有技术中设有导条结构只含有两个导条钉,而本实用新型中新添加了分条器设有分条柱。所述分条柱能够限制棉条的喂入位置,避免半熟条在进入牵伸区时出现交叉和混乱,保证半熟条按照喂入次序分别分布在牵伸区的各皮辊的对应位置上进行牵伸,从而使得工艺易于控制,保证并条工作的稳定和有序。
本实用新型中的并条机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陷而具有创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并条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中所述后皮辊及其表面的凹槽或切面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2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为分条器;
2为后皮辊;
21为切面或凹槽;
3为中皮辊;
4为前皮辊;
5为熟条;
6为主色条;
7为第一辅色条;
8为第二辅色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一种生产色纺纱的并条机装置,所述并条机装置包括给棉罗拉和牵伸区,所述牵伸区包括后罗拉、后皮辊、中罗拉、中皮辊、前罗拉和前皮辊,所述后皮辊的中间设有第一异形段和第二异形段,沿着所述后皮辊的圆周方向,所述第一异形段和所述第二异形段的表面上均设有至少一个切面或凹槽,且所述第一异形段上的切面或凹槽与所述第二异形段上的切面或凹槽交错设置。
所述切面或凹槽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选择。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沿着所述后皮辊的轴向方向,所述切面或凹槽的长度为所述后皮辊长度的0.1~0.25倍。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切面或凹槽的长度为所述后皮辊长度的0.2倍。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切面或凹槽的宽度为所述后皮辊的直径的0.1~0.25倍。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选择为0.1倍。
所述切面和凹槽的个数可以根据具体的工艺和面料的要求进行选择。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切面或凹槽的个数为2~8个。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切面或凹槽的个数为2~4个。
在一个更优选地实施例中,沿着所述后皮辊的周长进行四等分,每一等分对应中心角为90度,所述第一异形段和所述第二异形段上每隔一等分设有切面或凹槽,且所述第一异形段的切面或凹槽与所述第二异形段的切面或凹槽交错设置。此时切面和凹槽的个数为两个。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并条机装置还包括分条器,所述分条器位于所述给棉罗拉和所述牵伸区之间;所述分条器包括分条杆和活动设在所述分条杆上的若干个分条柱。
所述分条柱垂直设在所述分条杆上。优选地,所述分条柱为5个。
本实用新型的方法中在末并条工序中采用具有切面或凹槽的后皮辊并结合分条器的引导作用实现对棉条的局部牵伸和不均牵伸。现有技术中设有导条结构只含有两个导条钉,而本实用新型中新添加了分条器设有5个分条柱。所述分条柱能够限制棉条的喂入位置,避免半熟条在进入牵伸区时出现交叉和混乱,保证半熟条按照喂入次序分别分布在牵伸区的各皮辊的对应位置上进行牵伸,从而使得工艺易于控制,保证并条工作的稳定和有序。
在末并条工序中,所述主色条、第一辅色条和第二辅色条经过所述分条器,被所述分条柱隔开后喂入后罗拉和后皮辊之间进入牵伸区进行牵伸;且所述主色条经后皮辊的两侧喂入,所述第一辅色条和所述第二辅色条分别经所述后皮辊的第一异形段和所述第二异形段喂入。
本实用新型中后皮辊异形段为圆弧面和平面交错,随着后皮辊的转动,当圆弧面与后罗拉接触握持时,第一辅色条和第二辅色条以后罗拉的速度喂入;当圆弧面与后罗拉不握持时,第一辅色条和第二辅色条以中罗拉的速度喂入。而且,由于第一异形段和第二异性段的圆弧面和切面为交错设置,第一辅色条和第二辅色条交替以不同速度喂入。
本实用新型中在末并条工序中,后皮辊的切面或凹槽使得棉条进入并条机装置的牵伸区后经过切面或凹槽部分的棉条未被牵伸或牵伸力度较小,同时,将这种并条机装置用于纱线纺制工序时,主色条、第一辅色条和第二辅色条的颜色不一致,一般具有鲜明的颜色对比,再经粗纱和细纱工序后获得的纱线及织物呈现出与传统织物完全不同的风格。所制成的织物表现出明显的风格特征,具有一道道色彩对比明显或模糊的横条状,或深浅对比的条状。在不使用变频设备的情况下,生产出色彩或深浅变化的纱线,同时纱线粗细均匀,克服了传统并条段彩纱条干差等问题。采用此纱线的织物表面光洁,结合条状效果,使得织物具有三维色彩对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7)

1.一种生产色纺纱的并条机装置,所述并条机装置包括给棉罗拉和牵伸区,所述牵伸区包括后罗拉、后皮辊、中罗拉、中皮辊、前罗拉和前皮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皮辊的中间设有第一异形段和第二异形段,沿着所述后皮辊的圆周方向,所述第一异形段和所述第二异形段的表面上均设有至少两个切面或凹槽,且所述第一异形段上的切面或凹槽与所述第二异形段上的切面或凹槽交错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并条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后皮辊的轴向方向,所述切面或凹槽的长度为所述后皮辊长度的0.1~0.25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并条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面或凹槽的个数为2~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并条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面或凹槽的个数为2~4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并条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面或凹槽的个数为2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并条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后皮辊的周长进行四等分,每一等分对应中心角为90度,所述第一异形段和所述第二异形段上每隔一等分设有切面或凹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并条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并条机装置还包括分条器,所述分条器位于所述给棉罗拉和所述牵伸区之间;所述分条器包括分条杆和活动设在所述分条杆上的若干个分条柱。
CN201520872890.5U 2015-11-04 2015-11-04 一种生产色纺纱的并条机装置 Active CN2052587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72890.5U CN205258715U (zh) 2015-11-04 2015-11-04 一种生产色纺纱的并条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72890.5U CN205258715U (zh) 2015-11-04 2015-11-04 一种生产色纺纱的并条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58715U true CN205258715U (zh) 2016-05-25

Family

ID=56000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72890.5U Active CN205258715U (zh) 2015-11-04 2015-11-04 一种生产色纺纱的并条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587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7057A (zh) * 2019-04-22 2019-07-30 江南大学 环保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7057A (zh) * 2019-04-22 2019-07-30 江南大学 环保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CN110067057B (zh) * 2019-04-22 2021-10-29 安徽翰联色纺股份有限公司 环保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11807B (zh) 一种生产段彩粗纱的方法
CN105624872B (zh) 一种段彩纱纺纱装置和纺纱方法
CN104131367B (zh) 一种差动纺色纺细纱机装置及其纺纱工艺
CN204198955U (zh) 一种生产多色段彩纱的并条机
CN104099694A (zh) 一种涡流纺纺制ab纱的方法
CN105316823B (zh) 一种生产色纺纱的方法
CN104195691B (zh) 精纺产品用高支牦牛绒纱线的高效加工方法
CN204138845U (zh) 一种新型色纺纱的纺纱装置
CN104153058A (zh) 一种新型色纺纱的生产方法
WO2019051939A1 (zh) 一种多彩渐变数码纱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4162843U (zh) 一种差动纺色纺细纱机装置
CN205258715U (zh) 一种生产色纺纱的并条机装置
CN104233553A (zh) 一种ab竹节纱的制备工艺
CN206188962U (zh) 一种带集束槽的新型细纱机下销
CN206033958U (zh) 一种生产色纺纱的并条机装置
CN202116742U (zh) 粗纱机喇叭口
CN104562338B (zh) 一种生产色纺纱的方法和色纺纱
CN204918931U (zh) 一种段彩粗纱生产装置
CN105887261B (zh) 一种色纺花式粗纱的赛洛式生产方法
CN202492628U (zh) 一种生产棉断条的精梳装置
CN103361809A (zh) 一种索罗纺段彩纱的生产方法
CN202116772U (zh) 竹节纱
CN204509595U (zh) 一种生产色纺纱的并条机装置
CN103820907A (zh) 绢丝棉混纺赛络纺纱生产方法
CN204509599U (zh) 一种生产段彩粗纱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322

Address after: No. 6, Shi Shan Road, new area of Huaibe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Anhui, Anhui

Patentee after: Huafu fashion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312300 Shaoxing City, Shangyu Provinc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Renmin Road, No. 1088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Huafu Melange Yarn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