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81769A - 携带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携带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81769A
CN104781769A CN201480003023.6A CN201480003023A CN104781769A CN 104781769 A CN104781769 A CN 104781769A CN 201480003023 A CN201480003023 A CN 201480003023A CN 104781769 A CN104781769 A CN 1047817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hand
portable device
inactive area
input op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302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81769B (zh
Inventor
须田淳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7817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817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817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8176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 single or a set of motion sensors for pointer control or gesture input obtained by sensing movements of the portable compu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2Selection of displayed objects or displayed text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79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 H04M1/0281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for providing single handed use or left/right hand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2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touch pad, a touch sensor or a touch dete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为了在对输入操作的接受不带来麻烦的情况下防止误操作,携带式装置(1)具备:菜单显示部(122),其显示菜单;把持手判定部(125),其判定携带式装置(1)的把持手;以及无效区域设定部(126),其在显示菜单时,将没有显示该菜单的与把持手判定结果相应的区域设定为无效区域。

Description

携带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止接受对显示面的输入的携带式装置的误操作。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用于提高智能手机等具备触摸面板的携带式装置的操作性的技术开发正在进行。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利用以包围触摸屏的各边的方式配设的触摸传感器检测出手机的哪个部分被把持,将与该检测结果相应的位置设为触摸操作的无效化区域,由此能在无效化区域放置手指使无效化区域停止工作。另外,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根据滚动操作的轨迹的突出方向变更UI的显示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1-28603号(2011年2月10日公开)”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2-155675号(2012年8月16日公开)”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此,智能手机等接受对显示面的输入操作的携带式装置有时用把持携带式装置的手进行操作,在进行这样的操作时,有进行用户不期望的误操作的问题。例如,在一边用右手把持携带式装置一边用右手的拇指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发生右手的拇指的指根部分接触画面导致的误操作。考虑到如下:通过将用户的把持手位置附近设为输入操作无效的无效区域,能防止上述误操作。但是,在与无效区域的设定有关的上述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存在没有对应设定该区域的定时加以考虑的问题。即,在专利文献1中,手机的把持手位置附近始终设为无效化区域,因此不能接受有效利用显示面的整个面的输入操作。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携带式装置等:在应将输入操作设为无效的定时(例如成为有可能发生误操作的状态的定时),将对有可能发生误操作的区域的输入操作设为无效,由此能在不给输入操作的接受带来麻烦的情况下防止误操作。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方式的携带式装置是接受对显示图像的显示面的输入操作的携带式装置,具备:显示单元,其根据规定的输入操作,在上述显示面的一部分区域显示成为输入操作的对象的输入对象目标;把持手判定单元,其判定上述携带式装置由右手把持还是由左手把持;以及无效区域设定单元,其在上述输入对象目标显示时,将对没有显示该输入对象目标的与上述把持手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相应的区域的输入操作设为无效。
另外,本发明的其它方式的携带式装置是接受对显示图像的显示面的输入操作的携带式装置,具备:把持手判定单元,其根据以上述显示面的端部为起始点的拖拽操作的轨迹,判定上述携带式装置由右手把持还是由左手把持;以及无效区域设定单元,其在上述把持手判定单元判定了把持手时,将对与把持手的判定结果相应的上述显示面上的区域的输入操作设为无效。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各方式,在应将输入操作设为无效的定时(输入对象目标显示的定时、或者进行了以显示面的端部为起始点的拖拽操作的定时等),将对有可能发生误操作的区域的输入操作设为无效。因此,起到如下效果:能在对输入操作的接受不带来麻烦的情况下防止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携带式装置的主要部分构成的框图。
图2是表示菜单的显示例的图。
图3是表示容易发生误操作的区域的图。
图4是表示无效区域的设定例的图。
图5是表示无效区域的其它设定例的图。
图6是表示菜单显示操作的轨迹的图。
图7是表示无效区域设定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在进行菜单操作时基于在菜单以外的区域检测出的触摸区域判定把持手的情况下的无效区域设定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与携带式装置的把持手相应的倾斜方向的图。
图10是表示利用携带式装置的倾斜判定把持手的情况下的无效区域设定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上下方向的拖拽操作的轨迹的图。
图12是表示利用拖拽操作的轨迹解析来判定把持手的情况下的无效区域设定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无效区域解除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携带式装置1的主要部分构成的框图。携带式装置1是能用把持壳体的单手操作的尺寸和形状的装置,如图所示,具备触摸面板11、控制部12、存储部13以及倾斜传感器(倾斜检测部)100。触摸面板11具备按照控制部12的控制显示图像的显示部111和接受用户的输入操作的输入部112。显示部111的显示面兼作输入部112的输入面,将用户对显示面的触摸操作作为对携带式装置1的输入操作而接受。控制部12统一控制携带式装置1具备的各部分,具备操作判定部121、菜单显示部(显示单元)122、操作记录部123、操作解析部124、把持手判定部(把持手判定单元)125、无效区域设定部(无效区域设定单元、解除单元)126以及无操作时间测量部129。存储部13保存携带式装置1使用的各种数据。在图示的例子中,保存有表示用户的操作轨迹的操作数据131和用于判定携带式装置1的把持手的把持手判定条件133。另外,倾斜传感器100用于确定携带式装置1所保持的姿势。此外,倾斜传感器100也可以是陀螺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
操作判定部121判定输入部112接受的输入是对携带式装置1的何种操作。例如,在输入部112接受了以显示部111的显示面的右端部或者左端部为起始点的拖拽操作(在维持与显示面的接触状态的状态下使接触位置滑动的操作)时,判定为进行了作为显示菜单的操作的菜单显示操作。此外,用于显示菜单的操作不限于上述的拖拽操作。菜单显示部122在从操作判定部121接收了进行了菜单显示操作的通知时,在显示部111显示菜单。具体地,显示如图2所示的画面。在该图的例子中,显示菜单的目标O(以下称为菜单)。该菜单以显示面的端部为起始点朝向显示面的中央侧延伸,包含多个项目(在该例子中为6个)。用户通过选择期望的项目,能使携带式装置1执行与该项目对应的处理。操作记录部123记录操作数据131,操作数据131表示输入部112接受的输入操作的内容,操作解析部124解析操作数据131,把持手判定部125根据操作解析部124的解析结果,按照把持手判定条件133判别把持手。无效区域设定部126在与把持手判定部125的判别结果相应的位置设定无效区域,将设定的无效区域通知操作判定部121,并且指示不接收对该无效区域的操作,由此将在无效区域内进行的操作设为无效。此外,操作的无效化方法不限于此,也可以例如控制输入部112,使得不通知操作判定部121在无效区域内进行的操作。另外,也可以以在无效区域内不显示成为操作对象的目标的方式进行控制。
<菜单的显示和无效区域的设定>
在图2的画面例中,将显示面右下角的坐标设为基准坐标A(X0,Y0),将菜单右下角的坐标设为菜单基准点B(X0,Y1)。另外,用W表示菜单的宽度,用H表示高度,用D(D=Y0-Y1)表示从基准坐标A到菜单基准点B的距离。通过将上述各参数(W,H,D)与目标O的图像数据一起预先存储,能进行如图2的显示。此外,为了能用进行菜单显示操作的手指(典型地为拇指)顺利地选择项目,优选菜单基准点B的y坐标Y1设定为与菜单显示操作的起始点的y坐标相同或者与其接近的值。此外,在进行以显示面的左端为起始点的拖拽操作的情况下,以显示面的左端为起始点显示菜单。
接着,关于无效区域的设定,参照图3至图5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容易发生误操作的区域的图。如图3的(a)和(b)所示,在用户用右手把持携带式装置1的状态下想要用拇指触摸菜单中的区域P的情况下,容易用手掌(拇指的指根部分)错误地触摸区域Q。
接着,关于无效区域的设定,参照图4和图5进行说明。图4的无效区域T是在右手把持时所设定的无效区域,以包含容易进行误操作的区域Q(参照图3)的方式设定在比菜单更靠下侧(y轴正方向侧)的显示面的右下附近。在图4的例子中,将无效区域T的高度设为D/N,将宽度设为W/M。此外,N和M均是1以上的整数。综上所述,无效区域T的范围表示为:
(N×X0-W)/N<X<X0,((N-1)×Y0+Y1)/N<Y<Y0。
另外,如图5所示,五边形形状的无效区域T’也以包含容易进行误操作的区域Q的方式设定在比菜单靠下侧。无效区域T’与图4的无效区域T相比宽广地覆盖靠近菜单的一侧的区域,所以更难以发生误操作。上述的无效区域T和T’均覆盖区域Q,并且其高度是不到达菜单的高度,其宽度为菜单的宽度W以下。由此,能防止误操作的发生,并且能接受对无效区域外的操作。左手把持时的无效区域与上述的例子同样,只要设定在比菜单靠下侧的把持手侧(显示面的左下角)即可。此外,无效区域是与把持手相应的区域,只要覆盖容易发生误操作的区域即可,其形状不限于上述的例子。但是,如上述的例子那样,优选无效区域仅覆盖与把持手相应的特别是容易发生误操作的区域,不要过于宽广地设定。由此,与沿着矩形形状的显示面的边设定带状的无效化区域的专利文献1(该文献的图3、图7等)的技术相比,即使在设定无效区域的状态下,也能在宽广的范围内接受用户的输入操作。
<把持手判定方法>
关于把持手判定方法,基于表示菜单显示操作的轨迹的图6进行说明。如上所述,菜单显示操作是以显示面的右端或者左端为起始点的拖拽操作。因此,用右手进行菜单显示操作时的轨迹如该图的(a)所示,成为从显示面的左端朝向右上的圆弧状的轨迹L11或者从显示面的右端朝向左下的圆弧状的轨迹L12。另一方面,用左手进行菜单显示操作时的轨迹如该图(b)所示,成为从显示面的左端朝向右下的圆弧状的轨迹L14或者从显示面的右端朝向左上的圆弧状的轨迹L13。以下将从左端朝向右上的圆弧状的轨迹称为右高左低的轨迹,将从右端朝向左下的圆弧状的轨迹称为左低右高的轨迹。同样,将从左端朝向右下的圆弧状的轨迹称为右低左高的轨迹,将从右端朝向左上的圆弧状的轨迹称为左高右低的轨迹。
综上所述,如果菜单显示操作的轨迹是右高左低或者左低右高(倾斜为正),则推定为把持手是右手,如果是右低左高或者左高右低(倾斜为负),则推定为把持手是左手。因此,如果能解析菜单显示操作,确定其轨迹的倾斜,则能判定把持手。
<携带式装置1执行的无效区域设定处理>
在图7的无效区域设定处理中,输入部112接受显示菜单指示(S101),通知菜单显示部122操作判定部121接受了显示菜单的操作。另外,操作判定部121将表示显示菜单的操作的轨迹的数据向操作记录部123发送。并且,菜单显示部122将菜单显示在显示部111(S102;显示步骤)。另外,操作记录部123将表示操作的轨迹的上述数据作为操作数据131记录(S103),通知操作解析部124该意思。
接着,操作解析部124解析操作数据131(S104),判定轨迹是否有一定值以上的倾斜(S105)。在此,在判定为没有一定值以上的倾斜的情况下(在S105中为“否”),处理结束。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有一定值以上的倾斜的情况下(在S015中为“是”),操作解析部124判定轨迹的倾斜是否为右高左低或者左低右高(S106),将该判定的结果通知把持手判定部125。
在此,在判定为轨迹的倾斜为右高左低或者左低右高的情况下(在S106中为“是”),接收了该意思的通知的把持手判定部125按照把持手判定条件133判定为把持手是右手(S107;把持手判定步骤)。并且,把持手判定部125将该判定结果通知无效区域设定部126,无效区域设定部126在显示面的右手侧设定无效区域(S108;无效区域设定步骤)。另一方面,在判定为轨迹的倾斜为左高右低或者右低左高的情况下(在S106为“是否”),接收了该意思把持手判定部125按照把持手判定条件133判定为把持手是左手(S109;把持手判定步骤)。并且,把持手判定部125将该判定结果通知无效区域设定部126,无效区域设定部126在显示面的左手侧设定无效区域(S110;无效区域设定步骤)。这样,在设定与把持手相应的无效区域后,处理结束。
以上说明的无效区域设定处理如果着眼于显示的对象,能表现为在显示菜单时设定与把持手的判定结果相应的无效区域的处理。另外,如果着眼于接受的输入操作,能表现为在进行了以端部为起始点的拖拽操作(显示菜单的操作)时设定与把持手的判定结果相应的无效区域的处理。这样,携带式装置1在显示菜单的定时(进行了以端部为起始点的拖拽操作的定时)设定无效区域。即,在成为携带式装置1有可能发生由于拇指的指根附近接触显示面导致的误操作,设定无效区域的必要性高的状态时(菜单显示时)设定无效区域。换言之,在发生如上述的误操作的可能性低时不设定无效区域。由此,与始终设定无效区域的上述专利文献1的技术相比,能延长能在显示画面的整个面接受输入操作的期间。此外,显示的目标只要不成为输入操作的对象即可,不限于菜单。另外,用于显示上述目标的操作只要以画面端为起始点即可,也可以例如以画面的上端或者下端为起始点。
〔实施方式2〕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图8说明图1所示的构成的携带式装置1以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方式进行把持手判定并设定无效区域的例子。在图8的左侧的流程图中,与图7的例子同样,首先,接受菜单的显示操作(S101),显示菜单(S102)。当在菜单显示的状态下输入部112接受对显示面的触摸操作时(S203),操作判定部121将表示作为显示面上手指接触的区域的触摸区域的数据向操作记录部123发送(S203)。并且,操作记录部123将表示触摸区域的上述数据作为操作数据131记录于存储部13(S204),将该意思通知操作解析部124。
由此,进行无效区域设定处理(S205)。并且,在利用无效区域设定处理设定了无效区域的情况下,无效区域设定部126判定是否解除无效区域(S206)。在S206中,例如,也可以在检测出解除无效区域的用户操作、菜单显示结束、或者利用显示的菜单所操作的应用软件执行结束等时判定为解除无效区域。在此,在判定为解除无效区域的情况下(S206的“是”),无效区域设定部126指示操作判定部121解除无效(S207),由此,处理结束。
接着,对S205的无效区域设定处理的详情进行说明。如图8的右侧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无效区域设定处理中,首先,操作解析部124解析操作数据131,判定在S203中接受的操作是否为对菜单的操作#1(S208)。具体地,如果操作数据131表示的触摸位置包含于菜单显示的区域内,则判定为是操作#1,如果不包含于菜单显示的区域内,则判定为不是操作#1。
在此,在判定为不是操作#1的情况下(在S208中为“否”),无效区域设定处理结束。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是操作#1的情况下(在S208中为“是”),操作解析部124进一步解析操作数据131,判定成为把持手判定对象的触摸区域是否被记录(S209)。在此,如果与菜单显示的区域内所包含的触摸区域不同的触摸区域被记录,则判定为“是”,如果没有记录,则判定为“否”。即,在S209中,判定是否进行了对菜单以外的触摸操作#2。
在S209中,在判定为没有记录成为把持手判定对象的触摸区域的情况下(在S209中为“否”),无效区域设定处理结束。这是因为:在该情况下,考虑是优选设定携带式装置1由双手把持的无效区域的情况。另一方面,在判定为被记录的情况下(在S209中为“是”),操作解析部124将该意思与表示成为把持手判定对象的触摸区域的重心位置的信息(例如坐标)一起通知把持手判定部125。
接着,把持手判定部125基于从操作解析部124通知的上述信息,判定触摸区域的重心是否位于右手侧的期待按下区域(期待接触区域)内(S210)。在此,所谓期待按下区域是作为在向菜单输入操作时用户的手指接触的可能性高的区域预先设定的显示面上的区域,预先设定:在右手把持的情况下手指接触的可能性高的右手侧的期待按下区域;以及在左手把持的情况下手指接触的可能性高的左手侧的期待按下区域。例如,也可以将包含图3的区域Q在内的显示面右下角的区域设为右手侧的期待按下区域,左手侧的期待按下区域也可以设为与右手侧的期待按下区域同样的形状的显示面左下角的区域。此外,表示期待按下区域的范围的信息只要作为把持手判定条件133预先记录于存储部13即可,把持手判定条件133与表示其范围与右手把持(右手侧)对应还是与左手把持(左手侧)对应的信息对应起来。
期待按下区域只要设定为在用户用单手把持携带式装置1时覆盖携带式装置1的把持手侧的角部分(拇指的指根附近。参照图3。)即可,例如,也可以设为与如图4和图5所示的无效区域同样的范围。即,也可以将右手侧的期待按下区域设定为:
(N×X0-W)/N<X<X0,((N-1)×Y0+Y1)/N<Y<Y0
(参照图4)。左手侧的期待按下区域也同样。当然,期待按下区域只要包含在向菜单输入操作时手指接触的可能性高的区域即可,不限于该例。例如,也可以如图5的无效区域那样,将随着从携带式装置1的把持手侧的角(右下角或者左下角)朝向菜单宽度变宽的区域设为期待按下区域。期待按下区域的形状也与无效区域的形状同样,不限于矩形和五边形,也可以是梯形、圆形、三角形以及六边形以上的多边形等。另外,期待按下区域和无效区域也可以是相同的区域,还可以是不同的区域。
在此,在按照把持手判定条件133判定为触摸区域的重心位于右手侧的期待按下区域内的情况下(S210的“是”),把持手判定部125判定为右手把持(S211;把持手判定步骤)。并且,把持手判定部125将该判定结果通知无效区域设定部126,无效区域设定部126在显示面的右手侧设定无效区域(S212;无效区域设定步骤)。另一方面,在判定为触摸区域的重心位于左手侧的期待按下区域内的情况下(在S212中为“否”),判定为左手把持(S213;把持手判定步骤),将该意思通知无效区域设定部126,无效区域设定部126在显示面的左手侧设定无效区域(S214;无效区域设定步骤)。这样,在设定与把持手相应的无效区域后,处理结束。
〔实施方式3〕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图9和图10说明图1所示的构成的携带式装置1以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方式进行把持手判定并设定无效区域的例子。如图9的(a)所示,在右手把持携带式装置1时,如靠近拇指的指根的携带式装置1的角(图9的(a)中用圆包围的角)位于比其它角更靠垂直下方那样,携带式装置1右低左高地倾斜。另一方面,在左手把持时,如图9的(b)所示,左低右高地倾斜。这是由于:为了一边用单手牢固地保持携带式装置1一边操作,需要收紧腋下,使肘与身体侧面贴紧,而且,在使手掌和携带式装置1贴紧的状态下,一边以由手掌的拇指的指根部分(拇指内收肌)与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的第1关节以使携带式装置1的一端沿着手掌下部的形式夹住的方式保持携带式装置1的左右端一边用拇指操作,因此使携带式装置1的左右端中的任一端朝向下方。
本实施方式的把持手判定方法利用了上述,如果携带式装置1右低左高地倾斜规定时间以上,则判定为右手把持,如果左低右高地倾斜规定时间以上,则判定为左手把持。具体地,使用右低左高地倾斜规定时间以上与右手把持对应起来、左低右高地倾斜规定时间以上与左手把持对应起来的把持手判定条件133进行把持手判定。此外,倾斜根据利用倾斜传感器100(参照图1)测量的数据算出。
在图10的无效区域设定处理中,与图7的例子同样,首先,接受菜单的显示操作(S101),显示菜单(S102)。操作判定部121在判定为进行了菜单的显示操作的情况下,通知把持手判定部125该意思。接收了该通知的把持手判定部125根据倾斜传感器100测定的数据检测携带式装置1的倾斜(S303),将表示该倾斜的信息记录规定时间(S304)。在完成规定时间的记录时,把持手判定部125基于记录的信息判定携带式装置1是否倾斜(S305)。具体地,如果右低左高或者左低右高中的任一种倾斜的时间为规定的下限时间以上,则判定为倾斜。在此,在判定为没有倾斜的情况下(在S305中为“否”),不设定无效区域,结束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为倾斜的情况下(在S305中为“是”),判定倾斜是否为右低左高(S306)。
在此,在判定为倾斜为右低左高的情况下(在S306中为“是”),把持手判定部125按照把持手判定条件133判定为右手把持(S307;把持手判定步骤)。并且,把持手判定部125将该判定结果通知无效区域设定部126,无效区域设定部126在显示面的右手侧设定无效区域(S308;无效区域设定步骤)。另一方面,在判定为左低右高地倾斜的情况下(在S306中为“否”),判定为左手把持(S309;把持手判定步骤),将该判定结果通知无效区域设定部126,在左手侧设定无效区域(S310;无效区域设定步骤)。这样,在设定与把持手相应的无效区域后,处理结束。
〔把持手判定方法的其它例〕
基于图11和图12说明把持手判定方法的另一其它例。图11是表示上下方向的拖拽操作的轨迹的图,图12是表示利用拖拽操作的轨迹的解析判定把持手的情况下的无效区域设定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如图11的(a)所示,在用右手的拇指进行上下方向的拖拽操作的情况下,以其指根为支点使拇指运动的结果是,在显示面上描绘的轨迹成为向左侧突出的圆弧状。另一方面,在用左手的拇指进行上下方向的拖拽操作的情况下,在显示面上描绘的轨迹成为向右侧突出的圆弧状。因此,通过确定拖拽操作的轨迹向哪个方向突出,能判定把持手。即,假设把持手判定条件133表示:如果拖拽操作的轨迹是向左侧突出的弧则为右手把持,如果是向右侧突出的弧则为左手把持,从而能进行把持手的判定。
在图12的流程图中,首先,操作判定部121接受拖拽操作(S401),并且,在根据输入部112接受的操作的轨迹判定为进行了拖拽操作时(在S401中为“是”),将表示该轨迹的数据向操作记录部123发送,作为操作数据131记录(S402)。另外,操作记录部123将记录了操作数据131的意思通知操作解析部124。
接着,操作解析部124解析操作数据131,判断轨迹是否为圆弧状(S403)。在此,在判断为不是圆弧状的情况下(在S403中为“否”),无效区域设定处理结束。另一方面,在判断为是圆弧状的情况下(在S403为“是”),判断轨迹是否成为向左方突出的弧(S404)。
在此,在判断为成为向左方突出的弧的情况下(在S404中为“是”),操作解析部124将该意思通知把持手判定部125。并且,把持手判定部125按照把持手判定条件133判定为右手把持(S405;把持手判定步骤),将该判定结果通知无效区域设定部126。另一方面,在S404中判断为成为向右方突出的弧的情况下(在S404中为“否”),操作解析部124将该意思通知把持手判定部125。并且,把持手判定部125按照把持手判定条件133判定为左手把持(S406;把持手判定步骤),将该判定结果通知无效区域设定部126。
然后,在操作判定部121判断为进行了显示菜单的操作时(在S407中为“是”),将该意思通知菜单显示部122和无效区域设定部126,处理进入S408。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进行显示菜单的操作则返回S401。由此,能设定与进行菜单显示操作紧前的把持手相应的无效区域。
在S408中,菜单显示部122显示菜单。并且,无效区域设定部126基于来自把持手判定部125的最后的通知内容确认是否为左手把持(S409;把持手判定步骤),如果是左手把持,则在左手侧设定无效区域(S410;无效区域设定步骤),如果是右手把持,则在右手侧设定无效区域(S411;无效区域设定步骤)。由此,处理结束。此外,倾斜的检测和把持手的判定也可以在菜单显示前进行。由此,能缩短从菜单显示到无效区域设定的时间,也能在菜单显示的同时设定无效区域。
〔无效区域的解除〕
关于无效区域的解除,基于图13进行说明。此外,图13的流程图表示设定了无效区域后的处理。设定了无效区域的无效区域设定部126指示无操作时间测量部129测量无操作时间,无操作时间测量部129按照该指示开始无操作时间的测量(S501)。此外,所谓无操作时间是没有对输入部112进行输入操作的状态的持续时间。
并且,无操作时间测量部129确认无操作时间是否持续规定时间以上(S502),在确认了持续规定时间以上时(在S502中为“是”),通知无效区域设定部126该意思。接收到该通知的无效区域设定部126指示操作判定部121使其解除无效区域的设定(S503),由此,无效区域解除处理结束。
〔变形例〕
基于拖拽操作的轨迹判定把持手的方法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例子。例如,也可以将用右手进行拖拽操作时的轨迹和用左手进行拖拽操作时的轨迹作为判定用的轨迹事先登记,利用所登记的轨迹和所检测出的拖拽操作的轨迹的图案匹配来判定把持手。而且,也可以一并使用上述各实施方式所示的把持手的判定方法,从预定的优先级高的判定方法开始依次适用,采用最先出来的把持手的判定结果。由此,例如,在根据倾斜不能判定把持手的情况下,也能根据拖拽操作的轨迹判定把持手并设定无效区域。
〔软件的实现例〕
携带式装置1的控制模块(特别是控制部12)也可以通过形成于集成电路(IC芯片)等的逻辑电路(硬件)实现,而且也可以使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通过软件实现。在后者的情况下,携带式装置1具备:执行作为实现各功能的控制程序的命令的CPU、能由计算机(或者CPU)读取地记录有上述控制程序和各种数据的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或者存储装置(将这些称为“记录介质”)、将上述控制程序展开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并且,通过计算机(或者CPU)从上述记录介质读取并执行上述控制程序,可达到本发明的目的。作为上述记录介质,能使用“非临时的有形的介质”、例如带、盘、卡、半导体存储器、可编程的逻辑电路等。另外,上述控制程序也可以经由能传送该控制程序的任意传送介质(通信网络、传送波等)向上述计算机提供。此外,本发明也能以上述控制程序利用电子传送具体化的、嵌入传送波的数据信号的形式实现。
〔总结〕
本发明的方式1的携带式装置1是接受对显示图像的显示面的输入操作的携带式装置,具备:显示单元(菜单显示部122),其根据规定的输入操作,在上述显示面的一部分区域显示成为输入操作的对象的输入对象目标(菜单);把持手判定单元(把持手判定部125),其判定上述携带式装置由右手把持还是由左手把持;以及无效区域设定单元(无效区域设定部126),其在上述输入对象目标显示时,将对没有显示该输入对象目标的与上述把持手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相应的区域的输入操作设为无效。根据上述的构成,在显示输入对象目标(以下根据需要简称为目标)时,将与把持手的判定结果相应的区域设定为使对该区域的输入操作无效的无效区域,所以能防止在进行对目标的输入操作时错误地接触目标以外的区域导致的误操作。另外,在显示目标时设定无效区域,因此在显示目标之前的期间,能接收在显示面的整个面的输入操作。
本发明的方式2的携带式装置1也可以为,在上述方式1中,上述无效区域设定单元将对如下区域的输入操作设为无效:该区域在上述显示面中相对于上述输入对象目标位于把持上述携带式装置的用户侧,且是上述把持手判定单元判定的把持手侧附近的区域。根据上述构成,能设定适合于携带式装置由单手把持、用该手的拇指操作的情况的无效化区域。
本发明的方式3的携带式装置1在上述方式1或者2中,上述规定的输入操作是对上述显示面描绘规定的轨迹的输入操作,上述把持手判定单元根据使上述输入对象目标显示的输入操作的轨迹来判定携带式装置的把持手。根据上述构成,因为利用使目标显示的输入操作的轨迹判定把持手,所以不需要用于判定把持手的特殊构成,另外,也不需要用户进行用于判定把持手的操作。另外,也能在显示目标的同时设定无效区域。
本发明的方式4的携带式装置1也可以为,在上述方式1或者2中,上述把持手判定单元在与针对上述输入对象目标的输入操作同时,或者与该输入操作连续地,在检测出是对哪个期待接触区域的接触的情况下,根据在哪个期待接触区域有接触来判定携带式装置的把持手,上述期待接触区域分为作为针对该输入对象目标用右手进行输入操作时用户的手指接触的可能性高的区域预先设定于上述显示面的期待接触区域和作为针对输入对象目标用左手进行输入操作时用户的手指接触的可能性高的区域预先设定于上述显示面的期待接触区域,上述无效区域设定单元将对包含检测出接触的期待接触区域在内的区域的输入操作设为无效。根据上述构成,不需要用于判定把持手的特殊构成,另外,也不需要进行用于判定把持手的操作,将包含期待接触区域的区域设为无效区域,所以能适当防止对目标的输入操作时的误操作。
本发明的方式5的携带式装置1在上述方式1或者2中,具备测量上述携带式装置1的倾斜的倾斜检测部,上述把持手判定单元根据利用上述倾斜检测部测量的倾斜判定上述携带式装置1的把持手。在此,在一边用单手把持携带式装置1一边操作时,携带式装置1根据把持手以倾斜的状态保持的可能性高。因此,根据上述构成,能判定携带式装置1用单手操作的状态中的把持手。
本发明的方式6的携带式装置1也可以为,在上述方式1或者2中,上述把持手判定单元在对上述显示面的上下方向的拖拽操作的轨迹成为向左侧突出的圆弧状的情况下判定为右手把持,在成为向右侧突出的圆弧状的情况下判定为左手把持。根据上述构成,能在不具备传感器等特殊构成的情况下判定把持手。
本发明的方式7的携带式装置1也可以为,在上述方式1至6中的任一方式中,具备解除单元(无效区域设定部126),上述解除单元在利用上述无效区域设定单元设定了无效区域后没有检测出输入操作的状态持续规定时间的情况下,解除无效区域的设定。根据上述构成,能在虽然显示了目标但是不进行对显示的目标的输入操作的情况下,自动地解除无效区域的设定,返回能进行宽广地使用输入面的输入操作的状态。
本发明的方式8的携带式装置1是接受对显示图像的显示面的输入操作的携带式装置,具备:把持手判定单元,其根据以上述显示面的端部为起始点的拖拽操作的轨迹,判定上述携带式装置由右手把持还是由左手把持;以及无效区域设定单元,其在上述把持手判定单元判定了把持手时,将与把持手的判定结果相应的上述显示面上的区域设定为对该区域的输入操作无效的无效区域。另外,本发明的方式10的控制方法是接受对显示图像的显示面的输入操作的携带式装置1的控制方法,包含:把持手判定步骤(S107、S109;S211、S213;S307、S309;S405、S406),根据以上述显示面的端部为起始点的拖拽操作的轨迹判定上述携带式装置1由右手把持还是由左手把持;以及无效区域设定步骤(S108、S110;S212、S214;S308、S310;S409、S410、S411),在上述把持手判定步骤中判定了把持手时,将对与把持手的判定结果相应的上述显示面上的区域的输入操作设为无效。以显示面的端部为起始点的拖拽操作使人想起将位于画面外的引入画面内,所以多数分割给用于指示显示新的选择对象的操作。即,在进行了以显示面的端部为起始点的拖拽操作后,有可能进行针对利用该操作重新显示的选择对象的输入操作,有可能发生在进行该输入操作时用户错误地接触不期望的区域导致的误操作。因此,根据上述的构成,根据以显示面的端部为起始点的拖拽操作的轨迹判定把持手,在进行了该判定时设定与把持手的判定结果相应的无效区域。即,能在有可能发生误操作的定时设定无效区域,所以能在不给输入操作的接受带来麻烦的情况下防止误操作。
本发明的各方式的携带式装置也可以通过计算机实现,在该情况下,使计算机作为上述携带式装置具备的各单元进行动作,从而使计算机实现上述携带式装置的携带式装置的控制程序、以及记录有该控制程序的计算机能读取的记录介质也落入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能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对于适当组合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方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而且,通过组合在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方案,能形成新的技术特征。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用于普通手机、智能手机等携带式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  携带式装置
100  倾斜传感器(倾斜检测部)
122  菜单显示部(显示单元)
125  把持手判定部(把持手判定单元)
126  无效区域设定部(无效区域设定单元、解除单元)

Claims (8)

1.一种携带式装置,接受对显示图像的显示面的输入操作,其特征在于:
具备:
显示单元,其根据规定的输入操作,在上述显示面的一部分区域显示成为输入操作的对象的输入对象目标;
把持手判定单元,其判定上述携带式装置由右手把持还是由左手把持;以及
无效区域设定单元,其在上述输入对象目标显示时,将对没有显示该输入对象目标的与上述把持手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相应的区域的输入操作设为无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带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无效区域设定单元将对如下区域的输入操作设为无效:该区域在上述显示面中相对于上述输入对象目标位于把持上述携带式装置的用户侧,且是上述把持手判定单元判定的把持手侧附近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携带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规定的输入操作是对上述显示面描绘规定的轨迹的输入操作,
上述把持手判定单元根据使上述输入对象目标显示的输入操作的轨迹来判定携带式装置的把持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携带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把持手判定单元在与针对上述输入对象目标的输入操作同时,或者与该输入操作连续地,在检测出是对哪个期待接触区域的接触的情况下,根据在哪个期待接触区域有接触来判定携带式装置的把持手,上述期待接触区域分为作为针对该输入对象目标用右手进行输入操作时用户的手指接触的可能性高的区域预先设定于上述显示面的期待接触区域和作为针对输入对象目标用左手进行输入操作时用户的手指接触的可能性高的区域预先设定于上述显示面的期待接触区域,
上述无效区域设定单元将对包含检测出接触的期待接触区域在内的区域的输入操作设为无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携带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测量上述携带式装置的倾斜的倾斜检测部,
上述把持手判定单元根据利用上述倾斜检测部测量的倾斜来判定上述携带式装置的把持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携带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把持手判定单元在对上述显示面的上下方向的拖拽操作的轨迹成为向左侧突出的圆弧状的情况下判定为右手把持,在成为向右侧突出的圆弧状的情况下判定为左手把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携带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解除单元,上述解除单元在利用上述无效区域设定单元设定了无效区域后没有检测出输入操作的状态持续规定时间的情况下,解除无效区域的设定。
8.一种携带式装置,接受对显示图像的显示面的输入操作,其特征在于,
具备:
把持手判定单元,其根据以上述显示面的端部为起始点的拖拽操作的轨迹,判定上述携带式装置由右手把持还是由左手把持;以及
无效区域设定单元,其在上述把持手判定单元判定了把持手时,将对与把持手的判定结果相应的上述显示面上的区域的输入操作设为无效。
CN201480003023.6A 2013-03-11 2014-02-21 携带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817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48258A JP5965339B2 (ja) 2013-03-11 2013-03-11 携帯型装置
JP2013-048258 2013-03-11
PCT/JP2014/054166 WO2014141856A1 (ja) 2013-03-11 2014-02-21 携帯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81769A true CN104781769A (zh) 2015-07-15
CN104781769B CN104781769B (zh) 2018-01-19

Family

ID=51536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302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81769B (zh) 2013-03-11 2014-02-21 携带式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301713A1 (zh)
JP (1) JP5965339B2 (zh)
KR (1) KR101679158B1 (zh)
CN (1) CN104781769B (zh)
DE (1) DE112014001224T5 (zh)
WO (1) WO201414185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72727A (zh) * 2017-03-13 2018-09-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输入装置、输入控制方法和记录介质
CN108594995A (zh) * 2018-04-13 2018-09-28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势识别的电子设备操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69521B1 (ko) * 2013-05-14 2020-10-2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입력장치, 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015038695A (ja) * 2013-08-19 2015-02-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US9317183B2 (en) * 2013-08-20 2016-04-19 Google Inc. Presenting a menu at a mobile device
KR20160024575A (ko) * 2014-08-26 2016-03-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를 잠금해제하는 방법과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JP6458513B2 (ja) * 2015-01-30 2019-01-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プログラム
JPWO2017006394A1 (ja) * 2015-07-03 2017-07-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US10248311B2 (en) * 2015-07-06 2019-04-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ing virtual keyboard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the virtual keyboard
CN106569713B (zh) * 2016-10-31 2020-07-17 南京云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区域调整装置、方法及终端
JP6627795B2 (ja) * 2017-02-08 2020-01-0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操作入力装置及び操作入力方法
JP6631582B2 (ja) * 2017-04-18 2020-01-1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操作入力装置、情報処理装置、操作入力方法
JP7491232B2 (ja) * 2021-02-05 2024-05-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制御装置及び車両用制御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28603A (ja) * 2009-07-28 2011-02-10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10316807A1 (en) * 2010-06-28 2011-12-29 Bradley Corrion Dynamic bezel for a mobile device
CN102591576A (zh) * 2011-12-27 2012-07-1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设备及触摸响应方法
JP2012155675A (ja) * 2011-01-28 2012-08-16 Panasonic Corp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CN102778969A (zh) * 2011-05-13 2012-11-14 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式移动终端及其运行方法
CN102880405A (zh) * 2011-06-29 2013-01-16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程序以及遥控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69820A (ja) * 2008-01-18 2009-07-30 Panasonic Corp 携帯端末
JP5058187B2 (ja) * 2009-02-05 2012-10-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携帯情報端末
JP5526789B2 (ja) * 2010-01-08 2014-06-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370259B2 (ja) * 2010-05-07 2013-12-18 富士通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携帯型電子機器
JP5263355B2 (ja) * 2010-09-22 2013-08-14 株式会社ニコン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2012108674A (ja) * 2010-11-16 2012-06-07 Ntt Docomo Inc 表示端末
JP5729756B2 (ja) * 2011-02-18 2015-06-03 Necカシオ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携帯電子機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2724667B1 (en) * 2011-06-24 2020-11-18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Mobile apparatus with biosensors
KR20130102298A (ko) * 2012-03-07 2013-09-17 주식회사 팬택 휴대용 단말기 및 휴대용 단말기의 디스플레이 제어 방법
KR101496512B1 (ko) * 2012-03-08 2015-02-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28603A (ja) * 2009-07-28 2011-02-10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10316807A1 (en) * 2010-06-28 2011-12-29 Bradley Corrion Dynamic bezel for a mobile device
JP2012155675A (ja) * 2011-01-28 2012-08-16 Panasonic Corp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CN102778969A (zh) * 2011-05-13 2012-11-14 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式移动终端及其运行方法
CN102880405A (zh) * 2011-06-29 2013-01-16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程序以及遥控系统
CN102591576A (zh) * 2011-12-27 2012-07-1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设备及触摸响应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72727A (zh) * 2017-03-13 2018-09-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输入装置、输入控制方法和记录介质
CN108594995A (zh) * 2018-04-13 2018-09-28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势识别的电子设备操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679158B1 (ko) 2016-11-23
DE112014001224T5 (de) 2016-01-07
JP5965339B2 (ja) 2016-08-03
WO2014141856A1 (ja) 2014-09-18
JP2014174829A (ja) 2014-09-22
US20150301713A1 (en) 2015-10-22
KR20150068478A (ko) 2015-06-19
CN104781769B (zh) 2018-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81769A (zh) 携带式装置
CN103502914B (zh) 移动信息终端以及配置区域取得方法
JP5434997B2 (ja) 画像表示装置
WO2010073329A1 (ja) 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入力装置及び入力方法
CN103380413B (zh) 电子设备、内容显示方法
EP2863297A1 (en) Terminal and interface operation management method
CN101310239A (zh) 用于呈现参数状态信息的方法以及相关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和参数
CN107992223A (zh) 触摸面板装置以及触摸面板控制程序
JP5460758B2 (ja) タッチパネルのタッチ位置補正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1352524B (zh) 信息输入装置
JP6291340B2 (ja) タッチ入力装置および入力検出方法
US20140375581A1 (en) Input control method and input control device
JP2013117915A (ja) 電子機器
JP5827695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記憶媒体
CN115421617A (zh) 握持方式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568745B1 (en) Hover interaction using orientation sensing
CN108390999B (zh) 电子设备、跌落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KR101573287B1 (ko) 전자기기에서 터치 위치 디스플레이 방법 및 장치
JP2009053956A (ja) 電子ボードシステム
JP4559328B2 (ja) 携帯端末、及び、この携帯端末に用いられるプログラム
JP5471286B2 (ja) タッチパネルの指示位置計算装置、タッチパネル装置、そ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タッチパネルの指示位置計算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206396A (ja) 入力装置、入力プログラム及び入力方法
JP6098752B1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229936B2 (ja) 入力システム、入力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249298A (zh) 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9

Termination date: 202002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