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81524B - 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装置以及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装置以及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81524B
CN104781524B CN201280076644.8A CN201280076644A CN104781524B CN 104781524 B CN104781524 B CN 104781524B CN 201280076644 A CN201280076644 A CN 201280076644A CN 104781524 B CN104781524 B CN 1047815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nal combustion
combustion engine
time
injection
degr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664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81524A (zh
Inventor
正田智久
冈部健
石川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781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815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815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8152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11/00Starting of engines by means of electric motors
    • F02N11/08Circuits or control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arting of engines
    • F02N11/0814Circuits or control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arting of engines comprising means for controlling automatic idle-start-stop
    • F02N11/0818Conditions for starting or stopping the engine or for deactivating the idle-start-stop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 F02D41/04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operating conditions
    • F02D41/06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engine starting or warming up
    • F02D41/062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engine starting or warming up for starting
    • F02D41/065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engine starting or warming up for starting at hot start or restar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17/00Controlling engines by cutting out individual cylinders; Rendering engines inoperative or idling
    • F02D17/04Controlling engines by cutting out individual cylinders; Rendering engines inoperative or idling rendering engines inoperative or idling, e.g. caused by abnormal condi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29/00Controlling engines, such controlling being peculiar to the devices driven thereby, the devices being other than parts or accessories essential to engine operation, e.g. controlling of engines by signals external thereto
    • F02D29/02Controlling engines, such controlling being peculiar to the devices driven thereby, the devices being other than parts or accessories essential to engine operation, e.g. controlling of engines by signals external thereto peculiar to engines driving vehicles; peculiar to engines driving variable pitch propel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 F02D41/04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operating conditions
    • F02D41/042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stopping the eng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 F02D41/04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operating conditions
    • F02D41/06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engine starting or warming up
    • F02D41/062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engine starting or warming up for star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11/00Starting of engines by means of electric motors
    • F02N11/08Circuits or control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arting of engines
    • F02N11/0814Circuits or control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arting of engines comprising means for controlling automatic idle-start-stop
    • F02N11/0844Circuits or control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arting of engines comprising means for controlling automatic idle-start-stop with means for restarting the engine directly after an engine stop request, e.g. caused by change of driver min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09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us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position or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 F02D2041/0092Synchronisation of the cylinders at engine star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2200/00Parameters used for control of starting apparatus
    • F02N2200/02Parameters used for control of starting apparatus said parameters being related to the engine
    • F02N2200/021Engine crank ang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2200/00Parameters used for control of starting apparatus
    • F02N2200/02Parameters used for control of starting apparatus said parameters being related to the engine
    • F02N2200/022Engine spe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Vehicle Eng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fic Uses (AREA)
  • Combined Control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Electrical Control Of Air Or Fuel Supplied To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装置在内燃机的运行过程中当规定的自动停止条件成立时进行内燃机的自动停止动作,在内燃机的自动停止期间中当规定的重启条件成立时进行内燃机的重启动作,重启控制单元(22)根据重启动作开始后的首次检测曲柄角度,判断能否对处于进气行程的气缸实施燃料的首次非同步喷射,并且通过决定下一次的燃料喷射气缸和对该气缸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时期,来进行重启动作开始时的燃料喷射控制。

Description

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装置以及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装置以及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方法,其在内燃机的运行过程中,当规定的自动停止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自动使内燃机停止,且在自动停止的状态下,当规定的重启条件成立的情况下,使内燃机重启。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搭载于车辆的内燃机中,为了削减燃料消耗,有时采用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装置(所谓的怠速熄火装置)。上述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装置在内燃机运行过程中当与驾驶员的减速、停车操作相对应的规定的自动停止条件成立时,自动使内燃机停止,当与驾驶员的加速、起动操作相对应的规定的重启条件成立时,自动使内燃机重启。
上述现有的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装置具有如下问题:重启时,例如在自动停止后的内燃机惯性旋转过程中,即使驾驶员进行使车辆起动的操作(重启请求动作),由于内燃机的旋转速度和起动装置(例如起动器)之间存在旋转速度差,由此,在内燃机停止之前将无法驱动起动装置,导致到重启完成为止的时间变长。
此外,上述现有的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装置在内燃机停止后的重启动作时,在内燃机的气缸识别完成之前将无法实施燃料提供、点火动作。因而,具有如下问题:到重启完成为止需要花费时间,无法应对驾驶员的重启请求动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公开有如下技术:将内燃机停止旋转时的曲柄角度加以存储,在下一次起动时,向与存储的曲柄角度相对应的气缸喷射燃料,从而使内燃机快速起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4777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自动停止后或点火开关断开(Key Off)后的内燃机在以惯性旋转的同时旋转速度下降,但在旋转要停止之前可能会发生逆旋转。而专利文献1那样的现有技术中,即使在内燃机发生逆旋转而停止的情况下,也不对逆旋转进行判定就存储内燃机旋转停止时的曲柄角度。
因此,会导致实际的曲柄角度与旋转停止时所存储的曲柄角度发生偏离。其结果是,首次喷射的燃料有可能无法提供给正确的气缸,由此首次喷射的燃料成为未燃气体而被排出,或者可能无法在首次点火时燃烧。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装置以及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方法,在内燃机自动停止后的惯性旋转过程中或逆转而停止等情况下,无论内燃机的旋转状态如何,均能在重启时将燃料提供给内燃机的正确气缸,能从首次点火开始就发生燃烧,从而迅速地进行重启。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所涉及的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装置在内燃机的运行过程中规定的自动停止条件成立时,进行内燃机的自动停止动作,在内燃机的自动停止期间中规定的重启条件成立时,进行内燃机的重启动作,该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装置包括:对内燃机的曲柄角度进行检测的曲柄角度检测单元;根据曲柄角度检测单元对内燃机的旋转速度进行计算的旋转速度运算单元;与内燃机运行过程中的规定曲柄角度同步地进行燃料喷射的同步燃料喷射单元;在内燃机起动、重启时进行内燃机的曲柄起动的起动装置;以及在内燃机的自动停止期间内的旋转速度惯性降低的过程中或停止后对起动装置进行控制,从而进行内燃机的重启动作的重启控制单元,重启控制单元具有:首次非同步喷射处理部,该首次非同步喷射处理部根据重启动作开始后的首次检测曲柄角度,判断能否对处于进气行程的气缸实施燃料的首次非同步喷射;以及下一次喷射决定处理部,该下一次喷射决定处理部将首次检测曲柄角度之后从排气行程迎来进气行程的气缸决定为下一次的喷射气缸,并且决定该气缸的喷射时期,重启控制单元根据首次非同步喷射处理部的判断结果和下一次喷射决定处理部的决定结果,来进行重启动作开始时的燃料喷射控制。
本发明所涉及的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方法在内燃机的运行过程中规定的自动停止条件成立时,进行内燃机的自动停止动作,在内燃机的自动停止期间中规定的重启条件成立时,进行内燃机的重启动作,该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方法包括:对内燃机的曲柄角度进行检测的曲柄角度检测步骤;根据曲柄角度检测步骤对内燃机的旋转速度进行计算的旋转速度运算步骤;与内燃机运行过程中的规定曲柄角度同步地进行燃料喷射的同步燃料喷射步骤;在内燃机起动、重启时进行内燃机的曲柄起动的起动步骤;以及在内燃机的自动停止期间内的旋转速度惯性降低的过程中或停止后对起动步骤进行控制,从而进行内燃机的重启动作的重启控制步骤,重启控制步骤具有:首次非同步喷射处理步骤,该首次非同步喷射处理步骤中,根据重启动作开始后的首次检测曲柄角度,判断能否对处于进气行程的气缸实施燃料的首次非同步喷射;以及下一次喷射决定处理步骤,该下一次喷射决定处理步骤中,将首次检测曲柄角度之后从排气行程迎来进气行程的气缸决定为下一次的喷射气缸,并且决定该气缸的喷射时期,根据首次非同步喷射处理步骤的判断结果和下一次喷射决定处理步骤的决定结果,来进行重启动作开始时的燃料喷射控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获得一种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装置以及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方法,该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装置以及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方法根据重启动作开始后的首次检测曲柄角度对处于进气行程的气缸喷射燃料,并且决定下一次的燃料喷射时期,由此在内燃机自动停止后的惯性旋转过程中、或发生逆转而停止等情况下,无论内燃机的旋转状态如何,均能在重启时将燃料提供给内燃机的正确的气缸,能从首次点火开始就发生燃烧,从而进行迅速的重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在发动机的停止过程中基于曲柄角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利用ECU进行的各种运算相关的动作说明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发动机的自动停止/重启动作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重启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重启燃料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基于内燃机重启时的冷却温度的基本供给燃料量映射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基于内燃机重启时的进气管压力的校正系数映射的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重启时曲柄信号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重启时曲柄信号处理内的燃料喷射气缸和喷射时期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内燃机的燃料供给范围映射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内燃机的规定曲柄计数映射的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装置在重启请求后实施首次非同步喷射时的时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装置在发动机1逆旋转的状态下重启条件成立从而无法执行首次非同步喷射的情况下的重启时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装置及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装置的结构图。图1中,在向内燃机1(下面称为发动机1)提供空气的进气管10的上游部设有空气过滤器2、对吸入空气的温度进行检测的进气温度传感器3、检测吸入空气量的空气流量传感器4。
空气流量传感器4的下游部设有通过电动机5进行动作来对吸入空气的流量进行控制的节流阀6、检测节流阀6的开度的节流开度传感器7。此外,在节流阀6的下游设有气室9,该气室9内设有检测出气室9内的压力的进气管压力传感器8。而且,气室9内的空气经由进气歧管11被提供至发动机1的各气缸。
提供给发动机1的燃料通过设置在发动机1的各气缸的进气口附近的燃料喷射阀12来提供,与进气歧管11的空气形成混合气体。然后,所形成的混合气体被送至各气缸的燃烧室,通过未图示的火花塞来点火,从而发生燃烧。燃烧产生的燃烧气体经由排气管14通过未图示的催化剂装置,在净化了有害气体后排放到大气中。
此外,发动机1具有与起动器15和发动机1的曲柄轴相连结的环形齿轮16。而且,在发动机1起动、重启时,起动器15和环形齿轮16进行曲柄起动。
此处,起动器15由小齿轮17、螺线管18、活塞19以及起动器电动机20构成。而且,起动器电动机20经由通过活塞19的动作而使接点导通的布线与电池21相连接。
发动机1起动、重启时,根据来自后述的发动机控制单元(下面称为ECU22)的驱动信号,开始向螺线管18通电。若螺线管18开始通电,则活塞19进行动作,开始对小齿轮17进行推压。然后,若小齿轮17与环形齿轮16相接并啮合,则与活塞19相连结的接点导通,起动器电动机20开始旋转驱动,发动机1开始曲柄起动。
此外,发动机1中设有检测发动机1的冷却水温的水温传感器(未图示)、或检测发动机1的曲柄角度的曲柄角度传感器13。而且,ECU22基于该曲柄角度传感器13的检测信号进行曲柄角度、曲柄计数CRK的运算以及发动机1的旋转速度Ne的运算。
此处,ECU22包括输入输出接口、CPU(微处理器)、ROM(只读存储器)、RAM(随机存储器)、以及驱动电路而构成。
ECU22内的CPU经由输入输出接口输入上述各种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未图示的加速踏板的踩踏量、或未图示的刹车的踩踏量等检测信号。并且,CPU基于输入的各种信号,对可否实施发动机1的自动停止/重启的控制等进行运算。
此外,ROM是储存CPU所进行的各种运算中使用的控制程序、各种常数的存储器,RAM是暂时储存CPU的运算结果的存储器。而且,CPU根据运算结果,经由驱动电路向燃料喷射阀12、起动器15等发送驱动信号,由此进行发动机1的自动停止/重启控制。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ECU22具有以下功能。
(1)判断自动停止条件和重启条件能否成立的功能
(2)基于来自曲柄角度传感器13的输入信号,判定发动机1的正旋转状态和逆旋转状态的功能
(3)进行各种控制运算的功能,例如发动机1的旋转速度Ne的运算等
(4)将重启控制所使用的设定数据等存储于ROM的功能
接着,对使用曲柄角度传感器13的输出信号,通过ECU22对曲柄角度、曲柄计数CRK、发动机1的旋转速度Ne进行运算的具体方法进行说明。此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使用的曲柄角度传感器13根据发动机1的正旋转状态和逆旋转状态,其输出信号会发生变化。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在发动机1的停止过程中基于曲柄角度传感器13的输出信号利用ECU22进行的各种运算相关的动作说明图。更具体而言,图2中的(A)~(D)表示以下的内容。
(A):发动机1停止过程中的曲柄角度传感器13的输出信号
(B):ECU22内所运算的旋转速度Ne(为了方便,将正旋转状态下的运算值表示为正,逆旋转状态下的运算值表示为负)的运算值
(C):ECU22内所运算的曲柄角度的运算值
(D):ECU22内所运算的曲柄计数CRK的运算值
图2中,在(A)的曲柄角度传感器13的输出信号的低(LOW)输出时间较短的情况下,表示正旋转状态,在低输出时间较长的情况下,表示逆旋转状态。此外,曲柄角度、曲柄计数、发动机1的旋转速度Ne分别根据曲柄角度传感器13的高(HIGH)输出信号时期进行运算。
将发动机1的各气缸的压缩上止点(compression TDC)作为基准(=0(零)度)来计算曲柄角度,使得在压缩上止点之后曲柄角度传感器13首次输出信号时曲柄角度成为最大值,到迎来下一个压缩上止点为止使曲柄角度减去(或加上)规定值。此外,例如将发动机1的第一气缸的压缩上止点作为基准(=0(零))来计算曲柄计数CRK,使得第一气缸的一个行程(进气、压缩、燃烧、排气)即曲柄轴在旋转两周后变为初始值(=0(零)),每次曲柄角度传感器13输出信号则加上(或减去)规定值。具体而言,例如在发动机1具有三个气缸,曲柄角度传感器13每隔10度进行输出的情况下,曲柄角度的运算是在第一气缸的压缩上止点处为0度,压缩上止点后的曲柄角度传感器13的输出信号为230度,第二气缸的压缩上止点前的曲柄角度传感器13的输出信号为10度,若迎来压缩上止点则成为0度。此外,曲柄计数CRK在第一气缸的压缩上止点为0,每次曲柄角度传感器13输出信号则加上(或减去)规定值(例如1),在第一气缸的压缩上止点前变为例如17,若迎来压缩上止点则成为0。
图2中,在发动机1为正旋转状态的时刻T1至T3期间,曲柄角度传感器13的输出信号的间隔变长,因此旋转速度Ne(图2(B))的运算值降低。另外,此时的曲柄角度每次都是减去规定值,而曲柄计数CRK则是每次加上规定值(图2(C)、(D))。
经过一定时间后,在曲柄角度传感器13的输出与正旋转时相比低输出时间变长然后变化为高输出的时刻T4,ECU22判定为发动机1成为逆旋转状态。于是,ECU22首次检测出发动机1的逆旋转状态(第一次逆旋转信号),因此将发动机1的旋转速度Ne在时刻T4的运算值设为0(图2(B))。
实际上,在判定发动机1为逆旋转状态的时刻T4,发动机1已经在逆旋转,因此原本应该是负的运算值。然而,在时刻T3至时刻T4为止的期间内,曲柄角度传感器13并无上升沿信号。因而,ECU22无法判定旋转速度Ne成为0的时刻,由此将时刻T4作为发动机1的逆旋转开始时间,将旋转速度Ne的运算值设为0。此外,在检测出发动机1的逆旋转状态的时刻T4,将曲柄角度加上规定值,曲柄计数CRK减去规定值(图2(C)、(D))。
在时刻T5,若向ECU22输入第二次逆旋转信号,则首次运算出负的旋转速度Ne、即逆旋转状态下的旋转速度Ne(图2(B))。另外,此时的曲柄角度进行加法运算,曲柄计数CRK进行减法运算(图2(C)、(D))。
另外,在从逆旋转状态变为正旋转状态时,将转成正旋转状态后的首次曲柄角度的旋转速度设为0,并将曲柄角度减去规定值,将曲柄计数CRK加上规定值。
由此,ECU22能基于曲柄角度传感器13的输出信号判定发动机1的正旋转状态和逆旋转状态。其结果是,ECU22即使在发动机1从正旋转状态变为逆旋转状态、以及从逆旋转状态变为正旋转状态的情况下,也能正确地计算发动机1的曲柄角度、曲柄计数CRK。
接着,参照图3~图5、图8、图9所示的流程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装置的一系列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发动机1的自动停止/重启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S101中,ECU22进行重启实施标记的判定。该重启实施标记是仅在后述的自动停止控制实施后重启条件成立并执行重启控制处理的情况下才成立的标记,是在发动机1为自动停止以外的停止(例如,因点火开关断开动作而导致的停止)或通常运行过程中不会成立的标记。
对于在发动机1自动停止以外的停止、或通常运行过程中的情况,重启实施标记为0,ECU22在步骤S101中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S102。另一方面,在重启实施标记为1的情况下,即在执行发动机1的重启控制处理的情况下,ECU22在步骤S101中判定为是,并前进至后述的步骤S108的重启控制处理。
在前进至步骤S102的情况下,ECU22进行自动停止实施标记的判定。该自动停止实施标记是仅在发动机1的自动停止条件成立且实施自动停止控制的过程中才成立的标记,在发动机1为自动停止以外的停止、或通常运行过程中不成立。
因而,步骤S102中,在自动停止实施标记为0的情况下,发动机1处于自动停止以外的停止、或通常运行过程中,因此ECU22判定为否,前进至下一个步骤S103。另一方面,步骤S102中,在自动停止实施标记为1的情况下,发动机1处于正在实施自动停止控制的状态,因此ECU22判定为是,前进至后述的步骤S105的重启条件能否成立的判定。
在前进至步骤S103的情况下,ECU22进行自动停止条件能否成立的判定。作为该自动停止条件,举例示出如下的组合。
(1)水温传感器的检测温度是否在规定温度(例如60度)以上
(2)是否有一次以上检测出车辆速度在规定速度(例如12km/h)以上
(3)当前的车辆速度是否在规定速度(例如0km/h)以下
(4)是否正在踩踏制动踏板、或加速踏板的踩踏量是否在规定值(例如无踩踏量)以下等与驾驶员的减速、停车操作有关的各种信息
然后,ECU22综合上述(1)~(4)的各种条件,进行自动停止条件能否成立的判定。
在步骤S103中自动停止条件成立的情况下,ECU22判定为是,前进至步骤S104,在执行自动停止控制的同时将自动停止实施标记设置为1,前进至下一个步骤S105。此处,作为步骤S104中所执行的自动停止控制可举出以下示例。
(1)停止发送至燃料喷射阀12的驱动信号,停止向发动机1提供燃料。
(2)在进行(1)的处理的同时例如变更节流阀6的控制量,或松开安装于发动机1的变速器的离合器。
另一方面,步骤S103中自动停止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ECU22判定为否,暂时结束自动停止/重启的处理。即,即使驾驶员进行减速、停车操作,由于ECU22中进行综合判断的自动停止条件中至少有一个条件不成立,因此不执行步骤S104中的自动停止控制,并结束一系列的处理。
在前进至步骤S105的情况下,ECU22进行重启请求标记的判定。该判定所使用的重启请求标记是在后述的重启条件成立时被设定为1的标记,在发动机1的重启完成后被设定为0。另外,该重启请求标记在重启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不变。
在首次执行步骤S105的情况下,由于还未执行重启条件能否成立的判定,因此重启请求标记为0。因而,步骤S105中,ECU22判定为是,前进至步骤S106。另一方面,在重启条件成立后执行步骤S105的情况下,重启请求标记被设定为1。因而,步骤S105中,ECU22前进至步骤S108的重启控制处理。
在前进至步骤S106的情况下,ECU22进行重启条件能否成立的判定。作为该重启条件,举例示出如下的组合。
(1)制动踏板的踩踏量是否在规定值(例如无踩踏量)以下或加速踏板是否在规定值(例如相对于无踩踏量具有一成以上的踩踏量)以上等判断驾驶员发动的意愿的各种信息
(2)向进气温度传感器3等设置于发动机1的传感器等进行供电的电池21的状态
然后,ECU22综合上述(1)、(2)的条件,进行重启条件能否成立的判定。
在步骤S106中重启条件成立的情况下,ECU22判定为是,前进至步骤S107,将重启请求标记设定为1。然后,ECU22前进至步骤S108,执行重启控制处理,暂时结束自动停止/重启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6中重启条件中至少有一个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ECU22判定为否,暂时结束自动停止/重启的处理。即,在重启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ECU22判断为驾驶员还没有发动的意愿(或者电池21的状态不满足规定条件),继续进行正在实施的自动停止控制。
接着,对步骤S108中所执行的重启控制处理进行说明。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重启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若执行重启控制处理,则ECU22首先在步骤S201中利用起动器驱动标记来进行起动器15是否处于驱动中的判定。该判定所使用的起动器驱动标记是在重启条件成立后起动器15处于驱动中、即发动机1的曲柄起动开始时被设定为1的标记。本发明中,在起动器15的驱动开始后才执行重启时的其他控制,因此首先进行该步骤S201的判定。
ECU22在步骤S201中判定为是的情况下,驱动起动器15并执行后述的重启燃料处理,因此前进至步骤S204。另一方面,ECU22在步骤S201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重启条件成立,但没有驱动起动器15,因此为了进行驱动许可判定而前进至步骤S202。
在前进至步骤S202的情况下,ECU22进行起动器15的驱动许可判定。重启条件的成立时期依赖于驾驶员。而且,在惯性旋转中的重启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无法预测发动机1旋转速度Ne的获取值。
此外,通过如上所述那样将小齿轮17与环形齿轮16相啮合使接点导通,从而开始向起动器电动机20通电,开始旋转驱动起动器15。即,起动、重启时,起动器15的小齿轮17要以无旋转状态与发动机1的环形齿轮16相啮合,因此在环形齿轮16的旋转速度超出规定旋转速度的范围的情况下,小齿轮17难以与环型齿轮16相啮合。
因此,在步骤S202中进行起动器15能否驱动、即是否在小齿轮17能与环形齿轮16相啮合的旋转速度范围内的判定。另外,发动机1的环形齿轮16与发动机1的曲柄轴相连结,环形齿轮16的旋转速度与发动机1的旋转速度Ne具有相同意义。因此,步骤S202中,使用发动机1的旋转速度Ne,判定起动器15能否驱动。
更具体而言,在图4所示的步骤S202中,进行发动机1的旋转速度Ne是否在起动器15的可驱动下限旋转速度Ne_L(例如-40r/min)和可驱动上限旋转速度Ne_H(例如80r/min)的范围内。
ECU22在步骤S202中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即判定为发动机1的旋转速度Ne在可驱动起动器15的旋转速度范围内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203。
另一方面,ECU22在步骤S202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即判定为发动机1的旋转速度Ne在可驱动起动器15的旋转速度范围外,处于高速旋转状态或较大程度的逆旋转状态的情况下,由于无法驱动起动器15,因此暂时结束重启控制处理,并将处理返回。
在前进至步骤S203的情况下,当ECU22中断自动停止并进行重启时,将自动停止实施标记设定为0,将重启实施标记设定为1,经由驱动电路向起动器15发送驱动信号,并且将起动器驱动标记设定为1,前进至步骤S204。
在前进至步骤S204的情况下,ECU22进行设定重启过程中的燃料量的重启燃料处理。另外,该步骤S204中的重启燃料处理以后述的图5所示的流程图来执行,其详细情况,将在图4的说明后进行说明。
在实施了步骤S204的重启燃料处理后,前进至步骤S205,ECU22进行重启是否已完成的判定。ECU22可基于重启中的发动机1的运行状态来进行该重启完成判定。例如,ECU22基于重启实施标记为1以后每隔规定曲柄角度(例如上止点前60度)计算出的发动机1的旋转速度Nec是否在规定旋转速度(例如500r/min)以上,来进行重启完成判定。
在步骤S205中判定为是的情况下,ECU22判断为发动机1能自主运行,前进至步骤S206。另一方面,在步骤S205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ECU22判断为需要继续进行重启控制,暂时结束重启控制处理,并将处理返回。
在前进至步骤S206的情况下,由于发动机1的重启已完成,因此ECU22将重启实施标记、重启请求标记、起动器驱动标记设定为0,并且停止起动器15的驱动,将处理返回。此外,将下一次燃料喷射标记ITF2、首次曲柄检测标记也设定为0。另外,在图5的说明中对下一次燃料喷射标记ITF2进行详细说明,在图8的说明中对首次曲柄检测标记进行详细说明。
接着,对图4的步骤S204中所实施的重启燃料处理进行说明。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重启燃料处理的流程图。在执行了先前图4中步骤S203的处理并前进至步骤S204后,执行该图5所示的重启燃料处理。
首先,ECU22在步骤S301中计算出重启时的基本供给燃料量。该基本供给燃料量的计算是根据基于ECU22内预先设定的发动机1的冷却水温得到的基本供给燃料量映射来计算的。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基于内燃机重启时的冷却温度得到的基本供给燃料量映射的图。
因此,若ECU22前进至步骤S301,则首先读取发动机1的冷却水温,使用图6的基本供给燃料量映射,计算出与所读取的冷却水温相对应的基本供给燃料量。
接着,ECU22在步骤S302中对在之前的步骤S301中计算得到的基本供给燃料量进行校正,设定从燃料喷射阀12提供至发动机1的最终喷射燃料量。该最终喷射燃料量的设定基于重启中的发动机1的状态来执行,作为一个示例举出基于进气管压力来执行该最终喷射燃料量的设定。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基于内燃机重启时的进气管压力得到的校正系数映射的图。
若ECU22前进至步骤S302,则首先读取进气管压力传感器8的输出信号,使用图7的校正系数映射,计算出与所读取的进气管压力相对应的校正系数。并且,ECU22进行如下处理:使用计算得到的校正系数对基本供给燃料量进行校正,求出最终喷射燃料量,并将最终喷射燃料量转换成燃料喷射阀12的工作时间。
然后,若最终喷射燃料量的设定结束,则ECU22前进至步骤S303,进行燃料喷射标记ITF的判定。该燃料喷射标记ITF是在后述的燃料喷射实施后成立的标记,该标记在燃料喷射结束的同时成为0。在首次执行重启燃料处理时,由于没有进行燃料喷射,因此前进至步骤S304。另一方面,在实施燃料喷射过程中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307。
在前进至步骤S304的情况下,ECU22读取重启时曲柄信号处理结果。此处,对步骤S304中读取的重启时曲柄信号处理进行说明。该重启时曲柄信号处理在每次将曲柄角度传感器13的输出信号输入至ECU22时进行处理。另外,ECU22在每次曲柄角度传感器13输出信号时都进行各种处理,但仅对本发明所涉及的重启时的处理部分进行说明。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重启时曲柄信号处理的流程图。若执行重启时曲柄信号处理,则首先在步骤S401中,向ECU22输入曲柄角度传感器13的输出信号作为曲柄信号,ECU22进行曲柄信号的判定。ECU22基于使用图2说明的曲柄信号的下降沿信号及上升沿信号的输入来进行该判定。
更具体而言,若具有下降沿信号及上升沿信号,则表示输入了曲柄信号,从而ECU22判定为是,前进至步骤S402。另一方面,在没有下降沿信号及上升沿信号的情况下,ECU22结束一系列处理。
在前进至步骤S402的情况下,ECU22对下降沿信号输入时存储于RAM中的时刻和上升沿信号输入时存储于RAM中的时刻之间的时刻差进行计算。并且,ECU22将该时间差与发动机1的正旋转基准时间(例如50μsec)进行比较,判定发动机1处于正旋转状态还是逆旋转状态。具体而言,在下降沿信号和上升沿信号之间的时间差为正旋转基准时间以下的情况下,ECU22判定为处于正旋转状态,在该时间差比正旋转基准时间长的情况下,ECU22判定为处于逆旋转状态。
每隔规定角度(例如10度)输入曲柄角信号,因此ECU22使用该规定角度、与本次和上一次曲柄角信号的输入时间差来计算发动机1的旋转速度Ne。并且,ECU22根据所输入的曲柄信号计算此时的曲柄角度及曲柄计数CRK。而且,如上所述,ECU22也进行首次逆旋转状态检测时的处理。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将发动机1的各气缸的压缩上止点作为基准(=0度)来计算曲柄角度,使得在压缩上止点以后曲柄角度传感器13的首次输出信号下达到最大值,到迎来下一个压缩上止点为止,在正旋转状态下使曲柄角度减去规定角度,在逆旋转状态下使曲柄角度加上规定角度。此外,例如将发动机1的第一气缸的压缩上止点作为基准(=0)来计算曲柄计数CRK,使得第一气缸的一个行程(进气、压缩、燃烧、排气)即曲柄轴在旋转两周后成为初始值(=0),每次曲柄角度传感器13输出信号时,在正旋转状态下使曲柄计数CRK加上规定值(例如1),在逆旋转状态下使曲柄计数CRK减去规定值(例如1)。
ECU22若对曲柄角度传感器13的输出信号进行处理,则前进至步骤S403,利用首次曲柄检测标记进行能否检测首次曲柄信号的判定。该首次曲柄检测标记是在重启实施标记设定为1之后,在输入有曲柄信号的情况下设定为1,在重启完成的同时设定为0的标记。
在首次执行步骤S403的情况下,首次曲柄检测标记为0,因此判定为是,并前进至步骤S404。在步骤S403中,所输入的曲柄信号为重启控制时的首次曲柄信号,因此ECU22将首次曲柄检测标记设定为1,前进至步骤S405,进行燃料喷射气缸和喷射时期处理。
接着,在执行图8所示的流程图时,即输入重启控制中的第二次曲柄信号时,已检测出首次曲柄。因此,首次曲柄检测标记已变为1,步骤S403判定为否,前进至步骤S410。
此处,对步骤S405所执行的燃料喷射气缸和喷射时期处理进行说明。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重启时曲柄信号处理内的燃料喷射气缸和喷射时期处理的流程图。在执行了先前图8中步骤S404的处理并前进至步骤S405后,执行该图9所示的燃料喷射气缸和喷射时期处理。该燃料喷射气缸和喷射时期处理是仅在首次曲柄检测标记为0时执行的处理。
若执行燃料喷射气缸和喷射时期处理,则首先在步骤S501中,ECU22判定步骤S402中计算得到的首次曲柄计数运算值CRK是否在第一燃料供给范围内。
具体而言,ECU22判定首次曲柄计数运算值CRK是否在第一燃料供给范围下限值crk_L(1)和第一燃料供给范围上限值crk_H(1)之间。该燃料供给范围下限值和燃料供给范围上限值预先设定在ECU22内的ROM中。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内燃机的燃料供给范围映射的图,示出了例如在发动机1具有四个气缸的情况下储存于ECU22内的ROM中的燃料供给范围映射。
步骤S501中,若首次曲柄计数运算值CRK在第一燃料供给范围下限值crk_L(1)和第一燃料供给范围上限值crk_H(1)的范围内,则ECU22判定为是,前进至步骤S502,若不在该范围内,则ECU22判定为否,前进至步骤S504。
在步骤S501中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在首次曲柄计数运算值CRK下存在能提供燃料的处于进气行程的气缸。因而,ECU22在步骤S502中将首次非同步喷射气缸crk_1c设定为1(表示第一气缸)。并且,ECU22前进至步骤S503,将下一次的喷射气缸crk_2c设定为3(第三气缸),将喷射时期crk_2t设定为18,前进至之前的图8的步骤S406。
另一方面,在步骤S501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504,ECU22判定首次曲柄计数运算值CRK是否是接下来会迎来进气行程的曲柄计数值。此处,在步骤S501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首次曲柄计数运算值CRK下不存在处于第一燃料供给范围内的气缸,因此不能实施首次非同步喷射。
然而,若是接下来会迎来进气行程的气缸的进气行程开始前,则在进气行程开始后再次向该气缸喷射燃料。因此,ECU22在步骤S504中判定首次曲柄计数运算值CRK是否在第一燃料供给范围上限值crk_H(1)和接下来会迎来进气行程开始曲柄计数crk_E(1)之间。
在步骤S504中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处于接下来会迎来进气行程的气缸的进气行程开始前,会在该气缸的进气行程开始后再次喷射燃料。因此,ECU22前进至步骤S505,将首次非同步喷射气缸设定为禁止(crk_1c=0)并且,ECU22前进至之前的步骤S503,将下一次的喷射气缸crk_2c设定为3(第三气缸),将喷射时期crk_2t设定为18,前进至图8的步骤S406。
另一方面,在步骤S504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ECU22判断为无法进行第一燃料供给范围下的首次非同步喷射、及无法在接下来会迎来进气行程的气缸的进气行程开始后进行燃料喷射,前进至步骤S506。
在前进至步骤S506的情况下,ECU22进行与之前的步骤S501相同的判定。然而,在步骤S506中,ECU22使用第二燃料供给范围、即第二燃料供给下限值crk_L(2)和第二燃料供给上限值crk_H(2)来进行判定。
步骤S506中,若首次曲柄计数运算值CRK在第二燃料供给下限值crk-_L(2)和第二燃料供给上限值crk_H(2)的范围内,则ECU22判定为是,前进至步骤S507。然后,ECU22在步骤S507中将首次非同步喷射气缸crk_1设定为3(表示第三气缸)。并且,ECU22前进至步骤S508,将下一次的喷射气缸crk_2c设定为4(第四气缸),将喷射时期crk_2t设定为36,前进至之前图8的步骤S406。
另一方面,在步骤S506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509,ECU22判定首次曲柄计数运算值CRK是否在第二燃料供给范围上限值crk_H(2)和接下来会迎来进气行程开始曲柄计数crk_E(2)的范围内。
在步骤S509中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处于接下来会迎来进气行程的气缸的进气行程开始前,会在该气缸的进气行程开始后再次喷射燃料。因此,ECU22前进至步骤S510,将首次非同步喷射气缸设定为禁止(crk_1c=0)并且,ECU22前进至之前的步骤S508,将下一次的喷射气缸crk_2c设定为4(第四气缸),将喷射时期crk_2t设定为36,前进至图8的步骤S406。
另一方面,在步骤S509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ECU22判断为无法进行第二燃料供给范围下的首次非同步喷射、及无法在接下来会迎来进气行程的气缸的进气行程开始后进行燃料喷射,前进至步骤S511。
在前进至步骤S511的情况下,ECU22进行首次曲柄计数运算值CRK是否在第三燃料供给范围内(即第三燃料供给下限值crk_L(3)和第三燃料供给上限值crk_H(3)的范围内)的判定。
步骤S511中,若首次曲柄计数运算值CRK在第三燃料供给下限值crk-_L(3)和第二燃料供给上限值crk_H(3)的范围内,则ECU22判定为是,前进至步骤S512。然后,ECU22在步骤S512中将首次非同步喷射气缸crk_1设定为4(表示第四气缸)。并且,ECU22前进至步骤S513,将下一次的喷射气缸crk_2c设定为2(第二气缸),将喷射时期crk_2t设定为54,前进至之前的图8的步骤S406。
另一方面,在步骤S511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514,ECU22进行首次曲柄计数运算值CRK是否在第三燃料供给范围上限值crk_H(3)和接下来会迎来进气行程开始曲柄计数crk_E(3)的范围内的判定。
在步骤S514中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处于接下来会迎来进气行程的气缸的进气行程开始前,在该气缸的进气行程开始后再次喷射燃料。因此,ECU22前进至步骤S515,将首次非同步喷射设定为禁止(crk_1c=0)。并且,ECU22前进至之前的步骤S513,将下一次的喷射气缸crk_2c设定为2(第二气缸),将喷射时期crk_2t设定为54,前进至图8的步骤S406。
另一方面,在步骤S514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ECU22判断为无法进行第三燃料供给范围下的首次非同步喷射、及无法在接下来会迎来进气行程的气缸的进气行程开始后进行燃料喷射,前进至步骤S516。
在前进至步骤S516的情况下,ECU22进行首次曲柄计数运算值CRK是否在第四燃料供给范围内(即第四燃料供给下限值crk_L(4)和第四燃料供给上限值crk_H(4)的范围内)的判定。
在步骤S516中判定为是的情况下,ECU22前进至步骤S517,将首次非同步喷射气缸crk_1c设定为2。并且,ECU22前进至步骤S518,将下一次的喷射气缸crk_2c设定为1(第一气缸),将喷射时期crk_2t设定为0,前进至之前的图8的步骤S406。
另一方面,在步骤S516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无法实施第四燃料供给范围下的首次非同步喷射,因此前进至步骤S519。然后,ECU22在步骤S519中将首次非同步喷射气缸设定为禁止(crk_1c=0)。并且,ECU22前进至之前的步骤S518,将下一次的喷射气缸crk_2c设定为1(第一气缸),将喷射时期crk_2t设定为0,前进至之前的图8的步骤S406。
通过上述的燃料喷射气缸和喷射时期处理,来决定能否实施与首次曲柄计数运算值CRK相对应的首次非同步喷射以及喷射气缸,并决定接下来会迎来进气行程的气缸的喷射气缸和喷射时期。此外,燃料喷射气缸和喷射时期处理所使用的常数例如如之前的图10所示那样预先储存在ECU22内的ROM中。
回到图8,步骤S405中的燃料喷射气缸和喷射时期处理结束后,ECU22前进至步骤S406,进行首次非同步喷射气缸的设定判定。该判定基于上述步骤S405的燃料喷射气缸和喷射时期处理所决定的首次非同步喷射气缸crk_1c的值来进行。
具体而言,若首次非同步喷射气缸crk_1c为0以外的值(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为1、2、3或4的值),则ECU22判定为能实施首次非同步喷射,若首次非同步喷射气缸crk_1c为0,则ECU22判定为不实施首次非同步喷射。若首次非同步喷射气缸crk_1c设定为0以外的值,则前进至步骤S409,ECU22将喷射时期标记ITR设定为1,结束重启时曲柄信号处理。
另一方面,若首次非同步喷射气缸crk_1c为0,则前进至步骤S407。然后,步骤S407中,ECU22进行首次曲柄计数运算值CRK是否是下一次喷射时期的判定。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在起动器15驱动后进行重启燃料处理,但起动器15的驱动许可仅在重启条件成立后(重启请求标记设定为1以后)且发动机1的旋转速度Ne在起动器驱动许可旋转速度范围(Ne_L和Ne_H之间)内时成立。然而,自动停止后的发动机1的旋转速度Ne并不一定每次都表现相同的降低动作,每次重启时起动器15的驱动开始时期并不相同。
因而,实施重启后的首次曲柄计数运算值CRK在每次重启时也会取不同的值,因此也存在首次曲柄计数运算值CRK与下一次的喷射时期crk_2t相一致的情况。因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设有步骤S407的判定,进行首次曲柄计数运算值CRK是否为下一次的喷射时期crk_2t的判定。
若步骤S407中首次曲柄计数运算值CRK与下一次的喷射时期crk_2t相一致,则判定为是,前进至步骤S413,ECU22将喷射时期标记ITR设定为2,结束一系列处理。另一方面,若步骤S407中首次曲柄计数运算值CRK与下一次的喷射时期crk_2t不一致,则判定为否,前进至步骤S408,ECU22将喷射时期标记ITR设定为0,结束一系列处理。按照以上方式来对重启时的首次曲柄信号进行处理。
与此相对,在接下来输入曲柄信号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401、步骤S402,并前进至步骤S403后,首次曲柄检测标记成为1。因而,ECU22前进至步骤S410,进行燃料喷射标记ITF的判定。该燃料喷射标记ITF是仅在燃料喷射执行过程中成立的标记,详细情况将在后文阐述。
在燃料喷射过程中、即燃料喷射标记ITF为1的情况下,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S416,ECU22将喷射时期标记ITR设为0,结束一系列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410中判定为是的情况下,燃料喷射已结束,因此前进至步骤S411,ECU22进行下一次燃料喷射标记ITF2的判定。本发明的该下一次燃料喷射标记ITF2是仅在首次检测曲柄角度之后从排气行程迎来进气行程的气缸的进气行程开始的情况下实施燃料喷射时才成立的标记,且该标记在重启完成后设定为0,详细情况将在后文阐述。
步骤S411中,在下一次燃料喷射标记ITF2不为0的情况下,下一次燃料喷射已完成执行,因此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S414。
另一方面,在未实施下一次燃料喷射的情况下,判定为是,因此前进至步骤S412。然后,在步骤S412中,ECU22在每次执行重启时曲柄信号处理时,均进行在之前的步骤S402中计算得到曲柄计数CRK是否与在之前的步骤S405中设定的下一次燃料喷射时期crk_2t相一致的判定。
若步骤S412中曲柄计数CRK与下一次燃料喷射时期crk_2t相一致,则判定为是,前进至步骤S413,ECU22将喷射时期标记ITR设定为2,结束一系列处理。另一方面,在步骤S412中曲柄计数CRK与下一次燃料喷射时期crk_2t不一致的情况下,即不是下一次喷射时期的情况下,判定为否,结束一系列处理。
在之前的步骤S411中判定为否,前进至步骤S414的情况下,ECU22进行曲柄计数CRK是否是规定曲柄计数crk_Ct的判定。另外,该步骤S414的判定所使用的规定曲柄计数crk_Ct的值能预先储存在ECU22内的ROM中。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内燃机的规定曲柄计数映射的图。例如,如该图11所示,通过预先设定曲柄计数值和喷射气缸,从而能对每个喷射气缸预先设定规定曲柄计数crk_Ct的值。
若步骤S414中曲柄计数CRK与规定曲柄计数crk_Ct相一致,则前进至步骤S415,作为同步喷射的喷射时期,ECU22将喷射时期标记ITR设定为3,并结束一系列处理。另一方面,若曲柄计数CRK不是规定曲柄计数crk_Ct,则由于不是同步喷射的喷射时期,因此ECU22判定为否,并结束一系列处理。
按照以上方式对重启时的曲柄角度传感器13的输出信号进行处理。处理后的信号被之前图5中的步骤S304所使用,因此回到图5再次进行说明。
ECU22在步骤S304中,读取使用之前的图8、图9说明的重启时曲柄信号处理的结果,在步骤S305、步骤S309、步骤S311中进行喷射时期标记ITR的判定,判断能否执行燃料喷射。
具体而言,在步骤S305中判定为是的情况下,相当于在首次检测曲柄信号下存在能进行首次非同步喷射的气缸。因此,ECU22前进至步骤S306,通过对该气缸进行燃料喷射来执行非同步喷射,并且将燃料喷射标记ITF设定为1,并前进至步骤S307。
另一方面,在步骤S305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相当于已完成首次非同步喷射或禁止首次非同步喷射的情况,前进至步骤S309。
然后,在步骤S309中判定为是的情况下,相当于成为迎来进气行程的气缸的进气行程开始的曲柄角度。因此,ECU22前进至步骤S310,在开始对该气缸喷射燃料的同时,将燃料喷射标记ITF和下一次燃料喷射标记ITF2设定为1,并前进至步骤S307。
此处,该下一次燃料喷射标记ITF2是仅在下一时刻(即、本发明中所说的从排气行程迎来进气行程的气缸的进气行程的开始时刻)执行燃料喷射时才成立,且一旦完成重启则设定为0的标记(在图4的步骤S206中设定为0)。
另一方面,在执行了首次非同步喷射的情况下,没有设置实施完成标记。作为该理由可以举出以下理由。在之前图8的步骤S403中,仅在重启时的首次曲柄检测标记未成立时(仅在检测出首次曲柄信号时),前进至步骤S404之后的步骤。因此,重启中能将喷射时期标记ITF设定为1的时期仅一次。因此,并不用设置首次非同步喷射的实施完成标记。
然而,下一次喷射时期的设定仅执行一次,但该喷射时期在重启中并不限于一次。因此,设有燃料喷射标记ITF2,使得重启时仅实施一次喷射。
另一方面,在步骤S309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相当于喷射时期标记ITR为2的燃料喷射、即从排气行程迎来进气行程的气缸的进气行程开始后的燃料喷射已实施完成,前进至步骤S311。
然后,若步骤S311中为同步喷射的燃料喷射时期,则判定为是,并前进至步骤S306。然后,步骤S306中,ECU22将燃料喷射的实施和燃料喷射标记ITF设定为1,并前进至步骤S307。另一方面,在步骤S311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相当于不是燃料喷射时期,ECU33暂时结束重启时燃料处理。
在前进至步骤S307的情况下,ECU22进行燃料喷射完成判定。关于该判定,ECU22判定是否经过了例如为了喷射之前的步骤S302中设定的最终喷射燃料量所需的燃料喷射阀12的工作时间。在步骤S307中判定为是的情况下,相当于设定的最终喷射燃料量被喷射到发动机1,前进至步骤S308。
而且,步骤S308中,ECU22已完成从燃料喷射阀12到发动机1的燃料供给,因此将燃料喷射标记ITF设为0,并结束重启时燃料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307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相当于还在从燃料喷射阀12喷射燃料,ECU22暂时结束重启时燃料处理,并将处理返回。
接着,使用图12及图13的时序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具体例进行说明。图12及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装置中从自动停止实施到重启完成为止的时序图的图。
图12、图13中,(A)~(O)分别表示以下内容的时间变化。
(A):自动停止实施标记
(B):重启请求标记
(C):重启实施标记
(D):起动器驱动标记
(E):首次曲柄检测标记
(F):内燃机的旋转速度Ne
(G):曲柄角度
(H):曲柄计数CRK
(I):各气缸的行程
(J):喷射时期标记ITR
(K):燃料喷射标记ITF
(L):第二次燃料喷射标记ITF2
(M):各气缸的喷射时期
(N):点火信号
(O):进气管压力
另外,图12、图13表示如下情况下的时序图:若在时刻T1自动停止条件成立,则执行在停止燃料提供的同时将节流阀6控制为自动停止控制开度等的自动停止控制,自动停止实施标记(A)被设定为1,在旋转速度Ne(F)随时间的经过降低时,重启条件成立时期分别不同的情况。
首先,说明图12。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装置在重启请求(时刻T2)后实施首次非同步喷射时的时序图。在在时刻T2,若驾驶员进行松开制动踏板并踩踏加速踏板等发动操作,重启条件成立,将重启请求标记(B)设定为1。
然而,在时刻T2,发动机1的旋转速度Ne(F)高于起动器驱动许可旋转速度上限值Ne_H,因此即使重启条件成立,也不允许起动器15被驱动。因此,起动器驱动标记(D)不变,在发动机1的旋转速度Ne(F)降低前进行待机。
在时刻T3,发动机1的旋转速度Ne(F)小于起动器驱动许可旋转速度上限值Ne_H,在将驱动信号发送至起动器15的同时,将起动器驱动标记(D)设定为1,开始起动器15的驱动,发动机1开始曲柄起动。此外,起动器15的驱动开始时,重启控制也得以执行,因此将重启实施标记(C)设定为1,并且将自动停止实施标记(A)设定为0。
若从时刻T3开始执行重启控制,则开始重启燃料处理(参照图5),基于发动机1的冷却水温来计算基本供给燃料量,根据此时的进气管压力对基本供给燃料量进行校正,从而设定最终喷射燃料量。此外,执行重启时曲柄信号处理(参照图8)。
若在时刻T4检测出重启后的首次曲柄信号,则将首次曲柄检测标记(E)设定为1,并且,由于此时的发动机1各气缸的行程(I)中存在能提供燃料的气缸(图12中为第二气缸),因此将喷射时期标记ITR(J)设定为1,以非同步喷射的方式开始向第二气缸喷射燃料(图12(M)),并且将燃料喷射标记ITF(K)设定为1。
首次非同步喷射结束后,将燃料喷射标记ITF(K)设定为0。另外,在时刻T4,决定进行下一次燃料喷射的气缸crk_2c、其喷射时期crk_2t(图12中为第一气缸的进气行程开始、crk_2c=1、crk_2t=0)。
发动机1的曲柄起动开始,曲柄计数CRK(H)进行更新,若迎来下一次喷射时期即时刻T5(即,迎来进气行程开始的曲柄计数crk_2t=0),则由于是下一次喷射时期,因此将喷射时期标记ITR(J)设定为2,开始燃料喷射,在燃料喷射标记ITF(K)变为1的同时,将下一次燃料喷射标记ITF2(L)设定为1。在重启完成(时刻T7)之前,该下一次燃料喷射标记ITF2(L)不会设定为0。
在时刻T6,首次非同步喷射、下一次燃料喷射均实施完成,因此若检测出规定曲柄角度(例如上止点前70度),则开始进行燃料喷射的同步喷射。其处理是在将喷射时期标记ITR(J)设定为3后,若以图12为例,则向第三气缸进行燃料喷射,并且将燃料喷射标记ITF设定为1(图12(K)、(M))。
然后,在时刻T7,迎来首次非同步喷射所提供的燃料的燃烧,发动机1的旋转速度Ne(F)开始上升。之后,提供的燃料依次燃烧,因此发动机1的旋转速度Ne(F)也不断上升,在时刻T8判定为重启完成,将重启请求标记(B)、重启实施标记(C)、起动器驱动标记(D)、首次曲柄检测标记(E)、下一次燃料喷射标记ITF2(L)设定为0,并且进行将节流阀6转移到通常控制等各种控制,完成重启。
接着,说明图13。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装置在发动机1处于逆旋转状态下重启条件成立从而无法执行首次非同步喷射的情况下的重启时的时序图。图13中,在时刻T1自动停止条件成立,发动机1的旋转速度Ne(F)随时间的经过而降低,在时刻T2判定为逆旋转状态。在逆旋转状态判定后,曲柄角度(G)不断增加,曲柄计数CRK(H)不断减少(从时刻T2到时刻T4)。
然后,在时刻T3,重启条件成立,将重启请求标记(B)设定为1,但发动机1的旋转速度Ne(F)大于起动器驱动许可旋转速度下限值Ne_L。因此,不允许起动器15的驱动,因此不输出驱动信号。
在时刻T3之后,发动机1的旋转速度Ne(F)降低,在时刻T4,当发动机1的旋转速度Ne达到起动器驱动许可旋转速度下限值Ne_L以下时,向起动器15发送驱动信号,并且将起动器驱动标记(D)设定为1,并将重启实施标记(C)设定为1,开始重启控制。
执行重启控制,在时刻T5检测到首次曲柄信号后,进行燃料供给范围内的曲柄信号判定,并将首次曲柄检测标记(E)设定为1。图13的情况下,当将首次曲柄检测标记设定为1时,第四气缸处于进气行程(图13(I)),但首次曲柄计数运算值CRK判定为不是燃料供给范围的曲柄计数值,因此时刻T5的首次非同步喷射(图13(M))被禁止,喷射时期标记ITR(J)、燃料喷射标记ITF(K)也维持为0。
此外,在时刻T5,下一次喷射气缸成为第二气缸(图13(I)),因此将下一次喷射气缸crk_2c设定为2、下一次燃料喷射时期crk_2t设定为54。然后,在第二气缸的进气行程开始的时刻T6,将喷射时期标记ITR(J)设定为2,开始燃料喷射(图13(M)),并且将燃料喷射标记ITF(L)设定为1,下一次燃料喷射标记ITF2(L)设定为1。向第二气缸喷射燃料结束后,将燃料喷射标记ITF(K)设定为0。
然后,在时刻T6以后,下一次燃料喷射已实施完成,因此若检测出规定曲柄角度(例如上止点前70度),则开始进行燃料喷射的同步喷射。在时刻T7检测出该规定曲柄角度,因此将喷射时期标记ITR(J)设定为3,开始向该气缸(图13中为第一气缸)喷射燃料,并将燃料喷射标记ITF(K)设定为1。
然后,在时刻T8,迎来进行了下一次燃料喷射的气缸(图13中为第二气缸)的压缩上止点,因此将从火花塞飞出火花,从而发生首次燃烧,发动机1的旋转速度Ne(F)开始上升。之后,提供给发动机1的各气缸的燃料根据点火信号进行燃烧,从而发动机1的旋转速度Ne(F)不断上升,在时刻T9重启完成。
由此,根据实施方式1,无论自动停止后的发动机的旋转状态如何,均能向发动机的正确的气缸喷射燃料,从而能迅速地进行重启。此外,由于能向正确的气缸喷射燃料,因此不会胡乱喷射燃料。
另外,实施方式1中,对具有四个气缸的内燃机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能将本发明应用于六气缸、三气缸等其他多气缸的内燃机,该情况能通过改变图6、图7、图10、图11的设定来进行应对。并且,作为起动装置使用起动器来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本发明也能应用于使用MG(电动发电机)等的情况。
权利要求5的补充说明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1中,对如下情况进行说明:基于图6所示的基本供给燃料量映射,根据冷却温度决定基本供给燃料量,基于图7所示的校正系数映射,根据内燃机重启时的进气管压力对基本供给燃料量进行校正,从而决定最终喷射燃料量。然而,本发明的重启动作执行过程中的燃料喷射量的决定方法并不限于此。也能根据内燃机的进气管压力、旋转速度、冷却水温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来决定燃料喷射量(或者,根据这些信息,分两阶段来决定基本供给燃料量及最终喷射燃料量)。

Claims (5)

1.一种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装置,该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装置在内燃机的运行过程中当规定的自动停止条件成立时,进行所述内燃机的自动停止动作,在所述内燃机的自动停止期间中当规定的重启条件成立时,进行所述内燃机的重启动作,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所述内燃机的正旋转状态和逆旋转状态来使作为输出信号的曲柄角度变化以对所述内燃机的曲柄角度进行检测的曲柄角度检测单元;
根据所述曲柄角度检测单元来判断所述内燃机的正旋转状态和逆旋转状态,并且对所述正旋转状态或所述逆旋转状态下的所述内燃机的旋转速度进行计算的旋转速度运算单元;
与所述内燃机运行过程中的规定曲柄角度同步地进行燃料喷射的同步燃料喷射单元;
在所述内燃机起动、重启时进行所述内燃机的曲柄起动的起动装置;以及
在所述内燃机的自动停止期间内所述旋转速度惯性降低的过程中或停止后对所述起动装置进行控制,从而进行所述内燃机的重启动作的重启控制单元,
所述曲柄角度检测单元根据所述内燃机的所述正旋转状态和所述逆旋转状态,使所述输出信号的低输出时间的长度发生变化,
所述旋转速度运算单元根据所述输出信号的所述低输出时间的长度来判定所述内燃机是处于正旋转状态还是处于逆旋转状态,
所述重启控制单元在所述重启条件成立并且由所述旋转速度运算单元运算出的所述内燃机的旋转速度处于可驱动上限旋转速度和可驱动下限旋转速度之间的范围内的情况下,通过驱动所述起动装置来开始所述重启动作,
所述重启控制单元具有:
首次非同步喷射处理部,该首次非同步喷射处理部根据所述重启动作开始后的首次检测曲柄角度,判断能否对处于进气行程的气缸实施燃料的首次非同步喷射;以及
下一次喷射决定处理部,该下一次喷射决定处理部将所述首次检测曲柄角度之后从排气行程迎来进气行程的气缸决定为下一次的喷射气缸,并且决定该气缸的喷射时期,
根据所述首次非同步喷射处理部的判断结果和所述下一次喷射决定处理部的决定结果,来进行所述重启动作开始时的燃料喷射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首次检测曲柄角度不在预先设定的可提供燃料范围的曲柄角度内的情况下,所述首次非同步喷射处理部禁止实施首次非同步喷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一次喷射决定处理部在如下曲柄角度下实施燃料喷射,该曲柄角度是所述重启动作开始后的所述首次检测曲柄角度之后从排气行程迎来进气行程的气缸开始进气行程的曲柄角度。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启动作执行过程中,根据所述内燃机的进气管压力、所述旋转速度、冷却水温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来决定燃料喷射量。
5.一种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方法,该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方法在内燃机的运行过程中当规定的自动停止条件成立时,进行所述内燃机的自动停止动作,在所述内燃机的自动停止期间中当规定的重启条件成立时,进行所述内燃机的重启动作,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所述内燃机的正旋转状态和逆旋转状态来使作为输出信号的曲柄角度变化以对所述内燃机的曲柄角度进行检测的曲柄角度检测步骤;
根据所述曲柄角度检测步骤来判断所述内燃机的正旋转状态和逆旋转状态,并且对所述正旋转状态或所述逆旋转状态下的所述内燃机的旋转速度进行计算的旋转速度运算步骤;
与所述内燃机运行过程中的规定曲柄角度同步地进行燃料喷射的同步燃料喷射步骤;
在所述内燃机起动、重启时进行所述内燃机的曲柄起动的起动步骤;以及
在所述内燃机的自动停止期间内所述旋转速度惯性降低的过程中或停止后对所述起动步骤进行控制,从而进行所述内燃机的重启动作的重启控制步骤,
所述曲柄角度检测步骤根据所述内燃机的所述正旋转状态和所述逆旋转状态,使所述输出信号的低输出时间的长度发生变化,
所述旋转速度运算步骤根据所述输出信号的所述低输出时间的长度来判定所述内燃机是处于正旋转状态还是处于逆旋转状态,
所述重启控制步骤具有:
重启动作开始步骤,该重启动作开始步骤中,在所述重启条件成立并且由所述旋转速度运算步骤运算出的所述内燃机的旋转速度处于可驱动上限旋转速度和可驱动下限旋转速度之间的范围内的情况下,通过执行所述起动步骤来开始所述重启动作;
首次非同步喷射处理步骤,该首次非同步喷射处理步骤中,根据由所述重启动作开始步骤进行的所述重启动作开始后的首次检测曲柄角度,判断能否对处于进气行程的气缸实施燃料的首次非同步喷射;以及
下一次喷射决定处理步骤,该下一次喷射决定处理步骤中,将所述首次检测曲柄角度之后从排气行程迎来进气行程的气缸决定为下一次的喷射气缸,并且决定该气缸的喷射时期,
根据所述首次非同步喷射处理步骤的判断结果和所述下一次喷射决定处理步骤的决定结果,来进行所述重启动作开始时的燃料喷射控制。
CN201280076644.8A 2012-10-26 2012-10-26 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装置以及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815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2/077744 WO2014064838A1 (ja) 2012-10-26 2012-10-26 内燃機関の自動停止・再始動装置および内燃機関の自動停止・再始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81524A CN104781524A (zh) 2015-07-15
CN104781524B true CN104781524B (zh) 2018-09-28

Family

ID=50544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664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81524B (zh) 2012-10-26 2012-10-26 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装置以及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156217B2 (zh)
JP (1) JP5847324B2 (zh)
CN (1) CN104781524B (zh)
DE (1) DE112012007048B4 (zh)
WO (1) WO20140648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49810B2 (ja) * 2012-03-23 2016-02-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US9422874B2 (en) * 2012-12-05 2016-08-23 Electromotive, Inc. Simplified method to inject ethanol or other solution additives into diesel engines equipped with a digital data bus
JP6172449B2 (ja) * 2013-05-30 2017-08-02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始動制御装置
JP6334389B2 (ja) * 2014-12-18 2018-05-30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制御装置
US10393058B2 (en) * 2017-11-09 2019-08-2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engine
WO2019123576A1 (ja) * 2017-12-20 2019-06-27 マーレエレクトリックドライブズ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GB2570709B (en) * 2018-02-05 2020-05-13 Ford Global Tech Llc Controller for a crankshaft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n a hybrid vehicle
JP2023102577A (ja) * 2022-01-12 2023-07-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6225A (zh) * 2009-03-19 2012-02-1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自动停止起动控制装置
JP2012077646A (ja) * 2010-09-30 2012-04-19 Denso Corp クランク角検出システムの異常診断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77754B2 (ja) 1993-09-14 2003-12-1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エンジン制御装置
KR100527446B1 (ko) * 2003-10-22 2005-11-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엔진 역전 감지를 통한 가솔린 엔진의 역화 방지제어 방법
DE102004048132A1 (de) * 2004-10-02 2006-04-06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r Rückdreherkennung für Brennkraftmaschine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6225A (zh) * 2009-03-19 2012-02-1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自动停止起动控制装置
JP2012077646A (ja) * 2010-09-30 2012-04-19 Denso Corp クランク角検出システムの異常診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156217B2 (en) 2018-12-18
CN104781524A (zh) 2015-07-15
US20150252771A1 (en) 2015-09-10
JP5847324B2 (ja) 2016-01-20
DE112012007048T5 (de) 2015-08-06
WO2014064838A1 (ja) 2014-05-01
JPWO2014064838A1 (ja) 2016-09-05
DE112012007048B4 (de) 2019-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81524B (zh) 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装置以及内燃机的自动停止/重启方法
JP5149846B2 (ja) 内燃機関の自動停止始動制御装置
CN104047751B (zh) 用于改善发动机启动的方法
JP2004245219A (ja) 車両の内燃機関の始動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5247194B (zh)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JP2010043535A (ja) エンジン自動停止・始動制御装置
CN104295389B (zh) 用于改善发动机启动的方法和系统
CN102817759B (zh) 内燃机自动停止、再起动控制装置
CN106460686A (zh) 用于内燃引擎的燃料喷射装置
US960463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ctivating catalyst of hybrid vehicle
JP5566499B1 (ja) 内燃機関の自動停止再始動装置および内燃機関の自動停止再始動方法
CN105909405B (zh) 多气缸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CN105971752A (zh) 多缸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US10513995B2 (en)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3885724B2 (ja) 動力出力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車両
CN105229283B (zh) 内燃机的自动停止/再起动装置
JP2010112354A (ja) 車載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2015143480A (ja) 制御装置
JP5283446B2 (ja) 燃料噴射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車両
CN106150720B (zh)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JP2013213417A (ja) 燃料噴射制御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自動車
US9109516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ontrol unit,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omputer program, and signal sequence
JPH0263097B2 (zh)
JP2006242088A (ja) 内燃機関の始動装置及び方法
JP5962463B2 (ja) エンジン始動判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8

Termination date: 202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