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35317B - 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35317B
CN104735317B CN201410817300.9A CN201410817300A CN104735317B CN 104735317 B CN104735317 B CN 104735317B CN 201410817300 A CN201410817300 A CN 201410817300A CN 104735317 B CN104735317 B CN 1047353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ltime graphic
information
image
photographic devic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1730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35317A (zh
Inventor
下里二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735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53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353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531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45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two or more image sensors being of different type or operating in different modes, e.g. with a CMOS sensor for moving images in combination with a 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for still im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04N23/635Region indicators; Field of view indic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72Means for inserting a foreground image in a background image, i.e. inlay, out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04N23/61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where the recognised objects include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摄像装置包括:第一摄像单元;不同于所述第一摄像单元的第二摄像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执行控制,以使得在所述第一摄像单元拍摄的第一实时图像上叠加并显示所述第二摄像单元拍摄的第二实时图像,其中,在第一信息要与所述第一实时图像和所述第二实时图像一起显示在显示单元上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用于摄影的预定功能的状态,进行控制以切换在所述第二实时图像上叠加所述第一信息的显示状态或者在所述第二实时图像的下方显示所述第一信息的显示状态。

Description

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个摄像单元的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最近的移动电话和智能手机中,与拍摄由摄影者看到的被摄体的通常照相机(主照相机)一起安装了拍摄摄影者自身或者摄影者侧的被摄体的照相机(副照相机)。此外,通过安装主照相机和副照相机,实现了所谓的同时摄影功能,在该同时摄影功能中,主照相机和副照相机同时执行摄影,并且这些照相机拍摄的图像被合成并被记录。在使用同时摄影功能时,在查看主照相机和副照相机的实时取景图像的同时,用户可以结合被摄体的构图等确认摄影者的表情等,并执行摄影。
通常,通过将副照相机拍摄的图像以小的大小叠加在主照相机拍摄的图像的背景区域上,从而构成利用同时摄影功能所获得的图像。关于同时摄影功能,日本特开第2005-094741号公报公开了这样的技术:对主照相机拍摄的图像执行面部检测、并在不包括面部的区域中合成副照相机拍摄的摄影者的图像,从而主照相机拍摄的图像中的被摄体不被遮挡。
在利用同时摄影功能执行摄影的情况下,在诸如液晶显示屏等的电子取景器上对通过将来自副照相机的实时取景图像布置在主照相机的实时取景图像的背景区域上而获得的合成图像进行通过透镜(through-the-lens)显示。基于这个原因,摄影者可以在确认被摄体以及其自己的表情等的同时执行摄影。
然而,在日本特开第2005-094741号公报中,由于被叠加并显示的摄影者的图像和被摄体的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固定的,因此存在如下可能性,即,摄影者的图像将会被被摄体的图像、诸如聚焦框等的其他信息的显示等遮挡,或者被摄体的图像会被摄影者的图像、其他信息的显示等遮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并且本发明实现了这样的技术:根据该技术,通过根据摄影状态切换被叠加并显示的图像与信息之间的上下位置关系,能够在不被其他图像、信息显示等遮挡的状态下显示图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包括:第一摄像单元;不同于所述第一摄像单元的第二摄像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执行控制,以使得在所述第一摄像单元拍摄的第一实时图像上叠加并显示所述第二摄像单元拍摄的第二实时图像,其中,在第一信息要与所述第一实时图像和所述第二实时图像一起显示在显示单元上的情况下,基于图像显示的上下层优先度,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用于摄影的预定功能的状态,进行控制以切换在所述第二实时图像上叠加所述第一信息的显示状态或者在所述第二实时图像的下方显示所述第一信息的显示状态;其中,在所述第二实时图像上叠加所述第一信息的情况下,第一信息层的优先度高于第二实时图像,在所述第二实时图像的下方显示所述第一信息的情况下,第一信息的层优先度低于第二实时图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显示控制装置用于显示由第一摄像单元拍摄的图像以及由用于在与所述第一摄像单元不同的方向上拍摄图像的第二摄像单元拍摄的图像,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控制步骤,执行控制,使得在显示单元上显示所述第一摄像单元拍摄的第一实时图像、所述第二摄像单元拍摄的第二实时图像以及第一信息,其中,在所述控制步骤中,在所述第一实时图像上叠加并显示所述第二实时图像,并且基于图像显示的上下层优先度,根据与摄影相关的预定功能的状态,进行控制以切换在所述第二实时图像上叠加所述第一信息的显示状态或者在所述第二实时图像的下方显示所述第一信息的显示状态;其中,在在所述第二实时图像上叠加所述第一信息的情况下,第一信息层优先度高于第二实时图像,在所述第二实时图像的下方显示所述第一信息的情况下,第一信息层优先度低于第二实时图像。
根据本发明,通过根据摄影状态切换被叠加并显示的多个图像与信息之间的上下位置关系,能够以使得不被其他图像、信息显示等遮挡的方式显示图像。
从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外观的图。
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基本操作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静止图像记录模式下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5A是示出图4中的步骤S407中的面部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5B是示出图4中的步骤S414中的摄影处理的流程图。
图5C是示出图4中的步骤S416中的记录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同时摄影模式下的通过透镜显示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7A至图7C是例示根据实施例的同时摄影模式下的实时取景画面的图。
图8A和图8B是例示根据实施例的同时摄影模式下的实时取景画面的图。
图9A和图9B是例示根据实施例的同时摄影模式下的层优先度设置画面的图。
图10A和图10B是例示根据实施例的同时摄影模式下的层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仅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示例。根据各种条件和应用本发明的装置的结构,应当适当修改或改变实施例。本发明不应当限于以下实施例。另外,可以对下文将描述的实施例的部分进行适当组合。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将本发明应用于诸如用于摄影静止图像和/或运动图像的数字照相机等的摄像装置时的实施例。
装置结构
以下将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的结构和功能。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100的外观。
在图1中,显示单元101是诸如显示图像和各种信息的LCD屏等的显示设备。快门按钮102是用于摄影指令的操作单元。模式切换按钮103是用于在多个模式间转换的操作单元。连接器107是将连接线缆108与数字照相机100连接的接口。操作单元104包括诸如用户以各种方式操作的各种开关、按钮以及触摸屏等的操作部件。控制器轮106是在操作单元104中包括的可旋转操作部件。电源开关105在通电和断电之间进行切换。记录介质109是诸如存储卡或硬盘等的介质。记录介质槽110用于容纳记录介质109。容纳在记录介质槽110中的记录介质109使得可以与数字照相机100进行通信。盖111覆盖记录介质槽110。副照相机112是用于对摄影者自身或者摄影者侧的被摄体进行摄影的照相机模块。向摄影者提供取景器113,以便在通过取景器观看的同时摄影被摄体,并且该取景器113包括用于检测摄影者的眼睛是否与取景器113接触的眼睛检测单元。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100的内部结构。
参照图2,根据本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100包括用于对从摄影者看到的被摄体进行摄影的主照相机模块(以下将称为“主照相机”)和用于对摄影者自身或摄影者侧的被摄体进行摄影的副照相机模块(以下将称为“副照相机”)。主照相机包括由摄影透镜203、快门204及摄像单元205构成的第一摄像光学系统。副照相机包括由摄影透镜233、快门234及摄像单元235构成的第二摄像光学系统。
摄影透镜203和233的各个均包括变焦透镜和聚焦透镜。快门204和234的各个均具有光圈功能。摄像单元205和235的各个是由CCD或CMOS等构成的用于将被摄体的光学图像转换成电信号的图像传感器。
A/D转换器206将从摄像单元205和235输出的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遮挡件202覆盖包括数字照相机100的主照相机的部分的摄影透镜203的摄像光学系统,从而防止弄脏及损坏包括摄影透镜203、快门204及摄像单元205的摄像系统。
图像处理单元207对来自A/D转换器206的数据或来自存储器控制单元209的数据执行诸如预定像素插值和缩小等调整大小处理以及颜色转换处理。此外,图像处理单元207利用所拍摄的图像数据执行预定计算处理,并且系统控制单元201基于计算结果来执行曝光控制和距离测量控制。由此,执行TTL(Through the lens(通过透镜))类型的自动聚焦(AF)处理、自动曝光(AE)处理以及EF(闪光灯预发光)处理。此外,图像处理单元207利用所拍摄的图像数据执行预定计算处理,并且基于计算结果执行TTL类型的自动白平衡(Automatic White Balance,AWB)处理。
注意,可以在摄像单元205和235的各个中配设A/D转换器206和图像处理单元207。
经由图像处理单元207和存储器控制单元209二者或者经由存储器控制单元209将来自A/D转换器206的数据直接写入存储器210中。存储器210存储从摄像单元205和A/D转换器206获得的图像数据以及要在显示单元101上显示的图像显示数据。存储器210具有足以存储预定数量的静止图像以及预定时段的运动图像和音频的存储容量。
压缩/解压缩单元217利用自适应离散余弦变换(ADCT)等压缩图像数据,或者对压缩过的图像数据进行解压缩。通过将快门204和234用作触发器,压缩/解压缩单元217加载存储器210中存储的图像数据,对该图像数据执行压缩处理,并且在处理结束时,将所产生的图像数据写入存储器210中。此外,如果已经在同时摄影模式(稍后描述)下执行了摄影,则根据确定显示时的上下关系的层优先度水平(稍后描述),存储器控制单元209对存储器210中存储的由主照相机摄影的第一图像(以下将称为“主照相机图像”)和由副照相机摄影的第二图像(以下将称为“副照相机图像”)进行合成,并且在压缩/解压缩单元217的压缩处理结束时,将所产生的合成图像数据写入存储器210中。另外,压缩/解压缩单元217对已被作为文件记录在记录介质109中的图像数据执行解压缩处理,并在处理结束时将图像数据写入存储器210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将由压缩/解压缩单元217写入存储器210中的图像数据作为文件经由记录介质接口216写入记录介质109中。
存储器210还用作用于图像显示的存储器(视频存储器)。D/A转换器208将存储器210中存储的图像显示数据转换为模拟信号,并向显示单元101供给该模拟信号。显示单元101经由D/A转换器208显示被写入到存储器210中的图像显示数据。显示单元101根据来自D/A转换器208的模拟信号,在诸如LCD的显示设备上执行显示。曾经被A/D转换器206转换且被存储在存储器210中的数字信号被D/A转换器208转换成模拟信号,并且模拟信号被顺次发送到显示单元101,从而被显示在该显示单元101上,由此使得能够实现电子取景器(EVF)功能,并执行实时取景图像(以下将称为“实时图像”)的通过透镜显示。
非易失性存储器213是例如电可擦除并可记录的EEPROM。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13中,存储例如用于操作系统控制单元201的常数和程序。在该上下文中,“程序”可以指用于执行稍后将描述的各种流程图的程序。
系统控制单元201整体地控制整个照相机100,并且通过执行非易失性存储器213中存储的程序来实现稍后将描述的流程图的处理。系统存储器212是例如RAM,在该RAM上展开用于操作系统控制单元201的常数和变量以及从非易失性存储器213中读出的程序。系统控制单元201控制存储器210、D/A转换器208、显示单元101等以执行显示控制。
系统计时器211是用于测量各种类型的控制的时间段和内置时钟的时间的计时器电路。
模式切换按钮103、第一快门开关102a、第二快门开关102b以及操作单元104是用于将各种类型的指令输入到系统控制单元201中的操作部件。
模式切换按钮103将系统控制单元201的操作模式切换为静止图像记录模式、运动图像记录模式以及再现模式中的任一个模式。静止图像记录模式包括自动摄影模式、自动场景确定模式、手动模式、针对各个摄影场景配置不同设置的各种类型的场景模式、程序AE模式、定制模式以及主照相机和副照相机能够同时执行摄影的同时摄影模式等。利用模式切换按钮103,直接将模式切换为静止图像记录模式中所包括的多个模式中的任一个模式。另选地,也可以利用模式切换按钮103切换到静止图像记录模式,然后利用其他操作部件切换到静止图像记录模式中所包括的多个模式中的任一个模式。类似地,运动图像记录模式也可以包括多个模式。
在正在操作照相机100上配设的快门按钮102,也即被半按下(摄影准备指令)的同时,接通第一快门开关102a并生成第一快门开关信号SW1。在接收到第一快门开关信号SW1时,系统控制单元201使主照相机和副照相机开始AF(自动聚焦)处理、AE(自动曝光)处理、AWB(自动白平衡)处理以及EF(闪光灯预发光)处理等。
当完成对快门按钮102的操作,也即快门按钮102被全按下(摄影指令)时,接通第二快门开关102b并生成第二快门开关信号SW2。在接收到第二快门开关信号SW2时,系统控制单元201开始从摄像单元205和235的各个中读出信号到将图像数据写入记录介质109中的一系列摄影处理。
通过选择显示单元101上显示的各种功能图标,对操作单元104的各个操作部件分配针对各个情形的适当功能,因此操作部件充当各种功能按钮。这些功能按钮的示例包括结束按钮、返回按钮、图像滚动按钮、跳转按钮、缩小按钮以及属性改变按钮。例如,通过按下菜单按钮,在显示单元101上显示使得能够进行各种设置的菜单画面。利用显示单元101上显示的菜单画面、四个方向(上、下、左、右)按钮以及设置(SET)按钮,用户可以直观地进行各种设置。
在指定选择项时,与方向按钮一起使用控制器轮106,该控制器轮106是操作单元104中包括的可旋转操作部件。当转动控制器轮106时,根据旋转量生成电脉冲信号,并且系统控制单元201基于脉冲信号来控制数字照相机100的各个单元。可以通过脉冲信号确定控制器轮106转动的角度以及转动的次数。应当注意,控制器轮106可以是任何的操作部件,只要其是旋转能被检测的操作部件即可。例如,控制器轮106可以是根据用户的转动操作而旋转控制器轮106自身以生成脉冲信号的拨盘操作部件。此外,控制器轮106可以是检测诸如用户的手指对控制器轮106的绕转等的操作、而控制器轮106自身并不旋转的设备(所谓的“接触轮”)。
电源控制单元214由例如电池检测电路、DC-DC转换器、用于转换要被供给电力的块的开关电路构成,并检测是否已插入电池、电池的类型以及电池的剩余容量。此外,电源控制单元214根据检测结果和系统控制单元201的指令,控制DC-DC转换器,并持续必要时长向包括记录介质109的各个单元供给必要的电压。
电源单元215包括诸如碱性电池或锂电池的一次电池、诸如镍镉电池、镍氢电池或锂电池的二次电池或者AC适配器。
记录介质接口(I/F)216用于与诸如存储卡或硬盘等的记录介质109连接。记录介质109是诸如用于记录所摄影图像的存储卡的记录介质,并且由半导体存储器、磁盘等构成。
基本操作
以下将参照图3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100从开始到结束的基本操作。注意,当非易失性存储器213中记录的程序被读出到系统存储器212中并由系统控制单元201执行时,实施图3中示出的处理。
此外,尽管如下文将描述的,副照相机执行与主照相机基本相同的操作,但下文将给出特别补充对副照相机所特有的处理的描述。
在接通数字照相机100的电源开关105时,开始图3中示出的处理。
在步骤S301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对标记、控制变量等进行初始化,并在步骤S302中开始对记录介质109中记录的文件进行管理处理。
在步骤S303、S305及S307中,系统控制单元201确定模式切换按钮103的设置位置。如果在步骤S303中设置为静止图像记录模式,则处理推进至步骤S304,执行稍后在图4中将描述的静止图像记录模式处理。另外,如果在步骤S305中设置为运动图像记录模式,则处理推进至步骤S306,执行运动图像记录模式处理。此外,如果在步骤S307中设置为再现模式,则处理推进至步骤S308,执行再现模式处理。
另外,如果在步骤S303、S305和S307中没有设置静止图像记录模式、运动图像记录模式和再现模式,则处理推进至步骤S309,系统控制单元201执行其他模式处理。其他模式处理是例如执行记录介质109中记录的文件的发送的发送模式处理、从外部设备接收文件并将文件记录在记录介质109中的接收模式处理等。
在步骤S304、S306、S308及S309中执行模式处理后,处理推进至步骤S310,系统控制单元201确定电源开关105的设置,并且如果电源开关105被设置为接通,则处理就返回至步骤S303,而如果电源开关105被设置为断开,则处理就推进至步骤S311。
在步骤S311中,系统控制单元201执行结束处理。结束处理包括例如用于将显示单元101的显示变为结束状态并关闭遮挡件202以保护摄像单元205的处理,以及用于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13中记录设置值、设置模式以及包括标记和控制变量等的参数、并切断不需要电力供给的单元的电源的处理。
在步骤S311中完成结束处理时,进行向断电状态的转变。
静止图像记录模式
以下将参照图4和图5A至图5C描述图3中的步骤S304的静止图像记录模式处理。注意,在利用模式切换按钮103指示向另一个操作模式的切换的情况下或是断开电源开关105的情况下,由于中断处理等而结束图4中的处理。
在步骤S401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建立摄影模式。通过从非易失性存储器213中获取前次的静止图像记录模式处理结束时的摄影模式并将摄影模式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12中,来执行摄影模式的建立。摄影模式用于对静止图像进行摄影。本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100具有以下摄影模式。
自动摄影模式:基于通过测光获得的曝光值,通过数字照相机100中安装的程序自动确定照相机的各种参数的模式。
手动模式:用户可以自由改变照相机的各种参数的模式。
场景模式:自由设置适合于摄影场景的快门速度、光圈值、闪光灯状态、感光度设置等的组合。
同时摄影模式:在利用主照相机摄影的同时也利用副照相机执行摄影、并通过将副照相机图像叠加在主照相机图像上而生成一个合成图像的模式。
在步骤S402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在显示单元101上对利用摄像单元205摄影的图像数据执行通过透镜显示。注意,在同时摄影模式(稍后将参照图6描述)的情况下,通过摄像单元205和235摄影的主照相机图像和副照相机图像被存储器控制单元209合成,并且上述图像的近乎实时取景图像被进行通过透镜显示,而不被存储在记录介质109中。通过查看合成图像,摄影者可以确认视角并调整摄影时刻,并且能够与其相结合地确认其自身的表情。
在步骤S403中,系统控制单元201使用电源控制单元214来确定对于数字照相机100的操作而言电源单元215的剩余容量、记录介质109的有/无、或其剩余容量是否有问题。如果有问题,则处理推进至步骤S404,利用图像或音频在显示单元101上显示预定警告,然后处理返回至步骤S401;如果没有问题,则处理推进至步骤S405。
在步骤S405中,系统控制单元201根据用户设置将非易失性存储器213中存储的摄影设置展开到系统存储器212中,以确定是否已设置了摄影参数。如果尚未设置摄影参数,则处理推进至步骤S407;而如果设置了摄影参数,则处理推进至步骤S406,根据所设置的摄影参数执行处理。
在步骤S407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在正被进行通过透镜显示的实时图像中检测人的面部(面部检测处理)。如果在面部检测处理中检测到人的面部,则系统控制单元201将所检测到的面部的位置坐标、大小(宽度、高度)、检测到的数量、可靠性系数等作为面部信息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12中。如果在面部检测处理中没有检测到面部,则在系统存储器212的用于位置坐标、大小(宽度、高度)、检测到的数量、可靠性系数等的区域中设置0。
这里将参照图5A描述步骤S407中的面部检测处理。
在图5A中,系统控制单元201读出存储器210中存储的实时图像数据(步骤S531),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应用带通滤波器(步骤S532和S533),并检测边缘成分(edgecomponent)。接下来,系统控制单元201对检测到的边缘成分执行图案匹配(步骤S534),从而提取出眼睛、鼻子、嘴巴及耳朵的候选组。接下来,系统控制单元201确定在利用图案匹配提取到的眼睛的候选组当中的、满足预定条件(例如两只眼间的距离、倾斜等)的候选是一双眼,并且眼睛的候选组被缩小为只能是一双眼的候选组(步骤S535)。
然后,系统控制单元201通过将缩小的眼睛候选组与形成与其对应的面部的其他部位(鼻子、嘴巴、耳朵)相关联、并使它们通过预先设置的非面部条件滤波器(步骤S536),来检测面部,并根据检测结果生成面部信息(步骤S537)。
通过以这种方式从正被进行通过透镜显示的实时图像数据中提取出诸如人的面部等的被摄体的特征量,可以生成被摄体信息。注意,为了将所生成的被摄体信息通知给用户,例如可以根据面部的位置坐标和大小,通过将面部框等叠加在实时图像上来在显示单元101上显示该面部框等。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面部信息被例示为被摄体信息,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检测诸如车辆或火车等的运动物体作为被追踪的被摄体。
在步骤S409中,系统控制单元201确定第一快门开关信号SW1是否为ON(开)(接收摄影准备指令)。如果第一快门开关信号SW1为OFF(关),则处理返回至步骤S405,而如果其为ON,则处理推进至步骤S410。
在步骤S410中,执行摄影准备操作。系统控制单元201执行距离测量处理以使摄影透镜203对被摄体聚焦(AF处理),并执行测光处理以确定光圈值和快门速度(AE处理)。注意,在测光处理中,必要时也执行闪光灯设置。另外,如果在步骤S407中检测到面部,则能够执行利用检测到的面部范围执行距离测量的面部AF,并在表示聚焦位置的特定面部上显示AF框。另外,在同时摄影模式的情况下,在副照相机侧上也类似地执行摄影准备操作。
在步骤S411、S412中,系统控制单元201确定第一快门开关信号SW1和第二快门开关信号SW2的ON/OFF状态。如果在第一快门开关信号SW1为ON时第二快门开关信号SW2切换为ON,则处理推进至步骤S413。之后,在第一快门开关信号SW1切换为OFF时(如果在第二快门开关信号SW2不是为ON的同时第一快门开关信号SW1切换为OFF),处理返回至步骤S405。另外,在第一快门开关信号SW1为ON且第二快门开关信号SW2为OFF期间,重复步骤S411、S412的处理。
在步骤S413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将显示单元101从通过透镜显示状态设置为固定颜色显示状态(例如,纯黑色显示)。
在步骤S414中,系统控制单元201执行包括曝光处理和显影处理的摄影处理。在曝光处理中,从摄像单元205和A/D转换器206获得的图像数据经由图像处理单元207和存储器控制单元209二者而写入存储器210中,或者从A/D转换器206经由存储器控制单元209直接写入存储器210中。此外,在显影处理中,系统控制单元201通过利用存储器控制单元209并且必要时利用图像处理单元207读出存储器210中写入的图像数据,来执行各种处理。
这里将参照图5B描述步骤S414中的摄影处理。
在图5B中,系统控制单元201从系统计时器211获取摄影日期/时间,并将其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12中(步骤S541)。接下来,系统控制单元201根据步骤S410中确定的且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12中的光圈值来调整快门204的光圈功能,并开始摄像单元205的曝光(步骤S542、S543)。
在结束摄像单元205的曝光时(步骤S544),系统控制单元201关闭快门204(步骤S545)、从摄像单元205中读出电荷信号,并经由A/D转换器206、图像处理单元207及存储器控制单元209将图像数据写入存储器210中,或者从A/D转换器206经由存储器控制单元209直接将图像数据写入存储器210中(步骤S546)。
利用存储器控制单元209,系统控制单元201根据需要经由图像处理单元207而读出存储器210中写入的图像数据,利用压缩/解压缩单元217执行诸如压缩处理等的图像处理(步骤S547),并且在处理结束时将图像数据顺次写入存储器210中。在同时摄影模式的情况下,经过压缩处理后,主照相机图像和副照相机图像被合成并被写入存储器210中。
在步骤S548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利用存储器控制单元209从存储器210中读出图像数据,并将已由D/A转换器208转换为模拟信号的用于显示的图像数据传送给显示单元101。因此,经由D/A转换器208将存储器210中写入的图像数据显示在显示单元101上。
在步骤S415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对利用步骤S414的摄影处理获得的图像数据执行快速回放显示。快速回放显示是用于在摄影被摄体后且在将其记录在记录介质中之前在显示单元101上持续预定时段(回放时间)显示图像数据以确认所摄影的图像的处理。
在步骤S416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将利用步骤S414的摄影处理所获得的图像数据作为文件写入在记录介质109中。在同时摄影模式的情况下,将副照相机摄影的副照相机图像数据与主照相机数据相关联地记录在记录介质109中。
这里,将参照图5C描述步骤S416中的记录处理。
在图5C中,系统控制单元201根据预定的文件名称生成规则来生成文件名称(步骤S551),并获取在步骤S414的摄影处理中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12中的摄影日期/时间信息(步骤S552)。接下来,系统控制单元201获取图像数据的文件大小(步骤S553),并确定记录介质109中是否存在存储了文件的目录(步骤S554)。如果确定不存在目录,则处理推进至步骤S555,而如果存在目录,则处理推进至步骤S556。
在步骤S555中,系统控制单元201例如在记录介质109中生成诸如100GANON等的目录。
在步骤S556中,系统控制单元201生成由利用步骤S414的摄影处理获得的图像数据的摄影日期/时间、文件大小、摄影条件等构成的文件头。
在步骤S557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利用步骤S551至S553中生成的和/或获取的文件名称、摄影日期/时间以及数据量来生成目录条目,并将图像数据作为文件写入在记录介质109中。
在步骤S417中,系统控制单元201确定第二快门开关信号SW2的ON/OFF状态,并等待第二快门开关信号SW2切换为OFF。继续快速回放显示,直至第二快门开关信号SW2切换为OFF为止。换句话说,当步骤S416的记录处理结束时,继续显示单元101上的快速回放显示,直至第二快门开关信号SW2切换为OFF为止。利用该配置,用户可以通过继续全按下快门按钮102、利用快速回放显示来仔细确认所摄影的图像数据。在步骤S417中第二快门开关信号SW2切换为OFF时(或者换言之,在用户通过将其手指从快门按钮102移开等而取消全按状态时),处理推进至步骤S418。
在步骤S418中,系统控制单元201确定是否经过了预定量的用于快速回放显示的回放时间。如果还没有经过该回放时间,则系统控制单元201等待经过该回放时间,并且在经过该回放时间时,处理推进至步骤S419。
在步骤S419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将显示单元101从快速回放显示返回到通过透镜显示状态。通过该处理,在利用快速回放显示确认了图像数据后,显示单元101的显示状态自动切换到针对下一次摄影而顺次显示摄像单元205拍摄的图像数据的通过透镜显示状态。
在步骤S420中,系统控制单元201确定第一快门开关信号SW1的ON/OFF状态,如果第一快门开关信号SW1为ON,则处理返回至步骤S411,而如果第一快门开关信号SW1为OFF,则处理返回至步骤S405。换句话说,如果快门按钮102继续为半按下(如果第一快门开关信号SW1为ON),则系统控制单元201准备下一摄影(步骤S411)。另一方面,如果释放快门按钮102(第一快门开关信号SW1为OFF),则结束一系列摄影操作,并且返回到摄影待机状态(步骤S405)。
实时图像显示处理
以下将参照图6至图10A和图10B来描述图4中的步骤S402中的同时摄影模式期间的实时图像通过透镜显示处理。
当在同时摄影模式下将数字照相机100的电源切换为开启或者从另一个模式切换为同时摄影模式时,开始图6中的处理。在同时摄影模式下,如图7A所示,在实时取景画面710上显示主照相机所摄影的第一实时图像(以下将称为“主实时图像”)711和副照相机所摄影的第二实时图像(以下将称为“副实时图像”)712。
如图6中所示,在步骤S601、S602中,利用图像处理单元207,系统控制单元201基于存储器210中存储的主照相机图像数据和副照相机图像数据,来生成主实时图像711和副实时图像712。
在步骤S603中,如果作为针对主照相机图像数据的图4的步骤S407中的面部检测结果、检测到了面部,则系统控制单元201推进至步骤S604,而如果没有检测到面部,则推进至步骤S605。
在步骤S604中,根据检测到的面部的位置坐标和大小(宽度、高度),系统控制单元201生成用于在实时取景画面710的主实时图像711上显示并叠加面部框713的框信息(第一信息)。
在步骤S605中,系统控制单元201生成由用于在实时取景画面710上针对摄影参数等显示“画面上显示”(on-screen display,OSD)714的图标、字符串等组成的OSD数据(第二信息)。摄影模式、电池剩余量、快门速度、曝光值、ISO感光度、白平衡、闪光灯开启/关闭等是OSD数据的示例。
如上文所述,在步骤S601至S605中,在生成关于主实时图像711、副实时图像712、面部框713和OSD 714的信息时,系统控制单元201确定在显示单元101上显示这些项目时的层的优先度水平。注意,层的优先度水平表示所显示和叠加的主实时图像711、副实时图像712、面部框713以及OSD 714的上下关系,层的优先度水平越高,其被布置得更靠上。
在步骤S606、S607中,系统控制单元201设置OSD 714的层的优先度水平以使得其为在顶部,并设置主实时图像711的层的优先度水平以使得其在底部。这是因为,如果没有将主实时图像711显示在底部层,则由于会在几乎整个实时取景画面710中显示主实时图像711,因此副实时图像712和OSD714会被从视野中隐藏。
在步骤S608中,系统控制单元201确定第一快门开关信号SW1的ON/OFF状态,如果第一快门开关信号SW1为ON(在摄影准备操作期间),则处理推进至步骤S609,而如果其为OFF(在摄影待机期间),则处理推进至步骤S610。
在步骤S609中,如图7B中所示,系统控制单元201设置摄影准备操作时间的层优先度水平以使得面部框723的层优先度水平高于副实时图像722的层优先度水平。在摄影准备操作期间,由于需要确认面部框723且摄影者查看面部框723并执行最后的摄影指令,因此层优先度水平被设置为使得在副实时图像722上显示面部框723。图10B例示了用于显示图7B中的实时取景画面720的层配置。在摄影准备状态下,将面部框的层1022的优先度水平设置为第二,将副实时图像的层1023的优先度水平设置为第三。
另一方面,在步骤S610中,如图7C中所示,系统控制单元201将摄影待机期间的层优先度水平设置为使得副实时图像732的层优先度水平高于面部框733的层优先度水平。在摄影待机期间,面部框733的位置被移动/改变,并且由于在最终建立面部框的位置之前面部框733的层并不太重要,因此将层优先度水平设置为使得在副实时图像732的层的下方显示面部框733的层。图10A示出了用于显示图7C中的实时取景画面730的层配置。在摄影待机期间,将副实时图像的层1012的优先度水平设置为第二,并将面部框的层1013的优先度水平设置为第三。
在步骤S611中,系统控制单元201根据步骤S609或S610中设置的层优先度水平来在显示单元101上显示并叠加全部层的图像和OSD。注意,根据步骤S606、S607,在图10A中的摄影待机期间以及图10B中的摄影准备操作期间,OSD的层1011和1021的优先度水平被设置为最高,而主实时图像的层1014和1024的优先度水平被设置为最低。
注意,关于在步骤S610中设置摄影待机期间的层优先度水平的方法,可以想到各种方法,例如(1)固定优先度水平的情况,(2)根据主实时图像中面部的坐标位置、大小等来确定优先度水平的情况,以及(3)可选择地向用户呈现优先度水平的情况。
在上述情况(1)中,如摄影待机的图7C中所示的实时取景画面730那样,在待机准备操作期间被隐藏在主实时图像731的面部框733的下方而完全看不见的副实时图像732将变得可见,因此摄影者可以确认其自身的表情等。
在上述情况(2)中,如图8A和图8B中的实时取景画面810、820所示,根据副实时图像812和主实时图像中的面部区域811叠加的范围来确定层优先度水平。例如,如图8B中所示,如果面部框823中要显示的面部821与副实时图像822叠加的区域的面积小于预定大小,则使面部框823的层优先度水平高于副实时图像822的层优先度水平。另一方面,如图8A中所示,如果面部811和副实时图像812叠加的区域的面积大于或等于预定大小,则使面部框的层优先度水平低于副实时图像812的层优先度水平。注意,可以根据主实时图像中的面部的坐标位置和大小中的至少一者来确定层优先度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如果主实时图像中的面部的大小大到足以覆盖整个图像,则无论面部位置如何,都可以将面部框设置在副实时图像的层的下方的层中。另外,例如,如果在主实时图像中的面部框中正显示的面部的位置离副实时图像很远,则不论面部大小如何,都可以将面部框设置在副实时图像的上方。
在上述情况(3)中,用户从图9A中示出的层优先度水平设置画面910中选择菜单项911、912,并预先设置是要使面部框的层优先度水平还是使副实时图像的层优先度水平更高。例如,如果用户在图9A中的层优先度水平设置画面910上选择了面部框层911,则在摄影待机期间,面部框的层优先度水平将总是高于副实时图像的层优先度水平。另一方面,如果选择了副实时图像层912,则提高副实时图像的层优先度水平。因此,可以根据用户偏好而增大选择范围。也可以考虑其他方法作为用于确定层优先度水平的方法,并且可以使用任意的这种方法。另外,例如,用户可以从图9B中示出的层优先度水平设置画面920中选择菜单项921、922和923,以提高面部框和副实时图像中的一者的层优先度水平,或者根据条件来确定优先度水平要被提高的层。如果用户在图9B中的层优先度水平设置画面920中选择了按条件优先度922,则照相机根据摄影操作期间的条件,自动选择面部框的层优先度水平和副实时图像的层优先度水平中哪个要被提高。另一方面,如果选择了面部框层优先度921或副实时图像层923,则用户可以任意确定其希望提高的层优先度水平。
如上文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可以根据摄影状态切换被叠加和显示的主实时图像、面部框、副实时图像以及OSD间的上下位置关系。这样,摄影者能够连同被摄体、摄影者自身的表情等一起确认正被聚焦的被摄体,并且能够在适当的定时执行摄影。
另外,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以应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为例进行了描述,但也可以利用诸如带有照相机的移动电话、移动游戏设备等的电子设备来执行本发明。此外,可以利用与多个装置(例如,具有多个摄像单元的摄像装置、具有显示单元的显示装置以及具有控制单元并控制摄像装置和显示装置的控制装置)相连接的系统来实施本发明,而不是利用一个装置来实施上述实施例的功能。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赋予最宽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这些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及功能。

Claims (14)

1.一种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包括:
第一摄像单元;
不同于所述第一摄像单元的第二摄像单元;以及
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执行控制,以使得在所述第一摄像单元拍摄的第一实时图像上叠加并显示所述第二摄像单元拍摄的第二实时图像,
其中,在第一信息要与所述第一实时图像和所述第二实时图像一起显示在显示单元上的情况下,基于图像显示的上下层优先度,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用于摄影的预定功能的状态,进行控制以切换在所述第二实时图像上叠加所述第一信息的显示状态或者在所述第二实时图像的下方显示所述第一信息的显示状态;
其中,在所述第二实时图像上叠加所述第一信息的情况下,第一信息层的优先度高于第二实时图像,在所述第二实时图像的下方显示所述第一信息的情况下,第一信息的层优先度低于第二实时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摄像单元对被摄体侧的图像进行拍摄,所述第二摄像单元对摄影者侧的图像进行拍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执行控制,以使得在摄影待机状态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实时图像的下方显示所述第一信息,而在摄影准备状态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实时图像的上方显示所述第一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还包括:
处理单元,其被构造为响应于在摄影待机状态下接收到预定操作,对所述第一摄像单元执行自动聚焦处理,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执行控制,以使得在所述摄影待机状态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实时图像的下方显示所述第一信息,并且在所述处理单元已执行了所述自动聚焦处理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实时图像的上方显示所述第一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执行控制,以使得在所述显示单元上还显示第二信息,并且
不论所述预定功能的状态如何,都在所述第二实时图像的上方显示所述第二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还包括:
记录单元,其被构造为响应于摄影指令,将所述第一摄像单元拍摄的图像和所述第二摄像单元拍摄的图像彼此相关联地记录。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与所述第一实时图像中的被摄体相关的信息以及表示被摄体的位置或被摄体的聚焦位置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预定功能是指定所述第一实时图像中的被摄体的位置以执行摄影操作的功能,并且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利用所述预定功能指定的所述被摄体的位置,执行在所述第二实时图像的上方显示所述第一信息或在所述第二实时图像的下方显示所述第一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信息是表示所述第一实时图像中的被摄体的信息,并且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实时图像中的被摄体的位置或大小,执行在所述第二实时图像的上方显示所述第一信息或在所述第二实时图像的下方显示所述第一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摄像装置中设置的与摄影相关的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在所述预定功能的状态是摄影待机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执行控制,以使得如果所述第一实时图像中的被摄体与所述第二实时图像相叠加的区域的面积小于预定大小,则在所述第二实时图像的上方显示所述第一信息,而如果所述第一实时图像中的被摄体与所述第二实时图像相叠加的区域的面积大于或等于预定大小,则在所述第二实时图像的下方显示所述第一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还包括:
呈现单元,其被构造为可选择地向用户呈现用于在所述第二实时图像的上方显示所述第一信息或者在所述第二实时图像的下方显示所述第一信息的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还包括:
显示数据生成单元,其被构造为生成第一图像显示数据、第二图像显示数据以及第一信息显示数据,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执行控制,以使得叠加并显示由所述显示数据生成单元生成的显示数据,并根据与摄影相关的预定功能的状态,控制在叠加所述显示数据时所述显示数据之间的上下位置关系。
14.一种显示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显示控制装置用于显示由第一摄像单元拍摄的图像以及由用于在与所述第一摄像单元不同的方向上拍摄图像的第二摄像单元拍摄的图像,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步骤,执行控制,使得在显示单元上显示所述第一摄像单元拍摄的第一实时图像、所述第二摄像单元拍摄的第二实时图像以及第一信息,
其中,在所述控制步骤中,在所述第一实时图像上叠加并显示所述第二实时图像,并且基于图像显示的上下层优先度,根据与摄影相关的预定功能的状态,进行控制以切换在所述第二实时图像上叠加所述第一信息的显示状态或者在所述第二实时图像的下方显示所述第一信息的显示状态;
其中,在所述第二实时图像上叠加所述第一信息的情况下,第一信息的层优先度高于第二实时图像,在所述第二实时图像的下方显示所述第一信息的情况下,第一信息的层优先度低于第二实时图像。
CN201410817300.9A 2013-12-24 2014-12-24 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353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66131A JP6247527B2 (ja) 2013-12-24 2013-12-24 撮像装置及び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JP2013-266131 2013-12-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35317A CN104735317A (zh) 2015-06-24
CN104735317B true CN104735317B (zh) 2018-09-25

Family

ID=53401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1730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35317B (zh) 2013-12-24 2014-12-24 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667888B2 (zh)
JP (1) JP6247527B2 (zh)
KR (1) KR101719590B1 (zh)
CN (1) CN1047353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95899B1 (ko) * 2014-03-12 2020-12-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컨텐트 관리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클라우드 서버
EP3178222B1 (en) 2014-09-02 2018-07-04 Apple Inc. Remote camera user interface
US9979890B2 (en) 2015-04-23 2018-05-22 Apple Inc. Digital viewfinder user interface for multiple cameras
CN106683601B (zh) * 2015-11-10 2020-07-14 佳能株式会社 显示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10009536B2 (en) 2016-06-12 2018-06-26 Apple Inc. Applying a simulated optical effect based on data received from multiple camera sensors
DK180859B1 (en) 2017-06-04 2022-05-23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 CAMERA EFFECTS
US11112964B2 (en) 2018-02-09 2021-09-07 Apple Inc. Media capture lock affordance for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US10375313B1 (en) 2018-05-07 2019-08-06 Apple Inc. Creative camera
US11722764B2 (en) 2018-05-07 2023-08-08 Apple Inc. Creative camera
DK201870623A1 (en) 2018-09-11 2020-04-15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SIMULATED DEPTH EFFECTS
US11770601B2 (en) 2019-05-06 2023-09-26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capturing and managing visual media
US10645294B1 (en) 2019-05-06 2020-05-05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capturing and managing visual media
US11128792B2 (en) 2018-09-28 2021-09-21 Apple Inc. Capturing and displaying images with multiple focal planes
US11321857B2 (en) 2018-09-28 2022-05-03 Apple Inc. Displaying and editing images with depth information
JP7280698B2 (ja) 2019-01-11 2023-05-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200117562A (ko) * 2019-04-04 2020-10-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비디오 내에서 보케 효과를 제공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 매체
US11706521B2 (en) 2019-05-06 2023-07-18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capturing and managing visual media
US11039074B1 (en) 2020-06-01 2021-06-15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managing media
US11212449B1 (en) 2020-09-25 2021-12-28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media capture and management
US11778339B2 (en) 2021-04-30 2023-10-03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altering visual media
US11539876B2 (en) 2021-04-30 2022-12-27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altering visual media
JP2023025414A (ja) * 2021-08-10 2023-02-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8979A (zh) * 2002-10-24 2005-12-1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数码相机和具有数码相机的移动电话
CN101753822A (zh) * 2008-12-18 2010-06-23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和摄像装置中的图像处理方法
CN102055834A (zh) * 2009-10-30 2011-05-11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双摄像头拍照方法
CN102984355A (zh) * 2012-11-08 2013-03-20 深圳桑菲消费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及其双摄像头实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46564A (ja) 1993-07-27 1995-02-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テレビ会議装置
JP2003134358A (ja) * 2001-10-19 2003-05-09 Minolta Co Ltd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5094741A (ja) * 2003-08-14 2005-04-0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撮像装置及び画像合成方法
JP2005073161A (ja) * 2003-08-27 2005-03-17 Canon Inc 処理装置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JP4957943B2 (ja) 2005-09-07 2012-06-2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07129332A (ja) 2005-11-01 2007-05-24 Canon Inc マルチ画面における各画像に対する操作方法および装置
JP5116514B2 (ja) * 2008-03-11 2013-01-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
JP2011013243A (ja) 2009-06-30 2011-01-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撮像装置
JP2013017125A (ja) * 2011-07-06 2013-01-24 Ricoh Co Ltd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モニタリング画像の表示方法
JP5950755B2 (ja) * 2012-08-21 2016-07-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KR101545883B1 (ko) * 2012-10-30 2015-08-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단말의 카메라 제어 방법 및 그 단말
KR102010955B1 (ko) * 2013-01-07 2019-08-1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프리뷰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구현하는 휴대 단말
KR102145190B1 (ko) * 2013-11-06 2020-08-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JP5877406B2 (ja) * 2013-12-06 2016-03-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システム
KR102187236B1 (ko) * 2013-12-17 2020-12-0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프리뷰 방법 및 이를 구현하는 전자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8979A (zh) * 2002-10-24 2005-12-1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数码相机和具有数码相机的移动电话
CN101753822A (zh) * 2008-12-18 2010-06-23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和摄像装置中的图像处理方法
CN102055834A (zh) * 2009-10-30 2011-05-11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双摄像头拍照方法
CN102984355A (zh) * 2012-11-08 2013-03-20 深圳桑菲消费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及其双摄像头实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35317A (zh) 2015-06-24
US20150181135A1 (en) 2015-06-25
KR101719590B1 (ko) 2017-03-24
JP2015122670A (ja) 2015-07-02
US9667888B2 (en) 2017-05-30
JP6247527B2 (ja) 2017-12-13
KR20150075032A (ko) 2015-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35317B (zh) 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5046788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8934050B2 (en) User interface and method for exposure adjustment in an image capturing device
US8441542B2 (en) Self-timer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involving checking the number of persons
US9838609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controlling zooming function
US20050237411A1 (en) Camera and control method for camera
JP2007318225A (ja) 撮影装置および撮影方法
JP6124700B2 (ja)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JP2011019028A (ja) 撮像装置、情報処理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3888646A (zh) 摄像设备和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
JP4916403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13395421A (zh) 图像处理设备、摄像设备、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6101521B (zh) 摄像装置以及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US9232133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for prioritizing shooting parameter setting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4980654A (zh) 包括多个摄像单元的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6238671B2 (ja)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表示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075288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777309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289354B2 (ja) 撮像装置
JP5658580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JP2016046611A (ja)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JP2015037289A (ja) 画像記録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6261050A (zh) 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处理方法、摄像设备和存储介质
KR20100001271A (ko) 디지털 영상 처리기에서 영상 저장 장치 및 방법
JP2017117143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5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