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01521B - 摄像装置以及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摄像装置以及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01521B
CN106101521B CN201610284891.7A CN201610284891A CN106101521B CN 106101521 B CN106101521 B CN 106101521B CN 201610284891 A CN201610284891 A CN 201610284891A CN 106101521 B CN106101521 B CN 1061015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live view
photographic device
view imag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8489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01521A (zh
Inventor
松桥贵之
石原晴之
望月良祐
武藤美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zhixi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09438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6213619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09438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46090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09438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1850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1015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15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015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152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3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exposure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2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based on the phase dif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3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based on contrast or high frequency components of image signals, e.g. hill climbing metho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Exposure Control For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摄像装置以及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摄像装置的便利性更高。一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具有:摄像控制部,其在取得静态图像的情况下使得驱动快门单元并利用摄像元件拍摄所述静态图像,在快门单元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利用摄像元件进行拍摄而取得第1实时取景图像,在快门单元为半遮光状态的情况下利用摄像元件拍摄第2实时取景图像,该第2实时取景图像包含入射到摄像面的光的一部分被快门单元遮光而形成的被遮光区域;以及显示控制部,其至少使用第1实时取景图像和第2实时取景图像,使显示装置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

Description

摄像装置以及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装置以及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摄像装置通常具有:摄像元件,其根据光,拍摄图像;镜头等光学系统,其使光在摄像元件上成像;快门,其控制透射过光学系统的光入射到摄像元件的时间;以及显示装置,其显示由摄像元件拍摄的图像。摄像装置能够通过进行在显示装置上依次显示由摄像元件拍摄的图像的实时取景图像显示,使用户对被摄体进行确认。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60510号公报
上述这样的摄像装置在执行摄像动作的情况下,停止实时取景图像的拍摄,使快门动作并拍摄静态图像。在曝光完成的情况下,摄像装置打开快门,再次开始实时取景图像的拍摄。摄像装置在曝光完成后的快门未完全打开的时机,无法拍摄实时取景图像而使实时取景图像的显示暗转。因此,存在用户可能看丢了被摄体,可能损害便利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便利性更高的摄像装置以及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具有:摄像元件,其具有排列了摄像用像素的摄像面;快门单元,其调整入射到所述摄像面的光的光量;摄像控制部,其在取得静态图像的情况下使得驱动所述快门单元并利用所述摄像元件拍摄所述静态图像,在所述快门单元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利用所述摄像元件进行拍摄而取得第1实时取景图像,在所述快门单元为半遮光状态的情况下利用所述摄像元件拍摄第2实时取景图像,该第2实时取景图像包含入射到所述摄像面的光的一部分被所述快门单元遮光而形成的被遮光区域;以及显示控制部,其至少使用所述第1实时取景图像和所述第2实时取景图像,使显示装置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
能够提供便利性更高的摄像装置以及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控制系统的例子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外观的例子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快门单元附近的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动作的例子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动作的例子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显示例子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另一个显示例子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另一个显示例子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另一个显示例子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动作的例子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动作的例子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另一个动作的例子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另一个动作的例子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另一个显示例子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另一个显示例子的图。
标号说明
1:摄像装置;10:镜头;11:快门单元;12:摄像元件;13:信号处理部;14:图像处理部;15:操作部;16:显示部;17:存储器I/F;18:加速度传感器;19:主控制部;21:前帘;22:后帘;23:快门驱动装置;31:显示面板;32:电子取景器;33:视线传感器;40:操作判定部;41:摄像控制部;42:摄像辅助控制部;43:记录控制部;44:显示控制部;45:状态判定部;51:AF控制部;52:曝光控制部;53:视场角控制部;54:白平衡控制部;55:场景判定部;56:帧间降噪处理部;61:图像加工部;62:建议显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以及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摄像装置1具有:镜头10、快门单元11、摄像元件12、信号处理部13、图像处理部14、操作部15、显示部16、存储器I/F17、加速度传感器18和主控制部19。镜头10、快门单元11、摄像元件12、信号处理部13、图像处理部14、操作部15、显示部16、存储器I/F17、加速度传感器18和主控制部19经由用于对数据进行通信的数据总线,在能够对各种数据进行通信的状态下彼此电连接。
镜头10使透射来的光在摄像元件12上成像。镜头10具有:组合有多个镜头的摄像镜头、光圈机构、控制摄像镜头和光圈机构的动作的镜头控制部、对焦环和变焦环。
摄像镜头使来自被摄体的光线在摄像元件12的摄像面上成像。摄像镜头具有:对焦用的镜头(对焦镜头)、用于变更焦距的镜头(变焦镜头和补偿镜头)和中继镜头。摄像镜头通过根据镜头控制部的控制或者对焦环的操作而使对焦镜头在摄像镜头的光轴方向上移动,使被摄体像在摄像元件12的摄像面上成像。此外,摄像镜头通过根据镜头控制部的控制或者变焦环的操作而使变焦镜头和补偿镜头在摄像镜头的光轴方向上移动,变更焦距。
光圈机构构成为开闭自如,根据镜头控制部的控制,调整经由摄像镜头入射到摄像元件12的光线的量。
镜头控制部构成为能够与主控制部19进行通信。镜头控制部根据来自主控制部19的输入、对焦环的操作和变焦环的操作,分别控制对焦镜头的驱动、变焦镜头和补偿镜头的驱动和光圈机构的驱动。此外,镜头控制部能够通过检测变焦镜头和补偿镜头的位置,检测摄像镜头的焦距。镜头控制部将检测出的摄像镜头的焦距输入到主控制部19。
快门单元11是调整透射过镜头10并入射到摄像元件12的光的光量的机构。快门单元11例如是焦面快门。如图3所示,快门单元11设置于镜头10和摄像元件12之间,形成使透射过镜头10的光入射到摄像元件12的摄像面的打开状态、和对透射过镜头10的光遮挡摄像元件12的摄像面的遮光状态。快门单元11具有:前帘21、后帘22、以及驱动前帘21和后帘22的快门驱动装置23。快门驱动装置23通过以基于从主控制部19输入的快门速度的速度和时机使前帘21和后帘22动作并调整透射过镜头10的光入射到摄像元件12的摄像面的曝光时间,调整入射到摄像元件12的光的光量。
在摄像装置1能够执行记录静态图像的摄像动作的状态即摄像待机状态下,快门单元11维持前帘21和后帘22完全打开的状态即打开状态。前帘21设置于快门单元11的下部,后帘22设置于快门单元11的上部。在执行摄像动作的情况下,快门单元11最先开始从下向上关闭前帘21的动作。从开始关闭前帘21的动作到前帘21完全关闭为止的期间,快门单元11成为摄像元件12的一部分被前帘21遮光的半遮光状态。在前帘21完全关闭后,快门单元11开始从上向下打开前帘21的动作,并且开始从上向下关闭后帘22的动作。在该情况下,在形成在从上向下打开的前帘21和从上向下关闭的后帘22之间的狭缝中通过的光入射到摄像元件12。在前帘21完全打开且后帘22完全关闭后,快门单元11开始从下向上打开后帘22的动作。从开始打开后帘22的动作之后到后帘22完全打开为止的期间,快门单元11形成摄像元件12的一部分被后帘22遮光的半遮光状态。在后帘22完全打开后,前帘21和后帘22再次成为打开状态,摄像装置1成为摄像待机状态。快门单元11例如具有检测前帘21和后帘22的开闭状态的传感器。快门单元11通过利用该传感器检测前帘21和后帘22的开闭状态,能够检测快门单元11是打开状态还是半遮光状态。快门单元11例如具有光耦合器等光传感器或者磁传感器等作为检测前帘21和后帘22的开闭状态的传感器。
摄像元件12设置于镜头10的后部、即摄像装置1的壳体的内部侧。摄像元件12具有摄像面,该摄像面构成为排列有多个对光进行光电转换并蓄积电荷的摄像用像素。在各摄像用像素的光入射的面上设有滤色器。摄像元件12例如由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或者其他摄像元件构成。摄像元件12通过将经由镜头10会聚并在摄像面上成像的被摄体像转换为与光量对应的电信号,生成图像信号。并且,在摄像元件12中,在摄像面上构成有多个AF区。在AF区中排列有多个摄像用像素、多个第1对焦用像素和多个第2对焦用像素。第1对焦用像素和第2对焦用像素在入射区域不同的位置受到限制。第1对焦用像素和第2对焦用像素对与摄像用像素同样地入射的光进行光电转换并蓄积电荷。摄像元件12的摄像面例如二维状地排列多个摄像用像素而构成。另外,虽然记作二维状,但是这并不是一定排除了在深度方向上具有感光度的摄像元件或随机像素配置的摄像元件以外的概念,只要是至少具有在平面上排列的像素的概念,则它们也包含在内。此外,近年来,虽然还发表了作为像差对策使摄像面弯曲的弯曲型的传感器,但是这也包含了二维状的排列部分,所以描述为广义上可以说是二维状。
信号处理部13根据主控制部19的控制,读出由摄像元件12拍摄的图像信号。信号处理部13根据主控制部19的控制,对所读出的图像信号实施各种信号处理。信号处理部13将实施了信号处理的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图像数据,输入到主控制部19。
图像数据包含:静态图像和实时取景图像。静态图像表示由摄像元件12通过上述的摄像动作拍摄的图像数据。此外,实时取景图像表示在未进行摄像动作的情况下由摄像元件12连续拍摄的图像数据。例如,信号处理部13通过按照基于主控制部19的控制的周期读出由摄像元件12拍摄的实时取景图像,能够取得连续的实时取景图像。例如,信号处理部13按照例如60fps或者120fps等的周期,从摄像元件12读出实时取景图像。
实时取景图像包含第1实时取景图像和第2实时取景图像。在快门单元11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信号处理部13取得透射过镜头10的光未被快门单元11遮挡的第1实时取景图像。此外,在快门单元11为半遮光状态的情况下,信号处理部13取得包含透射过镜头10的光的一部分被快门单元11的后帘22遮挡的被遮光区域的第2实时取景图像。
图像处理部14根据主控制部19的控制,对图像数据进行颜色校正、伽马(γ)校正、对比度校正、黑白/彩色模式处理和实时取景图像处理等各种图像处理。此外,图像处理部14根据主控制部19的控制,以Jpeg方式对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并转换为Jpeg方式的图像数据即Jpeg数据。图像处理部14将Jpeg数据输入到主控制部19。
操作部15具有用于供用户进行摄像装置1的各种操作的多个操作部件。操作部件例如包含:释放按钮15a、电源按钮15b、录像按钮15c、十字按钮15d、OK按钮15e、再现按钮15f、删除按钮15g、菜单按钮15h、第1操作拨盘15i、第2操作拨盘15j和其他各种按钮等。
释放按钮15a是用于供用户对摄像装置1指示用于拍摄静态图像的摄像动作和摄像辅助控制的操作部件。摄像辅助控制例如是自动曝光(AE)处理和自动对焦(AF)处理等处理。在半按下释放按钮15a的情况下,操作部15对主控制部19给出摄像辅助控制的指示。此外,在全按下释放按钮15a的情况下,操作部15对主控制部19给出拍摄静态图像的摄像动作的指示。
电源按钮15b是用于供用户对摄像装置1指示电源的接通或者断开的操作部件。
录像按钮15c是用于供用户对摄像装置1指示动态图像的摄影的开始和结束的操作部件。
十字按钮15d是用于供用户对摄像装置1指示上下左右的选择动作的操作部件。例如,操作部15根据用户对十字按钮15d的操作,对主控制部19给出菜单内的上下左右的选择动作的指示。此外,例如,操作部15根据用户对十字按钮15d的操作,对主控制部19给出进行摄像面上的自动对焦的区域(AF区)的移动的指示。
OK按钮15E是用于供用户对摄像装置1指示确定动作的操作部件。OK按钮15E例如配置于十字按钮15d的中央。
再现按钮15f是用于供用户对摄像装置1指示再现动作的操作部件。在由用户操作了再现按钮15f的情况下,操作部15对主控制部19给出对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进行再现的指示。
删除按钮15g是用于供用户对摄像装置1指示消除动作的操作部件。在由用户操作了删除按钮15g的情况下,操作部15对主控制部19给出消除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的指示。
菜单按钮15h是用于供用户对摄像装置1指示菜单画面的显示的操作部件。
第1操作拨盘15i和第2操作拨盘15j分别是供用户对摄像装置1指示曝光控制的操作部件。例如,在由用户操作了第1操作拨盘15i或第2操作拨盘15j的情况下,操作部15对主控制部19给出变更光圈值、快门速度、ISO或者曝光值等在曝光控制中使用的参数的指示。
此外,操作部15可以是具有与显示部16的显示装置形成为一体的触摸传感器的结构。触摸传感器例如是电阻膜式触摸传感器或静电电容式触摸传感器。操作部15可以是通过针对触摸传感器的输入来执行上述的操作部件的动作的结构。
显示部16根据从主控制部19输入的图像数据来显示画面。显示部16具有:显示装置;以及驱动回路,其根据图像数据使显示装置显示画面。显示部16具有例如显示面板31和电子取景器(EVF)32作为显示装置。此外,显示部16具有视线传感器33,该视线传感器33检测用户是否正在观察EVF32。显示面板31例如由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或者用于显示其他画面的装置构成。EVF32具有:例如液晶显示器或有机EL显示器等显示装置、和目镜光学系统。
在由视线传感器33检测出用户正在观察EVF32的情况下,显示部16断开显示面板31的显示,利用EVF32进行显示。此外,在未由视线传感器33检测出用户正在观察EVF32的情况下,显示部16断开EVF32的显示,利用显示面板31进行显示。
存储器I/F17具有:卡插槽,其能够使具有多个接触端子的记录介质M插入;以及接触端子,其在将记录介质M插入卡插槽的情况下与记录介质M的接触端子电连接。记录介质M例如是存储卡。存储器I/F17对记录介质M和主控制部19之间的数据的输入输出进行中继。
加速度传感器18通过检测摄像装置1的壳体的加速度的变化,检测摄像装置1的壳体的倾斜。此外,加速度传感器18通过检测摄像装置1的壳体的加速度的变化,检测是否进行了摄像装置1的镜头10和壳体左右摆动的摇摄(panning)。即,加速度传感器18检测用户通过摇摄来追踪被摄体的情况。
主控制部19控制摄像装置1的各部的动作。主控制部19例如具有CPU和存储器。主控制部19例如通过由CPU读出并执行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来实现各种功能。例如,主控制部19作为操作判定部40、摄像控制部41、摄像辅助控制部42、记录控制部43、显示控制部44和状态判定部45发挥作用。
操作判定部40进行由操作部15输入的操作的判定。即,操作判定部40识别由操作部15指示了怎样的操作。
在输入了指示摄像动作的操作的情况下,摄像控制部41控制各部来执行摄像动作。例如,在输入了指示摄像动作的操作的情况下,摄像控制部41通过向镜头10输入控制信号并驱动光圈机构,并向快门单元11输入控制信号并驱动前帘21和后帘22,执行拍摄静态图像的摄像动作。摄像控制部41根据操作、或者作为摄像辅助控制部42的摄像辅助控制结果的曝光条件,生成输入到快门单元11和镜头10的控制信号。
此外,摄像控制部41能够连续执行摄影动作。例如,在输入了连续执行摄像动作的指示的操作的情况下,摄像控制部41通过向镜头10输入控制信号并使得驱动光圈机构,并使快门单元11连续动作,执行连续执行摄像动作的连拍摄像动作。例如,摄像控制部41根据操作部15的操作,切换进行连拍摄像动作的模式(连拍模式)和不进行连拍摄像动作的模式。
此外,摄像控制部41控制摄像元件12对实时取景图像的拍摄。例如,摄像控制部41将信号处理部13控制成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读出由摄像元件12拍摄的实时取景图像。摄像控制部41将信号处理部控制成在快门单元11为打开状态的时机取得第1实时取景图像。此外,摄像控制部41将信号处理部控制成在快门单元11为半遮光状态的时机取得第2实时取景图像。
摄像辅助控制部42在执行摄像动作以前,执行摄像辅助控制。摄像辅助控制部42取得用于摄像辅助的信息,根据所取得的信息进行摄像辅助控制。例如,摄像辅助控制部42根据由摄像元件12拍摄的实时取景图像,进行摄像辅助控制。摄像辅助控制部42使用摄像辅助控制的结果,进行摄像动作。另外,由于在摄像动作中无法进行摄像元件12对实时取景图像的拍摄,所以摄像辅助控制部42在摄像动作中停止摄像辅助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摄像辅助控制部42在连拍模式的摄像动作和摄像动作之间进行摄像辅助控制。另外,摄像辅助控制部42可以是将在连拍模式的连拍摄像动作中的最初的摄像动作中使用的摄像辅助控制的结果应用于连拍摄像动作中的其他摄像动作的结构。
摄像辅助控制部42例如具有:AF控制部51、曝光控制部52、视场角控制部53、白平衡(WB)控制部54、场景判定部55和帧间降噪(NR)处理部56。
AF控制部51进行作为摄像辅助处理之一的AF处理。例如,AF控制部51根据从摄像元件12输出的图像数据,生成用于驱动镜头10的对焦镜头的控制信号,将所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入到镜头控制部。具体而言,AF控制部51通过根据在摄像元件12的摄像面上的任意的AF区获得的图像数据来进行对比度AF处理、相位差AF处理或者其他AF处理,生成用于驱动镜头10的对焦镜头的控制信号。例如,AF控制部51具有:在半按下释放按钮15a的情况下进行一次AF的单次自动对焦模式(AF-S)、在半按下释放按钮15a期间持续进行AF的连续自动对焦模式(AF-C)、或者其他自动对焦模式。
在进行对比度AF处理的情况下,AF控制部51根据从摄像元件12输出的图像数据来计算在摄像元件12的摄像面上的任意AF区上成像的被摄体像的对比度(明暗差),并且将用于使对焦镜头移动的控制信号输入到镜头10的镜头控制部。AF控制部51将镜头10的镜头控制部控制成在明暗差最大的位置使对焦镜头的移动停止。
在进行相位差AF处理的情况下,AF控制部51在利用多个第1对焦用像素检测出的图像数据和利用多个第2对焦用像素检测出的图像数据中,比较相同的被摄体像位置,来检测像间隔,其中,该多个第1对焦用像素配置于摄像元件12的摄像面上的任意AF区。AF控制部51根据检测出的像间隔,计算当前的对焦镜头的位置和对焦位置之间的偏差量。AF控制部51通过根据计算出的偏差量来生成控制信号,并将所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入到镜头10的镜头控制部,将镜头10的镜头控制部控制成使对焦镜头移动到对焦位置。
曝光控制部52进行作为摄像辅助处理之一的曝光条件的控制(曝光控制)。例如,曝光控制部52控制摄影时的镜头10的光圈机构的开口量(光圈值)、快门单元11的打开时间(快门速度)和摄像元件12的感光度(ISO感光度)等曝光条件。例如,曝光控制部52根据操作部15的操作,设定光圈值、快门速度和ISO感光度等曝光条件。
此外,曝光控制部52根据从摄像元件12输出的图像数据,进行用于曝光控制的运算处理。曝光控制部52根据例如从摄像元件12输出的图像数据,计算被摄体亮度。曝光控制部52通过操作部15的操作来设定曝光值,进行设定摄影时的光圈值、快门速度和ISO感光度等曝光条件的AE处理,以使被摄体亮度成为所设定的曝光值。例如,曝光控制部52根据从摄像元件12输出的图像数据中的一部分区域(AE区),计算被摄体亮度,进行AE处理。此外,例如,曝光控制部52可以是以下结构:按照多个AE区中的每一个AE区,计算被摄体亮度,综合多个被摄体亮度来进行AE处理。
视场角控制部53进行作为摄像辅助处理之一的视场角的控制。视场角控制部53根据来自镜头10的镜头控制部的输入,识别摄像镜头的焦距,进行与所识别的焦距对应的控制。此外,视场角控制部53根据操作部15的操作来生成用于变更镜头10的摄像镜头的焦距的控制信号,将所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入到镜头10的镜头控制部。
WB控制部54进行作为摄像辅助处理之一的WB控制。WB控制部54根据从摄像元件12输出的图像数据,进行用于控制白平衡的运算处理。WB控制部54使用运算处理的结果,控制摄像元件12的RGB的各像素的增益。
场景判定部55进行作为摄像辅助处理之一的场景判定。场景判定部55根据从摄像元件12输出的图像数据,判定场景。场景例如是风景、人物、运动、夜景等。例如,场景判定部55通过将表示所判定的场景的信息输入到曝光控制部52,能够使曝光控制部52进行与场景对应的曝光控制。
帧间NR处理部56进行作为摄像辅助处理之一的帧间NR处理。帧间NR处理部56使用从摄像元件12输出的多帧图像数据,使用已知的算法,进行减少图像数据的噪声的降噪。例如,帧间NR处理部56在多帧间进行平滑化,以使得在之前帧的图像数据和此次帧的图像数据中,对应的坐标的像素值的差为预先设定的值以下。
记录控制部43具有临时记录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的中间缓存器。记录控制部43将通过摄像动作来取得的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等依次记录到中间缓存器。记录控制部43将记录到中间缓存器中的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等文件化,并写入到安装于存储器I/F17的记录介质M中。静态图像文件是对静态图像的图像数据赋予规定的文件头的文件。在文件头中记录例如表示曝光条件的数据等作为标签数据。
显示控制部44控制显示部16的显示处理。例如,显示控制部44通过向显示部16输入图像数据,控制使显示部16的显示装置显示的画面。例如,显示控制部44通过将由摄像元件12通过摄像动作而生成的静态图像输入到显示部16,使显示部16进行静态图像的显示。此外,显示控制部44通过将由摄像控制部41读出的实时取景图像输入到显示部16,使显示部16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显示控制部44使显示部16按照例如60fps或者120fps等的帧周期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
并且,显示控制部44根据各种设定信息和摄像装置1的状态等,生成OSD数据,该OSD数据用于使显示部16显示包含各种图标和文字等的显示的在屏显示器(OSD)显示。例如,显示控制部44生成OSD数据,该OSD数据用于使显示部16的显示装置显示摄像装置1的摄影模式、各种设定信息、电池剩余量、可拍摄张数和可拍摄时间、以及AF区等。显示控制部44将重叠了基于OSD数据的OSD显示的图像数据输入到显示部16。
状态判定部45识别摄像装置1的各种状态。例如,状态判定部45判定实时取景图像上的被遮光区域的有无。状态判定部45根据由摄像元件12拍摄实时取景图像时的快门单元11的动作状态,判定实时取景图像是第1实时取景图像还是第2实时取景图像。例如,在由摄像元件12拍摄实时取景图像时处于打开快门单元11的后帘22的动作的中途的情况下,状态判定部45判定实时取景图像是第2实时取景图像。
并且,状态判定部45确定第2实时取景图像中的被遮光区域。例如,状态判定部45根据拍摄第2实时取景图像时的快门单元11的后帘22的位置,确定第2实时取景图像中的被遮光区域。此外,例如,状态判定部45将比第2实时取景图像中的预先设定的值暗的区域确定为被遮光区域。
图4和图5是从上起示出实时取景图像的摄像、摄像动作、快门单元11的前帘21的动作、快门单元11的后帘22的动作、实时取景图像的显示的时机和建议显示的时机的时序图。图4示出摄像装置1的状态不符合特定条件的通常时的例子。图5示出摄像装置1的状态符合特定条件的特定条件时的例子。
例如,在摄像装置1的状态不符合特定条件的通常时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44将显示部16控制成使用第1实时取景图像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如图4所示,显示控制部44将通过摄像控制部41的控制而取得的第1实时取景图像依次输入到显示部16,使显示部16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此外,由于在摄像动作中无法进行由摄像元件12进行的实时取景图像的拍摄,所以显示控制部44使摄像动作中的显示部16对实时取景图像的显示停止。在摄像动作后快门单元11的后帘22完全打开而将快门单元11打开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44将第1实时取景图像74输入到显示部16,使显示部16再次开始实时取景图像显示。另外,显示控制部44可以在摄像动作完成后,进行使显示部16将通过摄像动作而取得的静态图像显示规定时间的确认显示。
此外,例如,如图5所示,显示控制部44将显示部16控制成:在摄像装置1的状态符合特定条件的特定条件时,使用至少包含第2实时取景图像的图像和静态图像来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另外,显示控制部44可以在摄像动作刚刚完成后将通过摄像动作而取得的静态图像输入到显示部16作为实时取景图像,使显示部16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例如,显示控制部44将通过摄像动作而拍摄的静态图像作为1帧或者多帧的实时取景图像使显示部16进行显示。另外,这里,为了强调再次开始实时取景图像时的时机而进行了强调了从后帘的关闭到打开的过程的作图,但是,当然也会发生在前帘从打开的状态变为关闭的状态的过程中逐渐观察不到的同样的现象。在图4、图5中,虽然建立了前帘打开到关闭的倾斜,但是这能够成为更平缓的梯度。若进行显示控制成在这种状态下能够观察到半打开现象,则追踪性变好,这点与在本实施例中记载的内容几乎相同,所以为了避免说明的复杂性,不进行详细的图示、说明。
特定条件表示需要使用户更快地确认实时取景图像的场面。即,在摄像装置1的状态为要求缩短从静态图像的摄像完成之后到执行摄像辅助控制的时间的状态(时滞将成为问题的摄影状态)的情况下,状态判定部45判断为符合特定条件。例如,状态判定部45根据摄像控制部41和摄像辅助控制部42的设定状況、视线传感器33的输出和加速度传感器18的输出等来识别摄像装置1的状态,在所识别的摄像装置1的状态符合特定条件的情况下,判断为特定条件时。
例如,特定条件包含以下等条件:连拍模式时;用户正在观察EVF32;通过摇摄追踪被摄体;自动对焦的模式为AF-C;快门速度快于预先设定的快门速度;以及镜头10的摄像镜头的焦距长于预先设定的焦距。即,在摄像装置1的状态符合以下等条件的情况下,状态判定部45判断为符合特定条件:为连拍模式;用户正在观察EVF32;通过摇摄追踪被摄体;自动对焦的模式为AF-C;快门速度快于预先设定的快门速度;镜头10的摄像镜头的焦距长于预先设定的焦距。
这里,预先设定的快门速度例如是指容易产生抖动的影响的1/焦距的秒时、和成为结合参考了容许度的(2×n次方)/焦距的秒时。除此以外,预先设定的快门速度也可以设定为通常较多地用于拍摄移动快的被摄体的1/250秒等。
此外,预先设定的视场角例如是指与作为望远摄影的焦距为70mm的情况对应的视场角。除此以外,预先设定的视场角还可以设定为较难进行移动体的取景的规定焦距。
例如,在被摄体距离短于作为微距摄影等进行近距离摄影的情况中的被摄体距离的60cm的情况下,状态判定部45可以判断为特定条件时。
接着,对显示控制部44的显示例进行说明。图6的左上的图像表示静态图像71的例子。图6的右上和左下的图像表示包含被遮光区域72的第2实时取景图像73的例子。图6的右下的图像表示第1实时取景图像74的例子。例如,如图6所示,显示控制部44在从摄像动作完成之后到快门单元11的后帘22完全打开的期间,将包含被遮光区域72的第2实时取景图像73输入到显示部16,使显示部16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在快门单元11的后帘22完全打开而将快门单元11打开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44将第1实时取景图像74输入到显示部16,使显示部16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
此外,显示控制部44例如具有图像加工部61和建议显示部62。
图像加工部61将叠加用图像合成到第2实时取景图像的被遮光区域中,生成合成实时取景图像。合成实时取景图像是至少包含第2实时取景图像和叠加用图像的图像。如图5所示,显示控制部44将显示部16控制成:在摄像装置1的状态是符合特定条件的特定条件时,使用将叠加用图像与至少包含第2实时取景图像的图像合成而得到的合成实时取景图像和静态图像来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例如,显示控制部44在从摄像动作完成之后到快门单元11的后帘22完全打开的期间,将合成实时取景图像输入到显示部16,使显示部16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在快门单元11的后帘22完全打开而打开了快门单元11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44将第1实时取景图像输入到显示部16,使显示部16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
图像加工部61将其他图像数据(叠加用图像)合成到第2实时取景图像中的被遮光区域中,生成合成实时取景图像。例如,图像加工部61判定是否能够将由摄像元件12拍摄的第2实时取景图像和最近的静态图像进行合成。
例如,图像加工部61计算最近的静态图像与排除了被遮光区域的第2实时取景图像之间的类似度,在计算出的类似度为预先设定的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能够对第2实时取景图像和最近的静态图像进行合成。
此外,例如,图像加工部61通过模式匹配等提取在最近的静态图像与排除了被遮光区域的第2实时取景图像中相同的被摄体像,在存在相同的被摄体像的情况下,判断为能够对第2实时取景图像和最近的静态图像进行合成。
在判定为能够对第2实时取景图像和最近的静态图像进行合成的情况下,图像加工部61将最近的静态图像合成到第2实时取景图像中的被遮光区域中,生成合成实时取景图像。
图7的左上的图像表示静态图像71的例子。图7的右上的图像表示包含被遮光区域72的第2实时取景图像73的例子。图7的下方的图像表示将静态图像71和第2实时取景图像73进行合成而得到的合成实时取景图像76的例子。如图7所示,图像加工部61提取出静态图像71上的与第2实时取景图像73的被遮光区域72相同的区域的图像作为被合成图像75。图像加工部61通过将提取出的被合成图像75叠加到第2实时取景图像73的被遮光区域72,生成将第2实时取景图像73和最近的静态图像71合成而得到的合成实时取景图像76。
此外,例如,图像加工部61在对其他图像数据进行校正后合成到第2实时取景图像中的被遮光区域中,生成合成实时取景图像。图8的左上的图像表示静态图像71的例子。图8的左下的图像表示包含被遮光区域72的第2实时取景图像73的例子。图8的右上的图像表示进行了校正的被合成图像75的例子。图8的右下的图像表示将静态图像71和第2实时取景图像73合成而得到的合成实时取景图像78的例子。例如,如图8所示,图像加工部61提取在最近的静态图像71和排除了被遮光区域72的第2实时取景图像73中相同的被摄体像77,计算从各个图像中提取出的被摄体像77在横轴方向(长度方向)上的位置的差分。
图像加工部61使用计算出的差分,校正静态图像71中的被合成图像75。具体来说,图像加工部61校正被合成图像75的位置以消除计算出的差分。即,图像加工部61使被合成图像75沿横轴方向偏移计算出的差分的量。图像加工部61通过将进行了校正的被合成图像75叠加到第2实时取景图像73的被遮光区域72,生成将进行了校正的被合成图像75和第2实时取景图像73合成而得到的合成实时取景图像78。图像加工部61根据操作部15的操作输入,设定是否进行被合成图像75的校正。图像加工部61根据该设定,判定是否进行被合成图像75的校正。
另外,图像加工部61可以是以下结构:通过在对被合成图像75实施模糊校正、单色化等图像处理后与第2实时取景图像73进行合成,生成合成实时取景图像76或者合成实时取景图像78。
建议显示部62生成将叠加用图像合成到至少包含第2实时取景图像的图像上的图像。建议显示部62生成例如将作为叠加用图像的建议显示叠加到第2实时取景图像的被遮光区域上的图像。例如,如图5所示,显示控制部44可以将显示部16控制成:在摄像装置1的状态是符合特定条件的特定条件时,使用包含建议显示和第2实时取景图像的图像、以及静态图像,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例如,显示控制部44将显示部16控制成:使建议显示与第2实时取景图像叠加,使用叠加了建议显示的第2实时取景图像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
建议显示部62生成作为与摄影相关的信息的建议显示。建议显示是在上述那样的特定条件时通过使用户进行视觉确认有益的信息,可以为任意的信息。例如,建议显示部62将表示是否能够追踪被摄体的显示生成为建议显示。
例如,在此次的帧的图像数据和上次的帧的图像数据中相同的被摄体像的位置的差分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建议显示部62判断为能够追踪被摄体。即,在连续拍摄的2个帧的图像数据中相同的被摄体像的位置的差分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建议显示部62判断为能够追踪被摄体。具体来说,在连续拍摄的2帧的第2实时取景图像中相同的被摄体像的位置的差分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建议显示部62判断为能够追踪被摄体。此外,在为刚刚进行摄像动作之后的情况下,在静态图像和在刚刚拍摄静态图像之后拍摄的第2实时取景图像中相同的被摄体像中的位置的差分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建议显示部62判断为能够追踪被摄体。建议显示部62根据该判定的结果,生成表示是否能够追踪被摄体的建议显示。建议显示部62根据该判定的结果,生成表示是否正确进行了被摄体的追踪的建议显示。
建议显示部62将一个或者多个建议显示叠加到至少包含第2实时取景图像的图像上。例如,建议显示部62将建议显示叠加到第2实时取景图像中的被遮光区域中。
并且,建议显示部62依次更新在第2实时取景图像中的被遮光区域中显示的建议显示的显示状态。例如,建议显示部62可以是根据由状态判定部45确定的被遮光区域的大小来确定建议显示的透明度的结构。具体来说,建议显示部62对应于第2实时取景图像的被遮光区域变狭,而提高建议显示的透明度。此外,例如,建议显示部62对应于快门单元11成为打开状态且第2实时取景图像的被遮光区域消失,而解除建议显示。
建议显示部62根据操作部15的操作输入,设定是否进行建议显示。建议显示部62根据该设定,判定是否进行建议显示。
图9的左上的图像表示静态图像71的例子。图9的右上和左下的图像表示包含被遮光区域72的第2实时取景图像73的例子。图9的右下的图像表示第1实时取景图像74的例子。例如,如图9所示,显示控制部44在从摄像动作完成之后到快门单元11的后帘22完全打开的期间,将在被遮光区域72上叠加有建议显示79的第2实时取景图像73输入到显示部16,使显示部16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在快门单元11的后帘22完全打开而将快门单元11打开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44将第1实时取景图像74输入到显示部16,使显示部16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
接着使用图10至图11,对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的动作进行详细说明。
在摄像装置1为摄像待机状态的情况下,主控制部19利用摄像元件12拍摄第1实时取景图像74(步骤S11)。主控制部19通过将第1实时取景图像74输入到显示部16,使显示部16的显示装置显示第1实时取景图像74(步骤S12)。
主控制部19判断是否半按下操作部15的释放按钮15a(步骤S13)。即,主控制部19判断是否由操作部15输入了指示AE处理和AF处理等摄像辅助控制的操作。在判断为半按下了操作部15的释放按钮15a的情况下(步骤S13:是),主控制部19执行AE处理和AF处理等摄像辅助控制(步骤S14)。
主控制部19判断是否全按下了操作部15的释放按钮15a(步骤S15)。即,主控制部19判断是否由操作部15输入了指示摄像动作的操作。在判断为全按下了操作部15的释放按钮15a的情况下(步骤S15:是),主控制部19使实时取景图像显示停止,执行摄像动作(步骤S16)。在该情况下,主控制部19使快门单元11动作,由摄像元件12拍摄静态图像71,将静态图像71文件化并记录到记录介质M。
主控制部19判断摄像装置1的状态是否符合上述那样的特定条件(步骤S17)。在判断为摄像装置1的状态不符合特定条件的情况下(步骤S17:否),主控制部19判断是否在摄像动作后通过完全打开后帘22而打开了快门单元11(步骤S18)。即,主控制部19判断在摄像动作后快门单元11是否成为打开状态。在打开快门单元11之前,主控制部19执行步骤S18的处理。
在步骤S18中判断为打开了快门单元11的情况下(步骤S18:是),主控制部19判断是否结束处理(步骤S19)。即,主控制部19判断是否对例如操作部15的电源按钮15b等进行操作并由操作部15输入了结束处理的指示。在判断为结束处理的情况下(步骤S19:是),主控制部19使电源断开并结束处理。此外,在判断为未结束处理的情况下(步骤S19:否),主控制部19返回到步骤S11的处理。
此外,在步骤S13中判断为未半按下操作部15的释放按钮15a的情况下(步骤S13:否)或者在步骤S15中判断为未全按下操作部15的释放按钮15a的情况下(步骤S15:否),主控制部19转移到步骤S19的处理。
如上所述,在摄像装置1的状态不符合特定条件的情况下,主控制部19在摄像动作后到快门单元11变为打开状态的期间,使第1实时取景图像74的显示停止。
在步骤S17中判断为摄像装置1的状态符合特定条件的情况下(步骤S17:是),主控制部19将通过步骤S16的摄像动作取得的静态图像71作为规定帧量的实时取景图像输入到显示部16,利用显示部16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步骤S21)。
主控制部19判断是否在摄像动作后打开了快门单元11(步骤S22)。在判断为在摄像动作后打开了快门单元11的情况下(步骤S22:是),主控制部19转移到步骤S19的处理。
在判断为在摄像动作后未打开快门单元11的情况下(步骤S22:否),主控制部19利用摄像元件12拍摄第2实时取景图像73(步骤S23)。主控制部19将第2实时取景图像73输入到显示部16,利用显示部16显示实时取景图像(步骤S24),转移到步骤S22的处理。
在摄像动作后到打开快门单元11的期间,主控制部19执行步骤S23和步骤S24的处理。
根据上述的结构,主控制部19的显示控制部44在摄像动作刚刚结束后,马上将静态图像71作为规定帧量的实时取景图像利用显示部16进行显示。显示控制部44在从摄像动作完成之后到快门单元11变为打开状态的期间,利用显示部16显示由摄像元件12拍摄的包含被遮光区域72的第2实时取景图像73。在打开快门单元11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44利用显示部16显示由摄像元件12拍摄的第1实时取景图像74。
由此,在摄像装置1的状态符合特定条件的情况下,摄像装置1在从摄像动作完成之后到快门单元11变为打开状态的期间,能够使用静态图像71和第2实时取景图像73,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即,由于摄像装置1在摄像动作完成后的快门单元11未完全打开的时机,能够防止实时取景图像的显示停止,能够降低用户看丢了被摄体的可能性。其结果,能够提供便利性更高的摄像装置和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接着使用图10和图12,对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的其他动作进行详细说明。
如上所述,主控制部19在图10的步骤S17中,判断摄像装置1的状态是否符合上述那样的特定条件(步骤S17)。在步骤S17中判断为摄像装置1的状态符合特定条件的情况下(步骤S17:是),主控制部19转移到图12的步骤S31,将通过步骤S16的摄像动作取得的静态图像71作为规定帧量的实时取景图像输入到显示部16,利用显示部16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步骤S31)。
主控制部19判断是否在摄像动作后打开了快门单元11(步骤S32)。在判断为在摄像动作后打开了快门单元11的情况下(步骤S32:是),主控制部19转移到图10的步骤S19的处理。
在判断为在摄像动作后未打开快门单元11的情况下(步骤S32:否),主控制部19利用摄像元件12拍摄第2实时取景图像73(步骤S33)。
主控制部19对最近的通过摄像动作取得的静态图像71和通过步骤S33的处理取得的第2实时取景图像73进行比较(步骤S34)。根据比较的结果,主控制部19判定是否能够将由摄像元件12拍摄的第2实时取景图像73和最近的静态图像71合成(步骤S35)。
在判定为不能将第2实时取景图像73和最近的静态图像71合成的情况下(步骤S35:否),主控制部19将第2实时取景图像73输入到显示部16,利用显示部16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步骤S36),返回到步骤S32的处理。
在判定为能够将第2实时取景图像73和最近的静态图像71合成的情况下(步骤S35:是),主控制部19判定是否进行静态图像71中的被合成图像75的校正(步骤S37)。
在判定为不进行被合成图像75的校正的情况下(步骤S37:否),主控制部19通过将被合成图像75叠加到第2实时取景图像73的被遮光区域72中,生成将第2实时取景图像73和最近的静态图像71合成的合成实时取景图像76(步骤S38)。主控制部19将在步骤S38中合成的合成实时取景图像76输入到显示部16,利用显示部16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步骤S39),转移到步骤S32的处理。
在判定为进行被合成图像75的校正的情况下(步骤S37:是),主控制部19计算在第2实时取景图像73和最近的静态图像71中相同的被摄体像77在横轴方向上的位置的差分(步骤S40)。主控制部19根据在步骤S38中计算出的差分,校正被合成图像75(步骤S41)。主控制部19通过将进行了校正的被合成图像75叠加于第2实时取景图像73的被遮光区域中,生成将进行了校正的被合成图像75和第2实时取景图像73合成而得到的合成实时取景图像78(步骤S42)。主控制部19将在步骤S42中合成的合成实时取景图像78输入到显示部16,利用显示部16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步骤S43),返回到步骤S32的处理。
在摄像动作后到快门单元11变为打开状态的期间,主控制部19执行步骤S33至步骤S43的处理。
根据上述的步骤S38至步骤S39的处理,主控制部19的显示控制部44在从摄像动作完成之后到快门单元11打开的期间,利用显示部16显示合成实时取景图像76。显示控制部44在打开快门单元11之后,利用显示部16显示第1实时取景图像。
由此,在摄像装置1的状态符合特定条件的情况下,在从摄像动作完成之后到快门单元11变为打开状态的期间,摄像装置1能够使用静态图像71和合成实时取景图像76,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即,由于摄像装置1能够防止在摄像动作完成后的快门单元11未完全打开的时机实时取景图像的显示停止的情况,能够降低用户看丢了被摄体的可能性。其结果,能够提供便利性更高的摄像装置和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并且,根据上述的步骤S40至步骤S43的处理,主控制部19的显示控制部44、摄像装置1根据在第2实时取景图像73和最近的静态图像71中相同的被摄体像77在横轴方向上的位置的差分来校正静态图像71的被合成图像75,将被合成图像75叠加到第2实时取景图像73的被遮光区域中而生成合成实时取景图像78。摄像装置1通过在从摄像动作完成之后到快门单元11变为打开状态的期间,利用显示部16显示合成实时取景图像78来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能够防止实时取景图像显示的图像变形。
接着,使用图10至图13,对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的其他动作进行详细说明。
如上所述,主控制部19在图10的步骤S17中,判断摄像装置1的状态是否符合上述那样的特定条件(步骤S17)。在步骤S17中判断为摄像装置1的状态符合特定条件的情况下(步骤S17:是),主控制部19转移到图12的步骤S51,将通过步骤S16的摄像动作取得的静态图像71作为规定帧量的实时取景图像而输入到显示部16,利用显示部16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步骤S51)。
主控制部19判断是否在摄像动作后打开了快门单元11(步骤S52)。
在判断为在摄像动作后未打开快门单元11的情况下(步骤S52:否),主控制部19利用摄像元件12拍摄第2实时取景图像73(步骤S53)。主控制部19将第2实时取景图像73输入到显示部16,利用显示部16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步骤S54)。
主控制部19判定是否使建议显示79叠加到第2实时取景图像73上(步骤S55)。主控制部19在判定为不使建议显示79叠加到第2实时取景图像73上的情况下(步骤S55:否),返回到步骤S52的处理。
在判定为使建议显示79叠加到第2实时取景图像73上的情况下(步骤S55:是),主控制部19判定是否正在显示建议显示79(步骤S56)。即,主控制部19判断是否已经在第2实时取景图像73上叠加显示了建议显示79。
在步骤S56中判定为未正在显示建议显示79的情况下(步骤S56:否),主控制部19生成建议显示79(步骤S57)。主控制部19使所生成的建议显示79叠加显示于第2实时取景图像73上(步骤S58),返回到步骤S52的处理。
在步骤S56中判定为正在显示建议显示79的情况下(步骤S56:是),主控制部19更新建议显示79的显示状态(步骤S59),返回到步骤S52的处理。
在摄像动作后到快门单元11变为打开状态的期间,主控制部19执行步骤S53至步骤S59的处理。
在步骤S52中,在判断为在摄像动作后打开了快门单元11的情况下(步骤S52:是),主控制部19解除建议显示79(步骤S60),转移到图10的步骤S19的处理。
根据上述的结构,在摄像装置1的状态符合特定条件的情况下,主控制部19的显示控制部44在摄像动作刚刚结束后,利用显示部16显示静态图像71。显示控制部44在从摄像动作完成之后到快门单元11打开的期间,利用显示部16显示将建议显示79叠加到由摄像元件12拍摄的被遮光区域72中的第2实时取景图像73。在打开了快门单元11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44利用显示部16显示由摄像元件12拍摄的第1实时取景图像74。这里记作在从摄像动作完成之后到快门单元11打开的期间,但是不限于此。为了提高建议的视觉辨认性,即使快门打开,也可以稍后才出现建议,只要是如OK/NG的判定和直方图这样通过图案识别直观获知的建议,为了避免复杂性可以立即消除建议。如果设计成与能够观察到该快门关闭部的期间重叠,有效利用有限的时间和显示空间,用户能够立即转移到下一个动作,则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由此,摄像装置1能够在摄像动作完成后的快门单元11未完全打开的时机,使用户视觉辨认作为与摄像相关的信息的建议显示。其结果,能够提供便利性更高的摄像装置和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在上述的说明中,作为建议显示79的例子对表示是否能够追踪被摄体的显示进行显示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该例子。建议显示部62可以为生成由摄像元件12拍摄的静态图像71的直方图的显示、表示静态图像71中的AF区的位置的显示、表示记录控制部43的中间缓冲器的剩余量的显示、表示可连拍的剩余张数的显示、抖动警告和已经拍摄的静态图像71的缩略图等作为建议显示79的结构。
图14示出将由摄像元件12拍摄的静态图像71的直方图的显示、和表示静态图像71中的AF区的位置的显示作为建议显示79进行显示的例子。此外,图15示出将已经拍摄的静态图像71的缩略图作为建议显示79进行显示的例子。建议显示部62根据操作部15的操作输入,设定显示哪个内容作为建议显示79。建议显示部62根据该设定,确定要作为建议显示79进行显示的内容。
此外,例如,建议显示部62可以为以下结构:根据摄像装置1的状态符合的特定条件,确定要显示的建议显示79的种类。例如,建议显示部62具有存储将建议显示79的种类与上述的各特定条件的每一个对应起来的表等的存储器。建议显示部62根据摄像装置1的状态,从该表中确定1个特定条件,根据确定了的特定条件,确定作为建议显示79进行显示的内容。
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建议显示部62为在快门单元11成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解除建议显示79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该结构。建议显示部62可以为以下结构:在从最开始显示建议显示79之后将建议显示79显示预先设定的时间。
此外,建议显示部62可以为以下结构:在从最开始显示建议显示79之后将建议显示79显示预先设定的时间,且随着经过时间而增加建议显示79的透明度。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摄像装置1具有镜头10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该结构。摄像装置1可以为具有能够安装镜头10的安装件来替代镜头10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功能不限于使用硬件来构成,还能够使用软件使计算机读入记载了各功能的程序来实现。此外,各功能可以为适当选择软件、硬件的任意一个来进行构成的功能。
另外,本发明不直接限定为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阶段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对结构要素进行变形并具体化。此外,能够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公开的多个结构要素的适当组合形成各种发明。例如,可以从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结构要素中删除几个结构要素。并且,可适当组合不同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

Claims (24)

1.一种摄像装置,其具有:
摄像元件,其具有排列了摄像用像素的摄像面;
快门单元,其调整入射到所述摄像面的光的光量;
摄像控制部,其在取得静态图像的情况下驱动所述快门单元并利用所述摄像元件拍摄所述静态图像,在所述快门单元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利用所述摄像元件进行拍摄而取得第1实时取景图像,在所述快门单元为半遮光状态的情况下利用所述摄像元件拍摄第2实时取景图像,该第2实时取景图像包含入射到所述摄像面的光的一部分被所述快门单元遮光而形成的被遮光区域;以及
显示控制部,其至少使用所述第1实时取景图像和所述第2实时取景图像,使显示装置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
所述显示控制部在从所述静态图像的摄像完成之后到所述快门单元变为打开状态为止的期间,使用至少包含所述第2实时取景图像的图像,使所述显示装置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控制部在从所述静态图像的摄像完成之后到所述快门单元变为打开状态为止的期间,使用所述静态图像和至少包含所述第2实时取景图像的图像,使所述显示装置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控制部在所述静态图像的摄像刚刚完成以后将预先设定的帧数的所述静态图像作为实时取景图像,使所述显示装置进行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控制部将叠加用图像合成到所述第2实时取景图像的所述被遮光区域,根据合成了所述叠加用图像后的所述第2实时取景图像,使显示装置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控制部具有图像加工部,该图像加工部将所述静态图像的一部分作为所述叠加用图像合成到所述第2实时取景图像的所述被遮光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叠加用图像是所述静态图像上的与所述第2实时取景图像中的被遮光区域相当的区域的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加工部计算在所述第2实时取景图像和所述静态图像中相同的被摄体像的位置的差分,根据计算出的差分来校正所述叠加用图像的位置,将进行了校正的所述叠加用图像合成到所述第2实时取景图像的被遮光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控制部具有建议显示部,该建议显示部将建议显示作为所述叠加用图像合成到所述第2实时取景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建议显示部将所述建议显示合成到所述第2实时取景图像的所述被遮光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在从所述静态图像的摄像完成后到至少所述快门单元变为打开状态为止的期间,所述建议显示部将所述建议显示合成到所述第2实时取景图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建议显示部在所述快门单元成为打开状态之后,将所述建议显示合成到所述第1实时取景图像,随着从所述快门单元成为打开状态开始的时间经过,增加所述建议显示的透明度。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建议显示部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显示所述建议显示。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建议显示部将表示是否正确进行了由所述摄像元件连续拍摄的被摄体像的追踪的信息作为所述建议显示,合成到所述第2实时取景图像。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摄像装置还具有状态判定部,该状态判定部识别所述摄像装置的状态,判定识别出的状态是否符合预先设定的特定条件,
在由所述状态判定部判定为符合所述特定条件的情况下,所述显示控制部在从所述静态图像的摄像完成之后到所述快门单元变为打开状态为止的期间,使用至少包含所述第2实时取景图像的图像,使所述显示装置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在由所述状态判定部判定为不符合所述特定条件的情况下,所述显示控制部不进行使用了包含所述第2实时取景图像的图像的实时取景图像显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在设定了连续拍摄所述静态图像的连拍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状态判定部判断为符合所述特定条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在自动对焦的模式被设定为连续自动对焦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状态判定部判断为符合所述特定条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在设定了比预先设定的快门速度快的快门速度的情况下,所述状态判定部判断为符合所述特定条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摄像装置还具有能够改变焦距的摄像镜头,
在所述摄像镜头的焦距比预先设定的焦距长的情况下,所述状态判定部判断为符合所述特定条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摄像装置还具有:
电子取景器,其根据所述显示控制部的控制,显示画面;以及
视线传感器,其检测在所述电子取景器的附近是否存在物体,
在由所述视线传感器检测出在所述电子取景器的附近存在物体的情况下,所述状态判定部判断为符合所述特定条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摄像装置还具有加速度传感器,该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加速度的变化而检测摇摄,
在由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出在进行摇摄的情况下,所述状态判定部判断为符合所述特定条件。
21.一种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摄像装置具有:摄像元件,其具有排列有摄像用像素的摄像面;以及快门单元,其调整入射到所述摄像面的光的光量,其中,该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在取得静态图像的情况下驱动所述快门单元,利用所述摄像元件拍摄静态图像;
在所述快门单元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利用所述摄像元件进行拍摄而取得第1实时取景图像;
在所述快门单元为半遮光状态的情况下,利用所述摄像元件拍摄第2实时取景图像,该第2实时取景图像包含入射到所述摄像面的光的一部分被所述快门单元遮光而形成的被遮光区域;以及
在从所述静态图像的摄像完成之后到所述快门单元变为打开状态为止的期间,使用至少包含所述第2实时取景图像的图像,使显示装置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摄像装置将叠加用图像合成到所述第2实时取景图像的所述被遮光区域,根据合成了所述叠加用图像的所述第2实时取景图像,使显示装置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摄像装置将所述静态图像的一部分作为所述叠加用图像合成到所述第2实时取景图像的所述被遮光区域。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摄像装置将建议显示作为所述叠加用图像合成到所述第2实时取景图像。
CN201610284891.7A 2015-05-01 2016-04-29 摄像装置以及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1015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94382A JP2016213619A (ja) 2015-05-01 2015-05-01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5-094382 2015-05-01
JP2015094380A JP6460906B2 (ja) 2015-05-01 2015-05-01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5-094381 2015-05-01
JP2015-094380 2015-05-01
JP2015094381A JP6518503B2 (ja) 2015-05-01 2015-05-01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1521A CN106101521A (zh) 2016-11-09
CN106101521B true CN106101521B (zh) 2019-07-16

Family

ID=57205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8489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101521B (zh) 2015-05-01 2016-04-29 摄像装置以及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2) US10148890B2 (zh)
CN (1) CN1061015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25820B2 (ja) * 2015-08-28 2019-06-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撮像装置
GB2597873B (en) * 2017-07-03 2022-07-20 Canon Kk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setting of cameras
JP7289714B2 (ja) * 2019-04-26 2023-06-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焦点調整装置、撮像装置、焦点調整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4738A (zh) * 2009-12-18 2011-06-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利用电子快门的多级曝光图像获取方法及拍摄装置
CN103227898A (zh) * 2012-01-27 2013-07-31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
CN103916575A (zh) * 2012-12-28 2014-07-09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元件、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4113700A (zh) * 2013-04-18 2014-10-22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拍摄装置和拍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78595A (ja) 1999-03-26 2000-10-06 Minolta Co Ltd 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撮像方法
US20070103544A1 (en) * 2004-08-26 2007-05-10 Naofumi Nakazawa Panorama image creation device and panorama image imaging device
JP4378278B2 (ja) 2004-12-28 2009-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5109104B2 (ja) 2008-04-15 2012-12-26 株式会社メガチップス 一眼レフデジタルカメラ
GB2468841B (en) 2009-03-17 2014-07-09 E2V Tech Uk Ltd Shutter for CCD imager
WO2014002657A1 (ja) 2012-06-29 2014-01-0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カメラおよびその動作制御方法
ES2610364T3 (es) * 2012-08-28 2017-04-27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Corporation N.V. Método para el funcionamiento de un quemador de gas de un aparado de cocción
JP2014143667A (ja) 2012-12-28 2014-08-07 Canon Inc 撮像素子、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4738A (zh) * 2009-12-18 2011-06-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利用电子快门的多级曝光图像获取方法及拍摄装置
CN103227898A (zh) * 2012-01-27 2013-07-31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
CN103916575A (zh) * 2012-12-28 2014-07-09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元件、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4113700A (zh) * 2013-04-18 2014-10-22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拍摄装置和拍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419686B2 (en) 2019-09-17
US20160323493A1 (en) 2016-11-03
CN106101521A (zh) 2016-11-09
US10148890B2 (en) 2018-12-04
US20190037123A1 (en) 2019-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00594B (zh) 摄像装置和摄像方法
US9667888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4113700B (zh) 拍摄装置和拍摄方法
CN101465972B (zh) 在数字图像处理装置中使图像背景模糊的设备和方法
US8670061B2 (en) Photography device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KR101700363B1 (ko) 적절한 밝기를 갖는 입체 영상을 생성하는 디지털 영상 촬영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CN110012228A (zh) 显示控制设备和显示控制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1534396A (zh) 能够控制闪光灯强度的数字成像设备和控制该设备的方法
JP2014120844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4853066B (zh) 摄像装置、摄像方法
CN103595921A (zh) 摄像装置
CN103179345A (zh) 数字拍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6101521B (zh) 摄像装置以及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5594196B (zh) 摄像装置和摄像方法
CN104396228B (zh) 摄像机及其动作控制方法
CN106101495B (zh) 摄像装置以及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JP7142507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ならびに撮像装置
CN108351581B (zh) 摄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8293087A (zh) 摄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6553821B2 (ja) 撮影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20107956A (ja)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761303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7034473A (ja) 撮影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23108866A (ja)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1132272A (ja) 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3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Aozhixin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