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25645A - 一种用于共传输药物和液态氟碳的聚合物纳米囊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共传输药物和液态氟碳的聚合物纳米囊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25645A
CN104725645A CN201510071794.5A CN201510071794A CN104725645A CN 104725645 A CN104725645 A CN 104725645A CN 201510071794 A CN201510071794 A CN 201510071794A CN 104725645 A CN104725645 A CN 1047256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medicine
nano vesicle
peg
poly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7179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25645B (zh
Inventor
帅心涛
王逸如
郑荣琴
尹廷辉
程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 Yat Sen University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07179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256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256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256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256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256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酸敏的双亲性三嵌段聚合物,所述聚合物由聚乙二醇-酸敏段1-酸敏段2三嵌段共聚物构成,所述酸敏段1为聚丙烯酰胺基苯硼酸,所述酸敏段2为聚氨酰二甲基乙二胺,所述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2000~5000,所述酸敏段1的分子量为2000~6000,所述酸敏段2的分子量为1000~2000。本发明还涉及上述酸敏的双亲性三嵌段聚合物在制备用于共传输药物和液态氟碳的聚合物纳米囊泡中的应用,所述纳米囊泡具有均匀的纳米级直径,能够在体内稳定循环并富集在肿瘤部位;本发明的纳米囊泡同时具有良好的增强超声显影能力从而在诊断超声条件下实现超声造影的应用,所述聚合物纳米囊泡还具有超声敏感性,在低频高能量超声辐照的条件下激发空化效应,实现药物的可控释放。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共传输药物和液态氟碳的聚合物纳米囊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药学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共传输药物和液态氟碳的聚合物纳米囊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且死亡率居高不下。肿瘤治疗有三种主要手段: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化疗),当肿瘤发生扩散和转移时通常采取化疗。临床上常用的化疗药物多为疏水型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低,使用时多采用小分子表面活性剂对疏水型化疗药物乳化增溶,但该剂型血液稳定性很差,添加的辅料毒副作用也很大,而且释放行为不容易控制。而聚合物胶束或者囊泡是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它是由两亲性共聚物在水中自主装形成的纳米结构,能负载疏水性药物而显著增加药物的溶解度、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并且借由肿瘤组织的EPR效应被动富集在肿瘤部位。
然而,常规的聚合物载药体系由于其药物释放行为不可控,限制了其应用。比如,聚合物载药体系的“爆释”现象导致药物在血液循环中过早释放,但到达病灶时释放剩余药物又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因此控制载药体系到达肿瘤细胞后准确释放药物,并且能实现药物向肿瘤深处的递送是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的一种有效方式。
目前,超声造影作为超声成像技术中的第三次革命,为多种疾病特别是肿瘤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有效的依据。而且,超声的“声孔效应”也能增加细胞膜和血管的通透性。据此,可以借助于超声成像技术,首先实时监测精确定位聚合物载药体系到达肿瘤部位,随后施加超声波,控制药物的释放及其在肿瘤组织的渗透。因此,利用药物载体同时包载超声造影剂(如液态氟碳)有望显著提高化疗的效果。临床上,液态氟碳多数是由微泡负载,如声诺维等。然而由于商业化的微泡直径过大,通常为微米级,使得微泡只能局限于血管系统内,无法通过肿瘤血管内皮间隙到达肿瘤细胞周围,从而存在治疗效果差的缺陷;因此,仍需寻求一种直径较小的载药体系,实现药物向肿瘤深处的递送,从而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酸敏双亲性三嵌段聚合物,由所述三嵌段聚合物自组装形成的纳米囊泡具有均匀的纳米级直径,所述纳米囊泡能够在体内稳定循环并富集在肿瘤部位;同时具有良好的增强超声显影能力从而在诊断超声条件下实现超声造影的应用,所述聚合物纳米囊泡还具有超声敏感性,在低频高能量超声辐照的条件下激发空化效应,实现药物的可控释放。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酸敏双亲性三嵌段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酸敏双亲性三嵌段聚合物在制备用于共传输药物和液态氟碳的聚合物纳米囊泡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用于共传输药物和液态氟碳的聚合物纳米囊泡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用于共传输药物和液态氟碳的聚合物纳米囊泡在肿瘤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一种酸敏双亲性三嵌段聚合物,所述聚合物由聚乙二醇-酸敏段1-酸敏段2三嵌段共聚物构成,所述酸敏段1为聚丙烯酰胺基苯硼酸,所述酸敏段2为聚氨酰二甲基乙二胺,所述聚乙二醇段的分子量为2000~5000,所述酸敏段1的分子量为2000~6000,所述酸敏段2的分子量为1000~2000。
优选地,所述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2000,所述酸敏段1的分子量为4000,所述酸敏段2的分子量为1600。
上述酸敏双亲性三嵌段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以天冬氨酸和苯甲醇为原料制备得到天冬氨酸苄酯;
S2:以天冬氨酸苄酯为原料,缓慢加入三光气,回流制备得到苄氧羰基天冬氨酸酸酐;
S3:用正丁胺伯氨基引发苄氧羰基天冬氨酸酸酐开环聚合合成BA-PBLA,并以BA-PBLA、三乙胺和溴乙酰溴为原料制备BA-PBLA-COCH2Br,然后将BA-PBLA-COCH2Br与叠氮化钠反应制备BA-PBLA-N3
S4:以三硫代碳酸酯CTA作为链转移剂,通过含伯氨基的聚乙二醇与CTA的羧基酰胺化反应制备PEG-CTA;
S5:以PEG-CTA为原料,加入丙烯酰胺基苯硼酸,经过可逆-加成链转移聚合得到PEG-PAAPBA-CTA;
S6:以PEG-PAAPBA-CTA为原料,加入丙烯酸丙炔酯和正丁胺制备得到乙炔基修饰的PEG-PAAPBA-PA;
S7:以BA-PBLA-N3和PEG-PAAPBA-PA为原料制备得到PEG-PAAPBA-PBLA,然后加入DMA制备PEG-PAAPBA-PAsp(DMA)。
一种用于共传输药物和液态氟碳的聚合物纳米囊泡,所述聚合物纳米囊泡是由PEG-PAAPBA-PAsp(DMA)聚合物在碱性条件下自组装得到包载药物和液态氟碳的胶束,再调节pH到7.4形成纳米囊泡,所述纳米囊泡的直径为90~150 nm。
本发明的共传输药物和液态氟碳的聚合物纳米囊泡能在化疗的同时提供实时监测功能,是兼具显像功能的载药体系。所述纳米囊泡的外壳的亲水段和疏水内核中间存在着一层酸敏响应性亚表层,疏水内核负载药物和液态氟碳,在pH由10.0转变为7.4时酸敏响应性亚表层变成疏水膜,疏水内核变成空腔,本发明就是利用三嵌段聚合物在pH转变时的核壳结构的这一转变来实现载药体系的显像功能。另外,酸敏响应性亚表层转变成的疏水膜将药物和液态氟碳包裹在空腔内,从而防止药物的过早释放。
所述纳米囊泡的平均直径约为130 nm;本发明制备以PEG-PAAPBA-PAsp(DMA)聚合物自组装得到的纳米囊泡的直径为纳米级,打破了现有技术中微米级的微泡只能局限于血管系统中的缺陷,从而使得纳米囊泡能够通过肿瘤血管内皮间隙到达肿瘤细胞周围,进而实现药物向肿瘤深处的递送,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优选地,所述碱性条件为碱性缓冲溶液,所述碱性缓冲溶液的pH为8.5~10。
所述药物的包裹量占囊泡质量的7~9%,所述液态氟碳的包裹量占囊泡质量的3.5~5%。
优选地,所述药物的包裹量占囊泡质量的8.9%,所述液态氟碳的包裹量占囊泡质量的4.1%。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药物为阿霉素。
上述用于共传输药物和液态氟碳的聚合物纳米囊泡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PEG-PAAPBA-PAsp(DMA)三嵌段共聚物和所述药物溶解,加入液态氟碳,在超声作用下缓慢加至碱性溶液中,密封并超声孵育,透析除去甲醇,调节pH=7.4形成粗纳米囊泡,静置、离心、过滤、超滤离心即得纯纳米囊泡。
所述的用于共传输药物和液态氟碳的聚合物纳米囊泡在作为肿瘤诊断和/或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酸敏的双亲性三嵌段聚合物,本发明将所述酸敏的双亲性三嵌段聚合物用于制备负载药物和液态氟碳的聚合物纳米囊泡,所述纳米囊泡的外壳的亲水段和疏水内核中间存在着一层酸敏响应性亚表层,疏水内核负载药物和液态氟碳,在pH由碱性转变为7.4时酸敏响应性亚表层变成疏水膜,疏水内核变成空腔,从而将纳米囊泡的酸敏感的核壳结构转变为亲水表层-疏水膜-空腔结构,所述空腔外形成的疏水膜将液态氟碳包裹在空腔内部,疏水膜既可以防止药物过早释放,同时可实时监测超声成像的功能。本发明的聚合物纳米囊泡负载液态氟碳,有显著的超声显像效果,同时粒径小而且均一,改善了微泡造影剂粒径较大且不均匀的缺点,体内循环效果好,并且可以通过低频超声辐照控制药物在组织处的释放及其在肿瘤组织的渗透,显著提高化疗的效果,有望在超声诊断和药物控释领域发挥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三嵌段聚合物自组装为纳米囊泡以及药物在体内释放的模拟示意图;
    图2为聚合物纳米囊泡粒径分布图;
    图3为聚合物纳米囊泡的TEM图;
图4为包载药物和液态氟碳的聚合物纳米囊泡的热失重图;
    图5为对包载药物和液态氟碳的聚合物纳米囊泡进行超声显影能力检测和超声辐照敏感性的检测;
图6为施加超声辐照前后纳米囊泡的荧光释放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例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本领域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建议的条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酸敏的双亲性三嵌段聚合物的合成
(1)天冬氨酸苄酯的合成,反应机理及反应过程如下:
取500 m L单口茄形瓶,加入100 mL无水乙醚,再加入10 mL H2SO4(98%),边加边搅拌,冷却至室温后,加入100 mL苯甲醇(1 mol,1.04 g/mL,108.06 g/mol),充分搅拌,旋蒸掉乙醚。分多次加入L-天冬氨酸共13.3 g (0.1 mol,133.04 g/mol)。室温下搅拌反应24 h后,加入200 mL 95%乙醇,再逐滴加入50 mL吡啶,边滴边剧烈搅拌。然后置于冰箱冷冻过夜,抽滤,滤饼用超纯水洗涤洗多次,再用无水乙醚洗涤两次。抽干,置于500 mL三角瓶中,加300~400 mL水,70 ℃加热搅拌溶解,可补充水至400~500 mL,在1.5 h内使全部溶解,溶液变清。热过滤,滤液冷藏过夜。抽滤,重结晶,得到纯净的天冬氨酸苄酯。
(2)苄氧羰基天冬氨酸酸酐(BLA-NCA)的合成,反应机理及反应过程如下:
    将10.0 g(0.04 mol,250 g/mol)的天冬氨酸苄酯加入到干燥的500 mL圆底两口瓶中,在N2的保护下,加入约200 mL新蒸的乙酸乙酯,在90℃下回流。5.4 g(0.0182 mol,296.75 g/mol)三光气溶于约100 mL的新蒸乙酸乙酯,采用缓慢滴的方式加入圆底两口瓶中,在90℃下,继续回流直至溶液变澄清。反应结束后,将其置于冰盐浴中充分冷却,然后快速地通过冷的、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洗涤两次并萃取分液;接着再以冷的、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洗涤两次,萃取分液,以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浓缩,加入新蒸沉淀剂的石油醚。白色沉淀过滤后,用乙酸乙酯/石油醚混合溶液进行重结晶,溶液冷却后,最后收集得到白色针状晶体7.0 g(0.028 mol,249.22 g/mol)。
(3)BA-PBLA-N3的合成
用正丁胺的伯氨基引发BLA-NCA开环聚合合成BA-PBLA。在手套箱无水无氧条件下,将新蒸正丁胺(BA)(55 μL,0.8 mmol)和50 mL新蒸二氯甲烷加入反应瓶中,加入BLA-NCA(1.7 g,8.3 mmol)的DMF溶液5 mL。充分混合后在氩气条件下密封,于35℃下反应72 h。通过旋转蒸发将溶液浓缩,沉淀在无水乙醚中,过滤并真空干燥,得到1.6 g BA-PBLA。接下来,氩气保护下称取BA-PBLA 0.45 g(0.21 mmol),21 mg三乙胺(0.21 mmol)和42 mg溴乙酰溴(0.21 mmol),溶于8 mL氯仿中并在室温下反应24 h。用冷无水乙醚沉淀,过滤干燥得到0.44 g中间产物BA-PBLA-COCH2Br,继续将其与NaN3(0.46 g, 7.1 mmol)共同溶解在5 mL反应级DMF中,室温下反应24 h后在超纯水中透析2天后通过冷冻干燥技术回收得到0.41 g产物BA-PBLA-N3
(4)PEG-CTA的合成,反应机理及反应过程如下:
CTA作为一种可逆-加成链转移剂,制备简单。通过PEG2k-NH2末端伯胺与CTA羧基酰胺化反应,在氨基作为末端官能团的聚乙二醇(PEG2k-NH2)的基础上,合成大分子链转移剂(PEG2k-CTA)。
在氩气保护条件下,将mPEG2k-NH2 (2.0 g,1.0 mmol),CTA (0.51 g,2.0 mmol)和DMAP (0.12 g,1.0 mmol)加入干燥的反应瓶中,溶于50 mL新蒸二氯甲烷。在0 ℃冰水浴下逐滴加入DCC(0.41 g,2.0 mmol)的二氯甲烷溶液,继续在0 ℃下活化反应12 h,随后撤去冰水浴,室温下继续搅拌48 h。反应完毕,通过过滤除去白色沉淀物1,3-二环己基脲(DCU),滤液反向沉淀在大量无水乙醚中,经由真空干燥得到淡黄色产物(PEG-CTA)2.2 g。
(5)PEG-PAAPBA-CTA的合成
    应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原理,合成PEG-PAAPBA-CTA目标聚合物。将单体丙烯酰胺基苯硼酸(AAPBA)(1.2 g, 6.3 mmol), PEG2k-CTA (0.57 g, 0.25 mmol)和引发剂AIBN (4.1 mg, 0.025 mmol)溶解在反应级DMF和水的混合溶剂(15 mL, 95:5, v/v)中,并在氩气鼓泡30 min后密封。聚合反应在70℃进行24 h,随后迅速冷却,终止反应,并加入适量DMF稀释反应液,在超纯水中透析1周,通过冷冻干燥技术收得白色产物1.5 g。
 (6)PEG-PAAPBA-PA的合成
    将PEG-PAAPBA-CTA(1.9 g, 0.24 mmol)在70 ℃真空干燥4 h,加入6 mL反应级DMF溶解,所得溶液用氩气鼓泡30 min。在手套箱中操作,加入丙烯酸丙炔酯(0.27 g, 2.4 mmol)和正丁胺(0.18 g, 2.4 mmol)。在室温下反应2 h后,将反应液用无水乙醚沉淀,最终经由真空干燥得到乙炔基修饰的PEG-PAAPBA-PA。
 (7)PEG-PAAPBA-PAsp(DMA)的合成
称取BA-PBLA-N3(0.41g, 0.2 mmol)和PEG-PAAPBA-PA(1.9 g, 0.24 mmol),溶于10 mL反应级DMF,反复用液氮冻融3次。在手套箱无水无氧条件下,加入CuBr/PMDETA催化体系(均为0.24 mmol)。在40 ℃反应48 h后,将反应液在超声下分散到pH=10的缓冲溶液中,在缓冲溶液中透析除去没有反应的PEG-PAAPBA-PA,过滤除去没有反应的BA-PBLA-N3,冻干滤液得到1.9 g PEG-PAAPBA-PBLA。 取1.9 g PEG-PAAPBA-PBLA(0.19 mmol),加入DMA (0.60 mg, 3.9 mmol),溶解在10 mL DMSO中。反应温度35℃,然后在N2的保护下反应后12 h,甲醇中进行透析,获得产物1.8 g。
实施例2 三嵌段聚合物自组装为纳米囊泡
取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三嵌段聚合物PEG-PAAPBA-PAsp(DMA)10 mg和1 mg疏水性阿霉素溶解在1 mL甲醇中,同时加入20 μL的液态氟碳(全氟戊烷),在超声作用下缓慢加至pH=10的碳酸缓冲液中,密封后再超声孵育10分钟;然后在4℃下透析除去甲醇,调节pH 到7.4以形成纳米囊泡结构。将纳米囊泡溶液静置30分钟,收取上清液进行离心,吸取下层液体即为所制备的共传输药物和液态氟碳的聚合物纳米囊泡超声造影剂。用孔径为0.45 μm的滤膜过滤将疏水性药物聚集体除掉,用离心超滤管(MWCO=100 kD)离心超滤3次,图1为三嵌段聚合物自组装为纳米囊泡以及药物在体内释放的模拟示意图。
实施例3 共传输药物和液态氟碳的聚合物纳米囊泡的粒径和形貌测试试验
共传输药物和液态氟碳的聚合物纳米囊泡的粒径大小采用动态光散射系统进行测量,测试结果见图2,说明实施例2所得到的纳米囊泡粒径为133±6.5nm;其形态则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来观察确定,测试结果见图3,所观测到的纳米囊泡粒径均匀(118 nm)。
实施例4 共传输药物和液态氟碳的聚合物纳米囊泡的热稳定性试验
将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浓度约5 mg/mL的聚合物纳米囊泡溶液涂在载玻片上,挥发除去水分,使用热重分析(TGA)测量其热失重情况。没有包载全氟戊烷的囊泡样品作为对照组做相同试验。由图4可以看到,包载药物和液态氟碳的聚合物纳米囊泡在50 ℃以下没有失重现象,说明其在50 ℃以下能稳定存在。而50 ~100℃时有一个明显的失重,这是由于包载的全氟戊烷(沸点29 ℃)开始由囊泡内挥发出来。此外,在高于全氟戊烷本身沸点20 ℃之后才开始有明显失重,也说明了所述的纳米囊泡对全氟戊烷的保护作用。
实施例5 体外显像效果试验
为证明实施例2制备所得共传输药物和液态氟碳的聚合物纳米囊泡有超声显影能力和低频超声(LFUS)敏感性。本实施例特意制备带圆形孔洞的琼脂糖模型(琼脂糖在超声下基本呈无回声)来检测造影剂的基本声学性质。结果如图5所示。图A显示在琼脂糖模型中包载药物和全氟戊烷的聚合物纳米囊泡在超声造影模式中的显影情况,没有包载全氟戊烷的囊泡样品作为对照组做相同试验。前者在B超模式和能量多普勒均表现出明显的强回声图像,说明共传输药物和液态氟碳的聚合物纳米囊泡有良好的超声显影能力。由于要实现纳米囊泡在肿瘤组织药物的可控释放必须利用低频超声辐照,因此设计了低频超声辐照敏感性试验来验证所述纳米囊泡的空化效应情况。图B分别显示包载药物和全氟戊烷的聚合物纳米囊泡在低频超声辐照后由原来的强回声转变为无回声。说明包载药物和全氟戊烷的聚合物纳米囊泡在低频超声辐照后发生了空化效应,囊泡破坏,验证了其超声敏感性。
实施例6 共传输药物和液态氟碳的聚合物纳米囊泡的体外荧光释放试验
     将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包载阿霉素和全氟戊烷的纳米囊泡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施加低频超声辐照前后的荧光强度,荧光扫描的激发波长为490 nm,激发狭缝设置为10 nm,发射狭缝设置为10 nm。测试结果如图6,发现施加低频超声之后,很快(10分钟)就有大量的阿霉素释放出来,其荧光强度有显著增强,并且能维持3小时。说明了纳米囊泡可以在超声控制下迅速释放药物。

Claims (10)

1.一种酸敏双亲性三嵌段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由聚乙二醇段-酸敏段1-酸敏段2三嵌段共聚物构成,所述酸敏段1为聚丙烯酰胺基苯硼酸,所述酸敏段2为聚氨酰二甲基乙二胺,所述聚乙二醇段的分子量为2000~5000,所述酸敏段1的分子量为2000~6000,所述酸敏段2的分子量为1000~20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敏双亲性三嵌段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段的分子量为2000,所述酸敏段1的分子量为4000,所述酸敏段2的分子量为1600。
3.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敏双亲性三嵌段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以天冬氨酸和苯甲醇为原料制备得到天冬氨酸苄酯;
S2:以天冬氨酸苄酯为原料,缓慢加入三光气,回流制备得到苄氧羰基天冬氨酸酸酐BLA-NCA;
S3:用正丁胺BA的伯氨基引发苄氧羰基天冬氨酸酸酐开环聚合合成BA-PBLA,并以BA-PBLA、三乙胺和溴乙酰溴为原料制备BA-PBLA-COCH2Br,然后将BA-PBLA-COCH2Br与叠氮化钠反应制备BA-PBLA-N3
S4:以三硫代碳酸酯CTA作为链转移剂,通过带伯氨基的聚乙二醇与三硫代碳酸酯的羧基酰胺化反应制备PEG-CTA;
S5:以PEG-CTA为原料,加入丙烯酰胺基苯硼酸,经过可逆-加成链转移聚合得到PEG-PAAPBA-CTA;
S6:以PEG-PAAPBA-CTA为原料,加入丙烯酸丙炔酯和正丁胺制备得到乙炔基修饰的PEG-PAAPBA-PA;
S7:以BA-PBLA-N3和PEG-PAAPBA-PA为原料制备得到PEG-PAAPBA-PBLA,然后加入DMA制备PEG-PAAPBA-PAsp(DMA)。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酸敏双亲性三嵌段聚合物在制备用于共传输药物和液态氟碳的聚合物纳米囊泡中的应用。
5.一种用于共传输药物和液态氟碳的聚合物纳米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纳米囊泡是由权利要求1或2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PEG-PAAPBA-PAsp(DMA)三嵌段共聚物在碱性条件下自组装得到包载药物和液态氟碳的胶束,再调节pH到7.4形成纳米囊泡,所述纳米囊泡的直径为90~150 n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共传输药物和液态氟碳的聚合物纳米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条件为碱性缓冲溶液,所述碱性缓冲溶液的pH为8.5~10.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共传输药物和液态氟碳的聚合物纳米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包裹量占囊泡质量的7~9%,所述液态氟碳的包裹量占囊泡质量的3.5~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共传输药物和液态氟碳的聚合物纳米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包裹量占囊泡质量的8.9%,所述液态氟碳的包裹量占囊泡质量的4.1%。
9.权利要求5至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共传输药物和液态氟碳的聚合物纳米囊泡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PEG-PAAPBA-PAsp(DMA)三嵌段共聚物和所述药物溶解,加入液态氟碳,在超声作用下缓慢加至碱性溶液中,密封并超声孵育,透析除去甲醇,调节pH=7.4形成粗品纳米囊泡,静置、离心、过滤、超滤离心即得纯品纳米囊泡。
10.权利要求5~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共传输药物和液态氟碳的聚合物纳米囊泡在作为肿瘤诊断和/或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CN201510071794.5A 2015-02-12 2015-02-12 一种用于共传输药物和液态氟碳的聚合物纳米囊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47256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71794.5A CN104725645B (zh) 2015-02-12 2015-02-12 一种用于共传输药物和液态氟碳的聚合物纳米囊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71794.5A CN104725645B (zh) 2015-02-12 2015-02-12 一种用于共传输药物和液态氟碳的聚合物纳米囊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25645A true CN104725645A (zh) 2015-06-24
CN104725645B CN104725645B (zh) 2017-12-22

Family

ID=53450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71794.5A Active CN104725645B (zh) 2015-02-12 2015-02-12 一种用于共传输药物和液态氟碳的聚合物纳米囊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25645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3343A (zh) * 2016-08-11 2016-12-21 江苏大学 一种苯硼酸功能化嵌段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
CN107224589A (zh) * 2017-05-08 2017-10-03 中山大学 一种输送抗体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mr成像聚合物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46095A (zh) * 2017-07-05 2017-12-08 中山大学 一种三嵌段peg‑pbla‑paapba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066771A (zh) * 2017-12-15 2018-05-25 北京思如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载药量环境响应型抗肿瘤纳米药物、载体以及制备方法
CN108403634A (zh) * 2018-04-04 2018-08-17 苏州大学 基于Janus分子纳米粒子的水溶性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46308A (zh) * 2018-04-17 2018-09-18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超两亲分子的多重响应性离子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69186A (zh) * 2019-09-12 2020-01-10 江苏大学 一种基于苯硼酸两亲性温敏嵌段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0964723A (zh) * 2019-11-08 2020-04-07 中山大学 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流感病毒的质粒运载纳米颗粒及制备方法
CN115651188A (zh) * 2022-10-27 2023-01-31 南方科技大学 Raft链转移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9101A (zh) * 2008-08-15 2010-02-17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具有新颖核壳结构和pH响应性的磁性纳米粒子及用途
CN103211762A (zh) * 2013-04-11 2013-07-24 同济大学 诊疗一体化新型杂化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11821A (zh) * 2014-10-15 2015-01-28 江南大学 一种具有双重响应性聚合物载药纳米胶束的制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9101A (zh) * 2008-08-15 2010-02-17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具有新颖核壳结构和pH响应性的磁性纳米粒子及用途
CN103211762A (zh) * 2013-04-11 2013-07-24 同济大学 诊疗一体化新型杂化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11821A (zh) * 2014-10-15 2015-01-28 江南大学 一种具有双重响应性聚合物载药纳米胶束的制备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3343A (zh) * 2016-08-11 2016-12-21 江苏大学 一种苯硼酸功能化嵌段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
CN107224589A (zh) * 2017-05-08 2017-10-03 中山大学 一种输送抗体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mr成像聚合物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46095B (zh) * 2017-07-05 2019-08-20 中山大学 一种三嵌段peg-pbla-paapba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446095A (zh) * 2017-07-05 2017-12-08 中山大学 一种三嵌段peg‑pbla‑paapba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066771A (zh) * 2017-12-15 2018-05-25 北京思如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载药量环境响应型抗肿瘤纳米药物、载体以及制备方法
CN108403634A (zh) * 2018-04-04 2018-08-17 苏州大学 基于Janus分子纳米粒子的水溶性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03634B (zh) * 2018-04-04 2019-11-22 苏州大学 基于Janus分子纳米粒子的水溶性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46308A (zh) * 2018-04-17 2018-09-18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超两亲分子的多重响应性离子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69186A (zh) * 2019-09-12 2020-01-10 江苏大学 一种基于苯硼酸两亲性温敏嵌段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0669186B (zh) * 2019-09-12 2021-10-12 江苏大学 一种基于苯硼酸两亲性温敏嵌段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0964723A (zh) * 2019-11-08 2020-04-07 中山大学 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流感病毒的质粒运载纳米颗粒及制备方法
CN110964723B (zh) * 2019-11-08 2022-04-05 中山大学 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流感病毒的质粒运载纳米颗粒及制备方法
CN115651188A (zh) * 2022-10-27 2023-01-31 南方科技大学 Raft链转移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651188B (zh) * 2022-10-27 2023-09-05 南方科技大学 Raft链转移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25645B (zh) 2017-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25645A (zh) 一种用于共传输药物和液态氟碳的聚合物纳米囊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Han et al. Theranostic reduction-sensitive gemcitabine prodrug micelles for near-infrared imaging and pancreatic cancer therapy
CN105597104B (zh) 一种用于药物控释的丝素-载药纳微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5997879B (zh) 一种pH与温度双重敏感性的纳米囊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A3016655C (en) Ovarian cancer specifically targeted biodegradable amphiphilic polymer, polymer vesicle prepared thereby and use thereof
CN106075440B (zh) 一种肝癌靶向光热治疗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317416B (zh) 一种双pH响应的两亲性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751148B (zh) 一种以双亲性聚氨酯为载体的具有靶向和缓释作用的抗肿瘤药物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83404B (zh) 聚乙二醇维生素e琥珀酸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128665A (zh) 基于偶氮还原酶响应的两亲性嵌段聚合物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应用
CN115433291B (zh) 海藻酸-g-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制备负载阿霉素的Pickering乳液的方法
CN104387573B (zh) 一种维生素e修饰的肠溶聚碳酸酯的制备及在口服给药中的应用
CN108310395A (zh) 一种表面电荷可转换的聚合物纳米药物载体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Tian et al. Construction of dual-functional polymer nanomaterials with 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 imaging and polymer prodrug by RAFT-mediated aqueous dispersion polymerization
Qu et al. Stepwise dual pH and redox-responsive cross-linked polypeptide nanoparticles for enhanced cellular uptake and effective cancer therapy
CN102796235B (zh) 一种环境响应基础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Huang et al. Smart responsive-calcium carbonate nanoparticles for dual-model cancer imaging and treatment
CN104116711A (zh) 抗肿瘤耐药的pH敏感聚合物胶束组合物
CN104258391A (zh) 一种多功能刺激敏感型聚合物-纳米金笼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4602B (zh) 叶酸受体靶向超声造影纳米微泡
CN105153412B (zh) 一种多肽嵌段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CN107349434A (zh) 一种超支化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562926B (zh) 一种k+响应型两亲嵌段共聚物载药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95543A (zh) 一种改性聚轮烷、基于聚轮烷的载药胶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857502A (zh) 一种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纳米控释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