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23845A - 用于车辆的遮阳板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遮阳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23845A
CN104723845A CN201410311863.0A CN201410311863A CN104723845A CN 104723845 A CN104723845 A CN 104723845A CN 201410311863 A CN201410311863 A CN 201410311863A CN 104723845 A CN104723845 A CN 1047238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votal arm
base portion
vehicle according
sun shield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1186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车承权
郑大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Motor Co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Motor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Motor Co filed Critical Hyundai Motor Co
Publication of CN1047238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238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3/00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 B60J3/02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adjustable in position
    • B60J3/0204Sun visors
    • B60J3/0213Sun vis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means
    • B60J3/0252Structure of the support ar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遮阳板,其能够包括平板状主体部分,其具有预定的厚度;以及枢转臂,其一端固定至支撑杆而另一端在设置有弹性构件的切割面上与连接构件接合。当主体部分旋转时,弹性构件与枢转臂的外周的表面接触。该遮阳板还能够包括夹子,其从侧面连接至主体部分且将枢转臂的外侧牢固套接在支撑杆。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遮阳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遮阳板,其中用于夹子的支撑结构安装至用于车辆的遮阳板并且联接至铰接于车辆顶篷的枢转臂,由此该支撑结构得以改进从而将遮阳板的偏转和夹子的浮动减至最小。
背景技术
通常,车辆的内部包括不同种类的各种便利装置或者设备,其定位在方便乘客使用的位置。在这些装置或者设备中,遮阳板通过部分地阻挡太阳光线通过挡风玻璃或者侧门玻璃(以下称为“侧窗”)进入车辆的内部空间以作为前排乘客的遮光罩而被提供。
这种类型的遮阳板通常储存于折叠位置而与内部顶篷紧密接触,并且从顶篷打开而在辐射阳光的方向上旋转以在阳光进入车辆的内部的时候阻挡光线。
韩国实用新型公开号第20-2010-0003528U号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遮阳板,包括:夹子,枢转地安装于车辆内部的枢转臂布置成穿过该夹子;以及支架,夹子固定于该支架,其中夹子包括包裹和支撑枢转臂的罩子,以及插入罩子的板式弹簧,其下端固定而上端弹性支撑枢转臂,其中板式弹簧包括:支撑部分,该支撑部分当枢转臂在罩子内部向上/向下移动的同时支撑枢转臂;第一弹性部分,该第一弹性部分在支撑部分的两侧向下弯曲;第二弹性部分,该第二弹性部分在第一弹性部分的端部向下弯曲;以及第三弹性部分,该第三弹性部分在第二弹性部分的端部向上弯曲且其端部形成为自由端。
然而,关于上述车辆遮阳板,包裹遮阳板的支撑轴的夹子和旋转遮阳板的旋转轴形成于遮阳板的内部,而因此遮阳板的厚度增加,导致净空空间的减少。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厚度减小的用于车辆的遮阳板,其能够满足两门轿跑设计中的审美趋势同时还能够附加地确保车辆的内部空间。
公开于该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前述与现有技术相关的问题和/或其他问题,并且提供一种厚度减小的遮阳板,其能够满足两门轿跑设计中的审美趋势同时还能够附加地确保车辆的内部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遮阳板能够包括:平板状主体部分,其具有预定的厚度;枢转臂,其一端固定至支撑杆而另一端在设置有弹性构件的切割面上与连接构件接合,其中当主体部分旋转时,弹性构件与枢转臂的外周的表面接触;以及夹子,其从侧面地(sideways)连接至主体部分且将枢转臂的外侧牢固地套接(collar)在支撑杆。
由刚性材料形成的刚性杆能够沿枢转臂的长度方向插入枢转臂中。弹性构件能够为板式弹簧,在弹性构件通过主体部分的旋转与枢转臂的切割面接触时,通过向下按压枢转臂而保持主体部分的旋转后的状态。
枢转臂能够固定至支撑杆的一端,而向下延伸的翼形单元形成于支撑杆的另一端,以使得当主体部分围绕枢转臂旋转时,主体部分由翼形单元支撑。翼形单元能够分别形成于主体部分的两侧。
通孔能够穿过夹子的侧表面形成,而凸起能够形成于枢转臂上,其中该凸起安装到该通孔。夹子能够通过要被联接的多个分离部分的组合而形成。
支撑杆能够为矩形柱体,其中其长度可调节。连接构件的一端能够联接至车身而其另一端能够联接至枢转臂。连接构件能够成形为“L”字母的形状。
开口表面能够朝向车辆的内部在主体部分上形成,而延伸部分能够设置于主体部分上且由主体部分的最外面形成,该主体部分的最外面朝向该开口表面以预定长度沿着该开口表面的边界延伸。
镜子能够插入开口表面的内侧,其中通过该延伸部分防止该镜子从主体部分分离。用于打开或关闭镜子的门能够设置于开口表面上,以使得当门滑动时通过该延伸部分引导该门。票夹能够形成于主体部分的一侧上。
通过纳入本文的附图以及随后与附图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某些原理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所具有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楚或更为具体地得以说明。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将会参考其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其中这些实施例对在本文中仅通过下面示例的方式给出的附图进行阐述,因此对本发明是非限制性的,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的用于车辆的遮阳板的视图。
图2为图1中示出的遮阳板的支撑杆、夹子、枢转臂以及连接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3为沿图1中的线A-A剖开的枢转臂的详细剖面图。
图4为图1中示出的翼形单元部分的详细视图。
图5为沿图1中的线B-B剖开的遮阳板主体的剖面图。
图6为沿图1中的线C-C剖开的剖面图。
应当了解,附图呈现了说明本发明的各个示例性特征的一定程度的简化表示,从而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本文所公开的本发明的各个示例性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外形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
在附图中,附图标记在全部的几个附图中表示本发明的相同或者等同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并在下文中描述。当本发明结合示例性实施方案描述时,应当理解,现有描述不应当使得本发明受到这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限制。相反地,本发明旨在不仅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方案,而且覆盖各种替代方案、修改、等同方案以及其他实施方案,这些替代方案、修改、等同方案以及其他实施方案能够被包括于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内。
本文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发明。在本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以及“该”、“所述”也要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指出。进一步可以理解,术语“包括”在用于本文时,指明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素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不排除一个或者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素、部件和/或其组合的存在或者增加。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相关列出项中的任一个以及所有项的组合。
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参考附图对用于车辆的遮阳板进行描述。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遮阳板的视图。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支撑杆600、夹子500、枢转臂300以及连接构件800的分解透视图。图3为沿图1中的线A-A剖开的枢转臂的详细剖面图。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翼形单元部分的详细视图。图5为沿图1中的线B-B剖开的遮阳板主体的剖面图。图6为沿图1中的线C-C剖开的剖面图。
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遮阳板包括:平板状主体部分100,其具有预定的厚度;枢转臂300,其中一端固定至支撑杆600而另一端在截面上与连接构件800接合,该截面被切割形成切割面310且其中设置有弹性构件550,当主体部分100旋转时,弹性构件550与枢转臂300的外周的表面接触;以及夹子500,其从侧面地连接至主体部分100以将枢转臂300的外侧牢固地套接(collar)在支撑杆600上。
主体部分100在垂直或者水平的方向上绕作为旋转的中心轴线的枢转臂300旋转,并且用于阻挡阳光或者光线进入车辆的内部空间。根据相关技术,枢转臂弯曲而形成“L”形,而本发明的枢转臂300形成“-”形。支撑杆600形成为矩形,例如是柱形或者条形,且进一步能够形成为以类似天线的方式缩回或者延伸至各种长度。此外,根据本发明,支撑杆600、枢转臂300以及连接构件800分别地形成。然而,它们中的两个或者更多部件也可以整体形成或者一体形成。
枢转臂300设置成一端固定至支撑杆600而另一端在区段(section)上与连接构件800接合,该区段被切割形成切割面(cut section)310,并且弹性构件550设置于枢转臂上,当上面的主体部分100旋转时,弹性构件550与枢转臂300的外周的表面接触。
由刚性材料形成的刚性杆350沿长度方向插入枢转臂300中以便于加固支撑杆600,而形成比先前版本更薄的枢转臂300,在车辆的操作或者延伸的使用中,用于防止受到振动、撞击、或者它自身的重量带来的损害。
连接构件800具有联接至车身的顶盖的一端和联接至枢转臂300的另一端。由于枢转臂300通过“L”形连接构件800联接至车辆的顶盖,因此即使枢转臂300是不弯曲的,主体部分100仍能水平地向右或者向左旋转。
进一步地,能够设置锚固构件,其将连接构件800固定至车身。车身的顶盖和主体部分100分开至少一定距离,该距离为连接构件800的延伸部分和锚固构件的距离或者为预定距离;因此防止了主体部分100接触车身,并且顶盖和主体部分100的重叠将会变得最小,由此更加有效地阻挡阳光和光线等等进入车辆的内部空间。
夹子500联接至主体部分100的一侧并形成围绕枢转臂300的外部的包裹物。通孔510形成于夹子500的一侧,而凸起370形成于枢转臂300上并安装到通孔510中。特别地,由于夹子500由多个分离部分的组合形成,因此当制造的时候组装变得更容易。根据本发明,凸起370安装到通孔510中,由此即使在主体部分100旋转时也能防止枢转臂300振动或者滑动。
枢转臂300联接至支撑杆600的一端,而向下延伸且形成钥匙(key)形状的翼形单元330形成于支撑杆600的另一端,以支撑主体部分100从而当主体部分100围绕枢转臂300旋转、或者延伸的时候不会振动、或者从路径中偏离。进一步地,翼形单元330防止主体部分100的振动或者偏离,该振动或者偏离是在车辆行驶时由于在主体部分100和枢转臂300的组装过程中产生的公差和间隙引起的振动或者冲击所导致。
翼形单元330能够形成于主体部分100的一侧或者两侧上。图4示出形成为“W”形的翼形单元330的图示,但是由于这种设计或者形状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该形状不限制于所示的形状。
夹子500联接至枢转臂300的外侧,而弹性构件550定位在枢转臂300的上部内侧。弹性构件500为板式弹簧,并且由于弹性构件550通过主体部分100的旋转而与枢转臂300的切割面接触,因此通过向下按压枢转臂300而保持主体部分100的旋转后的状态。
具体地,由于夹子500位于枢转臂300的外侧,因此一旦主体部分100发生旋转,弹性构件550和夹子500的摩擦力就可以用于调节旋转转矩。
图2示出了支撑杆600、枢转臂300、连接构件800和夹子500的联接。具有阶梯部分的圆柱形枢转臂300联接至带有凸缘的支撑杆600的端部。切割面310形成于枢转臂300上,并且弹性构件550设置于枢转臂300的上部侧面。夹子500通过包裹枢转臂300而联接至枢转臂300的外侧。具体地,枢转臂300的凸起370安装到夹子500的通孔510,由此避免了在主体部分100的转动过程中由于振动、撞击等而引起的主体部分100的分离。
此外,连接构件800联接至枢转臂300的另一端。具体地,刚性杆350通过穿过形成于连接构件800的通孔而联接至枢转臂300的另一端,其被盖子封闭。连接构件800联接至车身的顶盖,由此允许主体部分100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旋转。此外,如图1或图4所示,分离的锚固构件能够形成于车身的顶盖中,并且连接构件800能够联接至该锚固构件。
另外,如图6所示,开口表面110在主体部分100上朝向车辆的内部形成,而延伸部分130也设置在主体部分上,其中主体部分100的最外面朝向该开口表面110以预定长度沿着该开口表面110的边界延伸。延伸部分130成型为包裹主体部分100的端部,由此更加有效地支撑镜子900和门910并且改进了审美外观。
即,容置空间形成于主体部分100的内部并且镜子900插入该空间中。镜子900的背面能够通过联接手段联接至主体部分100。然而,联接手段没有用于本发明中或者作为补充的联接手段在本发明中使用,并且镜子是由延伸部分130支撑而不会从主体部分100分离。
用于打开或者关闭镜子900的门910设置于主体部分100的开口表面110上。当门910打开或者关闭时,通过延伸部分130引导门910进行滑动,由此该门不从主体部分100的开口表面110分离。此外,由于票夹150形成于主体部分100的一侧上,因此增加了使用者的便利。
根据如上配置的用于车辆的遮阳板,通过将遮阳板形成为与车身的顶盖分开而去掉了与顶盖重叠的部分而有效阻挡阳光、光线等等从而使遮蔽效果增加。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遮阳板,夹子不联接至主体部分本身而是联接至主体部分的外部。因此,通过部件部分的数量和厚度的减少,而使内部净空空间增加并且满足了双门轿跑设计中的审美趋势。因此,内部净空的增加具有改进宜居性和品牌形象的好处。因此,使结构简化、组装过程变短、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并且有缺陷的报废降低而具有成本减少的整体效应。如下所述,简化的结构缩短了组装过程,由此增加了生产率并且减少了由于成本减少而导致的有缺陷产品的出现。
为了便于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解释方便以及准确定义,术语“左”或“右”、或者“内”或“外”、“前”或“后”等等,用于参照在附图中示出的示范性实施例的特征的位置来描述这些特征。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前面的描述并不想要成为毫无遗漏的,也不是想要把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很多改变和变化都是可能的。对示例性实施方案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14)

1.一种用于车辆的遮阳板,其包括:
平板状主体部分,所述平板状主体部分具有预定厚度;
枢转臂,所述枢转臂的一端固定至支撑杆而所述枢转臂的另一端在设置有弹性构件的切割面上与连接构件接合,其中当主体部分旋转时,所述弹性构件与枢转臂的外周的表面接触;以及
夹子,所述夹子从侧面连接至所述主体部分并且将枢转臂的外侧牢固地套接在支撑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遮阳板,其中由刚性材料形成的刚性杆沿所述枢转臂的长度方向插入枢转臂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遮阳板,其中所述弹性构件为板式弹簧,在所述弹性构件通过主体部分的旋转与枢转臂的切割面接触时,通过向下按压枢转臂而保持主体部分的旋转后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遮阳板,其中所述枢转臂固定至支撑杆的一端,并且向下延伸的翼形单元形成于支撑杆的另一端,从而使当所述主体部分绕枢转臂旋转时,所述主体部分由翼形单元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遮阳板,其中在主体部分的两侧上分别形成有多个翼形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遮阳板,其中通孔穿过所述夹子的侧表面形成,而凸起在所述枢转臂上形成,其中所述凸起安装到所述通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遮阳板,其中所述夹子通过要被联接的多个分离部分的组合而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遮阳板,其中所述支撑杆为矩形柱体,其中所述支撑杆的长度能够调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遮阳板,其中所述连接构件的一端联接至车身,而所述连接构件的另一端联接至枢转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遮阳板,其中所述连接构件成形为“L”字母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遮阳板,其中开口表面朝向车辆的内部在所述主体部分上形成,而延伸部分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分上并且由主体部分的最外面形成,该主体部分的最外面朝向所述开口表面以预定长度沿着所述开口表面的边界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遮阳板,其中镜子插入所述开口表面的内侧,其中通过所述延伸部分防止镜子与主体部分分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遮阳板,其中用于打开或关闭镜子的门设置于所述开口表面上,以当所述门滑动时通过延伸部分引导所述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遮阳板,其中所述主体部分的一侧上形成有票夹。
CN201410311863.0A 2013-12-18 2014-07-02 用于车辆的遮阳板 Pending CN10472384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30158754 2013-12-18
KR10-2013-0158754 2013-12-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23845A true CN104723845A (zh) 2015-06-24

Family

ID=53192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11863.0A Pending CN104723845A (zh) 2013-12-18 2014-07-02 用于车辆的遮阳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165877A1 (zh)
CN (1) CN104723845A (zh)
DE (1) DE10201410926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06371A (zh) * 2020-02-26 2021-08-2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具有细长结构的滑动遮阳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34068B2 (en) * 2013-12-18 2017-12-05 Hyundai Motor Company Sun visor for vehicle
US10442277B2 (en) * 2015-12-16 2019-10-15 Daimay North America Automotiv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c. Slide-on-rod assembly for a vehicle sun visor
US10081228B2 (en) * 2016-11-08 2018-09-25 Mahmoud Razzaghi Car visor
KR102055503B1 (ko) * 2018-06-14 2019-12-12 주식회사 동원테크 자동차용 선바이저
JP7481170B2 (ja) 2020-06-09 2024-05-10 トヨタ自動車九州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ンバイザーの支持部構造および車両用サンバイザー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49917Y1 (ko) 2008-09-24 2010-08-19 주식회사 용산 차량용 선바이저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06371A (zh) * 2020-02-26 2021-08-2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具有细长结构的滑动遮阳板
CN113306371B (zh) * 2020-02-26 2024-04-26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具有细长结构的滑动遮阳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4109263A1 (de) 2015-06-18
US20150165877A1 (en) 2015-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23845A (zh) 用于车辆的遮阳板
US9834068B2 (en) Sun visor for vehicle
US11155145B2 (en) Vehicle sun visor assembly
JP5915581B2 (ja) 車両用デフレクタ装置
US9238940B2 (en) Structure of roll blind using dual roller
CN1990308B (zh) 用于车辆的封闭件以及包括该封闭件的间隙封闭结构
CN203441240U (zh) 机动交通工具铰链副
US7401838B2 (en) Reconfigurable sun visor
CN102149553B (zh) 车辆用遮阳装置
CN102795084A (zh) 汽车遮阳板及车辆
KR101199181B1 (ko) 차량용 선바이저
CN104417330B (zh) 外部车门密封条组件
CN102717688A (zh) 遮阳顶部的板结构
KR102201861B1 (ko) 도어 가니시 조립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7416047B (zh) 一种车身尾翼组件
KR101713756B1 (ko) 윈도우 레귤레이터 모듈
CN105263765A (zh) 车辆
EP3674777B1 (en) Eyeglasses including eyeglass temples having hinge structure and eyeglass temples mounted thereto
CN210082897U (zh) 车窗遮阳帘平移装置
KR101261133B1 (ko) 차량용 선바이저
CN107825943A (zh) 一种遮阳板侧面遮阳固定挂钩及遮阳板
US20120017397A1 (en) Hinge assembly for vehicle interior trim component
JP2018172074A (ja) 車両用バックドア
CN202294187U (zh) 汽车的门框
JP6016414B2 (ja) 車両用サンバイザ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