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98796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98796A
CN104698796A CN201410725586.8A CN201410725586A CN104698796A CN 104698796 A CN104698796 A CN 104698796A CN 201410725586 A CN201410725586 A CN 201410725586A CN 104698796 A CN104698796 A CN 1046987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force
fixing member
moment
generating unit
test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2558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98796B (zh
Inventor
玉田武司
小片智史
泉宫贤二
日高真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6987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987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987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987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53Structural details of heat elements, e.g. structure of roller or belt, eddy current, induction hea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G03G15/2032Retractable heating or pressure unit
    • G03G15/2035Retractable heating or pressure unit for maintenance purposes, e.g. for removing a jammed shee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5Self-diagnostics; Malfunction or lifetime displa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控制部在装置的待机期间执行SC检测模式(S100、S110)。在SC检测模式中,上加压辊及下加压辊成为压接状态,使驱动电动机进行旋转驱动,并且,将制动电动机设定为停止(S140),检测此时的扭矩值Y(S150)。接着,上加压辊及下加压辊成为压接状态,使驱动电动机进行旋转驱动,并且,将制动电动机设定为停止(S170),检测此时的扭矩值Z(S180)。接着,从扭矩值Z减去扭矩值Y而计算出差值,在该差值是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制动电动机正常,在差值不足阈值的情况下,判断制动电动机有故障(S190)。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具备用于将调色剂像定影于纸张的定影部。这种定影部具有:内置有加热源的加热辊、上加压辊、架设在加热辊及上加压辊上的环状的定影带、与上加压辊相对配置的下加压辊(热带方式)。
在定影处理时,上加压辊和下加压辊压接而形成定影夹部,用该定影夹部对通过图像形成部转印有调色剂像的纸张进行加热、加压,由此,调色剂像定影在纸张上。虽然在上述说明中是对热带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定影部也可以采用在上加压辊内置热源,将上加压辊本身作为加热部的热辊方式。
但是,在定影部的定影工序中,纸张上的未定影的调色剂像的承载面与定影带或上加压辊(以下假设成使用了定影带的情况)直接接触。这时,有时从调色剂渗出的蜡附着在定影带侧,在定影带侧形成蜡的潜像。该状态下,若下一张纸张被搬送过来,则有时蜡会移动到该纸张的图像上。具体而言,在下一纸张上定影形成图像的调色剂时,由于附着在定影带等的蜡向下一张纸张的转移,在下一纸张上出现由蜡的附着量多的部分和少的部分形成光泽不均匀的现象(以下称为光泽记忆)。该光泽记忆有时引起图像品质的降低。
于是,为了防止光泽记忆导致的图像品质的降低,已知有如下技术,即,产生阻碍上加压辊、下加压辊旋转的方向的制动力(制动力,ブレーキ力),使辊和纸张打滑,从而使蜡不附着在定影带侧,由此,防止光泽记忆。例如,作为对构成定影部的辊赋予制动力的技术,可列举以下的文献。
在特开2007-183682号公报中,记载有在定影用的加热辊上设置有滑动轴承的定影装置,滑动轴承在纸张的后端部从定影夹部脱离前赋予用于抑制旋转的增速现象的制动力。在特开2006-256708号公报中,记载有通过制动辊对加压辊施加规定的旋转负荷,减慢加压辊的周速,由此赋予减缓二层纸张中距加热辊较远的一侧的纸张速度的负荷的图像形成装置。在特开2006-58758号公报中,记载有设置利用了粘性根据负荷变动而变化的电粘性流体的制动装置,根据负荷变动控制该制动装置的制动力的图像形成装置。
但是,在现有的赋予制动力消除光泽记忆的方法中,存在如下的问题。即,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产生制动力的制动力产生部有故障的情况下,将无法消除光泽记忆的发生,但由于没有发生通纸不良等不利情况,有时不能马上确认制动力产生部的故障。这种情况下,例如在多张纸张上进行了图像形成处理后,用户才开始注意到发生光泽记忆的情况,不能彻底地解决图像不良的问题。另外,在上述各专利文献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对于制动力产生部有故障的情况的应对均没有公开。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实现光泽记忆的消除的情况下,能够及早地确认制动力产生部的故障。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第一定影部件,其可旋转地设置;第二定影部件,其可旋转地设置,通过与所述第一部件压接夹持形成有调色剂像的纸张进行搬送;驱动部,其对第一定影部件或第二定影部件进行旋转驱动;扭矩检测部,其检测驱动部的扭矩;制动力产生部,其产生阻碍第一定影部件或第二定影部件旋转的方向的制动力;控制部,其调整由制动力产生部产生的制动力,控制部取得在使第一定影部件和第二定影部件成为压接状态且不通过制动力产生部产生制动力的情况下由扭矩检测部检测的扭矩值与在使第一定影部件和第二定影部件成为压接状态且通过制动力产生部产生了制动力的情况下由扭矩检测部检测的扭矩值的差值,根据取得的差值与设定的阈值的比较结果,判断制动力产生部是否存在故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及早判断制动力产生部是否有故障,所以能够在早期确认在纸张上发生光泽记忆导致的图像品质的不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定影装置的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3是用于说明由制动力产生部产生的制动力的图;
图4是表示进行定影处理的情况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适宜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在本说明书及附图中,对实质上具有同一功能结构的结构部件标注同一符号,省略重复说明。
[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例]
首先,对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100进行说明。图1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结构的一个例子。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称为串联式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自动原稿搬送部80和装置主体102。自动原稿搬送部80安装于装置主体102的上部,通过搬送辊等将安放在搬送台上的纸张向装置主体102的图像读取部90送出。
装置主体102具有:操作显示部70、图像读取部90、图像形成部10、中间转印带8、供纸部20、对位单元(Register Unit)300、定影部200、自动纸张反转搬送单元60(Auto Duolex Unit:以下称为ADU)、通信部50。
操作显示部70由操作部和显示部组合而成的触摸面板、包括数字键及开始键等的各种操作键构成。操作显示部70显示接受纸张尺寸、克重、纸张种类等图像形成条件等的输入画面(菜单画面),接受在该输入画面或操作键选择的位置信息。
图像读取部90对放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或由自动原稿搬送部80搬送的原稿,通过扫描曝光装置的光学系统进行扫描曝光,将扫描过的原稿的图像通过CCD(Charge Coupled Devices)图像传感器进行光电变换,生成图像信息信号。图像信息信号在通过未图示的图像处理部进行模拟处理、模拟/数字(以下称为A/D)变换处理、阴影(シューディング)修正、图像压缩处理等后,向图像形成部10输出。
图像形成部10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形成图像,具有形成黄(Y)色的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10Y、形成品红(M)色的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10M、形成青(C)色的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10C、形成黑(K)色的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10K。在该例中,分别在共用的功能名称例如符号10后附带表示形成的颜色的Y、M、C、K进行表记。
图像形成单元10Y具有感光体鼓1Y、配置于其周围的带电器2Y、曝光部(光写入部)3Y、显像器4Y及清洁部6Y。图像形成单元10M具有感光体鼓1M、配置于其周围的带电器2M、曝光部3M、显像器4M及清洁部6M。图像形成单元10C具有感光体鼓1C、配置于其周围的带电器2C、曝光部3C、显像器4C及清洁部6C。图像形成单元10K具有感光体鼓1K、配置于其周围的带电器2K、曝光部3K、显像器4K及清洁部6K。
图像形成单元10Y、10M、10C、10K各自的感光体鼓(像承载体)1Y、1M、1C、1K、带电器2Y、2M、2C、2K、曝光部3Y、3M、3C、3K、显像器4Y、4M、4C、4K、清洁部6Y、6M、6C、6K分别为共同的内容结构。以下,尤其是除了需要进行区别的情况之外,不带Y、M、C、K进行标记。
带电器2使感光体鼓1的表面大致相同地带电。曝光部3例如由具有LED阵列和成像透镜的LPH(LED Print Head)、多角镜式的激光曝光扫描装置构成。曝光部3基于图像信息信号利用激光对感光体鼓1上进行扫描,形成静电潜像。显像器4利用调色剂将感光体鼓1上所形成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像。由此,在感光体鼓1上形成作为可视图像的调色剂像。
中间转印带8通过多个辊架设并被可转动地支承。与中间转印带8的转动一起,一次转印辊7和感光体鼓1进行旋转。通过在一次转印辊7和感光体鼓1之间施加规定的电压,在感光体鼓1上形成的调色剂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8上(一次转印)。
供纸部20具有收纳有A3、A4等纸张P的多个供纸盒20A、20B。通过搬送辊22、24、26、28等从各供纸盒20A、20B搬送的纸张P被搬送到对位单元300。供纸盒的数量不限于两个。另外,根据需要,也可以连结单个或多个可收纳大容量的纸张P的大容量供纸装置。
对位单元300具有环形辊对30和对位辊对32。被搬送到对位单元300的纸张P,其前端部碰上环形辊对30而形成环状,相对于纸张P的纸张进给方向D的弯曲(例如斜行)得以修正。纸张P的弯曲修正后的纸张P在规定的时机向二次转印辊34搬送。在二次转印辊34,被转印在中间转印带8上的Y色、M色、C色、K色调色剂像被一并转印(二次转印)到由对位辊对32搬送来的纸张P的表面。二次转印的纸张P向纸张进给方向D的下游侧的定影部200搬送。
定影部200通过对由二次转印辊34转印了调色剂像的纸张P进行加压、加热处理,将纸张P表面的调色剂像定影在纸张P上。关于定影部200的详细说明将在后文叙述。
在定影部200的纸张进给方向D的下游侧,设置有用于将纸张P的搬送路径向排纸路径侧或ADU60侧切换的搬送路切换部48。搬送路切换部48基于被选择的印刷模式(单面印刷模式、双面印刷模式等)进行搬送路径的切换控制。
在单面印刷模式下完成了单面印刷的纸张P或在双面印刷模式下完成了双面印刷的纸张P,经由排纸辊46排出到排纸纸盒上。
另外,在双面印刷模式中,在将表面侧形成有图像的纸张P向图像形成部10再供纸的情况下,表面侧形成有图像的纸张P经由搬送路切换部48向ADU60搬送。向ADU60搬送的纸张P经由搬送辊62等向转向(Switchback)路径搬送。在转向(Switchback)路径中,通过ADU辊64的逆旋转控制,纸张P以其后端为前头向U形转弯路径部搬送。然后,通过设于U形转弯路径部的搬送辊66、68等,纸张P以表背翻转的状态向对位辊对32再供纸。再供纸到对位辊对32的纸张P进行与纸张P的表面侧的情况同样的图像形成处理。通过图像形成部10在背面转印了图像的纸张P,在定影部200进行了定影处理后,经由搬送路切换部48及排纸辊46排出到排纸盒上。
通信部50例如由LAN(Local Area Network)卡等通信控制卡构成,在与经由LAN(Local Area Network)或WAN(Wide Area Network)等通信网络连接的外部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之间进行图像数据等各种数据的收发。
[定影部的结构例]
接着,对定影部200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图2表示包括定影部200的功能模块的示意结构的一个例子。首先,对定影部200的结构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定影部200为具备形成用于狭持纸张P进行搬送的定影夹部N的加压部、与转印了调色剂像的纸张P接触并在定影温度下进行加热的加热部等的、例如热带方式的定影部。
如图2所示,定影部200具备:上加压辊202、定影带204、加热辊206、架设辊216、下加压辊210、切换机构218。上加压辊202、定影带204及加热辊206构成第一定影部件的一个例子,下加压辊210构成第二定影部件的一个例子。
上加压辊202具有例如由铁等构成的圆柱状的芯棒、形成于该芯棒的外周面的由硅橡胶等构成的弹性层。上加压辊202有时也在弹性层的外周面形成由氟类树脂构成的表面脱模层。上加压辊202经由定影带204与被旋转驱动的下加压辊210压接,由此,从动于下加压辊210而与定影带204一起进行旋转。
加热辊206具有由铝等构成的圆筒状的芯棒、形成于芯棒的外周面的由PTFE(聚四氟乙烯)等构成的树脂层。在加热辊206内置有卤素加热器等加热源208。通过加热源208的驱动,芯棒及树脂层被加热,定影带204被该加热的树脂层等加热。
定影带204为通过上加压辊202、加热辊206及架设辊216卷挂的环状的带部件。定影带204例如依次层叠由耐热性的聚酰亚胺构成的薄膜基材、由硅橡胶等构成的弹性层、由氟类树脂构成的表面脱模层而构成。定影带204与转印有调色剂像的纸张P接触,作为对该纸张P以规定的温度加热的加热部发挥功能。作为氟类树脂,可以使用含有PFA(全氟烷氧基树脂)、PTFE、FEP(四氟化乙烯六氟化丙烯共聚物)中任一种的材料。由此,定影带204表面对于调色剂树脂及调色剂粒子中含有的蜡的的脱模性也提高,在定影时调色剂不易粘在定影带204的表面。
架设辊216由两端部被旋转自如地支承的辊构成,具有调整定影带204的张力的功能。也可以通过将架设辊216设置为可移动,从而能够适当地调整定影带204的张力。
下加压辊210例如具有由铁等构成的圆柱状的芯棒、形成于该芯棒的外周面的由硅橡胶等构成的弹性层。下加压辊210有时在弹性层的外周面也形成由氟类树脂构成的表面脱模层。下加压辊210作为一边压接着定影带204一边旋转的加压部发挥功能。
切换机构218具有调整下加压辊210对于上加压辊202的施力的施力装置,通过对施力装置进行调整,能够将下加压辊210向上加压辊202按压(抵接),或者使下加压辊210从上加压辊202离开。如后所述,控制部150控制切换机构218的动作。
根据这种结构,在定影处理时,通过旋转驱动的下加压辊210按压在定影带204的外周面而形成定影夹部N。然后,形成有调色剂像的纸张P通过该定影夹部N,由此,对于纸张P执行伴随着加热、加压的定影处理。
[图像形成装置的方块图结构例]
下面,参照图2对本发明的定影部200的模块结构例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定影部200具备控制部150、驱动电动机(驱动部)M3、作为制动力产生部的扭矩产生部212、扭矩检测部220。
控制部150控制包括定影部200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整体的动作。控制部150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152、存储器154。CPU152通过执行从存储器154读出的软件(程序),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各部分,执行包括本发明的定影控制的通常的图像形成动作模式。
另外,控制部150在定影控制中执行检测扭矩检测部220是否有故障,检测制动电动机M1是否有故障的SC(サービスマンコール)检测模式。用户可以在操作显示部70的操作画面上任意设定SC检测模式的有无执行及详细的设定等。SC检测模式可以在作业开始前进行,可以在不进行图像形成处理的待机期间中(作业结束后)进行,可以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电源启动中(预热时)进行,还可以每隔规定的纸张印刷张数进行。
存储器154例如可以由ROM(Read Only Memory)、RAM(Random Access Memory)、HDD(Hard Disk Drive)等构成。在存储器154中存储有在判断扭矩检测部220是否有故障时使用的阈值、判断制动电动机M1是否有故障时使用的阈值、表示流向驱动电动机M3的驱动电流值和驱动电动机M3的旋转扭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数据等。
驱动电动机M3例如由步进电动机等构成,基于从控制部150供给的驱动信号对下加压辊210进行旋转驱动。伴随着该下加压辊210的旋转,上加压辊202及定影带204进行从动旋转。
为了设定定影带204的表面速度和下加压辊210的表面速度之间的速度差,扭矩产生部212产生阻碍定影带204旋转的方向的制动力。扭矩产生部212具有制动电动机M1、辅助电动机M2、齿轮机构214。制动电动机M1构成制动装置的一个例子,辅助电动机M2构成辅助装置的一个例子。
制动电动机M1基于从控制部150供给的控制信号,对向搬送方向H1旋转(称为正转)的上加压辊202赋予向正转的相反侧进行旋转的扭矩,对正转的上加压辊202产生制动力D2。通过该制动力D2,定影带204和纸张P打滑,能够防止光泽记忆。
辅助电动机M2基于从控制部150供给的控制信号,对向搬送方向H1正转的上加压辊202赋予辅助其正转的扭矩,产生使上加压辊202向搬送方向H1旋转的辅助力D1。
齿轮机构214具有用于向上加压辊202传递制动电动机M1及辅助电动机M2各自的旋转的多个齿轮组。制动电动机M1及辅助电动机M2的两扭矩以经由这些齿轮组与上加压辊202组合在一起的状态被传递。
扭矩检测部220按照存储在存储器154的程序,从向驱动电动机M3供给的驱动电流值检测驱动电动机M3的旋转扭矩,向控制部150提供所检测的驱动电动机M3的旋转扭矩。
[制动力的说明]
下面,结合图3,对由扭矩产生部212产生的制动力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由制动电动机M1产生的扭矩(制动力D2)是一定的,具体而言,为-0.1Nm。另一方面,控制部150对辅助电动机M2进行PWM(Pulse WidthModulation)控制,使其产生扭矩(辅助力D1),因此,该扭矩(辅助力D1)是可变的,其范围为0Nm~0.08Nm(PWM值40%~70%)。
这样,辅助力D1被设定为制动力D2范围内的值(即,比制动力的绝对值小的值)。两力D1、D2的合力也是可变的。该合力就是上述的制动力,通过该制动力,上加压辊202的表面速度(周速)相对于下加压辊210的表面速度(周速)变慢0.3%至0.8%,从而在定影带204和纸张P之间发生打滑。
[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例]
接着,对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例进行说明。图4表示SC检测模式时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的一个例子。以下,对在待机期间执行SC检测模式的情况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在步骤S100中,输入的规定作业结束,图像形成处理向不进行图像形成处理的待机状态转移。在步骤S110中,在控制部150判断为图像形成装置100为待机中的情况下,控制部150执行SC检测模式。在SC检测模式中,控制部150首先判断扭矩检测部220是否有故障(是否正常地进行动作)。
在步骤S120中,控制部150控制驱动电动机M3,使下加压辊210以2000rpm进行旋转,并且,对辅助电动机M2以PWM20%进行旋转控制。另外,控制部150将制动电动机M1设定为停止,使其成为不产生制动力的状态,并且,控制切换机构218的动作,使下加压辊210对于上加压辊202不压接(离开)。在本例中,将SC检测模式时的这些定影条件称为定影条件A。
在步骤S130中,扭矩检测部220检测定影条件A下的驱动电动机M3的扭矩值X(Nm)。控制部150取得由扭矩检测部220检测的驱动电动机M3的扭矩值X,将所取得的扭矩值X存储于存储器154。
在步骤S140中,控制部150控制驱动电动机M3,使下加压辊210以2000rpm进行旋转,并且,对辅助电动机M2以PWM20%进行旋转控制。另外,控制部150将制动电动机M1设定为停止,使其成为不产生制动力的状态,并且,控制切换机构218的动作,使下加压辊210对于上加压辊202进行压接(压接)。在本例中,将SC检测模式时的这些定影条件称为定影条件B。
在步骤S150中,扭矩检测部220检测定影条件B下的驱动电动机M3的扭矩值Y(Nm)。控制部150取得由扭矩检测部220检测的驱动电动机M3的扭矩值Y,将所取得的扭矩值Y存储于存储器154。在此,将下加压辊210与上加压辊202压接,所以驱动电动机M3的负荷也变大,因此,如果是例如扭矩检测部220无故障的通常状态,扭矩值Y就会成为比扭矩值X大的值。
在步骤S160中,控制部150判断扭矩检测部220是否有故障。具体而言,控制部150从存储器154分别读出在定影条件A下取得的扭矩值X及在定影条件B下取得的扭矩值Y。接着,控制部150通过从扭矩值Y减去扭矩值X而取得差值,判断所取得的差值是否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阈值是在例如假设扭矩检测部220为正常的情况下设定的值,在本例中,例如设定为0.06(Nm)。
控制部150在判断差值为所设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扭矩检测部220没有故障,即扭矩检测部220为正常,向步骤S170推进。在步骤S170以后,接着进行制动电动机M1是否发生故障的判断。
另一方面,控制部150在判断差值不足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判断扭矩检测部220有故障,向步骤S220推进。作为扭矩检测部220故障的原因,可举出连接器脱落等。在步骤S220中,控制部150在操作显示部70的画面上显示表明扭矩检测部220发生故障的消息(サービスマンコール)。
另外,差值不足阈值的情况下,还存在上加压辊202及下加压辊210没有正常压接,从而不输出在压接时设想的扭矩值,扭矩值低于阈值的可能性。因此,与表明扭矩检测部220故障的消息一起,控制部150在操作显示部70的画面上显示表明在上加压辊202及下加压辊210之间发生着压接不良的消息。在设置有检测是否发生压接不良的传感器的情况下,控制部150也可仅在发生压接不良的情况下进行警告显示。
与此相反地,在判断差值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在步骤S170中,控制部150进行在制动电动机M1中是否发生故障的判断。具体而言,控制部150控制驱动电动机M3,使下加压辊210以2000rpm进行旋转,并且,对辅助电动机M2以PWM20%进行旋转控制。另外,控制部150将制动电动机M1设定为开启,使其成为产生制动力的状态,并且,控制切换机构218的动作,使下加压辊210对上加压辊202进行压接。由此,对于与上加压辊202压接着进行正转的下加压辊210赋予与正转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制动力(制动力D2)。在本例中,将SC检测模式时的这些定影条件称为定影条件C。
在步骤S180中,扭矩检测部220检测定影条件C下的驱动电动机M3的扭矩值Z(Nm)。控制部150取得由扭矩检测部220检测的驱动电动机M3的扭矩值Z,将所取得的扭矩值Z存储于存储器154。在此,如果制动电动机M1是没有故障的通常状态,则由于制动电动机M1赋予制动力D2,驱动电动机M3的负荷会变大,因此,扭矩值Z将成为比扭矩值Y大的值。
在步骤S190中,控制部150判断制动电动机M1是否有故障。具体而言,控制部150从存储器154分别读出在定影条件B下取得的扭矩值Y及在定影条件C下取得的扭矩值Z。接着,控制部150通过从扭矩值Z减去扭矩值Y而取得差值,判断所取得的差值是否在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阈值是例如在假设制动电动机M1为正常的情况下设定的值,在本例中,例如设定为0.05(Nm)。
控制部150在判断差值在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制动电动机M1没有故障,即制动电动机M1为正常,向步骤S200推进。在步骤S200中,控制部150在确认制动电动机M1及扭矩检测部220均没有故障后,结束SC检测模式。
另一方面,控制部150在判断差值不足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向步骤S210推进。作为制动电动机M1故障的原因,可举出连接器脱落等。在步骤S210中,控制部150在操作显示部70的画面上显示表明制动电动机M1发生故障的消息(サービスマンコール)。另外,在差值不足阈值的情况下,还存在上加压辊202及下加压辊210没有正常地压接,从而不输出在压接时设想的扭矩值,扭矩值低于阈值的可能性。因此,与表明制动电动机M1故障的消息一起,控制部150在操作显示部70的画面上显示表明在上加压辊202及下加压辊210之间发生着压接不良的消息。在设置有检测压接不良是否发生的传感器的情况下,控制部150也可仅在发生压接不良的情况下进行警告显示。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待机中等,执行判断制动电动机M1及扭矩检测部220是否故障的SC检测模式。因此,能够在例如印刷多张纸张P且发生图像品质不良之前的阶段,确认制动电动机M1及扭矩检测部220的异常。由此,能够在早期阶段进行制动电动机M1及扭矩检测部220的修理或更换等,所以能够防止大量的图像不良产生。其结果是,能够防止纸张P及调色剂等的成本上升,能够防止生产性的降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判断制动电动机M1有无故障之前,判断扭矩检测部220是否有故障,所以能够以扭矩检测没有异常为前提,判断制动电动机M1有无故障。因此,能够可靠且正确地进行制动电动机M1是否有故障的判断。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避免没有注意到制动电动机M1及扭矩检测部220的故障而对驱动电动机M3赋予多余的扭矩,因此,还能够实现防止温度上升等。
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包括对上述的实施方式施加的各种各样的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通过热带方式构成定影部200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本发明中也可以应用由不使用定影带204的、以热辊方式构成的定影部。另外,在定影部200,也可以在下加压辊210侧内置卤素加热器等加热源208。另外,定影带204也可以采用电磁诱导加热(IH:Induction Heating)。另外,也可以采用在上加压辊202侧设置驱动电动机,在下加压辊210侧设置扭矩产生部212的结构。

Claims (4)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定影部件,其可旋转地设置;
第二定影部件,其可旋转地设置,通过与所述第一部件压接夹持形成有调色剂像的纸张进行搬送;
驱动部,其对所述第一定影部件或所述第二定影部件进行旋转驱动;
扭矩检测部,其检测所述驱动部的扭矩;
制动力产生部,其产生阻碍所述第一定影部件或所述第二定影部件旋转的方向的制动力;
控制部,其调整由所述制动力产生部产生的制动力;
所述控制部取得在使所述第一定影部件和所述第二定影部件成为压接状态且不通过所述制动力产生部产生制动力的情况下由所述扭矩检测部检测的扭矩值与在使所述第一定影部件和所述第二定影部件成为压接状态且通过所述制动力产生部产生了制动力的情况下由所述扭矩检测部检测的扭矩值的差值,根据取得的所述差值和设定的阈值的比较结果,判断所述制动力产生部是否存在故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进行所述制动力产生部有无故障的判断之前,取得在使所述第一定影部件和所述第二定影部件成为非压接状态且不通过所述制动力产生部产生制动力的情况下由所述扭矩检测部检测的扭矩值与在使所述第一定影部件和所述第二定影部件成为压接状态且不通过所述制动力产生部产生制动力的情况下由所述扭矩检测部检测的扭矩值的差值,根据取得的所述差值和设定的阈值的比较结果,判断所述扭矩检测部是否存在故障。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作业开始前、作业结束后、或电源启动时,执行所述制动力产生部有无故障的判断及所述扭矩检测部有无故障的判断。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力产生部具有:
制动装置,其向阻碍所述第一定影部件或所述第二定影部件旋转的方向产生制动力;
辅助装置,其在由所述制动装置产生的制动力的范围内产生辅助力,该辅助力成为与所述制动装置所产生的制动力相反的旋转方向的力,
所述控制部使由所述制动装置产生的制动力恒定,使由所述辅助装置产生的辅助力可变,由此调整制动力。
CN201410725586.8A 2013-12-05 2014-12-03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46987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52210 2013-12-05
JP2013252210A JP5929877B2 (ja) 2013-12-05 2013-12-05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98796A true CN104698796A (zh) 2015-06-10
CN104698796B CN104698796B (zh) 2017-05-31

Family

ID=53271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25586.8A Active CN104698796B (zh) 2013-12-05 2014-12-03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291968B2 (zh)
JP (1) JP5929877B2 (zh)
CN (1) CN10469879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1050A (zh) * 2016-10-28 2018-05-08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调整打印介质获取
CN109459916A (zh) * 2017-09-06 2019-03-1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82882B2 (ja) * 2016-04-15 2018-08-29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ブレーキ検査装置およびブレーキ検査方法
JP6752656B2 (ja) * 2016-08-23 2020-09-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856465B2 (ja) 2017-07-13 2021-04-07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ブレーキ検査装置およびモータ制御装置
JP6933517B2 (ja) 2017-07-13 2021-09-08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モータ制御装置
JP7195877B2 (ja) * 2018-10-31 2022-1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部材、および加熱定着装置
JP7310399B2 (ja) * 2019-07-22 2023-07-1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ならびに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49048A (ja) * 1996-11-15 1998-06-02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
JP2000321921A (ja) * 1999-05-13 2000-11-24 Fuji Xerox Co Ltd 定着装置
JP2007183682A (ja) * 2007-03-30 2007-07-19 Fuji Xerox Co Ltd 定着装置
US20100272458A1 (en) * 2009-04-27 2010-10-28 Takahiro Yoshikawa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CN102395495A (zh) * 2009-04-14 2012-03-28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运行机动车的制动助力的制动系统的方法和用于机动车的制动助力的制动系统的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74572A (en) * 1987-09-16 1989-03-20 Fuji Xerox Co Ltd Roller driving device in fixing device
JP2887269B2 (ja) * 1993-02-25 1999-04-2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H09138598A (ja) * 1995-11-13 1997-05-27 Minolta Co Ltd 定着装置
JP3551682B2 (ja) * 1997-02-12 2004-08-1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2001147614A (ja) * 1999-11-22 2001-05-2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805167B2 (ja) * 2000-04-28 2006-08-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記憶媒体
JP2006058758A (ja) 2004-08-23 2006-03-0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56708A (ja) 2005-03-15 2006-09-28 Fuji Xerox Co Ltd 用紙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0629485B1 (ko) * 2005-04-20 2006-09-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정착기와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및 정착압력제어방법
JP5624968B2 (ja) * 2011-10-26 2014-11-1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49048A (ja) * 1996-11-15 1998-06-02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
JP2000321921A (ja) * 1999-05-13 2000-11-24 Fuji Xerox Co Ltd 定着装置
JP2007183682A (ja) * 2007-03-30 2007-07-19 Fuji Xerox Co Ltd 定着装置
CN102395495A (zh) * 2009-04-14 2012-03-28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运行机动车的制动助力的制动系统的方法和用于机动车的制动助力的制动系统的控制装置
US20100272458A1 (en) * 2009-04-27 2010-10-28 Takahiro Yoshikawa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1050A (zh) * 2016-10-28 2018-05-08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调整打印介质获取
CN109459916A (zh) * 2017-09-06 2019-03-1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29877B2 (ja) 2016-06-08
CN104698796B (zh) 2017-05-31
US20150160595A1 (en) 2015-06-11
US9291968B2 (en) 2016-03-22
JP2015108764A (ja) 2015-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98796A (zh) 图像形成装置
KR100392108B1 (ko) 정착 장치 및 이를 사용한 화상 형성 장치
US8190076B2 (en) Image forming using a transparent toner image
JP490660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68203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8229340B2 (en) Control apparatus,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JP5361263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8625155B2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controll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program recorded therein
CN102902184B (zh)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及图像形成处理方法
US682314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variable speed transferring and fixing devices
EP2221672A1 (en) Control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glossiness by transparent toner on the selected part of an image sheet
CN103698992A (zh)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3116258B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7057141B1 (en) Temperature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US865522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766758B (zh) 图象形成装置和图象形成方法
US8521075B2 (en) Control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for applying a transparent toner in an area where an image is to be formed
KR20090117650A (ko) 화상 형성 시스템 및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기록 매체
JP2009145376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N101470391A (zh) 图像形成设备及预热时间控制方法
US20110286779A1 (en)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 binding method and system
JP2012128266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光沢処理装置
JP5163674B2 (ja) シート作成方法及びシート作成装置
JPH0531353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404951B2 (ja) 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