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61935A - 夹持器 - Google Patents

夹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61935A
CN104661935A CN201380039020.3A CN201380039020A CN104661935A CN 104661935 A CN104661935 A CN 104661935A CN 201380039020 A CN201380039020 A CN 201380039020A CN 104661935 A CN104661935 A CN 1046619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
clamper
control element
switch member
load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902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61935B (zh
Inventor
C.C.梅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rag AG
Original Assignee
Ferag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rag AG filed Critical Ferag AG
Publication of CN1046619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619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619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6193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7/00Conveyors having an endless traction element, e.g. a chain, transmitting movement to a continuous or substantially-continuous load-carrying surface or to a series of individual load-carriers; Endless-chain conveyors in which the chains form the load-carrying surface
    • B65G17/30Details; Auxiliary devices
    • B65G17/32Individual load-carriers
    • B65G17/323Grippers, e.g. suction or magnet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205Handling means, e.g. transfer, loading or discharg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205Handling means, e.g. transfer, loading or discharging means
    • B29C49/42069Means explicitly adapted for transporting blown art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7/00Conveyors having an endless traction element, e.g. a chain, transmitting movement to a continuous or substantially-continuous load-carrying surface or to a series of individual load-carriers; Endless-chain conveyors in which the chains form the load-carrying surface
    • B65G17/30Details; Auxiliary devices
    • B65G17/32Individual load-carriers
    • B65G17/326Clamps, constituted by articulated chain li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84Star-shaped wheels or devices having endless travelling belts or chains, the wheels or devices being equipped with article-engaging elements
    • B65G47/841Devices having endless travelling belts or chains equipped with article-engaging elements
    • B65G47/842Devices having endless travelling belts or chains equipped with article-engaging elements the article-engaging elements being grip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05Control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205Handling means, e.g. transfer, loading or discharging means
    • B29C49/42073Grip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2Articles
    • B65G2201/0235Contai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ipulator (AREA)
  • Discharge By Other Means (AREA)
  • Chain Conve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抓取且以被保持的方式输送对象的夹持器(1)以及相应的输送设备。夹持器(1)具有第一夹钳(20)和第二夹钳(30)。夹钳(20,30)可相对于彼此占据打开的和关闭的状态、将夹紧力施加到待抓取的对象上,并且回位的力在关闭状态的方向上作用到夹钳(20,30)上。此外,存在至少一个控制元件(25),其能够与开关件(91)共同作用。控制元件(25)构造为控制连杆,其具有带有至少一个弯曲的轮廓部段的功能性轮廓。本发明也涉及一种带有打开部位的输送设备,其具有第一和第二类型的开关件(91)和与第一类型的开关件(91)或者的与第二类型的开关件(91)共同作用控制元件(25)。

Description

夹持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技术的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抓取且以被保持的方式输送对象的夹持器,其中,夹持器具有用于操纵夹持器的控制元件。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设备,其具有带有用于操纵夹持器的控制元件的多个夹持器。
背景技术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在下面的段落中说明夹持器的不同示例,其尤其适合用于抓取和输送在空间上延展的对称的对象、带有保持环的对象、空心对象、带有不同形状和/或尺寸的对象。夹持器特别适合用于抓取和输送用于生产由塑料构成的容器、例如PET瓶的预制件。
例如,这样的夹持器被用于在吹塑成型设备的不同工位之间输送用于由塑料构成的容器的吹塑成型的预制件(预成型件)和制成的容器。预制件是由热塑性塑料构成的单侧敞开的空心体,其带有大致旋转对称的形状。其通常具有螺纹和保持环。
用于预制件的已知的夹持器根据钳子的形式来设计。夹钳(Greiferbacke)布置在垂直于预制件的旋转轴线的平面中。夹钳通过从侧面接近下接根据叉的形式的保持环。因此,带有这样的夹持器的输送装置在容纳区域中需要相对多的空间。夹钳在其抓取对象的区域(夹持区域)中具有凹形的形状并且因此匹配于在保持环之下的柱形的形状。然而,带有不同直径的对象由此仅可在一定的最大和最小直径内被抓取。对于已知的预成型-夹持器的示例在文件US 2010/0278959、US 6,612,634或DE 10325693中来说明。备选地可使用夹持心轴,其为了保证可引入预成型件的通入区域中。
由文件US 4,921,294已知一种用于抓取面型产品、尤其印刷产品的夹持器,其包括夹持器体、固定的和可动的夹钳。结构是镜像对称的。可动的夹钳通过由弹簧钢构成的镜像对称的线箍(Drahtbuegel)形成。线箍在其端部区域中分别成型成螺旋部(Helix)。此外,从螺旋部出发线箍构造两个保持舌(Haltezunge)。其垂直于螺旋部的轴线定向并且彼此相间隔。卡箍在保持舌之间弯曲成使得其构造长形的直的卡箍件,卡箍件位于螺旋部的共同的轴线附近且用作压紧元件。螺旋部被插到销上,销在彼此相对的侧面上布置在夹持器体处并且相互对准。通过将螺旋部固定在夹持器体中,将线箍相对固定的夹钳预紧。通过销来固定摆动轴线,夹钳可围绕其旋转。夹钳通过两个控制元件来操纵,其分别在保持舌的区域中压到线箍上。当其共同被操纵时,这些控制元件将可动的夹钳压离固定的夹钳。控制元件为此相对可动的夹钳预紧。
由于带有两个伸出的舌和长形的压紧元件的卡箍的成型,该结构匹配于面型的对象。其不适合用于输送在空间上延展的带有不同形状的对象。操纵机构包括多个部件且因此在制造和维护中复杂。
接下来作为示例列举的夹持器用于更好地说明本发明并且相应于申请人的尚未公布的专利申请来构造。该夹持器提供输送装置和运行方法供使用,在其中避免了上述缺点。该夹持器尤其适合用于可靠地抓取和输送在空间上延展的带有不同形状的对象、例如预制件。该夹持器可简单地且成本有利地制造并且尽可能耐用。
下面来说明一种夹持器、带有这样的夹持器的输送设备和用于这样的输送设备的运行方法。在此,在说明书中和在附图中来说明本发明的不同的有利的改进方案。
夹持器包括夹持器体、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夹钳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夹持区域,在其中夹钳在运用情况中与对象共同作用。其可相对于彼此占据打开的和关闭的状态并且为了保持施加夹紧力到待抓取的对象上。
存在至少一个控制元件,其能够与开关件共同作用,并且至少间接地作用到夹钳中的一个上以使其运动。
夹钳中的至少一个包括钳体,其可弹性变形并且在夹持器体上支承成使得钳体在没有力作用到控制元件上时占据限定的空间位置而在力作用到控制元件上时弹性变形。
通过在夹持器体中的合适的支承,使钳体优选地不仅沿着线变形,而且在其整个延展上变形。通过弹性变形使夹钳从限定的位置中偏转,并且夹持器打开或关闭。夹持器以形状配合、力配合和/或摩擦配合保持对象。
优选地,钳体在不沿着共同的轴线的至少三个点或至少两个不同的轴线处支承在夹持器体处。
这些轴线例如相对于彼此平行或歪斜。
由此实现,在操纵控制元件时夹钳相对于其它夹钳运动,从而夹持器例如打开或关闭。
因此,夹钳不不做精确的围绕明确限定的摆动轴线的摆动运动,而是做可与围绕轴线的摆动运动近似的运动(以下:围绕大约的摆动轴线的运动)。
在负载下、例如当通过控制元件将扭矩传递到钳体上时,至少在单个截段中使钳体旋转(扭转)。
通过沿着两个轴线或在至少三个点处的上述支承,钳体不能实施纯扭转运动,而是至少局部地还受弯曲载荷。由此可在简单的机械元件、例如非对称的回环式的线箍中储存相对大的弹性能。其还在该非常简单的结构中导致大的回位力且由此导致良好的保持效果。
非对称的支承和单侧的操纵导致,横向于大约的摆动轴线观察,线箍被不均匀地打开,也就是说在控制元件的侧面上比在与控制元件相间隔的侧面上打开得更多。当通过使夹持器以略微更多地打开的侧面在前接近对象应在大约的摆动轴线的方向上容纳对象时,可利用该效应。
优选地,钳体包括可弹性变形的材料、尤其弹簧钢-线。其可单件式或多件式地来实施并且由一个或多个材料构成。
优选地,钳体是由线状的或管状的材料、例如金属或塑料构成的卡箍,其带有圆形的、矩形的、正方形的或另外成形的横截面。这样的元件(以下简称“线箍”)被称为“线形或管形”,其长度在伸展的状态中是其厚度或其直径的多倍。这样的夹钳可简单地且成本有利地来制造。
对于夹持器重要的功能(如支承在夹持器体中、在打开或关闭时弹性变形以及固定/夹紧对象)通过在共同的构件中的线箍来实现。
为了简化制造,线箍也可由多个相连接的部件构成。
线材料的直径或厚度被选择成使得钳体足够稳定以保持期望的对象并且弹性足以通过弹性变形打开和关闭。
典型地,线材料的直径处于1至20mm、优选地3至8mm的范围中。线材料的直径尤其处于1至10mm、优选地1.1至3.5mm的范围中。
优选地,卡箍具有基本上处于一平面中的回环的形状。
回环的端部优选地在空间上彼此接近。
卡箍的一部分成形成使得其构造夹持区域。夹持区域优选地成形成使得在关闭的状态中与另外的夹钳共同来构造具有限定的最小尺寸的容纳部。
夹持区域为此优选地弧形地从回环的平面中伸出并且具有随着与平面的距离增加逐渐变细的轮廓、尤其半圆形的、三角形的或多边形的轮廓。
逐渐变细的形状用于可靠地容纳带有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对象。对象迫使夹持器不同程度地打开夹钳、但是与打开程度无关地被可靠地保持,因为夹持区域通过向外逐渐变细的轮廓从多个侧面压到对象上。
备选于逐渐变细的轮廓或附加于此,夹持区域可具有可弹性变形的夹持元件,其带有比钳体(其在容纳时从多个侧面保持对象)更高的弹性。
夹持元件例如是弹性元件、例如橡胶条带或螺旋弹簧,其定位在夹持区域内且必要时在那里伸出地弯曲的线箍之间张开。如果这些夹持元件可更换,进一步提高了夹持器的应用范围,从而可根据要求来实现不同的弹性和夹紧力。
卡箍具有至少两个彼此相间隔的固定截段,卡箍以其支承在夹持器体的支承区域中或在其处。
支承区域和由此固定截段在夹持器体中优选地沿着优选地平行地伸延的不同轴线取向。
支承区域例如是夹持器体中的孔和/或连续的凹部,可将卡箍的端部区域插入其中并且由此张紧卡箍。
尤其沿着线观察,夹持区域位于固定截段之间。通过该支承实现,当卡箍在一部位处被局部的力作用偏转时,卡箍基本上沿着其整个延展变形。因此,即使仅在一部位处点状地施加力,夹持器也打开或关闭。
与外部开关件共同作用的控制元件的设计在上述卡箍中特别简单:卡箍为此优选地在端部区域中具有操纵截段,其能够直接与机械的开关件共同作用或者用作控制滚子(其在其方面在开关件处滚动)的载体。
操纵截段为此优选地相对于邻接的固定截段弯曲并且优选地指向垂直于夹钳的大约的摆动轴线的方向。通过如此构造的杠杆可将扭矩特别好地传递到卡箍上。
备选于卡箍形式,钳体也可以是本身可弹性变形的面型元件,例如弹簧钢板,其在夹持器体中张紧并且构造合适地成形的夹持区域。
优选地,夹持器具有两个基本上结构相同地设计的可单独控制的夹钳。
夹钳相对于彼此径向对称或轴对称地布置在夹持器体处。
尤其如果在重力方向上观察夹持器体在对象释放时位于对象之下,通过一或另一夹钳的针对性的打开或者两个夹钳的共同运动可影响所抓取的对象释放的方向。由于定向地发出,尽管夹持器的所提及的简单结构,整个设备获得新的自由度。
用于这两个夹钳的控制元件优选地位于夹持器体的不同侧面处,这简化了相应的开关件的布置。
夹持器可位于在所容纳的对象之上、之下或旁边的区域中。
从上面或从下面或者通过夹持器侧向地沿着大约的摆动轴线的方向接近对象来抓取对象。
在没有力作用到控制元件上时,夹钳例如占据以下位置:在夹持区域中彼此贴靠(也带有预紧);在夹持区域中带有较小的距离;在夹持区域中带有最大的打开距离。在前两个情况中,夹钳被激活以打开并且从外部包围对象。在最后的情况中,夹钳被激活以关闭并且通过使其在关闭的状态中驶入对象中的凹部中并且从内部夹住对象而抓取对象。
在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夹持器是自动打开的:当对象侧向地、也就是说在大约的摆动轴线的方向上压靠夹钳时,一个或两个夹钳被打开。
使夹钳偏转,从而对象可驶入其之间。一旦对象位于容纳部中,夹钳由于其弹性又彼此相向运动并且以夹紧的方式包围对象。
为此,夹钳优选地具有另外的操纵元件或与这样的操纵元件相联结。另外的操纵元件成型成使得当使对象在大约的摆动轴线的方向(其通常也相应于输送方向)上向操纵元件运动时夹钳向外偏移。
作为可选的特征,夹持器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夹钳和至少两个第二夹钳。
在此,每个第一夹钳可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二夹钳占据打开的和关闭的状态并且施加夹紧力到待抓取的对象上并且/或者反过来也可每个第二夹钳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一夹钳占据打开的和关闭的状态并且施加夹紧力到待抓取的对象上。
以此例如是指,每个第一夹钳构造和布置成使得其可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二夹钳占据打开的和关闭的状态并且施加夹紧力到被抓取的对象上,并且/或者反过来,每个第二夹钳构造和布置成使得其可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一夹钳占据打开的和关闭的状态并且施加夹紧力到被抓取的对象上。
通过多个第一和第二夹钳,每个夹持器可同时来抓取多个对象。
这造成夹持器的输送能力的提高和/或其它行驶技术的优点,例如彼此独立地应用的和/或通过不同对象彼此不同地装备多个第一和第二夹钳的可能性和/或在空间和/或时间上不同的距离上同时输送多个对象。
可选地,一夹钳可分别相对于多个其它夹钳占据打开的和/或关闭的状态并且施加夹紧力到该待抓取的对象或多个待抓取的对象上。
作为另一可选的特征,在带有至少两个第一和至少两个第二夹钳的夹持器中每个第一夹钳可相对于唯一的第二夹钳占据打开的和关闭的状态并且施加夹紧力到待抓取的对象上,并且同时每个第二夹钳也可相对于唯一的第一夹钳占据打开的和关闭的状态并且施加夹紧力到待抓取的对象上。
在该情况中,从带有多个夹钳的夹持器出发,每个单个的夹钳即仅具有唯一的另外的夹钳,关于其该夹钳可占据打开的和关闭的状态并且利用其该夹钳施加夹紧力到待抓取的对象上。
由此,夹持器具有至少两个分开的夹钳对。
在整个申请文件中夹钳对是指可相互共同作用的两个夹钳的布置。在此,夹钳对的夹钳可相同或不同地来设计。夹钳对尤其可通过施加夹紧力至少暂时地抓取至少一个对象。
多个夹钳对允许夹持器的多方面应用并且提高夹持器的输送能力。多个夹钳的上面另外提及的优点同样适用于带有多个夹钳对的夹持器。
备选地,不同数量的夹钳也可相互共同作用(即相对于彼此占据打开的和关闭的状态并且施加夹紧力到待抓取的对象上)。
例如,两个或还更多个第一夹钳可与仅仅一个第二夹钳共同作用。反过来,第一夹钳例如也可与两个或更多个第二夹钳共同作用。关于第一夹钳的适用于第二夹钳。
作为另一可选的特征,夹持器(在其中通过共同的控制元件使多个第一夹钳偏转并且/或者通过共同的另一控制元件使多个第二夹钳偏转)具有一定数量的控制元件,其大于或等于第一夹钳的数量并且/或者大于或等于第二夹钳的数量。
至少等于或大于第一和/或第二夹钳的数量的控制元件数量允许各个夹钳的灵活控制并且提高了夹持器的应用可能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备选地,也可使用较少数量的控制元件。在此,可通过唯一的控制元件来控制多个夹钳并且/或者弯曲不通过控制元件来控制夹钳,而是例如以自动打开的方式运行。
作为另一可选的特征,在夹持器中第一夹钳对在关闭的状态中与第二夹钳对成40至140度、尤其60至120度且尤其80至100度的角度。在此,夹钳对包括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其可将夹紧力施加到待抓取的对象上。
换言之,夹钳对包括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其设计和设立成将夹紧力施加到待抓取的对象上。
夹钳对的夹钳相互共同作用。在关闭的状态中,第一和第二夹钳对彼此处在40至140度的角度中。该角度尤其可为60至120度。该角度尤其也可为80至100度。第一和第二夹钳对尤其彼此成直角。在关闭的状态中在夹钳对之间的角度例如相应于在由这些夹钳对所抓取的对象的纵向中轴线之间的角度。
(在关闭的状态中)夹钳对的彼此有角度的布置允许简单且迅速地从不同空间方向接近夹持器。这可简化和加速通过夹持器抓取和/或释放对象。由此同样增大夹持器的应用可能性。但是备选地,夹钳对彼此也可处在小于40度和/或大于140度的角度中。夹钳对备选地尤其也可彼此平行。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在前述段落中最后所说明的夹持器的示例为了打开夹持器具有以直的操纵截段的形式的控制元件。这些夹持器通过夹钳的大致均匀的运动打开和/或关闭,其中,夹钳的速度大致恒定。这具有该缺点,即夹钳的运动不匹配于对象的抓取和/或释放的不同阶段。
由此,例如如果在抓取对象时夹钳的关闭运动的第一阶段、即在夹钳与对象接触配合之前的阶段在短时间中且由此以夹钳的较高的速度实现,是有利的。由此,实现对象的迅速处理和高节拍频率。但是这具有该缺点,即关闭运动的第二阶段、即在夹钳与对象接触配合之后的阶段同样在短时间中且由此以夹钳的较高的速度实现。这例如可使对象和/或夹钳疲劳或负载、引起损坏和/或磨损并且/或者例如使夹钳不能可靠地抓取挠曲的对象。
类似地,例如在释放对象时,该释放的第二阶段(即在夹钳不与对象接触配合的情况下夹钳的打开运动)可有利地在短时间中实现。但是这又负面地起作用,因为由此同样在短时间中实现释放的第一阶段(即当夹钳还与对象接触配合时)。这同样例如可使对象和/或夹钳疲劳或负载、引起损坏和/或磨损并且/或者但是例如使夹钳不受控制地释放对象。
反过来,抓取的第二阶段可有利地缓慢地且由此以夹钳的较小的速度实现,由此来保护对象和/或夹钳,不产生损坏和/或磨损并且/或者例如能够可靠地抓取挠曲的对象(例如因为挠曲的对象仅缓慢地变形成可靠的保持结构)。而由此也缓慢地实现抓取的第一阶段,这是不需要的,使抓取的整个过程以及所有与此相联系的过程变慢且由此保持装置的效率较低且甚至可能限制其效率。类似于此,通过同样缓慢地实现释放的第二阶段且引起相同的上述缺点,对象的释放的有利地缓慢地实现的第一阶段也可负面地起作用。
在第一章节中所说明的夹持器例如完全不具有控制元件,因为夹持器在与对象接触时明确地(文件US 6,612,634)或隐含地(文件DE 10325693)由自己通过对象的相应运动打开或关闭。在文件US 4,921,294中所说明的夹持器具有轮作为控制元件,其在(在所述文件中未示出的)静止的滑块上行进并且以该式打开夹持器。轮作为在夹持器处的控制元件具有该缺点,即其由于所需的可自由旋转的固定在技术上耗费大且复杂、易受干扰且昂贵。与这些轮共同作用的静止的连杆此外遭受高磨损。在文件US 2010/0278959中所说明的夹持器具有凸轮形的保持元件作为控制元件,可选地可通过未详细说明的凸轮控制部使其运动。凸轮形的保持元件以及相应的凸轮控制部遭受大磨损,并且夹持器卡箍的运动的针对性的变化仅是受限可能的并且在技术上不能简单地来实现。
因此,在第一方面中,在输送技术中存在对可简单地且成本有利地制造的且耐用的夹持器的需求,其受控地、迅速地、小心地且可靠地抓取、输送和/或又释放对象。在此,尤其在高的处理速度和/或处理量的情况下还需要夹持器的少磨损的设计。
上面另外所说明的输送装置中的大多数不能在同一环绕轨道的不同的部位处针对性地释放被输送的对象,并且尤其不能根据其种类释放。在文件DE 10325693中所说明的输送装置虽然输送不同种类的对象、但是在不同的环绕轨道上输送其并且为此使用技术上复杂的、耗费大的且昂贵的装置。对于在第一章节中所说明的夹持器,虽然能针对性地在不同方向上释放对象,但是为此每个夹钳必须具有控制元件。此外,打开部位必须相应于释放方向来布置。打开部位也必须通过控制部主动地在该部位处触发对象的释放,以实现分类。主动的控制部复杂、昂贵且易受干扰。
在第二方面中在输送技术中对此尤其存在对能简单且成本有利地制造的且耐用的输送装置的需求,其可沿着同一环绕轨道抓取、输送并且根据其分类又释放不同类别的对象。在此,尤其可通过针对性地打开相应的夹持器在预定的打开部位处实现释放。
在第三方面中需要改进输送设备,尤其这涉及输送不同组的分别相同类别的对象。在此,作为另一需求,同时可追求提高输送量且由此提高输送装置的效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控制元件和一种带有夹持器的输送装置,在其中至少部分地避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
关于第一方面,该目的至少部分地通过一种用于抓取且以被保持的方式输送对象的夹持器来实现。该夹持器具有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其可相对于彼此占据打开的和关闭的状态。在关闭状态的方向上返回的力作用到第一夹钳上和到第二夹钳上。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可施加夹紧力到待抓取的对象上。夹持器具有至少一个控制元件,其构造为控制连杆(Steuerkulisse)并且其作用到第一夹钳和/或第二夹钳上。控制元件此外能够与开关件共同作用。控制元件具有带有至少一个弯曲的轮廓部段的功能性轮廓。
控制元件的轮廓的在与开关件共同作用期间直接与开关件相接触的部分被称为控制元件的功能性轮廓。换言之,控制元件的功能性轮廓即是控制元件的轮廓的这样的部分,开关件直接作用到该部分上并且开关件例如将用于钳体的弹性变形的力直接传递到该部分上。
控制元件尤其以这样的方式与至少一个钳体相连接,即通过每个作用到控制元件上的力实现到该至少一个钳体上的力作用并且反之亦然。
由此,控制元件的每个运动(也就是说每个移动、弯曲、伸长、压缩和/或旋转)都引起钳体的运动和/或作用到钳体上的合成的力的变化。
在此,作用到钳体上的合成的力是所有作用到钳体上的力的和(即例如还有由钳体所作用的力的反力)。在此,由钳体所作用的力例如可作用到待输送的对象、另一钳体上和/或到止挡或偏转限制器(Auslenkungsbgrenzer)上。但是,待输送的对象、另一钳体和/或止挡或偏转限制器例如也可将力作用到钳体上。
反过来,钳体的每个运动也引起控制元件的运动和/或作用到控制元件上的合成的力的变化。在此,由控制元件所作用的力例如可作用到开关件和/或止挡或偏转限制器上。但是,开关件和/或止挡或偏转限制器例如也可将力作用到钳体上。
换言之,控制元件和钳体彼此联结成使得一元件的每个运动触发对另一元件的力作用。在此,力作用通过另一元件的运动或通过作用到另一元件上的合成的力的变化作用到另一元件上。
可选地,控制元件的功能性轮廓基本上处于一平面中。功能性轮廓在此尤其处于包括相对于输送方向的平行线的平面中。
控制元件可关于由其偏转的夹钳在输送方向上在前和/或在后地来布置。
轮廓的可通过带有恒定曲率或规则的曲率变化的数学曲线来描述的区域被称为轮廓部段,即例如直线、圆、圆弧、螺旋(尤其数学的、对数的和双曲线的螺旋)和这些螺旋的部段、以及锥曲线(Kegelschnitt)或锥曲线部段。
控制元件构造为控制滑块。控制连杆具有特殊的造型,其通过与开关件的共同作用保证夹钳的偏转的预定的且限定的时间和空间走向和/或作用到夹钳上的合成的力的预定的且限定的时间走向。通过该特殊的造型,控制元件构造为控制连杆。
作用到夹钳上的合成的力尤其在将夹紧力施加到待输送的对象上时(即在抓取对象期间)和/或在放松待输送的对象的夹紧力时(即在释放对象期间)变化。
作用到夹钳上的合成的力尤其在到达和/或离开夹钳的关闭的位置时变化。在此,例如待输送的对象和/或止挡或偏转限制器可与夹钳共同作用。
在此,夹钳的偏转的预定的且限定的时间和空间走向例如包含夹钳的速度、加速度和/或运动方向的至少一个、尤其至少两个且尤其至少三个变化。在此,每个变化可独立于另一变化涉及速度、加速度和/或运动方向。
夹钳的偏转的预定的且限定的时间和空间走向相应于根据规定模型且带有限定的走向的夹钳的运动动态。换言之,夹钳的偏转的预定的且限定的时间和空间走向可被理解为根据规定模型的运动和运动变化的序列。
夹钳的偏转的预定的且限定的时间和空间走向在此尤其在夹钳从关闭的状态偏转到打开的状态期间实现。但是,夹钳的偏转的该预定的且限定的时间和空间走向尤其也可在夹钳从打开的状态偏转到关闭的状态期间实现。但是可选地,这也可不仅在从关闭的状态偏转到打开的状态时而且在从打开的状态偏转到关闭的状态时实现。
可选地,控制元件由线状的或管状的材料来构造。
如果控制元件由线状的或管状的材料形成,可特别简单地且成本有利地来制造功能性轮廓。但是备选地,控制元件也可被铸造、以切削方法来制造或组合而成。
可选地,控制元件与夹钳构造成一体。
与控制元件构造成一体的夹钳可有利地且简单地来制造。但是,夹钳例如也可被构造为与控制元件分离的元件。
具有如上所述的功能性轮廓的控制元件的优点在于,简单的开关件足够用于与该控制元件共同作用。由于夹持器的控制元件的功能性轮廓控制偏转的夹钳的动态,与控制元件的功能性轮廓共同作用的开关件或开关件的部分可简单地来构造。
简单的开关件例如可在几何上简单地来构造,例如通过杆、板、方形体、倒圆的元件、球、盘、轮等。开关件尤其可通过可旋转地支承的盘、轮、球、球冠和/或球形盘来构造。开关件可在输送装置中刚性地且不可动地来固定、可动地(尤其可旋转地)来固定在或者弹性地来固定。
简单的开关件可有利地且耐用地来设计。简单的开关件具有比复杂地成型的开关件更小的磨损。此外,简单的开关件可成本有利地来生产。与复杂地成型的开关件相比,简单的开关件的更换、维护和/或调整同样更容易。
当控制元件具有功能性轮廓时,开关件不需要具有功能性轮廓。在典型的情况中,多个夹持器与少量开关件共同作用。功能性轮廓的磨损因此有利地被分配到大量夹持器上而不是集中到一开关件上。
可选地,控制元件的功能性轮廓具有至少两个彼此相继的且尤其至少三个彼此相继的轮廓部段,其中,轮廓部段中的至少两个且尤其至少三个在曲率、弯曲方向和/或曲率变化中相区别。
可选地,控制元件的功能性轮廓具有至少四个彼此相继的轮廓部段,其中,这些轮廓部段中的至少两个或尤其至少三个或尤其至少四个在曲率、弯曲方向和/或曲率变化中相区别。
可选地,控制元件的功能性轮廓包括至少一个轮廓部段,其功能性轮廓在其造型中考虑在力作用到控制元件上时控制元件的物理变化且尤其在其造型中考虑在力作用到控制元件上时控制元件的弯曲。
在本申请中物理变化是指可逆的机械变化,例如通过弯曲、旋转(例如还有扭转)、压缩和/或拉伸引起的弹性变形。在本申请的范围中,“在其造型中考虑”是指,控制元件的所期待的物理变化通过功能性轮廓的匹配的造型来预期和消除,并且由此尽管控制元件的物理变化控制元件在共同作用期间可(例如与开关件)共同作用成以跟随规定的走向。
通过考虑在功能性轮廓的形状中的物理变化来预测和补偿该物理变化。控制元件通过功能性轮廓的至少一个部段的考虑物理变化的形状即尽管有控制元件的物理变化引起与经历较大、较小或不经历物理变化且具有相应另一形状的控制元件相同的夹钳动态。
例如在可容易弯曲的控制元件中可容易弯曲的控制元件的功能性轮廓被匹配成使得通过可容易弯曲的控制元件与开关件的共同作用来偏转的夹钳具有与在不可弯曲的控制元件与相同的开关件共同作用的情况下相同的位置(或者施加相同的压力)。以该方式,控制元件的材料性能和尺寸(例如厚度)以及控制元件的轮廓部段的布置或功能性轮廓的形状共同作用。
控制元件的针对性的造型即补偿例如在与开关件共同作用期间控制元件的变形。由此,夹钳的偏转跟随预定的且限定的时间和空间走向。夹钳的预定的且限定的时间和空间走向即不受控制元件的物理变化影响。
这具有该优点,即控制元件可由大量材料以许多尺寸来制造,并且与此无关地获得夹钳的期望的动态。例如,以该方式可相对于厚的且不可弯曲的控制元件无功能损失地来构造薄的且由此可容易弯曲的控制元件。这例如节省了生产成本并且还意味着在抓取时重量减小。夹持器的重量减小又正面地作用于输送设备的运行:须移动更少的质量意味着需要更少的能量并且更小的马达和制动器就足够。此外,当移动更少的质量时安全性潜在地提高,因为在事故中不受控地释放更少的动能。
可选地,控制元件的功能性轮廓包括第一轮廓部段(其功能性轮廓引起以第一速度放松至少一个夹钳的夹紧力)和第二轮廓部段(其功能性轮廓引起以第二速度打开该至少一个夹钳),其中,该至少一个夹钳的打开在时间上跟随在放松该至少一个夹钳的夹紧力之后,并且其中,尤其第二速度高于或低于第一速度。
夹紧力是指这样的力,夹钳以该力作用到以此抓取的对象上,也就是说夹持器以该力抓住在其中所抓取的对象。倘若未抓取对象,也未作用有夹紧力。
夹紧力指这样的力,夹钳以该力作用到所抓取的对象上,也就是说夹持器以该力抓住所抓取的对象。倘若未抓取对象,夹钳可在关闭的状态中施加夹紧力到彼此上。尤其在关闭的状态中,当其未抓取对象时,夹钳不施加夹紧力到彼此上。
控制元件的功能性轮廓的上述的针对性的造型控制至少一个夹钳从关闭的状态到打开的状态的偏转,其中,该偏转首先以第一速度实现,尤其用于缓慢地放松该至少一个夹钳的夹紧力,而之后以第二速度实现,其高于第一速度并且尤其引起夹持器的迅速打开。换言之,例如在缓慢放松夹持器的夹紧力之后实现夹持器的迅速打开。与如在现有技术中夹持器的突然打开的不均匀的动态相比,这提供使能够以尽管如此总体上较短的打开持续时间受控地且柔和地打开的优点。
控制元件的如上所述的功能性轮廓由此允许至少一个夹钳的运动的受控的动态。由此可在无相对于输送方向的横向加速度的情况下或以相对于输送方向精确限定的横向加速度实现所抓取的对象的受控释放。在打开夹持器时对象的横向加速度例如由在打开夹持器期间作用到对象上的夹紧力引起。如果夹紧力例如引起在带有所抓取的对象的夹持器的关闭状态中夹钳的弹性运动(即弹性压缩)并且夹持器通过仅仅一个夹钳的由控制元件引起的偏转打开,则未由控制元件偏转的夹钳弹回且在夹持器不受控地迅速打开时引起横向加速度。
通过夹钳的运动的匹配的动态可防止不期望的横向加速度,其中,夹持器尽管如此尽可能迅速地打开。或者,例如当期望在一定的方向上以一定的旋转和/或以一定速度的抛出运动时,但是通过匹配的动态也可精确地且可复制地来实现预定的期望的横向加速度。
可选地,控制元件的功能性轮廓包括第一轮廓部段(其功能性轮廓以第一速度引起关闭至少一个夹钳)和第二轮廓部段(其功能性轮廓引起以第二速度施加夹钳的夹紧力),其中,该至少一个夹钳的夹紧力施加时间上跟随在该至少一个夹钳的夹紧力关闭之后,并且其中,尤其第二速度小于或大于第一速度。
利用如上所述的功能性轮廓例如可实现带有快速的第一关闭运动和接下来的夹持器的夹紧力的缓慢施加的夹持器的迅速关闭。至少一个夹钳的运动的匹配的动态可防止在抓取对象时夹紧力的不期望地迅速提高,其中,尽管如此夹持器总体上能够迅速关闭。由此可防止由于过快地施加夹紧力的损坏,这例如特别对于软的或脆的对象是有利的。此外,在缓慢地施加夹紧力时对象也还可改变其位置,例如在设计成自定心的夹钳中。
可选地,控制元件的功能性轮廓包括至少一个轮廓部段和尤其至少两个轮廓部段,其功能性轮廓在力作用到控制元件上的开始时的区域中和/或结束时的区域中引起至少一个夹钳的偏转速度的连续增加或连续减小。
通过偏转速度的连续增加或减小实现该至少一个夹钳的柔和的起动或柔和的制动,这尤其在高的打开和关闭速度的情况下是有利的。这对于夹钳或对于夹持器和/或对于被夹持器抓取的对象是保护材料的。连续的增加或减小例如可在数学意义上持续地、单调地和/或严格单调地进行。本发明也包括一种装置,其具有如上所述的夹持器和开关件,其中,开关件具有盘和尤其轮,其与控制元件共同作用。
本发明也包括一种装置,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夹持器以及开关件。在此,开关件具有盘和尤其轮,其与控制元件的功能性轮廓共同作用。
已知的以静止的滑块的形式的开关件(其应与夹持器的简单地构造的控制元件(例如滚子或轮)共同作用且在此引起夹钳的预定的动态)与作为开关件的盘或者例如还有轮相比复杂地来构造。
此外,静止的连杆具有高磨损。在应由静止的连杆引起作用到夹钳上的力的变化的部位上的磨损尤其高,因为每个与该静止的连杆共同作用的夹持器经过且加载静止的连杆。换言之,复杂地设计的静止的连杆(其具有类似于控制元件的功能性轮廓构造的部位,在其处应引起作用到夹钳上的力的变化)特别强地受载。
当输送设备包括比开关件更多的夹持器时,以静止的连杆的形式的开关件即比在夹持器处的控制连杆更强地受载。
而作为开关件的盘或轮简单地且耐用地来构造并且可通过与多个控制元件经常共同作用良好地抵抗负载。
为了引起夹钳的预定的动态,夹持器的控制元件构造为带有功能性轮廓的控制连杆。以该方式,夹钳相应于预定的动态运动,但是磨损被极强地减小,因为每个单个夹持器具有带有仅分别在单个夹持器与开关件共同作用时被加载的功能性轮廓的控制连杆。
利用带有功能性轮廓的静止的连杆具有高磨损的现有技术与此相对:因为输送设备典型地包括比开关件明显更多的夹持器,静止的连杆或者说开关件的功能性轮廓明显更频繁地被加载并且因此具有比单个夹持器的控制连杆的功能性轮廓更高的磨损。
由于开关件或轮的圆形和旋转,在开关件方面不产生特别易磨损的部位(例如对于刚性地固定的静止的连杆例如在静止的连杆与控制元件开始共同作用或者例如在静止的连杆弯折或其它形状变化时出现特别大的负载和/或磨损现象的部位)。
具有轮的开关件即可特别简单地且有利地来实现以及不那么易受干扰并且可更简单地来维护或更换。上面已进一步说明了简单设计的开关件的另外的优点。
可选地,开关件构造为带有在周缘侧上的槽的轮。
通过在周缘侧上的槽可有利地来引导控制元件。显著减小了在共同作用期间滑落的风险。
槽尤其具有凹形的横截面。如果槽具有凹形的横截面,控制元件可在与开关件共同作用时被定位在槽内,例如通过相对于槽的横截面定心。备选地,槽的横截面也可具有其它形状,例如有角的、阶梯式的或部分凸出的。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在以下段落中相应于本申请人的尚未公布的专利申请来说明输送设备。该输送设备包括驱动机构,其可沿着封闭的环绕轨道运动,并且输送设备包括多个夹持器,其被联结到驱动机构处或者可联结在该处。驱动机构例如是连续的输送机构,其在引导部中被移动,例如在通道中、尤其在引导通道中的链。备选地,驱动机构也可通过旋转体或通过各个车来实现。
作为可选的特征,上述输送设备附加地包括转移机构。转移机构可将所抓取的对象从输送设备的第一夹持器转移到输送设备的第二夹持器中。在此,尤其将所抓取的对象从关于第一夹持器的第一位置转移到关于第二夹持器的第二位置中,并且第一和第二位置关于相应的夹持器在与夹持器的接触部位、对象关于夹持器的位置和/或对象关于夹持器的定向方面相区别。
转移机构允许将所抓取的对象在相同的输送设备中在相同的环绕轨道上从第一夹持器转移到第二夹持器中。通过转移所抓取的对象,所抓取的对象可在一次经过封闭的环绕轨道时跳过和/或多次经过和/或尤其选择性地多次经过封闭的环绕轨道的部分。这提高了输送设备的应用可能性并且使其更灵活。备选地,可省去转移机构。备选地,也可在没有转移机构的情况下实现所抓取的对象的转移。也可省去所抓取的对象的转移。
在相同的输送设备内在转移之前和之后所抓取的对象关于相应的夹持器的第一和第二位置彼此相区别,这允许输送设备的还更灵活的且更多样地应用。第一和第二位置的区别可在于对象与夹持器的接触部位、对象关于夹持器的位置和/或对象关于夹持器的定向。通过不同的接触部位、不同的位置和/或不同的定向,例如可不同地作用到被抓取的对象上并且/或者从不同的空间方向上作用到被抓取的对象上。尤其与跳过和/或选择性地多次经过封闭的环绕轨道的部分的可能性相结合,输送设备的应用可能性和灵活性增大。备选地,在转移之前和之后被抓取的对象关于相应的夹持器的位置也可以相同。
在输送设备中,优选地使用夹持器,其具有可单独控制的第一夹钳和基本上结构相同地设计的第二夹钳以及与其相关联的第一和第二控制元件。此外,该设备具有第一和第二开关件,其为了第一和/或第二夹钳的针对性打开与第一或第二控制元件共同作用。开关件可沿着环绕轨道布置在不同的打开部位处或者也可在相同的打开部位处,以在那里针对性地打开夹持器或单个夹钳。
优选地,存在打开部位,在其处布置有第一和第二开关件。开关件也可通过控制装置来激活和解除激活,以便选择性地打开第一或第二夹钳。由此可影响释放对象的方向。
夹持器在驱动机构处被固定成使得其优选地大致从上面、也就是说以悬挂在驱动机构处的方式容纳对象。打开的夹持器口在容纳时优选地在竖直方向上指向下,并且对象可在被引入其之间。因此,对象可以竖立地布置在容纳部位处,并且输送设备可位于容纳部位之上而不是其旁边。由此在侧向上节省空间。在轨道的其它区域中,夹持器可占据其它方向。
输送设备尤其适合于抓取、输送和松开几乎任意形状的在空间上延展的对象。其尤其适合用于对称的对象和/或带有保持环的这样的和/或带有空心形状的对象。一优选的应用情况是输送预制件用于吹塑成型由塑料构成的容器、尤其PET瓶。可利用结构相同的夹持器在待抓取的区域中来输送带有不同形状和/或大小的对象。由于夹持器的高匹配能力,也可实现混合的运行,在其中同时在输送设备中输送不同的对象。通过带有两个结构相同的可单独激活的夹钳的夹持器,可针对性地在不同方向上释放对象且由此供应给不同的再加工工位。
通过定向的产品释放实现对象的分类。根据预定的特征、例如尺寸,可在输送方向上观察向右或向左释放对象并且供应给不同的另外的工位或输送路径。该分类功能可利用简单的器件实现。
如上所述的输送设备可选地可通过一种方法来运行,在该方法中在第一步骤中由输送设备的第一夹持器来抓取待抓取的对象。在第二步骤中,将被抓取的对象从输送设备的第一夹持器转移到输送设备的第二夹持器处。并且在第三步骤中,将被抓取的对象从输送设备的第二夹持器释放。
作为附加的选项,在上述方法的第二步骤中,将被抓取的对象从关于第一夹持器的第一位置中转移到关于第二夹持器的第二位置中,其中,第一和第二位置关于相应夹持器在与夹持器的接触部位和/或对象关于夹持器的位置和/或对象关于夹持器的定向中相区别。
通过包括上述三个步骤的方法运行的输送设备的优点和备选方案已在上面在说明转移机构时进一步说明。类似的适用于在第二步骤之前和之后(即在转移之前和之后)被抓取的对象关于相应的夹持器的不同位置的优点和备选方案。在此,可选地在该方法的第二步骤之后被抓取的对象至少部分地经过输送设备的封闭的环绕轨道的与在该方法的第二步骤之前所抓取的相同的对象已经经过的相同的截段。换言之,通过第二夹持器抓取的相同的对象至少部分地经过已通过第一夹持器抓取的对象所经过的相同的环绕轨道。
封闭的环绕轨道的多次经过的且尤其选择性地多次经过的部分的优点同样上面已进一步来说明。但是备选地,环绕轨道的部分也可被跳过、即省略或缩短。尤其以该方式可绕过被切断的加工工位或跨接环绕轨道的相应部分。由此,输送设备的相同的环绕轨道可明显更多样地、更灵活地且还更有效地且更成本有利地来应用和运行。
关于第二方面,该目的至少部分地通过在以下段落中所说明的输送设备来实现。
本发明包括具有一种输送设备,其带多个可沿着环绕轨道运动的夹持器。在此,每个夹持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夹钳、至少一个第二夹钳和至少一个控制元件,并且该至少一个控制元件为了针对性地打开第一和/或第二夹钳与开关件共同作用。此外,输送设备沿着环绕轨道具有带有第一类型的开关件的至少一个第一打开部位和带有第二类型的开关件的第二打开部位。并且输送设备的每个夹持器具有至少一个控制元件,其设计成使得其与第一类型的开关件或与第二类型的开关件共同作用。
不同类型的开关件不同之处在于,其分别仅与特定选择的控制元件共同作用。例如,不同类型的开关件不同之处在于不同的空间布置,在于共同作用的时间上不同的阶段和/或在于共同作用的不同工作原理或方式。
对于带有不同空间布置的不同类型的开关件的示例是各包括可旋转地支承的盘的开关件,其中,盘以不一样大的距离和/或在被输送经过的夹持器的不同侧上来布置。根据控制元件的功能性轮廓与夹持器的距离,夹持器仅与一种类型的开关件共同作用。
对于带有共同作用的时间上不同的阶段的不同类型的开关件的示例是各包括可旋转地支承的盘的开关件,其中,盘在周缘侧中具有凹部并且盘在其周缘侧处以与夹持器相同的速度旋转。在输送经过开关件时撞到开关件的盘的凹部上的控制元件由于不与开关件接触而不能与其共同作用。通过在输送方向上相继布置多个这样的开关件可来构造开关件与输送设备的夹持器的共同作用的时间上推移的阶段。
输送设备的夹持器可具有一个控制元件、两个控制元件或更多个控制元件,其中,对于每个夹持器控制元件的数量可变化。控制元件可构造成使得其与仅仅一个类型的开关件共同作用或者与多个类型的开关件共同作用。
关于第二方面,输送设备的夹持器可具有控制元件,其构造为控制连杆。但是备选地,输送设备的夹持器也可具有不构造为控制连杆的控制元件。输送设备的夹持器也可具有部分地构造为控制连杆而部分地不构造为控制连杆的控制元件。
输送设备可具有至少两个、至少三个或尤其至少四个打开部位。在此,这些打开部位各具有至少一个开关件,但是尤其还各至少两个开关件,尤其还各至少三个开关件或更多。
输送设备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类型的开关件和第二类型的开关件,其各布置在不同的打开部位处。输送设备也可具有三个不同类型或者还更多不同类型的开关件,其布置在相同的和/或不同的打开部位处。
带有具有不同类型的开关件的打开部位的输送设备可针对性地将被抓取的对象输送到不同的打开部位处。例如,通过将对象通过夹持器的针对性地打开在不同的打开部位处抛出或者从夹持器中取出,这允许将被输送的对象分类。例如,通过这样的输送设备,用于例如进一步处理的不同的加工工位也可根据需要设有对象。装填和/或包装工位和/或用于继续输送的装置也可根据需要设有由输送设备输送的对象。
可选地,输送设备具有多个夹持器,其具有可单独控制的第一夹钳和基本上结构相同地设计的第二夹钳以及与它们相关联的第一和/或第二控制元件,并且带有与第一或第二控制元件共同作用的第一和第二类型的开关件以针对性地打开第一和/或第二夹钳。
带有基本上结构相同地设计的夹钳的夹持器可适宜地构造,并且维护和更换由于基本上结构相同的备件而非常简单且不复杂。
但是夹钳也可不同地来设计。夹钳尤其仅可由此相区别,即控制元件构造成使得控制元件各与不同类型的开关件共同作用。控制元件尤其为此以与相应的夹钳的不同距离来布置。
可选地,输送设备沿着其环绕轨道具有至少一个检测装置,其构造成给输送设备提供关于夹持器且尤其关于被抓取的对象的信息。
检测装置尤其可具有传感器并且/或者联结在关于输送设备在内和/或在外的传感器处。
沿着环绕轨道的检测装置提供该优点,即检测装置给输送设备提供输送设备可进一步处理的信息,例如用于针对性地控制夹持器、用于使流程自动化、用于质量控制和/或用于监控或作为安全检查。
该信息例如可以是关于夹持器的打开状态、夹持器的夹紧力、夹持器的填充状态、被抓取的对象的质量和/或类型和/或关于被抓取的对象的类别的信息。类别是指对象例如可以是相同类型但是不同类别,即例如不同大小、延伸、厚度、涂装和/或性质。
检测装置例如可将被抓取的对象是否具有一定的质量、例如是否具有变形或裂缝或不足的厚度的信息传递给输送设备。
在质量不良时,输送设备可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在一定的打开部位处打开相应的夹持器。以该方式,输送设备可设有质量控制部,其自动地拣出废品。
可选地,除了带有第一类型的开关件的第一打开部位和带有第二类型的开关件的第二打开部位之外,输送设备沿着其环绕轨道具有带有不仅第一类型的开关件而且第二类型的开关件的另外的打开部位。
带有第一和第二类型的开关件的另外的打开部位可保证,利用与第一和/或第二类型的开关件共同作用的控制元件打开夹持器。该另外的打开部位以下被称为第三打开部位。在使用多于两个类型的开关件时,第三打开部位可同时具有所有类型的开关件。
第三打开部位可用于在任何情况中打开被输送经过的夹持器并且由此在该部位处打开输送机构的所有夹持器。这尤其可被用于在确定的部位处从所有夹持器中取出所有被抓取的对象。
可选地,上述的输送设备中的一个的开关件中的至少一个可通过控制装置激活和解除激活,由此该开关件选择性地与或不与被输送经过的夹持器的控制元件共同作用。
控制装置可被自动地控制和/或手动地切换。例如,控制装置可通过输送设备自身或者由来自输送设备的信号来控制。
可选地,输送设备沿着其环绕轨道具有任合类型的无控制装置的至少一个开关件,其与任何被输送经过的和相应地设计的控制元件共同作用。
如果输送设备沿着其环绕轨道具有任合类型的无控制的至少一个开关件,则每个控制元件在经过环绕轨道的过程中至少在一打开部位处与开关件共同作用。这保证,夹持器在完整经过环绕轨道时至少一次与开关件共同作用。以该方式保证,每个夹持器在完整经过环绕轨道时例如被打开。这例如可被用于保证在完整经过环绕轨道期间完全清空输送设备。
可选地,环绕轨道具有至少一个处理区段、尤其螺旋形伸延的处理区段。
处理区段是环绕轨道的子区段,其中,被输送的产品在子区段上被处理。产品可在处理区段上例如被涂装、表面处理、热处理(冷却和/或加热)、辐射(例如以离子的和/或非离子的射线辐射)、化学处理、消毒和/或以臭氧冲洗。所有处理可单次或多次并且还相互组合地和/或彼此相继地来运用。处理区段尤其可以是冷却区段,在其上能够冷却或来冷却被输送的产品。
处理区段例如可螺旋形地伸延、具有螺旋的形状或者还仅在唯一的平面中伸延。处理区段也可具有其它形状,例如在一平面中的直线或弯曲的形状而或还在多个平面中彼此相叠和/或并排。
可选地,输送设备具有转移机构以及夹持器,其带有至少两个夹钳对。
转移机构以及带有两个夹钳对的夹持器的相应的优点上面已进一步来说明。
关于第三方面,该目的至少部分地通过在以下段落中所说明的输送设备来实现。
输送设备,其具有包括多个元件的驱动机构,其中,每个元件包括多个夹钳对,不同类别的对象沿着驱动机构以相同类别的对象的组来布置,其中,相同类别的对象的组被夹钳对抓取,其至少对于相同类别对象的组布置在驱动机构的至少两个元件处。本发明的该第三方面可与本发明的其它方面组合,或者但是也可完全独立地实现。换言之,根据第三方面,相同类别的对象的组超过驱动机构的元件的边界。
关于第三方面的输送设备的夹持器可具有构造为控制连杆的控制元件。但是,输送设备的夹持器备选地也可具有不构造为控制连杆的控制元件。输送设备的夹持器也可具有部分地构造为控制连杆而部分地不构造为控制连杆的控制元件。
尤其关于第三方面,夹钳对(通过其在分别相同类别的组中来抓取至少两个类别的对象)在第一类别的对象的所有组中布置在驱动机构的至少两个元件处。
可选地,关于第三方面,夹钳对(通过其在分别相同类别的组中来抓取至少两个类别的对象)在第一类别的对象的所有组中以及在第二类别的对象的所有组中布置在驱动机构的至少两个元件处。
可选地,关于第三方面,夹钳对(通过其在分别相同类别的组中来抓取至少两个类别的对象)在任何类别的对象的所有组中布置在驱动机构的至少两个元件处。
关于第三方面的这样的输送设备提供该优点,即不同类别的对象可成组地被运输,而这些组的布置和尺寸不由驱动机构的元件的布置和尺寸来限制和/或确定。
例如,也可通过提高每个夹持器的夹钳对的数量来提高输送设备的效率和输送功率,而通过该提高不限制和/或预定所输送的对象的类型和尤其所输送的对象的组的尺寸和/或布置。
例如,关于第三方面,驱动机构的元件具有两个夹钳对。
但是关于第三方面,驱动机构的元件例如也可具有三个、四个且尤其五个夹钳对。每个元件的夹钳对的数量例如也可在元件与元件之间变化。每个夹持器多个夹钳对提高了输送设备的效率和输送功率并且降低了在制造、维护和修理输送设备时的成本。
例如,关于第三方面,相同类别的分别三个对象的两个组在输送方向上交替地依次来输送。
关于第三方面,每个组分别相同类别的对象的数量例如也可为四个、五个且尤其六个。每个组分别相同类别的对象的数量也可在组与组之间变化。
成组地输送分别相同类别的对象允许有效地输送例如成批地或大量来生产的和/或以多个来处理或需要的对象。
关于第三方面,相同类别的对象的组可选地可通过对于每个组固定在驱动机构的最高两个、尤其最高三个且尤其最高四个元件处的夹钳对抓取。
分别相同类别的多个对象的组分布到驱动机构的多个元件上允许稳定地且灵活地输送该组和/或将输送设备与新的任务灵活地匹配。
关于第三方面,可选地,夹钳对(通过其来抓取相同类别的对象的组)具有至少一个控制元件,其仅可与分别按照对象的类别不同的且特定的开关件共同作用。
尤其关于第三方面,每个夹持器块对被固定地编程。也就是说,每个夹钳对构造成使得其仅与一定类型的开关件且必要时仅与和一定类别的对象相关联的一定类型的开关件共同作用。
固定编程的夹持器块对的优点在于低的制造和维护成本、简单的结构和简单的工作原理。
关于第三方面的目的的解决方案可通过一种在以下段落中所说明的用于运行输送设备的方法来实现。
用于运行输送设备的方法,其中,输送设备具有包括多个元件的驱动机构,其中,每个元件包括多个夹钳对,其中,以相同类别的对象的组沿着驱动机构来输送不同类别的对象,并且由至少在相同类别的对象的组中布置在驱动机构的至少两个元件处的夹钳对来输送相同类别的对象的组。
只要这不出于技术原因被排除,本发明的特征可与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所说明的示例的特征组合,且反之亦然。
不同方面的特征尤其可相互组合。所有上述夹持器例如尤其可具有控制元件,其带有具有至少一个弯曲的轮廓部段的功能性轮廓。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示例在图中示出且接下来来说明。其中纯示意性地:
图1a-d以不同的视图显示了带有两个以卡箍的形式的夹钳的夹持器;
图2a-c显示了在关闭的、单侧打开的和两侧打开的状态中的图1a-d中的夹持器;
图3a-e以不同的视图显示了带有两个以卡箍的形式的夹钳的备选的夹持器;
图4显示了具有向内预紧的夹钳的夹持器;
图5显示了在夹持区域中带有附加的弹性夹持元件的夹持器;
图6a-d显示了带有两个以卡箍的形式的夹钳的另一备选的夹持器和在容纳对象时该夹持器的不同的快照;
图7a+b显示了在通过选择性地打开第一或第二夹钳释放对象时的夹持器;
图8显示了输送设备;
图9显示了具有带有两个夹钳对的夹持器的输送设备的部分;
图10显示了穿过图9中的输送设备的第一横截面;
图11显示了穿过图9中的输送设备的第二横截面;
图12显示了图9中的输送设备的环绕轨道的一部分;
图13显示了穿过图12中的输送设备的环绕轨道的横截面;
图14显示了带有具有功能性轮廓的控制元件的夹持器;
图15显示了带有具有功能性轮廓的控制元件的另一夹持器以及属于此的开关件;
图16以侧视图显示了图15中的夹持器和开关件;
图17a-d显示了带有不同地布置的控制元件的夹持器;
图18显示了带有五个打开部位的输送设备;
图19从上面显示了图18中的输送设备;
图20显示了带有凹部的开关件;
图21a-f显示了开关件沿着输送设备的环绕轨道的示意性示出的布置;
图22显示了用于输送上接输送元件的相同类别的对象的组的输送设备的一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图1至8和12至13显示了相应于本申请人的尚未公布的专利申请的实施形式。
图1a-d以不同的视图在关闭的状态中显示了带有夹持器体10和以卡箍21、31的形式的两个夹钳20、30的夹持器1。
夹持器体10是大致方形的并且具有四个在其纵向上连续的管式的凹部11、12、13、14。如在图3e中所示,其可由多个相互连接的部分构成,其中,凹部由沿着这些部件的连接面的槽来形成。凹部中的每两个11、12或13、14处于共同的平面E1或E2中并且彼此平行地伸延。夹持器体10包括这里未示出的附加的元件,利用其可将夹持器体10联结到输送设备的驱动机构处。
夹钳20、30具有回环的形式,其在俯视图(图1a)中是大致矩形的并且具有两个彼此平行地伸延的并排的固定截段23、24或33、34。利用这些固定截段23、24或33、34将卡箍21、31支承在夹持器体10中的凹部11、12或13、14中。固定截段23、24、33、34中的每一个过渡到大约垂直于此定向的截段26、27或36、37中。这些截段通过另外的截段28、38(其又大约平行于相应的卡箍21、31的固定截段伸延)相互连接。夹持区域22、32位于另外的截段28、38内。截段23、24、26、27或33、34、36、37基本上处于平面E1或E2中,而夹持区域22、32垂直于这些平面定向。其由此共同形成凹部40,对象可被容纳在其中且例如可通过保持环或止挡的下接来保持。在该示例中,通过使按照三角形式的卡箍21、31从平面E1或E2中向外伸出,形成夹持区域22、32,从而凹部40朝向外逐渐变细。
卡箍21、31在端部区域中此外具有操纵截段25、35,其从平面E1或E2中伸出。操纵截段25、35作为控制元件直接与开关件共同作用或者携带控制滚子25'、35'(图2a),其在这样的开关件处滚动。操纵截段和控制元件表示同一元件并且同义地来使用。两个夹钳20、30的操纵截段25、35在该示例中布置在夹持器体10的同一侧上,但是指向相反的方向(镜像对称的结构形式)。在图3a-e的示例中,其位于夹持器体10的相对侧上(轴对称的结构形式)。
夹持器1如下起作用:固定截段23、24或33、34位于夹持器体10中的凹部11、12或13、14中。由此,卡箍21、31占据在图1b-d中所示的静止位置,在该位置中其位于平行的平面E1、E2中。通过卡箍的合适的预紧或变形也可实现,卡箍在未加载的状态(未操纵控制元件)中彼此压靠,如在图2a中所示。卡箍21、31的固定截段23、24或33、34不是沿着共同的轴线来支承,而是分别沿着两个优选地平行的轴线A1、A2、A1'、A2',其分别通过凹部11、12或13、14来规定。由此,当通过操纵杠杆式的操纵截段25、35从外面将力施加到卡箍上时,卡箍不能自由旋转、而是变形。使卡箍21、31围绕大约的摆动轴线摆动,该摆动轴线大约处于在这两个轴线A1、A2或A1'、A2'之间的中点的区域中。图2b显示了在操纵杠杆25时第一夹钳20的偏转和扭转。图2c显示了在操纵两个杠杆25、35时两个夹钳20、30的偏转和扭转。在松开操纵截段25、35时,弹性变形的卡箍21、31又回到限定的初始位置中。
卡箍21、31不必一件式地来制造,而是也可由刚性地相互连接的多个元件构成。这些元件例如也可由不同的材料构成。
图3a-e显示了图1a-d、图2a-c中的夹持器的变型,在其中操纵截段25、35位于夹持器体10的相对侧上。卡箍21、31和夹持器体10此外在结构和功能上相同。夹持器体10可以是多件式的(图3e)。图3d显示了从上面对卡箍21、31的夹持区域22、32的俯视图。
图4显示了如在图1a-d中的夹持器10,在其中卡箍21、31通过附加的预紧元件50、在此弹簧元件相互预紧。
图5以从上面对卡箍21、31的夹持区域22、32的俯视图显示了另一夹持器。夹持区域22、32U形地弯曲。在U的两个边腿之间存在夹持元件60,其具有比卡箍21、31更大的弹性。其例如是弹簧元件或橡胶元件。这两个夹持元件60用于,夹持器1能够更好地匹配待承担的对象的不同周缘和形状并且更可靠地保持对象。容纳部40足够大,使得弹簧能向外偏。通过夹持元件60的合适的表面设计,也可在摩擦配合中来抓取对象。
图6a-d显示了具有自打开功能的图1a-d中的夹持器的变型。卡箍21、31的侧向截段27、37中的一个例如U形地弯曲,从而在截段27、37之间形成凹部42。当夹持器从侧面、也就是说在图6a中垂直于图画平面且在图6b-d中在输送方向F上向着对象2被移动(图6b)时,这些U形的截段用作操纵元件27'、37'用于通过待容纳的对象至少部分地打开夹持器1。侧向接近的对象2将这两个边腿27、37彼此压开(图6c)。由此,夹持器1略微打开,从而对象被移入在夹持区域中的容纳部40中并且在夹钳弹回时容纳在其之间(图6d)。不是通过开关件、而是仅间接通过卡箍21、31使操纵截段25、35运动。
图7a+b显示了在通过选择性地通过第一或第二开关件72、74打开第一或第二夹钳20、30释放对象2时的夹持器1。如果激活左边的夹钳30,使其向左下偏转。对象2那么向左落(图7a)。在打开右边的夹钳时,对象相应地向右落(图7b)。以该方式,可实现方向控制的释放且由此例如实现分类功能。
图7a+b此外显示了夹持器1支承在输送设备80的驱动机构82处。驱动机构82在此是尤其连续运动的链,其运动轨迹由通道84来确定。输送方向垂直于绘图平面。链82包括多个链节,例如其中的每个或每两个用作用于夹持器1的载体。
图8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带有驱动机构82、这里链(其可沿着封闭的环绕轨道U运动)的输送设备80。多个夹持器1联结到驱动机构82处。此外存在开关件72、74,其与控制元件25、35共同作用成使得夹持器1在打开部位S处被打开。通过操纵第一控制元件25来打开在输送方向F上右边的夹钳20而通过操纵第二控制元件35打开左边的夹钳30。开关件72、74优选地可开关,从而能够选择性地激活一个或者另一个或者它们两个,以便如在图7a+b中所示将对象2释放到不同的加工路径处。
图9至11显示了具有带有功能性轮廓的控制元件的实施形式。这样的功能性轮廓的工作原理在图14和接下来的说明中来阐述。
图9以透视图显示了输送设备81的部分,其包括带有两个夹钳对的夹持器1。在图9中绘出固定在驱动机构82处的两个夹持器1。驱动机构82是链并且在这里构造为引导通道85的通道内运动。链82包括多个链节,例如其中的每个或者每两个用作用于夹持器1的载体。在此,夹持器1具有L形的夹持器体90,其带有长的边腿和垂直于此的短的边腿。L形的夹持器体90的短边腿的端侧固定在驱动机构82处。
在夹持器体90的与夹持器体90的短边腿的端侧相对的部位上布置有第一夹钳对。第一夹钳对由第一夹钳20和第二夹钳30组成。夹钳20、30与图1中的夹持器1的夹钳结构相同并且以相同的方式与夹持器体90相连接(也就是说支承在夹持器体90的凹部中)。第一夹钳20具有带有功能性轮廓的操纵截段25。在图9中所示的关闭状态中,第一夹钳对在夹持器体90的短边腿的纵轴线的方向上延伸或者指向该方向。换言之,由第一夹钳对抓取的对象2的纵轴线例如指向夹持器体90的短边腿的纵轴线的方向。
在夹持器体90的长边腿的端侧上布置有第二夹钳对。第二夹钳对与第一夹钳对结构相同并且同样由第一夹钳20和第二夹钳30组成。在此,第一夹钳20也具有带有功能性轮廓的操纵截段25。在图9中所示的关闭状态中,第二夹钳对在夹持器体90的长边腿的纵轴线的方向上延伸或指向该方向。换言之,由第二夹钳对抓取的对象2的纵轴线指向夹持器体90的长边腿的纵轴线的方向。由此,第二夹钳对在关闭的状态中垂直于第一夹钳对。
第一开关件91和第二开关件92例如固定在输送设备81的引导通道85处。图9显示了在打开部位S处的输送设备82,因为夹持器1可通过开关件91、92来打开。第一开关件91布置成使得其可与第一夹钳对的操纵截段25共同作用。第二开关件91布置成使得其可与第二夹钳对的操纵截段25共同作用。第一开关件91和第二开关件92两者结构相同并且构造为旋转支承的盘,其径向上处于外部的侧(即盘的周缘侧)面必要时与操纵截段25共同作用。
在图9中,第一和第二开关件91或92在触发位置中在引导通道85处固定成使得其在驱动机构82运动通过该引导通道85时始终与所有相应的移动经过的操纵截段25共同作用。这意味着,当这些相应的操纵截段25受该驱动机构82的运动限制地运动经过开关件91或92时,开关件91、92与所有存在于固定在该驱动机构82处的夹持器1处的相应的操纵截段25共同作用。
“相应的操纵截段25”是指,在图9中每个开关件91、92构造和/或布置成使得这些开关件91、92分别仅与一定选择的操纵截段25(即所谓的“相应的操纵截段25”)共同作用。这在图9中的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和第二夹钳对的操纵截段25的分离的空间布置以及第一开关件91和第二开关件92的分离的布置来实现。
备选地,开关件91、92也可在引导通道85处被固定成使得开关件仅暂时地占据上述触发位置且暂时地占据非触发位置,在其中开关件91、92不与运动经过的相应的操纵截段25共同作用。以该方式可接通或切断开关件91、92与运动经过的相应的操纵截段25的共同作用。开关件91、92例如可通过控制装置来激活和解除激活。
图10和图11两者都显示了穿过已在图9中示出的输送设备81的横截面。在图10中显示了第一横截面,在其中对象2被夹持器1的第一夹钳对抓取。由第一夹钳对抓取的对象2的纵轴线指向夹持器体90的短边腿的纵轴线的方向。在此,由第一夹钳对抓取的对象2的纵轴线垂直于夹持器体90的长边腿的纵轴线的方向。
在图11中显示了第二横截面,在其中对象2被第二夹钳对抓取。由夹持器1的第二夹钳对抓取的对象2的纵轴线指向夹持器体90的长边腿的纵轴线的方向。由第二夹钳对抓取的对象2的纵轴线在此垂直于夹持器体90的短边腿的纵轴线的方向。由此,由第二夹钳对抓取的对象2的纵轴线垂直于由第一夹钳对抓取的对象2的纵轴线的方向。
在所示的实施形式中,被抓取的对象2的纵轴线分别在相同的方向上延伸,夹钳分别在该方向上延伸,或平行于该方向。因此,就关于所抓取的对象2的纵轴线的方向的陈述即也适用于关于夹钳延伸的方向。
图12以俯视图显示了图9中的输送设备81的环绕轨道U'的一部分。输送方向F被绘出并且在环绕轨道U'中的回环的区域中从右向左以相应相反的输送方向F伸延。引导通道85(和因此还有驱动机构82和固定在其处的夹持器1)在环绕轨道U'的回环的走向中围绕平行于输送方向F的旋转轴线旋转了90度。在回环开始之后的环绕轨道U'的区域和在回环结束之前的环绕轨道U'的区域彼此平行地伸延。这些区域限定了转移区W。在转移区W中,在环绕轨道U'的平行地伸延的区域中并且平行于此地布置有回转部(Rundlauf)95。
如在图12中示意性地通过通道85的所绘出的横截面的定向所示,当夹持器1的第一夹持器对位于图12中的绘图平面中时,夹持器1在输送方向F上从图12的右边缘第一次(第一次经过)进入转移区W中。在输送方向上在环绕轨道U'的回环之后,夹持器1在输送方向F上从图12的右边缘第二次(第二次经过)进入转移区W中。在横穿或经过转移区时,不仅在第一次经过时而且在第二次经过时夹持器1的定向保持不变。
在转移区W中,由夹持器1的第二夹钳对抓取的对象2被转移到另一夹持器1的第一夹钳对中。对象2的转移例如可通过转移机构93在转移方向R(通过带有空心尖端的箭头示出)上实现,如为了简化图示未在图12中而是在图13中在通过在图12中绘出的剖切平面V的横截面中示出。
如果对象2被夹持器1通过第二夹钳对抓取并且沿着环绕轨道U'在输送方向F上输送,则对象第一次经过转移区W。然后,对象2也第一次经过环绕轨道U'的回环。接着,对象2第二次经过转移区W并且在该第二次经过转移区W时由夹持器1的第二夹钳对在转移方向R上转移到另外的夹持器1的第一夹钳对中,其中,该另外的夹持器1第一次经过转移区W。现在由另外的夹持器1的第一夹钳对抓取的对象现在第二次经过环绕轨道U'的回环并且最终第三次经过转移区W,而在此但是不再被转移到另一夹持器1中。
以该方式,由输送设备81输送的对象2两次经过环绕轨道U'的回环,而夹持器1仅一次经过回环。对象2在环绕轨道U'中经过回环的双倍路程。这可非常有利地被用于例如缩短或简化输送设备。这节省了成本、空间和时间(例如在维护、改装和/或清洁时)。在此,回环可呈现任意形状或造型。回环的长度也可变化。
例如,通过所输送的对象2的转移,在仅一半长的回环中来构造冷却区段(即与无转移的回环相比在带有一半路程的回环中),而在此在相同的速度下不缩短冷却持续时间。但是,例如也可经过净化设备两次,以便应用净化过程两次,然而为此不需要两个净化设备而是仅需要一个净化设备。相同的也适用于所有被多次运用到对象2上的其它过程和应用,例如以可见光、UV光、其它波长的电磁辐射和其它离子的和/或非离子的射线辐射。例如,有利地可通过输送设备81来执行重复的加热和/或冷却或重复的涂覆、涂绘和/或上漆。
备选地,可在与所绘出的输送方向F相反的方向上经过环绕轨道U'。备选地,也可在与转移方向R相反的转移方向R*上实现转移(在附图中以带有实心尖端的箭头表示)。通过逆着输送方向F的输送或者通过在转移方向R*上的转移,由夹持器1的第二夹钳对抓取的对象2已在第一次经过转移区W时被转移到另外的夹持器1的第一夹钳对中。由于该另外的夹持器1已经经过了环绕轨道U'的回环,被其抓取的对象完全不经过回环。环绕轨道U'的回环即被对象2跳过或者换言之被绕过或跨越。这例如可用于相对于输送设备81的夹持器1再抓取或再定位对象2。由此,对象2例如可水平取向地被夹持器1抓取,发送到另外的(被旋转的)夹持器1处并且在另外的夹持器1转回之后竖直取向地被继续输送。
可选地,转移机构93可构造成使得其不仅可在转移方向R上而且可在与此相反的转移方向R*上转移对象2。
转移机构93关于被输送的对象2的流示出一分向器,其根据构造和转移方向R或R*允许所输送的对象2在一次经过输送设备的闭合的环绕轨道时省略或跳过输送设备的该闭合的环绕轨道的一定的部分或截段或者双重地或还更频繁地经过这些部分或截段或者刚好仅仅一次经过环绕轨道的这些部分或截段(其中,在最后的情况中,转移机构93例如不转移对象2)。
可选地,也可在转移区W中布置多个转移机构93。通过将对象2在转移区W中两次或更多次地转移,被输送的对象2例如也可三次或更多次地经过输送设备的闭合的环绕轨道的一定的部分或截段。
图13显示了穿过图12中的输送设备81的环绕轨道U'的横截面。在此,该横截面在转移区W中沿着在图12中绘出的剖切平面V-V伸延。图13显示了转移机构93。转移机构93包括回转部95和沿着回转部95运动的转移元件94。转移元件94在沿着回转部95转移期间以与夹持器1沿着封闭的环绕轨道U'相同的速度在相同的方向上运动。转移元件94在图13的左侧上抓取对象2,其首先被夹持器1的第二夹钳对抓取。之后,该夹持器1释放对象2,并且转移元件94或转移机构93将对象2在转移方向R上摆动至另外的夹持器1。该另外的夹持器1以其第一夹钳对抓取对象2。根据该设备如何来运行,第一夹钳对还可在左侧上保持另外的对象2,或者第二夹钳对还可在右侧上保持另外的对象2(未绘出)。
被抓取的对象2关于夹持器1的位置例如对于特殊加工且尤其对于一定的加工工位也可以是重要的。这在不同的定向中在不同的制造和/或加工步骤中大约是这样的情况,例如在在竖直位置中制造时和在水平位置中加工时。通过将被抓取的对象2从夹持器1转移到同一环绕轨道的另一夹持器1,其中,被抓取的对象2关于相应的夹持器1改变其位置,例如可使对被输送的对象2的接近或其加工容易或者甚至才使之成为可能。
图14作为用于至少部分地解决根据第一方面的目的的实施形式显示了带有具有功能性轮廓的控制元件25的夹持器1。夹持器1具有仅一个控制元件25。控制元件25使夹钳20偏转。另一夹钳30不被控制元件偏转。
图15显示了带有仅仅一个控制元件25的另外的夹持器1。该控制元件25也具有功能性轮廓。此外,在图15中示出开关件91,当使夹持器1在输送方向F上移动时,开关件91与控制元件25共同作用。开关件91构造为可自由旋转地支承的轮。开关件91在与控制元件25的共同作用期间在旋转方向D上旋转。控制元件25在共同作用期间在接触时使开关件91在旋转方向D上旋转。开关件91不被驱动并且可自由旋转。在开关件91的周缘侧上构造有槽100。槽100具有半圆形的凹形的横截面。槽100用于在其与开关件91共同作用期间可靠地容纳和引导控制元件25。
为了使开关件91仅与控制元件25的功能性轮廓共同作用,在控制元件25处构造有鼻部101。鼻部101构造成使得控制元件25的功能性轮廓在槽100内与开关件91共同作用,而在输送控制元件25经过开关件91时控制元件25的不同于功能性轮廓部分的不接触开关件91。鼻部101在输送方向F上观察例如在投影于垂直于输送方向F的平面中时围绕开关件91延伸。鼻部101在控制元件25上布置在控制元件25的功能性轮廓与夹持器体10之间。
图16显示了与在图15中相同的夹持器和相同的开关件,但是以侧视图示出。在侧视图中,可清楚地看出控制元件25的功能性轮廓。控制元件25的功能性轮廓具有四个轮廓部段102a-102d。这四个不同的轮廓部段102a-102d通过曲率半径和/或弯曲方向彼此相区别。
第一轮廓部段102a位于控制元件25的远离夹持器体10的自由端处并且在与开关件91的弯曲相反的方向上具有均匀的曲率。第一轮廓部段102a的弯曲例如具有与开关件91的周缘侧大约相同的曲率半径。第一轮廓部段102a在控制元件25与开关件91共同作用时引起夹钳20以均匀增加的速度在其打开状态的方向上的偏转、即夹钳20的柔和加速的打开运动。
第二轮廓部段102b直接联接到第一轮廓部段102a处。第二轮廓部段102b具有与第一轮廓部段102a的弯曲相反、即这里在开关件91的弯曲方向上的弯曲。第二轮廓部段102b的曲率半径比第一轮廓部段102a的曲率半径小两倍。第二轮廓部段102b在控制元件25与开关件91共同作用时引起夹钳20以均匀减小的速度在其打开状态的方向上的偏转、即夹钳20的柔和制动的打开运动。
第三轮廓部段102在夹持器体10方向上直接联接到第二轮廓部段102b处。第三轮廓部段102c直地来构造。第三轮廓部段102c在控制元件25与开关件91共同作用时引起夹钳20以保持不变的速度在其打开状态的方向上的偏转、即带有恒定速度的夹钳20的打开运动。
第四轮廓部段102d在夹持器体10方向上直接联接到第三轮廓部段102c处。第四轮廓部段102d如第二轮廓部段102b那样具有在开关件91的弯曲方向上的弯曲。第四轮廓部段102d的曲率半径比第一轮廓部段102a的曲率半径小三倍。第四轮廓部段102d在控制元件25与开关件19共同作用时引起夹钳20以均匀减小的速度在其关闭状态的方向上的偏转、即夹钳20的柔和制动的关闭运动。
轮廓部段102a-102d的曲率半径根据要求和夹钳20的期望的偏转具有不同的值。由此,第一轮廓部段102a的曲率半径例如可处在5mm至100mm的范围中、尤其在10mm至70mm的范围中且尤其在15mm至50mm的范围中。但是第一轮廓部段102a也可构造成直的。
第二轮廓部段102b的曲率半径可处在5mm至100mm的范围中、尤其在10mm至70mm的范围中且尤其在15mm至50mm的范围中。但是第二轮廓部段102b也可构造成直的。
第四轮廓部段102d的曲率半径可处在5mm至100mm的范围中、尤其在10mm至70mm的范围中且尤其在15mm至50mm的范围中。但是第三轮廓部段102c也可构造成直的。
但是第三轮廓部段102c也可具有弯曲。在此,第三轮廓部段102c的曲率半径可处在5mm至100mm的范围中、尤其在10mm至70mm的范围中且尤其在15mm至50mm的范围中。
在夹持器体10方向上联接到第四轮廓部段102d处地布置鼻部101。控制元件25的功能性轮廓位于控制元件25的远离夹持器体10的自由端处。控制元件25的功能性轮廓在输送方向F上布置在前。换言之,控制元件25的功能性轮廓在输送方向F上运动时关于控制元件25与夹钳20相连接的部位在前。但是,控制元件25的功能性轮廓也可布置在后。控制元件25的功能性轮廓也可不仅在前而且在后地来布置或构造。
图17a-d显示了带有不同地布置的控制元件25、35的夹持器1。方向说明(如上、下、左和右)针对附图的绘图平面。在图17a-d中,未绘出的输送方向F垂直地从绘图平面中指出。图17a显示了夹持器1,其在夹持器体10的相同侧上具有相叠地布置的第一控制元件25和第二控制元件35。第一控制元件25布置在上面而第二控制元件35布置在下面,其中,第一控制元件25相对于第二控制元件35略微向右移。
第一控制元件25作用到布置在右边的第一夹钳20上,而第二控制元件35作用到布置在左边的第二控制钳32上。不仅第一控制元件25而且第二控制元件35在夹钳20、30的关闭的状态中指向相同的方向、更确切地说指向右,并且在与开关件91共同作用以打开夹钳20、30时在相同的方向上运动,在此在逆时针方向上向上旋转。第一夹钳20在打开时在逆时针方向上向右旋转,而第二夹钳30在打开时在顺时针方向上向左旋转。
图17b显示了夹持器1,其在夹持器体10的相同侧上具有并排布置的第一控制元件25和第二控制元件35。除了这两个控制元件25、35的布置之外,在图17b中的夹持器1与在图17a中的夹持器相同地来构造。第一控制元件25又作用到第一夹钳20上,而第二控制元件35作用到第二控制钳32上。在此,第一控制元件25在夹钳20的关闭的状态中指向与第二控制元件35在夹钳30的关闭的状态中所指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第一控制元件25在此指向右,第二控制元件35指向左。
在与开关件19共同作用时,为了打开夹钳20使第一控制元件25逆时针向上旋转。在与开关件19共同作用时,为了打开夹钳30使第二控制元件35顺时针向上旋转、即在与第一控制元件25不同的方向上旋转。第一夹钳20在打开时逆时针向右旋转,而第二夹钳30在打开时顺时针向左旋转。
图17c显示了具有仅仅一个第一控制元件25的夹持器1。在图17c中的夹持器1如在图17a和图17b中的夹持器1那样来构造,但是仅具有唯一的第一控制元件25。在此,控制元件25在夹钳20的关闭状态中指向右并且与布置在右边的夹钳20共同作用。在与开关件91共同作用时,为了打开夹钳20使第一控制元件25逆时针向上旋转。右边的夹钳20在打开时逆时针向右旋转。左边的夹钳30不被控制元件偏转。
图17d显示了同样仅具有唯一的、然而第二控制元件35的夹持器1。第二控制元件35作用到左边的夹钳30上。在此,第二控制元件35在夹钳30关闭的状态中指向右。在与开关件91共同作用时,为了打开夹钳30使控制元件35顺时针向下旋转。夹钳30在打开时顺时针向左旋转。右边的夹钳20不被控制元件偏转。
图18作为用于至少部分地解决根据第二方面的目的的实施形式显示了带有五个打开部位S1-S5的输送设备86。出于更清晰的图示的原因,在图18中未绘出夹持器1和对象2。夹持器1在输送方向F上沿着封闭的环绕轨道U''运动。夹持器1在填充工位110处抓取对象2。被抓取的对象2在输送方向上输送时之后经过驱动器111。驱动器111具有马达M并且驱动在此同样未示出的驱动机构82,夹持器1联结到驱动机构82处。接着在输送方向F上,夹持器1和被抓取的对象2之后经过检测装置112。检测装置112包括传感器,其测量被输送经过它的对象2和/或夹持器1的特性。检测装置112给输送设备86提供关于夹持器1和/或被输送的对象2的特性的信息。
在输送方向F上紧接检测装置112,被抓取的对象2经过冷却区段113。冷却区段113构造成螺旋的形状。在输送方向F上经过冷却区段113之后,夹持器1依次经过第一打开部位S1、第二打开部位S2、第三打开部位S3、第四打开部位S4和第五打开部位S5。所有打开部位S1-S5具有不同类型的在此未示出的开关件91。第一打开部位S1和第二打开部位S2具有第一类型的开关件91。第三打开部位S3和第四打开部位S4具有第二类型的开关件91。第五打开部位S5不仅具有第一类型的开关件91而且具有第二类型的开关件91。前四个打开部位S1-S4的开关件91在此可通过控制装置激活和解除激活。第五打开部位S5的开关件91无控制装置地来构造,也就是说构造成没有控制装置。第五打开部位S5的开关件91即与所有相应的被输送经过该处的控制元件25共同作用。
被夹持器1抓取的对象2现在可在打开部位S1-S5处通过夹持器1的打开被释放或抛出。在此,在第一打开部位S1、第二打开部位S2和第五打开部位S5处可打开其控制元件与第一类型的开关件91共同作用的夹持器1。在第三打开部位S3、第四打开部位S4和第五打开部位S5处可打开其控制元件与第二类型的开关件91共同作用的夹持器1。
第五打开部位S5用作用于废品的抛出部位。根据检测装置112的信息其性能具有不良质量的所抓取的对象在第五打开部位S5处被抛出。为此,相应类型的开关件91在前四个打开部位S1-S4中被控制装置解除激活。所抓取的质量不良的对象即到达第五打开部位S5并且在该处被抛出,因为所有夹持器1在第五打开部位S5处被打开。开关件91在该部位处无控制装置的构造也防止被抓取的对象2经过填充工位110。换言之,夹持器1在第五打开部位S5处无论如何被清空。
如果被抓取的对象2不被视为废品,其在前四个打开部位S1-S4中的一个处被释放或抛出。根据抓取对象2的夹持器1的构造,对象2在不同的打开部位S1-S5处被抛出。如果夹持器1具有与第一类型的开关件91共同作用的控制元件25,那么质量足够好的对象2在第一打开部位S1或第二打开部位S2处被抛出。如果夹持器1具有与第二类型的开关件91共同作用的控制元件25,那么质量足够好的对象2在第三打开部位S3或第四打开部位S4处被抛出。
如果在填充工位110中由夹持器1抓取例如两个不同类别的对象2,那么有利地第一类别的对象2被通过第一类型的开关件91打开的夹持器1抓取,而第二类别的对象2被通过第二类型的开关件91打开的夹持器1抓取。以该方式,可将不同类别的对象2分类。第一类别的对象2在第一打开部位S1和第二打开部位S2处被抛出,第二类别的对象在第三打开部位S3和第四打开部位S4处被抛出。
典型地,夹持器1以预定的顺序布置在驱动机构82处,不管夹持器1的控制元件25是与第一类型的还是与第二类型的开关件91共同作用。例如,夹持器1交替地布置,从而夹持器1的控制元件25交替地与第一或第二类型的开关件91共同作用。在另一示例中,夹持器1成组地交替地依次布置成使得第一组夹持器1与第一类型的开关件91共同作用,而邻近的组的夹持器1与第二类型的开关件91共同作用。通过夹持器1的该布置,输送设备86可以说被固定编程。输送设备86在该情况中具有固定地预定的模型,根据其来规定在哪些打开部位S1-S5处可打开哪个夹持器1而在哪些处不能。在通过填充工位110相应地填充夹持器1时,可将对象分类。被这样固定地编程的输送设备86的优点在于低的制造和维护成本以及简单的结构和简单的工作方式。
备选地,所有夹持器1也能够与所有开关件91共同作用,并且被开关的或可激活的且可解除激活的开关件91可分别实现每个夹持器1的针对性的打开。以该方式也可容易地对对象2分类,但是受输送设备86的复杂的结构和工作方式限制,这也在较高的维护和制造耗费和相应的成本中显现。
例如,收集被抛出的对象2的容器可布置在打开部位S1-S5之下。如果在打开部位S1之下的容器满了,可解除激活相应的开关件91,并且在激活相应的开关件91的情况下来填充容器S2,并且反之亦然。相同的也适用于第三打开部位S3和第四打开部位S4。
图19从上面显示了图18中的输送设备86。
图20显示了带有凹部的开关件114。开关件114构造为带有凹口的可旋转的轮。在轮的周缘侧上构造有带有半圆形的凹状的横截面的槽100。开关件114在旋转方向D上以这样的速度旋转,使得槽100以与被输送经过开关件114的夹持器1相同的速度运动。开关件114的凹部从轮的周缘侧在其旋转轴线的方向上伸延并且尺寸设定且布置成使得被输送经过控制元件25的夹持器1无接触地位于凹部中。
在图20中显示了两个凹部,其为控制元件25提供径向相对的且各自的位置。在这两个凹部之间存在两个槽110,其中,每个槽110沿着开关件114的周缘侧尺寸设计得大到足以与刚好一个控制元件25共同作用。在开关件114在旋转方向D上转一整圈时,在输送方向F上将四个夹持器1输送经过开关件114,其中,开关件114仅交替地与每两个夹持器1共同作用。
在开关件114中的凹部的不同的尺寸和布置可根据对输送设备86的要求和根据开关件的类型的数量来构造。例如可来构造开关件114,其仅与每三个被输送经过的夹持器1的控制元件25共同作用。或者例如不与每三个被输送经过的夹持器1的控制元件25共同作用。通过凹部的相应的布置和尺寸,可产生共同作用的基本上任意的时间模型或者说以共同作用的顺序的模型。
图21a-f显示了开关件115沿着输送设备87的环绕轨道U'''的示意性示出的布置方案。这是备选于上述输送设备80、81、86的布置方案,但是其可根据情况至少部分地转用到这些输送设备80、81、86上。输送设备87可呈现不同的形状和构造并且在此仅示意性地且极其简化地示出,其中,也未示出所有部件。图21a-f也可被视为输送设备87的局部,以示出在输送设备87的部分中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原则流程。
对于环绕轨道U'''同样适用的是,其可呈现不同的形状和长度,并且在图21a-f中分别仅示出一部分。备选地,图21a-f也可被视为独立的且功能完好的输送设备87的示意图,输送设备87在该示意性的平面上不具有另外的部件和功能。开关件115可构造成不同形式、是不同类型并且/或者可通过控制装置激活和解除激活或者无控制装置。
图21a显示了带有环绕轨道U'''和八个开关件115的输送设备87。开关件115中的四个是第一类型且在图21a的绘图平面中在环绕轨道U'''之上布置在平面A上。另外四个开关件115是第二类型且在图21a的绘图平面中在环绕轨道U'''之下布置在平面B上。输送方向F从左向右伸延。在环绕轨道U'''最左边在填充工位110的高度上在两个平面A和平面B上布置有开关件115,从而打开被输送经过该处的夹持器1,填充工位110能够以对象2装备打开的夹持器1并且夹持器1抓取对象2。
在输送方向F上紧跟填充工位110将夹持器1输送经过第五打开部位S5,在其高度上在环绕轨道U'''中同样在两个平面A和B上布置有开关件115。这些开关件可通过控制装置激活和解除激活。以该方式,例如可针对性地在第五打开部位S5处抛出废品,例如根据在此未示出的检测装置112的信息。该检测装置112例如在输送方向上紧接填充工位110来布置。在输送方向F上紧跟打开部位S5是第一打开部位S1,然后是第二打开部位S2,接着是第三打开部位S3而最后是第四打开部位S4。
在环绕轨道U'''上,在第一打开部位S1和第二打开部位S2的高度上仅有开关件115布置在平面A上。即在第一打开部位S1和第二打开部位S2处仅打开其控制元件25、35与第一类型的开关件115共同作用的夹持器1。而在第三打开部位S3和第四打开部位S4的高度上仅有开关件115布置在平面B上。即在第三打开部位S3和第三打开部位S4上仅打开其控制元件25、35与第二类型的开关件115共同作用的夹持器1。如果在填充工位110中相应地来装备输送设备87的夹持器1(即在与第一类型的开关件115共同作用的夹持器1中装备第一类别的对象2而在与第二类型的开关件115共同作用的夹持器1中装备第二类别的对象),可将被输送的对象2分类并且尤其针对性地拣出废品。
前四个打开部位S1-S4的开关件115可通过控制装置激活和解除激活。以该方式确保输送设备87的最大灵活性。在填充工位110的高度上的开关件115无控制装置地来构造。如果夹持器1在经过所有五个打开部位S5一次之后必须被清空,这一方面可通过对控制装置的相应的编程来保证。另一方面,第二打开部位S2和第四打开部位S4的开关件115也可以无控制装置,由此输送设备87可更简单地且更成本有利地来设计。
原则上,在图21a中的输送设备87的工作原理与在图18和19中的输送设备86的工作原理类似,除了第五打开部位S5关于输送方向F不同地来布置。
在图21b中原则上显示了与在图21a中相同的输送设备87,除了在图21b中平面B同样布置在环绕轨道U'''之上。在此,平面B在图21b中处在平面A之下。平面B与环绕轨道U'''具有比平面A更小的距离。通过与环绕轨道U'''的不同距离,在平面A和B上的开关件115相区别。
在图21c中示出带有相同类型的六个开关件115的输送设备87。这六个开关件115全都处在相同的平面A中上。在输送方向F上紧跟填充工位110在其高度上布置有无控制装置的开关件115、第一打开部位S1、然后第二打开部位S2、然后第三打开部位S3、接着第四打开部位S4且最后第五打开部位S5。前四个开关部位S1-S4的开关件115可通过控制装置激活和解除激活。第五打开部位S5的开关件构造成无控制装置,以便在经过所有五个打开部位S1-S5之后保证夹持器1的清空。备选地,第五打开部位S5的开关件但是也可利用控制装置激活和解除激活,而通过相应的编程来确保清空。如在图21c中示出的输送设备87比在图21a和图21b中的输送设备明显更灵活,但是在构造、结构、编程、保养和维护中也更复杂且更昂贵。
图21d显示了类似于图21c的输送设备87,其中,仅第五打开部位S5在输送方向上不同地来布置。第五打开部位S5在输送设备87中在输送方向F上位于第二打开部位S2之后并且在输送方向F上位于第三打开部位S3之前。由于在此也如在图21c中那样所有开关件115位于相同的平面A上,第五打开部位S5的开关件115可通过控制装置激活和解除激活。如果第五打开部位S5的开关件115没有控制装置,其将与所有被输送经过的夹持器1共同作用,并且所有夹持器将在环绕轨道U'''的该部位处被清空。即没有对象2会到达第三打开部位S3或第四打开部位S4。为了保证在经过五个打开部位S1-S5一次之后清空夹持器1,在该布置中第四打开部位S4的开关件115可构造成无控制装置。这也简化了带有所有上面另外所述的优点的输送设备87。
图21e显示了具有不同类型的六个开关件115的输送设备87,但是其布置在相同的平面A上。开关件115如上所述部分地设有凹部,从而这些开关件115交替地与每两个被输送经过的控制元件25共同作用。在输送方向F上,首先布置有带有无控制装置的开关件115的填充工位110。在输送方向F上接着布置带有同样无控制装置的开关件115的第五打开部位S5。在输送方向F上紧接于此首先布置第一打开部位S1、然后是第二打开部位S2、接着是第三打开部位S3且最后是第四打开部位S4。在此,这前四个打开部位S1-S4具有带有凹部的开关件115。
第一打开部位S1和第二打开部位S2的开关件115被同步成使得其与相同夹持器1的控制元件25共同作用。第三打开部位S3和第四打开部位S4的开关件115同样被同步成使得其与相同夹持器1的控制元件25共同作用,其中,这是第一打开部位S1和第二打开部位S2的开关件115不与其共同作用的夹持器1的控制元件25。这五个打开部位S1-S5的开关件115可通过控制装置激活和解除激活。以该方式确保输送设备87的最大的灵活性。填充工位110的开关件115构造成无控制装置。如果在经过所有五个打开部位S5一次之后必须清空夹持器1,这一方面可通过控制装置的相应的编程来保证。另一方面,第二打开部位S2和第四打开部位S4的开关件115也可没有控制装置,由此,输送设备87可更简单地且更成本有利地来设计。
图21f显示了与图21b相同的输送设备87,其中,仅在输送方向F上跟随第四打开部位S4还布置有第六打开部位S6以及紧接于此第七打开部位S7。此外,输送设备在平面A之上具有附加的平面C。第六打开部位S6和第七打开部位S7各具有第三类型的开关件115,其中,第三类型的该开关件115布置在平面C上。平面C比平面B和A具有与环绕轨道U'''更大的距离并且由此与它们相区别。以此应来说明,输送设备87不限于仅仅两个平面,而是也可具有三个或更多个平面。在每个平面上可布置一个和/或多个类型的开关件115。以该方式可灵活地且多样地来应用输送设备87。
图22根据第三方面显示了用于输送相同类别的对象2a、2b的组的输送设备88的一部分,其中,在输送方向F上第一类别的对象2a的组与第二类别的对象2b的组交替。输送设备88包括驱动机构83,其包括多个元件。
第一类别的对象2a的组和第二类别的对象2b的组伸出超过驱动机构83的各个元件。
在图22中,驱动机构83的元件各具有各带有夹钳对的两个夹持器1。第一类别的对象2a的组和第二类别的对象2b的组各包括三个对象2a、2b。
夹钳对包括两个夹钳120、130,其各带有控制元件125、135。控制元件125在输送方向F上布置在前而控制元件135在输送方向F上布置在后。夹持器1的控制元件125、135构造成使得其分别可与相应的彼此不同的开关件共同作用。
相同类别的对象的不同组的控制元件125、135布置在驱动机构83的不同侧上。第一类别的对象2a的组的控制元件125、135布置在驱动机构83之下而第二类别的对象2b的组的控制元件125、135布置在驱动机构83之上。
相同类别的对象2a、2b的不同组的控制元件125、135分别仅与相应的特定的且按组不同的开关件共同作用。相同类别的对象2a、2b的每组具有用于本身的组的控制元件125、135的本身的开关件。
与前述附图中的夹持器1相比,图22的夹持器1在侧面而不从从上面抓取对象,也就是说,夹钳120、130的夹持区域122、132横向于夹钳120、130的轴线A1、A2、A1'、A2'布置而不平行于此。
图1-7、9-11、14-17、22的夹持器1或其综合和/或这些夹持器1的各个特征和/或组成部分或其综合也可相互组合。图8、12-13、18-221的输送设备80、81、86、87或其综合和/或这些输送设备80、81、86、87的各个特征和/或组成部分可相互组合。

Claims (16)

1.一种用于抓取且以被保持的方式输送对象(2)的夹持器(1),其带有:能够相对于彼此占据打开的和关闭的状态的第一夹钳(20)和第二夹钳(30),回位的力在关闭状态的方向上作用到夹钳上并且所述夹钳将夹紧力施加到待抓取的所述对象(2)上;并且带有至少一个控制元件(25,35),其作用到所述第一夹钳(20)和/或第二夹钳(3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件(25,35)构造为控制连杆,其具有带有至少一个弯曲的轮廓部段(102a-d)的功能性轮廓并且其能够与开关件(72,74,91,92,114,11)共同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件(25,35)的功能性轮廓包括第一轮廓部段(102a-d)和第二轮廓部段(102a-d),所述第一轮廓部段的功能性轮廓引起以第一速度放松至少一个夹钳(20,30)的夹紧力,所述第二轮廓部段的功能性轮廓引起以第二速度打开至少一个所述夹钳(20,30),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夹钳(20,30)的打开在时间上跟随在至少一个所述夹钳(20,30)的夹紧力的放松之后,并且其中,尤其所述第二速度高于或低于所述第一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持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件(25,35)的功能性轮廓包括第一轮廓部段(102a-d)和第二轮廓部段(102a-d),所述第一轮廓部段的功能性轮廓引起以第一速度关闭至少一个夹钳(20,30),所述第二轮廓部段的功能性轮廓引起以第二速度施加至少一个所述夹钳(20,30)的夹紧力,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夹钳(20,30)的夹紧力施加在时间上跟随在至少一个所述夹钳(20,30)的夹紧力的关闭之后,并且其中,尤其所述第二速度小于或大于所述第一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夹持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件(25,35)的功能性轮廓包括至少一个轮廓部段(102a-d)和尤其至少两个轮廓部段(102a-d),其功能性轮廓在力作用到所述控制元件(25,35)上的开始时的区域中和/或结束时的区域中引起至少一个夹钳(20,30)的偏转的速度的连续增加或连续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夹持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件(25,35)的功能性轮廓包括至少一个轮廓部段(102a-d),其功能性轮廓在其造型中考虑在力作用到所述控制元件(25,35)上时所述控制元件(25,35)的物理变化并且尤其在其造型中考虑在力作用到所述控制元件(25,35)上时所述控制元件(25,35)的弯曲。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夹持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件(25,35)由线状的或管状的材料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夹持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件(25,35)与夹钳(20,30)一件式地来构造。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夹持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件(25,35)的功能性轮廓基本上处于一平面中。
9.一种装置,其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夹持器(1)和开关件(72,74,91,92,114,115),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件(72,74,91,92,114)具有盘和尤其轮,其与所述控制元件(25,35)的功能性轮廓共同作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件(72,74,91,92,114)构造为在周缘侧上带有槽(100)的轮。
11.一种输送设备(80,81,86,87),其带有多个夹持器(1),所述夹持器能够沿着环绕轨道(U,U',U",U'")运动,其中,每个夹持器(1)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夹钳(20)、至少一个第二夹钳(30)和至少一个控制元件(25,35),并且至少一个所述控制元件(25,35)为了针对性地打开所述第一夹钳和/或第二夹钳(20,30)与开关件(72,74,91,92,114,115)共同作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设备(80,81,86,87)沿着所述环绕轨道(U,U',U",U'")具有带有第一类型的开关件(72,74,91,92,114,115)的至少一个第一打开部位(S,S1-S7)和带有第二类型的开关件(72,74,91,92,114,115)的第二打开部位(S,S1-S7),以及,所述输送设备(80,81,86,87)的每个夹持器(1)具有至少一个控制元件(25,35),其构造成使得其与第一类型的开关件(72,74,91,92,114,115)或者与第二类型的开关件(72,74,91,92,114,115)共同作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输送设备(80,81,86,87),其带有:多个夹持器(1),所述夹持器具有可单独控制的第一夹钳(20)和基本上结构相同地设计的第二夹钳(30)和与它们相关联的第一和/或第二控制元件(25,35);并且带有第一和第二类型的开关件(72,74,91,92,114,115),其与第一或第二控制元件(25,35)共同作用以针对性地打开所述第一夹钳和/或第二夹钳(20,30)。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输送设备(80,81,86,87),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设备(80,81,86,87)沿着其环绕轨道(U,U',U",U'")具有至少一个检测装置(112),其构造成给所述输送设备(80,81,86,87)提供关于夹持器(1)和尤其关于所抓取的对象(2)的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设备(80,81,86,87),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设备(80,81,86,87)沿着其环绕轨道(U,U',U",U'")具有另外的打开部位(S,S1-S7),其不仅带有第一类型的开关件(72,74,91,92,114,115)而且带有第二类型的开关件(72,74,91,92,114,115)。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设备(80,81,86,87),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件(72,74,91,92,114,115)中的至少一个能够通过控制装置激活和解除激活,以便选择性地与被输送经过的夹持器(1)的控制元件(25,35)共同作用或者不共同作用。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设备(80,81,86,87),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绕轨道(U,U',U",U'")具有至少一个处理区段(113)、尤其螺旋形地伸延的处理区段(113)。
CN201380039020.3A 2012-07-23 2013-07-17 夹持器、具有夹持器的装置和具有夹持器的输送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619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H01110/12A CH706757A1 (de) 2012-07-23 2012-07-23 Greifer, Förderanlage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solchen Förderanlage.
CH1110/12 2012-07-23
PCT/CH2013/000133 WO2014015445A1 (de) 2012-07-23 2013-07-17 Greif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61935A true CN104661935A (zh) 2015-05-27
CN104661935B CN104661935B (zh) 2016-09-28

Family

ID=48856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902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61935B (zh) 2012-07-23 2013-07-17 夹持器、具有夹持器的装置和具有夹持器的输送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376259B2 (zh)
EP (1) EP2874922B1 (zh)
JP (1) JP6235586B2 (zh)
CN (1) CN104661935B (zh)
CH (1) CH706757A1 (zh)
WO (1) WO201401544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96127A (zh) * 2020-03-06 2020-06-19 黑革萝(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塑料大棚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04486A2 (en) * 2014-06-05 2016-01-14 Resilux Hollow plastic object, particularly ribbed preform for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overmoulding thereof and device therefor
CN105540252B (zh) * 2016-02-02 2017-03-15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自动上下料装置
DE102019106075A1 (de) * 2019-03-11 2020-09-17 Khs Gmbh Transport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um eine vertikale Maschinenachse umlaufenden Transport von Behältern
DE102020116442A1 (de) * 2020-06-22 2021-12-23 Airbus Defence and Space GmbH Befestigungsvorrichtung zum lösbaren Befestigen einer Lastvorrichtung an einer Führungsvorrichtung, Transportsystem und Luftfahrzeug mit einer Befestigungsvorrichtung
DE102021121483A1 (de) 2021-08-19 2023-02-23 Krones Aktiengesellschaft Ausleitsystem und Ausleitverfahren für Behältnisse mittels Tripod-Roboter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25369A (en) * 1964-03-17 copping
US5261520A (en) * 1992-11-04 1993-11-16 Am International, Inc. Custodial book transfer system
EP0577569A1 (en) * 1992-06-30 1994-01-05 OFFICINE AVE S.p.A. Pliers with movable jaws for gripping bottles or the like for mounting preferably on an automatic rinsing-sterilizing machine
DE10059951A1 (de) * 2000-12-02 2002-06-06 Khs Masch & Anlagenbau Ag Übergabestern zum Transportieren von Gefäßen
CN101166684A (zh) * 2005-02-23 2008-04-23 克罗内斯股份公司 用于容器传输系统的夹爪
CN101426700A (zh) * 2006-03-23 2009-05-06 克朗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夹持器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61282A (en) * 1931-12-28 1932-05-31 Nelson Christine Clothes hanging device
US2213774A (en) * 1937-09-20 1940-09-03 Frank E Taylor Bottle transfer device
JPS5590315A (en) * 1978-12-28 1980-07-08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Picking-up apparatus for goods
US4921294A (en) 1988-06-03 1990-05-01 Am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ed Spring wire gripper jaw
US5094336A (en) * 1988-11-23 1992-03-10 Datacard Corporation Transport system and method for embossing apparatus
JP2562710Y2 (ja) * 1993-12-29 1998-02-16 オッフィチーネ・アベ・ソシエタ・ペル・アチオニ 容器把持用プライヤ
DE19542337A1 (de) * 1995-11-14 1997-05-15 Hermann Kronseder Transportstern für Gefäße
DE29602798U1 (de) 1996-02-16 1996-09-19 Kronseder Maschf Krones Transportstern für Gefäße
DE19919434A1 (de) * 1999-04-29 2000-11-02 Schuler Pressen Gmbh & Co Einrichtung zum Teiletransfer
IT248029Y1 (it) 1999-06-09 2002-12-09 Sipa Spa Pinza perfezionata per movimentazione preforme
US6505871B2 (en) * 2001-05-21 2003-01-14 Delaware Capital Formation, Inc. Electric gripper
DE10126894A1 (de) * 2001-06-01 2002-12-12 Nexpress Solutions Llc Greiferanordnung bei der Ablage einer Druckmaschine
DE10325693B4 (de) 2002-10-25 2007-08-02 Krones Ag Transfervorrichtung für Gegenstände
US7207434B2 (en) * 2003-11-13 2007-04-24 Hartness International, Inc. Conveyor with center-actuatable gripper, and related conveyor link
US7055677B2 (en) * 2003-11-13 2006-06-06 Hartness International, Inc. Conveyor with movable grippers, and related conveyor link
DE102006003142A1 (de) 2006-01-24 2007-08-16 Sig Technology Ltd. Vorrichtung zur Blasformung von Behältern
ITPD20060226A1 (it) * 2006-06-06 2007-12-07 Mbf Spa Linea di trasportodi contenitori per impianti di imbottigliamento
IT1394666B1 (it) * 2009-06-30 2012-07-13 Sacmi Dispositivo di trasferimento.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25369A (en) * 1964-03-17 copping
EP0577569A1 (en) * 1992-06-30 1994-01-05 OFFICINE AVE S.p.A. Pliers with movable jaws for gripping bottles or the like for mounting preferably on an automatic rinsing-sterilizing machine
US5261520A (en) * 1992-11-04 1993-11-16 Am International, Inc. Custodial book transfer system
DE10059951A1 (de) * 2000-12-02 2002-06-06 Khs Masch & Anlagenbau Ag Übergabestern zum Transportieren von Gefäßen
CN101166684A (zh) * 2005-02-23 2008-04-23 克罗内斯股份公司 用于容器传输系统的夹爪
CN101426700A (zh) * 2006-03-23 2009-05-06 克朗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夹持器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96127A (zh) * 2020-03-06 2020-06-19 黑革萝(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塑料大棚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61935B (zh) 2016-09-28
US20150151918A1 (en) 2015-06-04
EP2874922A1 (de) 2015-05-27
JP2015530329A (ja) 2015-10-15
JP6235586B2 (ja) 2017-11-22
EP2874922B1 (de) 2016-08-31
CH706757A1 (de) 2014-01-31
WO2014015445A1 (de) 2014-01-30
US9376259B2 (en) 2016-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61935A (zh) 夹持器
US7661522B2 (en) Container process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a container processing machine
WO2009118579A1 (en) Resilient clamp for holding a container by the neck
US20160052143A1 (en) Concave bearing outer race for tendon based robotic joints
EP2796393B1 (en) Article supply apparatus
JP2019512429A (ja) 容器を保持するための保持装置
EP2465814A1 (de) Vorrichtung zum Behandeln von Behältnissen mit Behältnisausrichtung
ITBO20080259A1 (it) Convogliatore rotante per macchine operative atte alla manipolazione di contenitori, in particolare per macchine tappatrici, e macchina tappatrice provvista di tale convogliatore rotante.
AU2012245037B2 (en) Gripper, conveyor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uch a conveyor system
EP2885230B1 (fr) Installation de traitement d'articles comprenant un dispositif a vis de transfert
US20210362961A1 (en) Clamp device and container-handling apparatus
JP2006204117A (ja) 球状農作物の把持機構
EP2980008B1 (en) Container gripper
CN112441409A (zh) 容器抓取器和容器运输设备
US761165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plastic container having an oriented finish portion
JP6326327B2 (ja) ベルト搬送装置
US11654580B2 (en) Gripper arm, gripping device as well as transport device for gripping, holding and guiding in particular bottle-like containers
JP2017064902A (ja) ベルト搬送装置
CN113165814B (zh) 用于热塑性材料的容器的传送星形轮
JP2017065925A (ja) ベルト搬送装置
RU93781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носки бутылки
SU1270078A1 (ru) Поточна лини
IT201800010665A1 (it) Procedimento per trasferire un recipiente in materiale termoplastico avente un fondo poligonale, ad esempio rettangolare o quadrato, da un punto di prelievo di una prima unità rotante ad un punto di consegna di una seconda unità rotante
WO2006112715A2 (en) Device for conveying a group of stacked , edge-wise standing articles
CN112703162A (zh) 用于对物品进行分组的运动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8

Termination date: 2018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