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50375B - 一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50375B
CN104650375B CN201510116280.7A CN201510116280A CN104650375B CN 104650375 B CN104650375 B CN 104650375B CN 201510116280 A CN201510116280 A CN 201510116280A CN 104650375 B CN104650375 B CN 1046503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mer electrolyte
electrolyte membrane
lithium
composite polymer
lithium sal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1628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50375A (zh
Inventor
梁波
唐思绮
江清柏
李胜良
陈栩
闫薛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1011628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503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503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503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503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5037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onductiv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膜方法,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首先将聚合物基体溶于溶剂中,再加入纳米氧化物,在25℃~45℃边搅拌边超声分散15~60分钟,然后在25℃~45℃搅拌3~6小时,得到均相体系;再向所述均相体系中加入第一锂盐继续搅拌16~24小时,干燥12~24小时得膜液;最后对膜液进行制膜,得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将该膜组装电池时或者在组装入电池之前,加入含第二锂盐的电解液溶液,形成混合锂盐的形式。所述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界面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好,且不易燃,不泄露,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广泛,具备优异的界面相容性和良好的电化学稳定窗口。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态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因其能量密度大、输出电压高、循环寿命长、环境污染小等特点,在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电子产品广泛应用,同时在电动汽车(EV)和混合动力汽车(HEV)等新能源汽车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前景和强劲的发展势头,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景的电化学储能装置。然而,近年来有关锂离子电池引发安全事故常见报道,其安全问题引起众多研究者的普遍关注。
液态电解质是现阶段商业化锂离子电池应用较多的一类电解质,但是漏液导致安全性问题限制锂离子电池更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聚合物电解质在安全性能及储存寿命、形状任意多样性的特色等方面比液态电解质更具优势。离子电导率和机械性能之间的平衡问题是制约聚合物电解质发展的关键。按照聚合物体系的形态,聚合物电解质有以下四类: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多孔聚合物电解质和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一般是通过溶液浇铸成膜,热压成膜和原位生成法三种方法制备聚合物电解质,其中溶液浇铸法因其操作简单方便应用较广。
现有的溶液浇铸法制膜技术一般采用直接将聚合物基体、锂盐和溶剂一起混合搅拌最终干燥成膜。制备工艺的优化对聚合物电解质膜的性能的提升是十分显著的。日本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发明的溶液浇注法和聚合物膜(CN1706620A),该方法成膜没有褶皱、皱纹、卷曲等,可以稳定规模化生产,但工艺复杂,成本高。梁波等发明的一种用完全蒸发法制备的聚合电解质对称多孔膜的方法(CN201310726332.3),该方法因所制备的聚合物多孔膜上下表面空隙率相同,形成具有立体网络贯穿结构的聚合物对称多孔膜。
为了改善聚合物电解质的界面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通常在聚合物电解质中添加无机纳米材料,如清华大学的南策文等通过添加预处理的高比表面积介孔无机氧化物粉末到增塑剂中,制备了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CN1460693A),该方法的电解质有较好的机械性能,界面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得到了优化。复旦大学的张鹏等公开了一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CN101901938A),该方法是在聚合物基体中添加无机氧化物空心微球或者核壳复合材料,可以得到较好的离子电导率和机械性能,但是操作较为复杂。华南理工大学的周震涛等公开了一种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CN1645662A),该方法通过将凝胶电解质前提注入到半电池中热聚合反应得到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电化学稳定性好,电化学窗口在4.8V以上,工艺比较复杂,不易操控。日本Tonen Chemical公司发明了一种微孔聚烯烃薄膜制备方法(US20090286161A),该方法具有成膜效果较好,但工艺复杂,成本高的缺点制约其工业化生产。Tomohiro Yamashita等发明了一种由导电性聚合物嵌段(A)和非离子导电性聚合物嵌段(B)通过非极性交联剂制备的嵌段聚合物电解质膜的方法(WO2012043400(A1)),该聚合物膜具备优秀的离子导电性能和增强的力学性能,可以应用于燃料电池。但该方法制备过程复杂,操作难度大,很难工业化生产。LEE YOUNG等发明了一种由多个不同孔径的聚合物基体具有组成的多层结构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微孔结构可以吸附锂阳离子单离子导电无机填料,从而提高离子电导率,使电解液分布更均匀。该复合聚合物多层结构可提高机械性能,锂阳离子的单离子导电无机填料的引入可以提供优异的离子导电性和高速率放电特性(USRE44264(E1))。但是该方法操作要求高,不利于大规模应用。
在聚合物电解质的实际应用中,金属锂和聚合物电解质的界面相容性的好坏很多程度上决定着电池的综合性能,如充放电性能和电池寿命。活泼金属锂易在接触时和聚合物电解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锂枝晶,造成电池充放电性能下降、寿命缩减甚至是起火爆炸等安全问题。聚合物电解质在锂离子电池中应用时,需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否则电解质的分解不但影响电池的性能,还存在引起电池爆炸的危险。电化学窗口越宽表明电解质的电化学稳定性越好。因此,研发一种制备方法简单、具有良好界面稳定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复合电解质膜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本发明通过工艺的优化,改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工艺,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界面性能和电化学稳定性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进一步本发明通过优化纳米氧化物粉末、共混聚合物基体的组成,以及通过设计共混锂盐(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锂盐)来改善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界面性能和电化学稳定性能。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将聚合物基体溶于溶剂中,再加入纳米氧化物,在25℃~45℃边搅拌边超声分散15~60分钟,然后在25℃~45℃搅拌3-6小时,得到均相体系;再向所述均相体系中加入第一锂盐继续搅拌16-24小时,干燥12-24小时,得膜液;所述聚合物基体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氧化乙烯的共混物,其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氧化乙烯的质量比为4:1~1:4;所述第一锂盐为高氯酸锂、六氟磷酸锂、四氟硼酸锂、双草酸硼酸锂、三氟甲基磺酸锂和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聚合物基体中EO基团的摩尔含量与第一锂盐中Li+的摩尔比为8~20:1,所述纳米氧化物的质量用量为第一锂盐和聚合物基体总质量的5%~10%;
(2)对所述膜液进行制膜,得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
技术方案一重在工艺优化,通过工艺优化改善膜的界面性能和电化学稳定性。此时的第一锂盐在制膜过程中加入,可以是加入一种也可以是加入一种以上形成混合锂盐的形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二:在技术方案一的基础上,本发明进一步将所述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浸泡在含有第二锂盐的电解液溶液中5-30分钟后取出;或者将所述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组装在锂电池中后,再在所述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上注入含第二锂盐的电解液溶液,控制第二锂盐的摩尔用量为第一锂盐摩尔用量的0.25-1倍;所述第二锂盐为高氯酸锂、六氟磷酸锂、四氟硼酸锂、双草酸硼酸锂、三氟甲基磺酸锂和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电解液为常规市售电解液,优选是由碳酸乙烯酯(EC),碳酸甲基乙基酯(EMC)和碳酸二甲酯(DMC)按照体积比1:1:1组成的(EC/EMC/DMC,1:1:1)的电解液。含第二锂盐的电解液溶液是将第二锂盐溶解在电解液中所得到的溶液。所述含第二锂盐的电解液溶液的浓度优选为0.5-1.5mol/L,第二锂盐的摩尔用量为第一锂盐摩尔用量的0.25-1倍,优选为第一锂盐摩尔用量的0.25倍。
技术方案二的重点在于形成混合锂盐的形式,第二锂盐是在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制备完成后再加入至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中。
本发明所述混合锂盐的形式可以是在制备膜液的时加入两种或两种以上,也可以在制备膜液时和在制备成膜后分别加入,优先后者的技术方案。
以上两种方案中,所述溶剂优选为四氢呋喃、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丙酮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纳米氧化物的粒径优选为5~100nm的氧化物。所述纳米氧化物优选为氧化铝,二氧化硅,二氧化钛中的任意一种。
以上两种方案中,所述制膜的具体步骤优选是:将所述膜液浇注在模具中,留出小孔,放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6-24小时,温度为25℃~35℃,气压为-0.08~-0.06MPa;然后升高温度到55℃~80℃,保持24-48小时;最后停止真空干燥箱加热,使其降温至室温,将膜与培养皿剥离,得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
下面对本发明在传统制膜工艺基础上的优化工艺方法和原理做进一步解释和说明:
现有的溶液浇铸法制膜技术一般采用直接将聚合物基体、锂盐和溶剂一起混合搅拌最终干燥成膜。本发明专利对制膜工艺进行了优化。将锂盐溶液添加到搅拌均匀的聚合物基体溶液中,此方法的高分子链在溶剂中充分溶涨、伸展后再加入已经充分溶解的锂盐溶液,可以使反应在均相体系中进行,高分子链段中的极性基团更容易同阳离子配合,得到的膜的性能更好。本发明的侧重点在于优化工艺下制备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使其具有良好界面稳定性能和电化学稳定性。
所述共混的聚合物基体和复合聚合物电解质中聚氧化乙烯EO基团与Li+的摩尔比对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机械性能和界面性能有重要影响,因此所述复合聚合物电解质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氧化乙烯的质量比为4:1~1:4。所述复合聚合物电解质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氧化乙烯中EO基团与Li+的摩尔比为8~20:1;
本发明所述纳米氧化物不但有利于增强机械性能,提高电导率,还能够改善锂电极与聚合物电解质的界面稳定性。所述纳米氧化物粉末优选为氧化铝(Al2O3)、氧化钛(TiO2)、氧化镁(MgO)、氧化硅(SiO2)等多纳米粒子中的一种;优化成本进一步优选为氧化铝。因此所纳米氧化物粉末占第一锂盐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氧化乙烯共混基体总质量的5%~10%。
本发明通过对制膜工艺的优化和混合锂盐的添加来提高聚合物电解质的界面性能和电化学性能,使该复合聚合物电解质具备优异的界面相容性和良好的电化学稳定窗口,为解决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高温下的界面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制备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具有良好的界面性能和电化学稳定性,通过控制优化溶液浇铸法,进一步控制和改善聚合物基体和锂盐的添加顺序,使聚合物基体得到充分溶胀伸展,使该含极性基团的聚合物链是更可能与阳离子反应,同时控制聚合物电解质膜在干燥过程中的溶剂蒸发速率,有效地抑制膜表面皮层的形成,制备的固态聚合物膜表面更平整光滑,空隙更均匀。为改善聚合物电解质界面性能和电化学稳定性提供一种的新的途径。
2、本发明使用混合锂盐(优选分别在制备膜液的过程中以及组装电池的过程中加入)是改善聚合物电解质组成,从而改善电极材料与聚合物电解质膜相容性的一个有效方法。混合锂盐不仅为聚合物电解质提供更丰富的锂源,而且可以提升电解质和电极材料的稳定性,表现出比不加锂盐或者加单一锂盐更好的相容性和界面稳定性。
3、与其他技术相比,用本发明制备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对溶液浇铸法进行了优化,操作简单,易于控制,成品率和效率高,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优化工艺后PEO-PMMA-LiTFSI/LiPF6-Al2O3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添加混合锂盐在20℃和80℃下的线性伏安扫描曲线图;
图2是PEO-PMMA-LiTFSI-Al2O3和PEO-PMMA-LiTFSI/LiPF6-Al2O3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优化工艺前后添加单一锂盐和混合锂盐的线性伏安扫描曲线图;
图3是无工艺优化的PEO-PMMA-LiTFSI-Al2O3和PEO-PMMA-LiTFSI/LiPF6-Al2O3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添加单一锂盐和混合锂盐的线性伏安扫描曲线图;
图4是无优化工艺的PEO-PMMA-LiTFSI-Al2O3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在20℃和80℃下的线性伏安扫描曲线图;
图5是四种不同体系的PEO-PMMA-LiTFSI-Al2O3和PEO-PMMA-LiTFSI/LiPF6-Al2O3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在20℃的界面阻抗谱图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以及对比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工艺优化后 使用混合锂盐(LiTFSI+LiPF6)
1.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先将0.72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Mw=550,000)、0.18g聚氧化乙烯(Mw=300,000)混合溶解于15ml四氢呋喃溶剂中,加入纳米氧化铝粉末0.055g,30℃超声1小时,边超声搅拌。移至磁力搅拌器中40℃继续搅拌4小时直至溶液为均一粘稠状,先加入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0.117g继续40℃搅拌20小时。静置5分钟获得均匀粘稠状的混合溶液。
使用20ml注射器取15ml成膜液浇注于模具中,留有小孔,室温真空干燥24小时,然后升高温度到55℃~80℃,保持24-48小时,最后关闭真空干燥箱加热,使其静置半小时,剥离。
2、电池的组装:实施例1中使用的混合锂盐的加入方式为先加入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0.117g,在组装电池的时候再加入1mol/L LiPF6(EC/EMC/DMC,1:1:1)溶液形成混合锂盐。将制备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置于锂-锂电极和锂-不锈钢(SS)电极之间,使用注射器添加1mol/L LiPF6(EC/EMC/DMC,1:1:1)溶液0.25ml到复合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上,在手套箱中组装成电池。静置3小时。
3、性能测试:利用CHI660D电化学工作站在室温下对电池进行交流阻抗测试,设置实验参数实交流微扰5mV;频率0.1-1000000Hz;静止时间2秒。对电池进行室温(20℃)和80℃高温线性伏安扫描测试,设置参数扫描电压范围:1-6V,线性扫描速度:10mV/s。实验结果见图1。
图1是实施例1工艺优化后PEO-PMMA-LiTFSI/LiPF6-Al2O3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添加混合锂盐在20℃和80℃下的线性伏安扫描曲线,20℃时添加混合锂盐优化工艺后PEO-PMMA-LiTFSI-Al2O3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电化学稳定窗口为4.8V,80℃时添加混合锂盐优化工艺后PEO-PMMA-LiTFSI-Al2O3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电化学稳定窗口为4.4V。80℃高温测试发现,优化溶液浇注法添加混合锂盐制备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可以满足锂离子二次电池的需求。
实施例2 工艺优化后 使用混合锂盐(LiClO4+LiPF6)
1.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先将0.72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Mw=550,000)、0.18g聚氧化乙烯(Mw=300,000)混合溶解于15ml四氢呋喃溶剂中,加入纳米氧化铝粉末0.055g,30℃超声1小时,边超声搅拌。移至磁力搅拌器中40℃继续搅拌4小时直至溶液为均一粘稠状,先加入高氯酸锂(LiClO4)0.065g继续40℃搅拌20小时。静置5分钟获得均匀粘稠状的混合溶液。
使用20ml注射器取15ml成膜液浇注于模具中,留有小孔,室温真空干燥24小时,然后升高温度到55℃~80℃,保持24-48小时,最后关闭真空干燥箱加热,使其静置半小时,剥离。
2、电池的组装:实施例2中使用的混合锂盐的加入方式为先加入高氯酸锂(LiClO4)0.065g,在组装电池的时候再加入1mol/L LiPF6(EC/EMC/DMC,1:1:1)溶液形成混合锂盐。将制备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置于锂-锂电极和锂-不锈钢(SS)电极之间,使用注射器添加1mol/L LiPF6(EC/EMC/DMC,1:1:1)溶液0.25ml到复合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上,在手套箱中组装成电池。静置3小时。
3、性能测试:利用CHI660D电化学工作站在室温下对电池进行交流阻抗测试,设置实验参数实交流微扰5mV;频率0.1-1000000Hz;静止时间2秒。对电池进行室温(20℃)和80℃高温线性伏安扫描测试,设置参数扫描电压范围:1-6V,线性扫描速度:10mV/s。
测试结果:该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表现出较好的界面性能和电化学稳定窗口可以适应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需求。
实施例3 工艺优化后 使用混合锂盐(LiTFSI+LiPF6)不添加纳米粒子
1、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先将0.72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Mw=550,000)、0.18g聚氧化乙烯(Mw=300,000)混合搅拌溶解于15ml四氢呋喃溶剂中,搅拌温度40℃,时间4小时。待溶液呈均一透明状态时,加入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0.117g继续40℃搅拌20h。静置5分钟获得均匀粘稠状的混合溶液。
使用20ml注射器取15ml成膜液浇铸于培养皿(直径75mm)中,迅速放置于30℃,-0.08MPa真空干燥箱中用打有小孔的白纸覆盖干燥24小时。关闭真空干燥箱加热,使其静置半小时。使用镊子将干燥好的聚合物电解质从培养皿中剥离出来。
2、电池的组装:实施例3中使用的混合锂盐的加入方式为先加入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0.117g,在组装电池的时候再加入1mol/L LiPF6(EC/EMC/DMC,1:1:1)溶液形成混合锂盐。将制备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置于锂-锂电极和锂-不锈钢(SS)电极之间,使用注射器添加1mol/L LiPF6(EC/EMC/DMC,1:1:1)溶液0.25ml到复合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上,在手套箱中组装成电池。静置3小时。
3、性能测试同实施例1。
测试结果:相比于添加纳米粒子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研究发现纳米粒子的添加可以有效改善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界面性能和电化学稳定窗口。
对比例1 无工艺优化 使用单一锂盐
1、制膜:先将0.72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Mw=550,000)、0.18g聚氧化乙烯(Mw=300,000)、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0.117g和纳米氧化铝0.055g混合溶解于15ml四氢呋喃中,超声1小时,边超声搅拌。移至磁力搅拌器中40℃继续搅拌24小时,直至溶液为均一粘稠状。静置5分钟获得均匀粘稠状的混合溶液。
使用20ml注射器取15ml成膜液浇注于模具中,留有小孔,室温真空干燥24小时,然后升高温度到55℃~80℃,保持24-48小时,最后关闭真空干燥箱加热,使其静置半小时,剥离。
2、电池的组装:使用单一锂盐。在组装电池的时候再加入不含锂盐的电解液(EC/EMC/DMC,1:1:1)溶液。将制备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置于锂-锂电极和锂-不锈钢(SS)电极之间,在手套箱中组装成器件。利用CHI660D电化学工作站在室温下对电池进行交流阻抗测试,设置实验参数实交流微扰5mV;频率0.1-1000000Hz;静止时间2秒。对电池进行室温(20℃)和80℃高温线性伏安扫描测试,设置参数扫描电压范围:1-6V,线性扫描速度:10mV/s。
3、性能测试,结果见以下结论部分。
对比例2 无工艺优化 使用混合锂盐
1、制膜:先将0.72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Mw=550,000)、0.18g聚氧化乙烯(Mw=300,000)和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0.117g混合溶解于15ml四氢呋喃溶剂中,移至磁力搅拌器中40℃继续搅拌24小时直至溶液为均一粘稠状。静置5分钟获得均匀粘稠状的混合溶液。
使用20ml注射器取15ml成膜液浇注于模具中,留有小孔,室温真空干燥24小时,然后升高温度到55℃~80℃,保持24-48小时,最后关闭真空干燥箱加热,使其静置半小时,剥离。
2、电池的组装同实施例1。
3、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见以下结论部分。
对比例3 工艺优化后 使用单一锂盐
1、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本实施方式中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与具体实施方式1相同,在传统制膜工艺的基础上优化了制膜工艺。先将0.72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Mw=550,000)、0.18g聚氧化乙烯(Mw=300,000)混合溶解于15ml四氢呋喃溶剂中,加入纳米氧化铝粉末0.055g,30℃超声1小时,边超声搅拌。待溶液呈均一透明状态时,加入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0.117g继续40℃搅拌20小时。静置5分钟获得均匀粘稠状的混合溶液。
2、使用20ml注射器取15ml成膜液浇注于模具中,留有小孔,室温真空干燥24小时,然后升高温度到55℃~80℃,保持24-48小时,最后关闭真空干燥箱加热,使其静置半小时,剥离。
3、电池的组装:使用单一锂盐。在组装电池的时候再加入不含锂盐的电解液(EC/EMC/DMC,1:1:1)溶液。将制备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至于锂-锂电极和锂-不锈钢(SS)电极之间,在手套箱中组装成器件。利用CHI660D电化学工作站在室温下对电池进行交流阻抗测试,设置实验参数实交流微扰5mV;频率0.1-1000000Hz;静止时间2秒。对电池进行室温(20℃)和80℃高温线性伏安扫描测试,设置参数扫描电压范围:1-6V,线性扫描速度:10mV/s。
4、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见以下结论部分。
结论:实施例1与对比例1-3的实验结果和对比数据:
图2是实施例1和对比例1-3中PEO-PMMA-LiTFSI-Al2O3和PEO-PMMA-LiTFSI/LiPF6-Al2O3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优化工艺前后添加单一锂盐和混合锂盐的线性伏安扫描曲线,测试发现无工艺优化添加单一锂盐的PEO-PMMA-LiTFSI-Al2O3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在20℃的电化学窗口为4.4V;无工艺优化添加混合锂盐的PEO-PMMA-LiTFSI/LiPF6-Al2O3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在20℃的电化学窗口为4.6V;工艺优化后添加混合锂盐的PEO-PMMA-LiTFSI/LiPF6-Al2O3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在20℃的电化学窗口为4.8V。比较发现,优化溶液浇注法添加混合锂盐制备的PEO-PMMA-LiTFSI/LiPF6-Al2O3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电化学窗口最宽达4.8V,此类方法制备的复合聚合物膜具备最优的电化学稳定性。
图3为对比例1和对比例2中无工艺优化(传统制膜工艺)添加单一锂盐和混合锂盐PEO-PMMA-LiTFSI-Al2O3和PEO-PMMA-LiTFSI/LiPF6-Al2O3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在20℃下的线性扫描曲线。研究发现添加混合锂盐的电化学窗口较添加单一锂盐的要宽,电化学窗口为4.6V。混合锂盐可以有效提升电解质的电化学稳定性。
图4为对比例3无优化工艺的PEO-PMMA-LiTFSI-Al2O3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在20℃和80℃下的线性伏安扫描曲线。20℃时添加单一锂盐无优化工艺PEO-PMMA-LiTFSI-Al2O3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电化学稳定窗口为4.4V,80℃时添加单一锂盐无优化工艺PEO-PMMA-LiTFSI-Al2O3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电化学稳定窗口为4.3V。
图5为实施例1和对比例1-3中四种不同体系的PEO-PMMA-LiTFSI-Al2O3和PEO-PMMA-LiTFSI/LiPF6-Al2O3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在20℃的界面阻抗谱图。首次测试发现无工艺优化的添加单一锂盐的PEO-PMMA-LiTFSI-Al2O3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界面阻抗为4800Ω。无工艺优化的添加混合锂盐的PEO-PMMA-LiTFSI/LiPF6-Al2O3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界面阻抗为2700Ω。在传统溶液浇铸法的基础上,优化制膜工艺,添加单一锂盐的优化后的PEO-PMMA-LiTFSI-Al2O3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界面阻抗为2250Ω。而优化后添加混合锂盐的PEO-PMMA-LiTFSI/LiPF6-Al2O3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界面阻抗为四种体系中的最小值,只有1400Ω。研究表明,优化溶液浇注法工艺后,添加混合锂盐可以改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界面性能。

Claims (5)

1.一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将聚合物基体溶于溶剂中,再加入纳米氧化物,在25℃ ~ 45 ℃边搅拌边超声分散15 ~ 60 分钟,然后在25℃ ~ 45 ℃搅拌3-6 小时,得到均相体系;再向所述均相体系中加入第一锂盐继续搅拌16-24 小时,干燥12-24 小时,得膜液;所述聚合物基体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氧化乙烯的共混物,其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氧化乙烯的质量比为4:1~1:4 ;所述第一锂盐为高氯酸锂、六氟磷酸锂、四氟硼酸锂、双草酸硼酸锂、三氟甲基磺酸锂和二( 三氟甲基磺酰) 亚胺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聚合物基体中EO 基团的摩尔含量与第一锂盐中Li+的摩尔比为8~20:1,所述纳米氧化物的质量用量为第一锂盐和聚合物基体总质量的5 % ~10 %;
(2)对所述膜液进行制膜,得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再将所述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浸泡在含有第二锂盐的电解液溶液中5-30 分钟后取出;或者将所述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组装在锂电池中后,再在所述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上注入含第二锂盐的电解液溶液,控制第二锂盐的摩尔用量为第一锂盐摩尔用量的0.25-1倍;所述第二锂盐为高氯酸锂、六氟磷酸锂、四氟硼酸锂、双草酸硼酸锂、三氟甲基磺酸锂和二( 三氟甲基磺酰) 亚胺锂中的一种或几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溶剂为四氢呋喃、N- 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丙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纳米氧化物的粒径为5~100 nm 的氧化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纳米氧化物为氧化铝,二氧化硅,二氧化钛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制膜的具体步骤是:将所述膜液浇注在模具中,留出小孔,放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6-24 小时,温度为25℃ ~35 ℃,气压为-0.08~-0.06 MPa;然后升高温度到55 ℃ ~80 ℃,保持24-48 小时;最后停止真空干燥箱加热,使其降温至室温,将膜与培养皿剥离,得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
CN201510116280.7A 2015-03-17 2015-03-17 一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503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16280.7A CN104650375B (zh) 2015-03-17 2015-03-17 一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16280.7A CN104650375B (zh) 2015-03-17 2015-03-17 一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50375A CN104650375A (zh) 2015-05-27
CN104650375B true CN104650375B (zh) 2017-08-11

Family

ID=53242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1628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50375B (zh) 2015-03-17 2015-03-17 一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503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5636B (zh) * 2016-04-08 2019-07-23 山东海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蜂窝网络结构凝胶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16627A (zh) * 2016-11-29 2017-06-0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一种复合塑晶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36057A (zh) * 2017-07-14 2018-11-02 苏州威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固态电解质及制备方法、电解质膜及其应用
CN109755630A (zh) * 2017-11-03 2019-05-14 深圳格林德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制备方法及其锂离子电池
US20190190065A1 (en) * 2017-12-14 2019-06-20 Nano And Advanced Materials Institute Limited Printable Solid Electrolyte for Flexible Lithium Ion Batteries
CN111525188B (zh) * 2020-05-14 2021-08-20 湘潭大学 一种peo-pmma固态电解质膜
CN113063827B (zh) * 2021-03-12 2024-06-25 长沙理工大学 基于交流阻抗谱的沥青老化评估方法
CN113937367A (zh) * 2021-10-12 2022-01-14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一种聚合物基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8156A (zh) * 2004-12-30 2005-08-03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掺杂微米TiO2的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
CN101154749A (zh) * 2006-09-28 2008-04-02 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高容量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
CN101222055A (zh) * 2008-01-09 2008-07-16 清华大学 一种锂电池用共聚物基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复合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20780A (zh) * 2010-11-24 2011-04-20 沈阳工业大学 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制备方法及所制备的电解质膜
CN102394313A (zh) * 2011-08-22 2012-03-28 陈兆国 一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CN103855423A (zh) * 2012-11-29 2014-06-11 沈阳工业大学 液晶离聚物peo/pmma固体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8156A (zh) * 2004-12-30 2005-08-03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掺杂微米TiO2的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
CN101154749A (zh) * 2006-09-28 2008-04-02 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高容量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
CN101222055A (zh) * 2008-01-09 2008-07-16 清华大学 一种锂电池用共聚物基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复合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20780A (zh) * 2010-11-24 2011-04-20 沈阳工业大学 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制备方法及所制备的电解质膜
CN102394313A (zh) * 2011-08-22 2012-03-28 陈兆国 一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CN103855423A (zh) * 2012-11-29 2014-06-11 沈阳工业大学 液晶离聚物peo/pmma固体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50375A (zh) 2015-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50375B (zh) 一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
CN103956458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
CN109065945A (zh) 一种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ang et al. A single-ion gel polymer electrolyte based on polymeric lithium tartaric acid borate and its superior battery performance
CN103904290B (zh) 水系锂离子电池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水系锂离子电池
CN106299471A (zh) 一种复合型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985900A (zh) 一种改性聚合物电解质、其制备方法及其在锂电池中的应用
CN103840112B (zh) 一种pvdf‑hfp基复合多孔聚合物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79674B (zh) 一种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
CN103367799B (zh) 一种全固态聚电解质薄膜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CN102244292A (zh) 锂离子电池离子液体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及制备与应用
CN109755630A (zh) 一种复合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制备方法及其锂离子电池
CN108448169B (zh) 一种无机-有机复合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加工工艺
CN104300123A (zh) 一种混合正极材料、使用该正极材料的正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CN110534795A (zh) 固态电池的制备方法及固态电池
CN102709597A (zh) 一种复合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14378A (zh) 一种仿细胞结构锂硫电池正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Yi et al. One-step synthesis of PVDF-HFP/PMMA-ZrO2 gel polymer electrolyte to boost the performance of a lithium metal battery
Chen et al. A flexible semi-interpenetrating network-enhanced ionogel polymer electrolyte for highly stable and saf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CN103427113A (zh)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和聚合物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43258A (zh) 一种pvdf-hfp复合木质纤维素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76779B (zh) 具有三维联通纳米网络结构的五氧化二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326821A (zh) 一种纳米材料修饰橡胶-凝胶电解质薄膜及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2709598A (zh) 一种复合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19349A (zh) 一种碳包覆Na2Li2Ti6O14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1

Termination date: 201803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