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40744B - 车门锁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门锁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40744B
CN104640744B CN201380048288.3A CN201380048288A CN104640744B CN 104640744 B CN104640744 B CN 104640744B CN 201380048288 A CN201380048288 A CN 201380048288A CN 104640744 B CN104640744 B CN 1046407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door
control system
acceptance division
component
door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828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40744A (zh
Inventor
家田清
家田清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6407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407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407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407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2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20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 B60R25/24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using electronic identifiers containing a code not memorised by the us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32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vehicle anti-theft devices
    • B60R2325/10Communication protocols, communication systems of vehicle anti-theft devices
    • B60R2325/103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门锁控制系统作为一个例子,具备接收部,其被设置于横跨车辆用的车窗的上边缘部与下边缘部之间的侧边缘部,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来接收信号;和判断部,其基于在由接收部接收的信号中包含的第一数据和被保持的第二数据来判断车门的锁定可否解锁或者上锁。

Description

车门锁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车门锁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控制车门锁的解锁或者上锁的车门锁控制系统,已知一种在车门把手上设置天线的系统。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5624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假定在车门锁控制系统使用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情况下,便利性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在利用了近距离无线通信的车门锁控制系统中,优选在与操作者(使用者)所持的装置(作为一个例子,为手机等)之间容易进行通信的场所设置天线。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门锁控制系统作为一个例子,具备接收部,其被设置于横跨车辆用的车窗的上边缘部与下边缘部之间的侧边缘部,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来接收信号;和判断部,其基于在由上述接收部接收的信号中包含的第一数据和被保持的第二数据来判断上述车门的锁定可否解锁或者上锁。因此,作为一个例子,能够在操作者(使用者)出入车厢时等使发送第一数据的装置比较容易地接近接收部。
另外,在上述车门锁控制系统中,作为一个例子,上述侧边缘部具有第一部件、和覆盖该第一部件的车厢外侧并由非导电性材料构成的第二部件,上述接收部被设置在上述第一部件与上述第二部件之间。因此,作为一个例子,能够将接收部隐藏在侧边缘部内。另外,作为一个例子,由于接收部的车厢外侧的部件的材质为非导电性材料,所以较不容易妨碍在接收部的接收。
另外,在上述车门锁控制系统中,作为一个例子,上述接收部被安装于上述第二部件。因此,作为一个例子,伴随着车厢外侧的第二部件的安装以及卸下,能够比较容易地安装或卸下接收部。另外,作为一个例子,能够通过第二部件的更换,比较容易地变更车辆中的接收部的有无。
另外,在上述车门锁控制系统中,作为一个例子,上述接收部包括天线,上述第一部件由导电性材料构成,上述车门锁控制系统具备覆盖上述天线的上述第一部件侧的磁性部件。因此,作为一个例子,容易抑制导电性材料的第一部件所带来的天线的接收性能的降低。
另外,在上述车门锁控制系统中,作为一个例子,上述接收部具备具有防水性的覆盖部。因此,作为一个例子,水分不容易作用到接收部。
另外,在上述车门锁控制系统中,作为一个例子,在上述第一部件与上述第二部件之间,在上述接收部与上述侧边缘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端部之间设置有缝隙。因此,作为一个例子,水容易通过缝隙,而不容易作用到接收部。
另外,在上述车门锁控制系统中,作为一个例子,上述接收部包括天线、和对由该天线接收的信号进行处理的电路部,在上述侧边缘部具备产生使上述电路部起动的电力的起动部。因此,作为一个例子,能够通过起动部使电路部起动,相应地容易抑制蓄电池的电力的消耗。
另外,在上述车门锁控制系统中,作为一个例子,上述起动部包括检波部,该检波部从与包括上述第一数据的信号不同的信号获得电力。因此,作为一个例子,有时更高效地获得使电路部起动的电力。
另外,在上述车门锁控制系统中,作为一个例子,上述起动部包括根据操作输入而产生电力的压电元件。因此,作为一个例子,能够将因操作者的操作输入而产生的电力使用于电路部的起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车体侧部构造)的一个例子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从图1的构造卸下车门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系统以及移动终端的一个例子的示意性框图。
图4是图1的IV-IV剖视图。
图5是包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系统的一个例子的通信单元的车门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的纵剖视图。
图6是图5的车门以及通信单元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的侧视图(从车厢内侧观察到的图),是表示卸下通信单元的覆盖部的状态的图。
图7是包括图5的通信单元的车门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的横剖视图。
图8是第1变形例所涉及的通信单元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9是第2变形例所涉及的通信单元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10是包括第2变形例所涉及的通信单元的一个例子的车门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包括同样的构成。对它们同样的构成附加共同的符号,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此外,在各图上,为了便于说明,示出方向。UPR表示车辆上下方向的上方(以下,仅记载为上方或者上侧),FRT表示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以下,仅记载为前方或者前侧),OTR表示车宽度方向的外侧(外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左侧)。另外,在图1、2、4~7、10中,都示出车体2(车辆1)的左侧部的构成,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构成同样也能够在车体2(车辆1)的右侧部实施。
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辆1例如可以是将内燃机(发动机,未图示)作为驱动源的汽车(内燃机汽车),也可以是将电动机(马达,未未图示)作为驱动源的汽车(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也可以是将它们双方作为驱动源的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另外,车辆1能够搭载各种变速装置,并能够搭载驱动内燃机、电动机所需的各种装置(系统、部件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如图1、2所示,车体2构成车厢2a。另外,车体2在其侧部(车宽度方向(与图1、2的纸面垂直的方向)的两侧)具有部件2A(下侧侧部部件、摇杆、侧门框)、部件2B(上侧侧部部件、上边梁)、部件2C(前侧侧部部件、前柱、A柱)、部件2D(中间侧部部件、中柱、B柱)、部件2E(后侧侧部部件、后柱、C柱)等。部件2A位于地板(未图示)的车宽度方向端部,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部件2B位于顶板(未图示)的车宽度方向端部,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部件2C、2D、2E横跨部件2A与部件2B之间而沿着上下延伸。三个部件2C、2D、2E中,部件2C位于比其它两个部件2D、2E靠前方。部件2E位于比其它两个部件2C、2D靠后方。另外,部件2D位于两个部件2C、2E之间。部件2A~2E都具有中空的闭合截面构造,与邻接的面板等相比刚性以及强度较高。另外,能够在部件2A~2E的内部或者外部适当地设置加强部件(加强板)等。部件2A~2E是支撑车体2的基本骨架,是接受或分散作用于车体2的负载的框架部件的一个例子。作为一个例子,部件2A~2E由钢板等构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如图2所示,在车体2上设置有使车厢2a在车辆侧方开放的两个开口部3A、3B。开口部3A、3B沿着车辆前后方向排列。部件2A、2B、2C、2D位于开口部3A的周边部。部件2A、2B、2D、2E位于开口部3B的周边部。部件2D位于开口部3A与开口部3B之间(边界部分)。即,两个开口部3A、3B被部件2D划分。乘客、货物等能够经由开口部3A、3B出入车厢2a。部件2A~2E是开口部3A、3B的框架的一个例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如图1所示,车体2包括能够开闭地覆盖开口部3A、3B的车门4A、4B(车辆用车门构造)。作为一个例子,车门4A经由设置在开口部3A的前方侧的铰接(未图示)以能够大致绕沿着车辆上下方向的转动轴转动的方式被支承于部件2C。另外,车门4B经由设置在开口部3B的前方侧的铰接(未图示)以能够大致绕沿着车辆上下方向的转动轴转动的方式被支承于部件2D。即,车门4A、4B都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开闭(转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车门4A、4B具有车门外板41(外侧部件、壁部、侧壁、面板)、框架42(框、周边部件、围绕部件)、窗体面板43(窗玻璃)、车门内板(内装部、内饰未图示),外侧把手4a(把手、旋钮、开闭操作部)、内侧把手(未图示)等。车门外板41形成为大致四边形状(作为一个例子,大致长方形)且板状。车门外板41覆盖车门4A、4B的下侧部分的外侧。车门内板被设置在车门外板41的车厢内侧。框架42位于车门外板41以及内饰的上方。框架42具有边缘部42a(前边缘部、侧边缘部)、边缘部42b(上边缘部)、以及边缘部42c(后边缘部、侧边缘部)。在车门4A、4B中,分别由框架42和车门外板41以及车门内板的上侧的边缘部42d(端部)构成窗42e(开口部)。边缘部42d是窗42e的下边缘部的一个例子。窗42e通过透明的板状的窗体面板43可开闭地被覆盖(闭合)。窗体面板43通过设置在车门外板41与车门内板之间的升降装置(调节器,未图示)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窗体面板43构成为能够在闭合窗42e的上侧的位置和车门外板41与内饰之间的下侧的位置之间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车辆1如图3所示,具有车门锁装置53。车门锁装置53分别被设置在车门4A、4B上。作为一个例子,车门锁装置53通过电磁力使可动部(未图示)在上锁位置(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解开位置)之间移动。在可动部处于上锁位置的状态(上锁状态)下,车门4A、4B在关闭(闭合)开口部3A、3B的状态下被锁定,通过操作者对外侧把手4a或内侧把手(未图示)的操作无法进行开闭。另外,在可动部处于解锁位置的状态(解锁状态)下,车门4A、4B未被锁定,能够根据操作者对外侧把手4a或内侧把手的操作而开闭。此外,按照每个车门4A、4B所设置的多个车门锁装置53通常都被控制为相同的状态(状态,上锁状态或者解锁状态),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多个车门锁装置53的状态可以是在车宽度方向右侧、左侧、车辆前后方向后侧分别不同等按照每个区域(场所)而不同的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图3所示的车辆1的车门4A、4B的锁定所涉及的控制系统5构成为不使用机械式的钥匙的电子钥匙系统(无钥匙进入系统)。具体而言,控制系统5与操作者所持的可通信的装置6(通信装置,例如移动电话机、智能手机、非接触IC卡、RF-ID标签等)进行通信,对从装置6获取的第一数据(例如,装置6的识别编码等)和被保持在控制系统5中的第二数据(例如,预先登录的装置6的识别编码等)进行对照(比较)。在对照(比较)的结果为第一数据与第二数据对应(例如,一致)的情况下,控制系统5控制车门锁装置53使可动部移动,切换车门锁的状态(上锁状态或者解锁状态)。此外,交替地进行上锁状态和解锁状态的切换。即,在上锁状态下在控制系统5与装置6之间进行通信,比较的结果为第一数据与第二数据对应的情况下,控制系统5使车门锁装置53切换为解锁状态。另一方面,在解锁状态下在控制系统5与装置6之间进行通信,比较的结果为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对应的情况下,控制系统5使车门锁装置53切换为上锁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系统5是车门锁控制系统的一个例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控制系统5与装置6的通信利用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非接触通信方式、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进行。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系统5以及装置6所能够采用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例如有ISO/IEC 18092,FeliCa(注册商标)、ISO/IEC 14443(MIFARE(注册商标))等。控制系统5与装置6的通信利用天线51b和天线61b进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天线51b和天线61b位于较近的距离(例如,数厘米以内)的情况,进行控制系统5与装置6的通信。即,操作者将所持的装置6的通信部61(的天线61b)罩盖(重叠、接近、对置)于控制系统5的通信单元51(的天线51b)的情况上,进行控制系统5与装置6的通信。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如图1所示,包括天线51b的通信单元51被设置在两个车门4A、4B中位于前方侧的车门4A的框架42的边缘部42c(后边缘部、侧边缘部)。该边缘部42c位于两个开口部3A、3B的间的边界部分(部件2D)的车厢外侧。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一个例子,打开车门4A经由开口部3A进入车厢2a的情况下、以及打开车门4B经由开口部3B进入车厢2a的情况下,通信单元51的天线51b的位置距离操作者比较近。因此,作为一个例子,操作者能够更容易或更迅速地使所持的装置6的天线61b接近通信单元51的天线51b。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包括天线51b的通信单元51被设置在与车门4A的边缘部42c的长边方向(上下方向)的上侧的端部42c1相比靠近下侧的端部42c2的位置上。因此,作为一个例子,与天线51b位于长边方向的上侧的端部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容易或更迅速使装置6的天线61b接近通信单元51的天线51b。此外,天线51b能够设置在两个车门4A、4B中位于后方侧的车门4B的框架42的边缘部42a(前边缘部、侧边缘部)。该情况下,能够得到与将天线51b设置在车门4A的边缘部42c的情况同样的结果(效果)。另外,通信单元51位于比外侧把手4a靠上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如图3所示,控制系统5包括通信单元51(通信部、通信单元、无线通信部)、控制部52、车门锁装置53、启动装置54、操作部55等。通信单元51(读写器)包括电路部51a、天线51b(例如,天线线圈)等。通信单元51通过与装置6的通信部61的电磁感应,而与该通信部61之间收发信号(电波)。通信单元51是接收部的一个例子。电路部51a执行发送信号的调制、接收信号的解调、放大等。作为一个例子,天线51b是线状的导体多次卷绕而成的天线线圈(环形天线)。天线51b与电容器(未图示)一起构成串联谐振电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控制部52包括通信单元控制部52a(通信单元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数据比较控制部52b(数据比较ECU)、数据保持部52c(存储部)等。通信单元控制部52a控制通信单元51。通信单元51被通信单元控制部52a控制,而发送驱动信号。若通信单元51接收到来自与驱动信号对应的装置6的响应信号,则通信单元控制部52a将该响应信号所包含的第一数据(例如,识别编码)发送给数据比较控制部52b。数据保持部52c为非易失性的存储部,例如是闪存、NVRAM(Non Volatile RandomAccess Memory:非易失性随机访问存储器)等。数据保持部52c对预先登录的第二数据(例如识别编码)进行保持(存储)。数据比较控制部52b对保持在数据保持部52c中的第二数据(例如,识别编码)和来自装置6的第一数据进行对照(比较),并判断第一数据是否与第二数据对应。而且,在数据比较控制部52b判断为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对应的情况下(例如,一致的情况下),控制车门锁装置53,使车门锁的状态(上锁状态或者解锁状态)发生变化。另一方面,通过数据比较控制部52b中的对照(比较)而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不对应的情况下(例如,不一致的情况下),使车门锁的状态(上锁状态或者解锁状态)不发生变化。即,数据比较控制部52b是基于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来判断车门4A、4B的锁定可否解锁或者上锁的判断部的一个例子。并且,数据比较控制部52b控制启动装置54,以使根据操作部55(例如,捏手、开关、按钮等)中的操作输入而执行车辆用驱动装置(例如,发动机、马达等)的启动或者成为可动作的状态。即,控制系统5也是防盗系统的一个例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装置6能够构成为移动电话机、智能手机。装置6包括通信部61(无线通信部、第一通信部)、控制部62、无线通信部63(通信部、第二通信部),天线64等。通信部61(读写器)包括电路部61a、天线61b(例如,天线线圈)、数据保持部61c等。通信部61通过与控制系统5的通信单元51的电磁感应而与该通信单元51之间收发信号(电波)。电路部61a执行发送信号的调制、接收信号的解调、放大等。作为一个例子,天线61b是卷绕多次线状的导体而成的天线线圈(环形天线)。天线61b与电容器(未图示)一起构成串联谐振电路。另外,数据保持部61c为非易失性的存储部,例如是ROM(Read OnlyMemory)、闪存、NVRAM(Non Volatile Random Access Memory)等。数据保持部61c对预先登录的第一数据(例如识别编码)进行保持(存储)。若通信部61从通信单元51接收到驱动信号则起动,并发送包括第一数据的响应信号。控制部62控制无线通信部63等装置6的各部,执行通话、数据通信等借助天线64的无线的通信(收发)。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如图4所示,车门4A的边缘部42c以及车门4B的边缘部42a具有车厢内侧的部件44(内侧部件、第一部件、基部、内部)、以及车厢外侧的部件45(外侧部件、第二部件、车门部件、装饰、罩、外部)。部件44由导电性材料(金属材料,例如钢板),部件45由非导电性材料(绝缘材料、合成树脂材料、塑料、工程塑料)构成。作为一个例子,部件44和部件45通过双面胶带47而相互结合(连接)。在与边缘部42a、边缘部42c的设置通信单元51的部位不同的部位等中,在部件44的面44a(外面、表面)与部件45的面45a(内面、里面)之间夹着双面胶带47。此外,部件44和部件45可以通过凹凸构造彼此的卡住、使用了结合具(例如,螺丝、夹子等)的结合、结合时至少一方至少部分弹性变形的卡住构造(搭扣配合)等而相互结合。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如图4所示,通信单元51位于车门4A的边缘部42c内,即,部件44与部件45之间。换言之,由无电磁屏蔽的非导电性材料构成的部件45位于通信单元51的车厢外侧。因此,在装置6位于通信单元51的车厢外侧的情况下,容易抑制因部件45而妨碍通信单元51与装置6之间的通信。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如图4所示,在车体2的部件2D与车门4A、4B之间设置有密封部件21、49(密封条)。另外,在框架42与窗体面板43之间设置有密封部件48(密封条)。密封部件21、48、49都例如由弹性体等弹性材料构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如图5~7所示,通信单元51具有基板51c。基板51c能够是例如可挠性印刷配线板(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或者刚性基板。基板51c具有部件45侧(车厢外侧)的面51c1和其相反的一侧(部件44侧、车厢内侧)的面51c2,为四边形状(作为一个例子,为长方形)且为片状(薄片状、薄板状)。天线51b能够构成为设置在基板51c上的导体图案(导体层)。天线51b被绝缘体覆盖。在面51c2上安装电路部51a(元件、封装)。在电路部51a上连接有导线51e(配线)。导线51e包括使电路部51a与控制部52电连接的导线(未图示)。导线被绝缘性的膜(层、被膜)覆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磁片51d(磁性部件)位于面51c2上。磁片51d覆盖天线51b的部件44侧。在导电性材料(金属材料)的部件44、部件2D位于天线51b的车厢内侧(参照图4)等的情况下,天线51b的通信性能有可能降低。存在因导电性的部件44、2D等所产生的涡流而使减少天线51b的磁通减少是该原因的情况。在设置磁片51d的情况下,来自天线51b的磁通聚集于磁片51d,抑制涡流的产生,所以容易抑制如上述那样的天线51b的通信性能的降低。磁片51d能够构成为例如铁氧体等包括磁性体的填料的合成树脂材料的片。磁片51d能够通过例如粘合剂等与基板51c一体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如图5、7所示,基板51c、电路部51a、磁片51d、导线51e等(基板51c的面51c2侧)被防水性的覆盖部51f覆盖。覆盖部51f能够构成为例如塑模成形、涂覆的合成树脂材料、涂布的膜等。通过该覆盖部51f,容易降低水分对基板51c、电路部51a、导线51e等的导体部分(电连接部分)的影响(例如,锈的产生)。另外,通过覆盖部51f,容易提高通信单元51所包含的部件的保护性。在覆盖部51f由具有柔软性(弹性)的材料构成的情况下,通信单元51所包含的部件的保护性容易进一步提高。此外,覆盖部51f的顶部51f1与部件44的面44a抵接。因此,与无覆盖部51f、覆盖部51f为硬的材料、或者覆盖部51f与部件44之间有缝隙的情况相比,容易抑制因通信单元51与部件44抵接所带来的声音的产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通信单元51被安装在部件45上。因此,通信单元51能够作为与部件45一体化的局部装配处理。即,伴随着车厢外侧的部件45(局部装配)的安装以及卸下,能够比较容易地将通信单元51与车体2统合或从车体2分离。另外,作为一个例子,能够根据具有通信单元51的部件45和不具有通信单元51的部件45的更换,比较容易地变更通信单元51的有无。因此,作为一个例子,容易减少通信单元51的组装、维护等所需要的功夫、成本。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通信单元51和部件45作为一个例子提高双面胶带46相互结合(连接)。在部件45的面45a(内面、里面)与基板51c的面51c1之间夹着双面胶带46。此外,通信单元51和部件45也可以通过凹凸构造彼此的卡住、使用结合具(例如,螺丝、夹子等)的结合、结合时至少一方至少部分弹性变形的卡住构造(ス搭扣配合)等相互结合。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如图6、7所示,在部件44与部件45之间,在通信单元51与边缘部42c的车辆前后方向(边缘部42c的侧面视的宽度方向)的端部42g(壁部42f)之间设置有缝隙G。该缝隙G能够成为在边缘部42c内流动(沿着)的水的通路。因此,与没有缝隙G的情况相比,水不容易作用到通信单元5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在部件45上设置有包围通信单元51的壁部45b(突出部)。因此,沿着部件45的面45a的水难以到达通信单元51侧。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缝隙G被设置在通信单元51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两侧,但也可以仅是一侧。
以上,如说明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包括车门锁的控制系统5的天线51b的通信单元51(接收部)被设置于横跨车门4A的窗42e的边缘部42b(上边缘部)与边缘部42d(下边缘部)之间的边缘部42c(侧边缘部)。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一个例子,在操作者(使用者)出入车厢时等能够比较容易地使发送第一数据的装置6与通信单元51接近。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边缘部42c具有部件44(第一部件)、和覆盖该部件44的车厢外侧并由非导电性材料构成的部件45(第二部件),通信单元51被设置在部件44与部件45之间。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一个例子,能够将通信单元51隐藏于边缘部42c内。另外,作为一个例子,通信单元51的车厢外侧的部件45由非导电性材料构成,所以较不容易妨碍通信单元51中的通信。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通信单元51被安装于部件45。因此,作为一个例子,伴随着车厢外侧的部件45的安装以及卸下,能够比较容易地安装或卸下通信单元51。另外,作为一个例子,能够根据部件45的更换,比较容易地变更通信单元51的有无。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通信单元51包括天线51b,部件44以及部件2D由导电性材料构成,并具备天线51b的部件44以及覆盖部件2D侧的磁片51d(磁性部件)。因此,作为一个例子,容易抑制部件44以及部件2D所带来的天线51b的通信性能的降低。
<第1变形例>
在图8所示的本变形例中,通信单元51A的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通信单元51A能够更换为上述实施方式的通信单元51而实施。而且,本变形例的通信单元51A以外的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因此,根据本变形例,也得到同基于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的同样的作用以及结果(效果)。本变形例所涉及的通信单元51A具有检波部56以及天线56a。通过检波部56获得的电力被利用于电路部51a的起动(例如,来自天线51b的驱动信号的发送)。因此,检波部56是起动部的一个例子。而且,能够构成为从蓄电池(未图示)供给一旦起动后的通信单元51A等的电力。在不具有检波部56(起动部)的情况下,存在电路部51a需要间断地从天线51b发送信号(电波)的构成等的情况,该情况下,蓄电池的电力消耗更容易变大。对于这一点,在本变形例中,能够将通过检波部56所得到的电力利用于电路部51a的起动,所以蓄电池的电力消耗更容易变小。具体而言,检波部56能够构成为例如使用了公知的倍压检波电路、倍压整流电路、二极管检波电路、变压器的升压电路等。检波部56、天线56a的规格能够根据利用(接收)的信号(电波)、车体2的构成等而适当地设定。另外,检波部56能够利用天线56a接收与包括第一数据的信号不同的信号(例如,手机的控制信号、手机的噪声等),并从该信号获得电力。因此,本变形例所涉及的构成在装置6为手机的情况下,在该装置6与通信单元51A接近时通过检波部56获得电力更有效。另外,天线56a能够设置为例如在天线51b的内侧(外侧)卷绕的天线线圈,也可以构成为不同的形式的天线。
<第2变形例>
在图9、10所示的本变形例中,通信单元51B的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通信单元51B能够更换为上述实施方式的通信单元51而实施。而且,本变形例的通信单元51B以外的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因此,根据本变形例,能够获得同基于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的同样的作用以及结果(效果)。本变形例所涉及的通信单元51B具有压电元件57。通过压电元件57所得到的电力被利用于电路部51a的起动(例如,来自天线51b的驱动信号的发送)。因此,压电元件57是起动部的一个例子。能够构成为从蓄电池(未图示)供给一旦起动后的通信单元51B的电力。在不具有压电元件57(起动部)的情况下,存在电路部51a需要间断地从天线51b发送信号(电波)的构成等的情况,该情况下,蓄电池的电力消耗容易变大。对于这一点,在本变形例中,能够将通过压电元件57所得到的电力利用于电路部51a的起动,所以蓄电池的电力消耗容易变小。压电元件57具有主体57a和能够突没地支承于主体57a上的操作部57b。压电元件57将操作部57b的按压力变换为电力。此外,能够在压电元件57上适当地设置升压电路等。
而且,在本变形例中,作为一个例子,如图10所示,能够在基板51c上安装压电元件57。在部件45上设置与其它位置相比厚度较薄的薄壁部45c(按压部、覆盖部)。薄壁部45c能够通过在部件45的部件44侧(车厢内侧、里侧)设置凹部45d而形成。部件45能够由合成树脂材料等构成。该情况下,薄壁部45c能够构成为具有可挠性具有(柔软)、且可弹性地位移(弹性变形)的部位。根据本变形例,作为一个例子,在部件45不设置开口部,该情况下,容易抑制来自该开口部的水、尘垢等的浸入。另外,能够使压电元件57不露出而设置。此外,按压位置(薄壁部45c的位置)能够适当用打印、贴纸等显示于部件45的外面。
以上,例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只是一个例子,并没有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变形例能够以其它的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组合、变更。另外,各实施方式、变形例的构成、形状也能够部分更换而实施。另外,各构成、形状等的规格(构造、种类、方向、形状、大小、长度、宽度、厚度、高度、数量、配置、位置、材质等)能够适当地变更而实施。例如,接收部(天线、电路部、通信单元)能够通过第二部件的镶嵌成形而与该第二部件一体构成。另外,设置在车门上的通信单元可以具有数据比较控制部(判断部)。
另外,作为一个例子,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体侧部构造具备位于设置在车体侧部的开口部的周边部的框架部件、可开闭地覆盖上述开口部的车门、在关闭状态下锁定上述车门的车门锁装置、以及通过设置在横跨设在上述车门上的窗的上边缘部与下边缘部之间的侧边缘部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来接收上述车门锁装置切换上述车门的锁定状态的信号的接收部。因此,作为一个例子,能够在使用者出入车厢时等比较容易地使发送第一数据的装置接近接收部。
另外,在上述车体侧部构造中,作为一个例子,在车体侧部上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设置两个上述开口部,上述接收部位于上述两个开口部的边界部分的车厢外侧。因此,作为一个例子,不管使用者从哪个开口部(车门)进入车厢内的情况下或出去到车厢外的情况,都能够比较容易地使发送第一数据的装置接近接收部。
另外,作为一个例子,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车门构造具备车门面板、横跨位于该车门面板的上侧的窗的上边缘部与下边缘部之间的侧边缘部、以及通过设置在该侧边缘部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来接收信号的接收部。因此,作为一个例子,能够在使用者出入车厢时等比较容易地使发送第一数据的装置接近接收部。
另外,作为一个例子,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门部件是横跨车辆用车窗的上边缘部与下边缘部之间的侧边缘部的覆盖由金属材料构成的部件的车厢外侧并由非导电性材料构成的车门部件,设置有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来接收信号的接收部。因此,作为一个例子,伴随着车厢外侧的第二部件的安装以及卸下,能够比较容易地安装或卸下接收部。另外,作为一个例子,能够根据车门部件的更换,比较容易地变更车辆中的接收部的有无。
附图符号的说明:1…车辆;2…车体(车体侧部构造);2A~2E…部件(框架部件);2D…部件(边界部分);3A…开口部;3B…开口部;4A…车门;4B…车门;42a…边缘部(侧边缘部);42b…边缘部(上边缘部);42c…边缘部(侧边缘部);42d…边缘部(下边缘部);42e…窗;42g…端部;44…部件(第一部件);45…部件(第二部件、车门部件)5…控制系统(车门锁控制系统);51、51A、51B…通信单元(接收部);51a…电路部;51b…天线;51d…磁片(磁性部件);51f…覆盖部;52b…数据比较对照部(判断部);56…检波部(起动部);57…压电元件(起动部)。

Claims (8)

1.一种车门锁控制系统,具备:
接收部,其被设置于横跨车辆用的车窗的上边缘部与下边缘部之间的侧边缘部,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来接收信号;和
判断部,其基于在由所述接收部接收的信号中包含的第一数据和被保持的第二数据来判断所述车门的锁定可否解锁或者上锁,
所述侧边缘部具有第一部件、和覆盖该第一部件的车厢外侧并由非导电性材料构成的第二部件,
所述接收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
在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在所述接收部与所述侧边缘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端部之间设置有缝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锁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接收部被安装于所述第二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锁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接收部包括天线,
所述第一部件由导电性材料构成,
具备覆盖所述天线的所述第一部件侧的磁性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锁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接收部具备具有防水性的覆盖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锁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接收部具备具有防水性的覆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门锁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接收部包括天线、和对由该天线接收的信号进行处理的电路部,
在所述侧边缘部具备产生使所述电路部起动的电力的起动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锁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起动部包括检波部,该检波部从与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信号不同的信号获得电力。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锁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起动部包括根据操作输入而产生电力的压电元件。
CN201380048288.3A 2012-09-21 2013-09-13 车门锁控制系统 Active CN1046407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08549 2012-09-21
JP2012208549A JP5974767B2 (ja) 2012-09-21 2012-09-21 ドアロック制御システム
PCT/JP2013/074885 WO2014046056A1 (ja) 2012-09-21 2013-09-13 ドアロック制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40744A CN104640744A (zh) 2015-05-20
CN104640744B true CN104640744B (zh) 2017-03-08

Family

ID=50341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8288.3A Active CN104640744B (zh) 2012-09-21 2013-09-13 车门锁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460570B2 (zh)
EP (1) EP2899338B1 (zh)
JP (1) JP5974767B2 (zh)
CN (1) CN104640744B (zh)
WO (1) WO20140460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49514A4 (en) * 2013-05-31 2016-01-27 Fujikura Ltd WINDOW'S FRAME
WO2015168459A1 (en) 2014-04-30 2015-11-05 Dura Operating Llc Vehicular keyless entry system
JP6193178B2 (ja) * 2014-05-23 2017-09-06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アンテナ装置
FR3031940B1 (fr) * 2015-01-27 2017-02-17 Faurecia Interieur Ind Tableau de commande pour vehicule et procede pour fabriquer un tel tableau de commande.
JP6380279B2 (ja) * 2015-07-30 2018-08-29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開閉体の施解錠装置
US10280675B2 (en) * 2016-04-29 2019-05-0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for lowering a window pane of a vehicle door, and vehicle which is designed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DE102019124217A1 (de) * 2019-06-11 2020-12-17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Anordnung
JP7062632B2 (ja) * 2019-12-26 2022-05-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装品取付構造
JP2021147899A (ja) * 2020-03-19 2021-09-27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制御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システム
DE102022204232B3 (de) * 2022-04-29 2023-08-03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Modul zur drahtlosen Authentifizierung eines Nutzers für ein schlüsselloses Zugangssystem eines Kraftfahrzeug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6898A (zh) * 2002-09-27 2004-05-19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
DE102006023052A1 (de) * 2006-05-17 2007-11-22 Audi Ag Bauteil und Kommunikationssystem für einen Kraftwag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35155A1 (de) 1998-08-04 2000-02-24 Bosch Gmbh Robert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für eine Berechtigungsabfrage in einem Kraftfahrzeug
DE19845649B4 (de) 1998-10-05 2008-06-19 Leopold Kostal Gmbh & Co. Kg Schlüssellose Zugangs- und/oder Fahrberechtigungskontroll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3562476B2 (ja) * 2000-02-18 2004-09-08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ループアンテナ装置
DE10107319A1 (de) * 2000-02-18 2002-01-31 Aisin Seiki Rahmenantennenvorrichtung
US7400243B2 (en) 2005-06-28 2008-07-15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for vehicle
JP4140731B2 (ja) * 2005-07-08 2008-08-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通信装置
US20070203850A1 (en) * 2006-02-15 2007-08-30 Sapphire Mobile Systems, Inc. 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system
JP2008057237A (ja) * 2006-08-31 2008-03-13 Aisin Seiki Co Ltd 車両用ドア開閉装置
JP2008079118A (ja) 2006-09-22 2008-04-03 Alpha Corp 車両用アンテナ装置
US9324230B2 (en) * 2008-12-04 2016-04-26 Gente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 wireless control system of a vehicle using induction field communication
JP2009256900A (ja) * 2008-04-14 2009-11-05 Tokai Rika Co Ltd 施錠・解錠システム
JP5584985B2 (ja) 2009-03-24 2014-09-1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施開錠装置
FR2959193B1 (fr) 2010-04-23 2013-06-28 Valeo Securite Habitacle Dispositif de verrouillage et d'immobilisation de vehicule automobile
JP5744004B2 (ja) * 2010-07-23 2015-07-01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Nfc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FR2963711B1 (fr) 2010-08-06 2013-04-26 Delphi Tech Inc Systeme d'entree passive pour vehicule
JP2012167513A (ja) * 2011-02-16 2012-09-06 Tokai Rika Co Ltd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車両の電子キーシステム
US8867991B2 (en) * 2012-03-16 2014-10-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 of proximity sensors with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US9379777B2 (en) * 2012-05-07 2016-06-28 Nokia Technologies Oy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circuitry used for hearing aid compatibility
US9099765B2 (en) * 2012-07-06 2015-08-04 Blackberry Limited Device having a quadrature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antenna
CN105051304A (zh) * 2012-07-25 2015-11-11 总锁有限责任公司 金属主体内的集成天线线圈
US9384613B2 (en) * 2012-08-16 2016-07-05 Google Inc.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based key sharing techniques
US8410898B1 (en) * 2012-08-16 2013-04-02 Google Inc.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based key sharing techniques
US20140080411A1 (en) * 2012-09-14 2014-03-20 Anand S. Konanur Integration of a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coil antenna behind a screen display for near field coupling
US9166286B2 (en) * 2013-03-29 2015-10-20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Communication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6898A (zh) * 2002-09-27 2004-05-19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
DE102006023052A1 (de) * 2006-05-17 2007-11-22 Audi Ag Bauteil und Kommunikationssystem für einen Kraftwag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99338B1 (en) 2018-03-28
WO2014046056A1 (ja) 2014-03-27
JP5974767B2 (ja) 2016-08-23
EP2899338A1 (en) 2015-07-29
EP2899338A4 (en) 2015-09-30
CN104640744A (zh) 2015-05-20
JP2014062412A (ja) 2014-04-10
US20150221146A1 (en) 2015-08-06
US9460570B2 (en) 2016-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40744B (zh) 车门锁控制系统
CN101213577B (zh) 智能操作装置
US6577228B1 (en) Door handle for vehicle and smart entry system for vehicle using the same
JP4161664B2 (ja)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JP4470971B2 (ja) 携帯機
US7651145B2 (en) Instrument panel
JP4650694B2 (ja) 車両用ハンドル
JP3696866B2 (ja) ドア開閉装置
KR20050021490A (ko) 특히 차량의 도어나 리드 등을 위한 폐쇄 시스템
KR20060098388A (ko) 차량용 도어 외부 손잡이 유닛
CN107710285A (zh) 车辆进入设备及配备有这种设备的车辆装饰部件
CN109154168A (zh) 用于门拉手单元的附加门拉手模块
US20100052848A1 (en) Remote vehicle operating system
US11731586B2 (en) Locking and unlocking module and door handle module
JP4366085B2 (ja) リモートキ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826881B2 (ja)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JP5088026B2 (ja) スマートキーレスエントリシステム
US20040160352A1 (en) Remote controller for keyless entry
JP4980845B2 (ja) 電話機能一体型電子キー
JP3639292B1 (ja) ドア開閉装置
US7064960B2 (en) Arrangement for signal transmission between a transmitter and a control unit
JP4107185B2 (ja) 車両用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通信システム
JP4513481B2 (ja)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CN114684065A (zh) 车辆的被动进入及启动系统、车辆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