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23499B - 一种辅助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辅助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23499B
CN104623499B CN201510029183.4A CN201510029183A CN104623499B CN 104623499 B CN104623499 B CN 104623499B CN 201510029183 A CN201510029183 A CN 201510029183A CN 104623499 B CN104623499 B CN 1046234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parts
dgp
group
medicine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291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23499A (zh
Inventor
梅志刚
张定棋
黄坤艳
唐翠娟
喻欢
杨松柏
蔡三金
张世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luomadian Pharmaceutic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TG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TGU filed Critical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TGU
Priority to CN20151002918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234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23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234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234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234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它是由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成:黄芪8‑10份、党参8‑10份、白术8‑10份、砂仁3‑6份、枳壳6‑8份、丹参6‑8份、鸡内金6‑8份。该中药制剂将原料药材用水煎煮提取,浓缩制备而成。药效学实验证明,本发明的辅助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中药制剂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能够促进糖尿病胃轻瘫小鼠体质量、进食量及排便量上升,能够较好地改善胃电活动紊乱和胃窦组织ICC超微结构,不仅能增强胃窦部c‑kit阳性ICC和SP阳性物质的表达,还能下调nNOS阳性的表达;对ICC数量的增加及ICC形态和其信号转导功能均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辅助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 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常见而重要的胃肠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胃内容物排空减慢。研究发现,30%~50%的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都具有胃排空延迟。目前认为,引起糖尿病胃轻瘫胃排空极度延缓的动力障碍机制包括胃电节律紊乱,胃体紧张性下降,胃窦收缩推进力减弱,幽门异常紧缩,以及胃窦至十二指肠段运动失调等;而新近研究表明,胃平滑肌、胃肠神经系统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和胃肠微循环病理改变,以及ICC在神经-平滑肌信号传递过程中作用异常,则可能是糖尿病胃轻瘫发生的重要病理基础。糖尿病胃轻瘫不但可以引起一些消化道症状导致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还会影响血糖的控制,甚至影响口服药物的吸收。
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腹胀等,其表现与中医“痞证”相似,其病理基础临床多见以脾胃虚弱、运化无力为主,升降失司、胃失和降导致气滞、湿浊或食积停滞为标;且气虚常致气滞血瘀,瘀复促虚,恶性循环,属本虚标实之证。目前西医常用胃复安、多潘立酮、西沙比利等治疗,但通过临床实际应用发现其疗效并不理想,缺乏长期满意疗效。目前现有已公布的治疗该疾病的中药制剂发明存在组方复杂、组方依据不清晰、未体现中医辨证施治特点、药物不易被消化吸收、疗效不确切,机制不明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辅助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中药制剂,具有健脾益气、行气活血、消食化滞的功效,对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有较好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辅助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中药制剂,它是由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成:黄芪8-10份、党参8-10份、白术8-10份、砂仁3-6份、枳壳6-8份、丹参6-8份、鸡内金6-8份。
优选的方案中,根据标本兼顾原则结合临床辨证施治疗效观察,该中药制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黄芪5份、党参5份、白术5份、砂仁3份、枳壳4份、丹参4份、鸡内金4份。
所述制剂为片剂、丸剂、散剂、胶囊剂或颗粒剂。根据制备各种剂型药物的需要,本发明药物在制备过程中还可加入适当的药用辅料。如制成片剂的过程中加入淀粉或糊精,制粒,干燥,整粒,压片,包衣,分装,即得片剂。
制备上述的辅助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中药制剂的方法,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先加原料总量5-6倍的水浸泡,然后进行煎煮30-40min,过滤得煎煮液;滤渣再加2-3倍的水煎煮30-40min,过滤得煎煮液,合并两次的煎煮液,浓缩得到有效成分,最后将有效成分制成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片剂、丸剂、散剂、胶囊剂或颗粒剂。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涉及所述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引起的胃肠蠕动减慢药物的应用。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涉及所述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引起的胃电活动紊乱药物的应用。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涉及所述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引起的ICC数量减少及其形态和信号传导功能变化药物的应用。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涉及所述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引起的血浆胃动素水平药物的应用。
本发明的中药机理为:
黄芪:所含的黄芪多糖具有明显的降低血糖和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的作用,且可以改体内物质代谢,此外还能升高正常大鼠红细胞的比容,增加红细胞数,改善胃肠缺血状态,并可通过抑制血小板钙调蛋白而抑制PDE的活性,从而增加血小板内cAMP含量,发挥抑制血小板作用。
党参:其有效成分可以通过提高胃壁结合粘液含量,起到抗胃粘膜损伤的作用,且能兴奋大鼠离体胃肌条,增高胃底纵行肌张力,增大胃体、胃窦环形肌收缩。
白术:其有效成分对胃底肌条有较强的兴奋作用,可促进胃肠推进运动,具有明显促进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功能。白术丙酮提取物对小肠输送功能有促进作用,且具有抗胃溃疡作用。
砂仁:所含的挥发油对肠管平滑肌具有兴奋作用,而对肠道的运动具有增强作用;特别是对小肠肠管紧张性、强直性收缩有部分抑制作用。
枳壳:所含的挥发油和黄酮类成分,对人体胃肠平滑肌具有兴奋及其蠕动增强作用。
鸡内金:所含的胃激素和胃蛋白可直接促进胃液分泌和胃肠运动。
丹参:其活性物质能够通过一氧化氮和粘膜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介质对胃溃疡粘膜微循环进行调养,使胃黏膜上皮细胞能够得到有效增生。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胃轻瘫病机以脾虚不运为本,气滞血瘀、痰湿夹杂为标,因此本发明采用健脾、行气、活血治法立方。其中黄芪、党参、白术益气健脾,以复中州气化;砂仁、枳壳化湿行气,和胃消痞;鸡内金消食健胃;丹参活血化瘀,诸药相合,标本兼治,共奏行气活血、健脾益气、消食化滞之功效。诸药结合,不仅能够降低血糖,改善体内物质代谢,还能够促进胃肠平滑肌兴奋,进而促进胃液分泌和胃肠运动,改善胃动力不足;此外还能够改善微循环,促进胃黏膜的自我修复,从而达到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效果。与现有公开发明的中药制剂相比,本发明中的中药组合物,具有组方精当、辨证下药、机制明晰、简便廉效等优点,且配合针刺治疗,有助于药物的吸收利用。实验和临床观察显示该中药制剂配合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等特点;且其制备方法简单、快速、高效,易于操作;制备出的片剂、丸剂、散剂、胶囊剂等便于携带,方便服用。
糖尿病胃轻瘫病因复杂,近年来关于ICC在糖尿病胃轻瘫发生中的作用研究不断深入,其数量的减少或功能结构的改变认为是糖尿病胃轻瘫发生的主要因素;有研究表明,ICC既作为节律性电活动的起搏器参与电活动的传播,又作为肠神经系统调控肌活力的中间媒介;而其构成的胃肠神经-ICC-平滑肌网络是胃肠动力的基本功能单位,其结构完整对胃肠蠕动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从而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带来新的思路。
本发明中药制剂辅助针刺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并对其疗效进行基础实验和临床试验评估,并对其疗效潜在机制进行分析,采用广泛应用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小鼠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应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在针刺的基础上给予灌胃,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制剂能够较好的增强针刺疗效,具有促进糖尿病胃轻瘫小鼠体质量、进食量及排便量的上升,增加胃电放电次数,刺激胃电每次放电细胞个数,改善每次放电间隔时间,能纠正胃肌电活动紊乱等;对ICC数量的减少、形态及其信号转导功能变化均具有较好的增加或改善作用,能对糖尿病胃轻瘫小鼠胃窦部c-kit阳性ICC表达上调,SP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及表达强度上调作用,对胃窦肌间神经丛nNOS免疫阳性的表达及表达强度有下调作用;该发明能改善ICC超微结构,能使胃肠神经-ICC-平滑肌网络结构和功能改善,从而纠正胃电紊乱及促进胃肠蠕动恢复。
本发明中药制剂配合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中药制剂和常规西药治疗;具有降低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改善患者胃电节律紊乱,提高正常胃电节律百分比,降低胃动过缓率等作用,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辅助降糖效果。本发明中药制剂配合针刺治疗安全有效,对患者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对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小鼠胃电图的影响;图中A:正常组,B:模型组,C:针药组,D:中药组,E:西药组。
附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对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小鼠胃窦部c-kit免疫阳性ICC表达的影响;图中2-1:正常组,2-2:模型组,2-3:针药组,2-4:中药组,2-5:西药组;皆为徕卡倒置显微镜×400倍视野下的c-kit免疫组化图。
附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对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小鼠胃窦肌间神经丛nNOS免疫阳性表达的影响;附图中3-1:正常组,3-2:模型组,3-3:针药组,3-4:中药组,3-5:西药组;皆为徕卡倒置显微镜×400倍视野下的nNOS免疫组化图。
附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对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小鼠胃窦肌间神经丛SP免疫阳性物质表达的影响;图中4-1:正常组,4-2:模型组,4-3:针药组,4-4:中药组,4-5:西药组;皆为徕卡倒置显微镜×400倍视野下的SP免疫组化图。
附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对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小鼠的胃窦部ICC电镜超微结构的影响;附图中5-1为正常组、放大倍数为12×1000,5-2:模型组12×1000,5-3:针药组12×1000,5-4:中药组15×1000,5-5:西药组15×10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和附图,进一步阐明本发明。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黄芪8g、党参8g、白术8g、砂仁3g、枳壳6g、丹参6g、鸡内金6g。
实施例2:黄芪10g、党参10g、白术10g、砂仁5g、枳壳8g、丹参8g、鸡内金8g。
实施例3:黄芪9g、党参9g、白术9g、砂仁4g、枳壳7g、丹参7g、鸡内金7g。
实施例4:黄芪8g、党参9g、白术10g、砂仁3g、枳壳7g、丹参6g、鸡内金8g。
实施例5:黄芪9g、党参9g、白术10g、砂仁5g、枳壳6g、丹参7g、鸡内金8g。
实施例6:黄芪8g、党参10g、白术8g、砂仁4g、枳壳8g、丹参8g、鸡内金6g。
实施例7:黄芪10g、党参10g、白术9g、砂仁5g、枳壳7g、丹参6g、鸡内金6g。
实施例8:取中药黄芪15g、党参15g、白术15g、砂仁9g、枳壳12g、丹参12g和鸡内金12g,用500mL蒸馏水浸泡30min,而后煎煮30min,过滤水煎液,药渣再加250mL蒸馏水煎煮30min后过滤,随后将所得的2次药液合并过滤,水浴加热蒸发浓缩为100mL药液,即0.9g生药/mL。
实施例9:取中药黄芪45g、党参45g、白术45g、砂仁27g、枳壳36g、丹参36g和鸡内金36g,用1500mL蒸馏水浸泡30min,而后煎煮40min,过滤水煎液,加750mL蒸馏水,随后将所得的2次药液合并过滤,榨取药物残渣中药液,并用双层纱布再次过滤,且将过滤的药液水浴加热蒸发浓缩为300mL药液,即0.9g生药/mL。
将本发明提供的上述中药组合物制成各种剂型的制备方法如下:
1、片剂的制备:取黄芪、党参、白术、砂仁、枳壳、丹参和鸡内金,先加原料总量5-6倍的水浸泡,然后进行煎煮30-40min,过滤得煎煮液;滤渣再加2-3倍的水煎煮30-40min,合并煎液,过滤浓缩至适量;加入适量淀粉或糊精,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压片,包衣,分装,即得片剂。
2、丸剂的制备:取黄芪、党参、白术、砂仁、枳壳、丹参和鸡内金,先加原料总量5-6倍的水浸泡,然后进行煎煮30-40min,过滤得煎煮液;滤渣再加2-3倍的水煎煮30-40min,再合并2次煎液,过滤浓缩至适量;加入适量淀粉或糊精,混匀;以机械制丸机制成丸,干燥,用黑氧化铁、滑石粉和适量粘合剂,打光包衣,干燥,制成丸剂。
3、散剂的制备:取黄芪、党参、白术、砂仁、枳壳、丹参和鸡内金,先加原料总量5-6倍的水浸泡,然后进行煎煮30-40min,过滤得煎煮液;滤渣再加2-3倍的水煎煮30-40min,再合并2次煎液,过滤浓缩至适量;加入适量淀粉或糊精,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制成散剂。
4、胶囊剂的制备:取黄芪、党参、白术、砂仁、枳壳、丹参和鸡内金,先加原料总量5-6倍的水浸泡,然后进行煎煮30-40min,过滤得煎煮液;滤渣再加2-3倍的水煎煮30-40min,再合并2次煎液,过滤浓缩至适量;加入适量淀粉或糊精,混匀,制粒,充填,制成胶囊剂。
5、颗粒剂的制备:取黄芪、党参、白术、砂仁、枳壳、丹参和鸡内金,先加原料总量5-6倍的水浸泡,然后进行煎煮30-40min,过滤得煎煮液;滤渣再加2-3倍的水煎煮30-40min,再合并2次煎液,过滤浓缩至适量;加入适量淀粉或糊精,混匀,制成颗粒。
本发明还涉及所述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引起的胃肠蠕动减慢药物的应用。
本发明还涉及所述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引起的胃电活动紊乱药物的应用。
本发明还涉及所述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引起的ICC数量减少及其形态和信号传导功能变化药物的应用。
本发明还涉及所述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引起的血浆胃动素水平药物的应用。
上述各制剂每次服用3-5g,每天早中晚各服用1次;在进行针刺治疗前30min,不宜服用此药,以免出现呕吐。
糖尿病胃轻瘫的诊断标准:①空腹血糖≥11.1mmol/L;②具有胃轻瘫症状;③排除幽门部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出口梗阻;④确诊胃排空延迟。
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标准:①血糖恢复正常水平;②胃轻瘫症状缓解;③胃排空改善。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特点、有效性和安全性,下面采用广泛应用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小鼠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应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在针刺的基础上给予灌胃,并观察治疗效果和潜在机制。
实验方法
1)实验动物和饲养条件及饲料
选用SPF级昆明小鼠80只,体重18~20g,雌雄各半,由三峡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CXK(鄂)2011-0012。动物饲养于普通级动物室干燥、通风、安静的环境,5只/笼;高脂高糖饲料为自行配制而成(53.33%基础饲料+26.67%蔗糖+13.33%猪油+6.67%蛋黄粉)。
2)糖尿病胃轻瘫小鼠模型的建立与分组
随机抽取15只小鼠,为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并饮用蒸馏水和普通饲料喂养,根据Toldo等人和自己的造模经验将其余小鼠均以按130mg/kg小鼠体重一次性腹腔注射STZ,并给予蒸馏水和高脂高糖饲料喂养;2w后禁食12h,尾部静脉采血,测血糖≥11.1mmol/L者建模成功,血糖<11.1mmol/L者剔除。
3)分组及实验过程
将造模成功的50只小鼠(另外15只造模失败或死亡而被排出)随机分为:模型组(12只)、针药组(共13只)、中药组(共13只)、西药组(共12只)。随后对各组进行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针药组在针刺中脘穴和足三里穴的基础上给予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灌胃,中药组仅给予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灌胃,而西药组则给予多潘立酮和维生素B6灌胃。以上所有药物灌胃剂量均按照动物剂量换算公式计算,每天灌胃1次,5d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1d,共进行3疗程。
4)指标测定
对小鼠体重测定每2d称重1次,对进食量和排便量的测定在每个疗程治疗前和结束后进行测定,对胃电活动、胃窦部ICC超微结构的变化及c-kit阳性ICC、nNOS和SP阳性细胞表达则在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进行。
5)统计学分析
统计每组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分析在SPSS19.0统计软件包上进行,数据统计采用t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结果
1、表1为本发明的辅助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中药制剂对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小鼠体质量的影响,其中单位为g:
表1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
由表1可知,模型组小鼠在治疗过程中,体质量逐渐下降,其中在第2、3疗程结束后与正常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经过本发明的中药制剂辅助治疗或本中药制剂单独治疗后,小鼠体质量上升,且与模型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而西药治疗后,与模型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较针药组和中药组与模型组间的差异小。实验结果表明,本中药制剂具有促进糖尿病胃轻瘫小鼠体质量上升的作用。
2、表2为本发明的辅助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中药制剂对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小鼠进食量的影响,其中单位为g:
表2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1。
由表2可知,模型组小鼠进食量在治疗过程中逐渐减少,与正常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采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辅助治疗或单独治疗后,小鼠的进食量均有所上升,在3个疗程结束后,作为辅助针刺治疗的针药组和作为单独给药的中药组与模型组之间的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1);而经过西药治疗后,在疗程结束后,与模型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本中药制剂具有明显的促进糖尿病胃轻瘫小鼠的进食量。
3、表3为本发明的辅助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中药制剂对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小鼠排便量的影响,其中单位为g:
表3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
由表3可知,模型组小鼠排便量逐渐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使用本中药制剂作为针刺辅助或单独给药治疗后,小鼠的排便量在第1疗程结束后,即与正常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待疗程结束后,与模型组比较则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西药治疗组则在疗程结束后,与正常组及模型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显示,本中药制剂具有促进糖尿病胃轻瘫小鼠排便量的作用。
4、表4为本发明的辅助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中药制剂对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小鼠胃窦部5min内慢波放电的影响:
表4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1。
由表4可知,模型组小鼠5min内放电次数较正常组少,且与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本中药制剂辅助针刺治疗和单独给药治疗后,放电次数明显增加,均与模型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经过西药治疗后,放电次数有所增加,与模型组之间同样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每次放电一束个数模型组与正常组无差异,而各药物治疗组,与正常组及模型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组间隔时间较长,与正常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各药物治疗后,与模型组之间的差异,仅针药组和中药组存在显著性(P<0.01)。实验结果表明,本中药制剂具有增加胃电放电次数,能够刺激胃电每次放电细胞个数,以及改善每次放电间隔时间,使胃动力恢复正常。
5、表5为本发明的辅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中药制剂对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小鼠胃肌电活动参数:
表5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
由表5可知,模型组小鼠(见附图1-B)频率显著性降低,频率变异系数明显增高,与正常组(见附图1-A)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经过本发明中药制剂辅助针刺治疗和单独给药治疗后,针药组(见附图1-C)和中药组(见附图1-D)与模型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或P<0.05),其相应的频率变异系数中仅针药组与模型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西药治疗后(见附图1-E),其频率及变异系数与模型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小鼠的振幅较小,其变异系数较大,与正常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经过本发明中药制剂辅助针刺治疗和单独给药治疗后,振幅及其相应变异系数与模型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而经过西药治疗后,振幅及其变异系数与模型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模型组异常节律指数较高,且与正常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经各药物治疗后,异常节律指数均有所下降,但仅有针药组与模型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结果显示,本中药制剂对糖尿病胃轻瘫小鼠胃肌电活动紊乱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6、表6为本发明的辅助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中药制剂对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小鼠胃窦部c-kit阳性ICC表达的影响:
表6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
其阳性ICC呈棕黄色,其位于环形肌层与纵行肌层之间及环行肌细胞之间,多呈聚集分布。由表6可知,正常组小鼠(见附图2-1)胃窦部阳性ICC最为密集,细胞多呈纺锤形或不规则形,染色较深。模型组小鼠(见附图2-2)阳性ICC含量较少,阳性面积百分比及平均光密度值均明显降低,且与正常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经过本中药制剂辅助针刺治疗(见附图2-3)及单独给药治疗(见附图2-4)后,阳性细胞数量和阳性面积百分比及平均光密度值均有所增加,与模型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经过西药治疗(见附图2-5)后,阳性细胞和阳性面积百分比及平均光密度值均有所增加,其中阳性面积百分比和平均光密度值与模型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实验结果表明,本中药制剂配合针刺能对糖尿病胃轻瘫小鼠胃窦部c-kit阳性ICC表达及表达强度进行上调。
7、表7本发明的辅助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中药制剂对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小鼠胃窦肌间神经丛nNOS免疫阳性表达的影响:
表7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
其阳性反应呈棕黄色颗粒,着色较深,主要分布于胃窦肌间神经丛。由表7可知,正常组小鼠(见附图3-1)胃窦肌间神经丛nNOS免疫阳性表达较少,着色较浅。模型组小鼠(见附图3-2)胃窦肌间神经丛nNOS免疫阳性表达增多,着色较深,呈条带状分布,阳性面积百分比及平均光密度值均上升,与正常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运用本中药制剂辅助针刺治疗及单独给药治疗后,针药组(见附图3-3)和中药组(见附图3-4)阳性单位、阳性面积百分比及平均光密度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与模型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1)。而经过西药治疗后(见附图3-5),阳性单位、阳性面积百分比及平均光密度值均有所降低,且与模型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P<0.05),其中阳性单位和阳性面积百分比与模型组之间的差异较针药组和中药组与模型组之间的差异小。故实验结果表明,本中药制剂对糖尿病胃轻瘫小鼠胃窦肌间神经丛nNOS免疫阳性的表达及表达强度具有下调作用。
8、表8为本发明的辅助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中药制剂对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小鼠胃窦肌间神经丛SP免疫阳性物质表达的影响。
表8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
P物质主要分布于小鼠胃窦正环肌层与纵肌层的肌间神经丛周围,而粘膜下分布较少。由表8可得,常组小鼠(见附图4-1)胃窦肌间神经丛SP免疫阳性物质较多,多呈棕黄色分布于胞浆中,染色明显,着色较深。模型组小鼠(见附图4-2)胃窦肌间神经丛SP免疫阳性物质较少,阳性面积百分比与平均光密度值均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过本中药制剂辅助针刺治疗(见附图4-3)及单独给药治疗(见附图4-4)后,其相应的阳性单位、阳性面积百分比及平均光密度值均上升,且与模型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而经过西药治疗(见附图4-5)后,其中阳性单位和平均光密度值与模型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针药组和中药组与模型组之间的差异小。实验结果显示,本中药制剂对糖尿病胃轻瘫小鼠胃窦肌间神经丛SP免疫阳性物质的表达及表达强度具有增强作用。
9、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对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小鼠的胃窦部ICC超微结构的影响。
正常组小鼠胃窦部ICC超微结构如附图5-1所示,其分布较多,主要位于环形肌细胞之间及环形肌与纵形肌的肌间神经丛附近,其细胞形态主要呈梭形或长条形,偶有椭圆形,多与神经纤维束伴随存在,其胞体临近神经元突触;ICC基底层清晰、完整,且与其细胞膜界限清晰;细胞核较大,呈梭形,核染色深,核膜完整,核仁清晰;异染色质较多,排列在核膜内侧;胞质较少,其内线粒体结构明了、形态清晰,可见较多粗面内质网,而滑面内质网较少;ICC表面有多个突起,部分向周围的平滑肌细胞伸出,部分与周围的平滑肌之间有着紧密的缝隙连接。造模后的小鼠,即糖尿病胃轻瘫模型组,如附图5-2所示,ICC数量较少,细胞形态不规则,基底膜结构不完整,细胞表面突起溶解消失,细胞核萎缩,核膜皱缩,核周间隙扩大。ICC基底层与其细胞膜界限不明显,而且胞质广泛溶解,可见多个空泡,其内质网扩张、脱颗粒,尚残存的少许线粒体变性、膨大,呈空泡样变。ICC与平滑肌细胞和神经细胞之间无连接,而周围的平滑肌细胞及肌间神经丛则发生严重变形坏死,呈空泡样。
经过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后,其中针药组小鼠胃窦部ICC超微结构如附图5-3所示,其数量明显多于模型组,细胞形态较正常呈梭形,细胞核较大且形态不规则,但核膜结构完整,核仁清晰,异染色质丰富,均匀地排列在核膜内侧面。ICC基底膜完整,胞浆颜色稍深,胞质较少,但胞质内细胞器较丰富,可见多个较正常的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并可看到ICC与周边的平滑肌形成缝隙连接,且连接结构清晰而紧密;其下方与神经元突触形成紧密接触,且平滑肌-ICC-神经元网络结构完整。而中药组小鼠胃窦部ICC超微结构所附图5-4所示,其数量仅次于针药组,细胞形态较正常,细胞体积与细胞核均较大,核膜较模型组清晰完整,核周间隙较窄;胞质较少,而胞质内细胞器较多,细胞表面的多个突起与周围平滑肌细胞连接,且通过缝隙连接与左下方的神经元突触紧密联系。而经过西药治疗后的小鼠胃窦部ICC超微结构如附图5-5所示,其数量较中药组少,但较模型组多,形态较模型组完整,细胞体积及细胞核均较大,核周间隙较正常组和针药组宽,较模型组窄;胞质和胞质内细胞器均较少,且胞质内出现较少小空泡,其中线粒体结构不清晰;细胞表面多个突起与周围的平滑肌细胞连接不紧密,且连接结构较模糊。实验结果显示,本发明中药制剂能较好的改善ICC超微结构,进而使胃肠神经-ICC-平滑肌网络结构完整,从而可改善胃电紊乱及促进胃肠蠕动。
实验结论
通过本发明的辅助针刺治疗的中药制剂对小鼠胃窦部c-kit阳性ICC、nNOS及SP阳性表达的影响,ICC超微结构的改善,以及小鼠的体质量、进食量及排便量的变化,证实本中药制剂对糖尿病胃轻瘫具有治疗作用。经过本发明的辅助针刺治疗的中药制剂对糖尿病胃轻瘫进行治疗,结果发现,本中药制剂能够较好的改善胃窦组织ICC超微结构的变化,其构成的胃肠神经-ICC-平滑肌网络结构也得到改善,同时不仅能增强胃窦部c-kit阳性ICC和SP阳性物质的表达,还能下调nNOS阳性的表达,进而降低对ICC网络结构完整性的破坏。因此,本发明的中药制剂能够提高胃肠动力,改善胃电节律紊乱,同时还能增加ICC数量,改善ICC形态和增强其信号转导功能。
本发明的辅助针刺治疗的中药制剂对糖尿病胃轻瘫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效果明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药物组成简单,成本低廉,能够较好的为患者减轻负担。
临床试验
一般资料
病例均为住院病人,性别不限,共69例。均来自湖北省宜昌市中医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例。采用随机对照法,将纳入观察的病例按出诊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四组,即针药组17例、针刺组18例、中药组17例和西药组17例。所有病人均进行一般降糖基础治疗,根据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适量采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其中对存在胰岛素使用指征的可用小剂量胰岛素每餐前30min皮下注射治疗,以将空腹血糖控制在8.3mmol/L以下,餐后2h血糖控制在11.1mmol/L以下。其中针药组男10例,女7例;年龄43.6±11.3岁,糖尿病病程2.8±5.6年,胃轻瘫病程1.2±0.8年;针刺组男9例,女9例;年龄41.6±12.1岁,糖尿病病程2.9±5.2年,胃轻瘫病程1.4±0.9年;中药组男9例,女8例;年龄38.6±14.4岁,糖尿病病程3.1±4.9年,胃轻瘫病程1.5±0.7年;西药组男9例,女8例;年龄40.9±13.8岁,糖尿病病程3.2±5.4年,胃轻瘫病程1.3±1.1年。四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
①纳入病例标准:西医诊断标准采用《内科疾病诊断标准》中糖尿病胃轻瘫的诊断标准:糖尿病病史>5年;持续至少2个月以上的胃肠动力紊乱,如存在明显的腹胀、早饱、厌食、反酸、恶心、呕吐等。
②排除病例标准:胃肠道梗阻;肝功能异常者;血糖未控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其他代谢紊乱性疾病;停用胆碱能拮抗剂、镇静剂、钙离子拮抗剂、抑酸剂、止吐剂、前列腺素类药及其他促动力药1周以上者。
治疗方法
针药组每天口服发明中药汤剂:黄芪25-30g、党参25-30g、白术25-30g、砂仁9-15g、枳壳18-24g、丹参18-24g、鸡内金18-24g,加适量冷水浸泡30min,武火烧开后文火慢炖20min,连续煎熬两次,两次药汁混合均匀后分早中晚三次分服,每次200ml。并每日行电针一次,电针取穴:主穴:足三里,中脘;配穴:脾胃气虚明显者加脾俞、胃俞;气滞血瘀明显者加阳陵泉、行间;痰湿明显者加丰隆穴。电针方法:采用直流电,连续波,频率为0.25Hz,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通电20min后出针。疗程:电针每日1次,每治疗6次后休息1d,连续治疗3周为1个疗程。针刺组每日仅行电针一次,方法同针药组电针法;中药组仅服本发明中药汤剂,药物组成、煎煮服药方法同针药组。西药组采用吗丁啉(多潘立酮片)10mg,每日3次,口服,连服3周。
指标观察
症状积分变化:试验开始、结束分别计分,各症状积分标准参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5月颁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症状分级量化表。
血浆胃动素的检测:试验开始、结束时各1次。清晨8点采静脉血2ml,置于含7.5%EDTA-Na230μl和抑肽酶40μl的试管中混匀,4℃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浆,取上清液-20℃以下保存,采用放免分析药盒测定。
体表胃电图检测:试验开始、结束时检测各1次。采用双导智能胃肠电图仪,患者于试验当日晨空腹,用摩擦剂清洁电极安放部位,电极中央放导电糊。电极安放在脐和剑突连线中点两边旁开45度,左3~4cm,右2~3cm,分别为双电极的部位,而参考电极与双电极之间呈等腰三角形。空腹状态记录30min,然后在内进食标准试餐(面包100g,鲜牛奶250ml,总热量450Cal),再记录30min。实验中患者始终保持清醒、平静、仰卧位,进餐时可以坐起。
安全性指标:血、尿、便常规化验;肝肾功能、血糖检查;血压测定;监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2002年颁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95%但≥7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70%但≥3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包,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统计方法有t检验、χ2检验(其中χ2为卡方检验,2为上标)、Wilcoxon秩和检验。
结果
1四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如表9所示,针药组临床痊愈9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12%;针刺组临床痊愈6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61.11%;中药组:临床痊愈5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64.71%;西药组:临床痊愈6例,显效3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76.47%。针刺组总有效率优于其他三组,其中与针刺组和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四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9:
组别 痊愈/例 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总有效率/%
针药组 9 5 2 1 94.12
针刺组 6 4 1 7 61.11*
中药组 5 4 2 6 64.71*
西药组 6 3 4 4 76.47
表9
注:与针药组比较,*P<0.05
2四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胃动素变化比较
如表10所示,四组治疗前胃动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各组血浆胃动素均有降低,但针药组和中药组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组和西药组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治疗后,针药组较针刺组和西药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四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胃动素变化比较见表10:
组别 例数 治疗前(pg/ml) 治疗后(pg/ml)
针药组 17 410.39±43.21 301.28±18.47*
针刺组 18 408.87±40.98 354.31±22.45#
中药组 17 424.50±41.77 327.97±20.89*
西药组 17 416.65±38.95 351.27±19.78#
表10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针药组比较,#P<0.05。
3四组患者治疗前后餐后胃电参数变化比较
如表11所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针药组和西药组主频率均显著升高(P<0.05);四组正常胃电节律百分比均有提高,只有针药组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1);胃动过缓率四组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四组患者治疗前后餐后胃电变化比较见表11:
表11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针药组比较,P<0.05。
4安全性评价
本临床试验过程中,各组皆未现不良反应发生,无脱落病例。试验前后检测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显示治疗前后无明显区别,未出现肝肾功能指标异常。各组治疗期间皆无低血压和自觉不适症状发生。且治疗后针药组和中药组患者餐后血糖浓度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8±0.8vs 6.3±1.4和10.1±1.1vs 8.1±1.6,P<0.01和P<0.05)。
小结
临床试验观察结果显示,本发明中药制剂配合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中药制剂和穴位针刺治疗;具有降低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改善患者胃电节律紊乱,提高正常胃电节律百分比,降低胃动过缓率等作用,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辅助降糖效果。本发明中药制剂配合针刺治疗安全有效,对患者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Claims (6)

1.一种辅助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用于辅助电针进行治疗,其中药制剂由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成:黄芪8-10份、党参8-10份、白术8-10份、砂仁3-6份、枳壳6-8份、丹参6-8份、鸡内金6-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黄芪5份、党参5份、白术5份、砂仁3份、枳壳4份、丹参4份、鸡内金4份。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中药制剂在制备辅助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引起的胃肠蠕动减慢药物的应用。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中药制剂在制备辅助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引起的胃电活动及节律紊乱药物的应用。
5.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中药制剂在制备辅助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引起的ICC数量减少及其形态和信号传导功能变化药物的应用。
6.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中药制剂在制备辅助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引起的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药物方面的应用。
CN201510029183.4A 2015-01-21 2015-01-21 一种辅助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ctive CN1046234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29183.4A CN104623499B (zh) 2015-01-21 2015-01-21 一种辅助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29183.4A CN104623499B (zh) 2015-01-21 2015-01-21 一种辅助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23499A CN104623499A (zh) 2015-05-20
CN104623499B true CN104623499B (zh) 2017-12-12

Family

ID=53203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29183.4A Active CN104623499B (zh) 2015-01-21 2015-01-21 一种辅助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234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40575A (zh) * 2015-06-02 2015-08-19 王会玲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02925B (zh) * 2021-08-10 2023-07-07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一种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山楂健胃汤"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40例临床观察;黄丽;《江苏中医药》;20101231;第42卷(第08期);32-33 *
安中汤联合针刺治疗老年糖尿病胃轻瘫46例;董爱峰等;《河北中医》;20081231;第30卷(第12期);1252-1253 *
糖尿病胃轻瘫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吴恋;《现代医药卫生》;20130730;第29卷(第14期);2152-215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23499A (zh) 2015-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8900A (zh) 一种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41395B (zh) 一种治疗便秘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899455B (zh) 一种治疗小儿热型腹泻的外贴膏及制备方法
CN108853258B (zh) 一种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7375815A (zh) 一种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中药
CN104623499B (zh) 一种辅助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558768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63417A (zh) 一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
CN103705796B (zh) 一种治疗腹泻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77390B (zh) 一种生姜洋葱药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7126490A (zh) 一种防治胃肠功能障碍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28071B (zh) 用于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8558B (zh) 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98755A (zh)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7890521A (zh) 一种护肝明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丸剂的制备方法
CN106109767A (zh) 一种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复方制剂
CN102335362B (zh) 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药
CN104887766A (zh) 一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复方胶囊及制备方法
CN105232854A (zh) 一种治疗实证便秘的中药丸剂
CN104758578A (zh) 一种治疗心悸的中药组合物
CN108379379A (zh) 用于痛风急性期的中药组合物
CN109999094A (zh) 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袋泡茶
CN109528891A (zh) 一种防治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中药制剂
CN104740312B (zh)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
CN104288670B (zh) 一种治疗或/和预防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22

Address after: 710000 Zhenxing Avenue, industrial park, run Town, Chunhua County, Xianyang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anxi luomadian Pharmaceut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443002 No. 8, University Road, Yichang, Hubei

Patentee before: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