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19819B - 固体覆盖膜形成用组合物以及管状螺纹接头 - Google Patents

固体覆盖膜形成用组合物以及管状螺纹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19819B
CN104619819B CN201380046990.6A CN201380046990A CN104619819B CN 104619819 B CN104619819 B CN 104619819B CN 201380046990 A CN201380046990 A CN 201380046990A CN 104619819 B CN104619819 B CN 1046198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lay
solid
box
solid coverlay
pin th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699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19819A (zh
Inventor
后藤邦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Ste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Vallourec Oil and Gas France SAS
Nippon Ste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llourec Oil and Gas France SAS, Nippon Steel Corp filed Critical Vallourec Oil and Gas France SAS
Publication of CN1046198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198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198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1981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9/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only,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9D161/00 - C09D177/00
    • C09D179/04Polycondensates having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in the main chain; Polyhydraz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C09D179/08Polyimides; Polyester-imides; Polyamide-im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G12/00 - C08G71/00
    • C08G73/02Polyamines
    • C08G73/028Polyamidoami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36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41Compounds containing sulfur bound to 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27/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27/02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9D127/12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fluorine atoms
    • C09D127/1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tetrafluoroet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6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epoxy resin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9/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only,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9D161/00 - C09D177/00
    • C09D179/02Polyami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73/00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more than 10% water
    • C10M173/02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more than 10% water not containing mineral or fatty o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15/00Screw-threaded joints; Forms of screw-threads for such joi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15/00Screw-threaded joints; Forms of screw-threads for such joints
    • F16L15/04Screw-threaded joints; Forms of screw-threads for such joints with additional seal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8/00Protection of pipes or pipe fittings against corrosion or incrustation
    • F16L58/18Protection of pipes or pipe fittings against corrosion or incrust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ipe fittings
    • F16L58/182Protection of pipes or pipe fittings against corrosion or incrust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ipe fittings for screw-threaded joi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4Carb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13/00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haloge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13/06Perfluoro polymers
    • C10M2213/062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TF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17/00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17/0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from nitrogen-containing mono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10M2217/044Polyam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50/00Form in which the lubricant is applied to the material being lubricated
    • C10N2050/015Dispersions of solid lubricants
    • C10N2050/02Dispersions of solid lubricants dissolved or suspended in a carrier which subsequently evaporates to leave a lubricant co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201/00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pipe couplings
    • F16L2201/40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pipe couplings for special environm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Non-Disconnectible Joints And Screw-Threaded Joint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ology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ubric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覆盖膜形成用组合物,其在包含水和双极性非质子溶剂的混合溶剂中,含有对所述双极性非质子溶剂至少具有部分可溶性的粉末状有机树脂;其中,所述粉末状有机树脂在所述混合溶剂中以溶解状态或者分散状态存在。

Description

固体覆盖膜形成用组合物以及管状螺纹接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用于连接例如油井管等钢管的管状螺纹接头的连结时使用的固体覆盖膜形成用组合物、以及具有使用该组合物而形成的固体覆盖膜的管状螺纹接头。
本申请基于2012年9月12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2-200118号并主张其优先权,这里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在为了采掘原油和柴油的油井开采中,可以使用管材(tubing)和套管(casing)等油井管。油井管一般使用管状螺纹接头进行连接(连结)。以前的油井的深度为2000~3000m。近年的海洋油田等深油井的深度有时也达到8000~10000m。
在使用环境下,起因于油井管以及接头自身质量的轴向拉伸力等载荷、内外面压力等复合的压力、进而地中的热作用于油井管用管状螺纹接头。因此,油井管用管状螺纹接头即使在这样苛刻的环境下,也要求不会破损而保持气密性。
油井管的连结中使用的典型的管状螺纹接头(也称之为特殊螺纹接头)具有公扣-母扣结构(pin-box structure)。公扣-母扣结构由在油井管的两端部形成的被称之为公扣(pin)的构件、和在螺纹接头部件(联结器,coupling)的两侧的内表面形成的被称之为母扣(box)的构件构成。公扣具有外螺纹。母扣具有内螺纹。在公扣的比外螺纹靠顶端侧的端面附近的外周部、和母扣的内螺纹的基部的内周面分别形成有密封部。在公扣顶端的端面和母扣的与之对应的最深部,分别形成有台肩部(也称之为扭矩台肩)。
将油井管的一端(公扣)插入螺纹接头部件(母扣)中,紧固外螺纹和内螺纹,直至公扣和母扣的台肩部彼此抵接而以适当的扭矩相互干涉。由此,公扣和母扣的密封部彼此之间紧密接触而形成金属-金属间 密封,从而确保螺纹接头的气密性。密封部和台肩部构成管状螺纹接头的无螺纹金属接触部。该无螺纹金属接触部和螺纹部(外螺纹或者内螺纹)成为连结时相互接触的表面(称为管状螺纹接头的接触表面)。这样的特殊螺纹接头的一个例子记载于下述专利文献1以及下述专利文献2中。
在进行油井管向油井中的下降作业时,由于会发生各种故障,因而有时一旦将油井管从油井中拉上来,则一度连结的螺纹接头松弛,从而螺纹接头的连结得以解除。螺纹接头的连结得以解除的油井管有时再次将接头连结而使其下降。API(美国石油协会)要求即使将螺纹接头的紧固(上扣)以及松弛(卸扣)进行多次,也在不发生被称之为粘扣(galling)的烧接而保持气密性的意义上具有耐烧接性。例如,管材接头要求10次的耐烧接性。套管接头要求3次的耐烧接性。
在紧固时,为了谋求耐烧接性和气密性的提高,盛行将被称之为“混合润滑脂”的大量含有重金属粉的粘稠的液状润滑剂(润滑脂润滑油)涂布在螺纹接头的接触表面。在API标准BUL 5A2中规定了这样的混合润滑脂。
为了该混合润滑脂的保持性的提高和滑动性的改善,盛行对螺纹接头的接触表面实施例如氮化处理、包含锌系镀或分散镀的各种镀覆处理、磷酸盐化学转化处理等1层或2层以上的表面处理。但是,混合润滑脂的使用如下所述,存在的问题是令人担心对环境和人体的不良影响。
混合润滑脂大量含有锌、铅、铜等重金属粉。特别地,混合润滑脂中含有的铅等有害的重金属有可能对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等产生不良影响。另外,混合润滑脂的涂布作业使作业环境恶化,也令人担心对人体的有害性。
近年来,以涉及东北大西洋海洋环境保护的OSPAR条约(奥斯陆-巴黎条约,OSPAR)在1998年生效为契机,正在进行对地球规模的环境的严格限制。因此,混合润滑脂也已经在一部分地域限制它的使用。因此,在气井和油井的开采作业中,为了避免对环境和人体的不良影响,已经要求不使用混合润滑脂而可以发挥优良的耐烧接性的螺纹接头。
作为不涂布混合润滑脂而可以在油井管的连结中使用的螺纹接头,专利文献3提出了在接触表面上形成了含有润滑剂粉末的树脂覆盖膜的油井管用螺纹接头。另外,本申请人在专利文献4中,提出了在公扣和母扣上分别形成了固体覆盖膜的管状螺纹接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87275号公报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5,137,310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3:国际公布号WO 96/10710号公报
专利文献4:国际公布号WO 2009/0724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管状螺纹接头直至在油井进行实际连结的期间,由于向现场的输送和保管等,从出货开始大多需要超过1年的时间。管状螺纹接头在此期间往往曝露于苛刻的环境下。例如有穿越高温多湿的赤道的海上输送。另外,在中东地区有90℃左右的高温(白天)~冰点以下(夜间)的气温变化。在北极圈地区有-60℃(冬季)~40℃(夏季)的气温变动。
以前的管状螺纹接头当放置在反复曝露于例如从极低温到100℃左右的高温的环境这一极其苛刻的冷热循环环境下时,往往因固体覆盖膜的劣化而产生裂纹,或者因固体覆盖膜的附着力降低而产生剥离。因此,令人担心的问题是不能发挥固体覆盖膜所要求的性能。
具有密封部和台肩部的特殊螺纹接头在连结时,公扣和母扣的密封部通过形成金属-金属间密封而确保气密性。但是,如果固体覆盖膜部分剥离,则不仅耐烧接性降低,而且气密性也降低。
另外,连结油井管的作业环境也涉及从中东地区之类的40℃以上的高温环境到北极圈之类的-40℃左右的低温环境的非常广阔范围的温度。因此,连结时的温度即使为极低温或者极高温这一苛刻的温度,也期待可以发挥充分的耐烧接性。对于这一点,以前的固体覆盖膜也有性能并不充分的担心。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管状螺纹接头的固体覆盖膜形成用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而使冷热循环性能优良的管状螺纹接头,该组合物不含有对地球环境形成负荷的铅等有害重金属,它在直至实际连结的超过1年的输送和保管的期间,即使经受从极低温到高温的冷热循环,进而连结时的温度即使为极高温或者极低温,也可以形成能够维持并发挥耐烧接性、气密性、防锈性的固体覆盖膜。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之一在于提供管状螺纹接头的固体覆盖膜形成用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的管状螺纹接头,该组合物不使用对生物环境的有害性高的有机溶剂,仅使用环境负荷小的材料便能够形成固体覆盖膜。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课题并实现这样的目的而采用了以下的手段。也就是说,
(1)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固体覆盖膜形成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是在包含水和双极性非质子溶剂的混合溶剂中,含有对所述双极性非质子溶剂至少具有部分可溶性的粉末状有机树脂而成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粉末状有机树脂在所述混合溶剂中以溶解状态或者分散状态存在。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固体覆盖膜形成用组合物,其中,也可以进一步含有润滑性粒子。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固体覆盖膜形成用组合物,其中,所述粉末状有机树脂也可以是选自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环氧树脂以及氟树脂之中的1种以上。
(4)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固体覆盖膜形成用组合物,其中,所述双极性非质子溶剂也可以是选自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以及γ-丁内酯之中的1种以上。
(5)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管状螺纹接头,其是由分别具有包含螺纹部和无螺纹金属接触部的接触表面的公扣和母扣构成的管状螺纹接头,其中,公扣和母扣之中的至少一方的构件的接触表面具有由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形成的固体覆盖膜。
(6)根据上述(5)所述的管状螺纹接头,其中,所述固体覆盖膜也可以具有不含有润滑性粒子的第一层、和在其上形成的含有润滑性粒子的第二层。
(7)根据上述(5)或(6)所述的管状螺纹接头,其中,所述固体覆盖膜的膜厚(2层以上的覆盖膜时为合计膜厚)也可以是5~100μm。
在本发明中,所谓“双极性非质子溶剂”,是指由在分子内具有电偶极矩的极性分子构成的有机溶剂,而且是指实质上不具有质子供给性的溶剂。
在本发明中,所谓“对双极性非质子溶剂至少具有部分可溶性”,是指在室温或者加温下,在双极性非质子溶剂中能够以5质量%以上的浓度溶解。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在管状螺纹接头的接触表面形成的固体覆盖膜本身自不必说,用于形成固体覆盖膜的固体覆盖膜形成用组合物也没有环境负荷,或者只包含低环境负荷的成分。该固体覆盖膜也不含有以前的混合润滑脂中含有的有害的重金属。因此,不仅可以良好地保持管状螺纹接头的制造环境,而且可以防止连结时的环境(例如海洋)的污染。
再者,该固体覆盖膜的冷热循环性能优良,即使经受从极低温(-60℃)到高温(90℃)的冷热循环,覆盖膜的附着力也可以良好地得以保持。再者,即使连结时的温度处于-40℃这样的极低温,该固体覆盖膜也可以发挥耐烧接性。因此,管状螺纹接头即使经受这样的冷热循环,耐烧接性和防锈性能也不会大幅度劣化,即使反复进行紧固和松弛,也可以持续发挥润滑功能,从而紧固后可以确保气密性。另外,管状螺纹接头在高温井中即使曝露于近300℃的高温下,在将油井管拉上来时,也不会烧接在一起而可以解除连结。
正如后述的比较例所示的那样,甚至连一般认可耐烧接性比固体润滑覆盖膜优良的混合润滑脂,如果经受苛刻的冷热循环,耐烧接性都会降低,进而当连结温度处于-20℃这样的低温时,耐烧接性明显降低。使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固体覆盖膜形成用组合物形成的固体覆盖膜尽 管不含有重金属粒子,即使在冷热循环环境下或-20℃以下的低温下,也发挥出超过混合润滑脂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表示钢管出货时的钢管和螺纹接头部件的组装构成的图示。
图2是示意表示螺纹接头的紧固部的图示。
图3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管状螺纹接头的覆盖膜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示。
图3B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管状螺纹接头的覆盖膜构成的其它例子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就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是示意表示出货时的油井管用钢管和螺纹接头部件的状态的图示。
在钢管A的两端,设置有具有外螺纹部3a的公扣1。外螺纹部3a形成于公扣1的外表面。在螺纹接头部件(联结器)B的两侧,设置有具有内螺纹部3b的母扣2。内螺纹部3b形成于母扣2的内表面。公扣1是具有外螺纹部3a的一方的螺纹接头构件。母扣2是具有内螺纹部3b的一方的螺纹接头构件。管状螺纹接头由公扣1和母扣2构成。
联结器B事先被紧固于钢管A的一端。虽然未图示,但在未紧固的一方的钢管A的公扣1和联结器B的母扣2上,在出货前安装有用于保护各自的螺纹部3a、3b的保护装置,这些保护装置在管状螺纹接头的使用前被取下。
管状螺纹接头如图所示,公扣1形成于钢管A的两端的外表面,母扣2形成于作为分立部件的联结器B的内表面。然而,虽然未图示,但也有不利用联结器B而将钢管A的一端设计成公扣、将另一端设计成母扣的整体方式的管状螺纹接头。本发明可以适用于它们中的任一种方式的管状螺纹接头。
图2是示意表示管状螺纹接头(以下也简称为“螺纹接头”)的构 成的图示。螺纹接头由形成于钢管A的端部的外表面的公扣1、和形成于联结器B的内表面的母扣2构成。公扣1具有外螺纹部3a、与钢管A的外螺纹部3a相比更位于顶端侧的密封部4a、和与密封部4a相比更位于顶端侧的台肩部5a。与此相对应,母扣2具有内螺纹部3b、与内螺纹部3b相比更位于基端侧的密封部4b、和与密封部4b相比更位于基端侧的台肩部5b。
在公扣1和母扣2中,密封部4a、4b以及台肩部5a、5b都构成无螺纹金属接触部。该无螺纹金属接触部和螺纹部3a、3b为螺纹接头的接触表面。这些接触表面要求耐烧接性、气密性以及防蚀性。因此,以往涂布含有重金属粉的混合润滑脂,或者在接触面形成粘稠液体、半固体、固体的润滑覆盖膜。但是,如前所述,前者对人体和环境具有不良影响。后者在经受从极低温到高温的冷热循环时,存在使附着力降低、或者使润滑性和防锈性劣化的问题。
根据本实施方式,螺纹接头的公扣1和母扣2的至少一方的构件的接触表面通过具有以下详细说明的特定的固体覆盖膜而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该固体覆盖膜优选在公扣1和/或母扣2的整个接触表面形成,但也可以仅在接触表面的一部分、例如无螺纹金属接触部(即密封部4a、4b以及台肩部5a、5b)形成。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在接触表面的余下的部分形成其它的覆盖膜。
另外,当仅在公扣1和母扣2中一方的构件的接触表面形成上述固体覆盖膜时,也可以在另一方的构件的接触表面实施其它的表面处理。例如,可以在另一方的构件的接触表面形成固体防蚀覆盖膜或者液体润滑覆盖膜。
[固体覆盖膜]
本实施方式在螺纹接头的公扣1和母扣2的至少一方的构件中至少包含无螺纹金属接触部(密封部4a、4b以及台肩部5a、5b)的接触表面,使用固体覆盖膜形成用组合物形成固体覆盖膜,所述组合物在包含水和双极性非质子溶剂的混合溶剂中,含有对双极性非质子溶剂至少具有部分可溶性的粉末状有机树脂;该粉末状有机树脂在上述混合溶剂中以溶解状态或者分散状态存在。
该固体覆盖膜形成用组合物也可以进一步含有润滑性粒子。由此,固体覆盖膜的润滑性得以提高。因此,螺纹接头的耐烧接性得以提高。
作为上述的粉末状有机树脂,优选使用在超过100℃的温度下具有耐热性的树脂。作为这样的树脂,可以例示出以粉末状或者分散液状态市售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环氧树脂、氟树脂等,也可以是含有它们中的2种以上的混合物。
其中,从耐热性特别优良、直至300℃不会大大降低而可以维持覆盖膜的强度和韧性、且耐磨性和耐药剂性也优良的角度考虑,聚酰胺酰亚胺(PAI)树脂优选作为粉末状有机树脂。
作为粉末状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可以例示出SOLVAY公司生产的トーロン(Torlon)(注册商标)4000T以及4000TF。这些Torlon-聚酰胺酰亚胺树脂以粒度为30~40μm左右的粉末形态市售,对双极性非质子溶剂具有完全可溶性。
作为粉末状有机树脂的其它例子,有表面部分改质以提高亲水性的环氧树脂以及氟树脂。这样的树脂往往以水分散液的状态市售。即使在此情况下,也需要将溶剂变更为上述混合溶剂的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粉末状有机树脂(以下有时也简称为“有机树脂”)分散于含有水和双极性非质子溶剂的混合溶剂中,并进行混合而调配组合物。由此,粉末状有机树脂根据其溶解性的不同,在混合溶剂中以分散状态或者溶解状态存在。作为溶剂,之所以并用水和双极性非质子溶剂,是为了使上述有机树脂溶解于双极性非质子溶剂中,或者即便不使其溶解,也将该有机树脂的粒子表面改质为亲水性,从而提高其在水中的分散性。
作为混合溶剂,优选使用的不是以醇、胺为代表的双极性质子溶剂(dipolarprotic solvent),而是二甲基甲酰胺之类的双极性非质子溶剂(dipolar aproticsolvent)。醇之类的双极性质子溶剂与水的亲和性过高,因而有时难以实现本发明作为目标的效果,有时有机树脂的溶解力较低。
作为双极性非质子溶剂的例子,可以使用N-甲基吡咯烷酮(NMP)、二甲基乙酰胺(DMAC)、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亚砜(DMSO)、 γ-丁内酯(GBL)等,但并不局限于此。其中优选的是二甲亚砜以及γ-丁内酯。此外,前述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即Torlon 4000T以及4000TF对这些双极性非质子溶剂是可溶性的。组合物中的双极性非质子溶剂的量在多于某一程度以上时,或者在温度较高时,在组合物中该树脂能够以溶解状态存在。在不是这样的情况下,例如在水的比例较多时,或者在温度较低时,上述树脂在组合物中以分散状态存在。无论是哪一种存在形态,都能形成均质的固体覆盖膜。
粉末状有机树脂在为环氧树脂或者氟树脂之类的其它树脂的情况下,或者为这样的其它树脂与上述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混合物的情况下,在上述混合溶剂中处于溶解状态的可能性较小,但粉末状树脂粒子的表面如上述那样被改质为亲水性。另外,根据情况的不同,树脂粒子的表面有时也部分地溶解。
在固体覆盖膜含有润滑性粒子的情况下,作为可以使用的润滑性粒子,并不局限于此地例如可以列举出二硫化钼、二硫化钨、石墨、氟化石墨、有机钼化合物(例如二烷基硫代磷酸钼、二烷基硫代氨基甲酸钼)、PTFE(聚四氟乙烯)、BN(氮化硼)等。PTFE虽然是氟树脂的1种,但在双极性非质子溶剂中是不溶性的,因而不能作为覆盖膜形成成分的有机树脂使用。润滑性粒子可以使用1种或者2种以上。作为润滑性粒子,优选的是石墨,其中特别优选的是无定形石墨以及PTFE。
固体覆盖膜形成用组合物中的上述成分的量将除润滑性粒子以外的成分的合计量设定为100质量%,优选设定水在10~50质量%、双极性非质子溶剂在25~55质量%、上述有机树脂在5~25质量%的范围内。水和双极性非质子溶剂的比例优选将整个溶剂的12~60质量%设定为水。水和双极性非质子溶剂的比例可以设定为:所得到的组合物处于适宜涂布的粘度,而且用一次的涂布作业便可以形成目标膜厚的固体覆盖膜。
在形成含有润滑性粒子的固体覆盖膜的情况下,优选在固体覆盖膜中以2~20质量%的比例含有润滑性粒子。
固体覆盖膜形成用组合物除上述成分以外,还能够含有可以在固体覆盖膜中含有的其它添加成分。作为这样的成分的例子,可以列举出防 锈剂。防锈剂使得用于调整固体覆盖膜的滑动性的无机粉末以及固体覆盖膜的防锈性得以强化。作为无机粉末的例子,可以列举出二氧化钛和氧化铋。作为优选的防锈剂的例子,可以列举出钙离子交换二氧化硅。此外,在固体覆盖膜中也可以含有市售的反应疏水剂等。在固体覆盖膜中能够以合计直至20质量%的量含有这些无机粉末、防锈剂及其它添加成分。
固体覆盖膜除上述成分以外,也能够以例如5质量%以下的量含有选自表面活性剂、着色剂、抗氧化剂、消泡剂等之中的至少1种或者2种以上的少量添加成分。再者,只要是2质量%以下的极少量,固体覆盖膜也可以含有极压剂和液状油剂等。
固体覆盖膜形成用组合物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进行调配:在包含水和双极性非质子溶剂的混合溶剂中,添加作为覆盖膜形成成分的对双极性非质子溶剂具有可溶性的粉末状有机树脂,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搅拌混合而使有机树脂分散或者溶解于溶剂中。在固体覆盖膜含有润滑性粒子或其它添加成分的情况下,此后可以一点点地添加这些添加成分而形成均匀的组合物。虽然也取决于双极性非质子溶剂的性质,但固体覆盖膜形成用组合物优选在20℃~60℃范围的温度进行搅拌以及调整为适于涂布的粘度。
采用适当的方法将上述固体覆盖膜形成用组合物涂布在理应被覆的螺纹接头的接触表面,并根据需要进行加热,由此使覆盖膜干燥和固化,从而在接触表面上形成固体覆盖膜。涂布例如可以通过一边使螺纹接头以规定速度旋转一边将组合物喷雾而加以实施。此外,也可以采用刷涂、浸渍等涂布方法。对加热温度进行设定,从而使溶剂完全挥发,且使树脂固化。
使用固体覆盖膜形成用组合物的固体覆盖膜可以形成1层或者2层以上。在1层的情况下,为了提高润滑性,固体覆盖膜优选设定为含有润滑性粒子的覆盖膜。另一方面,根据水分散树脂种类的不同,即便是不含有润滑性粒子的固体覆盖膜,也可以赋予螺纹接头以充分的耐烧接性。
在形成2层以上的固体覆盖膜的情况下,下层的第一层为了提高覆 盖膜附着力和防锈性,优选设定为由上述有机树脂形成、且不含有润滑性粒子的固体覆盖膜。在其上形成的第二层为了提高润滑性(耐烧接性),优选设定为由含有润滑性粒子的上述有机树脂形成的固体覆盖膜。第一层和第二层也都可以含有前述的其它添加成分。再者,在固体覆盖膜的最上层,也可以设置具有防锈性的面漆层(第三层)。
另外,在使固体覆盖膜多层化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不含有润滑性粒子的第一层上,设置含有润滑性粒子的多个第二层。在此情况下,多个第二层优选形成为从下层向上层,含有润滑性粒子的比例增加。由此,可以得到覆盖膜附着力以及润滑性(耐烧接性)优良的固体覆盖膜。
在有机树脂为前述的Torlon-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情况下,固体覆盖膜形成用组合物在涂布后的优选的加热温度如下所述。
在固体覆盖膜为1层覆盖膜的情况下,首先,将固体覆盖膜形成用组合物涂布于螺纹接头的接触表面。之后,为了进行预干燥,在80~100℃下加热保持5~20分钟。接着,作为用于固化的主加热,在180~280℃下加热保持10~30分钟。在其它有机树脂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所使用的有机树脂的种类而选择适当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也可以省略预干燥或者主加热中的任一种。
在形成2层以上的固体覆盖膜的情况下,也可以每形成各层的覆盖膜,反复进行与上述同样的预干燥和主加热。另外,也可以在涂布第一层、为了进行预干燥而在80~100℃下加热保持5~20分钟之后,不进行主加热而涂布第二层,在上述同样的预干燥之后进行主加热。也就是说,主加热可以将第一层和第二层集中加以实施。
此外,上述的温度和保持时间是在螺纹接头的接触表面测定的温度,并不是加热炉的设定温度和保持时间。
涂布时的螺纹接头的接触表面的温度优选设定为常温(大约24℃)。另外,为了缩短作业时间,也可以将主加热温度设定为上限,对涂布后的接触表面进行加热。在此情况下,加热温度优选设定为比使用的水和双极性非质子溶剂的沸点低的温度。
从附着力、耐烧接性以及防锈性的角度考虑,固体覆盖膜的膜厚优选为5~100μm。在固体覆盖膜由2层以上构成的情况下,将合计膜厚 设定为固体覆盖膜的膜厚。在固体覆盖膜的膜厚低于5μm时,管状螺纹接头的润滑性往往不足,从而在紧固时或松弛时容易产生烧接。另外,该固体覆盖膜也具有某种程度的防锈性,但如果膜厚过小,则防锈性也变得不充分,从而接触表面的耐蚀性降低。如果固体覆盖膜的膜厚过厚,则在干燥以及加热固化处理时,水分等挥发物质难以充分排除,因急剧挥发而不能得到表面的平滑性等健全的覆盖膜,基于以上等理由,固体覆盖膜的膜厚的上限为100μm。另外,也从附着力的角度加以考虑,固体覆盖膜的膜厚优选的上限为50μm。
[基底处理]
对于在公扣1和/或母扣2的接触表面形成有固体覆盖膜的螺纹接头,如果在其接触表面形成固体覆盖膜之前,事先在接触表面实施用于粗面化的基底处理,从而使表面粗糙度比切削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即3~5μm大,则耐烧接性大多提高。因此,优选在形成固体覆盖膜之前,事先对接触表面进行基底处理而使其粗面化。
特别地,在固体覆盖膜为含有润滑性粒子的单层覆盖膜的情况下,与不含有润滑性粒子的覆盖膜相比,覆盖膜附着力有降低的倾向,因而优选事先使接触表面粗面化。当然,即使在固体覆盖膜为前述的层叠覆盖膜的情况下,如果事先通过基底处理使接触表面粗面化,则大多可以得到耐烧接性的提高。
作为基底处理,例如可以列举出投射形状为球状丸粒材料或者角状砂粒材料等喷射材料的喷射处理。另外,作为基底处理,例如可以列举出浸渍于硫酸、盐酸、硝酸、氢氟酸等强酸液中而使表面变粗糙的酸洗处理。另外,作为基底处理,例如可以列举出磷酸盐处理、草酸盐处理、硼酸盐处理等化学转化处理(伴随着生成的晶体的生长而使晶体表面的粗糙度增加)。另外,作为基底处理,例如可以列举出能够形成Cu、Fe、Sn、Zn等金属或者它们的合金的电镀层(由于凸部被优先镀覆,虽然是微乎其微但表面变粗)、多孔质的镀层覆盖膜的冲击镀(impact plating)。另外,作为电镀层的1种,用于形成使固体微粒分散于金属中的镀层覆盖膜的复合镀由于固体微粒从镀层覆盖膜突出,因而也可以作为赋予粗面化表面的方法。
接触表面的基底处理无论为哪一种方法,都优选通过采用基底处理的粗面化,使表面粗糙度Rmax为5~40μm。在Rmax低于5μm时,与固体覆盖膜的附着力和覆盖膜的保持性有时并不充分。另一方面,如果Rmax超过40μm,则摩擦升高,从而往往耐受不住承受高面压时的剪切力和压缩力而使覆盖膜变得容易破坏或者剥离。用于粗面化的基底处理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的处理,处理方法可以利用以往公知的方法。
从固体覆盖膜的附着力的角度考虑,优选的是可以形成多孔质覆盖膜的基底处理即化学转化处理以及冲击镀。在此情况下,由于将多孔质覆盖膜的Rmax设定为5μm以上,因而其膜厚也优选设定为5μm以上。膜厚的上限并没有特别的规定,但通常为50μm以下、优选为40μm以下就很充分。如果将固体覆盖膜形成于通过基底处理形成的多孔质覆盖膜上,则通过所谓的“锚固效果”来提高与固体覆盖膜的附着力。其结果是,即使反复进行紧固和松弛,也难以发生固体覆盖膜的剥离。由此,金属间接触得以有效地防止,耐烧接性、气密性、防蚀性得以进一步提高。
用于形成多孔质覆盖膜的特别优选的基底处理有磷酸盐化学转化处理(采用磷酸锰、磷酸锌、磷酸铁锰或者磷酸锌钙的处理)、以及通过冲击镀的锌或者锌-铁合金的覆盖膜的形成(多孔质金属镀)。其中,从附着力的角度考虑,更优选的是磷酸锰覆盖膜。另一方面,从防蚀性的角度考虑,更优选的是可以期待锌的牺牲阳极防蚀能力的锌或者锌-铁合金的覆盖膜。
磷酸盐化学转化处理可以根据常规方法、采用浸渍或者喷涂来加以实施。作为化学转化处理液,可以使用一般的锌镀覆材用酸性磷酸盐处理液。例如,可以列举出由磷酸根离子1~150g/L、锌离子3~70g/L、硝酸根离子1~100g/L、镍离子0~30g/L构成的磷酸锌系化学转化处理。另外,也可以使用在螺纹接头中惯用的磷酸锰系化学转化处理液。液体温度可以是常温~100℃,处理时间可以根据所希望的膜厚在直至15分钟的期间内进行。为了促进覆盖膜化,也可以在磷酸盐处理前,向处理表面供给含有胶体钛的表面调整用水溶液。在磷酸盐处理后,优选进行水洗或者热水洗,然后进行干燥。
冲击镀可以采用使粒子和被镀物在旋转筒内碰撞的机械镀、或者使用喷射装置而使粒子与被镀物碰撞的投射镀(projection plating)来加以实施。螺纹接头由于可以仅在接触表面实施镀覆,因而优选采用能够进行局部镀覆的投射镀。
例如,将由用锌或者锌合金被覆铁系核的表面而成的粒子构成的投射材料投射在理应被覆的接触表面。粒子中锌或者锌合金的含量优选在20~60质量%的范围。粒子的粒径优选在0.2~1.5mm的范围。通过投射,只是作为粒子被覆层的锌或者锌合金附着在作为基体的接触表面,从而在接触表面上形成由锌或者锌合金构成的多孔质覆盖膜。该投射镀可以与钢的材质无关地在钢表面形成附着力好的多孔质金属镀层覆盖膜。
通过冲击镀形成的锌或者锌合金层的厚度从防蚀性和附着力两个方面看,优选为5~40μm。在厚度低于5μm时,不能确保充分的防蚀性。如果厚度超过40μm,则倒不如说与固体覆盖膜的附着力往往降低。
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的上述基底处理来实施。
作为其它的基底处理,虽然几乎没有粗面化效果,但如果实施特定的单层或者多层电镀,则固体覆盖膜和基底的附着力变好,从而管状螺纹接头的耐烧接性有时得以改善。
作为这样的固体覆盖膜的基底处理,例如可以列举出Cu、Sn、Ni等金属或者它们的合金的电镀。镀层既可以是单层镀层,也可以是2层以上的多层镀层。作为这种电镀层的具体例子,有Cu镀层、Sn镀层、Ni镀层,进而有日本特开2003-74763号公报中记载的Cu-Sn合金镀层、Cu-Sn-Zn合金镀层、Cu镀层-Sn镀层两层镀层、Ni镀层-Cu镀层-Sn镀层三层镀层等。特别地,在由Cr含量超过5%的钢种制作的管状螺纹接头中,由于烧接非常容易发生,因而优选将Cu-Sn合金或者Cu-Sn-Zn合金的单层镀层、或者组合选自这些合金镀层和Cu镀层、Sn镀层、Ni镀层之中的两层以上的镀层所得到的多层金属镀层作为基底处理来加以实施。作为多层金属镀层,例如可以列举出Cu镀层-Sn镀层两层镀层、Ni镀层-Sn镀层两层镀层、Ni镀层-Cu-Sn-Zn合金镀层两层镀层、Ni镀层-Cu镀层-Sn镀层三层镀层。
这些镀层可以根据日本特开2003-74763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来形成。在为多层镀层的情况下,最下层的镀层覆盖膜(通常为Ni镀层)优选设定为被称之为“触击电镀”(strike plating)的膜厚低于1μm的极薄镀层。镀层的膜厚(多层镀层时为合计膜厚)优选设定在5~15μm的范围内。
再者,作为其它的基底处理,也可以是固体防蚀覆盖膜处理。固体覆盖膜如上所述,为粘稠液体或者半固体,其表面多少有点发粘。特别地,在粘稠液体的固体覆盖膜中,发粘较为严重。其结果是,特别在使油井管直立时,内表面残留的锈或为除去锈而投入的喷射磨粒等落下,从而它们有时附着于固体覆盖膜上,有时埋入固体覆盖膜中。埋入覆盖膜中的异物在吹气排屑的程度上不能完全除去,从而产生润滑性的降低。为了解决该问题,也可以在固体覆盖膜的上层形成薄薄的干燥固体覆盖膜。该干燥固体覆盖膜可以是一般的树脂覆盖膜(例如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乙烯基树脂等),由水系组合物和有机溶剂系组合物之中的任一种也可以形成覆盖膜。另外,在覆盖膜中也可以含有少量的蜡。
图3A是示意表示在构成管状螺纹接头的公扣1和/或母扣2的基体30的接触表面上,首先形成用于粗面化的基底处理层(例如磷酸盐化学转化处理覆盖膜或者由冲击镀形成的多孔质金属镀层覆盖膜)32,然后在其上形成含有润滑性粒子的固体覆盖膜31b时的覆盖膜构造的图示。如上所述,粗面化例如通过喷砂使接触表面自身粗面化以代替形成基底处理层32也可以实现。另外,固体覆盖膜也可以不含有润滑性粒子。
图3B是示意表示在构成管状螺纹接头的公扣1和/或母扣2的基体30的接触表面上,形成不含有润滑性粒子的固体覆盖膜31a作为第一层,并在其上形成含有润滑性粒子的固体覆盖膜31b作为第二层时的覆盖膜构造的图示。在基体30的接触表面上,优选在如图3A所示那样形成用于粗面化的基底处理覆盖膜、或者使接触表面自身粗面化后,形成上述2层的固体覆盖膜。
[配对构件的表面处理]
在仅于管状螺纹接头的公扣1和母扣2中一方的构件(例如母扣2) 的接触表面形成固体覆盖膜的情况下,未被固体覆盖膜被覆的另一方的构件(例如公扣1)的接触表面也可以保持未处理的状态,但优选的是实施前述的用于粗面化的基底处理而使接触表面粗面化。也就是说,粗面化可以采用喷射处理、酸洗、利用磷酸盐、草酸盐或硼酸盐等的化学转化处理、电镀、形成含有固体微粒的镀层覆盖膜的复合镀、以及它们中的2种以上的组合来加以实施。在与被覆的对方侧构件连结时,固体覆盖膜通过由没有固体覆盖膜的另一方构件的接触表面粗面化所产生的锚固效果而表现出良好的保持性。由此,管状螺纹接头的耐烧接性得以提高。
另外,为了赋予防锈性,在该基底处理之上也可以根据希望形成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热固化型树脂等公知的防锈覆盖膜。由于通过防锈覆盖膜隔绝与大气的接触,因而在保管中即使有时因露点的关系而与水接触,也可以防止在接触表面产生锈。
配对构件的接触表面的表面处理由于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因而也可以实施上述以外的表面处理。例如,也可以在配对构件的接触表面,形成与本实施方式的固体覆盖膜不同的各种固体覆盖膜(例如固体润滑覆盖膜)。
实施例
通过以下的实施例和比较例,举例证明本发明的效果。此外,以下将公扣的包含螺纹部和无螺纹金属接触部的接触表面称为“公扣表面”,将母扣的包含螺纹部和无螺纹金属接触部的接触表面称为“母扣表面”。表面粗糙度为Rmax。%只要没有特别指定就为质量%。
在由表1所示的Cr-Mo钢A、13%Cr钢B、25%Cr钢C中的任一种形成的联结器方式优质螺纹接头VAM TOP(外径:17.78cm(7英寸),壁厚:1.036cm(0.408英寸),具有螺纹部、密封部以及台肩部)的公扣表面和母扣表面,实施表3所示的基底处理,然后使用具有表2所示的化学组成的固体覆盖膜形成用组合物,采用表3所示的固体覆盖膜形成条件而形成了固体覆盖膜。对于无螺纹金属接触部的固体覆盖膜膜厚,采用市售的膜厚计对得到的固体覆盖膜的平均膜厚进行了测定。
固体覆盖膜形成用组合物采用如下的方法进行调配:将规定比例的双极性非质子溶剂和纯水混合而调配混合溶剂,在该混合溶剂中添加粉末状有机树脂,在60~80℃的温度下采用搅拌器进行搅拌,从而使树脂粉末溶解或者分散于溶剂中。在组合物含有润滑性粒子的情况下,采用如下的方法进行调配:添加润滑性粒子进而继续搅拌,从而使粒子均匀分散。此外,在为以分散液的状态取得的树脂的情况下,进行调配从而使其溶剂为按照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混合溶剂,然后根据情况进一步添加润滑性粒子而进行搅拌,由此便调配出固体覆盖膜形成用组合物。
表1
螺旋接头的化学组成
记号 C Si Mn P S Cu Ni Cr Mo
A 0.25 0.25 0.8 0.02 0.01 0.04 0.05 0.95 0.18
B 0.19 0.25 0.8 0.02 0.01 0.04 0.1 13 0.04
C 0.02 0.3 0.5 0.02 0.01 0.5 7 25 3.2
(注)各元素的含量为质量%,余量为Fe和杂质。
表2
*无定形石墨的量是相对于树脂+水+有机溶剂的合计量100质量份的添加量
关于评价,在连结前的油井管的公扣螺纹部和联结器的母扣内表面安装有用于保护螺纹部的保护装置的状态下,实施了基于表4中记载的试验气候条件(湿度为相对湿度)和顺序的模拟从极寒到高温的全天候的耐候性试验。之后,取下联结器,用肉眼观察公扣表面和母扣表面,调查固体覆盖膜的外观(剥离、变色等的有无),同时采用铅笔硬度计测定了耐候性试验前后的固体覆盖膜的硬度。之后,立即进行以下说明的重复紧固-松弛试验,调査了有无烧接的发生。此外,在表4中,于海洋环境曝露条件下,在+40℃、湿度98%的条件下实施按照JIS标准盐雾试验的饱和NaCl溶液的喷雾而进行了试验。
在重复紧固-松弛试验中,以10rpm的紧固速度、20kNm的紧固扭矩进行螺纹接头的紧固,调査了松弛后的公扣表面和母扣表面的烧接状况。从第1次至第4次以温暖的环境(20℃左右)进行了试验。在第5次以后,用干冰冷却连结周边而进行大约-20℃下的紧固-松弛。在由紧固产生的烧接缺陷轻微、当修理后能够再连结的情况下,则通过修理而继续进行紧固-松弛。耐候性试验和其后的重复紧固-松弛试验的结果归纳表示于表5中。
表4
表5
1)○:没有烧接发生,△:轻微发生(烧接缺陷经修理可以再连结),×:大面积发生(不能修理)
(实施例1)
在表1所示的组成A的Cr-Mo钢制优质螺纹接头的公扣表面和母扣表面,实施表面处理,从而使其成为表3的实施例1所示的基底处理和固体覆盖膜构成。
母扣表面在进行机械精磨削(表面粗糙度为3μm)之后,在80~95℃的磷酸锰化学转化处理液中浸渍10分钟,从而形成厚度为15μm的磷酸锰覆盖膜(表面粗糙度为10μm)。
公扣表面在进行机械精磨削(表面粗糙度为3μm)后,在75~85℃的磷酸锌化学转化处理液中浸渍10分钟,从而形成厚度为12μm的磷酸锌覆盖膜(表面粗糙度为8μm)。
接着,对进行过基底处理的公扣表面和母扣表面喷涂固体覆盖膜形成用组合物,该组合物是将作为对双极性非质子溶剂具有可溶性的有机树脂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SOLVAY公司的TorlonTM 4000TF)、纯水以及作为双极性非质子溶剂的NMP(N-甲基吡咯烷酮)按表2的实施例1所示的组成混合而成的。之后,实施预干燥(80℃、10分钟)和主加热(230℃、30分钟),从而形成平均膜厚为25μm的固体覆盖膜。
在形成了固体覆盖膜的公扣和母扣上安装树脂制保护装置,然后实施表4所示的耐候性试验。如表5所示,试验后的公扣表面和母扣表面的固体覆盖膜并未确认有剥离、变色、硬度降低等劣化的发生。接着, 实施了重复紧固-松弛试验。在第9次的松弛后,公扣表面的螺纹部发生稍稍的烧接,而经修理后,就那样继续试验,可以进行10次的紧固-松弛。
(实施例2)
在表1所示的组成B的13%Cr钢制优质螺纹接头的公扣表面和母扣表面,实施表面处理,从而使其成为表3的实施例2所示的基底处理和固体覆盖膜构成。
母扣表面在进行表3所示的机械精磨削(表面粗糙度3μm)之后,通过电镀首先实施Ni触击电镀,接着实施Cu镀覆,从而形成合计膜厚为10μm的镀层覆盖膜(表面粗糙度为5μm)。公扣表面通过喷吹80目砂的喷砂而将表面粗糙度设定为10μm。
接着,对进行过基底处理的公扣表面和母扣表面喷涂固体覆盖膜形成用组合物,该组合物是将作为对双极性非质子溶剂具有可溶性的有机树脂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与实施例1相同)、纯水、作为双极性非质子溶剂的DMSO(二甲亚砜)以及作为润滑性粒子的PTFE粒子按表2的实施例2所示的比例混合而成的。之后,实施预干燥(85℃、10分钟)和主加热(280℃、30分钟),从而形成平均膜厚为20μm的固体覆盖膜。
在形成了固体覆盖膜的公扣和母扣上安装树脂制保护装置,然后实施表4所示的耐候性试验。如表5所示,试验后公扣表面和母扣表面的固体覆盖膜并未确认有剥离、变色、硬度降低等劣化的发生。接着,实施紧固-松弛试验,结果没有发生烧接而可以进行10次的紧固-松弛。
(实施例3)
在表1所示的组成C的25%Cr钢制优质螺纹接头的公扣表面和母扣表面,实施表面处理,从而使其成为表3的实施例3所示的基底处理和固体覆盖膜构成。
母扣表面在进行机械精磨削(表面粗糙度为3μm)之后,通过电镀首先实施Ni触击电镀,接着实施Cu-Sn-Zn合金镀覆,从而形成合计为7μm厚的镀层覆盖膜(表面粗糙度为5μm)。公扣表面通过喷吹80目砂的喷砂而将表面粗糙度设定为10μm。
接着,对进行过基底处理的公扣表面和母扣表面喷涂固体覆盖膜形 成用组合物,该组合物是将作为对双极性非质子溶剂至少具有部分可溶性的有机树脂的市售水分散性环氧树脂(荒川化学工业公司制モデピクス301(注册商标),以水分散液的状态取得)、作为双极性非质子溶剂的GBL(γ-丁内酯)、以及作为润滑性粒子的无定形石墨按表2的实施例3所示的比例混合而成的。之后,实施预干燥(80℃、10分钟)和主加热(230℃、30分钟),从而形成平均膜厚为20μm的固体覆盖膜。
在形成了固体覆盖膜的公扣和母扣上安装树脂制保护装置,然后实施表4所示的耐候性试验。如表5所示,试验后的公扣表面和母扣表面的固体覆盖膜并未确认有剥离、变色、硬度降低等劣化的发生。接着,实施紧固-松弛试验,结果没有发生烧接而可以进行10次的紧固-松弛。
(实施例4)
在表1所示的组成A的Cr-Mo钢制优质螺纹接头的公扣表面和母扣表面,实施表面处理,从而使其成为表3的实施例4所示的基底处理和固体覆盖膜构成。
公扣表面和母扣表面保持机械精磨削(表面粗糙度为3μm)的状态不变。首先,对公扣表面和母扣表面喷涂如下固体覆盖膜形成用组合物作为第一层,该组合物是将作为对双极性非质子溶剂具有可溶性的有机树脂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与实施例1相同)和市售水分散性氟树脂(ダイキン工业公司制ポリフロン(注册商标)PTFE D-210C,以水分散液的状态取得)的混合物(以固体成分为基准,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氟树脂的质量比=70/30)、不足分量的纯水、以及作为双极性非质子溶剂的DMSO按表4的实施例4的第一层所示的比例混合而成的。之后,进行了预干燥(80℃、10分钟)。接着,喷涂如下固体覆盖膜形成用组合物作为第二层,该组合物是在100质量份第一层用固体覆盖膜形成组合物中进一步添加17质量份无定形石墨并使其分散而成的。之后,实施预干燥(80℃、10分钟),并实施主加热(230℃、30分钟)。由此,形成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合计平均膜厚为35μm的固体覆盖膜。如表3所示,不含有润滑性粒子的第一层的膜厚约为15μm,含有润滑性粒子(无定形石墨)的第二层的膜厚约为20μm。
在形成了固体覆盖膜的公扣和母扣上安装树脂制保护装置,然后实 施表4所示的耐候性试验。如表5所示,试验后的公扣表面和母扣表面的固体覆盖膜并未确认有剥离、变色、硬度降低等劣化的发生。接着,实施了紧固-松弛试验。没有发生烧接而可以实施10次的紧固-松弛。
(比较例1)
对表1所示的组成A的Cr-Mo钢制优质螺纹接头实施表2的比较例1的基底处理,然后涂布含有铅等重金属的润滑脂(API标准BUL 5A2中规定的粘稠液体状混合润滑脂)。
母扣表面在进行机械精磨削(表面粗糙度为3μm)后,在80~95℃的磷酸锰用化学转化处理液中浸渍10分钟,从而形成厚度为15μm的磷酸锰覆盖膜(表面粗糙度为10μm)。接着,对进行过基底处理的表面涂布所述混合润滑脂,从而形成润滑覆盖膜(公扣和母扣的合计涂布量50g,涂布面积合计大约为1400cm2)。
公扣表面在进行机械精磨削(表面粗糙度为3μm)之后,在75~85℃的磷酸锌用化学转化处理液中浸渍10分钟,从而形成厚度为12μm的磷酸锌覆盖膜(表面粗糙度为8μm),然后在其表面涂布与上述相同的混合润滑脂。
在公扣和母扣上安装树脂制保护装置,然后实施表4所示的耐候性试验。如表5所示,试验后的公扣表面和母扣表面的润滑皮膜润滑脂并未确认有大的变化。接着实施的紧固-松弛试验在从第1次至第4次的温暖环境(20℃左右)下的试验中没有发生烧接。但是,在从第5次开始的大约-20℃下的紧固-松弛中,从第6次开始在公扣的螺纹部发生烧接,在第8次由于达到不能修理的水平,因而中止了试验。
由该结果判明:只要是以往使用的加入了重金属粉末的混合润滑脂,就可以认为耐烧接性优良,但在曝露于从极低温到高温的冷热循环后的低温环境下,连结不能发挥满意的性能。
(比较例2)
在表1所示的组成A的Cr-Mo钢制优质螺纹接头的公扣表面和母扣表面,实施表面处理,从而使其成为表3的比较例2所示的基底处理和固体覆盖膜构成。
母扣表面在进行机械精磨削(表面粗糙度为3μm)后,在80~95 ℃的磷酸锰用化学转化处理液中浸渍10分钟,从而形成厚度为15μm的磷酸锰覆盖膜(表面粗糙度为10μm)。
公扣表面在进行机械精磨削(表面粗糙度为3μm)后,在75~85℃的磷酸锌用化学转化处理液中浸渍10分钟,从而形成厚度为12μm的磷酸锌覆盖膜(表面粗糙度为8μm)。
接着,对进行过基底处理的公扣表面和母扣表面喷涂固体覆盖膜形成用组合物(与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组合物相当),该组合物是将对非双极性(无极性)有机溶剂具有可溶性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东洋纺织公司制バイロマックス(注册商标)HR-BNX)、作为有机溶剂的二甲苯/NMP的质量比为33/67的混合溶剂、以及作为润滑性粒子的二硫化钼按表2的比较例2所示的比例混合而成的。之后,实施预干燥(80℃、10分钟)和主加热(230℃、30分钟),从而形成平均膜厚为25μm的固体覆盖膜。
在形成了固体覆盖膜的公扣和母扣上安装树脂制保护装置,然后实施表4所示的耐候性试验。如表5所示,在试验后的公扣表面和母扣表面的固体覆盖膜中,观察到有一部分发生了剥离或鼓泡。接着,实施的紧固-松弛试验在从第1次至第4次的温暖环境(20℃左右)下的试验中,在公扣的螺纹部从第3次开始发生烧接。之后,经修理而继续进行试验,但在成为大约-20℃下的紧固-松弛试验的第5次,烧接达到不能修理的水平,因而中止了试验。
由该结果表明:即便是具有由类似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构成的固体覆盖膜的管状螺纹接头,比较例2的由溶解于有机溶剂中的组合物形成的固体覆盖膜也与实施例1~4的由分散于水中的组合物形成的固体覆盖膜在从极低温到高温的冷热循环的性能、和低温下的紧固-松弛试验中的耐烧接性能方面有明显的不同。
关于实施例1~4以及比较例1~2的管状螺纹接头的防锈性,通过对另外准备的挂片试验片(70mm×150mm×1.0mm厚)实施与表3的公扣表面、母扣表面相同的基底处理,并形成相同的固体覆盖膜而进行了调査。将该试验片供给盐雾试验(按照JIS Z2371(与ISO9227相对应):温度35℃、1000小时)和湿润试验(按照JIS K5600-7-2(与ISO 6270 相对应):温度50℃、湿度98%、200小时),检查了有无锈的发生。其结果是,确认实施例1~4最终都没有锈的发生。
以上与目前可以认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相关联而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在不违反从整个权利要求书以及说明书读取的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变更,与这样的变更相伴的螺纹接头也必须理解为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符号说明:
A 钢管
B 联结器
1 公扣
2 母扣
3a 外螺纹部
3b 内螺纹部
4a、4b 无螺纹金属接触部
5a、5b 台肩部
30 钢表面
31a 固体覆盖膜(两层构成时的第一层)
31b 固体覆盖膜(一层构成时或者两层构成时的第二层)
32 基底处理覆盖膜

Claims (6)

1.一种固体覆盖膜形成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用于在管状螺纹接头的公扣和母扣之中的至少一方的构件的接触表面形成的固体覆盖膜,而且是在由水和双极性非质子溶剂构成的混合溶剂中,含有由选自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环氧树脂之中的1种以上构成的粉末状有机树脂而成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粉末状有机树脂在所述混合溶剂中以溶解状态或者分散状态存在;
所述双极性非质子溶剂为二甲亚砜和/或γ-丁内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覆盖膜形成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含有润滑性粒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覆盖膜形成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状有机树脂进一步含有氟树脂。
4.一种管状螺纹接头,其特征在于:其是由分别具有包含螺纹部和无螺纹金属接触部的接触表面的公扣和母扣构成的管状螺纹接头,
其中,所述公扣和所述母扣之中的至少一方的构件的接触表面具有由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固体覆盖膜形成用组合物形成的固体覆盖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状螺纹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覆盖膜具有不含有润滑性粒子的第一层、和在其上形成的含有润滑性粒子的第二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管状螺纹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覆盖膜的膜厚为5~100μm。
CN201380046990.6A 2012-09-12 2013-09-10 固体覆盖膜形成用组合物以及管状螺纹接头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198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00118 2012-09-12
JP2012-200118 2012-09-12
PCT/JP2013/074356 WO2014042144A1 (ja) 2012-09-12 2013-09-10 固体被膜形成用組成物及び管状ねじ継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19819A CN104619819A (zh) 2015-05-13
CN104619819B true CN104619819B (zh) 2017-03-22

Family

ID=50278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699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19819B (zh) 2012-09-12 2013-09-10 固体覆盖膜形成用组合物以及管状螺纹接头

Country Status (15)

Country Link
US (2) US10150887B2 (zh)
EP (1) EP2896683B1 (zh)
JP (1) JP5984945B2 (zh)
CN (1) CN104619819B (zh)
AR (1) AR092497A1 (zh)
AU (1) AU2013316601B2 (zh)
BR (1) BR112015004871A2 (zh)
CA (1) CA2884236C (zh)
EA (1) EA029511B1 (zh)
IN (1) IN2015DN01475A (zh)
MX (1) MX366221B (zh)
MY (1) MY169937A (zh)
PL (1) PL2896683T3 (zh)
UA (1) UA113996C2 (zh)
WO (1) WO20140421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A113996C2 (xx) * 2012-09-12 2017-04-10 Композиція для утворення твердого покриття і трубне нарізне з'єднання
WO2015174292A1 (ja) * 2014-05-16 2015-11-19 Nokクリューバー株式会社 塗膜付摺動部材及び塗膜形成方法
AT516684B1 (de) * 2015-01-13 2018-08-15 Voestalpine Tubulars Gmbh & Co Kg Lösbare Gewindeverbindung mit asymmetrischer Beschichtung
JP6735015B2 (ja) * 2015-12-16 2020-08-05 株式会社スリーボンド 塗膜形成樹脂組成物
JP6764683B2 (ja) * 2016-05-13 2020-10-07 Jfeコンテイナー株式会社 ドラム缶用口金及び鋼製ドラム缶
JP6794023B2 (ja) * 2016-08-04 2020-12-02 株式会社青山製作所 ねじ部品用防錆処理液、防錆処理されたねじ部品の製造方法及び防錆処理されたねじ部品
KR102133142B1 (ko) * 2016-12-23 2020-07-10 산드빅 인터렉츄얼 프로퍼티 에이비 복합 튜브를 제조하기 위한 방법
PL3633253T3 (pl) 2017-05-22 2023-12-11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Połączenie gwintowe dla rur lub przewodów rurowych oraz sposób wykonywania połączenia gwintowego dla rur lub przewodów rurowych
JP6815498B2 (ja) * 2017-05-22 2021-01-20 日本製鉄株式会社 管用ねじ継手及び管用ねじ継手の製造方法
WO2019075019A1 (en) * 2017-10-10 2019-04-18 Cameron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PIPE COATING IN SOLID STATE
JP2020186361A (ja) * 2019-05-09 2020-11-19 株式会社フコク 金属部材用コーティング膜
MX2022009896A (es) * 2020-02-19 2022-08-25 Nippon Steel Corp Conexion roscada para tubos y metodo para producir una conexion roscada para tubos.
MX2023001972A (es) 2020-08-20 2023-02-23 Nippon Steel Corp Tubo de metal para pozos de petroleo y metodo para producir tuberia metalica para pozos de petroleo.
JP7470198B2 (ja) * 2021-05-31 2024-04-17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固体潤滑被膜形成用の薬剤、油井管、及び油井管ねじ継手
CN117425719A (zh) * 2021-05-31 2024-01-19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固体润滑被膜形成用试剂、油井管和油井管螺纹接头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0580A (zh) * 2002-02-12 2005-06-22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衬有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的构件
CN101151486A (zh) * 2005-03-29 2008-03-26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钢管的螺纹接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41939A (en) * 1985-10-23 1988-05-03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Compatible self-crosslinking poly (amide-imide) polyepoxide resin blends and laminates made therewith
JP2811784B2 (ja) * 1988-09-09 1998-10-15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
US5087658A (en) * 1988-12-29 1992-02-11 Hitachi Chemical Company, Ltd. Heat-resistant resin paste and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produced by using the heat-resistant resin paste
US5137310A (en) 1990-11-27 1992-08-11 Vallourec Industries Assembly arrangement using frustoconical screwthreads for tubes
WO1996010710A1 (fr) 1994-10-04 1996-04-11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Union de tuyaux d'acier presentant une resistance elevee au grippage et traitement de surface destine a cet effet
FR2813375B1 (fr) * 2000-08-31 2003-06-20 Vallourec Mannesmann Oil & Gas Element filete pour joint filete tubulaire resistant au grippage
BR0208856B1 (pt) * 2001-04-11 2013-02-05 processo para o tratamento de superfÍcie de uma junta com rosca e junta com rosca para tubos de aÇo.
JP4680446B2 (ja) 2001-08-31 2011-05-11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油井鋼管用継手
ITRM20020512A1 (it) * 2002-10-10 2004-04-11 Tenaris Connections Bv Tubo filettato con trattamento superficiale.
WO2006058227A1 (en) * 2004-11-24 2006-06-01 E.I. Du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System of pipes for use in oil wells
JP4534916B2 (ja) * 2005-09-01 2010-09-0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含フッ素重合体水性組成物及び被膜物品
AR057940A1 (es) * 2005-11-30 2007-12-26 Tenaris Connections Ag Conexiones roscadas con recubrimientos de alta y baja friccion
US8322754B2 (en) * 2006-12-01 2012-12-04 Tenaris Connections Limited Nanocomposite coatings for threaded connections
JP4941058B2 (ja) 2007-04-02 2012-05-30 住友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鋼管用ねじ継手
JP5266711B2 (ja) * 2007-05-23 2013-08-2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フッ素樹脂塗料組成物及び塗装物品
WO2009014009A1 (ja) * 2007-07-24 2009-01-29 Daikin Industries, Ltd. 被覆用組成物
US8597780B2 (en) * 2007-08-10 2013-12-03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Hard coat film
MY161993A (en) 2007-12-04 2017-05-31 Sumitomo Metal Ind Threaded joint for pipes
EP2287236B1 (en) * 2008-05-21 2017-07-26 Toray Industries, Inc.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ymer fine particle
WO2011062006A1 (ja) * 2009-11-19 2011-05-26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アミドイミド樹脂微粒子の製造方法、ポリアミドイミド樹脂微粒子
MX2012014132A (es) * 2010-06-07 2013-02-11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Composicion quimica estabilizada.
JP5722752B2 (ja) * 2011-11-18 2015-05-27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高トルク締結性能に優れた管状ねじ継手
UA113996C2 (xx) * 2012-09-12 2017-04-10 Композиція для утворення твердого покриття і трубне нарізне з'єднання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0580A (zh) * 2002-02-12 2005-06-22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衬有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的构件
CN101151486A (zh) * 2005-03-29 2008-03-26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钢管的螺纹接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4042144A1 (ja) 2016-08-18
EP2896683A1 (en) 2015-07-22
EA201590378A1 (ru) 2015-06-30
CA2884236A1 (en) 2014-03-20
AU2013316601A1 (en) 2015-03-26
MX2015003058A (es) 2015-07-14
WO2014042144A1 (ja) 2014-03-20
CA2884236C (en) 2017-05-30
BR112015004871A2 (pt) 2017-07-04
US10150887B2 (en) 2018-12-11
AR092497A1 (es) 2015-04-22
US20150210888A1 (en) 2015-07-30
IN2015DN01475A (zh) 2015-07-03
US20180327633A1 (en) 2018-11-15
JP5984945B2 (ja) 2016-09-06
EA029511B1 (ru) 2018-04-30
EP2896683B1 (en) 2018-04-18
PL2896683T3 (pl) 2018-11-30
MY169937A (en) 2019-06-18
CN104619819A (zh) 2015-05-13
AU2013316601B2 (en) 2017-03-30
US10494545B2 (en) 2019-12-03
UA113996C2 (xx) 2017-04-10
MX366221B (es) 2019-07-03
EP2896683A4 (en) 2016-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19819B (zh) 固体覆盖膜形成用组合物以及管状螺纹接头
JP5736516B2 (ja) 管状ねじ継手とそれに使用する潤滑被膜形成用組成物
EP1920180B1 (en) Threaded joint for steel pipes
CN103946617B (zh) 具有改善的高扭矩性能的管状螺纹接头
JP6893978B2 (ja) 管用ねじ継手及び管用ねじ継手の製造方法
CN100567791C (zh) 用于钢管的螺纹接头、其表面处理方法及连接钢管的方法
RU2349825C1 (ru) Резьбовое соединение для стальных труб
US20040195825A1 (en) Threaded joint for steel pipes
CN106103676B (zh) 固体润滑皮膜用组合物、具备由该组合物形成的固体润滑皮膜的管用螺纹接头、以及该管用螺纹接头的制造方法
CN101910387A (zh) 具有润滑皮膜的管螺纹接头
CN103282707B (zh) 高扭矩性能改善的管状螺纹接头
CN105492585B (zh) 润滑被膜形成用组合物及钢管用螺纹接头
CN104334952A (zh) 钢管用螺纹接头
WO2020149310A1 (ja) 管用ねじ継手及び管用ねじ継手の製造方法
WO2018074212A1 (ja) 管用ねじ継手及び管用ねじ継手の製造方法
US8771494B2 (en) Synthesis of oil containing microcapsules and their use in functional composite coatings
CN106285506A (zh) 油井管螺纹涂层润滑结构及制造方法
OA17282A (en) Composition for use in forming solid coating film, and tubular threaded joi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Co-patentee after: VALLOUREC OIL AND GAS FRANCE

Patentee after: NIPPON STEEL & SUMITOMO METAL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Co-patentee before: VALLOUREC OIL AND GAS FRANCE

Patentee before: NIPPON STEEL & SUMITOMO METAL Corp.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9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