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08456A - 一种热滚轮滚压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滚轮滚压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08456A
CN104608456A CN201410827025.9A CN201410827025A CN104608456A CN 104608456 A CN104608456 A CN 104608456A CN 201410827025 A CN201410827025 A CN 201410827025A CN 104608456 A CN104608456 A CN 1046084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base material
fit body
mounting platform
dr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2702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08456B (zh
Inventor
杨林
陈滔
张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and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and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and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and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2702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084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08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84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084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84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ing metho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热滚轮滚压贴合装置,包括:驱动装置;第一贴合机构,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贴合机构竖直移动,第一贴合机构包括箱体、滚轮安装平台、第一驱动部、滚轮及加热管,第一驱动部连接在箱体的侧壁上,滚轮安装平台连接在第一驱动部上,第一驱动部带动滚轮安装平台竖直移动,滚轮安装在滚轮安装平台底部,滚轮开设中通孔,加热管安装在所述通孔内;及第二贴合机构,包括水平底座平台及设置在所述水平底座平台上的吸附板,吸附板与箱体相对设置,水平底座平台可水平移动。采用此结构,在滚轮滚动过程中加热管的热量传递到两基材之间的气泡和周围的空气,使气泡和空气的气流运动加剧,被不断向未贴合方向赶出,完成两小或中大基材无气泡、平整贴合。

Description

一种热滚轮滚压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贴合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滚轮滚压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背景技术
在触摸屏和液晶显示板行业,软膜贴合是一款很重要的配套设备,随着该行业的快速发展,软膜贴合的设备应用范围将会越来越广泛。软膜贴合可以分为软质基材对硬质基材的贴合和软质基材对软质基材的贴合。通常所说的软质基材指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固态OCA胶,film等软膜,硬质基材为玻璃盖板,SG(sensor glass,感应玻璃),LCM(liquid crystal module,液晶模组),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等硬质玻璃基材。
一般的软膜贴合采用滚轮式贴合,由于软质基材柔软性比硬质基材好,在受外力作用或自身重力作用下外形会随意变动,因此在传统的贴合过程中通常会容易出现气泡,贴合不平整等问题,尤其是在两片软膜之间的贴合更有可能出现上述现象,同时随着软质基材的尺寸变大,出现这种贴合气泡和贴合不平整的现象也会更加频繁,因为软质基材尺寸越大,外形变形随意性也就更大,使贴合更有难度。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软膜贴合过程中容易出现气泡,贴合不平整的问题,提供一种贴合时有效避免出现气泡的热滚轮滚压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
一种热滚轮滚压贴合装置,包括:
驱动装置;
第一贴合机构,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贴合机构竖直移动,所述第一贴合机构包括箱体、滚轮安装平台、第一驱动部、滚轮及加热管,所述第一驱动部连接在所述箱体的侧壁上,所述滚轮安装平台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上,所述第一驱动部带动所述滚轮安装平台竖直移动,所述滚轮安装在所述滚轮安装平台底部,所述滚轮开设中通孔,所述加热管安装在所述通孔内;及
第二贴合机构,包括水平底座平台及设置在所述水平底座平台上的吸附板,所述吸附板与所述箱体相对设置,所述水平底座平台可水平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贴合机构还包括抽负压组件、第二驱动部及加热控件,所述抽负压组件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滚轮安装平台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水平丝杠、第二动力元件、水平移动块及水平驱动板,所述水平丝杠安装于所述滚轮安装平台上,所述第二动力元件与水平丝杠连接,所述滚轮安装平台开设槽孔,所述水平移动块通过所述槽孔分别与所述水平丝杠和所述水平驱动板连接,所述滚轮固定于所述水平驱动板底部,所述加热管与所述加热控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滚轮安装板,所述滚轮安装板与所述水平驱动板连接,所述滚轮安装板两侧各安装有轴承座,所述滚轮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轴承座上,所述轴承座外侧固定安装法兰盖,所述加热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法兰盖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旋转构件,所述驱动构件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及所述箱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构件、垂直丝杠、及竖直移动块,所述垂直丝杠与所述驱动构件连接,所述竖直移动块分别与所述垂直丝杠和所述旋转构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轨道滑块机构、及第一动力元件,所述轨道滑块机构固定于所述箱体的侧壁上,所述滚轮安装平台连接于所述导轨滑块机构上,所述第一动力元件连接在所述滚轮安装平台上,并带动所述滚轮安装平台沿所述轨道滑块机构往复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电连接且控制所述驱动构件、所述第二动力元件、所述第一动力元件、所述旋转构件、所述加热控制件及所述抽负压装置,所述抽负压组件包括接气管和抽负压装置,所述接气管一端连接所述箱体,另一端伸出箱体外部与抽负压装置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一温度感应装置,所述滚轮外表面为金属材料或塑料或橡胶,所述温度感应装置用于感应和显示所述滚轮表面的温度或滚轮金属部分的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贴合机构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与所述滚轮安装平台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滚轮安装平台的平衡,所述滚轮安装板开设调节孔,所述调节孔连接有调节杆件,所述调节杆件用于调节所述滚轮安装板的平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贴合机构包括第三驱动部,所述第三驱动部驱动所述吸附板移动。
一种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种如上述所述的热滚轮滚压贴合装置;
启动所述加热控制件,对所述加热管进行加热;
所述第一贴合机构的箱体吸附一软质基材;
所述第二贴合机构的吸附板上放置一硬质基材或另一软质基材;
所述第一贴合机构移动至贴合位;
所述滚轮下移,使所述软质基材与所述硬质基材或所述另一软质基材接触,形成一定角度;
所述滚轮往未贴合方向滚动,使所述软质基材与所述硬质基材或另一软质基材贴合。
上述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首先,该贴合装置中设置了驱动装置、第一贴合机构及第二贴合机构;第一贴合机构包括第一驱动部、箱体、滚轮及安装于滚轮中通孔内的加热管;第二贴合机构设有吸附板。箱体吸附一软质基材,吸附板吸附硬质基材或另一软质基材;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贴合机构移动至贴合位,第一驱动部驱动滚轮往第二贴合机构移动,两基材线接触,形成一角度R,然后滚轮在一水平驱动力的作用下滚动贴合未贴合部分,在滚动过程中,加热管的热量传递到两基材之间的气泡和周围的空气,气泡和周围的空气气流运动加剧,被不断向未贴合方向赶出,完成两小或中大基材无气泡、平整贴合。
其次,安装滚轮的轴承座两侧固定安装法兰盖,加热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法兰盖上,这样滚轮在滚动的过程中加热管相对于滚轮安装板始是静止的,没有随滚轮的滚动而滚动,解决了加热管线路缠绕,线路或加热管容易损坏的问题。
另外,在第一贴合机构中,还设置了第二驱动部,当第一驱动部驱动两基材线触,并形成一角度时,第二驱动部驱动滚轮向基材未贴合方向移动,在滚动过程中,两基材之间的空气被不断向未贴合方向赶出的效果更好,完成两片小或中大基材无气泡、平整贴合的效果也更好。
另外,滚轮外表面为金属材料或塑料或橡胶,所述感应装置用于感应和显示所述滚轮表面的温度或滚轮金属部分的温度,若滚轮的外表面是金属材料,则能直接显示滚轮外表面的温度,若滚轮内层为金属材料,外层为塑料或橡胶,可直接测量塑料或橡胶表面的温度,也可以测量裸露的内层金属的温度,然后通过塑料或橡胶的传热率换算出滚轮表面的温度,滚轮表面的温度过高可能会损坏基材,过低去除两基材的气泡可能不佳,采用此结构便于控制滚轮表面的温度,完成两片小或中大基材无气泡、平整贴合的效果也更好。
另外,在该贴合装置中,还设置了旋转构件,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贴合机构移动至贴合位后,旋转构件调节箱体吸附的软质基材平行相对于第二贴合机构的硬质基材或另一软质基材,此结构能使两小或中大基材无气泡、平整贴合。
另外,滚轮安装在滚轮安装板的底部,第一贴合机构还包括限位机构;安装板的调节孔连接有调节杆件;采用此结构,限位机构用于调节滚轮安装平台的平衡,调节杆件可调节滚轮安装板的平衡,从而控制滚轮的平衡,使两基材滚压过程受力平衡,从而完成更好地无气泡、平整贴合。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贴合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贴合装置的驱动装置和旋转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第一贴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第一贴合机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滚轮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实施例所述贴合装置的工作状态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贴合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附图标记的对应的名称是:
1驱动装置,11控制部,110安装板,111驱动构件安装座,112驱动构件,113竖直导轨滑块基座,114竖直滑块机构,115竖直移动块,116垂直丝杠安装座,117联轴器;12移动部,121竖直驱动板,122竖直固定板,123水平固定板,124加强板,125连接件;
2第一贴合机构,21箱体,211顶板,212左右侧板,2121可视窗口,213前后侧板,214底板,215外框,22第一驱动部,221上下导轨限位座,222竖直导轨滑块机构,223同步轮,224支撑板,225滚轮安装平台,226第一动力元件,227限位架,228限位块,229限位柱,23第二驱动部,231水平丝杠安装座,232水平丝杠,233同步轮,234第二动力元件安装座,235第二动力元件,236水平移动块,237水平驱动板,2371卡扣,2372紧固件,238水平导轨滑块机构,239滚轮安装板,2391调节孔,2392调节杆件,24轴承座,25滚轮,26加热管,27法兰盖,28轴承;
3第二贴合机构,31水平底座平台,32吸附板;
4旋转构件,41马达安装座,42马达,43马达固定板;
5软质基材;
7气管;
6另一基材;
10竖直驱动力;
20水平驱动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及有益效果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的阐述,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垂直”、“水平”、“上方”、“下方”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起说明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为实施例中贴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贴合装置用于贴合软质基材与硬质基材或软质基材与另一软质基材。该贴合装置包括驱动装置1、第一贴合机构2、上端连接驱动装置1,下端连接第一贴合机构2的旋转构件4、位于第一贴合机构2下方的第二贴合机构3、吸附于第一贴合机构2上的软质基材5及吸附于第二贴合机构3的另一基材6。
参见图1和图2,驱动装置1包括控制部11和与控制部11连接的移动部12。控制部11包括一安装板110、安装于安装板110上方的驱动构件112、设置于安装板110中间的垂直丝杠(未标示)及连接在垂直丝杠上的竖直移动块115。具体的,安装板110上方固定连接一驱动构件安装座111,驱动构件112通过安装座111连接在安装板110上,驱动构件112可以为马达或气缸或者二者的组合。安装板110两侧固定安装有竖直导轨滑块基座113,竖直滑块机构114通过竖直导轨滑块基座113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10两侧。安装板110侧面中间上下各安装一垂直丝杠安装座116,并在安装座116中间安装垂直丝杠(未标示),垂直丝杠通过联轴器117与驱动构件112连接。竖直移动块115连接垂直丝杠,因此,竖直移动块115可在驱动构件112的驱动下,随垂直丝杠上下往复运动。
移动部12连接控制部11,并可在控制部11的驱动构件112的驱动下,上下往复运动。具体的,移动部12包括与竖直移动块115连接的竖直驱动板121,及与竖直驱动板121连接的竖直固定板122。具体的,竖直驱动板121的中间部位与竖直移动块115固定连接,竖直驱动板121的两侧通过滑块与控制部11的竖直导轨滑块机构114连接,这样竖直固定板121即可随垂直丝杠上下往复运动。竖直固定板122通过连接件125与竖直驱动板121固定连接,竖直固定板122的下部垂直连接一水平固定板123,并在竖直固定板122和水平固定板123左右侧面安装加强板124,这样,水平固定板123也能在驱动构件112的驱动下沿垂直丝杠上下往复运动。
旋转构件4分别与驱动装置1和箱体21连接,用于调节第一贴合机构2,使其与第二贴合机构3平行。旋转构件4包括马达安装座41,马达42及马达固定板43。具体的,马达安装座41固定安装于水平固定板123下方,马达42的一端通过马达安装座41安装于水平固定板123,马达42的另一端通过马达固定板43固定连接第一贴合机构2,旋转构件4能调节第一贴合机构2,使其上吸附的软质基材5与第二贴合机构3上吸附的硬质基材或另一软质基材6平行相对,实现无气泡、平整贴合。所述马达也可以是电动机或其它能带动旋转的装置。
参见图1、图3及图4,第一贴合机构2包括箱体21,容纳于箱体21内的第一驱动部22及第二驱动部23。第一驱动部22为滚轮25提供竖直驱动力,驱动滚轮25竖直移动,第二驱动部23为滚轮25提供水平驱动力,驱动滚轮25水平移动。
参见图1,箱体21包括与马达固定板43固定连接的顶板211,与顶板211垂直连接的左右侧板212和前后侧板213,及一具有弹性的板作为箱体21的底板214,且底板214上开设若干孔,便于箱体21为负压环境,底板214吸附软质基材。具体的,顶板211、左右侧板212、前后侧板213、及底板214通过外框215固定构成一容置腔,优选的,外框215为铝框;底板214为软质材质制成,便于滚轮25滚动时,底板214随滚轮的滚动而弯曲向下,实现更好的无气泡、平整贴合。优选的,底板214为网板,网板上有若干网孔,用于吸附软质基材。箱体21的顶板211通过马达固定板43与旋转构件4固定连接,由此,箱体21可在旋转构件的驱动下转动,使第一贴合机构2的底板214所吸附的软质基材与第二贴合机构3的吸附板32所吸附的硬质基材或另一软质基材平行相对。左右侧板212上开有可视窗口2121,优选的,可视窗口2121镶有玻璃薄片,也可以是透明塑料薄片,也可以是网状物,或其他可透物,亦可以是没有遮挡物的通槽,可视窗口2121也可以开设于箱体的顶板211或前后侧板213。
气管7一端连通箱体21,另一端在箱体21外连接抽负压装置。具体的,气管7的另一端穿过旋转马达42,伸出水平固定板123与抽负压装置连接,采用此结构,可以通过抽负压装置将箱体21内的环境抽成负压状态,便于第一贴合机构2的底板214下方吸附软质基材,为之后的贴合打好基础。优选的,抽负压装置也可以是抽真空装置。
参见图2和图3,第一驱动部22容置于箱体21内,其包括分别固定安装于箱体21左右侧板内壁的竖直导轨滑块机构222,连接于竖直导轨滑块机构222上方的上下导轨限位座221,连接于竖直导轨滑块机构222的滚轮安装平台225,及安装于滚轮安装平台上的第一动力元件226。具体的,左右侧板212内壁各设有一对竖直导轨滑块机构222,每个竖直导轨滑块机构222上方连接有上下导轨限位座221,两对竖直导轨滑块机构222均固定连接一加持板223,加持板223下方垂直连接一支撑板224,滚轮安装平台225固定连接于左右支撑板223上。优选的,第一动力元件226为两个,成对角设置于滚轮安装平台上;优选的,第一动力元件226为马达或上下驱动气缸。采用这样的结构,滚轮安装平台225及安装于其上的部件可在第一动力元件226的驱动下,沿竖直导轨滑块机构222上下往复运动,为滚轮25提供向下的驱动力。
第二驱动部23与第一驱动部22连接,一同容置于箱体21内。第二驱动部23包括安装于滚轮安装平台225上的水平丝杠232,与水平丝杠232连接的第二动力元件235,滚轮安装平台225上开有一长条形槽孔,水平移动块236通过长条形槽孔分别于水平丝杠232和滚轮安装平台225下方的水平驱动板237连接,滚轮25安装于水平驱动板237底部。具体的,滚轮安装平台225上前后分别固定有一个水平丝杠安装座231,水平丝杠232安装于水平丝杠安装座231上,滚轮安装平台225上设有一第二动力元件安装座234,第二动力元件235安装于安装座234上,第二动力元件235通过同步轮233和同步带(未标示)与水平丝杠232连接,优选的,第二动力元件为马达或气缸或两者的结合。由此,第二动力元件235可带动水平丝杠232转动,从而带动与之连接的水平移动块236水平移动,也就是带动安装于水平移动块236底部的滚轮25水平移动,为滚轮25提供水平的驱动力。
参见图2至图6,更进一步,滚轮安装平台225下表面上左右两边固定安装有水平导轨滑块结构238,水平驱动板237通过滑块连接水平导轨滑块结构238,由此,水平驱动板237可更好地在第二动力元件235的驱动下沿水平导轨滑块结构238水平移动。水平驱动板237下方连接有滚轮安装板239,滚轮安装板239下方连接滚轮25。具体的,水平驱动板237前后两侧中央向下各延伸出一卡扣2371,卡扣2371上设有连接孔,滚轮安装板2371的前后两侧中央各相应地设有一用于卡扣2371卡持的卡槽,水平驱动板237前后两个卡扣2371卡在滚轮安装板的前后卡槽里,并通过卡扣2371的连接孔用紧固件2372将水平驱动板237与滚轮安装板239连接起来,优选的紧固件2372为销钉或螺钉。滚轮安装板239左右两端安装有轴承座24,轴承座24上各安装轴承28,滚轮25两端通过轴承28安装在轴承座24上,滚轮25可相对轴承28在轴承座24转动,轴承座24的外侧各设有法兰盖27,加热管26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左右两边的法兰盖27上,优选的,法兰盖27上设有卡孔,加热管左右两尖端固定卡在左右卡孔上,采用此结构,滚轮25可随轴承28在轴承座24上转动,但是在滚轮转动过程中,加热管26没有跟随滚轮转动,因此,能保证加热26管及其连接线路正常工作,给滚轮25提供均匀的温度,并延长加热管26使用寿命,加热管26的热量传递到两基材之间的气泡和周围的空气,使气泡体积加大并加剧气体流动性,这样在滚轮25滚轮过程中,气泡更容易被赶出,两基材达到更好的贴合效果。
更进一步,第二驱动部包含温度感应装置,所述温度感应装置包括感应片、温度显示器及温度控制器,温度感应装置用于感应和显示滚轮25表面的温度或滚轮25裸露金属部分的温度,以便控制传递给软质基材的温度,因为滚轮表面的温度过高可能会损坏基材,过低去除两基材的气泡效果可能不佳,优选的,滚轮表面的温度为50-80℃。具体的,滚轮25为金属材料制成,感应片固定安装在滚轮安装板239上,并与滚轮表面线接触(但不影响滚轮的正常滚动)以随时感应滚轮表面的温度,温度感应片与温度显示器电性连接,温度感应片可将感应到的滚轮表面的温度电性传给温度显示器,温度显示器显示感应片传递过来的温度值,温度控制器与加热管电性连接,温度控制器可随时调试温度值对加热管进行加热。进一步,滚轮表面也可以是塑料或橡胶材质,滚轮25邻接塑料或橡胶材质和加热管26的材质为金属,并且左右两边有部分金属没有设置塑料或橡胶材质表层,针对这种结构,感应片可设置在滚轮安装板239的左右两边,以接触裸露的金属表面部位,感应金属表面的温度,然后通过塑料或橡胶材质的传热率换算出滚轮表面的温度,感应片也可直接设置接触塑料或橡胶材质,直接测量滚轮25表面的温度。
更进一步,第一贴合机构还包括限位机构,限位机构与滚轮安装平台连接,用于调节滚轮安装平台的平衡。具体的,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架227、限位块228及限位柱229。限位架227固定安装在滚轮安装平台225上,限位架227上开设通槽和通孔,限位块228置于限位架227的通槽内,且与滚轮安装平台225的底部连接,限位柱229穿过限位架227上的通孔与限位块228连接,这样可通过调节限位柱229的松紧来调节滚轮安装平台225的平衡,也即调整滚轮25的平衡,实现两基材更好的、无气泡、平整贴合。
更进一步,滚轮安装板239上间隔的设有两个贯穿滚轮安装板239的调节孔2391,且水平驱动板237也开设有与调节孔2391相对应的连接孔,两个调节杆件2392穿过调节孔2391与水平驱动板237上的连接孔连接滚轮安装板239和水平驱动板237,因此可通过变换调节杆件2392的松紧来调节滚轮安装板239的平衡,从而可以调节安装在其上的滚轮25的平衡,保证滚轮25水平移动时,施加在基材上的力是均衡的,以实现两小或中大基材更好的贴合,无气泡、贴合更平整。优选的,调节杆件为螺钉或螺栓。
参见图1,第二贴合机构3包括水平底座平台31及基材吸附板32,且基材吸附板32为硬质材料制成。具体的,水平底座平台31水平固定,基材吸附板32安装在水平底座平台31上,用于放置一硬质基材或另一软质基材;优选的,一实施例中,水平底座平台31的内部开设空腔,基材吸附板上设有若干孔,且该空腔与基材吸附板上的若干孔连通,一气管一端连接上述空腔,另一端连接一抽负压装置,通过控制抽负压装置,使上述空腔的内部空间形成负压环境,这样,基材可稳定的吸附在基材吸附板32上,不会因为其他外部因素偏移基材吸附板32,实现更好的贴合。另外,也可在基材吸附板上设置若干个夹具,将基材稳固地夹在水平底座平台31上。
采用这样的结构,第一贴合机构2的箱体21在负压或真空环境下,底板吸附一软质基材后,第一贴合机构2整体可在驱动装置1的驱动构件112的驱动下往第二贴合机构3移动,为贴合做准备,然后第一贴合机构2可在旋转构件4的驱动下旋转,实现第一贴合机构2上的软质基材与第二贴合机构3上的另一软质基材或硬质基材平行相对,然后,滚轮25可在第一动力元件的驱动下向下移动,底板214及其吸附的软质基材均具有较强弹性,滚轮25下移使第一贴合机构2上的软质基材的一端与第二贴合机构上硬质基材或另一软质基材形成线接触,两基材形成一夹角R,再然后滚轮25在第二动力元件235的驱动下,前后水平运动,即滚轮25在第二动力元件235的驱动下在底板吸附的软质基材上面水平滚动,从而实现两基材无气泡、平整贴合。在一实施例中,底板214也可以不开设若干孔,而是通过在底板214边缘安装夹具,用夹具夹住软质基材。
另外,可以将第二贴合机构3设置在一水平固定的滑轨上,通过第二贴合机构3的水平移动,实现上下两基材的相对运动,也可以将第一贴合机构2中的第二驱动部23的其他部件去除,仅保留滚轮25,将滚轮25固定安装在滚轮安装平台225的底部,这样,第一贴合机构2的底板214吸附一软质基材后,第一贴合机构2整体可在驱动装置1的驱动构件112的驱动下往第二贴合机构3移动,旋转构件4旋转调节,使第一贴合机构2上的软质基材与第二贴合机构3上的另一软质基材或硬质基材平行相对,然后,滚轮25可在第一动力元件的驱动下向下移动,由于底板214及其吸附的软质基材均具有强变形性,随着滚轮25的下移,可使第一贴合机构2上的软质基材的一端与第二贴合机构上硬质基材或另一软质基材形成线接触,两基材形成一夹角R,再然后第二贴合机构3在滑轨上水平滑动,实现两小或中大基材无气泡、平整贴合。
另外,该贴合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驱动装置1的驱动构件112、第一贴合机构2的第一动力元件226和第二动力元件235、旋转构件4、抽负压装置或抽真空装置及温度控制器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可控制驱动构件112,使第一贴合机构沿垂直丝杠上下往复运动;控制装置可控制第一动力元件226,使滚轮25沿竖直导轨滑块机构222上下往复运动;控制装置可以控制第二动力元件235,使滚轮沿水平丝杠232在水平方向上滚动;控制装置可控制旋转构件4,使旋转构件4调节第一贴合机构2底板214吸附的软质基材平行于第二贴合机构上吸附的硬质基材或另一软质基材;控制装置可控制抽负压装置或抽真空装置,使箱体21或第二贴合机构的箱体内部形成负压或真空环境,以便第一贴合机构2和第二贴合机构3更好吸附基材;控制装置可控制温度控制器,根据滚轮表面所需的温度,设定温度值,对加热管进行加热。因此,优选的,通过操控控制装置可以轻松方便完成软质基材与硬质基材或另一软质基材无气泡、平整贴合。
在一实施例中,滚轮25内为中空的腔体,内装满液体,例如水。加热管26设置在该滚轮25内,对里面的液体进行加热。通过加热液体进而对滚轮25进行加热,可以保证滚轮25受热的均匀性,使基材贴合的更为平整、无气泡。
另外,采用加热管26对中间介质(液体)进行加热,可以使得滚轮25的温度变化较为平稳,不会出现一会温度高,或一会温度低等不稳定的因素,易于控制滚轮的温度,使得热滚压的效果佳。
本发明不仅适用于两基材以固态胶为贴合介质的贴合,也适用于以液态水胶为贴合介质的贴合,在两贴合基材成一定角度贴合的同时,通过滚轮上的热量通过热传递给基材后,使两贴合基材之间的气泡加速消除,能更有效的解决了贴合气泡问题,保证贴合无气泡和贴合平整。解决了困扰行业多年的两基材以水胶为贴合介质贴合存在气泡的问题。另外,相比现有的真空环境贴合方式,减少了真空系统昂贵的成本和抽真空破真空的时间,提高贴合效率和成本。
参见图1至图4和图7、图8,下面阐述上述贴合装置的一种优选贴合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提供一上述贴合装置;
步骤S102:加热控制件对所述加热管进行加热。具体的,根据不同的贴合材质所需要的温度,设定加热控件的加热温度值对加热管进行加热。
步骤S103:第一贴合机构的底板214吸附一软质基材。具体的,控制装置开启抽负压装置,使箱体21内形成负压环境,然后以人工或机器操作,将一软质基材移动至网板214下方,由于箱体21内形成负压环境,因此底板214有一定的吸附力吸附软质基材;
步骤S104:第二贴合机构3的吸附板上承载硬质基材或另一软质基材。
步骤S105:第一贴合机构2向第二贴合机构3移动至贴合位置。具体的,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装置1的驱动构件112,使第一贴合机构2沿垂直丝杠(图未示)往第二贴合机构3移动,并使软质基材几乎贴合在第二贴合机构3上的硬质基材上,为后面的贴合做准备;
步骤S106:旋转构件4旋转第一贴合机构2平行于第二贴合机构3。具体的,当第一贴合机构2下移至贴合位置后,控制装置控制旋转构件4,调节第一贴合机构,使底板214下的软质基材与第二贴合机构3上的硬质基材或另一软质基材平行相对;
步骤S107:滚轮25下移,使软质基材一端与硬质基材一端或另一软质基材一端线接触。具体的,控制装置控制第一动力元件226,使滚轮25沿竖直导轨滑块机构222往第二贴合机构3下压,滚轮25有一竖直向下的力10,使软质基材一端与硬质基材一端或另一软质基材一端线接触,两基材形成一夹角R(参见图5);
步骤S108:滚轮往未贴合方向滚动,使所述软质基材与所述硬质基材或另一软质基材贴合。具体的,控制装置控制第二动力元件235,使滚轮25有一个水平方向的力20,然后沿着水平丝杠往两基材未贴合方向滚动,实现两小或中大基材无气泡、平整贴合。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方法的实施步骤中,顺序并不是唯一肯定的,也不是每个步骤都必须有的,例如,步骤S104可以在步骤S103之前完成,步骤S106可以省略。在其他贴合方法中,第二贴合机构3上的基材也可以通过夹具固定;另外,当第二贴合机构3的水平是底座平台31内部开设腔体时,可在步骤四可加入抽负压装置将腔体中的空气抽出,使腔体形成负压环境的操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热滚轮滚压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装置;
第一贴合机构,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贴合机构竖直移动,所述第一贴合机构包括箱体、滚轮安装平台、第一驱动部、滚轮及加热管,所述第一驱动部连接在所述箱体的侧壁上,所述滚轮安装平台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上,所述第一驱动部带动所述滚轮安装平台竖直移动,所述滚轮安装在所述滚轮安装平台底部,所述滚轮开设中通孔,所述加热管安装在所述通孔内;及
第二贴合机构,包括水平底座平台及设置在所述水平底座平台上的吸附板,所述吸附板与所述箱体相对设置,所述水平底座平台可水平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滚轮滚压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贴合机构还包括抽负压组件、第二驱动部及加热控件,所述抽负压组件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滚轮安装平台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水平丝杠、第二动力元件、水平移动块及水平驱动板,所述水平丝杠安装于所述滚轮安装平台上,所述第二动力元件与水平丝杠连接,所述滚轮安装平台开设槽孔,所述水平移动块通过所述槽孔分别与所述水平丝杠和所述水平驱动板连接,所述滚轮固定于所述水平驱动板底部,所述加热管与所述加热控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滚轮滚压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滚轮安装板,所述滚轮安装板与所述水平驱动板连接,所述滚轮安装板两侧各安装有轴承座,所述滚轮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轴承座上,所述轴承座外侧固定安装法兰盖,所述加热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法兰盖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热滚轮滚压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构件,所述驱动构件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及所述箱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滚轮滚压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构件、垂直丝杠、及竖直移动块,所述垂直丝杠与所述驱动构件连接,所述竖直移动块分别与所述垂直丝杠和所述旋转构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轨道滑块机构、及第一动力元件,所述轨道滑块机构固定于所述箱体的侧壁上,所述滚轮安装平台连接于所述导轨滑块机构上,所述第一动力元件连接在所述滚轮安装平台上,并带动所述滚轮安装平台沿所述轨道滑块机构往复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滚轮滚压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电连接且控制所述驱动构件、所述第二动力元件、所述第一动力元件、所述旋转构件、所述加热控制件及所述抽负压装置,所述抽负压组件包括接气管和抽负压装置,所述接气管一端连接所述箱体,另一端伸出箱体外部与抽负压装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3或6所述的热滚轮滚压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温度感应装置,所述滚轮外表面为金属材料或塑料或橡胶,所述温度感应装置用于感应和显示所述滚轮表面的温度或滚轮金属部分的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滚轮滚压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贴合机构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与所述滚轮安装平台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滚轮安装平台的平衡,所述滚轮安装板开设调节孔,所述调节孔连接有调节杆件,所述调节杆件用于调节所述滚轮安装板的平衡。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滚轮滚压贴合装置,所述第二贴合机构包括第三驱动部,所述第三驱动部驱动所述吸附板移动。
10.一种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滚轮滚压贴合装置;
启动所述加热控制件,对所述加热管进行加热;
所述第一贴合机构的箱体吸附一软质基材;
所述第二贴合机构的吸附板上放置一硬质基材或另一软质基材;
所述第一贴合机构移动至贴合位;
所述滚轮下移,使所述软质基材与所述硬质基材或所述另一软质基材接触,形成一定角度;
所述滚轮往未贴合方向滚动,使所述软质基材与所述硬质基材或另一软质基材贴合。
CN201410827025.9A 2014-12-25 2014-12-25 一种热滚轮滚压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 Active CN1046084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27025.9A CN104608456B (zh) 2014-12-25 2014-12-25 一种热滚轮滚压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27025.9A CN104608456B (zh) 2014-12-25 2014-12-25 一种热滚轮滚压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8456A true CN104608456A (zh) 2015-05-13
CN104608456B CN104608456B (zh) 2017-01-11

Family

ID=53143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27025.9A Active CN104608456B (zh) 2014-12-25 2014-12-25 一种热滚轮滚压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0845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0537A (zh) * 2015-06-24 2015-10-14 刘泽昌 手机外屏快速修复方法及其触摸屏分离覆膜一体机
CN110668710A (zh) * 2019-09-23 2020-01-10 福耀集团(福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汽车边窗玻璃辊压线
CN111688334A (zh) * 2020-06-15 2020-09-2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气泡修复设备及气泡修复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92914Y (zh) * 2008-02-02 2009-02-11 介面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膜片贴合机
CN202192831U (zh) * 2011-08-25 2012-04-18 非翌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贴合机的贴合机构
CN203460524U (zh) * 2013-09-17 2014-03-05 东莞市工川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贴合机
CN203806190U (zh) * 2013-10-29 2014-09-03 深圳市联得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滚轮贴合机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92914Y (zh) * 2008-02-02 2009-02-11 介面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膜片贴合机
CN202192831U (zh) * 2011-08-25 2012-04-18 非翌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贴合机的贴合机构
CN203460524U (zh) * 2013-09-17 2014-03-05 东莞市工川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贴合机
CN203806190U (zh) * 2013-10-29 2014-09-03 深圳市联得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滚轮贴合机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0537A (zh) * 2015-06-24 2015-10-14 刘泽昌 手机外屏快速修复方法及其触摸屏分离覆膜一体机
CN104980537B (zh) * 2015-06-24 2017-10-31 刘泽昌 手机外屏快速修复方法及其触摸屏分离覆膜一体机
CN110668710A (zh) * 2019-09-23 2020-01-10 福耀集团(福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汽车边窗玻璃辊压线
CN111688334A (zh) * 2020-06-15 2020-09-2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气泡修复设备及气泡修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8456B (zh) 2017-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28744B (zh) 一种自动贴膜机构及方法
CN104553233A (zh) 一种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
CN204659133U (zh) 一种贴合装置
CN104589641B (zh) 玻璃基材贴合设备及方法
CN104385757A (zh) 一种贴合装置以及相应的贴合方法
KR101214537B1 (ko) 곡면 커버 글래스 부착장치
CN104608456A (zh) 一种热滚轮滚压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
CN106941763A (zh) 从液晶显示模组上拆解印刷线路板的拆解设备和拆解方法
CN108560930A (zh) 一种建筑用墙体保温材料的安装设备
CN113507784A (zh) 一种fpc整形展平装置及实现方法
CN111891452A (zh) 一种手机自动化生产用贴膜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15648614A (zh) 一种液晶屏表面覆膜装置
CN110293671B (zh) 一种覆膜机构
CN220577596U (zh) 液晶显示屏快速覆膜装置
CN106737297A (zh) 一种曲面组装设备
CN204622608U (zh) 玻璃基材贴合设备
CN108521716B (zh) 小尺寸类fpc折弯机构及其折弯方法
CN216870972U (zh) 一种可调式偏光片贴片机
CN112519199B (zh) 一种基于静电效应的多尺寸曲面贴合装置
CN211108226U (zh) 一种快速调节覆膜角度的贴膜机
CN113835243A (zh) 一种带有视觉检测装置的贴附机构
CN111038066B (zh) Oca光学胶多层贴合装置
CN220034642U (zh) 一种可调式玻璃基片架
CN219667479U (zh) 一种钢化玻璃覆膜装置
CN219540827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手动涂布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