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02832B - 具体地用于牵拉非常高强度钢丝的湿式拉丝机 - Google Patents

具体地用于牵拉非常高强度钢丝的湿式拉丝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02832B
CN104602832B CN201280074357.3A CN201280074357A CN104602832B CN 104602832 B CN104602832 B CN 104602832B CN 201280074357 A CN201280074357 A CN 201280074357A CN 104602832 B CN104602832 B CN 1046028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wire rod
processed
wet
cone pull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435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02832A (zh
Inventor
鲁吉·阿诺尔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mplice S P A
Original Assignee
Semplice S P 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mplice S P A filed Critical Semplice S P A
Publication of CN1046028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28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028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28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1/00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metal wire, metal rods, metal tubes by drawing
    • B21C1/003Drawing materials of special alloys so far a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alloy requires or permits special drawing methods or sequen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1/00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metal wire, metal rods, metal tubes by drawing
    • B21C1/02Drawing metal wire or like flexible metallic material by draw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in which the drawing action is effected by drums
    • B21C1/04Drawing metal wire or like flexible metallic material by draw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in which the drawing action is effected by drums with two or more dies operating in series
    • B21C1/06Drawing metal wire or like flexible metallic material by draw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in which the drawing action is effected by drums with two or more dies operating in series in which the material slips on the dru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9/00Cooling, heating or lubricating drawing material
    • B21C9/005Cold application of the lubrica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 Extraction Processes (AREA)
  • Winding, Rewinding, Material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湿式拉丝机(1a、1b),具体用于牵拉非常高强度的钢丝,包括:·‑解绕站(2),将一卷未加工的线材(3)从旋转线轴(200)解绕;·‑多个中间拉丝站(4、5、6),相对于彼此连续布置且设置有用于至少使它们设置的牵拉板(8)润滑的装置(7);·‑防滑拉动装置(18),与最后一个中间拉丝站(6)关联,以消除中间拉丝站(4、5、6)中加工好的线材(19)的不规律性并减弱中间拉丝站(4、5、6)的旋转元件的振动;·‑最终拉丝站(24),设置有线材拉直装置(25),以获得具有期望几何形状和机械特性的加工好的线材(19);·‑绕线机(33),布置在相对于最终拉丝站(24)的输出中,以将加工好的线材(19)卷绕到线圈(34)中。

Description

具体地用于牵拉非常高强度钢丝的湿式拉丝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式拉丝机,该湿式拉丝机具体地用于牵拉非常高强度的钢丝从而对光电产业以及需要具有非常高强度(3800-4000N/mm2)线材的其它领域内的硅晶体进行切割。
背景技术
目前,在非常高强度的切割线材的生产中,已经设计出存在按顺序的多个牵拉工序的生产技术,最后的工序对于最终产品的质量特别重要且是决定性的。
更准确地说,在已知类型的生产工序中,解绕系统设置在最后的牵拉操作中,解绕系统的任务是解绕来自线轴的未加工的线材并在模具的入口处将其插入,使得该未加工的线材被完美地插入,即,甚至在牵拉工序之后也没有保留在线材上的扭转或螺旋构造。
虽然已经设计出了不同的解绕系统,但这些已知类型的系统不能在解绕未加工的线材的同时保持其在模具的入口处被完美地插入。
解绕的线材进而被引导至具有动态布置的拉丝塔轮上,该动态布置具有固定的减小单元或(在最佳情况下)具有相同的减小单元。具有这种结构特性的已知类型的模具使线材在每次穿过时均承受多变的压力,因此第一步几乎没有压力,而在随后的每一步中压力逐渐增大。
这种系统的主要缺点在于其导致牵拉板的变形位置上的越来越高的温度,从而致使润滑作用受损且使热消耗严重。直接的后果是限制生产率以便避免危及产品的质量。
关于模具的润滑,在背景技术中已知的是通过晃动而使牵拉舱体内的润滑剂移动,这导致在所述牵拉板的入口与出口处的清洁作用无效。
实际上,这种方法的最大的缺点在于久而久之产生了润滑剂和沉淀物的残留的阻塞物并且限制了线材在牵拉板的入口处的恒定附着力。
此外,在已知类型的牵拉机的最后的牵拉步骤中,塔轮(cone,锥部)的旋转的固定减小的设定由于最终直径的公差而与线材的减小有很大地不同。
此外,对于这种减小而言,必须考虑到余量以防止线材在牵引作用下的损坏,这种情况出现在机器的减小大于线材的减小时。
在牵拉过程中,这种变化久而久之在塔轮与线材之间产生剧烈而多变的滑动,从而危及最终产品在机械质量方面的恒定性。
此外,应当注意的是,取决于产品规格,在机械特性方面必须尽可能恒定的包装生产包括近似400km至1200km之间的产品并需要10小时至30小时的时间。
因此,明显且重要的是,具有使线材的机械特性保持长时间恒定的系统。
为了这个目的,在最后步骤中设置了牵拉系统并且设置了最后模具基座的后续调节,以便调节牵拉线材的匝的形状。
这些已知类型的牵拉系统具有缺点为:模具基座的调节是随意的并且没有反映出能在非常特定的位置中将力施加至线材的几何标准,使得该系统不具有长时间恒定的调节且不具有调节的实用性。
最后,关于绕线机,为了使待卷绕线材具有反牵引力以便允许所述卷绕,通常使用反重力系统,反重力系统的不可避免的特征在于瞬时移动上的大惯性,引起在卷绕过程中反牵引力的峰值,这在不是特别平面化分层的情况下变得更加明显。
这些已知类型的绕线机通常为具有固定收集系统且用线材传递轮进行分层的类型,并且其所具有的缺点为:由于分布扫描而产生速度变化,此外,由于其中的惯性而影响具有多种反牵引力效果的同步装置的连续运动。
此外,不可避免地,还是由于扫描而使线材摩擦抵靠引导滑轮的边缘,这是因为线材的路径相对于滑轮轴线并不总是垂直的。
由于线材与分布滑轮的边缘之间的不同的速度,所以这种情况引起破坏性的摩擦。
所有这些提到的缺点均导致生产速度不可避免地降低,需要使这些缺点的影响最小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湿式拉丝机,该湿式拉丝机具体地用于牵拉非常高强度的钢丝从而对光电产业以及需要具有非常高强度(3800-400N/mm2)线材的其他领域内的硅晶体进行切割,以便消除上文提到的缺点。
在该目的内,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湿式拉丝机,该湿式拉丝机允许相对于已知类型的拉丝机提高至少50%的生产速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湿式拉丝机,其中,线材的质量是恒定的并且其最大的特性在于加工的线材的兼容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湿式拉丝机,其中,存在对产品的恒定性(被认为是匝的形状、直径上的精度、卷绕精度)的持续监控,,以便避免危及后续的切割工序的执行。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湿式拉丝机,其中,存在对加工的线材的牵引的持续监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湿式拉丝机,其中,限制或甚至阻止了线材上的导致线性和表面抛光不均衡的振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湿式拉丝机,该湿式拉丝机由于它的特别的构造上的特性而能够给予使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最大保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湿式拉丝机,该拉丝机易于从普遍地商业元件和材料处获得,并且其从纯经济的角度相对于已知类型的拉丝机更具竞争力。
在下文中将变得更加清楚的这个主旨以及这些目的和其它目的通过一种具体地用于牵拉非常高强度钢丝的湿式拉丝机来实现,其特征在于,该湿式拉丝机包括:
-解绕站,该解绕站用于将一卷未加工的线材从旋转线轴解绕,
-多个中间拉丝站,多个中间拉丝站相对于彼此连续地布置,并且多个中间拉丝站设置有用于至少使牵拉板润滑的装置,多个中间拉丝站设置有牵拉板,
-防滑拉动装置,防滑拉动装置与中间拉丝站的最后一个中间拉丝站关联,以便消除中间拉丝站中的加工的线材的不规律性并减弱中间拉丝站的旋转元件的振动,
-最终拉丝站,最终拉丝站设置有线材拉直装置,以便获得具有期望的几何形状和机械特性的加工的线材,
-绕线机,绕线机布置在相对于最终拉丝站的输出中,以用于将加工的线材卷绕到线圈中。
附图说明
从由以附图中的非限制性实例的方式示出的具体地用于牵拉非常高强度钢丝的湿式拉丝机的优选非独占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将使本发明的另外的特性和优点变得更明显,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地用于牵拉非常高强度钢丝的湿式拉丝机的侧视图;
图2是图1中示出的湿式拉丝机的俯视图;
图3是前述附图中示出的湿式拉丝机的变型的侧视图;
图4是图3中示出的湿式拉丝机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具体地用于牵拉非常高强度钢丝的湿式拉丝机的优选实施方式由参考标号1a表示,并且其变型由参考标号1b表示,该湿式拉丝机包括站2以用于解绕来自旋转线轴200的一卷未加工的线材3,该旋转线轴的容量例如在1000kg至2500kg之间。
更准确地说,解绕站2包括机动化无扭转解绕(derulé)型的旋转线轴200,该旋转线轴在解绕单元202与第一中间拉丝站4之间具有线材拉直单元201,以用于在无变形和/或扭转的前提下将未加工的线材3引入第一中间拉丝站4中,该线材拉直单元负责加工好的线材19的几何形状在工序结束时的改变。
此外,这种解绕站2包括具有可调节的反牵引力的第一同步丹迪滑轮(first synchronizing dandy pulley)203,该第一同步丹迪滑轮适于调节来自旋转线轴200的未加工的线材3的解绕张力。
湿式拉丝机1a和1b还包括多个中间拉丝站4、5和6,该多个中间拉丝站按顺序布置并且设置有用于至少使牵拉板8润滑的装置7,该多个中间拉丝站设置有牵拉板,并且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巴斯特(Buster)型的泵37,该装置适于在压力下将润滑剂直接推动到中间拉丝站4、5和6的牵拉板8的入口和/或出口上,在例如低于大气压的压力下对润滑剂进行牵拉。
方便地,所述中间拉丝站4、5和6(在提出的实施方式中为三个)中的每一个均包括至少一个牵拉板8,该牵拉板置于引导塔轮9与牵引塔轮10之间,引导塔轮的旋转轴线9a与牵引塔轮的旋转轴线10a平行且相互侧向地邻近。
更准确地说,中间拉丝站4、5和6容纳在舱体38中,该舱体包含将塔轮9和10以及牵拉板8完全浸没的润滑剂。
调节润滑剂的交换以便将温度恒定地保持在4℃到6℃之间可变范围内。为了这个目的,近似20-25l/min的最小的流速是足够的。明显更大的流速需要具有适于清洁牵拉板以及每个牵拉板的入口和出口的压力。泵37借助于特定的回路将润滑剂从所述舱体38牵拉并递送至牵拉板8附近,该泵借助于合适的喷头40将一股定向的润滑剂递送至牵拉板8的入口和/或出口,从而易于保持牵拉板8的清洁而不受牵拉剩余物的影响。
由此描述的润滑系统延长了工序的耐用性并降低了由于不良润滑导致的正被加工的线材11损坏的可能性。
每个引导塔轮9包括多个引导槽13,并且每个牵引塔轮10包括多个牵引轨12,引导塔轮与牵引塔轮成对地配合并设置成直径逐渐增大,以便在正被加工的线材11行进的路径的长度与正被加工的线材11的实际长度之间具有几何一致性,从而使加工的线材的实际长度依照其材料的弹性限制而在每次穿过牵拉板8中时增加。
按照这种方式,正被加工的线材11交替地且局部地围绕塔轮9和10卷绕,以便沿所述正被加工的线材11的前进的方向从直径较小的塔轮9和10行进至直径较大的塔轮,从而依照由径向减小的截面所引起的纵向伸长而以从通用的引导塔轮9行进至相应的牵引塔轮10的方式穿过牵拉板8。
实际上,正被加工的线材11通过相应的引导槽13而从一个牵引轨12行进至下一个牵引轨,从而穿过牵拉板8。
更准确地说,引导槽13具有半圆形截面,以便确保正被加工的线材11的正确的位置并且引导该线材在牵拉板8中完美地对准。
有利地,牵拉板8具有减小的截面,该截面在正被加工的线材11的每次穿过时逐渐地减小,以便在每个步骤上都具有大体恒定的消耗功率,从而使全部步骤上的正被加工的线材11与在相应牵拉板8之间的接触点的热量平衡并避免过热,过热会破坏润滑的平衡。
此外,每个牵引塔轮10都具有比相应的引导塔轮9更大的角速度,以便补偿来自牵拉板8的出口中的正被加工的线材11的伸长并且在所述引导塔轮9的引导槽13上对正被加工的线材11施加可控的滑动,从而避免由于多余的牵引所造成的正被加工的线材11的意外的断裂并避免由于正被加工的线材11与引导槽13的滑动所造成的磨损。
正被加工的线材11借助于一对引导滑轮14而从一个中间拉丝站行进至下一个中间拉丝站,该一对引导滑轮形成为用于每一对连续的中间拉丝站4、5何6并且适于对来自中间拉丝站的牵引塔轮10的最后的牵引轨12的正被加工的线材11进行引导,该牵引轨在后面的中间拉丝站的引导塔轮9的第一引导槽13之前。
如在引用的图中清楚可见的,塔轮9和10与机械传动装置15关联,该机械传动装置依次与单个电动机16关联以便实现所述塔轮9和10的同步旋转,由于机械传动装置沿正被加工的线材11的行进方向延续,所以塔轮具有较高的转速。
这种同步可借助于旋转轴线9a与10a之间的预设的传动比而实现,例如借助于布置成相互交叠构造的多个皮带传动件17而实现。
在提出的实施方式中(如已经提及的),存在三个中间拉丝站4、5和6,三个中间拉丝站分别具有第一牵引塔轮10、第二牵引塔轮10以及第三牵引塔轮10,第一牵引塔轮具有五个牵引轨12,第二牵引塔轮具有七个牵引轨12,第三牵引塔轮具有十二个牵引轨12。以互补的方式对三个引导塔轮9设置了相同数量的引导槽13。
此外,存在与最后的中间拉丝站6关联的防滑拉动装置18,以便消除中间拉丝站4、5和6中的加工好的线材19的不规律性,从而减弱所述中间拉丝站4、5和6的旋转元件的振动。
更准确地说,这些防滑拉动装置18包括第一拉动飞轮20,该第一拉动飞轮在中间拉丝站4、5以及6的外部具有独立马达驱动器,并且该第一拉动飞轮借助于具有可调节的反牵引力的第二同步丹迪滑轮21而同步地携带来自最后的牵引塔轮10的加工的线材,该第二同步丹迪滑轮适于消除该第一拉动飞轮20与最后的牵引塔轮10之间的滑动。
第一拉动飞轮20和惰盘(idler disk)27具有独立马达驱动器是非常有利的,这是因为该第一拉动飞轮和惰盘允许消除最后的牵引塔轮10的最后的牵引轨12上的滑动,因此消除由最后的牵拉板的磨损所引起的最大问题(该问题将引起影响产品的质量的可变的滑动)。
此外,防滑拉动装置18包括惰盘27,该惰盘与最后的牵引塔轮10围绕其旋转轴线10a可旋转地且轴向地关联,并且该惰盘的外径等于牵引塔轮10的最后的牵引轨12的直径。
在这种方式下,最后的牵引轨12离开的加工好的线材19通过首先穿过第二同步丹迪滑轮21并且然后穿过惰盘27而到达第一拉动飞轮20。
由于引用的系统而消除了滑动问题,并由此消除了随之发生的全部问题,比如具有不均匀的表面的线材、不可控的有害的振动以及降低生产速度的可能性。
仅参考图1和图2,在湿式拉丝机1a中,防滑拉动装置18包括具有独立马达驱动器的第二拉动飞轮22,该第二拉动飞轮借助于第三同步丹迪滑轮23同步地携带来自第一拉动飞轮20的加工好的线材19,该第三同步丹迪滑轮被气动地控制并具有可调节的反牵引力,以便具有对在加工好的线材19的张力的连续控制并且使加工好的线材19在其卷绕到线圈34上之前受到牵引测试。
线材拉直装置25限定在第一拉动飞轮20与第二拉动飞轮22之间,并且线材拉直装置包括两个线材拉直单元31和28,两个线材拉直单元相互并排并且适于获得具有期望几何形状和机械特性的加工好的线材19。
在图3与图4中示出的且由参考标号1b表示的湿式拉丝机1a的变型中,第一拉动飞轮20包括双带,其中,第二带的直径相对于第一带的直径更大,以便具有加工好的线材19的可控牵引并产生该加工的线材的已知伸长。
在这种方式下,加工好的线材19通过两个线材拉直单元31和28而从第一带行进至第二带,在这种情况下,两个线材拉直单元相对于布置成横向于第一拉动飞轮20的惰轮(idler pulley)50是相反的。
在拉线机1a和1b中,最终拉丝站24形成在惰盘27与第一拉动飞轮20之间并包括牵拉板30,该牵拉板可在球形顶部上移动,在与惰盘27分开的位置上所述球形顶部的半径居中,使得加工好的线材19在经历输出上的偏差的情况下以正确的角度完美地进入可移动牵拉板30,该偏差根据可移动牵拉板30的调节而变化。
关于两个线材拉直单元31与28,其包括:具有碳化钨杆的滚轮与对应滚轮,该滚轮和对应滚轮在轴承和对应的曲径(labyrinths)上保持密封以防止灰尘进入、防止利用在最佳线材路径上进行独立地定心而对滚轮和对应滚轮进行微调节、以及防止用于穿线(threading)的系统在没有对该调节进行补偿的情况下打开。
在来自于组后的拉丝站24的输出中设置了第四同步丹迪滑轮,第四同步丹迪滑轮也被气动地控制并且适于朝向绕线机33引导加工好的线材19,该绕线机方便地布置在来自最终拉丝站24的输出中以将所述加工好的线材19卷绕到线圈34上。
有利地,绕线机33是自移类型的,即,具有可相对于加工好的线材19的前进方向而横向移动的线轴,以便卷绕所述加工好的线材19而不使其相对于加工好的线材从最终拉丝站24离开的方向倾斜。
在这种方式下,获得了加工好的线材19的总是线性的且在一个匝与下一个匝之间没有摩擦的路径。
为了能够识别固定的线材引导滑轮35(该固定的线材引导滑轮以固定的方式布置在卷线机33附近)的位置以及加工好的线材19的维度特性,设置了光学监控装置36,该光学监控装置包括例如激光束光电池。
下文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湿式拉丝机1a和1b的操作。
从解绕站2开始,朝向第一中间拉丝站4引导未加工的线材3,使得未加工的线材3处于张力下并且到达第一中间拉丝站4中而没有不期望的变形和/或扭转,该不期望的变形和/或扭转将改变加工好的线材19的最终结果。
然后,未加工的线材3部分地卷绕到第一引导塔轮9的第一引导槽13上,以便进而将其牵拉到设置在第一中间拉丝站4中的牵拉板8中。
在牵拉板8的入口和出口处,润滑剂借助于泵37且通过喷头40而被引导至正被加工的线材11上,因此使得易于保持牵拉板8清洁而不受牵拉剩余物的影响。
在拉丝过程中,由于质量守恒定律而发生截面的减小,这导致正被加工的线材11不可避免的断裂。
由于引导塔轮9和牵引塔轮10的逐渐增大的直径并且由于牵引塔轮10相对于对应的引导塔轮的较大的转速,使在每次穿过牵拉板8中时产生的这种伸长被补偿。
实际上,如已经提及的,正被加工的线材11交替地且局部地围绕塔轮9和10卷绕,以便沿正被加工的线材11的行进方向从直径较小的所述塔轮9和10行进至直径较大的塔轮,从而在从引导塔轮9到牵引塔轮10的转换中穿过牵拉板8。
这种通道是重复的,直到牵引轨12的数量被用尽为止,该通道具有逐渐变小的截面,其借助于引导滑轮14而从一个中间拉丝站行进至下一个中间拉丝站。
重要的是注意到,塔轮9和10的直径随着从一个站到下一个站的延续而增加,这是由于线材在被加工时能提供通过减小其直径而逐渐变小的弯曲角度。
当然,取决于需求,可不必使用所有的塔轮9的引导槽13以及塔轮10的牵引轨12。
参考图1与图2中示出的湿式拉丝机1a,从最后的牵引轨12离开而到达第一拉动飞轮20(该第一拉动飞轮具有独立马达驱动器)的加工好的线材19,首先穿过第二同步丹迪滑轮21并且然后穿过惰盘27,在第一拉动飞轮20上形成例如六/七个匝以便产生必要的握紧并且没有任何不期望的滑动。
在到达第一拉动飞轮20之前,正被加工的线材11穿过最终拉丝站24,其中,由于特定的可移动牵拉板30以及线材拉直单元31和28而获得最终的产品,该线材拉直单元布置在第一拉动飞轮20与第二拉动飞轮22之间。
更准确地说,在来自第一拉动飞轮20的输出中的线材穿过线材拉直组件31和28而到达第二拉动飞轮22,进而穿过与第二拉动飞轮22共轴的惰轮,。
相反,在图3和图4所示的变型1b中,由于没有设置第二拉动飞轮22,所以从最后的牵引轨12离开的加工好的线材19通过进行例如六/七个匝(以便产生必要的握紧并且没有不期望的滑动)并且通过借助于惰轮50从第一拉动飞轮20的一个带行进至另一个带而到达这两个带处,该惰轮50将所述线材从线材拉直单元31引导至随后的线材拉直单元28。
就像湿式拉丝机1a一样,在湿式拉丝机1b中,在到达第一拉动飞轮20之前,正被加工的线材11穿过最终拉丝站24。
在湿式拉丝机1a和湿式拉丝机1b中,在来自最终拉丝站24的输出中,并且更准确地说,在来自第一拉动飞轮20的输出中,第四同步丹迪滑轮32将加工好的线材19向绕线机33引导,如前文描述的,绕线机是自移类型的,即,具有可移动的线轴以用于将加工的线材卷绕到线圈34上而不使其相对于从最终拉丝站24离开的方向的倾斜。
有利地,借助于固定的线材引导滑轮35并借助于光学监控装置36而设置提供了绕线机33的正确控制,固定的线材引导滑轮以固定方式布置在绕线机33附近。
实际上,已经发现,根据本发明的湿式拉丝机(其具体地用于牵拉非常高的强度的钢丝从而对光电产业以及需要具有非常高强度线材的领域内的硅晶体进行切割)实现了预期的目的与目的,这是因为其允许克服与背景技术相关的缺点。
更准确地说,重要的是注意到解绕站有利地允许将未加工的线材输送至第一中间拉丝站而使其不发生变形和/或扭转。
根据本发明的湿式拉丝机的另一优点在于,由于所描述的润滑装置而能够以最适宜和局部的方式在牵拉板的入口和出口处对其进行润滑,从而保持其清洁,因此延长工序的耐用性且限制了线材损坏的可能性。
根据本发明的湿式拉丝机的另一优点在于,由于特定的几何形状和布置、引导塔轮和牵引塔轮的校准运动、以及设置的同步装置而能够消除对加工的线材的质量不利的全部振动和滑动,同时允许增大加工的线材的行进速度。
根据本发明的湿式拉丝机的另一优点在于,由于自移类型的绕线机而能够将加工的线材卷绕到线圈上而不会在一个匝与下一个匝之间出现摩擦和滑动。
因此可构想出本发明的多个修改和变型,所有的修改和变型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所有的细节还可用其他技术上等价的元件替换。
实际上,只要所使用的材料与特定的使用和因情况而异的形状与尺寸相匹配,则所使用的材料可为根据需要的任意材料。
任一权利要求中提及的技术特征均伴随有参考标号,这些参考标号的唯一目的是增加权利要求的可理解性,并且因此这些参考标号对于以实例的方式由这些参考标号确定的每个元件的解释不具有任何限制作用。

Claims (25)

1.一种湿式拉丝机,所述湿式拉丝机具体地用于牵拉非常高强度的钢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式拉丝机包括:
-解绕站(2),所述解绕站用于将一卷未加工的线材(3)从旋转线轴(200)中解绕,
-多个中间拉丝站(4、5、6),所述多个中间拉丝站相对于彼此连续地布置,并且所述多个中间拉丝站设置有用于至少使所述多个中间拉丝站所设置的牵拉板(8)润滑的润滑装置(7),
-防滑拉动装置(18),所述防滑拉动装置与所述中间拉丝站中的最后一个中间拉丝站(6)关联,以便消除所述中间拉丝站(4、5、6)中加工好的线材(19)的不规律性并减弱所述中间拉丝站(4、5、6)的旋转元件的振动,
-最终拉丝站(24),所述最终拉丝站设置有线材拉直装置(25),以便获得具有期望几何形状和机械特性的加工好的线材(19),
-绕线机(33),所述绕线机布置在相对于所述最终拉丝站(24)的输出中,以用于将所述加工好的线材卷绕到线圈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拉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绕站(2)包括机动化无扭转解绕型旋转线轴(200),所述旋转线轴具有位于解绕单元(202)与所述中间拉丝站中的第一个中间拉丝站(4)之间的线材拉直单元(201),以用于使所述未加工的线材(3)在不产生变形和/或扭转的情况下插入所述第一个中间拉丝站(4)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式拉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绕站(2)包括具有能调节的反牵引力的第一同步丹迪滑轮(203),所述第一同步丹迪滑轮适于对来自所述旋转线轴(200)的所述未加工的线材(3)的张力进行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拉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拉丝站(4、5、6)中的每一个中间拉丝站均包括至少一个牵拉板(8),所述至少一个牵拉板置于引导塔轮(9)与牵引塔轮(10)之间,所述引导塔轮和牵引塔轮的旋转轴线(9a、10a)平行且相互并排,所述牵引塔轮(10)中的每一个牵引塔轮均包括多个牵引轨(12),并且所述引导塔轮(9)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多个引导槽(13),所述牵引塔轮与所述引导塔轮成对地配合并且设置成直径逐渐增大,以使得在正被加工的线材(11)行进的路径的长度与所述正被加工的线材(11)的长度之间具有几何一致性,所述正被加工的线材(11)的长度依照制造所述正被加工的线材(11)的材料的弹性限制而在每次穿过所述至少一个牵拉板(8)中时增加,所述正被加工的线材(11)交替地且局部地卷绕在所述塔轮(9、10)上,所述正被加工的线材借助于所述引导槽(13)中的相应一个引导槽从所述牵引轨(12)中的一个牵引轨穿过所述至少一个牵拉板(8)行进至下一个牵引轨,从而沿着所述正被加工的线材(11)的行进方向从直径较小的所述塔轮(9、10)行进至直径较大的所述塔轮(9、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式拉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牵拉板(8)具有减小的截面,所述截面在所述正被加工的线材(11)的每次穿过时逐渐缩小,以便在每个拉线步骤都具有基本恒定的消耗功率,从而在全部步骤上使所述至少一个牵拉板(8)与所述正被加工的线材(11)之间的接触点的热量平衡并防止出现过热,过热会破坏润滑平衡。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湿式拉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13)具有半圆形截面,以便确保所述正被加工的线材(11)的位置并引导所述正被加工的线材,使得所述正被加工的线材被完美地对准在所述至少一个牵拉板(8)中。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湿式拉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式拉丝机对于所述中间拉丝站(4、5、6)中的连续每对中间拉丝站均包括一对引导滑轮(14),所述一对引导滑轮适于对来自于所述中间拉丝站(4、5)的牵引塔轮(10)的最后的牵引轨(12)中的所述正被加工的线材(11)进行引导,所述最后的牵引轨位于后面的所述中间拉丝站(5、6)的引导塔轮(9)的第一引导槽(13)之前。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湿式拉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式拉丝机包括机械传动装置(15),所述机械传动装置与单个电动机(16)关联,并且所述机械传动装置与所述塔轮(9、10)关联以用于所述塔轮的同步旋转,所述塔轮(9、10)在其中一个沿着所述正被加工的线材(11)的行进方向行进时具有较大的转速,所述牵引塔轮(10)中的每一个均具有比引导塔轮(9)中相应的一个更大的角速度,以便补偿来自所述至少一个牵拉板(8)的输出中的所述正被加工的线材(11)的伸长并且向所述引导塔轮(9)的所述引导槽(13)上的所述正被加工的线材(11)施加受控的滑动,从而避免由于过量牵引导致的所述正被加工的线材(11)的意外损坏并且容忍所述正被加工的线材(11)和所述引导槽(13)两者的滑动磨损。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湿式拉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式拉丝机包括三个所述中间拉丝站(4、5、6),三个所述中间拉丝站分别具有第一牵引塔轮(10)、第二牵引塔轮(10)以及第三牵引塔轮(10),所述第一牵引塔轮具有五个牵引轨(12),所述第二牵引塔轮具有七个牵引轨(12),所述第三牵引塔轮具有十二个牵引轨(12)。
10.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湿式拉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拉动装置(18)包括第一拉动飞轮(20),所述第一拉动飞轮在所述中间拉丝站(4、5、6)的外部具有独立马达驱动器,并且所述第一拉动飞轮借助于具有能调节的反牵引力的第二同步丹迪滑轮(21)而同步地取得来自所述牵引塔轮(10)中最后一个牵引塔轮的所述加工好的线材(19),所述第二同步丹迪滑轮适于消除所述第一拉动飞轮(20)与所述最后一个牵引塔轮(10)之间的滑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湿式拉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拉动装置(18)包括惰盘(27),所述惰盘围绕所述最后一个牵引塔轮(10)的旋转轴线(10a)而与所述最后一个牵引塔轮(10)旋转地且轴向地关联,并且所述惰盘的外径等于所述最后一个牵引塔轮(10)的最后的牵引轨(12)的直径,从所述最后的牵引轨(12)离开的所述加工好的线材(19)首先穿过所述第二同步丹迪滑轮(21)然后穿过所述惰盘(27)而到达所述第一拉动飞轮(20),所述最终拉丝站(24)设置在所述惰盘(27)与所述第一拉动飞轮(20)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湿式拉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最终拉丝站(24)包括能移动的牵拉板(30),所述能移动的牵拉板能在球形顶部上移动,在与所述惰盘(27)分开的位置中所述球形顶部的半径居中,使得所述加工好的线材(19)在经历输出中的偏差的情况下以正确的角度完美地进入所述能移动的牵拉板(30),所述偏差能根据所述能移动的牵拉板(30)的调节而变化。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湿式拉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拉动装置(18)包括具有独立马达驱动器的第二拉动飞轮(22),所述第二拉动飞轮借助于具有能调节的反牵引力的第三同步丹迪滑轮(23)同步地取得来自所述第一拉动飞轮(20)的所述加工好的线材(19),以便在所述加工好的线材(19)的张力上具有连续控制并且使所述加工好的线材(19)在其卷绕到所述线圈(34)中之前受到牵引测试,所述线材拉直装置(25)形成在所述第一拉动飞轮(20)与所述第二拉动飞轮(22)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湿式拉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同步丹迪滑轮(23)被气动地控制。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拉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拉直装置(25)包括两个线材拉直单元(31、28),所述两个线材拉直单元彼此侧向地邻近。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湿式拉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动飞轮(20)包括双带,其中,第二带的直径大于第一带的直径,以便具有所述加工好的线材(19)的可控牵引并产生所述加工好的线材的已知伸长,从所述第一带行进至所述第二带的所述加工好的线材(19)穿过所述线材拉直装置(25)和惰轮(50),所述惰轮布置在所述第一拉动飞轮(20)的侧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湿式拉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拉直装置(25)包括两个线材拉直单元(31、28),所述两个线材拉直单元相对于所述惰轮(50)彼此相对。
18.根据权利要求15或17所述的湿式拉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拉直单元(31、28)包括具有碳化钨杆的滚轮和对应滚轮,所述滚轮和所述对应滚轮在轴承和对应的曲径上保持密封以用于防止灰尘进入、防止利用在最佳线材路径上进行独立地定心而对所述滚轮和所述对应滚轮进行微调节、以及防止用于穿线的系统在没有对调节进行补偿的情况下打开。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湿式拉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式拉丝机包括第四同步丹迪滑轮(32),所述第四同步丹迪滑轮适于将来自所述最终拉丝站(24)的输出中的所述加工好的线材(19)朝向所述绕线机(33)引导。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湿式拉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同步丹迪滑轮(32)被气动地控制。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湿式拉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机(33)具有能移动的线轴,以用于卷绕所述加工好的线材(19)而不使其相对于所述加工好的线材(19)从所述最终拉丝站(24)离开的方向倾斜,从而具有所述加工好的线材(19)的通常为线性的且在一个匝与下一个匝之间没有摩擦的路径。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湿式拉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式拉丝机包括光学监控装置(36),所述光学监控装置与所述绕线机(33)关联以识别所述线轴相对于固定的线材引导滑轮(35)的位置以及所述加工好的线材(19)的维度特性。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湿式拉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监控装置(36)包括激光束光电池。
24.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湿式拉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装置(7)包括至少一个泵(37),所述至少一个泵用于将加压的润滑流体直接推进到所述中间拉丝站(4、5、6)的至少一个所述牵拉板(8)的入口上。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湿式拉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装置(7)包括,用于所述牵拉板(8)中每一个牵拉板的喷头(40),所述喷头适于相对于所述牵拉板(8)而引导润滑流体的输入和输出,从而保持所述牵拉板清洁。
CN201280074357.3A 2012-06-27 2012-06-27 具体地用于牵拉非常高强度钢丝的湿式拉丝机 Active CN1046028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IT2012/000201 WO2014002121A1 (en) 2012-06-27 2012-06-27 Wet drawing machine, particularly for drawing very high strength steel wir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2832A CN104602832A (zh) 2015-05-06
CN104602832B true CN104602832B (zh) 2016-12-07

Family

ID=46826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4357.3A Active CN104602832B (zh) 2012-06-27 2012-06-27 具体地用于牵拉非常高强度钢丝的湿式拉丝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866958B1 (zh)
KR (1) KR101941669B1 (zh)
CN (1) CN104602832B (zh)
ES (1) ES2631143T3 (zh)
WO (1) WO20140021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0670B (zh) * 2015-09-09 2017-10-10 江苏欣宏泰机电有限公司 拉丝机
CN108543820A (zh) * 2018-06-21 2018-09-18 浙江秦山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带计米功能的拉丝机
US11638944B2 (en) * 2018-12-03 2023-05-02 Lisciani Technologies S.R.L. Device for mechanical cleaning of wire rods for the production of drawn metallic wir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86908A (en) * 1971-02-01 1972-08-29 Wire Technology And Machinery Wire draw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GB2038219B (en) * 1978-12-12 1982-08-18 Marshall Richards Barcro Ltd Wire draw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533534B2 (ja) * 1987-04-24 1996-09-1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線材の断線修復方法及びこれに用いる複列式伸線機
JP2614950B2 (ja) * 1991-02-26 1997-05-28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多段スリップ型伸線機による鋼線の伸線方法
CN2818002Y (zh) * 2005-09-22 2006-09-20 袁关兴 九模铜线拉丝机组
JP3918132B1 (ja) * 2006-03-24 2007-05-23 株式会社アスク 伸線機と伸線方法
CN200967063Y (zh) * 2006-11-20 2007-10-31 刘理文 节能多头细线伸线机
DE102007019289A1 (de) * 2007-04-24 2008-10-30 Maschinenfabrik Niehoff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Ziehen von Draht
CN201744509U (zh) * 2010-08-03 2011-02-16 无锡市梅达电工机械有限公司 扁线在线拉丝机
CN202155380U (zh) * 2011-06-24 2012-03-07 无锡市常欣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水箱拉丝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02121A1 (en) 2014-01-03
KR20150034165A (ko) 2015-04-02
EP2866958B1 (en) 2017-01-04
ES2631143T3 (es) 2017-08-28
EP2866958A1 (en) 2015-05-06
KR101941669B1 (ko) 2019-04-12
CN104602832A (zh) 2015-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24206B (zh) 电缆生产线及电缆生产用辊压生产线
CN107891106B (zh) 一种电缆裁剪生产线
CN104602832B (zh) 具体地用于牵拉非常高强度钢丝的湿式拉丝机
CN204474025U (zh) 一种牵伸送丝装置
CN101372776B (zh) 一种条并卷机中牵伸装置的改进结构
CN201863060U (zh) 钢管磨光机
JPH07215586A (ja) フィラメントの巻取り方法及び装置
CN102009373A (zh) 钢管磨光机
JP2013538301A (ja) 紡績機のドラフトシリンダの駆動装置
CN105377735B (zh) 借助多个马达驱动装置生产具有叠置卷绕位置的纱线绕线筒的机器
EP2753438B1 (en) An apparatus for filtering out defects in metal wires
CN103857836A (zh) 用于纺纱机或者缠绕机的线导向环
CN106180231B (zh) 一种拉拔模具及金属线的拉拔系统
CN209636406U (zh) 一种预防分条整经机分绞筘磨损的装置
CN85105438A (zh) 以恒定速度供纱卷绕成交叉筒子的方法和装置
EP0815973B1 (en) Coiling method and relative device
US4353162A (en)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finned tubes
CN204867233U (zh) 一种弹簧用钢丝润滑装置
CN102699791A (zh) 起毛机的针布辊钩刺的打磨机构及打磨方法
CN208695999U (zh) 耐高温网带加工装置
KR20020075840A (ko) 선재 가공시스템
KR100415299B1 (ko) 선재 가공시스템
CN114277589B (zh) 立式内放外收多捻机
CN105392724B (zh) 用于生产纱线的绕线筒的机器所用的模块
CN107552873A (zh) 一种缸套铸造坯件加工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