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箱拉丝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制品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拉丝设备,具体是一种水箱拉丝机。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金属制品行业的发展,高速、高效、低成本、工艺适应性强已经成为生产企业的追求目标。拉丝机是一种在机械制造、五金加工、石油化工、电线电缆等行业中广泛应用的机械设备,其用于将线材或棒材进行拉拔处理,使线材或棒材的直径、圆度、内部金相结构、表面光洁度和矫直度都达到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需要的原料处理要求。因此拉丝机对线材或棒材的预处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现有技术中,拉丝机的拉丝形式主要有干拉和水拉两种,它们各具有优缺点。
[0003] 现有的干拉机摩擦阻力大,拉丝模具使用寿命短,加工硬化严重,允许总压缩率低,部分压缩率变动范围小,最终产品钢丝的强度不高。在拉拔过程中,经常发生脆断现象, 钢丝接头多,停机频繁,生产效率低下。而且采用干拉机拉拔过的钢丝还要经过中间热处理才能继续拉拔,工序多,材耗大,生产成本高。
[0004] 现有水箱拉丝机体积较为庞大,占地面积大,流水线长,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生产环境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拉拔速度并非均一的速度,从而导致最终产品在收线轮上卷绕不均勻,排列不整齐,存在压线问题,导致产品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出现断丝现象。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巧妙、紧凑、合理的水箱拉丝机,该水箱拉丝机占地面积小,拉拔速度均一稳定,可以确保钢丝成品质量。
[0006]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水箱拉丝机,包括拉丝主机和收线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丝主机包括箱体,在箱体的左侧壁上安装有张力机构,所述张力机构用于使开始拉丝之前的钢丝保持稳定的张力,该张力机构上安装着用于导入钢丝的导向滚轮;所述箱体的左侧壁上安装有进丝盒,经张力机构调节张力后的钢丝经由进丝盒穿入箱体内;所述箱体下部安装着主电机,箱体分成传动箱和水箱两部分,传动箱内安装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依靠主电机驱动;所述水箱内安装有喷水管,喷水管上安装有向下的喷头,喷水管与水管相连通;所述水箱内设置有两排三列共六根轴,六根轴分别通过转动支撑部件安装在水箱的后侧壁上,六根轴的后端伸入到传动箱内并与传动装置联接,通过传动装置带动;所述六根轴按自上至下、自左至右的顺序依次为一轴、二轴、三轴、四轴、五轴、六轴, 它们的前端依次安装第一塔轮组、第二塔轮组、第三塔轮组、第四塔轮组、第五塔轮组和第六塔轮组;所述第一塔轮组与第二塔轮组之间、第三塔轮组与第四塔轮组之间、第五塔轮组与第六塔轮组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于放置固定拉丝模的拉丝模支架,所述一轴和三轴中间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导轮部件、所述三轴和五轴中间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导轮部件;从进丝盒出来的钢丝进入水箱内,首先在第一塔轮组、第二塔轮组和它们中间的拉丝模上围绕穿丝,然后通过第一导轮部件换向,再在第三塔轮组、第四塔轮组和它们中间的拉丝模上围绕穿丝, 再通过第二导轮部件换向,最后再在第五塔轮组、第六塔轮组和它们中间的拉丝模上围绕穿丝后穿出水箱;所述水箱的右侧壁上安装有出丝模盒,从水箱内穿出的钢丝经由出丝模盒穿出;所述箱体上安装有导线轴和牵引定向机构,导线轴通过转动支撑部件安装,导线轴的后端伸入到传动箱内并与传动装置联接,导线轴的前端安装有导线轮,从出丝模盒内穿出的钢丝首先在导线轮上绕一圈,然后在牵引定向机构上缠绕若干圈后引导至收线设备, 收线设备依靠收线电机驱动,对从牵引定向机构出来的钢丝进行收线操作。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安装在一轴后端的第一带轮, 安装在二轴后端的第二大带轮和第二小带轮,安装在三轴后端的第三大带轮和第三小带轮,安装在四轴后端的第四大带轮和第四小带轮,安装在五轴后端的第五大带轮、第五小带轮和从动带轮,安装在六轴后端的第六带轮,以及安装在导线轴上的导线带轮;所述主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驱动带轮,驱动带轮与五轴后端的从动带轮通过V形带传动;所述第五大带轮与第六带轮之间、第五小带轮与第四大带轮之间、第四小带轮与第三大带轮之间、第三小带轮与第二大带轮之间、第二小带轮与第一带轮之间均通过皮带传动;所述第六带轮具有直径不同的大带轮部和小带轮部,其中的大带轮部与第五大带轮通过皮带传动,其中的小带轮部与导线带轮通过皮带传动。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支撑部件包括轴壳、前轴承、后轴承、前轴挡圈、前轴套、后轴挡圈、后轴套、挡板和端盖,轴壳通过螺钉固定在水箱的后侧壁上,轴通过套装在其两端轴颈上的前轴承和后轴承支撑装配在轴壳内;所述前轴承的内侧通过前轴挡圈和轴壳内壁上的前限位肩限位,前轴承的外侧通过前轴套和端盖限位固定;所述后轴承的内侧通过后轴挡圈和轴壳内壁上的后限位肩限位,后轴承的外侧通过后轴套和挡板限位固定;塔轮组安装在轴的前端并通过螺钉固定,塔轮组与轴通过平键联接传动。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张力机构包括支架、立柱、下固定板、下轮轴、 上固定板和上轮轴,支架固定在箱体上,立柱固定在支架上;在立柱的下端固定有下固定板,在下固定板上安装有一弹性缓冲部件,所述下轮轴安装在该弹性缓冲部件上,下轮轴可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移动;所述下轮轴上通过轴承组件安装有至少一个可自由转动的下滚轮;在立柱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固定板,上轮轴安装在上固定板上,所述上轮轴上通过轴承组件安装有至少两个可自由转动的上滚轮。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缓冲部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 滑杆、压簧和滑块,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固定在下固定板上,两根滑杆竖直安装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所述滑块套装在滑杆上,滑块两侧开有孔,孔内通过孔挡圈装有直线轴承,滑块通过直线轴承与滑杆形成滑动配合;所述两根滑杆上分别套装压簧,压簧上端压紧第一连接板,压簧下端压紧滑块;所述下轮轴安装在滑块上。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导轮部件包括支架、第一小轴、第二小轴、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支架的连接板固定在拉丝机的箱体上,第一小轴和第二小轴固定安装在支架的支臂上,第一小轴的轴线与第二小轴的轴线呈一定夹角;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小轴和第二小轴上,第一导轮的轮平面与绕在其上的钢丝的进入方向平行,第二导轮的轮平面与绕在其上的钢丝的穿出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导轮部件的结构与第一导轮部件相同。[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的支臂上沿支臂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安装长孔和第二安装长孔,第一小轴、第二小轴对应装设在第一安装长孔、第二安装长孔内,并分别通过螺钉固定。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牵引定向机构包括轴承座、转臂轴、连杆、动轮、支架和定轮,轴承座固定在箱体上,转臂轴通过轴承和孔挡圈可转动地安装在轴承座内;连杆一端连接在转臂轴的前端,连杆另一端安装有滚轮轴,滚轮轴通过螺母并紧,至少一个动轮通过轴承和孔挡圈可转动地安装在滚轮轴上,相邻的动轮之间利用挡圈相隔;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架,支架上安装有固定轴,至少两个定轮通过轴承和孔挡圈可转动地安装在固定轴上,相邻的定轮之间利用挡圈相隔;所述转臂轴的后端装有一感应凸轮,感应凸轮利用紧定螺钉固定在转臂轴上,跟随转臂轴同步转动;所述箱体上安装有感应支架,感应支架上安装有传感器,当出现钢丝被拉断情况时,动轮即刻下降到最低位置,感应凸轮与传感器接触,传感器给出信号至电控系统而停车;所述箱体上安装有用于限制连杆转动角度并起到缓冲作用的上缓冲部件和下缓冲部件。
[001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线设备包括收线机构、工字轮、排线机构和小车部件,收线机构包括收线轴,收线轴通过轴承件可转动地安装在传动箱内,收线轴的后端安装有收线从动带轮,所述收线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收线驱动带轮,收线驱动带轮与收线从动带轮之间通过V形带传动;所述工字轮装在收线机构上,所述排线机构安装在传动箱内,排线机构用于将加工好的钢丝均勻旋绕在工字轮上;所述小车部件位于收线机构的下方,小车部件上安装着用于控制收线电机运转的脚踏开关。
[001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箱前侧开口并配装有可活动打开的水槽
至
ΓΤΠ ο
[0016]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紧凑、合理,占地面积小,拉拔速度均一稳定,可以确保钢丝成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0020] 图4为图2中转动支撑部件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1] 图5. 1为张力机构的结构主视图。
[0022] 图5. 2为图5. 1的侧视图。
[0023] 图5. 3为图5. 2的俯视图。
[0024] 图5. 4为图5. 2中弹性缓冲部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 图6. 1为第一导轮部件的结构图。
[0026] 图6. 2为第一导轮部件的侧剖视图。
[0027] 图6. 3为第一导轮部件支架的结构图。
[0028] 图7. 1为牵引定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7. 2为牵引定向机构的结构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31] 所述拉丝机主要由拉丝主机和收线设备21组成。
[0032] 如图广图3所示,所述拉丝主机包括箱体1,在箱体1的左侧壁上安装有张力机构 3,所述张力机构3用于使开始拉丝之前的钢丝保持稳定的张力,该张力机构3上安装着用于导入钢丝的导向滚轮6 ;所述箱体1的左侧壁上安装有进丝盒5,经张力机构3调节张力后的钢丝经由进丝盒5穿入箱体1内。
[0033] 所述张力机构3的结构具体如5.广图5. 4所示,其主要由支架3. 9、立柱3. 8、下固定板3. 7、下轮轴3. 2、上固定板3. 10和上轮轴3. 15组成,支架3. 9通过螺钉固定在拉丝机的箱体上,立柱3. 8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架3. 9上;在立柱3. 8的下端通过螺钉固定有下固定板3. 7,在下固定板3. 7上安装有一弹性缓冲部件3. 6,所述下轮轴3. 2安装在该弹性缓冲部件3. 6上,下轮轴3. 2可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移动;所述下轮轴3. 2上通过轴承组件安装有三个可自由转动的下滚轮3. 1 ;在立柱3. 8的上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上固定板3. 10,上轮轴3. 15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在上固定板3. 10上,所述上轮轴3. 15上通过轴承组件安装有四个可自由转动的上滚轮3. 14。所述轴承组件主要由垫圈3. 3、轴承3. 4和挡圈3. 5 组成,下滚轮3. 1、上滚轮3. 14分别通过轴承3. 4安装在下轮轴3. 2、上轮轴3. 15上,相邻的下滚轮3. 1之间、相邻的上滚轮3. 14之间均利用挡圈3. 5相隔,下轮轴3. 2、上轮轴3. 15 的端部均安装有起限位作用的垫圈3. 3。
[0034] 如图5. 4所示,所述弹性缓冲部件3. 6主要由第一连接板3. 6i、第二连接板3. 6a、 滑杆3. 6c、压簧3. 6h和滑块3. 6d组成,所述第一连接板3. 6i和第二连接板3. 6a固定在下固定板3. 7上,两根滑杆3. 6c竖直安装在第一连接板3. 6i和第二连接板3. 6a上;所述滑块3. 6d套装在滑杆3. 6c上,滑块3. 6d两侧开有孔,孔内通过孔挡圈3. 6f装有直线轴承 3. 6e,滑块3. 6d通过直线轴承3. 6e与滑杆3. 6c形成滑动配合;所述两根滑杆3. 6c上分别套装压簧3. 6h、压簧垫块3. 6g和隔圈3. 6b,压簧3. 6h上端压紧第一连接板3. 6i,压簧垫块 3. 6g设置在滑块3. 6d上方,压簧3. 6h的下端压在压簧垫块3. 6g上;所述下轮轴3. 2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滑块3. 6d上。所述隔圈3. 6b设置在滑块3. 6d与第二连接板3. 6a之间,隔圈3. 6b可以防止滑块3. 6d直接碰撞第二连接板3. 6a,以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并减少碰撞噪音。
[0035] 如图广图3所示,所述箱体1下部安装着主电机23,箱体1分成传动箱Ib和水箱 Ia两部分,传动箱Ib内安装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依靠主电机23驱动。所述水箱Ia前侧开口并配装有可活动打开的水槽盖51。
[0036] 如图广图3所示,所述水箱Ia内安装有喷水管7,喷水管7上安装有向下的喷头 8,喷水管7与水管2相连通;所述水箱Ia内设置有两排三列共六根轴,六根轴分别通过转动支撑部件25安装在水箱Ia的后侧壁上,六根轴的后端伸入到传动箱Ib内并与传动装置联接,通过传动装置带动;所述六根轴按自上至下、自左至右的顺序依次为一轴对、二轴 27、三轴30、四轴33、五轴36、六轴40,它们的前端依次安装第一塔轮组9、第二塔轮组10、 第三塔轮组12、第四塔轮组13、第五塔轮组15和第六塔轮组16 ;所述第一塔轮组9与第二塔轮组10之间、第三塔轮组12与第四塔轮组13之间、第五塔轮组15与第六塔轮组16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于放置固定拉丝模的拉丝模支架4,所述一轴M和三轴30中间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导轮部件11、所述三轴30和五轴36中间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导轮部件14 ;从进丝盒5出来的钢丝进入水箱Ia内,首先在第一塔轮组9、第二塔轮组10和它们中间的拉丝模上围绕穿丝,然后通过第一导轮部件11换向,再在第三塔轮组12、第四塔轮组13和它们中间的拉丝模上围绕穿丝,再通过第二导轮部件14换向,最后再在第五塔轮组15、第六塔轮组16和它们中间的拉丝模上围绕穿丝后穿出水箱Ia ;所述水箱Ia的右侧壁上安装有出丝模盒19,从水箱Ia内穿出的钢丝经由出丝模盒19穿出;所述箱体1上安装有导线轴43和牵引定向机构17,导线轴43通过转动支撑部件25安装,导线轴43的后端伸入到传动箱Ib 内并与传动装置联接,导线轴43的前端安装有导线轮20,从出丝模盒19内穿出的钢丝首先在导线轮20上绕一圈,然后在牵引定向机构17上缠绕若干圈后引导至收线设备21,收线设备21依靠收线电机22驱动,对从牵引定向机构17出来的钢丝进行收线操作。另外,本实用新型中还设置有一个计米滚轮18,钢丝在导线轮20绕一圈后可以先绕过计米滚轮18,然后再绕在牵引定向机构17上。
[0037] 所述转动支撑部件25的机构具体如图4所示,其主要由轴壳25. 5、前轴承25. 7、 后轴承25. 3、前轴挡圈25. 6、前轴套25. 8、后轴挡圈25. 4、后轴套25. 1、挡板25. 2和端盖 25. 9,轴壳25. 5通过螺钉固定在水箱Ia的后侧壁上,轴通过套装在其两端轴颈上的前轴承
25. 7和后轴承25. 3支撑装配在轴壳25. 5内;所述前轴承25. 7的内侧通过前轴挡圈25. 6 和轴壳25. 5内壁上的前限位肩限位,前轴承25. 7的外侧通过前轴套25. 8和端盖25. 9限位固定;所述后轴承25. 3的内侧通过后轴挡圈25. 4和轴壳25. 5内壁上的后限位肩限位, 后轴承25. 3的外侧通过后轴套25. 1和挡板25. 2限位固定;轴的前端用于安装塔轮组,塔轮组与轴通过平键联接传动。
[0038] 所述传动装置的结构具体如图2所示,其包括:安装在一轴M后端的第一带轮
26,安装在二轴27后端的第二大带轮观和第二小带轮四,安装在三轴30后端的第三大带轮32和第三小带轮31,安装在四轴33后端的第四大带轮34和第四小带轮35,安装在五轴 36后端的第五大带轮37、第五小带轮39和从动带轮38,安装在六轴40后端的第六带轮41, 以及安装在导线轴43上的导线带轮42 ;所述主电机23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驱动带轮,驱动带轮与五轴36后端的从动带轮38通过V形带传动;所述第五大带轮37与第六带轮41之间、第五小带轮39与第四大带轮34之间、第四小带轮35与第三大带轮32之间、第三小带轮31与第二大带轮洲之间、第二小带轮四与第一带轮沈之间均通过皮带传动;所述第六带轮41具有直径不同的大带轮部41a和小带轮部41b,其中的大带轮部41a与第五大带轮 37通过皮带传动,其中的小带轮部41b与导线带轮42通过皮带传动。
[0039] 所述第一导轮部件11的结构具体如6.广图6. 3所示,其包括支架11. 1、第一小轴 11. 2、第二小轴11. 5、第一导轮11. 3和第二导轮11. 4,支架11. 1的连接板11. Ia固定在拉丝机的箱体1上,第一小轴11. 2和第二小轴11. 5固定安装在支架11. 1的支臂11. Ib上, 第一小轴11. 2的轴线与第二小轴11. 5的轴线呈一定夹角;第一导轮11. 3和第二导轮11. 4 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小轴11. 2和第二小轴11. 5上,第一导轮11. 3的轮平面与绕在其上的钢丝的进入方向平行,第二导轮11. 4的轮平面与绕在其上的钢丝的穿出方向平行;由于第二导轮部件14的结构与第一导轮部件11相同,所以此处不再赘述。
[0040] 在11.支架1的支臂11. Ib上沿支臂11. Ib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安装长孔11. 11 和第二安装长孔11. 12,第一小轴11. 2、第二小轴11. 5对应装设在第一安装长孔11. 11、第二安装长孔11. 12内,并分别通过螺钉11. 10固定。第一小轴11. 2、第二小轴11. 5可以在第一安装长孔11. 11、第二安装长孔11. 12内移动调节,以适应工艺要求。
[0041] 所述牵引定向机构17用于保证钢丝在拉拔、收线过程中的张力均衡,达到拉丝主机与收线设备21同步运转;同时保证钢丝在收线过程中不被拉断和乱丝。其结构具体如图7. 1、图7. 2所示,其主要由轴承座17. 15、转臂轴17. 1、连杆17. 2、动轮17. 6、支架17. 7 和定轮17. 8组成。轴承座17. 15利用螺钉固定在箱体1上,转臂轴17. 1通过轴承和孔挡圈可转动地安装在轴承座17. 15内;连杆17. 2 一端连接在转臂轴17. 1的前端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杆17. 2另一端安装有滚轮轴17. 10,滚轮轴17. 10通过螺母17. 11并紧,两个动轮 17. 6通过轴承和孔挡圈可转动地安装在滚轮轴17. 10上,两个动轮17. 6之间利用挡圈相隔;所述箱体1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支架17. 7,支架17. 7上通过螺钉安装有固定轴 17. 16,三个定轮17. 8通过轴承和孔挡圈可转动地安装在固定轴17. 16上,相邻的定轮17. 8 之间利用挡圈相隔。所述转臂轴17. 1的后端装有一感应凸轮17. 14,感应凸轮17. 14利用紧定螺钉固定在转臂轴17. 1上,跟随转臂轴17. 1同步转动;所述箱体1上安装有感应支架17. 12,感应支架17. 12上安装有传感器17. 13,当出现钢丝被拉断情况时,动轮17. 6即刻下降到最低位置,感应凸轮17. 14与传感器17. 13接触,传感器17. 13给出信号至电控系统而停车。所述箱体1上安装有用于限制连杆17. 2转动角度并起到缓冲作用的上缓冲部件17. 9和下缓冲部件17. 3。所述上缓冲部件17. 9和下缓冲部件17. 3结构相同,它们均是由缓冲杆17. 4和缓冲垫17. 5组成,缓冲杆17. 4通过螺钉固定在箱体1前侧面上,缓冲垫 17. 5通过螺钉固定在缓冲杆17. 4前端。
[0042] 牵引定向机构17的具体应用情况如下:钢丝在定轮17. 8和动轮17. 6之间缠绕一至三圈,使动轮17. 6在水平位置作较小的上下摆动,保证前后钢丝张力均衡,达到正常收线的目的。如钢丝被拉断,动轮17. 6即刻下降到最低位置,通过传感器17. 13给出信号至电控系统而停车,且不能再次启动,直至故障处理结束复位以后才能启动。
[0043] 所述收线设备21可采用现有拉丝机上常用的收线设备,如工字轮收线机。
[004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主要由收线机构50、工字轮47、排线机构44和小车部件48组成的收线设备21,其中的收线机构50包括收线轴46,收线轴46通过轴承件可转动地安装在传动箱Ib内,收线轴46的后端安装有收线从动带轮45,所述收线电机22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收线驱动带轮,收线驱动带轮与收线从动带轮45之间通过V形带传动;所述工字轮47装在收线机构50上,所述排线机构44安装在传动箱Ib内,排线机构44用于将加工好的钢丝均勻旋绕在工字轮47上;所述小车部件48位于收线机构50的下方,小车部件48上安装着用于控制收线电机22运转的脚踏开关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