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75700A - 透明导体和包含其的光学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透明导体和包含其的光学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75700A
CN104575700A CN201410554093.2A CN201410554093A CN104575700A CN 104575700 A CN104575700 A CN 104575700A CN 201410554093 A CN201410554093 A CN 201410554093A CN 104575700 A CN104575700 A CN 1045757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arent conductor
dyestuff
weight
transparent
metal nano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5409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75700B (zh
Inventor
金度泳
具永权
申东明
林亨泰
黄伍显
姜炅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5757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57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757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57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20Conductive material dispersed in non-conductive organic material
    • H01B1/22Conductive material dispersed in non-conductive organic material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comprising metals or alloy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67/00Influencing the physical, e.g. the dyeing or printing properties of dyestuffs without chemical reactions, e.g. by treating with solvents grinding or grinding assistants, coating of pigments or dyes; Process features in the making of dyestuff preparations; Dyestuff preparations of a special physical nature, e.g. tablets, films
    • C09B67/0033Blends of pigments; Mixtured crystals; Solid solutions
    • C09B67/0034Mixtures of two or more pigments or dyes of the same type
    • C09B67/0038Mixtures of anthraquino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678Of meta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Non-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透明导体和一种包含其的光学显示器。所述透明导体包含基层,和在所述基层的上表面上形成的且包含金属纳米线和基质的透明导电层,其中所述透明导体的反射a*值为-0.3到+0.3。

Description

透明导体和包含其的光学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导体以及一种包括该透明导体的光学显示器。
背景技术
透明导体用于如显示器中包含的触摸屏面板、柔性显示器等不同领域,且近年来正处于积极研究中。透明导体应呈现良好基本特性,如透明度、薄层电阻(sheet resistance)等,并且还需要弯曲特性,因为其应用范围近年来延伸到柔性显示器。因为包含金属纳米线的透明导体尽管弯曲特性极佳但在色差系数中具有高透射b*值,所以透明导体会遭受色彩失真(color distortion)以及如透射比、混浊度等光学特性劣化。就此而言,韩国专利公开案第2012-0053724号揭示一种透明导电膜以及用于制造所述透明导电膜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透明导体,其能够解决导电层图案化时图案可见性(pattern visibility)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透明导体,其能够解决导电层看起来发黄的现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透明导体包含基层,和在所述基层上形成的且包含金属纳米线和基质的导电层,其中所述透明导体的反射a*值为-0.3到+0.3。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光学显示器包含如上文所述的透明导体。
根据本发明,透明导体可解决导电层图案化时图案可见性的问题。另外,透明导体可解决透明导体看起来呈乳白色的乳浊(milkiness)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透明导体的截面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透明导体的截面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光学显示器的截面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光学显示器的截面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光学显示器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透明导体
110  基层
110a 第一基层
110b 第二基层
120  导电层
121  金属纳米线
122  基质
150  透明导体
200  光学显示器
205  窗玻璃
210  粘着剂膜
212  粘着剂膜
214  粘着剂膜
230  透明电极结构
235  第一偏光片
240  彩色滤光片(CF)玻璃
245  面板/薄膜晶体管(TFT)玻璃
250  第二偏光片
255  第一电极
260  第二电极
265  第三电极
270  第四电极
300  光学显示器
330  透明电极结构
400  光学显示器
430a 第一透明电极结构
430b 第二透明电极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并且可使用不同方式实施。在图式中,为清楚起见将省去与描述无关的部分。在本说明书通篇中相同元件将由相同图式元件符号表示。如本文所用,如“上侧”和“下侧”等方向性术语是参考附图定义的。因此,应理解“上侧”与“下侧”可互换使用。术语“(甲基)丙烯酸酯”可指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另外,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术语“室温”指约20℃至约30℃的温度。
下文中,将参考图1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透明导体。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透明导体的截面图。
参考图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透明导体100可包含基层110和导电层120,其形成在基层110上且包含金属纳米线121和基质122。
透明导体100的反射a*值可为-0.3到+0.3。当导电层120以预定图案形成以便将透明导体100用作透明电极膜时,导电层120的图案由于基质122和基层110之间的色差(difference in color)而可见。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实施例,因为透明导体100的反射a*值为-0.3到+0.3,所以即使在透明导体100上形成图案,图案仍然是不可见的。尽管可在380纳米到780纳米的可见光波长下使用色度计(CM3600D,柯尼卡美能达有限公司(Konica Minolta Co.,Ltd.))在室温下,根据DIN5033Tei7、JIS Z8722(条件c)、ISO7724/1、CIENO.15以及ASTM E1164,在如下透明导体上测量反射a*值,其中包含纳米线和基质的导电层(厚度:50纳米到200纳米)堆叠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基层(厚度:10微米到200微米)上。然而,尽管改变基层的材料和厚度、导电层的厚度以及波长,但反射a*值仍处在根据本发明的范围内。
基层110可为透明膜,其在550纳米的波长下透射比为85%到100%,具体来说为90%到99%,且折射率为1.50到1.70。在此范围内,透明导体100可呈现改良的光学特性。在一个实施例中,基层可包含(但不限于)聚酯膜,包含聚碳酸酯、环烯烃聚合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烯烃膜;聚砜膜;聚酰亚胺膜;硅酮膜;聚苯乙烯膜;聚丙烯酸膜以及聚氯乙烯膜。基层110可具有至少两个树脂膜通过粘着剂等堆叠的结构。基层110可具有10微米到200微米,具体来说50微米到150微米的厚度。在此范围内,基层可用于显示器。
透明导体100可还包含堆叠在基层110的一个或两个表面上的功能层。功能层可包含(但不限于)硬涂层、防腐蚀层(anticorrosive layer)、防炫涂层(anti-glare coating layer)、助粘层(adhesion promoting layer)以及寡聚物洗脱防护层(oligomer elution preventive layer)。
导电层120可在基层110上形成。导电层120可包含金属纳米线121、基质122和染料(未示出)。导电层120可通过如蚀刻等图案化方法以预定图案形成,由此形成电极,且可通过保证导电性、柔韧性和弯曲特性方面的良好特性而用于柔性装置。
因为导电层120包含染料,所以透明导体可实现-0.3到+0.3的反射a*值。因为染料降低了导电层120与基层110之间的色差并且消除了基质122的颜色,所以透明导体可实现-0.3到+0.3的反射a*值,并且可解决图案化时图案可见性的问题。染料可分散于基质122中。
染料可包含最大吸收波长为450纳米到550纳米的第一染料与最大吸收波长为350纳米到449纳米的第二染料的混合物。使用第一染料和第二染料的混合物进一步改良图案可见性阻挡作用(pattern visibility-blocking effects)。
第一染料和第二染料可按2重量%到12重量%,具体来说4重量%到8重量%的量存在于导电层120中。在此范围内,透明导体可具有图案可见性阻挡作用并且维持基质对金属纳米线的粘着力。第一染料和第二染料可从任何染料中选出,只要所述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在根据本发明的范围内。第一染料和第二染料可具有液体形式或固体形式,并且可包含(但不限于)蒽醌(anthraquinone)、吖啶(acridine)、二芳基甲烷(diarylmethane)、三芳基甲烷(triarylmethane)、偶氮(azo)、重氮(diazonium)、醌(quinone)、若丹明(rhodamine)和芴发色团(fluorene chromophores)。第一染料可为(但不限于)Y-300(亚邦有限公司(Yabang Co.,Ltd.),中国(China))且第二染料可为(但不限于)Y-82(亚邦有限公司,中国)。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染料和第二染料的混合物中第一染料比第二染料的重量比可以在1∶0.5到1∶20,具体来说1∶1到1∶19范围内。在此范围内,透明导体可具有图案可见性阻挡作用。
基质122包含浸渍有金属纳米线121的树脂。树脂改良了耐溶剂性和导电层120对基层110的粘着力,并且可通过防止金属纳米线121暴露来保护金属纳米线免受氧化、磨蚀等。
基质122可由包含染料、粘合剂、引发剂以及溶剂的前述混合物的基质组成物形成。粘合剂可包含单官能或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中的至少一种。单体可为不含氨基甲酸酯基(urethane group-free)的单官能单体或较高官能单体,具体来说双官能单体到六官能单体,其包含含有直链或分支链C1到C20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含有C1到C20烷基且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含有C3到C20环脂族基团的(甲基)丙烯酸酯、C3到C20多元醇(polyhydricalcohol)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以及其混合物。更具体来说,粘合剂可包含(但不限于)(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环戊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二(甲基)丙烯酸三羟甲基丙烷酯、三(甲基)丙烯酸三羟甲基丙烷酯、四(甲基)丙烯酸二(三羟甲基丙烷)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三(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以及环癸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引发剂可为任何引发剂,只要所述引发剂可吸收150纳米到500纳米的波长且呈现光反应。举例来说,引发剂可为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或包含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作为α-羟基酮引发剂的混合物。溶剂可为(但不限于)任何典型溶剂。具体来说,溶剂可包含丙二醇单甲基醚。基质122可由包含以下各物的组成物形成:根据固体含量5重量%到8重量%染料、87重量%到93重量%粘合剂以及2重量%到5重量%引发剂。在此范围内,基质122可用作基质,并且透明导体可实现所述反射a*值且呈现改良的透射比。基质122可还包含添加剂来改良其特性。添加剂可包含(但不限于)增稠剂(thickening agents)、分散剂(dispersants)、助粘剂(adhesion promoters)以及抗氧化剂(antioxidants)。
在其它实施例中,基质122可还包含无机材料。举例来说,无机材料可包含(但不限于)二氧化硅、多铝红柱石(mullite)、氧化铝、SiC、MgO-Al2O3-SiO2、Al2O3-SiO2、MgO-Al2O3-SiO2-Li2O以及其混合物。
在其它实施例中,基质122可还包含导电聚合物。导电聚合物可包含(但不限于)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poly(3,4-ethylenedioxythiophene),PEDOT)、聚苯胺以及聚二乙炔(polydiacetylene)。
金属纳米线121可如图1中示意性所示形成导电网状结构。因为金属纳米线121形成网状结构,所以透明导体可呈现导电性以及良好柔韧性(flexibility)和弯曲特性(flexural properties)。金属纳米线121可完全浸渍到基质122中,或可部分暴露于导电层的表面。另外,金属纳米线呈现的分散性比金属纳米颗粒好,并且可提供显著降低透明导体100的薄层电阻的作用。金属纳米线121具有具特定横截面的超细线形状。在一个实施例中,金属纳米线121的长度(L)比横截面直径(d)的比率(L/d,纵横比)可以在10到2,000范围内。在此范围内,透明导体即使在低纳米线浓度下也可以实现高导电网状结构,且呈现降低的薄层电阻。举例来说,金属纳米线可以具有500到1,000,例如500到700的纵横比。金属纳米线121可具有100纳米或小于100纳米的横截面直径。在此范围内,可以通过保证高L/d来实现呈现高导电性和低薄层电阻的透明导体100、150。举例来说,金属纳米线121可具有30纳米到100纳米,例如60纳米到100纳米的横截面直径。金属纳米线121可具有20微米或大于20微米的长度(L)。在此范围内,可以通过保证高L/d来实现呈现高导电性和低薄层电阻的导电膜。举例来说,金属纳米线121可具有20微米到50微米的长度。金属纳米线121可包含由任何金属形成的纳米线。举例来说,金属纳米线可包含银纳米线、铜纳米线、金纳米线以及其混合物。优选的是,金属纳米线为银纳米线或包含银纳米线的混合物。
金属纳米线121可以通过典型方法制造或可商购。举例来说,金属纳米线可以通过在多元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 pyrrolidone))存在下使金属盐(例如硝酸银AgNO3)还原来制备。或者,金属纳米线还可以是坎布瑞斯有限公司(Cambrios Co.,Ltd.)制造的可商购产品(例如克利欧姆墨水(ClearOhm Ink),一种含有金属纳米线的溶液)。金属纳米线121可按0.05重量%到10重量%,具体来说0.05重量%到5重量%,更具体来说0.1重量%到5重量%的量存在于导电层中。在此范围内,透明导体可保证充分导电性并且金属纳米线可形成导电网状结构。
为了容易地涂布到基层110上并且与其粘着,通过将金属纳米线121分散于液体中来使用金属纳米线。如本文所用,分散有金属纳米线的液体组成物称为“金属纳米线组成物”。金属纳米线组成物可包含用于分散金属纳米线的添加剂和粘合剂。粘合剂可包含例如(但不限于)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cellulose,CMC)、2-羟乙基纤维素(2-hydroxyethylcellulose,HEC)、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 methylcellulose,HPMC)、甲基纤维素(methylcellulose,MC)、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三丙二醇(tripropylene glycol,TPG)、聚乙烯吡咯烷酮、黄原胶(xanthan gum,XG)、乙氧基化物、烷氧基化物、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以及其共聚物。
导电层120可具有50纳米到200纳米,具体来说70纳米到100纳米的厚度。在此范围内,透明导体可保证可靠性和耐候性(weather resistance)并且可防止涂层剥落(peeling-off)。
因而,透明导体100包含染料并且因此在可见光范围内(例如400纳米到700纳米的波长下)可呈现透明性。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在400纳米到700纳米的波长下使用浊度计所测量,透明导体100可具有0%到1.4%,具体来说0.01%到1.4%的混浊度,以及85%到100%,例如90%到95%的总透射比。在此范围内,所述透明导体由于其良好透明性而可用于透明导体的目的。如使用4-探针测试仪所测量,透明导体100可具有100欧姆/平方或小于100欧姆/平方,具体来说50欧姆/平方到100欧姆/平方或30欧姆/平方到100欧姆/平方的薄层电阻。在此范围内,透明导体由于低薄层电阻而可用作触摸面板的电极膜并且可应用于大面积触摸面板。
另外,透明导体100可具有-2.2到0的反射b*值。在此范围内,可解决由导电层120的图案化引起的图案可见性的问题。可通过与反射a*值的测量相同的方式测量反射b*值。
透明导体100可具有(但不限于)10微米到250微米,具体来说50微米到150微米的厚度。在此范围内,透明导体可用作透明电极膜,包含用于触摸面板的膜,并且可用作用于柔性触摸面板的透明电极膜。透明导体可以膜形式使用,如触摸面板、电子纸和太阳能电池的透明电极膜。
为了制造透明导体100,首先将金属纳米线组成物涂布到基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随后在烘箱中在60℃到100℃下干燥1分钟到30分钟。接下来,再将基质组成物涂布到金属纳米线上,然后在烘箱中在60℃到100℃下干燥1分钟到30分钟,且接着通过在300毫焦/平方厘米到1000毫焦/平方厘米下进行UV照射来固化。
下文中,将参考图2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透明导体。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透明导体的截面图。
参考图2,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透明导体150可包含基层110和导电层120,其各自在基层110的两个表面上包含金属纳米线121和基质122。因为基层110和导电层120与上文实施例的那些实质上相同,但导电层120在基层110的两个表面上形成,所以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下文中,将详细地描述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透明导体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用于制造透明导体的方法可包含:通过将金属纳米线组成物涂布到基层上,随后干燥,形成金属纳米线网状结构层;将基质组成物涂布到金属纳米线网状结构层上;并且固化基质组成物。
金属纳米线组成物为分散有金属纳米线的液体组成物,并且可包含用于分散金属纳米线的粘合剂。具体来说,金属纳米线组成物与根据上述实施例的透明导体100的描述中所述相同。
可使用例如(但不限于)棒涂(bar coating)、旋涂(spin coating)、浸涂(dip coating)、滚涂(roll coating)、浇涂(flow coating)以及模涂(die coating)等涂布方法将金属纳米线组成物涂布到基层上。
可通过将金属纳米线涂布到基层上,随后干燥,使金属纳米线在基层上形成金属纳米线网状结构层。干燥可例如在60℃到100℃下进行1分钟到30分钟。
基质组成物可包含染料、粘合剂、引发剂和溶剂的混合物。具体来说,基质组成物与根据上述实施例的透明导体100的描述中所述相同。
可使用例如(但不限于)棒涂、旋涂、浸涂、滚涂、浇涂以及模涂等涂布方法将基质组成物涂布到金属纳米线网状结构层上。因为通过将金属纳米线组成物涂布到基底上,随后干燥来形成金属纳米线网状结构层,所以涂布到金属纳米线网状结构层上的基质组成物渗透到金属纳米线网状结构层。因此,金属纳米线浸渍到基质组成物中,由此形成包含金属纳米线、基质和染料的导电层。金属纳米线可完全浸渍至基质中,或可部分暴露于导电层的表面。
因为金属纳米线网状结构层的形成和基质的形成是通过形成金属纳米线网状结构层,随后涂布包含染料的基质组成物来分开进行,所以基质中包含的染料不会干扰金属纳米线之间的接触并且可防止透明导体的薄层电阻增加。
所述方法可还包含在涂布基质组成物之后和在固化基质组成物之前干燥基质组成物。举例来说,基质组成物可在60℃到100℃下干燥1分钟到30分钟。
可以通过进行光固化和热固化中的至少一者来进行固化。可以通过在300毫焦/平方厘米到1000毫焦/平方厘米的强度下照射具有400纳米或小于400纳米波长的光来进行光固化,并且热固化可包含在50℃到200℃下固化1小时到120小时。
下文中,将参考图3到图5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学显示器。图3到图5分别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学显示器的截面图。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器包含前述透明导体。具体来说,显示器可包含(但不限于)光学显示器,如触摸面板、触摸屏面板、柔性显示器等;电子纸;以及太阳能电池。
参考图3,光学显示器200可包含:透明电极结构230,其包含基层110,在基层110的上表面上形成的第一电极255和第二电极260,以及在基层110的下表面上形成的第三电极265和第四电极270;置于第一电极255和第二电极260上方的窗玻璃205;置于第三电极265和第四电极270下方的第一偏光片235;在第一偏光片235的下表面上形成的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CF)玻璃240;在CF玻璃240的下表面上形成且包含薄膜晶体管(thin filmtransistor,TFT)玻璃的面板245;以及在包含TFT玻璃的面板245的下表面上形成第二偏光片250。
通过以下方式制造透明电极结构230:通过使用预定方法(例如蚀刻等)使图2的透明导体150的导电层120图案化形成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电极,并且可以通过包含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基质122来呈现改良的光学特性。
第一电极255和第二电极260可为Rx电极并且第三电极265和第四电极270可为Tx电极,或第一电极255和第二电极260可为Tx电极并且第三电极265和第四电极270可为Rx电极。
窗玻璃205在光学显示器中执行屏幕显示功能并且可由典型玻璃材料或透明塑料膜(transparent plastic film)形成。第一偏光片235和第二偏光片250用于赋予光学显示器以偏光能力并且可使外部光或内部光偏振。另外,第一偏光片235和第二偏光片250可包含偏光器或偏光器与保护膜的叠层体,并且偏光器和保护膜可分别包含本领域中已知的典型偏光器和保护膜。
粘着剂膜210、212可分别插入窗玻璃205与透明电极结构230之间以及透明电极结构230与第一偏光片235之间,由此维持透明电极结构230、窗玻璃205以及第一偏光片235之间的粘合。粘着剂膜210、粘着剂膜212为典型粘着剂膜并且可包含例如光学透明粘着剂(optical clear adhesive,OCA)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根据图3的光学显示器200可包含形成于窗玻璃205与透明电极结构230之间的偏光片(polarizing plate),并且省略第一偏光片235与第二偏光片250。
参考图4,光学显示器300可包含:透明电极结构330,其包含基层110,和在基层110的上表面上形成的第三电极265和第四电极270;在第三电极265和第四电极270上侧上形成的窗玻璃205,并且包含在所述窗玻璃的下表面上形成的第一电极255和第二电极260;置于透明电极结构330下方的第一偏光片235;置于第一偏光片235上方的彩色滤光片(CF)玻璃240;在CF玻璃240的下表面上形成且包含薄膜晶体管(TFT)玻璃的面板245;以及在包含TFT玻璃的面板245的下表面上形成第二偏光片250。
透明电极结构330通过以下方式制造:通过使用预定方法使图1的透明导体的导电层120图案化形成第三电极265和第四电极270。另外,因为透明电极结构330包含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基质122,所以透明电极结构针对通过第二偏光片250、CF玻璃240、TFT玻璃245以及第一偏光片235传播的光可呈现改良的光学特性和改良的光学效率。可使用典型电极形成方法来形成第一电极255和第二电极260。
粘着剂膜210、粘着剂膜212可分别插入窗玻璃205与透明电极结构330之间以及透明电极结构330与第一偏光片235之间,由此维持透明电极结构、窗玻璃以及第一偏光片之间的粘合。
参考图5,光学显示器400可包含:第一透明电极结构430a,其包含第一基层110a,和在第一基层110a的上表面上形成的第一电极255和第二电极260;置于第一透明电极结构430a下方的第二透明电极结构430b,第二透明电极结构430b包含第二基层110b以及在第二基层110b的上表面上形成的第三电极265和第四电极270;置于第二透明电极结构430b下方的第一偏光片235;在第一偏光片235的下表面上形成的彩色滤光片(CF)玻璃240;在CF玻璃240的下表面上形成的薄膜晶体管(TFT)玻璃245;以及在TFT玻璃245的下表面上形成的第二偏光片250。
第一透明电极结构430a和第二透明电极结构430b通过以下方式制造:通过使用预定方法使图1的透明导体的导电层120图案化形成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电极。因为基层形成延迟膜(retardation film)并且具有视角补偿作用(effect of compensating for viewing angle),所以透明电极结构430a、透明电极结构430b可补偿通过第二偏光片250、CF玻璃240、TFT玻璃245以及第一偏光片235传播的光的视角。
粘着剂膜210、粘着剂膜212、粘着剂膜214可分别插入第一透明电极结构430a与窗玻璃205之间、第一透明电极结构430a与第二透明电极结构430b之间,以及第二透明电极结构430b与第一偏光片235之间,由此维持透明电极结构、窗玻璃以及第一偏光片之间的粘合。粘着剂膜210、粘着剂膜212、粘着剂膜214为典型粘着剂膜并且可包含例如光学透明粘着剂(OCA)膜。另外,尽管图3到图5中未示出,但第一基层或第二基层,或所述基层也可以具有树脂膜经粘着剂等叠层的结构。
下文中,将参考一些实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应理解提供这些实例仅为了说明,并且不应以任何方式解释为限制本发明。
实例1
将50重量份含有金属纳米线的溶液(包含1.65重量%金属纳米线与粘合剂的总和、1重量%或小于1重量%增稠剂、分散剂等,以及溶剂,金属纳米线比粘合剂的重量比=1∶1.65,产品名称:克利欧姆墨水)添加至50重量份超纯蒸馏水中,随后搅拌,由此制备金属纳米线组成物。将0.5重量份SR506A(丙烯酸异冰片酯,沙多玛株式会社(SATOMER Co.,Ltd.),日本(Japan))、0.5重量份三丙烯酸三羟甲基丙烷酯(TMPTA,SK氰特株式会社(SK CYTECCo.,Ltd.),韩国(Korea))、0.05重量份艳佳固-184(Irgacure-184)(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汽巴株式会社(Ciba Co.,Ltd.),日本)、0.03重量份Y-300(蒽醌染料,亚邦有限公司,中国)以及0.03重量份Y-82(蒽醌染料,最大吸收波长:427纳米,亚邦有限公司,中国)与99重量份丙二醇单甲基醚混合,由此基质组成物。使用旋涂器将金属纳米线组成物涂布至经硬涂布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厚度:100微米,100CPB,喜元株式会社(KIMOTOCo.,Ltd.))上,随后在烘箱中在80℃下干燥2分钟。随后,再次将基质组成物涂布至金属纳米线组成物上,随后在烘箱中在140℃下干燥2分钟,且接着在500毫焦/平方厘米下进行UV固化,由此制造包含厚度为70纳米到100纳米的导电层的透明导体。
实例2到实例4
以与实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透明导体,但Y-300和Y-82各自的量如表1中所列出变化。
比较实例1
以与实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透明导体,但使用0.5重量份SR506A、0.5重量份TMPTA以及0.05重量份艳佳固-184并且不使用Y-300和Y-82。
比较实例2
以与实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透明导体,但使用0.06重量份Y-300并且不使用Y-82。
比较实例3
以与实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透明导体,但不使用Y-300并且使用0.06重量份Y-82。
评估各透明导体的以下特性。结果在表1中示出。
(1)薄层电阻(欧姆/平方):使用接触型薄层电阻计(R-CHEK RC2175,EDTM有限公司(EDTM Co.,Ltd.))测量透明导体的表面的薄层电阻。
(2)反射b*和反射a*:在透明导体上使用色度计(CM3600D,柯尼卡美能达有限公司)根据CIE NO.15测量反射b*和反射a*。
(3)混浊度和透射比:面向光源放置透明导体的导电层,随后使用浊度计(NDH-9000)在400纳米到700纳米波长下测量混浊度和透射比。
(4)图案可见性:通过蚀刻使透明导体的导电层图案化。当导电层的图案化和未图案化部分肉眼可见时,透明导体评为“差”,当图案化与未图案化部分之间的差异肉眼略微可见时,评为“改良的”,并且当仅通过肉眼详细观测图案化和未图案化部分来鉴别图案的存在或不存在时,评为“好”。
表1
如表1中所示,确认根据本发明的透明导体由于高透射比和低混浊度而呈现良好光学特性,并且图案化时看不见图案。
相对来说,确认当使比较实例1的不包含染料的透明导体图案化时,图案清晰可见。另外,因为比较实例2的仅包含第一染料的透明导体的反射a*值大于+0.3且因此看起来发红(与存在图案相比),所以问题在于可以看见图案。另外,因为比较实例3的仅包含第二染料的透明导体的反射a*值小于-0.3且因此看起来发绿(与存在图案相比),所以问题在于可以看见图案。
应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变化、更改以及等效实施例。

Claims (13)

1.一种透明导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层;以及
形成于所述基层上且包括金属纳米线和基质的导电层,
其中所述透明导体的反射a*值为-0.3到+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体,其中所述透明导体的反射b*值为-2到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体,其中所述导电层包括染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体,其中所述基质包括最大吸收波长为450纳米到550纳米的第一染料与最大吸收波长为350纳米到449纳米的第二染料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明导体,其中所述第一染料和所述第二染料各自为蒽醌染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明导体,其中所述第一染料比所述第二染料的重量比在1∶0.5到1∶20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体,其中所述基质由包括染料、粘合剂以及引发剂的组成物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明导体,其中所述粘合剂包括不含氨基甲酸酯基的粘合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明导体,其中所述粘合剂包括含有C1到C20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含有C1到C20烷基且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含有C3到C20环脂族基团的(甲基)丙烯酸酯、C3到C20多元醇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或其混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明导体,其中所述组成物包括根据固体含量5重量%到8重量%所述染料、87重量%到93重量%所述粘合剂以及2重量%到5重量%所述引发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体,其中所述金属纳米线包括银纳米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体,还包括:
在所述基层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上形成的硬涂层、防腐蚀层、防炫涂层、助粘层以及寡聚物洗脱防护层中的至少一种。
13.一种光学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到1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透明导体。
CN201410554093.2A 2013-10-17 2014-10-17 透明导体和包含其的光学显示器 Active CN1045757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124260 2013-10-17
KR20130124260 2013-10-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5700A true CN104575700A (zh) 2015-04-29
CN104575700B CN104575700B (zh) 2017-06-09

Family

ID=52775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54093.2A Active CN104575700B (zh) 2013-10-17 2014-10-17 透明导体和包含其的光学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115495B2 (zh)
KR (1) KR101802567B1 (zh)
CN (1) CN104575700B (zh)
DE (1) DE102014115156B4 (zh)
TW (1) TWI556267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3353A (zh) * 2016-04-01 2017-10-24 律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挠性透明聚酰亚胺层压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9243677A (zh) * 2018-07-27 2019-01-18 深圳市华科创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导电膜
CN109369945A (zh) * 2018-08-18 2019-02-22 深圳市华科创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挠性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55146A (zh) * 2020-06-28 2020-10-09 深圳市华科创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b*值高透过率导电膜
CN112863737A (zh) * 2019-11-12 2021-05-2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导电膜和包括该导电膜的显示装置
CN115268685A (zh) * 2022-06-23 2022-11-01 深圳市善柔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屏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74947B2 (en) * 2013-12-04 2017-06-06 Samsung Sdi Co., Ltd. Transparent conductor,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and optical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JP6441576B2 (ja) * 2014-02-03 2018-12-19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情報入力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US10088931B2 (en) * 2015-11-16 2018-10-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ilver nanowires, production methods thereof, conductors and electronic devices including the same
JP6742126B2 (ja) * 2016-03-31 2020-08-1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
US10902974B1 (en) * 2020-07-31 2021-01-26 Cambrios Film Solutions Corporation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KR102236310B1 (ko) * 2020-11-02 2021-04-05 주식회사 오플렉스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2362A (zh) * 2005-08-12 2008-10-22 凯博瑞奥斯技术公司 基于纳米线的透明导体
WO2012002332A1 (ja) * 2010-07-02 2012-01-0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層転写材料、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CN102421600A (zh) * 2009-05-14 2012-04-18 杜邦帝人薄膜美国有限公司 透明导电复合膜
KR20120053724A (ko) * 2010-11-18 2012-05-29 신화인터텍 주식회사 투명 도전성 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TW201244933A (en) * 2011-03-28 2012-11-16 Toray Industries Conductive laminate and touch pan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48386B1 (en) * 1996-06-11 2005-10-26 Sumitomo Osaka Cement Co., Ltd.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low-reflection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and display
DE19726966C1 (de) * 1997-06-25 1999-01-28 Flachglas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transparenten Silberschicht mit hoher spezifischer elektrischer Leitfähigkeit , Glasscheibe mit einem Dünnschichtsystem mit einer solchen Silberschicht und deren Verwendung
JP2008538451A (ja) * 2005-04-15 2008-10-23 サウスウォール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インク. 細い導電線を有する光学コーティング
JP2009215542A (ja) * 2008-02-13 2009-09-24 Fujifilm Corp 赤外色素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赤外線吸収インク及び電子写真用トナー
JP5308264B2 (ja) * 2009-07-27 2013-10-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膜付き基材
KR101127586B1 (ko) * 2010-02-24 2012-03-22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고투과 편광판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유기 발광 장치
EP2613328B1 (en) 2011-02-23 2016-12-14 Dexerials Corporation Transparent electroconductive film, information input device, and electronic instrument
WO2013133285A1 (ja) * 2012-03-06 2013-09-12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膜、導電性素子、組成物、有色自己組織化材料、入力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101339529B1 (ko) 2013-10-18 2013-12-10 경희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탄소나노튜브를 이용한 금속 나노와이어 및 그 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2362A (zh) * 2005-08-12 2008-10-22 凯博瑞奥斯技术公司 基于纳米线的透明导体
CN102421600A (zh) * 2009-05-14 2012-04-18 杜邦帝人薄膜美国有限公司 透明导电复合膜
WO2012002332A1 (ja) * 2010-07-02 2012-01-0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層転写材料、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KR20120053724A (ko) * 2010-11-18 2012-05-29 신화인터텍 주식회사 투명 도전성 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TW201244933A (en) * 2011-03-28 2012-11-16 Toray Industries Conductive laminate and touch panel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3353A (zh) * 2016-04-01 2017-10-24 律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挠性透明聚酰亚胺层压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9243677A (zh) * 2018-07-27 2019-01-18 深圳市华科创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导电膜
CN109369945A (zh) * 2018-08-18 2019-02-22 深圳市华科创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挠性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63737A (zh) * 2019-11-12 2021-05-2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导电膜和包括该导电膜的显示装置
US11309515B2 (en) 2019-11-12 2022-04-19 Lg Display Co., Ltd. Conductive film 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CN111755146A (zh) * 2020-06-28 2020-10-09 深圳市华科创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b*值高透过率导电膜
CN115268685A (zh) * 2022-06-23 2022-11-01 深圳市善柔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屏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4115156B4 (de) 2021-09-16
TWI556267B (zh) 2016-11-01
KR101802567B1 (ko) 2017-12-01
CN104575700B (zh) 2017-06-09
US20150111048A1 (en) 2015-04-23
DE102014115156A1 (de) 2015-04-23
KR20150045381A (ko) 2015-04-28
TW201517069A (zh) 2015-05-01
US10115495B2 (en) 2018-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75700A (zh) 透明导体和包含其的光学显示器
TWI614540B (zh) 紅外線遮蔽片及其製造方法與其用途
JP5651106B2 (ja) 透明導電フィルム
TWI556269B (zh) 透明導體、製備其的方法以及包括其的光學顯示器
KR101665173B1 (ko) 투명 도전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표시장치
TW201443733A (zh) 觸控螢幕及其製造方法
JP2017502399A (ja) 透明な導電性多層組立品
US11760898B2 (en) Hard coating film and window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using same
CN104932737B (zh) 导电性膜和触控面板传感器
TWI680874B (zh) 積層薄膜及其製造方法
JP4974071B2 (ja) タッチパネル用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
CN108291995B (zh) 复合偏光板及包含该复合偏光板的图像显示设备
TW201438899A (zh) 透明導電膜積層用薄膜以及透明導電薄膜
CN107153478A (zh) 导电性膜、硬涂膜和触控面板传感器
KR20150024184A (ko) 투명 도전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표시 장치
CN104737108A (zh) 可视性改善的透明导电性膜及其制备方法
WO2016098447A1 (ja) 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07924081B (zh) 液晶单元以及三维结构液晶单元
KR20210039221A (ko) 하드코팅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표시장치
US11613658B2 (en) Hard coating film and window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using same
KR102327414B1 (ko) 하드코팅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표시장치
KR101742853B1 (ko) 적층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20170103393A (ko) 하드코팅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형성되는 하드코팅 필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