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17069A - 透明導體和包含其的光學顯示器 - Google Patents

透明導體和包含其的光學顯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17069A
TW201517069A TW103136021A TW103136021A TW201517069A TW 201517069 A TW201517069 A TW 201517069A TW 103136021 A TW103136021 A TW 103136021A TW 103136021 A TW103136021 A TW 103136021A TW 201517069 A TW201517069 A TW 20151706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arent conductor
dye
metal nanowire
transparent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60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56267B (zh
Inventor
Do-Young Kim
Young-Kwon Koo
Dong-Myeong Shin
Hyoung-Tae Lim
Oh-Hyeon Hwang
Kyoung-Ku Kang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5170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70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62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626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20Conductive material dispersed in non-conductive organic material
    • H01B1/22Conductive material dispersed in non-conductive organic material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comprising metals or alloy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67/00Influencing the physical, e.g. the dyeing or printing properties of dyestuffs without chemical reactions, e.g. by treating with solvents grinding or grinding assistants, coating of pigments or dyes; Process features in the making of dyestuff preparations; Dyestuff preparations of a special physical nature, e.g. tablets, films
    • C09B67/0033Blends of pigments; Mixtured crystals; Solid solutions
    • C09B67/0034Mixtures of two or more pigments or dyes of the same type
    • C09B67/0038Mixtures of anthraquino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678Of meta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Non-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揭露一種透明導體和一種包含所述透明導體的光學顯示器。所述透明導體包含基層,和在所述基層的上表面上形成的且包含金屬奈米線和基質的透明導電層,其中所述透明導體的反射a*值為-0.3到+0.3。

Description

透明導體和包含其的光學顯示器
本發明關於一種透明導體以及一種包括該透明導體的光學顯示器。
透明導體用於如顯示器中包含的觸控螢幕面板、柔性顯示器(flexible display)等不同領域,且近年來正處於積極研究中。透明導體應呈現良好基本特性,如透明度、薄層電阻(sheet resistance)等,並且還需要彎曲特性,因為其應用範圍近年來延伸到柔性顯示器。因為包含金屬奈米線的透明導體儘管彎曲特性極佳但在色差係數中具有高透射b*值,所以透明導體會遭受色彩失真(color distortion)以及如透射比、混濁度等光學特性劣化。就此而言,韓國專利公開案第2012-0053724號揭露一種透明導電膜以及用於製造所述透明導電膜的方法。
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透明導體,其能夠解決導電層圖案化時圖案可見性(pattern visibility)的問題。
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一種透明導體,其能夠解決導電層看起來發黃的現象。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透明導體包含基層,和在所述基層上形成的且包含金屬奈米線和基質的導電層,其中所述透明導體的反射a*值為-0.3到+0.3。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光學顯示器包含如上文所述的透明導體。
根據本發明,透明導體可解決導電層圖案化時圖案可見性的問題。另外,透明導體可解決透明導體看起來呈乳白色的乳濁(milkiness)問題。
100‧‧‧透明導體
110‧‧‧基層
110a‧‧‧第一基層
110b‧‧‧第二基層
120‧‧‧導電層
121‧‧‧金屬奈米線
122‧‧‧基質
150‧‧‧透明導體
200‧‧‧光學顯示器
205‧‧‧窗玻璃
210‧‧‧黏著劑膜
212‧‧‧黏著劑膜
214‧‧‧黏著劑膜
230‧‧‧透明電極結構
235‧‧‧第一偏光片
240‧‧‧彩色濾光片(CF)玻璃
245‧‧‧面板/薄膜電晶體(TFT)玻璃
250‧‧‧第二偏光片
255‧‧‧第一電極
260‧‧‧第二電極
265‧‧‧第三電極
270‧‧‧第四電極
300‧‧‧光學顯示器
330‧‧‧透明電極結構
400‧‧‧光學顯示器
430a‧‧‧第一透明電極結構
430b‧‧‧第二透明電極結構
圖1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透明導體的截面圖。
圖2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的透明導體的截面圖。
圖3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光學顯示器的截面圖。
圖4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的光學顯示器的截面圖。
圖5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的光學顯示器的截面圖。
將參考附圖詳細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應理解,本發明不限於以下實施例並且可使用不同方式實施。在圖式中,為清楚起見將省去與描述無關的部分。在本說明書通篇中相同元件將由相同圖式元件符號表示。如本文所用,如“上側”和“下側”等方向性術語是參考附圖定義的。因此,應理解“上側”與“下側”可互換使用。術語“(甲基)丙烯酸酯”可指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另外,除非另外說明,否則術語“室溫”指約20℃至約30℃的溫度。
下文中,將參考圖1詳細地描述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透明導體。圖1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透明導體的截面圖。
參考圖1,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透明導體100可包含基層110和導電層120,其形成在基層110上且包含金屬奈米線121和基質122。
透明導體100的反射a*值可為-0.3到+0.3。當導電層120以預定圖案形成以便將透明導體100用作透明電極膜時,導電層120的圖案由於基質122和基層110之間的色差(difference in color)而可見。根據本發明的所述實施例,因為透明導體100的反射a*值為-0.3到+0.3,所以即使在透明導體100上形成圖案,圖案仍然是不可見的。儘管可在380奈米到780奈米的可見光波長下使用色度計(CM3600D,柯尼卡美能達有限公司(Konica Minolta Co.,Ltd.))在室溫下,根據DIN5033 Tei7、JIS Z 8722(條 件c)、ISO7724/1、CIE NO.15以及ASTM E1164,在如下透明導體上測量反射a*值,其中包含奈米線和基質的導電層(厚度:50奈米到200奈米)堆疊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基層(厚度:10微米到200微米)上。然而,儘管改變基層的材料和厚度、導電層的厚度以及波長,但反射a*值仍處在根據本發明的範圍內。
基層110可為透明膜,其在550奈米的波長下透射比為85%到100%,具體來說為90%到99%,且折射率為1.50到1.70。在此範圍內,透明導體100可呈現改良的光學特性。在一個實施例中,基層可包含(但不限於)聚酯膜,包含聚碳酸酯、環烯烴聚合物、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烯烴膜;聚碸膜;聚醯亞胺膜;矽酮膜;聚苯乙烯膜;聚丙烯酸膜以及聚氯乙烯膜。基層110可具有至少兩個樹脂膜通過黏著劑等堆疊的結構。基層110可具有10微米到200微米,具體來說50微米到150微米的厚度。在此範圍內,基層可用於顯示器。
透明導體100可更包含堆疊在基層110的一個或兩個表面上的功能層。功能層可包含(但不限於)硬塗層、防腐蝕層(anticorrosive layer)、防炫塗層(anti-glare coating layer)、助黏層(adhesion promoting layer)以及寡聚物洗脫防護層(oligomer elution preventive layer)。
導電層120可在基層110上形成。導電層120可包含金 屬奈米線121、基質122和染料(未示出)。導電層120可通過如蝕刻等圖案化方法以預定圖案形成,由此形成電極,且可通過保證導電性、柔韌性和彎曲特性方面的良好特性而用於柔性裝置。
因為導電層120包含染料,所以透明導體可實現-0.3到+0.3的反射a*值。因為染料降低了導電層120與基層110之間的色差並且消除了基質122的顏色,所以透明導體可實現-0.3到+0.3的反射a*值,並且可解決圖案化時圖案可見性的問題。染料可分散於基質122中。
染料可包含最大吸收波長為450奈米到550奈米的第一染料與最大吸收波長為350奈米到449奈米的第二染料的混合物。使用第一染料和第二染料的混合物進一步改良圖案可見性阻擋作用(pattern visibility-blocking effects)。
第一染料和第二染料可按2重量%到12重量%,具體來說4重量%到8重量%的量存在於導電層120中。在此範圍內,透明導體可具有圖案可見性阻擋作用並且維持基質對金屬奈米線的黏著力。第一染料和第二染料可從任何染料中選出,只要所述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長在根據本發明的範圍內。第一染料和第二染料可具有液體形式或固體形式,並且可包含(但不限於)蒽醌(anthraquinone)、吖啶(acridine)、二芳基甲烷(diarylmethane)、三芳基甲烷(triarylmethane)、偶氮(azo)、重氮(diazonium)、醌(quinone)、若丹明(rhodamine)和芴發色團(fluorene chromophores)。第一染料可為(但不限於)Y-300(亞邦有限公司 (Yabang Co.,Ltd.),中國(China))且第二染料可為(但不限於)Y-82(亞邦有限公司,中國)。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染料和第二染料的混合物中第一染料比第二染料的重量比可以在1:0.5到1:20,具體來說1:1到1:19範圍內。在此範圍內,透明導體可具有圖案可見性阻擋作用。
基質122包含浸漬有金屬奈米線121的樹脂。樹脂改良了耐溶劑性和導電層120對基層110的黏著力,並且可通過防止金屬奈米線121暴露來保護金屬奈米線免受氧化、磨蝕等。
基質122可由包含染料、黏合劑、起始劑以及溶劑的前述混合物的基質組成物形成。黏合劑可包含單官能或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中的至少一者。單體可為不含胺基甲酸酯基(urethane group-free)的單官能單體或較高官能單體,具體來說雙官能單體到六官能單體,其包含含有直鏈或分支鏈C1到C20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含有C1到C20烷基且具有羥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含有C3到C20環脂族基團的(甲基)丙烯酸酯、C3到C20多元醇(polyhydric alcohol)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以及其混合物。更具體來說,黏合劑可包含(但不限於)(甲基)丙烯酸異冰片酯、(甲基)丙烯酸環戊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二(甲基)丙烯酸三羥甲基丙烷酯、三(甲基)丙烯酸三羥甲基丙烷酯、四(甲基)丙烯酸二(三羥甲基丙烷)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三(2-羥乙基)異氰尿酸酯三(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 酯、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以及環癸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者。起始劑可為任何起始劑,只要所述起始劑可吸收150奈米到500奈米的波長且呈現光反應。舉例來說,起始劑可為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或包含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作為α-羥基酮起始劑的混合物。溶劑可為(但不限於)任何典型溶劑。具體來說,溶劑可包含丙二醇單甲基醚。基質122可由包含以下各物的組成物形成:根據固體含量5重量%到8重量%染料、87重量%到93重量%黏合劑以及2重量%到5重量%起始劑。在此範圍內,基質122可用作基質,並且透明導體可實現所述反射a*值且呈現改良的透射比。基質122可更包含添加劑來改良其特性。添加劑可包含(但不限於)增稠劑(thickening agents)、分散劑(dispersants)、助黏劑(adhesion promoters)以及抗氧化劑(antioxidants)。
在其他實施例中,基質122可更包含無機材料。舉例來說,無機材料可包含(但不限於)二氧化矽、多鋁紅柱石(mullite)、氧化鋁、SiC、MgO-Al2O3-SiO2、Al2O3-SiO2、MgO-Al2O3-SiO2-Li2O以及其混合物。
在其他實施例中,基質122可更包含導電聚合物。導電聚合物可包含(但不限於)聚(3,4-亞乙二氧基噻吩)(poly(3,4-ethylenedioxythiophene),PEDOT)、聚苯胺以及聚二乙炔(polydiacetylene)。
金屬奈米線121可如圖1中示意性所示形成導電網狀結 構。因為金屬奈米線121形成網狀結構,所以透明導體可呈現導電性以及良好柔韌性(flexibility)和彎曲特性(flexural properties)。金屬奈米線121可完全浸漬到基質122中,或可部分暴露於導電層的表面。另外,金屬奈米線呈現的分散性比金屬奈米顆粒好,並且可提供顯著降低透明導體100的薄層電阻的作用。金屬奈米線121具有具特定橫截面的超細線形狀。在一個實施例中,金屬奈米線121的長度(L)比橫截面直徑(d)的比率(L/d,縱橫比)可以在10到2,000範圍內。在此範圍內,透明導體即使在低奈米線濃度下也可以實現高導電網狀結構,且呈現降低的薄層電阻。舉例來說,金屬奈米線可以具有500到1,000,例如500到700的縱橫比。金屬奈米線121可具有100奈米或小於100奈米的橫截面直徑。在此範圍內,可以通過保證高L/d來實現呈現高導電性和低薄層電阻的透明導體100、150。舉例來說,金屬奈米線121可具有30奈米到100奈米,例如60奈米到100奈米的橫截面直徑。金屬奈米線121可具有20微米或大於20微米的長度(L)。在此範圍內,可以通過保證高L/d來實現呈現高導電性和低薄層電阻的導電膜。舉例來說,金屬奈米線121可具有20微米到50微米的長度。金屬奈米線121可包含由任何金屬形成的奈米線。舉例來說,金屬奈米線可包含銀奈米線、銅奈米線、金奈米線以及其混合物。優選的是,金屬奈米線為銀奈米線或包含銀奈米線的混合物。
金屬奈米線121可以通過典型方法製造或可商購。舉例 來說,金屬奈米線可以通過在多元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 pyrrolidone))存在下使金屬鹽(例如硝酸銀AgNO3)還原來製備。或者,金屬奈米線還可以是坎布瑞斯有限公司(Cambrios Co.,Ltd.)製造的可商購產品(例如克利歐姆墨水(ClearOhm Ink),一種含有金屬奈米線的溶液)。金屬奈米線121可按0.05重量%到10重量%,具體來說0.05重量%到5重量%,更具體來說0.1重量%到5重量%的量存在於導電層中。在此範圍內,透明導體可保證充分導電性並且金屬奈米線可形成導電網狀結構。
為了容易地塗布到基層110上並且與其黏著,通過將金屬奈米線121分散於液體中來使用金屬奈米線。如本文所用,分散有金屬奈米線的液體組成物稱為“金屬奈米線組成物”。金屬奈米線組成物可包含用於分散金屬奈米線的添加劑和黏合劑。黏合劑可包含例如(但不限於)羧甲基纖維素(carboxymethylcellulose,CMC)、2-羥乙基纖維素(2-hydroxyethylcellulose,HEC)、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ydroxypropyl methylcellulose,HPMC)、甲基纖維素(methylcellulose,MC)、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三丙二醇(tripropylene glycol,TPG)、聚乙烯吡咯烷酮、黃原膠(xanthan gum,XG)、乙氧基化物、烷氧基化物、環氧乙烷、環氧丙烷以及其共聚物。
導電層120可具有50奈米到200奈米,具體來說70奈 米到100奈米的厚度。在此範圍內,透明導體可保證可靠性和耐候性(weather resistance)並且可防止塗層剝落(peeling-off)。
因而,透明導體100包含染料並且因此在可見光範圍內(例如400奈米到700奈米的波長下)可呈現透明性。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在400奈米到700奈米的波長下使用濁度計所測量,透明導體100可具有0%到1.4%,具體來說0.01%到1.4%的混濁度,以及85%到100%,例如90%到95%的總透射比。在此範圍內,所述透明導體由於其良好透明性而可用於透明導體的目的。如使用4-探針測試儀所測量,透明導體100可具有100歐姆/平方或小於100歐姆/平方,具體來說50歐姆/平方到100歐姆/平方或30歐姆/平方到100歐姆/平方的薄層電阻。在此範圍內,透明導體由於低薄層電阻而可用作觸控面板的電極膜並且可應用於大面積觸控面板。
另外,透明導體100可具有-2.2到0的反射b*值。在此範圍內,可解決由導電層120的圖案化引起的圖案可見性的問題。可通過與反射a*值的測量相同的方式測量反射b*值。
透明導體100可具有(但不限於)10微米到250微米,具體來說50微米到150微米的厚度。在此範圍內,透明導體可用作透明電極膜,包含用於觸控面板的膜,並且可用作用於柔性觸控面板的透明電極膜。透明導體可以膜形式使用,如觸控面板、電子紙和太陽能電池的透明電極膜。
為了製造透明導體100,首先將金屬奈米線組成物塗布到 基層的至少一個表面上,隨後在烘箱中在60℃到100℃下乾燥1分鐘到30分鐘。接下來,再將基質組成物塗布到金屬奈米線上,然後在烘箱中在60℃到100℃下乾燥1分鐘到30分鐘,且接著通過在300毫焦/平方釐米到1000毫焦/平方釐米下進行UV照射來固化。
下文中,將參考圖2詳細地描述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的透明導體。圖2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的透明導體的截面圖。
參考圖2,根據另一個實施例的透明導體150可包含基層110和導電層120,其各自在基層110的兩個表面上包含金屬奈米線121和基質122。因為基層110和導電層120與上文實施例的那些實質上相同,但導電層120在基層110的兩個表面上形成,所以將省略其詳細描述。
下文中,將詳細地描述用於製造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透明導體的方法。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用於製造透明導體的方法可包含:通過將金屬奈米線組成物塗布到基層上,隨後乾燥,形成金屬奈米線網狀結構層;將基質組成物塗布到金屬奈米線網狀結構層上;並且固化基質組成物。
金屬奈米線組成物為分散有金屬奈米線的液體組成物,並且可包含用於分散金屬奈米線的黏合劑。具體來說,金屬奈米線組成物與根據上述實施例的透明導體100的描述中所述相同。
可使用例如(但不限於)棒塗(bar coating)、旋塗(spin coating)、浸塗(dip coating)、滾塗(roll coating)、澆塗(flow coating)以及模塗(die coating)等塗布方法將金屬奈米線組成物塗布到基層上。
可通過將金屬奈米線塗布到基層上,隨後乾燥,使金屬奈米線在基層上形成金屬奈米線網狀結構層。乾燥可例如在60℃到100℃下進行1分鐘到30分鐘。
基質組成物可包含染料、黏合劑、起始劑和溶劑的混合物。具體來說,基質組成物與根據上述實施例的透明導體100的描述中所述相同。
可使用例如(但不限於)棒塗、旋塗、浸塗、滾塗、澆塗以及模塗等塗布方法將基質組成物塗布到金屬奈米線網狀結構層上。因為通過將金屬奈米線組成物塗布到基底上,隨後乾燥來形成金屬奈米線網狀結構層,所以塗布到金屬奈米線網狀結構層上的基質組成物滲透到金屬奈米線網狀結構層。因此,金屬奈米線浸漬到基質組成物中,由此形成包含金屬奈米線、基質和染料的導電層。金屬奈米線可完全浸漬至基質中,或可部分暴露於導電層的表面。
因為金屬奈米線網狀結構層的形成和基質的形成是通過形成金屬奈米線網狀結構層,隨後塗布包含染料的基質組成物來分開進行,所以基質中包含的染料不會干擾金屬奈米線之間的接觸並且可防止透明導體的薄層電阻增加。
所述方法可更包含在塗布基質組成物之後和在固化基質組成物之前乾燥基質組成物。舉例來說,基質組成物可在60℃到100℃下乾燥1分鐘到30分鐘。
可以通過進行光固化和熱固化中的至少一者來進行固化。可以通過在300毫焦/平方釐米到1000毫焦/平方釐米的強度下照射具有400奈米或小於400奈米波長的光來進行光固化,並且熱固化可包含在50℃到200℃下固化1小時到120小時。
下文中,將參考圖3到圖5詳細地描述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光學顯示器。圖3到圖5分別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光學顯示器的截面圖。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顯示器包含前述透明導體。具體來說,顯示器可包含(但不限於)光學顯示器,如觸控面板、觸控螢幕面板、柔性顯示器等;電子紙;以及太陽能電池。
參考圖3,光學顯示器200可包含:透明電極結構230,其包含基層110,在基層110的上表面上形成的第一電極255和第二電極260,以及在基層110的下表面上形成的第三電極265和第四電極270;置於第一電極255和第二電極260上方的窗玻璃205;置於第三電極265和第四電極270下方的第一偏光片235;在第一偏光片235的下表面上形成的彩色濾光片(color filter,CF)玻璃240;在CF玻璃240的下表面上形成且包含薄膜電晶體(thin film transistor,TFT)玻璃的面板245;以及在包含TFT玻璃的面板245的下表面上形成第二偏光片250。
通過以下方式製造透明電極結構230:通過使用預定方法(例如蝕刻等)使圖2的透明導體150的導電層120圖案化形成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電極,並且可以通過包含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基質122來呈現改良的光學特性。
第一電極255和第二電極260可為Rx電極並且第三電極265和第四電極270可為Tx電極,或第一電極255和第二電極260可為Tx電極並且第三電極265和第四電極270可為Rx電極。
窗玻璃205在光學顯示器中執行螢幕顯示功能並且可由典型玻璃材料或透明塑膠膜(transparent plastic film)形成。第一偏光片235和第二偏光片250用於賦予光學顯示器以偏光能力並且可使外部光或內部光偏振。另外,第一偏光片235和第二偏光片250可包含偏光器或偏光器與保護膜的疊層體,並且偏光器和保護膜可分別包含本領域中已知的典型偏光器和保護膜。
黏著劑膜210、212可分別插入窗玻璃205與透明電極結構230之間以及透明電極結構230與第一偏光片235之間,由此維持透明電極結構230、窗玻璃205以及第一偏光片235之間的黏合。黏著劑膜210、黏著劑膜212為典型黏著劑膜並且可包含例如光學透明黏著劑(optical clear adhesive,OCA)膜。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根據圖3的光學顯示器200可包含形成於窗玻璃205與透明電極結構230之間的偏光片(polarizing plate),並且省略第一偏光片235與第二偏光片250。
參考圖4,光學顯示器300可包含:透明電極結構330, 其包含基層110,和在基層110的上表面上形成的第三電極265和第四電極270;在第三電極265和第四電極270上側上形成的窗玻璃205,並且包含在所述窗玻璃的下表面上形成的第一電極255和第二電極260;置於透明電極結構330下方的第一偏光片235;置於第一偏光片235上方的彩色濾光片(CF)玻璃240;在CF玻璃240的下表面上形成且包含薄膜電晶體(TFT)玻璃的面板245;以及在包含TFT玻璃的面板245的下表面上形成第二偏光片250。
透明電極結構330通過以下方式製造:通過使用預定方法使圖1的透明導體的導電層120圖案化形成第三電極265和第四電極270。另外,因為透明電極結構330包含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基質122,所以透明電極結構針對通過第二偏光片250、CF玻璃240、TFT玻璃245以及第一偏光片235傳播的光可呈現改良的光學特性和改良的光學效率。可使用典型電極形成方法來形成第一電極255和第二電極260。
黏著劑膜210、黏著劑膜212可分別插入窗玻璃205與透明電極結構330之間以及透明電極結構330與第一偏光片235之間,由此維持透明電極結構、窗玻璃以及第一偏光片之間的黏合。
參考圖5,光學顯示器400可包含:第一透明電極結構430a,其包含第一基層110a,和在第一基層110a的上表面上形成的第一電極255和第二電極260;置於第一透明電極結構430a下方的第二透明電極結構430b,第二透明電極結構430b包含第二基層110b以及在第二基層110b的上表面上形成的第三電極265和 第四電極270;置於第二透明電極結構430b下方的第一偏光片235;在第一偏光片235的下表面上形成的彩色濾光片(CF)玻璃240;在CF玻璃240的下表面上形成的薄膜電晶體(TFT)玻璃245;以及在TFT玻璃245的下表面上形成的第二偏光片250。
第一透明電極結構430a和第二透明電極結構430b通過以下方式製造:通過使用預定方法使圖1的透明導體的導電層120圖案化形成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電極。因為基層形成延遲膜(retardation film)並且具有視角補償作用(effect of compensating for viewing angle),所以透明電極結構430a、透明電極結構430b可補償通過第二偏光片250、CF玻璃240、TFT玻璃245以及第一偏光片235傳播的光的視角。
黏著劑膜210、黏著劑膜212、黏著劑膜214可分別插入第一透明電極結構430a與窗玻璃205之間、第一透明電極結構430a與第二透明電極結構430b之間,以及第二透明電極結構430b與第一偏光片235之間,由此維持透明電極結構、窗玻璃以及第一偏光片之間的黏合。黏著劑膜210、黏著劑膜212、黏著劑膜214為典型黏著劑膜並且可包含例如光學透明黏著劑(OCA)膜。另外,儘管圖3到圖5中未示出,但第一基層或第二基層,或所述基層也可以具有樹脂膜經黏著劑等疊層的結構。
下文中,將參考一些實例更詳細地描述本發明。應理解提供這些實例僅為了說明,並且不應以任何方式解釋為限制本發明。
實例1
將50重量份含有金屬奈米線的溶液(包含1.65重量%金屬奈米線與黏合劑的總和、1重量%或小於1重量%增稠劑、分散劑等,以及溶劑,金屬奈米線比黏合劑的重量比=1:1.65,產品名稱:克利歐姆墨水)添加至50重量份超純蒸餾水中,隨後攪拌,由此製備金屬奈米線組成物。將0.5重量份SR506A(丙烯酸異冰片酯,沙多瑪株式會社(SATOMER Co.,Ltd.),日本(Japan))、0.5重量份三丙烯酸三羥甲基丙烷酯(TMPTA,SK氰特株式會社(SK CYTEC Co.,Ltd.),韓國(Korea))、0.05重量份豔佳固-184(Irgacure-184)(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汽巴株式會社(Ciba Co.,Ltd.),日本)、0.03重量份Y-300(蒽醌染料,亞邦有限公司,中國)以及0.03重量份Y-82(蒽醌染料,最大吸收波長:427奈米,亞邦有限公司,中國)與99重量份丙二醇單甲基醚混合,由此基質組成物。使用旋塗器將金屬奈米線組成物塗布至經硬塗布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厚度:100微米,100 CPB,喜元株式會社(KIMOTO Co.,Ltd.))上,隨後在烘箱中在80℃下乾燥2分鐘。隨後,再次將基質組成物塗布至金屬奈米線組成物上,隨後在烘箱中在140℃下乾燥2分鐘,且接著在500毫焦/平方釐米下進行UV固化,由此製造包含厚度為70奈米到100奈米的導電層的透明導體。
實例2到實例4
以與實例1中相同的方式製造透明導體,但Y-300和Y-82各自的量如表1中所列出變化。
比較實例1
以與實例1中相同的方式製造透明導體,但使用0.5重量份SR506A、0.5重量份TMPTA以及0.05重量份豔佳固-184並且不使用Y-300和Y-82。
比較實例2
以與實例1中相同的方式製造透明導體,但使用0.06重量份Y-300並且不使用Y-82。
比較實例3
以與實例1中相同的方式製造透明導體,但不使用Y-300並且使用0.06重量份Y-82。
評估各透明導體的以下特性。結果在表1中示出。
(1)薄層電阻(歐姆/平方):使用接觸型薄層電阻計(R-CHEK RC2175,EDTM有限公司(EDTM Co.,Ltd.))測量透明導體的表面的薄層電阻。
(2)反射b*和反射a*:在透明導體上使用色度計(CM3600D,柯尼卡美能達有限公司)根據CIE NO.15測量反射b*和反射a*。
(3)混濁度和透射比:面向光源放置透明導體的導電層,隨後使用濁度計(NDH-9000)在400奈米到700奈米波長下測量混濁度和透射比。
(4)圖案可見性:通過蝕刻使透明導體的導電層圖案化。當導電層的圖案化和未圖案化部分肉眼可見時,透明導體評為“差”,當圖案化與未圖案化部分之間的差異肉眼略微可見 時,評為“改良的”,並且當僅通過肉眼詳細觀測圖案化和未圖案化部分來鑑別圖案的存在或不存在時,評為“好”。
如表1中所示,確認根據本發明的透明導體由於高透射比和低混濁度而呈現良好光學特性,並且圖案化時看不見圖案。
相對來說,確認當使比較實例1的不包含染料的透明導體圖案化時,圖案清晰可見。另外,因為比較實例2的僅包含第一染料的透明導體的反射a*值大於+0.3且因此看起來發紅(與存在圖案相比),所以問題在於可以看見圖案。另外,因為比較實例3的僅包含第二染料的透明導體的反射a*值小於-0.3且因此看起來發綠(與存在圖案相比),所以問題在於可以看見圖案。
應理解,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 和範圍的情況下進行各種修改、變化、更改以及等效實施例。
100‧‧‧透明導體
110‧‧‧基層
120‧‧‧導電層
121‧‧‧金屬奈米線
122‧‧‧基質

Claims (13)

  1. 一種透明導體,包括:基層;以及形成於所述基層上且包括金屬奈米線和基質的導電層,其中所述透明導體的反射a*值為-0.3到+0.3。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透明導體,其中所述透明導體的反射b*值為-2到0。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透明導體,其中所述導電層包括染料。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透明導體,其中所述基質包括最大吸收波長為450奈米到550奈米的第一染料與最大吸收波長為350奈米到449奈米的第二染料的混合物。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透明導體,其中所述第一染料和所述第二染料各自為蒽醌染料。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透明導體,其中所述第一染料比所述第二染料的重量比在1:0.5到1:20範圍內。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透明導體,其中所述基質由包括染料、黏合劑以及起始劑的組成物形成。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透明導體,其中所述黏合劑包括不含胺基甲酸酯基的黏合劑。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透明導體,其中所述黏合劑包括含有C1到C20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含有C1到C20烷基且 具有羥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含有C3到C20環脂族基團的(甲基)丙烯酸酯、C3到C20多元醇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或其混合物。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透明導體,其中所述組成物包括根據固體含量5重量%到8重量%所述染料、87重量%到93重量%所述黏合劑以及2重量%到5重量%所述起始劑。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透明導體,其中所述金屬奈米線包括銀奈米線。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透明導體,更包括:在所述基層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上形成的硬塗層、防腐蝕層、防炫塗層、助黏層以及寡聚物洗脫防護層中的至少一者。
  13. 一種光學顯示器,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2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透明導體。
TW103136021A 2013-10-17 2014-10-17 透明導體和包含其的光學顯示器 TWI5562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30124260 2013-10-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7069A true TW201517069A (zh) 2015-05-01
TWI556267B TWI556267B (zh) 2016-11-01

Family

ID=52775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6021A TWI556267B (zh) 2013-10-17 2014-10-17 透明導體和包含其的光學顯示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115495B2 (zh)
KR (1) KR101802567B1 (zh)
CN (1) CN104575700B (zh)
DE (1) DE102014115156B4 (zh)
TW (1) TWI5562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74947B2 (en) * 2013-12-04 2017-06-06 Samsung Sdi Co., Ltd. Transparent conductor,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and optical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JP6441576B2 (ja) * 2014-02-03 2018-12-19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情報入力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US10088931B2 (en) * 2015-11-16 2018-10-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ilver nanowires, production methods thereof, conductors and electronic devices including the same
JP6742126B2 (ja) * 2016-03-31 2020-08-1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
TWI625226B (zh) * 2016-04-01 2018-06-01 律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撓性透明聚醯亞胺積層板及其製造方法
CN109243677B (zh) * 2018-07-27 2021-04-23 深圳市华科创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导电膜
CN109369945B (zh) * 2018-08-18 2020-08-21 深圳市华科创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挠性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
KR20210057471A (ko) 2019-11-12 2021-05-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도전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CN111755146B (zh) * 2020-06-28 2022-02-22 深圳市华科创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b*值高透过率导电膜
US10902974B1 (en) * 2020-07-31 2021-01-26 Cambrios Film Solutions Corporation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KR102236310B1 (ko) * 2020-11-02 2021-04-05 주식회사 오플렉스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5268685B (zh) * 2022-06-23 2023-04-14 深圳市善柔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屏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43418A (en) * 1996-06-11 2000-11-07 Sumitomo Osaka Cement Co., Ltd.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low-reflectivity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and display device
DE19726966C1 (de) * 1997-06-25 1999-01-28 Flachglas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transparenten Silberschicht mit hoher spezifischer elektrischer Leitfähigkeit , Glasscheibe mit einem Dünnschichtsystem mit einer solchen Silberschicht und deren Verwendung
WO2006113400A2 (en) * 2005-04-15 2006-10-26 Southwall Technologies, Inc. Optical coatings with narrow conductive lines
CN102250506B (zh) 2005-08-12 2014-07-09 凯博瑞奥斯技术公司 基于纳米线的透明导体
JP2009215542A (ja) * 2008-02-13 2009-09-24 Fujifilm Corp 赤外色素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赤外線吸収インク及び電子写真用トナー
GB0908300D0 (en) 2009-05-14 2009-06-24 Dupont Teijin Films Us Ltd Polyester films
JP5308264B2 (ja) * 2009-07-27 2013-10-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膜付き基材
KR101127586B1 (ko) * 2010-02-24 2012-03-22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고투과 편광판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유기 발광 장치
JP2012033466A (ja) * 2010-07-02 2012-02-16 Fujifilm Corp 導電層転写材料、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KR101253553B1 (ko) * 2010-11-18 2013-04-11 안철흥 투명 도전성 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EP2613328B1 (en) 2011-02-23 2016-12-14 Dexerials Corporation Transparent electroconductive film, information input device, and electronic instrument
WO2012133367A1 (ja) * 2011-03-28 2012-10-04 東レ株式会社 導電積層体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KR101762491B1 (ko) * 2012-03-06 2017-08-04 데쿠세리아루즈 가부시키가이샤 투명 도전막, 도전성 소자, 조성물, 유색 자기 조직화 재료, 입력 장치, 표시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KR101339529B1 (ko) 2013-10-18 2013-12-10 경희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탄소나노튜브를 이용한 금속 나노와이어 및 그 제조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4115156A1 (de) 2015-04-23
DE102014115156B4 (de) 2021-09-16
US20150111048A1 (en) 2015-04-23
CN104575700A (zh) 2015-04-29
CN104575700B (zh) 2017-06-09
KR101802567B1 (ko) 2017-12-01
US10115495B2 (en) 2018-10-30
TWI556267B (zh) 2016-11-01
KR20150045381A (ko) 2015-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56267B (zh) 透明導體和包含其的光學顯示器
TWI556269B (zh) 透明導體、製備其的方法以及包括其的光學顯示器
TWI614540B (zh) 紅外線遮蔽片及其製造方法與其用途
TWI541831B (zh) 透明導體和包含該透明導體的光學顯示裝置
KR101796808B1 (ko) 광학 적층체, 광학 적층체의 제조 방법, 편광판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US9754698B2 (en) Transparent conductor,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and optical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KR101665173B1 (ko) 투명 도전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표시장치
KR20110122213A (ko) 투명 도전 필름
KR102296559B1 (ko) 적층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편광판
JP2011031501A (ja) 光学積層体
CN111183374A (zh) 硬涂薄膜、光学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KR20130021391A (ko) 광학 적층체, 편광판 및 표시 장치
KR102090810B1 (ko) 광학 필름 형성용 조성물, 광학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KR101696978B1 (ko) 투명 도전체,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표시장치
KR20150024184A (ko) 투명 도전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표시 장치
KR102313377B1 (ko) 눈부심 방지 필름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04026B1 (ko) 투명 도전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6374839B2 (ja)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及び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14209138A (ja) 光学積層体
JP6074851B2 (ja) 導電性光学部材
JP2012166140A (ja)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及び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KR20160121677A (ko) 투명 도전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표시장치
KR101742853B1 (ko) 적층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20180007713A (ko) 투명 전도성 막 코팅용 조성물, 상기 조성물로 형성된 코팅층을 포함하는 투명 전도성 막, 그 제조방법 및 상기 조성물로 형성된 코팅층을 포함하는 전자기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