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70667B -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70667B
CN104570667B CN201410252862.3A CN201410252862A CN104570667B CN 104570667 B CN104570667 B CN 104570667B CN 201410252862 A CN201410252862 A CN 201410252862A CN 104570667 B CN104570667 B CN 1045706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materials
moving parts
unit
bit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5286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70667A (zh
Inventor
佐藤秀树
丸桥茂幸
泽村淳
加藤裕弘
相内健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5706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06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706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06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6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combined with press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G03G15/2032Retractable heating or pressure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G03G15/2032Retractable heating or pressure unit
    • G03G15/2035Retractable heating or pressure unit for maintenance purposes, e.g. for removing a jammed shee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79Refeeding path for composite copy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367The feeding path segment where particular handling of the copy medium occurs, segments being adjacent and non-overlapping. Each segment is identified by the most downstream point in the segment, so that for instance the segment labelled "Fixing device" is referring to the path between the "Transfer device" and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00417Post-fixing device
    • G03G2215/0043Refeeding path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717Detection of physical properties
    • G03G2215/00721Detection of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heet posi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G03G2215/0138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 recording medium carried by a transport belt
    • G03G2215/0145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 recording medium carried by a transport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vertic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16Heating belt
    • G03G2215/2035Heating belt the fixing nip having a stationary belt support member opposing a pressure memb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39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the fixing uni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该定影装置包括:定影部件,其将色调剂定影到记录材料上;加压部件,在所述定影部件与所述加压部件之间形成咬合部,记录材料从所述咬合部穿过;移动部件,其设置成能响应从所述咬合部穿过的记录材料的穿过而沿记录材料的传送路径移动;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移动部件的有无;变位机构,其使所述加压部件相对于所述定影部件的位置改变;以及附接分离部件,其以能分离的方式设置在面对所述变位机构的面对位置,并与所述移动部件接触。

Description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JP-A-2006-30742(专利文献1)旨在提供一种通过稳定地执行高质量的定影来满足防误操作功能(fool-proof function)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在运输期间可靠地保持定影装置的加压辊与加热辊之间的压力解除状态,并且在可以通过简单操作安装并操作图像形成设备的状态下可靠地保持禁止压力解除的加压状态。
根据JP-A-2006-30742(专利文献1)的定影装置构造成包括:第一操作部件,其设置成使得定影装置的加压辊和加热辊在加压状态与压力解除状态之间切换,在加压状态下加压辊向加热辊加压,在压力解除状态下加压辊和加热辊的压力解除;以及第二操作部件,其设置成在处于加压状态的第一位置与处于压力解除状态的第二位置这两个位置之间切换。当第二操作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操作部件处于如下状态:防止第一操作部件向压力解除位置切换并移动。当第二操作部件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操作部件处于如下状态:允许第一操作部件向压力解除位置切换并移动。
专利文献1:JP-A-2006-30742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得传送期间移动部件的破损以及由移动部件导致的异常噪声减少。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包括:
定影部件,其将色调剂定影到记录材料上;
加压部件,在所述定影部件与所述加压部件之间形成咬合部,记录材料从所述咬合部穿过;
移动部件,其设置成能响应在从所述咬合部穿过的记录材料的传送路径上记录材料的穿过而移动;
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移动部件的有无;
变位机构,其使所述加压部件相对于所述定影部件的位置改变;以及
附接分离部件,其以能分离的方式设置在面对所述变位机构的面对位置,并与所述移动部件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定影装置,所述定影装置还包括:
附接分离识别单元,其根据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移动部件的状态来识别所述附接分离部件的附接分离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定影装置,
其中,当所述附接分离部件设置在所述面对位置时,所述附接分离部件利用所述变位机构使所述加压部件和所述定影部件分离,并允许所述检测单元检测记录材料与所述移动部件接触的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根据第三方面所述的定影装置,所述定影装置还包括:
判断单元,当所述定影装置被供电时,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检测单元是否检测到记录材料与所述移动部件接触的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根据第四方面所述的定影装置,所述定影装置还包括:
显示单元,当所述判断单元判定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记录材料与所述移动部件接触的状态时,所述显示单元进行显示,以建议移除所述附接分离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根据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定影装置,
其中,所述移动部件将记录材料引导到朝着传送单元的第一传送路径,以及将记录材料引导到朝着色调剂图像形成单元的第二传送路径,所述传送单元传送从所述咬合部传送来的记录材料,所述色调剂图像形成单元在与经过反转并从所述传送单元传送来的记录材料的已定影有色调剂的表面相反的表面上形成色调剂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定影装置,所述定影装置包括:
定影部件,其将色调剂定影到记录材料上;
加压部件,在所述定影部件与所述加压部件之间形成咬合部,记录材料从所述咬合部穿过;
移动部件,其设置成能响应在从所述咬合部穿过的记录材料的传送路径上记录材料的穿过而移动;
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移动部件的有无;
变位机构,其使所述加压部件相对于所述定影部件的位置改变;
插入口,附接分离部件插入所述插入口中,所述附接分离部件以能分离的方式设置在面对所述变位机构的面对位置并与所述移动部件接触;以及
插入识别单元,其根据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移动部件的状态来识别插入到所述插入口中的所述附接分离部件的有无。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色调剂图像形成单元,其在记录材料上形成色调剂图像;
定影部件,其将所述色调剂图像形成单元所形成的所述色调剂图像定影到记录材料上;
加压部件,在所述定影部件与所述加压部件之间形成咬合部,记录材料从所述咬合部穿过;
移动部件,其设置成能响应在从所述咬合部穿过的记录材料的传送路径上记录材料的穿过而移动;
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移动部件的有无;
变位机构,其使所述加压部件相对于所述定影部件的位置改变;
附接分离部件,其以能分离的方式设置在面对所述变位机构的面对位置并与所述移动部件接触;以及
附接分离识别单元,其根据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移动部件的状态来识别所述附接分离部件的附接分离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与不采用这种构造的情况相比,传送期间移动部件的破损以及由移动部件导致的异常噪声减少。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可以简化用于识别附接分离部件的附接分离状态的构造。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可以防止在安装有附接分离部件的状态下操作定影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当经由传送路径传送记录材料时,可以使记录材料与移动部件接触的状态的检测精度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用户可以容易地识别需要移除的附接分离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能够简化咬合部的附近区域的构造。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与不采用这种构造的情况相比,可以简化用于识别附接分离部件的附接分离状态的构造。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与不采用这种构造的情况相比,可以简化用于识别附接分离部件的附接分离状态的构造。
附图说明
基于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示出应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性构造图;
图2是应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示意性构造图;
图3是应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透视图;
图4是应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偏置部附近区域的示意性构造图;
图5A是示出解除杆的示意性构造图,图5B是示出解除杆的布置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解除杆的操作的说明图;
图7是示出应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切换闸的+Y侧端部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切换闸的操作的说明图;
图9A是闸传感器的示意性构造图,图9B是示出闸传感器与传感器标识部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0是应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垫片的示意性构造图;
图11是示出垫片与偏置部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以及
图12是示出垫片与切换闸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像形成设备1>
图1是示出应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的示意性构造图。
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1是所谓的串联型彩色打印机。图像形成设备1包括图像形成单元10,图像形成单元10形成与相应颜色的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图像形成设备1还包括:控制单元5,其控制整个图像形成设备1的操作;图像处理单元6,其与诸如个人计算机(PC)80及图像读取器90等外部装置相连并且对从外部装置接收的图像数据执行预定的图像处理;以及用户界面7,其通过用户操作来接收指令。图像成像设备1还包括供电单元8,供电单元8向各个单元供应电能。此外,图像形成设备1包括:片材堆叠部件40,其用于堆叠要供应到图像形成单元10的片材(记录材料);以及排出纸张堆叠部件46,其用于堆叠被图像形成单元10形成了图像的片材。
<图像形成单元10>
图像形成单元10是色调剂图像形成单元的实例,其设置有四个以预定的间隔平行地布置的图像形成单元11(具体的是11Y、11M、11C和11K)。图像形成单元10还具有:传送带18,其传送片材,以便多层转印相应的图像形成单元11所形成的相应颜色的色调剂图像;驱动辊19,其使传送带18旋转;转印辊21,其将相应的图像形成单元11所形成的相应颜色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片材上;以及定影装置100,其将已转印的相应颜色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到片材上。
图像形成单元10还具有:拾取辊68,其依次馈送堆叠在片材堆叠部件40上的片材;传送路径41,拾取辊68所馈送的片材在该传送路径41中传送;以及传送辊69,其传送拾取辊98所馈送的片材。图像形成单元10还具有:排纸传感器70,其检测已被定影装置100定影了色调剂图像的片材的通过;以及双面传送路径43,其使已被定影装置100定影了色调剂图像的片材反向,从而允许双面记录。
图像形成单元11具有:感光鼓12,其形成静电潜像并保持色调剂图像;充电单元13,其将感光鼓12的外表面均匀地充电至预定电位;LED打印头(LPH)14,其基于图像数据将已被充电单元13充电的感光鼓12曝光;显影装置20,其使用显影剂将形成在感光鼓12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以及清洁器16,其在转印之后清洁感光鼓12的外表面。另外,除了容纳在显影装置20中的色调剂不同之外,图像形成单元11Y、11M、11C和11K具有彼此基本类似的构造。图像形成单元11Y、11M、11C和11K分别形成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青色)(C)和黑色(K)色调剂图像。
<图像形成设备1的操作>
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中,从PC80和图像读取器90输入的图像数据在被图像处理单元6执行预定的图像处理后经由接口(未示出)发送到相应的图像形成单元11。然后,在例如形成黑色(K)色调剂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11K中,感光鼓12在沿箭头A方向旋转的同时被充电单元13均匀地充电至预定电位,并且LPH14基于从图像处理单元6发送来的图像数据对感光鼓12进行扫描和曝光。这样,在感光鼓12上形成了与黑色(K)图像有关的静电潜像。显影装置20将形成在感光鼓12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从而在感光鼓12上形成黑色(K)色调剂图像。类似地,分别在图像形成单元11Y、11M和11C上形成黄色(Y)、品红色(M)和蓝绿色(C)色调剂图像。
堆叠在片材堆叠部件40上的片材被拾取辊68馈送。由相应的图像形成单元11形成的相应颜色的色调剂图像叠加在由拾取辊68馈送并由沿箭头B方向移动的传送带18传送的片材上。静电转印有叠加色调剂图像的片材与传送带18分离,并被传送到定影装置100。定影装置100利用热量和压力对片材上的色调剂图像进行定影处理。形成有定影图像的片材由传送辊69进一步传送,并被排纸传感器70检测到,然后堆叠在排出纸张堆叠部件46上。
当在片材上执行双面记录时,反转传送辊69将被定影装置100形成了定影图像的片材传送到双面传送路径43,而不是像原来似地排出到排出纸张堆叠部件46上。图像形成单元10在经由双面传送路径43传送的片材的未形成定影图像的另一面上形成图像。这样,在片材的两面上都形成了图像。然后,片材穿过定影装置100、传送辊69和排纸传感器70,随后堆叠在排出纸张堆叠部件46上。
<定影装置100的构造>
图2是应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100的示意性构造图。图3是应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100的透视图。图4是应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100的偏置部130附近区域的示意性构造图。图2是沿着图3中的剖面II截取的示意性构造图,图4是沿着图3中的剖面IV截取的示意性构造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100具有:定影辊101,其将形成在片材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加压带103,其设置成面对定影辊101;壳体110,其中设置有各个功能部件;偏置部130(参考图4),其通过相对于定影辊101偏置加压带103而形成咬合部N;解除杆150,其使得咬合部N的推力(咬合压力)解除;切换闸160,其切换片材的传送目的地;以及闸传感器180,其检测切换闸160的位置。
根据图示实例的定影装置100还具有:定影入口导件111,其在片材传送方向上在咬合部N的更靠上游侧朝咬合部N引导片材;以及双面传送导件115,其设置在壳体110的外周上并构成双面传送路径43的一部分。
在以下描述中,图2中的深度方向(沿着定影辊101的轴向的方向)是Y方向,与Y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图中的左右方向)是X方向,与X方向及Y方向正交的竖直方向(图中的上下方向)是Z方向。在图2中,沿X方向朝右侧的方向是+X方向,沿Y方向朝页面的远侧的方向是+Y方向,沿Z方向朝页面的上侧的方向是+Z方向。
<定影辊101>
如图2所示,作为定影部件的实例的定影辊101是圆筒形辊,其中,在由铝等形成的金属筒形芯101a附近层叠由橡胶等形成的耐热弹性体层101b以及由氟橡胶等形成的防粘层101c。
定影辊101具有:卤素灯105,其位于定影辊101内部并用作热源;以及温度传感器(未示出),其设置成与防粘层101c的外周面接触。另外,定影辊101设置成与驱动电动机(未示出)相连。
<加压带103>
如图2所示,作为加压部件的实例的加压带103具有:加压带主体104;加压垫107,其设置在加压带主体104内部;垫保持器108,其在加压带主体104内部加压垫107保持;以及带引导部件109,其从加压带主体104的内部支撑加压带主体104。
加压带主体104由形成为具有圆筒形初始形状的无缝环带形成,因而不会在所形成的图像中产生由接缝导致的缺陷。加压带主体104构造成具有例如通过使氟树脂和增强填料彼此混合而获得的单层。
加压垫107由诸如硅橡胶和氟橡胶等弹性体形成。加压垫107在与加压带主体104彼此接触的表面上具有低摩擦片材(未示出),以使加压带主体104的内周面与加压垫107之间的滑动阻力减小。
垫保持器108由例如金属板状部件形成。在加压带主体104内部,垫保持器108将加压垫107保持在如下位置:加压垫107经由加压带主体104面对定影辊101。
带引导部件109由例如树脂部件形成,并从加压带主体104的内部支撑加压带主体104,以允许旋转运动。
加压带103设置成:利用偏置部130(稍后描述)按压加压带主体104而使加压带主体104接触定影辊101。当按压加压带主体104而使其接触定影辊101时,加压带主体104的加压垫107经由加压带主体104按压定影辊101。
<定影辊101和加压带103的操作>
在这种构造中,定影辊101响应驱动电动机(未示出)的驱动而旋转(参见箭头C),并且加压带103也被该旋转驱动而做旋转运动。被图像形成单元10(参考图1)静电转印了色调剂图像的片材在被定影入口导件111引导的同时朝咬合部N传送。然后,当色调剂图像穿过咬合部N时,利用作用在咬合部N上的压力以及从定影辊101供应来的热量将片材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到片材上。然后,将定影有图像的片材朝传送辊69传送。
<壳体110>
如图3所示,壳体110构造成呈大致长方体部件的形状,并且其纵向沿着Y方向。以上所述的诸如定影辊101和加压带103等功能部件均设置在壳体110中。
偏置部130(参考图4)设置在壳体110的Y方向上的两端侧。另外,解除杆150和闸传感器180设置在壳体110的Y方向上的各端侧之外。
此外,在壳体110的朝着+Z方向的表面上且在Y方向上的各端侧形成有插入口110b,垫片190(稍后描述)插入到插入口110b中。
<偏置部130>
如图4所示,偏置部130分别设置在加压带103的Y方向上的各端部处。在图示实例中,偏置部130保持着爪部106,爪部106是加压带103的一部分并设置在加压带103的端部。
偏置部130具有:杆咬合件131,其保持加压带103并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定影辊101前后移动;以及弹簧133,其偏置杆咬合件131。
作为变位机构的实例的杆咬合件131是例如金属板状部件。杆咬合件131具有:旋转轴131a;保持槽131b,加压带103的爪部106插入保持槽131b中;弹簧凸部131c,其是被弹簧133的一端钩住的凸部;解除杆口131d,其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解除杆150的旋转轴150a(稍后描述);以及垫片凸部131e,其与垫片190(稍后描述)卡合。
这里,杆咬合件131的弹簧凸部131c响应弹簧133的弹力被偏置向-X方向。被偏置的杆咬合件131围绕旋转轴131a旋转(参见箭头E)并且朝着定影辊101侧按压插在保持槽131b中的爪部106。这样,偏置部130将加压带103按压到定影辊101上。
<解除杆150>
图5A是示出解除杆150的示意性构造图,图5B是示出解除杆150的布置的说明图。图6是示出解除杆150的操作的说明图。
如图5A所示,解除杆150具有:旋转轴150a;杆主体150b,其设置成能够围绕旋转轴150a旋转;以及凸轮150c,其设置在旋转轴150a附近。凸轮150c具有基圆150c1和凸轮尖端(cam nose)150c2。
这里,解除杆150的旋转轴150a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杆咬合件131的解除杆孔131d支撑。另外,解除杆150的凸轮150c设置成抵靠在设置于壳体110中的抵靠部110a上。凸轮150c的接触抵靠部110a的区域随着解除杆150围绕旋转轴150a旋转而改变。
具体地说,在解除杆150设置成使得杆主体150沿着Z方向的通常位置(参考实线所示的解除杆150),凸轮150c的基圆150c1与抵靠部110a接触,如图5B所示。另外,在杆主体150b设置成沿着X方向从而解除杆150设置成立起的立起位置(参考虚线所示的解除杆150),凸轮150c的凸轮尖端150c2与抵靠部110a接触。
当用户操作具有这种构造的解除杆150时,解除杆150的姿势在通常位置与立起位置之间切换。然后,如图5B所示,通过切换解除杆150的姿势来改变旋转轴150a的位置。结果,支撑旋转轴150a的杆咬合件131的姿势改变,从而使咬合部N中的咬合压力改变。
换句话说,在解除杆150处于通常位置(参考实线所示的解除杆150)并且杆咬合件131设置在如图6所示的与定影辊101相连的位置P1的状态下,加压带103相对于定影辊101被偏置,并且在咬合部N中产生预定的咬合压力。在解除杆150处于立起位置(参考虚线所示的解除杆150)并且杆咬合件131设置在位置P0(位置P0比位置P1更远离定影辊101)的状态下,加压带103处于与定影辊101分离的状态,因而咬合部N中不产生咬合压力。
当图像形成设备1(参考图1)在片材上形成图像时,解除杆150处于通常位置,从咬合部N穿过的片材受预定的咬合压力按压。例如,当定影装置100中发生卡纸时,通过用户的操作来使解除杆150立起并处于立起位置。这样,解除了咬合部N中的咬合压力,从而可以容易地移除片材。
<切换闸160>
图7是示出应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切换闸160的+Y侧端部的示意图。图8是示出切换闸160的操作的说明图。
如图7所示,作为移动部件的实例的切换闸160由纵向沿着Y方向的细长板状部件形成并且具有闸主体160a,闸主体160a沿着传送路径41a或双面传送路径43引导片材。切换闸160还具有:传感器标识部(致动器)160b,其是法线沿着Y方向的板状部件,设置在闸主体160a的Y方向上的两端侧,同时由闸传感器180检测;连接部160c,其将闸主体160a和传感器标识部160b彼此相连;以及旋转轴160d,其沿着Y方向设置。
如图8所示,切换闸160设置成可以围绕旋转轴160d旋转并且可以设置在第一位置(参考图中实线所示的切换闸160)和第二位置(参考图中虚线所示的切换闸160),闸主体160a在第二位置时比在第一位置时更靠下。
在切换闸160设置在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切换闸160利用闸主体160a的上表面将沿着传送路径41从咬合部N传送来的片材引导到朝向传送辊69(参考图1)的路径(第一传送路径)。另外,在切换闸160设置在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切换闸160利用闸主体160a的下表面将从传送辊(传送单元)69传送来的片材引导到双面传送路径(第二传送路径)43。
根据图示实例的切换闸160由于其自身的重量而设置在第二位置并处于通常状态,并且当从咬合部N传送来片材时,切换闸160由于受到片材的推压而设置在第一位置。
<闸传感器180>
图9A是闸传感器180的示意性构造图,图9B是示出闸传感器180与传感器标识部160b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闸传感器180是检测单元的实例,其检测切换闸160的传感器标识部160b的位置。控制单元5(参考图1)接收来自闸传感器180的信号。另外,控制单元5基于来自闸传感器180的信号来检测在咬合部N中发生的卡纸(传送异常)。
具体地说,闸传感器180设置成面对如下区域:如图8所示,当切换闸160围绕旋转轴160d旋转时传感器标识部160b穿过的区域。根据图示实例的闸传感器180设置在如下位置:检测到设置在第一位置的切换闸160的传感器标识部160b,但不检测到设置在第二位置的切换闸160的传感器标识部160b。
更具体地说,闸传感器180设置成从Y方向上的两侧夹包设置在第一位置的切换闸160的传感器标识部160b,如图9A所示。照射单元181设置在夹包着传感器标识部160b的两个侧部中的一个侧部上,光接收单元183设置在另一个侧部上。
如图9B所示,在切换闸160设置在第一位置(参考图中实线所示的切换闸160)的状态下,从照射单元181发射的光束被传感器标识部160b阻挡,致使所发射的光束不能被光接收单元183接收到。光接收单元183未接收到从照射单元181发射的光束的状态被称为非光接收状态。
在切换闸160设置在第二位置(参考图中虚线所示的切换闸160)的状态下,光接收单元183接收到从照射单元181发射的光束。光接收单元183接收到从照射单元181发射的光束的状态被称为光接收状态。
下面再次参考图8来描述定影装置100的咬合部N中有无片材与闸传感器180的检测状态之间的关系。
首先,在定影装置100的咬合部N中不存在片材的状态下,切换闸160由于其自身的重量而设置在第二位置,如上所述(参考图中虚线所示的切换闸160)。在这种情况下,闸传感器180处于光接收状态。
在定影装置100的咬合部N中存在片材的状态下,切换闸160由于被片材抬起而设置在第一位置(参考图中实线所示的切换闸160)。在这种情况下,闸传感器180处于非接收光状态。
这里,考虑到从咬合部N穿过的片材,在片材穿过咬合部N之前闸传感器180处于光接收状态,在片材穿过咬合部N的过程中闸传感器180处于非光接收状态,并且在片材穿过咬合部N之后闸传感器180又恢复到光接收状态。利用光接收状态和非光接收状态之间的切换,闸传感器180起到所谓的纸张穿过传感器的作用。另外,闸传感器180检测切换闸160的移动,以检测片材传送异常。
在片材穿过咬合部N的过程中,如果片材处于通常传送状态,则闸传感器180的非光接收状态的持续时间(基准时间)由片材的尺寸确定。当咬合部N中发生卡纸从而导致传送异常时,非光接收状态所持续的时间长度比基准时间长。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的非光接收状态所持续的时间长度超过了由片材的尺寸确定的基准时间时,判定咬合部N中发生了卡纸。
例如,当闸传感器180处于非光接收状态时,闸传感器180将预定信号输出到控制单元5(参考图1)。接收到信号的控制单元5对信号所持续的时间长度进行计数,并将信号所持续的时间长度与预先存储的基准时间进行比较。当信号所持续的时间长度超过基准时间时,控制单元5停止图像形成单元10的图像形成操作。另外,用户界面7显示咬合部N中发生了卡纸。用户从显示内容中得知,需要使用解除杆150(参考图3)等将存在于咬合部N中的片材移除。
<垫片190>
图10是应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垫片190的示意性构造图。图11是示出垫片190与偏置部30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图12是示出垫片190与切换闸160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为了便于绘图,图11和图12所示的杆咬合件131的形状与图4等所示的形状局部不同。然而,形状的差异不会改变杆咬合件131的上述功能。
通常,定影辊101和加压带103中的至少一者需要具有弹性,以确保定影装置100的咬合部N的面积。在图示实例中,通过使加压带103和加压垫107具有弹性来确保咬合部N的面积。
这里,以加压垫107为例,当加压垫107受压的状态持续时,加压垫107至少暂时地变形(仍保留咬合痕迹)。这种变形可能导致在片材上形成的图像的图像质量差以及定影装置100进行操作期间产生周期性噪声。另外,当加压垫107受压的状态持续时(例如包括作为服务部件和存货存储起来的情况以及在定影装置100安装到图像形成设备1上之后却长时间不使用定影装置100的情况)加压垫107更容易发生变形。
在本实施例中,垫片190可以利用简单构造解除咬合部N中的咬合压力,从而可以用来抑制加压垫107的变形。
如图10所示,作为附接分离部件的实例的垫片190具有:手柄191,其由用户抓握;杆咬合件收纳部193,其收纳杆咬合件131的垫片凸部131e;抵靠部195,其抵靠在形成于壳体110中的插入口110b的内周壁上;爪部197,其与壳体110卡合;以及闸支撑单元199,其设置在壳体110外侧,以支撑切换闸160的连接部160c。
垫片190插入壳体110的插入口110b中。这样,咬合部N中的咬合压力被解除。
将详细描述通过插入垫片190来解除咬合部N中的咬合压力,例如,用户将解除杆150设置在立起位置,从而将杆咬合件设置在位置P0(参考图6)。这样,咬合部N中的咬合压力被解除。
然后,在通过例如抬升切换闸160来将切换闸160设置在第一位置的同时,将垫片190插入到插入口110b中。更具体地说,垫片190的爪部197和抵靠部195插入到插入口110b中。在这种情况下,垫片190的闸支撑单元199朝壳体110与连接部160c之间移动,并且垫片190的闸支撑单元199的上表面与连接部160c接触。
在这种状态下,解除杆150向通常位置返回。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当解除杆150向通常位置返回时,由于如图11所示地设置垫片190,所以杆咬合件131仍然保持为设置在位置P0(参考图6)。换句话说,尽管杆咬合件131要沿箭头E方向(参考图4)旋转,但垫片190的抵靠在插入口110b的内周壁上的抵靠部195利用杆咬合件收纳部193来支撑杆咬合件131的垫片凸部131e,从而阻止了杆咬合件131的旋转。
这样,旋转受到垫片190限制的杆咬合件131定位在位置P0,从而使咬合部N中的咬合压力解除的状态持续。
另外,切换闸160处于被垫片190限制了移动的状态,因而使搬运期间的切换闸160振动所导致的切换闸160的破损以及切换闸160所导致的异常噪声减少。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垫片190的闸支撑单元199支撑连接部160c,如图12所示,从而使切换闸160设置在第一位置并使闸传感器180处于非光接收状态。换句话说,垫片190导致闸传感器180检测到切换闸160处于传送异常的状态。
当操作定影装置100时,用户将设置在插入口110b中的垫片190移除。当将设置在插入口110b中的垫片190移除时,杆咬合件131旋转并从位置P0移动到位置P1,从而在咬合部N中产生咬合压力。另外,切换闸160移动到第二位置,从而使闸传感器180处于光接收状态。
当在设置于插入口110b中的垫片190未被移除的状态下操作定影装置100时,会在咬合部N中的咬合压力被解除的状态下执行定影处理。这样,形成在片材上的图像会出现定影不良。而且,这种定影不良可能不被识别为异常情况。
因此,本示例性实施例具有以下构造,以避免在垫片190未被移除的情况下进行图像形成。
首先,控制单元5是附接分离识别单元、插入识别单元和判断单元的实例,且判断:当向图像形成设备1(或定影装置100)供电时,是否接收到从处于非光接收状态下的闸传感器180输出的预定信号。换句话说,控制单元5根据由闸传感器180检测到的切换闸160的状态来识别垫片190的附接分离的状态。
然后,当控制单元5接收到来自闸传感器180的预定信号时,控制单元5在用户界面7上显示建议移除垫片190的画面。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在用户界面7上显示示出所要移除的垫片190所处的位置的示意图。用户从该显示内容中得知垫片190需要移除。另外,由于用户界面7上的显示内容,所以不必预先在垫片190上粘贴示出必须移除垫片190的纸条(标签)。另外,可以将控制单元5和用户界面7视为显示单元。
控制单元5在接收到来自闸传感器180的预定信号时,可以控制不启动图像形成。这样,垫片190可以被可靠地移除,而不会被忘记。
另外,本示例性实施例可以视为这种情况:由于垫片190的布置形成了片材传送异常状态(闸传感器180处于ON的特殊状态),所以不会忘记移除垫片190。
此外,由于当向图像形成设备1供电时判断控制单元5是否接收到从闸传感器180输出的预定信号,所以改善了对图像形成启动且片材传送之后的片材传送异常情况的检测精度。
这样,与定影装置100自身设置有用于在不使用定影装置100时解除咬合压力的整套机构的不同构造相比,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100的构造更为简化。
与本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是,在定影装置100自身设置有用于在不使用定影装置100时解除咬合压力的整套机构的构造的情况下,利用例如使得定影装置100插入图像形成设备1中或者从图像形成设备1移出的操作来实现从咬合压力被解除的状态转变到咬合状态。
然而,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不是利用使定影装置100插入或移出的操作,而是利用移除垫片190的操作来实现从咬合压力被解除的状态转变到咬合状态。这样,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用户在执行使定影装置100插入或移出的操作时的操作力得到减小并且改善了插入和移除定影装置100时的可操作性。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即使在定影装置100已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1上的状态下,仍然可以保持咬合压力被解除的状态。
在以上描述中,通过组合定影辊101和加压带103来形成咬合部N。然而,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辊与辊之间的组合或者带与带之间的组合。
另外,在以上描述中,总共有两个闸传感器180设置在壳体110的Y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侧。然而,闸传感器180可以构造成仅设置在壳体110的Y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侧。此外,在以上描述中,虽然总共有两个垫片190设置在壳体110的Y方向上的两端侧,但垫片190可以构造成仅设置在壳体110的一端侧。
在以上描述中,设置在图像形成设备1中的控制单元5接收来自闸传感器180的预定信号。然而,定影装置100可以构造成具有用于控制定影单元100的操作的定影控制单元(未示出)。定影控制单元通过接收来自闸传感器180的预定信号来检测垫片190是否未被移除。
出于示例和说明的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说明。其意图不在于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许多修改和变型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说明实施例是为了最佳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他人员能够理解各种实施例的发明和适合于特定预期应用的各种修改。其目的在于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定影装置,包括:
定影部件,其将色调剂定影到记录材料上;
加压部件,在所述定影部件与所述加压部件之间形成咬合部,记录材料从所述咬合部穿过;
移动部件,其设置成能响应在从所述咬合部穿过的记录材料的传送路径上记录材料的穿过而移动;
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移动部件的有无;
变位机构,其使所述加压部件相对于所述定影部件的位置改变;以及
附接分离部件,其以能分离的方式设置在面对所述变位机构的面对位置,并与所述移动部件接触,
其中,所述移动部件具有闸主体、传感器标识部以及将所述闸主体和所述传感器标识部连接的连接部,并且所述附接分离部件构造成与所述连接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还包括:
附接分离识别单元,其根据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移动部件的状态来识别所述附接分离部件的附接分离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
当所述附接分离部件设置在所述面对位置时,所述附接分离部件利用所述变位机构使所述加压部件和所述定影部件分离,并允许所述检测单元检测记录材料与所述移动部件接触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影装置,还包括:
判断单元,当所述定影装置被供电时,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检测单元是否检测到记录材料与所述移动部件接触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影装置,还包括:
显示单元,当所述判断单元判定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记录材料与所述移动部件接触的状态时,所述显示单元进行显示,以建议移除所述附接分离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
所述移动部件将记录材料引导到朝着传送单元的第一传送路径,以及将记录材料引导到朝着色调剂图像形成单元的第二传送路径,所述传送单元传送从所述咬合部传送来的记录材料,所述色调剂图像形成单元在与经过反转并从所述传送单元传送来的记录材料的已定影有色调剂的表面相反的表面上形成色调剂图像。
7.一种定影装置,包括:
定影部件,其将色调剂定影到记录材料上;
加压部件,在所述定影部件与所述加压部件之间形成咬合部,记录材料从所述咬合部穿过;
移动部件,其设置成能响应在从所述咬合部穿过的记录材料的传送路径上记录材料的穿过而移动;
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移动部件的有无;
变位机构,其使所述加压部件相对于所述定影部件的位置改变;
插入口,附接分离部件插入所述插入口中,所述附接分离部件以能分离的方式设置在面对所述变位机构的面对位置并与所述移动部件接触;以及
插入识别单元,其根据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移动部件的状态来识别插入到所述插入口中的所述附接分离部件的有无,
其中,所述移动部件具有闸主体、传感器标识部以及将所述闸主体和所述传感器标识部连接的连接部,并且所述附接分离部件构造成与所述连接部接触。
8.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色调剂图像形成单元,其在记录材料上形成色调剂图像;
定影部件,其将所述色调剂图像形成单元所形成的所述色调剂图像定影到记录材料上;
加压部件,在所述定影部件与所述加压部件之间形成咬合部,记录材料从所述咬合部穿过;
移动部件,其设置成能响应在从所述咬合部穿过的记录材料的传送路径上记录材料的穿过而移动;
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移动部件的有无;
变位机构,其使所述加压部件相对于所述定影部件的位置改变;
附接分离部件,其以能分离的方式设置在面对所述变位机构的面对位置并与所述移动部件接触;以及
附接分离识别单元,其根据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移动部件的状态来识别所述附接分离部件的附接分离状态,
其中,所述移动部件具有闸主体、传感器标识部以及将所述闸主体和所述传感器标识部连接的连接部,并且所述附接分离部件构造成与所述连接部接触。
CN201410252862.3A 2013-10-22 2014-06-09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Active CN1045706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18992 2013-10-22
JP2013218992A JP6268910B2 (ja) 2013-10-22 2013-10-22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0667A CN104570667A (zh) 2015-04-29
CN104570667B true CN104570667B (zh) 2018-04-03

Family

ID=52826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52862.3A Active CN104570667B (zh) 2013-10-22 2014-06-09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64451B2 (zh)
JP (1) JP6268910B2 (zh)
CN (1) CN1045706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57971B2 (ja) * 2013-03-28 2015-08-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128494A (ja) * 2017-02-06 2018-08-16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定着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47215B1 (en) * 2002-07-08 2003-11-1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presence of a shipping insert of a printing device
JP2009003109A (ja) * 2007-06-20 2009-01-08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定着ユニットに用いられるスペーサ、その取り外し忘れの防止のための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CN101937183A (zh) * 2009-06-29 2011-01-0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传送路径切换结构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768489A (zh) * 2011-05-06 2012-11-07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62791B1 (en) * 1988-10-03 1995-03-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H06250561A (ja) * 1993-02-26 1994-09-09 Canon Inc 定着装置の加圧力切換装置
JPH11296017A (ja) * 1998-04-08 1999-10-29 Canon Inc 定着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083823A (ja) * 1999-09-10 2001-03-30 Matsushita Graph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3739238B2 (ja) * 1999-10-29 2006-01-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561473B1 (ko) * 2003-10-27 2006-03-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의 정착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US7215899B2 (en) * 2004-02-27 2007-05-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emperature sensing element for sensing temperature of recording material
EP1569046A1 (en) * 2004-02-27 2005-08-3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forming apparatus with a detector unit for detecting the temperature of a recording medium
JP2006030742A (ja) 2004-07-20 2006-02-02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の定着装置
JP4604667B2 (ja) * 2004-11-11 2011-01-0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20766B2 (ja) * 2006-12-27 2013-01-1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89393A (ja) * 2007-01-31 2008-08-2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548536B2 (ja) * 2008-03-21 2010-09-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定着装置
WO2011074077A1 (ja) * 2009-12-15 2011-06-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47215B1 (en) * 2002-07-08 2003-11-1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presence of a shipping insert of a printing device
JP2009003109A (ja) * 2007-06-20 2009-01-08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定着ユニットに用いられるスペーサ、その取り外し忘れの防止のための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CN101937183A (zh) * 2009-06-29 2011-01-0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传送路径切换结构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768489A (zh) * 2011-05-06 2012-11-07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81976A (ja) 2015-04-27
JP6268910B2 (ja) 2018-01-31
US20150110524A1 (en) 2015-04-23
US9164451B2 (en) 2015-10-20
CN104570667A (zh) 2015-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58626B1 (ko) 화상형성장치
EP2733376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power transmitting apparatus
CN1158579C (zh) 图象加热装置
CN101477321B (zh) 片材输送设备以及成像设备
KR101521076B1 (ko) 화상형성장치와 그 급지장치
EP2009508A1 (en) Colou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738473B2 (en) Sheet detecting apparatus,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284143B2 (en) Sheet transport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423726B2 (en) Drive transmitter, driving device incorporating the drive transmitt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driving device
KR101940296B1 (ko) 급지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US9586775B2 (en)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4570667B (zh)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4516248B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7641189B2 (en) Sheet feed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ooperating supply tray pressing plate and sheet separation element
US981176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drawable section with multiple electrical loads
US8820733B2 (en)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heet feeding device
EP2634638B1 (en) Post-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KR102164239B1 (ko) 스캐너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JP6168807B2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360426B2 (en) Medium pressuriz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KR20190123063A (ko) 이미지 형성 장치의 반송롤러 제어를 통한 오송방지
JP2008169024A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