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65440A - 致冷剂切换阀及具备致冷剂切换阀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致冷剂切换阀及具备致冷剂切换阀的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565440A CN104565440A CN201410524394.0A CN201410524394A CN104565440A CN 104565440 A CN104565440 A CN 104565440A CN 201410524394 A CN201410524394 A CN 201410524394A CN 104565440 A CN104565440 A CN 10456544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t board
- valve body
- refrigerant
- mentioned
- m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5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5
- 235000013312 flour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3801 mil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3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8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5000013311 vegetabl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Tin Chemical compound [Sn]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10000005239 tubu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227 gr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257 tha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6200 vapor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19 bra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734 Polyphenylene sulf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14 freez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10 free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NNPPMTNAJDCUHE-UHFFFAOYSA-N isobuta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 NNPPMTNAJDCUH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069 polyphenylene sulf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7594 Oryza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830 Polyurethane Foam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61 beverag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760 body tempera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91 carbon mon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783 friction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ZZUFCTLCJUWOSV-UHFFFAOYSA-N furosemide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S(=O)(=O)N)=CC(C(O)=O)=C1NCC1=CC=CO1 ZZUFCTLCJUWOS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015 heat resistant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61 inert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74 insulation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282 iso-but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96 polyurethane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95 saturated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4 solid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87 spin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WFKWXMTUELFFGS-UHFFFAOYSA-N tungsten Chemical compound [W] WFKWXMTUELFFG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21 tungst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7 tungst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 F16K11/07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pivoted closure members
- F16K11/074—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pivoted closure members with flat sealing fa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4—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sliding valves
- F16K27/044—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sliding valves slide valves with flat obturating members
- F16K27/045—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sliding valves slide valves with flat obturating members with pivotal obturating memb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Valve Housings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致冷剂的切换性能提高了的致冷剂切换阀及具备该致冷剂切换阀的设备。一种致冷剂切换阀,具备阀座板、具备通过转动与上述阀座板的第一面滑动接触的阀体滑动接触面的阀体、以及通过上述阀体的中心的阀体轴,该该致冷剂切换阀的特征在于,在上述阀座板与上述阀体滑动接触面滑动接触的上述第一面的区域设置有底的转子轴孔,上述阀体轴被压入固定在上述转子轴孔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致冷剂切换阀及具备致冷剂切换阀的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本发明的背景技术,具有下述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发明。
在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4112918号公报)中公开了“在阀座板13及管支撑板14上形成有作为直线孔的压入转子支承轴18及阀体支承轴35的基端侧的轴孔13d、14d、13e、14e,利用钎焊将转子支承轴18的基端侧固定在轴孔13e、14e上,利用钎焊将阀体支承轴35的基端侧固定在轴孔13e、14e上”的结构(第0031段、图9)。
在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346227号公报)中公开了“阀座板7在与设在上述板2上的阀主体的上轴孔2b对应的位置设有下轴孔7a”的结构(第0022段、图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11291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346227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中,转子支承轴与阀体支承轴均压入设在阀座板上的作为贯通孔的轴孔中并通过焊剂(钎焊)固定,因此,需要在轴与轴孔之间具有焊剂流入的间隙,在阀座板与轴的直角度精度方面存在界限,并且,有时焊剂通过轴孔与轴之间的间隙从阀座板的背面渗出到表面侧,存在渗出的焊剂妨碍阀座板与阀体的密合的场合。
另外,阀体支承轴与阀体设在比阀座板的中心偏向外周侧的位置,因此,存在焊接阀座板与密封壳体(阀壳体)的外周时的热容易传递到阀体,存在树脂制的阀体温度上升且容易热变形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结构中,为了支撑阀主体12及转子6,是隔着阀主体12设置圆板状的板2与阀座薄板7的结构,是轴12a的上端部通过压缩螺旋弹簧13嵌入阀体的上轴孔2b,并且,轴12a的下端部嵌入上述阀座薄板7的下轴孔7a的结构,因此,要求组装时阀体的上轴孔2b与阀座薄板的下轴孔7a之间具有高的同轴度。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并未公开任何使上轴孔2b与下轴孔7a的同轴度为高精度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状,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提高致冷剂的切换性能的致冷剂切换阀。另外,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具备该致冷剂切换阀,且能根据设备的实际使用状态进行致冷剂的切换的低成本的设备。
为了解决这种课题,第一本发明的致冷剂切换阀的特征在于,具备阀座板、具备通过转动与上述阀座板的第一面滑动接触的阀体滑动接触面阀体的阀体、以及过上述阀体的中心的阀体轴,在上述阀座板与上述阀体滑动接触面滑动接触的上述第一面的区域设置有底的转子轴孔,上述阀体轴被压入固定在上述转子轴孔。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为了抑制以在致冷剂切换阀的制造时的焊接等加工为起因的影响等,提高阀体与阀座板的平滑性等,能够提供致冷剂的切换性能提高的致冷剂切换阀。另外,根据具备该致冷剂切换阀的设备的实际使用状态,能切换致冷剂,实现低成本的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前方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正面外观图。
图2是表示冰箱的箱内结构的图1的E-E剖视图。
图3是表示冰箱的箱内的功能结构的主视图。
图4是放大表示图2的冷却器附近的主要部分放大说明图。
图5是表示使用了第一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的致冷剂路径的第一模式的图。
图6是表示使用了第一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的致冷剂路径的第二模式的图。
图7是表示使用了第一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的致冷剂路径的第三模式的图。
图8是表示使用了第一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的致冷剂路径的第四模式的图。
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的G方向向视图。
图11是图10的F-F剖视图。
图12是表示致冷剂切换阀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是假想从致冷剂切换阀卸下定子壳体与阀壳体而透视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转子小齿轮、空转齿轮与阀体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的连通口的配置与阀体滑动接触面的形状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的阀体的转动与开闭状态的说明图。
图16是说明切换第一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时的从第一状态到第四状态的致冷剂切换阀的内部结构与致冷剂路径的图。
图17是表示致冷剂切换阀的第二阀座板部、阀体与连通管的剖面的放大局部剖视图。
图18是表示在致冷剂切换阀的阀座板上焊接致冷剂流入管、致冷剂流出管与空转轴的状态的F-F剖视图。
图19是表示在致冷剂切换阀的阀座板上焊接致冷剂流入管、致冷剂流出管与空转轴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扩宽致冷剂流入管的一部分并暂时固定在阀座板上的状态的图。
图21是致冷剂切换阀的阀座板的剖视图。
图22是表示阀座板的最外周部与阀壳体的位置关系的剖视图。
图2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的从第一状态到第三状态的致冷剂切换阀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2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的阀体的形状的立体图。
图2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的从第一状态到第四状态的致冷剂切换阀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26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的从第一状态到第二状态的致冷剂切换阀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27是表示连通管侧的压力上升时的致冷剂切换阀的阀座板、阀体与连通管的剖面的放大局部剖视图。
图28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的阀座板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1—冰箱(设备),1H2—开口周缘部,7—冷却器(蒸发器),17—结露防止配管(致冷剂流通部),51—压缩机,52—冷凝器,54—减压机构,60—致冷剂切换阀,66—阀壳体(壳体),67—阀座板(壳体),67a—第一阀座板(壳体),67b—第二阀座板(阀座),68—流入管,69—连通管(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第三连通管),69b—连通管(第一连通管),69c—连通管(第二连通管),69d—连通管(第三连通管),71—阀体轴,72—转子轴孔(有底孔),80—阀体,81—阀体滑动接触面,82—连通凹部(连通槽),86—板弹簧(加力机构),87—连通管孔(连通管连接部、第一连通口、第二连通口、第三连通口),88—连通孔(连通管连接部、第一连通口、第二连通口、第三连通口),89—流入管孔,90—精研磨面,91—正方形,92—阀体轴,93—转子轴,94—扩宽部,95—压接部,96—间隙,97—凸量,98—焊接部,A—流入口(流入管连接部),B—连通口(连通管连接部,第一连通口),C—连通口(连通管连接部,第二连通口),D—连通口(连通管连接部,第三连通口)。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即实施方式。另外,在各图中,对同样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而表示,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从前方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正面外观图。图2是表示冰箱的箱内结构的图1的E-E剖视图。图3是表示冰箱的箱内的功能结构的主视图。图4是放大表示图2的冷却器附近的主要部分放大说明图。
<使用致冷剂切换阀60的设备(冰箱1)的结构>
在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60(参照图9等)前,首先,作为具备致冷剂切换阀60(参照图9等)的设备,列举冰箱1,使用图1至图4进行说明。
如图1、图3所示,冰箱1在其主体的冰箱主体1H上从上方具备冷藏室2、左右排列的制冰室3及上级冷冻室4、下级冷冻室5、蔬菜室6。另外,冷藏室2及蔬菜室6是冷藏温度带的贮藏室,例如,为大约3~5℃的温度。另外,制冰室3、上级冷冻室4及下级冷冻室5是冷冻温度带的贮藏室,例如为大约-18℃的温度。
如图1所示,冷藏室2在前方侧具备被左右分割的对开式(所谓的法兰西式)冷藏室门2a、2b。另外,制冰室3、上级冷冻室4、下级冷冻室5、蔬菜室6分别具备拉出式制冰室门3a、上级冷冻室门4a、下级冷冻室门5a、蔬菜室门6a。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存在将冷藏室门2a、2b、制冰室门3a、上级冷冻室门4a、下级冷冻室门5a、蔬菜室门6a简称为门2a、2b、3a、4a、5a、6a的场合。
门2a、2b、3a、4a、5a、6a在内侧周围设有橡胶制的门衬垫15(参照图2)。在关闭各门2a、2b、3a、4a、5a、6a时,通过门衬垫15弹性变形且与冰箱主体前面16的开口周缘部1H2密合而相对于外部空间堵塞贮藏空间(冷藏室2、制冰室3、上级冷冻室4、下级冷冻室5、蔬菜室6)并封闭,抑制冷气从贮藏空间向外部泄漏。
冰箱1作为门打开检测报告机构,在冰箱主体1H上具有分别检测门2a、2b、3a、4a、5a、6a的开闭状态的门传感器(未图示)、在判断为各门2a、2b、3a、4a、5a、6a打开的状态持续规定时间(例如1分钟以上)的场合用报告音报告用户的蜂鸣器(未图示)。
另外,冰箱1具有用户用于进行冷藏室2的温度设定、上级冷冻室4、下级冷冻室5的温度设定的温度设定器。温度设定器是具有操作部及显示部的图1所示的控制面板40。
如图2所示,冰箱主体1H的箱外与箱内由绝热箱体10绝热并隔开,该绝热箱体10通过在树脂制的内箱10a与钢板制外箱10b之间填充发泡绝热材料(发泡聚氨酯)而形成。另外,冰箱主体1H的绝热箱体10为了提高绝热性能,沿外箱10b的内表面安装热传递率更低的多个真空绝热材料14。
冰箱1的箱内的冷藏温度带与冷冻温度带的温度带不同的沿上下方向配置的多个贮藏室为了抑制热泄漏,由绝热分隔壁11a、11b绝热地划分。
即,利用上绝热隔壁11a,作为冷藏温度带的贮藏室的冷藏室2、作为冷冻温度带的贮藏室的上级冷冻室4及制冰室3(参照图1,在图2中制冰室3未图示)绝热地被分隔。另外,利用下绝热隔壁11b,作为冷冻温度带的贮藏室的下级冷冻室5、作为冷藏温度带的贮藏室的蔬菜室6绝热地被分隔。
如图2所示,在冷藏室门2a、2b的箱内侧,向箱内侧突出地具备用于收纳(贮藏)饮料等的多个门兜13。另外,冷藏室2利用载置食品等的多个搁架12在铅垂方向上划分为多个贮藏空间。
具有拉出式门的制冰室3、上级冷冻室4、下级冷冻室5及蔬菜室6在各贮藏室的前方所具备的各门3a、4a、5a、6a的后方一体地分别设有收纳容器3b、4b、5b、6b。并且,通过将手钩在门3a、4a、5a、6a的未图示的把手部上并向跟前侧拉,拉出收纳容器3b、4b、5b、6b。
<结露防止>
在此,当打开冷藏室主体1H的各门2a、2b、3a、4a、5a、6a时,温暖的外部大气与冰箱主体前面16的开口周缘部1H2接触。特别地,由于制冰室3、上级冷冻室4、下级冷冻室5内是冰点下的冷冻温度带(例如-18℃),因此,在打开门3a、4a、5a的场合,外部大气由于与冰箱主体前面16的开口周缘部1H2接触被冷却而成为露点以下,为外部大气中的水分容易结露在冰箱主体前面16上的状态。
另外,当以结露在冰箱主体前面16的状态关闭门3a、4a、5a时,门衬垫15与冰箱主体前面16之间的水滴被冷却为冰点下,有可能冻结。
因此,如图2、图3所示,在制冰室3、上级冷冻室4、下级冷冻室5的开口周缘部1H2上,为了以防止结露为目的温暖开口周缘部1H2而提高露点的温度,埋设有使通过后述的冷凝器52后的高温的致冷剂通过的致冷剂配管17。在此,在致冷剂配管17中流动的致冷剂的温度(通过后述的冷凝器52后的致冷剂的温度)比箱外温度(外部空间的温度)高,例如,设定为在箱外温度为30℃时,为33℃左右。
这样,致冷剂配管17具有利用流动的致冷剂的热加热冰箱主体前面16的开口周缘部1H2,抑制外部大气中的水分结露及冻结的功能。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致冷剂配管17称为“结露防止配管17”。
另外,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结露防止配管17为设在制冰室3、上级冷冻室4、下级冷冻室5的开口周缘部1H2的结构,但可以为设在冷藏室2、蔬菜室6的开口1H2上的结构,在该场合,同样得到防止结露的效果。
<冷气循环>
如图2、图3所示,冷却器7配设在下级冷冻室5的大致里侧所具备的冷却器收纳室8内。冷却器7构成为在冷却器配管7d上安装用于扩大传热面积的多个翅片,进行冷却器配管7d内的致冷剂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
另外,在冷却器7的上方设有箱内送风机9(例如马达驱动的风扇)。由冷却器7热交换并变冷的空气(以下,将在冷却器7中热交换的低温的空气称为“冷气”)利用箱内送风机9,并通过冷藏室送风通道22、蔬菜室送风通道25、制冰室送风通道26a、上级冷冻室送风通道26b及下级冷冻室送风通道27,向冷藏室2、蔬菜室6、制冰室3、上级冷冻室4及下级冷冻室5的各贮藏室输送。并且,向冷藏室2、制冰室3、上级冷冻室4、下级冷冻室5及蔬菜室6的各送风通道22、26a、26b、27、25如图2所示,设在冰箱主体1H的各贮藏室的背面侧。
安装箱内送风机9的送风机支撑部30对冷却器收纳室8与冷冻温度带室背面分隔件29之间进行划分。
如图4所示,形成有分别向制冰室3、上级冷冻室4、下级冷冻室5吹出冷气的吹出口3c、4c、5c的冷冻温度带室背面分隔件29划分上级冷冻室4、制冰室3及下级冷冻室5、冷却器收纳室8之间。
送风机罩31以覆盖箱内送风机9的前面的方式配置。在送风机罩31与冷冻温度带室背面分隔件29之间形成用于将由箱内送风机9送出的冷气导向吹出口3c、4c、5c的、制冰室送风通道26a、上级冷冻室送风通道26b及下级冷冻室送风通道27。
另外,在送风机罩31的上部形成吹出口31a,在吹出口31a附近设有冷冻温度带室冷气控制机构21。
另外,送风机罩31起到将由箱内送风机9送出的冷气向冷藏温度带室冷气控制机构20侧输送的作用。即,未流向设在送风机罩31上的冷冻温度带室冷气控制机构21侧的冷气如图4所示,经过冷藏室上游通道23导向冷藏温度带室冷气控制机构20侧。
另外,送风机罩31在箱内送风机9的前面具备整流部31b。整流部31b对吹出的冷气引起的乱流进行整流,防止产生噪音。
<挡板>
冷却器7的冷气向哪个贮藏室输送由图2、图3所示的冷藏温度带室冷气控制机构20及冷冻温度带室冷气控制机构21的开闭控制。
在此,冷藏温度带室冷气控制机构20是具备独立的两个第一、第二开口部20a、20b(参照图3)的所谓成对挡板,通过开闭第一开口20a,控制向冷藏室送风通道22的输送,通过开闭第二开口20b,控制向蔬菜室送风通道25的输送。
如图4所示,冷冻温度带室冷气控制机构21是具备单独的开口部的单一挡板,通过开闭开口部,控制向制冰室送风通道26a、上级冷冻室送风通道26b及下级冷冻室送风通道27的送风。
<利用挡板的冷藏室2的冷却>
在冷却冷藏室2时,当使冷藏温度带室冷气控制机构20的第一开口20a为打开状态时,冷气经过冷藏室上游通道23(参照图4)及冷藏室送风通道22,从设为多级的吹出口2c(参照图3)向冷藏室2输送。并且,冷却了冷藏室2的冷气从设在冷藏室2的下部的返回口2d经过冷藏室返回通道24,向冷却器收纳室8内从其侧方下部流入,与冷却器7热交换而被冷却。
<利用挡板的蔬菜室6的冷却>
在冷却蔬菜室6时,当使冷藏温度带室冷气控制机构20的第二开口20b为打开状态时,冷气经过冷藏室上游通道23及蔬菜室送风通道25(参照图3)从吹出口6c(参照图3)向蔬菜室6输送。并且,冷却了蔬菜室6的冷气经过返回口6d,向冷却器收纳室8内从其下部流入,与冷却器7热交换而被冷却。
并且,冷藏温度比冷藏室2稍高,因此,在蔬菜室6中循环的风量比在冷藏室2中循环的风量或在冷冻温度带室3、4、5中循环的风量少。
<利用挡板的冷冻室3、4、5的冷却>
在冷却冷冻室3、4、5时,当使冷冻温度带室冷气控制机构21为打开状态时,冷气经过制冰室送风通道26a、上级冷冻室送风通道26b,从吹出口3c、4c分别向制冰室3、上级冷冻室4输送。另外,冷气经过下级冷冻室送风通道27(参照图2)从吹出口5c向下级冷冻室5输送。这样,冷冻温度带室冷气控制机构21安装在送风机罩31(参照图4)的上方,使向配置在其下方的冷冻室3、4、5的送风容易。
通过制冰室送风通道26a输送到制冰室3的冷气、及通过上级冷冻室送风通道26b输送到上级冷冻室4的冷气向配置在下方的下级冷冻室5下降。并且,与通过下级冷冻室送风通道27输送到下级冷冻室5的冷气一起通过设在下级冷冻室5的里下方的冷冻室返回口28流入冷却器收纳室8内,与冷却器7热交换而被冷却。
并且,冷冻室返回口28的横宽尺寸是与冷却器7的宽度尺寸大致相等的横宽。
另外,以在冷藏温度带室冷气控制机构20及冷冻温度带室冷气控制机构21为打开状态时,大部分冷气向冷冻温度带室冷气控制机构21侧输送,剩下的其他冷气被导向冷藏温度带室冷气控制机构20侧的方式构成各送风通道等。由此,在作为温度带不同的贮藏室的冷冻温度带室(制冰室3、上级冷冻室4及下级冷冻室5)及冷藏温度带室(冷藏室2及蔬菜室6)能够利用一个冷却器7供给冷气。
如上所述,向冰箱主体1H的各贮藏室输送的冷气的切换通过分别适当对冷藏温度带室冷气控制机构20及冷冻温度带室冷气控制机构21进行开闭控制来进行。
<除霜装置的除霜加热器35>
如图4所示,在冷却器7的下方设置作为除霜机构的除霜加热器35。在除霜加热器35的上方设有上部罩36,用于防止除霜水滴下到除霜加热器35。
由附着在冷却器7及其周围的冷却器收纳室8的壁上的霜的除霜(融解)而产生的除霜水流入冷却器收纳室8的下部所具备的桶32后,通过排水管33到达配设在机械室50的蒸发皿并贮存,利用由后述的压缩机51(参照图3)或冷凝器52产生的热而蒸发,排出到冰箱1外。
<机械室>
如图3所示,在绝热箱体10的下部背面(里)侧设有机械室50。
在机械室50中配置压缩致冷剂而使其成为高温、高压并排出的压缩机51、对致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冷凝器52、促进冷凝器52的致冷剂与空气的热交换的箱外送风机53、作为细管的减压机构54以及致冷剂切换阀60。
另外,压缩机51、冷凝器52、减压机构54及致冷剂切换阀60利用配管与冷却器7或结露防止配管17连接,形成致冷剂流通的致冷剂路径(致冷剂回路)(使用图5至图8于后述)。
<传感器、控制系统>
如图2所示,在冰箱主体1H的顶壁1H1的上面里侧,作为控制单元配置安装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ROM(Read Only Memory)、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存储器等的微机、接口电路等的作为控制单元的控制基板41。
在冰箱1上设有检测箱外的温度环境(外部大气温度)的外部大气温度传感器42、例如使用水分吸附型的固体电解质检测箱外的湿度环境(外部大气湿度)的外部大气湿度传感器43、检测冷藏室2的温度的冷藏室温度传感器44、检测蔬菜室6的温度的蔬菜室温度传感器45、检测冷冻温度带室(制冰室3、上级冷冻室4及下级冷冻室5)的温度的冷冻室温度传感器46、检测冷却器7的温度的冷却器温度传感器47等温度传感器。由这些传感器检测的温度作为检测信号输入控制基板41。
另外,控制基板41与分别检测门2a、2b、3a、4a、5a、6a的开闭状态的门传感器(未图示)、设在冷藏室门2a的控制面板40(参照图1)电连接。
并且,控制基板41通过执行预先存储在上述ROM中的控制程序,进行压缩机51的接通/断开或旋转速度的控制、对冷藏温度带室冷气控制机构20及冷冻温度带室冷气控制机构21分别进行开闭驱动的各个驱动马达(未图示)的控制、箱内送风机9的接通/断开或旋转速度的控制、箱外送风机53(参照图3)的接通/断开或旋转速度等控制、报告门打开状态的蜂鸣器(未图示)的接通/断开、致冷剂切换阀60的切换动作等控制,总体地控制冰箱1整体的运转。
以上是作为设备的冰箱1的结构。
<致冷剂路径(致冷剂回路)>
接着,使用图5至图8说明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60(参照图3、图9等)的冰箱1的致冷剂路径(致冷剂回路)、运转模式。
图5是表示使用了第一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60的致冷剂路径的第一模式的图。图6是表示使用了第一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60的致冷剂路径的第二模式的图。图7是表示使用了第一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60的致冷剂路径的第三模式的图。图8是表示使用了第一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60的致冷剂路径的第四模式的图。
图5的第一模式是通常模式,是在结露防止配管17(参照图2、图3)上输送高温致冷剂,抑制结露的结露防止模式。
图6的第二模式是在没有结露可能性的环境中,致冷剂在结露防止配管17中分支的旁通模式。
图7的第三模式是使压缩机51停止的停止模式。
图8的第四模式是从结露防止配管17回收致冷剂并实现节能的致冷剂回收模式。
致冷剂切换阀60是连接有四个连通管(使用图9等后述的流入管68、连通管69b、69c、69d),具备一个流入口A、三个连通孔B、C、D的所谓四方阀。
即,在流入口A上连接流入管68,在三个连通孔B、C、D上分别连接连通管69b、69c、69d。
如图5所示,在流入口1A的上游侧连接第一致冷剂配管55。在第一致冷剂配管55上,在上游侧连接冷凝器52,并且,并在冷凝器52上游侧连接压缩机51的高压侧排出口51o。在连通口B上连接第二致冷剂配管56的一端,经由结露防止配管17,在连通口D上连接第二致冷剂配管56的另一端。在连通孔C的下游侧连接第三致冷剂配管57。
第三致冷剂配管57经由下游侧的作为细管的减压机构54与冷却器7连接。冷却器7的下游侧连接在压缩机51的低压侧吸入口51i上。并且,作为致冷剂路径(致冷剂回路)的致冷剂,例如能够使用处理时的CO2的排出少的异丁烷。
图5至图8所示的第一模式至第四模式分别模式不同,因此,致冷剂切换阀60的开闭状态(连通状态)不同,致冷剂的路径(回路)不同。
(图5的第一模式)结露防止模式
在图5所示的第一模式(结露防止模式)中,致冷剂切换阀60的流入口A与连通口B连通(致冷剂流动L1),连通口C与连通口D连通(致冷剂流动L2)。
由压缩机51压缩的高温高压的致冷剂流入冷凝器52,利用冷凝器52与空气(箱外空气)热交换而被冷却。从冷凝器52流出的致冷剂通过第一致冷剂配管55,流入致冷剂切换阀60的流入口A,并如致冷剂流动L1所示,从连通口B流出。并且,通过第二致冷剂配管56,流入结露防止配管17。
流入结露防止配管17的致冷剂的温度(即从冷凝器52流出的致冷剂的温度)比箱外空气高,因此,流入结露防止配管17的致冷剂加热冰箱主体1H的开口周缘部1H2(参照图2、图3)。由此,冰箱主体1H的开口周缘部1H2的温度上升,露点温度上升而抑制结露。
并且,向开口周缘部1H2放热而成为温度比向结露防止配管17流入时低的致冷剂从结露防止配管17流出,经过第二致冷剂配管56的下游侧流入致冷剂切换阀60的连通口D。并且,致冷剂如致冷剂流动L2所示,从连通口C流出,经过第三致冷剂配管57,在通过作为细管的减压机构54后,绝热膨胀而成为低温低压。
通过减压机构54后的致冷剂流入作为蒸发器的冷却器7(冷却器配管7d)(参照图4)。流入冷却器7(冷却器配管7d)的低温的致冷剂在冷却器7中与周围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返回压缩机51。
这样,在第一模式(结露防止模式)中,通过结露防止配管17的致冷剂温度比设置冰箱主体1H的外部大气温度高,因此,即使外部大气是高温高湿的场合,冰箱主体1H的开口周缘部1H2的温度也上升,能抑制冰箱主体1H的开口周缘部1H2的结露。
(图6的第二模式)旁通模式
如图6所示,在第二模式(旁通模式)中,致冷剂切换阀60的流入口A与连通口C连通(致冷剂流动L3),连通口B及连通口D不与其他口连通。
由压缩机51压缩的高温高压的致冷剂流入冷凝器52,通过在冷凝器52中与空气(箱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从冷凝器52流出的致冷剂通过第一致冷剂配管55,流入致冷剂切换阀60的流入口A,如致冷剂流动L3所示,从连通口C流出,通过第三致冷剂配管57,在通过作为细管的减压机构54后,绝热膨胀而成为低温低压,流入作为蒸发器的冷却器7(冷却器配管7d)。流入冷却器7(冷却器配管7d)(参照图2)的低温的致冷剂在冷却器7中与周围空气热交换而蒸发,返回压缩机51。
若以第一模式(结露防止模式)(参照图5)运转,则比外部大气高温的致冷剂流向结露防止配管17中,因此,有可能利用其热量加热贮藏室(制冰室3、上级冷冻室4、下级冷冻室5)(参照图3)等。因此,在外部大气低温等结露可能性低的场合,通过以第二模式(旁通模式)运转,能够不使致冷剂在结露防止配管17中流动。
由此,虽然没有冰箱主体1H的开口周缘部1H2的结露防止的效果,但是,在结露可能性低的场合,能够防止从结露防止配管17向冰箱主体1H内部的热泄漏,能够提高冰箱1的节能性能。
致冷剂切换阀60的第一模式(结露防止模式)与第二模式(旁通模式)根据图2所示的外部大气温度传感器42、外部大气湿度传感器43的检测结果判断是否有可能结露。
例如,根据由外部大气湿度传感器43检测的外部大气的湿度求出露点,根据由外部大气温度传感器42检测的外部大气温度求出是否为将要结露的环境。或者,根据由外部大气温度传感器42检测的外部大气温度求出饱和湿度,根据由外部大气湿度传感器43检测的外部大气的湿度求出是否为将要结露的环境。
并且,当有可能结露的场合为第一模式(结露防止模式),在没有可能结露的场合为第二模式(旁通模式)的方式对模式进行切换时,能够只在将要结露的必要时防止结露,其他时、即不会结露时能够抑制热泄漏,对减少消费电力有效。
(图7的第三模式)停止模式
在图7所示的第三模式(停止模式)中,压缩机51为停止的状态,致冷剂切换阀60封闭连通口C。
在第三模式中,通过封闭连通口C,断开致冷剂循环的回路。即,通过断开致冷剂切换阀60的连通口C,断开第一致冷剂配管55或冷凝器52、第二致冷剂配管56或致冷剂结露防止配管17内的比较高温的致冷剂流向第三致冷剂配管57或冷却器7。由此,能够防止冷却器7的温度上升。
在此,冰箱1在由冷冻循环冷却贮藏室2、3、4、5、6的运转的场合,使压缩机51进行动作直到贮藏室为规定温度以下,当贮藏室下降到已经设定的规定温度以下时,停止压缩机51。并且,当贮藏室上升到已经设定的规定温度时,再次起动压缩机51而冷却贮藏室。
在压缩机51停止时,通过使致冷剂切换阀60为第三模式(停止模式),能够以低温维持冷却器7内的致冷剂。因此,在压缩机51再次起动时,冷却器7内的温度是低温,因此,为热交换效率高的状态,能提高冰箱1的节能性能。
(图8的第四模式)致冷剂回收模式
如图8所示,在第四模式(致冷剂回收模式)中,致冷剂切换阀60封闭流入口A与连通口D而不与其他口连通,连通口B与连通口C互相连通,致冷剂以致冷剂流动L4那样流动。
流入口A不与任一个连通口B、C、D连通,因此,即使使压缩机51运转致冷剂也不会流动,比压缩机51的高压侧排出口51o靠下游侧的冷凝器52、第一致冷剂配管55与压缩机51的高压侧排出口51o连通而成为高压的状态。
另一方面,由于连通口B与连通口C互相连通,因此,第二致冷剂配管56与第三致冷剂配管57连通。并且,由于连通口D被封闭,因此,即使使压缩机51运转,致冷剂也不会流动,比连通口D靠下游侧的第二致冷剂配管56与结露防止配管17、从连通口C的下游侧连接在压缩机51的吸入侧的第三致冷剂配管57、作为细管的减压机构54及冷却器7通过压缩机51的运转,与压缩机51的低压侧吸入口51i相等地成为低压的状态。
即,当在第四模式(致冷剂回收模式)中使压缩机51运转时,能够利用压缩机51的低压侧吸入口51i的低压将第二致冷剂配管56与结露防止配管17内的致冷剂吸引到冷却器7内。并且,在压缩机51再次起动时,成为第二致冷剂配管56与结露防止配管17内的致冷剂量少的状态,另一方面,为冷却器7内充分地具有致冷剂且热交换效率高的状态,从而能提高冰箱1的节能性能。
以上是冰箱1的致冷剂回路与第一~第四模式的运转模式。
《致冷剂切换阀60》(连通口B、C、D的配置)
接着,使用图9至图16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60的结构与动作。
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60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的G方向向视图。
图11是图10的F-F剖视图。
图12是表示致冷剂切换阀60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是假设从致冷剂切换阀60卸下定子壳体61与阀壳体66并透视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转子小齿轮75、空转齿轮79与阀体80的结构的立体图,表示从转子70到阀体80的使用齿轮的驱动力的传递机构结构。
如图9、图11所示,在构成致冷剂切换阀60的外部装饰的大致圆筒形状的定子壳体61的内部形成作为卷绕了线圈的马达的定子的大致圆筒形状的定子62。另外,在定子壳体61的内部形成以凸形状向外突出的连接器壳体63,在连接器壳体63内设有具有将来自定子62的线圈的配线连接在外部的驱动电路上的连接器销64的连接器65。
致冷剂切换阀60的覆盖阀体80的阀壳体66利用例如不锈钢材料等非磁性体金属以压深加工等一体地形成,形成为上端关闭且下端开口,下端侧的直径比上端侧大的有底圆筒形状,开口的下端扩大为凸缘状。
如图11所示,阀壳体66的上侧嵌合在定子62的内周部,另一方面,阀壳体66的下侧为其直径比上侧扩大的开口端。圆盘状的阀座板67嵌合在该开口端上,利用焊接等对整周进行密封而接合。
如图10至图12所示,阀座板67由厚度互相不同的同心圆状的三个部分构成,一体地具有构成阀座板67的一部分的圆盘形状的第一阀座板部67a、直径比第一阀座板部67a小且厚度厚、沿一方向向连通管69侧凸且内置第一阀座板部67a的中心的圆盘形状的第二阀座板部67b、厚度比第一阀座板部67a薄且构成阀座板67的最外周的外廓的第三阀座板部67c。另外,阀座板67的与阀体80抵接的一侧面优选为精研磨面90。阀座板67的结构的详细将于后述。
如图11、图12所示,在第一阀座板部67a上以利用钎焊密封接合部的方式结合一个流入管68,并与阀壳体66的内部连通。
如图10至图12所示,在最厚的第二阀座板部67b上以利用钎焊密封接合部的方式结合作为三个连通管69的连通管69b、连通管69c、以及连通管69d,并与阀壳体66的内部连通。并且,如图10及图11所示,流入管68与连通管69b、连通管69c、连通管69d的一端分别连接在向阀壳体66的内侧在阀座板67的一面开口的流入口A、连通口B、连通口C、连通口D上。
图11所示的转子70是具有磁铁的马达的转子。当将连接器销64连接在驱动电路(未图示)上且向定子62的线圈通电时,在定子62上产生磁场,磁场通过阀壳体66施加在转子70的磁铁上,转子70绕阀体轴71旋转。该马达的结构的一个例子是一般的步进马达,省略详细的说明,但每次以一定的角度旋转。
阀体轴71是转子70的旋转中心轴,并且,为作为后述的阀体80的转动中心的轴。
在第一阀座板部67a及第二阀座板部67b的大致中心、优选中心位置以不会贯通第二阀座板部67b的方式形成作为阀体轴71的嵌合孔的、有底孔的转子轴孔72。并且,第一阀座板部67a与第二阀座板部67b与转子轴孔72同轴地配置。
如图11所示,在阀壳体66上部的圆筒有底部的大致中央形成作为凹部的转子轴承73。阀体轴71的一端部嵌合在转子轴孔72上并被支撑,并且,另一端部与转子轴承73嵌合而被支撑。
阀体轴71被压入固定在设在阀座板67上的一端部的转子轴孔72中,通过松动嵌合组装在另一端部的转子轴承73上。即,一端部的转子轴孔72具有比阀体轴71稍小的直径,另一端部的转子轴承73具有比阀体轴71稍大的直径。
但是,阀体轴71不晃动地与转子轴孔72一体地被压入固定,因此,即使转子轴孔72与转子轴承73的同轴度不是高精度,也能与阀座板67垂直且高精度地使阀体轴71竖直。由此,提高阀座板67与阀壳体66、阀壳体66与转子70及转子70与定子62的同轴度。因此,提高马达性能。阀体轴71被压入固定在转子轴孔72中,但从抑制焊锡渗出的观点来看,优选不实施钎焊。
(致冷剂切换阀60的流入口A、连通孔B、C、D的位置)
如图10所示,在致冷剂切换阀60的下面开口的连通口B、连通口C、以及连通口D配置在以阀体轴71(转子轴孔72)为中心的同一圆上。
连通口B、连通口C、以及连通口D的适当的配置角度将于后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通口D设在相对于阀体轴71(转子轴孔72)靠近流入口A的位置。连通口B设在隔着阀体轴71(转子轴孔72)与连通口B相反侧。
连通口C具有相对于阀体轴71(转子轴孔72)为侧方的、相对于连通口B与连通口D互相为大致90°的关系,设在空转轴78的附近位置。
另外,连通口B、连通口C及连通口D的位置只要满足绕阀体轴71的互相的配置关系,则相对于流入口A及空转轴78不限于本例的位置关系。
如图10、图12所示,在第一阀座板部67a中,在相对于阀体轴71(转子轴孔72)接近连通口C的一侧形成作为后述的空转齿轮79的旋转中心的空转轴78的嵌合孔78a。在嵌合孔78a上,通过利用钎焊将将接合部密封在第一阀座板部67a上而结合空转轴78的一端部。
如图11、图12、图13所示,空转轴78的另一端部未固定,空转轴78为所谓的悬臂支撑的结构。
转子70一体地支撑在转子驱动部74上,以阀体轴71为旋转中心轴,转子70与转子驱动部74一体地旋转。如图12所示,在转子驱动部74的下部形成转子小齿轮75。即,当转子70旋转时,转子驱动部74及转子小齿轮75一体地旋转。
(阀体80的阀体滑动接触面81)
阀体80一边将一面作为阀体滑动接触面81(参照图13)与阀座板67的精研磨面90接触,一边以阀体轴71为中心转动。
是通过阀体80转动,开闭设在阀座板67上的连通口B、C、D(参照图10)的结构。
另外,如后所述,在阀体80的作为与阀座板67接触的面的阀体滑动接触面81(参照图13)上设有能选择连通的两个连通口的、局部是凹部的连通凹部82(参照图13)。另外,连通凹部82的位置或与连通口B、C、D的开闭动作的关系后述。另外,在阀体80的离开阀座板67(参照图11)的一侧的外周设有阀体齿轮83。
(转子小齿轮75与阀体80的关系)
与转子驱动部74一体形成的转子小齿轮75将作为设在转子小齿轮75的下端部的旋转轴周围的凸部的转子驱动部前端76载置在阀体80的上表面。并且,转子小齿轮75与阀体80绕作为共同的中心轴的阀体轴71分别通过转子驱动轴孔77与阀体轴孔85旋转自如地配置。
(阀体80的按压)
如图11、图12所示,朝向阀壳体66的上表面内侧使一部分放射状地延长臂的作为加力机构的板弹簧86配置在支撑转子70且作为一体旋转的转子驱动部74的上表面。
如图12所示,板弹簧86的臂将从阀壳体66的上表面内侧受到的阀体轴71方向的反作用力通过转子驱动部74、转子小齿轮75施加在阀体80上,将阀体80按压在阀座板67上。另外,转子70的自重也一并施加在阀体80上。
在此,如图13所示,转子驱动部前端76与阀体80接触的位置是阀体轴71的附近,因此,阀体80在旋转轴(阀体轴71)附近、即旋转中心附近相对于阀座板67在轴向上被按压,均匀且平衡性好地被按压。
(空转齿轮79)
如图11、图12所示,在空转轴78上旋转自如地轴支承有具有空转大齿轮79b与空转小齿轮79a的空转齿轮79。空转大齿轮79b与转子小齿轮75啮合,空转小齿轮79a与阀体齿轮83啮合而减速。来自转子70的旋转转矩一边按照转子小齿轮75、空转大齿轮79b、空转小齿轮79a、阀体齿轮83的顺序减速一边传递。另外,来自转子70的旋转转矩以减速到阀体齿轮83的量变大。
在此,如果使转子小齿轮75的齿数为Z1,使空转大齿轮79b的齿数为Z2,使空转小齿轮79a的齿数为Z3,使阀体齿轮83的齿数为Z4,如果全部的齿轮的组件相同,则只要满足Z1+Z2=Z3+Z4的关系,转子小齿轮75与空转大齿轮79b之间的轴间距离、空转小齿轮79a与阀体齿轮83之间的轴间距离相等,因此,能够同轴地配置转子小齿轮75与阀体齿轮83。例如,如果Z1=12、Z2=34、Z3=13、Z4=33,则Z1+Z2=Z3+Z4=66,因此,能够满足该关系。
并且,从此时的转子70到阀体80的减速比为(Z1×Z3)/(Z2×Z4),在上述例子中,为(12×13)/(34×33)≈17.2。
根据(旋转转矩)×(减速比)=一定的关系,阀体80以由转子70产生的转矩的7.2倍的转矩旋转。因此,在阀体80的旋转转矩上有富余,能可靠地驱动阀体80的切换动作。
<流入管68、第二阀座板部67b及阀体80、空转轴78及空转齿轮79的适当配置>
接着,使用图10至图12说明流入管68、第二阀座板部67b及阀体80、空转轴78及空转齿轮79的适当的配置关系。
如图10~图12所示,流入管68与阀壳体66的内部连通,致冷剂从流入口A向阀壳体66高速地喷出。致冷剂通过流入管68流入阀壳体66内时,流道面积扩大,流速下降,从根据阀体80的切换状态敞开的流出口B、C、D的任一个向连通管69流出。
在此,当由从连接流入管68的流入口A喷出的致冷剂产生的流体力作用在空转齿轮79上时,空转齿轮79浮起或者振动,力作用在空转齿轮79啮合的阀体80上,阀体80相对于第二阀座板部67b的按压力变化,相对于第二阀座板部67b的封闭性有可能下降。
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相对于与阀壳体66的中心轴的阀体轴71同轴地配置的阀体80隔着流出口D另一方侧设置流入口A(流入管68),在流出口C附近设置空转轴78与空转齿轮79。
或者,未限于该第一实施方式,也可以是相对于阀体80在一方侧设置流入口A(流入管68),在隔着阀体80另一方侧设置空转轴78与空转齿轮79的结构。
通过该配置,由于未在流入口A附近配置空转齿轮79,因此,空转齿轮79不会受到由流入阀壳体66内的致冷剂产生的流体力,空转齿轮79不会浮起或振动。因此,阀体80相对于阀座板67的按压力不会变化,因此,得到相对于阀座板67的稳定的封闭性,得到可靠性高的致冷剂切换阀60。
(阀体80的限制器84)
另外,如图13所示,阀体80的一部分形成有比阀体齿轮83的外周凸的形状的限制器84。通过该结构,在阀体80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最大角度时,凸形状的限制器84与空转齿轮79的向比空转小齿轮79a靠下侧突出的圆筒状的空转限制器79c抵接,从而将阀体齿轮83的旋转角度限制为规定的角度范围。
另外,阀体齿轮83的旋转角度为了确保必要的转动角度范围,除了对后述的阀体80的切换动作必要的转动角度的范围,多余转动规定的角度例如8°左右的角度后抵接,并停止转动。
(悬臂的空转齿轮79的脱落防止)
如图12所示,在空转齿轮79上,在空转大齿轮79b的上表面形成圆筒状的突起部79s。另外,如图11所示,在转子驱动部74上以圆周状形成突起部74s。空转齿轮79的空转轴78是悬臂结构,但在空转齿轮79的轴向位置向上方向偏离的场合,空转齿轮79的突起部79s与转子驱动部74的突起部74s抵接,不会过度移动。由此,防止空转齿轮79从悬臂的空转轴78脱落。
<致冷剂切换阀60的动作>
接着,使用图14~图16说明利用阀体80的连通口B、C、D的开闭动作。
作为阀座板67的连通口B、C、D的配置,在假想的正方形91中三个顶点上配置连通口在利用阀体80开闭连通口B、C、D这点、阀体80的转动控制的容易性等考虑,更合适。
图14是说明从图9的箭头G方向观察的阀体80的阀体滑动接触面8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连通口B、C、D的位置关系的图。另外,在图14~图16中,为了容易理解,在与阀座板67接触的阀体滑动接触面81上附加阴影而图示。
(阀体80的转动间距)
在邻接的连通口B、C、D彼此中,连结各个连通口B、C、D与阀体轴71的中心线所成的角为90°。
在此,连通口B、连通口C与连通口D分别隔着90°邻接地配置,从连通口B到连通口D的配置范围为180°。
只要阀体80的阀体滑动接触面81也覆盖180°的范围,阀体80便能够同时覆盖连通口B、C、D。在本实施方式中,除此之外,在阀体80的阀体滑动接触面81上以只连通90°的范围的方式设置连通凹部82,以连通口B与连通口C之间连通的方式配置。即,为连通口B、C与连通凹部82连通,连通口D由阀体滑动接触面81覆盖的状态。
阀体80以图14所示的状态为角度0,从角度0在本实施方式中向逆时针方向转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绕逆时针方向转动270°,每当在各个方向转动90°,连通口B、C、D的开闭状态变化。
根据图15说明上述的连通口B、C、D的开闭状态。
图15是表示连通口的配置与阀体的转动、开闭状态的说明图,与图17相同地图示。
图15表示,阀体80的阀体滑动接触面81绕阀体轴71向逆时针方向
(1)与图14相同的角度=0的第一状态、
(2)转动90°的第二状态、
(3)转动180°的第三状态、
(4)转动270°的第四状态。
阀体80是能够从(1)的第一状态转动到(4)的第四状态,并且,相反地从(4)的第四状态转动到(1)的第一状态的结构。
图16是说明与致冷剂切换阀60从图15(1)的第一状态到(4)的第四状态对应,阀体80依次转动90°时的致冷剂回路的示意图。在图16中,连通口B及连通口D连接第二致冷剂配管56的两端,结露防止配管17设在连通口B与连通口D之间。连通口C连接在第三致冷剂配管57上。
在此,如图9所示,在流入口A上固定连接在第一致冷剂配管55上的流入管68。
在连通口B上固定连接在第二致冷剂配管56的一端的连通管69b。
在连通口C上固定连接在第三致冷剂配管57上的连通管69c。
在连通口D上固定连接在第二致冷剂配管56的另一端的连通管69d。
<致冷剂回收模式>
图16(1)的第一状态是图8所示的第四模式,是致冷剂回收模式。
在图16(1)的第一状态(致冷剂回收模式)下,连通口B与连通口C通过连通凹部82互相连通,连通口D被阀体滑动接触面81封闭。
连通口B、连通口C及连通口D全部由阀体80覆盖,因此,从流入口A流入阀壳体66内的致冷剂不会从阀壳体66流向连通口B、连通口C及连通口D的任一个。因此,是从流入口A流入阀壳体66内的致冷剂也不会从连通口B、C、D的任一个流出,流入口A被封闭的状态。
另一方面,就第二致冷剂配管56与第三致冷剂配管57而言,连通口B与连通口C通过连通凹部82互相连通。因此,如果在该状态下使压缩机51运转,则成为比连通口D靠下游侧的第二致冷剂配管56与结露防止配管17、从连通口C的下游侧连接在压缩机51的吸入侧的第三致冷剂配管57、作为细管的减压机构54、冷却器7成为与压缩机51的低压侧吸入口51i相等的低压状态,从结露防止配管17等将致冷剂回收到冷却器7内。
<停止模式>
图16(2)的第二状态是图7所示的第三模式,是压缩机51停止的停止模式。
在图16(2)的第二状态下,流入口A与连通口D通过阀壳体66的内部空间连通,连通口C、B被封闭。在该场合,压缩机51停止,致冷剂不会流动。
<旁通模式>
图16(3)的第三状态是图6所示的第二模式,是致冷剂未流向结露防止配管17的旁通模式。
在图16(3)的第三状态下,连通口B及连通口D被封闭。
连接在连通口B、D上的第二致冷剂配管56的两端被封闭,因此,被压缩机51压缩,经过冷凝器52从致冷剂切换阀60的流入口A流入的致冷剂通过阀壳体66内流向连通口C。并且,在致冷剂从连通口C经过第三致冷剂配管57并通过作为细管的减压机构54后,绝热膨胀而成为低温低压,并流入冷却器7。流入冷却器7(冷却器配管7d)的低温致冷剂与周围空气进行热交换,并返回压缩机51。
<结露防止模式>
图16(4)的第四状态是图5所示的第一模式,是致冷剂在结露防止配管17中流动的作为通常模式的结露防止模式。
在图16(4)的第四状态下,连通口B开口,连通口C及连通口D向连通凹部82开口,并互相连通。由压缩机51压缩,经过冷凝器52并从致冷剂切换阀60的流入口A流入的致冷剂通过阀壳体66(参照图11)内从连通口B向第二致冷剂配管56流出。
致冷剂经由结露防止配管17从连通口D流入连通凹部82,从连通口C流出并经过第三致冷剂配管57通过作为细管的减压机构54后,绝热膨胀而成为低温低压,流入冷却器7。流入冷却器7(冷却器配管7d)的低温致冷剂与周围空气进行热交换,并返回压缩机51。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能切换地具备致冷剂回收模式、停止模式、旁通模式、结露防止模式这四个模式的形式,但也可以不使用致冷剂回收模式,是能切换地具备停止模式、旁通模式、结露防止模式这三个模式的形式。这种具备三个模式的实施方式为了阀体80只能从图15与图16的(2)第二状态到(4)第四状态转动180°,通过在限制阀体80的旋转角度的位置设置限制器84来实现。
另外,连通口B、C、D的以阀体轴71为中心的角度或连通凹部82的尺寸只要能实现上述四个模式便未特别地限制,未限定为上述位置关系。
《阀座结构》
接着,使用图17至图22进一步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60的阀座结构。
图17是表示致冷剂切换阀60的第二阀座板部67b、阀体80与连通管69的剖面的放大局部剖视图。
图18是表示致冷剂切换阀60的阀座板67、连通管69、流入管68与空转轴78的图10中的F-F剖面的放大局部剖视图,图19是假想地表示将阀体轴71压入阀座板67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20是表示第一阀座板部67a与流入管68的剖面形状的放大局部剖视图。
图21是表示研磨了阀座板的一面后的形状的与图18相同的剖视图。
图22是表示第三阀座板部67c与阀壳体66的剖面的放大局部剖视图。
如图17所示,第二阀座板部67b的直径比外周的第一阀座板部67a小,一体且同心,设有台阶。
在第二阀座板部67b的中央穿设有未从配置阀体80的一侧贯通的有底的转子轴孔72,将阀体轴71压入并固定支撑。另外,与转子轴孔72邻接地,开有分别连接有连通管69(69b、69c、69d)的连通孔88(连通管孔87)。另外,在图17中,表示分别连接连通管69(69b、69c、69d)的三个连通孔88(连通管孔87)之一。
在此,就连通孔88、连通管孔87而言,配置有阀体80的一侧开有直径d0(例如φ1mm左右)的连通孔88,配置有阀体80的一侧的相反侧的连通管孔87扩大了直径,为d1(d1>d0)。在连通管孔87的直径d1的部分嵌合连通管69,并通过钎焊而接合。
这些连接有连通管69的连通孔88、连通管孔87以能通过阀体80的转动与设在阀体滑动接触面81上的连通凹部82重合的方式配置。
另一方面,连通管69作为致冷剂配管一般使用铜管,嵌合连通管69并钎焊的连通管孔87直径为d1,比连通孔88的内径粗(例如φ3mm左右),为了在钎焊时相对于第二阀座板部67b定位,需要某种程度的深度t2(例如2mm左右)。
在此,如果使第二阀座板部67b的厚度为t0,使有底转子轴孔72的深度为t1,使连通管69b、连通管69c、连通管69d嵌合的深度为t2,则只要满足t0>(t1+t2)的关系,转子轴孔72与连通管孔87干涉,孔不会打开。因此,在钎焊连通管69时,焊锡不会流入转子轴孔72,因此是合适的。这通过例如t0=5mm,t1=t2=2mm来实现。
连通管孔87与转子轴孔72如图17所示,在精研磨面90的主视中未重合可进一步抑制两者干涉,因此优选。在此,只要以连通管孔中心与转子轴孔中心的距离比连通管孔的半径与转子轴孔的半径的和大的方式配置,则能够为连通管孔与转子轴孔在主视中未重合的配置。
通过将转子轴孔72设在具有厚度的第二阀座板部67b上,能够更深地压入阀体轴71,因此优选。
接着,使用图17、图19说明阀座板67与阀体轴71的适当结构。
阀体轴71被压入到深度t1并嵌合在有底的转子轴孔72中并固定,并未钎焊,因此,具有焊锡不会侵入阀体轴71与第二阀座板部67b的接合部,不会由于表面张力而在角部以内圆角状溢出,并且,不会由于溢出的焊锡妨碍阀体80与第二阀座板部67密合这一效果。另外,在利用钎焊固定轴的场合,在轴与轴孔之间需要用于焊锡流入的例如0.05~0.1mm左右的间隙,因此,由于该间隙,在轴与轴孔之间产生直角度的误差。即,即使相对于第二阀座板部67b的与阀体80的滑动接触面以较高的直角度对转子轴孔72进行开孔加工,阀体轴71钎焊后的直角度也比开孔加工的直角度差。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阀体轴71压入转子轴孔72,因此,阀体轴71不会相对于转子轴孔72产生位置偏离,阀体轴71能够得到与转子轴孔72的开孔加工精度相等的精度,因此,具有阀体轴71相对于阀座板67没有误差地被固定,从而能够得到较高的直角精度这一效果。
接着,利用图17说明连通槽82的适当尺寸。
在图15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1)第一状态或(4)第四状态中,致冷剂通过连通凹部82流动。
在此,作为连通凹部82的剖面尺寸,期望使图17所示的连通凹部82的宽度w为与连通孔88的直径d0大致相等或稍大的值,使图17所示的连通凹部82的深度h为与w大致相等的尺寸。
通过为这种尺寸,具有能够抑制在致冷剂从连通口B、C、D流入连通凹部82时,由流道面积急剧扩大产生的压力损失的效果。
如图18及图19所示,流入管68及流入管孔89设在阀座板67中、具备中间的厚度t4的第一阀座板部6a上是合适的。即,流入管68与流入管孔89的位置关系不需要较高的直角精度,但是,为了确保钎焊后的强度,期望第一阀座板部67a不像外周的第三阀座板部67c那样薄壁。
另一方面,为了熔融后的焊锡可靠地流入流入管68与流入管孔89之间,第一阀座板部67a期望不像设有连通管69的作为最厚部的第二阀座板部67b那么厚。另外,流入管68与流入管孔89之间的间隙只不过为0.05~0.1mm,因此,在使流入管68贯通流入管孔89时,第一阀座板部67a不会过厚这种结构的组装性良好。因此,流入管68及流入管孔89设在阀座板67中、具备中间的厚度t4的第一阀座板部67a上最合适。
接着,利用图20说明穿设在第一阀座板部67a上的流入管孔89与流入管68的关系。
图20是表示使流入管68通过穿设在第一阀座板部67a上的流入管孔89后,扩宽流入管68前端并暂时固定的、钎焊前的状态的图,图20(a)是图19的J向视图,图20(b)是图20(a)的K-K剖视图,图示上方是阀壳体66内部,致冷剂从图示下方通过流入管68流入阀壳体66内部。
流入管孔89的内径比流入管68的外径大0.05~0.1mm,从而产生间隙。该间隙对钎焊时熔融的焊锡进入流入管68与流入管孔89之间是必须的,当间隙过小时焊锡无法进入,产生流入管68未与流入管孔89密封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钎焊以前的状态下,流入管68与流入管孔89是只嵌合的状态,因此,当维持产生间隙的状态时,在钎焊时,产生流入管68的位置偏离这一问题。因此,期望在流入管68与流入管孔89之间保持对焊锡流入必须的间隙,并且直到互相压接且钎焊结束位置都不会偏离的结构。
作为这种结构的一个例子,如图20所示,在使流入管68从第一阀座板部67a向内侧以规定的凸量97突出地配置后,以沿流入管68的端面圆周上的箭头方向作为扩宽部94对两处进行扩宽的方式使流入管68的端部局部变形,通过在与扩宽部94对应的压接部95与流入管孔89内侧压接,能够防止流入管68与第一阀座板部67a的位置偏离,并且,在流入管68与流入管孔89之间确保对焊锡流入必要的间隙96。
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了流入管68对两处扩宽的结构,但并未限定于两处,可以对三处进行扩宽,只要能够在流入管68与流入管孔89之间确保对焊锡流入必要的间隙96即可。
如果对两处进行扩宽,则流入管68的内侧端面大致为椭圆形或长圆形,如果对三处进行扩宽,则为所谓的“饭团形状”。
(阀体80的中心配置的效果)
从图9至图12所示的阀壳体66与阀座板67的外周即第三阀座板部67c是在最外周的焊接部98中,例如利用TIG焊接(钨、惰性气体焊接)、激光焊接密封的结构。另一方面,阀体80或空转齿轮79(参照图11、图13)例如由PPS(聚苯硫醚树脂)等耐热性树脂制造,但是,相对于温度上升有限。特别地,阀体80的阀体滑动接触面81即使产生稍微的热变形,也有可能无法封闭致冷剂,因此,期望抑制阀体80的温度上升的结构。
在该第一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60的结构中,阀体80是与转子70同轴地配置,以绕设在阀壳体66的中心且阀座板67的中心的阀体轴71转动的方式配置的结构。因此,如图11所示,阀体80配置在最远离焊接部98的位置。
由此,在焊接时的热最难以传递且温度难以上升的中心位置配置阀体80,因此,具有能够抑制阀壳体66与阀座板67的接合时的阀体80的热变形的效果。
另外,如图18及图19所示,作为阀座板67的外周的第三阀座板部67c比第一阀座板部67a薄,在阀座板67中最薄,为厚度t3。在焊接阀壳体66与第三阀座板部67c时,焊接部的温度需要上升到阀壳体66与第三阀座板部67c熔融的温度,但必须抑制内部的阀体80或空转齿轮79温度上升。因此,期望使焊接时熔融的外周部的厚度薄,以少量的热量温度充分地上升,并且,减少该热量向阀座板67的内周传导的热量。
因此,通过使外周最薄的第三阀座板部67c的厚度t3、设在与内周最厚的厚度t0的第二阀座板部67b之间的第一阀座板部67a的厚度t4为t3<t4<t0的关系,作为外周部的第三阀座板部67c与阀壳体66外周部以少量的热量熔融并可靠地焊接,并且,通过使第一阀座板部67a的厚度比第二阀座板部67b薄,能够抑制热传导,抑制阀体80或空转齿轮79的温度上升,因此是合适的。
接着,利用图21说明阀座板67中、与阀体80的阀体滑动接触面滑动接触的表面形状的详细。图21是在图10所示的F-F剖视图中,只表示阀座板67的剖视图。
第一阀座板部67a与第二阀座板部67b的朝向阀体80侧的面、即在图11、图12及图17至图19中图示上方的面是相同平面,并且,是第二阀座板部67b通过阀体80的转动动作,打开或关闭连通口B、连通口C、连通口D的滑动面,需要较高的平面精度,因此,为精研磨面90。
如图18等所示,与设有设在第二阀座板部67b上的连通管孔87的面对置的一面是设有与连通管孔87连通的连通孔88的精研磨面90,第一阀座板部67a以一面与精研磨面90平坦地连续的方式设置。第三阀座板部67c以与和第一阀座板部67a的一面对置的面平坦地连续的方式设置。另外,第三阀座板部67c可以设在第一板部67a的与一面对置的面的一侧。
精研磨作业例如通过使用磨石的研磨盘、使用了泥浆状的研磨剂的抛光研磨盘等进行,但精研磨面90中、外周缘部比中央部与磨石的压接力大,容易被研磨,因此,产生所谓“塌边”。即,在阀座板67的阀体80侧的面中,如图21所示,在距精研磨面90的外周e的范围中,产生深度s左右的塌边,这是例如e为1~2mm左右,s为5~10μm左右。
在除了距外周e的范围的内侧的范围中,由于未产生塌边,因此得到面精度高的面。在此,如果使阀体滑动接触面81的直径为d,则通过使直径d的范围设在比距外周e的范围充分地靠内周,能够消除由研磨产生的塌边的影响,能够使阀体滑动接触面81与阀座板67以高精度且没有间隙地滑动接触,因此,具有提高封闭性而降低致冷剂的溢出,提高阀的切换精度的效果。
接着,利用图22说明第一阀座板部67a、第三阀座板部67c与阀壳体66的适当形状。
图22是表示阀座板67与阀壳体66的外周的焊接部98附近的剖视图。
在厚度为t4且直径为D1的第一阀座板部67a、外周部的厚度为t3的第三阀座板部67c中,如果以使第一阀座板部67a与第三阀座板部67c的图示下表面为同一面的方式配置,则在第一阀座板部67a的图示上面与第三阀座板部67c的图示上面之间产生台阶H。其中,H=(t4-t3)。
阀壳体66的直径D1且开口的下端以凸缘状扩大,其外周直径与第三阀座板部67c的外周相等。利用焊接密封阀壳体66的外周与第三阀座板部67c的外周的边界部的整周的焊接部98并接合。
在焊接时,必须使阀壳体66与阀座板67同轴且高精度地焊接。由于阀壳体66以压深加工等成型为一体,因此,从直径D1的圆筒形状扩大为凸缘状的内周的棱线部为与阀壳体66的板厚相等或比板厚稍大的带弯曲R的剖面形状。
因此,如果使第一阀座板部67a的图示上面与第三阀座板部67c的图示上面之间的台阶H比阀壳体66的弯曲R大,即H>R,则在第一阀座板部67a的距图示上面(H-R)的范围中,阀壳体66的内周与第一阀座板部67a的外周以直径D1的圆筒部互相嵌合,因此,阀壳体66的内周与第一阀座板部67a的外周能够同轴且高精度地定位,焊接后也能够保持较高的同轴部,是合适的。
<作用效果>
1.致冷剂切换阀60通过切换阀体80,提高致冷剂的切换性能。
如图14~图16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60通过切换阀体80,能够切换图16(1)所示的流入管68(流入口A)不与连通管69b(连通口B)、连通管69c(连通口C)、连通管69d(连通口D)的任一个连通且连通管69b(连通口B)、连通管69c(连通口C)互相连通而连通管69d(连通口D)封闭的第一状态(致冷剂回收模式)、图16(2)所示的流入管68(流入口A)与连通管69d(连通口D)连通且连通管69b(连通口B)与连通管69c(连通口C)被封闭的第二状态(停止模式)、图16(3)所示的流入管68(流入口A)与连通管69c(连通口C)连通且连通管69b(连通口B)与连通管69d(连通口D)封闭的第三状态(旁通模式)、图16(4)所示的流入管68(流入口A)、连通管69b(连通口B)连通且连通管69c(连通口C)与连通管69d(连通口D)互相连通的第四状态(结露防止模式)。
由此,能够提供致冷剂的切换性能提高了的致冷剂切换阀60。另外,能进行根据具备致冷剂切换阀60的设备(冰箱1)的实际使用状态的致冷剂的切换。
2.能利用致冷剂切换阀60切换设备的冰箱1的模式。
如利用图5~图8及图14~图16说明的那样,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60的设备(冰箱1)能通过唯一的致冷剂切换阀60的动作切换向结露防止配管17供给比外部大气温度高的致冷剂并防止结露的第一模式(参照图5、图16(4))、减小来自结露防止配管17的热泄漏的第二模式(参照图6、图16(3))、在使压缩机51停止时以低温维持冷却器7内的致冷剂的温度的第三模式(参照图7、图16(2))、减少结露防止配管17内的致冷剂量的第四模式(参照图8、图16(1))这四个致冷剂路径(致冷剂回路)的模式。
由此,设在设备(冰箱1)的致冷剂路径(致冷剂回路)上的阀只是致冷剂切换阀60,能够不追加其他阀地构成冷冻循环,因此,能够便宜地构成。另外,致冷剂切换阀60的切换控制、配置不会复杂化,因此,能提高具备致冷剂切换阀60的设备(冰箱1)的可靠性。
另外,也可以是不具备减少结露防止配管17内的致冷剂量的第四模式,只具备防止结露的第一模式(参照图5、图16(4))、减少从结露防止配管17的热泄漏的第二模式(参照图6、图16(3))、在停止压缩机51时以低温维持冷却器7内的致冷剂的温度的第三模式(参照图7、图16(2))的结构。
3.进行结露防止模式与旁通模式(致冷剂不在结露防止配管17中流动的模式)的切换。
具备致冷剂切换阀60的设备(冰箱1)在根据图2所示的外部大气湿度传感器43、外部大气温度传感器42的测定结果,外部大气高温高湿而有可能结露的场合,以成为第一模式(结露防止模式)(参照图5、图16(4))的方式切换致冷剂路径(致冷剂回路),在外部大气低湿而没有可能结露的场合,能够以成为第二模式(旁通模式)(参照图6、图16(3))的方式切换致冷剂路径(致冷剂回路)。另外,如上所述,该模式的切换能够以致冷剂切换阀60的动作进行切换。
由此,在有可能结露的场合,使高温的致冷剂通过结露防止配管17,将贮藏室3、4、5的开口前面周缘部1H2的温度设定为比贮藏室温度高,从而提高露点而防止结露。另外,在没有可能结露的场合,停止结露防止配管17的致冷剂的通过,能抑制来自结露防止配管17的热泄漏到贮藏室内部而导致消耗能量增加。由此,具有节能的效果,能够减少运转成本。
4.模式的切换能高速化。
第一模式(结露防止模式)(参照图5、图16(4))与第二模式(旁通模式)(参照图6、图16(3))通过使阀体80的旋转角度互相旋转90°,能够进行切换。因此,经过结露防止配管17的第一模式与未经由结露防止配管17的第二模式的切换能够在极短时间内进行。
5.具有防止阻塞运转的效果。
在此,对在切换经过结露防止配管17的第一模式(结露防止模式)(参照图5、图16(4))与未经由结露防止配管17的第二模式(旁通模式)(参照图6、图16(3))时,暂时经过使压缩机51停止的第三模式(停止模式)(参照图7、图16(2))及减少结露防止配管17内的致冷剂量的第四模式(致冷剂回收模式)(参照图8、图16(1))后进行切换的结构的问题点进行说明。
第三模式(停止模式)与第四模式(致冷剂回收模式)任一个与压缩机51的高压侧排出口51o连通的流入口A、与压缩机51的低压侧吸入口51i连通的连通口C都不连通,封闭致冷剂回路。因此,当在该状态下使压缩机51运转时,高压侧排出口51o的压力上升,低压侧吸入口51i的压力下降,但由于致冷剂不流动,因此,压缩机51为只空转的所谓阻塞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使压缩机51运转会产生过大的压力上升,不是优选的。
因此,在切换经过结露防止配管17的第一模式(结露防止模式)(参照图5、图16(4))、绕过结露防止配管17的第二模式(旁通模式)(参照图6、图16(3))时,暂时经过第三模式(停止模式)(参照图7、图16(2))或第四模式(致冷剂回收模式)(参照图8、图16(1))的结构的场合,期望每次使压缩机51停止,但是,在切换第一模式(结露防止模式)与第二模式(旁通模式)时,需要压缩机51的停止与再启动工序,因此,存在模式的切换动作花费时间之类的问题。
另一方面,当在使压缩机51运转的状态下切换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时,由于在切换动作期间,在使压缩机51运转的状态下经过第三模式(停止模式)或第四模式(致冷剂回收模式),因此,成为在阻塞状态下的运转,存在对压缩机51来说不是优选之类的问题。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在切换经过结露防止配管17的第一模式(结露防止模式)与未经由结露防止配管17的第二模式(旁通模式)时,未经由其他模式。因此,即使在使压缩机51运转的状态下进行切换动作,也不会在阻塞状态下运转,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切换动作,并且,由于不会产生压缩机51的过大的压力上升,因此,能提高具备致冷剂切换阀60的设备(冰箱1)的可靠性。
另外,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4~图16所示,示例了按顺序使连通口B、连通口C与连通口D向图示顺时针方向旋转90°地配置的场合,但即使是相反地在与图示相反的逆时针方向每次以90°旋转地配置的场合,只要使阀体滑动接触面81的形状与旋转动作方向为与图示左右对称的镜像,则能进行与图15、图16所示的同样的连通口B、C、D的切换与致冷剂回路的切换动作。
6.配管能简单化。
以往,在为了切换经由结露防止配管17的结露防止模式(第一模式)与绕过结露防止配管17的旁通模式(第二模式),设置致冷剂切换阀与致冷剂逆流防止阀的结构的场合,作为四方阀的致冷剂切换阀具有一个流入管与三个连通管,致冷剂逆流防止阀具备一个流入管与一个出口管,因此,为了连接在致冷剂回路上,需要至少利用钎焊连接六处。
相对于此,在第一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致冷剂切换阀60中,如图9、图10所示,致冷剂切换阀60具备一个流入管68、三个连通管69(69a、69b、69c)共计四个管,除此之外不需要致冷剂逆流防止阀,因此,为了将致冷剂切换阀60连接在致冷剂回路上,只要钎焊四处即可,能够减少钎焊部位而实现低成本化。
另外,在现有的具备致冷剂切换阀与致冷剂逆流防止阀的结构的场合,为了将致冷剂配管的一部分连接在致冷剂逆流防止阀的一端与另一端,与没有致冷剂逆流防止阀的场合相比,致冷剂配管的长度变长。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未设有致冷剂逆流防止阀,因此不需要增长致冷剂配管的长度,具有节约致冷剂配管的材料而有助于资源保护。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对现有的具备致冷剂切换阀与致冷剂逆流防止阀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进行比较来进行说明,但未限定于与设有致冷剂逆流防止阀的结构的比较,即使与现有的具备作为电磁阀的致冷剂切换阀的双式的结构相比,该第一实施方式也能够减少钎焊部位,并且,不需要增长致冷剂配管的长度,可以看出,具有节约致冷剂配管的材料且保护资源的效果。
7.利用致冷剂的压力提高密合性。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60中,来自压缩机51的高压的致冷剂通过第一致冷剂配管55(参照图5)、流入管68(参照图11)、流入口A(参照图10)流入阀壳体66内的空间。
因此,致冷剂的压力作为将阀体80向阀座板67按压的方向的力施加在图11所示的阀壳体66内的阀体80上。由此,提高了阀体80的阀体滑动接触面81与阀座板67之间的密合性,能够减少致冷剂的泄漏。
8.致冷剂切换阀60(的投影面积)能小型化。
如图11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60中,使与转子70及转子驱动部74一体旋转的转子小齿轮75在阀体80上重合,使转子小齿轮75与阀体80同轴地绕作为共同的旋转轴的阀体轴71旋转自如地配置。另外,绕与阀体轴71分别设置的空转轴78配置一体设置空转大齿轮79b与空转小齿轮79a的空转齿轮79。
并且,使转子小齿轮75与空转大齿轮79b啮合并减速,并且,使空转小齿轮79a与阀体齿轮83啮合而进一步减速。由此,能够绕阀体轴71与空转轴78这两个轴配置转子小齿轮75、空转齿轮79、阀体齿轮83这三个齿轮。
因此,能够在两个齿轮的投影面积配置三个齿轮,能够使致冷剂切换阀60小型化。
9.能够增加阀体80的旋转转矩。
从转子小齿轮75到阀体齿轮83进行两阶段的减速,因此,减速比变大,能够增大传递到阀体80的旋转转矩。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阀体80的切换动作。
另外,即使阀体80与阀座(第二阀座板部67b)的摩擦增加,旋转转矩也不会不足(旋转转矩大),因此,阀体80不需要使用特别的低摩擦材料。另外,即使是旋转转矩低的定子与转子的组合,也能够增大旋转转矩地进行动作,因此,能够使致冷剂切换阀60低价格化。
10.能够确保阀体80向第二阀座板部67b的适当的按压力。
如图11所示,在致冷剂切换阀60中,利用共同的阀体轴71同轴地配置转子70(转子驱动部74、转子小齿轮75)与阀体80,将转子70(转子驱动部74、转子小齿轮75)载置在阀体80上,利用板弹簧86对转子70(转子驱动部75、转子小齿轮75)加力。
由此,阀体80利用板弹簧86的作用力与转子70(转子驱动部74,转子小齿轮75)的自重,对阀座(第二阀座板部76b)加力,因此,能够以适当的按压力将阀体滑动接触面81按压在阀座(第二阀座板部67b)上,能够得到可靠地封闭致冷剂的按压力。
11.能够使阀体轴71为简单的双臂结构。
如图11所示,在致冷剂切换阀60中,是支撑阀体80的阀体轴71被压入支撑在设在在阀体滑动接触面81与阀体80接触的阀座的第二阀座板部67b上的有底的转子轴孔72中,并利用设在阀壳体66的上端的作为凹部的转子轴承73支撑两端的双臂结构。
因此,能够容易地得到阀体80的支撑刚性或精度,在阀体滑动接触面81可靠地封闭致冷剂。除此之外,是转子70(转子驱动部74、转子小齿轮75)绕阀体轴71旋转的结构,因此,转子轴孔72或转子轴承73不需要设置高精度的轴承,致冷剂切换阀60能低价格化。
另外,绕阀体轴71设置需要旋转精度的转子70与阀体80,是转子70与阀体80绕相同的轴转动的结构,因此,容易得到同轴度,旋转精度高。
12.由于空转轴78是悬臂结构,因此,提高了致冷剂切换阀60的组装性。
如图11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60中,空转轴78为悬臂结构,提高了致冷剂切换阀60的组装性。另外,即使是空转齿轮79向上方移动的场合,由于空转大齿轮79b与转子驱动部74抵接,因此,能够防止空转齿轮79脱落。
另外,如上所述,期望通过在转子驱动部74上形成突起部74s,在空转齿轮79上形成突起部79s,减小转子驱动部74与空转大齿轮79b的接触面积。由此,能够避免增加多余的摩擦力。
13.使阀座板67为一体,在最厚部设置连通管69。
当对使第一阀座板部67a与第二阀座板部67b为不同体,互相利用钎焊接合的场合的问题点进行说明时,焊锡有时从该接合部向第二阀座板部67b的表面、即与阀体80的滑动面渗出,在这种场合,存在阀体滑动接触面81无法密封封闭连通口B、C、D之类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阀座板部67a与第二阀座板部67b为一体,因此,具有防止焊锡向阀座板67表面渗出,能够可靠地封闭致冷剂之类的效果。
另外,如果使阀体滑动接触面81的直径为d,则通过在比距外周的产生研磨塌边的范围充分靠内周设置直径d的范围,能够消除由研磨产生的塌边的影响,能够以高精度且没有间隙地使阀体滑动接触面81与阀座板67滑动接触,因此,具有提高封闭性而减少致冷剂的溢出,能够提高阀的切换精度的效果。
另外,如图11至图17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60中,阀座板67在中央部的厚度最大的第二阀座板部67b设置连通管69。通过在阀座板67的最厚部设置连通管孔87,能够确保连通管69向连通管孔87的插入深度。
14.通过转子轴压入有底的转子轴孔72,提高精度。
设在第二阀座板部67b的中央的转子轴孔72为有底孔,没间隙地压入固定阀体轴71。
如果使第二阀座板部67b的厚度为t0,使有底的转子轴孔72的深度为t1,使连通管69b、连通管69c、连通管69d嵌合的深度为t2,则只要满足t0>(t1+t2)的关系,则转子轴孔72与连通管孔87干涉而不会开孔。因此,在钎焊连通管69时,焊锡不会流入转子轴孔72,因此是合适的。另外,相对于转子轴孔72没有间隙地压入固定阀体轴71,因此,阀体轴71容易相对于第二阀座板部67b确保直角度,得到高精度。
15.阀座板67使外周部最薄,使设有连通管的中央部最厚,使外周部与中央部之间为中央厚度地构成为同心圆状,能防止焊接时的阀体的热变形。
通过使为了与阀壳体66焊接而被加热的外周部(第三阀座板部67c)最薄,减少焊接所需的热量,通过使用于插入连通管69并钎焊的连通管孔87的中央部(第二阀座板部67b)为最厚,可靠地进行连通管69的固定,并且,在有底转子轴孔72上压入支撑阀体轴71,通过使外周部与中央部之间(第一阀座板部67a)为中间的厚度,焊接时的热难以传递到位于中央部的阀体80,能够防止阀体80的热变形,因此能够高精度地维持阀体80的阀体滑动接触面81,提高与阀座板67之间的密合性,减少致冷剂的泄漏。
16.由于在中间厚度部设置流入管,因此组装性良好。
由于在阀座板67中、具备中间厚度t4的第一阀座板部67a设置流入管孔89,因此,焊锡能够可靠地进入流入管68与流入管孔89的间隙并可靠地封闭,并且能充分地确保钎焊后的强度。
另外,使流入管68贯通流入管孔89时的作业性也良好。
17.对流入管局部地扩宽并暂时固定。
在将流入管68从第一阀座板部67a以规定的凸量97突出地配置后,通过以扩宽端面圆周上的两处至三处的方式局部地使流入管68的端部变形,在压接部95与流入管孔89压接,具有压接流入管68与第一阀座板部67a而防止位置偏离,并且,能够确保对焊锡流入流入管68与流入管孔89之间必要的间隙的效果。
18.能够利用阀座板的台阶提高与阀壳体的焊接精度。
如果使在第一阀座板部67a与第三阀座板部67c之间产生的阀壳体66侧的台阶H比阀壳体66的弯曲R大、即H>R,则在与阀体80的距滑动接触面(H-R)的范围中,阀壳体66的内周与第一阀座板部67a的外周在直径D1的圆筒部互相嵌合,因此,阀壳体66的内周与第一阀座板部67a的外周能够同轴且高精度地定位,焊接后也能够确保较高的同轴度,是合适的。
接着,使用图23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另外,在图23中,为了说明,在与阀座板67接触的阀体滑动接触面81A上附加阴影而图示。图23(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的第一状态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图23(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的第二状态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图23(C)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的第三状态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
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是四方阀,第二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是三方阀,在阀座板67上形成流入口A、连通口B及连通口D,未形成连通口C这一点不同。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的阀体80在阀体滑动接触面81上形成连通凹部82,相对于此,第三实施方式的阀体80A未在阀体滑动接触面81A上形成连通凹部这点不同。
图23(A)是连通口B向阀壳体66内部开口,并且,连通口D由阀体80A覆盖的第一状态。在该第一状态下,是流入口A与连通口B连通,连通口D封闭的状态。
图23(B)是由阀体80A覆盖连通口B及连通口D的第二状态,是从第一状态(参照图23(A))使阀体80A绕逆时针摆动90°的状态。在该第二状态下,是连通口B及连通口D闭塞,均不与流入口A连通的状态。
图23(C)是由阀体80A覆盖连通口B,并且,连通口D向阀壳体66内部开口的第三状态,是从第二状态(参照图23(B))使阀体80A绕逆时针摆动90°的状态。在该第三状态下,是流入口A与连通口D连通,连通口B闭塞的状态。
使与流入口A连通的状态为“打开”,使不与流入口A连通的状态为“关闭”,当以“连通口B/连通口D”的形式表现连通口B及连通口D的状态时,第二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能够采用“打开/关闭”、“关闭/关闭”、“关闭/打开”这三个状态。即,能够为在从只有连通口B为打开状态(参照图23(A))切换为只有连通口D为打开状态(参照图23(C))时,经过连通口B及连通口D为关闭状态(参照图23(B))切换的三方阀。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能够利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相同的结构作为三方阀起作用。另外,能够迅速地进行致冷剂的流通及断开的切换,提高阀体滑动接触面81A与阀座板67之间的密合性能,提高抑制致冷剂的泄漏的可靠性。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24及图25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另外,在图25中,为了说明,在与阀座板67接触的阀体滑动接触面81B上添加阴影而图示。图24是第三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具备的阀体80B的立体图。图25(A)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的第一状态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图25(B)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的第二状态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图25(C)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的第三状态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图25(D)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的第四状态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
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是四方阀,第三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是三方阀,在阀座板67上形成流入口A、连通口C及连通口D,未形成连通口B这一点不同。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的阀体80是阀体滑动接触面81的面积能堵塞三个连通口的大小(参照图15(1)),形成连通凹部82,相对于此,第三实施方式的阀体80B是阀体滑动接触面81B的面积能堵塞邻接的两个连通口(连通口C与连通口D)的大小(参照图25(A)),未形成连通凹部这一点不同。另外,以扩大阀体80B的摆动角度的方式扩大阀体80B的限制器84B的形状与阀体齿轮83的配设角度这一点不同。
图25(A)是由阀体80B覆盖连通口C及连通口D的第一状态。在该第一状态下,是连通口C及连通口D封闭,均不与流入口A连通的状态。
图25(B)是连通口C向阀壳体66内部开口,并且,连通口D由阀体80B覆盖的第二状态,是从第一状态(参照图25(A))使阀体80绕逆时针摆动90°的状态。在该第二状态下,是流入口A与连通口C连通,连通口D封闭的状态。
图25(C)是连通口C及连通口D向阀壳体66内部开口的第三状态,是从第二状态(参照图25(B))使阀体80B绕逆时针摆动90°的状态。在该第三状态下,是流入口A与连通口C及连通口D连通的状态。
图25(D)是由阀体80覆盖连通口C,并且,连通口D向阀壳体66内部开口的第四状态,是从第三状态(参照图25(C))使阀体80B绕逆时针摆动90°的状态。在该第四状态下,是流入口A与连通口D连通,连通口C封闭的状态。
使与流入口A连通的状态为“打开”,使未与流入口A连通的状态为“关闭”,当以“连通口C/连通口D”的形式表现连通口C及连通口D的状态时,第三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能够采用“关闭/关闭”、“打开/关闭”、“打开/打开”、“关闭/打开”这四个状态。
另外,第三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通过在从第二状态到第四状态之间进行动作,能够采用“打开/关闭”、“打开/打开”、“关闭/打开”这三个状态。即,能够为在从只有连通口C为打开状态(参照图25(B))切换为只有连通口D为打开状态(参照图25(D))时,经过连通口C及连通口D为打开状态(参照图25(C))切换的三方阀。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能够利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相同的结构作为三方阀起作用。另外,能够迅速地进行致冷剂的流通及断开的切换,提高阀体滑动接触面81B与阀座板67之间的密合性能,能够提高抑制致冷剂的泄漏的可靠性。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26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另外,在图26中,为了说明,在与阀座板67接触的阀体滑动接触面81A上附加阴影而图示。
图26(A)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的第一状态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图26(B)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的第二状态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
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是四方阀,第四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是二方阀,在阀座板67上形成流入口A及连通口D,未形成连通口B及连通口C这一点不同。
另外,第四实施方式的阀体80A与第二实施方式的阀体80A相同,在阀体滑动接触面81A上未形成连通凹部这一点不同。
图26(A)是由阀体80A覆盖连通口D的第一状态。在该第一状态下,是连通口D是封闭的状态,与流入口A不连通的状态。
图26(B)是连通口D向阀壳体66内部开口的第二状态,是从第一状态(参照图26(A))使阀体80A逆时针摆动180°的状态。在该第二状态下,是流入口A与连通口D连通的状态。
使与流入口A连通的状态为“打开”,使不与流入口A连通的状态为“关闭”,当以“连通口D”的形式表现连通口D的状态时,第四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能够采用“打开”、“关闭”这两个状态。
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利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相同的结构,能够作为二方阀起作用。另外,能够迅速地进行致冷剂的流通及断开的切换,提高阀体滑动接触面81A与阀座板67之间的密合性能,从而能够提高抑制致冷剂的泄漏的可靠性。
《液封时的动作》
接着,使用图27(适当参照图17等)对在致冷剂路径(致冷剂回路)上产生所谓液封的场合进行说明。在此,所谓液封,是两端被封闭的致冷剂回路、即关闭回路被液体的致冷剂填满,之后通过温度上升而使致冷剂热膨胀,在致冷剂回路的配管内部或阀体内部产生高压的现象。
如上所述,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60的第三状态(参照图16(3))中,第二致冷剂配管56(及结露防止配管17)为用阀体80封闭两端的关闭回路。
(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状态的液封防止)
并且,例如第一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60的第三状态(参照图16(3))为阀壳体66与内部体积比较大的冷凝器52连通的状态,因此,能够比被封入的致冷剂量的体积(液体时)增大关闭回路的体积(冷凝器52、第一致冷剂配管55、阀壳体66),因此能够防止液封。
另外,即使致冷剂切换阀60的连通口C与由压缩机51封闭的第三致冷剂配管57或冷却器7,由于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冷却器7的内部体积也比较大,因此,能够防止液封。
图27是表示连通管69侧的压力上升时的致冷剂切换阀60的第二阀座板部67b、阀体80与连通管69的剖面的放大局部剖视图。
当关闭回路的内部全部由液体的致冷剂填满,之后温度上升而使致冷剂热膨胀时,热膨胀的致冷剂的压力P2从连通管69施加到阀体80(从图示下方向上方)。
然而,如利用图11及图12说明的那样,阀体80是通过将转子70(转子驱动部74、转子小齿轮75)载置在上方,利用转子70(转子驱动部74、转子小齿轮75)的自重与板弹簧86的作用力,对第二阀座板部67b施加预压的结构。另外,在阀体80上施加由阀壳体66内部的致冷剂的压力P1产生的按压力。
在此,致冷剂的压力P2比P1大,当受到超过将转子70(转子驱动部74、转子小齿轮75)的自重、板弹簧86的作用力、以及压力P1产生的按压力相加的力时,板弹簧86收缩,如图27所示,沿阀体轴71,阀体80及转子70(转子驱动部74、转子小齿轮75)向从第二阀座板部67b浮起的方向移动。通过阀体80浮起,连通管69内的致冷剂从阀体80与第二阀座板部67b的间隙向阀壳体66的内部流出,连通管69内的压力下降。并且,当连通管69内的压力下降时,利用转子70(转子驱动部74、转子小齿轮75)的自重与板弹簧86的作用力,阀体80与第二阀座板部67b密合。
这样,由于阀体80能够从第二阀座板部67b浮起,因此,具有能够抑制连通管69内的压力异常上升的效果。
另外,抑制连通管69内的压力异常上升的效果未限定于连通管69内由液体致冷剂填满的液封的状态,即使在连通管69内部是只有气体或气体与液体的混合状态,伴随温度上升而使压力上升的场合也具有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使连通口B、C、D的配置位于正方形的顶点位置,但只要第一实施方式的伴随阀体80的转动的连通口的开闭动作相同,则可以使邻接的连通口的角度为偏离90°的角度。
《第五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28说明第五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
图28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致冷剂切换阀60的结构的与图18相同的剖视图,与图18不同之处在于,扩大第二阀座板部67b的直径并大致接近第一阀座板部67a的直径,流入管68不是设在第一阀座板部67a,而是设在第二阀座板部67b上、以及不使流入管68贯通第二阀座板部67b,而是配置有阀体80的一侧开有直径例如φ2mm左右的流入口A,配置有阀体80的一侧的相反侧的流入管孔89直径扩大。在流入管孔89的直径扩大的部分嵌合流入管68,并通过钎焊而接合。
《其他实施方式》
1.在上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示例了在致冷剂切换阀60中,阀体80与转子70同轴的场合、在转子驱动部74与阀体80之间具有减速机构的场合等进行说明,但只要致冷剂切换阀60起到在上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功能、作用,换言之,只要满足在权利要求中记载的致冷剂切换阀的结构,则致冷剂切换阀60的结构可以采用在上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以外的结构。
2.在上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示例了使致冷剂切换阀60的阀体80转动的场合,但只要说明了阀体80的开闭,则不限定于转动,可以为直线运动等转动以外的移动。另外,在使上述阀体80转动的场合,动作可靠性高,结构简单且能够小型化,因此,期望为说明的使阀体80转动的结构。
3.在上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作为切换阀,示例了抑制致冷剂的流动的致冷剂切换阀60,但可以是控制其他循环介质的流动的切换阀。
4.在上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为使转子的旋转通过小齿轮与空转齿轮使阀体减速地旋转的结构,但也可以是不具有空转齿轮,不使转子与阀体减速地直接连结,将转子的旋转直接传递到阀体的结构。
5.在上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作为设备示例了冰箱,但当然可以应用于冰箱以外的设备。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多种实施方式,但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多种修改与改变。即,本发明的具体方式能在不改变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任意地改变。
Claims (5)
1.一种致冷剂切换阀,具备阀座板、具备通过转动与上述阀座板的第一面滑动接触的阀体滑动接触面的阀体、以及通过上述阀体的中心的阀体轴,该该致冷剂切换阀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阀座板与上述阀体滑动接触面滑动接触的上述第一面的区域设置有底的转子轴孔,
上述阀体轴被压入固定在上述转子轴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冷剂切换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阀座板具有第二阀座板部,该第二阀座板部在与上述第一面对置的第二面具有连通管孔,
上述第一面设有与上述连通管孔连通且比该连通管孔细径的连通孔,并且,具有上述阀体滑动接触的精研磨面,
上述转子轴孔的深度与上述连通管孔的深度的和小于上述第二阀座板部的厚度,
上述转子轴孔与上述连通管孔以下述方式配置:在上述精研磨面的主视中,连通管孔中心与转子轴孔中心的距离比连通管孔的半径与转子轴孔的半径的和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致冷剂切换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阀座板具备设在上述第二阀座板部的外周的第一阀座板部、设在该第一阀座板部的外周的第三阀座板部,
上述阀座板构成为上述第一阀座板部、上述第二阀座板部以及上述第三阀座板部为一体,
上述第一阀座板部的厚度比上述第二阀座板部的厚度薄,比上述第三阀座板部的厚度厚,
在上述阀座板的大致中心且上述第二阀座板部上设置上述转子轴孔,
利用焊接在上述第三阀座板部上安装阀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致冷剂切换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通管孔及上述连通孔设有多组,
该连通口的至少一个能通过上述阀体的转动露出,
上述阀体滑动接触面具有能通过上述阀体的转动使上述多个连通孔的至少两个互相连通的连通凹部。
5.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致冷剂切换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212442 | 2013-10-10 | ||
JP2013212442A JP6454465B2 (ja) | 2013-10-10 | 2013-10-10 | 冷媒切替弁および冷媒切替弁を備える機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65440A true CN104565440A (zh) | 2015-04-29 |
CN104565440B CN104565440B (zh) | 2017-04-12 |
Family
ID=53000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52439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65440B (zh) | 2013-10-10 | 2014-10-08 | 致冷剂切换阀及具备致冷剂切换阀的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454465B2 (zh) |
CN (1) | CN104565440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42948A (zh) * | 2016-06-29 | 2018-01-05 |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电动阀 |
CN111810480A (zh) * | 2019-04-12 | 2020-10-23 |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换向阀及其制作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4180742A4 (en) * | 2020-07-07 | 2023-08-0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005543A (ja) * | 2000-06-19 | 2002-01-09 |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 四方切換弁と電動膨脹弁との複合弁 |
JP2009079837A (ja) * | 2007-09-26 | 2009-04-16 | Sharp Corp | 冷蔵庫 |
CN102444728A (zh) * | 2010-10-05 | 2012-05-09 | 磁化电子株式会社 | 制冷剂控制用电子阀 |
CN103672027A (zh) * | 2012-08-31 | 2014-03-26 |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 制冷剂转换阀及具备该制冷剂转换阀的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523031Y2 (ja) * | 1990-03-05 | 1997-01-22 | 横浜ハイデックス株式会社 | 四方弁 |
JP2001295951A (ja) * | 2000-02-10 | 2001-10-26 | Fuji Koki Corp | 四方切換弁 |
JP2001343077A (ja) * | 2000-03-28 | 2001-12-14 | Pacific Ind Co Ltd | 制御弁 |
JP2002357275A (ja) * | 2001-03-26 | 2002-12-13 | Fuji Koki Corp | 電動切換弁 |
JP4208441B2 (ja) * | 2001-08-20 | 2009-01-14 |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 バルブ駆動装置 |
JP4112918B2 (ja) * | 2002-07-11 | 2008-07-02 |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 バルブ装置 |
JP4565946B2 (ja) * | 2004-09-22 | 2010-10-20 |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 バルブ駆動装置 |
JP6139928B2 (ja) * | 2013-03-18 | 2017-05-31 |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 冷媒切替弁を備える機器 |
JP2015001243A (ja) * | 2013-06-13 | 2015-01-05 |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 冷媒切替弁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機器 |
-
2013
- 2013-10-10 JP JP2013212442A patent/JP6454465B2/ja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10-08 CN CN201410524394.0A patent/CN10456544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005543A (ja) * | 2000-06-19 | 2002-01-09 |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 四方切換弁と電動膨脹弁との複合弁 |
JP2009079837A (ja) * | 2007-09-26 | 2009-04-16 | Sharp Corp | 冷蔵庫 |
CN102444728A (zh) * | 2010-10-05 | 2012-05-09 | 磁化电子株式会社 | 制冷剂控制用电子阀 |
CN103672027A (zh) * | 2012-08-31 | 2014-03-26 |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 制冷剂转换阀及具备该制冷剂转换阀的设备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42948A (zh) * | 2016-06-29 | 2018-01-05 |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电动阀 |
CN107542948B (zh) * | 2016-06-29 | 2020-04-28 |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电动阀 |
CN111810480A (zh) * | 2019-04-12 | 2020-10-23 |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换向阀及其制作方法 |
CN111810480B (zh) * | 2019-04-12 | 2024-09-06 | 浙江三花商用制冷有限公司 | 一种换向阀及其制作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5075188A (ja) | 2015-04-20 |
JP6454465B2 (ja) | 2019-01-16 |
CN104565440B (zh) | 2017-04-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72027B (zh) | 制冷剂转换阀及具备该制冷剂转换阀的设备 | |
JP6129627B2 (ja) | 冷媒切替弁 | |
CN104235420B (zh) | 制冷剂切换阀以及具备制冷剂切换阀的设备 | |
JP4113186B2 (ja) | 冷蔵庫用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バルブ | |
CN106352113A (zh) | 制冷剂切换阀 | |
JP4786822B2 (ja) | 電動式四方切換弁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
JP2013256964A (ja) | 冷媒切替弁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機器 | |
CN104565440B (zh) | 致冷剂切换阀及具备致冷剂切换阀的设备 | |
CN104565445A (zh) | 制冷剂切换阀以及具备制冷剂切换阀的设备 | |
JP6139928B2 (ja) | 冷媒切替弁を備える機器 | |
CN103244413A (zh) | 旋转式压缩机 | |
JP2015001243A (ja) | 冷媒切替弁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機器 | |
JP6306758B2 (ja) | 冷媒切替弁 | |
JP6382060B2 (ja) | 冷媒切替弁および冷媒切替弁を備える冷蔵庫 | |
JP5802350B2 (ja) | 冷蔵庫 | |
JP2015075186A (ja) | 冷媒切替弁および冷媒切替弁を備える機器 | |
JP2001153491A (ja) | 電動式切換弁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
JP6412199B2 (ja) | 冷媒切替弁 | |
JP6158128B2 (ja) | 冷媒切替弁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機器 | |
JP6301514B2 (ja) | 冷媒切替弁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機器 | |
JP2001153494A (ja) | 電動式切換弁および冷凍・冷蔵庫用の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
JP4055264B2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JP2007085706A (ja) | 冷凍装置 | |
JPH0210056A (ja) | 冷凍サイクル | |
JP2016113912A (ja) |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Global Living Program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Appliances, Inc.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