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64296A - 用于车辆的通气道和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通气道和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64296A
CN104564296A CN201410539681.9A CN201410539681A CN104564296A CN 104564296 A CN104564296 A CN 104564296A CN 201410539681 A CN201410539681 A CN 201410539681A CN 104564296 A CN104564296 A CN 1045642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low
temperature radiator
intercooler
freezing m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3968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64296B (zh
Inventor
南宗佑
赵贤
李浚豪
郑翰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Motor Co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Motor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Motor Co filed Critical Hyundai Motor Co
Publication of CN1045642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642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642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642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2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with liquid cooling
    • B60K1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adiators, radiator shutters, or radiator bli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8Air inlets for cooling; Shutters or blind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29/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 for charging or scaveng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B25/00, F02B27/00 or F02B33/00 - F02B39/00; Details thereof
    • F02B29/04Cooling of air intake supply
    • F02B29/0406Layout of the intake air cooling or coolant circuit
    • F02B29/0437Liquid cooled heat exchang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3/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mbustion air intake or gas exhaust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3/02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mbustion air intake or gas exhaust of propulsion units concerning inta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18Arrangements or mounting of liquid-to-air heat-exchangers
    • F01P2003/187Arrangements or mounting of liquid-to-air heat-exchangers arranged in se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02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cooling-ai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165/00Heat exchange
    • Y10S165/916Oil cool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通气道和冷却系统。所述用于车辆的通气道可以包括:前方管道,所述前方管道在前方形成从而吸入车辆前方的外部空气;后方管道,所述后方管道从前方管道在相对后方形成使得经由前方管道流动的外部空气经过其中;和管道出口,所述管道出口使得经由后方管道流动的外部空气流出,其中通气道可以设置在外部空气进气口的两侧处,所述外部空气进气口将车辆前方的外部空气吸入发动机室,并且其中两个前方管道被形成为弯曲的使得其延长线在车辆前方形成流线型形状。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通气道和冷却系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3年10月14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3-0122238的优先权及权益,该申请的全部内容结合于此用于通过该引用的所有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通气道和冷却系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通气道和冷却系统,用于改进冷却性能和空气动力学性能。
背景技术
通常地,通气道为空气经过其中的通路,并且为这样的管子,所述管子用于将空气从一个部件(空气可以容易地通过所述部件流入内部)引导至需要空气的部件。
例如,存在引导空气使得空气被吸入发动机的通气道以及用于冷却刹车系统的通气道。
近年来,已经积极开发了用于在发动机初始启动之时保持发动机的温度和最小化燃料消耗的技术。
然而,如果仅仅进行用于保持发动机的温度的方法,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可能无法良好地进行发动机的冷却,燃料消耗可能劣化,并且暴露于高温下的排气通道的外周的元件可能产生热损坏。此外,如果流过散热器格栅的空气受到暴露于发动机的外周的辅助机械的干扰,冷却发动机的性能和燃料消耗可能劣化,并且热损坏可能变得严重。
公开于本发明的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提供用于车辆的通气道和冷却系统,所述通气道和冷却系统具有的优点在于改进冷却性能。
此外,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提供用于车辆的通气道和冷却系统,所述通气道和冷却系统具有的另一个优点在于通过抵消车身、辅助机械、车轮等对空气流动的干扰从而改进空气动力学性能。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车辆的通气道可以包括:前方管道,所述前方管道在前方形成从而吸入车辆前方的外部空气;后方管道,所述后方管道从前方管道在相对后方形成使得经由前方管道流动的外部空气经过其中;和管道出口,所述管道出口使得经由后方管道流动的外部空气流出,其中通气道设置在外部空气进气口的两侧处,所述外部空气进气口将车辆前方的外部空气吸入发动机室中,并且其中两个前方管道被形成为弯曲的从而使得其延长线在车辆前方形成流线型形状。
两个后方管道分别向着车轮朝向车辆的后方方向逐渐更为弯曲。
引导板设置至管道出口,所述引导板引导空气流动的方向从而朝向车轮引导空气流动。
管道出口与车轮罩整体地形成,所述车轮罩被构造成覆盖车轮,并且引导板安装至车轮罩。
引导板引导空气流动的方向使得通过管道出口流出的空气在车轮前方形成空气帘,并且在车轮前方形成空气帘的空气在车轮的侧表面处以设定角度指向用于最大化空气帘的效果。
通气道可以进一步包括通过使空气经过通气道的内部而冷却设置在通气道内部的组成元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车辆的冷却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两个通气道,所述至少两个通气道在外部空气进气口的每一侧处形成,所述外部空气进气口将车辆前方的外部空气吸入发动机室中并且吸入车辆前方的外部空气使得外部空气朝向车轮流出;第一低温散热器,所述第一低温散热器设置在至少两个通气道的一者内并且适配成将冷却剂的热量释放至空气;第二低温散热器,所述第二低温散热器设置在至少两个通气道的另一者内并且适配成将冷却剂的热量释放至空气;涡轮增压器,所述涡轮增压器产生压缩空气从而将压缩空气供应至发动机;和中冷器,所述中冷器通过使用经由第一和第二低温散热器的至少一者流动的冷却剂来冷却从涡轮增压器产生的压缩空气。
所述中冷器可以包括第一中冷器和第二中冷器,并且独立地实现经由第一低温散热器和第一中冷器循环的冷却剂的重复循环和经由第二低温散热器和第二中冷器循环的冷却剂的重复循环。
所述冷却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泵送经由第一低温散热器流动的冷却剂将其供应至第一中冷器从而实现经由第一低温散热器和第一中冷器循环的冷却剂的重复循环;和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泵送经由第二低温散热器流动的冷却剂将其供应至第二中冷器从而实现经由第二低温散热器和第二中冷器循环的冷却剂的重复循环。
经由第一和第二低温散热器流动的冷却剂与穿过其中分别设置第一和第二低温散热器的通气道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实现循序地经过第一低温散热器、中冷器和第二低温散热器的冷却剂的重复循环。
冷却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水泵,所述水泵泵送经由第一低温散热器流动的冷却剂将其供应至中冷器从而实现循序地经过第一低温散热器、中冷器和第二低温散热器的冷却剂的重复循环。
循序地经过第一低温散热器、中冷器和第二低温散热器的冷却剂经由高温散热器流动并且与穿过外部空气进气口的空气和用于冷却发动机的冷却剂进行热交换,所述高温散热器设置在外部空气进气口处并且适配成将用于冷却发动机的冷却剂的热量释放至空气中。
所述中冷器可以包括至少两个中冷器,并且实现循序地经过第一低温散热器、至少两个中冷器和第二低温散热器的冷却剂的重复循环。
冷却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水泵,所述水泵泵送经由第一低温散热器流动的冷却剂将其供应至至少两个中冷器的一者从而实现循序地经过第一低温散热器、至少两个中冷器和第二低温散热器的冷却剂的重复循环。
循序地经过第一低温散热器、至少两个中冷器和第二低温散热器的冷却剂经由高温散热器流动并且与穿过外部空气进气口的空气和用于冷却发动机的冷却剂进行热交换,所述高温散热器设置在外部空气进气口处并且适配成将用于冷却发动机的冷却剂的热量释放至空气中。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一种用于车辆的冷却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两个通气道,所述至少两个通气道在外部空气进气口的每一侧处形成,所述外部空气进气口将车辆前方的外部空气吸入发动机室并且吸入车辆前方的外部空气使得外部空气朝向车轮流出;低温散热器,所述低温散热器设置在至少两个通气道的一者内并且适配成将冷却剂的热量释放至空气中;油冷却器,所述油冷却器设置在至少两个通气道的另一者内并且适配成使发动机油经过其中而被冷却;涡轮增压器,所述涡轮增压器产生压缩空气从而将压缩空气供应至发动机;和中冷器,所述中冷器通过使用经由低温散热器流动的冷却剂来冷却从涡轮增压器产生的压缩空气。
实现经由低温散热器和中冷器流动的冷却剂的重复循环。
冷却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水泵,所述水泵泵送经由低温散热器流动的冷却剂将其供应至中冷器从而实现经由低温散热器和中冷器流动的冷却剂的重复循环。
经由低温散热器流动的冷却剂与经过其中设置低温散热器的一个通气道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经由油冷却器流动的油与经过其中设置油冷却器的另一个通气道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公开于本发明的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冷却系统的基本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各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冷却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各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冷却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各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冷却系统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各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冷却系统的示意图。
应当了解,所附附图并非按比例地绘制,显示了说明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各种特征的略微简化的画法。本文所公开的本发明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形状)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
在这些图中,贯穿附图的多幅图,附图标记涉及本发明的相同或等同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这些实施方案的实例被显示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发明将与示例性实施方案相结合进行描述,应当理解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方案。相反,本发明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方案,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价形式及其它实施方案。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冷却系统的基本示意图。
如图1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冷却系统1具有外部空气进气口22和通气道10和11。
外部空气进气口22为空气通道例如散热器格栅,所述空气通道接收车辆前方的外部空气使其流入发动机室中。
经过外部空气进气口22的空气冷却中冷器30、电容器26和高温散热器28,并且流入发动机室中。亦即,中冷器30、电容器26和高温散热器28设置在外部空气进气口22处。在此,中冷器30为用于冷却流入涡轮增压器42和44(参见图2)中的空气的装置,电容器26为用于保证电容的装置,而高温散热器28为用于将经由发动机E流动的高温冷却剂的热量释放至空气中的装置。此外,涡轮增压器42和44适配成通过吸入排放气体或外部空气从而驱动涡轮,并且将具有高温的压缩空气供应至发动机E的汽缸用于增加发动机E的输出。此外,在空气密度变高时,汽缸的进气效率、燃烧效率和发动机的燃料效率得以改进,并且在中冷器30冷却为涡轮增压器42和44压缩的高温空气时同时减少了二氧化碳的产生。
对于车辆而言,中冷器30、电容器26、高温散热器28和涡轮增压器42和44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因此将省略对其详细描述。
通气道10和11在外部空气进气口22的每一侧处形成。亦即,冷却系统1包括至少两个通气道10和11。图1显示了两个通气道10和11。在此,两个通气道10和11的一者将被称为“第一通气道10”,两个通气道10和11的另一者将被称为“第二通气道11”。
第一和第二通气道10和11分别包括前方管道12、后方管道14和管道出口16。
前方管道12为在第一和第二通气道10和11的相对前方形成的部分从而吸入车辆前方的外部空气。此外,前方管道12被形成为朝向车辆的前方方向变得逐渐更为弯曲至车辆内部使得第一通气道10的前方管道12的延长线和第二通气道11的前方管道12的延长线在车辆前方形成流线型形状。此外,由于前方管道12形成流线型形状,可以最小化空气阻力。因此,前方管道12可以在外部空气进气口22的两侧处平稳地吸入车辆前方的外部空气。亦即,经过前方管道12的空气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得以改进。
后方管道14为在第一和第二通气道10和11的相对后方形成使得经由前方管道12流动的空气经过其中的部分。此外,后方管道14被形成为朝向车辆的后方方向变得逐渐更为弯曲至车辆外部使得第一通气道10的后方管道14的延长线和第二通气道11的后方管道14的延长线在车辆前方形成流线型形状。此外,弯曲至车辆外部的后方管道14指向车轮W。亦即,后方管道14最小化空气阻力并且引导空气朝向车轮W流动。在此,车轮W当然为前轮。
管道出口16被形成为使得经由后方管道14流动的空气经过其中。此外,管道出口16适配成使得空气从第一和第二通气道10和11流出。引导板18设置在管道出口16处从而引导空气朝向车轮W流动。
引导板18引导通过管道出口16流出的空气的流动方向。管道出口16与车轮罩24整体地形成。亦即,引导板18安装在车轮罩24处。在此,车轮罩24为车身的一部分并且覆盖车轮W。
引导板18引导空气的流动方向使得通过管道出口16流出的空气在车轮W前方形成空气帘。此外,引导板18被设置成使得在车轮W前方形成空气帘的空气相对于车轮W的侧表面以设定角度(a)指向。此外,设定角度(a)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预先确定从而最大化空气帘的效果。
在图1中,显示了车身的宽度方向伴随线(adjoint line)L1和长度方向伴随线L2用于可见地显示设定角度(a),空气以所述设定角度(a)相对于车轮W的侧表面指向。换言之,图1显示了车身的宽度方向伴随线L1垂直地与车身的长度方向伴随线L2交叉,并且空气相对于车轮W的侧表面指向的方向和长度方向伴随线L2形成作为设定角度(a)的夹角。
低温散热器20和21或油冷却器60可以设置在第一和第二通气道10和11的内部。此外,低温散热器20和21或油冷却器60通过使用经过第一和第二通气道10和11的空气而运行。在此,低温散热器20和21为用于单独地释放经过高温散热器28之后的低温冷却剂的剩余热量的装置。此外,油冷却器60为冷却发动机油的装置用于将发动机油的温度维持于合适温度。低温散热器20和21和油冷却器60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因此将省略对其详细描述。
同时,根据冷却类型,中冷器30为水冷却类型或空气冷却类型。如上所述,中冷器30为空气冷却类型。
在空气冷却类型的情况下,中冷器30设置在发动机E的前方,其首先通过外部空气冷却。因此,在发动机E的低速低负载时,中冷器30的冷却效率可以得以改进,使得不太需要冷却发动机E以及中冷器30的反应性。另一方面,在发动机E的高负载状态下,由于外部空气的流动通过中冷器30的干扰而受到妨碍,因此发动机的冷却性能可能劣化。特别地,由于连接中冷器30和发动机E和涡轮增压器42和44的管子的长度较长,在发动机E的高速高负载时,中冷器30的响应性可能劣化。
参考图2至图5,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详细描述冷却系统2、3、4和5,在所述冷却系统2、3、4和5中除去设置在发动机E前方的空气冷却类型的中冷器30,并且设置水冷却的中冷器32和34。
在关于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其中设置水冷却类型的中冷器32和34的冷却系统2、3、4和5的描述中,将省略关于与图1中所示的冷却系统1相同的组成元件的重复描述。
在图2至图5中,流入车身的外部空气通过虚线箭头表示,冷却剂流动通过交替的长短划线箭头表示,而经由涡轮增压器42和44流动的压缩空气通过实线箭头表示。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冷却系统的示意图。
如图2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冷却系统2包括第一低温散热器20、第二低温散热器21、第一中冷器32、第二中冷器34、第一涡轮增压器42、第二涡轮增压器44、第一水泵52和第二水泵54。
低温散热器20和21分别设置在第一通气道10和第二通气道11中,并且水冷却的中冷器32和34、涡轮增压器42和44和水泵52和54分别设置在第一通气道10和第二通气道11的后方处。
第一低温散热器20为设置在第一通气道10内的低温散热器20。
第二低温散热器21为设置在第二通气道11内的低温散热器21。
第一中冷器32为设置在第一通气道10的后方的水冷却类型的中冷器32。
第二中冷器34为设置在第二通气道11的后方的水冷却类型的中冷器32。
第一涡轮增压器42为设置在第一通气道10的后方的涡轮增压器42。
第二涡轮增压器44为设置在第二通气道11的后方的涡轮增压器44。
第一水泵52为设置在第一通气道10的后方的水泵52。
第二水泵54为设置在第二通气道11的后方的水泵54。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冷却系统2中,冷却剂经由第一低温散热器20和第一中冷器32重复地流动,并且与用于冷却发动机E的冷却剂的循环分离。此外,冷却剂经由第二低温散热器21和第二中冷器34重复地流动,并且与经由第一低温散热器20和第一中冷器32流动的冷却剂的循环分离。
第一水泵52设置在第一低温散热器20和第一中冷器32之间。此外,第一水泵52泵送经由第一低温散热器20流动的冷却剂从而将其供应至第一中冷器32,并且实现经由第一低温散热器20和第一中冷器32流动的冷却剂的重复循环。
在冷却剂的循环中,经由第一低温散热器20流动的冷却剂与经过第一通气道10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并且通过与经过第一通气道10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却的该冷却剂被供应至第一中冷器32。
同时,从第一涡轮增压器42产生的高温压缩空气经由第一中冷器32流动,并且被供应至发动机E。因此,从第一涡轮增压器42产生的高温压缩空气与供应至第一中冷器32的冷却剂进行热交换,并且通过与供应至第一中冷器32的冷却剂进行热交换而冷却的该压缩空气被供应至发动机E。此外,通过与从第一涡轮增压器42产生的高温压缩空气进行热交换而温度变高的冷却剂通过经由第一低温散热器20流动而再次冷却。
第二水泵54设置在第二低温散热器21和第二中冷器34之间。第二水泵54泵送经由第二低温散热器21流动的冷却剂从而将其供应至第二中冷器34,并且实现经由第二低温散热器21和第二中冷器34流动的冷却剂的重复循环。
在冷却剂的循环中,经由第二低温散热器21流动的冷却剂与经过第二通气道11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并且通过与经过第二通气道11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却的该冷却剂被供应至第二中冷器34。
同时,从第二涡轮增压器44产生的高温压缩空气经由第二中冷器34流动,从而被供应至发动机E。因此,从第二涡轮增压器44产生的高温压缩空气与供应至第二中冷器34的冷却剂进行热交换,并且通过与供应至第二中冷器34的冷却剂进行热交换而冷却的该压缩空气被供应至发动机E。此外,通过与从第二涡轮增压器44产生的高温压缩空气进行热交换而温度变高的冷却剂通过经由第二低温散热器21流动而再次冷却。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冷却系统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冷却系统的示意图。
在关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冷却系统3和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冷却系统4的描述中,将省略关于与图2中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冷却系统2相同的组成元件的重复描述。
如图3中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冷却系统3中,冷却剂重复循环从而循序地经过第一低温散热器20、第一中冷器32、第二中冷器34和第二低温散热器21,并且与用于冷却发动机E的冷却剂的循环分离。冷却剂的循环可以通过水泵52和54中的一者实现。
换言之,在相比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冷却系统2时,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冷却系统3中的额外进行的用于冷却发动机E的冷却剂的循环的冷却剂的循环是不同的,并且可以除去第一水泵52和第二水泵54的一者。
虽然图3中显示了除去第二水泵54和设置第一水泵52,但是在所公开的实施方案中并不限于此。
如图4中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冷却系统4中,冷却剂重复循环从而循序地经过第一低温散热器20、第一中冷器32和第二低温散热器21,并且与用于冷却发动机E的冷却剂的循环分离。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冷却系统4中,为了实现冷却剂的循环,仅需要水泵52和54中的一者,正如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冷却系统3中的一样。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冷却系统4中,相比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冷却系统3,除去了第一中冷器32和第二中冷器34中的一者。此外,当除去中冷器32和34中的一者时,除去了第一涡轮增压器42和第二涡轮增压器44中的一者。
虽然在图4中显示除去第二中冷器34和第二涡轮增压器44并且设置第一中冷器32和第一涡轮增压器42,在所公开的实施方案中并不限于此。
如果如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冷却系统3设置两个中冷器32和34,则经过第一中冷器32的冷却剂的温度变得超过一定程度,并因此当冷却剂与第二中冷器34中的压缩空气进行热交换时的性能可能劣化。因此,如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冷却系统4,仅设置第一中冷器32和第一涡轮增压器42是有效的。当仅设置第一中冷器32和第一涡轮增压器42时,可能需要增加第一中冷器32和第一涡轮增压器42的容量并且改进其性能。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和第三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冷却系统3和冷却系统4中,循环从而与用于冷却发动机E的冷却剂不同的冷却剂可以经过第二低温散热器21与第一低温散热器20之间的高温散热器28。在该情况下,用于冷却发动机E的冷却剂经由高温散热器28流动并且同时与经由高温散热器28从第二低温散热器21输送至第一低温散热器20的冷却剂进行热交换。因此,用于冷却发动机E的冷却剂的冷却效率可以得以改进。此外,用于冷却发动机E的冷却剂和循环从而与用于冷却发动机E的冷却剂不同的冷却剂在经过高温散热器28时通过经过外部空气进气口22的空气而被冷却。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冷却系统的示意图。
如图5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冷却系统5包括油冷却器60。
油冷却器60设置在第一通气道10和第二通气道11中的一者的内部。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冷却系统5中,相比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冷却系统2,除去第一低温散热器20、第一中冷器32、第一涡轮增压器42和第一水泵52或者除去第二低温散热器21、第二中冷器34、第二涡轮增压器44和第二水泵54。
虽然根据图5中显示的设置在第二通气道10内的油冷却器60除去第二低温散热器21、第二中冷器34、第二涡轮增压器44和第二水泵54,在所公开的实施方案中并不限于此。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冷却系统5中,当仅设置第一中冷器32和第一涡轮增压器42时,可能需要增加第一中冷器32和第一涡轮增压器42的容量并且改进其性能,这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冷却系统4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由于形成通气道10和11,经过通气道10和11的空气的冷却性能可以得以改进,从而最小化空气流动的阻力。此外,由于形成管道出口16,空气动力学性能可以更好,使得经过通气道10和11并且在车轮W前方形成空气帘的空气的性能得以改进。此外,根据设置在通气道10和11处的油冷却器60或散热器20可以实现不同组成。在发动机E的高负载状态下,通过设置中冷器30、32和34和循环冷却剂可以改进冷却性能,因此燃料消耗可以更好。
为了方便解释和精确限定所附权利要求,术语“上”、“下”、“内”和“外”被用于参考附图中所显示的这些特征的位置来描述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特征。
前面对本发明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所呈现的描述是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前面的描述并不旨在成为穷举的,也并不旨在把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很多改变和变化都是可能的。选择示例性实施方案并进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案及其不同选择形式和修改形式。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形式所限定。

Claims (20)

1.一种用于车辆的通气道,包括:
前方管道,所述前方管道在前方形成从而吸入车辆前方的外部空气;
后方管道,所述后方管道从前方管道在相对后方形成使得经由前方管道流动的外部空气经过其中;和
管道出口,所述管道出口使得经由后方管道流动的外部空气流出,
其中所述通气道设置在外部空气进气口的两侧处,所述外部空气进气口将车辆前方的外部空气吸入发动机室中,并且
其中两个前方管道被形成为弯曲的使得其延长线在车辆前方形成流线型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通气道,其中两个后方管道分别向着车轮朝向车辆的后方方向逐渐更为弯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通气道,其中引导板设置至管道出口,所述引导板引导空气流动的方向从而朝向车轮引导空气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通气道,其中管道出口与车轮罩整体地形成,所述车轮罩被构造成覆盖车轮,并且引导板安装至所述车轮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通气道,其中引导板引导空气流动的方向使得通过所述管道出口流出的空气在车轮前方形成空气帘,并且在车轮前方形成空气帘的空气在车轮的侧表面处以设定角度指向用于最大化空气帘的效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通气道,进一步包括通过使空气经过所述通气道的内部而冷却设置在通气道内部的组成元件。
7.一种用于车辆的冷却系统,包括:
至少两个通气道,所述通气道在外部空气进气口的每一侧处形成,所述外部空气进气口将车辆前方的外部空气吸入发动机室并且吸入车辆前方的外部空气使得外部空气朝向车轮流出;
第一低温散热器,所述第一低温散热器设置在至少两个通气道中的一者内并且适配成将冷却剂的热量释放至空气中;
第二低温散热器,所述第二低温散热器设置在至少两个通气道中的另一者内并且适配成将冷却剂的热量释放至空气中;
涡轮增压器,所述涡轮增压器产生压缩空气从而将压缩空气供应至发动机;以及
中冷器,所述中冷器通过使用经由第一和第二低温散热器中的至少一者流动的冷却剂冷却从涡轮增压器产生的压缩空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冷却系统,其中所述中冷器包括第一中冷器和第二中冷器,并且独立地实现经由第一低温散热器和第一中冷器循环的冷却剂的重复循环和经由第二低温散热器和第二中冷器循环的冷却剂的重复循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冷却系统,进一步包括:
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泵送经由第一低温散热器流动的冷却剂将其供应至第一中冷器从而实现经由第一低温散热器和第一中冷器循环的冷却剂的重复循环;和
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泵送经由第二低温散热器流动的冷却剂将其供应至第二中冷器从而实现经由第二低温散热器和第二中冷器循环的冷却剂的重复循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冷却系统,其中经由第一和第二低温散热器流动的冷却剂与穿过在其中分别设置第一和第二低温散热器的通气道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冷却系统,其中实现循序地经过第一低温散热器、中冷器和第二低温散热器的冷却剂的重复循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冷却系统,进一步包括水泵,所述水泵泵送经由第一低温散热器流动的冷却剂将其供应至中冷器从而实现循序地经过第一低温散热器、中冷器和第二低温散热器的冷却剂的重复循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冷却系统,其中循序地经过第一低温散热器、中冷器和第二低温散热器的冷却剂经由高温散热器流动并且与穿过外部空气进气口的空气和用于冷却发动机的冷却剂进行热交换,所述高温散热器设置在外部空气进气口处并且适配成将用于冷却发动机的冷却剂的热量释放至空气。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冷却系统,其中所述中冷器包括至少两个中冷器,并且实现循序地经过第一低温散热器、至少两个中冷器和第二低温散热器的冷却剂的重复循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冷却系统,进一步包括水泵,所述水泵泵送经由第一低温散热器流动的冷却剂将其供应至至少两个中冷器中的一者从而实现循序地经过第一低温散热器、至少两个中冷器和第二低温散热器的冷却剂的重复循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冷却系统,其中循序地经过第一低温散热器、至少两个中冷器和第二低温散热器的冷却剂经由高温散热器流动并且与穿过外部空气进气口的空气和用于冷却发动机的冷却剂进行热交换,所述高温散热器设置在外部空气进气口处并且适配成将用于冷却发动机的冷却剂的热量释放至空气。
17.一种用于车辆的冷却系统,包括:
至少两个通气道,所述通气道在外部空气进气口的每一侧处形成,所述外部空气进气口将车辆前方的外部空气吸入发动机室并且吸入车辆前方的外部空气使得外部空气朝向车轮流出;
低温散热器,所述低温散热器设置在至少两个通气道中的一者内并且适配成将冷却剂的热量释放至空气;
油冷却器,所述油冷却器设置在至少两个通气道中的另一者内并且适配成使发动机油经过其中而冷却;
涡轮增压器,所述涡轮增压器产生压缩空气从而将压缩空气供应至发动机;和
中冷器,所述中冷器通过使用经由低温散热器流动的冷却剂冷却从涡轮增压器产生的压缩空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冷却系统,其中实现经由低温散热器和中冷器流动的冷却剂的重复循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冷却系统,进一步包括水泵,所述水泵泵送经由低温散热器流动的冷却剂将其供应至中冷器从而实现经由低温散热器和中冷器流动的冷却剂的重复循环。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冷却系统,其中经由低温散热器流动的冷却剂与经过在其中设置低温散热器的一个通气道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并且经由油冷却器流动的油与经过在其中设置油冷却器的另一个通气道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CN201410539681.9A 2013-10-14 2014-10-13 用于车辆的通气道和冷却系统 Active CN1045642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30122238A KR101500383B1 (ko) 2013-10-14 2013-10-14 자동차의 에어 덕트 및 냉각 장치
KR10-2013-0122238 2013-10-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64296A true CN104564296A (zh) 2015-04-29
CN104564296B CN104564296B (zh) 2019-05-17

Family

ID=52808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39681.9A Active CN104564296B (zh) 2013-10-14 2014-10-13 用于车辆的通气道和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86474B2 (zh)
KR (1) KR101500383B1 (zh)
CN (1) CN10456429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7103A (zh) * 2015-07-13 2017-01-25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气流导向系统
CN107628121A (zh) * 2016-07-18 2018-01-26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发动机室组件和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44552B1 (en) * 2014-05-13 2017-06-28 C.R.F. Società Consortile per Azioni Air guiding device for a motor-vehicle
KR101655672B1 (ko) 2015-05-12 2016-09-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 에어덕트
KR102215763B1 (ko) * 2017-03-14 2021-02-1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브레이크쿨링덕트의 구조
US20180354355A1 (en) * 2017-06-12 2018-12-13 Paccar Inc Air ducts for airflow management,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R3096308A1 (fr) * 2019-05-24 2020-11-27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Module de refroidissement pour véhicule automobile électrique à turbomachine tangentielle
CN114961961A (zh) * 2021-02-19 2022-08-30 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冷却组件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7829C (zh) *
US4273082A (en) * 1977-09-14 1981-06-16 Klockner-Humboldt-Deutz Aktiengesellschaft Cooling system for vehicle drive
US4723594A (en) * 1984-09-21 1988-02-09 Dr. Ing H.C.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Radiator arrangement for the front of a motor vehicle
WO1990001442A1 (en) * 1988-08-04 1990-02-22 Pedersen, Johannes A vehicle having pneumatic tires and means for reducing tire wear
JPH0821240A (ja) * 1994-07-06 1996-01-23 Nissan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ルームの外気導入制御装置
CN202413306U (zh) * 2011-12-22 2012-09-05 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降低汽车轮胎温度的挡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74652A (en) * 1985-05-09 1986-11-12 Ford Motor Co Engine cooling system
JPS62168720A (ja) * 1985-12-26 1987-07-25 Toyota Motor Corp デユ−テイ制御型の定速走行制御装置
US5408843A (en) * 1994-03-24 1995-04-25 Modine Manufacturing Co. Vehicular cooling system and liquid cooled condenser therefor
US6561169B2 (en) * 2001-07-23 2003-05-13 Ford Motor Company Charge air management system for automotive engine
KR20040020576A (ko) * 2002-08-31 2004-03-09 위니아만도 주식회사 차량용 난방장치
JP2006306226A (ja) * 2005-04-27 2006-11-09 Toyota Motor Corp 空気流制御装置
US20090025993A1 (en) * 2007-07-23 2009-01-29 Merlyn Llc Vehicle having an aeroducting system
JP5240444B2 (ja) * 2008-07-04 2013-07-17 スズキ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車両の冷却装置
DE102008022554A1 (de) 2008-04-30 2009-11-05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Bugteil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10037615B4 (de) * 2010-09-17 2023-07-20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Luftleiteinrichtung zur Kühlerabluftführung für eine Kühlereinheit
DE102010063265A1 (de) * 2010-12-16 2012-06-21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Ladeluftkühle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7829C (zh) *
US4273082A (en) * 1977-09-14 1981-06-16 Klockner-Humboldt-Deutz Aktiengesellschaft Cooling system for vehicle drive
US4723594A (en) * 1984-09-21 1988-02-09 Dr. Ing H.C.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Radiator arrangement for the front of a motor vehicle
WO1990001442A1 (en) * 1988-08-04 1990-02-22 Pedersen, Johannes A vehicle having pneumatic tires and means for reducing tire wear
JPH0821240A (ja) * 1994-07-06 1996-01-23 Nissan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ルームの外気導入制御装置
CN202413306U (zh) * 2011-12-22 2012-09-05 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降低汽车轮胎温度的挡板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7103A (zh) * 2015-07-13 2017-01-25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气流导向系统
CN106347103B (zh) * 2015-07-13 2020-07-28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气流导向系统
CN107628121A (zh) * 2016-07-18 2018-01-26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发动机室组件和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101550A1 (en) 2015-04-16
KR101500383B1 (ko) 2015-03-09
US9586474B2 (en) 2017-03-07
CN104564296B (zh) 2019-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64296A (zh) 用于车辆的通气道和冷却系统
CN105082985A (zh) 用于车辆的冷却系统
JP4557738B2 (ja) 燃料電池車の冷却装置
KR101405234B1 (ko) 차량용 라디에이터
US7341050B2 (en) Charge air cooler having refrigerant coils and method for cooling charge air
JP2010508206A5 (zh)
US9618282B2 (en) Radiator for vehicle
JP5314490B2 (ja) 車両用ラジエータのシール構造
JP5866798B2 (ja) インタークーラ
KR101769747B1 (ko) 차량용 엔진 냉각 시스템
CN205532840U (zh) 一种汽车水箱散热装置
KR102067674B1 (ko) 차량용 루프형 공조장치
CN105658926A (zh) 混合动力车辆的冷却装置
US20090065171A1 (en) Cooling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5332783B (zh) 水冷柴油机集成式轴心对称布置的冷却系统
JP2015128923A (ja) 車両用冷却装置
CN202789081U (zh) 发动机散热器
JP2013174128A (ja) インタークーラ
JP5617789B2 (ja) 矩形用ガスケット
KR102498669B1 (ko) 쿨링모듈
KR101172065B1 (ko) 냉각성능 개선을 위한 복합구조 인터쿨러
KR100428219B1 (ko) 라디에이터와 인터쿨러의 냉각구조
CN207829981U (zh) 发动机冷却系统和车辆
JP2018075925A (ja) 車両の冷却器構造
CN210370895U (zh) 柴油发动机的散热器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