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31149A - 一种有机相碳点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机相碳点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31149A
CN104531149A CN201510003839.5A CN201510003839A CN104531149A CN 104531149 A CN104531149 A CN 104531149A CN 201510003839 A CN201510003839 A CN 201510003839A CN 104531149 A CN104531149 A CN 1045311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ganic phase
carbon point
phase carbon
preparation
sol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038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31149B (zh
Inventor
袭锴
胡栋华
顾江江
邓国庆
张秋红
孟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00383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311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311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311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311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311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相碳点的制备方法:取原料,加入反应釜中,在150~300℃条件下,溶剂热反应0.5~72h,即得到有机相碳点溶液;浓缩液体,获得的溶剂回反应釜中循环使用,固体进行干燥获得有机相碳量子点;其中,原料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亚砜、正己烷、环己烷、甲苯、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该工艺方法简单快捷,反应条件简单环保,产率较高,降低反应时间。所用原料便宜易得,无需添加催化剂,溶剂也可以继续循环使用。所制备的有机相碳点在有机溶剂中有较好的分散性,在有机涂料,物质检测、催化、荧光墨水、新型纳米复合材料、新型电化学电极以及新型光学材料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有机相碳点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量子点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相碳点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量子点是指三维尺度均在100nm下的纳米粒子,是一种准零维材料,主要由II-VI元素组成。由于其特定的结构,使其具有尺寸量子效应和介电限域效应,具有发光性能,可以发射荧光。
量子点具有许多独特的光学性能。由于量子点独特的性质,其激发波长范围很宽;另外,通过对合成粒子尺寸的控制,可以得到不同颜色的量子点;量子点的稳定性比较好,可以进行长时间的保存;由于量子点独特的光学性质,其在电子器件、生物分析、光学材料等方面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碳量子点(简称碳点)作为一种新兴的材料目前正在兴起。碳点除了具有量子点所具有的常见性质外,还具有独特的发光性能、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生物相容性以及表面功能可调节性等特点,已经在生物成像、离子检测及荧光材料等诸多领域被广泛研究并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碳点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当前已有不少用量子点以及碳点的报道,但是以水相碳点的研究为多,有机相碳点的报道并不是很多,这就大大限制了碳点在有机催化、高分子复合等方面的应用。虽然有人(201410046953.7;201310740394.X)研究过诸如正己烷,环己烷等有机溶剂体系的碳点,但是主要是将正己烷和环己烷等作为溶剂,研究溶液中溶质形成碳点的情况,关于纯溶剂碳点的制备报道较少。Liu等人(LIU S, WANG L, TIAN J, et al. Acid-driven, microwave-assisted production of photoluminescent carbon nitride dots from N,N-dimethylformamide [J]. RSC Advances, 2011, 1(6): 951)报道过使用硫酸和磷酸作为催化剂,制得亲水的DMF碳点,但是这种方法所得样品分离较为复杂,且反应体系为水相,不利于有机相的实验。Jiang等人(201410000767.4)报道了使用溶剂回流法和微波法制备有机相碳点,但是受限于实验条件,实验时间必然较长,产率不高。
因此,如何更加高效,廉价,高产率的制备有机相碳点是一个瓶颈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相碳点的制备方法,该工艺方法简单快捷,反应条件简单环保,原料便宜易得,无需添加催化剂。所制备的碳点,可以应用于新型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新型电化学电极的制备以及新型光学及导电材料等领域。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有机相碳点的制备方法:取原料,加入反应釜中,在150~300℃条件下,溶剂热反应0.5~72h,即得到有机相碳点溶液;浓缩液体,获得的溶剂回反应釜中循环使用,固体进行干燥获得有机相碳量子点;其中,原料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二甲亚砜(DMSO)、正己烷、环己烷、甲苯、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所述的反应釜的为高压反应釜或水热反应釜。
所述的原料加入量为占反应釜体积的10~90%。
在浓缩液体之前,先采用0.2μm微孔滤膜过滤。
浓缩方法为常温常压蒸馏、减压蒸馏或旋转蒸馏,并收集蒸出的溶剂。
所述干燥为冷冻干燥、0-25℃常温干燥、30-60℃中温干燥、真空干燥或喷雾干燥。
所制备的碳点可以均匀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在有机相的溶解性很好。
所述的溶剂热反应的温度为150~300℃之间,反应温度过低则产率很低,且无法出现荧光现象,温度越高实验效果越好,但超过300℃,操作难度大。
有益效果: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包括:该工艺方法简单快捷,反应条件简单环保,产率较高,降低反应时间。所用原料便宜易得,无需添加催化剂,溶剂也可以继续循环使用,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碳点的产率。因为是在高温高压下反应,因而本实验反应速率相比溶剂回流等方法速率快很多,会降低反应时间。所制备的有机相碳点在有机溶剂中有较好的分散性,在有机涂料,物质检测、催化、荧光墨水等荧光材料、新型纳米复合材料、新型电化学电极以及新型光学材料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DMF-CDs碳点的红外图谱图;
图2是DMF-CDs的透射电镜图和粒径分布图;
图3是不同激发波长激发的DMF-CDs荧光图谱;
图4是DMF-CDs的紫外图谱图;
图5是DMF-CDs在PS、ABS、PMMA中分散的紫外灯下和日光灯下图谱图;图6是正己烷与溶剂热后旋蒸得到的正己烷GC图谱对比图
图7是DMAc-CDs的TEM图和粒径分布图;
图8是不同有机相碳点的荧光图谱图;
图9是不同碳点在日光下和紫外光下的照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取20mL N,N-二甲基甲酰胺(DMF),加入水热反应釜中,在300℃条件下,溶剂热12h,即可得到碳点溶液。将得到的液体用0.2μm微孔滤膜过滤,得到的液体通过旋转蒸馏收集蒸出的溶剂DMF后,用真空烘箱烘干,即得碳点固体(命名为DMF-CDs)。将分离得到的DMF加入水热反应釜中,相同条件下继续反应,又可得到DMF-CDs。对碳点进行检测,如图1-5所示,其中,图1是DMF-CDs碳点的红外图谱图,从图中可以发现,在1700左右有强峰,说明碳点中有羰基;图2是DMF-CDs碳点的透射电镜图和粒径分布图,由图可知,碳点的尺寸分布在2~4 nm,平均尺寸3 nm左右,尺寸比较均一;图3是不同激发波长激发的DMF-CDs荧光图谱,DMF-CDs的发射波长随激发波长增加而增加,与常见的碳点情况类似;图4是DMF-CDs的紫外图谱,在320 nm处的吸收峰说明羰基的存在;图5是DMF-CDs在PS、ABS、PMMA中分散的日光灯下和紫外灯下的照片,浓度从左到右逐渐增加。从照片可以发现,碳点在PS、ABS、PMMA中分散性良好,并且在紫外灯下会发出荧光,而且荧光强度随浓度增加而增加。
实施例2
取20mL正己烷(H),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在150℃条件下,溶剂热10h,即可得到碳点溶液。将得到的液体用0.2μm微孔滤膜过滤,得到的液体通过旋转蒸馏收集蒸出的溶剂后,用真空烘箱烘干,即为正己烷碳点固体(H-CDs)。将分离得到的正己烷加入高压反应釜中,相同条件下继续反应,又可继续得到H-CDs。将原料正己烷与产品旋蒸得到的正己烷进行气相色谱法测定,将图谱进行对比,如图6所示,从图6中可以发现,两者谱图没有明显的差异。故分离得到的溶剂也可以继续反应。
实施例3
取20mL 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在200℃条件下,溶剂热24h,即可得到碳点溶液。将得到的液体用0.2μm微孔滤膜过滤,得到的液体通过旋转蒸馏收集蒸出的溶剂后,用真空烘箱烘干,即为DMAc碳点固体(命名为DMAc-CDs)。将分离得到的DMAc加入高压反应釜中,相同条件下继续反应,又可继续得到DMAc-CDs。对碳点进行检测,如图7所示,DMAc碳点的TEM图和粒径分布图。从图中可以发现,DMAc碳点尺寸均一,平均尺寸在3 nm左右。
实施例4
取20mL 正己烷(H),加入水热反应釜中,在300℃条件下,溶剂热72h,即可得到碳点溶液。将得到的液体用0.2μm微孔滤膜过滤,得到的液体通过旋转蒸馏收集蒸出的溶剂后,用常温干燥,即为正己烷碳点固体(H-CDs)。将分离得到的正己烷加入水热反应釜中,相同条件下继续反应,又可继续得到H-CDs。
实施例5
取10mL正己烷(H)、10mL环己烷(C),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在180℃条件下,溶剂热48h,即可得到碳点溶液。将得到的液体用0.2μm微孔滤膜过滤,得到的液体通过旋转蒸馏收集蒸出的溶剂后,用中温干燥,即为环己烷碳点固体(C-CDs)。将分离得到的环己烷加入高压反应釜中,相同条件下继续反应,又可继续得到C-CDs。
实施例6
取20mL二甲亚枫,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在250℃条件下,溶剂热36h,即可得到碳点溶液。将得到的液体用0.2μm微孔滤膜过滤,得到的液体通过旋转蒸馏收集蒸出的溶剂后,用冷冻干燥至干,即为二甲亚枫碳点固体(DMSO-CDs)。将分离得到的DMF加入高压反应釜中,相同条件下继续反应,又可继续得到DMSO-CDs。
实施例7
取20mL二甲亚枫,加入水热反应釜中,在200℃条件下,溶剂热3h,即可得到碳点溶液。将得到的液体用0.2μm微孔滤膜过滤,得到的液体通过旋转蒸馏收集蒸出的溶剂后,用真空烘箱烘干,即为DMSO碳点固体(DMSO -CDs)。将分离得到的DMSO加入水热反应釜中,相同条件下继续反应,又可继续得到DMSO -CDs。
实施例8
取20mL甲苯(T),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在170℃条件下,溶剂热45h,即可得到碳点溶液。将得到的液体用0.2μm微孔滤膜过滤,得到的液体通过旋转蒸馏收集蒸出的溶剂后,用常温干燥烘干,即为甲苯碳点固体(T-CDs)。将分离得到的甲苯加入高压反应釜中,相同条件下继续反应,又可继续得到T-CDs。
实施例9
取10mL DMF、5mL DMAc、5mL DMSO,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在260℃条件下,溶剂热60h,即可得到碳点溶液。将得到的液体用0.2μm微孔滤膜过滤,得到的液体通过常温蒸馏收集蒸出的溶剂后,用中温干燥烘干,即为DMF-DMAc-DMSO碳点固体(DMF-DMAc-DMSO-CDs)。将分离得到的DMF、DMAc、DMSO加入高压反应釜中,相同条件下继续反应,又可继续得到DMF-DMAc-DMSO-CDs。
实施例10
取20mL二甲苯,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在170℃条件下,溶剂热50h,即可得到碳点溶液。将得到的液体用0.2μm微孔滤膜过滤,得到的液体通过旋转蒸馏收集蒸出的溶剂后,用冷冻干燥至干,即为二甲苯碳点固体(X-CDs)。将分离得到的二甲苯加入高压反应釜中,相同条件下继续反应,又可继续得到X-CDs。
实施例11
取20mL甲苯(X),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在220℃条件下,溶剂热12h,即可得到碳点溶液。将得到的液体用0.2μm微孔滤膜过滤,得到的液体通过减压蒸馏收集蒸出的溶剂后,用冷冻干燥至干,即为甲苯碳点固体(T-CDs)。将分离得到的甲苯加入高压反应釜中,相同条件下继续反应,又可继续得到T-CDs。
实施例12
取5mL二甲苯和15mL甲苯,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在240℃条件下,溶剂热44h,即可得到碳点溶液。将得到的液体用0.2μm微孔滤膜过滤,得到的液体通过旋转蒸馏收集蒸出的溶剂后,用真空烘箱烘干,即为甲苯-二甲苯碳点固体(X-T-CDs)。将分离得到的二甲苯和甲苯加入高压反应釜中,相同条件下继续反应,又可继续得到X-T-CDs。
实施例13
取20mL 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在150℃条件下,溶剂热21h,即可得到碳点溶液。将得到的液体用0.2μm微孔滤膜过滤,得到的液体通过常温常压蒸馏收集蒸出的溶剂后,用喷雾干燥烘干,即为DMF-CDs固体。将分离得到的DMF加入高压反应釜中,相同条件下继续反应,又可继续得到DMF-CDs。
实施例14
取20mL N,N-二甲基乙酰胺,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在200℃条件下,溶剂热1h,即可得到碳点溶液。将得到的液体用0.2μm微孔滤膜过滤,得到的液体通过旋转蒸馏收集蒸出的溶剂后,用鼓风烘箱烘干,即为DMAc碳点固体。将分离得到的DMAc加入高压反应釜中,相同条件下继续反应,又可继续得到DMAc碳点固体。
实施例15
取20mL二甲苯,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在150℃条件下,溶剂热72h,即可得到碳点溶液。将得到的液体用0.2μm微孔滤膜过滤,得到的液体通过减压蒸馏收集蒸出的溶剂后,用真空烘箱烘干,即为二甲苯碳点固体(X-CDs)。将分离得到的二甲苯加入高压反应釜中,相同条件下继续反应,又可继续得到X-CDs。
以上实施例中,不同有机物碳点的荧光图谱图如图8所示,从图中可以发现,很多碳点在水热后都会有荧光产生。其中又以二甲苯,正己烷,环己烷最强。不同碳点在日光灯和紫外光下的照片如图9所示,从日光灯下的照片可以发现,碳点在溶液里面分散情况很好,并且在放置1年后仍然很稳定;从紫外灯下的照片可以发现,不同碳点都会发出蓝色荧光。

Claims (6)

1.一种有机相碳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原料,加入反应釜中,在150~300℃条件下,溶剂热反应0.5~72h,即得到有机相碳点溶液;浓缩液体,获得的溶剂回反应釜中循环使用,固体进行干燥获得有机相碳量子点;其中,原料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亚砜、正己烷、环己烷、甲苯、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相碳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釜的为高压反应釜或水热反应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相碳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加入量为占反应釜体积的10~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相碳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浓缩液体之前,先采用0.2μm微孔滤膜过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相碳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浓缩方法为常温常压蒸馏、减压蒸馏或旋转蒸馏,并收集蒸出的溶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相碳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为冷冻干燥、0-25℃常温干燥、30-60℃中温干燥、真空干燥或喷雾干燥。
CN201510003839.5A 2015-01-06 2015-01-06 一种有机相碳点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5311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03839.5A CN104531149B (zh) 2015-01-06 2015-01-06 一种有机相碳点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03839.5A CN104531149B (zh) 2015-01-06 2015-01-06 一种有机相碳点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31149A true CN104531149A (zh) 2015-04-22
CN104531149B CN104531149B (zh) 2018-11-23

Family

ID=52846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03839.5A Active CN104531149B (zh) 2015-01-06 2015-01-06 一种有机相碳点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31149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1182A (zh) * 2015-11-23 2016-01-27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制备水相、油相碳量子点的方法
CN105694879A (zh) * 2016-03-11 2016-06-22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有机废水制备碳量子点及其混凝回收方法
CN105713608A (zh) * 2016-01-27 2016-06-29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尺寸可控氮掺杂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CN106904594A (zh) * 2017-03-17 2017-06-30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白光碳量子点荧光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154195A (zh) * 2020-01-10 2020-05-15 深圳大学 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403068A (zh) * 2021-06-16 2021-09-17 澳门大学 一种熔合碳点、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5092909A (zh) * 2022-07-12 2022-09-23 中南大学 一种高浓度氟掺杂的碳点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7298A (zh) * 2014-01-02 2014-05-1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单一有机溶剂一步超声法制备高亮度荧光碳点的方法
CN103787299A (zh) * 2014-01-02 2014-05-1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单一有机溶剂热回流法制备高亮度荧光碳点的方法
KR20140059368A (ko) * 2012-11-07 2014-05-16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탄소 양자점-금속 나노입자 복합체,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전자 소자
CN103992794A (zh) * 2014-05-26 2014-08-20 中北大学 一种回收固体碳量子点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059368A (ko) * 2012-11-07 2014-05-16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탄소 양자점-금속 나노입자 복합체,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전자 소자
CN103787298A (zh) * 2014-01-02 2014-05-1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单一有机溶剂一步超声法制备高亮度荧光碳点的方法
CN103787299A (zh) * 2014-01-02 2014-05-1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单一有机溶剂热回流法制备高亮度荧光碳点的方法
CN103992794A (zh) * 2014-05-26 2014-08-20 中北大学 一种回收固体碳量子点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胡栋华等: "纯有机溶剂体系碳点制备、表征与应用", 《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3分会:纳米材料合成与组装》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1182A (zh) * 2015-11-23 2016-01-27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制备水相、油相碳量子点的方法
CN105271182B (zh) * 2015-11-23 2017-06-2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制备水相、油相碳量子点的方法
CN105713608A (zh) * 2016-01-27 2016-06-29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尺寸可控氮掺杂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CN105713608B (zh) * 2016-01-27 2018-05-18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尺寸可控氮掺杂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CN105694879A (zh) * 2016-03-11 2016-06-22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有机废水制备碳量子点及其混凝回收方法
CN105694879B (zh) * 2016-03-11 2018-01-26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有机废水制备碳量子点及其混凝回收方法
CN106904594A (zh) * 2017-03-17 2017-06-30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白光碳量子点荧光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154195A (zh) * 2020-01-10 2020-05-15 深圳大学 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154195B (zh) * 2020-01-10 2023-04-14 深圳大学 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403068A (zh) * 2021-06-16 2021-09-17 澳门大学 一种熔合碳点、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3403068B (zh) * 2021-06-16 2023-08-08 澳门大学 一种熔合碳点、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5092909A (zh) * 2022-07-12 2022-09-23 中南大学 一种高浓度氟掺杂的碳点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31149B (zh) 2018-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31149A (zh) 一种有机相碳点的制备方法
CN104449693B (zh) 氮硫掺杂的荧光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CN106654278B (zh) 一种新型碳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044743B (zh) 一种基于蛋壳膜的水溶性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6883850B (zh) 一种碳量子点荧光标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07087A (zh) 一种具有可见光响应的多孔氮化碳/氧化铜纳米棒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应用
CN108101010B (zh) 石墨相氮化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CN105951218B (zh) 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纳米炭纤维的制备
CN106701069B (zh) 一种波长可控、长波发射的荧光碳基纳米点的制备方法
CN103980893A (zh) 一种多色荧光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的一步制备方法
CN110437826A (zh) 一种高荧光量子产率的木质素基碳点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50358A (zh) 氮掺杂碳纳米管/碳复合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haudhary et al. Green synthesis of fluorescent carbon nanoparticles from lychee (Litchi chinensis) plant
Ouyang et al.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lignin assisted by microwave irradiation
CN106978170A (zh) 一种水溶性荧光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CN104560037B (zh) 一种油相中制备高量子产率碳量子点的方法
CN104072782B (zh) 一种磁性聚膦腈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Matsunaga et al. Hydrothermal extraction and microniz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Ganoderma lucidum in a one-step process
CN107934922A (zh) 一种微波辅助气溶胶制备纳米TeO2的方法
CN104313195A (zh) 利用羰基固体酸催化降解半纤维素制备低聚木糖的方法
CN105731421B (zh) 一种氮掺杂超微孔碳纳米球的制备方法
CN114772578B (zh) 一种将酒糟转化为碳量子点和电容炭的方法及电容炭
CN110589800A (zh) 一种邻苯二酚-乙二胺碳点的分离纯化方法
CN110975935B (zh) 一种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399003A (zh) 一种sers用纳米银基底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