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14107B - 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以及体积恢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以及体积恢复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514107B CN104514107B CN201310525001.3A CN201310525001A CN104514107B CN 104514107 B CN104514107 B CN 104514107B CN 201310525001 A CN201310525001 A CN 201310525001A CN 104514107 B CN104514107 B CN 10451410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nonwoven fabric
- heating
- width
- hot bla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C—FINISHING, DRESSING, TENTERING OR STRETCHING TEXTILE FABRICS
- D06C7/00—Heating or cooling textile fabric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5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by welding together the fibres, e.g. by partially melting or dissolving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C—FINISHING, DRESSING, TENTERING OR STRETCHING TEXTILE FABRICS
- D06C17/00—Fulling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C—FINISHING, DRESSING, TENTERING OR STRETCHING TEXTILE FABRICS
- D06C3/00—Stretching, tentering or spreading textile fabrics; Producing elasticity in textile fabr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体积恢复装置以及体积恢复方法。该体积恢复装置能够抑制在其中产生的无纺布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变化。一种装置,其用于通过吹送热风而将无纺布加热,使上述无纺布的体积恢复。其中,该装置包括:输送部,其用于将在输送方向上连续的上述无纺布沿上述输送方向输送;加热部,其用于对正在输送的上述无纺布吹送上述热风,从而将上述无纺布加热;宽度传感器,其用于在比上述加热部靠上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处对上述无纺布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进行测量,从而输出上述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信息;以及控制器,其用于根据自上述宽度传感器输出的上述信息来控制上述加热部及上述输送部中的至少一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使无纺布的体积恢复的体积恢复装置以及体积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吸收性物品,使用有卫生巾、一次性尿布。此外,包含在该吸收性物品的范畴内的宠物用片材也作为宠物用厕所而得以普及。
在这样的吸收性物品中,在与使用者等的皮肤抵接的部分设有透液性的顶层片。而且,近年来,从降低对皮肤的黏腻等观点考虑,要求较高的排液性,因此,优选的是,顶层片的材料采用具有蓬松度的无纺布。
通过梳理法等适当的方法将该无纺布制成带状,之后将其卷成卷状,以无纺布卷的形式来保管。而且,在要使用时,将无纺布卷搬到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流水线中,利用该流水线使无纺布自该无纺布卷抽出,进而用作顶层片的材料。
另一方面,在将无纺布卷成无纺布卷时,为了防止该无纺布不规则运动等,一边沿卷绕方向付与张力一边进行卷绕。因此,通常情况下,因该张力的存在而使无纺布卷得较紧。即,该无纺布在厚度方向上被压缩,成为体积缩减的状态。因而,在利用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流水线使无纺布自无纺布卷抽出时,也只是使体积减少之后的无纺布抽出来进行供给,即无法响应上述的具有蓬松度的无纺布的要求。
针对该问题,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方法:将体积恢复装置设置在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流水线的上游。详细地讲,将自无纺布卷抽出来的无纺布沿着规定的输送路径输送,在该输送路径的规定位置处设置体积恢复装置。而且,该装置能够对经过的无纺布吹送热风而将该无纺布加热,由此,能够使无纺布的体积恢复。然后,不再进行卷绕,将恢复了体积的无纺布直接向该制造流水线的下一处理装置传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37655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由于在体积恢复装置中会对无纺布进行加热,因此无纺布会被软化。于是,在作用有输送方向上的张力时,无纺布容易沿输送方向伸长,若伸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会与伸长量相应地缩小。此外,无纺布的强度不均匀的情况也较多,即无纺布的强度在长度方向上的整个长度范围内不一样的情况较多,在该情况下,假设即使是体积恢复装置在无纺布的整个长度范围内以相同条件吹送了热风,也有可能导致无纺布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发生变化。于是,不得不参照该变化量将无纺布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公差设定得较大,其结果,可能导致无纺布的成品率降低。
本发明即是鉴于上述那样的以往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抑制在体积恢复装置中可能发生的无纺布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变化。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用于达到上述目的主要的发明是一种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其用于通过吹送热风而将无纺布加热,使上述无纺布的体积恢复,其特征在于,该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包括:输送部,其用于将在输送方向上连续的上述无纺布沿上述输送方向输送;加热部,其用于对正在输送的上述无纺布吹送上述热风,从而将上述无纺布加热;宽度传感器,其用于在比上述加热部靠上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处对上述无纺布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进行测量,从而输出上述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信息;以及控制器,其用于根据自上述宽度传感器输出的上述信息来控制上述加热部及上述输送部中的至少一者。
此外,一种无纺布的体积恢复方法,其通过吹送热风而将无纺布加热,使上述无纺布的体积恢复,其特征在于,该无纺布的体积恢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在输送方向上连续的上述无纺布沿上述输送方向输送;对正在输送的上述无纺布吹送上述热风,从而将上述无纺布加热;对被上述热风加热之后的上述无纺布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进行测量,从而输出上述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信息;以及根据上述信息对上述所进行的输送及上述所进行的加热中的至少一者进行调整。
能够根据本说明书以及附图所述的内容明确本发明的其他特征。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能够抑制在体积恢复装置中可能发生的无纺布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变化。
附图说明
图1A是作为吸收性物品的一例的宠物用片材1的外观立体图,图1B是在图1A中的B-B线将该片材1切断之后的放大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体积恢复装置20的概略侧视图。
图3A是构成体积恢复装置20的主要部分的加热部60的说明图,图3B是图3A中的B-B剖视图。
图4是宽度传感器70的说明图。
图5是追加设置在紧靠加热单元61的下游位置的冷却单元81的概略剖视图。
图6是将在往路用(日文:往路用)的空间SP62a和复路用(日文:復路用)的空间SP62b中流动着的热风回收、并使其返回至鼓风机67b的吸入侧部分67bs的结构的概略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说明书以及附图所述的内容,至少能够明确以下的内容。
一种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其用于通过吹送热风而将无纺布加热,使上述无纺布的体积恢复,其特征在于,该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包括:输送部,其用于将在输送方向上连续的上述无纺布沿上述输送方向输送;加热部,其用于对正在输送的上述无纺布吹送上述热风,从而将上述无纺布加热;宽度传感器,其用于在比上述加热部靠上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处对上述无纺布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进行测量,从而输出上述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信息;以及控制器,其用于根据自上述宽度传感器输出的上述信息来控制上述加热部及上述输送部中的至少一者。
采用这样的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控制器根据自宽度传感器输出的无纺布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信息来对加热部及输送部中的至少一者进行控制。因而,能够抑制无纺布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变化。
例如,利用控制器控制输送部,若将无纺布在加热部中的输送速度值降低,则会增加向无纺布的热输入而加快无纺布软化,因此能够利用输送方向上的张力的作用向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减少的方向调整。相反,若将输送速度值提高,则会减少热输入而抑制无纺布软化,因此能够向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增加的方向调整。
同样,利用控制器控制加热部,若将热风的温度升高,则会增加向无纺布的热输入而加快无纺布软化,因此能够向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减少的方向调整。相反,若将热风的温度降低,则会减少热输入而抑制无纺布软化,因此能够向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增加的方向调整。
优选的是,在该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中,上述输送部将上述无纺布沿规定的输送路径输送,在上述输送路径中的、上述输送方向上的位于上述加热部的两侧的位置处具有两个驱动辊,为了输送上述无纺布而驱动该两个驱动辊而使该两个驱动辊旋转,上述控制器根据自上述宽度传感器输出的上述信息改变上述两个驱动辊中的位于上游侧的驱动辊的周速值。
采用这样的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根据宽度传感器的上述信息改变比加热部靠上游侧的驱动辊的周速值。因而,能够迅速地调整无纺布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
例如,当增大该上游侧的驱动辊的周速值时,能够增大无纺布在加热部中的输送速度值而抑制其软化,或者能够缓和无纺布在加热部中的输送方向上的张力。因而,能够增加无纺布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另一方面,当减小该周速值时,能够减小无纺布在加热部中的输送速度值而加快其软化,或者能够增加无纺布在加热部中的输送方向上的张力。因而,能够减少无纺布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
优选的是,在该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中,上述控制器改变上述两个驱动辊中的一个驱动辊的周速值与另一个驱动辊的周速值的比率。
采用这样的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控制器根据上述信息改变两个驱动辊中的一个驱动辊的周速值与另一个驱动辊的周速值的比率。因而,能够容易地调整无纺布在加热部中的输送方向上的张力的大小,其结果,能够可靠地增加或减少无纺布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
例如,在将该比率定义为“两个驱动辊中的位于上游侧的驱动辊的周速值除以位于下游侧的驱动辊的周速值而得到的值”的情况下,若增大该比率,则张力变小,因此能够增加无纺布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另一方面,若减小比率,则张力变大,因此能够减少无纺布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因而,无论是增大还是减少无纺布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都能够可靠地进行调整。
优选的是,在该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中,上述宽度传感器测量上述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位置是上述输送路径上的、上述加热部与上述两个驱动辊中的位于下游侧的驱动辊之间的位置。
采用这样的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宽度传感器在比两个驱动辊中的位于下游侧的驱动辊靠上游侧的位置处测量无纺布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因而,几乎能够避免宽度传感器测量出在比上述的位于下游侧的驱动辊更靠下游侧的输送路径中因可能作用的张力而引起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变化。因而,控制器能够可靠地仅应对纯粹因加热部而引起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变化来控制加热部和输送部,由此,能够谋求提高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精度。
优选的是,在该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中,上述控制器根据自上述宽度传感器输出的上述信息以改变上述热风的温度及上述热风的风量(m3/分)中的至少一者的方式对上述加热部进行控制。
采用这样的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控制器根据上述信息改变上述热风的温度及热风的风量(m3/分)中的至少一者。因而,能够抑制无纺布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变化。例如,若控制器将热风的温度升高,则能够向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减少的方向调整,相反,若将热风的温度降低,则能够向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增加的方向调整。
优选的是,在该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中,上述加热部具有壳构件,该壳构件具备上述无纺布的入口和上述无纺布的出口,上述壳构件的靠上述入口那一侧的部分及靠上述出口那一侧的部分中的一者具有喷射口,该喷射口用于朝向其中另一者将上述热风喷射到上述壳构件内的空间,上述其中另一者具有排出口,该排出口用于将上述热风自上述壳构件排出,其中,上述热风一边与上述无纺布的两个面中的一个面相接触一边流动。
采用这样的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热风以自输送方向上的一侧向另一侧流动的方式自喷射口喷射,在自一侧向另一侧流动的过程中,热风一边与无纺布的两个面中的一个面相接触一边对无纺布进行加热。因而,能够可靠地恢复无纺布的体积。
此外,由于热风在无纺布的面上流动,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无纺布向厚度方向压缩。因而,能够顺畅地使体积恢复。
优选的是,在该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中,具有冷却部,该冷却部用于对被上述加热部加热之后的上述无纺布吹送冷却用的风,从而将上述无纺布冷却。
采用这样的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利用冷却部吹送冷却用的风来将无纺布冷却。因而,能够有效地抑制在被加热部加热之后因无纺布的温度较高而可能引起的现象、即因无纺布被软化而导致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变化的现象。
优选的是,在该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中,上述冷却部具有壳构件,该壳构件具备上述无纺布的入口和上述无纺布的出口,上述壳构件的靠上述入口那一侧的部分及靠上述出口那一侧的部分中的一者具有喷射口,该喷射口用于朝向其中另一者将上述冷却用的风喷射到上述壳构件内的空间,上述其中另一者具有排出口,该排出口用于将上述风自上述壳构件排出,其中,上述风一边与上述无纺布的两个面中的一个面相接触一边流动。
采用这样的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冷却用的风以自输送方向上的一侧向另一侧流动的方式自喷射口喷射,在自一侧向另一侧流动的过程中,该风一边与无纺布的两个面中的一个面相接触一边对无纺布进行冷却。因而,能够可靠地将无纺布冷却。
此外,由于冷却用的风在无纺布的面上流动,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无纺布向厚度方向压缩。因而,能够可靠地避免冷却用的风挤压恢复后的体积。
此外,一种无纺布的体积恢复方法,其通过吹送热风而将无纺布加热,使上述无纺布的体积恢复,其特征在于,该无纺布的体积恢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在输送方向上连续的上述无纺布沿上述输送方向输送;对正在输送的上述无纺布吹送上述热风,从而将上述无纺布加热;对被上述热风加热之后的上述无纺布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进行测量,从而输出上述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信息;以及根据上述信息对上述所进行的的输送及上述所进行的加热中的至少一者进行调整。
采用这样的无纺布的体积恢复方法,根据加热后的无纺布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信息来调整对无纺布进行加热的情况或输送无纺布的情况中的至少一者。因而,能够抑制无纺布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变化。
本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3的体积恢复装置20以及体积恢复方法中,将成为宠物用片材1的顶层片3的无纺布3作为处理对象。
图1A是作为吸收性物品的一例的宠物用片材1的外观立体图,图1B是在图1A中的B-B线将该片材1切断之后的放大立体图。
宠物用片材1使用于处理狗、猫等动物的排泄物,如图1A所示,能够将其铺于地板等来使用。该宠物用片材1具有例如俯视时呈矩形形状的透液性的顶层片3、大致相同形状的非透液性的底层片5以及夹在这些片材3、5彼此之间的液吸收性的吸收体4。而且,吸收体4利用热熔粘合剂等与顶层片3和底层片5这两者相接合,此外,顶层片3和底层片5的自吸收体4向侧方突出的部分3e、5e、即各片材3、5的外周缘部3e、5e利用热熔粘合剂等接合起来。
如图1B所示,吸收体4具有吸收性芯部4c,该吸收性芯部4c例如是通过将纸浆纤维等液体吸收性纤维和高吸收性聚合物(所谓的SAP)以俯视时呈大致矩形形状的方式层叠起来而成的。也可以利用薄绵纸等两片透液性的覆片4t1、4t2将该芯部4c覆盖起来,在该例中就是如此。即,在靠皮肤侧的一面用一片覆片4t1覆盖起来,然后,在不靠皮肤侧的一面用另一片覆片4t2覆盖起来。此外,根据情况的不同,也可以用一片覆片将吸收性芯部4c的整个面包覆起来。
底层片5例如是聚乙烯(以下称PE)、聚丙烯(以下称PP)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下称PET)等薄膜材料。但并不限于这些,只要是非透液性的片材就能够使用。
顶层片3将无纺布3用作材料。在该例中,无纺布3的两个面3a、3b中的一个面3b为大致平坦的面,另一个面3a呈波形形状。即,交替地形成有直线状的槽部3t与直线状的突部3p。该突部3p、3p…是通过公知的空气流的吹送处理(参照日本特开2009-11179号等)将原本处于槽部3t的部分的纤维横向吹起而使其鼓起来而形成的,其形成为纤维之间的间隙较大的稀疏状态。而且,由此使该无纺布3整体较蓬松。此外,也可以在槽部3t上形成有沿着厚度方向贯穿的多个贯通孔3h、3h…,在该例中就是如此。
该无纺布3的平均基重例如为10~200(g/m2),突部3p的中央部的平均基重例如为15~250(g/m2),槽部3t的底部的平均基重为3~150(g/m2)。
此外,优选的是,作为无纺布3的纤维,芯是PET、鞘是PE的芯鞘构造的复合纤维,但也可以使用除此以外的热塑性树脂纤维。例如,也可以为芯是PP、鞘是PE的芯鞘构造的复合纤维,或者也可以是并列构造(日文:サイドバイサイド構造)的纤维,也可以是由单一的热塑性树脂构成的单独纤维。
而且,无纺布3也可以具有卷缩纤维。另外,卷缩纤维是指呈锯齿形状、Ω形状、螺旋形状等卷缩形状的纤维。
此外,就无纺布3所含的纤维的纤维长度而言,例如能够从20mm~100mm的范围中选择,此外,就纤度而言,例如能够从1.1~8.8(dtex)的范围中选择。
该宠物用片材1是利用宠物用片材1的制造流水线制造的,在将顶层片3用的无纺布3向该制造流水线搬入时,是以无纺布卷3R(图2)的形式搬入的。即,将上述的具有突部3p的无纺布3以暂时卷成卷状的状态来保管,然后,将无纺布卷3R自保管场所搬入到宠物用片材1的制造流水线中。然后,将无纺布卷3R安装在该制造流水线所具备的抽出装置35中,进而作为顶层片3的材料而将无纺布3抽出。
但是,如上所述,在无纺布卷3R中,无纺布3的体积可能被挤压。因此,在该制造流水线中设有体积恢复装置20。
图2是体积恢复装置20的概略侧视图。此外,图3A是构成体积恢复装置20的主要部分的加热部60的说明图,图3B是图3A中的B-B剖视图。另外,在图2和图3A中,以剖视的角度展示了构成加热部60的主要部分的加热单元61。
如图2所示,体积恢复装置20具有:输送部30,其用于使无纺布3自无纺布卷3R抽出并沿规定的输送路径输送无纺布3;加热部60,其用于在输送路径上的规定位置处对无纺布3进行加热;以及控制器(未图示),其用于对输送部30和加热部60进行控制。而且,被加热部60加热而恢复了体积的无纺布3被送至位于输送方向的下游的、与宠物用片材1的其他半成品之间的汇合点、例如与吸收体4之间的汇合点,并在该汇合点处与该半成品相接合等。
另外,制造流水线中的各种装置(未图示)被适当的支承构件支承而配置在该流水线中,体积恢复装置20也是如此。而且,在该例中,作为该支承构件的一例,使用了所谓的嵌板(未图示)。嵌板是垂直地竖立设置于制造流水线的基部的板构件,该嵌板具有铅垂面(法线方向朝向水平方向的面),在该铅垂面上例如以悬臂状态支承有各种装置。
而且,在以下内容中,将该铅垂面的法线方向称作“CD方向”。另外,在图2中,CD方向朝向贯穿该图2的纸面的方向,更详细地讲,CD方向朝向水平面内的任意方向中的贯穿图2的纸面的方向。此外,抽出来的无纺布3基本上以该无纺布3的宽度方向朝向CD方向的状态被输送,因此无纺布3的输送方向成为朝向与CD方向正交的任意方向。另外,该支承构件并不限于嵌板,也可以使用除此以外的支承构件。
输送部30具有多个用于限定无纺布3的输送路径的输送辊32、32…。此外,该输送部30具有抽出装置35、35、材料接合装置36、存储装置37以及张力控制装置38,而且,在输送路径中,按照自输送方向的上游向下游的顺序排列配置有各装置35、35、36、37、38。
各输送辊32、32…被支承为能够绕沿着CD方向的旋转轴线旋转,由此,无纺布3能够以自身的宽度方向朝向CD方向的状态被输送。
另外,输送辊32、32…中的若干输送辊32、32是能够被作为驱动源的伺服马达驱动而旋转的驱动辊32u、32d,除此以外的输送辊32、32…是不具有驱动源的从动辊,即是利用与被输送来的无纺布3相接触而获得旋转力进而能够连续地旋转的辊。
驱动辊32u、32d分别设于输送路径上的、位于加热部60(准确地讲,是后述的加热单元61)的两侧的位置处。以下,将位于比加热部60靠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的驱动辊32u称作“上游侧驱动输送辊32u”,将位于比加热部60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的驱动辊32d称作“下游侧驱动输送辊32d”。然后,通过对这些上游侧驱动输送辊32u和下游侧驱动输送辊32d的旋转动作进行控制,能够调整无纺布3在加热部60中的输送状态。后述关于该方面的内容。
抽出装置35是用于使无纺布3自无纺布卷3R抽出的装置,其具有沿着CD方向的旋转轴。而且,在该旋转轴上以能够使无纺布卷3R旋转的方式支承有无纺布卷3R。旋转轴例如能够被作为驱动源的伺服马达(未图示)驱动而旋转,由此,自无纺布卷3R抽出无纺布3。另外,伺服马达与存储装置37相互协作来进行抽出动作。后述关于该方面的内容。
作为设有多个装置的一例子,设有两个该抽出装置35、35。而且,基本上能够交替地切换使用。即,构成为这样的方式:在一个抽出装置35使无纺布3抽出的期间,另一个抽出装置35处于待机状态,然后,当一个抽出装置35上的无纺布卷3R没有了之后,处于待机状态的抽出装置35开始将无纺布3抽出。另外,由于该抽出装置35为公知的结构,因此省略该详细的说明。
材料接合装置36是这样的装置:在正在抽出的抽出装置35将无纺布卷3R的所有的无纺布3抽出结束之前,将该无纺布卷3R的无纺布3的尾端部3ee接合于安装在正在待机的抽出装置35上的无纺布卷3R的无纺布3的顶端部3es。而且,由此,能够不间断且连续地使无纺布3抽出。此外,由于该材料接合装置36也是公知的结构,因此省略该详细的说明。
存储装置37是用于将自抽出装置35抽出来的无纺布3以能够向输送方向的下游送出的方式蓄积起来的装置。而且,在像利用上述材料接合装置36进行接合处理时的那样无纺布3未自抽出装置35抽出的情况下,通过将存储装置37自身所蓄积的无纺布3向下游送出,不会将抽出装置35停止抽出的影响波及到下游。另外,在解除了抽出装置35停止抽出的状态之后,直至达到限定的蓄积量为止,使无纺布3以比位于紧靠存储装置37的下游位置处的无纺布3的输送速度值(m/分)快的速度值(m/分)自抽出装置35抽出,由此,能够将在停止抽出过程中送出去的量的无纺布3蓄积在存储装置37上。
在该例中,该存储装置37具有固定辊组G37s和可动辊组G37m,该固定辊组G37s由固定在规定位置的多个辊37s、37s…构成,该可动辊组G37m由设置为能够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的多个辊37m、37m…构成。而且,无纺布3交替地挂绕在属于固定辊组G37s的各辊37s和属于可动辊组G37m的各辊37m上,由此,形成无纺布3的环路L3进而能够将该无纺布3蓄积起来。
在此,可动辊组G37m根据无纺布3的张力的大小(N)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即,在无纺布3的张力的大小比预先设定好的张力的设定值(N)大的情况下,可动辊组G37m以环路L3变小的方式移动,由此将蓄积起来的无纺布3送出并向下游供给。另一方面,在无纺布3的张力的大小比上述设定值小的情况下,可动辊组G37m以环路L3变大的方式移动,由此将无纺布3蓄积起来。因而,在紧靠存储装置37的下游位置处,无纺布3的张力的大小基本能够维持为上述设定值,从该意义上讲,该存储装置37也发挥与后述的张力控制装置38同样的功能。另外,该存储装置37也是公知的结构,因此省略对其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张力控制装置38配置在存储装置37与上述上游侧驱动输送辊32u之间的位置处。而且,在紧靠张力控制装置38的下游位置处的无纺布3的张力的大小(N)被调整为规定的目标值(N)。
该张力控制装置38是利用所谓的浮动辊38dn构成的。即,该张力控制装置38具有:一对固定辊38s、38s,其相互之间在输送方向上空开间隔并固定于规定位置;浮动辊38dn,其设置在一对固定辊38s、38s之间的位置处,且设为能够在与CD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往复移动;以及驱动辊38k,其设于比浮动辊38dn靠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而且,无纺布3挂绕在一对固定辊38s、38s、浮动辊38dn以及驱动辊38k这三者上,并且挂绕在一对固定辊38s、38s以及浮动辊38dn上的无纺布3形成了环路L3dn。而且,对浮动辊38dn向往复移动方向中的、环路L3dn变大的方向付与了相当于无纺布3的张力的目标值的二倍的力。因而,在无纺布3的张力的大小比目标值大的情况下,浮动辊38dn以环路L3dn变小的方式移动,另一方面,在无纺布3的张力的大小比目标值小的情况下,浮动辊38dn以环路L3dn变大的方式移动。另一方面,驱动辊38k能够由伺服马达驱动而旋转,该马达以环路L3dn的大小为规定值的方式使驱动辊38k旋转来使无纺布3抽出。例如,在比规定值大的情况下,会减小驱动辊38k的周速值(m/分),另一方面,在比规定值小的情况下,会增加驱动辊38k的周速值。而且,由此,能够将紧靠张力控制装置38的下游位置处的无纺布3的张力的大小调整成为目标值。
加热部60具有:加热单元61,其一边使无纺布3经过其内部,一边对无纺布3吹送热风而将无纺布3加热;以及热风供给装置67,其用于向该加热单元61供给热风。加热单元61具有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开口的壳构件62以及多个引导辊64、64、64,上述多个引导辊64、64、64设于壳构件62的外部,以能够使无纺布3在壳构件62内往复移动的方式引导无纺布3。而且,通过引导辊64、64、64,在壳构件62内分别形成了直线状的无纺布3的输送路径的往路和复路。此外,如图3A所示,在壳构件62的内部具有分隔壁构件63,壳构件62内的空间被该分隔壁构件63划分成往路用的空间SP62a和复路用的空间SP62b。即,往路用的空间SP62a与复路用的空间SP62b以彼此之间不能往返空气的方式被隔离。此外,通过利用该分隔壁构件63进行隔离,在壳构件62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中的一侧的端部分别形成了无纺布3的往路用的入口62ain和复路用的出口62bout这两者,并且在另一侧的端部分别形成了无纺布3的往路用的出口62aout和复路用的入口62bin这两者。
而且,分隔壁构件63的两个壁面63wa、63wb中的与往路用的空间SP62a邻接的壁面63wa(以下也称作往路用壁面63wa)、以及该两个壁面63wa、63wb中的与复路用的空间SP62b邻接的壁面63wb(以下也称作复路用壁面63wb)均与输送方向以及CD方向平行,由此,往路用壁面63wa和复路用壁面63wb分别与无纺布3的各面大致平行。而且,在往路用壁面63wa中的靠往路的上游侧的部分(相当于“壳构件的靠入口侧的部分”)设有在CD方向上纵长的狭缝状的喷射口63Na,此外,还在复路用壁面63wb中的靠复路的上游侧的部分(相当于“壳构件的靠入口侧的部分”)设有在CD方向上纵长的狭缝状的喷射口63Nb。
更详细地讲,分隔壁构件63与上述各部分相对应地在内部具有压力室R63a、R63b。而且,能够自上述热风供给装置67将热风供给至各压力室R63a、R63b。此外,各压力室R63a、R63b的截面形状(以CD方向为法线方向的截面的形状)均随着朝向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而呈大体上变细的尖细形状,在该尖细形状的顶端部分别与其所对应的往路用的空间SP62a或者复路用的空间SP62b相连通,由此,该顶端部作为上述喷射口63Na、63Nb发挥功能。而且,采用这样的喷射口63Na、63Nb,能够一边朝向无纺布3的两个面中的一个面一边以相对于该面成锐角的倾斜角度θ的方式朝向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对该面喷射热风。
因而,自往路用的喷射口63Na喷射出来的热风以具有朝向输送方向的下游侧流动的速度分量的方式与无纺布3的面相接触,然后以该状态直接在该面上流动,并自往路用的空间SP62a的、位于输送方向的最下游的出口62aout(相当于排出口)排出到外部。此外,自复路用的喷射口63Nb喷射出来的热风以具有朝向输送方向的下游侧流动的速度分量的方式与无纺布3的面相接触,然后以该状态直接在该面上流动,并自复路用的空间SP62b的、位于输送方向的最下游的出口62bout(相当于排出口)排出到外部。
而且,由于热风以这样在无纺布3的面上流动的方式移动,因此能够有效地避免热风从无纺布3的厚度方向将该无纺布3压缩的情况,由此,能够顺畅地使其体积恢复。
此外,通过对热风的风量(m3/分)进行调整,能够使热风的风速值Vw(m/分)大于无纺布3的输送速度值V3(m/分)。而且,这样的话,自各喷射口63Na、63Nb喷射出来的热风能够以在无纺布3的面上滑过的方式超过无纺布3而行进,最后自各出口62aout、62bout排出到外部。因而,基于热风与无纺布3之间的相对速度差,能够可靠地使该热风成为紊流状态。然后,其结果是,能够谋求飞跃性地提高传热效率,能够高效地对无纺布3进行加热,进而能够使其体积迅速恢复。此外,利用紊流状态的热风能够随意地将无纺布3的纤维解开,因此,也能够加快其体积的恢复。
另外,热风的风速值Vw(m/分)是这样的值:例如被供给至往路用的空间SP62a或者复路用的空间SP62b的风量(m3/分)除以往路用的空间SP62a或者复路用的空间SP62b的截面积(即以输送方向为法线方向的截面的面积)而得到的值。
此外,优选的是,上述那样的风速值Vw与输送速度值V3之间的大小关系在往路用的空间SP62a或者复路用的空间SP62b的输送方向上的整个长度范围内都成立则较佳,但是,也未必需要在整个长度范围内都成立。即,若即使对于各空间SP62a、SP62b中的一部分来讲上述大小关系也成立,则能够相应地享受到上述紊流状态所产生的作用效果。
另外,往路用的喷射口63Na和复路用的喷射口63Nb的形状均呈长度方向朝向CD方向的长方形。而且,往路用的喷射口63Na的CD方向上的尺寸与往路用的空间SP62a的CD方向上的尺寸相同,此外,复路用的喷射口63Nb的CD方向上的尺寸与复路用的空间SP62b的CD方向上的尺寸相同,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喷射口63Na、63Nb的CD方向上的尺寸较小。但是,优选的是,各喷射口63Na、63Nb的CD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无纺布3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CD方向上的尺寸)则较佳,这样的话,能够抑制在CD方向上的加热不均匀。
此外,各喷射口63Na、63Nb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与上述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例如能够从1mm~10mm的范围内选择任意值来设定。
而且,优选的是,在喷射口63Na、63Nb的位置处,热风的喷射方向相对于无纺布3的输送方向所成的角度θ在0°~30°的范围内则较佳,更优选的是,在0°~10°的范围内则较佳(图3A)。而且,这样的话,能够可靠地使热风沿着无纺布3的面流动。
另外,在图2的例子中,加热单元61为壳构件62的长度方向朝向水平方向的横置型,由此,使无纺布3的输送路径的往路以及复路呈水平,但不限于此。即,根据情况的不同,也可以做成纵置型。更详细地讲,也可以使壳构件62的长度方向朝向铅垂方向,由此,使无纺布3的输送路径的往路以及复路成铅垂。此外,进一步来讲,根据布局情况等的不同,也可以使壳构件62的长度方向以相对于铅垂方向以及水平方向这两者倾斜的方式配置。但是,从设置加热单元61所需的俯视空间越小越好这样的方面考虑,优选的是纵置型。
如图3A所示,热风供给装置67具有鼓风机67b和加热器67h。然后,利用加热器67h对由鼓风机67b产生的风进行加热从而产生热风,借助适当的管构件67p将该热风供给至上述加热单元61的壳构件62内的分隔壁构件63的压力室R63a、R63b。然后,经由该压力室R63a、R63b自喷射口63Na、63Nb喷射热风。
鼓风机67b具有:叶轮67i,其例如将马达作为驱动源来旋转;以及变频器(未图示),其用于调整上述马达的转速(rpm)。而且,由此,后述的控制器能够进行VVVF变频器控制,其结果,通过改变叶轮67i的转速(rpm)能够将风量(m3/分)调整为任意值。
此外,加热器例如是用电(kW)加热的电加热器,通过改变供电量能够将热风的温度调整为任意值。另外,就热风的温度而言,喷射口63Na、63Nb的位置处的温度为大于等于比无纺布3所含的热塑性树脂纤维的熔点低50℃的温度、且低于热塑性树脂纤维的熔点则较佳。而且,若设定在这样的范围内,则能够防止热塑性树脂纤维熔融,并能够可靠地使其体积恢复。
另外,也可以像图3A所示的那样将加热器67h内置于鼓风机67b中,或者也可以设在鼓风机67b的外部。在将加热器67h设于外部的情况下,如图3A中假设的双点划线所示,将加热器67ha、67hb以靠近加热单元61的壳构件62的方式配置则较佳,这样的话,在调整热风的温度时,能够提高温度的灵敏性。此外,在该情况下,更优选的是,分别将加热器67ha、67hb设于各喷射口63Na、63Nb则较佳。即,与往路用的喷射口63Na相对应地设置加热器67ha,此外,与此相独立地,与复路用的喷射口63Nb相对应地设置加热器67hb则较佳。而且,这样的话,能够针对各喷射口63Na、63Nb独立地调整热风的温度,其结果,能够将体积恢复处理的条件设定得更加细致。
另外,该加热器67h、67ha、67hb并不限于电加热器,只要是能够对构成风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即可,能够应用各种加热器。
另外,在该例中,“风”是指空气的流动,但是,从广义上讲,除了空气的流动以外,还包含氮气、非活性气体等气体的流动。即,也可以自喷射口63Na、63Nb吹送氮气等。
控制器(未图示)例如是计算机、PLC(可编程控制器)等,其具有处理器和存储器。然后,通过读出预先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控制程序来使处理器执行该程序,能够对输送部30和加热部60进行控制。
在该例中,控制器以无纺布3在加热单元61中的输送状态为规定的输送状态的方式对输送部30所具备的上述上游侧驱动输送辊32u和下游侧驱动输送辊32d这两者进行控制(图2)。更详细地讲,控制器以上游侧驱动输送辊32u的周速值V32u(m/分)与下游侧驱动输送辊32d的周速值V32d(m/分)的比率R为恒定的方式对各伺服马达进行控制。另外,比率R例如是上游侧驱动输送辊32u的周速值V32u除以下游侧驱动输送辊32d的周速值V32d而得到的值R(=V32u/V32d)。
因而,若比率R是1(R=1),则控制为上游侧驱动输送辊32u的周速值V32u与下游驱动输送辊32d的周速值V32d相等。此外,若比率R大于1(R>1),则控制为上游侧驱动输送辊32u的周速值V32u大于下游侧驱动输送辊32d的周速值V32d,相反,若比率R小于1(R<1),则控制为上游侧驱动输送辊32u的周速值V32u小于下游侧驱动输送辊32d的周速值V32d。
另外,在比率R<1的情况下,即,在上游侧驱动输送辊32u的周速值V32u小于下游侧驱动输送辊32d的周速值V32d的情况下,会认为是由于无纺布3以被向下游侧拉动的方式输送,因此能够毫无问题地输送,另一方面,在比率R>1的情况下,即,在上游侧驱动输送辊32u的周速值V32u大于下游侧驱动输送辊32d的周速值V32d的情况下,若单纯地考虑,会认为是无纺布3在加热单元61中处于松弛状态而无法被输送。但是,针对该方面,由于无纺布3通过被加热而收缩,因此,能够迅速地吸收松弛部分,其结果,实际上,即使在后者的比率R>1的情况下,也能够毫无问题地输送无纺布3。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体积恢复装置20中,可能因被加热单元61加热之后的无纺布3发生软化而导致该无纺布3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发生较大程度的改变。即,当无纺布3在软化过程中在输送方向上作用有张力时,可能因无纺布3的强度不均匀等而导致容易使无纺布3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变化。另一方面,无纺布3的张力的大小能够通过输送部30来改变。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抑制该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变化的问题,利用控制器对输送部30进行控制。以下,对此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为了检测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是否变化,在加热部60的加热单元61的下游侧的位置处设有宽度传感器70。即,宽度传感器70在该位置处测量无纺布3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并输出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信息。该信息包含与无纺布3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连动地变化的值,在该例中,包含与无纺布3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成正比例地变化的值。
图4是宽度传感器70的说明图。如该图4所示,作为宽度传感器70的一例能够例示有这样的结构:具有用于投射光的光投射部71和用于接收自光投射部71投射来的光的光接收部72。光投射部71和光接收部72在无纺布3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侧以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而且,光接收部72例如是多个CCD元件在CD方向上排列而成的一维CCD图像传感器,该图像传感器输出与用于接收光的CCD元件的数量相对应的大小的信号。此外,用于接收光的CCD元件的数量根据被无纺布3遮蔽的区域的大小发生变化。因而,根据上述信号,能够生成表示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信息,并能够实时地将该生成的信息输出到控制器。
另一方面,预先在控制器的存储器中存储有无纺布3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目标值。而且,该控制器根据自宽度传感器70输出的信息来计算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值,并将计算出来的尺寸的值作为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实际值而与目标值相比较,并根据该比较结果的信息对输送部30的上游侧驱动输送辊32u的旋转以及下游侧驱动输送辊32d的旋转进行控制。作为该比较结果的信息的一例,例如能够列举出单纯地从实际值中减去目标值而得到的差值Δ(=实际值-目标值),在该例中,就是使用了该值。
而且,控制器按照规定的控制周期(毫秒)进行作为上述的比较处理的差值Δ的计算处理,并且在每次计算该差值Δ时都根据该差值Δ来改变上述周速值的比率R。例如,在差值Δ为负值的情况下,通过在比率R的当前值上加上预先定好的规定值等,来将该比率R更改为比当前值大的值。于是,在将下游侧驱动输送辊32d的周速值V32d维持为恒定值的情况(即不改变下游侧驱动输送辊32d的周速值V32d的情况)下,通过仅将上游侧驱动输送辊32u的周速值V32u向变大的方向改变,就能够减少无纺布3的输送方向上的张力,因此能够增加无纺布3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其结果,能够向差值Δ为零的方向、即接近目标值的方向调整。
另一方面,在差值Δ为正值的情况下,例如通过在比率R的当前值上减去预先定好的规定值等,来将该比率R更改为比当前值小的值。于是,在将下游侧驱动输送辊32d的周速值V32d维持为恒定值的情况(即不改变下游侧驱动输送辊32d的周速值V32d的情况)下,通过仅将上游侧驱动输送辊32u的周速值V32u向变小的方向改变,就能够增加无纺布3的输送方向上的张力,因此,能够减少无纺布3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其结果,能够向差值Δ为零的方面、即接近目标值的方向调整。
此外,根据情况的不同,也可以进行其他控制。即,也可以在将上述比率R维持为恒定的状态下,根据自宽度传感器70输出的上述信息将上游侧驱动输送辊32u的周速值V32u和下游侧驱动输送辊32d的周速值V32d这两者一起改变。例如在上述差值Δ为负值的情况下,控制器在维持了比率R的状态下增大上述两个周速值V32u、V32d。于是,无纺布3在加热单元61内的穿过时间变短,能够抑制该无纺布3软化,因此无纺布3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增加,其结果,能够使该尺寸逐渐接近目标值。另一方面,在上述差值Δ为正值的情况下,控制器在维持了比率R的状态下减小上述两个周速值V32u、V32d。于是,无纺布3在加热单元61内的穿过时间变长,能够加快该无纺布3软化,由此,无纺布3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减少,其结果,能够使该尺寸逐渐接近目标值。
另外,采用该方法,也能够抑制因其他原因导致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变化。即,根据情况的不同,也可能因在比下游侧驱动输送辊32d靠下游侧位置无纺布3的张力发生变化而导致无纺布3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变化,但是,采用该方法,也能够有效地抑制这样的变化。
此外,根据情况的不同,也可以根据自宽度传感器70输出的上述信息改变热风的温度。例如在根据上述信息计算出来的上述差值Δ为负值的情况下,为了降低热风的温度,控制器减少对加热部60的热风供给装置67的加热器67h的供电量。于是,能够抑制无纺布3软化,由此,能够使无纺布3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逐渐接近目标值。另一方面,在上述差值Δ为正值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热风的温度,控制器增加对加热器67h的供电量。于是,能够加快无纺布3软化,由此,能够使无纺布3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逐渐接近目标值。
而且,在热风的风速值Vw(m/分)大于无纺布3的输送速度值V3(m/分)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自宽度传感器70输出的上述信息改变热风的风量(m3/分)。例如,在该例中,风速值Vw为1000~3000(m/分),输送速度值V3为100~500(m/分),因而,风速值Vw远远大于输送速度值V3。而且,在该情况下,热风产生的牵引力将无纺布3向输送方向拉动而发挥使无纺布的张力增大的功能。因而,若减少风量,则能够减少牵引力3,因此也能够减少无纺布3的张力,其结果,能够增加无纺布3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另一方面,若增加风量,则能够增加牵引力,因此也能够增加无纺布3的张力,其结果,能够减少无纺布3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
因此,在上述差值Δ为负值的情况下,为了降低热风的牵引力,控制器使鼓风机67b的叶轮67i的转速(rpm)降低。于是,作用于无纺布3的热风所产生的牵引力变小从而能够减小无纺布3的张力,由此,无纺布3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变大而逐渐接近目标值。另一方面,在上述差值Δ为正值的情况下,为了增加热风的风量,控制器使叶轮67i的转速(rpm)提高。于是,热风所产生的上述牵引力变大从而能够增大无纺布3的张力,由此,无纺布3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变小而逐渐接近目标值。
另外,就上述的改变热风的温度的做法和改变风量的做法而言,也可以仅进行其中一者,也可以将两者一起进行。此外,也可以将改变热风的温度的做法和改变风量的做法与上述的改变周速值V32u、V32d的比率R的做法或在比率R固定的前提下将周速值V32u、V32d改变的做法中的任意一个做法组合起来进行。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实施方式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完成的,并不用于限定并解释本发明。此外,在不超出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对本发明进行变更、改良,并且,当然本发明包含其等价物。例如能够进行以下所示的变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体积恢复装置20的处理对象例示了宠物用片材1的顶层片3用的无纺布3,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卫生巾的顶层片用的无纺布,也可以是尿布的顶层片用的无纺布。此外,体积恢复装置20的处理对象并不限于顶层片3用的无纺布3。即,也可以利用本发明的体积恢复装置20对要求蓬松性的其他部件的材料的无纺布进行处理。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B所示,作为顶层片3用的无纺布3的一例例示了单面具有多个直线状的突部3p、3p…的无纺布3,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通常形式的无纺布、即两个面为大致平坦面的无纺布。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加热部60的加热单元61在往路和复路这两者中对无纺布3进加热,但不限于此。例如,在仅在往路或复路中的任意一者中进行加热就够使体积充分恢复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往路用的喷射口63Na或复路用的喷射口63Nb中的任意一者。此外,相反,在仅在往路和复路这两个路径中进行加热而体积恢复不充分的情况下,也可以不仅设置一个上述加热单元61而是设置多个加热单元,从而在3个以上的路径中对无纺布3进行加热。另外,以分别与往路和复路相对应的方式设置了喷射口63Na、63Nb的做法能够可靠地确保体积恢复所需的无纺布3的输送路径长度,而且能够谋求缩短加热单元61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因此是优选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3A和图3B所示,以与现有的热风(airthrough)方式不同的方式构成了加热单元61,但不限于此。即,也可以以现有的热风方式构成加热单元。另外,以现有的热风方式构成的加热单元例如如下所示。加热单元具有:热风喷射口,其以与沿着输送方向输送的无纺布3的两个面中的一个面相对的方式设置;以及热风吸引口,其以与该两个面中的另一个面相对的方式设置。而且,通过利用这些喷射口和吸引口这两者形成将自喷射口喷射出来的热风吸引到吸引口的流路,能够使热风沿着无纺布3的厚度方向贯穿来将无纺布3加热。
另外,用于将无纺布3沿输送方向输送的输送机构能够例示出吸引带式输送机装置、吸引滚筒装置等。即,就吸引带式输送机装置而言,是将无纺布3载置在能够通过驱动而绕圈的环形带的外周面来进行输送,在该外周面设有多个吸气孔,因而,该吸气孔作为用于吸引热风的上述吸引口发挥功能。此外,就吸引滚筒装置而言,是将无纺布3卷绕在能够通过驱动而旋转的旋转滚筒的外周面来进行输送,在该外周面设有多个吸气孔,因而,该吸气孔作为吸引热风的上述吸引口发挥功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经过了加热部60的加热单元61之后的无纺布3被进行了所谓的自然冷却,但是,根据情况的不同,也可以像图5所示的那样在紧靠加热单元61的下游侧的位置追加设置用于将无纺布3冷却的冷却部80。详细地讲,冷却部80配置在紧靠加热单元61的下游侧的位置处,其具有:冷却单元81,其用于对无纺布3吹送冷却用的风而将无纺布3冷却;以及风供给装置(未图示),其用于对冷却单元81供给冷却用的风。
而且,若利用自该冷却单元81喷射的冷却用的风来对无纺布3进行冷却,则能够有效地抑制因在被加热单元61加热之后无纺布3的温度较高而可能引起的现象、即因无纺布3被软化而导致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变化的现象。
另外,作为该冷却单元81的一例能够例示出与上述加热单元61类似的结构。即,冷却单元81与加热单元61同样地具有壳构件62、分隔壁构件63以及引导辊64、64、64。但是,分别自设于分隔壁构件63的两个壁面63wa、63wb的狭缝状的各喷射口63Na、63Nb喷射能够将无纺布3冷却的温度的风。即,借助适当的管构件67pc自上述风供给装置例如将常温的风或者温度比常温低的冷风供给至喷射口63Na、63Nb。因此,风供给装置至少具有鼓风机,优选的是,具有用于将鼓风机所产生的风冷却的冷却器。另外,上述风的温度只要低于刚自加热单元61的壳构件62出来的无纺布3的温度就能够将该无纺布3冷却,因此,也可以是比常温(20℃±15℃)高的温度,例如也可以是5℃~50℃的范围内的任意值。另外,采用该结构的冷却单元81,自各喷射口63Na、63Nb喷射的冷却用的风在无纺布3的面上流动,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将无纺布3在厚度方向上压缩。因而,能够有效地避免恢复后的体积被该风挤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曾在往路用的空间SP62a和复路用的空间SP62b中流动的热风直接自壳构件62的无纺布3的出口62aout、62bout排出(图3A),但是,从能量再利用、减轻热风对附近其他半成品的不良影响的观点考虑,也可以将曾在该空间SP62a、SP62b中流动的热风回收并使其返回至鼓风机67b的吸入侧部分67bs。例如也可以像图6的概略剖视图所示的那样,在分隔壁构件63中的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部分设置开口63ha、63hb,并且,在该开口63ha、63hb连接回收用管构件69的一侧的管端开口部,由此,将该管构件69内的空间与往路用的空间SP62a的下游端部SP62ae和复路用的空间SP62b的下游端部SP62be中的至少一者相连通,而且,将该管构件69的另一侧的管端开口部连通于鼓风机67b的吸入侧部分67bs。
另外,在该图6的例子的情况下,可能发生无纺布3的纤维屑等异物经由回收用管构件69被送到鼓风机67b内的加热器67h中而被熔合。因此,优选的是,例如在鼓风机67b的吸入侧部分67bs与回收用管构件69之间安装规定的网格等网眼状的防止吸入异物用的过滤构件则较佳。另外,就图3A的例子的情况而言,也有可能因制造流水线内的纸屑等异物混入外部气体中而导致自吸入侧部分67bs吸入,因此,优选的是,在吸入侧部分67bs设置同种的过滤构件则较佳。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3A所示,将往路用的喷射口63Na设在往路用壁面63wa中的靠往路的上游侧部分,而且,将复路用的喷射口63Nb设在复路用壁面63wb中的靠复路的上游侧的部分,但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将往路用的喷射口63Na设在往路用壁面63wa中的靠往路的下游侧的部分(相当于“壳构件的靠出口侧的部分”),而且,将复路用的喷射口63Nb设在复路用壁面63wb中的靠复路的下游侧的部分(相当于“壳构件的靠出口侧的部分”)。此外,在该情况下,形成为无论是往路用的喷射口63Na还是复路用的喷射口63Nb均相对于无纺布3的两个面中的一个面成锐角的倾斜角度并朝向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喷射热风。而且,由此,自往路用的喷射口63Na喷射出来的热风以具有朝向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流动的速度分量的方式与无纺布3的面相接触,然后以该状态在无纺布3的面上向上游流动,最后自往路用的空间SP62a的位于最上游的往路用的入口62ain排出到外部。而且,自复路用的喷射口63Nb喷射出来的热风以具有朝向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流动的速度分量的方式与无纺布3的面相接触,然后以该状态在无纺布3的面上向上游侧流动,然后自复路用的空间SP62b的位于输送方向的最上游的复路用的入口62bin排出到外部。而且,就上述冷却单元81而言,上述情况也是同样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在内部基本上除了压力室R63a、R63b以外不具有其他空间的实心构件用作了分隔壁构件63的材料,但不限于此。例如为了实现轻量化等,也可以使用内部具有空间的空心构件。空心构件的一例例如能够例示出这样的组合构件:具有构成图3A的往路用壁面63wa的不锈钢制的平板构件(未图示)、构成复路用壁面63wb的不锈钢制的平板构件(未图示)、以及安装在上述这些平板构件彼此之间并将上述这些平板构件彼此连结起来的棱柱构件(未图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宽度传感器70的一例例示了具有光投射部71和光接收部72的结构(图4),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利用适当的照相机来测量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即,也可以做成为这样的情况:利用CCD照相机按照适当的控制周期对无纺布3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进行拍摄并生成该端部的图像数据,并对该图像数据进行二值化处理等,从而计算出该端部在CD方向上的位置,并根据该位置输出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信息。
附图标记说明
1、宠物用片材(吸收性物品);3、顶层片(无纺布);3R、无纺布卷;3a、面;3b、面;3e、外周缘部;3t、槽部;3p、突部;3h、贯通孔;3es、顶端部;3ee、尾端部;4、吸收体;4c、吸收性芯部;4t1、覆片;4t2、覆片;5、底层片;20、体积恢复装置;30、输送部;32、输送辊;32u、上游侧驱动输送辊;32d、下游侧驱动输送辊;35、抽出装置;36、材料接合装置;37、存储装置;37m、可动辊;G37m、可动辊组;37s、固定辊;G37s、固定辊组;38、张力控制装置;38dn、浮动辊;38k、驱动辊;38s、固定辊;60、加热部;61、加热单元;62、壳构件;62ain、入口;62aout、出口(排出口);62bin、入口;62bout、出口(排出口);63、分隔壁构件;63Na、往路用的喷射口;63Nb、复路用的喷射口;63ha、开口;63hb、开口;63wa、往路用壁面;63wb、复路用壁面;64、引导辊;67、热风供给装置;67b、鼓风机;67bs、吸入侧部分;67h、加热器;67ha、加热器;67hb、加热器;67i、叶轮;67p、管构件;67pc、管构件;69、回收用管构件;70、宽度传感器;71、光投射部;72、光接收部;80、冷却部;81、冷却单元;SP62a、往路用的空间;SP62ae、下游端部;SP62b、复路用的空间;SP62be、下游端部;R63a、压力室;R63b、压力室;L3、环路;L3dn、环路。
Claims (9)
1.一种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其用于通过吹送热风而将无纺布加热,使上述无纺布的体积恢复,其特征在于,
该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包括:
输送部,其用于将在输送方向上连续的上述无纺布沿上述输送方向输送;
加热部,其用于对正在输送的上述无纺布吹送上述热风,从而将上述无纺布加热;
宽度传感器,其用于在比上述加热部靠上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处对上述无纺布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进行测量,从而输出上述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信息;以及
控制器,其用于根据自上述宽度传感器输出的上述信息来控制上述加热部及上述输送部中的至少一者,
上述输送部将上述无纺布沿规定的输送路径输送,
在上述输送路径中的、上述输送方向上的位于上述加热部的两侧的位置处具有两个驱动辊,为了输送上述无纺布而驱动该两个驱动辊而使该两个驱动辊旋转,
上述控制器根据自上述宽度传感器输出的上述信息改变上述两个驱动辊中的位于上游侧的驱动辊的周速值,
上述宽度传感器测量上述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位置是上述输送路径上的、上述加热部与上述两个驱动辊中的位于下游侧的驱动辊之间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器改变上述两个驱动辊中的一个驱动辊的周速值与另一个驱动辊的周速值的比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器根据自上述宽度传感器输出的上述信息以改变上述热风的温度及上述热风的风量中的至少一者的方式对上述加热部进行控制,其中,热风的风量的单位为m3/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具有冷却部,该冷却部用于对被上述加热部加热之后的上述无纺布吹送冷却用的风,从而将上述无纺布冷却。
5.一种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其用于通过吹送热风而将无纺布加热,使上述无纺布的体积恢复,其特征在于,
该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包括:
输送部,其用于将在输送方向上连续的上述无纺布沿上述输送方向输送;
加热部,其用于对正在输送的上述无纺布吹送上述热风,从而将上述无纺布加热;
宽度传感器,其用于在比上述加热部靠上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处对上述无纺布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进行测量,从而输出上述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信息;以及
控制器,其用于根据自上述宽度传感器输出的上述信息来控制上述加热部及上述输送部中的至少一者,
上述加热部具有壳构件,该壳构件具备上述无纺布的入口和上述无纺布的出口,
上述壳构件的靠上述入口那一侧的部分及靠上述出口那一侧的部分中的一者具有喷射口,该喷射口用于朝向其中另一者将上述热风喷射到上述壳构件内的空间,
上述其中另一者具有排出口,该排出口用于将上述热风自上述壳构件排出,其中,上述热风一边与上述无纺布的两个面中的一个面相接触一边流动。
6.一种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其用于通过吹送热风而将无纺布加热,使上述无纺布的体积恢复,其特征在于,
该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包括:
输送部,其用于将在输送方向上连续的上述无纺布沿上述输送方向输送;
加热部,其用于对正在输送的上述无纺布吹送上述热风,从而将上述无纺布加热;
宽度传感器,其用于在比上述加热部靠上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处对上述无纺布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进行测量,从而输出上述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信息;以及
控制器,其用于根据自上述宽度传感器输出的上述信息来控制上述加热部及上述输送部中的至少一者,
该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具有冷却部,该冷却部用于对被上述加热部加热之后的上述无纺布吹送冷却用的风,从而将上述无纺布冷却,
上述冷却部具有壳构件,该壳构件具备上述无纺布的入口和上述无纺布的出口,
上述壳构件的靠上述入口那一侧的部分及靠上述出口那一侧的部分中的一者具有喷射口,该喷射口用于朝向其中另一者将上述冷却用的风喷射到上述壳构件内的空间,
上述其中另一者具有排出口,该排出口用于将上述风自上述壳构件排出,其中,上述风一边与上述无纺布的两个面中的一个面相接触一边流动。
7.一种无纺布的体积恢复方法,其通过吹送热风而将无纺布加热,使上述无纺布的体积恢复,其特征在于,
该无纺布的体积恢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使用输送部将在输送方向上连续的上述无纺布沿上述输送方向输送;
使用加热部对正在输送的上述无纺布吹送上述热风,从而将上述无纺布加热;
对被上述热风加热之后的上述无纺布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进行测量,从而输出上述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信息;以及
根据上述信息对上述所进行的输送及上述所进行的加热中的至少一者进行调整,
上述输送部将上述无纺布沿规定的输送路径输送,
在上述输送路径中的、上述输送方向上的位于上述加热部的两侧的位置处具有两个驱动辊,为了输送上述无纺布而驱动该两个驱动辊而使该两个驱动辊旋转,
根据上述信息改变上述两个驱动辊中的位于上游侧的驱动辊的周速值,
测量上述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位置是上述输送路径上的、上述加热部与上述两个驱动辊中的位于下游侧的驱动辊之间的位置。
8.一种无纺布的体积恢复方法,其通过吹送热风而将无纺布加热,使上述无纺布的体积恢复,其特征在于,
该无纺布的体积恢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使用输送部将在输送方向上连续的上述无纺布沿上述输送方向输送;
使用加热部对正在输送的上述无纺布吹送上述热风,从而将上述无纺布加热;
对被上述热风加热之后的上述无纺布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进行测量,从而输出上述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信息;以及
根据上述信息对上述所进行的输送及上述所进行的加热中的至少一者进行调整,
上述加热部具有壳构件,该壳构件具备上述无纺布的入口和上述无纺布的出口,
上述壳构件的靠上述入口那一侧的部分及靠上述出口那一侧的部分中的一者具有喷射口,该喷射口用于朝向其中另一者将上述热风喷射到上述壳构件内的空间,
上述其中另一者具有排出口,该排出口用于将上述热风自上述壳构件排出,其中,上述热风一边与上述无纺布的两个面中的一个面相接触一边流动。
9.一种无纺布的体积恢复方法,其通过吹送热风而将无纺布加热,使上述无纺布的体积恢复,其特征在于,
该无纺布的体积恢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使用输送部将在输送方向上连续的上述无纺布沿上述输送方向输送;
使用加热部对正在输送的上述无纺布吹送上述热风,从而将上述无纺布加热;
对被上述热风加热之后的上述无纺布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进行测量,从而输出上述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信息;以及
根据上述信息对上述所进行的输送及上述所进行的加热中的至少一者进行调整,
设置冷却部,该冷却部用于对被上述加热部加热之后的上述无纺布吹送冷却用的风,从而将上述无纺布冷却,
上述冷却部具有壳构件,该壳构件具备上述无纺布的入口和上述无纺布的出口,
上述壳构件的靠上述入口那一侧的部分及靠上述出口那一侧的部分中的一者具有喷射口,该喷射口用于朝向其中另一者将上述冷却用的风喷射到上述壳构件内的空间,
上述其中另一者具有排出口,该排出口用于将上述风自上述壳构件排出,其中,上述风一边与上述无纺布的两个面中的一个面相接触一边流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217207 | 2013-10-18 | ||
JP2013217207A JP5728555B2 (ja) | 2013-10-18 | 2013-10-18 | 不織布の嵩回復装置、及び嵩回復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14107A CN104514107A (zh) | 2015-04-15 |
CN104514107B true CN104514107B (zh) | 2016-02-24 |
Family
ID=52789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525001.3A Active CN104514107B (zh) | 2013-10-18 | 2013-10-30 | 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以及体积恢复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903057B2 (zh) |
JP (1) | JP5728555B2 (zh) |
CN (1) | CN104514107B (zh) |
WO (1) | WO201505653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126968B2 (ja) * | 2013-10-18 | 2017-05-10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不織布の嵩回復装置、及び嵩回復方法 |
DE102017104497A1 (de) * | 2017-03-03 | 2018-09-06 | TRüTZSCHLER GMBH & CO. KG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Verarbeitung eines endlosen Vlieses |
IT201700039980A1 (it) * | 2017-04-11 | 2018-10-11 | Marco Gualtieri | Modulo ed impianto per il trattamento di fibre per l'ottenimento di un tessuto non tessuto |
CN109595909B (zh) * | 2018-12-19 | 2020-06-05 | 安福鑫鸿工贸有限公司 | 一种制鞋用布料预处理方法 |
US11161960B2 (en) | 2019-05-20 | 2021-11-02 | Octal Saoc Fzc | Process for reclamation of polyester by reactor addition |
US11518865B2 (en) | 2019-05-20 | 2022-12-06 | Octal Saoc Fzc | Process for reclamation of polyester by reactor addition |
CN114903690A (zh) * | 2022-05-19 | 2022-08-16 | 上海智联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 芯体成型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603435C2 (de) * | 1986-02-05 | 1993-11-18 | Babcock Textilmasch | Anordnung zur Messung der Breitenspannung in laufenden Warenbahnen |
IT1314548B1 (it) * | 1999-10-01 | 2002-12-18 | Fehrer Textilmasch | Dispositivo per l'agugliatura di un'ovatta. |
CN1497086A (zh) * | 2002-09-25 | 2004-05-19 | ������������ʽ���� | 无纺布的膨松恢复方法 |
CN100390338C (zh) * | 1999-06-01 | 2008-05-28 | 阿斯兰迪搏 | 调整非织造物棉层型面的方法及与之相关的设备 |
CN102227528A (zh) * | 2008-10-20 | 2011-10-26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使无纺布厚度增加的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
JP5102610B2 (ja) * | 2007-12-26 | 2012-12-19 | 花王株式会社 | 不織布の嵩の制御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061906A (en) * | 1957-10-01 | 1962-11-06 | Mount Vernon Mills Inc |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stabilizing industrial fabrics |
AT362227B (de) * | 1979-07-02 | 1981-04-27 | Andritz Ag Maschf | Materialbahntrockner |
DE3120917A1 (de) * | 1981-05-26 | 1982-12-23 | Babcock-BSH AG vormals Büttner-Schilde-Haas AG, 4150 Krefeld | Durchlauftrockner fuer messerfurniere |
US4575952A (en) * | 1981-09-18 | 1986-03-18 | M.E.G., S.A. | Hot air dryer structure |
US4591517A (en) * | 1984-06-08 | 1986-05-27 | Overly, Inc. | Web dryer with variable ventilation rate |
US4653396A (en) * | 1985-05-07 | 1987-03-31 | Measurex Corporation | Recirculating air calender roll controller |
TW384327B (en) * | 1996-08-26 | 2000-03-11 | Nippon Petrochemicals Co Ltd | Web expansion apparatus |
JP2004027433A (ja) * | 2002-06-26 | 2004-01-29 | Nippon Petrochemicals Co Ltd | ウェブの拡幅装置 |
JP4030484B2 (ja) * | 2002-09-25 | 2008-01-09 | 花王株式会社 | 不織布の嵩回復方法 |
US7268323B2 (en) * | 2003-03-04 | 2007-09-11 |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 Heat treating apparatus and heat treating method for sheet-like article |
US20070110894A1 (en) * | 2003-03-07 | 2007-05-17 |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drying coating film, and optical film |
DE502007006030D1 (de) * | 2007-07-09 | 2011-02-03 | Dilo Kg Maschf Oskar |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verfestigten Vliesstoffbahn |
JP5777558B2 (ja) * | 2012-04-20 | 2015-09-09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不織布の嵩を回復させる方法及び装置 |
JP5840100B2 (ja) * | 2012-09-28 | 2016-01-06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不織布 |
-
2013
- 2013-10-18 JP JP2013217207A patent/JP5728555B2/ja active Active
- 2013-10-30 CN CN201310525001.3A patent/CN104514107B/zh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09-22 WO PCT/JP2014/075098 patent/WO201505653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9-22 US US15/028,941 patent/US990305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603435C2 (de) * | 1986-02-05 | 1993-11-18 | Babcock Textilmasch | Anordnung zur Messung der Breitenspannung in laufenden Warenbahnen |
CN100390338C (zh) * | 1999-06-01 | 2008-05-28 | 阿斯兰迪搏 | 调整非织造物棉层型面的方法及与之相关的设备 |
IT1314548B1 (it) * | 1999-10-01 | 2002-12-18 | Fehrer Textilmasch | Dispositivo per l'agugliatura di un'ovatta. |
CN1497086A (zh) * | 2002-09-25 | 2004-05-19 | ������������ʽ���� | 无纺布的膨松恢复方法 |
JP5102610B2 (ja) * | 2007-12-26 | 2012-12-19 | 花王株式会社 | 不織布の嵩の制御方法 |
CN102227528A (zh) * | 2008-10-20 | 2011-10-26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使无纺布厚度增加的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60251780A1 (en) | 2016-09-01 |
JP5728555B2 (ja) | 2015-06-03 |
CN104514107A (zh) | 2015-04-15 |
JP2015078466A (ja) | 2015-04-23 |
US9903057B2 (en) | 2018-02-27 |
WO2015056532A1 (ja) | 2015-04-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14107B (zh) | 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以及体积恢复方法 | |
JP5368082B2 (ja) | 不織布の嵩増加方法 | |
CN103492626A (zh) | 使无纺布的体积恢复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4562525A (zh) | 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以及体积恢复方法 | |
CN104499237B (zh) | 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 | |
CN104514108B (zh) | 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以及无纺布的体积恢复方法 | |
CN104499238B (zh) | 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以及无纺布的体积恢复方法 | |
US9903058B2 (en) | Absorbent articl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absorbent article manufacturing method | |
CN104490524B (zh) | 吸收性物品的片状构件的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 |
US10449096B2 (en) | Absorbent articl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difying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 |
RU2743033C1 (ru) |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впитывающего тела | |
CN104499186B (zh) | 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以及无纺布的体积恢复方法 | |
CN203700776U (zh) | 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 | |
JP6647009B2 (ja) | 吸収体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