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27528A - 使无纺布厚度增加的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使无纺布厚度增加的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27528A
CN102227528A CN2009801471926A CN200980147192A CN102227528A CN 102227528 A CN102227528 A CN 102227528A CN 2009801471926 A CN2009801471926 A CN 2009801471926A CN 200980147192 A CN200980147192 A CN 200980147192A CN 102227528 A CN102227528 A CN 1022275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nonwoven fabric
hot blast
operating direction
b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4719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27528B (zh
Inventor
高桥辰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char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ni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char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275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75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275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752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CFINISHING, DRESSING, TENTERING OR STRETCHING TEXTILE FABRICS
    • D06C7/00Heating or cooling textile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4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the fleeces or layers being consolidated by mechanical means, e.g. by rolling
    • D04H1/46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the fleeces or layers being consolidated by mechanical means, e.g. by rolling by needling or like operations to cause entanglement of fibres
    • D04H1/498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the fleeces or layers being consolidated by mechanical means, e.g. by rolling by needling or like operations to cause entanglement of fibres entanglement of layered web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4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the fleeces or layers being consolidated by mechanical means, e.g. by rolling
    • D04H1/5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the fleeces or layers being consolidated by mechanical means, e.g. by rolling by treatment to produce shrinking, swelling, crimping or curling of fibr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CFINISHING, DRESSING, TENTERING OR STRETCHING TEXTILE FABRICS
    • D06C29/00Finishing or dressing, of textile fabric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Abstract

本发明的使无纺布厚度增加的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的装置可高效地使用热风来使无纺布的体积增加。对由热塑性合成纤维(20)形成的无纺布(10)从无纺布厚度方向喷吹热风(12)。对于热风,使用比使热塑性合成纤维表面的树脂成分熔融的温度低的温度的热风。喷吹到无纺布上的热风在进入无纺布的纤维间隙之后与使热风的行进方向改变的机构(15)碰撞。

Description

使无纺布厚度增加的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无纺布喷吹热风而使该无纺布的厚度增加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当由热塑性合成纤维形成的大体积的无纺布长时间承受厚度方向的负载时,无纺布的厚度会变薄。另外,公知或周知的是,当对这样变薄的无纺布由热风等进行加热时,其厚度恢复而成为厚的无纺布。其厚度的恢复一般来讲也指无纺布的体积的恢复。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3-339761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叙了如下方案,即,对由热塑性合成纤维形成并卷绕成卷筒状的热风无纺布喷吹热风,使该无纺布的体积(厚度)恢复。
另外,在日本特开2004-137655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方法,即,把作为包括具有卷缩的热塑性纤维的无纺布的、卷绕成卷筒状的无纺布从滚筒输出后,以热风方式喷吹小于热塑性纤维熔点且为熔点-50℃以上的温度的热风,使该无纺布的体积增加。
先前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3976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376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2中所记载的使无纺布厚度增加的方法是所谓对无纺布喷吹热风的方法。本发明以改进现有技术以便能高效地使用该热风作为课题。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包含发明的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
第一方面的对象是一种方法,使无纺布在机械方向行进,在其行进的过程中对上述无纺布从厚度方向喷吹热风,从而使上述无纺布的厚度增加,其中,该无纺布由交织的多根热塑性合成纤维形成,具有相互正交的横向、纵向和厚度方向,形成于上述厚度方向的上下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向上述横向和上述纵向扩展。
在该方法中,第一方面的特征如下。即,上述热风是温度比使上述热塑性合成纤维的表面的树脂成分熔融的温度低的热风,通过将上述热风从一个方向朝上述无纺布的上述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任意一个面喷吹,使其进入多根上述热塑性合成纤维所形成的纤维间隙,从而对上述无纺布进行加热,使进入上述纤维间隙的上述热风与使其行进方向改变的机构碰撞,由碰撞后的上述热风进一步对上述无纺布进行加热,由此使上述厚度增加。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使上述行进方向改变的机构,是能够在上述下表面支承上述无纺布并使其向上述机械方向滑动的非透气性的固定板、承载上述无纺布并向上述机械方向行进的非透气性的带以及设置在向上述机械方向旋转的滚筒上的非透气性的周面中的任意一种机构。
在第一方面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使上述行进方向改变的机构,是向与被喷吹上述热风的上述任意一种机构的面相反侧的面被喷吹的第二热风。
在第一方面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热风是干燥空气的热风以及水蒸气的热风中的任意一种。
在第一方面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无纺布是从卷绕成卷筒状的无纺布输出的无纺布。
在第一方面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热风的温度处在形成上述热塑性合成纤维的表面的树脂成分的熔融温度与比上述熔融温度低30℃的温度之间。
在第一方面的进而再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热风,是向上述机械方向的上游对上述无纺布的上表面倾斜喷吹的热风、和向上述机械方向的上游对上述无纺布的下表面倾斜喷吹的热风。
第二方面的对象是用于实施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装置,第二方面的特征是该装置具有以下(1)以及(2)中的任意一个实施方式:
(1)具有使热风的行进方向改变的机构和用于第一热风的第一吹出口,该机构由能够在上述下表面侧支承上述无纺布并使其向上述机械方向滑动的非透气性的固定板、承载上述无纺布并向上述机械方向行进的非透气性的带以及设于向上述机械方向旋转的滚筒的非透气性的周面中的任意一个形成,该第一吹出口能够向承载在上述固定板、上述带以及上述周面中的任意一个上的上述无纺布喷吹上述第一热风,使上述第一热风与上述机构碰撞;以及
(2)包括用于使上述无纺布向上述机械方向行进的在上述机械方向分开配置的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在上述第一滚筒和上述第二滚筒之间,设有向上述无纺布的上述上表面和上述下表面中的任意一个面喷吹第一热风的第一吹出口、和向与上述任意一个面相反侧的面喷吹第二热风的第二吹出口,上述第一吹出口的朝向和上述第二吹出口的朝向设定成能够使上述第一热风和上述第二热风在上述无纺布的内部碰撞。
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吹出口与上述固定板、上述带以及上述周面中的任意一个之间的距离向上述机械方向的下游变大。
在第二方面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对上述固定板、上述带以及上述周面中的任意一个进行加热。
在第二方面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固定板、上述带以及上述周面中的任意一个具有在上述机械方向的截面中描画锯齿形的线的面。
在第二方面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吹出口的多个是圆形,处于在上述机械方向排列或是在上述机械方向和上述交叉方向排列的任意一种方式。
在第二方面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吹出口,是相互平行地向上述机械方向以及上述交叉方向中的任意一个方向延伸的长尺寸的开口。
发明的效果
对于本发明中的第一方面所涉及的方法,因为使从一个方向朝无纺布喷吹的热风与使热风的方向改变的机构碰撞,由碰撞后的热风对无纺布进一步加热,所以,与只在热风通过无纺布时对无纺布加热这样的现有技术相比,可以提高热风所带的热量的利用效率。
对于本发明中的第二方面所涉及的装置,因为使从第一吹出口向无纺布喷吹的第一热风与承载无纺布的非透气性的固定板等碰撞,或是与来自第二吹出口的第二热风碰撞,所以,热风可以使其行进方向改变地进一步对无纺布进行加热。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热处理无纺布的工序一例的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由(a)~(d)例示吹出口的图。
图4是表示热处理室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热处理室一例的图。
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表示热处理室一例的图。
图8是图7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表示热处理室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热处理室一例的图。
图11是无纺布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使无纺布厚度增加的方法和装置所涉及的发明进行具体说明,如下所述。
图1是包括本发明所涉及的方法和装置的无纺布1的热处理工序一例的图。在图1的左方有卷绕无纺布1的状态的卷筒2,从该卷筒2输出的无纺布1由第一、第二夹紧滚筒6、7或第一、第二进给滚筒8、9以及与这些部件一起适当使用的其它进给滚筒向机械方向MD运送。无纺布1当通过第一夹紧滚筒6时,进入局部剖开表示的热处理室11。热处理室11具有相对于无纺布1而言的入口11a和出口11b,在热处理室11内部,设置具备向无纺布1的上表面1a喷吹热风12的热风吹出口13(参照图2)的热风吹出单元14,该单元14与设置在热处理室11的外侧的热风供给源(未图示)连接。在单元14的下方有固定于热处理室1的地板11c上的反射板15,在反射板15承载无纺布1。无纺布1其下表面1b在反射板15上滑动。另外,对承载于反射板15上的无纺布1喷吹热风12。无纺布1由热风12加热,随着向机械方向MD行进而厚度t逐渐增加,在从热处理室11出来时成为厚度t厚的完成热处理的无纺布10。热处理室11具有用于把热风12向室外排出的管道16。
从热处理室11的出口11b出来的无纺布10进入到冷风吹出单元17下方。单元17具有可以吹出用于将无纺布10冷却到室温的冷风18的吹出口19和与冷风供给源(未图示)连接的管道21。无纺布10当通过单元17下方时,由第二夹紧滚筒7收取而进入下一工序、例如生理用卫生巾的制造工序(未图示)。无纺布10其用途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在该生理用卫生巾的制造工序中,可作为生理用卫生巾的透液性表面片等使用地进行加工。
这样的图1的工序若针对无纺布1包括热塑性合成纤维20(参照图2)的形式使用,其中无纺布1通过卷绕成例如卷筒状而长时间保持向厚度方向被压缩的状态并变化成无纺布1的厚度t比无纺布1的制造时的厚度薄,则可以促进该无纺布1变化成为厚度t厚的形式,或是促进恢复到原来的厚度。即,在图1的工序中,在从卷筒2输出时厚度t变得比原来的厚度薄的无纺布1,当其承载在反射板15上被喷吹热风12时,形成无纺布1的热塑性合成纤维20的温度上升,通过压缩无纺布1而变形的该热塑性合成纤维20要恢复到压缩前的形状。作为其结果,从热处理室11出来的无纺布1、即图示的无纺布10成为比进入热处理室11前的无纺布1厚的形式。来自吹出口19的冷风18可以将在加热状态下容易变形的热塑性合成纤维20冷却而改变成为难以变形的形式。无纺布1具有相互正交的横向、纵向和厚度方向,在图1中其纵向与机械方向MD一致,横向和与机械方向MD正交的交叉方向CD(参照图11)一致。无纺布1的上表面1a和下表面1b位于厚度方向的上下,在横向和纵向展开。
图2是图1的热处理室11的局部放大图,例示出热风12被喷吹到无纺布1的状态。在热处理室11中,从单元14的吹出口13吹出的热风12除了与形成无纺布1的热塑性合成纤维20碰撞而改变行进路线的部分以外,还有穿过在无纺布1中纤维彼此形成的纤维间隙(未图示)而与反射板15碰撞的部分。反射板15由金属板或耐热橡胶片等形成,是非透气性的部件,与反射板15碰撞的热风12在此改变行进路线,成为沿着从无纺布1的下表面1b朝向上表面1a的方向进入的反射热风32。由这些热风12和反射热风32,在加热无纺布1的热处理室11中,与从一个方向对无纺布喷吹热风地使其通过的热风方式的加热方法相比,不仅可以提高热风12所带热量的利用效率,还可以迅速使无纺布1的厚度t增加或恢复。优选的是,极力地设小吹出口13和无纺布1的上表面1a之间的距离,例如设为与上表面1a接触的程度,减少在上表面1a反射的热风的量。为此,可以使吹出口13与作为使热风12的行进方向改变的机构的反射板15之间的距离向机械方向MD下游、例如缓缓增大。
可在图1、2的工序中进行处理的无纺布1,其组成没有特别限定,优选的是,包括60重量%以上的热塑性合成纤维20。另外,该热塑性合成纤维20优选的是相互机械交织、或者通过相互熔敷而交织。在包括这样的热塑性合成纤维20的无纺布1中,具有射流喷网型无纺布、纺粘型无纺布、熔喷型无纺布等。另外,在为热塑性合成纤维20具有卷缩的类型时的无纺布1,将其用图1的工序进行处理时的厚度t的增加、恢复的效果明显。在具有卷缩的热塑性合成纤维20中,有由机械处理形成卷缩的类型、和通过对偏芯型的芯鞘复合纤维或并置型的复合纤维进行热处理而形成线圈状卷缩的类型。因为图1的工序中的无纺布1的厚度t的增加依赖于热风12的温度和用热风12加热的时间的长度,所以,欲以短时间对无纺布1进行热处理时的热风12的温度,优选的是在不使形成热塑性合成纤维20的表面的树脂成分熔融的范围中设定为极高的温度。例如,热风12的温度可以设定在树脂成分的熔融温度和比该熔融温度低50℃的温度之间,更优选的是设定在该熔融温度和比该熔融温度低30℃的温度之间。无纺布1除了包括热塑性合成纤维20以外,还可以包括浆料纤维等的天然纤维或人造纤维等的半合成纤维。
热风12可以使用由0.1~0.5MPa的干燥空气形成的热风。另外,在由干燥空气形成的热风以外,还可以使用由水蒸气形成的热风。通过使用水蒸气,在对无纺布1进行热处理时,可以防止产生静电。另外,对于与干燥空气的热风相比热量大的水蒸气,还可以缩短热风12的喷吹时间,或缩短无纺布1在热处理室11中的行进距离。在此,在使用由水蒸气形成的热风时,优选的是,预先对反射板15加热,防止水蒸气在反射板15上结露。
图3是由(a)、(b)、(c)、(d)例示形成于热风吹出单元14的底面部14b的多个吹出口13的形状和布置的图。该布置优选的是使热风12均匀地喷吹到无纺布1的上表面1a,另外,优选的是不由热风12徒然地压缩无纺布1。为了满足这样的条件,在(a)的例中,多个圆形的吹出口13在机械方向MD和与其正交的交叉方向CD排列。优选的是,吹出口13的直径处在0.03~5mm的范围,相邻的吹出口13的中心间距离D1、D2在机械方向MD和交叉方向CD处在0.5~100mm的范围。在(b)的例中,相对于在机械方向MD排列的第一列L1的吹出口13,与第一列L1相邻的第二列L2的吹出口13向机械方向MD偏移。在(c)的例中,吹出口13是相互平行地向机械方向MD延伸的长尺寸的开口。另外,(d)的例的吹出口13是相互平行地向交叉方向CD延伸的长尺寸的开口。在吹出口13是(c)、(d)所例示的长尺寸的开口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吹出口13的宽度W是0.03~5mm左右,相邻的吹出口13的中心间距离D1、D2是0.5~100mm左右。热风12具有把无纺布1向反射板15按压而将无纺布1在其厚度方向压缩的倾向,相反,反射热风32具有在从无纺布1的下表面1b向上表面1a行进时向上方顶起热塑性合成纤维20地进行作用、使无纺布1的体积向上方变大的倾向。因为反射热风32对无纺布1的这样的作用在无纺布1中位于相邻的吹出口13彼此之间的部分显著,所以,欲有效利用该作用时的吹出口32,优选的是在机械方向MD和交叉方向CD都间歇地配置的(a)或(b)的布置。(a)~(d)所例示的布置在后述的图4~图10的实施方式中也可适当采用。
图4是表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热处理室11一例的图。在图4的热处理室11中,替代图1中的固定型的反射板15,使用的是向机械方向MD行进的环状带35。环状带35是由金属或耐热橡胶等形成的非透气性的部件,喷吹到无纺布1的热风12与反射板15的情况同样地与环状带35碰撞,其行进方向被改变。在使用环状带35的工序中,在使由热风12处理过的无纺布1向机械方向MD行进时,可以抑制作用于无纺布1或无纺布10的机械方向MD的张力,可以防止热处理后的无纺布10在作用于其上的张力的影响下变薄这样的状况。
图5、6是表示热处理室11一例的与图4同样的图和图5的局部放大图。图5的热处理室11中的反射板15是替代图1的反射板15而使用的固定型的反射板。该反射板15如图所示具有在机械方向MD的截面中描画锯齿形的线46的上表面15a。对于锯齿形的线46,在机械方向MD交替地呈现出向上倾斜的第一斜面47和向下倾斜的第二斜面48。热风12的吹出口13形成为位于第一斜面47的上方。来自吹出口13的热风12由第一斜面47反射而成为反射热风32,该反射热风32的至少一部分进入机械方向MD的上游侧,对进入热处理室11不久的无纺布1进行加热作用。第一斜面47和第二斜面48在反射板45中向交叉方向CD延伸。
图7、8是可以替代图1的热处理室11而使用的热处理室11的局部剖开图和图7的局部放大图。在图7的热处理室11中,设置向机械方向MD旋转的滚筒51、和包围该滚筒的上半部分地形成为圆弧状的热风吹出单元14。滚筒51具有由金属板或耐热橡胶片形成的非透气性的周面52,从单元14的吹出口13吹出的热风12贯通无纺布1而与周面52碰撞,成为反射热风32。图8表示向周面52喷吹热风12时的喷吹角度的一例。在热风12从吹出口13直进而与周面52碰撞时的点53,当以热风12与点53处的周面52的切线54的交角中的位于机械方向MD下游侧的交角α成为锐角的方式喷吹热风12时,反射热风32进入机械方向MD的上游侧。这样进入的反射热风32,对进入热处理室11不久的无纺布1进行加热,发挥促进无纺布1的温度上升的作用。
另外,图9也是表示可以替代图1的热处理室11而使用的热处理室11一例的图。图9的热处理室11是具有图1的热风吹出单元14的形式,但不具有反射板15,替代反射板15的下部热风吹出单元55设于第一夹紧滚筒6和第二夹紧滚筒7之间。单元55具有热风57的吹出口56,该吹出口56处于与单元14的吹出口13面对的位置。热风57可以从垂直方向被喷吹到无纺布1的下表面1b而对无纺布1进行加热,但在无纺布1的内部与来自吹出口13的热风12碰撞。由该碰撞,热风12和57各自的行进方向被改变,成为反射热风32和58,进一步加热无纺布1地进行作用。这样,来自单元55的热风57成为使与其碰撞的热风12的行进方向改变的机构。热风12和热风57可以在温度或风速上有所差异,但也可以使用没有这样差异的类型。另外,在本发明中,用于对无纺布1进行热处理的热风也可以不对无纺布1的上表面1a而是取而代之地对无纺布1的下表面1b进行喷吹。因此,在图9的热处理室11中,可以把热风57作为用于热处理无纺布1的热风加以使用,把热风12作为使热风57的行进方向改变的机构加以使用。即,把热风12作为第一热风,把吹出口13作为第一吹出口,另一方面,把热风57作为第二热风,把吹出口56作为第二吹出口,此时,可以使用第一、第二热风12、57中的一方用于热处理,使用剩下的另一方用于使行进方向改变的机构。在图9中,图1所例示的第二夹紧滚筒7向机械方向MD的上游侧移动。在该图9的工序中,可以适当追加夹紧滚筒或进给滚筒。
另外,图10也是表示热处理室一例的与图9同样的图。在图10中,热风吹出单元14的吹出口13和下部热风吹出单元55的吹出口56位于在垂直方向相互面对的位置,但来自各个吹出口13、56的热风12和57朝向机械方向MD的上游对无纺布1的上表面1a和下表面1b倾斜地喷吹,在无纺布1的内部碰撞,成为反射热风32和58。大多数的反射热风32和58的行进方向被改变而流向机械方向MD的上游,发挥促进进入热处理室11不久的无纺布1的加热的作用。
图11是用于确认图1工序中的本发明的效果而作为一例使用的无纺布1的立体图。无纺布1具有相互正交的横向、纵向和厚度方向,在图11中,这些方向中的横向与交叉方向CD一致,纵向与机械方向MD一致。另外,无纺布1具有在横向和纵向、即交叉方向CD和机械方向MD展开的上表面1a和下表面1b。进而,无纺布1还是包括上表面1a地形成上层71的纤维网和包括下表面1b地形成下层72的纤维网的层积体,相互平行地在机械方向MD延伸的峰部73和谷部74在与机械方向MD正交的交叉方向CD交替地显现。上层71的纤维网是由以85∶15的重量比混合有同芯型的芯鞘型复合纤维和偏芯型的芯鞘型复合纤维、且具有20g/m2的单位面积重量和约75mm的宽度的梳理纤维网形成的,其中,该同芯型的芯鞘型复合纤维其外壳部为高密度聚乙烯(熔点135℃),其芯部为聚对苯二甲酯乙二酯,并具有3.3dtex的纤度和38mm的纤维长度,而该偏芯型的芯鞘型复合纤维其外壳部为高密度聚乙烯(熔点135℃),其芯部为聚对苯二甲酯乙二酯,并具有2.6dtex的纤度和38mm的纤维长度。下层72的纤维网是由以85∶15的重量比混合有同芯型的芯鞘型复合纤维和偏芯型的芯鞘型复合纤维、且具有15g/m2的单位面积重量和约75mm的宽度的梳理纤维网形成的,其中,该同芯型的芯鞘型复合纤维其外壳部为高密度聚乙烯(熔点135℃),其芯部为聚对苯二甲酯乙二酯,并具有3.3dtex的纤度和51mm的纤维长度,而该偏芯型的芯鞘型复合纤维其外壳部为高密度聚乙烯(熔点135℃),其芯部为聚对苯二甲酯乙二酯,并具有2.6dtex的纤度和38mm的纤维长度。上层71和下层72的层积体通过使其在机械方向MD行进,在行进的过程从在交叉方向排列的多个喷嘴(未图示)向上层71喷吹喷射空气,形成图示的峰部73和谷部74。其后,通过将层积体送入设定为135℃的加热室中,使偏芯型的芯鞘型复合纤维卷缩,使高密度聚乙烯熔融,从而使复合纤维彼此在它们相互接触的部位熔敷,此后,在冷却后卷绕成卷筒状而在室温下放置30天,其后作为无纺布1的卷筒2使用。
在图1的工序中,在用于对从卷筒2输出的图11的无纺布1进行热处理的热处理室11中,使无纺布1向机械方向MD以100m/min或200m/min的速度行进。在热风吹出单元14,以沿机械方向MD以20mm的间距排列19个直径为0.5mm的热风吹出口13、以及沿交叉方向CD以5mm的间距排列17个直径为0.5mm的热风吹出口13的方式,形成共计323个热风吹出口13。单元14的下表面14b设置成,从下表面14b到无纺布1的上表面1a的距离在单元14的机械方向MD的上游侧为5mm。
表1表示图11的无纺布1的热处理前后的厚度t的变化。在测定从卷筒2输出时的无纺布1的厚度t和通过冷风吹出单元17后的无纺布10的厚度t时,把长度200mm且宽度70mm的尺寸的无纺布片重叠20片铺在水平工作台上,在重叠的无纺布片之上放置长度240mm且宽度80mm的平板,在该板上放置重物。重物和板调整成总计重量为76.8g。用游标卡尺测定施加载荷1分钟后的重叠的无纺布片的厚度,将该值作为实施例的“无纺布厚度”记载于表1中。
另外,作为比较例,在热处理室11不使用反射板15地对无纺布1进行热处理而得到无纺布片。对于该无纺布片,也测定20片的量的厚度,作为比较例的无纺布的厚度记载在表1中。
[表1]
Figure BDA0000063828060000121
附图标记说明
1:无纺布,1a:上表面,1b:下表面,2:滚筒,6:第一滚筒,7:第二滚筒,11:热处理室,12:热风、第一热风,13:吹出口,15:使行进方向改变的机构、固定板,20:热塑性合成纤维,35:使行进方向改变的机构、带,51:滚筒,52:周面,56:吹出口,57:使行进方向改变的机构、第二热风,t:厚度,MD:机械方向,CD:交叉方向。

Claims (13)

1.一种使无纺布厚度增加的方法,使无纺布在机械方向行进,在无纺布行进的过程中对上述无纺布从厚度方向喷吹热风,使上述无纺布的厚度增加,该无纺布由交织的多根热塑性合成纤维形成,具有相互正交的横向、纵向和上述厚度方向,形成于上述厚度方向的上下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在上述横向和上述纵向扩展,其特征在于,
上述热风是温度比使上述热塑性合成纤维的表面的树脂成分熔融的温度低的热风,
通过将上述热风从一个方向朝上述无纺布的上述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任意一个面喷吹,使上述热风进入多根上述热塑性合成纤维所形成的纤维间隙,从而对上述无纺布进行加热,使进入上述纤维间隙的上述热风与使该热风的行进方向改变的机构碰撞,由碰撞后的上述热风进一步对上述无纺布进行加热,由此使上述厚度增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使行进方向改变的机构,是能够在上述下表面支承上述无纺布并使上述无纺布向上述机械方向滑动的非透气性的固定板、承载上述无纺布并向上述机械方向行进的非透气性的带以及设置在向上述机械方向旋转的滚筒上的非透气性的周面中的任意一种机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使行进方向改变的机构,是向与被喷吹上述热风的上述任意一种机构的面相反侧的面被喷吹的第二热风。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热风是干燥空气的热风以及水蒸气的热风中的任意一种。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无纺布是从卷绕成卷筒状的无纺布输出的无纺布。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热风的温度处在形成上述热塑性合成纤维的表面的树脂成分的熔融温度与比上述熔融温度低30℃的温度之间。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热风,是向上述机械方向的上游对上述无纺布的上表面倾斜地吹出的热风、和向上述机械方向的上游对上述无纺布的下表面倾斜地吹出的热风。
8.一种用于实施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以下(1)以及(2)中的任意一个方式:
(1)具有使热风的行进方向改变的机构和用于第一热风的第一吹出口,该机构由能够在上述下表面侧支承上述无纺布并使上述无纺布向上述机械方向滑动的非透气性的固定板、承载上述无纺布并向上述机械方向行进的非透气性的带以及设于向上述机械方向旋转的滚筒的非透气性的周面中的任意一个形成,该第一吹出口能够向承载在上述固定板、上述带以及上述周面中的任意一个上的上述无纺布喷吹上述第一热风,使上述第一热风与上述机构碰撞;以及
(2)包括用于使上述无纺布向上述机械方向行进的在上述机械方向分开配置的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在上述第一滚筒和上述第二滚筒之间,设有向上述无纺布的上述上表面和上述下表面中的任意一个面喷吹第一热风的第一吹出口、和向与上述任意一个面相反侧的面喷吹第二热风的第二吹出口,上述第一吹出口的朝向和上述第二吹出口的朝向设定成能够使上述第一热风和上述第二热风在上述无纺布的内部碰撞。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吹出口与上述固定板、上述带以及上述周面中的任意一个之间的距离向上述机械方向的下游变大。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上述固定板、上述带以及上述周面中的任意一个进行加热。
11.如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板、上述带以及上述周面中的任意一个具有在上述机械方向的截面中描画锯齿形的线的面。
12.如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吹出口的多个是圆形,处于在上述机械方向排列或是在上述机械方向和上述交叉方向排列的任意一种方式。
13.如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吹出口,是相互平行地向上述机械方向以及上述交叉方向中的任意一个方向延伸的长尺寸的开口。
CN200980147192.6A 2008-10-20 2009-10-19 使无纺布厚度增加的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275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69524 2008-10-20
JP2008-269524 2008-10-20
PCT/JP2009/067975 WO2010047292A1 (ja) 2008-10-20 2009-10-19 不織布の厚さを増加させる方法およ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27528A true CN102227528A (zh) 2011-10-26
CN102227528B CN102227528B (zh) 2014-06-25

Family

ID=42119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719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27528B (zh) 2008-10-20 2009-10-19 使无纺布厚度增加的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720021B2 (zh)
EP (1) EP2341173B1 (zh)
JP (1) JP5597137B2 (zh)
CN (1) CN102227528B (zh)
TW (1) TWI485298B (zh)
WO (1) WO2010047292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7537A (zh) * 2011-12-20 2012-10-24 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无纺布固结设备及工艺
CN103492626A (zh) * 2012-04-20 2014-01-01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使无纺布的体积恢复的方法和装置
CN104499186A (zh) * 2013-10-18 2015-04-08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以及无纺布的体积恢复方法
CN104499238A (zh) * 2013-10-18 2015-04-08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以及无纺布的体积恢复方法
CN104499237A (zh) * 2013-10-18 2015-04-08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
CN104514108A (zh) * 2013-10-18 2015-04-15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以及无纺布的体积恢复方法
CN104514107A (zh) * 2013-10-18 2015-04-15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以及体积恢复方法
CN107106349A (zh) * 2014-12-25 2017-08-29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及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CN110892105A (zh) * 2017-11-30 2020-03-17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无纺布的制造方法以及无纺布的制造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29525B2 (ja) 2010-08-06 2014-11-19 花王株式会社 不織布の嵩増加装置
JP5840100B2 (ja) * 2012-09-28 2016-01-06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不織布
JP6537507B2 (ja) * 2013-07-15 2019-07-03 ヒル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ロフティ特性、弾性特性及び高強度特性のうちの少なくとも1つを有するスパンレイドウェブ
JP6126968B2 (ja) * 2013-10-18 2017-05-10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不織布の嵩回復装置、及び嵩回復方法
JP5707467B2 (ja) * 2013-10-18 2015-04-30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装置の改造方法
DE102013114075A1 (de) * 2013-12-16 2015-06-18 TRüTZSCHLER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thermischen Verfestigen einer textilen Warenbahn
US11857397B2 (en) 2017-11-06 2024-01-02 The Procter And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article with conforming feature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58905A (en) * 1966-07-05 1969-08-05 Du Pont Apparatus for entangling fibers
JPS6045662A (ja) * 1983-08-23 1985-03-12 京都機械株式会社 布帛の熱処理装置
JPH0535856U (ja) * 1991-10-04 1993-05-14 ユニチカ株式会社 熱風循環式熱処理炉
CN1497086A (zh) * 2002-09-25 2004-05-19 ������������ʽ���� 无纺布的膨松恢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42576A (en) * 1957-06-17 1962-07-03 Chicopee Mfg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nonwoven fibrous sheets
JPS6045662B2 (ja) * 1979-08-15 1985-10-11 ダイセル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
US5143779A (en) * 1988-12-23 1992-09-01 Fiberweb North America, Inc. Rebulkable nonwoven fabric
US5368925A (en) * 1989-06-20 1994-11-29 Japan Vilene Company, Ltd. Bulk recoverable nonwoven fabric,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recovering the bulk thereof
JP3058515B2 (ja) 1992-07-21 2000-07-04 京セラ株式会社 超電導ジョセフソン素子およびその製法
JP2003339761A (ja) 2001-06-08 2003-12-02 Uni Charm Corp 吸収性物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030484B2 (ja) 2002-09-25 2008-01-09 花王株式会社 不織布の嵩回復方法
JP4439854B2 (ja) * 2002-10-08 2010-03-24 三菱レイヨン・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加圧蒸気噴出ノズルと同ノズルを用いた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WO2009145148A1 (ja) * 2008-05-27 2009-12-03 花王株式会社 清掃用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WO2014003413A1 (ko) 2012-06-25 2014-01-03 한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58905A (en) * 1966-07-05 1969-08-05 Du Pont Apparatus for entangling fibers
JPS6045662A (ja) * 1983-08-23 1985-03-12 京都機械株式会社 布帛の熱処理装置
JPH0535856U (ja) * 1991-10-04 1993-05-14 ユニチカ株式会社 熱風循環式熱処理炉
CN1497086A (zh) * 2002-09-25 2004-05-19 ������������ʽ���� 无纺布的膨松恢复方法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7537B (zh) * 2011-12-20 2015-07-22 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无纺布固结设备及工艺
CN102747537A (zh) * 2011-12-20 2012-10-24 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无纺布固结设备及工艺
CN103492626A (zh) * 2012-04-20 2014-01-01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使无纺布的体积恢复的方法和装置
CN106012396B (zh) * 2012-04-20 2019-02-01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使无纺布的体积恢复的方法和装置
CN106012396A (zh) * 2012-04-20 2016-10-12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使无纺布的体积恢复的方法和装置
CN103492626B (zh) * 2012-04-20 2016-08-17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使无纺布的体积恢复的方法和装置
CN104514108B (zh) * 2013-10-18 2016-02-24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以及无纺布的体积恢复方法
CN104499237A (zh) * 2013-10-18 2015-04-08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
CN104499238B (zh) * 2013-10-18 2016-01-20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以及无纺布的体积恢复方法
CN104514107B (zh) * 2013-10-18 2016-02-24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以及体积恢复方法
CN104514108A (zh) * 2013-10-18 2015-04-15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以及无纺布的体积恢复方法
CN104499186B (zh) * 2013-10-18 2016-04-20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以及无纺布的体积恢复方法
CN104499237B (zh) * 2013-10-18 2016-05-11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
CN104514107A (zh) * 2013-10-18 2015-04-15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以及体积恢复方法
CN104499238A (zh) * 2013-10-18 2015-04-08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以及无纺布的体积恢复方法
CN104499186A (zh) * 2013-10-18 2015-04-08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无纺布的体积恢复装置以及无纺布的体积恢复方法
US9777414B2 (en) 2013-10-18 2017-10-03 Unicharm Corporation Bulkiness recovery apparatus for nonwoven fabric
US9809913B2 (en) 2013-10-18 2017-11-07 Unicharm Corporation Bulk recovery apparatus for nonwoven fabric and bulk recovery method for the same
US9885134B2 (en) 2013-10-18 2018-02-06 Unicharm Corporation Bulk recovery apparatus for nonwoven fabric and bulk recovery method for the same
US9903057B2 (en) 2013-10-18 2018-02-27 Unicharm Corporation Bulkiness recovery apparatus and bulkiness recovery method for nonwoven fabric
CN107106349A (zh) * 2014-12-25 2017-08-29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及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CN110892105A (zh) * 2017-11-30 2020-03-17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无纺布的制造方法以及无纺布的制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191994A1 (en) 2011-08-11
US8720021B2 (en) 2014-05-13
TWI485298B (zh) 2015-05-21
WO2010047292A1 (ja) 2010-04-29
JPWO2010047292A1 (ja) 2012-03-22
JP5597137B2 (ja) 2014-10-01
EP2341173A4 (en) 2013-03-06
EP2341173B1 (en) 2015-03-11
TW201033426A (en) 2010-09-16
EP2341173A1 (en) 2011-07-06
CN102227528B (zh) 2014-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27528B (zh) 使无纺布厚度增加的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CN101220543B (zh) 无纺布的生产方法和装置
CN111876898B (zh) 吸水性叠层体及其制造方法
KR101036221B1 (ko) 스펀본드 웹을 제조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1219393B1 (ko) 멜트블로운 섬유웹의 제조방법 및 그 제조장치
CN102535081B (zh) 一种无纺布及其制造工艺
US3040412A (en) Method of making porous fibrous sheet material
US7500293B2 (en) Drum for a production unit for a non-woven material,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a non-woven material and non-woven material obtained thus
US2981999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porous
CN103635267B (zh) 冷却装置、热轧钢板的制造装置及热轧钢板的制造方法
CN106536075B (zh) 热轧工序的钢板冷却水的阻水装置和阻水方法
US6751830B2 (en) Method of hydroenhancing fabrics using a shaped orifice
ES2290791T3 (es) Procedimiento y dispositivo para la fabricacion de materiales aislantes en forma de bandas o placas a partir de fibras minerales.
SU413682A3 (zh)
JP2009202174A (ja) 均一冷却性と通板安定性に優れる熱延鋼帯の冷却装置および冷却方法
EP1228010B1 (en) Compressed, packaged roll of MMVF batt and fabrication process of roll and MMVF web
JP2007510070A (ja) 複数等級の不織布を生産するための機械
CN109594271B (zh) 无纺布的起绒干燥连线生产工艺
RU83250U1 (ru) Материал иглопробивной нетканый
US7334303B2 (en) Water-jet web-treating apparatus
US10988875B2 (en) Apparatus for treating a mineral fiber mat by detecting and removing localised defects,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JP2000144564A (ja) 流体噴射ノズ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交絡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RU2815026C2 (ru) Способ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материала геотекстильного
JP2545439B2 (ja) ウェブの製造方法と装置
EP3754081A1 (en) Dewatering section of a hydroentanglement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of non-woven fabric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25

Termination date: 201910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