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12482B - 车身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身构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512482B CN104512482B CN201410379672.8A CN201410379672A CN104512482B CN 104512482 B CN104512482 B CN 104512482B CN 201410379672 A CN201410379672 A CN 201410379672A CN 104512482 B CN104512482 B CN 10451248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oor board
- board framing
- body construction
- lower longeron
- plate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62D25/2009—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5/2036—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the subunits being side panels, sills or pill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以提供一种车身构造,其课题在于能够在降低底板的同时增大相对于侧面碰撞引起的载荷的强度。车身构造(1)包括:底板架(2),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以及下纵梁(10),相对于底板架(2)配置在车辆外侧,并沿着底板架(2)延伸。在下纵梁(10)上形成有收纳滑动车门用的轨道(20)的收纳空间,收纳空间的上部由上板部件(12)覆盖。在上板部件(12)上设有与底板架(2)接合的固定部(12b)。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滑动车门的车辆的车身构造。
背景技术
作为汽车的车身构造,有一种车身构造包括:设于车身的侧缘部的下纵梁和沿车辆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梁,横梁配置在底面板的上表面,横梁的一端与下纵梁的侧面接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所述以往的车身构造中,能够利用横梁支承在侧面碰撞时作用于下纵梁上的载荷。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47153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所述以往的车身构造中,由于下纵梁与底面板相比向上方较大地突出,所以能够将横梁接合在下纵梁的侧面上。因此,当考虑乘客向汽车的乘降容易度、扩大车室内空间而将下纵梁降低到与底面板大致相同的高度时,存在不能应用所述车身构造的问题。
另外,当车身的底板变低时,在侧面碰撞时,在底板的上方作用较大的载荷。而且,在所述车身构造中,当较大的载荷作用在底板的上方时,难以由设于底面板上表面的横梁来支承较大的载荷。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以提供如下一种车身构造为课题,所述车身构造能够在降低底板的同时增大相对于由侧面碰撞引起的载荷的强度。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为一种车身构造,包括:底板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以及下纵梁,相对于所述底板架配置在车辆外侧,并沿着所述底板架延伸。在所述下纵梁上形成有收纳滑动车门用的轨道的收纳空间,所述收纳空间的上部由上板部件覆盖。在所述上板部件上设有与所述底板架接合的固定部。
在该结构中,侧面碰撞引起的载荷从下纵梁通过固定部传递给底板架而被分散。另外,由于将下纵梁的上板部件与底板架接合,所以能够将下纵梁配置在与底板架大致相同的高度。
因此,在本发明的车身构造中,能够在使底板构成为尽可能低且平坦的同时,利用车身的已有部件增大车身相对于侧面碰撞引起的载荷的强度。
在所述车身构造中,在所述上板部件的所述固定部构成所述底板架的上表面的一部分的情况下,能够充分地确保车身的强度和刚性,并且减小车身的部件数量从而使车身轻重量化。
优选的是,所述车身构造具有从所述下纵梁向上方延伸的立柱,在所述上板部件的一部分相对于所述立柱配置于车辆内侧的情况下,将所述上板部件与所述立柱接合。
通过降低底板,在侧面碰撞时载荷作用在底板的上方的情况下,立柱承受该载荷。这时,在所述结构中,由于侧面碰撞引起的载荷从立柱通过下纵梁的固定部传递给底板架,所以能够增大立柱相对于侧面碰撞引起的载荷的强度。
优选的是,所述车身构造具有从所述下纵梁向上方延伸的立柱,在所述上板部件的一部分相对于所述立柱配置于车辆内侧的情况下,在所述立柱与所述底板架之间配置加强部件,将所述加强部件与所述上板部件的上表面接合,并且与所述立柱、所述底板架接合。此外,也可以是,加强部件经由上板部件与立柱、底板架接合。
在该结构中,由于立柱与底板架之间被加强,所以在侧面碰撞引起的载荷作用于立柱时,能够抑制车身的底板发生变形。另外,由于侧面碰撞引起的载荷通过下纵梁和加强部件可靠地传递给底板架,所以能够增大立柱相对于侧面碰撞引起的载荷的强度。
在所述车身构造中,在将座椅与所述加强部件连结的情况下,由于能够将座椅牢固地固定在车身上,所以能够在车辆碰撞时可靠地保护坐在座椅上的乘客。
优选的是,在所述车身构造包括沿车辆左右方向并列设置的一对所述底板架,并具有架设在所述两个底板架之间的横梁的情况下,所述横梁相对于所述下纵梁的所述固定部在车辆内侧与所述底板架接合。
在该结构中,由横梁支承两个底板架,并且在侧面碰撞时从下纵梁传递给底板架的载荷通过横梁被传递给另一个底板架。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大车身相对于侧面碰撞引起的载荷的强度。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车身构造中,能够在使底板构成为尽可能低且平坦的同时,利用车身的已有部件增大车身相对于侧面碰撞引起的载荷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的立体图。
图2是将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的下纵梁周围放大了的立体图。
图3是将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的下纵梁的中间部放大了的立体图。
图4是从图3的车身构造中除去了加强部件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的图,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6是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与座椅的安装构造的立体图。
图7是放大了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与座椅的安装构造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身、1a车身构造、2底板架、4底面板、5底板、6中柱、7后轮罩、8滑动车门开口部、9横梁、10下纵梁、10a下纵梁的中间部、11收纳空间、12上板部件、12a凸缘、12b固定部、20轨道、30加强部件、30a凸缘、33连结孔、S前座椅、S1托架、S2通孔、B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适当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1a适用于在后侧具有滑动车门的汽车的车身1。
车身构造1a主要包括: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底板架2、2;架设在两个底板架2、2上的横梁3,以及架设于底板架2、2和横梁3上的底面板4。
另外,车身构造1a包括:相对于底板架2、2配置于车辆外侧的左右一对下纵梁10、10和从两根下纵梁10、10向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中柱6、6。在中柱6与后轮罩7之间形成有滑动车门开口部8。
由所述底板架2、2、横梁3、底面板4以及下纵梁10、10等形成底板5。
并且,车身构造1a包括在底板5的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架设于两个底板架2、2上的加强用横梁9。
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1a通过焊接多个部件而形成,所述多个部件是利用冲压加工等而使高张力钢板成形而成。
此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1a为左右对称的结构,因此在以下说明中针对车身构造1a的右侧的结构进行说明,并省略车身构造1a的左侧的结构。
如图5所示,底板架2为矩形剖面的中空结构,底板架2的上表面配置在与底面板4的上表面大致相同的高度。
如图1所示,下纵梁10是构成车身1的侧缘部的部件,并沿着底板架2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下纵梁10配置在车身1的前柱(未图示)与后轮罩7之间。
中柱6从下纵梁10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10a的外侧面朝向上方延伸。如图4所示,下纵梁10的中间部10a相对于中柱6配置在车辆内侧。即,下纵梁10的中间部10a进入到中柱6与底板架2之间。
如图5所示,下纵梁10的中间部10a的上表面配置成在中柱6与底板架2之间比底板架2的上表面低。
如图2所示,下纵梁10在中柱6与后轮罩7之间构成滑动车门开口部8的下缘部。
如图5所示,下纵梁10为中空结构的部件。在中柱6与后轮罩7之间,在下纵梁10的内部形成有收纳空间11。收纳空间11是用于收纳滑动车门用的轨道20的空间。
收纳空间11的上部由上板部件12覆盖。如图1所示,上板部件12在从下纵梁10的中间部10a直到下纵梁10的基端部的范围配置。如图5所示,上板部件12的上表面配置在与底板架2、底面板4的上表面大致相同的高度。
如图1所示,在下纵梁10的车辆外侧的侧部,在中柱6与后轮罩7之间形成有开口部11a。即,收纳空间11在中柱6与后轮罩7之间向车辆外侧开口。
如图5所示,在上板部件12的下表面安装有轨道20。轨道20向下开口。如图1所示,轨道20从下纵梁10的中间部10a延伸至后端部10b。
在滑动车门(未图示)的车室侧的壁面突出设置的臂(未图示)穿过下纵梁10的开口部11a而插入收纳空间11内,设于臂的前端部的滚轮与轨道20连结。而且,通过臂沿着轨道20向车辆前后方向移动,能够开闭滑动车门。
如图4所示,在上板部件12的前端部,立起有凸缘12a。凸缘12a与中柱6的车辆内侧的侧面重叠,并被焊接在中柱6的侧面上。由此,上板部件12的前端部与中柱6接合。
在上板部件12的前端部形成有朝向车辆内侧延伸的固定部12b。固定部12b形成为比上板部件12的上表面高,并封闭底板架2的上部的一部分。即,固定部12b构成底板架2的上表面的一部分。
固定部12b被焊接在底板架2上。由此,上板部件12的前端部(下纵梁10的中间部10a)与底板架2接合。
如图3所示,在中柱6与底板架2之间配置有加强部件30。在加强部件30上形成有上部31和前后一对侧部32,并沿车辆左右方向延伸。如图5所示,加强部件30的上表面配置在与底板架2、底面板4的上表面大致相同的高度。
如图3所示,在加强部件30的两个端缘部和下缘部上形成有凸缘30a。
加强部件30的下侧的凸缘30a被焊接在上板部件12的上表面上。另外,加强部件30的中柱6一侧的凸缘30a被焊接在上板部件12的凸缘12a上。并且,加强部件30的底板架2一侧的凸缘30a被焊接在上板部件12的固定部12b上。
由此,加强部件30的下部与上板部件12的上表面接合。另外,加强部件30的两端部经由上板部件12与中柱6和底板架2接合。
如图6所示,加强部件30是供设于前座椅S的下表面的安装部S1安装的部位。在前座椅S的下表面的前后左右四个角落,设有用于将前座椅S固定于底板5的托架。在本实施方式中,后部的两个托架中的车辆外侧的托架S1安装在加强部件30上。其他托架利用螺栓固定在设于构成底板5的各部件上的孔部。
如图3所示,在加强部件30的上部31上,在左右方向上的中间部贯通有连结孔33。而且,如图7所示,从前座椅S的下表面向后方延伸的板状的托架S1与加强部件30的上表面重叠,通过插入穿过形成于托架S1上的通孔S2、连结孔33的螺栓B而将托架S1固定在加强部件30的上表面上。
由于加强部件30的上表面配置在与底板架2、底面板4的上表面大致相同的高度(参照图5),所以安装部S1也配置在与底板架2、底面板4的上表面大致相同的高度。因此,能够将前座椅S配置在车室内的较低的位置。
如图2所示,加强用的横梁9配置在底面板4的下表面。横梁9相对于上板部件12的固定部12b在车辆内侧与底板架2的侧面接合(参照图5)。
在以上的车身构造1a中,如图3所示,在侧面碰撞时作用于下纵梁10的载荷通过下纵梁10的固定部12b传递给底板架2而被分散。
另外,在中柱6受到侧面碰撞引起的载荷的情况下,由于该载荷通过下纵梁10的固定部12b和加强部件30传递给底板架2,所以能够增大中柱6相对于侧面碰撞引起的载荷的强度。另外,由于中柱6与底板架2之间被加强,所以在侧面碰撞引起的载荷作用于中柱6时,能够抑制车身1的底板5发生变形。
另外,如图2所示,由加强用的横梁9支承两个底板架2、2(参照图1),并且在侧面碰撞时从下纵梁10传递给一方底板架2的载荷通过横梁9被传递给另一个底板架2。
另外,在车身构造1a中,如图5所示,由于将下纵梁10的上板部件12接合在底板架2的上部,所以能够将下纵梁10的上表面配置在与底板架2的上表面大致相同的高度。并且,加强部件30的上表面配置在与底板架2、底面板4的上表面大致相同的高度。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1a中,如图3所示,能够在将由底板架2、底面板4以及下纵梁10构成的底板5构成为尽可能低且平坦的同时,利用车身1的已有部件增大车身1相对于侧面碰撞引起的载荷的强度。
另外,在车身构造1a中,由于下纵梁10的固定部12b构成底板架2的上表面的一部分,所以能够充分地确保车身1的强度和刚性,并且减少车身1的部件数量,并使车身1轻重量化。
另外,在车身构造1a中,如图7所示,由于前座椅S与加强部件30连结,能够将前座椅S牢固地固定在车身1上,所以在车辆的碰撞时能够可靠地保护乘坐在前座椅S上的乘客。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变更。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上板部件12与中柱6接合,但也可以不将上板部件12焊接在中柱6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加强部件30经由上板部件12的凸缘12a与中柱6和底板架2接合,但也可以将加强部件30直接焊接在中柱6和底板架2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中柱6与底板架2之间配置有加强部件30,但也可以不配置加强部件3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下纵梁10的上板部件12的固定部12b构成底板架2的上表面的一部分,但也可以使上板部件12的固定部12b与底板架2的侧面接合。
Claims (4)
1.一种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以及
下纵梁,相对于所述底板架配置在车辆外侧,并沿着所述底板架延伸,
在所述下纵梁上形成有收纳滑动车门用的轨道的收纳空间,
所述收纳空间的上部由上板部件覆盖,
在所述上板部件上设有与所述底板架接合的固定部,
所述车身构造还包括从所述下纵梁向上方延伸的立柱,
所述上板部件的一部分相对于所述立柱配置在车辆内侧,
所述上板部件与所述立柱接合,
在所述立柱与所述底板架之间配置有加强部件,
所述加强部件与所述上板部件的上表面接合,并且与所述立柱及所述底板架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板部件的所述固定部构成所述底板架的上表面的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座椅与所述加强部件连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包括在车辆左右方向并列设置的一对所述底板架,
具有架设在所述一对底板架之间的横梁,
所述横梁相对于所述上板部件的所述固定部在车辆内侧与所述底板架接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209650 | 2013-10-04 | ||
JP2013209650A JP5852623B2 (ja) | 2013-10-04 | 2013-10-04 | 車体構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12482A CN104512482A (zh) | 2015-04-15 |
CN104512482B true CN104512482B (zh) | 2017-04-12 |
Family
ID=52788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379672.8A Active CN104512482B (zh) | 2013-10-04 | 2014-08-04 | 车身构造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852623B2 (zh) |
CN (1) | CN10451248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387567B2 (ja) * | 2016-12-21 | 2018-09-1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下部構造 |
JP6734334B2 (ja) | 2018-09-14 | 2020-08-0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の下部構造 |
CN112519637A (zh) * | 2019-09-19 | 2021-03-19 |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 后排座椅安装支架、后地板总成及其安装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995315B2 (ja) * | 1997-09-16 | 2007-10-24 |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
DE60017033T2 (de) * | 1999-09-02 | 2005-12-15 | Nissan Motor Co., Ltd., Yokohama | Fahrzeugstruktur für Bodenplatte |
JP4075578B2 (ja) * | 2002-11-18 | 2008-04-16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スライドドアキッキングプレート下部車体構造 |
JP4857976B2 (ja) * | 2006-07-14 | 2012-01-18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フロア構造 |
JP5002624B2 (ja) * | 2009-08-03 | 2012-08-1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スライドドア付き車体構造 |
JP6019735B2 (ja) * | 2011-08-29 | 2016-11-02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体構造および車体の製造方法 |
-
2013
- 2013-10-04 JP JP2013209650A patent/JP585262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
- 2014-08-04 CN CN201410379672.8A patent/CN104512482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12482A (zh) | 2015-04-15 |
JP2015074251A (ja) | 2015-04-20 |
JP5852623B2 (ja) | 2016-02-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103142B2 (ja) |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 |
US8757709B2 (en) | Reinforced B-pillar assembly with reinforced rocker joint | |
WO2019185024A1 (zh) | 车身结构及汽车 | |
US8382195B2 (en) | Vehicle body forward portion structure | |
CN102083668B (zh) | 轨道车厢底框架组件及轨道车辆用模块化车体 | |
US11192593B2 (en) | Vehicle 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 |
EP3434566B1 (en) | Vehicle body lower structure | |
US11192591B2 (en) | Vehicle 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 |
GB2498051A (en) | Motor vehicle body with reinforcing structure | |
CN105752163A (zh) | 车辆机舱总成及具有该车辆机舱总成的车辆 | |
JP6128558B2 (ja) | 車体上部構造 | |
US8517460B2 (en) | Vehicle body rear structure | |
US20090184542A1 (en) | Rear vehicle body structure | |
CN104512482B (zh) | 车身构造 | |
US11192596B2 (en) | Vehicle 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 |
CN202279156U (zh) | 低入口全承载式公交车车身结构 | |
JP5730415B2 (ja) | 鉄道車両 | |
JP2013006519A (ja) | 車体上部構造 | |
JP2006199173A (ja) | 車体構造 | |
JP2016088459A (ja) | 車体側部構造 | |
JP2014201171A (ja) | 車体側部構造 | |
JP2014189259A (ja) | オープンカーの側部車体構造 | |
CN205836952U (zh) | 一种b柱总成及具有该b柱总成的汽车 | |
CN202703714U (zh) | 一种低地板全承载公交车车身 | |
CN201890273U (zh) | 一种轿车门槛外板的支撑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