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71258A - 卡夹 - Google Patents

卡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71258A
CN104471258A CN201380035887.1A CN201380035887A CN104471258A CN 104471258 A CN104471258 A CN 104471258A CN 201380035887 A CN201380035887 A CN 201380035887A CN 104471258 A CN104471258 A CN 1044712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in
clip
inclination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588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71258B (zh
Inventor
福田猛
福本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f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if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fco Inc filed Critical Nif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471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712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712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712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9/00Bolts without screw-thread; Pins, including deformable elements; Rivets
    • F16B19/04Rivets; Spigots or the like fastened by riveting
    • F16B19/08Hollow rivets; Multi-part rivets
    • F16B19/10Hollow rivets; Multi-part rivets fastened by expanding mechanically
    • F16B19/1027Multi-part rivets
    • F16B19/1036Blind rivets
    • F16B19/1081Blind rivets fastened by a drive-p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1/00Means for preventing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a pin, spigot, shaft or the like and a member surrounding it; Stud-and-socket releasable fastenings
    • F16B21/06Releasable fastening devices with snap-action
    • F16B21/065Releasable fastening devices with snap-action with an additional locking el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1/00Means for preventing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a pin, spigot, shaft or the like and a member surrounding it; Stud-and-socket releasable fastenings
    • F16B21/06Releasable fastening devices with snap-action
    • F16B21/08Releasable fastening devices with snap-action in which the stud, pin, or spigot has a resilient part
    • F16B21/086Releasable fastening devices with snap-action in which the stud, pin, or spigot has a resilient part the shank of the stud, pin or spigot having elevations, ribs, fins or prongs intended for deformation or tilting predominantly in a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inser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简易的操作能够对部件彼此进行固定,并且能够容易确认两部件的固定或者固定解除状态的卡夹。在卡夹(1)中,插入到卡夹主体(2)的销(3)具有:设置有供旋具D卡定的槽(51a)的销头部(51)、设置有位于该销头部侧的小径部(56)以及位于与该销头部侧相反的前端侧的大径部(55)的销轴部(52),在主体头部形成有对销的进退移动进行引导的倾斜面(21),销构成为以与倾斜面滑动接触的状态在卡夹主体内进行旋转,从而在通过小径部允许弹性卡定片的弹性变形的进入位置与通过大径部限制弹性卡定片的弹性变形的后退位置之间进退移动。

Description

卡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使用了旋具等工具的固定操作来对部件彼此相互进行固定的卡夹。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卡夹,公知有如下结构:由插通于一方的板状部件的筒状的卡夹主体、与在对另一方的板状部件进行保持的状态下插通于卡夹主体的螺纹部件构成,通过该螺纹部件的插通使卡夹主体的前端部扩开,从而对两部件相互进行固定(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以往的卡夹中,在卡夹主体设置有中空的隔离部,在该隔离部的内部形成有通过螺纹部件的插通而扩开,并且在与该螺纹部件接触的部位形成有螺纹牙的防脱片,该防脱片的螺纹牙与螺纹部件的螺纹牙啮合。根据该以往的卡夹,能够对两部件可靠地进行固定,另外,使用者使用旋具将螺纹部件沿插通方向压入从而对两部件进行固定,另一方面使螺纹部件沿规定方向旋转从而能够解除两部件的固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5-263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在对两部件进行固定时,需要使用者在将卡夹主体插通于形成于一方的板状部件的安装孔后,对形成于另一方的板状部件的安装孔进行定位,并且将螺纹部件压入卡夹主体的较麻烦的作业。在该情况下,为了减少作业负荷,也考虑有预先相对于卡夹主体将螺纹部件设为临时结合状态(即,预先仅将螺纹部件的前端部插入卡夹主体),但在该临时结合状态下,螺纹部件的头部侧从卡夹主体突出较大而显著地成为不稳定。
另外,在上述现有技术中,也存在如下问题:使用者难以明确地判断基于卡夹的两部件的固定或者固定解除状态。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现有技术的课题而提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使用者的简易的操作能够对部件彼此进行固定,并且能够供使用者容易地确认两部件的固定或者固定解除状态的卡夹。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卡夹是具备对第一部件P1以及第二部件P2相互进行固定的卡夹主体2、以及以能够旋转并且能够进退移动的方式插入到该卡夹主体内的销3的卡夹1,其特征在于,上述卡夹主体具有:主体头部12,其具有供上述销插入的贯通孔11;脚部13,其从上述主体头部伸出,且插入到上述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的安装孔P1a、P2a;以及弹性卡定片14,其设置为能够沿与上述销的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弹性变形,且从上述脚部向外侧突出而对上述第二部件的安装孔进行卡定,上述销具有:销头部51,其设置有供对其进行旋转操作的工具D卡定的工具卡定部51a;以及销轴部52,其设置有小径部56以及大径部55,在上述主体头部形成有倾斜面21,该倾斜面21沿着上述贯通孔的内周缘部延伸,并且从该贯通孔的轴向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倾斜,上述销具有与上述倾斜面滑动接触的引导部53,并以使该引导部与上述倾斜面滑动接触的状态在上述卡夹主体内进行旋转,从而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进退移动,该第一位置为使上述小径部与上述弹性卡定片相对而允许向其内侧的弹性变形的位置,该第二位置为使上述大径部与上述弹性卡定片相对而限制向其内侧的弹性变形的位置。
在该第一方案的卡夹中,使用者通过简易的操作并通过倾斜面的引导使销移动,能够对部件彼此进行固定或者解除固定,并且使用者能够通过销的位置容易地确认两部件的固定或者固定解除状态。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案中,其特征在于,上述销从作为上述第一位置的进入位置向作为上述第二位置的后退位置移动,从而成为上述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相互被固定的状态。
在该第二方案的卡夹中,关于上述第一方案,使用者在使销在进入位置临时结合于卡夹主体的状态下将工具安装于销头部(工具卡定部),并且在将脚部插入两部件的安装孔而使上述脚部处于临时固定状态后,通过边使工具旋转边使销后退至后退位置的简易的操作能够对部件彼此进行固定。并且,在两部件的固定或者固定解除时,销在进入位置与后退位置之间移动,因此使用者能够容易地确认两部件的固定或者固定解除状态。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案中,关于上述第一方案或者第二方案,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主体头部设置有旋转限制凹部22,该旋转限制凹部22配置于上述倾斜面的一端侧,并且在上述销位于上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供上述引导部插入。
该第三方案的卡夹,在旋转限制凹部插入引导部53,从而将销保持于第二位置,因此能够稳定地保持两部件的固定状态。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案中,关于上述第一方案至第三方案的任一个,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安装于上述卡夹主体的上述销的插入侧的盖体4,在上述盖体设置有施力片46,该施力片46在上述销位于上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向上述引导部相对于上述旋转限制凹部的插入方向对上述销进行施力。
该第四方案的卡夹,通过施力片的作用力防止引导部从旋转限制凹部脱离,因此能够将销更加可靠地保持于第二位置。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案中,关于上述第一方案至第四方案的任一个,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主体头部设置有旋转限制凸部24,该旋转限制凸部24位于上述倾斜面的另一端侧,并以与位于上述第一位置的上述销抵接的方式对该销向上述第二位置侧的旋转进行限制。
该第五方案的卡夹,通过旋转限制凸部将销保持于第一位置,因此能够稳定地保持销相对于卡夹主体的临时结合状态(卡夹的固定解除状态)。
在本发明的第六方案中,关于上述第一方案至第五方案的任一个,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主体头部的上述倾斜面的至少一方的端部设置有旋转限制壁28,该旋转限制壁28从上述贯通孔的内周面向内侧突出,而对上述引导部的移动进行限制。
基于该第六方案的卡夹,通过旋转限制壁能够适当地限制销的旋转范围与转矩,因此能够可靠地确认使销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移行结束。
在本发明的第七方案中,关于上述第六方案,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限制壁在上述销的上述第一位置以及上述第二位置分别与上述引导部抵接,对位于上述第一位置的上述销的进一步的移动进行限制,另一方面,对位于上述第二位置的上述销的进一步的移动进行限制。
基于该第七方案的卡夹,通过简易的结构能够适当地限制销的旋转范围与转矩,并且能够使销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稳定地旋转动作。
在本发明的第八方案中,关于上述第七方案,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主体头部设置有脱离限制突部25,该脱离限制突部25位于上述倾斜面的另一端侧,并以从位于上述第一位置的上述销的插入相反侧与上述销抵接的方式从上述贯通孔的内周面向内侧突出。
基于该第八方案的卡夹,即便在相对于位于第一位置的销沿其插入相反方向作用外力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脱离限制突部将销可靠地保持于第一位置(即,可靠地保持销相对于卡夹主体的临时结合状态)。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起到如下优良效果:使用者通过简易的操作能够对部件彼此进行固定,并且能够容易地确认两部件的固定或者固定解除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卡夹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卡夹的卡夹主体与销的临时结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卡夹的卡夹主体与销的结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拆下图2所示的盖体的状态的卡夹主体与销的临时结合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拆下图3所示的盖体的状态的卡夹主体与销的结合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卡夹相对于第一部件的临时止动状态(卡夹主体与销的临时结合状态)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卡夹相对于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的临时固定状态(卡夹主体与销的临时结合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卡夹相对于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的固定结束状态(卡夹主体与销的结合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说明时,表示方向的词句按照由第一实施方式的图1中的箭头表示的方向。其中,本发明所涉及的卡夹的实际上的配置不限定于上述的方向。
如图1所示,卡夹1具备:由树脂材料形成且对呈板状的第一部件P1以及第二部件P2(参照图6)相互进行固定的卡夹主体2、以能够旋转并且能够进退移动的方式插入卡夹主体2内的销3、以及安装于卡夹主体2的上部(销3的插入侧)的盖体4。
卡夹主体2具有:呈大致圆筒状的主体头部12、从主体头部12的下端向下方伸出的呈大致矩形筒状的脚部13、以及配置于脚部13的左右并设置为能够弹性变形(能够位移)的一对弹性卡定片14。在主体头部12与脚部13形成有供销3插入的贯通孔11。
也如图4所示,在主体头部12的内部形成有沿着贯通孔11的内周缘部并遍及大致半周分别延伸的一对台阶部20L、20R。上述台阶部20L、20R具有相对于贯通孔11的中心轴相互对称的形状。形成台阶部20L、20R的上表面的大致螺旋状的倾斜面21从贯通孔11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具有规定的宽度,并且分别从主体头部12的上侧朝向下侧平缓地倾斜。
另外,在台阶部20L、20R的倾斜面21的上端侧设置有凹部(旋转限制凹部)22,该凹部22与倾斜面21的上端缘连接,并具有向下方凹陷的形状。另外,如图5所示,在台阶部20L、20R的倾斜面21的下端侧设置有凹部23(在图5中,仅示出了台阶部20R侧的凹部23。),在对该凹部23的周缘的一部分进行划分的(更加详细而言,凹部23的与倾斜面21侧的侧面的上端连接)倾斜面21的下端缘,设置有沿倾斜面21的宽度方向(主体头部12的径向)延伸的凸部(旋转限制凸部)24。并且,在凹部23的上方以覆盖其一部分的方式设置有从主体头部12的内周面突出的突片(脱离限制突部)25。另外,在台阶部20L、20R中,与倾斜面21的内周缘连接的侧周面26(参照图1)的内径设定为与后述的销3的销头部51(除了引导部53之外)的外径大致相同的大小。
在台阶部20L、20R的凹部22的上端侧(与倾斜面21相反的一侧)设置有沿贯通孔11的轴向延伸直至主体头部12的上端的分隔壁(旋转限制壁)28。分隔壁28的一方的侧面形成凹部22的侧面,另一方面,分隔壁28的另一方的侧面对设置于另一方的台阶部的倾斜面21的下端侧的凹部23的周缘的一部分(另一方的台阶部的与倾斜面21的下端缘对置的一侧的端缘部)进行划分。换句话说,两台阶部20L、20R分别经由分隔壁28相互被连接,形成于各自的台阶部20L、20R的倾斜面21、凹部22以及凹部23被分隔壁28分隔。
另外,在主体头部12的前侧以从其外周壁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有用于与盖体4结合的卡定部31。卡定部31呈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贯通孔的大致矩形筒状,在其前壁的下端形成有呈大致矩形状的切口部31a。另外,在主体头部12的后侧设置有从其周壁向后方突出的轴支承片32以及在该轴支承片32的后端支承有中间部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支承轴33。
如图1所示,在脚部13的右侧壁(左侧壁也相同地)形成有配置有弹性卡定片14的开口部35。弹性卡定片14的下侧的基端部14a与开口部35的下缘连接,从而自由端侧(上侧)通过该基端部14a的弹性变形能够沿左右方向(与销3的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位移。另外,弹性卡定片14随着从基端部14a朝向上方以从脚部13的侧面逐渐向外侧突出的方式扩幅,由此,在弹性卡定片14的自由端(上端)形成有卡定爪14b。此外,弹性卡定片14的形状、配置以及数量等只要发挥相同的功能,则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如图2或者图3所示,盖体4具有:具有与主体头部12相同的外径的大致圆形的盖中央部41、与盖中央部41的后侧连接的左右一对的呈圆筒形的轴承部42、以及突出设于盖中央部41的前侧的大致矩形的突片43。
盖中央部41具有圆环状的框体45以及在盖体4的关闭状态下从框体45的内周缘朝向内侧斜下方突出设置的多个(此处为四片)树脂制造的板簧部46。板簧部46呈其中心角侧被切成圆弧状的大致扇形状,并沿周向相互隔开规定的间隔均匀地配置。在这些板簧部46中,能够以与框体45连接的外缘部为基端,通过自由端侧的弯曲变形产生弹簧作用。在盖中央部41的中央通过各板簧部46的圆弧状的中心侧端缘划分有供后述的转矩旋具D(参照图6)插入的大致圆形的操作用开口47。
在左右轴承部42分别松弛嵌合有卡夹主体2的支承轴33的左右端,由此,盖体4能够从敞开位置(参照图1)以支承轴33为中心进行转动直至图2或者图3所示的关闭位置。如图1所示,在突片43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与卡夹主体2结合的结合爪48。结合爪48在图2所示的关闭位置,从内侧卡定于卡夹主体2的卡定部31的切口部31a的上缘,由此,能够稳定地保持盖体4的关闭状态。
如图1所示,销3具有呈圆形的法兰盘状的销头部51、以及从该销头部51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呈大致圆柱状的销轴部52。在销头部51的上表面形成有供后述的转矩旋具D卡定的例如十字状的槽51a(工具卡定部)。另外,在销头部51的侧面设置有对后述的销3的绕轴的旋转动作进行引导的一对引导部53。一对引导部53呈配置于同一轴上的圆柱状,并相互朝相反的方向突出。销轴部52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被缩径,由此,形成有位于前端侧(下端侧)的大径部55、以及位于比该大径部55更靠销头部51侧的外径更小的小径部56。在大径部55与小径部56之间形成有呈大致圆锥面状的斜面57。
此外,大径部55以及小径部56(包含斜面57)的配置以及尺寸(外径)只要能够基于销3的进退移动选择允许或者限制之后详述的弹性卡定片14(卡定爪14b)向内侧的变形,则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接下来,对使用上述结构的卡夹1对部件彼此相互进行固定的方向进行说明。此处,在成为固定对象的第一部件P1以及第二部件P2以卡夹1的脚部13能够插入的方式分别形成有安装孔P1a、P2a,该安装孔P1a、P2a具有与脚部13(水平剖面)大致相同的尺寸。
在使用卡夹1时,如图2所示,使用者在将销3插入卡夹主体2内的状态下关闭盖体4,从而使卡夹主体2与销3处于临时结合状态。在将销3插入卡夹主体2时,销3的一对引导部53成为与主体头部12的一对倾斜面21分别滑动接触的状态,由此,销3被倾斜面21引导而沿规定的方向(沿图4中的逆时针方向)边旋转边插入贯通孔11内。最终,销3被压入至图4以及图6所示的进入位置(第一位置)。
此时,销3的一对引导部53分别向下侧跃上凸部24,并且通过该凸部24与突片25的间隙容纳于凹部23(参照图5)。在该情况下,倾斜面21上的销3向后退位置侧的移动被凸部24限制,因此销3被稳定地保持于进入位置。另外,即便在相对于进入位置的销3向其插入相反方向作用外力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突片25限制销3向上方的移动,因此销3被稳定地保持于进入位置。
另外,此时,如图6所示,销3的前端部(大径部55的一部分)成为从脚部13的前端突出的状态,销轴部52的小径部56(包含斜面57)移动至与弹性卡定片14的卡定爪14b的内侧相对的位置。由此,在小径部56的外周面与卡定爪14b的内侧的面之间产生间隙,因此如在图6中由双点划线表示的那样,成为允许弹性卡定片14向内侧的弹性变形(即,卡定爪14b向内侧的位移)的状态。此外,销头部51的周缘部的下表面与形成于贯通孔11的下方的第二台阶部27的上表面抵接,从而能够限制位于进入位置的销3的进一步的向下方的移动。
接下来,如图6所示,使用者将图2所示的卡夹1的脚部13插入第一部件P1的安装孔P1a,进一步在脚部13的第一部件P1的下侧安装隔离物S。此时,成为安装孔P1a的上侧的端面与比脚部13大的主体头部12的下表面抵接的状态,从而第一部件P1被主体头部12卡定。然后,使用者使转矩旋具D的前端部(十字状部)Da以嵌入的方式卡定于销头部51的槽51a,从而卡夹1相对于第一部件P1成为临时止动状态。
此外,隔离物S能够以与成为固定对象的部件的厚度等对应的方式变更形状、尺寸,从而能够因情况不同而将其省略。另外,关于工具(转矩旋具D)的前端部的形状与销头部51的工具卡定部的形状,只要能够保持两者的卡定状态,则不局限于十字状而能够进行各种变更。另外,也可以将销头部51的工具卡定部设为凸状部,将与该凸状部嵌合的凹状部设置于工具的前端部。
接下来,使用者对转矩旋具D的把持部(未图示)进行把持,并沿由图6中的箭头A表示的方向将卡夹1的脚部13插入第二部件P2的安装孔P2a。此处,安装孔P2a的左右宽度设定为与脚部13的左右宽度大致相同,因此脚部13边使弹性卡定片14向内侧弹性变形(参照双点划线)边插入安装孔P2a。由此,如图7所示,成为第二部件P2的安装孔P2a的下侧的端面被弹性卡定片14的卡定爪14b卡定的临时固定状态。
然后,使用者使转矩旋具D沿由图7中的箭头B表示的方向(即,图4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使销3向上方(插入相反方向)移动。此时,销3的一对引导部53以攀登在主体头部12的一对倾斜面21的方式进行滑动,由此,销3被倾斜面21引导而边旋转边向上方移动。最终,销3上升至图3以及图8所示的后退位置(第二位置)。
此处,在到达至后退位置附近的销头部51的上表面抵接有向斜下方倾斜的板簧部46的中心侧的缘部,由此,沿使销3向下方(进入位置侧)按压的方向作用有板簧部46的作用力。因此,使用者以克服该板簧部46的作用力的方式使销3旋转,从而最终使销3移动至后退位置。
若销3到达至后退位置,则销3的一对引导部53容纳于倾斜面21的上端侧的凹部22。由此,销3被稳定地保持于后退位置。并且,此时,在销头部51朝向下方(引导部53向凹部22的插入方向)继续作用有基于板簧部46的作用力。由此,能够防止引导部53从凹部22的脱离,从而销3被可靠地保持于后退位置。
另外,此时,如图8所示,成为销3的前端部(大径部55的一部分)没入脚部13内的状态,销轴部52的大径部55移动至与弹性卡定片14的卡定爪14b的内侧相对的位置。由此,大径部55的外周面与卡定爪14b的内侧的面抵接或者接近,因此成为弹性卡定片14向内侧的弹性变形(即,卡定爪14b向内侧的位移)被限制的状态。这样,隔着隔离物S被重叠的第一部件P1以及第二部件P2成为在主体头部12与弹性卡定片14的卡定爪14b之间被稳固地夹持的固定结束状态。
此外,使用者使盖体4处于敞开状态,将引导部53从凹部22抽出,通过使销3再次向进入位置侧移动,从而能够解除图8所示的固定结束状态。由此,卡夹1成为图7所示的临时固定状态,最终,解除卡夹主体2与销3的结合,而能够进行再利用。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卡夹1,使用者通过倾斜面的引导使销容易地移动,能够对第一部件P1以及第二部件P2相互进行固定或者解除固定,并且能够通过销的位置供使用者容易地确认两部件的固定或者固定解除状态。此外,弹性卡定片14(卡定爪14b)与进退移动的销3的大径部55以及小径部56的位置关系不局限于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而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将实施方式所示的大径部55与小径部56的配置设为相反,从而在后退位置允许弹性卡定片14向内侧的变形,另一方面,在进入位置限制其变形。
特别是,销从进入位置向后退位置移动,从而第一部件P1以及第二部件P2被固定,从而使用者在使销3在进入位置临时结合于卡夹主体2的状态下将转矩旋具D安装于销头部51,在将脚部13插入两部件P1、P2的安装孔而将上述脚部13设为临时固定状态后,通过边使转矩旋具D旋转边使销3后退至后退位置的简易的操作能够对部件P1、P2相互进行临时固定。在该情况下,如图6所示,相对于位于进入位置的(即,插入卡夹主体2较深)销3安装有转矩旋具D,因此也不产生临时结合于卡夹主体2的销3摇晃等不良情况。另外,不论销3的进入位置以及后退位置如何,销头部51均成为容纳于被盖体4关闭的主体头部12的内部的状态,因此也不会对销头部51沿拔出销3的方向作用外力。
另外,在卡夹1中,通过设置于主体头部12的凹部22的上端侧(与倾斜面21相反的一侧)的分隔壁28,能够适当地限制销3的旋转范围,因此能够使销3在进入位置与后退位置之间可靠地旋转动作。并且,在销3中,以与其轴向正交的方式相互沿相反的方向突设有引导部53,另一方面,在卡夹主体2中,将对引导部53进行引导的一对倾斜面21形成为被分隔壁28分隔的对称形状,因此通过简易的结构能够适当地限制销3的旋转范围,并且能够使销3在进入位置与后退位置之间稳定地进行旋转动作。
另外,在上述的固定作业中,在使用者保持不将引导部53完全地容纳于凹部22的状态使销3的旋转操作结束的情况下,导致销3通过基于板簧部46的作用力再次向进入位置侧返回。因此,使用者对销头部51是位于从主体头部12的上部露出的状态(参照图3)、还是销头部51部位于没入的状态(参照图2)进行目视观察确认,从而能够可靠地识别卡夹1的临时固定状态(固定解除状态)与固定结束状态。特别是,在固定结束状态下,销3向后退位置(即,使用者侧)移动,因此存在使用者能够容易地识别固定的结束的优点。
另外,如上述那样对使卡夹1从临时固定状态(参照图7)成为固定结束状态(参照图8)时的转矩旋具D的紧固转矩值以及紧固次数进行管理,从而能够对是否适当地实施基于使用者的固定作业进行管理保证。
上述的结构的卡夹1适合于汽车的内装用,从而例如能够在相对于作为第二部件P2的车身面板安装作为第一部件P1的帘式气囊等内装品时使用。
基于特定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上述的实施方式仅为例示,本发明不被上述的实施方式限定。例如,本发明所涉及的卡夹的固定对象不局限于呈板状的部件,只要至少具有通过卡夹主体能够夹持的固定部位(安装孔的形成部位)即可。另外,作为用于使销旋转的工具不局限于转矩旋具,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公知的工具。另外,设置于销的引导部以及对其进行引导的卡夹主体的倾斜面的形状、配置以及数量只要发挥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则能够适当地变更。此外,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卡夹的各构成要素未必全部是必须的,只要至少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则能够适当地取舍进行选择。
符号说明
1—卡夹,2—卡夹主体,3—销,4—盖体,11—贯通孔,12—主体头部,13—脚部,14—弹性卡定片,20L、20R—台阶部,21—倾斜面,22—凹部(旋转限制凹部),23—开口部,24—凸部(旋转限制凸部),25—突片(脱离限制突部),28—分隔壁(旋转限制壁),46—板簧部(施力片),51—销头部,51a—槽(工具卡定部),52—销轴部,53—引导部,55—大径部,56—小径部,D—转矩旋具(工具),P1—第一部件,P1a—安装孔,P2—第二部件,P2a—安装孔。

Claims (8)

1.一种卡夹,具备对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相互进行固定的卡夹主体、以及以能够旋转并且能够进退移动的方式插入到该卡夹主体内的销,
上述卡夹的特征在于,
上述卡夹主体具有:主体头部,其具有供上述销插入的贯通孔;脚部,其从上述主体头部伸出,并插入到上述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的安装孔;以及弹性卡定片,其设置为能够沿与上述销的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弹性变形,并从上述脚部向外侧突出而对上述第二部件的安装孔进行卡定,
上述销具有:销头部,其设置有供对其进行旋转操作的工具卡定的工具卡定部;以及销轴部,其设置有小径部以及大径部,
在上述主体头部形成有倾斜面,该倾斜面沿着上述贯通孔的内周缘部延伸,并且从该贯通孔的轴向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倾斜,
上述销具有与上述倾斜面滑动接触的引导部,并以使该引导部与上述倾斜面滑动接触的状态在上述卡夹主体内进行旋转,从而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进退移动,该第一位置为使上述小径部与上述弹性卡定片相对而允许向其内侧的弹性变形的位置,该第二位置为使上述大径部与上述弹性卡定片相对而限制向其内侧的弹性变形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夹,其特征在于,
上述销从作为上述第一位置的进入位置向作为上述第二位置的后退位置移动,从而成为上述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相互被固定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卡夹,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主体头部设置有旋转限制凹部,该旋转限制凹部配置于上述倾斜面的一端侧,并且在上述销位于上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供上述引导部插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卡夹,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安装于上述卡夹主体的上述销的插入侧的盖体,
在上述盖体设置有施力片,该施力片在上述销位于上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向上述引导部相对于上述旋转限制凹部的插入方向对上述销进行施力。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卡夹,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主体头部设置有旋转限制凸部,该旋转限制凸部位于上述倾斜面的另一端侧,并以与位于上述第一位置的上述销抵接的方式对该销向上述第二位置侧的旋转进行限制。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卡夹,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主体头部的上述倾斜面的至少一方的端部设置有旋转限制壁,该旋转限制壁从上述贯通孔的内周面向内侧突出,而对上述引导部的移动进行限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夹,其特征在于,
上述旋转限制壁在上述销的上述第一位置以及上述第二位置分别与上述引导部抵接,对位于上述第一位置的上述销的进一步的移动进行限制,另一方面,对位于上述第二位置的上述销的进一步的移动进行限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夹,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主体头部设置有脱离限制突部,该脱离限制突部位于上述倾斜面的另一端侧,并以从位于上述第一位置的上述销的插入相反侧与上述销抵接的方式从上述贯通孔的内周面向内侧突出。
CN201380035887.1A 2012-07-06 2013-07-03 卡夹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4712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52609 2012-07-06
JP2012152609 2012-07-06
PCT/JP2013/004131 WO2014006894A1 (ja) 2012-07-06 2013-07-03 クリッ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71258A true CN104471258A (zh) 2015-03-25
CN104471258B CN104471258B (zh) 2016-06-15

Family

ID=49881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588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471258B (zh) 2012-07-06 2013-07-03 卡夹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624957B2 (zh)
JP (1) JP6046137B2 (zh)
CN (1) CN104471258B (zh)
WO (1) WO201400689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5365A (zh) * 2015-10-16 2018-06-08 八乐梦医用床有限公司 床用侧栏的固定部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101119A1 (de) 2014-01-30 2015-07-30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Befestigungsclip
FR3020098B1 (fr) * 2014-04-22 2017-05-05 A Raymond Et Cie Dispositif de fixation par cramponnage
JP6842251B2 (ja) * 2016-07-01 2021-03-17 株式会社アルプスツール 操作装置、回転装置
CN113747700A (zh) * 2020-05-27 2021-12-03 霍夫曼机箱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外壳盖的附接系统
US11639760B2 (en) * 2021-08-23 2023-05-02 A. Raymond Et Cie Cable routing fastener with torsion elem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6332A (ja) * 1991-07-16 1993-02-02 Jatco Corp 自動変速機の油圧制御装置
US20050034282A1 (en) * 2002-12-17 2005-02-17 Brett Kurily Component connection system
WO2007074886A1 (ja) * 2005-12-28 2007-07-05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取付構造体
JP2009174636A (ja) * 2008-01-24 2009-08-06 Nifco Inc クリップ
CN101772652A (zh) * 2007-08-09 2010-07-07 株式会社利富高 卡夹及支撑部件
CN102066776A (zh) * 2008-06-24 2011-05-18 株式会社利富高 夹子
CN102395802A (zh) * 2009-04-14 2012-03-28 株式会社利富高 固定工具及被安装部件的固定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27649A (en) * 1977-07-30 1979-03-01 Toyoda Gosei Kk Clip made of synthetic resin
US4331413A (en) * 1980-01-21 1982-05-25 Simmons Fastener Corporation Quarter turn plug fastener
JPH0247414U (zh) * 1988-09-29 1990-03-30
JP2538735Y2 (ja) * 1991-08-23 1997-06-18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樹脂成形品の取付クリップ装置
JPH0526332U (ja) 1991-09-09 1993-04-06 豊田紡織株式会社 射出成形用金型
JPH07233807A (ja) * 1994-02-22 1995-09-05 Nifco Inc クリップ
FR2790046B1 (fr) 1999-02-19 2001-05-18 Rapid Sa Dispositif de fixation de deux panneaux ou analogues forme de deux pieces cooperantes
DE60136608D1 (de) * 2000-09-25 2009-01-02 Pem Man Inc Gummibefestiger schnellen zugangs für platten
JP3914710B2 (ja) * 2001-01-15 2007-05-16 株式会社ニフコ 留め具
US6514023B2 (en) * 2001-05-24 2003-02-04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Removable and reusable fastener
DE20116249U1 (de) * 2001-10-04 2002-01-17 Kenmark Ind Co Ltd Verbindungselement
JP4262470B2 (ja) * 2002-11-07 2009-05-13 株式会社ニフコ 本留め用の雄パーツを有する連結具
JP4446837B2 (ja) * 2004-08-26 2010-04-07 ポップリベット・ファスナー株式会社 連結装置
JP2006088985A (ja) * 2004-09-27 2006-04-06 Toyoda Gosei Co Ltd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DE202008010262U1 (de) * 2008-04-18 2008-10-16 Trw Automotive Electronics & Components Gmbh Verbindungsbaugruppe zur Befestigung eines Anbauelements auf einem Trägerelement
US8720874B2 (en) * 2010-09-08 2014-05-13 Kurt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c. Ball actuated lock pin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6332A (ja) * 1991-07-16 1993-02-02 Jatco Corp 自動変速機の油圧制御装置
US20050034282A1 (en) * 2002-12-17 2005-02-17 Brett Kurily Component connection system
WO2007074886A1 (ja) * 2005-12-28 2007-07-05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取付構造体
CN101772652A (zh) * 2007-08-09 2010-07-07 株式会社利富高 卡夹及支撑部件
JP2009174636A (ja) * 2008-01-24 2009-08-06 Nifco Inc クリップ
CN102066776A (zh) * 2008-06-24 2011-05-18 株式会社利富高 夹子
CN102395802A (zh) * 2009-04-14 2012-03-28 株式会社利富高 固定工具及被安装部件的固定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5365A (zh) * 2015-10-16 2018-06-08 八乐梦医用床有限公司 床用侧栏的固定部件
CN108135365B (zh) * 2015-10-16 2020-04-24 八乐梦医用床有限公司 床用侧栏的固定部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71258B (zh) 2016-06-15
US9624957B2 (en) 2017-04-18
JPWO2014006894A1 (ja) 2016-06-02
US20150159687A1 (en) 2015-06-11
JP6046137B2 (ja) 2016-12-14
WO2014006894A1 (ja) 2014-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71258A (zh) 卡夹
JP4920292B2 (ja) 物品取付具
CN102239070A (zh) 驾驶座用气囊装置的安装结构及方向盘
CN102573363B (zh) 电子设备及导光透镜的安装方法
CN102066776A (zh) 夹子
JP2010009798A (ja) 円筒型電池の保持構造
JP6511586B2 (ja) クリップ
JP6302829B2 (ja) グロメット
JP6088231B2 (ja) ホールプラグ
JP6273793B2 (ja) 軸受装置及び軸受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712672B2 (ja) クリップ
CN102469849B (zh) 按扣构件
JP6355439B2 (ja) ヘッドレストサポート
JP6576634B2 (ja) ガイドアンカー及び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2008223918A (ja) アンカー
JP6295699B2 (ja) 軸受装置及び軸受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6077827A (ja) クリップ
JP2009123530A (ja) コネクタ
JP2005331065A (ja) ボス構造及びこれを有する板状部材を成形するための金型
JP2015191831A (ja) 防水コネクタ
JP2018069873A (ja) 車両用内装品の固定構造
JP4544019B2 (ja) エアバッグサブアセンブリ
JP2008232281A (ja) スラストころ軸受
JP5937379B2 (ja) エアバッグモジュール
JP6447452B2 (ja) 基板用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15

Termination date: 20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