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67223A - 旋转电机的转子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的转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67223A
CN104467223A CN201410471985.6A CN201410471985A CN104467223A CN 104467223 A CN104467223 A CN 104467223A CN 201410471985 A CN201410471985 A CN 201410471985A CN 104467223 A CN104467223 A CN 1044672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late
circumferencial direction
rotor
circumferential side
rotor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7198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67223B (zh
Inventor
矢崎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4672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72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672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72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2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4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H02K1/2753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magnets or groups of magnets arranged with alternating polarity
    • H02K1/276Magnets embedded in the magnetic core, e.g.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s [IP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3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9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维持生产效率并防止转子的偏心及应力的集中的旋转电机的转子。各个钢板(1)具有每隔第一圆周方向间隔地形成的磁铁插入孔片(3a)和每隔第二圆周方向间隔地形成的贯通孔片(9a),第一圆周方向间隔与第二圆周方向间隔为互不相同的大小,转子铁心(10)通过将多个钢板(1)按照每规定的张数以第一圆周方向间隔旋转并层叠而成。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的转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电机的转子。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使用于旋转电机的转子,已知有使用将多个电磁钢板层叠而成的转子铁心的结构(例如,参照图17及图18或专利文献1)。
图17所示的现有的旋转电机的转子100具备:转子铁心105,其由层叠的多个钢板101构成,且具有每隔第一圆周方向间隔(45°间隔)地形成的多个磁铁插入孔103;未图示的永久磁铁,其插入到磁铁插入孔103内;未图示的转子轴,其插入到在转子铁心105的中央部形成的轴孔107内。
如图18所示,构成转子铁心105的钢板101具有在圆周方向上每隔第一圆周方向间隔(45°间隔)地形成的磁铁插入孔片103a、在磁铁插入孔片103a的内周侧每隔第二圆周方向间隔(45°间隔)地沿轴向贯通钢板101的多个贯通孔片109a。
在钢板101中,在贯通孔片109a的内周侧形成的内周侧圆环部111a与在贯通孔片109a的外周侧形成的外周侧圆环部113a由形成在多个贯通孔片109a彼此之间的多个肋115连结。
转子铁心105通过将这样的多个同一形状的钢板101沿轴向层叠而构成,具有由多个钢板101的磁铁插入孔片103a形成的磁铁插入孔103、由多个钢板101的贯通孔片109a形成的贯通孔109、由多个钢板101的内周侧圆环部111a及外周侧圆环部113a形成的内周侧转子铁心111及外周侧转子铁心113。即,转子铁心105成为将钢板101沿层叠方向(轴向)延长的形状。
而且,为了抑制钢板101的层叠时的层叠厚度的偏颇,存在如下情况:将在轴向上相邻的钢板101彼此沿圆周方向各旋转第一圆周方向间隔(45°间隔)而层叠,由此构成转子铁心105。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一及第二圆周方向间隔均为45°间隔而相同,因此在轴向上相邻的钢板101的贯通孔片109a从轴向观察时也重叠,转子铁心105成为将钢板101沿层叠方向(轴向)延长的形状。
然而,在这样的转子铁心105中,由于层叠的钢板101的肋115在从轴向观察时重叠,因此在肋115与内周侧圆环部111a(内周侧转子铁心111)的内周侧连接部117上集中有应力。因此,为了维持转子铁心105的强度,需要在圆周方向上与内周侧连接部117重叠的部分处局部性地增加内周侧圆环部111a(内周侧转子铁心111)的壁厚,且需要局部性地增加向轴孔107插入的转子轴的壁厚。现实的情况是,需要增加内周侧圆环部111a(内周侧转子铁心111)整体的壁厚并增加转子轴整体的壁厚。
另外,由于贯通孔109成为使贯通孔片109a沿轴向延长的形状,因此在油中(液体冷却)环境下,在油从层叠的钢板101彼此的间隙等浸入到贯通孔109时,油可能集中地积存在多个贯通孔109中的特定的贯通孔109内。这样的向特定的贯通孔109的油的集中成为转子100的偏心(不平衡)的原因,使旋转时的振动、声音增加,从而商品性降低。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考虑了使用专利文献1记载的旋转电机的转子的情况。专利文献1记载的旋转电机的转子具备固定设置于转子轴且具有制冷剂通路的转子铁心。转子铁心通过将第一及第二板状构件沿轴向层叠而构成。
第一板状构件具有:构成制冷剂通路的第一孔部;与转子轴嵌合并抑制第一板状构件相对于该转子轴的旋转的第一旋转抑制部。第二板状构件具有:形成在相对于第一孔部而沿圆周方向错位的位置上,且构成制冷剂通路的第二孔部;与转子轴嵌合并抑制第二板状构件相对于该转子轴的旋转的第二旋转抑制部。
并且,通过将第一及第二板状构件沿轴向层叠,从而形成在沿圆周方向错位的位置上的第一及第二孔部连通,并且当第一及第二孔部重叠时,以作为整体而将转子轴整周包围的方式形成孔部。通过这样构成,在转子铁心的圆周方向上没有遗漏地供给冷却介质。而且,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第一孔部彼此之间的肋与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第二孔部彼此之间的肋形成在沿圆周方向错位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应力集中于肋的根部的情况。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118920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第一及第二板状构件是相互翻转而层叠的结构,因此生产效率可能降低。而且,第一及第二孔部仅构成一个制冷剂通路,因此冷却介质未必在圆周方向上会没有遗漏地供给。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课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维持生产效率,并防止转子的偏心及应力的集中的旋转电机的转子。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前述的目的,本发明第一方案涉及一种旋转电机的转子(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转子10),其具备:
转子铁心(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转子铁心5),其由层叠的多个钢板(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钢板1)构成,且具有每隔第一圆周方向间隔地形成的多个磁铁插入孔(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磁铁插入孔3);以及
永久磁铁,其向所述磁铁插入孔插入,
所述旋转电机的转子的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转子铁心的所述钢板具有:
多个磁铁插入孔片(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磁铁插入孔片3a),它们每隔所述第一圆周方向间隔地形成,且通过将所述多个钢板层叠而构成多个所述磁铁插入孔;以及
多个贯通孔片(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贯通孔片9a),它们在所述磁铁插入孔片的内周侧,每隔第二圆周方向间隔地沿轴向贯通所述钢板,
在所述钢板中,在所述贯通孔片的内周侧形成的内周侧圆环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内周侧圆环部11a)与在所述贯通孔片的外周侧形成的外周侧圆环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外周侧圆环部13a)由在多个所述贯通孔片彼此之间形成的多个肋(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肋15)连结,
所述第一圆周方向间隔与所述第二圆周方向间隔为互不相同的大小,
所述转子铁心通过将多个所述钢板按照每规定的张数以所述第一圆周方向间隔旋转并层叠而成。
本发明第二方案以第一方案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圆周方向间隔比所述第一圆周方向间隔大。
本发明第三方案以第二方案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圆周方向间隔是所述第一圆周方向间隔的整数倍。
本发明第四方案以第二方案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圆周方向间隔不是所述第一圆周方向间隔的整数倍。
本发明第五方案以第一方案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圆周方向间隔比所述第二圆周方向间隔大且不是所述第二圆周方向间隔的整数倍。
本发明第六方案以第一至第五方案中任一方案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铁心通过将多个所述钢板以所述第一圆周方向间隔进行旋转层叠而构成。
本发明第七方案以第一至第五方案中任一方案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铁心在向转子轴(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转子轴8)组装时通过将多个所述钢板以所述第一圆周方向间隔旋转并层叠而构成。
本发明第八方案涉及一种旋转电机的转子(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转子10),其具备:
转子铁心(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转子铁心5),其由层叠的多个钢板(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钢板1)构成,且具有每隔第一圆周方向间隔地形成的多个磁铁插入孔(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磁铁插入孔3);以及
永久磁铁,其向所述磁铁插入孔插入,
所述旋转电机的转子的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转子铁心的所述钢板具有:
多个磁铁插入孔片(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磁铁插入孔片3a),它们每隔所述第一圆周方向间隔地形成,且通过将所述多个钢板层叠而构成多个所述磁铁插入孔;以及
多个贯通孔片(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贯通孔片9a),它们在所述磁铁插入孔片的内周侧,每隔第二圆周方向间隔地沿轴向贯通所述钢板,
在所述钢板中,在所述贯通孔片的内周侧形成的内周侧圆环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内周侧圆环部11a)与在所述贯通孔片的外周侧形成的外周侧圆环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外周侧圆环部13a)由在多个所述贯通孔片彼此之间形成的多个肋(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肋15)连结,
所述肋以随着朝向外周侧而向圆周方向的一侧延伸的方式形成,
所述转子铁心具备:将规定的张数的所述钢板沿着规定的方向层叠而成的第一铁心(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一铁心17);以及将规定的张数的所述钢板沿着与所述第一铁心相反的方向层叠而成的第二铁心(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二铁心19)。
本发明第九方案涉及一种旋转电机的转子(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转子10),其具备:
转子铁心(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转子铁心5),其由层叠的多个钢板(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钢板1)构成,且具有每隔第一圆周方向间隔地形成的多个磁铁插入孔(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磁铁插入孔3);以及
永久磁铁,其向所述磁铁插入孔插入,
所述旋转电机的转子的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转子铁心的所述钢板具有:
多个磁铁插入孔片(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磁铁插入孔片3a),它们每隔所述第一圆周方向间隔地形成,且通过将所述多个钢板层叠而构成多个所述磁铁插入孔;以及
多个贯通孔片(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贯通孔片9a),它们在所述磁铁插入孔片的内周侧,每隔第二圆周方向间隔地沿轴向贯通所述钢板,
在所述钢板中,在所述贯通孔片的内周侧形成的内周侧圆环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内周侧圆环部11a)与在所述贯通孔片的外周侧形成的外周侧圆环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外周侧圆环部13a)由在多个所述贯通孔片彼此之间形成的多个肋(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肋15)连结,
所述第一圆周方向间隔与所述第二圆周方向间隔为互不相同的大小,
所述转子铁心通过将多个所述钢板按照每规定的张数以所述第一圆周方向间隔旋转并层叠而成,
在从轴向观察时,在轴向上相邻且在周向上错位的所述钢板的肋彼此的一部分从与所述内周侧圆环部连接的连接部到与所述外周侧圆环部连接的连接部而重叠。
本发明第十方案以第九方案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铁心在通过将多个所述钢板按照每规定的张数以所述第一圆周方向间隔旋转并层叠而成时,具有从轴向一侧端的所述钢板的规定的贯通孔片到轴向另一侧端的所述钢板的所述规定的贯通孔片而呈螺旋状地连通的规定的贯通孔(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贯通孔9),
所述规定的贯通孔在所述转子铁心的内部,从轴向一侧端朝向轴向另一侧端至少旋转360度以上地形成。
本发明第十一方案以第九或第十方案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铁心通过将多个所述钢板旋转层叠而构成。
本发明第十二方案以第九或第十方案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铁心在向转子轴组装时通过将多个所述钢板以所述第一圆周方向间隔旋转并层叠而构成。
【发明效果】
在油中(液体冷却)环境下,油可能会从层叠的钢板彼此的间隙等向贯通孔片侵入,当油集中地积存于特定的贯通孔片时,成为偏心(不平衡)的原因。在偏心的情况下,旋转时的振动、声音变大,使商品性降低。
然而,根据本发明第一方案,各个钢板具有每隔第一圆周方向间隔地形成的磁铁插入孔片和每隔第二圆周方向间隔地形成的贯通孔片,第一圆周方向间隔与第二圆周方向间隔为互不相同的大小,转子铁心通过将多个钢板按照每规定的张数以第一圆周方向间隔旋转并层叠而成。
因此,沿圆周方向旋转且沿轴向层叠的钢板的贯通孔片相互沿圆周方向错开第一及第二圆周方向间隔之差,并相互沿轴向连通。由此,能够使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贯通孔片彼此经由沿圆周方向旋转且沿轴向层叠的其他的钢板的贯通孔片而连通。并且,由于多个贯通孔片彼此成为连通的结构,因此能够抑制油集中地积存于特定的贯通孔片的情况,能够抑制转子的偏心。
另外,由于不需要像以往的专利文献1那样将钢板翻转而层叠的工序,因此能够抑制生产效率的降低。
另外,在将多个钢板层叠而构成转子铁心时,通过多个钢板的内周侧圆环部及外周侧圆环部构成内周侧转子铁心及外周侧转子铁心,但是在从轴向观察时,将内周侧转子铁心与外周侧转子铁心连结的肋的根数比在一张钢板中将内周侧圆环部与外周侧圆环部连结的肋的根数增多。
因而,经由肋而作用于向转子铁心插入的转子轴或内周侧转子铁心上的应力容易分散,因此能够抑制转子轴或内周侧转子铁心的大型化。
另外,若第二圆周方向间隔比第一圆周方向间隔小时,则在多个贯通孔片彼此之间形成的肋的根数比较多,即肋的面积相对于贯通孔片的面积相对增大,在旋转并层叠时,在轴向上相邻的钢板的肋在从轴向观察时彼此可能会容易重叠。这种情况下,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贯通孔片彼此难以经由沿圆周方向旋转且沿轴向层叠的其他的钢板的贯通孔片而连通。
然而,在本发明第二方案中,第二圆周方向间隔比第一圆周方向间隔大,由此在多个贯通孔片彼此之间形成的肋的根数比较少,从而在旋转并层叠的情况下,在轴向上相邻的钢板的肋在从轴向观察时彼此难以重叠,能够使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多个贯通孔片彼此更容易连通。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案,能够使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多个贯通孔片彼此更容易连通。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油集中地积存于特定的贯通孔片的情况,能够进一步抑制转子的偏心。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案,第二圆周方向间隔未成为第一圆周方向间隔的整数倍,因此在旋转第二圆周方向间隔与第一圆周方向间隔的最小公倍数的角度所对应的量的次数而层叠时,钢板的贯通孔片(肋)配置在相同的位置。
因此,在从轴向观察时,能够增多将内周侧转子铁心与外周侧转子铁心连结的肋的根数,因此能够使经由肋而作用于转子轴或内周侧转子铁心上的应力更容易分散。
根据本发明第五方案,由于第一圆周方向间隔比第二圆周方向间隔大,因此在多个贯通孔片彼此之间形成的肋的根数比较多。而且,由于第一圆周方向间隔不是第二圆周方向间隔的整数倍,因此在旋转第二圆周方向间隔与第一圆周方向间隔的最小公倍数的角度所对应的量的次数而层叠时,钢板的贯通孔片(肋)配置在相同的位置。因此,在从轴向观察时,能够增多将内周侧转子铁心与外周侧转子铁心连结的肋的根数,因此能够使经由肋而作用于转子轴或内周侧转子铁心上的应力更容易分散。
根据本发明第六方案,转子铁心通过将多个钢板以第一圆周方向间隔进行旋转层叠而构成。因此,通过进行旋转层叠的通常的制造装置,能够使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贯通孔片彼此经由沿圆周方向旋转且沿轴向层叠的其他的钢板的贯通孔片而连通。因此,能够抑制沿圆周方向旋转时的制造装置复杂化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第七方案,转子铁心在向转子轴组装时通过将多个钢板以第一圆周方向间隔旋转并层叠而构成。因此,例如与每一张进行旋转层叠而构成转子铁心的情况相比,在向转子轴组装时,只要将层叠多张钢板而成的铁心块旋转适当的次数而层叠即可,因此能够抑制旋转的次数的增加而抑制制造效率的降低。
根据本发明第八方案,肋以随着朝向外周侧而向圆周方向的一侧延伸的方式形成,转子铁心具备:将规定的张数的钢板沿着规定的方向层叠而成的第一铁心;以及将规定的张数的钢板沿着与第一铁心相反的方向层叠而成的第二铁心。
因此,能够使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多个贯通孔片彼此经由翻转并层叠的其他的钢板的贯通孔片而连通。并且,多个贯通孔片彼此成为连通的结构,因此能够抑制油集中地积存于特定的贯通孔片的情况,能够抑制转子的偏心。
另外,在将多个钢板层叠来构成转子铁心时,通过多个钢板的内周侧圆环部及外周侧圆环部构成内周侧转子铁心及外周侧转子铁心,但是从轴向观察时,将内周侧转子铁心与外周侧转子铁心连结的肋的根数比在一张钢板中将内周侧圆环部与外周侧圆环部连结的肋的根数增多。
因此,经由肋而作用于转子轴或内周侧转子铁心上的应力容易分散,因此能够抑制转子轴或内周侧转子铁心的大型化。
另外,第一铁心(构成第一铁心的钢板)的肋与第二铁心(构成第二铁心的钢板)的肋在从轴向观察时相互交叉地配置,因此能够增大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贯通孔片彼此的连通部分的面积。而且,在第一铁心的肋与第二铁心的肋交叉的交叉部分的内周侧和外周侧能够使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贯通孔片彼此连通,因此例如在使用于车辆而该车辆进行了转弯或加减速时等那样的向各种方向作用有惯性力的状况下,能够更容易使油扩散。
根据本发明第九方案,各个钢板具有每隔第一圆周方向间隔地形成的磁铁插入孔片和每隔第二圆周方向间隔地形成的贯通孔片,第一圆周方向间隔与第二圆周方向间隔为互不相同的大小,转子铁心通过将多个钢板按照每规定的张数以第一圆周方向间隔旋转并层叠而构成。
因此,沿圆周方向旋转且沿轴向层叠的钢板的贯通孔片相互沿圆周方向错开第一及第二圆周方向间隔之差,并相互沿轴向连通。并且,在从轴向观察时,在轴向上相邻且在周向上错位的钢板的肋彼此的一部分从与内周侧圆环部连接的连接部到与外周侧圆环部连接的连接部而重叠,因此在轴向上相邻的钢板的贯通孔片沿圆周方向错位且沿轴向延伸而形成。因此,在油浸入规定的贯通孔片的情况下,或者有意图地使油流向规定的贯通孔片的情况下,油也能够沿圆周方向分散而抑制油积存于特定的圆周方向位置的情况,从而能够抑制转子的偏心。
另外,由于不需要像以往的专利文献1那样将钢板翻转而层叠的工序,因此能够抑制生产效率的降低。
另外,在将多个钢板层叠而构成转子铁心时,通过多个钢板的内周侧圆环部及外周侧圆环部构成内周侧转子铁心及外周侧转子铁心,但是在从轴向观察时,将内周侧转子铁心与外周侧转子铁心连结的肋的根数比在一张钢板中将内周侧圆环部与外周侧圆环部连结的肋的根数增多。
因而,经由肋而作用于转子轴或内周侧转子铁心上的应力容易分散,因此能够抑制转子轴或内周侧转子铁心的大型化。
根据本发明第十方案,规定的贯通孔沿圆周方向旋转(错开)360度以上并沿轴向延伸而形成,因此能够使进入到规定的贯通孔的内部的油向转子铁心的整周分散,能够更有效地抑制转子的偏心。
另外,在通过使制冷剂流向规定的贯通孔而对转子铁心进行冷却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在规定的贯通孔内流动的制冷剂将转子在整周上进行冷却,因此能够提高冷却效率。
根据本发明第十一方案,转子铁心通过将多个钢板以第一圆周方向间隔进行旋转层叠而构成。因此,通过进行旋转层叠的通常的制造装置,能够使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贯通孔片彼此经由沿圆周方向旋转且沿轴向层叠的其他的钢板的贯通孔片而连通。因此,能够抑制沿圆周方向旋转时的制造装置复杂化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第十二方案,转子铁心在向转子轴组装时通过将多个钢板以第一圆周方向间隔旋转并层叠而构成。因此,例如与每一张进行旋转层叠而构成转子铁心的情况相比,在向转子轴组装时,只要将层叠多张钢板而成的铁心块旋转适当的次数而层叠即可,因此能够抑制旋转的次数的增加而抑制制造效率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钢板的主视图。
图2是用于说明通过使钢板旋转而层叠来构成转子的情况的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的立体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的主视图。
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钢板的主视图。
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子的立体图。
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子的主视图。
图8(a)是第三实施方式的钢板的主视图,图8(b)是使图8(a)的钢板翻转后的主视图。
图9是第一铁心及第二铁心的立体图。
图10是第三实施方式的转子的立体图。
图11是第三实施方式的转子的主视图。
图12是第四实施方式的钢板的主视图。
图13是第四实施方式的转子的立体图。
图14是第四实施方式的转子的主视图。
图15是变形例1的转子的立体图。
图16是变形例2的转子的主视图。
图17是以往的钢板的主视图。
图18是以往的转子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 钢板
3 磁铁插入孔
3a 磁铁插入孔片
4 油导入孔
5 转子铁心
6 端面板
7 轴孔
8 转子轴
8a 齿轮
9 贯通孔
9a 贯通孔片
10 旋转电机的转子
11 内周侧转子铁心
11a 内周侧圆环部
13 外周侧转子铁心
13a 外周侧圆环部
15 肋
17 第一铁心
19 第二铁心
21 交叉部分
M 假想线
O 中心
R 半径
W 圆周方向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转子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3及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转子10具备:由层叠的多个钢板1构成,且具有每隔第一圆周方向间隔(45°间隔)地形成的多个(8个)磁铁插入孔3的转子铁心5;向磁铁插入孔3插入的未图示的永久磁铁;向在转子铁心5的中央部形成的轴孔7插入的未图示的转子轴。
如图1所示,构成转子铁心5的钢板1具有:在圆周方向上每隔第一圆周方向间隔(45°间隔)地形成的多个(8个)磁铁插入孔片3a;在磁铁插入孔片3a的内周侧,每隔第二圆周方向间隔(60°间隔)地沿轴向贯通钢板1的多个(6个)贯通孔片9a。
在钢板1中,在贯通孔片9a的内周侧形成的内周侧圆环部11a与在贯通孔片9a的外周侧形成的外周侧圆环部13a由在多个贯通孔片9a彼此之间形成的多个(6个)肋15连结。在此,多个肋15以随着朝向外周侧而向圆周方向的一方(逆时针)延伸的方式形成。因此,在相邻的肋15之间形成的贯通孔片9a的截面形状成为大致翼型形状,且贯通孔片9a相对于在各个磁铁插入孔3的周向中央沿着半径方向延伸的假想线M而成为非对称形状。
如图2所示,转子铁心5通过将这样的多个同一形状的钢板1以每一张沿圆周方向各旋转第一圆周方向间隔(45°)的方式层叠而构成。作为使多个钢板1沿圆周方向旋转而层叠的方法,列举有在进行钢板1的冲裁的工序中,一边使冲裁后的钢板1旋转一边层叠的方法(称为所谓“旋转层叠”的方法)。作为其他的方法,列举有在向转子轴组装(压入)的阶段等冲裁·层叠的后工序中,将多个钢板1沿圆周方向旋转而进行层叠的方法。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说明通过将多个钢板1每隔第一圆周方向间隔(45°)进行旋转层叠而构成转子铁心5的情况。
在此,第二圆周方向间隔(60°间隔)未成为第一圆周方向间隔(45°间隔)的整数倍,因此在旋转层叠了第二圆周方向间隔(60°间隔)与第一圆周方向间隔(45°间隔)的最小公倍数的角度(180°)所对应的量的次数(4次)时,钢板1的贯通孔片9a(肋15)配置在相同的位置。
如图3及图4所示,这样将多个钢板1旋转层叠而构成的转子铁心5具有:通过多个钢板1的磁铁插入孔片3a形成的磁铁插入孔3;通过多个钢板1的贯通孔片9a形成的贯通孔9;通过多个钢板1的内周侧圆环部11a及外周侧圆环部13a形成的内周侧转子铁心11及外周侧转子铁心13。
在此,在轴向上旋转层叠的钢板1的贯通孔片9a相互沿圆周方向错开第一及第二圆周方向间隔之差(15°)且相互沿轴向连通。由此,一个钢板1中的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贯通孔片9a彼此经由在轴向上旋转层叠的其他的钢板1的贯通孔片9a而能够连通。由此,全部的钢板1的全部的贯通孔片9a成为相互连通的结构,因此在油中(液体冷却)环境下,能够抑制油集中地积存于特定的贯通孔片9a的情况,能够抑制转子10的偏心。
另外,在从轴向观察转子铁心5时(参照图4),将内周侧转子铁心11和外周侧转子铁心13连结的肋15的根数成为{一张钢板1中的将内周侧圆环部11a与外周侧圆环部13a连结的肋15的根数(6根)×用于将钢板1的肋15配置在相同位置的旋转层叠的次数(4次)=24根},比一张钢板1的肋15的根数(6根)增多。因此,经由肋15作用于转子轴或内周侧转子铁心11上的应力容易分散,因此能够抑制为了维持转子铁心105的强度而使转子轴或内周侧转子铁心11大型化的情况。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圆周方向间隔(60°间隔)不是第一圆周方向间隔(45°间隔)的整数倍,因此在从轴向观察时,能够增多将内周侧转子铁心11与外周侧转子铁心13连结的肋15的根数(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为24根)。
相对于此,例如在将第一圆周方向间隔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设定为45°间隔,并使第二圆周方向间隔为90°间隔而成为第一圆周方向间隔的整数倍的情况下,从轴向观察转子铁心5时的肋15的根数成为{一张钢板1中的肋15的根数(4根)×用于将钢板1的肋15配置在相同位置的旋转层叠的次数(2次)=8根},成为比较少的值。
另外,作为另一例子,在将第一圆周方向间隔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设定为45°间隔,并使第二圆周方向间隔为180°间隔而成为第一圆周方向间隔的整数倍的情况下,从轴向观察转子铁心5时的肋15的根数成为{一张钢板1中的肋15的根数(2根)×用于将钢板1的肋15配置在相同位置的旋转层叠的次数(4次)=8根},成为比较少的值。
这样,通过将第二圆周方向间隔设定为第一圆周方向间隔的整数倍,从而能够增多从轴向观察时的转子铁心5的肋15的根数,使作用于转子轴或内周侧转子铁心11上的应力更容易分散。
另外,通过使第二圆周方向间隔(60°间隔)大于第一圆周方向间隔(45°间隔),从而在多个贯通孔片9a彼此之间形成的肋15的根数比较少,因此在旋转层叠时,在轴向上相邻的肋15在从轴向观察时彼此不易重叠,能够使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多个贯通孔片9a彼此更容易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二圆周方向间隔比第一圆周方向间隔小的情况下,在多个贯通孔片9a彼此之间形成的肋15的根数比较多,在旋转层叠时,在轴向上相邻的钢板1的肋15在从轴向观察时彼此可能会容易重叠。这种情况下,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贯通孔片9a彼此难以经由在轴向上旋转层叠的其他的钢板1的贯通孔片9a而连通。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不需要像专利文献1那样将钢板1翻转而层叠的工序,因此能够抑制生产效率的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4~6中示出了转子铁心5通过将四张钢板1旋转层叠而构成的状态,但是转子铁心5也可以通过将五张以上的钢板1旋转层叠而构成。
另外,转子铁心5并不局限于将钢板1每一张以第一圆周方向间隔(45°间隔)进行旋转层叠而成的结构,也可以是将钢板1每多张以第一圆周方向间隔(45°间隔)进行旋转层叠而成的结构。即,可以通过将钢板1沿圆周方向不旋转地层叠多张而形成铁心块,将在轴向上相邻的铁心块彼此以第一圆周方向间隔旋转并层叠,由此来构成转子铁心5。
另外,在转子铁心5通过将多个钢板1以第一圆周方向间隔进行旋转层叠而构成的情况下,通过进行旋转层叠的通常的制造装置,能够使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贯通孔片9a彼此经由沿圆周方向旋转且沿轴向层叠的其他的钢板1的贯通孔片9a而连通。因此,能够抑制沿圆周方向旋转时的制造装置复杂化的情况。
另外,在将转子铁心5向转子轴组装时,在将多个钢板1以第一圆周方向间隔旋转并层叠而构成的情况下,与例如每一张进行旋转层叠而构成转子铁心5的情况相比,在向转子轴组装时,只要将层叠多张钢板1而成的铁心块旋转适当的次数而层叠即可,因此能够抑制旋转的次数的增加而抑制制造效率的降低。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转子进行说明。图6及图7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转子1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基本方式相同,因此通过对同一部分标注同一符号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钢板1中的第二圆周方向间隔(60°间隔)成为第一圆周方向间隔(30°间隔)的整数倍的方式形成多个贯通孔片9a及磁铁插入孔片3a。
如图6及图7所示,转子铁心5通过将这样的多个同一形状的钢板1以每一张各旋转第一圆周方向间隔(30°间隔)的方式层叠(例如旋转层叠)而构成。在此,第二圆周方向间隔(60°间隔)成为第一圆周方向间隔(30°间隔)的整数倍,因此在旋转层叠了第二圆周方向间隔(60°间隔)所对应的量的次数(2次)时,钢板1的贯通孔片9a(肋15)配置在相同的位置。
通过这样构成,在轴向上旋转层叠的钢板1的贯通孔片9a相互沿圆周方向错开第一及第二圆周方向间隔之差(30°)且相互沿轴向连通。由此,一个钢板1中的在圆周方向上以第一圆周方向间隔(60°间隔)相邻的贯通孔片9a与在轴向上旋转层叠的其他的钢板1的贯通孔片9a均等地(各约30°)连通。因此,能够使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多个贯通孔片9a彼此更容易连通,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油集中地积存于特定的贯通孔片9a的情况,能够进一步抑制转子10的偏心。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圆周方向间隔设定得比第二圆周方向间隔小,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第一圆周方向间隔也可以设定得比第二圆周方向间隔大。这种情况下,能够使在多个贯通孔片9a彼此之间形成的肋15的根数比较多,因此能够使经由肋15而作用于转子轴或内周侧转子铁心11上的应力容易分散。尤其是若第一圆周方向间隔设定为不是第二圆周方向间隔的整数倍,则在旋转第一圆周方向间隔与第二圆周方向间隔的最小公倍数的角度所对应的量的次数而层叠时,钢板1的贯通孔片9a(肋15)配置在相同的位置。因此,从轴向观察时,能够增多将内周侧转子铁心11与外周侧转子铁心13连结的肋15的根数,因此能够使经由肋15而作用于转子轴或内周侧转子铁心11上的应力更容易分散。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转子进行说明。图10及图1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转子10与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的基本方式相同,因此通过对同一部分标注同一符号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8(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钢板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钢板1(图1)相同,以后,为了便于说明,有时称为第一钢板1A。图8(b)所示的钢板1是将第一钢板1A翻转(翻过来)后的钢板,以后,为了便于说明,有时称为第二钢板1B。
在图9中示出将多个第一钢板1A沿规定的方向层叠而成的第一铁心17、及将多个第二钢板1B沿规定的方向层叠而成的第二铁心19。即,第二铁心19也可以说是将第一钢板1A沿着与第一铁心17相反的方向层叠而构成的铁心。
并且,转子铁心5通过将这样的第一及第二铁心17、19以磁铁插入孔片3a的位置重叠的方式层叠而构成。
如图10及图11所示,这样将第一及第二铁心17、19层叠而构成的转子铁心5具有:通过多个钢板1的磁铁插入孔片3a形成的磁铁插入孔3;通过多个钢板1的贯通孔片9a形成的贯通孔9;通过多个钢板1的内周侧圆环部11a及外周侧圆环部13a形成的内周侧转子铁心11及外周侧转子铁心13。
在此,第一铁心17的肋15随着朝向外周侧而向圆周方向的(逆时针)延伸,第二铁心19的肋15随着朝向外周侧而向圆周方向的另一侧(顺时针)延伸,因此在从轴向观察时(参照图11),第一铁心17的肋15与第二铁心19的肋15相互交叉。
因此,能够使第一铁心17(第二铁心19)中的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贯通孔片9a彼此经由在轴向上层叠的第二铁心19(第一铁心17)的贯通孔片9a而连通。由此,全部的钢板1的全部的贯通孔片9a成为相互连通的结构,因此在油中(液体冷却)环境下,能够抑制油集中地积存于特定的贯通孔片9a的情况,能够抑制转子10的偏心。
另外,在从轴向观察转子铁心5时(参照图11),将内周侧转子铁心11与外周侧转子铁心13连结的肋15的根数成为一张钢板1(第一铁心17或第二铁心19)中的肋15的根数(6根)的二倍的根数(12根)。因此,经由肋15而作用于转子轴或内周侧转子铁心11上的应力容易分散,因此能够抑制为了维持转子铁心105的强度而使转子轴或内周侧转子铁心11大型化的情况。
另外,由于第一铁心17的肋15与第二铁心19的肋15在从轴向观察时相互交叉,因此能够增大第一铁心17(第二铁心19)中的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贯通孔片9a彼此的连通部分的面积。而且,能够在第一铁心17的肋15与第二铁心19的肋15交叉的交叉部分21的内周侧和外周侧使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贯通孔片9a彼此连通。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转子10例如使用于车辆,在该车辆进行了转弯或加减速时等那样的向各种方向作用有惯性力的状况下,能够更容易使油扩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及第二铁心17、19分别通过将多个第一及第二钢板1A、1B层叠而构成,但只要是由规定的张数的钢板1构成即可,例如,也可以是由一张钢板1构成的结构。
另外,转子铁心5可以是通过将多个第一及第二铁心17、19交替层叠而成的结构。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转子进行说明。图13及图14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转子10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基本方式相同,因此通过对同一部分标注同一符号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钢板1中,以第一圆周方向间隔成为45°间隔的方式形成多个(8个)磁铁插入孔片3a,并以第二圆周方向间隔成为40°间隔的方式形成多个(9个)贯通孔片9a。
如图13及图14所示,转子铁心5通过将这样的多个同一形状的钢板1以每一张各旋转第一圆周方向间隔(45°间隔)的方式层叠(例如旋转层叠)而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3中示出将钢板1旋转层叠8张的状态,在图14中示出将钢板1旋转层叠4张的状态。
在此,由于第一及第二圆周方向间隔之差设定为非常小的5°,因此在从轴向观察时,在轴向上相邻且在周向上错开5°的钢板1的肋15彼此的一部分从与内周侧圆环部11a(内周侧转子铁心11)连接的连接部到与外周侧圆环部13a(外周侧转子铁心13)连接的连接部而重叠。这样,为了使钢板1的肋15彼此重叠,只要如下这样设定即可。即,当肋15的圆周方向宽度W恒定,且从转子铁心5的中心O到肋15与外周侧转子铁心13连接的连接部的半径为R时,只要设定为W≥2πR×{第一及第二圆周方向间隔之差(5°)/360°}即可。
因此,使在轴向上相邻的钢板1的贯通孔片9a沿圆周方向错位且沿轴向延伸而形成贯通孔9。由此,即使在油浸入规定的贯通孔片9a的情况下,油也会沿圆周方向分散而能够抑制油积存于特定的圆周方向位置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转子10的偏心。
另外,不需要像专利文献1那样将钢板1翻转而层叠的工序,因此能够抑制生产效率的降低。
另外,在从轴向观察转子铁心5时(参照图14),将内周侧转子铁心11与外周侧转子铁心13连结的肋15的根数比一张钢板1中的肋15的根数(9根)增多。因此,经由肋15而作用于转子轴或内周侧转子铁心11上的应力容易分散,因此能够抑制为了维持转子铁心105的强度而使转子轴或内周侧转子铁心11大型化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转子铁心5并不局限于将钢板1以每一张各旋转第一圆周方向间隔(45°间隔)的方式层叠而成的结构,也可以是将钢板1每多张以第一圆周方向间隔(45°间隔)旋转并层叠而成的结构。即,可以通过将钢板1沿圆周方向不旋转地层叠多张而形成铁心块,并将在轴向上相邻的铁心块彼此以第一圆周方向间隔(45°间隔)旋转并层叠,由此构成转子铁心5。
另外,在转子铁心5通过将多个钢板1以第一圆周方向间隔进行旋转层叠而构成时,通过进行旋转层叠的通常的制造装置,能够使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贯通孔片9a彼此经由沿圆周方向旋转且沿轴向层叠的其他的钢板1的贯通孔片9a而连通。因此,能够抑制沿圆周方向旋转时的制造装置复杂化的情况。
另外,在将转子铁心5向转子轴组装时,在将多个钢板1以第一圆周方向间隔旋转并层叠而构成的情况下,与例如每一张进行旋转层叠而构成转子铁心5的情况相比,在向转子轴组装时,只要将层叠多张钢板1而成的铁心块旋转适当的次数而层叠即可,因此能够抑制旋转的次数的增加而抑制制造效率的降低。
(变形例1)
在上述的第四实施方式中,在将钢板1每一张以第一圆周方向间隔(45°间隔)旋转层叠72张以上的情况下,轴向一侧端的钢板1的规定的贯通孔片9a与轴向另一侧端的钢板1的规定的贯通孔片9a在圆周方向上错开360°以上。因此,由多个贯通孔片9a构成的贯通孔9从转子铁心5的轴向一侧端的钢板1的规定的贯通孔片9a到轴向另一侧端的钢板1的规定的贯通孔片9a而呈螺旋状地连通,且在转子铁心5的内部,从轴向一侧端朝向轴向另一侧端至少旋转(扭转)360°以上地形成。
在图15中示出具备这样的变形例的转子铁心5的转子10。该转子10具备:向转子铁心5的轴孔7(参照图13及图14)插入的转子轴8;配置于转子铁心5的轴向两端面,且对永久磁铁的轴向位移进行限制的一对端面板6。在转子轴8的轴向另一侧(图15中的左侧)设有将转子10的动力向变速器或其他的动力源等传递的齿轮8a。
在这样的转子10中,通过在转子铁心5的轴向两端面配置的端面板6来防止油向贯通孔9的内部浸入的情况,但是油可能从层叠的钢板1彼此的间隙等向贯通孔片9a浸入。然而,在本变形例的转子铁心5中,贯通孔9在转子铁心5的内部,从轴向一侧端朝向轴向另一侧端至少旋转360°以上地形成,因此能够使进入到规定的贯通孔9的内部的油向转子铁心5的整周分散,能够抑制转子10的偏心。
(变形例2)
接下来,说明在变形例1中以使制冷剂流向规定的贯通孔9而对转子铁心5进行冷却的方式构成的变形例2。在图16中示出与从轴向一侧(图15中的右侧)观察图15的转子10的状态对应的图。在本变形例中,在端面板6上形成有沿轴向贯通该端面板6且与规定的贯通孔9连通的油导入孔4。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6中,为了简便起见,示出将钢板1旋转层叠4张的状态,但实际上如上述那样将72张以上的钢板1旋转层叠。
通过这样构成,在从轴向一侧经由油导入孔4向规定的贯通孔9供给油的情况下,由于该贯通孔9在转子铁心5的内部从轴向一侧朝向另一侧旋转360°以上,因此在周向整体能够有效地进行转子铁心5内的冷却。
另外,由于贯通孔9从转子铁心5的轴向一侧到另一侧而呈螺旋状地连通,因此通过使转子10旋转,能够将油在贯通孔9内从轴向一侧向另一侧引导,进而向转子轴8的齿轮8a供油。
在此,在端面板6上设置的油导入孔4并不局限于一个,也可以为多个,从而能够向各个贯通孔9供给油。这种情况下,能够提高转子铁心5内的冷却效率及向转子轴8的齿轮8a的供油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若在图18所示那样的以往的转子100上设置这样的供油机构的情况下,为了向转子铁心105内的周向整体供给油,需要向各个贯通孔109供给油,因此在端面板上设置的油导入孔的个数需要与贯通孔109的个数相同。即,在如本变形例那样在端面板上仅设有一个油导入孔的情况下,转子铁心105内的冷却可能不足。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转子10没有限定为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进行适当的变形、改良等。

Claims (12)

1.一种旋转电机的转子,其具备:
转子铁心,其由层叠的多个钢板构成,且具有每隔第一圆周方向间隔地形成的多个磁铁插入孔;以及
永久磁铁,其向所述磁铁插入孔插入,
所述旋转电机的转子的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转子铁心的所述钢板具有:
多个磁铁插入孔片,它们每隔所述第一圆周方向间隔地形成,且通过将所述多个钢板层叠而构成多个所述磁铁插入孔;以及
多个贯通孔片,它们在所述磁铁插入孔片的内周侧,每隔第二圆周方向间隔地沿轴向贯通所述钢板,
在所述钢板中,在所述贯通孔片的内周侧形成的内周侧圆环部与在所述贯通孔片的外周侧形成的外周侧圆环部由在多个所述贯通孔片彼此之间形成的多个肋连结,
所述第一圆周方向间隔与所述第二圆周方向间隔为互不相同的大小,
所述转子铁心通过将多个所述钢板按照每规定的张数以所述第一圆周方向间隔旋转并层叠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的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圆周方向间隔比所述第一圆周方向间隔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的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圆周方向间隔是所述第一圆周方向间隔的整数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的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圆周方向间隔不是所述第一圆周方向间隔的整数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的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圆周方向间隔比所述第二圆周方向间隔大且不是所述第二圆周方向间隔的整数倍。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铁心通过将多个所述钢板以所述第一圆周方向间隔进行旋转层叠而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铁心在向转子轴组装时通过将多个所述钢板以所述第一圆周方向间隔旋转并层叠而构成。
8.一种旋转电机的转子,其具备:
转子铁心,其由层叠的钢板构成,且具有每隔第一圆周方向间隔地形成的多个磁铁插入孔;以及
永久磁铁,其向所述磁铁插入孔插入,
所述旋转电机的转子的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转子铁心的所述钢板具有:
多个磁铁插入孔片,它们每隔所述第一圆周方向间隔地形成,且通过将所述多个钢板层叠而构成多个所述磁铁插入孔;以及
多个贯通孔片,它们在所述磁铁插入孔片的内周侧,每隔第二圆周方向间隔地沿轴向贯通所述钢板,
在所述钢板中,在所述贯通孔片的内周侧形成的内周侧圆环部与在所述贯通孔片的外周侧形成的外周侧圆环部由在多个所述贯通孔片彼此之间形成的多个肋连结,
所述肋以随着朝向外周侧而向圆周方向的一侧延伸的方式形成,
所述转子铁心具备:将规定的张数的所述钢板沿着规定的方向层叠而成的第一铁心;以及将规定的张数的所述钢板沿着与所述第一铁心相反的方向层叠而成的第二铁心。
9.一种旋转电机的转子,其具备:
转子铁心,其由层叠的多个钢板构成,且具有每隔第一圆周方向间隔地形成的多个磁铁插入孔;以及
永久磁铁,其向所述磁铁插入孔插入,
所述旋转电机的转子的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转子铁心的所述钢板具有:
多个磁铁插入孔片,它们每隔所述第一圆周方向间隔地形成,且通过将所述多个钢板层叠而构成多个所述磁铁插入孔;以及
多个贯通孔片,它们在所述磁铁插入孔片的内周侧,每隔第二圆周方向间隔地沿轴向贯通所述钢板,
在所述钢板中,在所述贯通孔片的内周侧形成的内周侧圆环部与在所述贯通孔片的外周侧形成的外周侧圆环部由在多个所述贯通孔片彼此之间形成的多个肋连结,
所述第一圆周方向间隔与所述第二圆周方向间隔为互不相同的大小,
所述转子铁心通过将多个所述钢板按照每规定的张数以所述第一圆周方向间隔旋转并层叠而成,
在从轴向观察时,在轴向上相邻且在周向上错位的所述钢板的肋彼此的一部分从与所述内周侧圆环部连接的连接部到与所述外周侧圆环部连接的连接部而重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电机的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铁心在通过将多个所述钢板按照每规定的张数以所述第一圆周方向间隔旋转并层叠而成时,具有从轴向一侧端的所述钢板的规定的贯通孔片到轴向另一侧端的所述钢板的所述规定的贯通孔片而呈螺旋状地连通的规定的贯通孔,
所述规定的贯通孔在所述转子铁心的内部,从轴向一侧端朝向轴向另一侧端至少旋转360度以上地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旋转电机的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铁心通过将多个所述钢板旋转层叠而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旋转电机的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铁心在向转子轴组装时通过将多个所述钢板以所述第一圆周方向间隔旋转并层叠而构成。
CN201410471985.6A 2013-09-20 2014-09-16 旋转电机的转子 Active CN1044672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95194 2013-09-20
JP2013195194A JP6190677B2 (ja) 2013-09-20 2013-09-20 回転電機のロー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7223A true CN104467223A (zh) 2015-03-25
CN104467223B CN104467223B (zh) 2018-01-09

Family

ID=52690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71985.6A Active CN104467223B (zh) 2013-09-20 2014-09-16 旋转电机的转子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812915B2 (zh)
JP (1) JP6190677B2 (zh)
CN (1) CN10446722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8646A (zh) * 2015-06-10 2015-08-26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转子叠片和具有其的电机
CN109428412A (zh) * 2017-08-25 2019-03-0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用转子、旋转电机用电磁钢板以及电动车辆
CN110556948A (zh) * 2018-05-31 2019-12-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转子及其制造方法和旋转电机
CN111416452A (zh) * 2019-01-08 2020-07-14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用于旋转电机的转子芯
CN112104119A (zh) * 2020-09-15 2020-12-18 华育昌(肇庆)智能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高强度贴合的电机转子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2507B (zh) * 2013-06-13 2018-10-12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电机及其叠片
CN106329765A (zh) * 2015-06-30 2017-01-11 Abb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电机的转子及包括该转子的电机
KR20170085308A (ko) * 2016-01-14 2017-07-2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로터 플레이트. 로터코어 조립체, 모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
JP2018074759A (ja) * 2016-10-28 2018-05-1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ロータ
KR102006189B1 (ko) * 2018-01-12 2019-08-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기자동차용 전동기
JP2019149859A (ja) * 2018-02-26 2019-09-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磁石冷却構造および回転電機
US11121597B2 (en) * 2018-08-08 2021-09-14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Hybrid module including rotor having coolant flow channels
WO2020137294A1 (ja) * 2018-12-25 2020-07-02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ロータ、およびモータ
CN110289715B (zh) * 2019-06-11 2023-11-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转动惯量的转子及具有其的电机
DE102019124186A1 (de) * 2019-09-10 2021-03-11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Rotor, Elektromotor und Verfahren zur Unwuchtverringerung eines Rotors
CN113541351B (zh) * 2021-06-04 2023-07-04 安徽华驰动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永磁体和外转子铁心偏心结构设计的正弦波转子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60855U (zh) * 1989-10-13 1991-06-14
US5760520A (en) * 1995-12-27 1998-06-02 Aisin Aw Co., Ltd. Motor
JP2004194419A (ja) * 2002-12-11 2004-07-08 Meidensha Corp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構造
CN101577450A (zh) * 2008-05-09 2009-11-11 东芝产业机器制造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转子
JP2010252419A (ja) * 2009-04-10 2010-11-04 Honda Motor Co Ltd 電動機、ロータおよび電動機の製造方法
CN102664471A (zh) * 2012-05-05 2012-09-12 福建福兴电机有限公司 自平衡式电机转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46885B2 (ja) * 1997-09-24 2006-02-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モータ用ロータ鋼板
JP3465157B2 (ja) * 1997-10-01 2003-11-10 デンヨー株式会社 永久磁石付回転子の冷却構造
JP2001025209A (ja) * 1999-07-05 2001-01-26 Nissan Motor Co Ltd 電動機のロータ
JP3806303B2 (ja) * 2000-12-11 2006-08-09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発電機における冷却構造
US6700287B2 (en) * 2000-12-27 2004-03-02 Asmo Co., Ltd. Core of motor having core sheets stacked together and method for stacking the same
JP2002199626A (ja) * 2000-12-27 2002-07-12 Asmo Co Ltd モータ
JP2003018775A (ja) * 2001-06-29 2003-01-17 Toshiba Corp 永久磁石形モータ
JP2005168151A (ja) * 2003-12-02 2005-06-23 Honda Motor Co Ltd 回転電機
FI117457B (fi) * 2004-07-02 2006-10-13 Abb Oy Kestomagneettiroottori
JP5118920B2 (ja) * 2007-08-28 2013-01-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ロータおよび回転電機
JP5123009B2 (ja) * 2008-03-05 2013-01-16 株式会社ミツバ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2009303446A (ja) * 2008-06-17 2009-12-24 Honda Motor Co Ltd 永久磁石電動機
EP2555387A4 (en) * 2010-03-30 2015-04-22 Honda Motor Co Ltd ELECTRIC STEEL PLATE FORM BODY, TURNING CORE, TURNING ELEMENT, ELECTRIC TURNING DEVICE AND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60855U (zh) * 1989-10-13 1991-06-14
US5760520A (en) * 1995-12-27 1998-06-02 Aisin Aw Co., Ltd. Motor
JP2004194419A (ja) * 2002-12-11 2004-07-08 Meidensha Corp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構造
CN101577450A (zh) * 2008-05-09 2009-11-11 东芝产业机器制造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转子
JP2010252419A (ja) * 2009-04-10 2010-11-04 Honda Motor Co Ltd 電動機、ロータおよび電動機の製造方法
CN102664471A (zh) * 2012-05-05 2012-09-12 福建福兴电机有限公司 自平衡式电机转子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8646A (zh) * 2015-06-10 2015-08-26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转子叠片和具有其的电机
CN109428412A (zh) * 2017-08-25 2019-03-0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用转子、旋转电机用电磁钢板以及电动车辆
CN109428412B (zh) * 2017-08-25 2021-02-0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用转子、旋转电机用电磁钢板以及电动车辆
CN110556948A (zh) * 2018-05-31 2019-12-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转子及其制造方法和旋转电机
CN111416452A (zh) * 2019-01-08 2020-07-14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用于旋转电机的转子芯
CN111416452B (zh) * 2019-01-08 2022-07-29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用于旋转电机的转子芯
CN112104119A (zh) * 2020-09-15 2020-12-18 华育昌(肇庆)智能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高强度贴合的电机转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084469A1 (en) 2015-03-26
US9812915B2 (en) 2017-11-07
JP6190677B2 (ja) 2017-08-30
CN104467223B (zh) 2018-01-09
JP2015061466A (ja) 2015-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67223A (zh) 旋转电机的转子
EP2961043B1 (en) Rotor of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DE112012001991B4 (de) Rotatorische Elektromaschine
CN103516148B (zh) 用于制造转子芯的方法
JP2006067777A (ja) 回転電機の冷却構造
US7915780B2 (en) Laminated spiral core, dynamo-electric-machine rotor provided therewith, and dynamo-electric machine
CN105811613A (zh) 旋转电机的转子及其制造方法
JP5740416B2 (ja) 回転電機
US10749411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CN104838564A (zh) 用于电机的转子、电机和用于制造电机的方法
CN101562376A (zh) 制造转子电机磁芯的方法和冷却该磁芯的装置
JP2016054608A (ja) 回転電機のロータ
CN103023179A (zh) 转子
US20190068012A1 (en) Rotor for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magnetic steel sheet for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and electric vehicle
JP2015089313A (ja) 回転電機
US10658893B2 (en) Rotary electric-machine rotor
US20180115221A1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5065166B2 (ja)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
JP2013135539A (ja) 電動機、および、積層ステータ
JP2009296841A (ja) 回転電機
JP2018186604A (ja) 回転電機のロータコア及び回転電機のロータ
JP2021136798A (ja) 回転電機のロータ
JP7163200B2 (ja) ステータコア及び回転電機
JP7015213B2 (ja) 回転電機のロータ、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回転電機
DE102022208724A1 (de) Rotor, elektrische drehmaschine und antriebsvorrichtu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