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79026A - 头枕支承结构 - Google Patents

头枕支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79026A
CN104379026A CN201380033352.0A CN201380033352A CN104379026A CN 104379026 A CN104379026 A CN 104379026A CN 201380033352 A CN201380033352 A CN 201380033352A CN 104379026 A CN104379026 A CN 1043790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rest
headrest
rest stays
seat
aft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335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桥玄
加藤英之
小林英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379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790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36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 A47C7/38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h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03Head-rests fix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06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 B60N2/809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vertically slid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06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 B60N2/838Til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97Head-rests with sleeves located in the back-rest for guiding the rods of the head-re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205/00General mechanical or structural details
    • B60N2205/20Measures for elimination or compensation of play or backlas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头枕支承结构。在该头枕支承结构中,两根头枕支柱(14L、14R)以如下的方式被支承,即在头枕支柱(14L、14R)相对于座椅靠背框架(10)的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倾倒量处于规定的范围内时,与处于该范围外时相比,头枕(13)对于座椅前后方向上的支承刚性变小。两根头枕支柱(14L、14R)在头枕(13)中,以在座椅前后方向上能够相对摆动的方式被连结。

Description

头枕支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将在座椅横向上隔开间隔而配置的两根头枕支柱支承于座椅靠背框架上,从而对头枕进行支承的头枕支承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发动机的耗油率性能的提高,因此推进了发动机转速的低速化。而且,其结果为,座椅的相对于前后方向上的振动的共振频率进入了发动机振动的频率区域,从而导致了驾驶性能的恶化。
以图20(a)所示的方式而构成的车辆的座椅的前后方向上的振动,能够通过图20(b)所示的这种两个自由度的弹簧-质量模型来表示。在图20(a)以及图20(b)中,“m1”、“m2”分别表示由导轨以及座椅靠背框架组成的座椅框架的等价质量、和头枕的等价质量。另外,“k1”、“k2”分别表示座椅框架的等价刚性、和头枕支承结构的等价刚性。
这种座椅的相对于前后方向上的振动的共振频率Fn能够通过下式(1)来表示。由该式(1)可以明确看出,对于减小前后方向上的振动的共振频率而言,需要减小各个等价刚性(k1、k2)、或者增加各个等价质量(m1、m2)。
(数学式1)
f n = 1 2 π m 2 k 1 + m 1 k 2 + m 2 k 2 - ( m 1 k 2 + m 2 k 1 + m 2 k 1 ) 2 - 4 m 1 m 2 k 1 k 2 2 m 1 m 2 · · · ( 1 )
而且,一直以来,提出有通过减小头枕的支承刚性从而使车辆座椅的前后方向上的振动的共振频率减小的、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头枕支承结构。接下来,对这种现有的头枕支承结构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21所示,在座椅靠背框架100的上部处,以在座椅横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分别固定有两个头枕托架101。在左右头枕托架101上分别安装有头枕导向件102。而且,通过将被设置于头枕104上的两根头枕支柱103L、103R分别嵌合于两头枕导向件102中,从而使头枕104被座椅靠背框架100所支承。
如图22所示,头枕托架101由被弯曲为大致U字形状的金属制的板材形成。在头枕托架101的上部以及下部处,分别形成有供头枕导向件102插入的贯穿孔105、106。头枕托架101上部的贯穿孔105为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孔。贯穿孔105的座椅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大幅度地长于被插入至该贯穿孔105中的头枕导向件102的外径。另一方面,被形成于头枕托架101的下部处的贯穿孔106为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孔。贯穿孔106的座椅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稍长于头枕导向件102的外径。
另外,在贯穿孔105的座椅前方的端部处架设有弹簧107。而且,头枕导向件102在受到了该弹簧107的施力的状态下被插入至贯穿孔105中。
如图23所示,在这种头枕支承结构中,嵌入有头枕支柱103L、103R的头枕导向件102,以贯穿孔106作为支点,且以能够伴随于弹簧107的挠曲而在座椅前方F以及座椅后方R上倾倒的方式被支承。即,在该头枕支承结构中,相对于座椅前后方向上的位移,头枕104通过弹簧107而被弹性支承。因此,头枕104的朝向座椅前后方向的支承刚性变小,从而使车辆用座椅的前后方向上的振动的共振频率Fn降低。
此外,作为与本案相关的在先技术文献,还存在专利文献2。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61-14955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2005-1701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如图24所示,向头枕104的下方突出的两根头枕支柱103L、103R通常是通过将一根管材折弯为大致U字形状从而一体形成的。在这种结构中,由于制造误差,因此如该图所示存在左右头枕支柱103L、103R的轴产生偏移的情况。
如图25所示,当左右头枕支柱103L、103R的轴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发生偏移时,则至少左右任意一个的头枕支柱将不能适当地被安装于头枕导向件102中。例如,如图26(b)所示,即使左侧的头枕支柱103L能够适当地插入到头枕导向件102中,但如图26(a)所示,在右侧的头枕支柱103R中,头枕导向件102也将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发生倾斜。
在上述现有的头枕支承结构中,通过弹簧107的挠曲,从而容许某种程度的头枕导向件102的相对于头枕托架101的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倾倒。另外,在贯穿孔106中,也能够在头枕导向件102上于座椅前后方向上设置有少许调整余量。因此,即使在头枕支柱103L、103R上产生了少许轴偏移,头枕支柱103L、103R的安装大致也能够进行。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弹簧107的挠曲将与设想的情况相比而变大,从而头枕104的相对于座椅前后方向上的位移的支承刚性变大。因此,无法按设计来设定车辆用座椅的前后方向上的振动的共振频率Fn
另外,在由制造误差造成的轴偏移较大的情况下,如果能够进行头枕支柱103L、103R的安装,则也必须较大地设置头枕导向件102与贯穿孔106之间的座椅前后方向上的调整余量。在这种情况下,头枕导向件102将会摇晃,从而无法适当地支撑头枕1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准确地实施相对于前后方向上的振动的、座椅的共振频率的设定的头枕支承结构。
用于解决本课题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头枕支承结构,具备:两根头枕支柱,其从头枕起向下方延伸,并在座椅横向上隔开间隔而配置;座椅靠背框架,其对所述头枕支柱进行支承。所述头枕支柱能够在与座椅横向正交的座椅前后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而倾倒。所述头枕支柱以如下方式被支承,即,在所述头枕支柱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倾倒量处于规定的范围内时,与处于该范围外时相比,所述头枕对于座椅前后方向上的支承刚性变小。在所述头枕中,所述两根头枕支柱以在座椅前后方向上能够相对摆动的方式而被连结。
在上述结构中,在头枕支柱相对于座椅靠背框架的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倾倒量处于规定的范围内时,头枕对于座椅靠背框架的支承刚性被设为较小。因此,能够相对于由来自发动机或车身的振动传递产生的、头枕的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微小位移,而减小头枕的支承刚性,从而能够使座椅的相对于前后方向上的振动的共振频率降低。
当头枕相对于座椅靠背框架支柱的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倾倒量超出该范围而变大时,头枕对于座椅靠背框架的支承刚性将变大。因此,例如在车辆受到追尾撞击的情况下,在乘员的头部急剧向后方移动时,能够通过头枕可靠地承接住其头部,从而恰当地保护乘员的头部与颈部。
此外,在这种结构中,当左右头枕支柱的轴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发生了偏移时,将无法以正确的姿态将头枕支柱安装于座椅靠背框架上。而且,其结果为,存在如下可能性,即,头枕相对于座椅靠背框架支柱的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初始倾倒量偏离了设想的情况,从而无法获得设为所需的支承刚性,从而无法按照设计来设定座椅相对于前后方向上的振动的共振频率。
关于这一点,在上述结构中,由于左右两根头枕支柱在头枕中以在座椅前后方向上能够相对摆动的方式而被连结,因此能够在向座椅靠背框架安装时,不产生两头枕支柱的座椅前后方向上的轴偏移。因此,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更正确地实施相对于前后方向上的振动的座椅的共振频率的设定。
优选为,在所述方式中,具备两个托架和两个支撑部件,所述两个托架对应于所述头枕支柱而被设置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上,所述两个支撑部件分别被介于所述托架与所对应的头枕支柱之间,所述支撑部件能够相对于所对应的托架而摆动,或者所述头枕支柱能够相对于所对应的支撑部件而摆动。
优选为,在所述支撑部件能够相对于所对应的托架而摆动的情况下,在所述支撑部件的上部处,于所述支撑部件的前侧与所述托架之间设置有对所述头枕支柱向后方施力的第一弹性部件,在所述支撑部件的下部处,于所述支撑部件的后侧与所述托架之间设置有对所述头枕支柱向前方施力的第二弹性部件。
优选为,在所述头枕支柱能够相对于所对应的支撑部件而摆动的情况下,在所述支撑部件的上部处,于所述头枕支柱的前侧与所述支撑部件之间设置有对所述头枕支柱向后方施力的第一弹性部件,在所述支撑部件的下部处,于所述头枕支柱的后侧与所述支撑部件之间设置有对所述头枕支柱向前方施力的第二弹性部件。
优选为,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以及第二弹性部件各自包括弹簧。
优选为,所述规定的范围内是指,到所述弹簧完全被压缩为止的所述头枕支柱的倾倒的范围。
优选为,所述两根头枕支柱由单独的部件形成。
优选为,所述两根头枕支柱以相互分离的状态而被连结于所述头枕。
优选为,所述头枕支柱各自具有在座椅横向上延伸的上部,且所述头枕支柱的上部被配置于相同的轴线上。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头枕支承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表示被设置于该实施方式的头枕支承结构中的支撑件及其周围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头枕支承结构中的头枕支柱及其它们的连结结构的立体图。
图4(a)为模式化地表示从前方向头枕施力时的头枕支承结构内部的按压的作用方式的剖视图,图4(b)为模式化地表示从后方向头枕施力时的头枕支承结构内部的按压的作用方式的剖视图。
图5为表示向头枕施加的座椅前后方向上的载荷与该座椅前后方向上的位移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6为穿透表示采用分割结构的头枕支柱的、现有的头枕的内部的立体图。
图7为表示向该现有的头枕施加较大的力时的状态的俯视剖视图。
图8(a)为表示能够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弹簧的其他示例的立体图,图8(b)为表示该其他示例的侧面剖视图。
图9(a)为表示能够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弹簧的又一其他示例的立体图,图9(b)为表示该其他示例的侧面剖视图。
图10为表示能够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弹簧的其他示例的侧面剖视图。
图11为表示变更了支撑件的支承结构的构成的上述实施方式的改变例中的支撑件的侧面剖视图。
图12为表示在支撑支架上设置了支承结构的上述实施方式的改变例中的支撑件的侧面剖视图。
图13为表示在支撑件的内周上设置了支承结构的上述实施方式的改变例中的支撑件的侧面剖视图。
图14为表示在头枕支柱上设置了支承结构的上述实施方式的改变例中的支撑件的侧面剖视图。
图15(a)为表示关于改变了头枕支柱的轴支承方式的上述实施方式的改变例的、头枕支柱的连结结构的主视图,图15(b)为表示头枕支柱的连结结构的立体图。
图16(a)为表示关于改变了头枕支柱的轴支承方式的上述实施方式的改变例的、该头枕支柱的连结结构的主视图,图16(b)为表示头枕支柱的连结结构的立体图。
图17(a)为表示关于改变了头枕支柱的轴支承方式的上述实施方式的改变例的、头枕支柱的连结结构的主视图,图17(b)为表示头枕支柱的连结结构的立体图。
图18为表示关于改变了头枕支柱的轴支承方式的上述实施方式的改变例的、该头枕支柱的连结结构的主视图。
图19为表示关于改变了头枕支柱的轴支承方式的上述实施方式的改变例的、该头枕支柱的连结结构的主视图。
图20(a)为表示车辆的座椅的侧视图,图20(b)为表示相对于该前后方向上的振动的弹簧-质量模型的示意图。
图21为表示现有的头枕支承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2为表示该现有的头枕支承结构中的头枕托架及其周围的立体图。
图23为头枕导向件及其周围的沿着图22的23-23线的侧面剖视图。
图24为表示在左右支柱上产生了轴偏移的头枕支柱的立体图。
图25为表示上述现有的头枕支承结构中的、产生了左右支柱的轴偏移的头枕支柱的安装时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6(a)为表示上述现有的头枕支承结构的沿着图25的26A-26A线的侧面剖视图,图26(b)为上述现有的头枕支承结构的沿着图25的26B-26B线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7对一个实施方式的头枕支承结构进行详细说明。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头枕支承结构为被应用于车辆座椅中的结构。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头枕支承结构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座椅靠背框架10的上部处,在座椅横向上隔开间隔而固定有两个支撑托架11。支撑托架11由金属形成,且被形成为截面呈矩形的筒状形状。
在两个支撑托架11中,分别从座椅上方插入有作为支撑部件的支撑件12。支撑件12由树脂形成。在支撑件12中,贯穿形成有在座椅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截面呈圆形形状的孔15。
在头枕13的下方,在座椅横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有左右两根头枕支柱14L、14R。两根头枕支柱14L、14R从头枕13起向下方延伸。而且,通过分别将这些头枕支柱14L、14R插入两个支撑件12的孔15中,从而使头枕13被座椅靠背框架10所支承。两个支撑件12分别被介于支撑托架11与所对应的头枕支柱14L、14R之间。头枕支柱14L、14R在与座椅横向正交的座椅前后方向上,相对于座椅靠背框架10而能够摆动。
此外,左右的头枕支柱14L、14R由单独的部件形成。而且,这些头枕支柱14L、14R以在座椅前后方向上能够摆动的方式分别被连结在内置于头枕13中的树脂制的插入物20上。头枕支柱14L、14R在相互分离的状态下被连结于插入物20。
接下来,参照图2来对支撑件12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在被插入至支撑托架11的部分中的支撑件12的上部处,在其座椅前方F处设置有弹簧16。该弹簧16被形成为,通过使支撑件12的侧壁的一部分形成为向座椅前方突出的弓形形状,从而作为板簧发挥功能。弹簧16对应于向后方对头枕支柱14L、14R施力的第一弹性部件。
在形成有弹簧16的部位的座椅后方R的支撑件12的外周面上,固定有条状突起17。条状突起17由与支撑件12相同的材料形成,并以与支撑托架11的内周面面接触的方式而形成。而且,通过利用该条状突起17来堵塞支撑托架11的内周面与支撑件12的外周面的座椅前后方向上的间隙,从而使上述弹簧16以被压缩了状态而配置。
在被插入至支撑托架11的部分中的支撑件12的下部处,于该座椅前方F处形成有弹簧18。该弹簧18也与弹簧16同样地被形成为,通过使支撑件12的侧壁的一部分形成为向座椅后方R突出的弓形形状,从而作为板簧而发挥功能。弹簧18对应于向前方对头枕支柱14L、14R施力的第二弹性部件。
在形成有弹簧16的部位的座椅后方R的支撑件12的外周面上,固定有条状突起19。该条状突起19也由与支撑件12相同的材料形成。而且,通过利用该条状突起19来堵塞支撑托架11的内周面与支撑件12的外周面的座椅前后方向上的间隙,从而使上述弹簧16也以被压缩了状态而配置。
接下来,参照图3来对头枕支柱14L、14R及其它们的连结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左右的头枕支柱14L、14R各自由金属制的管材形成,并被形成为,具有在座椅横向上折弯的上部的大致L字形状。各个头枕支柱14L、14R在座椅横向上折弯的上部处,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而分别被插入物20轴支承。此外,在该插入物20中,两头枕支柱14L、14R的上部被配置于相同的轴线上。即,左右的头枕支柱14L、14R通过该插入物20,而以具有同轴且在座椅前后方向上能够相对摆动的方式被连结。
接下来,对以上述方式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头枕支承结构的作用进行说明。
当从座椅前方F向头枕13施力时,在头枕支柱14L、14R上,于使其上端向座椅后方R倾倒的方向上作用有载荷。此时的支撑托架11如图4(a)所示,通过设置有座椅上部后方的条状突起17的部分、以及设置有座椅下部前方的条状突起19的部分而承受来自支撑件12的按压力。由于条状突起17、19的刚性较高,因此头枕13对于来自座椅前方F的力的支承刚性也较高。
当从座椅后方R向头枕13施力时,在头枕支柱14L、14R上,于使其上端向座椅前方F倾倒的方向上作用有载荷。此时的支撑托架11如图4(b)所示,通过设置有座椅上部前方的弹簧16的部分、以及设置有座椅下部后方的弹簧18的部分而承受来自支撑件12的按压力。由于弹簧16、18的刚性与条状突起17、19的刚性相比而较低,因此此时的头枕13的支承刚性与力从座椅前方F作用时相比而变低。而且,当向头枕13的座椅前方F的位移量大于某种程度时,由于弹簧16、18完全被压缩完毕,因此头枕13的支承刚性将变高。
此外,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在弹簧16、18的周围的部分中的支撑托架11的侧周上设置凸状的止动件。在这种情况下,在头枕13向座椅前方F位移至该止动件与支撑件12的内周抵接为止的时间点上,头枕13的支承刚性变高。因此,根据该止动件的高度,从而能够对头枕13的支承刚性发生变化的头枕13的向座椅前方F的位移量进行调节。
在这种头枕支承结构中,作用于头枕13上的座椅前后方向上的载荷与相对于该载荷的头枕13的座椅前后方向上的位移的关系如图5所示。即,在该头枕支承结构中,以如下方式对头枕支柱14L、14R进行支承,即,在头枕支柱14L、14R相对于座椅靠背框架10的座椅前方向上的倾倒量处于规定的范围内时,与处于该范围外时相比,头枕13对于座椅前后方向上的支承刚性变小。而且,在初始状态、即没有外力施加于头枕13上的状态下,以位于这种支承刚性较小的范围的最靠座椅后方R的位置上的方式对头枕13进行支承。此外,规定的范围内是指,到弹簧16、18完全被压缩为止的头枕支柱14L、14R的倾倒的范围。
在这种本实施方式的头枕支承结构中,相对于由来自发动机或车身的振动传递产生的、头枕13的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微小位移,能够减小头枕13的支承刚性,并能够降低座椅的相对于前后方向上的振动的共振频率。相对于此,由于对于头枕13的朝向座椅后方R的位移表现出了较高的支承刚性,因此例如在车辆受到了追尾撞击的情况下,在乘员的头部急剧向后方移动时,能够通过头枕可靠地承接住其头部,从而能够恰当地保护乘员的头部和颈部。
此外,在背景技术中说明的这种将一根棒材折弯而具有两根头枕支柱14L、14R的头枕支承结构中,当在左右头枕支柱14L、14R的轴于座椅前后方向上偏移了的状态下实施向座椅靠背框架10的安装时,将无法获得被设为所需的头枕13的支承特性。即,在产生了上述的这种轴偏移的状态下,即使能够使头枕支柱14L、14R的一方适当地插入到支撑件12的孔15中,另一方面头枕支柱14L、14R的轴与孔15的轴也将产生偏移。如果在该状态下强制性地将头枕支柱14L、14R插入孔中,则支撑件12将相对于支撑托架11而倾倒,从而初始位置上的弹簧16、18的压缩量将发生变化,或者在条状突起17、19与支撑托架11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进而将无法获得被设为所需的支承特性。而且,其结果为,存在如下可能性,即,无法按照设计来设定座椅相对于前后方向上的振动的共振频率。
关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的头枕支承结构中,左右两根头枕支柱14L、14R在头枕13中,以在座椅前后方向上能够相对摆动的方式而被连结。因此,在向座椅靠背框架10的安装时,能够不产生两头枕支柱14L、14R的座椅前后方向上的轴偏移。另外,即使由于由制造误差而产生的支撑托架11或支撑件12的安装位置的偏移,而使被形成于左右的支撑件12上的孔15的轴产生偏移,通过头枕支柱14L、14R的相对摆动也能够吸收该偏移。
此外,在现有技术的专利文献2中,也记载了一种左右两根头枕支柱在头枕中以能够相对摆动的方式而被设置的头枕。如图6所示,在该现有的头枕30中,在其中心部分处配置有与周围相比恢复系数较高的芯垫31。而且,左右两根头枕支柱32L、32R的上部在芯垫31的形成时被实施插入成型。
在这种现有的头枕30中,也能够切实地通过芯垫31的弹性变形而使头枕支柱32L、32R相对摆动。但是,如图7所示,在有较大的力施加于头枕30的中央部分上时,根据芯垫31的弹性变形,头枕支柱32L、32R的上部会发生转动。因此,无法通过刚性较高的头枕支柱32L、32R而切实地全部承受施加于头枕30上的载荷。
关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的头枕支承结构中,虽然容许了左右头枕支柱14L、14R的向座椅前后方向的相对摆动,但是通过插入物20而被相互连结在一起,从而维持了摆动轴的位置。因此,能够通过刚性较高的头枕支柱32L、32R而可靠地承受施加于头枕30上的载荷,例如在车辆发生追尾撞击的情况下,能够更可靠地通过头枕13来承接住乘员的头部。
根据上文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头枕的支承结构,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1)在本实施方式中,头枕支柱14L、14R以如下的方式被支承,即,在头枕支柱14L、14R相对于座椅靠背框架10的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倾倒量处于规定的范围内时,与处于该范围外时相比,头枕13对于座椅前后方向上的支承刚性变小。因此,能够相对于由来自发动机或车身的振动传递产生的、头枕13的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微小位移,而使头枕13的支承刚性变小,从而能够使座椅的相对于前后方向上的振动的共振频率降低。
(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没有外力施加于头枕13上时,头枕支柱14L、14R以位于上述支承刚性的较小的范围的最靠座椅后方R的位置处的方式实施支承。因此,虽然降低了座椅的相对于前后方向上的振动的共振频率,但是对于头枕13的向座椅后方R的位移而确保了较高的支承刚性,从而例如在车辆受到了追尾撞击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头枕13而可靠地承接住乘员的头部。
(3)在本实施方式中,左右两根头枕支柱14L、14R在头枕13中,以在座椅前后方向上能够相对摆动的方式而被连结。因此,能够在向座椅靠背框架10的安装时,不产生由两根头枕支柱14L、14R的制造误差产生的轴偏移。另外,即使由制造误差而产生了支撑托架11和支撑件12的安装位置的偏移,也能够通过头枕支柱14L、14R的相对摆动来吸收。因此,能够正确地安装头枕支柱14L、14R,从而恰当地设定座椅相对于前后方向上的振动的共振频率。
(其他实施方式)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还能够以如下方式进行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被设置于支撑件12上的弹簧16、18,采用了通过使支撑件12的侧壁的一部分形成为向外侧突出的弓形形状从而形成的板簧。对于这种弹簧16、18而言,也能够采用除此以外的结构的弹簧。例如,对于弹簧16、18而言,也能够采用如图8(a)以及图8(b)所示的那种、通过将支撑件12的侧壁的一部分切开并翘起而形成的悬臂的板簧40。而且,也可以如图9(a)以及图9(b)所示,通过在支撑件12的侧壁上安装由聚氨酯泡沫等的弹性率较高的材料形成的弹性部件42,从而将弹性部件42作为弹簧16、18来发挥功能。另外,也可以如图10所示,在支撑件12的侧壁上安装螺旋弹簧43。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在支撑件12的外壁上安装条状突起17、19的方式,但也可以采用将条状突起17、19与支撑件12一体形成的方式。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由与支撑件12相同的材料形成条状突起17、19的方式,但只要为与弹簧16、18相比刚性足够高的材料,则可以采用由任意的材料来形成条状突起17、19的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支撑件12的座椅上部前方的部位处设置有弹簧16,在座椅上部后方的部位处设置有条状突起17,在座椅下部前方的部位处设置有条状突起19,在座椅下部后方的部位处设置有弹簧18。这些部件16~19的配置例如能够以如下方式进行变更。
在图11所示的示例中,在支撑件12的座椅上部前方、座椅上部后方、座椅下部前方、以及座椅下部后方的部位处分别设置有弹簧44、45、46、47。在与支撑件12和支撑托架11的接触部位的四处全部都设置有弹簧。但是,被设置于支撑件12的座椅上部后方以及座椅下部前方的部位的弹簧45、46的弹簧系数k2被设定为,大幅度地大于被设置于座椅上部前方以及座椅下部后方的部位的弹簧44、47的弹簧系数k1。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减小头枕13的对于向前方的位移的支承刚性,并增大头枕13的对于向前方的位移的支承刚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支撑件12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承受由头枕13在座椅前后方向上进行位移时的头枕支柱14L、14R的倾倒而产生的按压力的弹簧以及条状突起。也可以将这些受压部件设置于支撑托架11的内周面上。
例如,在图12所示的支撑托架11的示例中,在其内周面上的座椅上部前方的部位处设置有弹簧50,在座椅上部后方的部位处设置有条状突起51,在座椅下部前方的部位处设置有条状突起52,在座椅下部后方的部位处设置有弹簧53。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头枕支柱14L、14R以及支撑件12的向座椅前方F的倾倒按压力也被施加在弹簧上,并且相对于朝座椅后方R的倾倒按压力也被施加在条状突起上。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减小头枕13的对于向前方的位移的支承刚性,并增大头枕13的对于向前方的位移的支承刚性。
·也可以将弹簧或条状突起这种受压部件设置于支撑件12的孔15与头枕支柱14L、14R之间。
例如,在图13所示的示例中,在被形成于支撑件12中的孔15的内周面上的座椅上部前方的部位处设置有弹簧56,在座椅上部后方的部位处设置有条状突起57,在座椅下部前方的部位处设置有条状突起58,在座椅下部后方的部位处设置有弹簧59。
在图14所示的示例中,在头枕支柱14L、14R的外周面上的座椅上部前方的部位处设置有弹簧62,在座椅上部后方的部位处设置有条状突起63,在座椅下部前方的部位处设置有条状突起64,在座椅下部后方的部位处设置有弹簧65。
在这些情况下,相对于头枕支柱14L、14R的向座椅前方F的倾倒按压力也被施加在弹簧上,相对于朝座椅后方R的倾倒按压力也被施加在条状突起上。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减小头枕13对于向前方的位移的支承刚性,并增大头枕13对于向前方的位移的支承刚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头枕13以如下的方式被支承,即,在头枕13的座椅前后方向上的位移量处于规定的范围内时,与处于该范围外时相比,支承刚性变小。而且,在没有外力施加于头枕13上时,通过位于上述支承刚性的较小的范围的最靠座椅后方R的位置处,从而能够在确保头枕13对于向座椅后方R的位移的支承刚性的同时,使座椅的相对于前后方向上的振动的共振频率降低。当然,如果没有外力施加于头枕13上时的位置处于这种支承刚性的较小的范围内,则能够相对于由振动传递产生的头枕13的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微小位移,而使支承刚性变小从而使座椅的相对于前后方向上的振动的共振频率降低。除此之外,在施加有较大的力而使头枕13在座椅前后方向上进行较大位移时,能够增大其支承刚性。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制造误差,而使左右的头枕支柱14L、14R的轴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发生了偏移、或者使支撑托架11或支撑件12的安装位置发生了偏移,则初始的头枕13的位置将会偏出上述范围,从而无法获得按照设计的共振频率。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采用使左右两根头枕支柱14L、14R在头枕13中以在座椅前后方向上能够相对摆动的方式连结的结构,从而也能够更正确地设定座椅相对于前后方向上的振动的共振频率。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左右双方的头枕支柱14L、14R分别以在座椅前后方向上能够摆动的方式被连结于插入物20上。对于插入物20而言,也可以仅使左右的头枕支柱14L、14R的任一方以在座椅前后方向上能够摆动的方式而连结,而使另一方以不能摆动的方式而连结。例如,在图15(a)以及图15(b)所示的示例中,左侧的头枕支柱14L以在座椅前后方向上能够摆动的方式而被连结于插入物68上,而右侧的头枕支柱14R则以不能摆动的方式而被连结于插入物68上。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左侧的头枕支柱14L相对于插入物68而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摆动,则左侧的头枕支柱14L相对于右侧的头枕支柱14R也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摆动,从而容许了两者的座椅前后方向上的相对摆动。此外,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以可摆动的方式被支承的头枕支柱14R在插入物68中的重叠量、即被支承的部分的长度更长,从而能够更可靠地保持摆动轴,并提高被施加有较大的力时的头枕13的刚性。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左右头枕支柱14L、14R具有同轴并以在座椅前后方向上能够摆动的方式分别被连结于插入物20上,但也可以使两者的摆动轴的位置错开。例如,在图16(a)以及图16(b)所示的示例中,在插入物68中,右侧的头枕支柱14R在与左侧的头枕支柱14L相比靠座椅上方的位置处以在座椅前后方向上能够摆动的方式被连结。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使左右头枕支柱14L、14R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相对摆动。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使头枕支柱14L、14R在插入物68中的重叠量更长,从而能够更可靠地保持摆动轴,并提高施加有较大的力时的头枕13的刚性。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左右头枕支柱14L、14R通过插入物20而以在座椅前后方向上能够相对摆动的方式被连结,但也可以将其直接连结。例如,在图17(a)以及图17(b)所示的示例中,左侧的头枕支柱70L的顶端部分的直径被形成得较小,且左侧的头枕支柱70L的顶端部分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插入至右侧的头枕支柱70R的顶端部分中。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两头枕支柱70L、70R的相对摆动,也能够对由部件的制造误差产生的支承特性的变化进行抑制,从而能够更正确地设定座椅相对于前后方向上的振动的共振频率。与此相反,通过扩大左右头枕支柱的一方的顶端部分并相对于该头枕支柱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插入另一方的顶端部分中,从而也能够以使它们能够相对摆动的方式对其进行连结。由于在这种情况下消除了强度成为最弱的部位,因此头枕的刚性变得更高。
·另外,通过以如下的方式构成,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头枕13对于例如车辆遭到碰撞时的乘员的头部的后方移动的支承刚性。在图18所示的示例中,左右头枕支柱71L、71R被形成为,在该座椅上方的部分处,在座椅横向上暂时弯曲之后,朝向座椅下方再次弯曲。而且,在座椅横向上弯曲的部分中,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插入物72支承。另外,在图19所示的示例中,左右头枕支柱73L、73R被形成为,在其座椅上方的部分处,在座椅横向上暂时弯曲之后,朝向座椅上方再次弯曲。在该示例中,两头枕支柱73L、73R在该座椅横向上弯曲的部分中,也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插入物74支承。在这些示例中,左右头枕支柱70L、70R、71L、71R相对于插入物72、74,分别以在座椅前后方向上能够摆动的方式而被连结,从而容许相互向座椅前后方向上的相对摆动。另外,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能够使各个头枕支柱70L、70R、71L、71R的被内置于头枕13中的部分的长度更长,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施加有较大的力时的头枕13的支承刚性。

Claims (9)

1.一种头枕支承结构,具备:
两根头枕支柱,其从头枕起向下方延伸,并在座椅横向上隔开间隔而配置;
座椅靠背框架,其对所述头枕支柱进行支承,
所述头枕支柱能够在与座椅横向正交的座椅前后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而倾倒,并且所述头枕支柱以如下方式被支承,即,在所述头枕支柱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倾倒量处于规定的范围内时,与处于该范围外时相比,所述头枕对于座椅前后方向的支承刚性变小,
在所述头枕中,所述两根头枕支柱以在座椅前后方向上能够相对摆动的方式而被连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支承结构,其中,
具备两个托架和两个支撑部件,
所述两个托架对应于所述头枕支柱而被设置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上,
所述两个支撑部件分别被介于所述托架与所对应的头枕支柱之间,
所述支撑部件能够相对于所对应的托架而摆动,或者所述头枕支柱能够相对于所对应的支撑部件而摆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枕支承结构,其中,
在所述支撑部件能够相对于所对应的托架而摆动的情况下,
在所述支撑部件的上部处,于所述支撑部件的前侧与所述托架之间设置有对所述头枕支柱向后方施力的第一弹性部件,
在所述支撑部件的下部处,于所述支撑部件的后侧与所述托架之间设置有对所述头枕支柱向前方施力的第二弹性部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枕支承结构,其中,
在所述头枕支柱能够相对于所对应的支撑部件而摆动的情况下,
在所述支撑部件的上部处,于所述头枕支柱的前侧与所述支撑部件之间设置有对所述头枕支柱向后方施力的第一弹性部件,
在所述支撑部件的下部处,于所述头枕支柱的后侧与所述支撑部件之间设置有对所述头枕支柱向前方施力的第二弹性部件。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头枕支承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以及第二弹性部件各自包括弹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枕支承结构,其中,
所述规定的范围内是指,到所述弹簧完全被压缩为止的所述头枕支柱的倾倒的范围。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头枕支承结构,其中,
所述两根头枕支柱由不同的部件形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枕支承结构,其中,
所述两根头枕支柱以相互分离的状态而被连结于所述头枕。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头枕支承结构,其中,
所述头枕支柱各自具有在座椅横向上延伸的上部,且所述头枕支柱的上部被配置于相同的轴线上。
CN201380033352.0A 2012-07-02 2013-07-01 头枕支承结构 Pending CN10437902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48721 2012-07-02
JP2012148721A JP2014008335A (ja) 2012-07-02 2012-07-02 ヘッドレスト支持構造
PCT/JP2013/068019 WO2014007201A1 (ja) 2012-07-02 2013-07-01 ヘッドレスト支持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79026A true CN104379026A (zh) 2015-02-25

Family

ID=49881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3352.0A Pending CN104379026A (zh) 2012-07-02 2013-07-01 头枕支承结构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145309A1 (zh)
EP (1) EP2868233A4 (zh)
JP (1) JP2014008335A (zh)
KR (1) KR20150009596A (zh)
CN (1) CN104379026A (zh)
WO (1) WO2014007201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74348A (en) * 2017-03-13 2019-12-04 Ts Tech Co Ltd Headrest guide and vehicle seat
CN110816375A (zh) * 2018-08-07 2020-02-2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
CN110893807A (zh) * 2018-09-12 2020-03-2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68232A4 (en) * 2012-07-02 2015-06-03 Toyota Motor Co Ltd SUPPORT STRUCTURE FOR HEADREST
US9884573B2 (en) * 2013-05-08 2018-02-06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Headrest supporting structure
JP6238453B2 (ja) * 2014-03-19 2017-11-29 日本テクニカ株式会社 ヘッドレストサポート
US10399474B2 (en) * 2016-03-02 2019-09-03 Adient Luxembourg Holding S.a.r.l. Multi-adjustable head restraint
JP6819620B2 (ja) * 2018-01-23 2021-01-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及び車両
US11273746B1 (en) * 2021-03-17 2022-03-1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utomotive seat headrest support
JP7436728B1 (ja) 2023-04-28 2024-02-22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ヘッドレストホルダ及びその固定構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49552U (zh) * 1985-03-08 1986-09-16
EP0990555A2 (en) * 1998-09-29 2000-04-05 Piolax Inc.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head rest
DE10151360A1 (de) * 2001-10-22 2003-04-30 Ros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r Aufnahme von Kopfstützenbügeln
JP2005170144A (ja) * 2003-12-09 2005-06-30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ヘッドレスト
CN1898105A (zh) * 2004-08-19 2007-01-17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
CN101588943A (zh) * 2006-12-27 2009-11-25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活动头枕的头枕倾倒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24248U (zh) * 1981-01-28 1982-08-03
JPH056829Y2 (zh) * 1988-07-26 1993-02-22
DE19608851C2 (de) * 1996-03-07 2001-09-13 Opel Adam Ag Aus Kunststoff bestehende Führungshülse für die Tragstange einer Kopfstütze
JP2001233108A (ja) * 2000-02-21 2001-08-28 Mikio Hayashi 車両用シート
US6655733B2 (en) * 2001-06-29 2003-12-02 Lear Corporation Variable movement headrest arrangement
WO2004062963A1 (de) * 2003-01-10 2004-07-29 Alfmeier Präzision AG Befestigungsvorrichtung für die kopfstütze eines fahrzeugsitzes
GB2403137B (en) * 2003-06-24 2006-03-08 Autoliv Dev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 vehicle seat
JP2005137848A (ja) * 2003-11-05 2005-06-02 Yoshihide Yamashita 汎用ヘッドレスト
JP2005255100A (ja) * 2004-03-15 2005-09-22 Nhk Spring Co Ltd 自動車用ヘッドレスト
DE102004052604B3 (de) * 2004-10-29 2006-04-13 Itw Automotive Products Gmbh & Co. Kg Kopfstützenhülse
JP4854200B2 (ja) * 2005-01-21 2012-01-18 日本テクニカ株式会社 ヘッドレストサポート
DE102005019946B4 (de) * 2005-04-29 2007-01-04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 Co. Kg Befestigungsvorrichtung für die Kopfstütze eines Fahrzeugsitzes
WO2008078815A1 (ja) * 2006-12-27 2008-07-03 Nhk Spring Co., Ltd. アクティブヘッドレストのヘッドレスト傾動装置
CN101917886B (zh) * 2008-01-11 2014-02-19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公司 头枕支撑构造
FR2932131B1 (fr) * 2008-06-06 2010-09-17 Cera Dispositif de montage d'un appui-tet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comprenant une lame de reprise d'efforts
FR2940896B1 (fr) * 2009-01-12 2011-02-11 Faurecia Sieges Automobile Systeme de montage d'un appui-tete sur un siege, ensemble comprenant un appui-tete et un tel systeme de montage, siege de vehicule comprenant un tel ensemble
US7931331B2 (en) * 2009-03-26 2011-04-26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Inc. Headrest with energy dissipater for rear passenger
JP5067480B2 (ja) * 2009-06-24 2012-11-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1098595A (ja) * 2009-11-04 2011-05-19 Toyo Seat Co Ltd 車両用ヘッドレスト
JP5676281B2 (ja) * 2010-03-04 2015-02-25 難波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ヘッドレスト付車両用シート
JP2011207335A (ja) * 2010-03-30 2011-10-20 Ts Tech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49552U (zh) * 1985-03-08 1986-09-16
EP0990555A2 (en) * 1998-09-29 2000-04-05 Piolax Inc.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head rest
DE10151360A1 (de) * 2001-10-22 2003-04-30 Ros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r Aufnahme von Kopfstützenbügeln
DE10151360B4 (de) * 2001-10-22 2007-10-18 Ros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r Aufnahme von Kopfstützenbügeln
JP2005170144A (ja) * 2003-12-09 2005-06-30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ヘッドレスト
CN1898105A (zh) * 2004-08-19 2007-01-17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
CN101588943A (zh) * 2006-12-27 2009-11-25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活动头枕的头枕倾倒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74348A (en) * 2017-03-13 2019-12-04 Ts Tech Co Ltd Headrest guide and vehicle seat
GB2574348B (en) * 2017-03-13 2022-05-11 Ts Tech Co Ltd Headrest guide and vehicle seat
CN110816375A (zh) * 2018-08-07 2020-02-2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
CN110893807A (zh) * 2018-09-12 2020-03-2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07201A1 (ja) 2014-01-09
US20150145309A1 (en) 2015-05-28
EP2868233A1 (en) 2015-05-06
EP2868233A4 (en) 2015-08-05
KR20150009596A (ko) 2015-01-26
JP2014008335A (ja) 2014-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79026A (zh) 头枕支承结构
CN103547480B (zh) 车用座椅
CN104427913B (zh) 头枕支承结构
CN104781105B (zh) 车用座椅
CN2928580Y (zh) 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的支撑装置
CN104321222B (zh) 交通工具用座椅
US8814271B2 (en) Vehicle seat
KR101723317B1 (ko) 헤드레스트 및 이것을 구비한 차량용 시트
CN103517828B (zh) 座椅衬垫及车用座椅
CN101142106A (zh) 汽车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
CN105051402A (zh) 弹簧橡胶座和烛式独立悬架
CN106461002A (zh) 防振装置
CN105517841A (zh) 座椅靠背框架
CN109305013B (zh) 车辆用扭力梁式悬架及车辆用扭力梁
CN105163979A (zh) 头枕支承构造
CN105564282A (zh) 车辆用座椅
CN104583004A (zh) 车用座椅
CN104245419A (zh) 移动体用座椅
CN107614316A (zh) 交通工具用座椅滑轨装置
CN203793177U (zh) 树脂部件
CN107000614A (zh) 车辆用座椅
CN106457947A (zh) 悬架螺旋弹簧
JP2005306177A (ja) トーションビーム式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JP6607531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KR102530686B1 (ko) 차량용 리프스프링의 와인드업 제어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