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64537A - 支柱结构 - Google Patents

支柱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64537A
CN104364537A CN201380031603.1A CN201380031603A CN104364537A CN 104364537 A CN104364537 A CN 104364537A CN 201380031603 A CN201380031603 A CN 201380031603A CN 104364537 A CN104364537 A CN 1043645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illar
helicoid
locking lever
patch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160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长屋敏彦
长屋光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shin Sang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yoshin Sang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shin Sang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Kyoshin Sangy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364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645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13/00Details of tables or desks
    • A47B13/02Underframes
    • A47B13/021Fastening devices of the feet or le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13/00Details of tables or desks
    • A47B13/02Underframes
    • A47B13/021Fastening devices of the feet or legs
    • A47B2013/022Fastening devices of the feet or legs with detachable connection of a tubular leg

Landscapes

  • Furniture Connections (AREA)
  • Tables And Desks Characterized By Structural Shap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不使用时将支柱从桌子、陈列架等的顶板及/或底板快速拆卸,并便于保管和运输的支柱结构。在支柱结构中,转动部嵌设于固定部,构成固定部的底座被固设于顶板及/或底板,在底座上突出设置短筒状的嵌合突起,在嵌合突起的底面贯通设置有插入孔,而且,在插入孔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缓慢倾斜的螺旋面,另一方面,转动部附设在支柱的端部,在支柱的大致端部沿直径方向桥状架设有架板,在架板的大致中间竖直设置有T字状的锁定杆,通过使固定部的嵌合突起嵌入转动部的支柱的内周,并使T字状的锁定杆的卡止杆插入底面的插入孔,使支柱绕轴转动,而使卡止杆紧固于螺旋面,并使转动部卡止于固定部,在螺旋面以等角度间隔设置有呈放射状的槽。

Description

支柱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桌子等的家具或陈列架等的支柱结构,当在顶板及/或底板竖直设置支柱时,为了能够通过一触式操作装卸支柱而设置锁定机构。该支柱结构的详细为,在进行桌子等的家具或者陈列架等的安装时,防止支柱过度紧固在顶板及/或底板上,而且即使受到突然的冲击或振动也很难脱离,并且,在不使用时可将支柱从顶板及/或底板快速分解。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具有可自由装卸的腿或支柱的桌子,并采用,使用螺栓、螺母将安装于腿上端的座板可自由装卸地固定在顶板的里面方法。另外,如果是矮桌等,实行用合页连接顶板和腿,并将腿自由折叠的方法。另一方面,由于日本的国土狭小,而店铺的设立需符合土地的面积大小和形状。而且,在有限面积的店铺中要尽可能多地摆放商品。为此,配置桌子、陈列架等呈立体式的摆放商品,由此提高每单位面积的商品陈列的效率。另外,陈列也并不是全年固定不变,例如,每个季节,每个月或者每周开设特卖场等,使店铺内的布局改变。由此,桌子、陈列架等的数量不同,处理的商品项目和陈列位置也必然变化。因此,配置租赁的桌子、陈列架等,以对应变动的布局。即,桌子、陈列架等并不固定,用完后可以返回。因此,对于桌子、陈列架等,要求在短时间内对支柱进行安装或拆卸。现有技术中为,在桌子、陈列架等的顶板及/或底板上焊着螺母,并且,在支柱的顶端焊接螺栓,以将支柱螺纹连接在顶板及/或底板上的连接结构。另外,用完后,松动螺纹,将支柱、顶板及/或底板分解。
上述的桌子、陈列架等会花费很多的时间,这样就提出了下面的涉及支柱结构的发明。本发明申请人提出一种涉及桌子等的家具的腿安装结构,首先,对于家具的腿安装结构,在不使用时,可简单地将腿部从家具主体卸下,而方便于家具的保管和移动,在使用时,能极简单且牢固地安装腿部(专利文献1)。该发明是用于在底板等家具主体上可自由装卸地安装桌子等家具的腿部的结构,该结构由,在固定于家具主体的底座上向下突出设置有底短筒状的嵌合突起的固定部,和具有设置于腿部上端,且将所述嵌合突起紧密插入的嵌合孔的被固定部构成,在所述嵌合突起的底面,设置有沿筒的径向延伸的切口,而且底面的上表面形成为从所述切口的两侧端分别沿圆筒方向向上缓慢倾斜的斜面,所述嵌合孔的底部具有插入所述切口的形状,其上端突出设置有卡止部件,该卡止部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倾斜面接触的卡止部,将所述卡止部插入所述切口,并使所述腿部绕着该轴转动时,所述卡止部与所述倾斜面依次紧固,从而使所述固定部和被固定部牢固地接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第3474265号
发明内容
发明想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现有的桌子、陈列架等的支柱结构,归纳为具有以下的问题点。
第一,当在顶板及/或底板上固设支柱时,结构复杂,不能够简单地拆卸支柱。为此,在桌子、陈列架等租赁物件的情形下,不能够对应顾客的需求而容易地将顶板和支柱分解并搬运。或者,当在展览会、特卖场等准备接下来的销售会场时,为了拆卸支柱、顶板及/或底板而需要时间。另外,陈列架通过焊接将底板和支柱固设,从而不能够进行分解。除此以外,由于在各支柱上紧固1个以上的螺母,拆除螺纹连接的操作更加繁琐,当桌子、陈列架等的数量较多时,需要很多的时间和人力。而且,将支柱折叠安装在顶板上的物体,在结构上,存在固定强度的问题,并不适合大型的桌子,另外,腿是圆柱型的情况下,连接结构复杂。
第二,支柱、顶板及/或底板的连接结构是螺母和螺栓的螺纹连接结构情况下,为了分解拆卸需要花费松开螺纹的时间,而使撤除作业不顺畅。另外,在多次反复进行支柱、顶板及/或底板的分解中,因螺纹部的损坏或者摩擦损耗,使螺丝部锁紧而不容易进行拆卸操作,安装或拆卸时即时性差。而且,这些连接金属零件由于会受到想不到的冲击,会导致支柱从顶板及/或底板脱落。
第三,专利文献1的情况下,使腿部绕着该轴转动,卡止部依次沿斜面紧固,使固定部和被固定部被牢固地接合,但,由于卡止部和斜面是金属制成,在将腿部过度紧固时,会在卡止部和斜面之间产生咬接,从而不能将腿部从家具主体简单快速地拆卸。另外,由于常年连续使用而导致卡止部变形,会使紧固力变弱而产生松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腿部沿着紧固方向进一步转动,通过所谓拧紧的作用恢复紧固力,但此时将腿部过度紧固会在卡止部和斜面之间会产生划伤,使腿部不能从家具主体简单迅速地拆卸。而且,卡止部的变形增大时,即使将腿部沿紧固方向转动,也很难将卡止部紧固在斜面,根据情况将腿部咕噜咕噜转动,使卡止部通过斜面的终端部直至切口,通过从该切口拔出,使腿部从家具主体拆下。
鉴于上述种种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用桌子、陈列架时能够将支柱极其简单且牢固地安装在顶板及/或底板上,在不使用时将支柱从顶板及/或底板拆卸,并便于保管和运输的支柱结构,该支柱结构中,在将支柱安装在顶板及/或底板时,在防止使支柱被过度紧固的状态下,可牢固地安装,而且,在拆下时,可快速且容易地解除支柱的紧固。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支柱结构中,转动部嵌设于固定部,构成所述固定部的底座被固设于顶板及/或底板,在所述底座上突出设置短筒状的嵌合突起,在所述嵌合突起的底面贯通设置有插入孔,而且,在所述插入孔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缓慢倾斜的螺旋面,另一方面,所述转动部附设在支柱的端部,在所述支柱的大致端部沿直径方向桥状架设有架板,在所述架板的大致中间竖直设置有T字状的锁定杆,通过使所述固定部的嵌合突起嵌入所述转动部的所述支柱的内周,并使所述T字状的锁定杆的卡止杆插入所述底面的所述插入孔,且,使所述支柱绕轴转动,而使所述卡止杆紧固于所述螺旋面,并使所述转动部卡止于所述固定部,在所述螺旋面以等角度间隔设置有呈放射状的槽。
另外,所述固定部包括凹状的第一底座和凹状的第二底座构成,
使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各自的凹陷相对而形成空洞,在所述空洞内从第二底座侧向第一底座侧依次配置有螺旋弹簧和压板,而且,在所述第一底座突出设置有嵌合突起,在所述嵌合突起的底面贯通设置有插入孔,在该插入孔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缓慢倾斜的螺旋面,在所述螺旋面设置有以等角度间隔呈放射状的槽或阶梯部。
另外,优选所述槽或者阶梯部的间隔为5~15度。
另外,优选在所述螺旋面的终端设置有限位器。
另外,所述卡止杆的截面形状是圆形没有特别限定,优选是圆形。
另外,优选,所述固定部由硬质的树脂材料制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支柱结构,取得了以下所列举的实用上的较好的效果。第一,在顶板及/或底板上对支柱进行安装或者拆卸时,将顶板及/或底板上固设的固定部的嵌合突起嵌入支柱上端的转动部的内周后,使支柱充分地沿着正、反转动方向转动。这样,与使用螺栓、螺母固定支柱的现有技术相比,使对支柱的装卸操作尤其简单、快速的通过大致的一触式操作进行。另外,也不存在保管卸下的螺母的麻烦。并且,不需使用扳手等装卸用工具就能够完成。而且,固定部和转动部,通过嵌合突起上形成的螺旋面(斜面)所呈现的楔形作用而使锁定杆深入螺旋面,因此能够确保足够的连接强度,并防止支柱的松动。另外,在螺旋面上以等角度(5度~15度)间隔呈放射状设置槽或阶梯部,因此,能够将锁定杆呈阶梯性的紧固在螺旋面,防止由于过度紧固支柱、顶板及/或底板而发生的咬接,而且能够牢固地固设。另外,固定部通过上下一对的凹状的第一、第二底座构成,在通过这些凹部之间形成的空洞内设置螺旋弹簧以及压板,因此所述螺旋弹簧形成为缓冲件,且,通过在第一底座的螺旋面上设置槽或者阶梯部的作用,能够防止发生咬接等。而且,锁定杆的卡止杆的截面形状,例如是圆形(圆杆)时,使所述卡止杆的下表面容易与螺旋面上设置的槽接合,另外也能够容易地越过阶梯部。另外,如果在螺旋面的终端设置限位器,在由于卡止杆变形较大等而导致不能与螺旋面紧固时,能够防止使支柱转动180度以上而使所述卡止杆从螺旋面的终端到达插入穴,并从该插入穴脱离。而且,如果固定部由硬质的树脂材料形成,能够使安装所述固定部的顶板及/或底板达到轻量化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桌子的立体图。
图2的(a)图是沿图1的X-X线剖切的固定金属件的截面图,图2的(b)图是用于说明表示将实施例1的支柱固定在顶板上的动作的图。
图3是表示分解固定金属件的立体图。
图4的(a)图是构成固定金属件的底座的俯视图,图4的(b)图是该底座的截面图,图4的(c)图是该底座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的截面图。
图5的(a)图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固定金属件的截面图,图5的(b)图是用于说明表示将实施例1的支柱固定在顶板上的动作。
图6是用于说明表示分解该固定金属件的图。
图7的(a)图是其他实施方式的底座的俯视图,图7的(b)图是该底座的主要部位的放大的截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桌子的立体图。
图9的(a)图是表示上述桌子的顶板的俯视图,图9的(b)图是表示该桌子的底板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4的陈列架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00/200 桌子
300 陈列架
1  顶板
2  支柱
21 小孔
22 切口
3  底板
5  搁板
6  固定金属件
610  固定部
620  转动部
61  底座(第一底座)
611  上表面
612  螺用孔
613  倾斜面
62  嵌合突起
63  底面
631  槽
632  限位器
633  台阶
64  插入孔
641  圆孔
642  长孔
65  架板
66  嵌合孔
67  锁定杆
671  卡止杆
672  垂直杆
71  第二底座
72  底面
80  空洞
81  螺旋弹簧
82  压板
S1、S2  螺旋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10对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参照图1至图4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进行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桌子的立体图。图2是固定金属件的截面图。图3是表示分解固定金属件的立体图。图4是用于说明构成固定金属件的底座的图。
下表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支柱结构适用于在各种活动会场等使用的桌子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中所示的桌子100的4根支柱2使用固定金属件6分别连接在顶板1的里表面的4处,且可自由装卸,另外,在支柱2的下端设置调整高度用的调节器4。
图2表示固定金属件6的截面图,图3表示固定金属件6的分解立体图。如图2的(a)图以及图3所示,固定金属件6由固定部610和转动部620构成。如图2所示,固定部610固定在顶板1的里表面,由所规定厚度的底座61、在所述底座61的中间向里表面侧(下侧)凹下的有底短筒状的嵌合突起62、和在所述嵌合突起62的底面63中间部穿孔的插入孔64构成。另一方面,转动部620由架板65、嵌合孔66和锁定杆67构成,其中,架板65形成在由圆筒管构成的支柱2的上端部,并位于从所述支柱2的上端部以所规定的尺寸进入内侧的位置,并以所规定的厚度呈直角桥状固设在内周面上;嵌合孔66,形成在所述支柱2的上端部和架板65之间;锁定杆67,其呈T字状,并竖直设置在所述过度板65的中间。
图4表示底座61。底座61具有矩形状的上表面611和位于其中间部且向里表面侧(图4的(b)图的下侧)凹入的倾斜面613,并在上表面611的周边部设置有多个(在图4的(a)图中是8个)螺纹孔612。底座61的上表面611可以是圆形状,而代替矩形状。使倾斜面613从上表面611向里表面侧(图4的(b)图的下侧)呈短筒状突出设置而形成嵌合突起62,在该嵌合突起62的底面63中间设置有沿径向方向贯通设置的插入孔64。插入孔64由中间部的圆孔641和与该圆孔641交叉的沿径向的长孔642构成。所述嵌合突起62的底面63形成夹着所述插入孔64并分别沿相反方向缓慢扭曲倾斜的螺旋面S1、S1。即,图4的(a)图中,位于插入穴64的上侧的底面63形成从右端侧沿箭头Y1的方向缓慢扭曲倾斜上升的螺旋面S1,另一方面,位于插入穴64的下侧的底面63形成从左端侧沿箭头Y2的方向缓慢扭曲倾斜上升的螺旋面S1。另外,在所述螺旋面S1、S1上,设置有以等角度间隔从圆孔641的中心方向呈放射状地多个槽631。所述槽631设置在从图4的(a)图所示的中心线CL沿顺时针方向及逆时针方向分别离开θ1角度的范围,在各槽631、631之间设置为θ2角度的间隔。这里,角度θ1例如是30度,角度θ2例如是5度~15度。另外,所述槽631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如图4的(c)图所示的圆弧状、U字状、V字状等的凹形状。而且,在形成为所述螺旋面S1的最高位置的终端部,突出设置有半球状的限位器632。所述槽631及限位器632可在通过挤压成型形成嵌合突起62的同时形成,另外,槽631可通过切削等形成。
图2的(a)图和图3表示转动部620。转动部620设置在由圆筒管形成的支柱2的上端部内周。位于从所述支柱2的上端部以所规定尺寸进入内侧位置的、所规定厚度的架板65,呈直角桥状固设在支柱2的内周面,所述架板65和支柱2上端部之间形成的空间形成为,使底座61的嵌合突起62嵌合的嵌合孔66。所述架板65的形状为圆形而代替如图3所示的椭圆形,即,可以为封闭支柱2的内周面的形状。在所述架板65的中间部竖直设置呈T字状的锁定杆67。所述锁定杆67通过水平细长金属制的卡止杆671和在所述卡止杆671的中间呈垂直状固设的短的金属制垂直杆672构成T字状,所述垂直杆672的根部固设在所述架板65的中间部。这里,所述垂直杆672的长度设定为,在将所述卡止杆671插入底座61的插入孔64的长孔642时,所述卡止杆671的下表面在螺旋面S1上稍突出的程度。所述卡止杆671的截面形状优选圆形(圆杆),但也可采用椭圆形或多边形等各种形状。如果卡止杆671的截面形状是圆形(圆杆),所述卡止杆671沿着螺旋面S1滑动时的动作顺畅,且容易与螺旋面S1上设置的槽631接合。
在底座61的嵌合突起62底面63上,贯通的插入孔64的圆孔641的大小设定为,使锁定杆67的垂直杆672插入,并且在该状态下,使支柱2转动时无障碍,另外,插入孔64的长孔642的大小设定为,使锁定杆67的卡止杆671插入时无障碍。
这里,表示桌子100的产品规格的例子。顶板1为木制,使用实木板、胶合板或者将使用废弃材料的颗粒板作为芯材的胶合板,除此之外,也可使用不锈钢等的金属材料或聚乙烯、聚丙烯等的树脂材料等。支柱2使用不锈钢、铝合金等金属制圆筒管。底座61使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除此之外,也可使用聚丙烯、ABS树脂、纤维强化塑料(FRP)等硬质的树脂材料。在使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时,将板材挤压成形等而形成底座61,在使用树脂材料时,通过射出成形或压缩成形等而形成底座61。
接下来,对实施例1的作用进行说明。底座61中,嵌合突起62的底面63形成夹着插入孔64并分别沿着相反方向缓慢扭曲倾斜的螺旋面S1、S1。即,位于图4的插入孔64的上侧的底面63形成为从右端侧沿箭头Y1的方向缓慢扭曲倾斜上升的螺旋面S1,另一方面,位于插入孔64的下侧的底面63形成为从左端侧沿箭头Y2的方向缓慢扭曲倾斜上升的螺旋面S1。这里,螺旋面S1的倾斜角度的范围例如优选1度~8度。在该倾斜角度的范围,卡止杆671容易紧固在螺旋面S1。另外,卡止杆671通过使其下表面与在螺旋面S1上呈放射状设置的多个槽631中的任意一个接合,能够在防止过度紧固的状态下,牢固地紧固(啮合)在所述螺旋面S1,从而在产生突然的冲击或振动等时,所述卡止杆671也很难离开螺旋面S1。即,能够使支柱2牢固地固设在桌子100的顶板1上。
将支柱2从顶板1拆卸时,例如,在将顶板1翻过来的状态下,在沿着支柱2的径向贯通小孔21(参照图1)内插入形成为杠杆的螺丝刀或细杆等,并将所述支柱2向松动方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由此,将卡止杆671与螺旋面S1上设置的所规定的槽631接合,也就是,卡止杆671与螺旋面S1的紧固(啮合)解除,而且,使所述卡止杆671转动到与插入孔64的长孔642一致的位置时,解除支柱2与底座61之间的锁定状态,从而能够容易的将所述支柱2从顶板1拆卸。此时,卡止杆671和螺旋面S1之间,不会因为过度的紧固而发生咬接等,因此,通过将支柱2向松动方向转动而解除卡止杆671和螺旋面S1之间的紧固,从而能够将所述支柱2容易地从顶板1拆卸。
将拆下的支柱2审查并安装在顶板1时,如图2的(b)图所示,将固设于顶板1的底座61的嵌合突起62嵌入到形成于支柱2的顶端部的嵌合孔66,同时将锁定杆67的卡止杆671插入到插入孔64的长孔642,并使其在螺旋面S1的上表面突出。在该状态下,使支柱2向紧固方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卡止杆671沿着螺旋面S1滑动,并利用螺丝的紧固原理将卡止杆671逐渐紧固在该螺旋面S1。另外,使卡止杆671的下表面与设置于螺旋面S1上的呈放射状的多个槽631的任何一个接合时,由此形成阻力,该阻力阻止支柱2沿紧固方向进一步转动,而且,由于卡止杆671牢固地紧固(啮合)在螺旋面S1,因此使所述支柱2能够在顶板1受到突然冲击或振动等而被阻止转动的状态下,被牢固地安装(参照图2的(a)图)。即,卡止杆671并没有与螺旋面S1发生咬接等,而且,以在受到突然的冲击或振动等不发生转动的最适合的紧固力紧固。这样,通过将支柱2向所规定方向稍转动,利用螺丝的紧固原理将卡止杆671和螺旋面S1逐渐紧固,而且通过使所述卡止杆671的下表面与设置于螺旋面S1上的所规定的槽631接合,使卡止杆671和螺旋面S1在防止过度紧固的状态下被牢固的啮合,由于能够以接近大致的一触式操作将支柱2和顶板1牢固地固设,因此即使由于拖拽桌子100等而增加冲击或振动等,也不会使支柱2从顶板1脱离。
另外,锁定杆67通过由不锈钢等金属制成的卡止杆671和垂直杆672构成T字状,但考虑到,在长期连续反复使用过程中,会使卡止杆671向上方弯曲等而变形为Y字状。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增大支柱2的转动角度,利用所谓的拧紧的作用,能够维持支柱2和顶板1之间的牢固的固设状态。即,卡止杆671在发生向上方弯曲等的变形的情况下,在最初得到充分紧固力的紧固位置会发生松动,但由于螺旋面S1在嵌合突起62的底面63形成在大致180度的范围内,如果将支柱2从发生松动的状态进一步向紧固方向转动,通过所谓的拧紧作用可再次得到充分的紧固力。而且,在螺旋面S1上设置有每个按所规定角度呈放射状地多个槽631,如上所述,在将所述支柱2向紧固方向转动时,使卡止杆671的下表面与对应于变形程度的所规定的槽631,即,比最初接合的槽631更靠近螺旋面S1的终端方向位置的所规定的槽631接合,由此形成阻力,阻止支柱2沿紧固方向进一步转动,因此,不会使卡止杆671相对于螺旋面S1实施超出所需的紧固。即,卡止杆671,使对应其变形程度接合的槽631阶梯性变化,而且通过与所规定的槽631接合可阻止支柱2沿紧固方向进一步转动,并且不会使卡止杆671相对于螺旋面S1实施超出所需的紧固,因此,能够防止卡止杆671和螺旋面S1之间发生咬接等,而使支柱2和顶板1很难被快速分解(拆卸)。由于在螺旋面S1的终端部设置有限位器632,因此即使在卡止杆671的变形较大,而使支柱2为超出螺旋面S1的范围(180度以上)转动的状态下,通过使卡止杆671与限位器632接触,能够阻止所述卡止杆671越过螺旋面S1的终端部进入长孔642,而导致从所述长孔642脱离,因此能够防止由于突然的冲击和振动等而解除支柱2和顶板1的固设。
因此,在本发明中,由于在螺旋面S1上以等角度间隔呈放射状设置槽631,在将支柱2向紧固方向转动时,卡止杆671沿着螺旋面S1滑动到与所规定的槽631接合,而且使所述卡止杆671与所规定的槽631接合时,由此形成阻力,阻止支柱2向紧固方向转动。即,以缓慢状态紧固所述卡止杆671和螺旋面S1,直到卡止杆671与所规定的槽631接合,通过使所述卡止杆671与所规定的槽631接合,由此形成阻力,阻止支柱2向紧固方向转动,从而使卡止杆671与螺旋面S1以最合适的紧固力被牢固地紧固。由此,卡止杆671不会相对于螺旋面S1过度紧固,从而不会由于发生咬接等而不能够将支柱2快速分解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卡止杆671和螺旋面S1被牢固地紧固,因此不会由于受到突然的冲击或振动等而使支柱2从顶板1脱离。对于上述结构,同样适用于卡止杆671产生变形的情况。即,在卡止杆671上产生变形时,与所述卡止杆671上没有发生变形的情况相比,将支柱2进一步向紧固方向转动,并进行所谓的拧紧,由此,卡止杆671与比没有发生变形情况下接合的所所规定的槽631更靠近螺旋面S1的终端方向位置的所规定的槽631接合,并由此形成阻力,将支柱2向紧固方向转动,使支柱2以相对于螺旋面S1最合适的紧固力牢固地紧固。也就是说,根据卡止杆671的变形程度使接合的槽631变化,从而使卡止杆671总是以最合适的紧固力牢固地紧固在螺旋面S1。
如上所述,根据具有本发明的固定金属件6的桌子100,开设特卖场等,而后期限过后快速将支柱2从顶板1拆卸分解,能够迅速地向下个会场的准备转移。另外,为了以较小的力进行支柱2的转动动作,可在支柱2的顶端部附近设置小孔21,并使插入该小孔21的形成为杠杆的螺丝刀或细杆等转动。
实施例2
下面参照图5,6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图5是表示实施例2的固定金属件的截面图。图6是表示分解的同样的固定金属件的截面图。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主要不同点是,固定金属件6的固定部610的结构。
如图5的(a)图和图6所示,实施例2的固定部610,通过将向上方凹入的第二底座71与向下方凹入的第一底座61,以各自凹入部相对的方式贴合,从而以如贝壳盖闭合的状态构成。即,上方的第二底座71被稳定在顶板1的凹处,第一底座61从下方以面向与该第二底座71的方式被螺纹连接在顶板1上,通过其面对的凹部之间形成空洞80。所述空洞80收装圆锥台状的螺旋弹簧81,并且该螺旋弹簧81的大径侧与第二底座71的凹状底面72接触,在该螺旋弹簧81的小径侧配置圆盘状的由金属板形成的压板82。第二底座71通过对不锈钢等制成的金属板材挤压成形而形成,除此以外,也可以通过将聚丙烯、ABS树脂、FRP等树脂材料通过射出成形而形成。第一底座61的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底座61相同,另外,转动部620的构成也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在这里省略详细说明。
接下来,对实施例2的作用进行说明。如图5的(a)图所示,在将支柱2安装在顶板1上使用时,通过螺旋弹簧81的排斥力经由压板82将锁定杆67的水平的卡止杆671按压在第一底座61的螺旋面S1上,而且,在使卡止杆671的下表面与设置于螺旋面S1上的所规定的槽631接合的状态下,支柱2被牢固地固设在顶板1上。在将支柱2从顶板1取下时,例如在将顶板1翻转的状态下,向沿支柱2的径向贯通的小孔21(参照图1)插入形成为杠杆的螺丝刀或细杆等,将所述支柱2向松动方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由此,使设置于螺旋面S1的槽631和卡止杆671的接合脱离,从而解除所述卡止杆671和螺旋面S1之间的锁定状态。另外,通过支柱2的转动,使卡止杆671到达第一底座61的插入孔64的位置,所述卡止杆671在通过螺旋弹簧81被向外部按压过程中,与长孔642的内周面啮合。在保持该状态且进一步使支柱2转动时,卡止杆671在与长孔642的内周面啮合不变的状态下,由于杠杆原理而开始松动,最后通过螺旋弹簧81的回复力将卡止杆671从插入孔64的长孔642向外部压出,从而将支柱2从顶板1取下。即,使卡止杆671解除了深入第一底座61的螺旋面S1的锁定状态,从而能够容易地将支柱2从桌子100的顶板1容易地取下。
另一方面,将拆下的支柱2重新安装于顶板1时,如图5的(b)图所示,将固设于顶板1的第一底座61的嵌合突起62嵌入到形成于支柱2的顶端部的嵌合孔66,同时将锁定杆67的卡止杆671插入到插入孔64的长孔642,并使其在由第一底座61和第二底座71形成的空洞80内突出,并与配置于所述空洞80内的压板82接触。在该状态下,使支柱2向紧固方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卡止杆671将介插于第二底座71和压板82之间的螺旋弹簧81压回,卡止杆671随之在螺旋面S1滑动,并利用螺丝的紧固原理将卡止杆671逐渐紧固(嵌入)在该螺旋面S1,而且,在使卡止杆671的下表面与设置于螺旋面S1的所规定的槽631接合时,由此形成阻力,该阻力阻止支柱2沿紧固方向进一步转动,因此能够防止卡止杆671和螺旋面S1被施加超出所需紧固力以上的力,而且,能够在牢固啮合的状态下被锁定(参照图5的(a)图)。即,通过将支柱2向所规定方向稍转动,由于能够防止卡止杆671和螺旋面S1被施加超出所需紧固力以上的力,而且,能够牢固的紧固(啮合),因此,能够以大致的一触式操作将支柱2和顶板1牢固地固设。因此,能够切实地防止由于受到突然的冲击或振动而使支柱2从顶板1脱离,以及发生咬接。另外,与实施例1相同,第一底座61也在其螺旋面S1上设置呈放射状地多个槽631,通过使卡止杆671与所规定的槽631接合,因此形成阻力,从而阻止支柱2向紧固方向转动,因此不会使卡止杆671和螺旋面S1超出所需的紧固,而且,通过将配置于由第一底座61和第二底座71形成的空洞80内的螺旋弹簧81作为缓冲件,可防止卡止杆671和螺旋面S1之间发生咬接,从而可将支柱2和顶板1快速分解。即使在卡止杆671变形的情况下,除了上述效果外,也达到与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
在实施例1、2中,可对(第一)底座61考虑其他的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7进行说明。(第一)底座61的嵌合突起62的底面63,形成为夹着贯穿其中间部的插入孔64,且分别向相反方向缓慢扭曲倾斜的螺旋面S2、S2。即,图7的(a)图中,位于插入穴64的上侧的底面63形成从右端侧沿箭头W1的方向缓慢扭曲倾斜上升的螺旋面S2,另一方面,位于插入穴64的下侧的底面63形成从左端侧沿箭头W2的方向缓慢扭曲倾斜上升的螺旋面S2。这里,螺旋面S2,在从图7的(a)图所示的中心线CL沿箭头W1、W2方向的θ3角度之间以一定的角度缓慢倾斜。随后每隔角度θ4设置阶梯部633为阶梯状(参照图7的(b)图),而且,从中心线CL到角度θ5之间,再以一定角度缓慢倾斜。这里,角度θ3、θ5例如为30度,另外角度θ4例如为5度~15度。另外,在为所述螺旋面S2的最高位置的终端部突出设置半球状的限位器632。所述阶梯部633及限位器632,可在通过对嵌合突起62挤压成型等形成时同时形成。
这样,在螺旋面S2的一部分上按所规定角度间隔设置阶梯部633而形成阶梯状,由此卡止杆671以阶梯方式与螺旋面S2紧固,从而可将其良好地锁定。即,在使支柱2沿紧固方向转动时,卡止杆671在螺旋面S2滑动,并利用螺丝的紧固原理将卡止杆671逐渐紧固在该螺旋面S2,而且,通过跨越设置于所述螺旋面S2的阶梯部633使紧固力呈阶梯性增大。另外,不使所述卡止杆671跨越所规定的阶梯部633而与该阶梯部633接触时,由此形成阻力,该阻力阻止支柱2沿紧固方向的转动。即,卡止杆671在缓慢紧固在螺旋面S2的情况下跨越阶梯部633,形成最适合的紧固力时不跨越阶梯部633而与该阶梯部633接触,由此形成阻力,阻止支柱2向紧固方向的转动,因此防止对所述卡止杆671和螺旋面S2施加超出所需紧固力以上的力,而且能够以牢固啮合的状态锁定。
另外,在使卡止杆671变形的情况下,相对于卡止杆671未变形的情况,使支柱2进一步向紧固方向转动,并通过进行所谓的拧紧操作,使卡止杆671在螺旋面S2滑动,并利用螺丝的紧固原理将卡止杆671逐渐紧固在该螺旋面S2,而且,通过卡止杆671跨越未变形时接触的阶梯部633,进一步跨越多个阶梯部633,而使相对于螺旋面S2的紧固力呈阶梯性增大。另外,所述卡止杆671不越过所规定的阶梯部633而与该阶梯部633接触时,由此形成阻力,从而阻止支柱2沿紧固方向的转动,由此所述卡止杆671和螺旋面S2防止被施加超出所需紧固力以上的力,而且以牢固地啮合状态被锁定。根据本实施方案,由于能够将支柱2快速且牢固地固设在顶板1上,因此,不会发生通过被施加预想不到的冲击或振动,而将支柱2和顶板1之间的锁定状态解除从而导致桌子100分解的现象。另外,卡止杆671通过跨越设置于螺旋面S2的阶梯部633,从而可呈阶梯性被紧固在所述螺旋面S2,而且,通过不跨越所规定的阶梯部633而接触该所规定的阶梯部633,由此形成阻力,从而阻止支柱2沿紧固方向转动,由于在卡止杆671和螺旋面S2之间没有施加超出所需紧固力的力,因此能够切实的防止所述卡止杆671和螺旋面S2之间发生咬接而导致很难快速将支柱2和顶板1分解。
实施例3
下面,参照图8、9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3。图8是实施例3的桌子的立体图,图9的(a)图是顶板的里表面图,同图中的(b)图是底板的俯视图。实施例3和实施例1、2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在支柱2的上端部使用固定金属件6固设顶板1,另一方面,在支柱2的下端部使用固定金属件6固设底板3。
如图8所示,实施例3的桌子200,通过使用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同样的固定金属件6,在支柱2的上端部固设顶板1,而且在下端部固设底板3。另外,由于使用后可以快速地拆卸分解分开为顶板1、支柱2和底板3的3个部件,因此便于搬运或保管。如图9的(a)图所示,在顶板1的里表面测的中间螺纹连接有矩形状的(第一)底座61,支柱2的上端部经由设置于该上端部的转动部620被固设在所述(第一)底座61上。另外,在顶板1的里表面侧贴设有呈从中间部的放射状的4根扁钢11,以加强顶板1的刚性强度。(第一)底座61和扁钢11以深入顶板1的里表面而外观无伸出的状态设置。另一方面,如图9的(b)图所示,在底板3的中间贯通有与里表面侧连通的透孔31,该透孔31面对固定于底板3的里表面侧的(第一)底座61的嵌合突起62,支柱2的下端部经由设置于该下端部的转动部620固设所述(第一)底座61。(第一)底座61在使其嵌合突起62穿过透孔31且稍向底板3表面(上表面)侧突出的状态下,被固设在底板3的里表面。在上述结构的桌子200中,通过使用与实施例1及实施例2相同的固定金属件6,能够将支柱2的上端部容易且牢固地固设在顶板1上,并且,将支柱2的下端部容易且牢固地固设在底板3上,而且,在不使用时,可以将桌子200快速拆解为顶板1、支柱2和底板3。
实施例4
下面,参照图10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4。图10是实施例4的陈列架的立体图。实施例4与实施例1至3的主要不同点在于,使用固定金属件6将支柱2固设在底板3。
如图10所示,实施例4的陈列架300具有左、右各支柱2、2,使用与实施例1及实施例2同样的固定金属件,分别将所述各支柱2、2的下端部固设在底板3。即,将固定金属件6的(第一)底座61通过螺纹连接等固定在底板3上,将支柱2的下端部经由设置于该下端部的转动部620可自由装卸地固设在所述(第一)底座61上。另外,在所述左、右的各支柱2、2上,利用贯穿设置其轴向(上下方向)的多个切口22,通过将搁板5多层架设从而构成陈列架300。上述结构的陈列架300中,通过使用与实施例1及实施例2相同的固定金属件6能够将支柱2容易且牢固地固设在底板3,而且,在不使用时,能够快速将支柱2和底板3分解。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桌子等的家具或陈列架等,也可适用于操作台或办公桌等。

Claims (9)

1.一种支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柱结构中,转动部嵌设于固定部,
构成所述固定部的底座被固设于顶板及/或底板,
在所述底座上突出设置短筒状的嵌合突起,
在所述嵌合突起的底面贯通设置有插入孔,
而且,在所述插入孔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缓慢倾斜的螺旋面,
另一方面,所述转动部附设在支柱的端部,
在所述支柱的大致端部沿直径方向桥状架设有架板,在所述架板的大致中间竖直设置有T字状的锁定杆,
通过使所述固定部的嵌合突起嵌入所述转动部的所述支柱的内周,并使所述T字状的锁定杆的卡止杆插入所述底面的所述插入孔,
且,使所述支柱绕轴转动,
而使所述卡止杆紧固于所述螺旋面,并使所述转动部卡止于所述固定部,
在所述螺旋面以等角度间隔设置有呈放射状的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包括凹状的第一底座和凹状的第二底座构成,
使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各自的凹陷相对而形成空洞,在所述空洞内从第二底座侧向第一底座侧依次配置有螺旋弹簧和压板,而且,
在所述第一底座突出设置有嵌合突起,
在所述嵌合突起的底面贯通设置有插入孔,
在该插入孔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缓慢倾斜的螺旋面,
在所述螺旋面设置有以等角度间隔呈放射状的槽。
3.一种支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柱结构中,转动部嵌设于固定部,
构成所述固定部的底座被固设于顶板及/或底板,
在所述底座上突出设置短筒状的嵌合突起,
在所述嵌合突起的底面贯通设置有插入孔,
而且,在所述插入孔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缓慢倾斜的螺旋面,
另一方面,所述转动部附设在支柱的端部,
在所述支柱的大致端部沿直径方向桥状架设有架板,在所述架板的大致中间竖直设置有T字状的锁定杆,
通过使所述固定部的嵌合突起嵌入所述转动部的所述支柱的内周,并使所述T字状的锁定杆的卡止杆插入所述底面的所述插入孔,
且,使所述支柱绕轴转动,
而使所述卡止杆紧固于所述螺旋面,并使所述转动部卡止于所述固定部,
在所述螺旋面以等角度间隔设置有呈放射状的阶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包括凹状的第一底座和凹状的第二底座构成,
使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各自的凹陷相对而形成空洞,在所述空洞内从第二底座侧向第一底座侧依次配置有螺旋弹簧和压板,而且,
在所述第一底座突出设置有嵌合突起,
在所述嵌合突起的底面贯通设置有插入孔,
在该插入孔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缓慢倾斜的螺旋面,
在所述螺旋面设置有以等角度间隔呈放射状的阶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的间隔为5~15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支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阶梯部的间隔为5~15度。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支柱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螺旋面的终端设置有限位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支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杆的截面形状是圆形。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支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由硬质的树脂材料制成。
CN201380031603.1A 2012-06-13 2013-06-06 支柱结构 Pending CN10436453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33459A JP5875004B2 (ja) 2012-06-13 2012-06-13 支柱構造
JP2012-133459 2012-06-13
PCT/JP2013/003554 WO2013187020A1 (ja) 2012-06-13 2013-06-06 支柱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64537A true CN104364537A (zh) 2015-02-18

Family

ID=49757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1603.1A Pending CN104364537A (zh) 2012-06-13 2013-06-06 支柱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875004B2 (zh)
CN (1) CN104364537A (zh)
WO (1) WO2013187020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17677A (zh) * 2016-11-10 2017-05-10 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桌脚易装配的桌架
CN107257642A (zh) * 2015-02-27 2017-10-17 金钟沅 家具用支架
CN110638204A (zh) * 2018-06-27 2020-01-03 浙江新益申高机械传动有限公司 台面支撑构件及用于该台面支撑构件的锁定件
CN111561608A (zh) * 2020-05-18 2020-08-21 刘传兵 一种市政施工用管线支架
US11304509B2 (en) * 2019-09-06 2022-04-19 Itc Incorporated Pedestal leg assembly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76636B2 (ja) * 2014-04-17 2018-02-07 共進産業株式会社 支柱構造
ITUA20162440A1 (it) 2016-04-08 2017-10-08 Tecno Spa Assieme di giunto per elemento d’arredo ed elemento d’arredo
JP6358587B2 (ja) * 2017-03-13 2018-07-18 創造技術株式会社 室内外用板部材およびテーブル
KR102281394B1 (ko) * 2019-05-21 2021-07-23 전치홍 조임공이 형성된 가구용 다리
WO2021211141A1 (en) * 2020-04-18 2021-10-21 Poppin, Inc. Locking arrangements for furniture components
CN115822235A (zh) * 2022-11-14 2023-03-21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预埋旋转卡扣式连墙件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67160U (zh) * 1987-10-27 1989-04-28
JPH0836910A (ja) * 1994-07-25 1996-02-06 Daiko Denki Kk 照明器具の反射板取付装置
CN201045943Y (zh) * 2007-04-27 2008-04-16 王文骞 家具的改良结构
JP2010178771A (ja) * 2009-02-03 2010-08-19 Kyoshin Sangyo Kk 支柱構造
JP2012100948A (ja) * 2010-11-11 2012-05-31 Kokuyo Co Ltd テーブル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67160U (zh) * 1987-10-27 1989-04-28
JPH0836910A (ja) * 1994-07-25 1996-02-06 Daiko Denki Kk 照明器具の反射板取付装置
CN201045943Y (zh) * 2007-04-27 2008-04-16 王文骞 家具的改良结构
JP2010178771A (ja) * 2009-02-03 2010-08-19 Kyoshin Sangyo Kk 支柱構造
JP2012100948A (ja) * 2010-11-11 2012-05-31 Kokuyo Co Ltd テーブル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57642A (zh) * 2015-02-27 2017-10-17 金钟沅 家具用支架
CN106617677A (zh) * 2016-11-10 2017-05-10 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桌脚易装配的桌架
CN110638204A (zh) * 2018-06-27 2020-01-03 浙江新益申高机械传动有限公司 台面支撑构件及用于该台面支撑构件的锁定件
US11304509B2 (en) * 2019-09-06 2022-04-19 Itc Incorporated Pedestal leg assembly
CN111561608A (zh) * 2020-05-18 2020-08-21 刘传兵 一种市政施工用管线支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256997A (ja) 2013-12-26
WO2013187020A1 (ja) 2013-12-19
JP5875004B2 (ja) 2016-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64537A (zh) 支柱结构
US8403284B2 (en) Pallet assembly
US20160051044A1 (en) Shelving brace
US20070227994A1 (en) Build-Up Furniture
US20190159588A1 (en) Furniture with structural support
KR102075150B1 (ko) 무볼트 조립식 앵글 구조체와 이를 이용한 앵글 조립체
US20220125194A1 (en) Connection assembly for connecting a support member to a work surface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CN102578804A (zh) 可拆卸桌子
KR102092858B1 (ko) 가구용 철재 프레임 연결구조
US6338592B1 (en) Article connector
US20040041064A1 (en) Leg support for furniture
JP5438701B2 (ja) 支柱構造
KR200487788Y1 (ko) 행거용 지주받침대
US11524813B2 (en) Mounting plate for fixed, track, and swiveling casters
JP4910097B2 (ja) 棚装置
JP3813976B1 (ja) クサビ式組立て構造
KR200473219Y1 (ko) 선반 고정핀 및 그 선반 고정핀을 이용한 조립식 선반 조립체
US20150305539A1 (en) Trophy Interlocking Connector
CN201243794Y (zh) 家具支承组件
CN207161503U (zh) 可折叠布菲台用卡接件
JP2017153514A (ja) 棚装置
JP4524114B2 (ja) 陳列棚等における棚板の架設構造
KR101837007B1 (ko) 테이블 프레임의 연결부재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테이블
CN102536977B (zh) 直角连接装置
JP3422207B2 (ja) 棚連結具とその棚連結具を使用した棚間の連結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2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