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20979B - 包含至少一种着色剂和至少一种多糖的组合的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包含至少一种着色剂和至少一种多糖的组合的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20979B
CN104320979B CN201380019820.9A CN201380019820A CN104320979B CN 104320979 B CN104320979 B CN 104320979B CN 201380019820 A CN201380019820 A CN 201380019820A CN 104320979 B CN104320979 B CN 1043209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oring agent
polysaccharide
dye compositions
mixture
anthocyanid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1982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20979A (zh
Inventor
金志进
师锦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 P C (Beijing) Plant Pharmaceutical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 P C (Beijing) Plant Pharmaceutical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 P C (Beijing) Plant Pharmaceutical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E P C (Beijing) Plant Pharmaceutical 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3209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209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209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209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7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61K8/73Polysaccharides
    • A61K8/731Cellulose; Quaternized cellulose deriva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30Macromolecular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e.g. inorganic polyphosphates
    • A61K47/36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gums, starch, alginate, dextrin, hyaluronic acid, chitosan, inulin, agar or pect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9/00Foods or foodstuffs containing additiv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9/30Foods or foodstuffs containing additiv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containing carbohydrate syrups; containing sugars; containing sugar alcohols, e.g. xylitol; containing starch hydrolysates, e.g. dextr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5/00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Food or foodstuffs obtained thereby; Materials therefor
    • A23L5/40Colouring or decolouring of foods
    • A23L5/42Addition of dyes or pigment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optical brighte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5/00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Food or foodstuffs obtained thereby; Materials therefor
    • A23L5/40Colouring or decolouring of foods
    • A23L5/42Addition of dyes or pigment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optical brighteners
    • A23L5/43Addition of dyes or pigment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optical brighteners using naturally occurring organic dyes or pigments, their artificial duplicates or their deriva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7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61K8/73Polysacchar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10General cosmetic u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40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functional or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particular ingredients
    • A61K2800/42Colour properti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包括着色剂和多糖的组合的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着色剂总质量和多糖总质量的比例范围是5000:1~1:5000。该着色剂为合成或天然的着色剂。所述多糖通过多糖和着色剂的组合提供有色的沉淀。

Description

包含至少一种着色剂和至少一种多糖的组合的组合物
相关申请的参考文献
本申请主张下述专利的优先权:发明名称都为“包含至少一种着色剂和至少一种多糖的组合的组合物”,分别于2012年4月19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1/635,594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和于2013年3月14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1/783,578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以及名称为“包含至少一种着色剂和至少一种多糖的组合的组合物”,于2013年3月15日提交的专利号为13/840,005的美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且上述专利的内容被一律全部并入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记载了包含着色剂和多糖的组合的可分散的着色剂。详细地说,本发明提供包含着色剂和多糖的组合的可分散的着色剂,该着色剂用于任何传统着色剂,包括色素和色淀颜料等可应用的应用中,特别地,本发明还用于食品、糖果、化妆品、玩具和医药产品等的生产中。
背景技术
着色剂是由于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导致反射或透射光颜色变化的材料。一般来说,着色剂被广泛应用于着色油漆、油墨、塑料、纺织品、化妆品、食品和其他材料。
着色剂应用中的问题是:许多着色剂,尤其是天然着色剂,或多或少为水溶性的,它们若在含水环境中会泄漏和“渗出”(即,颜色从基底向环境的扩散),这在许多应用中存在问题。
着色剂应用中的另一个问题是:许多着色剂,尤其是天然着色剂,具有较差的热/光稳定性,成为很多应用方面的障碍,如食品、糖果、化妆品、玩具、药品等的生产方面。
为了解决着色剂的上述技术问题,色淀得到了开发。色淀是将水溶性着色剂在相应的难溶基质或基底上沉淀而成的色素添加剂,所述基底包含但不限于氧化铝、氧化锌、碳酸钙或滑石。色淀通过分散于介质中产生颜色,与纯着色剂相比,色淀拥有优越的不透明性和优良的热/光稳定性。其中,与附加于其他基底上的色淀相比,铝色淀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而被常规应用。
铝是地壳中第三大元素,也是地壳中最丰富的金属。铝对人类的影响已有广泛的研究,尽管如此,但是这些研究中很少表明铝对普通人群有剧毒,鉴于铝元素在环境和商业中的广泛存在,其对健康的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
文献报道长期暴露于铝中可导致系统毒性反应,主要影响胃肠道,且会导致神经和骨骼发生反应。经检测可知会有部分毒性蓄积在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中,且在肾功能下降的患者中,其毒性增强。由于铝和钙在生理吸收过程中存在竞争,因此在早产儿或伴随生长障碍的婴幼儿中观察到膳食中铝含量的增加将致使阻碍骨的矿化(导致骨质疏松)。
高剂量的铝将导致神经毒性,且可能与血脑屏障功能的变异有关。一小部分人对铝过敏,并且,在接触或摄取含铝产品如除臭剂或抗酸剂时产生接触性皮炎、消化功能紊乱、呕吐或其他症状。对于不过敏的人群,铝不像重金属那样有毒性,但仍有证据表明若过量食用会产生部分毒性。此外,铝盐可促进实验室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中雌激素相关基因的表达。铝盐的雌激素样作用使其被归入金属雌激素物质类。
铝在止汗药或着色剂、如铝色淀、和/或食品添加剂中的添加在一些科学领域存在争议。食品中的铝比水中的铝可被更有效地吸收。已有研究者担忧止汗药中的铝可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对铝元素是否与阿尔茨海默氏症的诱因相关联也有争议。据阿尔茨海默氏病协会报道,药学和科学界压倒性的观点为:目前的研究并不能令人信服地证明铝和阿尔茨海默氏病之间的因果关系。然而,有一些研究,如PAQUID队列,引用铝暴露作为阿尔茨海默氏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鉴于上述对铝毒性的观点,许多国家和组织已决定对食品添加剂,尤其是着色剂中的铝规定一个上限值。
因此,需求与铝色淀相比性能相同或比其更加优越、并可克服含铝色淀的一项或多项缺陷,如毒性的可替代的铝色淀用着色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包括着色剂和多糖的组合的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着色剂总质量占多糖总质量的比例范围是5000:1~1:5000。一方面,着色剂含义是非常广泛的,且包含合成或天然的着色剂。一方面,多糖含义是非常广泛的,且在多糖和着色剂的组合中提供有色的沉淀。
可分散的着色剂可以是着色剂和多糖之间通过吸收、吸附、络合、螯合、氢键、范德华力相互作用,渗透,静电作用,亲水/亲水、疏水/疏水、亲水/疏水域相互作用,涂布,包覆等形成的产物。一般可分散的着色剂从反应混合物中沉淀后形成固体材料以进一步加工。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个纯天然的方法以及相应的组合物,使水溶性颜料不溶于水,以用于亲脂环境中。例如,本文提供的方法和组合物,从不能用于亲油脂肪/固相环境中的水溶性颜料(如甘薯红、红花黄)制备得到水溶性的不溶物。众所周知,水溶性颜料不可用于亲脂/脂肪环境中。尽管乳化技术已应用于某些领域,但乳化技术中表面活性剂对获得稳定的基质至关重要,而本文提供的该技术避免了以往水溶性颜料用于脂肪/亲脂环境或固相基质时为形成稳定溶液而需要表面活性剂或乳化剂。
经研究还发现,对本文描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进行第二步后续处理,将对从该处理中分离得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赋予进一步的优越性能,所述后续处理是指在溶剂中或以固相形式,在高于约85℃到约150℃的升高的温度下,如85℃到约120℃,进行煮沸或回流处理(根据溶剂的沸点)。或者说,可将可分散的着色剂在有水或无水条件下置于加热环境下处理,在低于可分散的着色剂的熔点或降解点的温度,如从约85℃到约200℃,或从约85℃到约150℃,或从约85℃到约120℃。并不局限于理论,一种观点认为后续升温步骤使得可分散的着色剂形成胶状,以提供热处理的可分散的着色剂。此产物为油溶性。一方面,所述多糖为淀粉、淀粉衍生物或交联淀粉。
本发明不仅将水溶性颜料的应用扩展至不同的环境,如亲油性环境,且在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改进了颜料的性能,所述颜料包括天然颜料,合成颜料,水溶性颜料和油溶性颜料,所述性能包括稳定性、可分散性、均匀性、抗渗色性、着色性能(对物质进行着色的能力和适用性)、颜料色彩的亮度,在烹饪或烘烤后的褪色现象的减弱或消失,一般与水溶性颜料相关的气味的减少或消失等。
本文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也可应用于许多传统着色剂可应用的领域,例如食品、药物、颜料、油漆、化妆品、染料等。特别地,特殊可分散的着色剂,天然色素和可食用载体的组合,符合很多国家监管规定,可应用于食品、药品等很多领域。
附图说明
本专利或申请文件包括至少一个彩色附图。在符合要求和支付必需费用的前提下,包含彩色附图的专利副本或专利申请公开文本将由专利局提供。
图1为花生油中可分散的甘薯红粉末着色剂与甘薯红粉末的比较。
图2为与葵花籽油和可分散的着色剂混合0小时的合成和天然颜料的结果。
图3为图2的放大图。
图4为图2的放大图。
图5为与葵花籽油和可分散的着色剂混合24小时的合成和天然颜料的结果。
图6表明,经24小时后,CD-SP和CD-S仍充分分散于葵花籽油中,几乎无沉淀,系统仍保持其原始颜色,而传统合成颜料和天然颜料在葵花籽油中基本沉淀,且系统变为透明色。
图7表明用SP-S和CD-SP可获得均匀的着色系统,而用SP则无法得到均匀的着色系统。
图8表明1小时后,SP-S系统中着色剂发生沉淀,SP-S系统的颜色变淡,而CD-SP系统仍保持其原始颜色。
图9表明经15小时后,SP和SP-S系统中着色剂基本沉淀,且系统变为无色,而CD-SP中着色剂几乎未发生沉淀。
图10表明在0小时,用AB-S和CD-AB可获得均匀的着色系统,而用AB则无法获得均匀的着色系统。
图11表明1小时后,着色剂沉淀于AB-S系统中,且SP-S系统变色,而CD-AB系统保持其原始颜色。
图12表明15小时后,AB和AB-S系统中着色剂基本沉淀,且系统颜色发生明显变化,而CD-AB系统中着色剂极少沉淀。
图13为本发明所述含可分散的着色剂的各种食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将着色剂和多糖组合,出人意料地提供具有优越性能的着色剂,所述优越性能例如高的热/光稳定性,高分散性,无渗色性,无毒性等。可以考虑此组合使产生糊化。
本发明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为纯天然着色剂。将水溶性着色剂经处理后变为不溶性,以用于脂肪性、亲油性、无水环境中。本发明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即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油。本发明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可充分分散于水性和油性(亲油性)环境中。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这种独特的材料可被称为“可分散的着色剂”、“分散性着色剂”或“分散性染料”,因为它们与人造纺织纤维的染色过程中,分散于水溶液的非水溶性染料同类。一方面,本发明所述着色剂可以是花青素,另一方面,所述组合可以是天然颜料如花青素,和可食性载体如淀粉的组合。
此外,本发明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符合欧盟第1907/2006条例第31款的规定。
因此,从广义上来说,本发明提供了包括着色剂和多糖的组合的可分散的着色剂,可被有效应用于传统着色剂如颜料和色淀通常被应用的领域。具体来说,本发明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还可被有效应用于食品、糖果、化妆品、玩具、药品等生产领域。
本发明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中着色剂和多糖只要能形成稳定的组合,则着色剂的总质量和多糖总质量的比例无具体限制。一方面,此比例的范围可以为1:5000-5000:1,特别的范围为1:1000-1000:1,更特别的范围为1:100-100:1,最特别的范围为1:10-10:1,例如,着色剂和多糖的比例可以为1:5000,1:500,1:200,1:100,1:50,1:10,1:1,10:1,50:1,100:1,200:1,500:1,1000:1和5000:1。
本发明中所述术语“着色剂”是指任何由于对波长的选择性吸收而导致反射或透射光颜色变化的材料。所述着色剂根据其来源不同,可被归类于合成着色剂和天然着色剂,颜料、油漆、染料、油墨等。
所述合成着色剂包括但不局限于水溶性或油溶性着色剂。水溶性着色剂包括诸如苋菜红、日落黄、赤藓红、柠檬黄、新红、靛蓝和亮蓝等。油溶性着色剂包括诸如苏丹III的那些着色剂。
所述天然着色剂包括但不局限于:类胡萝卜素,如红辣椒色、胭脂树红、栀子黄等;黄酮类化合物,如紫苏色、玉米黄、红花黄、甘蓝红色素、甘薯红色素、紫胡萝卜色素、接骨木色素、野樱莓色素、红心萝卜色素、葡萄皮色素、覆盆子色素、黑醋栗色素等;醌类色素,如胭脂虫着色剂、胭脂红酸、紫胶红染料等;卟啉着色剂,如叶绿素等;甜菜红色素,如甜菜红等;二酮类着色剂,如姜黄素等;红曲霉色素,如红曲色素等;焦糖色素,如焦糖等;栀子花色素,如栀子蓝等;和藻青蛋白着色剂,如螺旋藻蓝色,花青蓝(Anthoblue);叶绿素铜钠;甜菜根红;黑色素;辣椒红;叶黄素;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等。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方面,来自植物或动物的提取物、浓缩物或产生的汁液可作为天然着色剂。用于本发明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的来自植物的提取物、浓缩物或汁液包括但不限于,来自藏红花、红花,栀子花、越桔、甘薯、红球甘蓝、胡萝卜、葡萄、万寿菊、芝麻、甜菜根、红辣椒、胡萝卜、西红柿等。
所述“提取物”是指从植物原料,如树叶、树枝、树皮、根、茎、种子、花卉、浆果、果实、果汁获得的物质,例如用常规的分离方法从上述适当的植物原料中提取,当然,并不局限于上述原料。特别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熟知有很多方法可用于花色素苷的提取。其中,诸如专利号为5,817,354的美国专利、专利号为5,200,186的美国专利、专利号为5,912,363的美国专利、专利号为4,211,577的美国专利、专利号为4,302,200的美国专利中记载了这些方法的一部分(每个通过引用的方式被合并)。
合适的含花色素苷植物的例子包括但不局限于果实、蔬菜、花卉和从由下述植物组成的群中选取的其他植物:大叶槭树、挪威枫、金虎尾、筋骨草、苹果、杏、极地苺(Artictbramble)、鳄梨、香蕉、伏牛花、大麦、四季秋海棠(Begonia semperfiorens)、雏菊、白芨、欧洲越桔、豆豉、黑豆、黑色土豆、蓝色土豆和紫色土豆、黑莓、蓝莓、笃斯越桔、博伊森树莓、荞麦、可可、茶树、金丝雀草、高加索蓝莓、腊梅、芹菜、甜樱桃、樱桃、桂樱、菊苣,韭菜、花楸果、欧亚山茱萸、矢车菊、枸子属植物、越橘、酸果蔓、岩高兰、菊花、锁阳、大丽菊、矮接骨木、鹿果、石斛兰、矮化山茱萸、紫松果菊、茄子、接骨木、蚕豆(fababean)、八角金盘、费约果、无花果、大蒜、大丁草、人参、朝鲜蓟、醋栗、葡萄、番石榴、山楂、木槿或洛神葵、玫瑰茄(HibiscusSabdaiffa)、高丛蓝莓、蜀葵、忍冬、圆叶牵牛、玉蝉花、黑墨树、菊芋、印度山竹子、卡特兰、小扁豆、大杨莓、白羽扇豆、荔枝、玉蜀黍、芒果、山竹、马魁、紫罗兰、绿绒篙、圣诞树、粟、灰山莓、桑椹、桃金娘、橄榄、洋葱、桔子、樱花、西番莲果、豌豆、桃子、花生、梨、紫苏属、矮牵牛花、蝴蝶兰、朴叶扁担杆(Phalsa)、牵牛花、凤梨、阿月浑子树、李子、石榴、芦苇、紫色胡萝卜、温柏、兔眼越橘、小萝卜、红醋栗和黑覆盆子、红树莓和黑树莓、红球甘蓝、水稻、大黄、玫瑰果、黑麦、藏红花、瓶子草、荚迷、贞兰(Sophronitis coccinea)、高粱、臼莓(sparkleberry)、草莓、野草莓(Fragada Vesca)、甘蔗、向日葵、甜樱桃、甘薯、番茄、罗望子、芋头、酸樱桃、格里吉型郁金香(Tulip greigii)、芜菁甘蓝、睡莲、锦带花、小麦、茭白、美女樱、山药及其混合物。
尽管文献中已有数千种花色素苷的提取物,但这些都应被视为包含在本发明说明书的范围内,可适用的比较重要的花色素苷提取物的例子包括欧洲越桔提取物、黑醋栗提取物、酸果蔓提取物、黑大豆提取物、越橘提取物、蓝莓提取物和两种或多种上述物质的混合物。
所述提取物通常需经各种方法浓缩后形成富含花色素苷的溶液。例如,可用超滤方法依赖分子量截留来去除不需要的组分,过滤的滞留物可储存为液体或,例如,通过下述方法进一步浓缩为粉末:喷雾干燥、冷冻干燥、闪蒸干燥、流化床干燥、环式干燥、托盘干燥、真空干燥、射频干燥或微波干燥。最后,所述提取物应包含至少10%重量份的花色素苷内含物。商用花色素苷的来源包括印第安纳州的韦恩堡的Artemis International公司。商品花色素苷提取物应包含至少10%重量份的花色素苷。因此,所述提取物包括花色素苷和其他植物材料,如其他的黄酮类物质、糖等。
花色素苷提取物可用本领域熟知的一种或多种方法进一步提纯,例如色谱法、凝胶色谱法、高性能液相色谱法、结晶、亲和色谱法、分配色谱法或类似方法。可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来进行具体花色素苷的鉴定,包括应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化学降解、色谱分析法和光谱法,特别地,用同核、异核二维核磁共振技术来表征分离后的花色素苷化合物。
术语“提纯”和“分离”用来指涉及从上述花色素苷提取物中提纯和/或离析出一种或多种花色素苷。再利用本领域已知的常规方法,可将花色素苷提取物中的各组分分离成为纯化物。一方面,花色素苷提取物用本领域公知的手段将其基本纯化并分离,所得纯化物的纯度(按重量计算)一般至少约90%,特别至少约95%,最特别至少约99%,甚至更特别至少约99.9%(例如约100%)。
花色素苷提取物包含一种或多种花色素苷和/或从下述物质的组中选取的花色素:芍药花青素、花青素、花葵素、翠雀素、3'-甲花翠素、二甲翠雀素、芹黄素(apigenindin)、橙苷色素、锦葵色素(capensinidin)、欧天芥菜色素、三甲花翠素、6-羟基花青素、木樨黄定、5-甲基花青素、美丽天人菊色素、松香色素、三策啶及上述物质的衍生物或混合物。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花色素苷和花色素选自下述物质的组中物质:花青素、芍药花青素、二甲翠雀素、3'-甲花翠素、翠雀素、它们的糖苷衍生物和混合物。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提取物包括至少一个基于花青素的花色素苷。
可用于本发明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的花色素苷包括但不局限于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基芸香苷、花青素-3-龙胆二糖苷、花青素-3-芸香糖苷、花青素-3-苯乙腈葡糖苷、花青素-3-苯乙腈葡糖苷-5-葡糖苷、花青素-3-半乳糖苷、芍药素-3-芸香糖苷、芍药素-3-葡糖苷、芍药素-3-半乳糖苷、芍药素、花青素、花青素-3槐糖苷、花葵素、翠雀素、翠雀素-3-葡萄糖苷、翠雀素3-半乳糖苷、3'-甲花翠素、3'-甲花翠素-3-葡糖苷、3'-甲花翠素-3半乳糖苷、二甲翠雀素、二甲翠雀素-3-阿拉伯糖苷、二甲翠雀素-3-葡萄糖苷、二甲翠雀素-3-半乳糖苷、山奈酚、橘皮苷、龙胆翠雀花素、桔梗花色苷、瓜叶菊素(cinerarin)及其类似物。
不同植物来源的花色素苷的适合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下述物质:大叶槭,花青素衍射物,挪威槭,花青素-3-(2”,3”-双没食子酰-β-吡喃葡萄糖(3%),花青素3-(2”-没食子酰-β-吡喃葡萄糖(37%),花青素3-β-吡喃葡萄糖苷(60%),金虎尾,金虎尾,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紫唇草,花青素3-(二-对-香豆酰)槐糖苷-5-葡糖苷,苹果,海棠,花青素3-半乳糖苷,花青素3-半乳糖苷,花青素3-阿拉伯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阿拉伯糖苷,花青素3-木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木糖苷,杏,杏,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北极树莓(Artic bramble),悬钩子属,鳄梨,鳄梨属,乙酰花青素3,5-二葡萄糖苷,花青素3-半乳糖苷,花青素3-半乳糖苷,香蕉,野芭蕉,拔蕉/野蕉,小檗属(Barberrv),小檗属,花青素-葡糖苷,花青素-葡糖苷,大麦,大麦,花青素和氯化糖苷,豆,菜豆(Pheseolus vulgaris)(几个品种),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5-二葡萄糖苷,四季秋海棠,花青素衍生物,红山茶(Benibana-cha),茶,花青素3-O-β-D半乳糖苷,花青素3-O-β-D-半乳糖苷,雏菊,3花青素3-衍生物,白芨,乙酰化花青素3,7,3’-三葡萄糖苷衍生物,越桔,欧洲越橘,阿德弥斯植物(Artemis/Iprona),意迪那植物原料(Indena),花青素-3-半乳糖苷(22%),花青素-3-半乳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9%),花青素-3葡糖苷,黑豆,菜豆,花青素-3葡糖苷(96%),花青素-3葡糖苷,黑莓(欧洲及美洲),黑莓(Moriferiveri),欧洲木莓/露莓,美洲黑莓,高大黑莓,沙黑莓,长毛根螨,长毛根螨(R.trivials),花青素-葡糖苷(70-100%),花青素-葡糖苷,花青素-芸香苷,黑葡萄,很多种类,黑马铃薯,马铃薯,花青素-葡糖苷,黑树莓,黑帽莓,花青素-森布双糖苷(20%),花青素-森布双糖苷,花青素-木糖基芸香苷(40%),花青素-葡糖苷,花青素-葡糖苷(17%),花青素-芸香苷(23%),黑大豆,大豆,花青素-3葡糖苷(96%),花青素-3葡糖苷,蓝莓,5种常见的蓝莓种(Five common Vaccinium spp),花青素-葡糖苷(3%);花青素-葡糖苷,花青素-半乳糖苷(3%),花青素半乳糖苷,花青素-阿拉伯糖苷(3%),花青素-3-阿拉伯糖苷,笃斯越橘,笃斯越橘,花青素-3-葡糖苷(14%),花青素3葡糖苷(14%),花青素-阿拉伯糖苷(10%),花青素-3-阿拉伯糖苷(10%),花青素-3-半乳糖苷(6.5%),花青素-3-半乳糖苷(6.5%),博伊森莓,新西兰,花青素-3-槐糖苷(44.5%),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26.4%),花青素-3糖基芸香苷(25.8%),花青素-芸香苷(3.3%),荞麦,荞麦属(Fagopyrumspecies),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半乳糖苷,花青素-3-半乳糖苷,可可树,可可,花青素3-葡糖苷(疑似),花青素-3-葡糖苷(疑似),芹菜,芹菜属,月桂樱,月桂樱,花青素-3-阿拉伯糖苷,花青素-3-阿拉伯糖苷,菊苣,菊苣(Cichorium intybus),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细香葱,北葱(Allium schoenoprasum),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乙酰葡萄糖苷,花青素3-(6丙二酰基葡萄糖苷),花青素3-(3,6二丙二酰基葡萄糖苷),阿隆尼亚苦味果,黑果腺肋花楸,阿德弥斯植物(Artemis/lprona),花青素-3-半乳糖苷(64.5%),花青素-3-半乳糖苷,花青素-3-阿拉伯糖苷(28.9%),花青素-3阿拉伯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2.4%),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木糖苷(4.2%),花青素-3-木糖苷,咖啡,小果咖啡,红波旁植物(cn.Bourbon Vermelho),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5-二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枸子,枸子属。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半乳糖苷,花青素3-芸香苷,花青素3半乳糖苷,植物越橘或越橘,越桔(V.vitis-idaea),花青素3-半乳糖苷,花青素3-阿拉伯糖苷,花青素3-半乳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阿拉伯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腊梅,花青素3-O-葡糖苷,花青素-3-O-葡糖苷,乙酰花青素3-0-葡糖苷,花青素葡糖苷,花青素(美国和欧洲),蔓越橘,蔓越莓,花青素-半乳糖苷(16-24%),花青素-半乳糖苷,蔓越莓/小红果,花青素-阿拉伯糖苷(13-25%),花青素阿拉伯糖苷,岩高兰,岩高兰,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5-二葡萄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芸香苷,花青素3-槐糖苷,菊花,菊花(DendranthemaGrandiflorum),花青素3-O-(6’-O-丙二酰-β-吡喃葡萄糖苷,醋栗(红的和黑的),红茶藨子(Ribes rubrum),黑茶藨子(R.nigrum),花青素-葡糖苷(2-10%),花青素-葡糖苷,花青素接骨木二糖苷,花青素-芸香苷(8-17%),花青素-接骨木二糖苷(9-31%),花青素-槐糖苷(4-9%),花青素木糖基芸香苷(28-73%),花青素葡萄糖基芸香苷(14-28%),红花花青素(Cyneinonurn coccineum),花青素3-O-葡糖苷(92%),花青素3-O-葡糖苷(92%),花青素3-O-(6-O鼠李糖基葡萄糖苷(8%),矮接骨木,矮接骨木(Sambucus ebulus),花青素3-木糖基葡萄糖苷,花青素3-接骨木二糖苷,花青素3接骨木二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接骨木二糖苷-5-葡糖苷,花青素3,5二葡萄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阿拉伯糖葡萄糖苷,石斛兰,石斛兰属,花青素衍生物,御膳桔,瑞典祙木(Comus suecica),花青素3-葡糖苷(4%),花青素3-葡糖苷(4%),花青素3-半乳糖苷(16%),2花青素衍生物(80%),紫錐菊,紫錐菊(Echinacea spp),接骨木,西洋接骨木(Sambucus nigra),阿德弥斯植物(Artemis/Iprona),花青素-3-葡糖苷(42%),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接骨木二糖苷(43%)花青素-3,5-二葡萄糖苷(2%),花青素-3接骨木二糖苷-5葡糖苷(9%),龙胆,花青素3-O-β-D-葡萄糖苷和3种其他衍生物,花青素3-O-β-D-葡糖苷,八角金盘,花青素3-半乳糖木糖苷,非油果,凤榴,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无花果,无花果,花青素3-鼠李糖葡萄糖苷,花青素3,5-二葡萄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连翘,长柄茅膏菜(intermedia cv),金钟连翘(Spring Glory),花青素衍生物,大蒜,百合科植物大蒜(Allium sativum),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单乙酰化花青素3-葡糖苷,三乙酰化花青素3-葡糖苷,人参,人参(Panax ginseng),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s),花青素3-O-β-D-吡喃木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朝鲜蓟,菜蓟(Cynara scolymus),花青素3-咖啡酰葡萄糖苷,花青素3-咖啡酰槐糖苷,花青素3-二咖啡酰槐糖苷,醋栗,糖茶属(Ribes spp),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芸香苷,葡萄,欧洲葡萄(Vinis vinifera),花青素3-单葡萄糖苷,花青素3-单葡萄糖苷,花青素3-单葡萄糖苷-乙酸酯,花青素3-单葡萄糖苷-p-香豆酸酯,番石榴,番石榴(Psidium guajavica),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山楂,山楂属(Crataegus spp),花青素3-半乳糖苷,花青素3-半乳糖苷,花青素3-阿拉伯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木槿或洛神葵,玫瑰茄(Hibiscus sabdariffa),花青素-接骨木二糖苷(30%),蜀葵,蜀葵(Althaea rosea),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芸香苷,花青素3-葡糖苷,其他花青素葡萄糖苷,金银花,匍枝亮叶忍冬(Lonicera nitida),花青素3-芸香苷,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葛尾属,花菖蒲,花青素3RG,花青素3RG5G,花青素3Rgac5G,五爪金龙紫花(Ipornoea purpurea),六乙酰化花青素3-槐糖苷-5葡糖苷,瓜哇李,爪哇李(Mytciana jaboticaba),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洋葱,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印度植物藤黄(Kokum),印度藤黄,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接骨木二糖苷,花青素3-接骨木二糖苷,卡特兰霓虹灯(Laelioeattleya cvMini purple),乙酰化花青素衍生物,莴苣(Lactuca saliva),花青素3-O-(6”-丙二酰葡萄糖苷),罗甘莓植物,见露莓(Rubus loganbaccus),花青素-槐糖苷(48.1%),花青素-葡糖苷,花青素-葡糖苷(21.6%),花青素-芸香苷(6.2%),羽扇豆,羽扇豆属(Lupinus spp),花青素糖苷,目前已确认的荔枝(Lychee),中国荔枝(Litchi chinensis),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半乳糖苷,花青素3-芸香苷,花青素3半乳糖苷,玉米,玉蜀黍(Zea mays),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6”-丙二酰葡萄糖苷)花青素,丙二酰葡萄糖苷3(3”,6”二丙二酰-葡萄糖苷),芒果,芒果(Mangifera indica),(花青素糖苷,莽吉柿,莽吉柿(Garcina mangostana),花青素3-槐糖苷,,花青素3-糖苷,花青素3-糖苷,智利酒果,智利酒果(Aristotella chilensis),花青素3-,5-二葡萄糖苷,紫罗兰,四酰化花青素-3-接骨木双糖苷-5-葡糖苷,稷,珍珠粟(Pernnisetum americanum),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花楸果,山梨属,花青素3-半乳糖苷,花青素3,5-二葡萄糖苷,花青素3-β-D吡喃葡萄糖苷,桑葚,黑桑,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萄糖苷,花青素3,5-二葡萄糖苷,花青素3-芸香苷,花青素3-槐糖苷,爱神木果实,香桃木(Myrtus communis),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二葡萄糖苷,橄榄,木樨榄,花青素3-芸香苷,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衍生物,洋葱,洋葱(Allium sepa),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二葡萄糖苷,花青素3-3-二葡萄糖苷(laminarioside),橙子,橙子(Citrus sinensis),花青素3-葡糖苷(95%),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5-二葡萄糖苷,西番莲果,百香果,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豌豆,豌豆(Pisum sativurn),花青素3-槐糖苷,花青素3-接骨木二糖苷-5-葡糖苷,桃,桃(Prunus persica),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芸香苷,花青素衍生物,花生,花生(Arachis hypogaea),花青素葡糖苷,梨,西洋梨(Pyrus communis),花青素3-半乳糖苷,花青素3-半乳糖苷,花青素3-阿拉伯糖苷,花青素3-阿拉伯糖苷,紫苏,紫苏(Perilla frutescens),花青素3,5-二葡萄糖苷,花青素3,5-衍生物,矮牵牛花,花青素3-芸香苷,捕鱼木,扁担杆(Grewia spp),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菠萝,凤梨(Anans comosus),花青素3-半乳糖苷,花青素3-半乳糖苷,阿月浑子,阿月浑子(Pistacia vera),芦苇(Pragmites australis),花青素-3衍生物,李子,2000亚种,15种,花青素-葡糖苷(37%),花青素葡糖苷,花青素-芸香苷(45%),石榴,石榴(Punica granatam),花青素-葡糖苷(30%),花青素-葡糖苷,花青素-二葡萄糖苷(17%),紫胡萝卜,野胡萝卜(Daucus carota),花青素-葡糖苷,花青素-葡糖苷,花青素-葡萄糖基半乳糖苷,花青素-半乳糖苷,花青素-二半乳糖苷,花青素-半乳糖苷,榅桲,榅桲(Cydonia oblonga),花青素榅桲(oblonga),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5-二葡萄糖苷,花青素衍生物,萝卜,萝卜(Raphanus sativus),酰化花青素3-槐糖苷-5-葡糖苷,酰化花青素3二葡萄糖苷-5-葡糖苷,红球甘蓝,紫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花青素糖苷,芦苇,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6"-,丙二酰葡萄糖苷),花青素3(3",6"二丙二酰-葡萄糖苷),洋葱,洋葱(Allium cepa),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酰化花青素3-葡萄糖苷衍生物,红矮牵牛花,碧冬茄属(Petunia spp),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槐糖苷,红树莓,覆盆子(Rubus idaeus),花青素葡萄糖苷(17%),花青素-葡糖苷,花青素-芸香苷(7%),花青素-槐糖苷(50%),花青素基葡萄糖芸香苷(26%),花青素-二葡萄糖苷,大黄,大黄(Rneumspp),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芸香苷,稻,稻属(Oryza spp),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鼠李糖苷,花青素3,5-二葡萄糖苷,刺玫果,犬蔷薇(Rosa canina),花青素3-芸香苷,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5-二葡萄糖苷,黑麦,黑麦(Secale cereale),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鼠李糖基葡萄糖苷,花青素3-鼠李糖二葡萄糖苷,花青素3-芸香苷,花青素3-芸香苷衍生物,花青素3-龙胆二糖苷,荚迷,荚蒾属(Vibumum spp),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阿拉伯糖基接骨木二糖苷,高粱,高粱(Sorghum bicolor),花青素,花青素糖苷,臼莓(Sparkleberry),白莓,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阿拉伯糖苷,花青素3-半乳糖苷,草莓,草莓(Fragaria ananassa),花青素-葡糖苷(minor),花青素-葡糖苷,向日葵,向日葵(Hellanthus annuus),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酰化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木糖苷,花青素3-木糖苷,酰化花青素3-木糖苷,花青素3-花草基接骨木二糖苷,甜樱桃,甜樱桃(Prunus avintn),花青素-葡糖苷,花青素-葡糖苷,花青素-芸香苷,花青素3-槐糖苷,甘薯,紫甘薯组硃色兰(Ipornoea batatas Sophronitis coccinea),花青素衍生物,五酰化花青素3,3',7-三葡萄糖苷,番茄或西红柿树,树番茄(Cyphomandreabetacea),花青素3-芸香苷,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罗望子,罗望子(Tamarindus indica),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芋头,芋头(Colocasiaesculenta),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芸香苷,酸樱桃(balaton),欧洲酸樱桃培育品种,产地巴拉顿(Prunus cerasus cv,Balaton),营养物,花青素-3-芸香苷-己糖(75%),花青素-3-芸香苷-戊糖(3%),花青素-3-芸香苷(18%),蒙特默伦西樱桃,欧洲酸樱桃培育品种,产地蒙特默伦(Prunus cerasus cv.Montmorency),营养物,花青素-3-槐糖苷(80%),花青素-3-葡糖苷(20%),花青素-3-葡糖苷(20%),郁金香,郁金香属(Tulipa spp),花青素3-O-(6”-鼠李糖基葡萄糖苷),花青素3-O-衍生物,芜菁,brissicarapa,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二葡萄糖苷-5-葡糖苷,荷花,白睡莲(Nymphasa alba),花青素3-0-(6"-乙酰基-β-半乳酪氨酸酶(galactopyrosinase)(23%),花青素3-0-半乳糖苷(2%),花青素3-O-半乳糖苷(2%),锦带花,花青素-3-O-葡糖苷,花青素3-O-葡糖苷,花青素3-O-葡糖苷木糖,小麦,小麦(Triticum spp),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酰化花青素葡萄糖苷,花青素3-芸香苷,酰化花青素3-芸香苷,花青素3-龙胆二塘,野生稻,水生菰,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鼠李糖基葡萄糖苷,山药,山药(Dioscoracea spp),花青素3,5-二葡萄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花青素3-鼠李糖基葡萄糖苷,花青素3-龙胆二糖苷,酰化花青素葡萄糖苷。
本发明使用的术语“花色素苷”不仅指花色素苷单体,而且指二聚和多聚(即,包含3-20个花青素单体残基)形态的花色素苷和无色花色素(又名黄烷-3,4-二醇)。所述花色素苷可含有取代基(如烷基、烷氧基等)和特别是可以被如上所述的氧-糖基化。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中的花色素苷可以是单独的花色素苷,或包含花色素苷混合物。特别地,所述花色素苷选自下述物质组成的群中:二甲翠雀素、花青素、翠雀素、芍药花青素、花葵素和3’-甲花雀素,以及它们的葡萄糖苷。一个一般的例子是以纯净物为商品形式存在的二甲翠雀素(二甲翠雀素二葡萄糖苷)氯化物。另外,所述花色素苷可从下述含花色素苷的植物中提取得到:例如以上所述的葡萄、黑色胡萝卜、红球甘蓝、黑莓、黑加仑、酸果蔓及其类似物。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着色剂选自天然着色剂。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着色剂选自合成着色剂。在又一实施方案中,着色剂选自水溶性着色剂。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着色剂选自油溶性着色剂。在又一实施方案中,着色剂选自食用着色剂。水溶性食用着色剂包括,例如红花黄色素、紫甘薯红色素、Anthoblue、叶绿素铜钠盐、栀子蓝、胭脂红酸、接骨木、萝卜红、甜菜根红、黑色素、野樱莓及它们的混合物。适用的油溶性食用着色剂包括,例如,姜黄色素、辣椒红、黄体素、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本领域技术人员都知道任何颜色都可由三原色获得,即黄、蓝和红。因此,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包含相互复合的两种或多种着色剂与至少一种多糖组合的可分散的着色剂。另一方面,两种或多种着色剂可在互相复合后再与多糖进行组合。又一方面,两种或多种着色剂可各自分别与多糖组合后再相互进行复合。
本发明所使用的术语“多糖”指依靠糖苷键将重复单体单元连接在一起的长链糖类分子。多糖的具体例子包括但不限于,淀粉和淀粉衍生物,糖原,纤维素和纤维素衍生物,壳多糖和果胶。
本发明所使用的术语“淀粉”和“淀粉衍生物”指来自任何来源的淀粉和淀粉衍生物,包括但不限于合成来源和天然来源。
天然来源的淀粉包括但不限于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米淀粉,小麦淀粉等。
淀粉衍生物包括但不限于羧甲基淀粉、羟丙基淀粉以及它们的交联衍生物和盐等。
一方面,所述多糖选自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组成的群。另一方面,所述多糖选自交联的食用纤维素或交联的淀粉,以及它们的衍生物。
本发明所用术语“纤维素”和“纤维素衍生物”指任何来源的纤维素和纤维素衍生物,包括但不限于合成来源和天然来源。
天然来源的纤维素包括但不限于下述来源的纤维素:蔬菜,如芹菜、土豆等;水果,如苹果、香蕉等;竹;棉花;和麻类,如亚麻,大麻,荨麻,苎麻等。
合成来源的纤维素包括改性纤维素衍生物,包括但不限于:纤维素酯,如醋酸纤维素,三醋酸纤维素,丙酸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纤维素硫酸酯等;纤维素醚,如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甲基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交联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乙基羟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CMC),交联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等;以及微晶纤维素等。在特定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纤维素选自交联的纤维素衍生物。
应当被理解的是,术语“溶液”被应用于说明书全文中。本说明书中所述溶液不应被解释为限制,并且包括混合物,乳液,悬浮液,均质系统和多相系统等。
本发明所用术语“沉淀物”是指包括从所述步骤中分离出的固体材料。所述沉淀物包括,例如复合物,胶体,固体等。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包括至少一种着色剂和至少一种多糖的组合物的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着色剂吸附在多糖上,或与多糖结合。
因此,所述着色剂可通过本领域熟知的任何方法而吸附在多糖上。所述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物理吸附、化学吸附、渗透、络合作用、静电作用和/或它们的组合。
因此,本发明提供本发明所述包含至少一种着色剂和至少一种多糖的组合物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的制备方法,其中,着色剂附着和/或完全分散于多糖表面或多糖内。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可以多种形态存在,且可被掺入各种产品中,如食品,保健品和药品。
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可被掺入各种食品、饮料、小吃等。一方面,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可在食用之前撒入食品中。在将可分散的着色剂撒入食品之前,若用合适的载体,如淀粉、蔗糖或乳糖,将有助于分散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的浓度,使其更易应用于食品中。
本发明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也可应用于作为预制食品的添加剂中。基于本申请的目的,所述预制食品是指已添加可分散的着色剂的任何天然、加工、日常食品或非日常食品。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可以直接加入很多预制的节食食品中,包括但不限于饮料,如牛奶、水、节食饮料、苏打水,啤酒,酒精饮料,如伏特加,杜松子酒等,节食棒和预制冷冻食物。此外,本发明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可被加入许多预制非节食食品中,包括但不限于糖果,零食,如薯条,预制肉制品,牛奶,奶酪,酸奶,运动食品棒,运动饮料,蛋黄酱,沙拉酱,面包和其它含脂肪或含油的食品。本发明中所用的术语“食品”包括任何适用于人类或动物食用的物质。
本发明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可被添加至不同饮料中,例如果汁、奶昔、乳制品等。
服用方法之一为口服。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可与适合的载体一起配制,如淀粉,药片中的蔗糖或乳糖,胶囊,颗粒,注射剂(静脉用注射剂等)溶液,糖浆和乳剂。本发明所述药片或胶囊可用肠溶衣包覆,该肠溶衣溶解于pH约为6.0-7.0的环境。适合的肠溶衣为醋酸纤维素,其在小肠内溶解而不在胃里溶解。
本发明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的制剂可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很多方法置入软胶囊中,所述制剂一般包括适宜的载体,如油,或其他悬浮液或乳化剂。
合适的可选的载体包括但不限于,例如脂肪酸,可以来自任何来源的酯和其盐,且所述载体不受限制,包括天然的或合成的油,脂肪,蜡或它们的组合。此外,所述脂肪酸不受限制,可衍生自非氢化的油,部分氢化的油,完全氢化的油或者它们的组合。不受限制的脂肪酸(它们的酯或盐)的例举来源包括种子油,鱼油或海洋生物油脂,油菜籽油,蔬菜油,红花油,葵花油,旱金莲种子油,芥菜籽油,橄榄油,芝麻油,豆油,玉米油,花生油,棉花籽油,米糠油,巴巴苏棕榈果油,棕榈油,低芥酸菜籽油,棕榈仁油,羽扇豆油,椰子油,亚麻籽油,月见草油,荷荷巴油,小麦胚油,动物脂,牛脂,黄油,鸡油,猪油,乳品乳脂,牛油树脂或它们的组合。
具体的,非限制性的例举的鱼油或海洋生物油来源包括甲壳水生动物油,金枪鱼油,鲭鱼油,鲑鱼油,鲱鱼油,凤尾鱼油,青鱼油,鳟鱼油,沙丁鱼油或它们的组合。特别的,所述脂肪酸的来源是鱼油或海洋生物油(DHA或EPA),豆油或亚麻籽油。可以替代地,或与上述被确定的载体之一结合,蜂蜡和诸如硅石(二氧化硅)的悬浮剂能被用做适合的载体。
本发明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可被归入保健食品。所述“保健食品”是本领域公认的用来描述食物中可预防疾病或改善不良状况的特定化学物质。
本发明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可进一步包含不同组分以增强稳定性,或促进本发明所述有益组合物的组分的生物利用率,或作为辅助营养素进入个人的日常饮食。适合的添加剂可包括维生素和生物学上可接受的矿物质。非限制性的微生物例子,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和叶酸。非限制性的矿物质例子,可包括铁,钙,镁,钾,铜,铬,锌,钼,碘,硼,硒,锰,它们的衍生物或上述物质的组合。这些维生素和矿物会不受限制,可来自任何来源或来源的组合。非限制性的B族维生素例子,不限于,可包括硫胺,烟雾胺,吡哆醇,核黄素,氰钴维生素,生物素,泛酸或上述物质的组合物。
不同的添加剂可被掺入本发明所述具有可分散的着色剂的组合物中。本发明所述组合物中可选添加剂包括但不受限制,包括透明质酸,磷脂,淀粉,糖,脂肪,抗氧化剂,氨基酸,蛋白质,调味品,着色剂,水解淀粉和上述物质的衍生物或上述物质的组合物。
本发明所用术语“抗氧化剂”是本领域公知的,代表阻止或延迟化合物的氧化变质的合成或天然物质。例举的抗氧化剂包含生育酚,类黄酮,儿茶酚,过氧化物歧化酶,卵磷脂,γ谷维素,维生素诸如维生素A,维生素C(抗坏血酸)和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天然组分,诸如在迷迭香和山楂提取物中发现的卡诺醇(camosol),鼠尾草酸(camosic acid)和迷迭香酚(rosmanol),诸如在葡萄籽或松树皮提取物和绿茶提取物中发现的原花色素。
包含本发明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的组合物可通过传统方法制得,如混合,溶解,造粒,糖衣丸制造,研磨成粉,乳化,制成胶囊,包埋或冷冻干燥方法。所述组合物可以用传统方式配制,利用一种或多种生理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稀释剂,赋形剂或辅助剂,以便于将组合物加工成可使用的配制品。
本发明所述含可分散的着色剂的组合物可采用适于任何有效服用方式的形式,包括,例如,口服,口腔的,全身性的,注射,经皮的,直肠的,阴道的等,或适于通过吸入或者喷入服用的形式。
全身性的制剂包括那些用于注射给药的设计,例如,皮下注射,静脉注射,肌肉注射,鞘内注射或腹腔内注射,以及那些用于经皮,经粘膜,口服或肺部服用的用药方式起作用的设计。
有用的注射制剂包括含水赋形剂或油性赋形剂中的组合物的无菌悬浮液,溶液或溶剂。所述组合物也可以包含复配助剂,诸如悬浮剂,稳定化剂和/或分散剂。所述用于注射的制剂可以例如安瓿的单位剂量形式存在,或多剂量容器存在,并可包含添加的防腐剂。
可替代地,所述注射用制剂可以粉末形式提供,在使用前用适合的赋形剂使其恢复原状,包括但不限于,无菌无热原的水,缓冲溶液,葡萄糖溶液等。为此,所述组合物可通过任何已知的方法进行干燥,诸如冻干法,并在使用前恢复原状。
对于粘膜吸收给药,适于通过屏障的渗透剂被用于所述制剂中。其中,所述渗透剂是所述技术领域公知的。
对于口服给药,本发明所描述的包含可分散的着色剂的组合物可采取例如锭剂,片剂或胶囊的形式,例如,通过传统方法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进行制备,所述赋形剂为,例如粘合剂(如预糊化的玉米淀粉,聚乙烯吡咯烷酮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装填物(如乳糖,微晶纤维素或磷酸氢钙);润滑剂(如硬脂酸镁,滑石或硅石);分解质(如马铃薯淀粉或羟基淀粉乙酸钠);或者润湿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所述片剂可以通过所述领域公知的方法,例如用糖,薄膜或肠溶衣包覆。
用于口服的液体药剂可采取例如酏剂,溶液,糖浆或悬浮液的形式,或者它们可以作为一种干燥的产品存在,在使用前与水或其他适合的赋形剂复配。这样的液体药剂可以通过传统方法与药学上可接受的添加剂制备得到,所述添加剂为,如悬浮剂(如山梨糖醇糖浆,纤维素衍生物或氢化食用脂肪);乳化剂(如卵磷脂或阿拉伯树胶);非水赋形剂(如杏仁油,油脂,乙醇,或精馏植物油);以及防腐剂(如甲基或丙基对羟基安息香酸盐或山梨酸)。所述制剂也可以酌情包含缓冲盐,防腐剂,调味品,着色剂和甜味剂。
用于口服的制剂可以按照公知的方式适当地配制,以实现所述组合物的可控释放。
对于口腔给药,所述组合物可采取片剂或锭剂的形式,用传统方法配制而成。
对于直肠和阴道途径的用药,所述组合物可被配制为溶液(用于保留灌肠法),栓剂或膏剂,其含有传统的栓剂基质,例如可可脂或其他甘油酯。
对于鼻部给药或者通过吸入或吹入的给药,所述组合物可以借助于适合的推进剂,例如,二氯二氟甲烷,三氯氟甲烷,二氯四氟乙烷,碳氟化合物,二氧化碳或其他适合的气体,从密封容器或喷雾器中以气溶胶喷射的形式,被方便的传递。就加压气雾剂而言,所述剂量单位,可以通过提供一个阀来决定所释放的计量数量。供吸入器或吹药器(例如凝胶组成的胶囊和药盒)用的胶囊和药盒可以复配含有粉末混合物,该粉末混合物由所述化合物和适合的粉末基料诸如乳糖或淀粉组成。
为了持续传递,所述组合物可以作为用于植入给药或肌肉注射给药的长效制剂被配制。所述组合物可以与适合的聚合材料或疏水材料(如可接受的油中作为乳剂)或离子交换树脂复配,或者作为微溶的衍生物,例如,作为一种微溶的盐进行配制。可代替地,以吸盘或贴片制造的透过皮肤起作用的输送系统能被使用,其缓慢释放所述组合物用于经皮吸收。至此,渗透增强剂可用于促进所述组合物的皮肤渗透。适合的透皮贴片被描述在例如美国专利5,407,713;美国专利5,352,456;美国专利5,332,213;美国专利5,336,168;美国专利5,290,561;美国专利5,254,346;美国专利5,164,189;美国专利5,163,899;美国专利5,088,977;美国专利5,087,240;美国专利5,008,110和美国专利4,921,475中。
可代替地,可采用其他的传递系统。脂质体和乳剂是被熟知的传递载体例子,其可用于传递本发明所有所述组合物,某些有机溶剂,如二甲亚砜(DMSO),也可以被采用,虽然通常以大的毒性为代价。
所述包含可分散的着色剂的组合物,如有需要,被呈现于包装或者分配器装置中,其可以包含一种或多种含有可分散的着色剂和活性成分的单位剂型。所述的包装可以,例如,含有金属或者塑料薄片,例如泡罩包装。所述包装或分配器装置可以附有给药说明。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包含至少一种着色剂和至少一种多糖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含下述步骤:
1)称取预定量的水溶性着色剂,且溶解于水中,以形成具有预定浓度的溶液,其中,在溶解过程的条件下,所述预定量的范围为大于零到着色剂在该溶剂中的饱和点;
2)在步骤1)制备的溶液中加入适量多糖,其中,多糖的量按照需求例如所需最终产品的色度来确定;
3)选择性添加pH调节剂直到pH达到约2到约8.5,允许组分相互作用1min到10h,例如1min,2min,3min,5min,10min,15min,20min,30min,1h,2h,3h,5h或10h,直至所述载体,例如多糖,完全溶解;
4)在水浴箱中加热步骤3所得的溶液,混合物或悬浮液1min到10h,比如1min,2min,3min,5min,10min,15min,20min,30min,1h,2h,3h,5h或10h,温度为室温到100℃,例如25℃,30℃,35℃,40℃,50℃,60℃,70℃,80℃,90℃和100℃,直到得到有色沉淀物;
5)分离所述有色沉淀物,(一般在冷却至室温或低于室温后)并且用水洗涤多次;
6)干燥所得沉淀物,和
7)选择性地研磨或筛分所述沉淀物以提供最终的组合物。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包含至少一种着色剂和至少一种多糖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含下述步骤:
1)称取预定量的油溶性着色剂,且溶解于有机溶剂或有机溶剂混合物中,以形成具有预定浓度的溶液,其中,在溶解过程的条件下,所述预定量的范围为大于零到着色剂在有机溶剂或有机溶剂混合物中的饱和点;
2)充分搅拌的同时加入适量水和表面活性剂,直到形成均相溶液;
3)向所述均相溶液中加入适量多糖,允许各组分相互作用1min到10h,例如1min,2min,3min,5min,10min,15min,20min,30min,1h,2h,3h,5h,或10h;
4)向步骤3所得溶液中选择性添加pH调节剂使其pH达2-8.5,使各组分相互作用1min到10h,例如1min,2min,3min,5min,10min,15min,20min,30min,1h,2h,3h,5h或10h,直到多糖完全溶解;
5)将步骤4)所得溶液加热至30-100℃,例如30℃,35℃,40℃,45℃,50℃,60℃,70℃,80℃,90℃和100℃,同时搅拌1min到10h,例如1min,2min,3min,5min,10min,15min,20min,30min,1h,2h,3h,5h或10h,以形成有色沉淀物;
(6)分离所述有色沉淀物,(一般在冷却至室温或低于室温后)用水洗涤多次;
(7)干燥有色沉淀物,且
(8)选择性地研磨或筛分所述沉淀物以提供最终的组合物。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包含至少一种着色剂和至少一种多糖的组合物的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所述着色剂被多糖封装或包覆。
相应地,所述着色剂也可用本领域熟知的任何方法被多糖封装或包覆,但是所述方法包括但不限于酸沉淀,金属离子沉淀,吸附作用,共价结合,交联作用,成膜和/或上述方法的组合。
因此,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包含至少一种着色剂和至少一种多糖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着色剂被多糖封装或包覆。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包含至少一种着色剂和至少一种多糖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含下述步骤:
1)称取预定量的多糖,溶解于水中直到所述多糖溶解以提供溶液;
2)向溶液中添加着色剂直到着色剂分散在所述溶液中以提供有色溶液;
3)向上述有色溶液中选择性添加适量pH调节剂直到pH调节剂溶解,以致形成有色沉淀;
4)干燥所述有色沉淀,且
5)选择性地研磨和筛分所述沉淀物,提供该组合物。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包含至少一种着色剂和至少一种多糖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含下述步骤:
1)分别制备着色剂水溶液和金属盐水溶液;
2)将多糖加入步骤1)所述着色剂溶液中,在0-70℃的温度下例如室温,0℃,10℃,20℃,30℃,40℃,50℃,60℃,或者70℃,允许组分相互作用1min到10h,例如1min,2min,3min,5min,10min,15min,20min,30min,1h,2h,3h,5h或10h以提供混合物;
3)将步骤1)中所制备的金属盐水溶液加入步骤2)所得混合物中,使得混合物形成有色沉淀物;
4)继续向混合物中添加金属盐水溶液,同时监测混合物的粘度,直到该混合物的粘度接近水或与水相等;
5)用水洗涤所述有色沉淀;
6)干燥所述有色沉淀物,且
7)选择性地研磨和筛分所述沉淀物。
本发明中所用短语“允许组分相互作用”包括所述组分可在没有进一步物理处理的条件下简单地反应,或在搅拌、摇动,涡流条件下相互作用。此短语并不意味是限制性的,仅指所述组分可组合在一起且能相互作用。
本发明中所用术语“pH调节剂”指包括添加后可改变或维持pH值的试剂,且可选自下述物质组成的群中:有机酸,无机酸,有机碱,无机碱,自然化剂和缓冲剂。pH调节剂的具体例子包括但不限于酒石酸,草酸,柠檬酸和苹果酸。一方面,所述pH调节剂选自可食用的pH调节剂,如柠檬酸,乳酸,酒石酸,苹果酸及它们的盐。
所述沉淀物的分离可通过本领域熟知的任何方法实现,包括但不限于絮凝,过滤,离心分离,结晶等,一方面,分离通过过滤实现。另一方面,分离过程通过离心分离实现。
所述干燥过程可通过本领域熟知的任何方法实现,包括但不限于冷冻干燥,风干,喷雾干燥等。所述干燥过程可在大气压或减压下实施。所述干燥过程可在-50℃到100℃的温度下实施,例如-50℃,-25℃,0℃,20℃,30℃,35℃,40℃,45℃,50℃,55℃,60℃,70℃,80℃,和100℃。
可适用的有机溶剂包括但不限于醇类,如甲醇,乙醇,丙醇等;醚类,如乙醚,异丙醚等;酯,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一方面,所述有机溶剂选自可食用的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酸乙酯等。
本发明中所述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限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烷基硫酸盐,磷酸盐,羧酸盐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西吡氯铵等;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如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卵磷脂等;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脂肪醇,聚氧乙烯乙二醇烷基醚等。一方面,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可食用的表面活性剂,如甘油酯,磷脂,糊精,脂肪酸酯,脱乙酰壳多糖,皂甙,甙类,胶原蛋白(gums collagen)等。
可适用的金属盐包括但不限于Ca2+盐,Cu+盐,Cu2+盐,Fe2+盐,Fe3+盐,Zn2+盐,Al3+盐,Mg2+盐等。
在本发明所述方法中,所述沉淀物可被选择性地研磨和/或以100-300目的筛网进行筛分,例如150-250目,100目,150目,180目,190目,200目,210目,220目,230目,240目,250目,300目等,以降低所述最终产品的粒径至所需粒径。
根据本说明书的描述,多糖可以通过本领域熟知的任何方法被着色剂染色。
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和“包含”是开放式术语,且应解释为“包括但不限于……”,这些术语包含进一步限制性术语“实质上由……组成”和“以……组成”。
必须注意的是,除非上下文以另外方式明确规定,如在这里和附加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种”和“所述”包括复数内涵。术语“一”(或“一种”)、“一个或多个”和“至少一个”在这里也可以互换使用。也要注意的是术语“包含”、“包括”、“以……为特征”和“具有”可以互换使用。
除非以另外方式限定,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技术和学术术语,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的普通理解一样,具有相同的含义。在这里明确提到的所有具体的出版物和专利,通过引证的方法,合并为一个整体;处于下述所有目的:这些目的包括描述和披露在可能与本发明有联系的出版物上被报道的化学制品、仪器、统计分析和方法。本说明书引用的所有参考文献都将被用于指示所属领域的技术水平。在这里没有任何内容被解释为承认本发明没有资格因在先发明而提前预料到了这些内容。
下述段落从1到68连续列举了本发明所述主题的各个方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段(1)中,提供了包含着色剂和多糖的组合的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着色剂总质量与多糖总质量的比值范围为5000:1到1:5000。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可被认为是复合物,被包覆的材料,被封装的材料,吸收材料,吸附材料,或凝胶化材料。即着色剂和多糖都充分分散在彼此之间,以形成独特的组合物,最终着色剂组合物产品可应用于亲油性或含水的环境中。
2.根据第1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着色剂的总质量与多糖总质量的比例范围为1:1000-1000:1。
3.根据第2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着色剂的总质量与多糖总质量的比例范围为1:100-100:1。
4.根据第3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着色剂的总质量与多糖总质量的比例范围为1:10-10:1。
5.根据第1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着色剂的总质量与多糖总质量的比例范围为1:5000,1:500,1:200,1:100,1:50,1:10,1:1,10:1,50:1,100:1,200:1,500:1,1000:1或5000:1。
6.根据第1-5段任一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所述着色剂选自合成着色剂。
7.根据第6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所述着色剂选自水溶性着色剂。
8.根据第7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所述着色剂选自苋菜红,日落黄,赤藓红,柠檬黄,新红,靛蓝和亮蓝。
9.根据第6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所述着色剂选自油溶性着色剂。
10.根据第9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所述着色剂为苏丹III。
11.根据第1-5段任一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所述着色剂选自天然着色剂。
12.根据第11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所述着色剂选自类胡萝卜素,黄酮类,醌类着色剂,卟啉着色剂,甜菜花青素,二酮着色剂,红曲着色剂,焦糖着色剂,栀子着色剂和藻蓝蛋白着色剂。
13.根据第11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所述着色剂选自红辣椒色素,胭脂红,和栀子黄。
14.根据第11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所述着色剂选自紫苏色素、玉米黄色素、红花黄色素、甘蓝红色素、甘薯红色素、紫胡萝卜色素、接骨木色素、野樱莓色素、萝卜红色素、葡萄皮色素、覆盆子色素、黑醋栗色素。
15.根据第11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所述着色剂选自胭脂虫着色剂、胭脂红酸和紫胶红染料。
16.根据第11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所述着色剂为叶绿素。
17.根据第11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所述着色剂为甜菜红。
18.根据第11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所述着色剂为姜黄素。
19.根据第11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所述着色剂为红曲色素。
20.根据第11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所述着色剂为焦糖色素。
21.根据第11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所述着色剂为栀子蓝。
22.根据第11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所述着色剂为螺旋藻蓝色素。
23.根据第11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所述着色剂为来自植物或动物的提取物,浓缩物,或榨取产物。
24.根据第23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所述着色剂为来自藏红花、红花,栀子花、越桔、甘薯、红球甘蓝、胡萝卜或葡萄的提取物,浓缩物,或榨取产物。
25.根据第1-5段任一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所述多糖选自淀粉及其衍生物,糖原,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壳多糖和果胶。
26.根据第25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所述淀粉选自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米淀粉和小麦淀粉。
27.根据第25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所述淀粉衍生物选自羧甲基淀粉,羟丙基淀粉以及它们的交联衍生物和盐。
28.根据第25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所述纤维素选自蔬菜,水果,竹,棉和麻。
29.根据第28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所述蔬菜选自芹菜和马铃薯。
30.根据第28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所述水果选自苹果和香蕉。
31.根据第28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所述麻选自亚麻,大麻,荨麻和苎麻。
32.根据第25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所述纤维素衍生物选自纤维素酯,纤维素醚和微晶纤维素。
33.根据第32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所述纤维素酯选自醋酸纤维素,三醋酸纤维素,丙酸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和纤维素硫酸。
34.根据第32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所述纤维素醚选自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甲基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交联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乙基羟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35.根据第25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所述纤维素衍生物选自交联的纤维素衍生物。
36.根据第1-35段任一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所述着色剂被吸附于多糖上。
37.根据第36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所述含着色剂和多糖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1)溶解水溶性着色剂于水中形成溶液,其中,所述着色剂含量大于零到其在水中的饱和度。
2)向步骤1)制备的溶液中加入多糖形成混合物。
3)向步骤2)所得混合物中选择性地添加pH调节剂直到所述混合物的pH值达到约2到约8.5,以形成混合物。
4)加热步骤3)所得混合物,随后冷却该混合物直至形成有色的沉淀物;以及
5)从混合物中分离有色沉淀物;
6)选择性地,用水多次洗涤所述有色沉淀物,和/或
7)选择性地,干燥所述有色沉淀物,和/或
8)选择性地,研磨和/或筛分所述有色沉淀物。
38.根据第36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所述含着色剂和多糖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1)溶解油溶性着色剂于有机溶剂或有机溶剂混合物中形成混合物,其中,所述着色剂的量大于零到其在有机溶剂中的饱和度;
2)向步骤1)所得混合物中添加表面活性剂,选择性地与水一起形成混合物;
3)向步骤2)所得混合物中添加多糖形成混合物;
4)向步骤3)所得混合物中选择性添加pH调节剂直至混合物的pH达到约2到约8.5,以形成混合物;
5)加热步骤4)所述混合物至一定温度,随后冷却该混合物直至形成有色的沉淀物;
6)从混合物中分离有色沉淀物;
7)选择性地,用水多次洗涤所述有色沉淀物,和/或
8)选择性地,干燥所述有色沉淀物,和/或
9)选择性地,研磨和/或筛分所述有色沉淀物。
39.根据第1-35段任一端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所述着色剂被多糖封装或包覆。
40.根据第39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所述含着色剂和多糖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1)溶解多糖于水中直至多糖完全溶解;
2)向步骤1)的溶液中添加着色剂直至着色剂均匀分散于溶液中;
3)向步骤2)的溶液中选择性添加pH调节剂;
4)溶液中形成有色沉淀物;
5)选择性地,干燥所述有色沉淀物,和
6)选择性地,研磨和/或筛分所述有色沉淀物。
41.根据第39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所述含着色剂和多糖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1)分别制备着色剂水溶液和金属盐水溶液;
2)将多糖溶解于步骤1)制备的着色剂溶液中;
3)将步骤1)中制备的金属盐水溶液加入步骤2)的混合物中,从而混合物中形成有色沉淀物;其中,例如,继续向混合物添加所述金属水溶液,直到该混合物的粘度接近水或与水相等;
4)分离所述有色沉淀物;
5)选择性地,用水多次洗涤所述有色沉淀物,和/或
6)干燥所述有色沉淀物,和/或
7)选择性地,研磨和/或筛分所述有色沉淀物。
42.根据第1-35段任一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所述多糖被着色剂染色。
43.段落1-42中任一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在常规着色剂可被使用的任何应用中的应用。
44.根据第43段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应用于食品、糖果、化妆品、玩具和医药产品的制造。
45.根据第37-41段任一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添加多糖后反应介质的温度保持在约65℃到约85℃,保持约5min到约8h,特别地,保持约20min到约40min。
46.一种制备可分散的着色剂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溶解水溶性着色剂于水中形成溶液,其中,所述着色剂的量大于零到其在水中的饱和度;
2)向步骤1)制备的溶液中加入多糖形成混合物;
3)向步骤2)的混合物中选择性添加pH调节剂直到所述混合物的pH值达到约2到约8.5,以形成混合物;
4)加热步骤3)所得混合物,例如,在约室温到100℃的温度下加热约1min到约10h,随后冷却该混合物直至形成有色的沉淀物;和
5)从混合物中分离有色沉淀物;
6)选择性地,用水多次洗涤所述有色沉淀物,和/或
7)选择性地,干燥所述有色沉淀物,和/或
8)选择性地,研磨和/或筛分所述有色沉淀物。
47.一种制备可分散的着色剂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溶解油溶性着色剂于有机溶剂或有机溶剂混合物中形成混合物,其中,所述着色剂的量大于零到其在有机溶剂中的饱和度;
2)向步骤1)的混合物中添加表面活性剂,选择性地添加水形成混合物;
3)向步骤2)的混合物中添加多糖形成混合物;
4)向步骤3)的混合物中选择性添加pH调节剂直至混合物的pH达到约2到约8.5,以形成混合物;
(5)加热步骤4)所述混合物至一定温度,例如,约30℃到约100℃,保持约1min到约10h,随后冷却该混合物直至形成有色的沉淀物;
6)从混合物中分离有色沉淀物;
7)选择性地,用水多次洗涤所述有色沉淀物,和/或
8)选择性地,干燥所述有色沉淀物,和/或
9)选择性地,研磨和/或筛分所述有色沉淀物。
48.一种制备可分散的着色剂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溶解多糖于水中直至多糖完全溶解;
2)向步骤1)的溶液中添加着色剂直至着色剂均匀分散于溶液中;
3)向步骤2)的溶液中选择性添加pH调节剂;
4)溶液中产生有色沉淀物;
4)选择性地,干燥所述有色沉淀物,和
5)选择性地,研磨和/或筛分所述有色沉淀物。
49.一种制备可分散的着色剂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分别制备着色剂水溶液和金属盐水溶液;
2)将多糖溶解于步骤1)制备的着色剂溶液中;例如,在约0℃到约70℃温度下,保持约1min到约10h;
3)将步骤1)制备的金属盐水溶液加入步骤2)所得混合物中,至此,混合物中形成有色沉淀物;其中,例如,继续向混合物添加所述金属水溶液,直到该溶液的粘度接近水或与水相等;
4)分离所述有色沉淀物;
5)选择性地,用水多次洗涤所述有色沉淀物,和/或
6)干燥所述有色沉淀物,和/或
7)选择性地,研磨和/或筛分所述有色沉淀物。
50.一种制备可分散的着色剂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溶解或分散着色剂于水溶液中以提供着色剂溶液;
2)加热多糖水溶液直至多糖溶解以形成多糖溶液;
3)将着色剂溶液加入多糖溶液中形成着色剂-多糖混合物;
4)选择性地持续加热着色剂-多糖混合物一段时间,即从约10min到约24h;
5)冷却所述着色剂-多糖混合物直到形成悬浮液或沉淀物,以及
6)分离所述有色沉淀物或悬浮物;
7)选择性地,用水多次洗涤有色沉淀物或悬浮物,和/或
8)干燥所述有色沉淀物或悬浮物,和/或
9)选择性地,研磨和/或筛分所述有色沉淀物或悬浮物。
51.一种制备可分散的着色剂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加热水溶液中的多糖直至多糖溶解以提供多糖溶液;
2)溶解或分散着色剂于水溶液中以提供着色剂溶液;
3)将着色剂溶液加入多糖溶液中以形成着色剂-多糖混合物;
4)选择性地持续加热着色剂-多糖混合物一段时间,即从约10min到约24h。
5)选择性地冷却着色剂-多糖混合物直到形成悬浮液或沉淀物,以及
6)分离所述有色沉淀物或悬浮物;
7)选择性地,用水多次洗涤有色沉淀物或悬浮物,和/或
8)干燥所述有色沉淀物或悬浮物,和/或
9)选择性地研磨和/或筛分所述有色沉淀物或悬浮物。
52.根据第46-51段任一段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糖为交联淀粉。
53.根据第46-52段任一段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离步骤为喷雾干燥,得到粉末状产品。
54.根据第46-53段任一段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着色剂被多糖封装、凝胶化或包覆以形成有色沉淀物。
55.根据第46-50段任一段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添加多糖后反应介质的温度保持在约65℃到约85℃,保持约5min到约24h。
56.段落46-55中任一段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在传统着色剂可被使用的应用中的应用。
57.根据段落56所述的应用,其中,可分散的着色剂被应用于食品、糖果、化妆品、玩具和医药产品的制造。
58.根据第57段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食品为牛奶,黄油,肉,糖果,巧克力,冰淇淋,人造黄油,酸奶,鱼或糖。
59.根据段落1-42或段落45-55任一段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其中,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消除或减少了与着色材料有关的气味。
60.根据段落1-42或段落45-55任一段所述的两种或多种可分散的着色剂的混合物,其中,所述两种或多种可分散的着色剂的组合提供可见光谱内的任何颜色。
61.包含纤维素或纤维素衍生物和着色剂的分散型着色剂。
62.根据第61段所述的分散型着色剂,其中,所述着色剂为红花黄、甘薯红、花青蓝、叶绿素铜钠盐、栀子蓝、胭脂红酸、接骨木、萝卜红、甜菜根红、黑色素、野樱莓及它们的混合物。
63.根据第61段所述的分散型着色剂,其中,所述着色剂为姜黄色素、辣椒红、黄体素、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64.根据段落61-63任一段所述的分散型着色剂,其中,所述纤维素衍生物是交联的羧甲基纤维素。
65.包含淀粉或淀粉衍生物和着色剂的分散型着色剂。
66.根据第65段所述的分散型着色剂,其中,所述着色剂为红花黄色素、紫甘薯红色素、花青蓝、叶绿素铜钠盐、栀子蓝、胭脂红酸、接骨木、萝卜红、甜菜根红、黑色素、野樱莓及它们的混合物。
67.根据第65段所述的分散型着色剂,其中,所述着色剂为姜黄色素、辣椒红、黄体素、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68.根据段落65-67任一段所述的分散型着色剂,其中,所述淀粉为交联淀粉。
实施例
实施例1
称取2g红花黄色素(WGFS110121E1%=140)且在室温下溶解于60ml水中。在搅拌条件下向红花黄色素溶液中加入8g交联的CMC(羟甲基纤维素)。加入柠檬酸使pH达到2.5,将溶液搅拌10min以提供溶液。将所得溶液在50℃的水浴中加热20min。形成有色沉淀并将其分离后,用水洗涤两次。将沉淀物在55℃真空条件下干燥以提供最终产品。
实施例2:
实施例1的最终产品进行研磨,以形成粉末,然后用240目的筛子进行筛分。
实施例3:
用与实施例1类似的工序,采用甘薯红色素、栀子蓝和叶绿素铜钠盐制备组合物,条件和结果总结于表1中。
表1
*红花黄色素:WGFS110121E1%=140;
**甘薯红色素:WGFSP110426E1%=30;
***栀子蓝:E1%=54
实施例4:
称取0.5g黄体素,将其在室温下溶解于20ml乙酸乙酯中。20ml水和4ml聚乙二醇单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C14H22O(C2H4O)n)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含亲水性聚氧乙烯链(平均9.5个环氧乙烷单元)和芳香烃亲脂基团或疏水基团。所述烃基为4-(1,1,3,3-四甲基丁基)-苯基),在搅拌下加入以形成混合物。将2.0g交联CMC在搅拌下加入混合物中搅拌10min.然后在搅拌下加入0.2g柠檬酸直到交联CMC完全溶解。将所得混合物在搅拌下加热至45℃保持20min。形成沉淀并将其通过离心分离后,用水洗涤两次。将沉淀物在55℃真空条件下干燥以提供最终产品。
实施例5:
实施例4的最终产品进行研磨形成粉末,然后用240目的筛子进行筛分。实施例6:
称取3.0g CMC,在室温搅拌下溶解于50ml水中直到CMC完全溶解。在搅拌下向溶液中加入1.0g黄体素直至其均匀分散于溶液中以提供混合物。在搅拌下向混合物中加入1.0g柠檬酸,直至其完全溶解以提供溶液。干燥所述溶液,得到沉淀物,例如胶体,即最终产品。
实施例7:
实施例6的最终产品进行研磨,以形成粉末,然后用190目的筛子进行筛分
实施例8:
用与实施例6类似的步骤,采用甘薯红色素、红花黄色素和越橘提取物制备组合物,条件和结果总结于表2中。
表2
此处所用的越橘提取物是以越橘为原料,经连续水提取,精制,和喷雾干燥后所得产物,且以水溶性的暗红色粉末形态存在。
实施例9:
在室温下溶解0.5g甘薯红色素于60ml水中,制得水溶液。在室温下溶液5g AlCl3于100ml水中,制得水溶液;在搅拌条件下于室温将2.0g CMC溶解于所述甘薯红色素溶液中,搅拌30min。在充分搅拌下滴加所述AlCl3溶液于所述CMC-甘薯红色素混合物中,使得CMC-甘薯红色素沉淀物从混合物中沉淀出来。在添加所述AlCl3溶液的同时检测反应体系的粘度,直到体系粘度接近或等于水的粘度。用水洗涤该沉淀物,在60℃真空条件下干燥,提供最终产品。
实施例10:
实施例9的最终产品进行研磨,以形成粉末,然后用190目的筛子进行筛分。
实施例11:
用与实施例9相类似的工序制备组合物,条件和结果总结于表3中。
表3
实施例12:
将表1中所述红色、黄色和蓝色产品相互混合,条件和结果总结与表4中。
表4
实施例13:
将甘薯红色素、红花黄色素和栀子蓝分别溶解于水中,以获得各个着色剂的溶液。按照表5中的重量比将上述溶液相互混合。在搅拌下加入交联CMC,加入柠檬酸直至pH达到2.5并且进行搅拌,将该溶液在50℃温度的水浴中加热20min。形成有色沉淀并分离后,用水洗涤两次。将沉淀物在55℃真空条件下干燥,提供最终产品。
将最终产品进行研磨,以形成粉末,然后用240目的筛子进行筛分。
实施例14:热稳定性测试:
实施例3中制备的黄色、红色和蓝色产品(以下简称为黄色,红色和蓝色样品)分别覆盖食用油且分别被分为两组样品(即对照样品和测试样品)。所述测试样品在140℃大气条件(含氧)下加热8min,冷却至室温,然后与对照样品进行比较。未观察到明显的颜色变化。
结果表明本发明所述组合物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实施例15:光稳定性测试:
将黄色、红色、蓝色的测试样品在室内条件下放置7天(避免阳光直射),然后与对照样品进行比较,未观察到明显的颜色变化。
结果表明本发明所述组合物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
实施例15:本发明所述组合物在彩色粘土制造中的应用
将黄色、红色和蓝色样品单独或彼此组合后加入并揉入白土底物中,直到样品均匀分散于底物中。经适当组合三种原色形成许多不同颜色的彩色粘土。在彩色粘土的揉捏过程中颜色未发生泄漏或“渗出”。
实施例16:本发明所述组合物在唇膏制造中的应用
在80℃水浴下熔化底物唇膏材料,将红色样品加入熔化后的底物中,搅拌混合物直至均匀,将混合物倒入模具中,冷却后得到唇膏。红色样品均匀分布在唇膏中。
结论:
与传统着色剂和铝色淀相比,本发明所述包含着色剂和多糖的组合物的可分散的着色剂具有高光/热稳定性、高分散性、无渗色、无毒等优点,因此可被应用于食品、糖果、化妆品、玩具、医药用品等的制造中。
上述实施例提供了着色剂和纤维素衍生物的组合,例如交联CMC。可被应用于如食品、化妆品、医药用品、化妆品等底物中。
下述实施例提供了着色剂和淀粉衍生物例如交联淀粉的组合物。这些组合物也可被用于食品中,但也可被用于其它底物中,例如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
下述实施例在下述参数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进样口温度:约160℃到约240℃,更加优选的为190℃到约200℃;出口温度为80℃到约120℃,更加优选的为90℃到约100℃。
在下述实施例中,在喷雾干燥之前已形成了沉淀物或悬浮物作为产品,这不应当解释为限定,由于产品能够以溶液形式形成再被喷雾干燥。
原料:
交联淀粉:乙酰化二淀粉己二酸酯(乙酰化值=1.5-2.1,来自意大利的罗盖特)
实施例1:红花黄粉末着色剂组合物的制备(色素Color Dispersible 2Y-01;CD-黄)
1.将600g红花黄色素(来自于武汉绿孚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值E1%=144.2,测量值E1%=146.2,批号:WGFS 121223)溶解于10L纯净水中得到红花黄色素溶液。
2.将320L纯净水加入500L反应罐中,用蒸汽将该体系迅速加热到60℃-65℃;
3.将8kg交联淀粉均匀分散于20L纯净水中得到悬浮液,将悬浮液用真空泵加入反应罐中
4.将反应罐用蒸汽缓慢加热到70℃以糊化,在70℃保温约20-30min,然后用冷却水冷却至低于55℃。
5.用真空泵将红花黄色素溶液加入反应罐中;
6.当温度达到48℃-50℃时,去除冷却水,保温约40min到60min;
7.将产品以悬浮物形式出料,喷雾干燥,然后研磨直至粒径小于50μm。
产品质量:5.48kg
色值:11.6
产率:63.72%
将可分散的着色剂用于面食中,发现无渗色现象。所述着色剂组合物在应用边界未出现扩散。
实施例2:甘薯红粉末着色剂组合物的制备(色素Color Dispersible 2R-03(Color Dispensible 2R-03);CD-红)
1.将1.6kg甘薯红色素(武汉绿孚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标称值E1%=31.8,测量E1%=33.4,其他:WGFSP121222)和384g柠檬酸溶解于10L纯净水中获得甘薯红色素溶液;
2.将340L纯净水加入500L反应罐中,用蒸汽将此体系迅速加热至60℃-65℃;
3.将8kg交联淀粉均匀分散于20L纯净水(来自反应罐的热水)中得到悬浮液,用真空泵将此悬浮液加入反应罐中;
4.将反应罐用蒸汽缓慢加热到70℃以糊化,在70℃保温约20-30min,然后用的冷却水冷却至低于55℃;
5.用真空泵将甘薯红色素溶液加入反应罐中;
6.当温度达到48℃-50℃时,去除冷却水,且保温约40min到60min;
7.将产物以悬浮物形式出料,喷雾干燥后研磨直至粒径小于50μm。
产品产量:7.65kg
色值:6.9
产品产率:76.62%
将该着色剂组合物用于面食中,发现无渗色现象。所述着色剂组合物在应用边界未出现扩散。
实施例3:花青蓝(Anthoblue)粉末着色剂组合物的制备(CD-AnthoBlue)
1.将1.29kg花青蓝(由甘蓝红色素纯化得来的乙酰化花色素苷,来自宁波绿之健药业有限公司,标称值E1%=51.9,测量E1%=53.8)和327gAlCl3·6H2O(180.76g)溶解于10L纯净水中获得甘蓝红色素红色溶液;
2.将340L纯净水加入500L反应罐中,用蒸汽将此体系迅速加热至60℃-65℃;
3.将8kg交联淀粉均匀分散于20L纯净水(来自反应罐的热水)中得到悬浮液,用真空泵将此悬浮液加入反应罐中;
4.将反应罐用蒸汽缓慢加热到70℃以糊化,在70℃保温约20-30min,然后用冷却水冷却至低于55℃。
5.用真空泵将甘蓝红色素红色溶液加入反应罐中;用NaOH调节体系的pH值至4.0-4.5。
6.当温度达到48℃-50℃时,去除冷却水,且保温约40min到60min;
7.将产物以悬浮物形式出料,喷雾干燥后研磨直至粒径小于50μm。
产品产量:7.86kg
色值:10.6
产品产率:81.86%
将该着色剂组合物用于面食中,发现无渗色现象。所述着色剂组合物在应用边界未出现扩散。
传统甘蓝红色素红色溶液由于其难闻的味道使其应用非常有限。本发明人惊奇地发现,本发明所述组合物有利于去除甘蓝红色素红色溶液难闻的味道。
实施例4:叶绿素铜钠盐粉末着色剂组合物的制备(CD-SCC)
1.将352g叶绿素铜钠盐(来自山东广通宝医药有限公司)(测量E1%=490.4g)溶解于10L纯净水中得到叶绿素铜钠盐溶液;
2.将340L纯净水加入500L反应罐中,用蒸汽将此体系迅速加热至60℃-65℃;
3.将8kg交联淀粉均匀分散于20L纯净水(来自反应罐的热水)中得到悬浮液,用真空泵将此悬浮液加入反应罐中;
4.将反应罐用蒸汽缓慢加热到70℃以糊化,在70℃保温约20-30min,然后用冷却水进行冷却至低于55℃;
5.用真空泵将叶绿素铜钠盐溶液加入反应罐中;用HCl调节体系的pH值至3.5-4.0;
6.当温度达到48℃-50℃时,去除冷却水,且保温约40min到60min;
7.将产物以悬浮物形式出料,喷雾干燥后研磨直至粒径小于50μm。
产品产量:6.65kg
色值:20.3
物料衡算:色值收率=56.66%
产品产率:79.62%
将该着色剂组合物用于面食中,发现无渗色现象。所述着色剂组合物在应用边界未出现扩散。
实施例5:姜黄粉末着色剂组合物的制备
1.将5g交联淀粉加入50ml水中;
2.将反应体系加热到68-70℃以糊化,保温约20min-30min,然后用冷却水将其冷却至48℃-50℃;
3.将0.5g姜黄素(晶粒大小<50μm,E1%=1465,在50%乙醇水溶液中测定,来自宁波中药制药有限公司)加入反应体系中搅拌至均匀,并保温约40min-60min;
4.将产品以悬浮物形式出料,喷雾干燥后研磨直至粒径小于50μm。
产品产量:3.5g
色值:135
产品产率:63.6%
将该着色剂组合物用于面食中,发现无渗色现象。所述着色剂组合物在应用边界未出现扩散。
实施例6:辣椒红着色剂组合物的制备
1.将2g交联淀粉分散于20ml纯净水中;
2.将反应体系在水浴中加热到68-70℃以糊化,保温约20min-30min,然后用冷却水冷却至低于50℃;
3.在搅拌下加入0.2g辣椒红着色剂,在室温下继续搅拌该体系直至均匀;
4.向该体系中加入适量水以降低其粘度;
5.将体系喷雾干燥以提供橘色(或黄色)产品。
将该着色剂用于面食中,发现无渗色现象。所述着色剂组合物在应用边界未出现扩散。
传统辣椒红着色剂由于其难闻的味道使其应用非常受限。本发明人惊奇地发现,本发明所述组合物有利于消除辣椒红着色剂难闻的味道。
实施例7:栀子蓝着色剂组合物的制备
1.将5g交联淀粉分散于50ml纯净水中;
2.将反应体系在水浴中加热到68-70℃以糊化,恒温约20min-30min,然后用冷却水冷却至低于50℃;
3.在搅拌下加入0.2g栀子蓝着色剂,在室温下继续搅拌该体系直至均匀;
4.向该体系中加入适量水以降低其粘度;
5.将体系喷雾干燥以提供蓝色产品。
将该着色剂组合物用于面食中,发现无渗色现象。所述着色剂组合物在应用边界未出现扩散。
实施例8:胭脂红酸着色剂组合物的制备
1.将10g交联淀粉分散于50ml纯净水中;
2.将反应体系在水浴中加热到68-70℃以糊化,恒温约20min-30min,然后用冷却水冷却至低于50℃;
3.在搅拌下加入0.5g胭脂红酸着色剂,在室温下继续搅拌该体系直至均匀;
4.向该体系中加入适量水以降低其粘度;
5.将体系喷雾干燥以提供红色产品。
将该着色剂组合物用于面食中,发现无渗色现象。所述着色剂组合物在应用边界未出现扩散。
实施例9:接骨木果提取物组合物的制备
1.将10g交联淀粉分散于50ml纯净水中;
2.将反应体系在水浴中加热到68-70℃以糊化,恒温约20min-30min,然后用冷却水冷却至低于50℃;
3.在搅拌下加入1.0g接骨木果提取物,在室温下继续搅拌该体系直至均匀;
4.向该体系中加入适量水以降低其粘度;
5.将体系喷雾干燥提供深红色产品。
将该着色剂组合物用于面食中,发现无渗色现象。所述着色剂组合物在应用边界未出现扩散。
实施例10:黄体素组合物的制备
1.将5g交联淀粉分散于50ml纯净水中;
2.将反应体系在水浴中加热到68-70℃以糊化,恒温约20min-30min,然后用冷却水冷却至低于50℃;
3.在搅拌下加入0.5g黄体素(晶粒大小<50μm),在室温下继续搅拌该体系直至均匀;且恒温40-60min;
4.将体系喷雾干燥、粉碎至小于50μm,提供所需产品。
将该着色剂组合物用于面食中,发现无渗色现象。所述着色剂组合物在应用边界未出现扩散。
实施例11:萝卜红组合物的制备
1.将5g交联淀粉分散于50ml纯净水中;
2.将反应体系在水浴中加热到68-70℃以糊化,恒温约20min-30min,然后用冷却水冷却至低于50℃;
3.在搅拌下加入0.5g萝卜红着色剂,在室温下继续搅拌该体系直至均匀;
4.向该体系中加入适量水以降低其粘度;
5.将体系喷雾干燥以提供产品。
将该着色剂组合物用于面食中,发现无渗色现象。所述着色剂组合物在应用边界未出现扩散。
传统萝卜红着色剂由于其难闻的味道使其应用非常受限。本发明人惊奇地发现,本发明所述着色剂组合物有利于消除萝卜红着色剂难闻的味道。
实施例12:甜菜根红组合物的制备
1.将5g交联淀粉分散于50ml纯净水中;
2.将反应体系在水浴中加热到68-70℃以糊化,恒温约20min-30min,然后用冷却水冷却至低于50℃;
3.在搅拌下加入0.5g甜菜根红着色剂,在室温下继续搅拌该体系直至均匀;
4.向该体系中加入适量水以降低其粘度;
5.将体系喷雾干燥,提供产品。
将该着色剂组合物用于面食中,发现无渗色现象。所述着色剂组合物在应用边界未出现扩散。
实施例13:黑色素组合物的制备
1.将5g交联淀粉分散于50ml纯净水中;
2.将反应体系在水浴中加热到68-70℃以糊化,恒温约20min-30min,然后用冷却水冷却至低于50℃;
3.在搅拌下加入0.5g黑色素,在室温下继续搅拌该体系直至均匀;
4.向该体系中加入适量水以降低其粘度;
5.将体系喷雾干燥,提供产品。
将该着色剂组合物用于面食中,发现无渗色现象。所述着色剂组合物在应用边界未出现扩散。
实施例14:β-胡萝卜素组合物的制备
1.将5g交联淀粉分散于50ml纯净水中;
2.将反应体系在水浴中加热到68-70℃以糊化,恒温约20min-30min,然后用冷却水冷却至低于50℃;
3.在搅拌下加入0.5gβ-胡萝卜素,在室温下继续搅拌该体系直至均匀;
4.向该体系中加入适量水以降低其粘度;
5.将体系喷雾干燥,提供产品。
将该着色剂组合物用于面食中,发现无渗色现象。所述着色剂组合物在应用边界未出现扩散。
注意:
1.有利的糊化温度范围:65℃-85℃
2.实施例中色素的分类:
水溶性色素:红花黄色素、甘薯红色素、花青蓝、叶绿素铜钠盐、栀子蓝、胭脂红酸、接骨木、萝卜红、甜菜根红、黑色素(碱性水溶性)。
油溶性色素:姜黄色素、辣椒红、黄体素、β-胡萝卜素。
根据本发明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着色剂与传统着色剂的比较
缩写
CD-SP:上述色素Color Dispersible 2R-03粉末(甘薯,Sweet Potato)
CD-S:上述色素Color Dispersible 2Y-01粉末(红花黄色素,Safflower Yellow)
SP:(传统的)甘薯红色素粉末(Sweet Potato Red Powder)
SP-S:(传统的)甘薯红色素水溶液(Sweet Potato Red aueous solution)
AB:花青蓝(Anthoblue)(由甘蓝红纯化后得到的乙酰化花色素苷,来自宁波绿之健药业有限公司)粉末
AB-S:花青蓝水溶液(AnthoBlue solution)
CD-AB:CD-花青蓝(CD-AnthoBlue)
实施例1CD-SP和传统SP在花生油中的比较
将5ml花生油与4mg SP或10mg CD-SP混合
如图1中所示,CD-SP可良好地分散于花生油中,而SP不能。
实施例2CD-SP/CD-S和传统合成和天然着色剂在葵花籽油中的比较
不同传统合成和天然着色剂,以及上述CD-SP和CD-S分别与葵花籽油混合并静置24h。如图2-图4中所示,在0h,CD-SP和CD-S都良好地分散于葵花籽油中且得到均质的体系,而传统的合成和天然颜料不能。图3和图4是图2的放大图。如图5和图6所示,24h后,CD-SP和CD-S仍良好地分散于葵花籽油中,极少量沉淀,系统仍保持其原始颜色,而传统合成颜料和天然颜料在葵花籽油中基本上沉淀,且系统变为透明色(即,传统合成和天然着色剂不能应用于这样的油系统中)。
结果表明在油系统中,本发明所述CD-SP和CD-S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明显高于传统的合成和天然着色剂。
实施例3CD-SP和传统SP/SP-S在聚乙二醇PEG(400)中的比较
如图7-9所示,在0h(图7)时,用SP-S和CD-SP可获得均匀的着色系统,而用SP不能得到均匀的着色系统;1h后,SP-S系统中沉淀出该着色剂,且SP-S系统的颜色变浅,而CD-SP系统仍保持其原始颜色(图8);15h后,于SP系统和SP-S系统中着色剂基本沉淀,且这样的系统变为无色,然而,CD-SP着色剂中沉淀出极少量着色剂(图9)。结果表明在PEG(400)系统中,CD-SP着色剂明显具有更高的分散性和稳定性。传统着色剂无法应用于此类系统中,本发明所述着色剂可以应用。
实施例4CD-AB,传统AB,和AB-S在PEG 400中的比较
如图10-12所示,在0h(图10)时,AB-S和CD-AB可获得均匀的着色系统,但AB无法获得均匀的着色系统;1h后,AB-S系统中沉淀出着色剂,且SP-S的颜色发生改变,而CD-AB仍保持其原始颜色(图11);15h后,着色剂基本沉淀于AB系统和AB-S系统中,且所述系统的颜色发生显著变化,然而,极少量着色剂沉淀于CD-AB着色剂(图12)中。结果表明在PEG(400)中CD-AB着色剂明显拥有更高的分散性和稳定性。传统着色剂不可应用于此类系统,但本发明所述着色剂可以应用于此类系统。
本发明所述组合物在脂肪条件下的应用
试剂
图13提供了本发明所述的不同实施方式在上述不同产品中的应用。从CD-颜料包含于食品中(如面食中)的应用可观察到:CD-颜料即使在高温下也是耐热的,且不会降低任何重要性;也可减少渗色的缺点,比如,面食烹饪过程未明显向水中渗色;且所述CD-颜料可用于脂肪(疏油/疏脂)制剂和固体配方中。
实施例5分散CD-SP于热水中得到膨胀材料
50ml蒸馏水和900mg CD-SP在100℃水中加热3min以提供粘性溶液。再将所述粘性溶液在室温下干燥48小时形成红色粉末。所得红色粉末可分散于油中。
尽管本发明是引用优选的实施方案来描述的,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可的是,本发明可在不超出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在形式和细节上进行更改。整个说明书中所引用的所有参考文献,包括背景技术中的参考文献,在此全体合并进来。本领域技术人员仅用常规实验将确认或能够确定出,本发明在本文中具体描述的具体实施方案的许多等同方案。所述等同方案旨在被包含于下述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128)

1.一种包含着色剂和多糖组合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着色剂的总质量与多糖总质量的比例范围是1000:1到1:1000;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油;所述着色剂被多糖封装或包覆以形成有色沉淀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着色剂的总质量与多糖总质量的比例范围是1:100-10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着色剂的总质量与多糖总质量的比例范围是1:10-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着色剂的总质量与多糖总质量的比例范围是1:500,1:200,1:100,1:50,1:10,1:1,10:1,50:1,100:1,200:1或500:1。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着色剂选自合成着色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着色剂选自水溶性着色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着色剂选自苋菜红、日落黄、赤藓红、柠檬黄、新红、靛蓝和亮蓝。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着色剂选自油溶性着色剂。
9.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着色剂为苏丹III。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着色剂选自天然着色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着色剂选自类萝卜素、黄酮类着色剂、醌类着色剂、卟啉着色剂、甜菜花青素,二酮类着色剂,红曲着色剂,焦糖着色剂;栀子花着色剂,藻蓝蛋白着色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着色剂选自红辣椒色素、胭脂树红和栀子黄。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着色剂选自紫苏色素、玉米黄色素、红花黄色素、甘蓝红色素、甘薯红色素、紫胡萝卜色素、接骨木色素、野樱莓色素、萝卜红色素、葡萄皮色素、覆盆子色素和黑醋栗色素。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醌类色素选自胭脂虫着色剂、胭脂红酸和紫胶红染料。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着色剂为叶绿素。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着色剂为甜菜红。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着色剂为姜黄素。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着色剂为红曲色素。
19.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着色剂为焦糖。
20.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着色剂为栀子蓝。
2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着色剂为螺旋藻蓝色素。
2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着色剂为来自植物或动物的提取物、浓缩物或榨取产物。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着色剂为下述物质的提取物、浓缩物或榨取产物:藏红花、红花,栀子花、越桔、甘薯、红甘蓝、胡萝卜或葡萄。
24.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多糖选自淀粉和淀粉衍生物,糖原,纤维素和纤维素衍生物,壳多糖和果胶。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淀粉选自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米淀粉和小麦淀粉。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淀粉衍生物选自羧甲基淀粉,羟丙基淀粉以及它们的交联衍生物和盐。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纤维素选自蔬菜,水果,竹,棉和麻。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蔬菜选自芹菜和马铃薯。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水果选自苹果和香蕉。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麻选自亚麻,大麻,荨麻和苎麻。
31.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纤维素衍生物选自纤维素酯,纤维素醚和微晶纤维素。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纤维素酯选自醋酸纤维素,三醋酸纤维素,丙酸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和纤维素硫酸。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纤维素醚选自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甲基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交联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乙基羟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34.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纤维素衍生物选自交联的纤维素衍生物。
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着色剂和多糖的组合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溶解水溶性着色剂于水中形成溶液,其中,所述着色剂的含量大于零到其在水中的饱和度;
2)向步骤1)制备的溶液中加入多糖形成混合物;
3)向步骤2)的混合物中选择性添加pH调节剂直到所述混合物的pH值达到2到8.5,以形成混合物;
4)加热步骤3)所得混合物,随后冷却该混合物直至形成有色的沉淀物;和
5)从混合物中分离有色沉淀物。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着色剂和多糖的组合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6)用水多次洗涤所述有色沉淀物;
7)干燥所述有色沉淀物;
8)研磨和/或筛分所述有色沉淀物。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步骤4)在室温到100℃,加热1min到10h。
3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着色剂和多糖的组合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溶解油溶性着色剂于有机溶剂或有机溶剂混合物中形成混合物,其中,所述着色剂的量大于零到其在有机溶剂中的饱和度;
2)向步骤1)的混合物中添加表面活性剂,选择性地添加水形成混合物;
3)向步骤2)的混合物中添加多糖形成混合物;
4)向步骤3)的混合物中选择性添加pH调节剂直至混合物的pH达到2到8.5形成混合物;
5)加热步骤4)的混合物,随后冷却该混合物直至形成有色的沉淀物;
6)从混合物中分离有色沉淀物。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着色剂和多糖的组合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7)用水多次洗涤所述有色沉淀物;
8)干燥所述有色沉淀物;
9)研磨和/或筛分所述有色沉淀物。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步骤5)在30℃到100℃,加热1min到10h。
4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着色剂和多糖的组合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溶解多糖于水中直至多糖完全溶解;
2)向步骤1)的溶液中添加着色剂直至着色剂均匀分散于溶液中;
3)向步骤2)的溶液中选择性添加pH调节剂;
4)溶液中产生有色沉淀物.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着色剂和多糖的组合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5)干燥所述有色沉淀物,和
6)研磨和/或筛分所述有色沉淀物;
其中,所述添加多糖后反应介质的温度保持在从65℃到85℃。
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着色剂和多糖的组合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分别制备着色剂水溶液和金属盐水溶液;
2)将多糖溶解于步骤1)制备的着色剂溶液中;
3)将步骤1)制备的金属盐水溶液加入步骤2)的混合物中,从而形成有色沉淀物;其中,添加所述金属水溶液,直到该混合物的粘度接近水或与水相等;
4)分离所述有色沉淀物。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着色剂和多糖的组合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5)用水多次洗涤所述有色沉淀物,
6)干燥所述有色沉淀物,
7)研磨和/或筛分所述有色沉淀物。.
45.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步骤2)中在从0℃到70℃的温度条件下,溶解1min到10h。
46.根据权利要求1-34任一项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多糖被着色剂染色。
47.根据权利要求35,38,41和43任一项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添加多糖后反应介质中的温度保持在从65℃到85℃,保持5min到8h。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添加多糖后反应介质中的温度保持20min到40min。
49.根据权利要求1-4、35、38、41和43任一项所述的分散型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分散型着色剂组合物在高温水溶液中接着进一步进行处理,直到水溶液变得粘,然后再去除水分以提供油可分散性的材料。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水溶液在回流或沸腾状态下被加热至高于80℃到100℃。
51.根据权利要求1-4、35、38、41和43任一项所述的分散型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分散型着色剂组合物消除或减少了与着色材料有关的气味。
52.权利要求1-48任一项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在常规着色剂可被使用的应用中的应用。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应用于食品、糖果、化妆品、玩具和医药产品的制造。
54.一种制备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溶解水溶性着色剂于水中形成溶液,其中,所述着色剂的量大于零到其在水中的饱和度;
2)向步骤1)制备的溶液中加入多糖形成混合物;
3)向步骤2)的混合物中选择性添加pH调节剂直到所述混合物的pH值达到2到8.5,以形成混合物;
4)加热步骤3)所得混合物,随后冷却该混合物直至形成有色的沉淀物;和
5)从混合物中分离有色沉淀物;
所述着色剂被多糖封装或包覆以形成有色沉淀物;
其中,步骤1)使用的着色剂的总质量与步骤2)使用的多糖总质量的比例范围是1000:1到1:1000。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6)用水多次洗涤所述有色沉淀物,
7)干燥所述有色沉淀物,
8)研磨和/或筛分所述有色沉淀物。
56.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4)中,在室温到100℃的温度下,加热1min到10h。
57.根据权利要求54-5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糖为淀粉、淀粉衍生物、纤维素、纤维素衍生物。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糖为交联的羧甲基纤维素和交联淀粉。
59.根据权利要求54-5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离步骤为喷雾干燥,以得到粉末状产品。
60.根据权利要求54-5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添加多糖后反应介质的温度保持在从65℃到85℃,保持5min到24h。
61.根据权利要求54-5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散型着色剂组合物在高温水溶液中接着进一步进行处理,直到水溶液变得粘,然后再去除水分以提供油可分散性的材料。
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水溶液在回流或沸腾状态下被加热至高于80℃到100℃。
63.一种制备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溶解油溶性着色剂于有机溶剂或有机溶剂混合物中形成混合物,其中,所述着色剂的量大于零到其在有机溶剂中的饱和度;
2)向步骤1)的混合物中添加表面活性剂,选择性地还添加水形成混合物;
3)向步骤2)的混合物中添加多糖形成混合物;
4)向步骤3)的混合物中选择性添加pH调节剂直至混合物的pH达到2到8.5形成混合物;
5)加热步骤4)的混合物,随后冷却该混合物直至形成有色的沉淀物;
6)从混合物中分离有色沉淀物;
所述着色剂被多糖封装或包覆以形成有色沉淀物;
其中,步骤1)使用的着色剂的总质量与步骤3)使用的多糖总质量的比例范围是1000:1到1:1000。
64.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7)用水多次洗涤所述有色沉淀物,
8)干燥所述有色沉淀物,
9)研磨和/或筛分所述有色沉淀物。
65.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5)在30℃到100℃,保持1min到10h。
66.根据权利要求63-6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糖为淀粉、淀粉衍生物、纤维素、纤维素衍生物。
67.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糖为交联的羧甲基纤维素和交联淀粉。
68.根据权利要求63-6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离步骤为喷雾干燥,以得到粉末状产品。
69.根据权利要求63-6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添加多糖后反应介质的温度保持在从65℃到85℃,保持5min到24h。
70.根据权利要求63-6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散型着色剂组合物在高温水溶液中接着进一步进行处理,直到水溶液变得粘,然后再去除水分以提供油可分散性的材料。
71.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水溶液在回流或沸腾状态下被加热至高于80℃到100℃。
72.一种制备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溶解多糖于水中直至多糖完全溶解;
2)向步骤1)的溶液中添加着色剂直至着色剂均匀分散于溶液中;
3)向步骤2)的溶液中选择性添加pH调节剂;
4)溶液中产生有色沉淀物;
其中,所述添加多糖后反应介质的温度保持在从65℃到85℃;
所述着色剂被多糖封装或包覆以形成有色沉淀物;
步骤2)使用的着色剂的总质量与步骤1)使用的多糖总质量的比例范围是1000:1到1:1000。
73.根据权利要求7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4)干燥所述有色沉淀物,和
5)研磨和/或筛分所述有色沉淀物。
74.根据权利要求72或7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糖为淀粉、淀粉衍生物、纤维素、纤维素衍生物。
75.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糖为交联的羧甲基纤维素和交联淀粉。
76.根据权利要求72或7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离步骤为喷雾干燥,以得到粉末状产品。
77.根据权利要求72或7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散型着色剂组合物在高温水溶液中接着进一步进行处理,直到水溶液变得粘,然后再去除水分以提供油可分散性的材料。
78.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水溶液在回流或沸腾状态下被加热至高于80℃到100℃。
79.一种制备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分别制备着色剂水溶液和金属盐水溶液;
2)将多糖溶解于步骤1)所得着色剂溶液中;
3)将步骤1)中制备的金属盐水溶液加入步骤2)的混合物中,从而形成有色沉淀物;其中,添加所述金属水溶液,直到该溶液的粘度接近水或与水相等;
4)分离所述有色沉淀物;
所述着色剂被多糖封装或包覆以形成有色沉淀物;
步骤1)使用的着色剂的总质量与步骤2)使用的多糖总质量的比例范围是1000:1到1:1000。
80.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5)用水多次洗涤所述有色沉淀物,
6)干燥所述有色沉淀物,
7)研磨和/或筛分所述有色沉淀物。
81.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方法,步骤2)中在0℃到70℃温度下,保持1min到10h。
82.根据权利要求79-8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糖为淀粉、淀粉衍生物、纤维素、纤维素衍生物。
83.根据权利要求8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糖为交联的羧甲基纤维素和交联淀粉。
84.根据权利要求79-8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离步骤为喷雾干燥,以得到粉末状产品。
85.根据权利要求79-8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添加多糖后反应介质的温度保持在从65℃到85℃,保持5min到24h。
86.根据权利要求79-8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散型着色剂组合物在高温水溶液中接着进一步进行处理,直到水溶液变得粘,然后再去除水分以提供油可分散性的材料。
87.根据权利要求8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水溶液在回流或沸腾状态下被加热至高于80℃到100℃。
88.一种制备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溶解或分散着色剂于水溶液中形成着色剂溶液;
2)加热多糖水溶液直至多糖溶解以形成多糖溶液;
3)将着色剂溶液加入多糖溶液中形成着色剂-多糖混合物;
4)持续加热着色剂-多糖混合物;
5)冷却所述着色剂-多糖混合物直到形成悬浮液或沉淀物;和
6)分离所述有色沉淀物或悬浮物;
其中,所述添加多糖后反应介质的温度保持在从65℃到85℃;
所述着色剂被多糖封装或包覆以形成有色沉淀物;
步骤1)使用的着色剂的总质量与步骤2)使用的多糖总质量的比例范围是1000:1到1:1000。
89.根据权利要求8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7)用水多次洗涤有色沉淀物或悬浮物;
8)干燥所述有色沉淀物或悬浮物;
9)研磨和/或筛分所述有色沉淀物或悬浮物。
90.根据权利要求88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4)从10min到24h持续加热着色剂-多糖混合物。
91.根据权利要求88-9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糖为淀粉、淀粉衍生物、纤维素、纤维素衍生物。
92.根据权利要求9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糖为交联的羧甲基纤维素和交联淀粉。
93.根据权利要求88-9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离步骤为喷雾干燥,以得到粉末状产品。
94.根据权利要求88-9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散型着色剂组合物在高温水溶液中接着进一步进行处理,直到水溶液变得粘,然后再去除水分以提供油可分散性的材料。
95.根据权利要求9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水溶液在回流或沸腾状态下被加热至高于80℃到100℃。
96.一种制备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加热水溶液中的多糖直至多糖溶解以形成多糖溶液;
2)溶解或分散着色剂于水溶液中以形成着色剂溶液;
3)将着色剂溶液加入多糖溶液中以形成着色剂-多糖混合物;
4)持续加热着色剂-多糖混合物;
5)冷却着色剂-多糖混合物直到形成悬浮液或沉淀物;和
其中,所述添加多糖后反应介质的温度保持在从65℃到85℃;
所述着色剂被多糖封装或包覆以形成有色沉淀物;
步骤2)使用的着色剂的总质量与步骤1)使用的多糖总质量的比例范围是1000:1到1:1000。
97.根据权利要求9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6)分离所述有色沉淀物或悬浮物;
7)用水多次洗涤有色沉淀物或悬浮物;
8)干燥所述有色沉淀物或悬浮物;
9)研磨和/或筛分所述有色沉淀物或悬浮物;
98.根据权利要求96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4)中从10min到24h持续加热着色剂-多糖混合物。
99.根据权利要求96-9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糖为淀粉、淀粉衍生物、纤维素、纤维素衍生物.
100.根据权利要求99所述的方法,所述多糖为交联的羧甲基纤维素和交联淀粉。
101.根据权利要求96-9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离步骤为喷雾干燥,以得到粉末状产品。
102.根据权利要求96-9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添加多糖后反应介质的温度保持在70℃,保持5min到24h。
103.根据权利要求96-9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散型着色剂组合物在高温水溶液中接着进一步进行处理,直到水溶液变得粘,然后再去除水分以提供油可分散性的材料。
104.根据权利要求10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水溶液在回流或沸腾状态下被加热至高于80℃到100℃。
105.权利要求54-104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分散型着色剂组合物在传统着色剂可被使用的应用中的应用。
106.根据权利要求105所述的应用,其中,分散型着色剂组合物被应用于食品、糖果、化妆品、玩具和医药产品的制造。
107.根据权利要求106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食品为牛奶,黄油,肉,糖果,巧克力,冰淇淋,人造黄油,酸奶,鱼或糖。
108.两种或多种权利要求1-51任一项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或权利要求54-104任一项方法制备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的混合物,其中,所述混合物提供可见光谱内的任何颜色。
109.包含纤维素或纤维素衍生物和着色剂的分散型着色剂组合物,所述分散型着色剂组合物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油,所述着色剂与纤维素或纤维素衍生物质量比例范围是1000:1到1:1000;所述着色剂被纤维素或纤维素衍生物封装或包覆以形成有色沉淀物。
110.根据权利要求109所述的分散型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着色剂为红花黄、甘薯红、花青蓝、叶绿素铜钠盐、栀子蓝、胭脂红酸、接骨木、萝卜红、甜菜根红、黑色素、野樱莓及它们的混合物。
111.根据权利要求110所述的分散型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着色剂为姜黄素、辣椒红、黄体素、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112.根据权利要求109-111任一项所述的分散型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纤维素衍生物是交联的羧甲基纤维素。
113.一种分散型着色剂,其包含淀粉或淀粉衍生物和着色剂组合物,所述分散型着色剂组合物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油,所述着色剂与淀粉或淀粉衍生物质量比例范围是1000:1到1:1000;所述着色剂被淀粉或淀粉衍生物封装或包覆以形成有色沉淀物。
114.根据权利要求113所述的分散型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着色剂为红花黄、甘薯红、花青蓝、叶绿素铜钠盐、栀子蓝、胭脂红酸、接骨木、萝卜红、甜菜根红、黑色素、野樱莓及它们的混合物。
115.根据权利要求113所述的分散型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着色剂为姜黄色素、辣椒红、黄体素、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116.根据权利要求113-115任一项所述的分散型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淀粉为交联淀粉。
117.根据权利要求113-115任一项所述的分散型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分散型着色剂组合物在高温水溶液中接着进一步进行处理,直到水溶液变得粘,然后再去除水分以提供油可分散性的材料。
118.根据权利要求117所述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其中,所述水溶液在回流或沸腾状态下被加热至高于80℃到100℃。
119.一种制备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分散淀粉于水中得到悬浮液;
2)加热悬浮液以使淀粉糊化;
3)将油溶性着色剂或水溶性着色剂的水溶液加入糊化淀粉中以形成混合物;且
4)选择性地调节混合物的pH以提供可分散的着色剂混合物;
所述着色剂被淀粉封装或包覆以形成有色沉淀物;
所述着色剂与淀粉或淀粉衍生物质量比例范围是1000:1到1:1000。
120.根据权利要求119所述的方法,还包含分离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混合物的步骤。
121.根据权利要求1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离步骤通过喷雾干燥的方法来实现。
122.根据权利要求119-1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淀粉为交联淀粉。
123.根据权利要求119-1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水悬浮液被加热到100℃以下。
124.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加热温度为60℃到80℃。
125.根据权利要求119-1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着色剂为红花黄、甘薯红、花青蓝、叶绿素铜钠盐、栀子蓝、胭脂红酸、接骨木、萝卜红、甜菜根红、黑色素、野樱莓、姜黄素、辣椒红、黄体素、β-胡萝卜素、番茄红和它们的混合物。
126.根据权利要求119-1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散型着色剂组合物在高温水溶液中接着进一步进行处理,直到水溶液变得粘,然后再去除水分以提供油可分散性的材料。
127.根据权利要求1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水溶液在回流或沸腾状态下被加热至高于80℃到100℃。
128.权利要求61-62,70-71,86-87,94-95,103-104,126-12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制备的可分散的着色剂组合物。
CN201380019820.9A 2012-04-19 2013-04-19 包含至少一种着色剂和至少一种多糖的组合的组合物 Active CN1043209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35594P 2012-04-19 2012-04-19
US61/635,594 2012-04-19
US201361783578P 2013-03-14 2013-03-14
US61/783,578 2013-03-14
US13/840,005 US20140364512A9 (en) 2012-04-19 2013-03-15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a combination of at least one colorant and at least one polysaccharide
US13/840,005 2013-03-15
PCT/IB2013/001125 WO2013156863A2 (en) 2012-04-19 2013-04-19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a combination of at least one colorant and at least one polysaccharid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20979A CN104320979A (zh) 2015-01-28
CN104320979B true CN104320979B (zh) 2016-10-26

Family

ID=49380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9820.9A Active CN104320979B (zh) 2012-04-19 2013-04-19 包含至少一种着色剂和至少一种多糖的组合的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364512A9 (zh)
EP (1) EP2838379A4 (zh)
CN (1) CN104320979B (zh)
WO (1) WO2013156863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114701A1 (de) * 2013-12-20 2015-06-25 Sensient Colors Europe Gmbh Zum menschlichen Verzehr geeignete Farbstoffzusammensetzungen
WO2015145431A1 (en) * 2014-03-25 2015-10-01 Hino-Man Ltd Biocompatible and biodegradable natural disperse dyes for dyeing polyester fabrics
PL408195A1 (pl) * 2014-05-12 2015-11-23 Zito Spółka Cywilna Kompozycja barwiąca i zastosowanie kompozycji barwiącej
FR3026741A1 (fr) * 2014-10-01 2016-04-08 Roquette Freres Utilisation d'un amidon hydrolyse comme agent de retention de la couleur des colorants sensibles a la lumiere
AU2016288697B2 (en) * 2015-06-30 2020-11-26 Mars, Incorporated Acylated anthocyanin based colourant composition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RU2626505C2 (ru) * 2015-08-24 2017-07-28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автоном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Белгород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НИУ "БелГУ")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и состав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сухих лиофилизированных форм антоцианов
CN106752066B (zh) * 2015-11-12 2020-04-17 简文杰 酸溶性红曲色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47229B (zh) * 2016-01-21 2017-08-29 王君华 一种基于海藻凝胶的聚集态天然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04867B (zh) * 2016-01-29 2017-10-03 辽东学院 植物性天然染料的织物染色方法
AU2017225307B2 (en) * 2016-03-01 2021-06-17 Kraft Foods Group Brands Llc Pelletized colorants comprising a pigment-protein complex and food products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70281512A1 (en) * 2016-03-29 2017-10-05 Miyoshi America Inc. Cosmetic powder treated with polysaccharide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US20180252622A1 (en) * 2017-03-06 2018-09-06 United Arab Emirates University A Stain for Staining Cells, the Use of the Stain in Histological Applications and a Method of Diagnosis
FR3068248B1 (fr) 2017-06-30 2020-10-23 Hyteck Vernis a ongles comprenant un opacifiant d'origine vegetale
CN108298860A (zh) * 2018-01-22 2018-07-20 曲靖师范学院 一种用于β半水石膏加速水合胭脂树橙色素促凝剂
CN110117422A (zh) * 2018-02-06 2019-08-13 匠人之心(北京)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天然橙色色素的配方及提取工艺
CN110117423A (zh) * 2018-02-07 2019-08-13 匠人之心(北京)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天然紫色色素的配方及提取工艺
CN108835467A (zh) * 2018-06-20 2018-11-20 罗国球 一种具有抗癌功能的红果营养液的制备方法
FR3092758B1 (fr) * 2019-02-14 2021-05-14 Sensient Cosmetic Tech Composition cosmétique huileuse contenant des particules comprenant un colorant et un polysaccharide
FR3092757B1 (fr) * 2019-02-14 2021-03-05 Sensient Cosmetic Tech Composition cosmétique huileuse contenant des particules comprenant un colorant et un polysaccharide
CN109744499B (zh) * 2019-03-21 2022-03-18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薯类护色剂以及该护色剂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EP3975749A1 (en) * 2019-05-31 2022-04-06 Oterra A/S A red colorant composition for fat-based foods and oils
CN112293645A (zh) * 2019-07-30 2021-02-02 上海嘉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热性甜菜红色素及其制备方法
ES2786095B2 (es) * 2019-10-08 2021-10-04 Safrante Global Company Slu Procedimiento de obtencion de colorante natural derivado del azafran y producto asi obtenido
CN110616000B (zh) * 2019-10-17 2021-06-22 温州商学院 一种戏曲壁画专用绘图颜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40789B (zh) * 2019-11-29 2022-06-21 广州那比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植物色素的变色口红及其制备方法
JP7324137B2 (ja) 2019-12-12 2023-08-09 三栄源エフ・エフ・アイ株式会社 被着色組成物
CN115025003A (zh) * 2022-06-30 2022-09-09 上海臻臣化妆品有限公司 改性水溶性粉体、制备方法和化妆品
CN116327832B (zh) * 2023-03-21 2024-03-01 陕西嘉禾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化李子多酚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1843A (zh) * 1998-02-23 1999-10-20 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细粉状类胡萝卜素制剂的制备
EP1178738B1 (en) * 1999-05-21 2003-05-02 Chr. Hansen A/S A colouring substance composition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CN1723251A (zh) * 2003-03-07 2006-01-18 马斯公司 用于在糖食上进行喷墨打印的水基墨水
CN101061185A (zh) * 2004-11-25 2007-10-24 科·汉森有限公司 胭脂红酸色料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19110A (en) * 1968-12-23 1975-11-11 Champion Int Corp Colored organic synthetic pigment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US4475919A (en) * 1980-04-28 1984-10-09 Colorcon, Inc. Colored medicinal tablet, natural color pigment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pigment in coloring food, drug and cosmetic products
US4812445A (en) * 1987-02-06 1989-03-14 National Starch And Chemical Corporation Starch based encapsulation process
DK546289D0 (da) * 1989-11-02 1989-11-02 Danochemo As Carotenoidpulvere
US6808557B2 (en) * 2001-10-03 2004-10-26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Cellulose matrix encapsulation and method
WO2007115335A2 (en) * 2006-04-06 2007-10-11 The Glidden Company Encapsulated colorants for waterborne coating compositions system kit and method
EP2011835A1 (en) * 2007-07-06 2009-01-07 Chr. Hansen A/S A colouring composition comprising starch derivatives as a hydrocolloid
US20090155321A1 (en) * 2007-12-12 2009-06-18 Conopco, Inc., D/B/A Unilever Compositions with encapsulated coloring agents and method to impart a healthy skin appearan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1843A (zh) * 1998-02-23 1999-10-20 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细粉状类胡萝卜素制剂的制备
EP1178738B1 (en) * 1999-05-21 2003-05-02 Chr. Hansen A/S A colouring substance composition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CN1723251A (zh) * 2003-03-07 2006-01-18 马斯公司 用于在糖食上进行喷墨打印的水基墨水
CN101061185A (zh) * 2004-11-25 2007-10-24 科·汉森有限公司 胭脂红酸色料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20979A (zh) 2015-01-28
WO2013156863A3 (en) 2014-02-20
US20140364512A9 (en) 2014-12-11
EP2838379A4 (en) 2016-05-11
EP2838379A2 (en) 2015-02-25
WO2013156863A2 (en) 2013-10-24
US20130281548A1 (en) 2013-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20979B (zh) 包含至少一种着色剂和至少一种多糖的组合的组合物
CN101301297A (zh) 皮肤光老化预防剂
CN101301298B (zh) 高脂血症预防治疗剂
CN104623670A (zh) 一种含西红花素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873419A (zh) 一种多种植物组合物及其提取物、微胶囊的制备和应用
CN102960805A (zh) 一种缓解视疲劳的保健饮料的制备方法
CN102225044A (zh) 一种纯植物染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69127B (zh) 一种由金银花、菊花、芍药花制成的饮料
KR101377411B1 (ko) 항염증 활성을 가지는 풀솜대 추출물 또는 장대나물 추출물
JP2004131431A (ja) 紫外線傷害予防又は改善用組成物
Dai et al. Hone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 guide to future applications of NADES to medicines
CN101657201B (zh) 神经芽细胞增殖促进剂及神经突起伸展剂
Ahmed et al. Himalayan sources of anthocyanins and its multifunctional applications: A review
CN105831637A (zh) 一种抗辐射桑杞枣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1306000A (zh) 睾酮生成及代谢促进剂
CN102335217B (zh) 谷胱甘肽生成促进剂
CN102186488A (zh) 含有齿裂黄鹌菜提取物,其级分或由其分离的化合物作为有效成分的肝功能改善用药物组合物及肝功能改善用健康功能食品组合物
KR102604237B1 (ko) 지용성 비타민 흡수 강화용 조성물
KR101449904B1 (ko) 갱년기 증상 개선용 건강 식품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5343163A (zh) 一种独一味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KR20110130857A (ko) 항산화능, 항알레르기 및 아토피성 피부염 개선 및 예방 효과를 갖는 기능성 조성물, 이의 제조방법, 이를 함유한 식품 및 건강 기능성 식품
CN101987096B (zh) 黑素产生抑制剂及美白剂
Tripathi et al. Phytochem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overview on celosia cristata linn
KR101684869B1 (ko) 세리포리아락세라타 추출물 함유 목욕용제
RU2812611C1 (ru) Композиции из гинзенозида Rg3 и гинзенозида Rg5 и их фармацевтическое применение, включая противоопухолевые эффект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