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11807A - 聚酯成膜剂及玻璃纤维浸润剂复合物 - Google Patents

聚酯成膜剂及玻璃纤维浸润剂复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11807A
CN104311807A CN201410544928.6A CN201410544928A CN104311807A CN 104311807 A CN104311807 A CN 104311807A CN 201410544928 A CN201410544928 A CN 201410544928A CN 104311807 A CN104311807 A CN 1043118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agent
polyester resin
forming agent
resin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4492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11807B (zh
Inventor
黄伟九
陈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1054492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118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118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118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118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1180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cromonomer-Based Addition Polymer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酯树脂成膜剂,由含芳基的不对称取代二元醇与二元酸和不饱和二元脂肪酸的缩聚产物及其复配体系,分子量为3000-6500,分子量分布在1.5-4.6之间。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浸润剂复合物,包括上述的成膜剂制成的乳液、偶联剂、抗静电剂、pH调节剂和溶剂。本发明的聚酯树脂成膜剂,提高了聚酯树脂与玻纤及其基体树脂的相容性和浸透性,减少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中的“发白”现象,提高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透明度。提高聚酯树脂分子链的不对称性,提高了聚酯树脂分子与基体树脂相容性;提高聚酯的热稳定性,增强成膜的强度和韧性;降低树脂结晶性能,同时加以分子量控制,增强玻璃纤维成膜剂粘结力和浸透性,改善玻璃纤维制品的强度及外观。

Description

聚酯成膜剂及玻璃纤维浸润剂复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酯成膜剂,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玻璃纤维浸润剂复合物,属于化学助剂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的生产和应用过程中,浸润剂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而成膜剂是浸润剂中最关键的组分,其性能直接决定了浸润剂的效果,对原丝和纱的性能品质都具有重要影响,其用量占浸润剂组分的比重最高可达20-30%。其作用是在拉丝和卷绕时,将玻璃纤维单丝粘结成原丝,在后续加工工序中保护纤维,并赋予纤维良好的加工性能和成型性能,以满足不同品种玻璃纤维制品的工艺要求。
成膜剂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它的分子结构和分子量,对玻纤的硬挺度、集束性、切割性、分散性、浸透性等起着关键作用,同时也对玻纤的加工性能和玻璃钢制品性能起着决定性影响。成膜剂的分子链结构主要影响成膜剂分子与其他基体树脂的相容性以及同玻璃纤维的粘结能力大小:成膜剂分子合成单元结构越不对称,其相容性越好;分子结构中含有阳离子官能团能显著增强与玻纤的粘结能力,提高树脂的浸透性。成膜剂的分子量及分布对其性能影响重大:通常而言,分子量越大,纱线硬挺度越大,成膜剂在烘制过程中迁移性越小以及在玻璃纤维与基体树脂的界面作用力越强;分子量越小,在烘制过程中迁移性加快,在玻璃纤维与基体树脂浸透性增强;分子量分布越窄,玻纤应力越均匀,玻纤复合材料性能越稳定。
当前,浸润剂配方中使用的成膜剂类型主要为聚酯树脂、环氧树脂、聚氨脂、聚醋酸乙烯脂等,其中聚脂树脂成膜剂是由饱和的或不饱和的二元醇与饱和的及不饱和的二元酸在高温条件下经缩聚反应制得的一种线型高分子化合物,被广泛使用到喷射纱、SMC、短切毡、缠绕纱、拉挤纱,以及方格布纺织型浸润剂中,但在实际运用中发现以分子结构对称型的聚酯树脂作成膜剂时,由于其较高的结晶度导致使用后玻璃纤维柔软性、相容性下降、浸透性变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容性、浸透性、热稳定性和韧性均很好的聚酯树脂成膜剂,本发明还涉及玻璃纤维浸润剂复合物。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聚酯树脂成膜剂,其特征在于:由含芳基的不对称取代二元醇与饱和二元酸和不饱和二元脂肪酸的缩聚产物及其复配体系,分子量为3000-6500,分子量分布在1.5-4.6之间。
本发明针对现有浸润剂用对称型聚酯树脂相容性和浸透性较差等不足,提出采用含芳基的不对称取代二元醇为原料,同时引入不饱和双键,并通过控制其分子量及其分布,制备一种新型结构的含芳基不对称聚酯成膜剂,提高聚酯树脂与玻纤及其基体树脂的相容性和浸透性,减少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中的“发白”现象,提高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透明度。采用不对称取代二醇代替对称结构的二元醇,能有效提高聚酯树脂分子链的不对称性,不对称性的增强提高了聚酯树脂分子与基体树脂相容性;聚酯引入芳香基团,能有效提高聚酯的热稳定性,增强成膜的强度和韧性;不饱和二元酸代替部分饱和二元酸,所得聚酯树脂分子链中由于含有一定数量的不饱和双键,能与基材中的活泼单体发生交联反应,形成牢固的化学键,可有效降低树脂结晶性能,同时加以分子量控制,可增强玻璃纤维成膜剂的粘结力和浸透性,显著改善玻璃纤维制品的强度及外观。
在上述方案中,优选:所述含芳基的不对称取代二元醇为:
中的至少一种,其中R为:-H,-CH3,-CH2CH3;Ar为: 含芳基的不对称取代二元醇选择含1-2个苯环,因为芳香基团是刚性基团,体积较大,芳香基团多了使得分子链聚合难度增加。所以选择1-2个为佳。
在上述方案中,优选:所述饱和二元酸为丁二酸、己二酸、辛二酸、癸二酸中的至少一种。
在上述方案中,优选:所述不饱和二元脂肪酸为丁烯二酸、2-戊烯-1,5-二酸、3-己烯-1,6-二酸、3,5-辛二烯-1,8-二酸、3-辛烯-1,8-二酸中的至少一种或它们的酸酐。
在上述方案中,聚酯树脂成膜剂的制备方法为按照如下步骤完成:
(1)、在反应器中依次投入含芳基的不对称取代二元醇、饱和二元酸、携水剂和催化剂,携水剂重量为整个反应体系的20-40%,催化剂质量小于整个反应体系重量的1%,醇酸摩尔比为:1.1-1.2:1;
(2)、通入氮气置换反应体系中的空气,搅拌,升温至160-220℃后反应2-3h;
(3)、降温并控制温度在155-175℃,加入饱和二元酸质量百分比15-30%的不饱和二元脂肪酸,继续反应2-3h;
(4)、检测酸值低于30mgKOH/g时,停止反应,减压蒸馏,去除携水剂、生成的水及未反应完全的醇;
(5)、继续通氮气冷却至室温得粘稠状产品。
本发明选择后面加入不饱和二元脂肪酸,酸值已降到一定程度(低于85mgKOH/g),这样增加不饱和度及其交联反应,有利于提高玻璃纤维的粘结力和浸透速度。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携水剂为甲苯、二甲苯、三甲苯。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催化剂为硫酸、磷酸、对甲基苯磺酸。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玻璃纤维浸润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中的成膜剂制成的乳液、偶联剂、抗静电剂、pH调节剂和溶剂,它们的质量份数比为25-45:0.1-1.3:0.2-1.2:0.3-1.8:50.7-74.4。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成膜剂乳液的制备方法为:(1)将有机溶剂和成膜剂搅拌混合均匀并升温至80-100℃,有机溶剂与成膜剂的重量比为2-5:95-98;
(2)用部分水将乳化剂溶解,乳化剂溶液升温至80-90℃,并在搅拌下缓慢滴入成膜剂中,1.5-2小时内滴完,并保温搅拌2-3小时,得到混合乳液,其中乳化剂的量为乳液体系总重量的2-5%,水的总量为乳液体系总重量的50%-70%,用于溶解乳化剂的水的量为水的总量的80-90%;
(3)将剩余水加入上述混合乳液中,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调整pH值在6.5-7.5,制得成膜剂乳液。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所述抗静电剂为新型双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溶剂为水、单甲基丙二醇醚、单甲基乙二醇醚、乙醇、丙醇、异丙醇、N-甲基吡咯烷酮、四氢呋喃、二氯乙烷、三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含芳基不对称聚酯树脂成膜剂,提高了聚酯树脂与玻纤及其基体树脂的相容性和浸透性,减少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中的“发白”现象,提高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透明度。能有效提高聚酯树脂分子链的不对称性,不对称性的增强提高了聚酯树脂分子与基体树脂相容性;聚酯引入芳香基团,能有效提高聚酯的热稳定性,增强成膜的强度和韧性;不饱和二元酸代替部分饱和二元酸,所得聚酯树脂分子链中由于含有一定数量的不饱和双键,能与基材中的活泼单体发生交联反应,形成牢固的化学键,可有效降低树脂结晶性能,同时加以分子量控制,可增强玻璃纤维成膜剂的粘结力和浸透性,显著改善玻璃纤维制品的强度及外观,目前已在风力发电机叶片、车用玻纤制品(钢)的制备中得到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分水器和球形冷凝管的100mL四口烧瓶中投入己二酸0.1mol(14.6g)、2-苯基-1,3-丙二醇0.12mol(18.30g),整个反应体系重量20%(wt%)的携水剂甲苯,对甲基苯磺酸0.35g;开启搅拌器,并通入氮气置换反应体系中的空气,缓慢升温至180-210℃后反应2-3h;酸值降低至85mg KOH/g。降温至135-145℃,加入2.19g丁烯二酸继续反应2-3h;当酸值低于30mgKOH/g时,减压蒸馏,温度为170-175℃,逐渐调节真空度,蒸出携水剂、生成水及未反应的醇,持续2h;继续通氮气冷却后即得产品。所得产品酸值为14.36mgKOH/g的不饱和聚酯,数均分子量4615,分子量分布2.25。
本发明酸值测定依据国标GB2895-82测定;采用美国Waters公司Breeze1515型凝胶色谱仪测定聚酯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四氢呋喃做溶剂,聚苯乙烯为标样。
实施例2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分水器和球形冷凝管的100mL四口烧瓶中投入己二酸0.1mol(14.6g)、2-甲基-3-苯基-1,4-丁二醇0.11mol(19.82g),整个反应体系中物质总重量40%(wt%)的携水剂甲苯,对甲基苯磺酸0.4g;开启搅拌器,并通入氮气置换反应体系中的空气,缓慢升温至200-220℃后反应2-3h;酸值降低至85mg KOH/g,降温至155-165℃,加入5.94g不饱和二元脂肪酸丁烯二酸继续反应3h;当酸值低于30mg KOH/g时,切换成减压蒸馏装置,减压蒸馏,温度为175-185℃,蒸出携水剂、生成水及未反应的醇,持续2h;继续通氮气冷却后即得产品。所得产品酸值为16.28mg KOH/g的不饱和聚酯,数均分子量5160,分子量分布2.23。
二、对称结构聚酯的制备
采用相同的合成方法,将不对称的2-苯基-1,3-丙二醇、2-甲基-3-苯基-1,4-丁二醇分别替换为对称的1,3-丙二醇和1,4-丁二醇,制得结构对称的不饱和聚酯,并测定产品酸值、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实施例3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分水器和球形冷凝管的100mL四口烧瓶中按比例依次加入己二酸0.1mol(14.6g)、1,3-丙二醇0.12mol(9.13g),整个反应体系中物质总重量20%(wt%)携水剂甲苯,催化剂对甲苯磺酸0.4g;通入氮气赶走反应体系中的空气,开机械启搅拌装置,缓慢升温至140-160℃后反应2-3h;当酸值低于85mg KOH/g时,降温并控制温度在115-125℃,加入2.19g丁烯二酸继续反应2-3h;当酸值低于30mg KOH/g时,切换回流装置为减压蒸馏装置,减压蒸馏,温度140-150℃,持续1.5-3h,去除携水剂、生成的水及未反应完全的醇;继续通氮气冷却至室温得粘稠状产品。所得产品酸值为10.42mg KOH/g的不饱和聚酯,数均分子量5200,分子量分布1.66。
实施例4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分水器和球形冷凝管的250mL四口烧瓶中按比例投入己二酸0.1mol(14.6g)、1,4-丁二醇0.11mol(9.94g),整个反应体系中物质总重量17%(wt%)携水剂甲苯,催化剂对甲苯磺酸0.4g;开启搅拌器,并通入氮气赶走反应体系中的空气,缓慢升温至160-180℃后反应2-3h;当酸值低于85mg KOH/g时,然后降温至135-145℃,再加入2.98g丁烯二酸继续反应3h;当酸值低于30mg KOH/g时,切换成减压蒸馏装置,减压蒸馏,温度140-150℃,逐渐调节真空度,持续2h,蒸出携水剂、水及未反应的醇、酸;继续通氮气冷却后即得产品。所得产品酸值为12.42mg KOH/g的不饱和聚酯,数均分子量5540,分子量分布1.86。
三、浸润剂组合物的制备
将上述实施例中所制得的聚酯,采用反向乳化技术制备聚酯乳液,聚酯乳液制备方法相同:乳液体系均由2#白油、聚酯树脂成膜剂,水、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2#白油的量与聚酯树脂成膜剂量的比为2:98,水的量为2#白油、聚酯树脂成膜剂,水、乳化剂总量的50%,乳化剂的量为2#白油、聚酯树脂成膜剂,水、乳化剂总量的2%。
制备方法为:
(1)将有机溶剂2#白油和聚酯树脂成膜剂在烧杯中搅拌并升温至80-100℃。
(2)用水的总量的80%的水将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溶解,乳化剂溶液升温至80-90℃,并在搅拌下缓慢滴入成膜剂中,1.5-2小时内滴完,并保温搅拌2-3小时,得到混合乳液,
(3)将剩余水加入上述混合乳液中,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调整pH值在6.5-7.5,制得成膜剂乳液。
2.浸润剂复合物的制备:
按上述比例制备得到的浸润剂复合物配方见表1。
表1.浸润剂复合物组成
偶联剂选用硅烷偶联剂KH-550;抗静电剂选用新型双子阳离子季铵盐,pH值调节剂为柠檬酸。
表2.浸润剂复合物涂膜力学性能
可以看出引入芳基后,聚合物薄膜的力学性能得到明显增强,抗拉伸和抗弯曲强度增强,热稳定性增加。
四、浸润剂应用效果测试
将上述四种浸润剂复合物用于玻璃纤维制备,测得玻璃纤维性能,并与某基质材料复合观察期直观效果,结果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使用了含芳基的不对称聚酯浸润剂效果明显优于对称聚酯结构。
表3.浸润剂复合物使用效果对比
实施例5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分水器和球形冷凝管的100mL四口烧瓶中按投入丁二酸0.1mol、2-乙基-4-苯甲基-1,6-己二醇0.11mol(26.1g),整个反应体系中物质总重量25%(wt%)的携水剂二甲苯,对磷酸0.4g;开启搅拌器,并通入氮气置换反应体系中的空气,缓慢升温至200-220℃后反应2-3h;酸值降低至85mgKOH/g,降温至155-165℃,加入5.23g不饱和二元脂肪酸3-己烯-1,6-二酸继续反应3h;当酸值低于30mg KOH/g时,切换成减压蒸馏装置,减压蒸馏,温度为175-185℃,蒸出携水剂、生成水及未反应的醇,持续2h;继续通氮气冷却后即得产品。所得产品酸值为16.3mg KOH/g的不饱和聚酯,数均分子量5760,分子量分布3.16。
浸润剂组合物的制备
将实施例5中所制得的聚酯,采用反向乳化技术制备聚酯乳液,聚酯乳液制备方法相同:乳液体系均由2#白油、聚酯树脂成膜剂,水、乳化剂油酸钠,2#白油的质量与聚酯树脂成膜剂质量的比为5:95,水的量为2#白油、聚酯树脂成膜剂,水、乳化剂总量的70%,乳化剂的量为2#白油、聚酯树脂成膜剂,水、乳化剂总量的5%.制备方法为:
(1)将有机溶剂2#白油和聚酯树脂成膜剂在烧杯中搅拌并升温至80-100℃。
(2)用水的总量的90%的水将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溶解,乳化剂溶液升温至80-90℃,并在搅拌下缓慢滴入成膜剂中,1.5-2小时内滴完,并保温搅拌2-3小时,得到混合乳液,
(3)将剩余水加入上述混合乳液中,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调整pH值在6.5-7.5,制得成膜剂乳液。
2.浸润剂组合物的制备:
按上述比例制备得到的浸润剂复合物配方为:聚酯乳液45%,偶联剂乙烯基三(β-甲氧乙氧基)硅烷(A-172)1.3%,抗静电剂N,N’-二(二甲基十二烷基铵基)乙二铵(12-2-12)1.2%,pH调节剂乙酸1.8%,余量为溶剂乙醇。
实施例6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分水器和球形冷凝管的100mL四口烧瓶中按投入辛二酸0.1mol(14.6g)、2-乙基-4-苯甲基-1,6-己二醇0.11mol(26.1),整个反应体系中物质总重量25%(wt%)的携水剂二甲苯,对磷酸0.4g;开启搅拌器,并通入氮气置换反应体系中的空气,缓慢升温至200-220℃后反应2-3h;酸值降低至85mg KOH/g,降温至155-165℃,加入5.23g不饱和二元脂肪酸2-戊烯-1,5-二酸继续反应3h;当酸值低于30mg KOH/g时,切换成减压蒸馏装置,减压蒸馏,温度为175-185℃,蒸出携水剂、生成水及未反应的醇,持续2h;继续通氮气冷却后即得产品。所得产品酸值为16.3mg KOH/g的不饱和聚酯,数均分子量5680,分子量分布2.29。
浸润剂组合物的制备
将实施例6中所制得的聚酯,采用反向乳化技术制备聚酯乳液,聚酯乳液制备方法相同:乳液体系均由2#白油、聚酯树脂成膜剂,水、乳化剂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2#白油的量与聚酯树脂成膜剂质量比为4:96,水的量为2#白油、聚酯树脂成膜剂,水、乳化剂总量的70%,乳化剂的量为2#白油、聚酯树脂成膜剂,水、乳化剂总量的5%.制备方法为:
(1)将有机溶剂2#白油和聚酯树脂成膜剂在烧杯中搅拌并升温至80-100℃。
(2)用水的总量的90%的水将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溶解,乳化剂溶液升温至80-90℃,并在搅拌下缓慢滴入成膜剂中,1.5-2小时内滴完,并保温搅拌2-3小时,得到混合乳液,
(3)将剩余水加入上述混合乳液中,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调整pH值在6.5-7.5,制得成膜剂乳液。
2.浸润剂组合物的制备:
按上述比例制备得到的浸润剂复合物配方为:聚酯乳液45%,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174)1.0%,抗静电剂溴(氯)化N,N’-二(二甲基十二烷基铵基)己二铵(12-6-12)1.1%,pH调节剂磷酸1.5%,余量为溶剂异丙醇。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本发明不局限于具体实施例,其中,聚酯树脂成膜剂,由含芳基的不对称取代二元醇与饱和二元酸和不饱和二元脂肪酸的缩聚产物及其复配体系,分子量为3000-6500,分子量分布在1.5-4.6之间。
其中的饱和二元酸还可以为癸二酸。
含芳基的不对称取代二元醇为:
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R为:-H,-CH3,-CH2CH3;Ar为:
不饱和二元脂肪酸为丁烯二酸、2-戊烯-1,5-二酸、3-己烯-1,6-二酸、3,5-辛二烯-1,8-二酸、3-辛烯-1,8-二酸中的至少一种或它们的酸酐。
聚酯乳液中的携水剂可以为甲苯、二甲苯、三甲苯中的任意。
催化剂为硫酸、磷酸、对甲基苯磺酸中的任意一种。
浸润剂组合物中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3-氨基丙基三乙基硅烷(KH-550)、乙烯基三(β-甲氧乙氧基)硅烷(A-172)、γ-(2,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187)、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174)、γ-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189)中的一种或两种。
抗静电剂为新型双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溴(氯)化N,N’-二(二甲基十二烷基铵基)乙二铵(12-2-12)、溴(氯)化N,N’-二(二甲基十二烷基铵基)丙二铵(12-3-12)、溴(氯)化N,N’-二(二甲基十二烷基铵基)丁二铵(12-4-12)、溴(氯)化N,N’-二(二甲基十二烷基铵基)己二铵(12-6-12)、溴(氯)化N,N’-二(二甲基十二烷基铵基)辛二铵(12-8-12)、溴(氯)化N,N’-二(二甲基十二烷基铵基)癸二铵(12-10-12)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溶剂为水、单甲基丙二醇醚、单甲基乙二醇醚、乙醇、丙醇、异丙醇、N-甲基吡咯烷酮、四氢呋喃、二氯乙烷、三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pH值调节剂为:磷酸、碳酸、乙酸、柠檬酸、酒石酸及其钾盐(钠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聚酯树脂成膜剂,其特征在于:由含芳基的不对称取代二元醇与饱和二元酸和不饱和二元脂肪酸的缩聚产物及其复配体系,分子量在3000-6500之间,分子量分布在1.5-4.6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酯树脂成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芳基的不对称取代二元醇为:
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R为:-H,-CH3,-CH2CH3;Ar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聚酯树脂成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饱和二元酸为丁二酸、己二酸、辛二酸、癸二酸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聚酯树脂成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二元脂肪酸为丁烯二酸、2-戊烯-1,5-二酸、3-己烯-1,6-二酸、3,5-辛二烯-1,8-二酸、3-辛烯-1,8-二酸中的至少一种或它们的酸酐。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聚酯树脂成膜剂,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按照如下步骤完成:
(1)、在反应器中依次投入含芳基的不对称取代二元醇、饱和二元酸、携水剂和催化剂,携水剂重量为整个反应体系的20-40%,催化剂质量小于整个反应体系重量的1%,醇酸摩尔比为:1.1-1.2:1;
(2)、通入氮气置换反应体系中的空气,搅拌,升温至160-220℃后反应2-3h;
(3)、降温并控制温度在155-175℃,加入饱和二元酸质量百分比15-30%的不饱和二元脂肪酸,继续反应2-3h;
(4)、检测酸值低于30mgKOH/g时,停止反应,减压蒸馏,去除携水剂、生成的水及未反应完全的醇;
(5)、继续通氮气冷却至室温得粘稠状产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聚酯树脂成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携水剂为甲苯、二甲苯、三甲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聚酯树脂成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硫酸、磷酸、对甲基苯磺酸。
8.一种玻璃纤维浸润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中的成膜剂制成的乳液、偶联剂、抗静电剂、pH调节剂和溶剂,它们的质量份数比为25-45:0.1-1.3:0.2-1.2:0.3-1.8:50.7-74.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玻璃纤维浸润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剂乳液的制备方法为:(1)将有机溶剂和成膜剂搅拌混合均匀并升温至80-100℃,有机溶剂与成膜剂的重量比为2-5:95-98;
(2)用部分水将乳化剂溶解,乳化剂溶液升温至80-90℃,并在搅拌下缓慢滴入成膜剂中,1.5-2小时内滴完,并保温搅拌2-3小时,得到混合乳液,其中乳化剂的量为乳液体系总重量的2-5%,水的总量为乳液体系总重量的50%-70%,用于溶解乳化剂的水的量为水的总量的80-90%;
(3)将剩余水加入上述混合乳液中,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调整pH值在6.5-7.5,制得成膜剂乳液。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玻璃纤维浸润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所述抗静电剂为新型双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溶剂为水、单甲基丙二醇醚、单甲基乙二醇醚、乙醇、丙醇、异丙醇、N-甲基吡咯烷酮、四氢呋喃、二氯乙烷、三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pH值调节剂为磷酸、碳酸、乙酸、柠檬酸、酒石酸及其钾盐(钠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CN201410544928.6A 2014-10-15 2014-10-15 聚酯成膜剂及玻璃纤维浸润剂复合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118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44928.6A CN104311807B (zh) 2014-10-15 2014-10-15 聚酯成膜剂及玻璃纤维浸润剂复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44928.6A CN104311807B (zh) 2014-10-15 2014-10-15 聚酯成膜剂及玻璃纤维浸润剂复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11807A true CN104311807A (zh) 2015-01-28
CN104311807B CN104311807B (zh) 2016-07-06

Family

ID=52367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4492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11807B (zh) 2014-10-15 2014-10-15 聚酯成膜剂及玻璃纤维浸润剂复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11807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47417A (zh) * 2015-06-09 2015-09-30 铜陵华洋特种线材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电子玻纤布的表面处理剂
CN105542175A (zh) * 2016-01-21 2016-05-04 内江华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纤维毡用不饱和聚酯树脂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08484891A (zh) * 2018-03-12 2018-09-04 吉林乾仁新材料有限公司 自组装自乳化自稳定聚酯型高性能纤维界面改性助剂的制备及产品和应用
CN112625250A (zh) * 2020-11-20 2021-04-09 宜兴市伟业玻纤材料有限公司 线性高分子量改性聚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玻璃纤维浸润剂中的应用
CN112979185A (zh) * 2021-05-11 2021-06-18 山东墨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纤维浸润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21826A (zh) * 2020-08-18 2021-08-31 山东玻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835911A (zh) * 2022-05-18 2022-08-02 中南民族大学 山梨醇型超支化聚酯、制备方法、应用及聚丙烯复合材料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1078A (zh) * 2010-05-25 2010-09-15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膜剂的制备方法和含有该成膜剂的浸润剂
CN103435790A (zh) * 2013-07-22 2013-12-11 南通天和树脂有限公司 一种中碱直接无捻粗纱浸润剂用的聚酯乳液成膜剂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1078A (zh) * 2010-05-25 2010-09-15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膜剂的制备方法和含有该成膜剂的浸润剂
CN103435790A (zh) * 2013-07-22 2013-12-11 南通天和树脂有限公司 一种中碱直接无捻粗纱浸润剂用的聚酯乳液成膜剂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47417A (zh) * 2015-06-09 2015-09-30 铜陵华洋特种线材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电子玻纤布的表面处理剂
CN105542175A (zh) * 2016-01-21 2016-05-04 内江华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纤维毡用不饱和聚酯树脂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08484891A (zh) * 2018-03-12 2018-09-04 吉林乾仁新材料有限公司 自组装自乳化自稳定聚酯型高性能纤维界面改性助剂的制备及产品和应用
CN113321826A (zh) * 2020-08-18 2021-08-31 山东玻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625250A (zh) * 2020-11-20 2021-04-09 宜兴市伟业玻纤材料有限公司 线性高分子量改性聚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玻璃纤维浸润剂中的应用
CN112979185A (zh) * 2021-05-11 2021-06-18 山东墨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纤维浸润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35911A (zh) * 2022-05-18 2022-08-02 中南民族大学 山梨醇型超支化聚酯、制备方法、应用及聚丙烯复合材料
CN114835911B (zh) * 2022-05-18 2023-11-03 中南民族大学 山梨醇型超支化聚酯、制备方法、应用及聚丙烯复合材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11807B (zh) 2016-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11807A (zh) 聚酯成膜剂及玻璃纤维浸润剂复合物
CN104334608B (zh) 聚酯树脂及用于制备该聚酯树脂的方法
US3506736A (en) Thermosetting resins from polyepoxides,unsaturated polyesters and ethylenically 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CN105017506B (zh) 一种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4558320B (zh) 一种聚醋酸乙烯酯乳液
CN107082875A (zh) 耐热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18883A (zh) 高光泽自身固化型粉末涂料用环氧树脂及双釜制备方法
CN105131798B (zh) 一种耐盐雾水性聚酯面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27752A (zh) 一种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制备方法
US20170037186A1 (en)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a composite material impregnated with reactive composition of a polyamide prepolymer and a diepoxide chain extender
CN105542175A (zh) 一种玻璃纤维毡用不饱和聚酯树脂乳液的制备方法
US2643243A (en) Curing glycidyl polyethers of dihydric phenols with sulfonic acids
CN107001582A (zh) 酯型环氧呋喃树脂和其制造方法、树脂组合物以及树脂固化物
CN102225951A (zh) 耐水解的含磷多元醇丙烯酸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09282B (zh) 用于共聚聚酯树脂的化合物及使用该化合物制备共聚聚酯树脂的方法
CN108659204A (zh) 一种含磷、氮无卤阻燃环氧绝缘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JP5902625B2 (ja) ヒドロキシル官能性ポリエステル樹脂
CN105155346A (zh) 一种新型阳离子松香表面施胶剂的制备方法
CN107075230A (zh) 酯树脂
CN105755865A (zh) 一种超支化染色助剂在提高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染色性的应用
CN105586775A (zh) 一种高耐磨性碳纤维用乳液上浆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5315416B (zh) 可再生生物基乙烯基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JPS6084350A (ja) 樹脂組成物
CN106632798A (zh) 玻璃纤维毡纱用阳离子型醋酸乙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86777B (zh) 一种低接触角碳纤维用乳液上浆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06

Termination date: 2016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