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92206B - 一种己内酯低聚物的解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己内酯低聚物的解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92206B
CN104292206B CN201310300662.6A CN201310300662A CN104292206B CN 104292206 B CN104292206 B CN 104292206B CN 201310300662 A CN201310300662 A CN 201310300662A CN 104292206 B CN104292206 B CN 1042922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rolactone
depolymerization
oxide
oligomers
hydrox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0066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92206A (zh
Inventor
刘洪武
黎树根
高伟
李勇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30066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922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922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922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922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922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1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rings of more than six member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313/02Seven-membered rings
    • C07D313/04Seven-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Recovery Or Treatment Of Waste Materials Containing Plastic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己内酯低聚物的解聚方法,在温度为100-500℃以及绝对压力为0.5-80kPa下,使用解聚剂将己内酯低聚物解聚为己内酯和其它有机副产物。通过这种方法,己内酯低聚物解聚率在84.9%以上,己内酯制得率在65%以上,经济效益明显。且在解聚剂的作用下,将己内酯低聚物解聚成己内酯,变废为宝,环保效益明显。

Description

一种己内酯低聚物的解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废物特别是已内酯低聚物的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己内酯低聚物的解聚方法。
背景技术
ε-己内酯(ε-CL)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主要用于合成聚己内酯及用于其它酯类的共聚或共混改性,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性、可生物降解性和良好的渗药性,在降解塑料和生物医学中获得了较好的应用。另外,由于己内酯是一种温度敏感性物质,在高温下易自聚成2-10分子低聚物,而在ε-己内酯生产过程中,精馏工序温度较高,ε-己内酯产生一定程度的自聚,产生己内酯低聚物,导致废料量加大,生产成本上升。且产生的高沸点废物在常温下是淤泥状流体,但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成固体,其处理难度大,是一个棘手的环保问题。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处理这种己内酯低聚物的相关方面技术的报道。因此目前所有的己内酯生产企业面临共同的环保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仔细的科学研究,终于开发出了处理己内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己内酯低聚物的技术,使己内酯低聚物废物变废为宝,提高经济效益,解决环保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己内酯低聚物的解聚方法,解决在己内酯生产过程中和己内酯聚合过程产生己内酯低聚物的问题,使用该方法将己内酯低聚物解聚为己内酯,变废为宝,提高经济效益,解决环保难题。
本发明的具体内容为:
一种己内酯低聚物的解聚方法,在100-500℃的真空条件下,将解聚剂加入装有己内酯低聚物的反应容器中搅拌进行解聚反应,经气相冷凝收集制得解聚后的己内酯;己内酯低聚物是指己内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2-10分子己内酯低聚物或己内酯聚合过程产生的重均分子量在1000以下的己内酯聚合物;所述的解聚剂选自元素周期表中IA、IIA、IIIA、IVA和VIII中元素的氧化物、氢氧化物或其碳酸盐一种或几种。
所述解聚剂选自钠、钾、镁、钙、钡、硼、铝、硅、铅、锡、铁、钴、镍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碳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解聚剂选自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铁、氧化硅、氧化钡、氧化硼、氧化铅、氧化锡、氧化钴、氧化镍、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氢氧化铁、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碳酸镁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解聚剂的加入量优选为己内酯低聚物质量的0.01-80%;所述的解聚剂的加入量进一步优选为己内酯低聚物质量的0.5-50%;所述的解聚剂的加入量更优选为己内酯低聚物质量的2.0-5.0%。
所述真空条件下的压力的范围优选为绝对压力0.5-80kPa,进一步优选为绝对压力1.0-40kPa。
所述己内酯低聚物的解聚率为84.9%以上。
所述己内酯低聚物的解聚率达到96.8%。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在解聚剂的作用下将己内酯低聚物解聚成己内酯,变废为宝,环保效益明显。
(2)选取的解聚剂为元素周期表中IA、IIA、IIIA、IVA和VIII中元素的氧化物、氢氧化物或其碳酸盐一种或几种,这些解聚剂容易获取,且其加入不会影响获得的己内酯的纯度。
(3)所采用的解聚剂对己内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2-10分子己内酯低聚物或己内酯聚合过程产生的重均分子量在1000以下的己内酯聚合物也能起到良好的解聚效果。
(4)己内酯低聚物解聚率在84.9%以上,甚至达到96.8%,且己内酯的制得率在65%以上,经济效益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将100g己内酯低聚物装于500ml玻璃三口瓶中,再往其中加入1g氧化钙,密闭三口瓶,将其放入加热套上,并在三口瓶上连好气相冷凝器,然后开启机械搅拌装置,抽真空至5kPa(绝对压力),然后加热三口瓶,升温至200℃,进行解聚,解聚完成后收集解聚冷凝液,得到粗己内酯80g,瓶底残留为8.5g。通过用气相色谱分析,得到冷凝液中己内酯的重量百分含量为90.4%。己内酯低聚物解聚率为91.5%,己内酯获得率为72.3%。
实施例2
将100g己内酯低聚物装于500ml玻璃三口瓶中,再往其中加入3g氧化镁,密闭三口瓶,将其放入加热套上,并在三口瓶上连好气相冷凝器,然后开启机械搅拌装置,抽真空至10kPa(绝对压力),然后加热三口瓶,升温至200℃,进行解聚,解聚完成后收集解聚冷凝液,得到粗己内酯76g,瓶底残留为9.6g,通过用气相色谱分析,得到冷凝液中己内酯的重量百分含量为88.4%,己内酯低聚物解聚率为90.4%,己内酯获得率为67.2%。
实施例3
将100g己内酯低聚物装于500ml玻璃三口瓶中,再往其中加入4g氧化铝,密闭三口瓶,将其放入加热套上,并在三口瓶上连气相冷凝器,然后开启机械搅拌装置,抽真空至15kPa(绝对压力),然后加热三口瓶,升温至200℃,进行解聚,解聚完成后收集解聚冷凝液,得到粗己内酯78.2g,瓶底残留为9.2g,通过用气相色谱分析,得到冷凝液中己内酯的重量百分含量为89.3%,己内酯低聚物解聚率为90.8%,己内酯获得率为69.8%。
实施例4
将100g己内酯低聚物装于500ml玻璃三口瓶中,再往其中加入2g氧化铁,密闭三口瓶,将其放入加热套上,并在三口瓶上连好气相冷凝器,然后开启机械搅拌装置,抽真空至30kPa(绝对压力),然后加热三口瓶,升温至300℃,进行解聚,解聚完成后收集解聚冷凝液,得到粗己内酯70.5g,瓶底残留为3.2g,通过用气相色谱分析,得到冷凝液中己内酯的重量百分含量为85.7%,己内酯低聚物解聚率为96.8%,己内酯获得率为60.4%。
实施例5
将100g己内酯低聚物装于500ml玻璃三口瓶中,再往其中加入5g氢氧化钙,密闭三口瓶,将其放入加热套上,并在三口瓶上连好气相冷凝器,然后开启机械搅拌装置,抽真空至30kPa(绝对压力),然后加热三口瓶,升温至250℃,进行解聚,解聚完成后收集解聚冷凝液,得到粗己内酯80.5g,瓶底残留为7.3g,通过用气相色谱分析,得到冷凝液中己内酯的重量百分含量为89.3%,己内酯低聚物解聚率为92.7%,己内酯获得率为71.9%。
实施例6
将100g己内酯低聚物装于500ml玻璃三口瓶中,再往其中加入0.5g氧化钙和2g氧化镁,密闭三口瓶,将其放入加热套上,并在三口瓶上连好气相冷凝器,然后开启机械搅拌装置,抽真空至10kPa(绝对压力),然后加热三口瓶,升温至250℃,进行解聚,解聚完成后收集解聚冷凝液,得到粗己内酯82.4g,瓶底残留为6.3g,通过用气相色谱分析,得到冷凝液中己内酯的重量百分含量为91.2%,己内酯低聚物解聚率为93.7%,己内酯获得率为75.1%。
实施例7
将100g己内酯低聚物装于500ml玻璃三口瓶中,再往其中加入0.5g氧化钙和3g氧化铝,密闭三口瓶,将其放入加热套上,并在三口瓶上连好气相冷凝器,然后开启机械搅拌装置,抽真空至1kPa(绝对压力),然后加热三口瓶,升温至250℃,进行解聚,解聚完成后收集解聚冷凝液,得到粗己内酯81.2g,瓶底残留为5.3g,通过用气相色谱分析,得到冷凝液中己内酯含量为90.5%,己内酯低聚物解聚率为94.7%,己内酯获得率为73.5%。
实施例8
将100g己内酯低聚物装于500ml玻璃三口瓶中,再往其中加入0.5g碳酸钠,密闭三口瓶,将其放入加热套上,并在三口瓶上连好气相冷凝器,开启机械搅拌装置,抽真空至1.5kPa(绝对压力),然后加热三口瓶,升温至270℃,进行解聚,解聚完成后收集解聚冷凝液,得到粗己内酯80.3g,瓶底残留为9.3g,通过气相色谱分析,得到冷凝液中己内酯重量百分含量为91.4%,己内酯低聚物解聚率为90.7%,己内酯获得率为73.4%。
实施例9
将100g己内酯低聚物装于500ml玻璃三口瓶中,再往其中加入50g碳酸钠和30g氧化镁,密闭三口瓶,将其放入加热套上,并在三口瓶上连好气相冷凝器,开启机械搅拌装置,抽真空至1.5kPa(绝对压力),然后加热三口瓶,升温至250℃,进行解聚,解聚完成后收集解聚冷凝液,得到粗己内酯82.1g,瓶底残留为6.5g,通过气相色谱分析,得到冷凝液中己内酯重量百分含量为91.5%,己内酯低聚物解聚率为93.5%,己内酯获得率为75.1%。
实施例10
将100g己内酯低聚物装于500ml玻璃三口瓶中,再往其中加入20g碳酸钠和30g氧化钙,密闭三口瓶,将其放入加热套上,并在三口瓶上连好气相冷凝器,开启机械搅拌装置,抽真空至1.0kPa(绝对压力),然后加热三口瓶,升温至260℃,进行解聚,解聚完成后收集解聚冷凝液,得到粗己内酯81.5g,瓶底残留为8.2g,通过气相色谱分析,得到冷凝液中己内酯重量百分含量为90.7%,己内酯低聚物解聚率为91.8%,己内酯获得率为73.9%。
实施例11
将100g己内酯低聚物装于500ml玻璃三口瓶中,再往其中加入0.01g氧化镁,密闭三口瓶,将其放入加热套上,并在三口瓶上连好气相冷凝器,开启机械搅拌装置,抽真空至2.0kPa(绝对压力),然后加热三口瓶,升温至270℃,进行解聚,解聚完成后收集解聚冷凝液,得到粗己内酯78.6g,瓶底残留为15.1g,通过气相色谱分析,得到冷凝液中己内酯重量百分含量为86.9%,己内酯低聚物解聚率为84.9%,己内酯获得率为68.3%。
实施例12
将100g己内酯低聚物装于500ml玻璃三口瓶中,再往其中加入40g氧化镁和40g碳酸钠,密闭三口瓶,将其放入加热套上,并在三口瓶上连好气相冷凝器,开启机械搅拌装置,抽真空至2.0kPa(绝对压力),然后加热三口瓶,升温至260℃,进行解聚,解聚完成后收集解聚冷凝液,得到粗己内酯82.0g,瓶底残留为7.5g,通过气相色谱分析,得到冷凝液中己内酯重量百分含量为91.2%,己内酯低聚物解聚率为92.5%,己内酯获得率为74.8%。
对比实施例1
将100g己内酯低聚物装于500ml玻璃三口瓶中,密闭三口瓶,放入加热套上,连好气相冷凝器,开启机械搅拌,抽真空至5kPa(绝对压力),加热升温至200℃,进行解聚,解聚完成后收集解聚冷凝液,得到粗己内酯40g,瓶底残留55.8g,通过用气相色谱分析,己内酯含量37.5%,己内酯低聚物解聚率44.2%,己内酯得率15.0%。
对比实施例2
将100g己内酯低聚物装于500ml玻璃三口瓶中,密闭三口瓶,放入加热套上,连好气相冷凝器,开启机械搅拌,抽真空至5kPa(绝对压力),加热升温至300℃,进行解聚,解聚完成后收集解聚冷凝液,得到粗己内酯69.6g,瓶底残留28.5g,通过用气相色谱分析,己内酯含量21.2%,己内酯低聚物解聚率71.5%,己内酯得率14.8%。
以上列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这些说明不能被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己内酯低聚物的解聚方法,在100-500℃的真空条件下,将解聚剂加入装有己内酯低聚物的反应容器中搅拌进行解聚反应,经气相冷凝收集制得解聚后的己内酯;己内酯低聚物是指己内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2-10分子己内酯低聚物或己内酯聚合过程产生的重均分子量在1000以下的己内酯聚合物;所述的解聚剂选自元素周期表中IA、IIA、IIIA、IVA和VIII中元素的氧化物、氢氧化物或碳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解聚剂选自钠、钾、镁、钙、钡、硼、铝、硅、铅、锡、铁、钴、镍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碳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真空条件下的压力范围为绝对压力0.5-80kP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己内酯低聚物的解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解聚剂选自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铁、氧化硅、氧化钡、氧化硼、氧化铅、氧化锡、氧化钴、氧化镍、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氢氧化铁、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碳酸镁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己内酯低聚物的解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解聚剂的加入量为己内酯低聚物质量的0.01-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己内酯低聚物的解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解聚剂的加入量为己内酯低聚物质量的0.5-5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己内酯低聚物的解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条件下的压力的范围为绝对压力1.0-40kPa。
CN201310300662.6A 2013-07-17 2013-07-17 一种己内酯低聚物的解聚方法 Active CN1042922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00662.6A CN104292206B (zh) 2013-07-17 2013-07-17 一种己内酯低聚物的解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00662.6A CN104292206B (zh) 2013-07-17 2013-07-17 一种己内酯低聚物的解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92206A CN104292206A (zh) 2015-01-21
CN104292206B true CN104292206B (zh) 2016-08-10

Family

ID=52321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00662.6A Active CN104292206B (zh) 2013-07-17 2013-07-17 一种己内酯低聚物的解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922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88142A (zh) * 2019-05-06 2019-07-09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由己内酯低聚物制备ε-己内酯的方法
CN110016128B (zh) * 2019-05-06 2021-09-24 湖南东为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ε-己内酯副产物的回用方法
CN111875576B (zh) * 2020-08-03 2021-11-09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聚己内酯的可控解聚方法
CN112062747A (zh) * 2020-08-20 2020-12-11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己内酯的制备方法
CN114315656B (zh) * 2021-12-07 2023-05-23 常熟聚和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丙磺酸内酯低聚物的分解及回收处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40804B2 (ja) * 2000-06-30 2008-08-27 学校法人慶應義塾 ジカプロラクトンおよびカプロラクトン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92206A (zh) 2015-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92206B (zh) 一种己内酯低聚物的解聚方法
US11420177B2 (en) Flexible chemical production method
JP5458216B2 (ja) クレアチニンを触媒とする乳酸からの重縮合による医療用生分解性ポリ乳酸の製造方法
CN110684011B (zh) 乙交酯的制备方法
CN106397389B (zh) 一种合成乙交酯的工艺方法
Yu et al. PLA bioplastic production: From monomer to the polymer
JP6031213B2 (ja) バイオマス有機グアニジン触媒法による光学的に純粋なl−/d−ラクチドの合成方法
CN105622567A (zh) 高产率乙交酯的制备方法
EP2583989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ylactic acid
JPH06501467A (ja) 触媒を用いた乳酸からラクチドを直接製造する方法
CN110128397B (zh) 一种高纯度丙交酯的制备方法
CN105315152A (zh) 聚乙醇酸低聚物的制备方法
JP2010265193A (ja) アルキルクロルヒドリンエーテルの製造方法及びアルキルグリシジルエーテルの製造方法
JP2014505656A (ja) 乳酸−アミン複合体の製造方法
US9062006B2 (en)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lactic acid synthesized via polycondensation catalyzed by bionic creatinine guanidinium chloride
CN106632369B (zh) 一种二羧酸异山梨醇酯的制备方法
ES2929373T3 (es) Procedimiento de fabricación de lactida
CN102875779B (zh) 双环胍催化乳酸缩聚合成医用生物降解性聚乳酸的工艺方法
JP5444249B2 (ja) α−ヒドロキシ酸の環状ジ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CN105315155B (zh) 制备聚乙醇酸低聚物的方法
CN103626984B (zh) 聚(碳酸酯-醚)二硫醇低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10834B (zh) 一种一步合成乙交酯的方法
KR101183982B1 (ko) 젖산 발효액으로부터 락타이드 및 폴리락타이드를 제조하는 방법
WO2015094895A1 (en) An improved glycol acylation process
KR20170074894A (ko) 소르베이트 에스테르의 제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