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49957B -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49957B
CN104249957B CN201410264004.0A CN201410264004A CN104249957B CN 104249957 B CN104249957 B CN 104249957B CN 201410264004 A CN201410264004 A CN 201410264004A CN 104249957 B CN104249957 B CN 1042499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units
hall
start number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6400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49957A (zh
Inventor
野田周平
杉原俊雄
马场贤二
榎原孝明
助川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249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99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499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99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的群管理系统,其不会导致运行服务质量下降地,通过限制实时反映当前候梯厅信息的作动台数实现省电化。本实施方式中的群管理控制装置(11)包括:设定规定期间中的省电目标值的省电目标设定部(12);取得至少包括各楼层的候梯厅的等待人数的实时候梯厅信息的候梯厅信息取得部(15);基于候梯厅信息计算上述各乘用轿厢的作动台数,使得不超过省电目标值的作动台数计算基准存储部(53);输入登记于上述各楼层的候梯厅的候梯厅呼叫信息的候梯厅呼叫信息输入部(13);基于作动台数,控制对于候梯厅呼叫信息的各乘用轿厢的分配的分配控制部(16)。

Description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3-133998(申请日:6/26/2013)为基础,享受该申请的优先利益。本申请参考上述申请包括其所有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控制多台乘用轿厢的运行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电力不足的问题,省电化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因此需要电梯尽可能地抑制电力消耗的运行。
此处,控制多台乘用轿厢的运行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中,采用根据交通需要限制乘用轿厢的作动台数的方法等。此时,作为检测交通需要(使用者人数)的方法,可利用乘用轿厢停靠在各楼层时的负载载重的变化。
发明内容
然而,根据乘用轿厢的负载载重的变化限制作动台数的方法中,暂时性候梯厅的使用者增加,或减少的情况下,使用者人数与当前的等待人数并不一致。因此,即使限制作动台数,也无法得到省电效果,而另一方面运行服务质量下降。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的群管理系统,其不会导致运行服务质量下降,通过对实时反映当前的候梯厅信息的作动台数进行限制,能够实现省电化。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是具有多台乘用轿厢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其包括:目标值设定部、候梯厅信息取得部、作动台数计算部、候梯厅呼叫信息输入部、分配控制部。
目标值设定部设定规定期间中省电目标值。候梯厅信息取得部取得至少包括各楼层的候梯厅的等待人数的实时候梯厅信息。作动台数计算部基于由上述候梯厅信息取得部所得到的候梯厅信息计算上述各乘用轿厢的作动台数,使得不超过上述目标值设定部设定的省电目标值。候梯厅呼叫信息输入部输入在上述各楼层的候梯厅登记的候梯厅呼叫信息。分配控制部基于由上述作动台数计算部所计算得到的作动台数,进行对于上述候梯厅呼叫信息输入部输入的候梯厅呼叫信息的上述各乘用轿厢的分配的控制。
根据上述构成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可不降低运行服务质量、,通过对实时反映当前的候梯厅信息的作动台数进行限制,能够实现省电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的构成的框图。
图2是显示同实施方式中电梯的群管理系统的平均等待人数和作动台数的对应表的一例的图。
图3是显示同实施方式中电梯的群管理系统的作动台数计算处理的流程图。
图4A是显示电梯的使用者人数的推移状态的图。
图4B是显示根据以往的方法的电梯作动台数的变化状态的图。
图4C是显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方法的电梯作动台数的变化状态的图。
图5A是显示电梯的使用者人数的推移状态的图。
图5B是显示根据以往的方法的电梯作动台数的变化时机的图。
图5C是显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方法的电梯作动台数的变化时机的图。
图6是显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的构成的框图。
图7是显示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的构成的框图。
图8是显示同实施方式中电梯的群管理系统的节能效果的显示例的图。
图9是显示同实施方式中电梯的群管理系统的节能效果的其他显示例的图。
图10是显示同实施方式中使得电梯的群管理系统的省电目标设定变化后的节能效果的显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显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的构成的框图。
本实施方式中群管理控制装置11包括:省电目标设定部12、候梯厅呼叫信息输入部13、候梯厅信息取得部15、作动台数计算部14、分配控制部16、省电目标存储部51、作动台数实绩存储部52、作动台数计算基准存储部53。
·关于省电目标设定部12
省电目标设定部12通过规定的操作设定规定期间(例如30分或1小时等的中长期的期间)中的省电目标值。具体的,可通过附随群管理控制装置11的专用终端装置设定平均轿厢作动台数的目标值作为省电目标值。又,也可通过设于候梯厅或轿厢内的终端装置、或者PC(Personal Computer)等常用的终端装置进行设定。又,也可设定消耗电量的目标值作为省电目标值。
·关于候梯厅呼叫信息输入部13
候梯厅呼叫信息输入部13输入通过设于各楼层的候梯厅的候梯厅呼叫登记装置2a,2b…登记的候梯厅呼叫信息。候梯厅呼叫登记装置2a,2b…由上方向和下方向的按键构成。又,最上楼层仅设下方向按键、最下楼层仅设上方向按键。使用者一旦按下该按键,包括有层楼和目的方向(上方向/下方向)的信息的候梯厅呼叫信息通过图未示的传送电缆发送到群管理控制装置11的候梯厅呼叫信息输入部13。
·关于候梯厅信息取得部15
候梯厅信息取得部15取得从设置在各楼层的候梯厅的候梯厅信息检测装置3a,3b…处获得的候梯厅信息。候梯厅信息中包括下列(a)~(d)的一部分或全部的信息。其中,至少包括(a)的信息。
(a)各楼层的候梯厅中的等待人数
(b)在各楼层的候梯厅等待电梯的各个使用者、或者多人的集合(位置相距较近的集群等)的等待时间
(c)轮椅使用、推车使用等不便于使用电梯的人的有无
(d)可确定等待电梯的人的ID或者特定种类(例如,VIP)等付加信息
此处,作为候梯厅信息检测装置3a,3b…,可采用例如摄像头。即,在各楼层的候梯厅设置摄像头,通过分析该摄像头的图像,确定使用者,并实时检测等待人数或等待时间等的候梯厅信息。
此处所说的“实时”是指“即时”或“接近即时”的意思。即,即使采用了摄像头,由于需要分析摄像头的图像的时间等,因此在各楼层的候梯厅等候使用者的状況可即时或接近即时地被检测。
又,作为检测等待人数的方法,有例如日本的“特開2012-26608号公報:消費エネルギー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消費エネルギー管理装置(特开2012-26608号公报:耗能管理系统和耗能管理装置)”。又,作为利用摄像头确定使用者的方法,例如日本的“特許4594945号公報:人物検索装置および人物検索方法(专利4594945号公报:人物检索装置和人物检索方法)”。
除了摄像头以外,也可采用利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等取得在候梯厅等待的各个使用者的等待时间或个人信息。进一步的,也可采用个人认证装置。
·关于作动台数计算部14
对于作动台数计算部14每隔规定的时间间隔(例如30秒),以省电目标值、各楼层的候梯厅信息、作动台数计算基准为基准计算轿厢作动台数。又,计算方法之后详述。
·关于分配控制部16
分配控制部16以作动台数计算部14所计算得到的轿厢作动台数作为制约,进行对于各楼层的候梯厅呼叫的乘用轿厢4a,4b…的分配控制。此时,不仅可利用候梯厅呼叫信息,也可利用候梯厅信息的等待人数等。作为具体的分配控制的方法,可采用一般所知道的方法。例如检测等待人数,根据该检测结果进行候梯厅呼叫的分配的方法有日本的“特開2006-232446号公報:群管理エレベータ(特开2006-232446号公报:群管理电梯)”。
·关于省电目标存储部51
省电目标存储部51存储由省电目标设定部12作为省电目标值设定的平均轿厢作动台数的目标值或消耗电量的目标值。
此时,平均轿厢作动台数的目标值可存储例如2.5台等的台数,也可存储作动台数80%等的比例。消耗电量的目标值可存储例如100[kWh]等的数值,也可存储额定电量(例如200[kWh])的60%等的比例。
·关于作动台数实绩存储部52
作动台数实绩存储部52存储基于作动台数计算部14所计算得到的作动台数和将该作动台数应用于群管理系统的时间计算得到的作动台数的实绩。
作动台数的实绩通过例如如下方式计算出来。
1.在规定期间(例如1小时=3600秒)结束时,将当前的作动台数的实绩重设为0台。
2.每当每隔规定的时间间隔(例如30秒)作动台数计算部14计算出作动台数时,通过(1)式更新作动台数的实绩。
作动台数实绩=作动台数实绩+作动台数×(规定的时间间隔/规定期间)…(1)
当设定消耗电量的目标值作为省电目标时,存储消耗电量的实绩。消耗电量也可以是用电量计计测到的实际值,也可是根据与电梯的作动相关的信息(轿厢载重、运行距离等)计算得到的值。
·关于作动台数计算基准存储部53
作动台数计算基准存储部53存储作动台数计算部14所使用的作动台数计算的基准值。例如,如图2所示,可将平均等待人数与作动台数的对应表53a存储于作动台数计算基准存储部53。此时,将与候梯厅的平均等待人数对应的作动台数用作为基准值。
又,也可是根据例如(2)式的作动台数的计算方法。此时,数式或者数式内的定量(本例中α)作为参数存储于作动台数计算基准存储部53。
作动台数=平均等待人数[人]×α…(2)
其中,小数点后位进位,作动台数为例如以3台为上限。
这样的构成中,假设设定平均轿厢作动台数的目标值为省电目标的情况,对作动台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说明。
图3是显示电梯的群管理系统的作动台数计算处理的流程图。又,该流程图所示的处理通过群管理控制装置11的作动台数计算部14执行。
·关于作动台数实绩
作动台数实绩是指作动台数时刻变化的结果、某个时刻的作动台数的实绩。该作动台数实绩由(3)式求得。又,(3)式是指将上述(1)式以数式形式表现,结果相同。
t为平均轿厢作动台数的计算期间(例如10分)除以作动台数更新间隔(例如100秒)的时间得到的(600秒/100秒=6、则t=1,2,3,4,5,6)。作动台数(t)表示时间t中乘用轿厢的作动台数。
例如,设平均轿厢作动台数的计算期间为600[sec]、作动台数更新间隔为100[sec],作动台数计算为每隔100[sec]:2[台]→2[台]→1[台]→1[台]→3[台]→2[台]。
此时的作动台数实绩为,
(2+2+1+1+3+2)×100/600=1.8[台]
求得作动台数,使得该作动台数实绩不超过平均轿厢作动台数的目标值。
·关于暂定作动台数目标
暂定作动台数目标是指某个时刻的作动台数实绩的目标值。该暂定作动台数目标通过以下的(4)式求得。
暂定作动台数目标[台]=t×平均轿厢作动台数的目标值[台]×作动台数更新间隔[sec]/平均轿厢作动台数的计算期间[sec]…(4)
·关于候梯厅信息的合计值
根据各楼层的候梯厅信息计算用于计算作动台数的合计值。合计值例如可以是以下的值。
(a)整个楼层的等待人数的合计除以楼层数的平均等待人数
(b)各层等待人数×最大等待时间,并求得该值的平均值
(c)各使用者的等待时间的合计值。
作动台数计算部14以例如30秒等的规定的作动台数更新间隔,进行以下的作动台数的计算处理。
即,首先,作动台数计算部14判断是否经过了平均轿厢作动台数的计算期间(例如1小时)(步骤S1)。经过了的情况下(步骤S1的是),作动台数计算部14将存储在作动台数实绩存储部52的作动台数实绩重设为0(步骤S2),并将暂定作动台数目标重设为0(步骤S3)。
重设作动台数实绩和暂定作动台数目标之后,作动台数计算部14在上述计算期间(例如1小时)中,对暂定作动台数目标加上目标作动台数×作动台数更新间隔,以更新暂定作动台数目标(步骤S4)。
又,作动台数计算部14收集来自候梯厅信息取得部15的各楼层的候梯厅信息,计算该候梯厅信息的合计值(步骤S5)。计算的方法如前所述。作动台数计算部14利用该候梯厅信息的合计值参照作动台数计算基准,计算作动台数(步骤S6)。例如收集了平均等待人数作为候梯厅信息的合计值后,根据图2所示的对应表53a读取与平均等待人数对应的作动台数。
此处,作动台数计算部14求出作动台数实绩和暂定作动台数目标的差,基于该差补正上述步骤S6中得到的作动台数(步骤S7)。即,根据作动台数的实绩,补正当前的作动台数。具体来说,例如有作动台数实绩超过暂定作动台数目标10%以上这样的差时,使当前的作动台数-1。
最后,作动台数计算部14通过在当前的作动台数实绩上加上作动台数×作动台数更新间隔/平均轿厢作动台数的计算期间,更新作动台数实绩(步骤S8)。
·关于扩张功能
可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将省电目标进行自动更新。作为规则,例如当从登记候梯厅呼叫到实际分配轿厢(被分配了候梯厅呼叫的乘用轿厢)到达的平均未响应时间超过阈值(例如15秒)时,判断为运行服务质量过度下降,将省电目标下降10%等。
也可基于作动实绩将作动台数计算基准进行自动更新。例如以上述(2)式求得作动台数的计算基准时,平均未响应时间小于第一阈值(例如5秒)时,使得α的值下降10%。平均未响应时间超过第二阈值(例如15秒)时,使得α的值提高10%等。
又,以上说明中,假设了将一定范围内设置的多台电梯(乘用轿厢)作为一个群进行管理的情况,也可将大楼中多台电梯群、或者所有的电梯假设为一个群进行处理,也可采用以上所述方法控制作动台数。此时,例如可设定每个群的作动台数至少为一台这样的限制。
又,也可利用使用者的属性信息(轮椅使用者、VIP等)补正作动台数。例如,乘坐轮椅的人在候梯厅等待电梯时,或者特定的使用者在候梯厅等待电梯时,补正为使得作动台数+1。例如当采用摄像头作为候梯厅信息检测装置3a,3b…时,通过分析摄像头的图像得到使用者的属性信息。
又,也可利用RFID取得属性信息。进一步的,也可将轮椅按键、VIP按键等设置在候梯厅呼叫登记装置2a,2b…,根据这些按键的信号判断使用者的属性。
·关于分配控制中特別规则
可根据以下的特別规则将各楼层的候梯厅呼叫分配给乘用轿厢4a,4b…。通过这些特別规则,对电梯使用者的服务质量性可得到提高。
(1)具有以一定周期(例如1秒)合计各楼层的等待人数,有等待人数在预定阈值以上的楼层时,控制候梯厅呼叫信息的分配,使得各乘用轿厢4a,4b…中的任一个优先响应该楼层。
上述阈值可通过维护员的操作设定为整个楼层共通或各个楼层为不同的值。又,也可是根据各楼层的等待人数的分布变化的值。例如,是以偏差值为基础,对相比其他楼层等待人数较多的楼层进行优先分配的值。
(2)以一定周期(例如1秒)合计各楼层的等待时间(最大等待时间或平均等待时间),等待时间在预定的阈值以上时,控制候梯厅呼叫信息的分配,使得各乘用轿厢4a,4b…中的任一个优先响应该楼层。
上述阈值可通过维护员的操作设定为整个楼层共通或各楼层为不同的值。又,也可是根据各楼层的等待人数的分布变化的值。例如,是以偏差值为基础,对相比其他楼层等待时间较长的楼层优先分配的值。
又,作为优先的分配方法,对于例如分配了优先楼层的候梯厅呼叫的乘用轿厢,有将其他楼层的候梯厅呼叫的一部分或全部取消的方法、分配控制算法中提高该楼层的分配优先度参数的方法等。
此处,在单纯在使用者人数多时增加作动台数,而人数少时减少作动台数的方法中,通常在使用者较多时无法达到节能目的。又,以下所说的“节能”是指“省电”。
本实施方式的方法中,由于以达成例如30分钟或1小时等的中长期的省电目标为制约增减乘用轿厢的作动台数,因此必然可达成节能。另外,由于利用了摄像头等的实时的候梯厅信息,可正确地把握当前时刻使用者的等待时间等将运行服务质量的下降抑制在最小限度。
其形态如图4A,图4B,图4C所示。
图4A,图4B,图4C显示了本系统的电梯作动台数的增減方法与以往相比的图。如图4A所示的,考虑电梯的使用者人数变化的情况。以往的方法中,如图4B所示的,当电梯使用者增加时,只是简单地使得乘用轿厢(电梯)的作动台数增加。因此,实际的作动台数超过了目标的作动台数无法达到节能目的。另一方面,如图4C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方法中,为限制中长期的省电目标,通过逐渐减少作动台数,可达成节能。
又,有根据乘用轿厢的负载载重推测电梯的使用者人数,使用者人数多时增加作动台数,使用者人数少时减少作动台数。但是,无法以乘用轿厢的负载载重来实时检测候梯厅的等待人数。因此,即使在例如乘用轿厢应答后根据负载载重判断使用者人数多而增加作动台数,留在候梯厅的使用者的等待时间没有得到改善。
又,即使根据负载载重判断使用者人数较少而减少作动台数,但实际使用者人数减少的时刻与减少作动台数的时刻还是有一些偏差,该偏差的部分乘用轿厢无谓运行,无法节能。
即,具有在候梯厅能够登记目地楼层的候梯厅目地楼层登记装置的电梯也一样。如果不是使用者操作候梯厅目地楼层登记装置登记目地楼层之后,就无法实时地检测当前的使用者人数。因此,即使利用候梯厅目地楼层登记装置增减作动台数,也已错过时机,无法获得节能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方法中,利用例如摄像头实时正确地检测候梯厅等待的使用者的人数,对作动台数进行增減。因此,能够以配合实际的使用者人数的作动台数进行运行,不导致运行服务质量下降地,确实达成节能。
其状态如图5A,图5B,图5C所示。
图5A,图5B,图5C是显示本系统的电梯作动台数增减时机与以往比较的图。如图5A所示的,考虑电梯的使用者人数变化。以往的方法中,如图5B所示,电梯的使用者人数增加后增加作动台数(参照图中的(1))。因此,相对于当前的使用者人数的作动台数不足,运行服务质量下降。又,使用者人数减少后,减少作动台数。因此,乘用轿厢变为无谓运行,无法实现节能。
另一方面,如图5C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方法中,由于通过摄像头等实时地检测候梯厅的等待人数,因此一旦使用者人数增加可马上增加作动台数,运行服务质量不会下降(图中的(3)参照)。又,使用者人数减少时则可立即减少作动台数,电力不会浪费(图中的(4)参照)。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中,除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进一步基于过去的候梯厅信息和大楼内信息预测当前时刻之后的候梯厅信息,使该预测结果反映于作动台数。
图6是显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的构成的框图。又,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图1的构成相同部分赋予相同符号,省略具体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中,群管理控制装置11除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还包括过去的候梯厅信息存储部54、候梯厅信息预测部17、以及大楼内信息取得部18。
·关于过去的候梯厅信息存储部54
过去的候梯厅信息存储部54将候梯厅信息取得部15所得到的各楼层的候梯厅信息与时间段或周几信息(星期几)等关联存储。候梯厅信息中含有包括使用者的等待人数或等待时间等的与各楼层的候梯厅相关的信息。
·关于候梯厅信息预测部17
候梯厅信息预测部17基于存储于过去的候梯厅信息存储部54的过去的候梯厅信息或由大楼内信息取得部18所得到的大楼内信息预测当前时刻之后的候梯厅信息,并将该结果赋予作动台数计算部14。这样,作动台数计算部14中,不仅考虑当前的候梯厅信息,也考虑之后的候梯厅信息的预测结果计算乘用轿厢的作动台数。
例如,在当前的等待人数较多,而预计之后等待人数较多时,抑制乘用轿厢的作动台数。即,当前的等待人数较多的话,根据既述的方法是要增加乘用轿厢的作动台数的,但是之后等待人数还是很多的话,为了达成中长期的省电目标,可能中途使作动台数极端减少。因此,预计等待人数还是持续较多时,使得作动台数比以前的基准減少,力求使得当前至将来的电梯使用者的等待时间的平均化。
作为预测的方法,也可采用已有的统计的手法。例如,预测某个时刻等待人数时,将过去一定期间的同时刻中等待时间的平均值作为预测值。另外,也可采用过去一定期间的相同周几(星期几)·相同时刻中等待时间的平均值作为预测值的方法。
·关于大楼内信息取得部18
不仅使用设于各楼层的候梯厅的候梯厅信息检测装置3a,3b…,也可利用设于事务所或会议室等的传感器。例如,考虑到有些楼层的会议室中会设置计测会议室内的人数的传感器。该会议室内的人数被实时计测,并在大楼的管理系统(例如BEMS:Bill EnergyManagement System)中被合计。
大楼内信息取得部18取得由该大楼的管理系统小计的会议室内的人数信息作为大楼内信息并发送给候梯厅信息预测部17。由此,候梯厅信息预测部17中,在某个时刻会议室内的人数由多变少时,预测减少的人数(=从会议室出去的人数)经过规定的时间后会使用电梯(即,从会议室出去的人数的部分为等待人数)。
这样的构成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将达成中长期的省电目标作为制约,控制乘用轿厢的作动台数。此时,除了利用摄像头等的实时的候梯厅信息,还考虑过去的候梯厅信息和大楼内的信息进行作动台数的增减。
过去的候梯厅信息存储越多候梯厅信息的预测精度越高。除了当前的等待人数等,还基于过去的候梯厅信息考虑之后的等待人数等以进行作动台数的确定,从而不降低运行服务质量的实现节能。进一步的,考虑大楼的运用状态或使用者的行动的倾向,可实现更符合现状的电梯的运行和节能。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是用于以上述第一和第二的实施方式所说明的方法控制作动台数进行运行时的节能的效果进行可视化显示的实施方式。
图7是显示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的构成的框图。又,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图1的构成相同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省略具体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中,群管理控制装置11除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还包括节能效果显示部19和节能效果模拟部20。
·关于节能效果显示部19
节能效果显示部19计算通过本系统的作动台数的控制达成的节能效果,并将该结果以规定的显示方式显示。节能效果根据电梯作动的实绩(轿厢载重、运行距离等)计算。或者,通过比较电量计计测的消耗电力的实绩、与根据节能效果模拟部20所计算得到的模拟结果计算得到的消耗电力的推定值来求得。
作为显示的方法,有如图8所示将每隔一定时间计算的节能效果以图表形式显示的方法。同样,也能够以表形式显示。如图9所示,可以数值显示最近的规定时间的节能效果。图9中,虽然显示了以比例显示节能效果的实例,但也可显示消耗电量。
又,也可显示节能效果模拟部20模拟使省电目标设定变化时的节能效果的结果。同时,也可将电梯使用者的等待时间、乘坐时间这样的与服务质量性相关的数值以容易识别的形式显示。图10是作为使得省电目标设定变化时的节能效果,将等待时间以图表显示的实例。
·关于节能效果模拟部20
节能效果模拟部20,在基于过去的候梯厅信息和过去的电梯作动的实绩(轿厢载重、运行距离等)没有设定省电目标时(通常的群管理控制的情况),或者,当将省电目标设定为与实际的设定值不同的值时,进行电梯作动的模拟,推定消耗电量。
作为模拟的方法,也可采用预先准备的电梯的模型,推定使用者人数、运行距离等,基于这些信息计算消耗电力的推定值。又,也可以通过省电目标值对消耗电力的实绩值进行补正来计算消耗电力的推定值。
通过这样的构成,可判断节能的效果,除了可作为节能实绩的报告使用,也可作为省电目标设定的辅助,使得电梯使用者更具有节能意识。又,通过模拟并显示使省电目标设定变化时的节能效果,大楼管理者容易掌握电梯的节能和运行服务质量时间的平衡。
根据如上所述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不会使得运行服务质量降低,通过对实时反映当前的候梯厅信息的作动台数的台数限制,实现省电化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本发明对若干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为例示的,不用于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可以其他各种形态进行实施,只要不脱离发明的主旨,可进行种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与包括于发明范围和主旨相同地,是包括于与记载于权利要求书的发明等同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电梯的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具有多台乘用轿厢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中,包括:
目标值设定部,其设定规定期间中的省电目标值;
候梯厅信息取得部,其取得至少包括各楼层的候梯厅的等待人数的实时候梯厅信息;
作动台数计算部,其基于上述候梯厅信息取得部所得到的候梯厅信息,计算上述各乘用轿厢的作动台数,使得不超过上述目标值设定部设定的省电目标值;
候梯厅呼叫信息输入部,其输入在上述各楼层的候梯厅被登记的候梯厅呼叫信息;以及
分配控制部,其基于上述作动台数计算部所计算得到的作动台数,控制对于被输入到上述候梯厅呼叫信息输入部的候梯厅呼叫信息的上述各乘用轿厢的分配,
上述目标值设定部设定平均轿厢作动台数的目标值或消耗电量的目标值作为中长期期间中的省电目标值,
上述作动台数计算部根据上述各乘用轿厢的作动台数的实绩,对上述各乘用轿厢的作动台数进行补正,
上述分配控制部基于上述实时候梯厅信息,以一定周期对上述各楼层的等待人数进行合计,在具有上述各楼层中的等待人数为预先规定的值以上的楼层时,控制上述候梯厅呼叫信息的分配,以使上述各乘用轿厢的任一个优先地响应该楼层,
上述省电目标值基于由上述分配控制部分配的乘用轿厢到达为止的平均未响应时间或者上述各乘用轿厢的作动台数的实绩而被以提高或下降的方式更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设于上述各楼层的候梯厅的摄像头检测实时候梯厅信息的候梯厅信息检测装置,
上述候梯厅信息取得部从上述候梯厅信息检测装置获取上述实时候梯厅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分配控制部基于上述实时候梯厅信息,以一定周期对上述各楼层的等待时间进行合计,在具有上述各楼层中的等待时间为预先规定的值以上的楼层时,控制上述候梯厅呼叫信息的分配,使得上述各乘用轿厢的任一个优先响应该楼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除了上述实时候梯厅信息以外,上述作动台数计算部还考虑当前时刻之后的候梯厅信息并计算上述各乘用轿厢的作动台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作动台数计算部考虑大楼内的电梯使用者的相关信息并计算上述各乘用轿厢的作动台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显示部,该显示部以规定的显示方式显示通过上述作动台数计算部控制上述各乘用轿厢的作动台数时的节能效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对使上述省电目标变化时的节能效果进行模拟的模拟部,
上述显示部以规定的显示方式显示通过上述模拟部模拟的节能效果的变化。
CN201410264004.0A 2013-06-26 2014-06-13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Active CN1042499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33998 2013-06-26
JP2013133998A JP2015009909A (ja) 2013-06-26 2013-06-26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49957A CN104249957A (zh) 2014-12-31
CN104249957B true CN104249957B (zh) 2017-06-30

Family

ID=52185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64004.0A Active CN104249957B (zh) 2013-06-26 2014-06-13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5009909A (zh)
CN (1) CN1042499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83068B2 (ja) * 2016-07-04 2018-02-21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乗場装置
CN106976766B (zh) * 2016-08-23 2020-05-26 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电梯派送方法及装置
JP6979795B2 (ja) * 2017-05-31 2021-12-1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システム
JP6748161B2 (ja) * 2018-08-09 2020-08-26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13165831B (zh) * 2018-11-30 2022-06-2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人数信息取得系统、人数信息取得方法以及电梯
CN113493148B (zh) * 2020-03-20 2023-09-12 日立电梯(上海)有限公司 电梯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3053290A1 (ja) * 2021-09-29 2023-04-06 三菱電機ビ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監視制御装置、監視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監視制御方法
CN115477209B (zh) * 2022-09-23 2023-10-17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召梯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56893A (ja) * 1993-08-06 1994-06-03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2006124075A (ja) * 2004-10-27 2006-05-18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制御装置
JP4662383B2 (ja) * 2008-09-22 2011-03-30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システム
JP5047246B2 (ja) * 2009-09-11 2012-10-1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の省エネ運行システム
JP5535708B2 (ja) * 2010-03-19 2014-07-02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5714277B2 (ja) * 2010-09-09 2015-05-07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JP5768416B2 (ja) * 2011-03-10 2015-08-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装置
JP5946268B2 (ja) * 2011-12-16 2016-07-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及びエレベータの制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49957A (zh) 2014-12-31
JP2015009909A (ja) 2015-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49957B (zh)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JP4697854B2 (ja) 環境設備制御システム
CN103979372B (zh) 电梯群管理系统
CN111225866B (zh) 自动呼叫登记系统以及自动呼叫登记方法
US8718828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07235392A (zh) 电梯装置及电梯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9928276A (zh) 电梯
CN104512774A (zh) 电梯的组管理系统
EP3705433B1 (en) Elevator ope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method
JP6021435B2 (ja) 電力制御装置、電力制御方法、電力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1386385A (zh) 一种电梯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720947A (zh) 外部系统协同分配系统以及方法
CN108249236A (zh) 智能控制电梯的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42354A (zh) 一种电梯调度方法、装置、电梯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2190220A (zh)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
CN105923478A (zh) 电梯装置
JP2011053880A (ja) 会議室予約支援装置および会議室予約支援方法
CN111373206B (zh) 空调控制装置、空调系统、空调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KR20130133605A (ko) 건물 에너지 절감을 위한 실시간 에너지진단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09294888A (ja) 建築設備情報通知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0065855B (zh) 多轿厢电梯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JP2009294887A (ja) 建築設備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0872034B (zh) 大楼信息可视化装置
JP2021027738A (ja) デマンド制御処理装置
JP6818937B1 (ja) 所在人数予測装置、設備管理システム、及び所在人数予測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