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49797B - 自行车制动钳组件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制动钳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49797B
CN104249797B CN201410302899.2A CN201410302899A CN104249797B CN 104249797 B CN104249797 B CN 104249797B CN 201410302899 A CN201410302899 A CN 201410302899A CN 104249797 B CN104249797 B CN 1042497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caliper
base component
component
attach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028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49797A (zh
Inventor
登尾大介
村冈勉
狩山修
中仓正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52017551&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4249797(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2497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97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497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97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1/00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1/005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brake elements, e.g. fastening of brake blocks in their hol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3/00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 B62K23/02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hand actuated
    • B62K23/06Le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2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 B62L3/023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acting on fluid pressure systems

Abstract

一种自行车制动钳组件,其包括制动钳和基座构件。制动钳构造为在制动盘转子上施加制动力,制动盘转子构造为绕旋转轴线可旋转。基座构件构造为联接到制动钳,且接附到自行车车架,使得制动盘转子的旋转轴线和制动钳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制动盘转子的径向方向可调节。

Description

自行车制动钳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制动钳组件。
背景技术
骑自行车正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娱乐形式和交通方式。此外,对于业余爱好者和职业运动员,骑自行车均已成为一项非常受欢迎的竞技体育。不论自行车用于娱乐、交通或是竞技,自行车产业正不断改进自行车的各种部件。自行车制动装置是已经被广泛重新设计的一个部件。特别地,近年来,自行车已设置有盘式制动装置。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自行车制动钳组件包括制动钳和基座构件。制动钳构造为在制动盘转子上施加制动力,制动盘转子构造为绕旋转轴线可旋转。基座构件构造为联接到制动钳,且接附到自行车车架,使得制动盘转子的旋转轴线和制动钳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制动盘转子的径向方向可调节。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构造为使得基座构件包括联接部,制动钳联接在该联接部处。基座构件以第一取向和第二取向中的一个接附到自行车车架。基座构件构造为使得联接部在基座构件以第一取向接附到自行车车架的状态下的第一位置与联接部在基座构件以第二取向接附到自行车车架的状态下的第二位置在径向方向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根据第二方面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一联接构件,其构造为将制动钳联接到基座构件。联接部包括第一通孔,第一联接构件穿过该第一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根据第三方面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构造为使得制动钳包括钳流体通道,并且使得第一联接构件提供构造为与钳流体通道连通的流体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根据第三方面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进一步包括构造为将制动钳联接到基座构件的第二联接构件。联接部包括第二通孔,第二联接构件穿过该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设置为在径向方向与第一通孔相隔。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根据第五方面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构造为使得制动钳包括钳流体通道。基座构件包括附加通孔,与钳流体通道流体地连通的流体连通构件穿过附加通孔。附加通孔设置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的中间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根据第五方面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构造为使得基座构件包括第一接附通孔,第一接附构件穿过该第一接附通孔,以将基座构件接附到自行车车架,以及第二接附通孔,第二接附构件穿过该第二接附通孔,以将基座构件接附到自行车车架。第二接附通孔与第一接附通孔在径向方向间隔开,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设置在第一接附通孔和第二接附通孔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根据第七方面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构造为使得第一接附通孔的中心和第一通孔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接附通孔的中心和第二通孔的中心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根据第八方面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构造为使得制动钳包括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第一联接构件包括第一外螺纹。第二联接构件包括第二外螺纹。在基座构件以第一取向接附到自行车车架的状态下,第一外螺纹经过第一通孔旋拧进第一螺纹孔中,且第二外螺纹经过第二通孔旋拧进第二螺纹孔中。在基座构件以第二取向接附到自行车车架的状态下,第一外螺纹经过第二通孔旋拧进第一螺纹孔中,且第二外螺纹经过第一通孔旋拧进第二螺纹孔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根据第七方面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构造为使得在基座构件接附到自行车车架的状态下,第一接附通孔和第二接附通孔在制动盘转子的轴向方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构造为使得基座构件包括第一联接部,制动钳联接在该第一联接部,以及第二联接部,制动钳联接在该第二联接部,且第二联接部设置为在径向方向与第一联接部相隔。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根据第十一方面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进一步包括构造为将制动钳联接到基座构件第一联接构件。第一联接部包括第一通孔,第一联接构件穿过该第一通孔。第二联接部包括第二通孔,第一联接构件穿过该第二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根据第十二方面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进一步包括构造为将制动钳联接到基座构件的第二联接构件。第一联接部包括第三通孔,第二联接构件穿过该第三通孔。第二联接部包括第四通孔,第二联接构件穿过该第四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根据第十三方面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构造为使得第一通孔在径向方向设置在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之间,并且使得第四通孔在径向方向设置在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进一步包括构造为将制动钳联接到基座构件的第一联接构件。基座构件包括伸长的通孔,第一联接构件穿过该伸长的通孔,伸长的通孔在径向方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六方面,根据第十五方面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二联接构件,第二联接构件构造为穿过伸长的通孔,以将制动钳联接到基座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七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构造为使得制动钳和基座构件形成为整块的单体构件。
根据权利要求第十八方面,根据十七方面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构造为使得基座构件包括第一接附通孔,第一接附构件穿过该第一接附通孔,以将基座构件在第一位置处接附到自行车车架,以及第二接附通孔,第二接附构件穿过该第二接附通孔,以将基座构件在第一位置处接附到自行车车架。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九方面,根据第十八方面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构造为使得基座构件包括第三接附通孔,第一接附构件穿过第三接附通孔,以将基座构件在第二位置处接附到自行车车架,第二位置在径向方向不同于第一位置,以及第四接附通孔,第二接附构件穿过第四接附通孔,以将基座构件在第二位置处接附到自行车车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方面,根据第十九方面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构造为使得基座构件包括第一接附通孔,第一接附构件穿过该第一接附通孔,以将基座构件接附到自行车车架,第一接附通孔在径向方向延伸,以及第二接附通孔,第二接附构件穿过该第二接附通孔,以将基座构件接附到自行车车架,第二接附通孔在径向方向延伸。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当结合附图考虑时的以下详细描述,将容易获得本发明的更完整的理解及其许多伴随的优点,同时本发明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的自行车的前部的左侧立视图;
图2为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的自行车盘式制动装置的局部侧立视图;
图3为图2中图示的自行车盘式制动装置的示意性结构框图;
图4为图2中图示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的分解立体图(第一位置);
图5为图2中图示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的分解立体图(第一位置);
图6A为图5中图示的基座构件的后视图;
图6B为基座构件沿图6C的VIB-VIB线所截的局部截面视图;
图6C为图5中图示的基座构件的主视图;
图7为图2中图示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的分解立体图(第二位置);
图8A为图4中图示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的立视图(第一位置);
图8B为图7中图示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的立视图(第二位置);
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第一位置);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的分解立体图(第二位置);
图11A为图10中图示的基座构件的后视图;
图11B为基座构件沿图11C的XIB-XIB线所截的局部截面视图;
图11C为图10中图示的基座构件的主视图;
图12A为图9中图示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的立视图(第一位置);
图12B为图10中图示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的立视图(第二位置);
图13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4A为图13中图示的基座构件的后视图;
图14B为基座构件沿图14C的XIVB-XIVB线所截的局部截面视图;
图14C为图13中图示的基座构件的主视图;
图15A为图13中图示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的立视图(第一位置);
图15B为图13中图示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立视图(第二位置);
图16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7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8A为图17中图示的基座构件的后视图;
图18B为基座构件沿图18C的XVIIIB-XVIIIB线所截的局部截面视图;
图18C为图17中图示的基座构件的主视图;
图19为图16中图示的流体连通构件及其周围的局部截面视图;
图20A为图16中图示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的立视图(第一位置);
图20B为图16中图示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的立视图(第二位置);
图21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22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23A为图21中图示的基座构件的后视图;
图23B为基座构件沿图23C的XXIIIB-XXIIIB线所截的局部截面视图;
图23C为图21中图示的基座构件的主视图;
图24为图21中图示的第一联接构件及其周围的局部截面视图;
图25A为图21中图示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的立视图(第一位置);
图25B为图21中图示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的立视图(第二位置);
图26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的分解立体图;以及
图27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实施方式。其中,各个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应或相同的元件。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考图1,自行车10包括自行车车架14、前轮17、后轮(未示出)、传动系(未示出)以及自行车盘式制动装置12。自行车车架14包括主车架13和前叉40。前轮17由前叉40可旋转地支撑。手把15(图2)由茎部接附到前叉柱。后轮由主车架13的后端可旋转地支撑。自行车盘式制动装置12包括自行车制动钳组件100、制动盘转子50以及制动操作机构 16。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以下方向性术语“前”、“后”、“向前”、“向后”、“左”、“右”、“向上”和“向下”以及任何其他类似的方向性术语是针对坐在自行车的车座(未示出)上且面向手把15的骑乘者的基础上确定的那些方向而言的。因此,用来描述自行车制动钳组件100的这些术语应当相对于在水平面上的竖直骑乘位置中使用的装备有自行车制动钳组件100的自行车来解释。这些限定可以应用到其他实施方式。
参考图2,自行车制动钳组件100安装到自行车车架14的前叉40。应当理解的是,自行车制动钳组件100可以安装到用于后轮的主车架13。自行车制动钳组件100包括制动钳110和基座构件120。制动钳110联接到基座构件120。基座构件120由第一接附构件151和第二接附构件155接附到前叉40。制动操作机构16设计为致动自行车制动钳组件100,以在制动盘转子50上施加制动力。制动盘转子50安装在前轮毂壳60上,以与前轮毂壳60和前轮17绕旋转轴线A1一体地可旋转。可以将具有不同外径的制动盘转子安装在前轮毂壳60上。自行车制动钳组件100如此构造,以使得旋转轴线A1和制动钳110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制动盘转子50的径向方向D1 可调节。
如图2所见,制动操作机构16包括主气缸24、主活塞34、夹具26、制动杆28以及液压流体蓄存器36。制动操作机构16经由夹具26安装在手把15上。主气缸24包括主气缸膛32,主活塞34可移动地设置在主气缸膛 32中。制动杆28枢转地联接到主气缸24,用于操作自行车制动钳组件100。制动杆28可操作地联接到主活塞34,使得主活塞34响应于制动杆28的枢转移动在主气缸膛32中可移动。液压流体蓄存器36与主气缸膛32流体连通。主气缸24和液压流体蓄存器36包含诸如矿物油的液压流体。主气缸 24具有出口38,用于将液压流体经由液压制动软管86和接头87供应到自行车制动钳组件100。
参考图3,制动钳110构造为在制动盘转子50上施加制动力,制动盘转子50构造为绕旋转轴线A1可旋转。制动钳110包括壳体112,一对活塞74以及一对制动片76。制动片76联接到偏置构件(未示出)。活塞74 设置为朝向制动盘转子50按压制动片76。壳体112包括一对气缸57以及钳流体通道58。活塞74设置在气缸57内,以在制动盘转子50的轴向方向 D2可移动。流体腔室59由活塞74和气缸57限定。流体腔室59与钳流体通道58流体连通。钳流体通道58经由液压制动软管86与主气缸24流体连通。
当操作制动杆28时,主活塞34响应于制动杆28的枢转移动在主气缸 24内移动,这允许压力流体移动经过连接到制动钳110的液压制动软管86。压力油使活塞74移动,以按压制动片76使其抵靠制动盘转子50,将制动力施加到制动盘转子50。
参考图4,自行车制动钳组件100构造为接附到自行车车架14的前叉 40。自行车制动钳组件100包括制动钳110、基座构件120、第一联接构件 141以及第二联接构件145。在图4中描绘的制动钳110中,省略了除了壳体112的部分,例如制动片76和活塞74。制动钳110由第一联接构件141 和第二联接构件145联接到基座构件120。基座构件120由第一接附构件151和第二接附构件155接附到前叉40。制动钳110和基座构件120由诸如铝合金或铁的金属材料制成。如下文所讨论地,基座构件120构造为联接到制动钳110且接附到自行车车架14(前叉40),使得制动盘转子50的旋转轴线A1和制动钳110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制动盘转子50的径向方向D1 可调节。
基座构件120在纵向方向D3延伸。在基座构件120接附到前叉40的状态下(图1),基座构件120的纵向方向D3大致平行于制动盘转子50的径向方向D1。即,在基座构件120接附到前叉40的状态下,基座构件120 在径向方向D1延伸。
基座构件120包括主体121、第一端部122以及第二端部123。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主体121、第一端部122和第二端部123一体地设置为整块的单体构件。主体121具有板形,且在纵向方向D3(在径向方向D1)延伸。第一端部122关于主体121与第二端部123相对。第一端部122设置在主体121的一端。第二端部123设置在主体121的另一端。基座构件120包括第一接附通孔124和第二接附通孔125。第一接附通孔124设置在第一端部122。第二接附通孔125设置在第二端部123。
基座构件120包括钳侧接触表面128。钳侧接触表面128为平的且设置在主体121上。钳侧接触表面128构造为在基座构件120联接到制动钳 110的状态下接触制动钳110。
基座构件120进一步包括联接部131,制动钳110联接在该联接部131 处。联接部131包括第一通孔132和第二通孔136。第一通孔132和第二通孔136设置在主体121上。第二通孔136设置为在径向方向D1(在纵向方向D3)与第一通孔132相隔。第二接附通孔125在径向方向D1(在纵向方向D3)与第一接附通孔124间隔开。第一通孔132和第二通孔136设置在第一接附通孔124和第二接附通孔125之间。
第一联接构件141构造为将制动钳110联接到基座构件120。第二联接构件145构造为将制动钳110联接到基座构件120。在图4中,在基座构件120通过第一联接构件141和第二联接构件145联接到制动钳110的状态下,第一联接构件141穿过第一通孔132,且第二联接构件145穿过第二通孔136。第一联接构件141为埋头螺栓且包括第一外螺纹142和第一埋头143。第二联接构件145为埋头螺栓且包括第二外螺纹146和第二埋头147。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联接构件145具有与第一联接构件141的形状大致相同的形状。应当理解的是,第二联接构件145具有与第一联接构件141 的形状不同的形状。
在基座构件120通过第一联接构件141和第二联接构件145联接到制动钳110的状态下,基座构件120由第一接附构件151和第二接附构件155 接附到前叉40的接附部41。
前叉40的接附部41为凹陷的,且包括支撑表面42以及螺纹孔43和 44。支撑表面42构造为接触基座构件120。螺纹孔43和44设置在支撑表面42上。在基座构件120通过第一接附构件151和第二接附构件155接附到前叉40的状态下,基座构件120设置在接附部41内。
第一接附构件151为内六角头螺栓,且包括第一外螺纹152和第一内六角头153。在图4中,第一外螺纹152经过第一接附通孔124旋拧进螺纹孔43中,且基座构件120的第一端部122通过第一接附构件151固定到前叉40的接附部41。
第二接附构件155为内六角头螺栓,且包括第二外螺纹156和第二内六角头157。在图4中,第二外螺纹156经过第二接附通孔125旋拧进螺纹孔44中,且基座构件120的第二端部123通过第二接附构件155固定到前叉40的接附部41。
参考图5,制动钳110的壳体112包括连接口115、泄放口116、缝114 以及接附后表面119。连接口115和泄放口116与钳流体通道58(图3)流体连通。液压制动软管86经由接头87(图2)与连接口115连接。泄放喷嘴(未示出)联接到泄放口116。缝114延伸使得制动盘转子的外摩擦部设置在缝114中。接附后表面119为平的,且构造为在制动钳110联接到基座构件120的状态下接触基座构件120的钳侧接触表面128(图4)。
制动钳110进一步包括第一螺纹孔117和第二螺纹孔118。第一螺纹孔117和第二螺纹孔118设置在接附后表面119上。第一螺纹孔117和第二螺纹孔118之间的距离大致与第一通孔132和第二通孔136之间的距离相同。在图5中,第一联接构件141的第一外螺纹142旋拧进第一螺纹孔 117中,且第二联接构件145的第二外螺纹146旋拧进第二螺纹孔118中。
基座构件120包括车架侧接触表面129,该车架侧接触表面129设置在关于基座构件120与制动钳110相对的侧上。车架侧接触表面129为平的,且设置在主体121、第一端部122和第二端部123上。车架侧接触表面 129构造为在基座构件120接附到前叉40的状态下接触前叉40的支撑表面 42(图4)。
如图5中所见,第一通孔132包括设置在车架侧接触表面129上的第一锥形表面133。第二通孔136包括设置在车架侧接触表面129上的第二锥形表面137。在基座构件120通过第一联接构件141联接到制动钳110的状态下,第一联接构件141的第一埋头143接触第一通孔132的第一锥形表面133,且设置在由第一锥形表面133限定的空间内,防止第一埋头143 朝向前叉40凸出超过车架侧接触表面129。在基座构件120通过第二联接构件145联接到制动钳110的状态下,第二联接构件145的第二埋头147 接触第二通孔136的第二锥形表面137,且设置在由第二锥形表面137限定的空间内,防止第二埋头147朝向前叉40凸出超过车架侧接触表面129。
参考图6A和图6B,第一通孔132具有与第二通孔136的形状大致相同的形状。第一锥形表面133具有与第二锥形表面137的形状大致相同的形状。第一锥形表面133设置在第一通孔132的端部。第二锥形表面137 设置在第二通孔136的端部。
如图6A中所见,第一接附通孔124和第二接附通孔125在基座构件 120的横向方向D4延伸。横向方向D4垂直于基座构件120的纵向方向D3,且沿钳侧接触表面128和车架侧接触表面129限定。在基座构件120接附到自行车车架14的前叉40的状态下,横向方向D4大致平行于制动盘转子 50的轴向方向D2。即,在基座构件120接附到自行车车架14的状态下,第一接附通孔124和第二接附通孔125在制动盘转子的轴向方向D2延伸。因为第一接附通孔124和第二接附通孔125在轴向方向D2延伸,自行车制动钳组件100和制动盘转子50之间的相对位置在轴向方向D2可调节。应当理解的是,第一接附通孔124和第二接附通孔125可以为圆形通孔。
参考图6B,第一端部122的厚度与第二端部123的厚度大致相同。主体121的厚度T1大于第一端部122和第二端部123的厚度T2。
参考图6C,第一接附通孔124的中心C11和第一通孔132的中心C12 之间的距离L11不同于第二接附通孔125的中心C14和第二通孔136的中心C13之间的距离L12。更具体地,第一接附通孔124的中心C11与第一通孔132的中心C12之间的距离L11大于第二接附通孔125的中心C14与第二通孔136的中心C13之间的距离L12。距离L11和L12小于第一通孔 132的中心C12与第二通孔136的中心C13之间的距离L13。即,基座构件120在纵向方向D3具有不对称的形状。因为距离L11不同于距离L12,所以将基座构件120倒置可以改变联接部131在纵向方向D1的位置。
参考图4和图7,基座构件120以第一取向和第二取向中的一个接附到自行车车架14。图4图示了设置为以第一取向接附到前叉40的基座构件 120。图7图示了以第二取向接附到前叉40的基座构件120。
如图4中所见,在基座构件120以第一取向接附到前叉40的状态下,第一端部122设置在上部位置,且第二端部123设置在下部位置。如图7 中所见,在基座构件120以第二取向接附到前叉40的状态下,第二端部123 设置在上部位置,且第一端部122设置在下部位置。即,以第二取向设置的基座构件120关于以第一取向设置的基座构件120在径向方向D1是颠倒的。
如图4中所见,在基座构件120以第一取向接附到自行车车架14的状态下,第一联接构件141的第一外螺纹142经过第一通孔132旋拧进第一螺纹孔117中,且第二联接构件145的第二外螺纹146经过第二通孔136 旋拧进第二螺纹孔118中。第一接附构件151穿过第一接附通孔124,以将基座构件120接附到自行车车架14。第二接附构件155穿过第二接附通孔 125,以将基座构件120接附到自行车车架14。基座构件120的第一端部 122通过第一接附构件151和螺纹孔43固定到前叉40的接附部41。基座构件120的第二端部123通过第二接附构件155和螺纹孔44固定到前叉40 的接附部41。
如图7中所见,在基座构件120以第二取向接附到自行车车架14的状态下,第一外螺纹142经过第二通孔136旋拧进第一螺纹孔117中,且第二外螺纹146经过第一通孔132旋拧进第二螺纹孔118中。第一接附构件 151穿过第二接附通孔125,以将基座构件120接附到自行车车架14。第二接附构件155穿过第一接附通孔124,以将基座构件120接附到自行车车架 14。基座构件120的第二端部123通过第一接附构件151和螺纹孔43固定到前叉40的接附部41。基座构件120的第一端部122通过第二接附构件 155和螺纹孔44固定到前叉40的接附部41。
图8A为自行车制动钳组件100在基座构件120以第一取向接附到前叉40的状态下的侧立视图。图8B为自行车制动钳组件100在基座构件120 以第二取向接附到前叉40的状态下的侧立视图。图8A对应于图4,且图 8B对应于图7。
参考图8A和图8B,自行车制动钳组件100可以处于分别对应于制动盘转子50和制动盘转子55的两个不同的状态,制动盘转子55具有外径 R2,该外径R2大于制动盘转子50的外径R1。更具体地,基座构件120 构造为联接到制动钳110,且接附到自行车车架14(前叉40),使得制动盘转子50和55的旋转轴线A1与制动钳110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制动盘转子 50和55的径向方向D1可调节。基座构件120构造为使得联接部131在基座构件120以第一取向接附到自行车车架14的状态下的第一位置P11与联接部131在基座构件120以第二取向接附到自行车车架14的状态下的第二位置P12在径向方向不同。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位置P11和第二位置P12在第二螺纹孔118的中心线基础上限定。
如图8A中所见,在基座构件120以第一取向接附到前叉40的状态下,第一距离L17在径向方向D1限定在制动盘转子50的旋转轴线A1和第二螺纹孔118的中心线之间。如图8B中所见,在基座构件120以第二取向接附到前叉40的状态下,第二距离L18在径向方向D1限定在制动盘转子55 的旋转轴线A1和第二螺纹孔118的中心线之间。如图8A和图8B中所见,对应于第二取向的第二距离L18大于对应于第一取向的第一距离L17。因此,改变基座构件120相对于前叉40和制动钳110的取向允许将自行车制动钳组件100调节到具有不同的外径R1和R2的制动盘转子50和55中的每个。
应当理解的是,基座构件的取向不限于第一取向和第二取向,且通过在三个或更多不同的取向之间改变基座构件相对于自行车车架和制动钳的取向,可以将根据本发明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调节到具有不同的外径的三个或更多制动盘转子中的每个。此外,应当理解的是,基座构件120的联接部131不限于第一通孔132和第二通孔136,且可以具有至少一个通孔,使得通过改变基座构件120的取向,旋转轴线A1和制动钳110之间的相对位置可调节。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图9到图12B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200。此处,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元件具有大致相同功能的元件将标记为相同,且将不再详细描述。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改变基座构件120的取向,以将自行车制动钳组件100调节到制动盘转子50和55中的每个;然而,可以由具有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基座构件120的结构的基座构件220将自行车制动钳组件200 调节到制动盘转子50和55中的每个。
参考图9,自行车制动钳组件200包括制动钳110、基座构件220、第一联接构件141以及第二联接构件145。第一联接构件141和第二联接构件 145构造为将制动钳110联接到基座构件22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基座构件 120一样,基座构件220构造为联接到制动钳110,且接附到自行车车架14 (前叉40),使得制动盘转子50的旋转轴线A1与制动钳110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制动盘转子50的径向方向D1可调节;然而,基座构件220具有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基座构件120的结构。
更具体地,基座构件220包括主体221、第一端部122和第二端部123。主体221、第一端部122和第二端部123一体地设置为整块的单体构件。基座构件220由诸如铝合金或铁的金属材料制成。主体221具有板形,且在纵向方向D3(在径向方向D1)延伸。第一端部122关于主体221与第二端部123相对。第一端部122设置在主体221的一端。第二端部123设置在主体221的另一端。
如图9中所见,基座构件220进一步包括第一联接部230和第二联接部235,制动钳110联接在第一联接部230处,制动钳110联接在第二联接部235处。第一联接部230和第二联接部235设置在主体221上。
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基座构件120,代替基座构件120的第一通孔 132和第二通孔136,基座构件220包括四个通孔,使得旋转轴线A1和制动钳110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径向方向D1可调节。如图9中所见,第一联接部230包括第一联接构件141穿过其中的第一通孔231和第二联接构件145 穿过其中的第三通孔233。如图10中所见,第二联接部235包括第一联接构件141穿过其中的第二通孔236和第二联接构件145穿过其中的第四通孔238。第一通孔231在径向方向D1设置在第二通孔236和第四通孔238 之间。第四通孔238在径向方向D1设置在第一通孔231和第三通孔233 之间。第一通孔到第四通孔231、236、233和238在径向方向D1(在基座构件220的纵向方向D3)对齐。
如图9和图10中所见,第二联接部235设置为在径向方向D1与第一联接部230相隔。更具体地,第一联接部230离第二端部123比离第一端部122更近。第二联接部235离第一端部122比离第二端部123更近。
如图9中所见,例如,在制动钳110在第一联接部230处联接到基座构件220的状态下,第一联接构件141经过第一通孔231旋拧进制动钳110 的第一螺纹孔117中,且第二联接构件145经过第三通孔233旋拧进制动钳110的第二螺纹孔118中。
如图10中所见,例如,在制动钳110在第二联接部235处联接到基座构件220的状态下,第一联接构件141经过第二通孔236旋拧进制动钳 110的第一螺纹孔117中,且第二联接构件145经过第四通孔238旋拧进制动钳110的第二螺纹孔118中。
参考图11A和图11B,第一通孔231包括设置在车架侧接触表面129 上的第一锥形表面232。第二通孔236包括设置在车架侧接触表面129上的第二锥形表面237。第三通孔233包括设置在车架侧接触表面129上的第三锥形表面234。第四通孔238包括设置在车架侧接触表面129上的第四锥形表面239。第一锥形表面到第四锥形表面232、237、234和239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锥形表面133和第二锥形表面137的功能大致相同的功能。第一埋头143(或第二埋头147)接触第一通孔231的第一锥形表面232,且设置在由第一锥形表面232限定的空间内,防止第一埋头143朝向前叉 40凸出超过车架侧接触表面129。第一埋头143(或第二埋头147)接触第二通孔236的第二锥形表面237,且设置在由第二锥形表面237限定的空间内,防止第一埋头143朝向前叉40凸出超过车架侧接触表面129。第二埋头147(或第一埋头143)接触第三通孔233的第三锥形表面234,且设置在由第三锥形表面234限定的空间内,防止第二埋头147朝向前叉40凸出超过车架侧接触表面129。第二埋头147(或第一埋头143)接触第四通孔 238的第四锥形表面239,且设置在由第四锥形表面239限定的空间内,防止第二埋头147朝向前叉40凸出超过车架侧接触表面129。
如图11C中所见,距离L21限定在第一接附通孔124的中心C11和第二通孔236的中心C22之间。距离L22限定在第一通孔231的中心C21 和第二通孔236的中心C22之间。距离L23限定在第一通孔231的中心C21 和第四通孔238的中心C24之间。距离L24限定在第三通孔233的中心C23 和第四通孔238的中心C24之间。距离L25限定在第二接附通孔125的中心C14和第三通孔233的中心C23之间。距离L21、L22、L24和L25彼此大致相同,且短于距离L23。即,基座构件220在纵向方向D3具有大致对称的形状。因此,基座构件220可以用于将制动钳110接附到前叉40,而不管基座构件220的竖直取向。例如,基座构件220可以在第二端部123设置在上部位置的状态下联接到制动钳110。
参考图12A和图12B,自行车制动钳组件200可以处于分别对应于制动盘转子50和制动盘转子55的两个不同的状态,制动盘转子55的外径 R2大于制动盘转子50的外径R1。更具体地,基座构件220构造为联接到制动钳110,且接附到自行车车架14(前叉40),使得旋转轴线A1与制动钳110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径向方向D1可调节。
基座构件220构造为使得在制动钳110在第一联接部230处联接到基座构件220的状态下制动钳110的第一位置P21与在制动钳110在第二联接部235处联接到基座构件220的状态下制动钳110的第二位置P22不同。例如,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位置P21和第二位置P22在第二螺纹孔118 的中心线的基础上限定。
如图12A中所见,第一距离L27限定为在制动钳110经由基座构件 220的第一联接部230接附到前叉40的状态下在径向方向D1从制动盘转子50的旋转轴线A1到第二螺纹孔118的中心线。如图12B中所见,第二距离L28限定为在制动钳110经由基座构件220的第二联接部235接附到前叉40的状态下在径向方向D1从制动盘转子55的旋转轴线A1到第二螺纹孔118的中心线。如图12A和12B中所见,对应于第二联接部235的第二距离L28大于对应于第一联接部230的第一距离L27。因此,改变基座构件220和制动钳110之间的相对位置允许将自行车制动钳组件200调节到具有不同外径R1和R2的制动盘转子50和55中的每个。
应当理解的是,第一联接部230和第二联接部235不限于第一通孔到第四通孔231、236、233和238,且可以分别具有可以设置在基座构件内作为联接部的至少一个通孔,制动钳联接在该联接部,且通过联接部的至少一个通孔可以将根据本发明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调节到具有不同外径的三个或更多制动盘转子中的每个。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图13到图15B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300。此处,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元件具有大致相同功能的元件将标记为相同,且将不再详细描述。
参考图13,自行车制动钳组件300包括制动钳110、基座构件320、第一联接构件141以及第二联接构件145。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基座构件120和220一样,基座构件320构造为联接到制动钳110,且接附到自行车车架14(前叉40),使得旋转轴线A1与制动钳110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径向方向D1可调节;然而,基座构件320具有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基座构件120和220的结构。
更具体地,基座构件320包括主体321、第一端部122以及第二端部 123。主体321、第一端部122和第二端部123一体地设置为整块的单体构件。基座构件320由诸如铝合金或铁的金属材料制成。主体321具有板形,且在纵向方向D3(在径向方向D1)延伸。第一端部122关于主体321与第二端部123相对。第一端部122设置在主体321的一端。第二端部123 设置在主体321的另一端。
如图13中所见,基座构件320包括伸长的通孔333,第一联接构件 141和第二联接构件145穿过该伸长的通孔333。伸长的通孔333在径向方向D1(在基座构件320的纵向方向D3)延伸。伸长的通孔333在径向方向D1从主体321的一个端部延伸到主体321的另一个端部。基座构件320 构造为联接到制动钳110,且接附到自行车车架14(前叉40),使得旋转轴线和制动钳110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径向方向D1在伸长的通孔333内可调节。
参考图14A和图14B,伸长的通孔333包括设置在车架侧接触表面 129上的锥形表面334。第一联接构件141的第一埋头143和第二联接构件145的第二埋头147接触锥形表面334,且设置在由锥形表面334限定的空间内,防止第一埋头143和第二埋头147朝向前叉40凸出超过车架侧接触表面129。如图14A到图14C中所见,基座构件320具有在纵向方向D3 大致对称的形状。因此,虽然在此实施方式中,基座构件320在第二端部 123设置在下部位置处的状态下联接到制动钳110,但是基座构件320可以不管基座构件320的竖直取向地接附到制动钳110且接附到前叉40。
参考图15A和图15B,基座构件320构造为联接到制动钳110且接附到自行车车架14(前叉40),使得旋转轴线A1和制动钳110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径向方向D1在伸长的通孔333内可调节。
如图15A中所见,在制动钳110设置在第一位置P31的状态下,旋转轴线A1和第二螺纹孔118的中心线之间的第一距离L37在伸长的通孔333 内在径向方向D1最短。如图15B中所见,在制动钳110设置在第二位置 P32的状态下,旋转轴线A1和第二螺纹孔118的中心线之间的第二距离 L38在伸长的通孔333内在径向方向D1最大。通过伸长的通孔333,旋转轴线A1和制动钳110之间的相对位置在伸长的通孔333的范围内在径向方向D1可调节在期望位置处。因此,改变基座构件320和制动钳110之间的相对位置允许将自行车制动钳组件300调节到具有不同外径R1和R2的制动盘转子50和55中的每个。此外,因为基座构件320包括伸长的通孔333,所以可以将自行车制动钳组件300调节到具有大于外径R1和小于外径R2 的外径的其他制动盘转子。应当理解的是,伸长的通孔333可以分成多个伸长的通孔。
第四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图16到图20B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400。此处,与在第一到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元件具有大致相同功能的元件将标记为相同,且将不再详细描述。
参考图16,自行车制动钳组件400包括制动钳410、基座构件420、第一联接构件141以及第二联接构件145。不同于以上的第一到第三实施方式,接头481通过基座构件420与制动钳410连接。自行车车架14的前叉 440包括腔445,接头481设置在该腔445中。
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动钳110一样,制动钳410构造为在制动盘转子上施加制动力,制动盘转子构造为绕旋转轴线A1可旋转。基座构件420 构造为联接到制动钳410,且接附到自行车车架14,使得制动盘转子的旋转轴线A1与制动钳410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制动盘转子的径向方向D1可调节。第一联接构件141构造为将制动钳410联接到基座构件420。第二联接构件145构造为将制动钳410联接到基座构件420。
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基座构件120一样,基座构件420包括联接部131,制动钳410联接在该联接部131处。基座构件420以第一取向和第二取向中的一个接附到自行车车架14。基座构件420构造为使得联接部131在基座构件420以第一取向接附到自行车车架14(前叉40)的状态下的位置与联接部131在基座构件420以第二取向接附到自行车车架14的状态下的位置在径向方向D1不同。即,基座构件420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基座构件 120大致相同的功能。
联接部131包括第一通孔132和第二通孔136。在图16中,第一联接构件141穿过第一通孔132,且第二联接构件145穿过第二通孔136,且第二通孔136设置为在径向方向D1与第一通孔132相隔。
基座构件420进一步包括圆柱形凸起431、附加通孔432以及环形凹陷部433。环形凹陷部433绕钳侧接触表面128上的附加通孔432设置。第三密封构件488在基座构件420和制动钳410之间设置在环形凹陷部433 中。圆柱形凸起431设置在车架侧接触表面129上,且从车架侧接触表面 129凸出(图17)。如图16和图17中所见,附加通孔432延伸经过主体121和圆柱形凸起431。
如图16中所见,流体连通构件490穿过附加通孔432。流体连通构件 490构造为与钳流体通道58(图3)流体地连通。流体连通构件490为接头螺栓,以将接头481接附到基座构件420,且包括轴部491、外螺纹492、头部493以及流体通道495。轴部491沿流体连通构件490的纵向方向延伸。外螺纹492设置在轴部491的一端。头部493设置在轴部491的另一端。流体通道495形成在流体连通构件490中,以将接头481流体地连接到钳流体通道58(图3)。
如图16中所见,接头481包括通孔482,流体连通构件490穿过该通孔482。液压制动软管86连接到接头481。接头481进一步包括绕通孔482 设置的第一环形凹陷部483。第一环形凹陷部483设置在离基座构件420 的圆柱形凸起431更近的侧上。第一密封构件487在接头481和圆柱形凸起431之间设置在第一环形凹陷部483中。
如图17中所见,接头481进一步包括绕通孔482设置的第二环形凹陷部484。第二环形凹陷部484设置在第一环形凹陷部483的相对的侧上。第二密封构件486在接头481和流体连通构件490的头部493之间设置在第二环形凹陷部484中。
制动钳410包括设置在接附后表面119上的附加螺纹孔416。流体连通构件490的外螺纹492旋拧进附加螺纹孔416中。附加螺纹孔416设置在第一螺纹孔117和第二螺纹孔118之间的中间位置。附加螺纹孔416设置在对应于基座构件420的附加通孔432的位置。
如图18A到18C中所见,附加通孔432设置在第一通孔132和第二通孔136之间的中间位置。附加通孔432的中心C41和第一通孔132的中心C12之间的距离L41与附加通孔432的中心C41和第二通孔136的中心 C13之间的距离L42大致相同。
参考图19,接头481包括与液压制动软管86流体连通的接头流体通道489。制动钳410包括与附加螺纹孔416流体连通的钳流体通道58。在接头481通过流体连通构件490接附到基座构件420的状态下,流体通道空间499由流体连通构件490、接头481和基座构件420限定。更具体地,流体通道空间499具有大致圆柱形形状,且由轴部491、接头481和附加通孔432限定。流体通道空间499由第一密封构件487、第二密封构件486 和第三密封构件488密封。流体通道空间499与接头流体通道489流体连通。流体连通构件490的流体通道495构造为将流体通道空间499连接到钳流体通道58。因此,接头流体通道489经由流体通道空间499和流体通道495与钳流体通道58流体连通。
参考图20A和图20B,自行车车架14的前叉450包括腔445和软管通道446。腔445形成在螺纹孔43和44之间,以将流体连通构件490和接头481包含在其中。在自行车制动钳组件400接附到前叉440的状态下,流体连通构件490和接头481设置在腔445中。软管通道446沿前叉440 从腔445延伸到前叉440的上部。软管通道446包括在前叉440的上部处的入口开口(未示出)。液压制动软管86延伸经过软管通道446,且构造为将接头481连接到制动操作机构23的主气缸24。液压制动软管86穿过软管通道446的入口开口(未示出)且连接到安装在手把15上的主气缸24 (图3)。
如图20A和20B中所见,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100 一样,自行车制动钳组件400可以处于分别对应于制动盘转子50和制动盘转子55的两个不同的状态,制动盘转子55的外径R2大于制动盘转子50 的外径R1。更具体地,基座构件420构造为联接到制动钳410且接附到自行车车架14,使得制动盘转子50和55的旋转轴线A1和制动钳410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制动盘转子50和55的径向方向D1可调节。基座构件420 构造为使得联接部131在基座构件420以第一取向接附到自行车车架14的状态下的第一位置P11与联接部131在基座构件420以第二取向接附到自行车车架14的状态下的第二位置P12在径向方向不同。例如,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第一位置P11和第二位置P12在第二螺纹孔118的中心线的基础上限定。
如图20A和图20B中所见,对应于第二取向的第二距离L18大于对应于第一取向的第一距离L17。因此,改变基座构件420相对于前叉440 和制动钳110的取向允许将自行车制动钳组件400调节到具有不同外径R1 和R2的制动盘转子50和55中的每个。因为附加通孔432设置在第一通孔 132和第二通孔136之间的中间位置,在基座构件420以第一取向和第二取向中的每个联接到制动钳410的状态下,流体连通构件490可以接附到基座构件420和制动钳410。
此外,因为接头481和流体连通构件490设置在前叉440的腔445中,所以接头481、流体连通构件490和液压制动软管86可以由前叉440保护。
第五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图21到图25B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500。此处,与在第一到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元件具有大致相同功能的元件将标记为相同,且将不再详细描述。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流体连通构件490经过基座构件420的附加通孔 432连接到制动钳410;然而,代替以上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联接构件141,流体连通构件490可以用作构造为将基座构件联接到制动钳的联接构件。在此第五实施方式中,第一联接构件490称为流体连通通道490。第一联接构件490具有与第四实施方式的流体连通构件490大致相同的功能和相同的结构。
参考图21,自行车制动钳组件500包括制动钳510、基座构件520、第一联接构件490以及第二联接构件545。与以上实施方式的制动钳一样,制动钳510构造为在制动盘转子上施加制动力,制动盘转子构造为绕旋转轴线A1可旋转。
基座构件520构造为联接到制动钳510,且接附到自行车车架14(前叉40),使得旋转轴线A1和制动钳510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径向方向D1可调节。第一联接构件490构造为将制动钳510联接到基座构件520。第二联接构件545包括外螺纹546和头部547。
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基座构件120一样,基座构件520以第一取向和第二取向中的一个接附到自行车车架14。基座构件520包括联接部530,制动钳510联接在该联接部530处。基座构件520构造为使得联接部530在基座构件520以第一取向接附到自行车车架14(前叉540)的状态下的位置与联接部530在基座构件520以第二取向接附到自行车车架14的状态下的位置在径向方向D1不同。
如图21和图23A到图23C所见,基座构件520包括主体521、第一端部122、第二端部123以及联接部530。联接部530包括第一通孔532、第一圆柱形凸起531、第一环形凹陷部533、第二通孔536、第二圆柱形凸起535以及第二环形凹陷部537。第一圆柱形凸起531设置在车架侧接触表面129上,且从车架侧接触表面129凸出(图22)。第二圆柱形凸起535 设置在车架侧接触表面129上,且从车架侧接触表面129凸出(图22)。第一通孔532延伸经过第一圆柱形凸起531和主体521(图23B)。第二通孔 536延伸经过第二圆柱形凸起535(图23B)。第一通孔532和第二通孔536 设置在基座构件520中的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通孔132和第二通孔136 相同的位置。在图21和图22中,第一联接构件490穿过第一通孔532,且第二联接构件545穿过第二通孔536。
如图21和图23C中所见,第一环形凹陷部533绕第一通孔532设置在钳侧接触表面128上。第二环形凹陷部537绕第二通孔536设置在钳侧接触表面128上。在基座构件520联接到制动钳510的状态下,第三密封构件488设置在第一环形凹陷部533和第二环形凹陷部537中的一个中。
如图21中所见,第一联接构件490将接头481和基座构件520连接到制动钳510。在自行车制动钳组件500接附到前叉540的状态下,第一联接构件490、接头481和第二联接构件545设置在自行车车架14的前叉540 的腔548中。
如图22中所见,制动钳510包括第一螺纹孔517和第二螺纹孔118。第一联接构件490的外螺纹492旋拧进第一螺纹孔517中。第二联接构件545的外螺纹546旋拧进第二螺纹孔118中。第二联接构件545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联接构件141和第二联接构件145大致相同的功能。第一联接构件490构造为将制动钳510联接到基座构件520,且提供构造为与钳流体通道58连通的流体通道495(图24)。
参考图24,接头481包括与液压制动软管86流体连通的接头流体通道489。制动钳510包括与第一螺纹孔517流体连通的钳流体通道58。在接头481通过第一联接构件490接附到基座构件520的状态下,流体通道空间599由第一联接构件490、接头481和基座构件520限定。更具体地,流体通道空间599具有大致圆柱形形状,且由轴部491、接头481和第一通孔532(或第二通孔536)限定。流体通道空间599由第一密封构件487、第二密封构件486和第三密封构件488密封。流体通道空间599与接头流体通道489流体连通。第一联接构件490的流体通道495构造为将流体通道空间599连接到钳流体通道58。因此,接头流体通道489经由流体通道空间599和流体通道495与钳流体通道58流体连通。
参考图25A和图25B,自行车车架14的前叉540包括腔548和软管通道549。腔548形成在螺纹孔43和44之间,以将第一联接构件490、接头481和第二联接构件545包含在其中。在自行车制动钳组件500接附到前叉540的状态下,第一联接构件490、接头481和第二联接构件545设置在腔548中。软管通道549沿前叉540从腔548延伸到前叉540的上部。软管通道549包括在前叉540的上部的入口开口(未示出)。液压制动软管 86延伸经过软管通道549,且构造为将接头481连接到制动操作机构23的主气缸24。液压制动软管86延伸经过软管通道549的入口开口(未示出) 且连接到安装在手把15上的主气缸24(图3)。
如图25A和图25B中所见,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100 一样,自行车制动钳组件500可以处于分别对应于制动盘转子50和制动盘转子55的两个不同的状态,制动盘转子55的外径大于制动盘转子50的外径。更具体地,基座构件520构造为联接到制动钳510,且接附到自行车车架14,使得制动盘转子50和55的旋转轴线A1与制动钳510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制动盘转子50和55的径向方向D1可调节。基座构件520构造为使得联接部530在基座构件520以第一取向接附到自行车车架14的状态下的第一位置P11与联接部530在基座构件520以第二取向接附到自行车车架 14的状态下的第二位置P12在径向方向D1不同。例如,在第五实施方式中,第一位置P11和第二位置P12在第二螺纹孔118的中心线的基础上限定。
如图25A和图25B中所见,对应于第二取向的第二距离L18大于对应于第一取向的第一距离L17。因此,改变基座构件120相对于前叉540 和制动钳510的取向允许将自行车制动钳组件500调节到具有不同的外径 R1和R2的制动盘转子50和55中的每个。因为第一联接构件490具有如流体连通构件490和第一联接构件141的功能,所以可以减少部件或零件的数量,这允许降低自行车盘式制动装置的成本。
此外,因为接头481和第一联接构件490设置在前叉540的腔548中,所以接头481、第一联接构件490和液压制动软管86可以由前叉440保护。
第六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图26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600。此处,与在第一到第五实施方式中的元件具有大致相同功能的元件将标记为相同,且将不再详细描述。
在以上实施方式中,基座构件为与制动钳分离的构件;然而,制动钳和基座构件可以形成为整块的单体构件。例如,如下文所讨论地,第二实施方式的制动钳110和基座构件220可以形成为整块的单体构件。
参考图26,自行车制动钳组件600包括制动钳610和基座构件620。在此第六实施方式中,制动钳610和基座构件620形成为整块的单体构件。自行车制动钳组件600由诸如铝合金或铁的金属材料制成。制动钳610构造为在制动盘转子上施加制动力,制动盘转子构造为绕旋转轴线A1可旋转。基座构件620构造为联接到制动钳610,且接附到自行车车架14(前叉40),使得制动盘转子的旋转轴线A1和制动钳710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制动盘转子的径向方向D1可调节。
更具体地,基座构件620包括第一接附通孔621、第二接附通孔622、第三接附通孔623以及第四接附通孔624。第一接附构件151穿过第一接附通孔621和第三接附通孔623中的一个。第二接附构件155穿过第二接附通孔622和第四接附通孔624中的一个。
第一接附构件151和第二接附构件155穿过第一接附通孔621和第二接附通孔622,以将基座构件620在第一位置P61处接附到自行车车架14 的前叉40。第一接附构件151和第二接附构件155穿过第三接附通孔623 和第四接附通孔624,以将基座构件620在第二位置P62处接附到前叉40,该第二位置P62在径向方向D1不同于第一位置P61。第二位置P62比第一位置P61离旋转轴线更远。
因为制动钳610和基座构件620形成为整块的单体构件,因此可以省略以上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第一联接构件141和第二联接构件145,这允许降低自行车制动钳组件的成本。
第七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图27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 700。此处,与在第一到第五实施方式中的元件具有大致相同的功能的元件将标记为相同,且将不再详细描述。
在以上实施方式中,基座构件为与制动钳分离的构件;然而,制动钳和基座构件可以形成为整块的单体构件。例如,如下文所讨论地,第三实施方式的制动钳110和基座构件320可以形成为整块的单体构件。
参考图27,自行车制动钳组件700包括制动钳710和基座构件720。与第六实施方式一样,在此第七实施方式中,制动钳710和基座构件720 形成为整块的单体构件。自行车制动钳组件700由诸如铝合金或铁的金属材料制成。制动钳710构造为在制动盘转子上施加制动力,制动盘转子构造为绕旋转轴线A1可旋转。基座构件720构造为联接到制动钳710,且接附到自行车车架,使得制动盘转子的旋转轴线A1和制动钳710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制动盘转子的径向方向D1可调节。
更具体地,基座构件720包括第一接附通孔721和第二接附通孔722。第一接附通孔721在径向方向D1(在基座构件720的纵向方向D3)延伸。第二接附通孔722在径向方向D1(在基座构件720的纵向方向D3)延伸。第一接附构件151穿过第一接附通孔721,以将基座构件720接附到自行车车架14的前叉40。第二接附构件155穿过第二接附通孔722,以将基座构件720接附到自行车车架14的前叉40。
因为第一接附通孔721和第二接附通孔722在径向方向D1延伸,所以制动盘转子的旋转轴线A1和制动钳710之间的相对位置在第一接附通孔 721或第二接附通孔722的范围内在制动盘转子的径向方向D1可调节。在此实施方式中,制动盘转子的旋转轴线A1和制动钳710之间的相对位置在第一位置P71和第二位置P72之间的制动盘转子的径向方向D1可调节。
因为制动钳710和基座构件720形成为整块的单体构件,所以可以省略以上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第一联接构件141和第二联接构件145,这允许降低自行车制动钳组件的成本。
在理解本发明的范围时,本文所使用的用来描述以上实施方式的以下方向性术语“前”、“后”、“向前”、“向后”、“左”、“右”、“向上”和“向下”及任何其他类似的方向性术语是针对坐在自行车的车座上且面向自行车手把的骑乘者的基础上确定的那些方向而言的。因此,用来描述自行车制动钳组件的这些术语应该相对于在水平面上的竖直骑乘位置中使用的装备有自行车制动钳组件的自行车来解释。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派生词意图为开放性术语,其指明所记载的特征、元件、部件、群组、整体和/或步骤的存在,但不排除其他未记载的特征、元件、部件、群组、整体和/或步骤的存在。此定义还适用于具有类似含义的词汇,例如术语“具有”、“包含”及其派生词。
术语“构件”、“区段”“部分”、“部”或“元件”当用作单数时可以具有单个部或者多个部的双重含义。
最后,本文所使用的程度术语,诸如“大致”、“大约”以及“近似”,意味着所修饰术语的合理量的偏差,以使最终结果不会显著地改变。
明显地,根据以上教导,可能对本发明做出许多其它的变型和改变。因此,可以理解:除了在此处特定描述的以外,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也可以实施本发明。

Claims (16)

1.一种自行车制动钳组件,其包括:
制动钳,其构造为在制动盘转子上施加制动力,所述制动盘转子构造为绕旋转轴线可旋转;以及
基座构件,其构造为联接到所述制动钳,且接附到自行车车架,使得所述制动盘转子的所述旋转轴线和所述制动钳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所述制动盘转子的径向方向可调节;
所述基座构件包括联接部,所述制动钳联接在所述联接部处,
所述基座构件以第一取向和第二取向中的一个取向接附到所述自行车车架,并且
所述基座构件构造为使得所述联接部在所述基座构件以所述第一取向接附到所述自行车车架的状态下的第一位置与所述联接部在所述基座构件以所述第二取向接附到所述自行车车架的状态下的第二位置在所述径向方向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进一步包括:
第一联接构件,其构造为将所述制动钳联接到所述基座构件,其中
所述联接部包括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联接构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其中
所述制动钳包括钳流体通道,并且
所述第一联接构件提供构造为与所述钳流体通道连通的流体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进一步包括:
第二联接构件,其构造为将所述制动钳联接到所述基座构件,其中
所述联接部包括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联接构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为在所述径向方向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其中
所述制动钳包括钳流体通道,
所述基座构件包括附加通孔,与所述钳流体通道流体地连通的流体连通构件穿过所述附加通孔,并且
所述附加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之间的中间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
其中所述基座构件包括:
第一接附通孔,第一接附构件穿过所述第一接附通孔,
以将所述基座构件接附到所述自行车车架,以及
第二接附通孔,第二接附构件穿过所述第二接附通孔,
以将所述基座构件接附到所述自行车车架,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接附通孔与所述第一接附通孔在所述径向方向间隔开,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接附通孔和所述第二接附通孔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接附通孔的中心和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接附通孔的中心和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其中
所述制动钳包括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
所述第一联接构件包括第一外螺纹,
所述第二联接构件包括第二外螺纹,
在所述基座构件以所述第一取向接附到所述自行车车架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外螺纹经过所述第一通孔旋拧进所述第一螺纹孔中,且所述第二外螺纹经过所述第二通孔旋拧进所述第二螺纹孔中,并且
在所述基座构件以所述第二取向接附到所述自行车车架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外螺纹经过所述第二通孔旋拧进所述第一螺纹孔中,且所述第二外螺纹经过所述第一通孔旋拧进所述第二螺纹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其中
在所述基座构件接附到所述自行车车架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接附通孔和所述第二接附通孔在所述制动盘转子的轴向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其中
所述基座构件包括:
第一联接部,所述制动钳联接在所述第一联接部,以及
第二联接部,所述制动钳联接在所述第二联接部,且所述第二联接部设置为在所述径向方向与所述第一联接部相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进一步包括:
第一联接构件,其构造为将所述制动钳联接到所述基座构件,其中
所述第一联接部包括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联接构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且
所述第二联接部包括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联接构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
12.一种自行车制动钳组件,其包括:
制动钳,其构造为在制动盘转子上施加制动力,所述制动盘转子构造为绕旋转轴线可旋转;以及
基座构件,其构造为联接到所述制动钳,且接附到自行车车架,使得所述制动盘转子的所述旋转轴线和所述制动钳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所述制动盘转子的径向方向可调节;
第一联接构件,其构造为将所述制动钳联接到所述基座构件;以及第二联接构件,其构造为将所述制动钳联接到所述基座构件;
其中所述基座构件包括:
第一联接部,所述制动钳联接在所述第一联接部,以及
第二联接部,所述制动钳联接在所述第二联接部,且所述第二联接部设置为在所述径向方向与所述第一联接部相隔;
所述第一联接部包括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联接构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且
所述第二联接部包括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联接构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
其中所述第一联接部包括第三通孔,所述第二联接构件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并且所述第二联接部包括第四通孔,所述第二联接构件穿过所述第四通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径向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之间;并且
所述第四通孔在所述径向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之间。
14.一种自行车制动钳组件,其包括:
制动钳,其构造为在制动盘转子上施加制动力,所述制动盘转子构造为绕旋转轴线可旋转;以及
基座构件,其构造为联接到所述制动钳,且接附到自行车车架,使得所述制动盘转子的所述旋转轴线和所述制动钳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所述基座构件的纵向方向可调节,进一步包括:
第一联接构件,其构造为将所述制动钳联接到所述基座构件,其中
所述基座构件包括伸长的通孔,所述第一联接构件穿过所述伸长的通孔,所述伸长的通孔在所述纵向方向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行车制动钳组件,进一步包括:
第二联接构件,其构造为穿过所述伸长的通孔,以将所述制动钳联接到所述基座构件。
16.一种自行车制动钳组件,其包括:
制动钳,其构造为在制动盘转子上施加制动力,所述制动盘转子构造为绕旋转轴线可旋转;以及
基座构件,其构造为联接到所述制动钳,且接附到自行车车架,使得所述制动盘转子的所述旋转轴线和所述制动钳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所述制动盘转子的径向方向可调节;
所述制动钳和所述基座构件形成为整块的单体构件;
所述基座构件包括:
第一接附通孔,第一接附构件穿过所述第一接附通孔,以将所述基座构件在第一位置处接附到所述自行车车架,
第二接附通孔,第二接附构件穿过所述第二接附通孔,以将所述基座构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接附到所述自行车车架;
第三接附通孔,所述第一接附构件穿过所述第三接附通孔,以将所述基座构件在第二位置处接附到所述自行车车架,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径向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一位置,以及
第四接附通孔,所述第二接附构件穿过所述第四接附通孔,以将所述基座构件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接附到所述自行车车架。
CN201410302899.2A 2013-06-28 2014-06-27 自行车制动钳组件 Active CN1042497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931,027 2013-06-28
US13/931,027 US9227691B2 (en) 2013-06-28 2013-06-28 Bicycle brake caliper assembl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49797A CN104249797A (zh) 2014-12-31
CN104249797B true CN104249797B (zh) 2017-09-01

Family

ID=52017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02899.2A Active CN104249797B (zh) 2013-06-28 2014-06-27 自行车制动钳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9227691B2 (zh)
CN (1) CN104249797B (zh)
DE (2) DE202014011270U1 (zh)
TW (1) TWI5464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27691B2 (en) * 2013-06-28 2016-01-05 Shimano Inc. Bicycle brake caliper assembly
US9347505B2 (en) * 2014-01-30 2016-05-24 Shimano Inc. Disc brake caliper and base member
US9533733B2 (en) * 2013-06-28 2017-01-03 Shimano Inc. Disc brake caliper and disc brake caliper assembly
US10137027B2 (en) 2013-12-20 2018-11-27 James D. Castillo Nasal applique and related applicator for applying applique to a nose of a wearer
US9283106B2 (en) 2013-12-20 2016-03-15 James D. Castillo Breathing system
US10729575B2 (en) 2013-12-20 2020-08-04 James D. Castillo Eyewear system for securing lens on a user's nose and dilating user's nose
US10556095B2 (en) 2013-12-20 2020-02-11 James D. Castillo Google breathing system
US10137028B2 (en) * 2013-12-20 2018-11-27 James D. Castillo Eyewear system for securing lens on a user's nose and dilating user's nose
US9309938B2 (en) * 2014-04-23 2016-04-12 Shimano Inc. Bicycle brake caliper assembly
DE102016201424A1 (de) * 2016-01-29 2017-08-03 Gustav Magenwirth Gmbh & Co. Kg Nehmerarmatur für eine hydraulische Felgenbremse
ITUA20161804A1 (it) * 2016-03-18 2017-09-18 Campagnolo Srl Gruppo pinza di un freno a disco per bicicletta e metodo per il montaggio di un gruppo pinza su un elemento portante di bicicletta
US10626935B2 (en) * 2016-04-13 2020-04-21 Sram, Llc Brake rotor
IT201700013990A1 (it) * 2017-02-09 2018-08-09 Campagnolo Srl Disco freno per bicicletta
TWI706094B (zh) * 2017-03-03 2020-10-01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用壓力裝置、自行車用碟煞卡鉗、及自行車用碟煞裝置
US10189536B2 (en) 2017-03-15 2019-01-29 Shimano Inc. Bicycle disc brake caliper
US10427750B2 (en) * 2017-04-10 2019-10-01 Shimano Inc. Bicycle disc brake caliper assembly
US10302160B2 (en) * 2017-04-26 2019-05-28 Akebono Brake Industry Co., Ltd. Brake caliper assembly
DE102017209203A1 (de) * 2017-05-31 2018-12-06 Shimano Inc. Fahrrad-scheibenbremssattel
DE102017209188A1 (de) * 2017-05-31 2018-12-06 Shimano Inc. Fahrrad-Scheibenbremssattel
US10890223B2 (en) 2019-03-14 2021-01-12 Shimano Inc. Disc brake caliper
US11124262B2 (en) 2019-04-24 2021-09-21 Shimano Inc. Adapter for disc brake caliper of human-powered vehicle
IT202000014545A1 (it) * 2020-06-18 2021-12-18 Fantic Motor S P A Dispositivo di supporto per una pinza freno
US11926390B2 (en) * 2022-01-17 2024-03-12 Sram, Llc Flat mount brake caliper for bicycl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0087A (zh) * 1999-07-07 2001-01-17 阿维德有限责任公司 可调地将盘形制动器连接到自行车架上的结构
CN1443678A (zh) * 2002-03-08 2003-09-24 株式会社岛野 缆索盘式制动器
CN2616465Y (zh) * 2003-04-18 2004-05-19 陈政文 自行车碟刹组微调构造
CN2913166Y (zh) * 2006-04-25 2007-06-20 陈瑞斌 可同步移动自行车碟刹器与碟盘的调整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7455B2 (ja) * 1978-03-18 1984-07-05 日信工業株式会社 車輌用ディスクブレ−キにおけるキャリパ支持装置
US6334514B1 (en) * 2000-02-02 2002-01-01 Shimano Inc. Bicycle disc brake
US6390246B1 (en) 2001-02-27 2002-05-21 Mu Kai Lee Disc brake attaching mechanism for cycles
US6510926B1 (en) * 2001-07-13 2003-01-28 Shimano Inc. Disc brake caliper assembly
CN2576592Y (zh) 2002-10-15 2003-10-01 黄潭城 具有防锁死的碟式刹车器
TW572016U (en) 2003-03-31 2004-01-11 Jeng-Wen Chen Fine adjustment structure for disc brake set of bicycle
SG119185A1 (en) * 2003-05-06 2006-02-28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 for packaging circuits and packaged circuits
EP1744947A1 (en) 2004-06-21 2007-01-24 Freni Brembo S.p.A. Disc brake caliper
US7007776B1 (en) 2005-02-04 2006-03-07 Ah-Ping Lin Bicycle disk brake device
US7261188B2 (en) 2005-04-18 2007-08-28 Shimano Inc. Bicycle brake caliper assembly
US20070278055A1 (en) * 2006-05-31 2007-12-06 Jui-Pin Chen Adjustable disc brake assembly for a bicycle
US7478707B2 (en) 2007-06-14 2009-01-20 Shimano Inc. Bicycle disc brake device
CN201264697Y (zh) 2008-07-24 2009-07-01 利奇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碟刹器锁紧装置
US8479897B2 (en) * 2009-07-06 2013-07-09 Shimano Inc. Bolt for hydraulic disc brake caliper
EP2444309B1 (en) 2010-10-20 2013-03-06 Tektro Technology Corporation Bicycle disc brake
US20130048444A1 (en) * 2011-08-25 2013-02-28 Shimano Inc. Bicycle disc brake caliper
US8936136B2 (en) * 2011-11-29 2015-01-20 Hb Performance Systems, Inc. Brake caliper adjustment mechanism
US9227691B2 (en) * 2013-06-28 2016-01-05 Shimano Inc. Bicycle brake caliper assembly
US9533733B2 (en) 2013-06-28 2017-01-03 Shimano Inc. Disc brake caliper and disc brake caliper assembly
US9365259B2 (en) 2013-12-26 2016-06-14 Shimano Inc. Disc brake caliper
US9309938B2 (en) * 2014-04-23 2016-04-12 Shimano Inc. Bicycle brake caliper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0087A (zh) * 1999-07-07 2001-01-17 阿维德有限责任公司 可调地将盘形制动器连接到自行车架上的结构
CN1443678A (zh) * 2002-03-08 2003-09-24 株式会社岛野 缆索盘式制动器
CN2616465Y (zh) * 2003-04-18 2004-05-19 陈政文 自行车碟刹组微调构造
CN2913166Y (zh) * 2006-04-25 2007-06-20 陈瑞斌 可同步移动自行车碟刹器与碟盘的调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4210196B4 (de) 2018-12-20
DE202014011270U1 (de) 2018-12-10
DE102014210196A1 (de) 2014-12-31
TWI546467B (zh) 2016-08-21
US9908585B2 (en) 2018-03-06
US20150360744A1 (en) 2015-12-17
US10427751B2 (en) 2019-10-01
US20180148124A1 (en) 2018-05-31
CN104249797A (zh) 2014-12-31
US9227691B2 (en) 2016-01-05
US20150001014A1 (en) 2015-01-01
TW201500663A (zh) 2015-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49797B (zh) 自行车制动钳组件
TWI625476B (zh) 盤式制動器卡鉗及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
CN104512399B (zh) 电子液压制动装置
CN104118516B (zh) 自行车端部盖帽
TW201339045A (zh) 腳踏車液壓元件操作裝置
US9347505B2 (en) Disc brake caliper and base member
CN104251272B (zh) 盘式制动卡钳以及基座构件
US20190039685A1 (en) Hydraulic operating device
CN102101515B (zh) 液压连接器装置
US11359721B1 (en) Hydraulic device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US20190039679A1 (en) Operating device
CN105691531B (zh) 液压软管接头和液压装置
CN112984011A (zh) 盘式制动钳
US10870463B2 (en) Hydraulic operating device
TW201711900A (zh) 自行車操作裝置
CN105857492A (zh) 一种空气刹车自行车
CN2437559Y (zh) 摩托车液压防抱死装置
TW201800298A (zh) 煞車主缸裝置及設有該煞車主缸裝置之車輛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